“神童”未必都能当上物理学家
“神童”未必都能当上物理学家
中科大少年班还要不要办下去?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第一神童宁铂最近被报道出家为僧,这一问题再次引起媒体热议。许多人将宁铂出家的源头追溯到大学少年班,抨击少年班的拔苗助长,而且,少年班令这些神童处于舆论焦点,成为大众明星,不懂得“做普通人”,由此或产生压力,或孤高自傲,出现心理问题。
我倒忍不住要为少年班辩护几句。
首先,智力超常儿童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正如低智商儿童、残疾儿童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一样。可以办弱智学校、盲哑学校,为什么就不能为智力超常儿童办一个特殊的学校或者班级呢?这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法则。
其次,人们对于神童的推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魏晋时候没有少年班,人们也在讲述曹植作七步诗、王戎识苦李子的故事。十八世纪的欧洲没有少年班,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名声也被口口相传。现在媒体对于神童的报道,一方面固然给他们增添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谁又能说这些报道不是在为他们的人生打开方便之门呢?
再说,神童们智商高人一等,自然知道连普通人都知道的事实:他们的确与众不同。
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干嘛一定要自欺欺人地“做普通人”呢?
事实上,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大多学有所成,甚至成名成家。这倒不一定能证明少年班的成功,因为这些学生本来就智力超常嘛。无疑,少年班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干政和谢彦波,就曾轻而易举地获得去普雷斯顿大学跟随名师的机会。
为什么有人利用机会获得成功,有人却因为压力酿成人生悲剧?问题关键在哪里?我的答案很简单:神童未必都能当物理学家。
宁铂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智力超常,但他从小就对文学、围棋,后来对哲学、宗教感兴趣,从来就对物理学没有兴趣,但大人们却让他去学当时被认为是正道的物理学。我相信宁铂在小学、中学是快乐的,因为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众,但从大学开始,他一直在挣扎、反抗,直到最终出家。如果当初能够让他学习自己喜欢的哲学或者宗教,以他超常的智力,他也许会有不俗的成就。其他神童,我也不相信都是最喜欢物理或者自然科学,即使他们因为聪明而考分合格。但是,社会价值观的单一,令他们几乎没有选择的自由。
假如让莫扎特、曹植、王戎都去学物理学,他们还一定是神童吗?如今也有一些成功的神童,如打台球的丁俊晖、指挥乐队的舟舟,让他们换一个行当试试如何?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不提。
被忽略的原因,乃在于成材标准和路径的单一,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将丁俊晖、舟舟称为神童,还是有争议的,就因为他们没有通过惯常的成材路径:高考模式。
如果这种观念不得到改变,成功的标准或者说社会认同的价值观不能多元化,那么一定还有更多的神童悲剧,不管那个少年班是不是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