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长大未必“神”
神童长大未必“神”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章]题:为什么神童长大后不再神奇?(作者马林娜.阿尼科耶娃)
13岁时,安东轻而易举地考上了国内最负盛名的理工学府――国立鲍曼大学,进了学校里最热门的系――信息系。周围的人都说,安东的脑袋简直就是台个人电脑,他将来准能当上院士。安东没念过一年级,在二年级也只呆了几天,对于天资聪颖的他来说,二年级的功课是在太简单了。在同一所学校当老师的父亲米哈伊尔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儿子直接跳到七年级。
如今,17岁的安东已是大五的学生了。他的成绩不是3分就是4分,逃课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他为一些公司设计程序,用挣来的钱为自己添置旅游鞋和昂贵的电脑软件。总之,他已经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普通大学生了。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的同龄人刚走出中学大门,而他今年就该大学毕业了。
“学习真没意思,3分就3分”,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从来不追求高分。我的同班同学都比我大许多,年龄的差异使我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朋友。我只觉得选修的心理学课气氛还不错,这对现实生活也有帮助。”安东对未来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想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获得丰厚的酬劳。他经常兴奋地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挣钱的情景,那时他14岁。
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都证实,大多数神童一开始总是崭露头角,然后却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历史上很少有神童成为像莫扎特、歌德、贝多芬那样享誉世界的伟人。相反,他们常常会误入歧途,甚至坠入深渊――成为酒鬼或是走上犯罪的道路。据心理学家分析,他们中一些人没有足够的毅力和良好的性格;另一些人的天才只是些小聪明;还有一种人没有强大的创作冲动,无法忘我地投入到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去;最后一种人则是需要周围的鼓励与支持。
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喜欢“好出风头的人”出现。而天才儿童在学校总是锋芒毕露,往往按耐不住展现自己才华的冲动,时常举起手来,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提出自己正确或是不太正确的看法,令老师下不来台。这些孩子令老师很难办。于是他们开始受到歧视,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一个孩子不是天才,而偏要把他培养成天才,这对他的成长是否有益?如何区分良好的天赋和真正的天才呢?这一差别是很细微的,需要众多测试题的检验加上专家们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