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
五年级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
1、五年级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
①作者简介:
徐光耀,中国作家、电影编剧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少小灾星》、短篇小说集《望日莲》等。本文就选自他最为突出的代表作《小兵张嘎》。
②主要内容:
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现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③脉络梳理:
全文共3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准备摔跤。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过程和结果。
2、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诗歌。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个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开展教学,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读中感悟。
二、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六、升、告、走、足、北6个字。认识偏旁心。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三、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巧妙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
由浅入深,不断提高。鉴于孩子们没有亲自去过北京,充分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的风光,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四、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诗歌,教学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小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会有些了解。结合这一特点,教学时准备升旗仪式课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五、学习理念
1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活动教学为主,培养合作意识,注重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4、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六、教法、学法
识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识字,然后通过抢读竞赛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培养想去识字、主动识字的意识。
课文理解方面: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法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通过学生喜欢的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入手,引起他们的兴趣,当他们知道了北京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和建筑,就产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对课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
然后通过范读、自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听国歌、看升旗仪式、读句子、等活动,逐层加深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七、学习流程:
我从四个板块来说1导入2识字3朗读4写字
1.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在导入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知道北京吗?
然后出示北京的图片,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我又请孩子们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出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我通过音乐、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2.识字部分。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
可见字词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识字教学要对其充分利用。
教学中,要充分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
课堂是学生认字识字的主渠道。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就体现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课堂识字教学真正让学生掌握认字识字的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编故事等方面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我在课堂上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识字的教学:
(1)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针对教材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教学中,我是这样让孩子识字的,在文中读字音,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记的字,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检测时先读带生字的词语,再读后鼻韵母的生字,接着又读平舌音的生字及词语,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认字,同时也记住了读音。
学写生字的方法也特别巧妙,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再拿形象的字广和床升和开、走和足做比较,让学生在记住这四个字的同时也理解了字义,并学会了写法,可谓一举多得。
这样让学生学得有乐趣。善于寻找规律,就可以使学生爱学、乐学。
(2)指导学生认字做到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
如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境等加强认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
如本课北京升旗这些字就是采用声音、图像情境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的。这样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得直观生动鲜活起来。
(3)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
比如同桌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用摘苹果、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
教师自编句子、儿歌、谜语,鼓动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如本课认识告诉的告这个字用猜谜语的方式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呢?学生马上就猜出来了。认识走这个字是用肢体形象记忆的。
3.朗读。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目标、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课文三句话。前两句话是妈妈对孩子说的话,后一句是孩子对妈妈说的话。我让男女生合读。
女生读前两句妈妈说的话,男生读后两句孩子说的话。从妈妈说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吗?老师问,你们用书中的语言回答。妈妈告诉我什么?天安门在哪儿?升旗仪式怎么样?
沿着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广场上有升旗仪式,去掉弯弯的非常壮观可以吗?为什么?通过合作读,一问一答地读,学生读的兴趣盎然,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培养了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在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
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我又请学生再次欣赏北京的其他有名的美景,如:万里长城、北京大学、鸟巢等。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的那个孩子和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想去北京看看。
孩子们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我和大家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男生从心底里大声地读――我多想去看看!女生们甜甜地对北京说――我多想去看看!
我们怀着对北京无限的热爱一起说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4.写字:低段书写是重点,本课在原有识字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巩固生字,学生认认真真地在田字格中写广、升、足、走四个字。
(1)请同学们看一遍笔顺,可以边看边说一说。
(2)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呢?
(3)重点指导足或走的写法。
(4)请同学们描红,体会笔顺和起笔、落笔。你认为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3、二年级语文下册蜘蛛开店课堂笔记:文章主题与分段
二年级语文下册蜘蛛开店课堂笔记:文章主题与分段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蜘蛛开店卖口罩,后又改卖围巾和改卖袜子,最后看到蜈蚣后吓得跑回网上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图简单,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脉络梳理: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蜘蛛每天蹲在网上很无聊。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蜘蛛决定开商店,先卖口罩,花了一天的时间给河马织口罩。后来改卖围巾,花了一个星期时间给长颈鹿织围巾。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写蜘蛛想改卖袜子,却被来的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给吓跑回网上。
4、二年级下册雷雨课堂笔记二:课文词句理解
二年级下册雷雨课堂笔记二:课文词句理解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说明乌云很多,这句话写乌云遮住了太阳,而且很低,所以天黑沉沉的。
2.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这句话写出了雨前的安静和沉闷。一动也不动指没有一点风,树叶都静止不动了,一声也不出说明了暴风雨来之前很安静。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从忽然可以看出风来得很急,从树枝乱摆可以看出风很大、很猛。
4.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看不清说明雨下得又大又猛,外面一片朦胧的景象。
5、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笔记
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最容易做的事,这个世界就会很美好。
脉络梳理:
全文共9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每样东西都要学习怎样生活。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太阳开始学怎样发光,怎样上山下山;月亮学会了不断变化;水学会了往低处流。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开头。
6、三年级下册语文24火烧云课堂笔记二: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语文24火烧云课堂笔记二:分段及大意
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的奇异色彩和光泽。
第二部分(26):描述了火烧云烧起来时的壮观景象,以及瞬息万变的颜色和形状。
第三部分(7):写火烧云下去的情景。
7、五年级第15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15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写将军上岛后,发现海军士兵种菜的事,表现了将军和海军士兵心系祖国的情怀和守卫祖国的担当。
脉络梳理:
全文共3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小岛的样子和特点。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写将军刚上岛时发生的事情:发现菜地,最后决定留下来吃晚饭,并住一晚。
第三部分(第2035自然段):写晚饭时发生的事情:将军看到菜地全貌,之后到饭堂给战士们分蔬菜汤。
第四部分(第36、37自然段):写清晨发生的事情:将军离开后向着小岛行了一个军礼。
8、五年级第14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14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英法联军野蛮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多和珍贵,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砸、烧以至毁灭的经过。
9、五年级第十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十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文章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 : 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
第二部分(3-8):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部分(9-21)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识的经过。
10、五年级第九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九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流传的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感谢他,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
第三段(第7-10自然段):写海力布利用宝石知道了灾难要来的消息。并为了拯救乡亲们牺牲了自己。
第四段(第11自然段):写人们永远纪念海力布。
11、随堂笔记:18课威尼斯的小艇五年级下册课文脉络梳理
随堂笔记:18课威尼斯的小艇五年级下册课文脉络梳理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舒服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2、20课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随堂笔记:课文词句赏析
20课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随堂笔记:课文词句赏析
词句赏析:
1.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金字塔的高度、体积等,让我们感受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2.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石头叠加而成的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几千年前的工匠手艺精湛,技术高超。
3.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精湛的造船技术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4.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古埃及具体灿烂的文明,在很多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这就为建造金字塔提供了理论支撑。
5.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采石场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原料。
13、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多音字与近义词反义词归纳
多音字:
监 jiān 监控 监督 系 x 联系 关系
jin 太监 国子监 j 系腰 系鞋带
近义词:
破绽漏洞 欺负欺侮 威严威武
慌忙急忙 淘气顽皮 精神抖擞精神饱满
反义词:
淘气乖巧 结实柔弱 慌忙从容
威严和蔼 手疾眼快笨头笨脑 精神抖擞萎靡不振
14、13课人物描写一组文中词语解释
惯手:指惯于做某种事情的人。
破绽: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挺脱:强劲;结实。
格局:结构和格式
冷绊子:指乘人不备时,暗中耍弄手段陷害别人的行为。
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傻大黑粗:形容人长得粗笨、黝黑且呆板不灵活。。
精神抖擞:指精神十分振作。抖擞:振作。
膀大腰粗:形容人的身体高大粗壮。
诸亲六眷:指所有的亲戚。
15、五年级下册语文13课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组词
跤 (摔跤)(跌跤)
搂 (搂住)(搂紧)
仗 (依仗)(打仗)
鞭 (鞭炮)(鞭策)
欺 (欺侮)(欺凌)
挠 (挠痒)(抓耳挠腮)
扳 (扳手)(扳机)
腕 (手腕)(大腕)
剃 (剃头)(剃须)
腮 (腮红)(两腮)
疤 (疤痕)(伤疤)
监 (监视)(监控)
侄 (侄子)(侄女)
喉 (喉咙)(咽喉)
咙 (喉咙)(沙喉咙)
16、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一课重难点笔记
1.小嘎子摔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他的力气没有小胖墩儿的力气大。虽然他很有计策,避开了一叉一搂,但两人之间还是进行了正面交锋,这样他的优势就大大降低了。二是他没有沉住气,即没有掌握好节奏。他再坚持一下小胖墩儿也许就泄了气,没了劲儿,这样他还有胜利的可能。
2.从摔跤这件事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整个摔过程中都不见小嘎子的蛮干、硬斗,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这一点,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
17、五年级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
①作者简介:
徐光耀,中国作家、电影编剧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少小灾星》、短篇小说集《望日莲》等。本文就选自他最为突出的代表作《小兵张嘎》。
②主要内容:
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现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③脉络梳理:
全文共3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准备摔跤。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过程和结果。
18、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仙女织女,并与其结为夫妻的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勤劳的品格,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9、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刚从梦中醒来。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日常生活中的父爱。
第三部分(第5-9自然段):写求学路上的父爱。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再次写我梦醒,照应开头。
20、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第一部分(1-3):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第二部分(4-8):说明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21、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22、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上寻月,并发表感慨。
23、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玩。
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24、五年级上册搭石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搭石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溪是乡亲们的必经之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为了通过小溪,人们在小溪里摆放搭石。
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写老人摆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优美画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第四段(第5自然段):赞美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5、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记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和乡情。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26、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花生生长在比较松软的土壤里。种子埋下去以后它就开始生根、发芽,长上来以后分杈、开花。一般的植物,比如瓜果蔬菜,花落后就结出了果实。但是花生有一个特点,花落后,花柄继续长,往下弯,花柄带着一个叫子房的东西钻到土里面,在土里面结出了一个一个的果实。这就是那个谜语说的麻屋子,红帐子,里边住个白胖子,什么东西?
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写过收获节时一家人一起尝花生、议花生,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详写了父亲和我们的对话,父亲对于花生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27、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历史重任,表达了作者读祖国繁荣富强的殷切期盼。
第一部分(1):强调了少年责任的重大。
第二部分(2):通过大量的比喻,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
第三部分(3):进一步赞美和祝愿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28、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月迹》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月亮的运行足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寻美的过程。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上寻月,并发表感慨。
29、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课堂笔记二:课文词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课堂笔记二:课文词句赏析
词句赏析: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耽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锅粥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的诱人,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叹气一词生动地描写出煮粥时气泡鼓出的声音。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八儿欢喜至极。同时,这句话起到了统领下文的作用,因何而喜呢,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来写的。
4.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但妈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进进出出是对八儿的动作描写,说明八儿进出的次数之多,突出了八儿等待腊八粥时迫不及待的心情。好久说明等待的时间之长,表现出熬腊八粥破费功夫。
5.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这里是对八儿的语言描写,八儿的追问突出了他想吃粥的急切心情,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馋猫的形象。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6.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语言描写富有趣味,一个那字表现了八儿撒娇、赌气、失落的心理。
7.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叹气嘟囔把熬煮腊八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如临其境,仿佛闻到了那浓浓的香味,同时也突出了八儿的可爱与嘴馋。
8.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借口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竟然要跟妈妈一样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并且在得到妈妈同意后,得寸进尺想吃得更多。从中感受到八儿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同时也说明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想法极其强烈,展现了衣服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9.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几句话是对八儿的心理描写,这是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的美妙的猜想,既写出了粥的特点,又写出了八儿好奇、急切的心理和嘴馋的特点。
10.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1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跌字用得巧妙,把栗子进入锅里的过程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12.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照应之前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13.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说明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撑的像一面小鼓,描绘了八儿吃的十分饱的可爱形象,从侧面反映了腊八粥的好吃。
14.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半碗陈腊肉都吃不下去了,说明粥的美味胜过陈腊肉,也说明八儿的爹妈也吃的非常饱胀了。
3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分段与段落大意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分段与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
31、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本课围绕人物描写这一专题,安排了3个独立的人物描写片段。《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主要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这3个片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有的侧重写人物的外貌,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为主。可以说这3个片段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片段,可以教我们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图片、文字材料等。
学生准备:了解《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去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人物描写一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摔跤》,去认识两个很有特点的新朋友。(板书:摔跤)
2.PPT出示嘎子这个人物的特征鼓励学生猜,然后出示小兵张嘎的图片作为提示。
(1)他是谁啊?一起喊他一声小嘎子。注意嘎读ɡǎ。
(2)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小嘎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3.过渡:《小兵张嘎》是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张嘎因他的英气和嘎气已成为我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同学们,想和一个人交朋友,必须先了解他的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小兵张嘎》中的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去了解他。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强,图文音并茂的多媒体辅助引入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一个怎样的小胖墩儿。
2.指导读儿化音。
小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猴儿似的 一点儿 牛劲儿
3.解决难读字。
嘎(gǎ)子 脚腕(wn)子 扳(bān)他不动
鹐(qiān)架似(sh)的 下冷绊(bn)子 揪(jiū)
4.引导学生根据以上词语,结合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指导写字。
搂:右下女的横最长,托住上边的米。
挠:右上不要多写一点。
扳:右侧是反,第一笔是平撇,不是横。
设计意图:进入高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抽象思维能力开始逐步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但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依旧需要夯实,检查预习情况的同时,巩固字词的练习,了解语文的工具性。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过渡:初步读了课文,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然后同桌之间,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摔跤过程表演出来。
2.学生读文、表演。
3.我们请两位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过程表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观众,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摔跤的每一个动作都表演出来了。
4.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观众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注重指导: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体会动作描写是怎样突出小胖墩儿的灵活、沉稳的。
──注意跳退闪(快速转身)的动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评价。从这些动作中感受小胖墩儿的沉稳,要以实力战胜对手。
(2)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注意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评价。 从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小嘎子的机智。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①注意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从中体会小嘎子的机灵敏捷,争强好胜。
②注意小胖墩儿塌着腰(猫着腰),合了裆(掖紧了裤裆),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体会小胖墩儿沉稳、老实的性格特点。
(4)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小嘎子的争强好胜。
──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推拉拽顶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等动作表演和评价。体会小嘎子身手灵活及身处劣势仍在想办法的机智;小胖墩儿的确是以实力取胜。
(5)朗读以上重点句子。
(6)演员根据观众的评价指导再比较准确地表演一次,弥补第一次表演时的缺漏。
设计意图:运用讨论策略、协作策略和情境角色扮演策略,师生共同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桌或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融入课文的语境中,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揣摩更加深刻地感受人物形象。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过渡: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使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通过之前精彩的表演和现在的朗读,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聪明、活泼、顽皮、灵活、争强好胜等)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小胖墩儿?
5.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调皮、机智、争强好胜;小胖墩儿沉稳,憨厚,以实力取胜。只要读过这个片段,对这两个人物就会印象深刻。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6.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作者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两个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我们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课间活动时你观察到的某个人物。
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近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文节选自徐光耀先生的《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后来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设计意图:回归名著,介绍课文的出处,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交流资料
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生存能力特别强。有一个人拥有和骆驼一样旺盛的生命力,他就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他就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样硬棒。(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随机多媒体出示:
(1)《骆驼祥子》的写作背景: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通过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的苦难经历,展现了祥子劳苦终生,却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体现了旧社会城市下层贫民的悲哀。
(2)主人公祥子:
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产的青年农民,当时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员。
(3)作家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话剧剧本《茶馆》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铸(zh)成 腮(sāi) 颧(qun)骨 疤(bā)
3.指导写字。
(1)剃字左部共7笔,书写时注意笔顺。
(2)疤字里边的巴要先写短竖,后写长横,最后用竖弯钩封口。
4.交流:片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通过动作和肖像描写,体现了刚进城的祥子是一个精神、结实、硬棒的人。)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梗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想象,感受形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祥子的样子。
2.(出示课文插图)作者对祥子的动作、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体会表达的效果。
3.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达成共识。
(1)教师出示句子:看着那高等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学生反复读,思考:他可能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2)联系上下文,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祥子的结实?
出示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被驴啃了一口。反复阅读,感受祥子的结实硬棒。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师要以情促读。
(1)小组合作,互相评读,老师巡视。
(2)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
四、总结收获,体会写法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要引导学生对比得出《摔跤》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个片段的人物形象的不同。明确前者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
(1)仔细观察,抓住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课时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激趣: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导入:我们看看吴敬梓老先生是怎样描写临死时的严监生的。(板书课题)
3.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4.简介吴敬梓。
作者吴敬梓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之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及在名利驱使下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书中对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文。
3.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多音字监的读音jin在现代文中不常见,学生会读即可。
严监(jin)生 揩(kāi)揩眼泪 两茎(jīng)灯草
4.指导写字。
喉:右边是侯,不是候。
咙:右边是龙,不是尤。
5.自读课文,想一想:片段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学生自读思考。
7.交流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状态?(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2.听老师把第一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漏读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段话中有几个描写严监生的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拿出来 伸着 摇了两三摇)
5.从几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两茎灯草,竟然让临死时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把头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头可以吗?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8.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9.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出场人物
严监生的手部动作
严监生的头部动作
大侄子
伸着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越发指得紧了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
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赵氏
把手垂下
点一点头
10.从这些动作、神态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严监生焦急的程度不断加深,直至赵氏说对了,才安心咽气,可见他吝啬的程度。)
11.拓展学习。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礼貌或发自内心的喜悦;冷笑表示不怀好意或不屑;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时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面对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是不一样的。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同人物行为或语言的描写相结合,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意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体会作者对严监生神态、动作的描写,了解人物形象。利用表格理清脉络,再次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四、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死的片段。
2.阅读《儒林外史》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阅读的对比感受中外名著的差异,了解不同的写作特色。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调皮 动作、心理描写
祥子:结实 外貌描写
严监生:吝啬 神态、动作描写
32、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
跤 摔跤 跌跤
搂 搂抱 抖搂
仗 倚仗 打仗
鞭 皮鞭 鞭炮
欺 欺负 欺骗
挠 抓挠 阻挠
扳 扳倒 扳手
腕 手腕 腕子
剃 剃头 剃刀
腮 腮帮 抓耳挠腮
疤 疤痕 伤疤
监 太监 监生
侄 侄子 子侄
喉 喉咙 咽喉
咙 喉咙 胡咙
理解词语
挺脱:强劲;结实。
身量:人的身材;个子。
格局:结构和格式。
惯手:习惯于做某件事的人。
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公鸡鹐架:指公鸡打架时,彼此试着用尖嘴啄对方的架势。
精神抖擞:指精神振奋,情绪饱满。
破绽:衣服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诸亲六眷:泛指许多亲戚。
越发:表示与过去相比,程度加深。
登时:立刻。
33、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要不摔跤。
用小嘎子的话开头,直接点出了将要发生的事情,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2.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立刻一词表现出了小胖墩儿的惊喜,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提议正中他的心思,因为他是摔跤的惯手,怎么会怕和小嘎子比摔跤呢?
3.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这句话写出了小嘎子的聪明而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小嘎子清楚两人在体形上的差距,认识到单凭力气自然不是胖墩儿的对手,所以小嘎子很自然地选择了随便摔的方式。
4.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仿佛很占了上风。
小嘎子在和胖墩儿摔跤时有自己的战术,他认为自己在身体的灵活程度上胜过胖墩儿,想巧胜对手。从仿佛一词不难看出他很占了上风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摔跤失败的原因之一。
5.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不露一点儿破绽。
对小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小胖墩儿比赛时非常认真,沉着应对,毫不放松。
34、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堂笔记作者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堂笔记作者简介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文学成就: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35、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你认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严监生临死前,在意的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或重要的人,而是多点的一茎灯草。要看到灯草被挑掉一茎才咽气,可见他是个多么吝啬、爱财如命的人。
36、五年级第四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四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葬、腮等8个生字。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能说出对题目的理解。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由梅花开放想到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回忆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带走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同时理解什么是梅花魂。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读文中的一些重点段落,这仍需进一步改进。
37、五年级第十八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十八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十八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脉络梳理:
全文共3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第537自然段):写我到厂房找母亲要钱,看到母亲的不易,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一顿,又给了我买书的钱。
第三部分(第38自然段):写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相关文章
-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课堂笔记作者简介
-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盼分段与段落大意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光曲分段与段落大意
-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
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
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段落大意及分段
-
13课人物描写一组文中词语解释
-
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说课稿课案
-
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
推荐文章
-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字词解释
-
仿写花钟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笔记
-
五年级上册15课小岛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生字组词造句
-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评课稿
-
纸船和风筝的多音字近义词怎么写
-
五年级下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优缺点
-
四年级下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优缺点
-
四季之美常见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
六年级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
二年级找春天生字组词带拼音
-
幼儿园社会教案:祖国多美丽(中班)
-
小班拓印花学习:美丽的树林
-
你家我家都是一家,婆家娘家大团圆
-
中班科学教案《果汁的颜色》反思
-
中秋茶礼走心文案31句
-
陇上花牛苹果汁朋友圈文案37句
-
柿醋饮品朋友圈文案40句
-
英雄联盟名字合集4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