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首页 - 专家观点

关于亲子关系中究竟应该教育谁

时间:2008-12-10 05:19:58 A+

关于亲子关系中究竟应该教育谁

关于亲子关系中究竟应该教育谁

??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谁不知道是亲子教育是父母教育孩子?
??我们暂且不去辨别这个说法的是与非,先来谈谈我的看法。
??
??主控性
??
??在所有的关系中,说到控制,只有两种处境:1 势均力敌。2 强弱分明。在亲子关系中,这两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虽然有所侧重,而最多的是第二种——强弱分明。父母明显是强势,孩子是弱势。形成的关系就是领导和部属的关系。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孩子就是受控于父母的。也就是说,父母的意识决定了孩子的处境。孩子不可能自己去关灯,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穿衣服……几乎孩子一切都是由父母的知识和意识决定的。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就说明孩子是被保护和监督的对象。而监督和保护是为了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以便在将来可以做更好的、最好的自己。这足以说明孩子的被动地位。在这个阶段,父母的监督和保护能力就决定孩子未来的成长状况。如果父母监督不好,保护不好,将导致什么状况?
??比如,在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体验自己的身体和感觉,使用自己的五感,锻炼自己的身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但他不会告诉你说,爸爸妈妈,我需要锻炼我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需要,他们会怎么做?孩子在地上爬的时候,父母会赶紧抱起来,用背带掉着孩子走路。当孩子在饭桌上用勺吃饭把饭洒了一地的时候,父母会着急得喂孩子吃饭。当孩子学习走路的时候,为了防止孩子摔倒,父母会拉着孩子的手走路。是的,孩子吃到饭了,孩子在走路,可是,孩子不是孩子。他被要求快速成长,成长到符合父母的认识。
??到了四岁、五岁,开始上幼儿园。开始学习。孩子没有自己选择的能力,选择老师、学校都是父母的责任。孩子没有能力说不喜欢,没有能力说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同学。现在的孩子四岁开始就选择特长培训。专业是家长说的,老师是家长选择的。同样现在的培训也是鱼目混珠,父母的眼光也决定了孩子学习的效果和前途。我做的是儿童美术培训,而在美术教育上就有两种观念,一种是好看就是美术,一种是不一定好看,但有故事和个性,有思考。很多家长选择的是好看但不动脑的模仿绘画,认为美术就是画面好看,孩子被培养成只会听话的机器。孩子即使不喜欢,他也不会反抗,因为父母认为是对的、好的。而在另外的以孩子的认识和思考为主的绘画中,因为画面效果不好看,父母认为不好,就要求换班级,结果,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可是,他自己不能做主。
??到了七岁,孩子上一年级,在课堂上由于犯“错误”,被老师骂成“小笨蛋”。孩子敢不敢去跟老师争辩?他只能告诉家长,父母就是他的依赖。很多时候,按照孩子的理解方式是很合理的,在成人那里就是不合理的,所以,孩子就经常是错误的。同时,孩子不能争取、也不敢争取自己表达自己感觉和认识的权利。而父母才有这个能力。
??所以在控制和能力上,父母是主控的。在企业,领导的思路决定了企业的成功或消亡。同样在亲子关系中,是父母决定了孩子是否成长合理、是否健康、是否快乐。
??
??合理性
??
??上面说到了决定权的归属。既然是决定权在父母,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合理,也就是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你的权利行使是否正当合理就更决定了孩子的成就和孩子的幸福快乐。
??
??1、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
??
??讲个故事1:有一个孩子,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奶奶处,由奶奶代管。孩子在5岁的时候,父母读完研究生课程回来接孩子一起住。晚上,母亲给孩子讲了个大灰狼的故事。结尾是小兔子把大灰狼给赶跑了。孩子在最后问:“为什么大灰狼是不好的”,母亲很生气,觉得这种问题孩子都不知道,一个耳光打过去“那还用说?”
??我不知道孩子有什么错?不用说一个孩子,我们几个人还能见到狼?
??故事2 :有个孩子在家里做语文作业,有个题目:用“蓝”组词。孩子组词为“蓝波”,妈妈生气地问:“老师教你这样组词吗?”书本上是蓝色,蓝天,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蓝波,你怎么这么苯?孩子说,我去海边的时候,看到很多波浪,水也是蓝色的,波浪也是蓝色的呀。妈妈说,不对,没有这么个词语。快点改成蓝色。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笨?学习了知识忘记了智慧。
??这种教育思想是很普遍的。父母只根据自己的知识来教孩子,强制性的灌输教育。想当然的思路。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把孩子等同于成人来教育。教给孩子的东西不是孩子需要的,而是父母以为孩子需要的。现实中父母不会让5岁的孩子去做8岁孩子的体力活。而在思维上,父母可能会要求5岁孩子像10岁孩子一样“聪明”
??
??2、自我为中心的教育
??
??我们来看同一件事情,不同父母的处理以及这种处理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两个男孩子为了一件小事情打了起来,双方互不相让。最后都带了点伤。当两个孩子各自回到家,父母看到了伤。
??A父亲:怎么这么笨,打不赢他吗?你可以用石头砸他呀,还可以用你的皮带打, 我的儿子怎么可以被人欺负?明天我看着你和他打一次。
??B父亲:一点小事情犯不着打架。伤了人对你对他都不好。以后让着点,学会和人友好相处。
??结果:可能产生两种结果,要么,第二天两个小男孩再打架,双方父母都出面,讲道理或者大动干戈。要么B方息事宁人,忍让为主。如果是第一种势必造成孩子很坏的心理印象,一旦在未来遇到问题和争执不能解决,就使用武力,发展的结果就是伤害甚至犯罪。如果是第二种,孩子A也免不了陷入暴力的困绕和陷阱中,B孩子就可能很消极,觉得父母不能保护自己。也可能很平和(父母引导得法)这是父母的两难境地。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爱。无论父亲怎样处理,在父母的意识里都是在爱自己的孩子,都是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者说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好。由此父母用自己的意识来解释“爱”这个字。而这个自我意识却把孩子引到了不同的地方。因此,爱就有了很多种解释和表现。打是爱,骂是爱,纵容是爱,虐待也被解释为爱,管教是爱,严格是爱,溺爱也是爱。总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都是“爱”孩子的。
??
??3、社会为中心的教育
??
??不是反对社会中心性教育。本来孩子成长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要说的是,阶段性和时间性。我们现在是过早的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要求了。包括很多父母让孩子独立,懂礼貌、尊重成人等。我就这几个方面来说说我的理解。
??这些能力和规范都是要教给孩子的。同时,我认为应该看时间性。在孩子中间尤其是很小的四到五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争东西玩或者吃而打架、哭闹。我们家长会很着急的“教育”孩子哥哥应该让弟弟,男孩子应该让女孩子。中国古代经典故事“孔融让梨”是家长的法宝,百讲不厌。而孩子依然不懂,也不买帐。孩子的脑子里只要那个玩具,那样东西。他们还没有那么理智。他们也还不会懂得“分享”。
??独立,我遇到很多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过早让孩子失去了爱的温暖。有位母亲,孩子三岁上私立幼儿园,很早的离开了父母。到5岁时候,独立性很强,不用父母管,不用父母说,你说也没有用,他自己知道怎么做,不要你管他。回答教师的问题,不管懂不懂,第一个举手回答。谁敢笑话他,指着你骂。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可以知道的一点是,过早独立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爱”。这类孩子很孤独和无助,自我保护意识严重,警觉性高但很不合群。到了7岁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也不强。还有很强的依赖性。真正的独立性的成长要求来自12岁—1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愿意你干扰他们。也就是青春期。我个人认为,只要孩子心理有安全感,任何时候他都是独立的。独立不是身体,而是心灵。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即便到了成人,他也很难独立成长。
??懂礼貌、尊重成人。这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一点。因为让孩子懂礼貌、尊重成人,事实上就是对孩子的感觉和情绪说“不”。孩子的感觉比成人要敏感得多,情绪也是很自由。不懂得控制。当孩子不喜欢某个人,他会很直接的表达出来,不会压抑。他不喜欢什么感觉的时候,他也不会压抑。
??当我们要求孩子尊重的时候,孩子就跟自己的感觉说再见了。他必须压制自己的感觉。他不喜欢成人的行为,为了尊重,他不能表达。当他被要求懂礼貌的时候,他就失去自己的情绪。我们见到很多孩子哭泣着、言不由衷的说着“对不起”,很烦恼的跟父母的朋友说“再见!“叔叔阿姨好!”,我们是否知道这些话语的背后藏着深深的不理解、隐藏着极大的怒气?很多时候,我们也知道这一点,但我们认为,孩子就是应该这样。我们要求孩子尊重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是否尊重孩子?
??
??4、错误的前提
??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有个假设,我们假设父母是永远正确的。而我们没有去证明这个假设是否正确,我们只是在用,不停的用,而且还发展了。那么,既然是假设,它就有错误的可能。
??假设父母是永远正确的,那么,孩子就应该是永远被教育的。我们怎样来证明这个假设呢?
??从上面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知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把错误教给了孩子。我们有句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动机是天下最好的,但是否是最有效果的,这就值得去怀疑了。
??有一件事情,一个孩子卡在了水沟里,这个孩子的邻居和孩子见到了,孩子很快要去帮助卡在水沟里的那个孩子,邻居马上阻止了,他跟自己的孩子说:“要是他父母说是你推他的,怎么办?还是赶快去叫他父母。”于是,他让自己的孩子去找孩子的父母。孩子继续卡在水沟里十几分钟。另外一个小男孩路过看见,马上去拉他,两分钟后,孩子出了水沟。而邻居却始终是看客。
??从这位家长的动机来看,他是合理的,也是对的,保护自己不受冤枉是没有错误的。因为生活中这种事情随处可见。而作为教育孩子,这是否是有效果的?我们家长教给孩子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认识。从理论或者实际来看,父母家长本身也有很多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经验,我们把这种自己认为非常合理的经验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少受到伤害。导致的结果是一代不如一代。孩子在父母经验的灌输中失去了体验自己生活的机会,没有了发展自己思维和辨别能力的机会、错失了发展自己生活观念的能力。一切变得亦步亦趋。——孩子何时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看事情、何时可以用自己的脑子去做判断?
??在亲子关系中还有另外的前提:“可怜天下父母心。”
??就像被社会催眠了一样。这个假设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在父母的脑子里。父母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最辛苦和最累的。为孩子操心这操心那,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伤痛生病、思想健康无一不需要父母的呕心沥血。似乎父母就是“最可怜”的人了。
??当我面对孩子,我发觉到,最可怜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父母的可怜在于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偶尔也会需要为了孩子降低自己的身份。亲子关系中无论父母如何的累、如何的苦、如何的烦恼和无助。这些父母所有承受的孩子都在承受。而父母还可以保持自己的自尊,自己可以调节自己的不快乐。可以自己控制学习时间,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还可以对孩子发泄心中的怒气。这些在大多数孩子的生活中是奢侈的需求。孩子不被允许随便哭泣,不被允许自己调节心理的不舒服。当孩子哭泣,父母不是转移注意力就是制止哭泣。孩子需要发泄心中的不快,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如果是父母,可以随便悲伤,可以想喝茶就喝茶,想散心就散心。孩子如果不高兴的时候弄坏了家里的花瓶或者什么东西,孩子不会被理解,他只能面对父母的要求和责怪。即便在这个时候,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呆会,也会被父母无尽的“爱护”而破坏。
??而最严重的是,只有成人才被尊重。在面对成人的时候,孩子没有自尊。父母只为孩子争取在孩子领域里的尊重。甚至这也是很少得到的东西。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父母在亲子中这个处境是极其少见的。在孩子中间却处处可见。
??我曾经辅导过一位母亲,她的孩子遇到委屈就喜欢哭泣。她告诉孩子说“哭什么哭,坚强点。”当孩子感觉到很累,不想继续做事情,她也告诉孩子说,人要坚强,否则就要吃苦。当孩子被其他的孩子欺负,她对孩子说,你怎么不会保护自己,将来要吃亏的,你怎么不反击呢?
??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孩子?”
??答说:“我认为我的孩子就该跟我一样,要坚强,不坚强,不会保护自己以后会被欺负,就很软弱,我不要她那么软弱”
??问:“你母亲的性格和你很像吗?”
??答:“不像,他们就是很软弱,别人欺负上门也不会反抗”
??问:“你为什么没有像你的母亲?”
??答:“我认为他们的性格不好。”
??问:“如果你母亲也要求你的性格像她,你会反抗吗?”
??答:“当然会。”
??问:“你现在认为你儿子应该像你,却不允许他反抗。而你母亲让你的性格像她的时候,你却要反抗。能跟我解释一下吗?”
??答:“我是他母亲,我不会让他走弯路,也不会让他受伤害。”
??问:“你母亲也是你母亲,你的意思是你母亲是想让你受到伤害,是吗?”
??答:“当然不是”
??问:“你认为你母亲性格不合理,你反抗是对的,是吗?
??答:“不合理当然要反抗”
??问:“你孩子也认为你的性格他不喜欢,他不该反抗?他反抗就是错误的,是吗?”
??答:“我是为他好啊!”
??问:“如果你妈妈也这样跟你说,你会赞同吗?”
??然后她就哭了。她说:“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些。我总认为我是为他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我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我不想让孩子再和我从前一样受别人欺负。”
??她问我说:“请给我点建议,我该怎么做?”
??我这时才告诉她说,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话,因为他害怕。他的观念和你的不同,他一说话,得到的却是反驳和控制,是你对他的要求。如果换做是你,你愿意说吗?我要说句你感到寒心的话,如果你这样下去,有那么一天,你生病了,他要是还主动来看看你,就算对你很好了。他现在最想的是赶快长大,然后离开你。
??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你应该……”“你赶快……”“你还不……”的时候,我们心理情愿的成份有几分?我们做事情的效果有多少?我们是不是觉得理所当然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
??5、问错的问题
??
??我个人认为这是亲子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我们总是找不准问题在哪里。头痛医头,仅看到问题最刺激的那个现象,而不去看现象背后的原因。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的问题又出现了。
??当孩子出现了不良习惯或者不好的行为,做父母的在脑子里首先出现的是发难,怪孩子不好,经常听到父母说:“这孩子没有办法教育”、“这孩子笨”、“太让人操心了”、“这孩子怎么这么难教”……我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没有人去分辨问题究竟是谁制造的,我们指看到一个事件,看不到起因。这好比在一件犯罪事件中,我们指抓凶手(当事人)而不探究策划者。如果策划人还在,即便他失去了一个工具人物,他还可以找到第二个、第三个……
??我要说的是,我们把问题归结到了孩子的身上,没有考虑到制造问题的我们家长和父母自己。反正有问题都是孩子的原因,是孩子的问题。所以,当父母求助也好,咨询也好,带的是孩子的问题:“我们家孩子……”“怎样让孩子……”。没有人说,“我的孩子有不好的习惯,我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家孩子不喜欢学习,我哪里没有处理好?”无论如何都是孩子的错。这也正是上面说的父母永远正确的假设。
??试想如果问错了问题,答案可能正确吗?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孩子出现了问题,解决了一个,又出现了一个,并且更难解决的问题所在。孩子的问题永远解决不完,因为问题找错了方向,没有去寻找答案。于是,父母继续制造问题给孩子来承受,孩子也继续发展父母制造的问题。父母怪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怪孩子笨、不争气……孩子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却不能也不敢更不会怪罪到父母的身上。
??这样,当孩子继续成长,开始反思家庭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了问题的原因,他仍然不会跟父母交流、也不怪罪于父母,但他开始反抗。有意的却是无言的给父母制造麻烦。于是,问题被孩子分开了。即便这样孩子也继续承受家庭的问题,父母也继续承受孩子的问题。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在一条线上,没有交汇,也就无法解决。于是,孩子和父母一辈子都带着这些问题生活。
??有句话这样说:“一个无知的母亲,对孩子不过是个奶瓶而已。”我认同这句话!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