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

首页 - 小学教育案例

小学教学案例启示:多给学生一次机会

时间:2008-11-26 09:39:34 A+

小学教学案例启示:多给学生一次机会

小学教学案例启示:多给学生一次机会

    看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第八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里面有几个情境使我深受感动。
   【案例一】
    薛老师出示一组课文的词语,请学生朗读。
    正在结网  丝断了  网破了
    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
    并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
    薛老师指出这组词语没有生字,只是提醒“结网”的“结”要读第一声,不读第二声。接着请了一男生来朗读。学生读得有点磕绊,节奏比较慢。
    师:我听得出你读得正确,但是没有信心,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再读一次,读得快一些,声音要响亮,身体要站直,行吗?
    男生挺直了腰,放声再读了一次。这次读得顺畅多了,节奏也快了些。
    师:第二次比第一次读得好。再读第三次,声音响亮,口齿
  清楚,行吗?
    男生又读了第三次。这次读基本达到了老师提出的要
  求。
    师:你读了几次?
    生:三次。
    师:如果让你读第四次,不看上面的词语,会读吗?
    学生为难地摇了摇头。
    师:看来有点难度。(对着全班学生)大家读书的时候,每读一遍,不但要读正确,还要把所读的词语记在脑海里,这叫会读书。
    (师要求全班各自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记。)
    师接着提问:你们发现这组词有什么特点?谁会发现?
    一女生:这组词都是写蜘蛛结网的过程。
    师:你说得对,请你把这句话再说一遍,里面有一个字音读错了。
    (女生再说了一遍,把读错的“结网”的“结”的声调更正过来。)
    薛老师满意地说:“很好,要自己学着改正自己的错误。’’
    接着,薛老师利用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内容。
    【反思】
    薛老师的提问方式与众不同。老师们通常只会给学生一次机会,无论是答问题还是读课文,不管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机会就一次,若要补充、修正、完善,一般会找别的同学来代替。而薛老师却给同一个学生多次机会。这位男生前后读了’二次,老师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男生的朗读也一次比一次好。那位女生读错了音,可以重读一次,自我纠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学法指导——多读多想,内化积累;还有学习的要求——自己学着改正错误,就在个别辅导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全体学生。

    【案例二】
    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内容后,提问:“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蜘蛛?”
    生:不灰心,经得起挫折的蜘蛛。
    生:坚持不懈的蜘蛛。
    生:不半途而废的蜘蛛。
    生:我感受到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
    薛老师对这位女生的回答特别满意,于是让她充满信心地再说两遍。受到老师的鼓励后,女生信心十足地把她的感受大声地重复了两遍:“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反思】
    显然这位女生的发言正合老师的心意。对此,薛老师一不急着接话或抢话,二不讲空洞的赞扬话,而是进一步强化,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再说两遍,让大家都听清楚,以强化印象,加深感受。
    【案例三】
    指导朗读课文的重要语句: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我也要干第八次!”
    薛老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体会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在几位学生发表完他们的见解后,老师顺势导读:“理解了,你就会读得更好。”然后请了一个男生来朗读。
    老师评:“我能听出你的一些感动,但能不能把你的感动化成一种行动?在读的时候加上一些动作,想一想布鲁斯跳起来的时候,会把拳头握紧,再来读。”
    小男生铆足了劲,握起拳头,把王子坚决、充满信心的话语响亮地读了出来。
    【反思】
    薛老师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具体,意见中肯,可操作性强。就算是程度一般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引多读几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纵观上面三个教学情境,我获得了两点启示。
    一、给学生多一次机会,他就多一些成功的信心!薛老师在不同的学习层面不忘给学生多次机会,或再读,或纠错,或强化,这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表现。他让学生在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中培植自信。这是一种纵向评价,比照的是自己的现状和历史,它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平常老师们大多惯用一锤定音的提问方式,因为老师想把机会分给更多的同学,所以很少会让某个学生一试再试。于是就形成了横向的评价,比照的是他人的表现,优劣高低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分出的。当然,横向评价有利于生生的互相启发,但是它给予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机会太少了。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纵横交错、双剑合一的。问题是现在的纵向评价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二、润物细无声。课堂上薛老师巧妙地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第八次》讲述了布鲁斯王子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的故事。很巧,一只蜘蛛结了七次网也没有成功,然而,蜘蛛在结第八次网时成功了。王子从中受到启发,重新振作,终于在第八次成功地打了胜仗。配合课文的故事,薛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个情境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尝试,亲历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最后顿悟文本的人文思想。正如课堂上那位女生说的那样:“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课文播下的这颗思想的种子,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薛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第八次,第九次,祝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战胜自己,都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能这样把文本思想和教学行为水乳交融,又不着痕迹地贯彻到底,薛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让人为之赞叹。


    【案例二】
    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内容后,提问:“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蜘蛛?”
    生:不灰心,经得起挫折的蜘蛛。
    生:坚持不懈的蜘蛛。
    生:不半途而废的蜘蛛。
    生:我感受到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
    薛老师对这位女生的回答特别满意,于是让她充满信心地再说两遍。受到老师的鼓励后,女生信心十足地把她的感受大声地重复了两遍:“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反思】
    显然这位女生的发言正合老师的心意。对此,薛老师一不急着接话或抢话,二不讲空洞的赞扬话,而是进一步强化,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再说两遍,让大家都听清楚,以强化印象,加深感受。
    【案例三】
    指导朗读课文的重要语句: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我也要干第八次!”
    薛老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体会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在几位学生发表完他们的见解后,老师顺势导读:“理解了,你就会读得更好。”然后请了一个男生来朗读。
    老师评:“我能听出你的一些感动,但能不能把你的感动化成一种行动?在读的时候加上一些动作,想一想布鲁斯跳起来的时候,会把拳头握紧,再来读。”
    小男生铆足了劲,握起拳头,把王子坚决、充满信心的话语响亮地读了出来。
    【反思】
    薛老师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具体,意见中肯,可操作性强。就算是程度一般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引多读几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纵观上面三个教学情境,我获得了两点启示。
    一、给学生多一次机会,他就多一些成功的信心!薛老师在不同的学习层面不忘给学生多次机会,或再读,或纠错,或强化,这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表现。他让学生在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中培植自信。这是一种纵向评价,比照的是自己的现状和历史,它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平常老师们大多惯用一锤定音的提问方式,因为老师想把机会分给更多的同学,所以很少会让某个学生一试再试。于是就形成了横向的评价,比照的是他人的表现,优劣高低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分出的。当然,横向评价有利于生生的互相启发,但是它给予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机会太少了。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纵横交错、双剑合一的。问题是现在的纵向评价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二、润物细无声。课堂上薛老师巧妙地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第八次》讲述了布鲁斯王子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的故事。很巧,一只蜘蛛结了七次网也没有成功,然而,蜘蛛在结第八次网时成功了。王子从中受到启发,重新振作,终于在第八次成功地打了胜仗。配合课文的故事,薛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个情境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尝试,亲历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最后顿悟文本的人文思想。正如课堂上那位女生说的那样:“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课文播下的这颗思想的种子,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薛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第八次,第九次,祝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战胜自己,都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能这样把文本思想和教学行为水乳交融,又不着痕迹地贯彻到底,薛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让人为之赞叹。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