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实录

首页 - 小学课堂实录

真情演绎“生命乐谱”

时间:2008-11-26 09:50:11 A+

真情演绎“生命乐谱”

真情演绎“生命乐谱”


  美国学者塞勒在探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时指出: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者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方式,效果也就会大不一样。《生命桥》,一个讲述生命的乐谱,如何能将生命之歌唱得激昂悲壮,又能渗透生命教育,这是我备课时一直关注的重点。
  
  一、巧用“奇迹”穿引“生命”
  
  课堂上以“奇迹”为主线,串联起了整课内容,又通过与“生命”的对话、交流、补白、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感悟了生命的价值。
  1.利用“悬崖”,产生对生命的关注。
  师:“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这群身处绝境的羚羊的命运会怎样?真让人揪着心啊!同学们,假如你是无所不能的,你会怎么帮助它们呢?
  生:我会架起一座桥,让它们稳稳当当地通过。
  师:你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生:我会用云彩带它们快速渡过,而不让猎人通过悬崖。
  师:你的想法更周到、更巧妙!
  生:我会命令猎人把枪放下,让羚羊逃生。
  师:老师为你想到的办法而骄傲!这样羚羊就永远安宁了。
  …………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这么小就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替羚羊再一次谢谢你们。可是,我们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人,谁也帮不了它们。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帮助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解救自己。同学们,生与死的考验摆在这群羚羊的面前,以后发生的事怎么样呢?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和这群羚羊一同经历这场生死考验!
  生默读课文。
  一个“揪心”敲击着学生的心鼓,激起他们读书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孩子们对羚羊群命运的强烈关怀,从而产生了对羚羊群生命的真心关注。
  2.理解“奇迹”,领悟“生命桥”。
  片段(一)
  师:认真朗读课文,仔细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用“——”画出来,并试着写下批注。
  生认真阅读,并动手写下感受。
  师生寻找奇迹,感悟生命的悲壮。
  片段(二)
  师:同学们,奇迹告诉我们这群羚羊最后的命运怎样?
  生:所有老羚羊都跃起让年轻羚羊跳过去。
  师:老羚羊这样做换得了什么?再读读书体验体验。
  生:没有老羚羊,年轻羚羊就不能跳到对面、获得生路。
  生:没有老羚羊,所有的年轻羚羊都没有生的希望。
  生:老羚羊用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一座“生命桥”。
  师:这真是不同寻常的一座“桥”!(板书“生命桥”。)
  “生命桥”寓含着老羚羊的死和年轻羚羊的生。老师引导学生从年轻羚羊的生来体验老羚羊的死,激起学生探究文本、体验文本的冲动,在新一轮阅读中扣击文本、反思文本,体验价值。
  3.用心朗读,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对小学4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课的朗读方式上,我不仅采用了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多次采用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配音朗读等。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
  同时,课堂上抓住了“老羚羊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山涧”这鲜活的形象、刻骨的场景,抓住“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以及“试跳成功”等感情强烈的词句来注重形象感悟、情境感悟、心灵的碰撞。通过朗读,学生全身心注入在羚羊身上,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等精神领域产生影响,感受到语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中真挚的情感。
  
  二、巧用课文补白,促发学生“情感蔓延”
  
  恰当的课文补白,能给学生的情感找到一个恰当的归宿,也能让学生从补白想象中找到感悟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想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在教学中就课文的感悟,设计了3处想象训练:
  1.师:试跳时,老羚羊面对自己的坠入深渊的命运,会想些什么呢?
  生:它们是我们的希望,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保全它们。
  生:我们死亡有什么可怕,灭绝才更可怕,有它们的生存,就有我们羚羊家族的希望。
  …………
  2.师:年轻羚羊群成功逃生以后,站在对面的悬崖上,它们会怎么做?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它们的眼角缓缓地流下热泪,默默地注视着悬崖的对面,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别离中。
  生:它们会对着天空哀鸣,仿佛在乞求老天能保佑老羚羊。
  生:它们会对着万丈深渊呼唤:老羚羊,感谢你们用生命为我们搭建了生命桥,我们会好

     好地生存下去。我们还会向我们的子子孙孙讲述你们的故事,让它们永远记住曾经有一群让它们骄傲的羚羊。
  …………
  就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他们仿佛就看见羚羊的生离死别,仿佛看见那依依话别的场面。情动才涌,学生读到深处,理解到深处,自然就明白了文章的内涵,也产生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感。
  3.师:羚羊们的壮举感动着我们,也震撼了猎人,想象一下,此时猎人们目睹着这一神圣的情景会说些什么呢?
  生:羚羊群都尚且知道生命的可贵,我们怎么如此糊涂啊!
  生:唉,我们好残忍啊!如果不是我们,这群羚羊该生活得多么幸福!
  …………
  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咀嚼、反思后,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之后再对内容进行理解、回味和再思考,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巧用课外资料,升华“生命乐章”
  
  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是我们新课程教学的又一特色。在课堂气氛尚温,学生情感正浓的时候,我适时向学生推荐了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章《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这是一篇具有和谐美的文章,将这样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更能感受美,感受世界的可爱。美的事物更能激起学生的感悟。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诚实、善良、平等、悲悯等方面来接触人文内涵。孩子们在拓展阅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也有了对动物的尊重。也许从此孩子们就懂得了我们人类并不是地球这个家园的唯一主人,可以随便主宰其他种类的生活。人类、羚羊……都是地球的孩子。平等不仅存在于人和人之间,还存在于人和非人类的动物和植物等之间。“请过路吧”在此时也从孩子们的心底流出。或许从此刻起,孩子们会更富有爱心、心胸更加坦荡、更加慷慨,少一点自私这比文本本身知识的接受更重要。
  一曲生命的壮歌演绎到此,依然余音袅袅,关于生命的画面依然在不同时间与场合上演着。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语文课堂的关注点,我们作为一线的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并最终成功演绎自己的生命!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