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学教学论文

首页 - 其它小学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的探索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时间:2008-11-23 03:36:34 A+

品德与社会课的探索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的探索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形成了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当前这门课的主要课题包括: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定位的研究,有关构建综合内容的研究,有关开发示范性教材的研究,有关开放教学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课程;综合课;品德;社会

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是此次课程改革方案的突破点之一。由于综合课程教学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研究积累相对薄弱,加之课程改革的节奏不断加快,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远不能胜任课程发展、教材更新、教师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以申报并通过审查立项的“小学综合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这一“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为依托,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符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多样化教材的开发,也有助于发展我国的综合课程理论。

对国际相关课程的一般认识

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性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程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社会科(social studies)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课程,不仅已有80余年的历史,而且有着不少课程流派和课程形态。创设社会科的目的是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社会科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并形成了一些得到共识的基本指导原则。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将各国“社会科”的共同点概括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公民素养

社会科的上位目标是培养公民素养。各国的课程标准中,都是围绕公民素养制定人格发展、人性修养、人际交流,以及其他与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参与有关的态度、技能、知识等培养目标的。“公民素养”体现了对国家公民资格的规定。

第二,课程核心——价值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是社会科教育的基本点。社会科与其它基础教育课程最显著的区别是,社会科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国家的政治理念,因此社会科课程的核心观念或价值,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一些学者甚至把社会科的性质就定位在价值观培养上,强调社会科的教育功能,是摆正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程基础——社会认识

社会科是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认识基础的课程。所谓“认识社会的基础”,包括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各项法则,认识社会机构与集团,以及认识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责任等。小学阶段构建社会认识内容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同心圆扩大法”。认识社会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社会化质量,人的社会化于社会科教育而言,就是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消化和理解人类社会的信仰、思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这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第四,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区域性;强调开阔的视野;重视问题解决学习方式

社会科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育,它不是分科学习课程,而是综合学习课程。内容的综合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整合。课程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基于学生社会生活与认识的整体的、具体的、易变化的特点;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综合性,则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特点出发。在小学阶段构建社会科的学习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按照“内容轴心”或“核心概念”进行整合,另一个是按照“学科内容”或“学科目标”进行整合。

社会科学习特别强调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体验、感受和探究等学生的主体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认识与理解,从而培养其正确的社会态度、社会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到社会中去学习、到社会中去做事,是社会科课程最突出的性格之一。

通过对各学科领域内容的整合,确立教育主题,构建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学习需要和发展的学习内容,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也是社会科课程构建的又一个特征。贴近学生的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组织学习内容,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情趣且容易体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事物的理解。

社会科强调学习视野要宽,认为这是养成公民素质的基础。如今,更是强调树立全球意识以及对多元价值的尊重态度。理由之一是,社会科所强调的视野,是为了学生能够自我选择而做的准备。社会科研究者认为,选择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理由之二是,视野与信念有直接关系,社会科学习中的信念教育,不是单一的、灌输式的,而是通过扩大认识视野和自我经验等学习活动而渐趋形成的自我认同。

社会科强调面对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对学生的成长要求,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自然、社会、人),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切需要围绕着现实社会问题来学习,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自然法则、人文关怀的态度,形成人生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分析、反省、批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欣赏和创造。

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社会科课程共同遵循的课程理念,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些课程理念就伴随着新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扩展其内在价值,到90年代已将基本精神和学习方式,影响到其它分科课程的学习领域。

二《品德与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课程

长期以来,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课与社会课分科设置。分科设置带来许多问题,如各自强调学科本位、内容交叉重复;品德课依据德目方式构建,内容较程式化,脱离儿童生活;社会课因内容多而忽略品德教育,等等。《品德与社会》课的设立,不是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简单结合,而是在课程理念、要求、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概括地说,就是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国土、文化、民族和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同学、爱家乡、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逐步形成道德规范意识,认识人际关系,形成社会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基本公民素质奠定基础。

据此,《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正因该课程有着强烈的公民性和实践性,所以课程的内容构建不可能依据某个系统学科来组织,而特别适宜有机融合各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当然,作为课程学习指南的《课程标准》,也必须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的特征,以使地方、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品德与社会》课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探索和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性学习,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有益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益于群体认知和合作的鲜活的开放系统。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亦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的指导与激励作用,不仅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而且最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性工具。

我们把《品德与社会》课定位在公民教育上,并结合国情赋予其特殊的课程使命——学做人。学做什么样的人呢?用《课程标准》中的话说:是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综合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我们研制和开发这样的新课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

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出台,新教材的实验也进入了实验区,但这绝不意味着对这门课程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恰恰相反,对这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和教材开发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同时,课程的成熟不是靠研究者的论证就能完成的,而必须有赖于广大教师的实践和共同参与。因此,任务的完成将伴随着整个课程、教材开发和实验的全过程。从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角度看,以下课题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研究任务。

1 有关课程性质的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标准》中这段陈述课程性质的话,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和“综合性课程”。但就并列提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就让人在概念上有些不解。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表述方式本身就是“两科相加”,仍可以看成是个拼盘课程。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个大概念,本身就涵盖品德形成,至于有人提出的“社会性发展”是中性词(即其价值导向的多样性),如果没有“良好品德”的限定则失去了政治方向的观点,他们大不以为然。因为讨论这个问题不能脱离学校课程本身,作为学校课程都有着鲜明的目的性,更何况《品德与社会》这样有着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的课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不可能没有定向。再者说,既然把“儿童社会生活”作为基础,实际上也就承认了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是存在于社会性发展之中的。当然还有一个中间认识,把承认《课程标准》的表述作为前提,尽可能论证其合理性,这一方代表者的基本立场是《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德育课程。这就又导出了另一个与课程性质相关的复杂问题,《品德与社会》是渗透德育的综合课程吗?还是显性的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一个是分科课程,一个是综合课程,二者合并就是一门新的综合课程?总之,对于“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在课程性质、课程功能、内容体系及其传统有着很大区别的课程,合并之后必须给出合理的理由,而且所给的理由不能都是从意义上定义,或仅从逻辑推理方面得出的“辩证”看问题的理由,它应该是实证性的、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的理由。

今天的争论是正常的,我们希望通过争论和研究,给《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有个清晰的答复。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易构建出一个结构清晰、完整,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体现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特征的课程目标体系。

2 有关课程定位的研究

与上个问题联系最密切的是课程定位。从《课程标准》看,无疑课程的总目标为此做了回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里,教育的落脚点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对课程定位仍有深究的必要。其一,在课程理念方面,我们对公民教育的性质、意义、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对课程定位笼统,理念粗糙,这直接影响课程设计方面的合理性和周密性。其二,“以人为本”或“以育人为本”的思想与综合课程的关系不清,致使课程结构、教材结构拼凑痕迹重,不能真实反映综合课程的“人本”特色。在实践中最常见的例子是,只要是心中有学生的教师,即使是运用传统的分科教学形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教材,也能够深受学生欢迎,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要改课程见?课程观念与课程形态,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呢?教师们急需明白,我们也急需搞明白!其三,伴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品德与社会》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课程的一贯性的问题,即与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和《地理》等课程的衔接问题,以及课程门类之间如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的衔接问题与本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师资培训等直接相关。

3 有关构建综合内容的研究

根据对国外有关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分析,以及“九五”期间我们承担的小学社会课教学实验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应该把儿童的社会生活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学生的自身认识和发展为依据,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密切联系起来,用主题方式建构综合性的内容,是小学综合课程建构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此构建学习内容,有利于使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养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教育落到实处。但是,怎样选取和组织主题;怎样体现主题、单元之间的逻辑线索,使学习内容之间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怎样使学习活动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实现合理的循环上升,对于这些问题仍在摸索中。我们特别关注“知识整合”问题,认为它是构建《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一个核心问题。

4 有关开发示范性教材的研究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育内容是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学习内容的一个基本原则,为此,教材的开发要体现“区域性”特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建构学习内容,则须突出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原则。就《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而言,关注我国多民族和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符合我国实际和不同地区实际以及教师实际操作需要的教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材如何体现“范例性”,如何为教师发挥主动性、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留有余地,如何为不同地方的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充分余地,是我们力图改变传统教材学习功能和呈现方式的突破点。

5 有关开放教学活动的研究

根据多年来教学实验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创设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重视学习体验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如何开放学生的思考空间、促进师生互动,如何开放教学空间和利用资源、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如何形成个人发展评价机制,等等,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策略研究,以及教师培训和能力开发的研究上。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