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首页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应有情怀

时间:2008-11-23 04:13:52 A+

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应有情怀

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应有情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过度定量化、技术化、精确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为铸造“标准件”设置统一模型;课堂教学死抠章句,强生分别,以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这种教育抑制了学生潜在的联觉本能和创造冲动,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活力。语文教学渴望容忍适度的模糊性,回归作品欣赏、阅读理解的固有真义。

一、适度模糊  培育悟性

在规范文本中,有许多语言材料意思无法定量或外延不够明确,不能给出绝对精确的定义,语义朦胧。课堂讲解不应拘泥于文字考证、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上,要彰显其不确定性,充分发挥隐喻联想在语文学习中的联结功能,引领学生在“亦此亦彼”的多值形象天地里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

如一位教师教《猫》。学生说“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这句话中的“蹭”写出了猫惹人喜爱。“蹭”什么意思?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字典里是“摩擦”,可从文本看,不光是“摩擦”那么简单,教学由此展开:

师:老舍爷爷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请同学们把“摩擦”一词代入句中读一读,与原句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生:用“摩擦”就没有猫可爱的感觉了。

生:用“摩擦”就没有猫温柔可亲的味道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大家联系上下文想想这句话,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蹭”是轻轻地“摩擦”。如果很重的话,会弄疼老舍爷爷的。

生:“蹭”还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生:还很亲热呢,这只猫可真会撒娇!

师:说得真有趣!你看,猫还“伸出脖子要求给抓痒”呢!同学们,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些什么?

生:(急切地)“蹭”出了笑脸。

生:“蹭”出了友谊和感情。

生:“蹭”出了 一幅“人爱猫,猫亲人”的动人画面!

师:说得多有味!同学们,“蹭”是什么意思很难表达清楚。但此时此刻,我们的脑海里都会有一幅人猫嬉戏、丰富多姿的动人画面,这难道不是对“蹭”最好的理解?让我们再一次读这句话,感受这“蹭”中之形、“蹭”中之趣、“蹭”中之情和“蹭”中之美。

以上案例给我们一个启示:当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本信息时,可容忍模糊,巧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传递形异而质同的信息。该教师不死抠词解,而是通过比较、揣摩、品味、发现、想象等方式,让学生在模糊理解中诱发语感,领悟精妙,凸现形象,感悟内涵。

二、适度模糊  流淌人性

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过程的,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要引导学生按照“披文—感物—体情”的顺序展开阅读,在反复诵读、教师引导中,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如一位教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七自然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部分内容。这是一段凄美的包含浓浓人性的语言文字,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个标点都浸润着作者李元兴对邱少云生死与共的阶级感情。

师:(深沉地)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段文字,如果你在战斗现场,亲眼目睹战友邱少云在烈火中活活地受煎熬,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的心如刀绞一般。

师:请细细体味这个“绞”字,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痛。

生:刀刺进胸膛,再来回搅和几下的那种戳心的、要命的痛。

师:有刀吗?(没有)文中指什么像刀绞一样绞我的心?

生:火烧到邱少云身上,如果邱少云突然跳起来、或叫起来,那会给部队造成多大的损失。这种担心如刀绞一般绞我的心。

生:眼睁睁地看着与自已生死与共的战友活活地被火烧而不能救他,这种心情如刀绞一样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在烈火中像千斤巨石一般纹丝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多么伟大。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这份感动如刀绞一般绞着我的心。

生:我的心碎了,这样的战友不能死……(动情地、大声地哭喊)

师:(饱含深情地)是的,这样的战友不能死!但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位战友在烈火吞噬中咬牙忍痛,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他经历了生命中最无情、最痛苦、最残忍的考验。年轻的生命换来了部队战士的安全,“三九一”高地战斗的胜利。这样伟大的战友!怎会离我们而去?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位教师遗弃了常规的以“我”的情感发展线索为纲的理性剖析,进而把作者的情感逐一从文本中分离出来的教法。而是整体调控,创设情景,让学生潜心诵读,忘我入境,体察感情,流淌人性。在心灵对话的平台上求得真知,获得精神上感动、充实和鼓舞。

三、适度模糊  放飞灵性

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联系,读者对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作品大多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顺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方向进行发挥性想象,以自已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张扬个性,放飞灵性。

如一位教师教《穷人》。文章结尾处,渔夫表示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抚养,他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时,桑娜坐着一动不动,渔夫感到不解:“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这时,作者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此时,读者还急于想知道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安详地睡在床上的反应,但作品到此戛然而止,结尾朦胧。这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已的想象,去延伸结尾,深入体味人间真情。

生:渔夫看到两个熟睡的孩子,和桑娜相视一笑,说:看来,咱们穷人的心是相通的呀!

生:渔夫转脸一看,床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七个孩子,他们睡得那么安详,脸上露出笑容。

生:夜,静悄悄的,海浪拍打海岸的声响一声声传来。桑娜和渔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们在等待新的黎明的到来……

很显然,在这样的地方恰当地运用模糊理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课文原旨出发,去联想、延伸、拓展,往往要比明确的表述和笼统的概括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性不是不可捉摸的玄思奇想,不是浅尝辄止的治学态度,不是心神恍惚的茫然心态,不是黑白颠倒的悖理缪论。它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充满着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灵气。语文学科的“模糊性”与“精确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模糊性是变本加厉的“精确性”的必然产物,容忍模糊性并不是遗弃精确性、严格性而迁就模糊性、不确定性;相反,容忍适度模糊是为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确,进而达到“模糊便是精确”的和谐境界,这不是语文教学所呼唤的吗?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