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5》
中班数学教案《5》
1、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5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教具:水果图片、树叶图片若干
学具: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肖老师来玩拍手游戏
2、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1添上1 是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1添上1是2.
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2添上1是几?
3、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4,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4、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如:教师说1,幼儿
接着说2、3、4
二、学习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苹果吃。我们看看它摘了
几个苹果,是怎么摘的/
教师扮演小黄狗,摘苹果,先摘4个苹果。
小黄狗的苹果摘好了,我们来数数它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小狗刚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个苹果给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个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黄狗一共摘到了几只苹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4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有5个苹果。
小黄狗一共摘了5个苹果。
3、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黄了的树叶会掉到地上去,
成了落叶。
教师演示一棵树上落下来了4片树叶。
接着又落下来了一片。
引导孩子说出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
4、以相类似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那我们就知道了4添上
1是5.
三、拾落叶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们也想去拾落叶吗?
2、教师为每张桌子发放好一定的落叶。
3、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拾落叶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
友听老师的指挥,老师请你先拾几片,你就先拾几片,然后拾几片,还
要边操作边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结束部分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4添上1是5。
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数量是5。
2、中班数学教案《排序》含反思
【活动目标】
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AB、ABC等),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发现规律。
【活动准备】
1、跳跳虎、小猪、小袋鼠、大灰狼、小熊维尼的图片。画有三条路的背景图
2、幼儿操作材料:
①做彩链:长短、颜色不一的纸条若干、胶棒、图标。
②穿项链:各种颜色的管子若干、绳子、图标。
③装饰图案:半成品(盘子、裙子、手绢),各种图案卡片、胶棒。
④有规律的图卡若干。
3、排队的图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结合“情境”,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导入:(出示画有三条路的背景图)
(出示小熊维尼图片)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
小熊维尼搬新家了,它想请好朋友们去家里做客,我们来看,它的好朋友是谁呢?(跳跳虎、小猪、小袋鼠)它们去小熊维尼家里的路上铺满了很多地板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路漂亮吗?
2、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师:我们先来看跳跳虎的这条路上的地板砖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顺序?
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
依次观察小猪、小袋鼠的路,并说出规律。
教师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几次,就是有规律。
3、“帮小动物铺路”进行巩固。
师:小动物们准备出发了。咦!你们看,这是谁呀?(大灰狼出场),大灰狼出来了。看!它把路给破坏了,谁来帮它们把路重新铺好呢?
幼儿帮小动物修路。
4、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不仅发现了这三条路的排列规律,还帮它们修好了路,可真了不起。
二、游戏,运用多种感官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A、动作排序
师:其实很多动作和声音都是有规律的。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先看老师做一组动作。看完以后告诉老师这组动作有什么规律?
示范:(双手上举、拍肩、叉腰、双手上举……)
1、请幼儿说出其中的规律。
2、小朋友按这个规律往下做(边说边做,教师不带)
教师依次示范:嘎嘎跳(学小鸭摆摆两下-学小兔跳一下,
伸伸懒腰喵喵喵(伸懒腰--喵--喵)方法同上。
B、声音排序:
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这次老师来看小朋友的耳朵灵不灵。闭上小眼睛,听一组声音,听了以后告诉老师这组声音有没有规律。
(弹舌两次——拍手一次)
(跺脚两下——拍手两下)
(喵—汪—汪—喵—汪—汪)
让幼儿先说出规律,照着规律往下做。
C、按图标站队。(出示“两女一男”的图标)
师:小朋友做得可真棒,咦!看这张图标,它有什么规律呢?(两女一男)。小朋友按这个规律到老师跟前站成一排。
三、幼儿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1、师:小熊维尼搬新家了,我们也做一些礼物送给它好吗?
我们分成三组,第一组为维尼穿项链,第二组做彩链,第三组沿着裙子、手绢、盘子上的花纹继续装饰好的图案。小朋友可以按照老师提供的图标来做,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定的规律来做。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互相欣赏礼物,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礼物有什么规律。师:做好的小朋友就把礼物送给小熊维尼吧!
3、个别幼儿评价。
教师选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规律AAB、ABC、AABB)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规律。
4、小结
师:有规律装饰出来的礼物可真漂亮,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也是有规律的,像有的小朋友穿的衣服,街上挂的彩灯,玩的魔尺,小朋友要认真观察,找到后告诉老师,好吗?
四、结束
师:小熊维尼收到这么多的礼物,它特别开心,邀请我们去参观它的新家,按照咱们刚才的排队规律站好队,我们赶紧出发吧!
【活动反思】
整节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为主旨,结合幼儿的生活实践,将抽象的按规律排序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帮助幼儿轻松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的非常棒!
3、中班数学教案《椭圆形》
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2.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正确感知椭圆形。
3.能根据其特征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椭圆形。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内容:
有趣的椭圆形。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一套 。
2.课件一个(秋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3.圆形、椭圆形卡片人手一套。
4.操作纸、油画棒。
5.实物:盒子、碟子、树叶、苹果、柠檬、鸡蛋、篮子等 。
课程实录:
一、导入活动
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
师:“看,谁来了?”(出示秋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幼:“秋姑娘。”
师:“秋天来了,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
幼:“有饼干。”
师:“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幼:“这是三角形的草莓味饼干。”
幼:“有正方形的苹果味饼干。”
幼:“还有长方形的香蕉味饼干。”
幼:“还有圆圆的香橙味饼干。”
评析:通过秋姑娘送礼物,让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为学习认识椭圆形做好知识准备。
二、认识椭圆形。
师:请小朋友拿出手中的两张卡片(圆形和椭圆形),找一找哪个是长长的圆、扁扁的圆?
幼:这个比圆形长的圆是椭圆形。
师:我们把这个长长、扁扁的圆 评析:叫做椭圆形。
评析: 幼儿 根据老师提示,能把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找出 长长、扁扁的圆。
三、比较圆形和椭圆形
(1)比较相同点。请幼儿摸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引导其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没有角的。
(2)区别不同点。把圆形、椭圆形中心重叠放置,让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然后请幼儿将自己的两个图形从中心上、下、左、右对折打开,每张纸上出现“十”折印,分别说圆形、椭圆形的四道折印各有什么不同?
评析: 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主动地学习找出圆形和椭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气氛,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
四、找椭圆形。
出示盒子、碟子、树叶、苹果、柠檬、鸡蛋、篮子、哈密瓜等。
师:调皮的椭圆形要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东西象椭圆形?
幼:鸡蛋象椭圆形。
幼:盒子的面是椭圆形。
幼:树叶是椭圆形的。
幼:篮子的底面是椭圆形。
幼:哈密瓜象椭圆形。
幼:碟子也是椭圆形的。
评析:椭圆形的。通过出示实物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自由地和同伴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其大胆发言的信心。
四、给椭圆形宝宝涂色。
指导幼儿在几何图形组成的画中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颜色。
评析:幼儿的操作兴趣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在探索中获得了学习经验。
区角活动: 在科学角里投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让幼儿用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
教师自评: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园长点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区分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认识了椭圆形,能正确掌握圆形和椭圆形的名称,了解椭圆形的特点,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幼儿的操作习惯较好,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常规也很不错,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幼儿的活动兴趣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操作,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 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找找在教室里、幼儿园还看到过哪些椭圆形的物体,并小组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交流。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在这节数学活动中,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认识椭圆形,培养幼儿扩散形思维。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 学中玩”。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点数数量为6的物体并说出总数,认读数字6。
2. 复习6以内的数,能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3. 能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4. 引发幼儿学习数字6的兴趣。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5。
物质准备:PPT、展板3个、喜羊羊等图片3张、青草和数卡(人手一份)、礼物若干、4组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幼儿园园庆,羊羊来祝贺”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幼儿园要过60岁生日了,羊村的羊羊们都来祝贺啦!”
二、以“招待前来祝贺的羊羊吃草”,复习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引导幼儿找出点点数量与羊羊身上数字一样多的青草,送给相应的羊羊。
2.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青草是否送对,巩固正确点数5以内的数。
三、出示羊羊们送的园庆礼物,学习6。
1.依次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送的5个红气球和5个黄气球,引导幼儿依次点数红黄气球数量。
师:“羊羊们送了我们许多的气球。瞧,喜羊羊送给我们红气球,红气球有几个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伸出右手食指来进行点数)
“1,2,3,4,5,红气球一共有5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呀?”(幼儿找出卡片数字5,PPT上相应出现数字5)。
2.结合“没有数到的黄气球”,引导幼儿再次点数黄气球数量。
师:“哎呀,美羊羊说,我还有一个黄气球你们没有数到呢!”“现在黄气球
有几个呢?我们再来数数。”“1,2,3,4,5,6,一共有6个,原来5个气球添加上一个是6个气球。6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呀?”(请幼儿找出卡片数字6,PPT上相应出现数字6)。
3. 引导幼儿说说:数字6像什么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哨子图片)。
四、游戏《取礼物》,巩固对6的认识。
1.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寻找羊羊们送的其他数量是6的园庆礼物。
“羊羊们除了送气球,还送了很多礼物。不过只有数量是6的礼物是送给我们中三班的,其他礼物是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不要找错了。”
2. 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呢?
3. 教师小结:原来6朵花、6棵树、6个苹果等等数量是6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五、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参加羊村PARTY邀请卡,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
1.介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活动。
任务一:制作手套
根据手套上的数字,夹上和数字数量一样多的图片。
任务二:整理羊村货架
将不同数量的实物放到相应的数字货架上。
任务三:排列羊村火车
按照卡片上的实物数量或数字连接相应的数字或实物卡片,排列在自制火车上。
任务四:装饰羊村心愿树
根据新年树上的数字或者实物来粘贴相应数量的装饰图片或者数字。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验证闯关操作结果,进行纠错。
3.完成任务,获得邀请卡,师生共同参加羊村PARTY。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中投放认识6以内的数的学习材料,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
小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
5、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一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6、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
活动目的: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活动过程: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7、中班数学教案《拼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20以内计数。
2、能比较细致地观察画面,看范例学习拼20块拼图。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能比较观察画面,会看范例学习拼20块拼图。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拼图操作材料,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幼儿画册》上的范例,数学画面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画册》上拼图的范例,数学画面内容。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做什么呢?有哪些动物来了?它们分别在干什么?
二、数数有几块。
1、数拼图。
2、练习拍手从1数到20。
三、学习拼20块拼图。
1、提出活动的要求。请小朋友们参照《幼儿画册》上的范例图,用20块拼图拼出一幅完整的“秋收图”
2、讨论:应该怎么拼?先从中间开始拼,还是先把四个角和边拼出来。
3、幼儿尝试自己拼图。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语言提示他们注意观察每一块拼图上的画面,找相互有联系的拼在一起。
4、互相检查拼图,交流各自的经验。
四、讲述拼图的内容。
请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拼图的内容。
教学反思:
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8、中班数学教案《豆宝宝搬家》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数的数量关系,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空塑料瓶若干(是幼儿人数的3—4倍)
2、豆子若干
3、8以内数量的实物纸条(贴于塑料瓶上)
4、8以内数字卡(用作门牌号)
5、8内数字胸卡(稍多于幼儿人数)
(三)活动过程
1、装饰新房
(1)(出示塑料瓶)师:这是豆宝宝的新房子,我们来帮豆宝宝把新房打扮更加漂亮。看,这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把它们装饰到新房上去。
(2)提出操作要求:先数一数瓶上纸条上的点子是多少,找出比点子数多1的实物图片,贴在瓶上。
(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多做几个。
(评析: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程度不一的瓶子做,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瓶子做,充分体现了个体差异性。)
(4)集中交流幼儿的操作情况。
(幼儿A:我做了3个瓶子。这个瓶子上有4个点,我选择了5只小兔子贴在这儿。这个瓶子上有7个点,我贴了8个萝卜。这个瓶子有2个点,我贴了3棵树。
幼儿B:我和他做的不一样,我先找了5只小猴,再找4个点子的瓶子贴在上面。
幼儿C:我只做了一个瓶子。)
(5)小结:我们知道了比*少1的是*,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排列。
(评析:通过小结,把幼儿刚才通过操作所获得的感性经验提高,形成数学概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2、豆宝宝搬家
(1)师:新房装饰好了,我们要请豆宝宝住进新房。
(2)提出操作要求:数一数瓶上纸条上的点子是多少,那么这间新房就住比点子数少1的豆宝宝,然后还要贴上门牌号,门牌号上的数字和豆宝宝的数量是一样的。如是7个点子,就住6个豆宝宝,找出数字6,贴在瓶盖上。
(评析:这个环节的要求和上个环节的要求是递进的关系,难度提高了,步骤也复杂了。不仅要感知数量关系,而且还要巩固数量与数字的匹配。这种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操作,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逻缉思维能力。)
(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多做几个。
(4)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
(评析:相互交流可以提供给每个幼儿说一说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5)小结:我们知道了比*多1的是*,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排列。
3、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1) 师:豆宝宝住进新家了,我们让它们美美睡一觉吧。刚才帮豆宝宝搬了家,有点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2)幼儿按意愿选择数字胸卡贴于胸前。
(3)游戏开始:请一幼儿念儿歌“嘿嘿,我是7,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是8和6的幼儿排在7的左右,并开火车出活动室。
(评析:虽然是较传统的游戏,但它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8以内数的数量关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数量关系概念,而且还能活跃一下气氛,使幼儿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评价
1、这是一次快乐的数学活动。营造出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判断、自己探索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体现了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教学原则。
2、这是一次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通过贴图片,把豆豆装进瓶子里,贴门牌号,做找朋友游戏等一系列的动态过程,极大地调动起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这是一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数学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有关联,又层层递进,这样有助于幼儿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思维,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背景:
在数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这一难题的最好的方法。收获的季节,幼儿与教师收集了许多种子,有一个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天来了,种子会不会冷?我与幼儿一起想了许多让种子免遭寒冷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就设计了为种子找新房,帮种子搬家的情节,既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又通过摆弄种子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关系。
9、中班数学教案《抓豆豆》含反思
教学意图: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种子成熟了,孩子们都被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豆子》。培养不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初步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
2.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记录表 白扁豆 黄豆 绿豆。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请全班幼儿分别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是谁,是男生还是女生。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请你们也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
二、出示豆子,初步尝试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豆子,你们看,这是什么?(蚕豆)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抓一把,老师也来抓一把,你们猜猜看,谁抓的豆子多?(幼儿猜想)
2.出示三种豆子。(黑豆 白扁豆 黄豆)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豆子,你们认识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抓一把豆子)
怎样知道每一种豆子有几颗?(分开来数)我们来数一数,记一记。
3.出示记录表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记录表,小朋友看一看,表上有什么?黑豆的棵数记录在哪里?为什么?
(介绍记录表、记录)
三、动手操作、记录结果
1.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试试?请小朋友记住哦,抓完豆子以后,要先数豆子,再记录,记录好了之后,将记录卡挂在脖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集体交流
师:下面哪个小朋友看着记录卡来讲一讲,你的豆子每种有几颗?
幼儿:我抓了××个白扁豆,××个黑豆,××个黄豆。(出示拍摄的照片)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不同数豆子的方法
(分类数 点数 一个一个的数)
3.再次操作
师:刚才小朋友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数豆子,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再抓一把豆子数一数,在记录卡的反面记录下你抓的豆子的数量,给最多的记上标记。
4.再次交流
教师将操作情况拍照记录下来,请小朋友讲述抓得最多的豆子是哪种豆子。
四、结束:
师:我发现每个小朋友抓出来的豆子都是×豆最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次再讨论,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在数学教育中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还表现为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求同”,还应“存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和启发。重视个体差异是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10、中班数学教案《5的守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顺序的影响,初步感知5的守恒。
2、尝试用棋子在插板上插出不同的排列样式,发展想象力。
3、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倾听习惯。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猪的图片、15个蛋宝宝、一棵大树、小草若干堆。
2、教师演示板、幼儿插板。
活动过程:
一、思维训练:“圣诞老人躲闪”
1、讲解玩法:圣诞老人向上,请你拍拍手;向下,请你跺跺脚;向左,请你抬舌头;向右
请你拍拍肩;躲到背后,请你点点头。
2、幼儿游戏。
二、情境游戏,初步感知5的守恒。
1、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蛋的不同排列样式。
师:森林里的三只小猪看到这么好的天气也出来玩了。(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师:它们都说自己的蛋多,结果争吵起来!小朋友,你能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吗?
2、幼儿观察、讨论蛋的不同排列样式,感知数的守恒。
师:谁来说说三只小猪到底捡到了多少蛋呢?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师:这下大家都明白了,这些蛋不管是大的、横着排的、竖着排的、还是堆在一起的,我们通过数一数的办法知道了它们都是一样多的,猪兄弟们每人都捡到了5个蛋。
三、借助演示板,进一步感知5的守恒。
1、出示各种不同的排列样式,充分观察。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棋子宝宝,请你也来说说它们谁多谁少?
2、幼儿讨论、交流。
3、小结:大家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不管这些棋子怎么排、怎么变,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5个。
四、幼儿操作,尝试插出不同的排列样式。
1、借助插板,按要求插出各种样式。
师:请大家轻轻从插板里取出5个红色的棋子,横着插一插。(再拿出5个黄棋子竖着插一插……)
2、经验交流、共享。
3、尝试用棋子插出各种不同的样式,体验成功。
师:请大家再拿出棋子插一插,看一看、比一比你还能插出几种不同的花样?
4、教师小结:虽然只有5个棋子,但是在大家的积极动脑下可以插出许多种不同花样,我发现小朋友们可真能干!
五、游戏:马兰花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马兰花”,要听清楚我的要求哦!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在游戏中掌握5的守恒,能用5以内的数字表示不同形状、颜色,但数量相同的事物;其中的拼图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协作配合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这种活动方案容易造成老师只注意整体,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11、中班数学教案《半圆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半圆形。
难点: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装有各种形状的篮子(人手一份)
2.剪刀。浆糊若干。
3.大的示范圆形和半圆形各一个。
4.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1. 教师出示示范圆形,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再出示示范半圆形,再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称。
2. 让幼儿在图形篮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 给幼儿讲解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二.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 教师让幼儿思考:你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吗?!是怎么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让幼儿自主先思考再与其旁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旁听。
2. 幼儿讨论后,教师请若干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
3. 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教师巡回观察。
4. 教师把幼儿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三.教幼儿如何正确的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 教师出示圆形,把圆形对折,必须以中线为中心边对边对折,对折后,在圆形的中线把圆形一分为二,把成品半圆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圆上比较,看看是不是该整圆的一半,该半圆形不能大于整圆,也不能小于整圆。
2. 教师再次向幼儿正确示范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验证。
3..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再一次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作验证。
4..教师对幼儿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5. 教师小结:半圆形就是整圆的一半,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整圆。
四,延伸活动;快乐图形拼
1. 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用了哪些图形拼成。
哪些物体的拼成里有半圆形。
2. 教师激发幼儿:你可以用哪些图形可以拼画面上没有的物体?并请你说一说。
3. 请幼儿自主与同伴用各种形状进行合作创意粘贴。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 教师点评若干幼儿的作品。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能遵循“教师为主导,孩子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关健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初步认识半圆形
在认识半圆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圆形给幼儿认识,让他们明白,半圆形和圆形的
演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待他们知道了这一点,再下面的认识过程做了相应的铺垫。
2.以幼儿为主体,在操作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
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动特别注重幼儿自主操作的指导。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主线,在认识半圆形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幼儿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先幼儿自主的尝试想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他们都会只是随手把圆形剪成半圆形。待他们自主的尝试过后,教师讲解正确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示范后,让幼儿再一次按照教师说的步骤去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当他们发现特征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还能依照教师的正确步骤去动手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培养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 最后借助图形快乐拼,给幼儿一个全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平台,并能利用各种图形演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在我巡回的观察中,我发现了幼儿利用半圆形变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顶,等等。幼儿从动手中与图形们做“游戏”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创意能力。
12、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13、中班数学教案《认识5》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
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小树叶都会怎么样呢?(要求幼儿完整描述小树叶的命运)对了,小树叶会离开自己的妈妈,掉到地上,你们看。老师就捡来了好多的树叶,我们来看看吧!
2、认真仔细观察不同的树叶,学习5的形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尖尖的树叶吧!有多少片尖叶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要求幼儿完整地描述)对了,数字4可以表示4片叶子! 怎么样变成5片尖叶子呢?(引导幼儿完整描述4片树叶添上一片树叶是5片树叶)5片叶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说4添上1是5。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三片叶子的形成。
教师小结:4添上1是5.(在说的时候,教师要同时用手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巩固数字5的形成)
三、通过操作雪花片,复习4的形成
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
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的描述数字5所表示的物体)
教师小结:数字5可以表述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4、中班数学教案《住高楼》含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只有回归幼儿生活,选择其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为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在这其中获得建构数经验,使数教育更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当前需要和热点话题,活动才更有价值。当前,我班正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在区域及集体活动中都涉及到了门牌号的概念,由此引发了孩子们对自己家的门牌号的关注及兴趣;同时有部分孩子不住在高层,对住高楼缺乏一定的经验。考虑到孩子当前的兴趣点、实际情况以及门牌号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掌握之后又能回归于生活中继续实践这几点因素,我实施了本此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一、情境感知,理解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二、实践操作,在巩固和运用中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和楼层、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感知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愿意积极思考,在交流、互动中努力解决找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门牌号找到正确的房间位置。
活动准备:
楼房平面示范图一张、楼房平面图人手一张、写有楼层号和门牌号的书信若干、标有幼儿门牌号的大头贴若干、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感知(复习楼层及房间的数数方法)
1、数楼层时从哪里开始数?
2、数房间时从哪里开始数?
小结:数楼层时要从下往上数,数房间时要从左往右数。
3、幼儿贴照片,住高楼。
4、介绍一下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二、情境感知(感知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1、问题引出:只有楼层号没有房间号的信送给谁?
2、得出结论:送东西或者找家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写上楼层号和房间号,这样才不会搞错。
3、学习看门牌号的方法:“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房间。
三、幼儿操作
1、根据门牌号找家。
2、交代要求:
①看“0”前后的两个数字。
②数的时候注意方向。
四、集体检验。
1、介绍一下自己找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1、关于活动现场:
①照片的发放时机。活动预设时,照片本应该在活动之前就交与幼儿手中。在教师邀请孩子住高楼时,幼儿直接操作。但现场执教时,我交代了要求之后再分发照片,拖慢了环节的开展。这样的调整影响到了整个活动的节奏,对孩子思维的思考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日后的教学现场,教师更应冷静思考,调整心态,更好地做好课前的准备。
②操作时对于幼儿的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非常必要和有效。!.快思.教案网!这是师幼之间一对一交流的好时机。但在本次活动中,我对孩子们个别指导的机会很少,偏向于对孩子操作结果对错的分类摆放。以后在处理指导环节时,教师可先收集一部分幼儿做好的结果,选择适当时机至前摆放,一方面不影响指导,另一方面也让先操作好的孩子有检验同伴操作的时间。
2、关于如何解释几零几这一概念的斟酌。
一开始,我采取的表述是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层楼,第三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个房间。但这样的解释过程中我发现不知如何解释中间的“0”这个数字。而且,第一和第三这样的概念,也需要孩子们运用到左和右两个方向的区分。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以“0”作为一个间隔符来解释,这样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似乎更加容易理解。
3、关于幼儿操作错误率较高的原因。
执教活动之前,我了解了孩子对于数数方向的掌握情况。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从哪里开始数。但在操作门牌号的第几层第几间时,我发现孩子对于横向数数的错误率较高。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反复思考过,原来平时教学中,牵涉到数数时,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左到右的点数,教师也习以为常了,不会用教学化的语言——从左到右来小结。因此,当活动中我以这样陌生的语言小结时,模糊了孩子至前的经验,有的孩子左右不分,不知道教师小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由此产生了横向数数时错误率较高的现象。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到:无论是开放抑或平时的教学,数活动的语言一定要来源于孩子的小结,或是孩子们熟悉的言语,教师对幼儿行为背后的思考一定要更为深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5、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标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屋顶的房子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胶水;幼儿人手一把标有颜色、形状标记的纸制钥匙;在场地上画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玩游戏“开火车”序:今天,小兔子要请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幼:(看数字)X点开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戏。
2、看图形做标记
(1)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师:我们的火车终于开到小兔住的小区门口了。可是这么多房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别急,小兔子啊给我们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出示标记图)小兔子可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记来找出图形。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子的家的?并集体认识。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2)小鹿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那么小鹿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小鹿图片并粘贴在一幢房子门口-)小鹿正在它家门口等着我们呢。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信吧。启发幼儿尝试用标记将图形的特征记录下来,可先找出图形的三个特征,再引导幼儿任意选择其中两个特征记录下来,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自由选择标记进行记录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鹿把信写对了呢。
二、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形记录特征
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们写信呢。幼儿取出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展示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结果的。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四、活动延伸:
游戏《找房子》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也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房子吧,首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钥匙,我们要根据钥匙上的标记,到外面去找一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后,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个小朋友。教师示范讲解。幼儿活动,教师检查评价。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16、中班数学教案《做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17、中班数学教案《三角形》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希望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各种三角形图片、 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反思
我这次开展的数学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三角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认识三角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三角形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采用导入方式:一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样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这次活动,幼儿参与性比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 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角形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教师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18、中班数学教案《破译密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2. 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密码箱若干
2.纸制钥匙若干
3.糖果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破密码
出示海宝:打招呼“嗨,小朋友你们好!”
师:海宝来我们班做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
1.出示一个“密码箱”,观察点数上面的实物数量。
师:看看,箱子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数一数。
3.箱子上的这些实物可以用数字密码几来表示?
总结:我们只要数清箱子上的实物的数量按顺序找到数字密码,就能打开这箱子。
(二)寻钥匙
1.感受数量与数字对应的关系。
2.尝试寻找打开密码箱的钥匙,说说为什么。
总结:先要点数清楚密码箱上的实物数量,按顺序找到对应的数字
(三)破密码得礼物
师:这里有些密码箱,箱子里有许多的礼物,还送给我们每人一把密码钥匙,看看谁最幸运,用你的钥匙打开这密码箱,得到礼物。
1.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去解开相应的密码箱。
出示一个箱子,谁的钥匙能打开,请到前面来
再出示一个,看清楚了,这次谁的钥匙能打开这箱子,赶快上来。
2.集体检查钥匙上的数字与密码箱上的点数是否相同,是否能够打开。
3.鼓励幼儿自己手中的钥匙去打开客人老师准备的密码箱,获得礼物。
4.结束本次活动:
共同分享:品尝自己获得的礼物,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活动都在情境中进行,幼儿在老好似出示的密码箱时,能主动观察发现图片实物的数量,并在出示的钥匙上找到匹配的数字,掌握开解密码箱的正确方法,然后逐步提升要求,密码箱的图片分几组出示,幼儿能马上找到相应的多个数字的密码钥匙,最后是幼儿攻破密码取得礼物。
整个活动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对于老师抛出的问题能争这回答。并幼儿能自己产生问题:“看到钥匙上多个数字时,一位幼儿说这数字要排队吗?”边上的另一幼儿马上接着回答:“当然要,密码箱上的图片也是排着队的,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呀。”幼儿在问题的互动中自己初步了解了匹配的规律,活动有效,积极性高涨。并在最后赢得礼物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竖立解决困难的信心。
19、中班数学教案《彩色气球》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孩子在活动中能够理解对象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能够10以内点数和说出物体的数量。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理解对象与物品以及物品数量的对应关系。
2:学习10以内点数,并能说出物品数量。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让孩子学会10以内点数,并说出数量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熊、小兔、小象)
2:彩色气球
3:礼物盒一个 4:雪花片(无数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 礼物盒
导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请来了几只小动物来和咱们班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咱们看看都是谁,哦 原来是小熊、小兔和小象啊!它们来的时候还带来一个礼物盒,里面是小礼物,用你漂亮的眼睛看看是什么?啊 是气球。里面有不同颜色的气球,咱们闭上眼睛数数 数到50的时候睁开看小动物们分别带来什么颜色的气球(老师把气球分别粘到小动物的身边)
《2》幼儿观察 自由讨论
小熊 红色气球5个 小象 蓝色气球4个 小兔 黄色气球6个
《3》老师提问
1 那红色气球的是谁 有几个?
2 小象的是什么颜色气球 有几个?
3 谁的气球是6个 什么颜色?
《4》幼儿点数 说出数量(知道点一个数一个)
《5》幼儿操作(老师把雪花片分给孩子,孩子点一个数一个 并说出数量)
《6》老师总结
《7》结束课堂
今天小动物和咱们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可是他们出来时间有点长想家了,咱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活动目标完成的差不多,对于内容孩子们掌握的也可以,但是在活动中老师的语速过快,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的语速放慢一些。
20、中班数学教案《水果乐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7以内的点物匹配,巩固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
2、尝试根据数量及颜色两种特征进行分类摆放。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7以内的点物匹配
教学难点:通过颜色、点数与水果的对应进行二维的匹配与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小纸盘,上面贴有不同颜色的点卡(7以内)
活动过程
(一) 参观果园:按图示点数找相应的水果
1、教师带领幼儿去动物果园游玩:秋天来了,果园的水果丰收了,谁想跟我去果园玩,好,出发吧!
(播放PPT,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
2、幼儿根据点数找出相应的水果,并大声说出“XXXX快开门”。(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是这种水果)
①师:果园到了,咦,门怎么是关着的?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播放课件:点5:6个菠萝、5个苹果、7个草莓
师:有几个点子?5个点子就和5个水果宝宝做朋友。
5个点子宝宝的水果朋友是谁呢?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带领幼儿依次集体点数水果数量,并出示相应数量的数字)
找到点子宝宝的朋友吗?一起把它的名字喊出来:苹果苹果快开门。
师:大门开了,看到什么了?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吧!
(师带领幼儿做摘苹果的律动)
②师:苹果摘完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哎呀,门又关了,原来又要我们回答问题了。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课件:点6:5个梨子、6个桃子、7个西瓜
师:有几个点子?6个点子就和6个水果宝宝做朋友。
xx小朋友,有几个梨子呢?一起来数一数?
xx小朋友,有几个桃子呢,数数吧。
所有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你们看到了几个西瓜呢?
师:点子宝宝的朋友是谁啊,一起喊出来:桃子桃子快开门。
(师带领幼儿做摘桃子的律动)
③师:前面还有一片果园呢,想不想去看一看?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课件:点7:6个苹果、7个香蕉、5个橘子
师:我们来看看,点子宝宝有几个呢?
7个点子和哪个水果做朋友呢?为什么?
(师请个别幼儿带领全体幼儿依次点数水果数量,并出示相应数量的数字)
(二)分水果(按颜色及数量两种特征进行匹配)
教师:我们摘了那么多的水果,都吃不完,请小猴子也来吃好不好?我们问问,它想吃什么水果呢?
播放小猴子的PPT声音:这是我最爱吃的水果,并且它的数量和点子是一样多。
(幼儿发现按数量、喜好或数量、颜色两种特征找出相应的水果,并请幼儿说说理由)
(1) 课件:点6、小猴子:6个苹果、5个香蕉、5个桃子
(2) 课件:红色的点7:7个香蕉、6个桃子、7个苹果
师:
播放小狐狸的PPT声音:我想吃和点子的颜色、数量一样的水果。
师:你听到小狐狸说什么了呢?
(三)送水果礼物(按颜色及数量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师: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特别的聪明,给小猴子、小狐狸都送了水果,但是我们还有好多好多水果呢 ,让我们再把水果分给小猪,小狗,小兔,小猫,小熊尝一尝,你们同不同意?好了,第一组给小猪分水果,第二组。。。不过,这些小动物都有要求的 ,都要吃喝篮子上的颜色和数量一样多的水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宝贝儿一定能分对的。
①请幼儿观察盘子,发现盘子上的带颜色的点,知道要根据颜色及数量分装水果。
②幼儿操作:将水果放入相应颜色及数量的果盘中。一起看看水果是否与相应的盘子上的颜色及数量匹配。
(四)幼儿跟随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中应该注意:
1、 教师要有充分的角色感,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把幼儿引入活动,在活动中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激起他们打开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在集体点数时,可变换多种形式,如老师带领点数、个别幼儿带领大家一起点数等。
分水果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在这个环节中,部分孩子会只根据一个条件来选择,例如只根据颜色或只根据数量,教师可引发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并引发幼儿讨论“都是7个,为什么要选苹果,不选香蕉?或“都是红色的,为什么要选苹果,不选草莓?从而让幼儿发现要选符合颜色和数量二个条件的水果。
幼儿操作送水果的环节中:
1、教师要给幼儿观察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现盘子上的秘密——带颜色的点,从而为操作活动作铺垫。
2、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退后自己的位置,更多的是当好观察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幼儿,支持幼儿个体的自主性学习与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性学习。
21、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学6》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练习数数。
2.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
难点:了解数字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角色棒(大象、小狗、小猫、小牛、小鸭、小猴);
房子口袋6个;操作卡人手一份;魔术袋(袋里装配对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手绢游戏:________回家歌。复习数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帮助小动物们盖了几座房子方便他们过冬。
二.进行部分:
出示房子口袋贴在黑板上。(边贴边点数1、2、3、4、5、6)
认识数字6.
1. 大象伯伯一共盖了几座房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
2. 出示数字卡片6.教师:用数字6来表示?
3. 引导幼儿观察6像什么?
4. 顺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动物住房子,巩固对数量6的理解。
教师: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快请它们来住吧!
5. 幼儿点数后贴在数字卡片6。
6. 为房子贴上门牌号。(123456)
游戏----找朋友。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方法:1.幼儿在魔术袋里抽出配对卡,选择黑板上数量对应的数字卡片配对。
2.幼儿手持数字卡,教师出示配对卡片,拿相应数字卡的幼儿站起来。幼儿完成操作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和数字宝宝说再见。
四.延伸活动:
1. 在数学区角练习1—6数量的点数并与数字卡对应。
2. 游戏:夺红旗
方法:幼儿两人一组站在场地上掷色子决定跳方格的步数,先夺红旗者为胜。
教学反思
活动前 没有细致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状况,配合显得仓促。
教师引导说的太多,应多让幼儿自由来说,老师给出肯定。
22、中班数学教案《敲门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听觉数数的方法进行游戏。
2、通过听故事《小兔乖乖》,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倾听习惯。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敲门声》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442.html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小兔乖乖》的课件、响板一个、数点卡。
活动重点:能正确数出听到的敲门声
活动难点:能说出总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观看动画并提出倾听要求:
导入语:兔妈妈要出门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1: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了几下门?
关键提问2:看一看兔妈妈出门后,小兔在家里干了些什么?(小兔翻啦几个跟头?跳了几次?)<.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目标指向: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的数教法学法:欣赏法
2、回忆兔妈妈和小兔的约定关键提问:兔妈妈回来时会敲几下门?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敲门声》含PPT课件
关键提问:我的卡片上有几点?拍几下小手?
目标指向:感知拍手数与点子的对应教法学法:集体数数。
2、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我们商量一下,兔妈妈回家时,敲几下,小兔才开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
3、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游戏玩法:请两三位幼儿扮作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老师背对扮小兔的幼儿,向扮兔妈妈的幼儿出示数点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演奏响板模仿敲门。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请判断正确者轮换扮演兔妈妈。
活动反思:
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通过响板道具的运用再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地巩固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23、中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24、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5只; 5以内数字卡;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鱼、小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幼儿抄作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师: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小猪过生日。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
师: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有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有许多小动物们也来给小猪来过生日了,他们会是谁呢?
1) “喵喵喵”是谁呀?小猫,看小猫还给小猪带了生日礼物,是什么呀?(西瓜)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总结: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
2)“ 还会有谁呢?”“叽叽叽”小鸡也来了,小鸡送了什么礼物呢?(两根黄香焦)有几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3) 小松鼠、小羊、小兔也来了,他们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用数字几来表示?(分别是3朵花、4块巧克力、5块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师:小动物给小猪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猪送礼物,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个小猪,(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看看黑板上的每个框中的数字再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先讨论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再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三、游戏巩固
1.师:小猪非常开心,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都给他送了许多的礼物。现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动物们的肚子有些饿了,小猪想送一些吃的给小动物们。小猪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招待小动物们。(要求:看看你的抄作纸上的数字是几,就给小动物喂几个吃的。)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检查幼儿操作。
3.作品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游戏结束:
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开始部分,我利用小猪过生日这一游戏环节,让幼儿用手口一致数数方法。数一数蛋糕上的蜡烛有几支,让幼儿对数字1-5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手口一致的数数,并能准确地表示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送礼物,先让小朋友数数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再看数字卡上的数字是几,再把相同数字的物品贴到数字卡上,是按物品对数字,幼儿基本能掌握。最后一个环节又让幼儿按数字取物一一对应,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25、中班数学教案《梯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
活动准备
幼儿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播放动画片,孩子观看动画片(问:动画片里有哪些图形呢?)
二、基本环节
认识梯形
1. 用魔术棒拼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2.分类,说图形名称(目的是认识梯形)
3. 说梯形的特征(梯形是什么样的?)
4. 把图形宝宝送回家
三、结束环节
巩固练习
看视频:找图形。
四、延伸环节
给图形涂色,展示。
教学反思
反思:
1、课的目标定位空泛、模糊,活动目标应用词准确、有针对性,目标中要体现本次活动中孩子要达到的程度。目标这样定更具操作性,如:
(1)认识梯形,并在生活中找一找梯形。
(2)让孩子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图形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2、教师的课前准备应更充分,消除因细节问题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拼图的线条不够紧密,黑板和魔棒色差不大等等)
3、教师应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数学语言应规范、严密、准确。
4、课的结构应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本课的结构如是这样则更好:
(1)看动画片,找图形,认识梯形。
(2)用魔法棒拼图形,说梯形特征。
(3)涂一涂,送图形回家。
26、中班数学教案《动物园里》含反思
活动意图:
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能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喜欢聆听动物故事,动物玩具,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于是顺应孩子们的热点和兴趣开展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园里》。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的学习数学,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巩固7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2.能对7以内数量比多少,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3.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数字卡、画有1—7个动物的胸牌(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对7以内数量比多少。
活动难点:
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过程:
一、 互动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
1.导入语:你去过动物园吗?你认识哪些动物?
小结:动物园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动物。
2.关键提问:数数动物园里共有几种动物?(5种)
每种动物有几个?(每种动物的数量有多少?)
小结:动物园里的草地上有1只大象、2只狮子、4匹马、6只猴子和7只羊。
3、互动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
要求:把数量记在心里,不要告诉其他小朋友。
游戏方法: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我们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有一个操作盒,里面有数字卡片,老师出示一张动物的图片,请你根据每种动物的数量举相应的数字卡。
5.集体检验(价值分析:练习7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二、 学习与操作:多还是少
1.过渡语:刚才我们知道了每种动物的数量,那你知道这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吗?(羊)
2.关键提问:马的数量是多少?(4匹马)马比谁多?比谁少?你怎么知道的?
(了解多少具有相对性。可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比较多少。)
4.现在看看后面每张桌子上放了4张纸,每个宝宝选一张纸,请你去看一看、比一比,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多”的打勾)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放至黑板上,集体检验
关键提问:请你们做检查员,看看这里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价值分析:学习比较多少)
三、 游戏活动:找个朋友比一比
1、过渡语:我们刚刚都比出来了,动物园里的动物谁多谁少,现在小动物们想请你们一起做个游戏。
2、游戏规则
(1)每人挂一个画有1—7个动物的胸牌,边说唱边找朋友比多少:“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数量多的站起来,数量少的蹲下去,如果遇到一样的转一下圈”
(2)数次以后,幼儿说说游戏中为什么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和谁比多了,和谁比少了,进一步体会多和少是比出来的。
(3)幼儿交换胸牌后再游戏,巩固多和少的相对性。
3、关键提问:是不是这个小动物和其他小动物比都是多的?
小结:物体的多少是相对某一个物体来说的,单独一个不能比出多与少。
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比了小动物,你们知道我们班级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吗?我们空了也去比一比,数一数。
活动反思:
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有信心,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简单的问题。
不足之处:
1、对多媒体设备及演示经验不足,影响了课堂效果。
2、对幼儿现有水平了解欠缺,影响了课堂效果与气氛。
活动不仅激发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从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通过每一次活动的磨砺,无论是优点,还是不足,都给了我教学经验的积累,相信自己今后遗憾更少,一定会做得更好。
27、中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幼儿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幼儿看看、摆摆、算算,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使幼儿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教幼儿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活动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
2.记录卡、铅笔、火车头饰
活动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听音乐跟老师做律动。
3、快速抢答,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的分与合,老师这儿有几个题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说出方框里应该填几?
小朋友把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幼儿园里,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还要爱劳动。瞧,这群小朋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呢!
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教师板书:3
师:瞧,又出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出示例图后半部分)(水快浇完了,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壶送水过来了)
教师板书:2
师:谁能将这件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根据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这两句话,老师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引出课题:
师提问:① 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也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我们要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领读:加法。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符号:"+",它叫加号(板书:3 + 2),跟老师一起读:加号。
师: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加号表示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
② 3个小朋友加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师板书:= 5
你是怎样得到5个的呢?(幼儿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幼儿说不上的话,教师和幼儿一起算)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一共有5个。
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个。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中合的方法算出结果吗?(3和2合成5)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幼儿试读)
师板书: 读作: 3加2等于5。跟老师读一遍。
三、实际应用、强化新知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天鹅湖边去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电脑课件展示:美丽的天鹅湖)
蓝天碧水,这里的景色多美呀。瞧,湖里面还有几只美丽的天鹅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的变化,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小朋友说一说好吗?(课件动态演示:美丽的天鹅湖上空又飞来一只天鹅,慢慢地下落(图2),加入到天鹅的行列。)
生:湖里面原来有4只天鹅,又飞来1只天鹅。
师:你真爱动脑。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一共有几只天鹅呢?
师:看到大(2)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课件2:小朋友认真看图咱们比比谁最聪明?谁能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
师:点拨总结小朋友们的回答
四、幼儿动手操作活动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真聪明!他们要和小朋友来比一比谁的动手能力强,看一看谁的本领大?现在小朋友拿出你们的数字卡片袋,将老师给出的四个数字1、2、3、4,用卡片排出几道加法算式,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五、游戏:帮树叶宝宝找树妈妈
花果山上的树叶怎么飘到这里来了,原来树叶宝宝和树妈妈走散了,叶宝宝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叶宝宝,好吗?我们看看叶宝宝身上有什么?原来有电话号码,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数就能帮叶宝宝找到树妈妈了。
幼儿操作,将树叶挂在相应号数的树上。
六、游戏:开火车
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8、中班数学教案《圆形》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 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 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
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
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9、幼儿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要把幼儿分组或分排来上厕所、喝水、读书、唱歌等,可是我发现好多幼儿都没把自己是第几组第几排给记住,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节课来给幼儿加深对5以内的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感受教学活动的乐趣。
2.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
3.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准备
1. 火车图片1幅,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各一只,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图片若干。
2. 每个幼儿《益智游戏》(中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 认识序数。
(1) 点数车厢。出示火车图片,教师说:“动物们要坐火车去旅游,请小朋友数一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给车厢编号。如第一节车厢用1表示,其余的分别用2、3、4、5表示。
(2) 送动物上火车。出示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如“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把小动物送上火车,最后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坐在第几号车厢。
(3) 快快说。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快速回答该动物在第几号车厢;或由教师说车厢序号,幼儿快速说出该序号的车厢里坐着什么动物。
2. 游戏:送食物。
玩法:每个幼儿1张食物图片(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请幼儿给火车上的小动物送食物。如教师说:“请给第一节车厢的小动物吃。”拿有小鱼图片的幼儿就给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的小猫吃,并引导幼儿说:“小猫在第一节车厢,我送小鱼给它吃。”
3.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益智游戏》(中班秋季)第37页的练习。
3. 游戏:跳田。
玩法:让幼儿将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几行第几格。
教学反思
1.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快思.教案网!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 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30、中班数学教案《春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
2.理解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8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幼儿的思考力和推理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大骰子?大灰狼头饰?
2.每位幼儿一份花片操作材料、数字卡片;可以贴在身上的数字、点卡、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1)
以游戏口吻:“春天来了,羊羊们要去春游啦”引起幼儿兴趣,通过观察羊羊的外形、装饰、背包等的不同复习7以内的数。
二、展开
1.出示PPT(2、3)教师操作蝴蝶与花图片,学习8的形成。
师:羊羊们出发啦,他们来到了望春园,那里的花儿开的可好了。
(1)出示7朵花排成一排,请幼儿跟随老师正确点数说出总数。
(2)出示7只蜜蜂,与花一一对应,请个别幼儿点数练习。
提问:蝴蝶和花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3)出示1朵花,添在花一排的最后,请幼儿点数验证说出总数。
(4)出示数字7和1, 7只花用数字7来表示,添上的1只花用数字1来表示,分别放在相应位置上,7添1是几?(幼儿反复复述7添1是8)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复习7的形成,初步感知发现8的形成。
2.幼儿操作:你怎样把7朵蓝花变成了8朵?(我又添上了1朵)请幼儿将添上的1朵拿走放回,反复感知添1的环节。
3.游戏:丢骰子
师:羊羊们走累了,就在草地上玩起了游戏。
教师操作骰子,幼儿根据骰子六面上显示的图案、点、数字进行相应的身体动作练习(如拍屁股等)
4.出示PPT(4、5)
师:羊羊们来到了小树林,有许多小树来与羊羊们游戏。
(引导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并通过拍手次数来“欢迎8、欢送7” 反复感知添1的环节)
5.游戏巩固:狼来了
玩法:保育教师扮演大灰狼,说出今天要抓数量是几(幼儿的春游门票上的数字、点数、或实物图片)的羊羊,这些羊羊就赶快要和妈妈一起躲起来。其他羊羊在位置上装木头人。(两位教师验证幼儿游戏结果)
6 . 通过演示PPT(6、7),理解8里面有8个1。
师:忽然一阵风吹来,蝴蝶和花飞走了,这时天空中飘来五颜六色的气球,
播放课件:画面出现8个颜色不同的气球,幼儿点数验证,引导观察,几个红色的?几个黄色的?……,问:“1个红色的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播放课件,8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分别用8个1来表示,点数1,问:“8里面有几个1?”小结:8里面有8个1。
三、拓展理解8的实际意义。
1.师:8只蝴蝶、8只花、8个气球都用数字8来表示,8还能表示8个什么?播放课件,出现多个数量是8的画面,
2.小结:8能代表所有数量是8的物体。
3.引导:8还能代表8个什么呢?请幼儿手拿数字8,到老师布置的场地中去找数量是8的物品?找到后与同伴、老师分享交流(轻音乐伴奏)。
活动反思: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数学教育的新的目标和教育价值逐步得以体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已成为我们现代幼儿数学教育的宗旨,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宗旨,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我以故事和游戏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8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和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巩固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不断的游戏操作,从中获得自信,真正感受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本活动内容,我为这节教育活动制定了三个教育目标:一是学习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二是理解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8的实际意义,三是在操作、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幼儿的思考力和推理能力。
在组织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通过故事画面,让幼儿在表象认知中,初步感知8的形成及数数,并进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断。二是通过故事语言提示,让幼儿亲自操作,在实物认知中,理解8的形成及数数、知道7、8之间的关系。三是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抽象符号的认知中形成8的数概念,达到对8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通过本次的活动,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做游戏,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这种故事情境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交流沟通少一些,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还不能很好的关注每一个孩子,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活动组织中都有待加强。
31、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要把幼儿分组或分排来上厕所、喝水、读书、唱歌等,可是我发现好多幼儿都没把自己是第几组第几排给记住,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节课来给幼儿加深对5以内的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感受教学活动的乐趣。
2.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准备
1. 火车图片1幅,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各一只,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图片若干。
2. 每个幼儿《益智游戏》(中班秋季)1册、彩色水笔1支。
活动过程
1. 认识序数。
(1) 点数车厢。出示火车图片,教师说:“动物们要坐火车去旅游,请小朋友数一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给车厢编号。如第一节车厢用1表示,其余的分别用2、3、4、5表示。
(2) 送动物上火车。出示贴绒教具小猫、小狗、小兔、小羊、小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如“把小猫送到第一节车厢”,把小动物送上火车,最后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坐在第几号车厢。
(3) 快快说。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快速回答该动物在第几号车厢;或由教师说车厢序号,幼儿快速说出该序号的车厢里坐着什么动物。
2. 游戏:送食物。
玩法:每个幼儿1张食物图片(鱼、骨头、萝卜、青草、小虫),请幼儿给火车上的小动物送食物。(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如教师说:“请给第一节车厢的小动物吃。”拿有小鱼图片的幼儿就给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的小猫吃,并引导幼儿说:“小猫在第一节车厢,我送小鱼给它吃。”
3.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益智游戏》(中班秋季)第37页的练习。
4. 游戏:跳田。
玩法:让幼儿将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几行第几格。
教学反思
1.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 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32、中班数学教案《变花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了解物体的多少不受排列方法的影响,感知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顺序。
2、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专注大胆的个性,共享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快乐大转盘”导入,复习目测数群,激发活动兴趣。
2.游戏:是不是一样多。
⑴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画有多少不一样或一样多物体的卡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看图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就站立抱头,如果不是一样多,则蹲下抱膝。
⑵幼儿游戏,慢慢加快速度,比比谁的反应最快。如有幼儿判断错误,集体或个别纠正。
3.请你跟我拍拍拍。
⑴师拍手,幼儿倾听并跟拍。并数一数我们拍了几下手?
⑵变化节奏,再次拍手。
小结:我们拍手的节奏不一样,但是我们拍手的次数是一样多。
4.变花样。
⑴师出示三张不一样排列方法的图画纸:你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排列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小花。
⑵师再次出示三张排列不一的图画纸:这里又藏了什么秘密呢?
小结:这么多不一样排队的小花,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
5.雪花片变花样。
每个幼儿10个雪花片,请幼儿为这些雪花片排队。
提问:你们每个人有几个雪花片?你摆出了几个不一样的造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每一个不一样的造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雪花片呢?
小结:不管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它们的总数不会变,都是10个。
6.拓展活动。
⑴出示大小不一、排列有疏密(2张一样多、1张不一样多)的三张图画纸,提问:这些小花都是一样多吗?
这一张一样多的小花为什么看上去一个多一个少呢?
⑵整理操作材料。
反思
1、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简练有亲和力,符合数学活动的特点。
2、能利用多种感官游戏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步骤清晰,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充分利用游戏及操作材料激发幼儿认真参与游戏,幼儿的兴趣浓厚。
33、中班数学教案《摘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中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2、正确感知8、9、10的数量,巩固对8、9、10数字的熟悉。
3、能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8—10的数字的不同水果)。
2、贴有8—10数字的储物箱。
3、8—10的水果图若干。
4、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教师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小兔家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小兔想请我们小朋友一
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2、幼儿帮助小兔摘水果。师提问:小兔可细心啦,它在每个水果娃娃上面作了记号,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数字几的水果?
二、送水果。
(出示储物箱)
1、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把水果送到储物箱里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数字几,应该送到数字是几的储物箱里?(幼儿讨论)
2、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数字相等的储物箱里,幼儿回到休息室坐好。(教师检验幼儿的操作结果)。
教师出示数卡8、9、10,提问:8像什么?8除了可以表示8个橘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玩游戏。
(幼儿操作)
小兔为了让大家在休息室好好放松下,特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组好玩的游戏,教师讲解,幼儿操作。
第一组,给水果送相应的数字。
第二组,匹配连线。
第三组,画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师幼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四、幼儿领取奖品,结束活动。
1、发放水果卡片
师:小兔为了感谢小朋友们帮助它把水果送到了储物箱里,有一份小惊喜要送给小朋友们。拿出卡片,数数卡片上的水果有多少个,把卡片放到相应的数字框中,放对的幼儿,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2、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4、中班数学教案《0》含反思
设计背景
引导幼儿理解数字0,以及数字0的用法。
活动目标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活动准备
6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5、4、3、2、1的实物玩具,第6只篮子内不放玩具。电视机、录像带(有关"0"的录像,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张泡沫板数字。磁带《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5)
2、 第6只篮子内放有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录像,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教学反思
从教案上来看,你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复杂一些,甚至于超出了你预设的教学目标。如:。“(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这些地方太复杂,太难,反而会分散孩子对你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的主要的教学目标——“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的理解。建议将说道的环节简单化,目的性更明显、突出一些!
35、中班数学教案《树叶排队》
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形式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排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捡形状、颜色不一样的树叶若干、排序板。
2、范例两幅、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树叶,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给它们排排队。我们一组的小朋友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样才能在给树叶排队的时候,排得漂亮些。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自由排,排好后,每组请一名幼儿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排队规律。!.快思.教案网!我看到小朋友们都已经给树叶排好了队,请把你们排好的树叶拿上来给我们大家看一看并且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排队的。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给树叶排的队都非常漂亮,有的是按形状不同排列的,有的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这种有规律的排队方法我们可以叫做排序。
2、出示图片和课件(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排队规律。
(1)出示汽球的图片。小朋友们给树叶排了队,我这有一些不同颜色的汽球,我呢来给这些汽球排排队,你们想看看我是怎么排的吗?
提问:我是怎么给这些汽球排序的?(一个红汽球一个绿汽球)引导幼儿说出按颜色不同排序的。
(2)出示课件二:按形状不同排序。提问:这些水果宝宝是怎样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序规律。
(3)小结:汽球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水果娃娃是按形状不同的排列的。
3、幼儿尝试按规律排队。
出示图片(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梨一个小梨)提问:小朋友们,我这还为你们准备了图片,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水果是怎么排队的,谁能接着给水果排队呢?我呢还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图片,你们可以都来试一试。
4、找生活中的排序规律
刚才我们看了一些不同的排序方法,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排序,我拍了一些生活中的排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有排序规律的物品。
5、分组操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排序,知道排序有多种方法,我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小朋友们可以试着用排序的方法来玩一玩。
穿项链(不同颜色的贝壳)、花环(粘贴)、装饰雨伞(用油画棒),用夹子夹在绳上做项链
6、小结(幼儿自己讲述)并把礼物送给客人。
36、中班数学教案《5》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 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小树叶都会怎么样呢?(要求幼儿完整描述小树叶的命运)对了,小树叶会离开自己的妈妈,掉到地上,你们看。老师就捡来了好多的树叶,我们来看看吧!
1、 认真仔细观察不同的树叶,学习5 的形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尖尖的树叶吧!有多少片尖叶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要求幼儿完整地描述)对了,数字4可以表示4片叶子!咦!这里怎么样还有这样的树叶呢?现在有几片这样的叶子呢?怎么样变成5片尖叶子呢?(引导幼儿完整描述4片树叶添上一片树叶是5片树叶)5片叶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说4添上1是5.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五片叶子的形成。教师小结:4添上1是5.(在说的时候,教师要同时用手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巩固数字5的形成)
三、通过操作雪花片,复习4的形成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的描述数字5所表示的物体)教师小结:数字5可以表述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37、中班数学教案《种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
2、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3、三个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4、若干朵红色的花;
5、4个大篮子,8个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昨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兔妈妈家的花店开张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插花。
二、插花“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关键性语言:有几根花枝?你是怎么知道的?
1、出示4根枝条的花枝
提问:(1)这是什么?(花枝)我们数一数花枝上有几根枝条?。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同样出示4、5、6的枝条)
师:真的是6根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2)一根枝条插一朵花,(老师一边说一边示范插花),每根枝条都要插上花。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上来展示。
三、种花“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师:小朋友的小手真巧,每根枝条都插上花了,现在兔妈妈的花店还要请小朋友帮忙种花呢。
2、出示花盆,数一数花盆上有几粒种子,一粒种子开一朵花,4粒种子应种几朵花?
3、老师展示种花(数出总数,总数与总数是对应)。
4、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操作作品,并纠正错误。
6、提升经验:我有4粒种子,所以种4朵花。
7、小结: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6来表示。
四、送花“数字与实物的对应”
1、师:看兔妈妈送什么来了?这是什么?(花架)
出示花架,看,这是什么?花架上有什么?你认识吗?读一读。
2、送花要求:4朵花的花盆放在数字4的花架上。
3、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操作成果,并检查纠正错误。
5、小结:4粒种子、4朵花、4盆花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同样小结5、6)。
五、给兔妈妈送花。
活动反思:
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炼,善于引导幼儿学习。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将花插在花瓶中,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很多幼儿热衷于将花插在地板的缝隙中。对于这一情况,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个契机,而强调让幼儿将花插在花瓶中,最终幼儿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这一活动。可在下一环节中又出现了相同情况,幼儿将花盆放到了地板的缝隙中。如果老师的在插花环节应变及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38、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辨识》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孩子对数的敏感性稍稍增强,他们对5以内的数量已经能够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孩子们做操要排队、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中,有的孩子也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述自己的位置。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也会用谁得第一、谁是第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孩子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表达。(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观察“游乐园”(挂图)、请幼儿“坐火车”、帮助小绿人找座位等活动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也同时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1~5的序数,并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2.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简单的序数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简单的序数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2.难点是怎样拼数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挂图,让幼儿初步感受序数
师:今天,宝宝兔和它的朋友们一起到游乐园玩。我们也一块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出示挂图)乐园里有小火车、过山车…...看,小动物们已经在排队买票了。小朋友帮忙数一数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五个)
师:找找看嘟嘟牛排在第几位?(第三位)
师:戴眼镜的小朋友排在第几位?(第四位)
师:我们再来看看乐园里面的小火车有几节车厢?(五节车厢)
师:排在第三位的车厢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师:过山车有几节车厢?(五节)
师:从1的方向开始数,贝贝羊排在第几位呀?(第四位)
二、 出示火车挂图,利用乘火车的形式,巩固孩子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并用数点对应的方式找到座位。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也要坐着火车出去玩啰!轰……火车开过来啦!(出示自制火车挂图、箭头卡)大家来数数看,从箭头的方向开始数,我们的火车有几节车厢呀?
(五节)
师:车厢上有什么呀?(猴子、大象、狮子、乌龟、老鼠)
师:从箭头的方向数起,狮子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可以变换动物所在位置,变换位子后,继续提同样的问题)
师:老师已经买好车票了,待会我把票发给坐得好的小朋友,让他们拿着车票到火车前面找一下他们的小动物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找得到。(把分别写有1~5的数字牌发给五个孩子上来操作,操作后讨论幼儿是否放对位子。)
三、 运用数块表达序数的方式,动手操作环节,巩固对序数词第一至第五的理解。
师:(出示小绿人,模仿小绿人说话:我们也想坐火车)咦,是谁在说话?噢,原来是小绿人。它也想跟着一块去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几个小绿人?(五个)小绿人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来?(蓝色、红色)小绿人想让小朋友帮帮忙,把穿黄颜色的小绿人找出来,看看从箭头的方向开始数,它排在第几位呀?(第三位)
师:我们用黄颜色的扣子来表示,应该怎么给它排队呢?(教师拿出五颗扣子,其中4红1黄;待幼儿讨论后操作;操作完该步后,教师再给小绿人变换位子,让幼儿拿数块来操作排序)
四、 延伸活动(利用坐火车出游的方式,进一步运用序数词,感受活动的快乐。 )
师:轰……小动物们让我们快点上火车咯,让我们从1开始排队,跟着小动物们开火车去玩吧!(作“开火车”的样子带着孩子们按次序下楼,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给孩子动手操作数块的时间太少了,而且在示范过程中没有正确地说明拼好数块时怎样摆放数块,孩子拼好数块后摆放时有些就放反了。
39、中班数学教案《开火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
2、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
1、教师:“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
(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
2、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
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三、制作动物瓶,感知比6少的数量。(乐幼教)
1、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来.源快思教.案网>将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2、师幼总结:此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3、再次操作,鼓励幼儿小组交流,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
4、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教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5、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1、请小朋友帮豆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
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
2、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1、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
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2、教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
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40、中班数学教案《做排箫》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物体从长到短的顺序关系。
2.能根据基线和半范例的提示,按长短给7个物体排序。
3.能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并放到指定的篮子里,体验数学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做排箫作业纸、排箫管、空白纸卡若干个。
2.小刺猬图示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刺猬的图片。
小刺猬想请小朋友们帮他做排箫,你们愿意吗?
2.出示派派的排箫图片。
仔细观察派派的排箫是什么样子的?长短不同的管子。按照什么顺序排的?
3.排排箫的规则派派说了小朋友们做的排箫要和派派的一样!排的时候排箫的管子要紧挨着这条线,摆摆整齐,从前面的几根管子开始有顺序的往后排,从盘子里找到和他一样长短的管子,重叠放到这里不长不短正正好,然后呢再接下去按照顺序往后排。会吗?
请小朋友上来试一下。
4.出示空纸板。
请待会做完排箫的小朋友挑战一下在空纸板上做排箫。请小朋友们想一下你要沿着纸板的哪一条边做排箫,从什么地方开始拍?按照什么顺序排?
5.幼儿自己操作排箫6.总结排箫拍的顺序和遇到的困难。
强调要沿着一条线从长到短有顺序的排。并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在空纸板上排的。
7.整理分类。
幼儿自己整理学具并按照要求摆放。
四、活动结束 总结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去演示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上的是一节移植课,课前才知道投影不能用,所以我就把教学操作材料放在黑板上教学,太小了幼儿都看不清楚。在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说排箫是从大到小排列的在我的引导下幼儿知道是从短到长排列的,但是我在就后面的教学中应该在多次强调,最后在总结时还是有幼儿说是从大到小排列。在操作的环节中有的幼儿很快就完成了在作业纸上做排箫,但是在空纸板上做排箫的时候很多就遇到了困难,教师还要再继续给与指导,可能是幼儿的操作能力有限很多幼儿在从短到长排排箫时都遇到了困难,教师指导的次数还是较多了。在后面教师请幼儿上来操作时有的幼儿还没有完成前面的任务一直在排,这一点我有所忽视应该再给这位幼儿一些指导,因为这名幼儿一直在排自己的没有怎么注意下面的环节。这节课我要改进的地方是,在没有投影的情况下我应该做一个相对较大的操作板,在幼儿操作环节中应该多关注一些薄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在后面的检验环节我应该叫更多的幼儿上来操作,巩固知识。还有就是我上课时有一点紧张没有把这节课的最佳效果发挥出来。
41、中班数学教案《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认识11-15难点:点数11-15。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花朵。
1.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
2.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活动以此类推。
(二)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三)分别出示物品图。
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四)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不管上什么课,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提问的方法和语言的表达都要适当精细,通过这细微之处,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有时面对孩子们排序错误引导不是很好,老师的语言也怎么才能够说的更精练。这也是我以后要多学习弥补的地方。今后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不断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能有更多的进步。
42、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教案出自:教案网)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1) 拼图: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提供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精神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43、中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事物,对称就是其中的一种。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具有各种各样对称的环境中,但孩子们不能有意识地主动观察生活中对称地事物,更别说欣赏对称美了。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主动地、有目的地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及对称美呢?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分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每人若干套。
2.京剧脸谱、窗花、树叶、衣服、围巾等分类展示在教室环境中。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
1.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花园里并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飘来一片乌云,棋了大于,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了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把纸制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分散地布置在背景图上)雨越下越大,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分组操作:把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配对。
3.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把这种形式叫轴对称。
二、找对称
1.幼儿分成三组分别进入植物角区观察树叶和花瓣,进入生活区观察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进入美工区观察脸谱、窗花、工艺品等美术作品,找找都有哪些物品是对称的。
2.师生分享:大家找到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
3.师:人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动作可以对称吗?(请小朋友指出并做动作。)
4.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飞机的翅膀,汽车的车轮,树叶的叶脉等。)
5.师:为什么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呢?(平稳、美丽、协调。)
三、观察和比较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圆形的花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中心有一圆点,周围有许多大小、颜色相同的图案。)
2.师:它和轴对称的图案一样吗?(不一样。)!出自:快思老.师!
3.教师小结:这种也是对称的图案,它以圆点为中心点,周围的图案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完全相同,叫点对称。
四、做对称
1.每个幼儿一套不同形状的纸,一把小剪刀,请幼儿自己动手做对称的图形,看看谁做的对称最多。(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用折、剪等不同的方法。)
2.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分享经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数学活动:
(1)对称物品的分类。请幼儿将环境中的对称物品,按轴对称和点对称进行分类,并展示在分享区。
(2)统计家里对称的物品。
2.美术活动:剪窗花、画脸谱、印染、剪贴画、设计对称的服装等。
3.创造性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鼓励幼儿运用对称的原理创造发明)。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活动。由此活动还可以引申出许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如果在中班进行,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活动来完成。
44、中班数学教案《储蓄罐》
活动目标:
1.认识储蓄罐,知道储蓄罐所代表的含义。
2.能够按硬币的面值并根据面值进行分类。
3.能有节俭,存钱的好习惯,萌发存钱的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储蓄罐。
2.储蓄罐一个。
3.硬币:1角、5角、1元;硬币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硬币的用处。
1.出示硬币,引导幼儿看看有几种面值的硬币?
2.鼓励幼儿说说使用硬币的经历。
提问: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时用硬币?
二、介绍存钱罐的用处。
1.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
师:如果你身边有了这些硬币必会怎么办呢?
师:应该把钱放在哪里?(钱包)
2.教师出示存钱罐,介绍存钱罐的用处。
师:储蓄罐也成为“扑满”,可以有各种各种的造型,!出自:快思老.师!还可以有防止钱币被耗散的优点,可以把多余的零钱存放起来。
三、存钱游戏。
1.认识面值:教师提供不同面值的硬币请幼儿之人是多少面值的。
2.分类摆放:请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硬币分一分,将一样面值的分在一起:1角、5角、1元。
3.请幼儿点数各种硬币的数量。
师:现在我们拿出硬币记录表一起来看看都有多少个1角、5角和1元的?
教师出示记录表并且请幼儿根据数量记录下来。
4.交流各组存钱罐中硬币的数量。
45、中班数学教案《排排坐》
活动目标:
1、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进行简单的数量推理,发展数理逻辑能力。
3、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我会讲故事》幼儿用书第18-19页。
2、每名幼儿10个小猪纸偶。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子用书第18-19页,请幼儿数一数图中椅子的数量。请幼儿猜猜图中的椅子可以坐多少只小猪。
2、请幼儿把10个小猪纸偶放在自己书中的椅子上,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小猪可以坐下来吃东西。
3、教师任意说出椅子的数量(1-10),请幼儿推测并回答可以请几只小猪来吃东西。
4、教师任意说出椅子的数量,但不直接给出数字,请幼儿推测并回答可以请几只小猪来吃东西。!.快思.教案网!如:有比6多1把椅子或比8少1把椅子,可以请几只小猪来吃东西。回答后,请全体幼儿用小指偶摆放,进行验证。
5、游戏:排排坐
①两名幼儿合用一本书(第18-19页),每名幼儿10个小猪纸偶。
②轮流猜拳,胜利的一方可将1个小猪纸偶放在书中的椅子上。
③当书中的椅子上放满了5个小猪纸偶后,请两名幼儿各自数数手上剩下的纸偶数量,然后比较两人纸偶的数量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④当书中的椅子上放满了10个小猪纸偶后,请两名幼儿各自数数手上剩下的纸偶数量,然后比较两人纸偶的数量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6、操作完成后,老师可即时创编一个小故事作为总结。
评价
①能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②愿意合作进行游戏。
③能从椅子的数量推算出可以坐下的人数。
活动建议:
①教师可依据幼儿用书《排排坐》制作相应的游戏玩具,投放于活动区中,请幼儿自由地游戏,在反复的操作体验中,感知物品的数量关系。
②活动后,教师将此游戏玩具投放于益智区中,使幼儿在反复操作体验中发展数量和物品的一一对应,并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游戏的快乐。
46、中班数学教案《数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
2.课件-数数
3.课件-数数
活动过程
一、交代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三、数数几条鱼
1.出示课件-数数[1-45]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快思.教案网出处!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五、趣味练习
练习卡-数数[1-38]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开始部分,我利用小猪过生日这一游戏环节,让幼儿用手口一致数数方法。数一数蛋糕上的蜡烛有几支,让幼儿对数字1—5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手口一致的数数,并能准确地表示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送礼物,先让小朋友数数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再看数字卡上的数字是几,再把相同数字的物品贴到数字卡上,是按物品对数字,幼儿基本能掌握。最后一个环节又让幼儿按数字取物一一对应,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47、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四、指导幼儿完成《数学》P16的练习。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48、中班数学教案《左邻右舍》含反思
设计意图:
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探索中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目标:
1、知道5的相邻数,理解数群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尝试总结相邻数的规律,并能迁移运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活动准备:
1、1-6数字卡、1-6数量不同的动物卡片、彩笔。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32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分别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及各自相邻的好朋友。
“小动物们最近搬新家了,它们听说你们最聪明了,想请你们帮它们认识认识它们的左邻右舍,你们说可以吗?那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1)分别出示5种不同的小动物卡片,利用1-6数字卡,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数量。
(2)找出它们的相邻好朋友,并说出里有(它们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3、学习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1)出示6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它们排排队。
(2)“小花猫说呀我还是没弄清楚我的左邻右舍是谁,想请你们再来帮帮它,可以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它的相邻好朋友是谁和谁?找出5只小猫左边的邻居是谁,有几只,5只小猫的右边是谁,有几只,比较小狗比小猫少多少,小羊比小猫多多少。并说出5比4多1比6少1的关系。
4、引导幼儿寻找相邻数的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好朋友,一个比他多一是他的相邻大朋友,一个比他少一是他的相邻小朋友,三个数之间中间的数比前面一个数大,比后面一个数小
(2)、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规律进行推理。找出6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7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
(3)、组织幼儿完成操作练习:《找朋友》。通过操作练习,巩固5的相邻数。
(4)、评价幼儿操作练习情况。
(5)教师利用幼儿用书第3册第32页,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完成数学活动。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玩数字娃娃的游戏,巩固对5以内相邻数的认识。
49、中班数学教案《对称》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以部分图形为依据判断出整体图形。
2.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拯救小鸡”情景图片;组图“复原另一半”;“找对称”图片;“大团圆”图片。
纸面教具:《找对称》《对称的剪纸》。
材料准备:笔、彩色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拯救小鸡”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母鸡妈妈遇到了一个困难,要向我们求助,一起看一看。
——原来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在户外散步,遇到了老鹰,抓走一只小鸡,鸡妈妈很伤心,她想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忙把小鸡拯救回来吗?
二
出示组图让幼儿通过闯关游戏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图片“复原五角星”,引导幼儿找出五角星的另一半,初步感知轴对称。
2.出示图片“修复蝴蝶”,引导幼儿配对图中的蝴蝶。
3.展示修复好的蝴蝶翅膀,并鼓励幼儿说明配对理由。
4.出示组图“复原另一半-3”,引导幼儿理解轴对称。
三
出示图片分发纸面教具让幼儿找出对称的图形
1.出示图片,分发纸面教具,请幼儿在纸上判断这些图形的对称情况。
2.操作课件,验证猜想。
四
投放彩色纸和剪刀鼓励幼儿剪出对称的图形
1.思考如何用纸张剪出对称的图形并尝试动手剪。
2.集体交流,分享成功剪出对称图形的方法。
3.幼儿再剪纸,引导将纸对折,从折线开始剪,剪出对称的图形。
五
出示图片展示小鸡被解救体会闯关成功的快乐
——谢谢小朋友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拯救出了小鸡,小鸡终于和鸡妈妈团圆了。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活动。由此活动还可以引申出许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如果在中班进行,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活动来完成。
相关文章
-
中班科学活动反思性说课稿《认识5以内的序数》
-
中班科学公开课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反思性说课
-
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反思
-
中班数学活动《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设计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1―5的序数对应》反思
-
中班数学《学习1-5的序数》教学设计反思
-
中班数学活动研讨课教案反思《1-5的序数辨识》
-
中班蒙氏数学《认识序数1-5》 教案及教学活动反思
-
中班数学领域《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反思
-
中班数学《给小动物的信(感知5-10的数)》教案反思
-
中班数学《客人来了》5以内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
中班数学活动《森林运动会》感知5以内序数教案反思
-
中班绘本数学教案《15只老鼠的礼物》反思
-
中班计算活动《5以内序数》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推荐文章
-
计算:感知9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
中班数学:教小朋友按颜色归类
-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活动花儿与蝴蝶
-
中班数学:数字——我们的好朋友
-
中班数学:教幼儿认识半圆形
-
学习5以内的数的教案
-
教孩子6的组成的教案
-
中班数学《参观医院》教案反思
-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找七星瓢虫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1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对称》教学设计反思
-
幼儿园教案中班数学认识图形——梯形反思
-
小学数学关于我们赢了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语文课文 与象共舞的教学设计 课后习题答案
-
我是个自信的孩子
-
美国袭击事件经典演绎
-
Hold Your Head up High
-
漫谈家庭教育中的契约观念
-
幼儿园半日活动《城市真美丽》方案
-
网站建设公司朋友圈文案34句
-
好听的餐饮公司名称608个
-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生字组词与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