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

首页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找七星瓢虫反思

时间:2022-10-25 11:22:09 A+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找七星瓢虫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找七星瓢虫反思

1、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找七星瓢虫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找七星瓢虫

  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巩固10以内的正确数数。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六只大七星瓢虫。

  2、大量彩色的小瓢虫,分布在“草丛”里,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10之间。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七星瓢虫

  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瓢虫朋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啊?

  师:哇,好棒啊!你怎么知道它叫“七星瓢虫”?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真棒!教室里又飞来了几只瓢虫!赶快,数一数、认一认,哪几只是“七星瓢虫”呢?

  师:请小朋友把不是“七星”的瓢虫拿下来放进老师的箩筐里。

  师:嗯,真聪明!七星瓢虫可是益虫,能帮我们吃害虫,是人类的朋友哦!嘘…….,它们在说什么呢?原来,这四位七星瓢虫妈妈,她们的婴幼儿不见了,你们愿意帮她们找婴幼儿吗?

  二、小组竞赛性游戏:找七星瓢虫

  1、分组把找到的七星瓢虫婴幼儿送回妈妈的身边。

  师:那我们来个竞赛,好吗?你们是哪一队的,就帮什么颜色的七星瓢虫妈妈找婴幼儿。他们的婴幼儿可调皮啦,正躲在我们教室的草丛里玩呢!找的时候要记住了,七星瓢虫婴幼儿跟妈妈长得可像了,颜色一样,身上的点点也都是七个哦!

  师:音乐响起竞赛开始,你们轻轻地走到草丛边去找七星瓢虫婴幼儿。音乐一停,竞赛就结束,请小朋友回到座位坐下来。我们来比比哪一队找得又多又准。

  2、四队同时开始游戏,找出七星瓢虫并送回妈妈身边。

  教师放音乐,幼儿游戏。

  3、各队对游戏结果进行检查。

  师:请各组小朋友上来检查,看看有没有认错婴幼儿哦!

  4、两队幼儿对调检查。

  师:两组对调检查,可要张大眼睛看清楚哦!给你们10个数的时间,倒计时开始:10、9、8、7……

  三、点数七星瓢虫的数量,裁定游戏结果

  1、教师幼儿一起数出各队找到的七星瓢虫数量,用拍手的次数表示。

  师:我们先来看看红队找到几个七星瓢虫,一起来数一数吧。

  师:黄队表示得怎么样呢?

  师:蓝队可着急了,快来看看我们的吧!

  师:赶快来看看绿队的表示哦!

  师:七星瓢虫妈妈很想知道你们帮她找到了几个婴幼儿哦,我们用拍手的次数告诉她吧!

  2、找出优胜队。

  师:到底哪一队的小朋友是今天的冠军呢?

  四、小结:

  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棒,为七星瓢虫妈妈找回自身的婴幼儿,可是,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有几星瓢虫也是益虫,能协助我们吃害虫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书,动动脑筋找答案吧!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中班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将圆形纸剪贴成锥形。

  2. 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3. 探索、发现生活中七星瓢虫的特征。

  4.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1. 剪刀、双面胶若干,画有树叶的图画和画有纵向格子的游戏纸若干。

  2. 每个幼儿《快乐手工》一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步骤图制作的先后步骤来完成作品。

  1. 先剪出七星瓢虫头部和身体的轮廓。

  2. 在裁剪处剪一刀,提醒幼儿别剪太深。

  3. 在粉色粘贴处贴上双面胶,注意粘贴的边缘要对齐,贴紧,压平.帮助幼儿掌握内贴的粘贴方法,教师巡视给予动手能力弱的幼儿适当帮助。

  4. 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教师给予表扬。

  二、七星瓢虫是益虫

  1.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它们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2.小朋友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瓢虫?

  3.教师小结:背上有七个斑点的是七星瓢虫,它们是益虫.它们喜欢住在植物从中,捕食麦蚜,棉蚜,桃蚜等害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被称为“活农药”有些有十二个斑点或者二十个八斑点的瓢虫是危害植物的害虫。

  三、七星瓢虫游戏

  1.把七星瓢虫放在桌子上,吹气让它前进,到达有害虫的叶子上消灭害虫。

  2.分组让幼儿将瓢虫放在1—10的格子上,以石头,剪子布前进一格,比一比谁先到终点。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3、中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寻找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思。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3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

  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7之间。七星瓢虫占少数,其余瓢虫的总数比幼儿人数多。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出示图片说说春天的昆虫

  (1)你知道哪些虫虫,认识瓢虫。

  师:小朋友们,现在什么季节到了?

  师:对呀,春天到了。有许多的花儿开了,谁会飞过来呢?还有什么虫子会飞过来呢?(引导说完整的话)师:哎呀,天上飞的东西好多好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昆虫飞来了,刚才你们说,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那老师也来介绍个昆虫。

  师:我说瓢虫飞来喽。瓢虫认识吗?

  (2)区分害虫与益虫师:我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瓢虫哦。身上有许多点子的。给你看看好不好?这是什么?

  师:七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点子数出来的。

  师:(介绍心里数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虫)

  师:现在小树林里飞来了许多的瓢虫呢!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都飞来了。可是呀,照看小树林的老爷爷说,难道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活动过程

  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所有的瓢虫里面,有的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不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说起瓢虫大家都要夸大拇指表扬它。可是有许多瓢虫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呀,有的瓢虫专吃我们农作物好的菜,把我们农民伯伯种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这些瓢虫是我们的——坏虫、(害虫)、敌人,我们叫它害虫。那谁是我们的朋友呢,朋友是什么虫?好的虫,书上有个名字,叫益虫。

  师:那益虫是几颗星的呢?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了,身上是7个点子的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明白吗?别的书上写身上是2个点子的也是我们的朋友,除此之外,身上其他点子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是害虫。

  师:那老师问你了,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那六星瓢虫呢?

  二、竞赛性游戏:

  找七星瓢虫师:小树林里瓢虫越来越多了,老爷爷着急了,他说这里面有益虫,还有害虫啊。他要喷药水,把害虫杀死掉,消灭掉。那我来帮忙喷了啊,就这样都喷上去行吗?这里面有我们的朋友哦,也有敌人哦。

  师:那怎么办呢?把益虫救出来!让益虫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把害虫放一起喷药水消灭掉,好啊?

  师:这样我们来个比赛,这边是红对,这边是黄队(设小队长)。请你们轮流上来每人救一只益虫。小队长先上来,救到益虫送回各自的家,红队送到红队的家,黄队送到黄队的家。然后回去排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让第二个小朋友上来救一只益虫,明白没有?

  ②组: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虫。

  ②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一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

  ③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

  ④将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吧。

  ⑤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

  ⑥总结:用心里数的办法救益虫(七星瓢虫)。

  三、活动延伸:

  除害虫幼儿快速目测瓢虫身的点子,嘴里发“气气”声消灭害虫。

  师:看呀,小树林里害虫都被我们消灭掉了,开心嘛?那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活动评析:

  总体来说这节课孩子表现不错,如果在竞赛游戏时,应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来告诉孩子竞赛的一个时间及赛后两组评比的一个观念,就更不错了。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4、中班美术绘画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瓢虫的外形特征。

  2、掌握用圆形组合的方法画出七星瓢虫的正面和侧面动态。

  3、体验创作的乐趣,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七星瓢虫图片,钢琴曲。

  学具:绘画纸,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今天圆形宝宝要来给我们变魔术了,我们来瞧一瞧。变呀变,变出了什么? (出示七星瓢虫图片)

  二、看图观察与讨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1.看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与讨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仔细找找圆形宝宝都藏在七星瓢虫身体的那些地方呢?

  师: 小朋友发现七星瓢虫的眼睛是圆形宝宝变出来的,还有呢?

  身体也是圆形的,就连什么?身体的花纹也是圆形宝宝变的。

  师:身体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一个T形状的分成三部分,左右部分各三个小圆,中间一个大圆,总的7个所以叫七星瓢虫)

  三、教师示范讲解七星瓢虫的作画步骤。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圆形宝宝来变出七星瓢虫呀?那现在先请你们看新老师是怎么变的。

  (1)我先在纸张的上部分画两个个小小的圆形宝宝做七星瓢虫的头,在头下面连一个大大的图形宝宝做它的身体。还没变完哦,我继续来变。现在我用一条黑线把大的圆形宝宝分成两个半圆,上面的半圆小,下面的半圆大。在黑线的中间再画一条黑线把它分成左一半和右一半,中间是一个大圆,左右两边各三个小圆。(头上还有眼睛和两个触角,身体的左右两边各有三个小脚。)哇,七星瓢虫变出来了吗?

  其实七星瓢虫调皮了,他不仅可以顺着爬也可以侧着爬,如果我要画一只想左边爬的怎么画呢?

  小结:原来,七星瓢虫爬到哪里,眼睛就朝向哪里。

  (2) 鼓励自由选择颜色上色。

  师:现在我还要帮七星瓢虫穿上漂亮衣服。我选择用黑色来凃身上的圆点头,红色来凃他的身体,眼睛用白色的来凃。你们等会可以选择跟新老师不一样的颜色,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来凃。

  (3) 启发添画。

  师:七星瓢虫变出来了,他通常喜欢在哪里活动呢?(草地上,树上......)小结:七星瓢虫可调皮了,他不仅喜欢在草地上玩耍,我可以画上绿绿的小草(示范),如果你也想让它爬到梧桐树上,你也可以画上小树。.待会你们可以自己想象,帮七星瓢虫找个家。记住先画七星瓢虫,在画背景哦。还喜欢......

  四、幼儿创作,老师观察指导。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师:现在你们想试试吗,请你们自己的作画工具拿出来,创作的时候要保持身上和作品的整洁。

  2、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钢琴曲的音乐中大胆作画)五、集体交流,展示分享。

  1、展示幼儿创作的作品。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作品放到走廊展区,和小伙伴介绍自己的画的七星瓢虫,同时也去欣赏别人的画。

  2、交流分享。

  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都画出了各种漂亮的七星瓢虫,老师把材料放在美工区,没画完的小朋友下次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继续完成。

  延伸活动

  把美术材料放到美工区,没画完的小朋友下课可以继续画。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5、中班美术教案《学画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会根据七星瓢虫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画,并会涂上恰当的颜色。

  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正确运用学具的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唤发幼儿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树立幼儿尊重自然,爱护昆虫的思想感情。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画不同动态的七星瓢虫。

  难点:涂色。

活动准备

  学具准备:七星瓢虫背景图、绘画纸、画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一)看背景图,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都是些什么颜色。

  二、画结构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过渡,深红/大红/橘色/桔黄色过渡。

  三、分辨深浅色

  (一) 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合并这两种颜色。

  (二)找出合适的红色涂上。

  (三)涂上恰当的绿色

  四、观察后修改

  (一) 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二) 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

  (三)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四) 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五) 最后用绿色水粉涂画叶子。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基本会画七星瓢虫,并能涂上颜色。!.快思.教案网!只是我发现有个别幼儿画的不太精确,比如:画圈画的不好看,颜色图的深浅不一等。不过,画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当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我和全班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我们好像看到这些七星瓢虫都在翩翩起舞,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

6、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按实物找相应数量的数。

  2、复习7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3、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果园背景图一幅,水果七盆,1-7数字卡七张,1-7的大数字棒七个,小狗、小羊、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图片各一只。

  学具:1-7不同的实物卡片人手一张;1-7数字小卡片、实物卡、数字杯人手一份;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觉引导、激发兴趣请小耳朵帮忙一起玩游戏:教师敲铃铛,幼儿说出铃声响了几下。

  二、参观果园

  1、俞老师上次去动物园玩的时候,看到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俞老师看到小猴的果园很漂亮,于是就把它画了下来,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小猴的果园呀?(想)

  2、那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果园里有些什么呀?

  小朋友你们看桃树上有几个桃子?石榴树上有几个石榴?桔子树上有几个桔子?葡萄树上有几串葡萄?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樱桃树上有几颗樱桃?

  幼:桃子树上有1个桃子,石榴树上有2个石榴,桔子树上有3个桔子?葡萄树上有4串葡萄,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樱桃树上有7颗樱桃。

  三、感知数量7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七盆水果。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第七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桃子,第二盆是石榴,第三盆是桔子,第四盆是葡萄,第五盆是梨,第六盆是苹果,第七盆是樱桃。)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一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盆有1个桃子,一个桃子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师:第七盆有几颗樱桃?七颗樱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七盆有七颗樱桃,七颗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四、分水果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1、看!小猴先来到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狗?

  (幼:有1只小狗。)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给小狗,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桃子分给小狗吃。)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狗呢?

  幼:因为正好桃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1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很高兴。

  2、看!小猴来到小羊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羊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羊?

  (幼:有2只小羊。)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羊,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石榴分给小羊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石榴分给小羊?

  幼:因为石榴正好和小羊一样多,都是2。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羊和小猴真高兴。

  3、逐一给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分水果(方法同上)(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

  五、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现在俞老师还想请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做找好朋友。等一下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卡片,先数数你的卡片上有几样东西,如果是1,那等等听着音乐走,音乐一停,赶紧跑到1前面站好,如果是2,音乐一停就赶紧跑到2前面站好……但不能挤,要站在对应数字的线上。(和好朋友交换卡片,再次进行游戏一次)

  六、小组活动第一次,给实物卡送数字卡;第二次,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教学反思

  在第一个环节数字猜猜猜,让幼儿认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在第二个环节游戏数字找朋友,是在认识了数字的基础上,根据实物匹配相应的数字,感知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通过提问法,引导法,启发幼儿用数字表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数物相对应的关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使该活动得以巩固。<.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从而达到幼儿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实现活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了知识。但是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教学内容相对我们班上的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其实在后面可以加上10以内的找朋友,来增加难度,可能更加锻炼孩子的能力。

7、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瓢虫的外形特征。

  2、掌握用圆形组合的方法画出七星瓢虫的正面和侧面动态。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七星瓢虫图片,钢琴曲。

  学具:绘画纸,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今天圆形宝宝要来给我们变魔术了,我们来瞧一瞧。变呀变,变出了什么? (出示七星瓢虫图片)

  二、看图观察与讨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1.看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与讨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仔细找找圆形宝宝都藏在七星瓢虫身体的那些地方呢?

  师: 小朋友发现七星瓢虫的眼睛是圆形宝宝变出来的,还有呢?

  身体也是圆形的,就连什么?身体的花纹也是圆形宝宝变的。

  师:身体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一个T形状的分成三部分,左右部分各三个小圆,中间一个大圆,总的7个所以叫七星瓢虫)

  三、教师示范讲解七星瓢虫的作画步骤。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圆形宝宝来变出七星瓢虫呀?那现在先请你们看新老师是怎么变的。

  (1)我先在纸张的上部分画两个个小小的圆形宝宝做七星瓢虫的头,在头下面连一个大大的图形宝宝做它的身体。还没变完哦,我继续来变。"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现在我用一条黑线把大的圆形宝宝分成两个半圆,上面的半圆小,下面的半圆大。在黑线的中间再画一条黑线把它分成左一半和右一半,中间是一个大圆,左右两边各三个小圆。(头上还有眼睛和两个触角,身体的左右两边各有三个小脚。)哇,七星瓢虫变出来了吗?

  其实七星瓢虫调皮了,他不仅可以顺着爬也可以侧着爬,如果我要画一只想左边爬的怎么画呢?

  小结:原来,七星瓢虫爬到哪里,眼睛就朝向哪里。

  (2) 鼓励自由选择颜色上色。

  师:现在我还要帮七星瓢虫穿上漂亮衣服。我选择用黑色来凃身上的圆点头,红色来凃他的身体,眼睛用白色的来凃。你们等会可以选择跟新老师不一样的颜色,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来凃。

  (3) 启发添画。

  师:七星瓢虫变出来了,他通常喜欢在哪里活动呢?(草地上,树上......)小结:七星瓢虫可调皮了,他不仅喜欢在草地上玩耍,我可以画上绿绿的小草(示范),如果你也想让它爬到梧桐树上,你也可以画上小树。.待会你们可以自己想象,帮七星瓢虫找个家。记住先画七星瓢虫,在画背景哦。还喜欢......

  四、幼儿创作,老师观察指导。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师:现在你们想试试吗,请你们自己的作画工具拿出来,创作的时候要保持身上和作品的整洁。

  2、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钢琴曲的音乐中大胆作画)

  五、集体交流,展示分享。

  1、展示幼儿创作的作品。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作品放到走廊展区,和小伙伴介绍自己的画的七星瓢虫,同时也去欣赏别人的画。

  2、交流分享。

  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都画出了各种漂亮的七星瓢虫,老师把材料放在美工区,没画完的小朋友下次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继续完成。

  延伸活动把美术材料放到美工区,没画完的小朋友下课可以继续画。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8、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小瓢虫找家》含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树叶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瓢虫―帮瓢虫挑树叶―帮瓢虫找家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今天,何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4、我们也给自己的小瓢虫挑选一片小树叶,好不好?"出自:屈;老.师"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会喜欢哪一片小树叶呢?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9、中班数学《寻找七星瓢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思。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两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

  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7之间。七星瓢虫占少数,其余瓢虫的总数比幼儿人数多。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出示图片说说春天的昆虫

  (1)你知道哪些虫虫,认识瓢虫。

  师:小朋友们,现在什么季节到了?

  师:对呀,春天到了。有许多的花儿开了,谁会飞过来呢?还有什么虫子会飞过来呢?(引导说完整的话)师:哎呀,天上飞的东西好多好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昆虫飞来了,刚才你们说,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那老师也来介绍个昆虫。

  师:我说瓢虫飞来喽。瓢虫认识吗?

  (2)区分害虫与益虫师:我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瓢虫哦。身上有许多点子的。给你看看好不好?这是什么?

  师:七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点子数出来的。

  师:(介绍心里数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虫)

  师:现在小树林里飞来了许多的瓢虫呢!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都飞来了。可是呀,照看小树林的老爷爷说,(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难道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活动过程 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所有的瓢虫里面,有的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不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说起瓢虫大家都要夸大拇指表扬它。可是有许多瓢虫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呀,有的瓢虫专吃我们农作物好的菜,把我们农民伯伯种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这些瓢虫是我们的——坏虫、(害虫)、敌人,我们叫它害虫。那谁是我们的朋友呢,朋友是什么虫?好的虫,书上有个名字,叫益虫。

  师:那益虫是几颗星的呢?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了,身上是7个点子的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明白吗?别的书上写身上是2个点子的^_^也是我们的朋友,除此之外,身上其他点子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是害虫。

  师:那老师问你了,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那六星瓢虫呢?

  二、竞赛性游戏:

  找七星瓢虫师:小树林里瓢虫越来越多了,老爷爷着急了,他说这里面有益虫,还有害虫啊。他要喷药水,把害虫杀死掉,消灭掉。那我来帮忙喷了啊,就这样都喷上去行吗?这里面有我们的朋友哦,也有敌人哦。

  师:那怎么办呢?把益虫救出来!让益虫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把害虫放一起喷药水消灭掉,好啊?

  师:这样我们来个比赛,这边是红对,这边是黄队(设小队长)。请你们轮流上来每人救一只益虫。小队长先上来,救到益虫送回各自的家,红队送到红队的家,黄队送到黄队的家。然后回去排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让第二个小朋友上来救一只益虫,明白没有?

  ②组: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虫。

  ②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一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

  ③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

  ④将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吧。

  ⑤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

  ⑥总结:用心里数的办法救益虫(七星瓢虫)。

  三、活动延伸:

  除害虫幼儿快速目测瓢虫身的点子,嘴里发“气气”声消灭害虫。

  师:看呀,小树林里害虫都被我们消灭掉了,开心嘛?那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四、活动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孩子表现不错,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加深对目测数的能力,如果让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目测数的方法,并讨论哪种更快,让孩子交流学习相互的方法就更好了,如果在竞赛游戏时,应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来告诉孩子竞赛的一个时间及赛后两组评比的一个观念!

10、教学设计中班数学《模式变变变找规律》反思

  设计意图

  1. 《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经验, 同时,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它能让幼儿更加投入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游戏中学习,让孩子爱上数学。

  2.在 《指南》中又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因此本次活动设计了大量的游戏活动,包括:节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猜猜看等游戏,改变以往幼儿单一的学习模式的方式,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模式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幼儿爱上数学,运用于生活。

  活动目标

  1.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AABAABAAB、AABBAABBAABB

  2.对相对复杂的模式进行复制、扩展与创造。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对复杂模式的扩展与创造。

  2.理解模式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16 个塑料杯子、8 张桌子、音乐《小宝贝》歌曲。

  2. 美术区:排笔、水彩笔、剪刀、双面胶、透明胶。

  益智区:飞行棋、麻将、乐高、多米诺、套索、小鱼材料。生活区:勺子、筷子、碗、杯子

  衣架、吸管、高跟鞋和平底鞋。

  游戏区:实木圆柱、插塑玩具(塑料人和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在传杯子的音乐游戏中感受 AAABBCAABBCAABBC 的模式

  (一)杯子游戏(准备音乐:小宝贝)

  1.播放音乐,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杯子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幼儿:回应

  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提炼传杯子音乐游戏中的规律。教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幼儿:回应(拍手,拍桌,传杯子)

  教师追问:“那拍了几次手?拍了几次桌子,传了几次杯子?” 幼儿:两次手,两次桌,还有一次传杯子

  教师小结:“我们是按照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的规律进行的。”

  教师:“那我们按照这个规律再玩一次游戏。(准备好了吗)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共同感知音乐游戏中的规律。

  备注:歌词内容 “期待着你的回来,我的小宝贝。”幼儿就是按照“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的规律)

  二、根据动作玩模式

  (一)引入新游戏,激发兴趣

  1.教师示范动作,请幼儿在动作中寻找规律并请幼儿按规律继续做动作。

  (1)教师第一次提问:“看一看何老师动作里的规律是什么?”教师示范动作:(2次拍手 1 次拍腿为一组,至少连续做 3 组)

  幼儿:“说出规律”(幼儿能说出教师做出来的规律 2 次拍手 1 次拍腿)教师:“请你们按照相同的规律做下去。”

  幼儿按照刚刚教师的动作规律继续做下去(至少连续 3 次)

  (2)教师再做一次动作,幼儿再玩一次在动作中找规律做动作的游戏。

  (右脚尖点地一次,左脚尖点地一次,翘脚一次为一组。至少连续做 3 组)

  (二) 个别幼儿做其他幼儿来学,引导幼儿关注动作中的模式1.教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想一想,你做的是什么动作,你的规律又是什么?”

  幼 儿 : 回 应 ,( 幼 儿 做 动 作 ) 2.教师:“小朋友们看出来了吗?这位小朋友的规律是什么?”幼儿 1: 拍手、跳、蹲。

  备注:(当幼儿回答为一组核心单元规律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模式是 3 组或

  3 组以上才能称作为模式。如:某某小朋友,你刚刚的规律是拍手、跳、蹲,然后呢?) 幼儿 2:拍手、跳、蹲,拍手、跳、蹲,拍手、跳、蹲……

  当小朋友明确了模式是 3 组核心单元或 3 组以上核心单元,再次总结这位小朋友的模式动作告知其他小朋友。教师总结说:“哦,原来他的规律是,拍手,跳,蹲,拍手,跳,蹲,拍手,跳,蹲的规律来进行的,那我们现在按照他的这个规律继续做下去吧。

  (三)幼儿在圆圈舞的动作中感受身体模式(ABCABCABC)

  1.教师:“刚刚的游戏小朋友们玩得特别好,现在老师还有一个动作你们看一看它又有什么规律?”(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为一组,连续做 3 组)

  2.幼儿:回应,(教师的规律是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的规律)

  3.教师:“那现在老师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 ,和老师一起听口令做动作,(1、2、3)口令 1 代表:迈右脚,口令 2 代表:迈左脚,口令 3 代表蹲

  4.教师:“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5.幼儿:回应,一起做圆圈动作游戏

  6.教师小结:原来呀,在我们的动作里、身体里、节奏里都藏着许多许多的模式

  三、模式变变变

  (一)识别教室里的模式(整个教室里都摆放了很多的材料,每个方位都有材料。) 教师:“ 教室里有模式吗?”

  幼儿:“有”(幼儿下位观察后回位)教师:“你发现的模式在哪里?”

  幼儿:“在桌子上,在地上,乐高板上等”。

  (二)拓展模式

  1.交代任务、提出要求

  教师:“哦,原来在教室里还有这么多模式,可是老师都还没有来的及将所有的材料摆放完整。(教师在之前就把部分材料摆出不完整规律)

  例如:ABC BCABC、 AABBAABBAABB ABB(幼儿填充模式)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选一个材料,先仔细观察,找出它的规律,再按照它的规律接着往下摆。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巡视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进行操作,找出规律并摆放出来。

  教师重点观察收集:幼儿操作错误的(递增模式)、摆放较难的(乐高金字塔的递减模式,主要是立体图形),分享评讲

  ——错误:幼儿摆放结果(AAAABAAAABAAABAAB) 教师:“这里有问题吗?”“它的规律应该是什么”幼儿:“没有发现规律”

  小结:这个的模式规律是按照 ABAABAAABAAAABAAAAAB 递增的模式

  教师出示正确题目是:一支笔,一个杯子,一支笔,一支笔,一个杯子,一支笔,一支笔,一支笔,一个杯子,一支笔,一支笔,一支笔,一支笔,一个杯子,一支笔, 一支笔,一支笔,一支笔,一支笔一个杯子,

  ——难(乐高纵向摆放,成金字塔型)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乐高有什么规律

  教师出示成品:最底层乐高摆放为 10 个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二层摆放 8 格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三层摆放 6 个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四层摆放 4 个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五层摆放 2 个小乐高方块

  教师小结:乐高金字塔是每一层递减 2 个小乐高方块,所以这个乐高金字塔是递减的模式

  3.幼儿创造模式

  (1)提出新任务,

  教师:“你们太棒了,这次老师要请你们自己来摆放规律,待会请其他小朋友来猜,

  看一看他们能不能说出你的规律。”

  “你们可以一个人摆,也可以和同伴合作完成摆放,摆放出不一样的规律。”

  (2)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指导

  结束语: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表现的特别棒,原来呀模式是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身体动作中、声音中、玩具的摆放中都有模式

  活动总结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充满游戏精神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好玩的音乐游戏和节奏游戏,让幼儿在身体动作、口头语言、韵律和视觉的协同配合下,学习理解动作模式及声音模式的核心单元与重复性;通过有趣的猜猜看游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预测验证的活动中进行模式的识别、扩展、创造与转换,生动地呈现了模式的不同表征方式和趣味课堂。在愉快的氛围中,儿童进行着专注和深度的学习,创造出一个个滋长模式、重复模式等等。

11、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左与右》教学设计就反思

  一、活动名称:

  认识左右

  二、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四、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4.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认识左右》教学反思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幼儿辨别空间方位要经过以自身为中心定向逐步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孩子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时方向感差。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现状与需要,本次活动选择以自身为中心开展“区别左右”教育活动。活动的重点是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感知“左右”方位;活动的难点是区分“左右”位置关系,并理解其相对性和可变性。本活动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通过猜想、操作等方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运用“看标志做动作”、“找一找”、“听口令做动作”等游戏开展小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充分体验、感知“左右”方向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交流讨论、教师梳理、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其相对性、可变性;最后通过游戏把学过的“左右”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作用,给幼儿充分互动的空间、时间与机会,达到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课中,多次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左右,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本次活动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12、中班数学活动《使两组数量相等》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幼儿对数量有一定的概念,能讲出数的总量,但对两组物体的比较缺乏衔接性、统一性,因而设计这一个活动,通过比较获得数量的概念,真实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5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2、能用添上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3、在活动中能倾听同伴的发言。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找出使它们相等的方法。

  难点:比较三组物体的数量,找出中心组。

  活动准备:

  1、教具:动物卡片(小兔5只,萝卜4个)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筐积木:六个红、六个绿、六个黄

  活动过程:

  1、感知4、5的数量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草地上有什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引导幼儿将小兔和萝卜一一对应地排队,用手指点数的方法验证出小兔多,萝卜少。

  2、用添上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教师引导:这里的小兔有多少?萝卜有多少?5只兔子比4个萝卜多多少?5只兔子比4个萝卜多几,4个萝卜比5只兔子少几呢?怎样使它们一样多?幼儿讨论并上来尝试摆一摆,最后,大家讨论。启发幼儿用添一个萝卜或者去一只兔子的方法,使兔子和萝卜的数量相等。

  学习寻找中心数量。4、5、6中5 为中心数。

  3、幼儿操作

  两组物体的比较。

  请幼儿拿出四个红、五个绿积木,排一排,发现什么?怎样使它们相等?

  拿出六个黄积木,发现什么?寻找中心数量,获得相等的方法。

  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数量,找出一样多的实物并打“√”。

  观察红旗和园点的数量,要求幼儿画出比4、5少圆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形和圆点的排列,请你依样接画。

  观察实物数量,请你用添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三组数量相等。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活动中,对两组数量的比较容易学会,能用两种方法,而对三组数量的物体的比较难得多,在寻找中心数量时,困难一些。因为对幼儿来说,要使数量相等,他们不会用去一或添一个数量少的办法,往往会出现添很多个物体,所以在用这个办法时较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的操作才能学会这种方法。

13、幼儿园中班数学:寻找七星瓢虫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思;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

  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7之间。七星瓢虫占少数,其余瓢虫的总数比幼儿人数多。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出示图片说说春天的昆虫

  (1)你知道哪些虫虫,认识瓢虫。

  师:小朋友们,现在什么季节到了?

  师:对呀,春天到了。有许多的花儿开了,谁会飞过来呢?还有什么虫子会飞过来呢?(引导说完整的话)师:哎呀,天上飞的东西好多好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昆虫飞来了,刚才你们说,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那老师也来介绍个昆虫。

  师:我说瓢虫飞来喽。瓢虫认识吗?

  (2)区分害虫与益虫师:我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瓢虫哦。身上有许多点子的。给你看看好不好?这是什么?

  师:七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点子数出来的。

  师:(介绍心里数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虫)

  师:现在小树林里飞来了许多的瓢虫呢!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都飞来了。可是呀,照看小树林的老爷爷说,(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难道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活动过程

  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所有的瓢虫里面,有的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不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说起瓢虫大家都要夸大拇指表扬它。可是有许多瓢虫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呀,有的瓢虫专吃我们农作物好的菜,把我们农民伯伯种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这些瓢虫是我们的——坏虫、(害虫)、敌人,我们叫它害虫。那谁是我们的朋友呢,朋友是什么虫?好的虫,书上有个名字,叫益虫。

  师:那益虫是几颗星的呢?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了,身上是7个点子的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明白吗?别的书上写身上是2个点子的^_^也是我们的朋友,除此之外,身上其他点子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是害虫。

  师:那老师问你了,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那六星瓢虫呢?

  二、竞赛性游戏:

  找七星瓢虫师:小树林里瓢虫越来越多了,老爷爷着急了,他说这里面有益虫,还有害虫啊。他要喷药水,把害虫杀死掉,消灭掉。那我来帮忙喷了啊,就这样都喷上去行吗?这里面有我们的朋友哦,也有敌人哦。

  师:那怎么办呢?把益虫救出来!让益虫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把害虫放一起喷药水消灭掉,好啊?

  师:这样我们来个比赛,这边是红对,这边是黄队(设小队长)。请你们轮流上来每人救一只益虫。小队长先上来,救到益虫送回各自的家,红队送到红队的家,黄队送到黄队的家。然后回去排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让第二个小朋友上来救一只益虫,明白没有?

  ②组: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虫。

  ②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一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

  ③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

  ④将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吧。

  ⑤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

  ⑥总结:用心里数的办法救益虫(七星瓢虫)。

  三、活动延伸:

  除害虫幼儿快速目测瓢虫身的点子,嘴里发“气气”声消灭害虫。

  师:看呀,小树林里害虫都被我们消灭掉了,开心嘛?那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14、中班数学活动《钟》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主要结构,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正确的念出钟表上的时间,学会珍惜时间。幼师上课学习就来,专业的课程,优质的内容,是你备课学习的最佳选择。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念出时间。

  2.了解钟表的主要结构,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3.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全体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2、理解并运用到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1. 自制时钟一个(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钟上有一只小乌龟)

  2. 准备作息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自制钟表,然后提出问题:

  1. 它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哪些表呢?

  2. 表有什么作用呢?

  3. 想一想我们见过的表都有哪些形状呢?

  基本部分

  一、播放龟兔赛跑的课件给幼儿看,教师讲解表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内容是:兔子的腿长,跑得快,乌龟的腿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了一点点远。

  二、1.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每走一圈,短针就走一个数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2. 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是“×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为止,让幼儿能够正确的念出10以上的组合。

  3. 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上拨出各个时间(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来幼儿园上课,中午11吃饭,12点午睡,下午2点起床,3点吃晚饭,下午4点放学回家,晚上8点睡觉)。

  小结: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不能在路上贪玩,要和爸爸妈妈早点回家。

  三、做游戏: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请幼儿拨时钟

  讲游戏规则:找一个小朋友来拨时钟,老师悄悄的告诉小朋友几点,这位小朋友就拨几点,一半小朋友扮演小羊,一半小朋友扮演老狼,请老狼看时间,只有到了六点,就吃小羊,老狼看时间没到就不能吃小羊。

  结束: 请幼儿将钟表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根据幼儿生活中所需要的,在活动中每名幼儿都能够积极的参加到活动当中,同时也能正确的念出钟表上的时间,学会珍惜时间,也没有在出现上学迟到的现象。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把游戏更改一下,让幼儿更加有兴趣来学习,可以把表的时间认识的更加准确。

15、中班数学活动《小瓢虫找树叶》9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三、活动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准确地找到瓢虫所对应的树叶。

  四、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3)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4)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五、活动结束:

  让找得最快的小朋友讲讲他是怎么找到的,并对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今天他是怎样帮助小瓢虫找树叶的过程将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6、中班主题活动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

  这是一篇中班的手工活动,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步骤图制作的先后步骤来完成作品。帮助幼儿学习将圆形纸剪贴成锥形。并引导幼儿懂得背上有七个斑点的瓢虫是七星瓢虫,它们是益虫。更多幼儿园幼教公开课视频、优质课、教案、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懂得背上有七个斑点的瓢虫是七星瓢虫,它们是益虫.有些瓢虫有十二个斑点或者二十八个斑点的瓢虫是害虫。

活动目标

  1. 学习将圆形纸剪贴成锥形。

  2. 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1. 剪刀、双面胶若干,画有树叶的图画和画有纵向格子的游戏纸若干。

  2. 每个幼儿《快乐手工》一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步骤图制作的先后步骤来完成作品。

  1. 先剪出七星瓢虫头部和身体的轮廓。

  2. 在裁剪处剪一刀,提醒幼儿别剪太深。

  3. 在粉色粘贴处贴上双面胶,注意粘贴的边缘要对齐,贴紧,压平.帮助幼儿掌握内贴的粘贴方法,教师巡视给予动手能力弱的幼儿适当帮助。

  4. 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教师给予表扬。

  二、七星瓢虫是益虫

  1.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它们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2.小朋友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瓢虫?

  3.教师小结:背上有七个斑点的是七星瓢虫,它们是益虫.它们喜欢住在植物从中,捕食麦蚜,棉蚜,桃蚜等害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被称为“活农药”有些有十二个斑点或者二十个八斑点的瓢虫是危害植物的害虫。

  三、七星瓢虫游戏

  1.把七星瓢虫放在桌子上,吹气让它前进,到达有害虫的叶子上消灭害虫。

  2.分组让幼儿将瓢虫放在1—10的格子上,以石头,剪子布前进一格,比一比谁先到终点。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17、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数》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排列成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连线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2、鸡蛋、鸭蛋、鹅蛋、鸟蛋图片若干

  3、摆放成封闭式的平面鸡蛋、鸭蛋、鹅蛋、鸟蛋若干张

  4、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游戏《连线找客人》

  “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四位神秘的客人,把卡片上的点子按数字从小到大的连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了。”

  2、幼儿连线,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

  今天来的客人是谁?(一起说一说)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谁是我的妈妈吗?请你们帮帮忙,把我们的妈妈找出来吧!

  出示相应的动物妈妈图片。

  二、配对

  妈妈们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领,(下蛋)

  教师出示鸡蛋、鸭蛋、鹅蛋、鸟蛋,幼儿配对,将蛋放在动物妈妈的身边。

  三、数鸡蛋

  1、教师出示鸭蛋图片,请你数一数有几个鸭蛋。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出自:大;考.吧"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出示数字)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鸡蛋,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蛋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幼儿按意愿选择不同的蛋进行数数。

  2、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你要数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和贴纸,如果你需要可以用的。

  3、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总结时,出示数字卡片。

  4、比比谁生得蛋最多。

  五、游戏:母鸡孵蛋

  交代游戏规则:“音乐开始的时候沿着蛋蛋走圆,走的时候脚步要轻,不能踩到鸡蛋。音乐一停找一窝蛋孵小鸡,并数数你一共孵了几个蛋。”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8、中班数学教学设计《图形联想》反思

  一、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图形:玩具区圆圆的皮球、正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穿线板,图书角长方形的书本等,这些早已被幼儿所熟悉。中班幼儿以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激发幼儿去想象,并以拼画的形式和运用完整的话说出图形的变化。我根据幼儿的好奇心、注意力差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运用了神奇的图形会变的口吻,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拼画,而像在玩魔术,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这些教育资源和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课。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及圆形的认识。

  2、通过拼摆使图形发生变化,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的喜爱和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ppt每位幼儿一个平板电脑幼儿课堂操作PPT

  四、活动重点:各种图形组合成新的物品。

  五、活动难点:对电子产品的运用。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今天,高老师要来做魔术师,给大家变魔术,看谁的眼睛最亮, 看得出我变的是什么?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复习并回忆图形基本特征。(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二)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变出的这些图形是有魔力的,它想变成什么,它就可以变成什么?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提问幼儿:你想让它变成什么

  师:好,我们就来看看她们都变装成什么了?(用图片拼图)

  师:半圆变成乌龟

  三角形变成小鱼

  正方形变成机器人

  长方形变成跷跷板

  圆形变成小路

  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小鱼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第二次尝试活动:在iPad上动手操作,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

  (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了房子;用……

  (三)结束部分。作品分析展示。

  利用多媒体技术希沃授课助手把幼儿作品呈现在电子频上,对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中班数学活动《图形联想》微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本节课的特点是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成功的吸引了孩子,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认识图形到操作拼图,层层递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但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1.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2.幼儿动手操作时间较长,注意保护眼睛;3.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

19、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神秘的数字》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空间位置的兴趣。

  2、认识10以内的序数,引导幼儿感知房间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号码找出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讲故事,创设情境。

  ( 有一天,小熊维尼走在去跳跳虎家的路上,它可开心了,突然从空中掉下来一个盒子,刚好砸在它脑袋上,它生气极了,于是它大喊到:哎呀,哪里来的盒子?)

  二、活动展开

  1、师引导幼儿发现盒子上面的重要信息,查找盒子来源。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快递单上的数字——702。

  ——小熊维尼看着盒子,他想到:说不定这个盒子,可以帮我找到一点线索哦。经过仔细观察,维尼眼前一亮,发现盒子上有一张字迹模糊的快递单,上面写着一串数字—702。

  2、认识门牌号,了解门牌号的意义。

  ——维尼想来想去,702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维尼仔细观察这栋楼后,按照他的方法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房间,原来是住在702号房间的小猫扔下去的,小猫立即向维尼道了歉,保证以后再也不从窗子往楼下扔东西了。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找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找到的?

  ——原来,数字702就是一个门牌号,7表示楼层,02表示房间号。要想找到702所对应的房间,首先要从下往上数找到7楼,再从7楼左边开始往右数第2个间房,就是要找的702。

  3、根据门牌号找相应的房间。

  ——维尼的好朋友跳跳虎住在805号房间,我们怎么才能顺利的找到跳跳虎的家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首先要从下往上数找到8楼,再从8楼左边开始往右数第5个间房,就是我们要找的805。

  4、分享儿歌,帮助大家快速找到房间号码。

  儿歌:

  找房间,并不难。

  从下往上数楼层。

  从左往右找房间。

  这个方法要记牢。

  快速找到房间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老师家的门牌号是1102,欢迎大家来做客。

  《神秘的号码》活动反思

  这次的微课,我们选择的是一节中班数学活动,重点是想让幼儿通过了解数与空间位置的关系,来确定房间在序列中的位置。通过整以一个故事为主线,抛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这四个环节来设计。让幼儿知道,能用从下往上找楼层,从左往右找房间的方法,来确定房间的在序列中的具体位置,在活动最后,我们将活动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小朋友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故事没有音效(例如:盒子掉下来没有嘭的一声等)如果加入音效,效果会更好。

20、中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认识“7”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式,知道6添上1是7,7比6多1

  2、让幼儿体验在故事中探索数学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金刚葫芦娃》片头曲

  2、幼儿已熟悉故事情节

  3、教学课件,结合故事情节创设数学情景

  4、红莲籽,绿莲籽若干

  大葫芦,小葫芦若干

  葫芦数字卡1—7,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播放片头曲,吸引幼儿调动幼儿参与的热情。

  二、学习7的形成

  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幼儿感知“7”

  莲籽在老爷爷照料下,已结开出了花

  提问:数一数开了几朵花?(幼儿点数得出6朵花)

  葫芦藤上又开了一朵紫花

  提问:6朵花再添上1朵花,合起来是多少朵?

  7朵花比6朵花多多少朵?

  教师小结:6添1是7,7比6多1

  2、这些花只有喝了雨露才能结出葫芦娃,爷爷在采雨露呢

  提问:有几滴雨露(和花一一对应摧放)

  (幼儿点数,得出6滴)

  提问:7朵花和6滴雨露是不是一样多,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花儿都有雨露呢?

  启发:幼儿再采取一滴雨露,变成一样多了。

  幼儿小语:6添上1是7,7比6多1

  3、葫芦兄弟终于出世了。

  幼儿点数,得出“7”,让幼儿知道,7朵花、7滴雨露,7个葫芦兄弟都可以用“7”表示。

  三、幼儿操作

  老爷爷收取了许多莲籽,你们愿意帮忙种莲籽,采葫芦?

  引导幼儿操作演示:6添上1是7,7比6多1

  (1)种莲籽

  6颗红莲籽,添上1颗红莲籽合起来是7颗

  (2)采葫芦(提醒幼儿一一对应摆放)

  6个大葫芦,又添上1个小葫芦,合起来是7个葫芦

  四、复习7以内的数:

  游戏:葫芦兄弟找朋友

  幼儿胸前别一张葫芦数字卡,变身葫芦娃,找和自己数字相同的葫芦兄弟

  五、进一步加深对7的认识

  游戏:金刚葫芦娃大变身

  葫芦兄弟要去打妖怪,开始变身金刚葫芦娃

  增强法力,你们想去吗?

  指导幼儿变身金刚葫芦娃,要求幼儿七个葫芦兄弟起变身金刚葫芦

  六、结束活动葫芦娃们“一起去打妖怪”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充分说明孩子的学习“趣”字当头,只有当他们感到有趣的时候,学习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用幼儿感兴趣,并熟悉的故事情节为线,起整个活动环节,让幼儿置身于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和喜欢的动画人物一起快乐游戏,使幼儿感受了“趣”,充分激发幼和自己去学习的欲望,使活动能得以顺利开展。

  活动中每个幼儿都非常投入的参与探索,积极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非常活跃地在想,在动,在讲,在复习巩固游戏中虽然有些乱,但并没有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在“金刚葫芦娃大变身”这一环节中,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一起点数,检查并帮助指正,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幼儿大胆邀请老师们来参加游戏,让老师们也过了一把瘾。

21、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纽扣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数学活动,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到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并学习到了各种分类的方法。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对游戏感兴趣,所以学起来也比较快。

22、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有趣的数字反思

  有趣的数字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概念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握了“星期”这一概念),我在活动设计中,人物化的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学习留下余地。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又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的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状房子装的2009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的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和数字(12、30、31、28、365)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区。

  【活动流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那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2.出示数字卡(12、30、31、28、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的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联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大月31日、小月30日;均从1日开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几月?小月房子有哪几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4.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查找日期。

  (1)教师任意说出某月某日,启发幼儿说出怎样才能在“月房子”上找出来。

  (2)猜谜语并组织幼儿讨论日历的作用,引导幼儿说出日历作用相同的其他种类。

  (3)参观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了“特殊”一年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2.自制小挂历。

  【活动反思】

  幼儿对数己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提高了对数字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数学王国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认识数学,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2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简单规律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3、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各一(○□○□○□;○□□○□□○□□;○□△○□△○□△);“奇妙的书”课件(封面是彩虹,从第一页到第七页依次是一颗红色的草莓、两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黄色的香蕉、四只绿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苹果、六颗蓝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图片几组(从儿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从树芽到小树再到大树;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等等)。

  2、学具准备:操作纸、记号笔、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请幼儿读一读每张范例条上的图形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范例条○□○□○□,提问:有哪些图形宝宝在排队呀?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它们的队伍后面还可以怎么排呢?它们的队伍排列得很整齐,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圆形,用B表示正方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 AB A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的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2)出示范例条○□□○□□○□□,提问:看看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它们的队伍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B ABB AB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3)同样,出示范例条○□△○□△○□△,引导幼儿小结ABC ABC ABC排列的规律。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找出书中的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从封面到第三页。

  封面是彩虹,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页上是一颗红草莓;第二页上是两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页上是三根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照页码猜水果的个数,按照彩虹的颜色来猜水果的颜色。)教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再引导幼儿完整地阅读大书,发现书中的规律。(水果的个数跟书页数一样都是从少到多;水果的颜色跟彩虹颜色排列的规律一样,都是从红色到紫色。)

  (2)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出示图片)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植物也是这样(出示图片),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3、幼儿操作活动(自由选择操作材料)。

  (1)看图形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2)按照排列规律粘贴图形。

  (3)按照动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4)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幼儿展示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

  活动反思:

  我发现自己低估了幼儿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让幼儿观察发现和感受AB、ABB、ABC等这些简单的规律,没有把幼儿的思维从生动的形象思维提升到初级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如果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与归纳的话,这样孩子不仅可以获得系统性的知识,更为以后学习比较、归纳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印象基础。

24、中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贴花

  活动目标:

  1、复习7以内的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会按数取物

  活动难点:

  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并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图7份;7以内的数字

  学具:画有各数字的花瓶每人一张;红花若干,绳子。

  活动流程:

  感知复习-操作探索-游戏巩固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小狗开花店”的 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小狗图片问“这是谁呀?今天小狗特别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是小狗的花店开张了,开张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动物朋友来帮助,我们看看是谁来了?”

  二、复习7以内的数数

  师:“这是谁?有几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找相应数字(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幼儿观察,贴上相应的数字)

  三、操作探索

  贴花(提出要求)

  师:“小朋友真棒!小狗来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可是还忙不过来,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帮忙。我们把花贴在花梗上,花瓶上有数字,请小朋友根据数字贴相同数量的花。“

  1、教师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贴好的幼儿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一起检查。

  四、“开火车”游戏

  师:“小狗他在想什么呢?让我来问问他,原来小狗它想同小朋友玩开火车的游戏 ,他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列火车,火车的每节车厢上有数字宝宝,请小朋友按照车厢的数字坐人数。坐对人数它就会启动哟!”幼儿跟着音乐开动火车走离开教室。

  评析: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间的互助及建构和谐的师幼互动,语言简练、清晰,思路清晰,能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老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7以内的按数取物首先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能点数1-7;能认读1-7;理解1-7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复习环节就要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2、从幼儿的表现来看,活动的难点在于5—7的按数取物,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环节的时候要重点解决此问题。

  3、操作环节:

  (1)材料方面: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在操作时要粘贴,对于手肌肉发展不够协调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干扰及阻碍了幼儿的操作与学习,同时粘上去不便于幼儿进行纠错,因此提议将这种材料更换为盒子及豆子等其他实物。二是由于每位幼儿都操作1—7的按数取物,但实际上幼儿对1—4的按数取物非常熟悉,而对于5—7则存在于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可以重点给予幼儿操作5—7的按数取物。

  (2)教师示范:教师在示范时要重点示范5—7的按数取物,同时语言的示范非常重要,因为示范的目的是为了下面幼儿自主操作环节做铺垫,因此要把所涉及的知识点讲解清晰,做好示范的顺序:认数——点数——求证。

  (3)教师的提问:提问的时候要多问孩子为什么,把握好提问三步骤: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指导的?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4)教师的指导:指导时不要急于追求结果,应该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如果孩子做错了,可以问孩子是怎么得到这个结果的,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及过程。

  4、成果评价环节:不一定要所有的作品都贴在黑板上,看得眼花缭乱,可以有重点的挑出某些作品来评价,或者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从活动中幼儿间的互动情况来看,幼儿可以做到评价他人,因此应该发挥孩子的评价主动性。

  5、增加“表象”方面的游戏,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动作——语言表述——表象——符号。前面的活动重点是动作与语言方面,幼儿通过学习已习得相关知识,这时表象方面的游戏或材料可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相关知识,可用连线、配对材料,如一张卡片中有点与数字,让幼儿连线;或实物图片与数字配对等等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重点是5—7。

25、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对称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事物,对称就是其中的一种。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具有各种各样对称的环境中,但孩子们不能有意识地主动观察生活中对称地事物,更别说欣赏对称美了。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主动地、有目的地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及对称美呢?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分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每人若干套。

  2.京剧脸谱、窗花、树叶、衣服、围巾等分类展示在教室环境中。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

  1.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花园里并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飘来一片乌云,下棋了大于,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了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把纸制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分散地布置在背景图上)雨越下越大,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分组操作:把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配对。

  3.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把这种形式叫轴对称。

  二、找对称

  1.幼儿分成三组分别进入植物角区观察树叶和花瓣,进入生活区观察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进入美工区观察脸谱、窗花、工艺品等美术作品,找找都有哪些物品是对称的。

  2.师生分享:大家找到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

  3.师:人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动作可以对称吗?(请小朋友指出并做动作。)

  4.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飞机的翅膀,汽车的车轮,树叶的叶脉等。)

  5.师:为什么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呢?(平稳、美丽、协调。)

  三、观察和比较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圆形的花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中心有一圆点,周围有许多大小、颜色相同的图案。)

  2.师:它和轴对称的图案一样吗?(不一样。)

  3.教师小结:这种也是对称的图案,它以圆点为中心点,周围的图案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完全相同,叫点对称。

  四、做对称

  1.每个幼儿一套不同形状的纸,一把小剪刀,请幼儿自己动手做对称的图形,看看谁做的对称最多。(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用折、剪等不同的方法。)

  2.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分享经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数学活动:

  (1)对称物品的分类。请幼儿将环境中的对称物品,按轴对称和点对称进行分类,

  并展示在分享区。

  (2)统计家里对称的物品。

  2.美术活动:剪窗花、画脸谱、印染、剪贴画、设计对称的服装等。

  3.创造性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鼓励幼儿运用对称的原理创造发明)。

  【设计评析】

  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活动。由此活动还可以引申出许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如果在中班进行,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活动来完成。

26、中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太阳喜欢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

  2.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教学准备:

  1.图片。

  2.已有观察秋景的经验。

  3.音乐《太阳喜欢》,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次我们去秋游,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

  走过水果摊位时,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二、学唱歌曲

  1.欣赏第一遍

  老师把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歌曲里面的相应歌词。

  2.原来太阳喜欢谁,就会送给它漂亮的颜色(出示图片)

  3.听老师来唱一遍

  你觉得你一句唱的最特别,一起练一练。

  4.我们也来唱一唱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

  5.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提醒幼儿用抒情的愉悦的声音来唱

  三、创编歌词

  1.除了歌中唱的,太阳还会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呢?

  幼儿说到的,教师就在白纸上简笔记录下来

  2.再集体唱一唱

  3.请个别幼儿自己创编,并且尝试自己唱出来

  创编4句为一组,集体完整的唱一遍

  4.给歌曲取一个好听的适合的名字,师幼集体讨论得出“太阳喜欢”。

  四、活动延伸:刚才是老师帮忙记录了小朋友创编的句子,接下来小朋友自己去座位旁用勾线笔在白纸上画下太阳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然后拿着图谱去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课程中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了解到孩子对各类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把目标定位第一条是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第二条是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同时这第二条也是本次的重点,鼓励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曲式,并大胆的进行创编新歌词,从个别幼儿创编集体演唱逐步提升到个别幼儿能独立用歌曲的旋律演唱新歌词。通过这有趣的编一编、唱一唱活动,加深孩子对水果和蔬菜的认识,喜欢上音乐活动。

  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顺畅的过渡每个环节,保证孩子轻松愉快的活动着,掩去了教授的痕迹。第一环节老师帮助他们回忆秋游的情节,孩子能很快说出那天的所见所闻,重点说了看到的许多水果和田野中的蔬菜,这环节是为下面第三环节自编歌词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在欣赏老师按见闻编的新歌,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这不露痕迹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学会的新歌。

  第三环节考虑到中班孩子记忆能力的特点,我借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创编的新歌词,这样相对降低了自编自唱的难度。孩子在想到新歌词后,尝试唱时,能够凭借图形帮助,直接演唱整首歌曲,而不需要一边唱一边回想自己刚才创编的歌词。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轻松体验到自己创编新歌的乐趣,在愉快的活动中把老师预设的重点自然掌握,减轻孩子学的压力。

  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后来在孩子都争抢着创编新歌词的高涨热情中结束本次活动,并顺畅的把孩子的热情延续到下面的延伸活动中。最后延伸活动中孩子能很快的画出自己想到的新歌词,高兴的轮流唱给老师听,主动去唱给好朋友听。

27、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若干,胶水

  2、幼儿操作纸

  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我收到了图形王国送来的礼物,你们想看吗?”(想)

  “好,我么一起来看,是什么礼物?”

  ①出示一个自制头饰,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一饰物,从而激发他们自制头饰的兴趣。

  ②老师打开第一个礼物盒:“哇!是一个漂亮的头饰。”(老师戴在头上)

  “好看吗?这漂亮的头饰是用什么颜色的图形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红旗:红色正方形黄色圆形红色正方形黄色圆形……

  ③小结:图形王国送来的头饰是用图形有规律的排队的。

  2、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哇!也是漂亮的头饰。但是它还没做完,图形国王请你们来帮忙呢!你们愿意吗?”

  ①小红旗:黄三角形蓝圆形黄三角形蓝圆形……

  ②小红旗:黄圆形绿三角形绿三角形 黄圆形绿三角形绿三角形……

  小结:原来图形王国的头饰是用图形有规律排队的,所以很漂亮。

  3、操作活动:(装饰头饰)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一张请柬)

  “上面写得是什么?我来读一下。”老师读请柬,“小朋友今天图形国王邀请你们去参加一个舞会,但是你们要打扮一下自己。每个小朋友要按照图形有规律的装饰自己的头饰。戴上头饰才能进去参加舞会。”

  “小朋友,你们想去参加舞会吗?”(想)

  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有头带、各种图形,请幼儿按照图形规律依样接着有规律的排序。

  老师:“好,我们开始做好,做好了,请双面胶帮忙。”

  4、幼儿操作活动。

  5、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③带领幼儿一起去参加舞会。

  6、老师:“好,舞会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图形的排列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28、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能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并会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猜测的结果。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1—10的点卡,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卡是多少

  二、认识单、双数。

  1、出示点卡4、5,请幼儿来给点子两两画圈找朋友,看看是不是每个点子都有朋友。

  2、教师再出示点卡,请幼儿判断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并通过画圈找朋友的方法验证。

  鼓励幼儿猜猜其它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小组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圆点和数字,读一读数量,并给单数打“√”。

  2、目测实物数量,请给单数图片涂色,并在双数小动物身上打“√”。

  3、依样填空格,请你在双数格子旁打“√”。

  4、观察花环上的数字,请你在双数花朵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练习书写数字3、4.

  四、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说说操作过程,对正确区分单双数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2、身体上的单、双数。引导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在上次数学活动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掌握并不是很好,但经过几天的复习巩固,今天幼儿在活动中对单双数的理解明显有了一定的提高,活动中幼儿积极了很多,发言的小朋友也多了。

  活动反思:

  在组织幼儿学习单双数的过程中,我借助了点卡,采用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贴点的形式,来让幼儿感知单双数两两对应的关系。但在上次活动中通过讲解、幼儿的操作,发现幼儿对于“两两对应”这个概念很模糊,对于单数双数的内涵也是一知半解。活动结束后,我针对孩子们在活动中出现的情况,重新进行了思考。决定利用平时课间引导幼儿在合作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来巩固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终于功夫不付有心人,在第二教时有了一定成效,很多幼儿在做作业时,速度、正确率都相对提高了。

29、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椭圆形。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2.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3)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椭圆形。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30、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谁的花纹》教学设计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根据花纹认识几种动物身上不同的花纹,并能根据花纹找出动物。

  2.能根据图案找出图案花纹样式。

  3.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二、 教学准备

  1.PPT(动物图片、各种图案)

  2.操作本、勾线笔人手一份。

  三、 出示PPT,认识各种动物及花纹。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

  (1.)第一个我们看看是谁呀?(奶牛) 对,仔细观察一下奶牛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块一块的,黑白相间的)。

  (2.)再来看第二个小动物是谁啊?(长颈鹿)哦,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底纹是白色的,上面有一块一块的褐色斑纹)。

  (3.)接下来看第三个小动物是谁呀?(斑马)诶呀,它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一条一条的,黑白相间的条纹)。

  (4.)来,我们看最后一个是谁?(猎豹) 它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呢?(金色毛发上有不规则的斑点)。

  总结:哇!原来它们身上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

  奶牛身上的是黑白的,像什么?(云朵)

  长颈鹿身上的是一块一块白底褐色的,像什么?(巧克力、地面砖)

  斑马身上的是一条一条黑白相间的,像什么?(斑马线)

  猎豹身上的是不规则的斑点,像什么?(眼睛)

  四、 出示PPT,根据图案找出动物。

  接下来老师呀要给这些小动物施个魔法,把他们身上的花纹各取下一部分,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是谁的,好吗?(好的) 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闭闭好,老师要施魔法喽(克里克里克里巴巴变)。来睁开眼睛猜猜看它们分别是谁?如果猜对了,他就会变出来哦!

  出示动物身上其中一块ⅹⅹⅹ,这是谁的斑纹?(奶牛)

  、、、、、、、、、、、、、、、、、、、、、、、、、、、、、、、、、、、、、、、、 (长颈鹿)

  、、、、、、、、、、、、、、、、、、、、、、、、、、、、、、、、、、、、、、、 (斑马)

  、、、、、、、、、、、、、、、、、、、、、、、、、、、、、、、、、、、、、、、、 (猎豹)

  哇!小朋友太棒了!!

  五、 枪声,根据图案救小动物。

  发生什么事情了(惊讶),啊,猎人来了。看,动物都被捉到笼子里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把动物救出来吧。(好) 怎样才能把动物救出来呢?(幼儿积极回答)

  真棒,(大拇指)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可是这个猎人也很聪明哦,他设计了一种神奇图案锁,必须要找出和门一样的图案,才能救出小动物,并且有时间限制哦,我们只有10秒钟的时间,时间到门就会消失,就再也救不出小动物了。

  现在我们趁猎人不在赶快救小动物吧,你们看长颈鹿门上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黑色点点的)是这个吗?(拖动4个图案往门上配对) 是的,YE找到正确答案了,时间刚好,看门消失了,我们成功了。剩下还有三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来帮忙好吗?(好)现在请小朋友悄悄走到桌子边,准备好了吗?(好了)每人拿一只勾线笔,找出和门一样的图案就圈起来。

  我们看奶牛门上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横条纹的),好计时开始10秒钟哦。时间到找到了吗?(找到了)

  接下来看斑马门上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黑白格子的) 好,计时开始,10秒钟哦。时间到找到了吗?(找到了)

  最后一个是猎豹,它很着急了,我们小朋友要加速喽,它门上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黑白斜条纹) 好,计时开始,时间到。

  现在来看看我们找的对不对。奶牛、斑马、猎豹依次试着配对,YE找对了。太棒了,小动物都被救出来了,他们要感谢你们,那你们要说什么?(不用谢)

  六、对我们要做爱护动物的“小卫士”好吗

  (好)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是爱护小动物?(积极回答)哦,从你们的话中老师知道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那我们就从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开始吧,比如,不把鱼从鱼缸里拿出来玩弄,不捉小鸟捆起来玩,不踢小狗、小猫等,因为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31、中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辨认数字,在认识数字前提下进行排序。

  2、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3、对数字变化后的形状感兴趣,并乐意尝试。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数字卡片、图片、彩笔、水粉纸

  活动重点: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代表的意义,感知数字无处不在。

  活动难点:

  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一)出示ppt1,并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呈现10个格子提问:“共有几个格子。”

  (二)出示ppt2,并提问.

  1、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边看边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2、给数字进行排队,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二、数字代表的意义.

  1、师:你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

  2、出示ppt,师:为什么上面有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

  三、有趣的数字.

  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

  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

  3、出示图片小猫,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

  4、出示图片魔法师,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

  四、 游戏数字,体验数字的有趣.

  1、展示数字创意画.

  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数字组成?

  五、活动延伸: 你能画出更多不同的数字画吗?

  微课反思优点:

  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放的最显眼。在接下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不足: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经过这次的课,我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3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找相邻数反思

  领域:科学领域—数学认知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知道比某一个数少1,或多1的两个数是这个数的相邻数。

  2.能大胆操作探索自然数列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为两个数找到共同的邻居,愿意与同伴表达操作结果。

  3.发展观察比较能力,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难点:能大胆操作探索自然数列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为两个数找到共同的邻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数字1-10。

  2.物质准备:课件;小汽车卡片、玩具柜(每位幼儿一套);礼物箱、礼物卡—数量是6的笑脸礼物卡、数量是7的大拇哥礼物卡(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1-10数字头饰;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探究相邻数的兴趣。

  1.导入活动,在游戏中找身边的邻居朋友,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语: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玩耍,拉起小手,吹泡泡,变成一个大泡泡。找找你的邻居朋友是谁?和他抱一抱。提问:你有几位的邻居朋友?他们是谁?在哪里?

  2、由感受身边邻居朋友导入为数字宝宝找邻居,引出课题。引导语:不光我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今天就让我们在儿童乐园里,给那里的数字宝宝找邻居。

  二、结合课件观察对比,引导幼儿在儿童乐园——游乐场、海底世界的情境中探索2、3、4的相邻数,理解三者之间数量多少、大小邻居、位置前后的关系。

  1.出示滑梯图片,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发现三者之间少1和多1的数量多少和大小邻居关系。引导语:我们来到了哪里?游乐场里有什么好玩的,快让我们来看一看。提问:中间场地上有几个滑梯?2个滑梯用数字几表示?2的邻居是几和几?为什么是1和3?1比2怎么样?前边场地有几个滑梯?3比2怎么样?后边场地有几个滑梯?教师提升:2的邻居就是比它少1和多1的数。2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是几?为什么?教师提升:比中间数少1的就是小邻居,比中间数多1的就是大邻居。

  2.出示海底世界课件,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理解三者前后位置关系。提问:在海底世界,你们看到了什么?绿色珊瑚礁里有几条小鱼?用数字几表示?3的小邻居在那边?红色珊瑚礁里有几条小鱼?为什么?3的大邻居在那边?紫色珊瑚礁里有几条小鱼?为什么?

  教师提升:小邻居比中间数少1,在前面,大邻居比中间数多1,在后面。

  3.给欢乐剧场座椅数字找邻居,感受相邻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问:海底世界的欢乐剧场出了一点小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边座椅没有座号,怎么办?中间座号是数字几?两边座号数字应该是几和几?为什么?教师提升:两边座椅座号是4的邻居3和5,小邻居在前面,大邻居在后面。

  三、结合实物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在儿童乐园——玩具店的情境中探索发现5的相邻数,巩固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小汽车、玩具柜图片,引导幼儿帮助玩具店阿姨摆放玩具,在操作中发现5的相邻数,探索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引导语:今天儿童乐园的玩具店进了许多小汽车玩具,需要摆放到玩具柜里,玩具太多了,阿姨忙不过来,怎么办?那汽车玩具怎样摆放我们来看一看。提问:一共有几个玩具柜?中间的玩具柜里有几辆小汽车?用数字几表示?两边玩具柜小汽车的数量是5的邻居,应该摆放几辆?

  2.幼儿自主进行操作,教师指导提问:比5辆少1辆是几辆小汽车?比5辆多1辆是几辆小汽车?谁是小邻居?谁是大邻居?小邻居在哪里?大邻居在哪里?重点指导幼儿在摆放小汽车时,找出5的小邻居是谁?大邻居是谁?它们应该摆放在5的哪边?并且摆放上和小汽车一样数量的数字。

  3.幼儿分享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提问: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前面玩具柜摆放几辆?为什么?后面玩具柜摆放几辆?为什么?下面的小朋友你们摆放的对吗?听了同伴的介绍你要想一想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下次摆放的时候你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小结:5的邻居是4和6,4比5少1,是小邻居,在前面,6比5多1,是大邻居,在后面。

  四.结合点子、数字卡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在儿童乐园——装礼物箱的情境中为两个数5和7,6和8找共同的邻居:6、7,获得新经验。引导语:你们真能干,帮助阿姨整理好了玩具柜,阿姨要奖励爱帮助人的小朋友,阿姨要给你们什么惊喜呢?快看看小椅子底下有什么?1.引导幼儿观察礼物数量。提问:你的礼物卡上是什么?有几个大拇哥?你的礼物卡上是什么?有几个小笑脸?2.出示2个礼物箱,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数字,思考数字之间的关系:引导语:我们把礼物卡装到礼物箱里,一会儿带走。提问:有几个礼物箱?上面有数字几和几?谁既是5的邻居,又是7的邻居呢?中间数是几?谁既是6的邻居,又是8的邻居呢?中间数是几?礼物卡上的数量可能是5和7的邻居,也可能是6和8的邻居,你应该把礼物卡放在哪个礼物箱里?3.幼儿装礼物卡,运用新经验为5和7,6和8找共同的邻居。

  4.师幼共同评价。引导语:礼物装好了,我们来看一看。提问:5和7共同的邻居是几?什么礼物卡上礼物数量是6?6是谁的小邻居?又是谁的大邻居?为什么?6和8共同的邻居是谁?什么礼物卡上礼物数量是6?7是谁的小邻居?又是谁的大邻居?为什么?

  五、游戏:幼儿戴数字卡片《找朋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巩固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引导语:让我们在儿童乐园里快乐地玩起来吧,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戴上头饰,变成数字宝宝,记清楚自己数字几宝宝,找到自己的邻居朋友拉拉手。

  2.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声中唱儿歌,找朋友。先请一组数字8找邻居。提问:你是数字几宝宝?你的邻居是几和几?为什么?请数字2、4、6、9找邻居。

  3.教师小结:今天你们在儿童乐园里玩的怎么样?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发现了许多小秘密,我们知道了数字的邻居是比它少1和多1的数,少1的是小邻居,多1的是大邻居,小邻居在中间数前面,大邻居在中间数的后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游戏中继续探索它们的小秘密。活动延伸游戏《邻居拍拍手》:10位幼儿任意选一个数字卡,教师说:“请数字6的邻居拍拍手”,这时数字5的幼儿拍5下手,数字7的幼儿拍7下手。游戏《听鼓声举卡片》:10名幼儿每人拿一数字卡片,听老师击鼓几下,拿相应数字卡片的幼儿举起卡片,之后小邻居、大邻居举起卡片站到相应位置。游戏《涂色连线找邻居》:请幼儿仔细观察卡片中涂有颜色的数字是几,想想他的好朋友是几,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连线。

  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

  1、启发幼儿理解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做?

  2、谁是小邻居?谁是大邻居?为什么?

  3、两个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前面一个数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一个数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前面一个数比中间的少1,后面一个数比中间的多1,小邻居在前面,大邻居在后面。

  教学反思

  在长期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下,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恐惧。因此,要让学习主体回到幼儿本身,让幼儿从兴趣中产生动机,培养幼儿主体探索、操作建构知识的能力。考虑到孩子们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水果成为了我贯穿今天整个活动的主要线索。我通过手指游戏、摘果子、、送果子、运果子,不断激起孩子们数数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和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在各环节的设计上,我根据我班孩子对数的已有经验,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开展活动。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运用较多的是从中间往四周数或从四周望中间数的方法,积累了这方面数数的经验,知道了数数要数得正确一定要数仔细,不能漏数。在摘果子的环节中,既有对前数几种水果中积累的数数方法的运用,又加入了封闭式数数,同时小结了数数在正确方法。而设计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一方面是基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用所积累的数数方法的思考,另一方面是我觉得数数的方法千差万别,通过游戏也能启发他们在以后的游戏中探索、运用更多的数数好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前半部分教师与幼儿的配合还比较默契,后半部分(送水果回家时),秩序有点乱,如果我能以小组为单位,逐一上来将水果放入车中,既有序,又能观察到每个幼儿的表现。

  通过这一课时,我想我们今后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让幼儿更热爱学习:

  1、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生活化”内容,融入数理概念的知识,让幼儿主动轻松地学习数学的知识,并保持浓厚的兴趣。

  2、以有趣的“游戏化”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自行探索发现,建立起经验、沟通、创造的学习过程。

  3、以丰富变化的“多程序”“多模式”题型练习,配合操作道具,让幼儿建立起实验、讨论与表现一致的学习过程。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