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阅读与识字

首页 - 幼儿语言阅读与识字

早期阅读中幼儿认读文字的初步尝试

时间:2022-10-11 17:09:08 A+

早期阅读中幼儿认读文字的初步尝试

早期阅读中幼儿认读文字的初步尝试

  

“”

早期阅读中幼儿认读文字的初步尝试

在孩子的生命初期给孩子读书是孩子获得语言的主要途径,同时能给孩子愉悦。随着孩子初步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方法、技能的掌握,孩子们自主阅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那么,能否在早期阅读中进行识字的教学呢?

对于幼儿园识字教育问题,一些教育家早就有了肯定的论述。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1928、1932)就主张幼儿园应有“读法”(即识字教育),并提出了四条理由:

1、读法和语言差不多,只是加了视觉作用。“其实在实际上,讲了猫的故事以后,给他看一个猫字、一张猫的图画,小孩子……对于这个故事的印象格外深。

2、读法与手工都属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手段。字“可当图画看”,写字“也可当作涂鸦看”。因此,“图画、手工、读法都是表达,都可以做的”。

3、读法是游戏的一种,“教读法的方法,就是游戏,……并且是活动的游戏”

4、“读法不是符号的熟记”,不是要幼儿强记死背,而是适应儿童需要而教因此也就不会也不应该那么枯燥难学。如:可以采取“配对子”、“成句子”、“竞赛”、“讲故事”等方法来灵活进行,随时施教。

为此,陈先生还提出了“幼稚园读法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幼稚园读法极其教学不同于小学的国语科,至于作文写字还谈不到。注音字母在幼稚园里绝对不用,在幼稚园里无所谓正文(即课文),也无所谓补充材料(即教参)。”

世界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也主张将“读、写、算”纳入幼儿教育,她认为6岁前是儿童学习的敏感期 ,3岁至6岁儿童的天性具备学习文化的能力。她从教4岁儿童认字母开始,并通过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活动,让幼儿学会认字,“5岁时至少能够阅读”。她强烈反对塞根的旧式识字教学法(类似于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法),提出了各种能充分调动幼儿感官参与的游戏活动及教具。她研制的汉字教具至今还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另外国内外也有一些幼儿识字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
    1、婴幼儿整体识别理论
    日本著名早期教育家开深大(1986)研究发现,婴幼儿认识汉字的过程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各种内部结构、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的。他们认字时是一种基于图像对象的“整体模式识别”的机制。

2、轮廓密度理论和“倒U”理论
    研究(庞丽娟、李辉,1994年)发现,婴儿的图形识别能力从出生后3个月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