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幼教信息

首页 - 其他幼教信息

新世纪需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时间:2022-10-11 00:51:57 A+

新世纪需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新世纪需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瑞典学者爱伦・凯(1847-1926)在1899年预言:“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100年后的今天,历史证实了这一预言。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在20世纪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哥白尼式的革命。“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这一观念推动了整个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促使学前教育在20世纪末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时代进入了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必将使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展21世纪学前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但是,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算是高质量?怎样使学前教育达到高质量?又怎样适时适宜地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这些问题,在已经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在思考着。
  理论的整合与发展的启示
  在20世纪这一“儿童的世纪”里,我们的认识已在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根植于幼教工作者的头脑中。这些变化与学前教育有关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首先要在理论上、观念上跟上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建立起具有时代先进性的教育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学前教育有关的整合和发展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到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理论
  皮亚杰理论为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所熟知,他的“认知结构”、“教学应面向儿童自发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等学说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与环境互动,教学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已成为不少幼儿教育方案的指导思想。20世纪60-70年代,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广泛接受,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由此而引发出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婴儿及先学前期儿童(0-3岁)是按照自己的大纲来学习的,学龄儿童是按照教师的大纲来学习的,而学前儿童则要在教师把自己的大纲变成适合儿童学习的大纲的情况下才能学习的”等学说,与后皮亚杰理论的某些观点一致,被西方幼教界视为新观念。当前,这两种理论的互补与交融,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观、儿童观以及教育观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为建立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2、从智商(IQ)到情商(EQ)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常用智商(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但是,近数十年来,加德纳的“七种智力”(语言的、数理的、空间的、音乐的、身体运动的、人际的和内省的智力)理论已广为传播,与此相应的“完整学习”也已在实践中取得成效。近期斯腾伯格提出“三元智力”理论,其中“组合智力”包括计划、策略制定、智力活动的控制和调节;“经验智力”包括运用旧经验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的能力;“情境智力”包括适应、改变环境和选择能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最近又提出了“成功智力”的学说,其中包含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这一学说更加接近当今素质教育的含义。因此,智力的发展已大大超越了原有的智商,这种超越,标志着智力研究的深入,也意味着智力教育内涵的扩展。
  情商(EQ)是指情绪智力,这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1996年他们又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情商提倡者认为情商高者易受欢迎,因为他能及时准确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作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相机行事,调整自己的言行。据此他们提出“成功=20%(IQ)+80%(EQ)”。尽管对此人们尚有异议,但是,随着国际化人际交往的日益加强,情商必将为人们所关注,在我看来,情商和智商对一个人的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