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儿童节”的质量感言
后“儿童节”的质量感言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品市场未来几年将继续呈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市场越大,对质量的监管要求也更强烈。cnsphoto
刚刚过去的这个儿童节,孩子们是否感到快乐幸福?他们可能不知道,许多叔叔阿
姨正为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捏着一把汗。
国家质检总局节前公布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儿童服装产品不合格。本次共抽查了天津、上海、江苏等9个省、直辖市74家企业生产的74中产品,合格的46种,产品合格率仅为62.2%,比去年下降近18个百分点。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色牢度不达标、pH值不合格。色牢度差的服装容易褪色,导致颜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可能被皮肤吸收,从而危害儿童健康。pH值是考核面料酸碱性能的指标,如果超标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总之,儿童服装产品质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除了服装,食品、玩具、纸尿布等均存在问题,最具爆炸效果的,就是近日市场上惊现“毒奶瓶”。经央视曝光的劣质奶瓶主要是来自浙江
义乌的“爱宝”、“爱琪尔”、“喜儿康”、“婴儿乐”、“亲心”等品牌,这些涉嫌用废料制成的劣质奶瓶,看上去色泽发黄、有杂质,可能对婴儿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此外,一家细心的媒体还发现,在一些中小学周围,售烟点的密度明显增加。
在这个“最年轻的节日”来临之际,骤然响起阵阵“警报”,这叫大家如何放心欢庆?毋庸讳言,少年儿童是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比起大人来,他们“抗病毒”能力很弱,尚不具备分辨能力,容易受到错误诱导。至于尚在襁褓中的小婴儿,更是要由父母的意志决定穿什么和用什么。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只是一群“被动消费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保护和关爱。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众所周知,上述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和市场两大环节上。从历年产品质量抽查的情况看,有些质量问题简直成了屡教不改的“老大难”,年年曝光,年年重犯。比如服装中pH值不合格,难道予以纠正真有这么难?生产企业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不能容许的。还有,每次抽查中,小型企业的质量问题都极为突出,这就暴露出对其整治不利的弊端。必须认识到,企业虽“小”,但它造成的威胁却很大。近日,有专家指出,为了防患于未然,应对儿童产品实施一整套测试制度,尤其是食品、玩具等产品,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性能测试,并建立试用和召回制度,如果等出了问题再收拾残局,那就太晚了。再者,对农村儿童消费市场要加以监管,不能让那里变成执法空白,安徽“毒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沉痛教训。我们不光要“肃清城镇”,还要“上山下乡”,绝不能让偏远地区成为假冒伪劣的“乐园”。
今年六一儿童节算是平平安安过去了。然而.对各职能部门来说,居安思危仍然是一个基本信条,须臾不可掉以轻心。谁要满足于“过节之前发‘警报’,节日过后睡大觉”,那他可能就会吃大亏。儿童产品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安全,责任重于
泰山。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在前面,果断采取措施,力争把凶险扼杀于“摇篮”之中,就能做到控制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在下一个六一节来临前,把那些烦心的“警报”变成令人喜悦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