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意图:
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单元中,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在单元中体现着学习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
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了解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引发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专题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进行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去感受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体会自然界的奥秘。
3.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4. 培养孩子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视频播放:鲜花盛开的视频。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
2、板书课题:什么是花钟,植物学家修建花钟是利用了花的什么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
A、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问一问你的同桌,并请你的同桌帮你解答一下。同桌请你一定要记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请你再帮同桌解答词语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同桌,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近义词法、反义词法、逐字解词法、偏旁理解词语意思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法)
b、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二)认识花钟: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寻找中心句,概括段意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课文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问题来回答。
A、指名学生答。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着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话来写的。
B、像这样,在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样的句子叫做给关键句,也叫中心句。
C、能像上面一样,寻找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吗?
学生自学后汇报,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二)学习方法、体会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我写(老师在黑板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边读课文,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想,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6、合作仿写练习:你能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吗?
A、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B、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7、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的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三) 、继续追问,了解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你能举个例子吗?
3、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出示花钟图,引导学生补充新的花朵。
和学生一起赏图读文。(配乐)
5、深入探究 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五、布置作业,结束全课布置作业:
1.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在钟面上写上花朵的名字)。
2.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誊写小练笔。依据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板书:
13 花钟
湿度 中心句
温度 花钟 光照 不同的表达形式
昆虫活动
2、一年级下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此,本教学设计重在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2.准备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照片。
学生准备: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学生做游戏时的照片)导入:同学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快乐吗?为什么?(生交流)
2.揭题:是啊,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文题目: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以课间游戏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情境,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都玩了哪些游戏?他们快乐吗?
2.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读顺,边读边对照生字条圈出12个会认字和1个多音字。
(2)读完诗歌后,标一标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3.指名读课文,圈画游戏的名称,读准读好这些短语,读出短语的轻重。
4.交流正音。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它在本文中读děi。读准平舌音怎和翘舌音绳。 图片 跑得快 得到 得劲儿
(2)课件出示表示游戏名称的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读好词语。
(二)识记生字。
1.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2)归类识记生字。
①出示游戏活动图片及相关词语,自由读一读:跳绳、讲故事、打排球、打篮球、打羽毛球、开运动会。
②动作模仿识记跳绳。跳字是什么偏旁?能做个跳的动作吗?( 跳与脚有关,是足字旁;绳是绞丝旁,和丝线有关。)
③哪些生字还可以利用偏旁来识记呢?(讲、排、篮、球)
④加一加,换一换识记羽、戏。(两个习加一加,认识羽;与找换偏旁,认识戏。)
⑤偏旁归类识记连、运。
2.合作朗读,发现规律。
(1)师生合作朗读游戏名称,老师说动词,学生说名词。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前面的字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跟着的是表示名称的词。)
(3)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本课要认的生字大部分在游戏名称里。教学时,教师把识字、读词语融于一体,增加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两个生字讲、许。
2.指导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各描红一个,再临写几个。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
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
以本课生字复习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二、朗读感悟,迁移运用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的意思。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4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结合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等词语。
5.完成小创作。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9.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
本文文字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理解。因此,这里并不需要过多分析,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通过小创作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不错!老师也写诗歌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诗歌。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一个人玩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保底要求,但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特点,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玩、很、当、音、行,指名认读。
2.游戏闯关:填一填,给生字找家。
玩 很 当 音 行
图片
3.课件出示这几个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
4.小组交流这几个字的横画的写法,教师及时点拨。
5.学生独立完成这几个字的书写,先描红再临写。
6.展示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经验,本课这几个生字比较容易写,所以教师重点点拨关键笔画,可放手让学生独立书写,培养了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 很好
两个人玩 很好
三个人玩 很好
许多人玩 更好
3、一年级下小青蛙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小青蛙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儿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虫,自觉地保护青蛙。
4、 初步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和韵味。
2、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青、气、生,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 继续巩固对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 教师出示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力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请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图。
2、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青蛙的小知识:青蛙小时候名叫小蝌蚪,浑身是黑色的,长者长长的尾巴,渐渐地,长出了四条腿,穿上了绿衣服。它们的叫声呱呱呱,还是捕虫高手呢!
3、 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生字青的书写: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四笔横要长,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笔撇画改成竖画。
二、 初读儿歌,认识汉字
1、 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忍者倾听。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1) 指名学生交流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明确:儿歌有六行,三句话,句号是判断一句话的标准。
(2)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气、晴、眼睛,指名多生认读,强调:清、晴、睛都是后鼻音,发音要到位准确。
(3)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卡片:保护、害虫、事情。指名认读,理解害虫的意思。出示苍蝇、蚊子、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图片,适当讲解它们的危害。
(4) 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句话,出示请你、让、生、病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5) 指名朗读全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 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多读几遍,与同位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 出示本课中的生字,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予以鼓励和指导。如:清、晴、眼、睛、保、护、情、请、让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来记住它们;病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一个新的偏旁,叫做病字头,里面是丙字。
(3) 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将本课生字拆分成一些部件,制成卡片:如氵、日、目、亻、扌、宀、忄、讠、疒、青、呆、户、丰、口、上、丙,让学生动手将这些部件组合成本课认识的生字。同位相互合作,拼好后再读一读。
三、 再读儿歌,读出韵味
1、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与本课的生字宝宝们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儿歌,来和课文交个朋友吧!
2、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与同位互读。
3、 指名多生朗读,教师及时予以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节奏和韵味(利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儿歌朗读中的节奏和韵味。)
4、 全班齐读儿歌。
四、 指导生字书写
1、 出示本节课会写的生字:青、气、生。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2、 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
3、 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予以指导小结。
4、 师范写讲解:气字第四笔横斜钩要略呈俯势;生字第一笔撇略短,两横之后再写竖,最后的一横要略长,托住整个字。
5、 学生自主描红、仿写、临写,师巡视指导。
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许多汉字宝宝交上了好朋友,还了解了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将课文读得既正确、流利又好听,收获可真大!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青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美观书写清、晴、情、请四个汉字。
2、 理解儿歌内容,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的观念,渗透情感教育。
3、 通过对青加上偏旁组成的新字进行比较,初步感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谈话导入
1、 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 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儿歌,认识可爱的小青蛙。
二、 学习课文,理解儿歌内容
1、 学生自主朗读儿歌,说说从儿歌中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当小结。
(1) 第一句中,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身子小,眼睛大。出示青蛙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
(2) 第二句中,明确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保护庄稼生长。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青蛙是补充能手的认识。
(3) 第三句中,学生自主交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
3、 全班齐读儿歌。
三、 形近字比较,感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1、 师过渡、;小青蛙师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的青字也是一位爱交朋友的汉字呢!同学们在儿歌里找一找,青字都和哪些偏旁交上了朋友,又变成了哪些新字呢?
2、 生边读儿歌边找出由青字组成的汉字。
3、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清、晴、睛、情、请,并指名认读。
4、 引导学生观察这五个汉字,说说自己在读音和字形上的发现,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当小结:这五个字的读音都与青很接近,字形上都是由青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
5、 师出示这五个偏旁:氵、日、目、忄、讠,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五个偏旁和青组成的汉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能组成哪些词语?
6、 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三点水旁的清一般表示喝水很干净,与水有关;日字旁的晴是指天气晴朗,和太阳有关;目字旁的睛表示的是眼睛;竖心旁的情表示心情、事情,和人的感情有一定的关系;而言字旁的请表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很有礼貌,与说话有关。
7、 师小结:像清、晴、睛、情、请这样的汉字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青字表示读音,而另一部分的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叫形声字。
8、 适度拓展:鼓励学生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又哪些字是形声字,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形声字板书在黑板上。
四、 生字书写
1、 出示本课剩下的要求会写的生字:清、晴、情、请。
2、 学生自主观察这四个汉字的书写要领,并与同位相互交流。
3、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一点。
4、 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和可爱的补充能手小青蛙交上了好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一组由青字组成的形声字,发现了这些汉字的有趣之处,学习汉字,真的是太有趣了!
板书设计:
4、 小青蛙
氵 清 清水
日 晴 晴天
青 目 睛 眼睛
忄 情 心情
讠 请 请坐
4、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掰、扛、摘、扔、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会写往一个字。
教学重点:
1、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会写生字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猴子。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小手准备。(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小猴子下山。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3组词语
(1)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捧着
扩展:1)利用图片做动作。
2)用掰、扛、摘、扔、捧、抱、追这几个动词中的一个字说一句话。
(2)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3)蹦蹦跳跳
词语积累:又( )又( )训练。
AABB式词语训练
三、学习课文。
1、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了很多地方,那么它都去了哪里呢?你能把这些地方找到吗?(PPT填空)
玉米地 桃树下 西瓜地 树林里 空着手
2、绳结梳理课文
(1)板书绳结,贴出地点。
(2)请生贴关键字词帮助梳理课文。
3、结合插图对比情节绳四人小组复述课文
4、总结主题
现在课文讲完了,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小猴子最后为什么还是空着手回家了呢?谁来说一说?
有时候,我们小朋友就像小猴子一样,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做一件事情不喜欢了,就放弃了,这样子,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始有终。
四、写生字往
(1)观察字形。
(2)说出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主笔位置。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同桌评价。
(4)与之前学过的生字住进行比较。
五、家庭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5、一年级下咕咚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咕咚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熟、拦等2个生字;会写吓、象等2个字。
2. 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3.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2、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回读全文。思考:
二、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1、师引出熟:小朋友们吃过木瓜吗?木瓜甜甜的,你们看,木瓜的皮金黄金黄的,这样的木瓜就是熟了的。出示熟,读准音,辨析字形,组词。
2、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掉进湖里,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咕咚。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兔子光凭耳朵听到的声音判断事情的错误。
过渡:那小动物们听到咕咚的声音,都是怎么做的呢?先看看兔子吧!小朋友们自己先来读一读。
1、 小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有什么表现?(预设:吓了一跳)
学写吓字,注意口字旁的位置。
2、 小兔子吓了一跳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预设:拔腿就跑)
仔细看看图,知道拔腿就跑是怎样跑吗?谁来做一做动作表演一下?(跑得很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贴图:兔子,板书:跑)
指导朗读(我好像看见了一只跑得特别快得小兔子。这只兔子跑得真快啊!哇!一溜烟就跑了,跑得好快!)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句.(指名读3-4,齐读)
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啊?(因为兔子吓了一跳,好害怕;咕咚可怕极了。)
3、指导朗读兔子的话: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① 请你来当当这只兔子,读一读。(我听出来了,兔子你在叫呢,真害怕!)
② 谁再来当当这只害怕的兔子,叫一叫?
③ 兔子你为什么这么害怕?你以为咕咚是什么东西呀?
(预设:妖怪、怪兽、水怪。。。。)
那兔子,现在有水怪在后面追你呢,你害怕地叫起来-------生读。
4、点拨:这是一只多么慌张的兔子啊;哇,真可怕啊!我看到了一只胆小的兔子啦;)齐读。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其它小动物们光凭别人的话,盲目跟从的错误。
1、 师:兔子这一叫吓着了哪些小动物?(预设: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
学写象字,注意笔顺和弯钩的写法。
2、(出示插图二)师生合作读。
瞧,兔子这一叫,吓着了一连串的小动物,老师想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这一段。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合作。男生读蓝色部分,女生读红色部分,黑色的部分由老师来完成。好吗?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咯!
3、引导发现,小动物们叫的句子和跑的句子。
发现了吗?红色部分的句子,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 叫。蓝色部分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 跑。
4、学习跑的句子。
咱们就先读读写他们跑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齐读。
听到别人的叫声,他们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34名。板书:小猴儿子 跟;狐狸 山羊 小鹿(大伙) 跟;大象 跟]
5、小结:像这样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的行为,老师送它一个词叫跟从。
6、学习叫的句子
小动物们都是跟着跑,那他们是怎么叫的呢?我们再去瞧瞧。
出示: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自己来读一读,自由读。
我们先来看看小猴儿和兔子的话,老师发现他们的话有一个地方不一样,我请一个人读兔子的话,一个人读小猴儿的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他们的话有什么不同。
(用一个不好了和用两个不好了有什么不同吗?)
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读得越来越快)
指导朗读:是啊!读得越来越快了,说明动物们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着急,请你来试一试。
是啊,连用两个不好了,使事情变得更可怕,更危险了!
7、分角色朗读。
看来,这话传到后来是越来越严重啊!传到大伙儿呢?(齐读大伙儿的话)
是啊!这话越传越可怕,传到大伙儿那里就变成要-------(生接说)逃命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动物们的话,看看是不是有越来越可怕的感觉。(男生读:小猴子的话,女生读兔子的话,大伙的话齐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明白道理
1、大家全被吓坏了,只有一个动物跟大家不一样,谁呀? 请大家自由读第5自然段。想想野牛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2、出示: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大象说: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大伙儿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① 自由读,思考野牛的表现跟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
② 交流反馈:
⑴ 拦住,重点学习拦
野牛为什么要拦住大伙儿呢?他拦住大伙儿干什么呢?
(预设:野牛不相信,他拦住大伙儿---问)
⑵ 问(板画:嘴巴)
他都问了谁呢?(预设:大象、大伙儿、兔子)
⑶ 情境采访
那现在老师来当野牛,采访一下这群害怕的小动物。
师(戴上头饰):大象,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生: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师:大伙儿,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
生(全班):没看见。
师:你们都没看见,(点红:都没看见)那为什么跟啊?小猴儿,你为什么跟啊?生:。。。
师:小鹿,你呢?生:。。。。
师:狐狸,你呢?生:。。。
师:原来你们都是没有亲眼看见(板画:眼睛),就跟着别人跑,跟着别人叫,这样的行为,送你们一个词叫:盲目。意思就是说,好像盲人一样,看不见了,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别人怎么说就跟着说,自己没有想法。比如说,上数学课的时候,一个人报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其他人想都不想就跟着叫,这样的行为也叫盲目。想都不想就跟着跑,就把它叫做----盲目跟从。
师:小动物们,那你们都跟着谁跑啊? 生:兔子。
师:那我来问问兔子吧!兔子啊,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生: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师:原来兔子也是没看见,而是耳朵听见的啊。(板画:耳朵)
⑷ 导出寓意。
师:好,采访结束了。现在我们再来想想,野牛与动物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你最喜欢谁?
情况一(预设:我最喜欢野牛,野牛会用嘴巴问,用眼睛看。他会思考。他会自己想。)
师:你和野牛一样,真会思考,很聪明。(板画:心)老师把这个聪字送给你。(板书:聪)
情况二(预设:我最喜欢野牛,野牛最聪明。野牛最勇敢。)
师:老师也喜欢野牛,野牛跟大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光凭听到的叫喊声就盲目地跟着跑,它能用心思考呢!(板画:心)
3、小结并板书,
师: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象,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结合教师的小结,在黑板上,将耳朵,嘴巴,眼睛,心合成一个聪字)
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个聪明的聪送给大家,希望你们遇到事情,不要盲目地听,盲目地跟,而能够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三、课外拓展(视频:小马过河)
板书设计:
20 咕咚
兔子 拔腿就跑
小猴子 跟着跑 沉着冷静
一个跟着一个 肯动脑筋
野牛 拦 问
6、一年级下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两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和横折钩1个笔画。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短语,了解意思,知道四季的景物特点。
3、通过看图、熟字比较、借助拼音等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并结合生活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字形的识记。
4、借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联系画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5、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并试着积累语言。
6、感受四季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联系画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并试着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四季童谣》。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完后,老师要考考你。
2、说说这首儿歌中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
3、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课《春夏秋冬》,看老师板书课题。
4、教读课题。
指导读好:春图片,翘舌音,前鼻音;冬图片后鼻音。
二、走进课文,感知四季
1、看图识词,随文识字
(1) 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各是什么季节?
(2)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认识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
①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②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随机纠正读得不准的读音。
③古文识字
④生字霜、风、冬变红,强调并教读,霜是翘舌音,风、冬是后鼻音。
⑤再读词语。
(3) 认识霜和雪
①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的霜、雪。
②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③认识部首雨字头
雨字头的字大都表示一种天气现象。借助字的偏旁识字,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
④用霜和雪组词。
2、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 出示动词吹、落、降、飘。
(2)将词语与动词搭配,出示词串,生试读词串。
(3)这四个场景,你最喜欢哪个,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学习生字吹、落、降、飘。
吹:吹要用嘴巴,所以是口字旁。
落:结合动作识记,雨从天上掉下来是落,用落组词。
降:认识双耳旁,他和落意思差不多,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词降落
古文识字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
师:什么落?
师:什么降?
师:什么飘?
(6) 带上动作齐读第二组词串。
3、你还知道四季还有那些特征。
4、教学第二部分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相机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①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②识记游字。交流怎样记住游字,并口头组词、说话。
③男女生比赛朗读词语,比比哪一组读的准 。
(3)学习第二组词串。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①教学生字:池入
指导读好池翘舌音。
入和人、八比较记忆辨析。
②指导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A、师教读,生跟读。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鸟/入林
B、男女生对读,一组一个。
C、师生配合拍手读
师:青草
师:红花
师:游鱼
师:飞鸟
三、巩固练习,熟记生字
1、出示文中的词语和词串,生字变红,生读词组,读准字音,感受音韵美。
2、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读得不对及时举手纠正。
3、在游戏中巩固识字摘果子的游戏认读生字。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
按照先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讲解,生书空;再描红感受字的间架结构;再在田字格里写字,最后同桌互评修改的方式进行。
春、冬、雪、花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chun
春:三横间距相等,第三横稍长,撇捺舒展,底部的日和第二横差不多宽。
dng
冬:折文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两点在竖中线上。
xue
雪:
指导写雨字头。
雪:上宽下窄,雨字头的横勾决定了字的宽度,竖稍长,3 位于雨字头中间。
hua
花:草字头扁一些,书向里斜,竖弯钩在竖中线上。
feng
风:
认识新笔画飞,教读名称横斜钩
示范写横斜钩,要领:起笔写横,略斜,顿笔后折向下写竖,慢慢向外斜,至末端顿笔向上勾。
口诀:横要平,斜要缓,滑到下面往上勾。
风:先外后里,底部平稳,里面撇点。
fei
飞:横斜钩要圆润,撇点相接像翅膀。
ru
入:先撇后捺要舒展。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3、出示常用的词语,学生读并积累
春风春花春雨
冬雪雪花白雪
入冬入林飞鸟
五、再读课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拓展儿歌《四季童谣》,说说从儿歌中了解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知道了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还认识了不少的生字宝宝,在交流中学到了一些新的识记汉字的方法。回忆一下本节课我们用到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做动作理解记忆,熟字比较记忆等。)
七、布置作业
1、将今天学习的词语及词串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爸爸妈妈说说你喜欢的一一个季节。
2、读其他的写四季的儿歌或童诗。
7、五年级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看图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矛与盾的图片,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兵器?(生猜)这是古时候的两种兵器:矛和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之相关的文言文《自相矛盾》,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看到题目谁有什麽疑问?什麽是矛、盾?谁来帮助他?你说,介绍了形状。你说,介绍了演变过程。你说,介绍了材料。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矛是用来进攻的兵器,盾是用来防守的兵器。
二、读准确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你来评价一下,听出了他读错的词语,评的也不错,看来你听的很认真。谁还想读?你们四个人读,一人一句。字音咬得真准。
3、师: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
4、听老师读,好吗?
5、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6、师:谁还想读?不错,读出这种韵味了。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读明白
1、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还要把它读明白,怎样读懂课文呢?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生:结合注释 师:好方法。
生:多读多想。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联系上下文。 师:不错。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上网。 师:不过咱们在课堂上不能用。
生:借助字典、词典。 师:这无声的教师对学习帮助挺大的。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
2、大家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楚国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究竟在干什么呢?谁先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语、哪一句话的意思?你是怎麽知道的?
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板书:盾 莫能陷)还抓住两个同音字鬻、誉(板书)来理解句意,真会学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你说。你利用以前的字来记住鬻,根据意思来记住誉。方法挺好的。
5、指导朗读: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谁来帮帮他,应该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你再来试试!有进步!谁再来试试?你可真会誉盾啊!
6、接着交流。你读懂了这句话(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抓住了这个双重否定的说法,体会到了楚人的良苦用心,你学习真认真。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你真会读书,把他的心理都读出来了。谁再来试试?尔等真会誉矛也!
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出正确的答案。说说你对(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理解。你是怎样学会的?老师听出来了,你根据注释抓住重点字词或、以、陷,何如来理解句意,很会学习。
8、师: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你说,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你真会读书,还加上了手势,真形象。
9、楚国人被这么一问,有什么反应呢?(其人弗能应也。)你来说,说说你是怎样学会这句话的?哦,你是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这句话的。
10、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四、领悟寓意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麽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楚国人回到家是百思不得其解,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样劝他改正错误呢?是啊,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看来你真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劝人实实在在。
3、听了大家的解释,老师明白了这则寓言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自相矛盾。
4、大家真厉害,轻而易举就读懂了这篇文言文。
五、配音讲故事
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大家看看表上配音的要求,跟着动画,自己试着先配一下。谁愿意来配音?大家的积极性真高,挑三位同学吧,你为楚人配音,你为买东西的人配音,你就为叙述人配音吧。
第一次配音就这么棒,下去自己好好练练,将来的配音员就非你们莫属了。
掌声送给他们,谢谢他们带我们进入这热闹的集市。
六、背诵积累
学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背诵了呢?谁来试试?真厉害,老师为你点赞。还有谁想试试?巾帼不让须眉呀!会背的请起立,不会背的可以看着课本朗读,大家一起来背诵,起
七、拓展阅读
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等,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古人写的文言文,课下,大家搜集来读读,背背,相信你一定会爱上文言文。
8、五年级下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禽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明确任务
1.关注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2.纵览单元课文,导入新课。
二、交流预习走进课文
1.交流资料。
交流学生预习时,查阅的相关资料。
2.关注阅读。
(1)关注诣
(2)关注为设果,果有杨梅。
幻灯出示:为设果,果有杨梅。
(3)关注夫子家禽。
幻灯出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初读课文关注朗读
1.读通读顺。
幻灯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出停顿。
幻灯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读出理解。
四、深入体会聚焦语言
1.聚焦对话。
幻灯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应声答曰。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比较表达。
(1)回应巧妙。
(2)语言委婉、得体。
3.积累课文
(1)练习读。
(2)尝试背。
4.推荐阅读
(1)回顾已知:《王戎不取道旁李》。
(2)拓展阅读:《孔文举年十岁》。
幻灯出示:韪(wěi)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5.背诵课文。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生字书写。
重点指导生字梁和禽的书写。
2.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背诵课文《杨氏之子》。
(3)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9、五年级下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初读感知,梳理内容
1、古时候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你搜集了哪些故事,咱们来交流交流?(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以弱胜强的故事《田忌赛马》,板书课题。大家注意忌字的写法,上下结构,上边是自己的己。
2、课题中关键字在赛,围绕赛字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课文主要讲了(田忌与齐威王赛,赛了两次,第一次齐威,田忌输了,第二次齐威王输了,田忌赢了。)
4、同学们真会学习,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弄懂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咱们来看看第一次比赛,他们怎么比的?谁来说说?
我请两位学生上台用准备好的教具马匹进行演示比赛过程。
5、田忌输了,三场下来,田忌都败了,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他会怎样想呢?
6、一个垂头丧气不仅让你们看到了田忌的神情,还描摩到他的内心。他把失败的原因都推到马儿头上去,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马场。)
7、齐威王获得胜利,此时在做什么事情?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的夸耀自己的马。
生活中你有得意扬扬的时候吗?
二、锁定重点,深入探究
1、就在齐威王得意洋洋之时,田忌却与他进行第二次赛马,结果反败为胜,从这不同的结果中,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想问点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解决孙膑用什么方法反败为胜。
2、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孙膑到底用的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预设:
我知道,同样的马,孙膑只调换出场序,用田忌下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输一场,用上等马齐威王中等马了,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2比1胜了。
师:你真会读书,这其实是文中描述的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咱们一起来看看。
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师:第一场比赛齐威王胜了,他一定沾沾自喜,自认为胜券在握。
3、第二场呢?(输了)齐威王(有点心慌)。
大家做做心慌的样子。他紧张啥?(有点不相信自己怎么输了。)师:第三场?(又输了)。此时齐威王:目瞪口呆。
他输得糊里糊涂。此时齐威王是云里雾里,看不分明。咱们来看看第二场比赛,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
(生:仍然是先出上等马,接着中等马,最后下等马。)
而孙膑就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使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正像文中所说
(生齐读: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师孙膑为什么就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呢?在第二次比赛之前,田忌与孙膑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我请个同学读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感受。
(生读3-9自然段。)
5、刚才咱们弄明白了他想了什么办法,现在可进一步思考,孙膑他凭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三、延伸追问,补白想像
1、孙膑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就断定自己一定能取胜?胸有成竹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形容做事非常有把握。)
2、他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刚才齐威王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怎么输了,他多么希望有双慧眼,把这糊涂看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谁借给他一双?(生:孙膑。)
3、孙膑用他的慧眼看到了什么?オ使自己这样有把握胜利?(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4、田忌失败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差;齐威王胜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强,但孙膑却认为快不了多少。什么叫快不了多少?
(就是彼此之间马都差不多。)
5、也就是田忌的中等马虽然比不过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是胜过齐威王的下等马。(生:我从第二次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出。)我们来读读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6、同等级较量,田忌只能败给齐威王,如果调换顺序就能出奇制胜,还是那句话,齐读(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师:他这样一说,田忌瞪了他一眼,生读: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师:如果再赛,田忌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字输。只有在什么情况下,オ能让他赢?生:换马。
7、此时孙膑已是(生:胸有成竹)。
可见,就在这之前,孙膑已经想好了对策,因为他那双慧眼已经看出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再读: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8、田忌看得出来吗?齐威王看得出来吗?而孙膑却看得出来,此时,你觉得孙膑怎样?
预设:孙膑非常自信。
我觉得孙膑非常细心,连那小小差距都看得出来。
9、师:孙膑真是善于观察。赛马场上是风驰电掣,这就一会儿功夫,他竟然把这细微差别,谁的马快,快多少;谁的马慢,慢多少,看得如此(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10、小练笔
课文结束时,只写了齐威王的表情,没有写田忌,田忌会是啥样神情?此时田忌最想干什么?田忌会对孙膑说什么?请大家拿起笔,简单地写一写。
交流。
预设:
你们可知道,当时田忌问了孙膑这样一句话,想知道吗?
田忌说:孙膑老兄,你怎么就知道当时齐威王不会调换顺序,如果他调换顺序,咱们不就慘了!
孙膑说:因为齐威王得意洋洋炫耀自己的马,他得意忘形了,不会调换序的。生: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他一心想,如果再比,取胜的还是他,他打心里是不会换马的。
11、总结:哦,原来这一切,都被孙膑料定了,是呀!会观察善分析,再用高超的计谋,打破常规,才能出奇制胜。
四、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史记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课下同学们不妨去读一读,读史使人明智。
10、五年级下手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手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2、方法: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
1、想不想知道本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吗?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51页,同桌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字词多读几遍。
2、出示黑板检查字词。(指生读,齐读)
扳住窈窕搔痒秽物轧伤纽扣蘸药末
堂皇扶衬渺小鼻涕附庸爱憎养尊处优
3、字词读得这么准确,相信读懂课文更不在话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最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事。)
4、指名说,生补充,桌友互说。
5、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相信大家脑海里一定又产生了很多疑问,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一下吧?
6、质疑:
(1)课文写了五指的什么特点?
(2)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3)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合作质疑,互动体验
1、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但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默读课文25自然段,自学解决这些问题。
自学要求:(1)画出描写五个手指特点的'关键词语。
(2)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将五指的特点表达这么具体的?
(3)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2、交流汇报:谁找到了描写五指特点的关键词语?(指名说,生补充,师板书)那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五指特点表达具体的?(指名说,生补充)
(大拇指形状不美吃苦耐劳先概括后具体
食指姿态不美工作复杂机敏排比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曲线最美养尊处优拟人
无名指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设问)
3、谁愿意把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
4、小结:通过读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作者的笔下,五指的神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而这一切,都源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如果今后我们的写作也运用多种表达方法,相信你们的作文会越来越出色!
四、变式质疑,深入体验
1、师:丰老先生介绍完五指特点以后,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师:从这段文字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板书:团结起来力量大)
五、应用质疑,矫正体验
1、小练笔:
师:下面咱们进行一个小练笔的活动。
师:五根手指团结互助,齐心协力才能很好地为主人服务。可是突然有一天,它们几个心血来潮争起功来了。同学们想知道大拇指是怎样给自己争功吗?
大拇指首先发话,扯开嗓门道:在五指之中,我的力气最大,按钉书机、钉图钉,多重的活,都得由我上阵!说着,得意洋洋地瞟了大家一眼,再说了,比较轻巧的活有按手印、鉴定指纹等也离不开我,你们去能算数吗?然后,又不屑一顾地瞪了大家一眼,继续显耀:操作电脑键,是我;发信息,是我;按遥控键钮,是我,数人民币,是我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是我是我还是我我的功劳最最大
2、师:听了这段文字,大家有什么感受吗?老师这还积累了一些有关争吵方面的词语,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小黑板示)
不甘示弱唇枪舌战得意洋洋喋喋不休盛气凌人滔滔不绝
愤愤不平振振有词趾高气扬不屑一顾傲气十足扯开嗓门
师:同学们平时肯定也注意到争吵时还有哪些动作和神态,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平日的观察和自己积累的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来写一写其余四指是怎样为自己争功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了解了五指的特点,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次朗读丰子恺文中说的最后一段话来结束这节课。(生齐读)
七、板书设计
11、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静谧,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荷兰的独特风情。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讲,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荷兰的相关图片、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搜集荷兰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威尼斯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走进另外一个美丽的国度荷兰。荷兰素有牧场之国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田园风光吧。(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荷兰进行介绍。
3.观看荷兰风光的图片,欣赏当地风光。
通过分享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我们看到了荷兰的风土人情,那么,作者笔下的荷兰又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交流,欣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感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
仪、眺、骏、驰、辽、绵、凳、吆、铃、铛、罐、恢、踢、牲、畜。
(2)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随机正音:
仪态 端庄 远眺 骏马 遮掩 阻挡 飞驰 辽阔 赞许 吆喝 铃铛 板凳 恢复 沉睡 牲畜 灯塔
(3)指导眺、骏、凳、吆、罐、畜等字的书写,强调骏、罐不要丢漏笔画;注意眺的笔顺;凳各部件要写得扁一些,整体不要太长。
4.指名分段接力读文,学生和老师共同点评朗读。
5.小组交流: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自由讨论,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汇报,教师指导点评。
引导学生找到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生字、生词回归到课文的方式,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同时感知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交流,学生既能够通过读来更好地感受荷兰风情,又能学得轻松愉快。
三、再读课文,体会风情
1.课件出示:
晚霞满天牛羊歇猪羊家禽享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你喜欢牧场之国的哪个方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牧场之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悠然自得、惬意舒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4.配乐朗读。学生找到的句子,感受荷兰田园风情。引导学生读出悠然自得、惬意舒畅的感觉,教师可以范读,同学之间互相赏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达情感,并针对语境的特点,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概括牧场之国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通过摘抄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感知全文
1.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牧场之国荷兰,谁能来说一说: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生概括。―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语言概括。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品读课文,体会意境
过渡: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牧场之国的四幅画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吧!
1.第一幅画卷碧绿草原牛成群。
(1)齐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成群的牛都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
文字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①引导学生想象牛群可能在思考什么?
文字2: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②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③仪态端庄的贵妇人是什么样的?无比威严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④谁能通过朗读,读出贵妇人的仪态端庄和家长的无比威严?
2.第二幅画卷骏马飞驰真自由。
(1)这里的骏马是什么样的?(膘肥体壮、自由飞驰)
(2)在辽阔无垠的原野,成群的骏马自由地飞驰,那是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
(3)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骏马飞驰的畅快。
3.第三幅画卷猪羊家禽享悠闲。
(1)除了成群的牛、飞驰的骏马,还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又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绵羊、猪、小鸡、长毛山羊)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动物们的状态?(悠然自得、安闲)
(3)谁想感受一下动物们悠然自得的快乐生活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4.第四幅画卷晚霞满天牛羊歇。
(1)白天牛群、骏马、家禽等都悠然自得地享受属于它们自己的自由王国,那到了晚上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2)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
(3)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4)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荷兰的夜晚?(宁静、祥和、静谧、美好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四幅画卷展开,以朗读为手段,以读促讲,加深理解;以读促感,通过想象情境、带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牧场之国的宁静祥和。
三、讨论交流,重点感悟
1.引发思考:文章中几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分别在哪里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在不同段落中出现,作者感叹的情境是各不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及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结构设计的理解。
四、资料延伸,拓展练笔
1.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荷兰不仅仅是牧场之国,也是水之国、花之国,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仿照作者的写法,试着写一写。
3.交流点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和转化,同时丰富了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晚霞满天牛羊歇猪羊家禽享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2、五年级下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理念:从爱哭、爱诗、爱梅体会外祖父的乡愁和坚守一生的中国魂。
一、人物介绍,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先生,洪镜湖。
简单介绍洪镜湖老先生的生平。
师:在他的外孙女眼中,洪老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梅花魂》,寻找答案吧!
二、爱哭的外祖父
师:同学们,在小莺儿眼中,洪老先生是怎样的外祖父呢?
生:爱哭的外祖父。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的外祖父哭了几次?
生:第一次是外祖父在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第二次是外祖父不能回国的时候。第三次是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时候。
师:三次落泪有何不同呢?
生:第一次落泪是默默哭泣,第二次落泪是呜呜大哭,第三次是泪眼蒙眬的哭泣。
师:请仔细品读课文,体会三次落泪的原因吧!
出示:爱哭的外祖父乡愁
三、爱诗的外祖父
出示诗歌,指导学生品读诗句。
师:同学们,诗歌总是引得外祖父伤心落泪,为什么外祖父还要读诗呢?
指导学生讨论。
师:唐诗宋词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是精神的寄托,让我们将这几句诗歌读一读吧!
出示诗歌,指导朗读。
四、爱梅的外祖父
师:同学们,想一想外祖父之所以爱哭,之所以爱诗都是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乡愁。
师:既然如此,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做《外祖父的乡愁》,却叫《梅花魂》呢?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有关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师:这梅花魂其实就是外祖父心中的中国魂呀!外祖父把无形的乡愁寄托在梅花之中!
出示陈慧瑛女士的资料。
师:陈慧瑛女士也没有辜负外祖父的教诲,梅花魂她上传承了下去,成为了她坚守一生的品格!
师:梅花魂更扎根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海外华侨同胞们也纷纷出力鼓劲。看到这些新闻,老师再一次想起洪老先生说过的两句话,同学们,请齐读!
出示: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着梅花魂,中国魂,有此气节,我们终将战胜一切磨难!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查一查我国的海外侨胞为了帮助祖国抗击疫情都做出了哪些贡献,并写成一篇小短文,读给家人听一听。
13、五年级下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景阳冈》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23回改写的。主要记叙了108条好汉之一的武松打虎的故事。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文章对武松形象的描写可谓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语言描写,突出音容笑貌。心理描写,映射内心变化。动作描写,凸现英雄气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重点难点】
了武松的勇武和机智,语言气势磅礴、生动传神,我把这个环节作为教学重点。而引导学生明白武松到底怎样打死老虎以及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中正确评价武松、店家和官府则成为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水浒传插曲。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你知道谁?
林冲、宋江、李逵、、、、
看来同学们对《水浒》并不陌生,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好汉武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三、推前想后、理清课文脉落
1、课文除了写武松打虎还写了什么?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2、按照以上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四部分)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武松打虎)
四、学习武松打虎
1、武松是怎样打虎的?请同学们边看书边听老师范读。
2、从这部分内容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武松的机敏、勇敢、力大无穷
老虎的凶猛、强悍
3、武松知道冈上有虎吗?从哪看出?
酒店喝酒店家的劝说、官府的榜文。
过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就到课文中去体会一下武松的英雄气概。
五、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1、用笔划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交流、体会
3、分角色朗读
六、拓展延伸
有人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在读了。你同意吗?
14、五年级下红楼春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红楼春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猜测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大意,感悟贾宝玉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逢《红楼梦》梳理学法
1.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故事,感受了古典名著的魅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红楼春趣》。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本文题目是编者所加。
2.你们了解《红楼梦》吗?能否结合预习时查阅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
3.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不少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能回忆一下吗?
(1)遇到不理解的词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联系影视作品等方法猜一猜大概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的阅读背景,读懂课文大意。
(3)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文对照阅读等方法,体会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图片
4.这节课,我们可以用上这些方法阅读《红楼春趣》看看课文写了哪件趣事,进而体会主人公宝玉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常握了一定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所以,本课的教学,先让学生梳理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些方法开始本课的学习。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前面教学的加深巩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图片
板块二 你猜我猜,理解词句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以前学到的方法猜一猜它们的意思。
2.交流:
(1)检查生词的读音。
(2)猜一猜下列词句的意思,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一时风紧 黛玉因让众人来放。(联系上下文)
咱们也放放晦气。(联系生活)
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联系生活)
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矍子来。(联系上下文,实在猜不出来,可以跳过去。)
图片
(设计意图:本课中,学生不理解的词句比较多,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面对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到的各种方法猜一猜它们的意思,一方面降低了阅读难度,另一方面也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图片
板块三 默读课文,领略春趣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文章里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一边读,一边圈画。
2.交流: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预设:春天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
(2)文章里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预设:
①风筝有趣。风筝各式各样,有美人儿,有沙雁儿,有软翅子大凤凰,有大螃蟹让人目不暇接。
②放风筝的情境有趣。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一面拨起籰子来。宝玉为放风筝急得满头大汗,又差点把风筝跺烂了。宝琴叫丫头放大蝙蝠,宝钗放起一连七个大雁人人都沉浸在放风筝的乐趣里,我们仿佛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
③放风筝的习俗有趣。把风筝放走,让它越飞越远,带走晦气。这种民俗,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心愿。
图片
3.春天的大观园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宝玉等十几个天真烂漫的少年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读了本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热闹的、趣味盎然的图景。难怪编者给本文取题为红楼春趣。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潜心阅读中亲近文本,初步体会《红楼梦》的语言魅力。在学生的自主交流过程中,他们既能看到小说中描绘的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也能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板块四 结合原著,谈谈宝玉
1.本文出现的人物众多,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笔圈一圈出现了哪些人物。
2.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相关资料,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原著中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课中,出现的人物前前后后有十几个。在原著中,他们性格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他们之间,或为兄弟,或为表兄妹,或为主仆关系错综复杂。假如不联系原著,学生的阅读就成了空中楼阁,难以深入。而且,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定的查阅资料辅助阅读的能力。所以,本环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简单讨论人物间的关系,为后面感悟宝玉的形象埋下伏笔。)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主人公贾宝玉的语句。和前几篇课文一样,我们关注人物的言语细节,思考:读了文章,贾宝玉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4.师生交流。
预设:
(1)喜欢玩闹。
出示: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点拨:宝玉本来在室内,听到帘外丫头们说有风筝,立刻就要出来看个究竟,说明他爱玩。
出示: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
点拨:一个又字很有趣,说明宝玉经常性地看到新鲜好玩的事就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2)率性纯真。
出示: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点拨:风筝放不起来,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宝玉看到别人都放了起来,唯独自己不行,急得满头大汗。这一头汗,将一个男孩的好胜心写得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宝玉的纯真可爱。
出示: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拌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点拨: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一个任性的充满孩子气的宝玉。恨的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风筝放不起来,他不是仔细去发现问题,而是采取这种幼稚的有些赌气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3)待人平等。
出示: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点拨:宝玉是主,紫鹃、晴雯、袭人是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他们有着贵贱之分。可是,紫鹃对于宝玉要把风筝还给嫣红姑娘的提议,不但公然反对,而且还笑他太死心眼儿。那个替宝玉去取风筝的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按理,没替主人办成事,小丫头会担心宝玉责罚,可她偏偏笑道,可见,宝玉一贯对她们有宽仁之心。赖大娘送给宝玉的风筝被晴雯私自放走了,宝玉只能遗憾地说:我还没放一遭呢!袭人把大螃蟹风筝送给了三爷,宝玉也不气恼。可见,贾宝玉虽然是一个贵族公子,可是他却有超越那个时代的平等意识。在他的眼里这些丫头奴仆和他一样,是有尊严的生命,需要体谅,需要爱护,需要尊重。
5.导语:同学们,这就是宝玉,他爱玩爱闹,率性可爱,待人平等。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曹雪芹的影子。除了以上我们说到的,你还有什么发现和感受呢?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感悟宝玉的形象的方法,和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前几篇课文相同的是,都是通过人物的言语细节去感悟。不同的是,本课中,宝玉的形象还要放在众多人物的关系中去考虑。)
板块五 拓展延伸,结缘《红楼梦》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曹雪芹的笔触,走进了《红楼梦》里的那个春天,欣赏了春暖花开、纸鸢翻飞的美景,认识了宝玉这个率真可爱的少年。《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几百年来,俘获了无数读者的心。如果通过这节课,大家能和《红楼梦》结缘,在闲暇之余读一读,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15、五年级下村晚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村晚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的读音。
2.借助文中注释与插图,说说诗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3.根据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并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文中注释与插图,说说诗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教学难点:
根据诗句内容想象画面,并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前两节课学习了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能背诵出来吗?指名35生背诵。再齐背诵一遍。
2、今天继续学习与儿童有关的古诗,请看题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对学生来说易背易忘,因此要不断地复习巩固,形式多样地去背诵,让学生愿意去背诵,背诵内容方能植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指名背诵要兼顾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这样利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需要不断地巩固,才能记忆深刻。)
二、初读古诗,体会朗读之趣。
1.打开课本,第3页,把生字读三遍,再读3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字音如果读错了要及时给予纠正。发现学生易读错的诗句引导多读几遍。
3.齐读古诗2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成功的朗读方式就是学生能够激情朗读,把字读在自己的心里面,而不是被迫地、机械般读书。)
三、深层读诗,感受用字之妙。
1.看注释,默读古诗,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诗句意思。
3.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诗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之意。
4.再次欣赏画面,诗句中的哪个字更好地描述了画面?板书 衔 浸
5.诗人笔下美丽的画面中还有什么景物呢?
6.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齐读第一句。
板书 满
7.看着板书,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设计意图:诗句山衔落日浸寒漪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借助画面,直观形象,容易理解。美好的景物呈现在奇妙的文字之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满 衔 浸字用得妙,诗句中重读这些字,顺利达成有感情朗读之要求。)
四、想象故事,体会意境之美。
1.默读后两句,想想牧童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交流。预设:牧童看着牛儿吃着嫩嫩的青草,喝着甘甜的池水,似乎在对他说小主人,谢谢你,带我来这么好的地方,我吃饱了喝足了,我们可以回家了。牧童甭提有多高兴了,于是拿着他的短笛,骑上牛背,口里喊着回家喽。看着牛儿鼓鼓的肚子,心里想回到家,大人们一定会夸奖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于是换个姿势,横坐在牛背上,吹起了他的短笛。
3.正如诗句所说,齐读后两句,板书 横牛背 信口吹
4.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板书 淘气天真 悠闲自在
5.引导有感情朗读后两句,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抓住牧童的心里、神态,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既可以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又可以编故事,还能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突破本课重难点。)
五、课堂总结,积累相关古诗。
三首古诗让我们感受了古代儿童的生活情趣,类似的诗篇还有许多,课下可以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课堂上的学习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外学习提供方法。)
板书设计
村晚
满 衔 浸 字妙景美
横牛背 淘气天真
信口吹 悠闲自在
(设计意图:板书应呈现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要精练、醒目,让学生受到启发。
16、四年级下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⑴ 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⑵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
2、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陈醉云是怎样描绘的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4、全班交流:
教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出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
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⑵ 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已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已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鸭群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明人静图)
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3、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4、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
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导语: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味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⑴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⑵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整体回顾,延伸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自由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四、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五、课外作业
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
17、四年级下母鸡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母鸡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母鸡》课后的习题2这句话在逻辑上有缺陷,不是老舍先生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就真的是这样,而应该是母鸡本身就具有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品性,是老舍先生用慧眼发现后用文字把这些品性写了出来。
这种逻辑错误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等同于告诉学生,你可以用写作随意编造、定义。但写作要做到真实,应该用手中的笔去描述、创造。虽然,有些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但虚构不是虚假,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
对于状物类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写作视角和素材,绝不能教学生瞎编乱造。
板块一:话变化
默读课文,画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
一向是什么意思?(从来,一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作者对母鸡可谓是讨厌至极。
不敢再说明作者是现在是怎样的态度?(尊敬、畏惧)从讨厌至极到不敢讨厌,态度变化之大,让我们感到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老舍先生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们一步步来解答这些问题。
板块二:话缺点
起初,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至极?反复读文,勾画文中的关键词句,提炼总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讨厌的语气。
老舍先生被尊为语言大师,他用词特别精准。读这几段话时,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对母鸡的讨厌。这种厌烦的情绪除了从所写事例本身传达出来以外,在语言文字上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下面这些词语的潜台词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并且:有理由叫一叫也就罢了,然而没有任何原因,这就有点不可理喻了。讨厌!
那么:没完没了地乱叫也就罢了,还故意扯长了声如怨如诉,真让人嫌弃。讨厌!
永远不却:在强大的公鸡面前这么软弱也就罢了,却还要去欺负忠厚的鸭子。讨厌!
更可恶的是:你欺负了忠厚的鸭子也就罢了,对自己的同类也还那么狠毒。讨厌!
恨不能:下个蛋,叫一叫也就罢了,怎么还想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夸奖你,也太得意了吧?讨厌!
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连聋子都受不了,我这个正常人就更受不了啦!讨厌!
老舍先生正是把讨厌的情绪悄悄隐含在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口语化的词语中。平常,我们说话、表达不满或讨厌时,正是运用的这类词和这些类句子。在准确表达意思的同时,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这就是语言大师的厉害之处。
板块三:话优点
前面部分,老舍先生把对母鸡的讨厌写到了极致,但那不是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
可是表转折,就是作者的心思突然有了改变,为什么突然改变了?我看见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怎么突然就让我改变了呢?作者用这么一个简单的过渡句,成功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如果我们是第一次读,读到这里,就会有一种惊讶、疑惑的感觉!可见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厉害。
读4-8自然段,勾画出能体现鸡妈妈性格特点的词句。
总是、立刻、马上:这些词可以看出母鸡照顾孩子的认真负责。
一点儿、马上:东西很少,母鸡毫不犹豫地给儿女吃,这是多么地慈爱。
一定:指没有其它的可能,就连她从不反抗的大公鸡也得让着点儿鸡妈妈。可以看出它的勇敢。
一点儿:哪怕只有一点儿的温暖,鸡妈妈也会尽力让子女享受。为了子女,可以不辞辛苦,忍受一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母鸡当了鸡妈妈后的性格特点。
板块四:辨主题
老舍先生写《母鸡》,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大家很容易发现,是为了表达对母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仅仅如此吗?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性格并不是母鸡所特有,而是母亲所特有的。这句话才是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也就文章的点睛之笔。
老舍先生是借写母鸡,来歌颂母亲,歌颂母爱【板书】。
回到刚开始的话题:从讨厌至极到不敢讨厌,态度变化之大,让我们感到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老舍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母鸡虽然有很多让人讨厌的习性,但就因为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就足以抵消我心中所有的不满,进而喜爱它、尊敬它。足见母爱的力量之大。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对于英雄,无人不心存敬畏。
读到最后,我们对于老舍先生的写作目的恍然大悟。这种先贬低,后夸奖的写作方法叫:欲扬先抑【板书】。
板块五:练笔
话题一:运动会,平常看起来非常柔弱的周思含,在跳远比赛中大放光芒。请你想象当时的场景,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一段话,突出周思含的厉害。
话题二:四年级5班的同学觉得王老师套路多,常被他坑。其实,这是王老师层出不穷的新颖有趣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为了把学生教好。请你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18、四年级下芦花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芦花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能借助小标题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 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动的情节,体会青铜勤劳善良纯朴的人物形象。
3.感受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前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预先标注小标题,准备交流。、
2.已读过《青铜葵花》整本书。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青铜葵花》,导入课题
1. 出示曹文轩照片,说说自己对这位作家的了解。
出示作者简介
2. 看《青铜葵花》封面,说说人物印象
青铜 葵花
简要说说阅读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情节。
3.看《青铜葵花》目录,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看看芦花鞋在小说中的位置。引出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搓草绳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2)指名认读,重点读好 搓 祈求 遗憾 污迹
(3)比较识记。
[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
理解屑(三个解释:碎末 细碎 认为值得)
联系语境理解:雪屑是什么。
联系生活说说,哪些词语含有屑?(木屑 纸屑 面包屑)
2.整体感知课文。
(1)芦花鞋怎么制作的?是什么样子的呢?请读文中句子,找到答案。
这双漂亮的芦花鞋子背后,你读出了什么?
(青铜一家心灵手巧,精心编制,芦花鞋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2)交流课前预习时小标题。
课文围绕着芦花鞋写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①回顾列小标题的方法(PPT出示列小标题的方法)
②全班交流课前所列小标题,师生评议。
③预设:
编芦花鞋 大雪天卖鞋 意外买掉鞋 卖掉脚上的鞋
(3)了解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同桌练习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人失望的眼神,青铜脱下脚上的鞋卖给他,赤着脚走回了家。
板块三 品味细节 体会人物形象
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
(1)师引导:芦花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
课文中青铜哪些表现最让你深受感动?请划划句子,标标关注词,写写你的感动。
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部分内容
①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为给葵花积攒上学的费用,他什么苦都不觉得苦,让人感动。(PPT批注出红字作为示范)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照样子边读边写批注。
2.交流品味,体会人物形象
预设:
②对面屋子里围火取暖的人就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 青铜却摇了摇手,坚持着守在芦花鞋旁。
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 成团 地往下抛落。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
大雪天,青铜尽心尽职地守在芦花鞋旁边,一心只想着卖掉鞋子,纯朴负责,让人感动。
③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大喜欢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一个个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一个个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不因为雪天卖鞋少,别人喜欢他的鞋子而趁机涨价,做人诚实本份。
④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因为不能满足爱芦花鞋的人的愿望,而觉得对不起他,让人为青铜的善良而感动。
⑤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从雪地里捡起了一双芦花鞋,放在眼前看着。因为是新鞋,又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还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足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作者将青铜脱鞋子的动作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重复回放,写出天气寒冷,脱下鞋子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决心。而青铜的笑,青铜的赤足,让我们看到一颗为成全他人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
有感情地想象画面来读读这个语段。
3.总结一下,青铜的这么多表现中真正感动我们的是什么?
青铜内心里的善良与爱,不仅爱家人,也爱护陌生人的感受。
4.拓展交流
在《青铜葵花》这本书里,哪些情节还曾深深感动过你?你最想对青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板块四 走近作家,积累优美语言
1. 读一读: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岶奇亚当娜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2. 找找,文中你最喜欢那一段文字的描写,为什么?
(用词优美,表现细腻上去体会)
3. 摘录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取个优美合适的标题。
4.重温《青铜葵花》,准备一个话题,和同学一起聊聊这本书的阅读收获。
19、四年级下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学生、文本、教师是参与对话的三方。《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观看海上日出的情景和经过,描写贴切、朴实。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洁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感受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形式,积累精妙的语言,运用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搜集海上日出的录像。
学生准备:1.准备词语卡片。2.查找作者巴金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引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吗?(生背诵)
2.诗中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流传了千年。而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更是妙笔生花,描绘出一幅壮丽、盛大的海上日出图。你们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象吗?让我们先了解作者巴金。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巴金的相关资料,谁愿意来介绍介绍。
3.都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字,可以品出其心性和胸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新课,用脍炙人口的古诗情境引入,用旧知唤起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兴趣,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恰当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听读课文,想象画面
1.播放录像,要求: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边看录像边听老师读课文,跟着巴金爷爷的文字走进那奇妙的景观。
2.交流: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3.请把刚刚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你描述的画面与巴金爷爷描写的画面比,谁的更生动、更有特色呢?(生答:巴金爷爷的。)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将这盛大的奇观写出来的。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还没有看到过海上日出,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旅游时见过,听老师说带他们去海边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习课文,情绪会高涨。特别是当录像再现日出的景象时,更让文字感性化、活动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三、自读课文,分清场景
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引导学生体会写景文章与记叙文的不同就在于描写想象的内容会更丰富。)
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自学课文的欲望,在自读的过程中静思、理解,理清主要描写的情景是初读感知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
四、交流反馈,归纳收获
1.检查生字词。
(1)出示一:一刹那间
句子: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时间、顷刻间)
(2)出示二:分辨 辨认 辨别 争辩 辨论 狡辩
关注重点: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3)出示三:镶
句子: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结合语句,理解镶的意思,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2.讨论并思考。
(1)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说说分别写了什么情况下的海上日出。讨论交流: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读读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体会其作用。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可使内容更完整,结构更紧密,引起共鸣。)
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表达了什么?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起)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将这句话换成不带问号的句子。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2.有条件的学生起早观察日出的景象。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观察日出的景象,意在把语文课堂扩展为现实生活世界,把语文学习变为学生的真实生活。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感知:朗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2.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看海上日出的感受?
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见的自然常识,从观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联想,在阅读中感悟和体会,促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立足要点,品读课文
四人合作探讨,出示学习建议。
1.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2.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的景象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也可摘录感受最深的话读给大家听,或者画一幅简笔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3.也可以画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
(一)研读后交流:晴天时日出。(第2、3自然段)
1.学生交流,教师在演示文稿上依次点击出:
浅蓝 一道红霞 红霞扩大 越来越亮
2.师: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急切、盼望)
3.指导朗读。
4.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日出过程的?(课文第3自然段)
5.学生交流,教师在演示文稿上依次点击出:
(开始)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 红得很 没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 红得可爱 发出夺目的亮光
6.请学生品味,这两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预设: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
7.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将太阳向上升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透过文字来看慢镜头,出示一组比较句:
太阳上升。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上升。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上升。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先读一读,说出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想象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读出吃力的感觉。
8.小结:这两段话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我们一句一句接读,就能在脑海里生成这幅画面了。
(二)研读后交流:有云时。(第4、5自然段)
1.自读第4、5自然段,找出描写有云时日出的景象的句子。
出示句一: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指名朗读,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出示句二: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引导学生体会:镶、冲、染等字好在哪里?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感。 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启发他人,也启发自己。
2.评价学生朗读,点评时扣住以下几点。
伟大之一:太阳冒出海面,蓝天出现红霞,白云有了光彩,水、天一片灿烂;黑云遮挡,替黑云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把黑云染成紫色或红色,太阳升出海面,就像一位美术大师,运用蓝、红、黄、黑、紫等几种颜色着力地渲染清晨的天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水天一色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伟大之二:文中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负荷慢升,冲破云层,跳出海面,镶上金边,冲出黑云等画面,把太阳人格化,赋予了太阳不可阻挡的神奇力量,也只有太阳,才有这超神的魅力,为我们描绘出海上日出的晨曦海天画卷。
奇观之一:太阳走进云堆,光线从云堆里直射水面,天上霞光万道,海面金光闪闪,形成了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
奇观之二:黑云遮挡,太阳光芒四射,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冲破黑云,升上云端,黑云被染成紫色或红色,人、水、天都成了发光的亮点,这是海上清晨的天空被太阳美化的自然奇景。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美文,必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构建画面,而且也要在朗读中呈现画面的气势,在评价交流中智慧碰撞,这样文字才会越来越鲜活,越来越感性,景象也会在学生们的脑海里活起来,动起来。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这么美的文章,大家想不想记下来?那你们经常采用什么方法背诵课文?(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2.这些方法都很好,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课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了条件,又大大刺激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内化了学生知识,使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话和沟通。
四、小结全文,指导生活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我们要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的习惯。如果想看看我们这里的日出或日落,你也可以挑个空闲的假期,早些起床,爬个山,登上山顶,看看日出与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延伸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积累运用
1.以读怡情,回归全文: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早上八点多钟了,我们今天观赏海上日出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愿我们回去能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亲自画下来,并将自己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经过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享受一下,好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学习写景文章后迁移观察和写作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活启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内容,用智慧的金钥匙打开语言表达和思维想象的大门,将课文创设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受,获得感性认识。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早起 看日出
浅蓝 红霞 亮光
小半边脸 无光 负荷
慢升 光彩
太阳 进云堆 光射水面 一片灿烂
进黑云 镶金边 出黑云 明亮
伟大奇观
惊喜、兴奋
热爱大自然
20、四年级下白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白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
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
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
指名读每一节。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
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潇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2.学生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
1.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
2.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你读文的发现。
3.学生汇报。
(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
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
读这一节,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
指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
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
(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
(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指导朗读时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读出这种傲寒挺立的感觉。
(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
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
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
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
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2.拓展: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板书设计
白 桦
外在 洁白
傲然
内在 静中有动
形态秀美
21、四年级下白鹅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白鹅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白鹅》编排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主要向我们描绘了白鹅高傲的形象特点,课文以作者手绘白鹅漫画作为插图,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并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文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语言活泼、诙谐,主要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和明贬实褒的写法,更显示出这只白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掬,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笔下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以读促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方式,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学习作者运用拟人、对比、明贬实褒等手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一个人物
1.师:孩子们今天书声琅琅,精气神十足。那老师带给大家一个挑战,你们能接受么?用1分钟快速浏览课件上的内容,凭自己的理解概括。
出示丰子恺作品的介绍: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散文作品。他的散文和漫画的风格、神韵极为相似。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那时,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鹅。养鹅,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请学生回答,归纳概括的方法。
2.师:同学们都抓住了一些关键词句介绍这位鼎鼎大名的丰子恺老先生。那我们就用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语段的方式来学习他的《白鹅》。齐读课题。
二、一只动物
1. 师:远行的朋友送给丰子恺先生一只大鸟。刚放到院子里,它便伸长头颈,左顾右盼,展示着自己的姿态。不禁让人感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生齐读)
师:回顾上节课,鹅的高傲除了体现在叫声,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拿出你的预习单,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2.检查预习单,从鹅的步态、吃相两方面任选其一,进行小组合作汇报。
(1)小组分享鹅的步态,相机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指导朗诵)
师:你知道什么是净角么?欣赏出场视频,请学生演一演。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
(2)师:鹅不仅仅是这京剧中的净角,更是我们这一带的鹅老爷。小组分享鹅的吃相。
(3)出示: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句:课件出示。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就连看家护院的狗都像个小偷一样,这位鹅老爷可真是名不虚传啊!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明贬实褒的写法)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呢?
出示: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鹅的缺点在作者眼中也是如此的惹人喜爱,叫声高傲可以看家护院,吃相高傲是一丝不苟。在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你还找到了明贬实褒的哪些句子呢?(生分享)这种用法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你能说一说吗?
三、一次比较
1.师:无独有偶,远在千里之外的俄国,也有这样一只高傲的动物。那就是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同样是写鹅,又有什么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呢?
2.小组合作学习:先自己写一写关键词,再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分享,师:两位作家的描写各有千秋,都具体生动、精炼巧妙地为我们刻画了一只高傲的鹅,真是让人不得不爱。你有喜欢的动物么?
四、一个片段
1.师:这样可爱的动物,让人不禁想记录下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几种表达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2.师:试着用上这样的方法,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
3.学生分享。
五、一份深情
师:你们习作中流露出了对动物朋友深深的喜爱。丰子恺爷爷也不例外,虽然这只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但是作者在有一天要把他的房子卖掉,把这只鹅送人的时候这样说:出示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送出的几天之内,总感觉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的留恋。
六、一本好书
师:像《白鹅》这样幽默、情感丰富的作品,丰子恺爷爷还有很多。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万般滋味,皆是生活》中读到。
22、三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积累较为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时间】 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播放节日童谣的课件。
师:儿歌中说到了很多节日,你记住了几个呢?学生上台板书节日名称
2、按时间排顺序,
这些节日是从我们的老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他为传统节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去感受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吧。(板书)
二、综合实践学习任务单
师:前两天我们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据了解,大家的兴趣很浓,都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这节课就来比赛一下。
1、自主学习单
2、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办一期手抄报
三、成果汇报展示
师:孩子们,在一年里我们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哪个节日呢,俗称过年,那什么是年呢?哪一组来汇报
(一)春节知多少(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年的来历
学生讲: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除夕,爬上岸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zhn l],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师:过年过年,原来年是一种会吃人的猛兽,过了除夕这个时候年就不闹了,所以叫过年。
2、春节习俗
师: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春节可以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发现各种春节习俗特别有意义,你们小组谁来汇报。
生: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了解各地的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
A、春联
生:我为大家搜集了几幅对联,
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春风入喜财入户,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百花齐放春光好,万马奔腾气象新 横批:万象更新
师:我们发现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
B、年画、窗花
生:过年的时候家家户都要贴年画、剪窗花,粘福字,只要家里有了这些
就有了兴旺欢乐喜庆的气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是啊,所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生:过年的时候还要蒸花糕(节节高、年年高)、吃饺子(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 祥如意的意思。)、燃放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祝愿、发红包、看春节联欢晚会等习俗。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微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师:刚才我们这组同学对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收集、汇报的很精彩!春节是古代传统的节日,有许多诗人都用他们的笔来描绘春节的热闹景象,你们搜集的有没有相关的古诗或童谣?
3、古诗诵读,拍手童谣
元日(作者: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师:春节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我们以一首《新年好》来结束你们小组的汇报好吗?
合唱《新年好》
(二)正月十五闹元宵(形式:手抄报,接受同学的提问)
1、预设:元宵节由来
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的由来。相传汉初吕后篡cun权,汉文帝登基后决定把夺位胜利的正月十五这天,作为与民共庆的日子,并把这天晚上出游叫元宵。元宵指一年的头一个月圆之宵,也叫元宵节、灯节,当夜都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师: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2、元宵节的传说
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的传说,传说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鸟。天帝大怒,命天兵于正月十五日放火把人间的人畜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有个老人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连续三天,家家张灯结彩,点燃爆竹烟花,天帝会以为人畜被烧死。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看见人世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个日子。
3、元宵节的习俗
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的习俗。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共吃元宵,合家团聚。
师:我给你们小组助助威,想不想看看我老家怎样过元宵节的?
(播放图片和视频)
师:元宵节又称灯节,
4、谜语:这颗星星不寻常,长长尾巴发着光,好象一把金扫帚,划过夜空就躲藏。
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5、歌谣:正月十五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
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
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
6、欧阳修曾这样形容过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师:我们磁县元宵节广场就充分体现了花市灯如昼,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7、师小结:又是诗歌、歌曲,又是来历、习俗、传说,此小组汇报交流的正和过元宵节一样热闹非凡,团团圆圆。
(三)清明时节雨纷纷(形式:手抄报,提问同学,小组补充)
生1:你知道清明是哪一天吗?
4月4日至6 日之间
生2:清明有什么习俗呢?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地4月4日至6 日之间,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植树、放风筝等等,因此,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生:谁来背一首关于清明的古诗呢?
《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清明的由来,有谁知道?
(四)端午粽飘香(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
1、端午节的由来
五月是仲zhng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天中节。它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
2、端午节习俗
(1)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
农历五月初五,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的,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忧国忧民,当他救国的愿望破灭以后,于农历五月初五,奋身投入汨[m]罗江,老百姓舍不得这位贤臣死去,纷纷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把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这样水里的怪物就不会伤害屈大夫。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在我们家乡还有佩香囊、系五彩线等习俗,以祝愿亲人朋友身体健康。
生: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端午节也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3、《和端午》
[ 宋 ] 张耒[lěi]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能还。
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我们学校推选的舞蹈《粽子香香》前几天参加磁县术节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五)中秋月圆人团圆(形式:自由)
1、名称由来
生: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师: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
2、故事传说
生: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中秋节和嫦娥奔月还息息相关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这个民间传说。
生: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百姓苦不堪言。天帝派后羿下凡射太阳,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也和后羿一起下凡。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帝很生气。因为太阳是天帝的十个儿子,天帝本来只想让后羿吓唬他们一下,没想到后羿真的把他们射下来。天帝一怒之下,就不让他们回到天庭。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神药。嫦娥趁后羿不在家,吞了神药,飞上天庭,心里还想着后羿,后羿得知此事,设下宴席。人们知道此事,也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拜月,所以就有了拜月的习俗。
师:还有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神话传说,感兴趣的话,课下去找一找,看一看。
请大家欣赏这一组为大家带来的《嫦娥奔月》图,展示欣赏《嫦娥奔月》图。
4、古诗
生: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师:看,大家都听得陶醉了!多么美妙精彩的朗诵!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这种难得的享受!
5、月饼的故事
生:我喜欢吃,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月饼的知识吧。
师:大家喜欢吃月饼吧。
生:月饼象征团员,是我们中秋的必备食品。可我查资料了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忍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 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命王昭zhāo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师:节日是个纪念,不一定非吃什么,是一种氛围和心情。
(六)、九九重阳敬老节(形式:情景剧)
生自编自导情景剧
师:看来你搜集资料下的功夫最大,而且最有创意,为你们点赞。
四、课堂总结 传承发扬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走进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欣赏了许多美丽的诗和画,了解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老师很感动,感动于你们的积极探索的态度,也感动于你们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我觉得你们已经收获了很多。能说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各种节日的传说,我更爱传统节日了。
生:我学会了向别人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生:我知道了应该怎么调查、整理知识。
生:我了解了中国那么多传统的东西,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以后还要把中国传统节日好好发扬下去。
师: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止这六个,还有七夕节 、腊八节、除夕节,课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内涵丰富, 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让我们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吧。
作业:
1、按专题编辑成书
如《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中国传统节日诗词》等。
2、以我爱传统文化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23、三年级下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密、栋、梯、铃、绪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预测内容1.聚焦单元导语。
(1)课件出示篇章页插图,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教师引读:美国爱因斯坦说学生接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
课件出示: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聚焦课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3)预测:请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4)过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感知秘密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2.学习反馈。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一栋房子 一篇习作 一座城市 一条街道 流淌 秘密 思绪 气喘吁吁 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提示:气喘吁吁的吁不能读成y。
(2)识记生字。
①换偏旁识记:躺淌;都绪;冻栋;偏篇。
②动作演示辅助识记:通过演一演气喘吁吁的样子加深印象。
③组词识记:秘密、秘书、秘诀、秘方。
(3)指导书写秘密。
①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预设:读音相同,都有必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中下结构。
③教师引导观察:要写好这两个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④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
⑤学生练写,全班展评。
(4)默读课文,感知秘密。
①教师提问: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②教师引导理解倒影:你们见过倒影吗?它是怎样的?(倒立的影子)从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指名读)
课件出示: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③教师点拨:四个一样具体写出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想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9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教师引导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预设1:我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当我,学生读他。
预设2:大自然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 (季节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状态相反)
(3)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这一边的句子,女生读另一边的句子。
预设3:第一节课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7~9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3个自然段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学生交流)
(3)教师提问: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小组轮流读第8~9自然段)
(4)教师启发:你喜欢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吗?为什么?(优美的风景、快乐的游戏)
3.引导发现表达方法。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引导: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
(2)教师指名交流,归纳: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
(3)教师引导朗读: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请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意思?(生交流)
四、归类指导,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栋、梯、铃、绪。教师指名认读。
2.教师引导观察:这5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示大家。
3.指导书写绪。
①教师范写,提示:右边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
②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4.学生自主临写其他4个字,全班展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乘、篇、越3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感受想象
1.回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习了课文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
2.教师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指名轮流读课文第1~9自然段。
3.小结: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秘密?
(1)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2)教师指名朗读,提问:宇宙的另一边的习作秘密是什么?
(3)仿照课文,拓展想象:
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就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学生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运用方法,展开想象
1.教师引导想象:是呀,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请同学们像作者这样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
2.学生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谁的想象更奇妙?为什么?
3.语言训练。
课件出示:
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宇宙的这一边,雪是白色的;那么,宇宙的另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宇宙的这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但宇宙的另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
教师根据提示写句子,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事和这边相反,要反着想。预设:
宇宙的这一边,鱼在水里游;那么,宇宙的另一边,鱼在天上飞吗?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是女孩吗?
三、加强示范,指导写字
1.练写汉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乘、篇、越。
(1)指导书写乘。①动画演示乘的笔顺。②教师范写,提示: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写得舒展。
(2)指导书写篇。①观察:注意字形特点。②教师范写,提示:篇上小下大,要注意把竹的竖和竖钩变成点。
(3)指导书写越。①观察:写好越字要注意的地方。②教师范写,提示:越是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能托住右边的部分,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竖提下面。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全班展评。2.学生抄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楼梯、相遇、铃声、万物、乘法、思绪。
24、三年级下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曾经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有序表达的能力。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是本次习作的要求,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经过仔细观察后写下来的,尤其是《蜜蜂》一文,对学生如何写一项实验,如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具有启发性。
教材的第一部分,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即向大家介绍一项小实验。
教材的第二部分,借助图表帮助学生回忆实验情景。教材设计了一张用作记录实验的图表,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让学生借助这张图表梳理实验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提示了本次习作需写的内容。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的时候,要思考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教材给出了两个提示:一是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二是可以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的发现。
教材的第四部分,对写后的评改提出了具体建议。写完后,与同学进行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教材提示了两方面的评价要求:一是实验过程是否介绍清楚了,这是本次习评价的重点;二是词语运用是否合适,这是整个学段都需关注的习作评价内容。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为三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本课时,我针对缺乏实验经验的学生提前安排了一些相应的实验活动,丰富他们的经历,并指导作好实验记录,积累起习作素材,为本次作文打好基础。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也习得了一些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有了一些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3、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准备:
课件、微课、课前提前布置好学生在家做实验,并简单地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重点:
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播放视频,聊实验
1.观看一组实验小视频,结合周末自己动手做的实验,说感受。
(二)激发兴趣,揭课题
2.是啊,这就是实验的魅力!今天我们的习作课就和实验有关,揭题: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现在老师要化身为魔术师,在课堂上来做一项神奇的小实验。
【设计意图:以一组有趣的小实验微视频,让学生感受实验的神奇有趣,激发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二、观察实验,说清过程
1.到底是什么实验呢?瞧,这是什么?鸡蛋在水里一般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今天呀,老师做的实验就是让鸡蛋浮起来。
2.师: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从一个个小实验开始的,他们做实验时会把实验信息清楚地记录下来,周末,我们班的小科学家也做了实验记录。出示实验记录表:明表格
师:表格中,都有哪些内容呢?
预设: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说名称
师:说说你的实验名称是什么?看谁的题目取得最有意思?
(预设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做过的实验名称,教师引导孩子给实验取个有趣的题目。)
师:我们接下来这个实验,可以取个怎样的名字呢?
预设:会浮起来的鸡蛋,悬浮的鸡蛋,调皮的鸡蛋(选取一个有意思的题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提准备
师:周末时,你为自己的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呢?
预设:剪刀、纸、水彩笔、一盆水
师:是啊,我们做实验准备时一定要确定好有哪些必需物品。看看今天老师做的这个实验,准备了哪些材料吧!
预设:鸡蛋、透明的杯子、水、盐、筷子。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实验准备内容。)
说过程
3.教师示范做实验,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实验步骤。
4.孩子们,实验结束了,如果你能说清步骤,老师也能让你成为一个魔术师,亲自来让大家见证鸡蛋的奇迹。请几个学生尝试说清过程,引导学生梳理说清过程的秘诀用了先接着然后最后连接词。教师小结:怪不得,说得如此清晰,如此有序!板书:连接词 有顺序
师:能说清步骤,就一定能做这个实验,请学生上台再次做这个实验。
5.孩子们,来,把咱们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咱们的小魔术师。连接词让咱们的实验过程变得清晰可见,那先后顺序连接词除了先接着然后最后,还有哪些?据生说,出示:
先接着然后最后
一开始紧接着之后最后
首先再随后最后
6.提要求,说说自己周末做的小实验。要求:请你借助你所填写的实验图表,选择一组连接词和同桌说一说你做的小实验。时间:3分钟。
7.分享实验过程。师点拨。
【设计意图:用教师或者学生示范当堂实验,引导学生说清实验过程,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试说,梳理出说清楚的方法用连接词,再邻桌相互说,做到 言之有序,为下面写之有序做铺垫。】
三、合作实验,说出变化
1.看,用上了连接词,你们的实验过程,老师就一清二楚了!看到孩子们这么认真的课堂表现,老师决定让咱们班孩子都化身为魔术师,亲自动手来做做这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实验小盒,看到以上几项小提醒:
(1)按照步骤操做实验。(2)观察神奇变化。(3)组内互说变化。(学生开始实验,教师随机录下孩子们做实验的视频)
2.交流:我看到的神奇变化是(板书:有变化)
3.根据学生说的,随机引导神奇变化分为以下两大板块:看到的、想象的。三个方面:颜色变化、动态变化、想象变化(随机板书:颜色、动态、想象)
引导学生巧用修辞谈变化。
出示:慢慢的,杯中的水不再透明,渐渐换成了乳白色的衣服,鸡蛋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往上走,仿佛一条刚出壳的白龙。(板书:用修辞)
预设:那白花花的盐如同黄果树瀑布一般流入杯子中,一到杯中,就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预设:鸡蛋像一名潜水员游向深处,不一会儿,便沉入杯子底部,懒洋洋地躺在杯底睡起大觉来。我开始往杯子里不停地倒盐,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没一会儿功夫,鸡蛋宝宝好像睡醒了似的,竖着浮了起来,露出了光滑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预设: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从杯底里浮了起来,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水里探出了脑袋。
预设:鸡蛋浮了起来,就像潜水员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了似的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4.同桌说说自己在周末做过的实验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当时想到了什么?
5.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实验的神奇变化是学生最不容易写好的,所以重点引导学生边做边关注神奇变化,再根据学生留心观察到的变化梳理出两大块看到的、想象的,三大方面颜色变化、动态变化、想象变化,接着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说说自己做过的实验的有趣发现及想象,几大方法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引导大家说出实验过程的神奇变化,为在写作中把神奇书写下来打基础。】
四、回放镜头,捕捉精彩
1.步骤说清了,变化也观察得很仔细,大家的想象甚是奇妙,如果你能捕捉到实验中的精彩瞬间,就更能为你的作文锦上添花了。
2.播放老师给同学们拍的刚才做实验时的现场激动表现的微视频:仔细看哦!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当时心里想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总结习作提升密招:加入自己的心情,加入同学们动作、神情、语言反应出来的心情。板书:加心情
5.还可以向大作家法布尔学习,出示:
随机板书:加疑问。
引导学生质疑。
6.根据学生提示出的疑问,出示实验原理。
7.说说自己的实验原理。(课前布置做实验后,实验原理要知晓,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运用现场采录的学生在做实验过程心情激动的视频,目的是带动所有学生自我心情状态的唤醒、同伴兴奋心理的关注,然后能更好在自己习作中加心情;链接例文,拓宽学生习作思考的思路,懂得实验习作还可以加疑问;同时,揭晓实验原理,明确又一写作内容。】
五、出示要求,自主习作。
1.示口诀,明要求:
先后步骤要写清,特殊句式来表明。
有趣发现要交代,神奇变化要精彩。
实验心情要表白,实验原理要讲明。
2.可选择今天做的实验,也可选择周末做的实验,回忆一下自己做的实验过程,根据实验记录表,自主习作。
【设计意图:从五大方面明确习作要求以及习作欣赏标准,让学生清晰自己的写作方向:用上连接词,写清过程;抓住颜色、形状、动态等写出变化,发挥想象书写神奇。抓住细节,刻画心情。明白原理,激发兴趣。同时让学生按标准明晰欣赏评价的方法,获得欣赏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有顺序 连接词
有发现 用修辞
加心情
有细节
加疑问
25、三年级下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单元目标*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抓住动物、植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复习回顾*
1、《4、昆虫备忘录》中的四篇小文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站起来朗读。
2、小结:
这四篇小文章是从儿童的视角来写的,与前几篇课文不同,其语言幽默、简短,使昆虫的特点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通过大声朗读,能发现各种昆虫的特点,能将有趣的视角和语言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讲评写段*
1、练习册:仿照课文《荷花》中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
分享优秀作业:腊梅花、含羞草、桃花、梧桐树叶等。
2、点评:围绕姿态来写;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一、解题
1、读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
植物:只能写植物,要写春天的植物。
朋友:要把植物当成朋友来写。(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是要寄托自己的情思,要让读者感受到对朋友的赞美或喜爱之情。)
2、记录卡
记录卡只是提示: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信息,选取哪些内容来写。
记录卡的使用因人而异:不会写的小朋友可以借助记录卡,梳理内容和思路。
二、选材(以玉兰为例)
1、出示图片:老师为什么会选择玉兰?
校园里有很多玉兰树,现在已经开花了。(选材要选身边有的,方便观察、触摸、体验,更有真实的感觉。)
玉兰花很有特点:每年先开花再长叶子,还是我们的市花。(有特点的事物,写起来更容易,有话可说。)
2、说话训练:
观察图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介绍玉兰花。
玉兰花真美啊!有的还是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全部展开,还有的只展开了两三片花瓣。
补充:有的只展开了一两片花瓣,像一个竖着的大拇指。
有的虽然还只是花骨朵儿,但马上就要绽放成一朵很美的玉兰花。
有的花瓣已经全部展开,真是太美了。
(展开得更加丰富,除了看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以及自己的感受,等等。)
三、提纲
如何把一段话写成一篇小文章?(抓住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1、可以写哪些内容?(作为中间部分:对玉兰的介绍)
花(不同的颜色,气味)、叶、枝干
生长特点
玉兰花的荣誉:市花
2、为什么要写玉兰?(作为开头部分:交代时间、地点,或点题。)
散步时看到,执勤的时候看到等
根据题目,我的一位植物朋友
梳理板书:
一、开头:时间、地点、点题
花(不同颜色、气味)
二、玉兰的介绍
叶子
枝干
三、生长特点
四、感受
3、答疑
(1)收集信息:如生长特点等,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但不能照抄。先看资料,再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或做少许的引用。不用写太多,注意内容之间详略的分布。
(2)写其他的植物也可以:可选择春天的代表性植物,贴近生活、时令。
四、练笔
1、再次观察图片
玉兰的枝条、花托、树干、零星的枯黄花瓣
2、当堂练笔:选择一个部分来写,五分钟。
不仅是看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自己的感受等等。
3、交流
从颜色、气味、感受三个角度来写的
从生长特点来写的
26、三年级下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通过交流互评,学会从想象的角度去感受故事的神奇,感受分享的乐趣。
2.能对他人习作写得不清楚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3.能根据他人提出的建议,运用学过的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欣赏优秀习作,明确评价标准
1.交流导入:
上节课我们编写了奇妙而有趣的想象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大家的习作。在交流分享中,尝试着修改作文,使我们的习作越来越好。
你们看,这是老师收集的一部分同学的习作题目,我们来读一读。
手罢工了 相机的旅行
最好玩的国王 小狗的梦想
到火星去旅行 小树的心思
颠倒村奇遇 最好吃的国王
假如我有时光穿梭机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
我变成了一片树叶
这些题目多有意思,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想象的世界!请同学打开学习单,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位三年级同学写的习作《我变成了一片树叶》这个想象故事。
2.阅读习作1,学会评价
(1)请你边读边想,你最喜欢这篇文章的什么内容?为什么?
出示:
我变成了一片树叶
我趴在窗边,望着眼前的大杨树,看着每一片绿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真想变成一片树叶,站在树顶,向小燕子问好,抓住风的脚步。想着想着,我的身体越来越轻了,我真的变成了一片树叶,在挺拔的大杨树上摇曳着身姿。
一只小瓢虫悄悄地爬到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听着风掠过的声音。我蜷起身子,支起一顶小小的帐篷,为它遮挡阳光,小瓢虫冲着我微笑。
就在这时,嘿呦,嘿呦一阵重重的喘息声从我脚下传来,我低头一看,一只小蜗牛正从树底下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弯下身子伸出手拉了它一把,小蜗牛顺势拉住我的手,爬到了我身上。我随风摇啊摇,小蜗牛笑着说:这个摇篮真舒服!
小瓢虫向我讲述森林里的故事,小蜗牛告诉我它一路的奇遇,我们聊得越来越开心,招来了小蚂蚁、小知了等好多小昆虫,它们也向我讲述着各种有趣的小秘密:小蜜蜂远行不迷失方向有绝招,身材小巧的小蚂蚁是昆虫界的大力士
哈,当一片小树叶真是美妙,我可以和小动物们自由地对话啦!
3.通过交流欣赏,明确评价标准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我变成了一片树叶》,发现了这个想象故事中有这么多优点,看来一篇吸引人的想象故事就是要做到:想象要大胆、奇妙、合理,故事的内容要写清楚。
【环节意图:借助优秀习作,明确习作标准,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评价习作,为以后的小组互评互改打下基础。】
板块二:评改问题习作,学会自主修改习作
1.评改习作2
同学们的眼光都很独到,很善于欣赏别人文章中的优点。我们再来读读学习单中的第二篇习作,按照上面的要求,你们也来评一评吧。
出示:
小树的心思
我是一棵长在河边的小杨树,每到温暖暖和的季节,我都会长出绿色的头发,发型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多希望有柳树阿姨那样秀美的长头发,那该多么开心!我多希望有桃树妹妹那样绚丽的花朵,那该多么快乐!我还希望有杏树姐姐那样香甜的果实,那该多么幸福!
我的梦想要是能够实现该多好呀!
(1)发现习作中的错字、用错的标点符号或者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用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2)根据评价标准欣赏优点,发现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习作中想象内容不清楚的问题,回顾课文中的方法,尝试修改。
2.与同学互换交流,评改习作
同学们,刚刚我们结合评价的标准一起欣赏了同学们习作中的优点,还就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并且尝试了修改,把《小树的心思》想象内容改得更清楚更有趣更美好了。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就是这样改出来的。
我们学会了如何评价修改别人的习作,现在就可以把自己的习作拍成照片发到交流小组,与学习伙伴互相交流分享,从这几方面欣赏别人习作中的优点,再依据别人的建议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
板块三 布置作业,明确要求
同学们,修改完自己的习作,就赶快来一起展示吧,现在我们不能去学校布置专栏,可以把修改好的文章发到班级微信群中进行展示。我们就可以把微信群的名字改为想象岛专栏,和同学分享习作的乐趣。
27、三年级下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想一想: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怎样?可能说了哪些话?
2.运用准确的词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否写清楚,有没有错别字,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4.通过观察、表达,感受校园快乐的生活,感受习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准确的词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能在评价和比较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习作,感受习作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图片、字典、红笔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了一首古诗。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记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有谁知道这里的纸鸢指的是什么?(风筝)风筝又名纸鸢,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2.今天,我们就来看图写一篇和放风筝有关的习作。
(二)出示图片,整体观察
(出示图片)观察图片
1.说一说,图片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教师总结:你说清楚了人物/你不仅说出了图片中的人物,还说清楚了事情。
2.除此之外,你还注意到了什么?
(1)学生回答:周围都是草。
教师提问:那你觉得这里会是哪里?
学生回答:这里可能会是公园。
教师总结:你说清楚了地点。
(2)学生回答:天空很蓝,我觉得应该是春天,而且人们一般都在春天放风筝
教师总结:你对时间的推测,把握的很准确。
3.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再说一遍图上有什么?
教师提问:刚才这位同学观察到了地面的情况,谁能先说地面,再说天空?/谁还能由远及近的观察图片呢?/那按照从地面到天空的顺序呢?/
教师总结:你们按顺序说了图片上的内容,说的真清楚。
(板书:有顺序)
(三)观察人物,展开想象
1. 我们现在就来重点观察这几位小朋友小红、小明和小刚。看到他们分别做了什么动作呢?
① 出示小明的图片迈开、握着、牵着、跑
教师提问:
❶他是怎样的跑呢?/握着呢?/牵着呢?/
❷看到了他这样的动作,你觉得他可能会说些什么?
② 出示小刚的图片那这位小朋友呢?举着、站住
教师提问:
❶我们仔细地来看看他是怎么举着的?你能一边说,一边做这个动作吗?他把双手把风筝举过头顶。
❷那你觉得此时的他会说些什么?
③出示小红的图片那这个小女孩她又是怎样的动作?会说些什么呢?
2..那你觉得他们的风筝能够放飞成功吗?
能/不能那他们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动作呢?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想象,我们的语言才会更加的丰富,画面才会更加的清晰。
(板书:有想象)
3.出示整幅图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觉得图上的几位小朋友会是什么心情?那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他们很开心、高兴、很喜欢来这里、他们童年很快乐
教师总结:你们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放风筝的快乐。
(板书:有感受)
(四)师生共写,尝试习作
1.现在,我们就试着把这幅图片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写完的同学,我们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互相交换着读一读。读完之后,请完成下面的评价表。(展示评价表格)
(1)他完成了哪一项,我们就在相应的括号里,画上一颗小五星。
(2)如果他的习作哪里没有完成,我们要毫无保留的告诉他。
(五)展示交流,体会方法
1.展示同学的习作,其他同学对习作进行评改。(说一说哪里好/不好?)(尽量展示优秀习作)
你在项中,画上了一颗五星,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板书)
2.李老师也看图写了一段话,你们也来评一评。
让学生们比较教师的习作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紧扣板书)
(六)评价修改,完善交流
1.现在,我们再来进行修改,根据李老师和大家一起进行的总结,让我们的习作变得更好。这一次,我们用红笔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2.找同学进行展示。(将自己原来写的与现在完善的进行展示,说说自己添加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七)总结推展,布置作业
1.评价文章中的评价语: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2.提示:注意修改符号的使用。
3.结束语:同学们,看到你们这么仔细的观察图片,这么认真的修改习作,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所收获。那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看图画,写一写
有顺序
有想象
有感受
28、三年级下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9、三年级下剃头大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剃头大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基于此,本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品味我为表弟小沙剃头的趣事,感悟我与表弟小沙之间的感情及我对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利用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童年是风,吹来朵朵白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朝观日出暮看晚霞童年生活是那么精彩纷呈,令人难忘。同学们,你的童年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吗?
2.指名学生交流。
3.揭题:是呀,童年就像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组成彩虹的那些缤纷色彩,就像童年的喜怒哀乐;童年就像一串珍贵的珍珠项链,每一粒珍珠都是无价之宝,因为里面藏着回忆。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秦文君奶奶,一起体验当剃头大师的有趣经历吧!(板书课题:剃头大师)
4.指名读题。
5.过渡: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剃头大师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题目?)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探究的源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则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通文识字
1.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3.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相读文正音。
5.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2)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教师相机指导:师傅的傅读轻声;处置的处读三声,置是翘舌音,读四声;虽读一声,不是二声;刑是后鼻音。
(3)小组赛读词语。
(4)理解夺门而逃处置受刑的意思。
(5)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难读的长句子,尤其注意句中的停顿。
句1: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句2: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并对字音加以重点指导,为读准字音创造生字反复出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读音;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内谈论交流。
3.指名汇报。
4.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一共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5.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小沙怕剃头,老剃头师傅给他剃头时,他像受刑一样痛苦。
第三部分(第7~18自然段):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头发,我乱剪一通。结果,闯了祸。
6.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子小?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映红:三个怕字)
②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读、默读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把课文合理分成三部分,再按此逻辑学习,条理便分明了。
四、美观书写,共同评议
1.找出生字中上下结构的字:表、夺、骂、虽。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3.指导书写。
(1)演示生字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教师范写。
(3)重点指导:
夺:上面的大字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寸字与起笔的横画基本等长。
骂:上面的两个口宜小,占位要均匀。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4.找出生字中半包围结构的字:差。
5.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说说怎样记住它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组词。
6.指导书写。
(1) 生字书写动漫演示,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注意点:
差:斜尾羊,尾巴斜,横画不平也略斜。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找规律识字、模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培养学生写好生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小老师领读词语。
2.根据这些词语回顾课文相关片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大家一起读课题剃头大师。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通过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根据这些词语回顾课文的相关片段,有利于回忆课文内容,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二、精读品味,悟言得情
1.过渡:品读第2~6自然段,找出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
2.汇报交流。
(1)指生朗读第2~6自然段并汇报。
(2)为什么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因为谁给小沙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而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所以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你从骂害人精仇人一样怒视中体会到了什么?(小沙对店里的剃头师傅的痛恨。)
(3)最让小沙痛苦的是什么?受刑在这里指什么?(本意是遭受刑罚,老师傅让小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像遭受刑罚。)
(4)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文中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什么?
(5)指导读好第2~6自然段。
3.指导学生品读第7~18自然段。找出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多读几遍,然后引导学生以问题引领的形式交流读文收获。
4.交流汇报老师提出的问题。
(1)小沙为什么会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他怕去理发店剃头,不愿受折磨,而对我完全是出于亲情的信赖。)相机理解央求的意思。
(2)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我是怎么给表弟小沙剪头发的?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一画,读一读。
(3)为什么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因为我只要不剪破小沙的耳朵,他就无所谓。)
5.指导读好第7~18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学会感悟,在读中体会文本情感。此环节重视朗读指导,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理解内容。融入其中的词语教学,更是灵活多样、活泼生动,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三、总结升华,内化文本
1.分别出示描写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对比朗读。
对比一:①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
②其实,不给我钱我也愿意(替小沙剪头发)。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为什么我即使小沙不给钱也愿意替小沙剪头发?
对比二:①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②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为什么店里的师傅谁给小沙剃头,小沙就骂谁害人精,而我剪下小沙的头发时,他如此高兴?
2.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如此害怕剃头的小沙,宁愿央求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的我剪头发,也不愿意去理发店剃头,当头发剪下来的那一刻他是如此高兴,并表示只要不剪到耳朵,就无所谓。可见,孩子之间充满了信任,童年是多么的纯真无邪。
4.回顾课文,解答课前质疑:我真的是个剃头大师吗?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预设:我并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表达作者对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统览全文,读后想前,感悟不同;通过进一步质疑,回归课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美观书写,布置作业
(一)美观书写。
1.观察剩下的左右结构的字:胆、理、仇、付、倍、件。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的,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3.指导书写。
(1)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教师范写。
(3)提醒学生注意,胆左右等宽,其他五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二)布置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回忆童年趣事,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巩固书写的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书法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读写结合巩固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内外有机结合,锻炼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板书设计
剃头大师
老剃头师傅 我
夺门而逃 央求
耿耿于怀 无所谓
30、三年级下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等5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 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 用替换法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并将这种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其他两篇古代寓言故事的理解中。
4. 明白道理,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用替换法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两篇古代寓言故事的学习中。
教学难点:明白道理,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课前三分钟《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感谢xx同学为大家带来的寓言故事分享,每一则寓言都是一个小故事,但在这些小故事中,却蕴含着大道理。今天我我们共同来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看看从中我们又明白了哪些道理。(板书: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寓言的学习兴趣。
二、方法教学
1. 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选择一人,完整地读一读,注意读通句子。
(3)读好停顿,根据停顿提示读一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2.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上学期我们初步了解了文言文具有语言简洁的特点,要想知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就要读懂课文,你能说一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板书: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2)你能简单说一说怎样借助注释吗?
(3)以田中有株为例,株字后的②表示与课下注释第二个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就可以用树桩代替株,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替换法,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田中有树桩。
(4)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话说通顺。
(5)出示同桌合作要求从文中选择一句话,用替换法借助注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6)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个故事?
(7)将原文与解释进行配对,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我们不仅可以借助注释解释关键字词的意思,还可以加上一些修饰和合理的想象,使这个故事更加的生动和形象。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明白道理
你能说说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吗?你身边有这样不劳而获的人吗?
设计意图:小故事大道理,通过寓言的的学习明白做人的做事的道理。
三、迁移运用
完成预习单上二、三项内容,并根据评价标准及时做好自我评价,汇报一下你读懂课文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守株待兔》这则文言文寓言,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寓言故事。
1.自学《掩耳盗铃》填写学习单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南辕北辙》
四人一个小组,2号同学读文,组长讲故事,3号同学说道理,四号同学计时。
3.扩展:本单元日积月累寓言故事,读一读,了解部分文言文原文,课下选择一则,查找其文言文,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以文带文,学以致用,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替换法借助注释,读懂了课文,明白了道理,又运用这种方法学习了其他两则古代寓言故事,课下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古代寓言故事。课程结束之前,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学习单交给组长,组长根据组员的表现依据课程保准对组员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31、三年级下火烧云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火烧云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作者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
2. 通过品读赏析来认识各类表示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的美,并积累运用同类的词语。
3. 借助提示语,背诵36段。
4. 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感受火烧云的美,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认识与积累。
一.检查预习。
1. 这些都是本课的一些新词,里面还有多音字,你会读吗?大声的读一次。对照拼音请再读一次,看看你刚才读对了吗?把你读错的字在课文中注音,圈起来,并且多读几次。
2. 本课的威武,两个都是生字,并且都容易写错,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威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一个女子,当她遇到威胁时,她会躲起来(厂),当躲避也不能解决问题时,她最后会举起武器(戈)去反抗。武要注意不要多了一撇,打断了它的腿,武者的腿非常重要,跳跃、旋转、攻击、躲避,都离不开腿。
二.读题目,认识火烧云。
1. 认识火烧云吗?不认识怎么办?可以在百度上查一查图片和文字来认识。如果没有电脑手机呢?可以查词典来认识。如果手头也没有词典又怎么办?还可以走进课文,课文既有图片又有文字。
2. 默读课文,课文哪句话,能回答什么是火烧云?请用横线划出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非常准确,写出了火烧云的色彩美和动态美。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著名女作家萧红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上来了变化下去了。你的依据是什么?课文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一会儿功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2. 课文重点写的是火烧云的变化,这部分内容,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从颜色和形状这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四.赏析颜色的词语,感受火烧云的色彩美。
1. 我们直奔重点段第三段,边读边用横线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 读一读这些词语,你认识这些颜色吗?
半灰半百合色是一半灰色,一半百合色吗?这个问题要请教学美术的同学,并不是严格的一半灰一半百合色,中间会有过渡色,渐变色。
茄子紫直接说紫色不行吗?紫色有深有浅,茄子紫就具体到了紫的程度,而且茄子是我们所熟悉的事物,一说茄子就知道是什么紫了。
3. 你能把这些颜色的词语,根据构词方式不同分分类吗?
红彤彤 茄子紫 百合色 半紫半黄
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你来读一读,
试着用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4. 课文是怎么写这么多颜色的?作者用了4个一会儿,2个顿号,来写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谁能读出火烧云颜色的美。
五.抓相同的句式,感受火烧云形状的美。
1.自由读课文4---6段,思考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哪些变化?
写火烧云变成了马、大狗、大狮子。
2.46段,结构相似,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先写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再写它什么样子,最后写它怎么变化的。
按照这个顺序我们来一起说一说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六.拓展阅读《庐山的云雾》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庐山云雾的?
七.背诵36段,积累语言。
八.开放性的问题,多角度谈收获。
老师小时候就上过这篇课文,后来教材改变,这篇课文被删除了,消失了很多年的课文又重新入编了,你认为是什么理由?
作者有名气;文字优美;符合本单元语文训练要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符合本单元都是写自然风光的,热爱大自然;颜色的词语多种多样,可以学习语言;写作顺序好,可以仿写其他自然现象等等。
九.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大自然一种景色,如日出、下雨、刮风等,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32、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意图:
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单元中,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在单元中体现着学习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
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了解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引发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专题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进行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去感受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体会自然界的奥秘。
3.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4. 培养孩子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视频播放:鲜花盛开的视频。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
2、板书课题:什么是花钟,植物学家修建花钟是利用了花的什么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
A、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问一问你的同桌,并请你的同桌帮你解答一下。同桌请你一定要记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请你再帮同桌解答词语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同桌,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近义词法、反义词法、逐字解词法、偏旁理解词语意思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法)
b、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二)认识花钟: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寻找中心句,概括段意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课文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问题来回答。
A、指名学生答。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着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话来写的。
B、像这样,在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样的句子叫做给关键句,也叫中心句。
C、能像上面一样,寻找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吗?
学生自学后汇报,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二)学习方法、体会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我写(老师在黑板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边读课文,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想,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6、合作仿写练习:你能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吗?
A、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B、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7、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的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三) 、继续追问,了解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你能举个例子吗?
3、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出示花钟图,引导学生补充新的花朵。
和学生一起赏图读文。(配乐)
5、深入探究 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五、布置作业,结束全课布置作业:
1.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在钟面上写上花朵的名字)。
2.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誊写小练笔。依据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板书:
13 花钟
湿度 中心句
温度 花钟 光照 不同的表达形式
昆虫活动
33、三年级下荷花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荷花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具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教学设计以听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色的美丽,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创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重点句段的课件。
2.荷塘的挂图及风光图片。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
2.搜集关于荷花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香古色赏荷花
1.导语:同学们,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课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配乐古筝曲《出水莲》。)大家想读吗?(齐答)你能看出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吗?(学生读、交流;教师板书:荷花。)
2.(课件出示荷花国画的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
3.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搜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生汇报。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励。适时展示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分别是什么。)
4.小结:看来,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
5.过渡: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荷花》。(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出示微课:配图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国画的选配再加上民族音乐的协调配合,从声音、图像、文字等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障碍
1.检查预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适时鼓励评价:课前应该认真预习!熟读课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预习方法。)
2.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来美美地读一读吧!(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小组成员轮流指读、正音。注意读准花瓣儿、花骨朵儿的儿化音。
(2)选择重点字识记:蓬在莲蓬一词中读轻声。胀是翘舌音。区别形近字:姿和资;佛和拂;蹈和稻。
(3)强调蓬的写法。(课件演示蓬的书写。)
(4)教师选择1~2个生字范写,学生练写。教师把字写得好、坐姿正确的学生照片在大屏幕上展示,增强榜样的力量。
(5)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自然段中不理解的词语,如: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清香:清淡的香味。
饱胀:形容饱满。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4.激趣竞赛读:同学们对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很好,把这些字词回归到课文中,同学们是不是能读得更流畅、更生动呢?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
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初学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课文,带着要求读文,边读文边思考,读透课文,从而在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能够对课文感悟、理解得更深刻、透彻。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过渡:叶圣陶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是有思路可循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要遵循作者的思路,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观赏荷花的呢?又是怎样描写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预设:课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划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学会概括文章内容是需要引导的,这里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带着两个问题读文,实则是引导学生把握思路、理清脉络,这是学习语文方法的引导,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明确了下节课的目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询问家长、老师,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古代咏荷的名句。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引领和熏陶,通过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文化积淀将会更加厚重。通过古诗文对荷花的描写与本文对荷花的描写进行对比,感受课文中学生可以描述的荷花之美。
第二课时
一、激活表象,欣赏美
1.复习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
2.回顾欣赏: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运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意境之中。此时此刻,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挖掘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审美情感。
二、品读课文,领悟美
1.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
(1)过渡: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荷花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给同学听。
(2)学生自读、批注,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
(4)引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得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嫩黄的小莲蓬、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理解一池荷花美得像一幅活的画。(配合学生的答案多媒体出示不同形态的荷花的图片。)
②再读第2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静态美。)(出示荷花生长的动态微课。)
③解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吗?(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吗?
④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b.抓住冒字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冒字在语句中的意思。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称为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e.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⑤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会动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5)学习第3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教师引读:荷叶挨挨挤挤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各具姿态,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呢?
①请同学们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②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加上一些动作,看看哪一小组的学习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学习第4、5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4、5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书:想到我仿佛成了翩翩起舞的荷花。)
(3)表演引读:作者之所以会有这些想象,是因为荷花太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儿在第4、5自然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荷花的娇艳。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让心随着作者的心一起快乐,让情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关注了语言的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审美表达,升华美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姿态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
2.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我们再一次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展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并配上背景音乐。)
3.品读诗文,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并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文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句,学生速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对课文的写法的探究思考,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法。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有关荷花的诗文。
2.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么?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来和你交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设计意图:背诵、搜集是一种加深学生文化积淀的有效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更广阔的天地。小练笔给爱写作的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平台,使读和写有机结合,给学生想象、发挥的空间。
板书设计
34、六年级下学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其一《学弈》
难点名称:体会《学弈》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分析: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小学生文言文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及相关资料书理解课文意思,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学生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品读分析两人不同的学弈态度,才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小学生文言文功底相对薄弱,对文言文的理解有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介绍学习文言文的三步法,逐步深入,突破难点。
第一步读:正确间隔断句,把课文读准读通。
第二步义: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了解句子意思。
第三步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师:
(展示课题:学弈,介绍作者孟子)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师:(课件展示《学弈》原文)有的同学一看到文言文就伤脑筋,其实,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是很难。你看,这则文言文总共只有五句话,七十个字,是一则简单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也是有方法的,下面老师就给你介绍学习文言文的三步法:
第一步读:正确间隔断句,把课文读准读通。
第二步义: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了解句子意思。
第三步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学习文言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课件展示学习文言文三步法)
师:首先我们开始第一步的学习读:正确间隔断句,读准读通。 生:(听朗读、跟读)
(课件展示《学弈》朗读,朗读播放两遍:第一遍学生听朗读,第二遍学生跟读。)
(课件展示《学弈》原文,学生在听读和跟读的基础上,自己再次朗读。多读,多种形式的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师:读准读通课文之后,我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及相关工具书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件展示《学弈》,以五句话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逐句理解,实施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义)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师:(课件展示《学弈》原文:去掉现代文理解,回归原文分析,实施文言文学习的第三步悟)
原文第三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两个一起从师于弈秋的人,最终的学习结果不同: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不好。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文第四句有一个猜测: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原文第五句给出了回答:曰:非然也。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智力上的悬殊且他们学弈的老师都是弈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不同的结果呢?原文第二句话详细讲述了原因: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其实就告诉我们,这两个人学弈的态度不同。看,这幅图还原了两个人学弈的现场,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此时这两人学弈的态度。
(课件展示图片,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就能知道两人学弈的态度不同,并要学生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概括二人学弈的态度。)
生: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专心致志学习的人成功了,三心二意的人失败了。所以,孟子的这篇文章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学习(做任何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课件展示本文的启示,以突破难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师:运用学习文言文三步法我们学习了《学弈》,读通读懂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还知道了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巩固今天所学知识。请你把右边的选项填入左边相应的空格。填完后,再读一读,直至熟练的背诵。
(课堂练习设计同样遵循文言文学习三步法,只是课文已经学习,对学生的第一个要求是:熟读直至背诵。)(课件展示课堂练习--背)
生:(填写、读、背诵)
师:文言文中的很多字词解释是同学们要掌握的内容,掌握了这些字词的意思,对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学弈》一文中之出现得比较多,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里有一道题,你试着做一做!
生:(选择题)
师:学习了《学弈》这则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选择题)
师:你能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吗?
生:(连线题)
小结《学弈》讲述了二人学弈,师从弈秋,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人三心二意,思援弓缴而射之。不同的学习态度最终导致学习的结果不同:前一个人成功,后一个人失败。这说明,做事要想成功就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教师一边小结,一边用课件展示)
35、六年级下回忆往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回忆往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积累相关的歌咏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过程与方法:听读、默读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情感体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到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同学们的童年有哪些乐趣,能与我们分享吗?今天,我们要跟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童年的依依往事,去一同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哪几件依依往事?
小时侯:看图画:(1)小屋里的山水画
(2)《水浒传》中的一幅幅插图
学生时代:读石印本《千家诗》
听讲课:(1)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听教辛弃疾词《南乡子》
听教田汉新诗《南归》
2、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
都与读书有关。
三、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这几件事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尽量用课文中的词句回答。
看画《水浒》:如临其境、津津有味单纯而朴素的童真童趣
读书《千家诗》: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美丽的生活花环使我贴近生活热爱生活。
听课: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这几件往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作者当年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地成长的思想情感历程。真是往事依依。依依是什么意思?留恋。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往事依依,难以忘怀?学生找文章首尾部分记忆犹新、铭刻在心。文章开头紧扣依依,结尾回应依依,中间叙事围绕依依,在追溯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中,涌动着一股情感的热流。
四、我们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可以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那就是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正像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的那样: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36、六年级下寒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寒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并不陌生,但相比于春节、元宵等节日,学生对寒食节比较陌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资料的补充,可以让学生了解寒食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初步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自然成诵。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赏析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7、二年级下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zǔ ānnɡ wnɡ zhāi tāo dn y
祖 啊 浓 望 摘 掏蛋忆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 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 啊浓 望 摘 掏蛋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祖先 浓绿 一望无边 摘野果 掏鸟蛋 回忆
第二课时
资料展示,引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38、二年级下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别人说的话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设计中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同时,注重语言运用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多次设计口语表达,鼓励学生个性阅读,掌握按照先后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图片及头饰。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出示小马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马过河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4.小结: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出示小马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2.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吧!(学生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准备班级展示。)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联系字义来识记字形。
棚、磨、挡、伯、浅、刻、蹄等字,可结合图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再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棚,木字旁表示搭建棚子的材料,朋表示读音;石磨是一种粉碎工具,以前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磨为石字底;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
(2)编口诀识记。
驮可编口诀:大马驮东西。突上半部分表示洞穴,下半部分表示狗,可编口诀:狗从洞穴中突然钻出。
(3)熟字对比识记。
挡当 伯拍 浅钱 刻该
(4)同偏旁归类识记。
语气词唉是口字旁的字。可相机复习巩固学过的语气词或者表示声音的词。
(5)扩词连句复现,整体识记。
刻:刻苦 片刻 立刻 试:考试 尝试 试一试
既: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勇敢地试一试。
5.学习多音字坊。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辨析。
课件出示:坊 ①fānɡ ②fnɡ 书坊( ) 磨坊( )
6.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1)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2)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3)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4)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7.抽读词语卡片。
磨坊 挡住 伯伯 深浅 突然 马蹄 既然
8.游戏:小马过河。(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石头,每读对一个生字,小马就可以越过一块石头。读对所有生字,小马就可以顺利过河了。)
石头上的生字有:既 驮 磨 坊 叹 挡 伯 蹄 唉 突 浅 棚 刻 试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识字,在集体交流识字方法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进行指导,识字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创设多样情境复现生字,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过渡:生字我们已经学会了,现在这些生字宝宝又回到了文中,你还能正确读出它们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圈一圈文中出现的动物。
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3.指名汇报文中出现的小动物,教师板书动物的名字。(老马 小马 老牛 松鼠)
4.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引导学生口头补充完整。
老马让小马________,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________,松鼠说________。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要他________。小马又回到了河边,________。
(1)自己独立说一说。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逐段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由弄清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到口头填空补充内容,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愿、意、麦、突。
2.指导书写愿、意。
(1)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好方法。
加一加法识记:原+心=愿,音+心=意。
顺口溜识记:原来心里一直有个愿望。(愿)
(2)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
愿第二笔竖撇起笔重,收笔轻,包住心字底。
教师要强调:心字底不宜过大。
意第四笔是小撇。第五笔横稍长,盖住下面的部分。
(4)教师示范,重点讲解心字底的书写要领。
(5)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指导书写麦。
(1)出示麦子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麦。
(2)课件演示麦的笔顺。教师强调麦一共有七笔,注意横的写法。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麦。
4.指导书写突,强调下边是犬,不要写成大。
5.投影展示,评价学生书写的生字。
6.把自己写得不好的,或者认为比较难写的字再写一写。
7.请学生练习书写词语:愿意 麦子 突然
设计意图:分类对比指导书写,以便于学生掌握这一类字的写法。从笔顺、间架结构、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等几个方面对于重点字做详细的指导,突破书写难点。
五、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1.教师总结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自己当小老师,利用字卡教家人识记本课生字。可以一边认字,一边组词,一边用组过的词语说句子。
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巩固生字的兴趣,在反复再现中提高识字的准确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渡,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检测词语掌握情况。
马棚 驮运 磨坊 挡住 伯伯 深浅 立刻 突然 叹气 试试 马蹄 既然 愿意 麦子 应该 掉下来
2.回忆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老马 小马 老牛 松鼠)
3.学生汇报,教师贴上相应的动物卡片。
二、研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读一读第2自然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连蹦带跳来体会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
3.课件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4.指导朗读:要用兴奋的语气读小马说的话,读出老马看到小马很懂事自己很高兴的感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可是他却停下了脚步。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想的呢?
2.课件出示句子: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1)理解为难。小马为什么感到为难了?他是怎样想的呢?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的心 理。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他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2.课件出示对话,指名朗读。
小马嗒嗒嗒跑过去,________地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
老牛________地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3.引导学生在横线上加上了提示语,再读一读,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马和老牛。(小马感到很为难,老牛感到很轻松。)
4.指导学生看图理解刚没小腿是怎样的。这说明水很浅,不深,小马能过河。
5.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
(1)课件出示句子: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2)你能给立刻换种说法吗?(小马听了老牛的话,马上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这句话该怎样读呢?
6.过渡: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可是有人不同意,你知道是谁吗?(粘贴松鼠图片)
课件出示句子: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1)看到小马准备蹚过河时,松鼠的心情怎样?(紧张、着急、担心)
(2)指导朗读。
7.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句子: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1)给连忙找一个近义词。
(2)小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老牛和松鼠的话完全相反,小马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回家问妈妈了。)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小马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呢?用横线画出小马说的话,体会小马的心情。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1)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①引导学生抓住难为情来体会小马的不好意思。读好省略号,体会小马由于难为情而说话断断续续的样子。
②指导朗读。
(2)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①小马为什么低下了头?(小马为自己没有动脑筋思考而感到不好意思。)
②指导朗读,读好省略号。
3.小马的妈妈是怎样说的呢?用波浪线画一画。想一想,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她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1)课件出示句子: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2)指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不要只是听别人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话,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得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学习第8自然段。
1.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一样吗?请你读一读第8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同桌讨论:同样的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小马对水的深浅的看法会不一样呢?
4.出示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老牛、松鼠和小马三者之间的高矮关系。
5.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
因为小马不像________,也不像________,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________,也不像________。(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矮,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6.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恰当的语气。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角色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如,老马说话亲切,老牛说话沉着,松鼠说话急切等。
(六)展开想象,表达训练。
1.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多观察,多思考)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试一试,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的经历呢?
3.小结:我们遇到为难的事时,不能只听别人说的结论,要动脑筋想一想,有的时候还要在长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难题解决好,把事情做好。
设计意图:逐段进行品析感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小马的心理活动。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读出文中特殊标点符号的提示,通过朗读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该、伯、刻、掉。
2.指名口头组词。
3.观察这四个生字,说一说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指导该、刻的书写。
(1)该是左窄右宽,刻是左宽右窄,注意亥中有两个撇,最后一笔是长点。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5.指导书写伯、掉,强调这两个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伯:右边是白,不是自。
掉:右边是卓,不是桌。
6.学生练习书写。
7.投影展示学生写的生字,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8.完成练习:我做小法官。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3)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4)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字的书写要点,培养学生观察字形的能力。在写字指导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提高了识字和写字的效率。
四、表达训练,拓展延伸
1.复述故事: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你能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吗?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
(2)独立思考,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3)用上这些词语,在班级里讲一讲这个故事。(住在马棚里的小马很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小马感到很为难。他向老牛请教,老牛说河水很浅。就在小马要过河时,松鼠突然拦住了小马,并且告诉小马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小马很吃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河。小马只好难为情地回到家里,妈妈告诉小马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去试一试。小马跑到河边,小心地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结:我们在复述课文内容时,可以按照记叙的顺序,抓住重要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设计意图:复述故事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复述课文内容的方法。
39、二年级下神州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神州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因此,本设计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并以歌曲和图片启发学生想象,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从而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仅观其言,还品其味,悟其神。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板块的主题是识字,所以本课设计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同时以课件辅助理解文中的涌耸等新接触的、难理解的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2.搜集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制作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画渲染,激趣导入
1.导入: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播放动画:中国地图)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请你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的全称是(动画定格,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齐读。祖国母亲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你知道哪些?(课件出示:神州、华夏、中华。)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神州谣》。(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首《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设计意图:用音乐渲染的动画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学习激情,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让学生对神州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学习小助手。
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本课生字。
4.教师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词语:
神州中华珠峰海峡大陆情谊奋发繁荣
①相机强调州荣是翘舌音;谊读四声。
②依次单击词语出现对应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州 华 峰 峡 陆 谊 奋 繁 荣
(3)小组赛读生字涌、耸、隔、与、浓、齐,相机强调耸是平舌音;与在本课读三声。
5.引导学生想一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6.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如,涌、浓的偏旁都是三点水,隔、陆的偏旁都是双耳旁,峰、峡的偏旁都是山字旁。
(2)利用熟字识记。
加一加:华、耸、峡、浓、奋(用部件组合)。
换一换:涌、峰,如,通涌锋峰。
减一减:与可联系写来识记。
意思相对:淡浓水陆。
7.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建立在预习基础之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识字的平台,并通过识字方法的交流,达到方法共享、经验互补、提高识字实效的目的。
三、细读感悟,随文识字
1.导学:自由朗读第1、2句,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朗读第1、2句。
3.结合字理识记象形字州。
(1)州和川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3)给州扩词。
(4)导学: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被称为九州神州呢?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神奇,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像人间仙境,是大家向往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神州。
(5)拓展:州现在用来表示地名,你们知道哪些城市的名字里带有州的?
4.相机理解词语山川。
(1)出示词语:山川。指学生朗读词语。
(2)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3)你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说说你的感受。
5.相机巩固生字峰耸。
(1)出示词语:珠穆朗玛峰、耸立。(指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3)教师补充并出示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同时介绍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4)学生巩固生字峰。结合山名识字:峰珠穆朗玛峰、香炉峰、飞来峰。
(5)一个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长、耸写出了长城的蜿蜒盘旋,珠峰的巍峨峻拔。
(6)指导朗读珠峰耸。
6.相机巩固生字涌。
(1)结合课文说说:涌是什么意思?通过涌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换成流行不行,为什么?
(3)欣赏一段黄河奔涌、长江翻滚的视频。体会奔、涌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
(4)指导朗读黄河奔,长江涌。
(5)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水涌动的情景。
(6)在《黄山奇石》一文中,有块奇石叫猴子观海,其实猴子观赏的不是大海,而是翻滚的云雾。在风的推动下云雾像大海一样翻滚,我们就用风起云涌来形容这样的美景。
7.欣赏感悟:神州大地,山川壮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相关图片。
图片 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奔、涌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长江之水的壮观景象。
(2)此时,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3)出示资料,教师简要解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神州大地,多么壮美!把这份感受融入句子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男女生对读第2小节。
8.试着背诵第2小节。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如教学涌字时,在学生识记生字后,教师及时出示涌的视频,形象而直观地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继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涌之现象,进而理解风起云涌,使字义的教学入木三分。引导学生列举众多名山大川,不仅深刻理解了山川的本义,而且巧妙地感受到了文中的山川美,可入画体现的意境。学生在神奇的汉字文化中徜徉,在久远的古文化中穿梭,时而感悟,时而惊喜,这样的教学效果显著。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写字小助手的写字提示,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写字活动。
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中的字,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下列生字的书写重点。
预设:
(1)州字在书写时第一个点向左。第二笔是竖撇,中竖稍短,右竖稍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2)峡中的山靠左上,夹的点、撇呈内八字形,最后撇、捺写得舒展。
(3)族中的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右上部的撇、横不要漏掉,最后一笔为捺。
(4)谊右边的宀稍扁,覆盖且,最后一笔横较长。
3.利用生字书写动漫演示州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强调关键笔画的书写。
5.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6.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的书写难度不大,以学生自主练写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搜集祖国的名山大川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
2.你想当小导游吗?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你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了解祖国名山大川的兴趣,并在实践中积累、应用词语,与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图片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请学生欣赏视频:介绍台湾岛的视频;各民族载歌载舞的歌曲视频《爱我中华》。
3.导入:我们的祖国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山河,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快乐地生活着。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神州谣》。
设计意图:加强复习,夯实所学,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基础。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台湾岛,了解我们多民族的国家,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直观的表象,化难为易。
二、细读感悟,学文识字
1.导学:自由朗读第3、4小节,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朗读第3、4小节。
3.相机指导学习第3小节。
(1)学生朗读第3小节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台湾岛、大陆、海峡,相机识记生字岛峡陆。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结合地名识字,峡三峡、刘家峡。
(4)引导学生理解岛和峡。
①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一幅三峡图、一幅海岛图),说说岛和峡跟山都有什么关系?
②导学:两块大陆之间夹着的海面,称为海峡,如台湾海峡;岛表示水中之山,多是鸟栖息繁殖之地,后引申为海洋或河流、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比如台湾岛。
(5)看图理解隔的意思,把台湾岛、大陆、海峡这三个词语放到合适的位置,对照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图片 引导学生编字谜:除去一半(阝),融化一半(鬲)。
(6)相机学习隔字。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识字,用隔组词。
(7)不只山有阻隔作用,海也有阻隔作用。请大家再看看祖国的版图。相机学习生字与。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小节。
4.相机指导学习第4小节。
(1)学生朗读第4小节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出示56个民族的青年朝气蓬勃的彩装照片,同时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3)相机识记生字谊、浓、齐、奋、繁、荣。
①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繁荣情谊浓。
②用繁荣说说祖国的哪些方面很繁荣。
③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4)播放中华儿女建设中华的视频。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小节。
5.第3、4小节连读并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识字与学文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学生识字的心理特征,将生字放在语境中,通过鲜明的画面与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巩固生字,背诵积累
1.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做归类游戏,根据结构归类。
3.竞赛背诵课文。
4.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同桌互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内比读,看看哪组读得最准。
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每组的两个词语,或意思相近,或承接紧密。
(4)全班比赛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夯实生字基础。这样有韵味的小文的背诵积累及书后词语的读背,都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积淀。
四、指导书写,提高能力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岛、民、齐、奋。
2.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小组内交流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教师指导生字书写要点。
岛笔顺是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竖、竖折、竖。第四笔竖折折钩要写得宽而扁,包住左下方的山。(学生书空)
民竖提要直,斜钩呈弓形,写舒展。(学生书空)
齐下部撇、竖两笔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分列竖中线两侧。(学生书空)
奋上部要写得宽,田要写得小,稍扁,大罩住田。(学生书空)
(3)课件利用动画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4.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注意间架结构,总结怎样书写正确美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
40、二年级下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材分析
《画杨桃》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真切地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结果的确不一样。老师还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仅针对的是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课文细致描写了人物的对话、动作和神态,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让人体会到这位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如:哈哈大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从同学们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中,明显感觉到他们是在嘲笑我。好笑!嘻嘻的笑声,表现他们十分肯定地认为我画错了。
课文还采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一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对比。看到我画的杨桃,同学们是嘲笑的态度。而老师却注意观察,从我的座位上去审视杨桃。二是同学们前后的态度对比。开始看到我的画,同学们嘲笑我,后来明白自己错了,感到难为情,对比非常鲜明。三是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老师的情感随着同学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平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阐述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杨桃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作者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长相的风波呢!
(2)齐读课题:画杨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教师逐段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3.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2)交流识记生字。
①比较认识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字组成的。(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②猜谜语识记。
a. 两个王分了家班
b.太阳的方向晌
c.每日必说话诲
(3)开火车读准字音。
(4)认读词语。同桌之间互读,开火车读。
板块二 感知课文,指导写字
1.抓关键词,感知内容。
①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我)
②哈哈大笑、嘻嘻。(同学)
③审视、严肃、和颜悦色。(老师)
从上面挑选合适的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同学们见了我的画后(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坐在我的位置上(审视)了一下杨桃,神情变得(严肃)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明白了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的道理。
2.指导书写,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课 揺 哈 抢
(2)仔细观察课、摆、哈、抢、嘻5个字,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3)发现结构规律,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写生字的要领。
课字注意左窄石宽;哈、嘻都是口学旁,口部写在偏左上格的地方。
(5)教师范写嘻。右部喜中的口要写得扁些。
(6)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评议学生写的字,再修改。
第二课时
板块一 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自己画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指导朗读。
(3)小作者是坐在哪个位置画杨桃的?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
①反馈,相机学习靠边。
②谁还能用靠字组词?
③引读,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坐在前排靠边的我,认认真真地看,看到的杨桃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于是我老老实实地画了一个(五角星),而且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
2.审视体验。
(1)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2-11自然段
(2)指导朗读,教师点评。
(3)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审视。
①读准字音。
②字源识记视:见表示看,偏旁ネ表示读音,也表示观察的含义。
③语境识记视。用视组词。
④理解审视:认真地看。
(5)理解严肃。严肃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6)理解半响。
(7)为什么老师要隔很长时间才说那句话?
(8)谁来当小老师严肃地说一说?
板块二 深入文本,入情入境
1.找变化。
(1)当老师让几个同学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找出同学们前后两次说的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
不像! 不像。
像五角星! 像五五角星。
(3)同学们前后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增加了三处省略号)
(4)指导朗读。
①自由练读第12-16自然段。
②评议朗读。
③从这三个省略号中你听出了什么?(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
(5)回答一样,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标点符号真神奇。
2.抓变化对比体会。
(1)对比体会读:第一次老师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时,我被同学们嘲笑了;第二次老师问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时,同学们支支吾吾。
(2)指导朗读。
(3)体会同学们的变化。同学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5)联系生活举例子,说说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的事例。
3.感悟教诲。
(1)故事发展到这里,老师的态度有了转变吗?(由严肃到和颜悦色)
①理解和颜悦色。你能把它换成别的词语吗?(和蔼可亲、和和气气)
②为什么老师刚才还是神情严肃,现在变得和颜悦色了呢?(指名读)
③自由读,思考:为什么大家画同一个杨桃,却画成了不同的样子呢?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2)理解教诲。老师的话让我终生难忘,这样有深刻道理的话就叫教诲。
(3)形近字辨析诲、悔。
(4)听了老师的教诲,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①交流感受。
②当别人的看法、观点和自己不一致时,应该怎样做?
预设:当别人的观点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急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板块三 积累名言,拓展运用
1.联系生活,讲述理解。
(1)对于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你想说点什么?
(2)小组内交流,指名交流。
(3)教师总结:文中的老师教会我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老师的话让我一生受用。
(4)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老师讲的那段话。
2.交流体会:读后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题西林壁》《画鸡蛋》及其他名言警句,进一步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课件出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俗语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3.读一读,记一记。
板块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图、座、交、页4个字,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占位。
2.交流写好生字的要点。
3.教师范写图。
提示:图字是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里面的冬字的两点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展示评议,再练写。
41、二年级下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基于此理念,本次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感悟彩色的梦在小朋友的画里,小朋友的画在小朋友的心里。另外,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读文融合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想象力。同时,在说一说、写一写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插图及葱郁的森林图片)。
2.学生的彩笔想象画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小朋友的作品。瞧,(出示学生画的想象画)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及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说。
3.揭题:对呀,每一幅画其实就是小画家最美丽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题目是彩色的梦。(板书课题)
4.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5.激趣: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彩色)
(1)开火车读词语彩色。教师重点强调彩是平舌音。
(2)尝试用彩色说句话。
6.过渡:彩色的梦到底是怎样瑰丽和神奇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这首儿童诗。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想象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在读题目时要尝试抓住题眼,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用学过的方法识记。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5.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苹果般的 精灵 叮咛
(2)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教师相机指导。
囱是平舌音;坪、囱、精、叮、咛是后鼻音;聊是三拼音节。
(3)去掉拼音,小组赛读词语。
(4)理解苹果般的是什么意思。除了苹果般的太阳,你还知道什么般的太阳?
(5)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6.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
7.教师重点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模仿读。
(3)学生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对字音加以重点指导,用读准字音创造生字反复再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品读第1小节
1.导学: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读了一遍又一遍,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书的姿势也非常正确。现在,老师还想听你们读一读,谁愿意把第1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过渡:你真行!这小节可不太容易读,里面有两个生字,谁能再来读一读?
3.读着读着,我们从文字里发现这个梦是靠什么实现的?(相机板书:彩色铅笔)
4.再读这1小节,你知道关于彩色铅笔的哪些信息?
预设一: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1)学生朗读句子后简单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长、圆、硬有感情朗读。
(3)引导学生围绕一大把彩色的梦,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课件出示: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 ),有的( ),有的( )。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预设二: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1)出示词语铅笔盒、聊天,学生开火车领读。强调聊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盒、聊。
①盒可采用字谜识记:会上同心盛况空前;也可采用图片识记: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②聊可用加一加识记:耳+卯=聊。
(3)你能给聊天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你什么时候、和谁、在哪儿聊过天?
(5)想象一下:彩色铅笔们可能会聊些什么呢?
(6)再读这一句,你从跳蹦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猜字谜加一加等多种方法识字,教师相机结合图画、字理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使识字活动妙趣横生。同时引导学生用换一换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训练和朗读指导,将识字与学文、学文与锻炼表达能力有机结合。
四、指导书写,共同评议
1.找出生字中上下结构和品字形结构的字。(梦、森、苹、灵)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如:
美梦 梦幻 森林 阴森 苹果 青苹果 灵动 精灵
3.指导书写梦、森、苹、灵。
(1)梦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点,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木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下面的夕起笔撇穿插在两个木的底部中间。
(2)森由三个木组成,品字形结构,左下边的木因为避让,捺变成点,写的时候注意三个木的穿插,让笔画错落有致。上面木的撇、捺都要写得舒展。
(3)苹的第三个横画最长,字的重心落在竖上,竖写在竖中线上。
(4)灵上短下长,上部的倒山右边不出头,火
的撇、捺要写得舒展。
(5)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6)教师范写。
(7)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8)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找规律记字、模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学生写好生字,培养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苹果般的 精灵 叮咛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小老师领读词语。
2.指生朗读第1小节。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这首儿童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彩色的梦。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第1小节的朗读与背诵,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厚学生的积淀。
二、品读课文,逐节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梦境。
1.品读第2~4小节,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出示:第2小节。
(1)指名朗读第2小节并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草绿 花红 天蓝
(3)相机识记坪字。
①出示词语:草坪。指生开火车领读。
②谁读懂草坪的意思了?
③说说是怎么记住坪字的。
④出示草坪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4)指导学生质疑:这小节中你有没有没读懂的地方?
预设一:脚尖滑过是什么意思?
①学生提问。
②指生尝试解决。
③引导学生联系第1小节,想一想:脚尖指的是什么?
④简单感悟拟人写法:这样把彩色铅笔当成人,你喜欢吗?为什么?
⑤指导朗读脚尖滑过,感悟童趣。
预设二:蓝得透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①学生提问。
②指生尝试解决。
③指导学生对比读读A、B两个句子,说说喜欢哪个,为什么。
A.蓝得透明!
B.蓝得透明!
④指导读出对蓝天的赞美之情。
出示:第3小节。
(1)指生朗读第3小节并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森林 雪松 小鸟 小屋 烟囱 太阳
(3)相机识记郁、囱、般。
①出示词语:葱郁、烟囱、苹果般的。指生开火车领读。
②出示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A.字理识记:
囱:囱是象形字。古文像古代半地下穴居房屋坡顶上的简易窗棂形。囱的本义为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后引申为灶突。
B.字谜识记:
般:又把船下口挤走。
郁:有右耳。看图片说一说葱郁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第3小节。
出示:第4小节。
(1)指生朗读第4小节并汇报。
(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3)相机学习生字精。
①出示词语精灵,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②交流识记精的方法。
(4)指导学生联系第2、3小节说说:我的彩色铅笔为什么是大森林的精灵?带给我哪些美好和幸福?
(5)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6)指导学生朗读第二句并想一想:我的彩色梦境里都有什么?
①学生汇报。
②相机出示词语:叮咛。学生当小老师朗读词语。
③学生猜测叮咛的意思。相机指导学生看偏旁猜测意思。
④猜一猜紫葡萄会叮咛些什么。
(7)我的彩色梦境里还会有什么?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屏幕出示:我的彩色梦境,有( ),有( ),还有( )
(8)指导朗读第4小节。
三、绘画练笔,拓展延伸
1.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2.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可以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一)指导书写。
1.找出本课会写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彩、拉、结、般、精)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如:
彩色 彩带 拉手 拉走 结果 结出 一般 百般 精灵 精神
3.指导书写彩、精。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彩左上爫的第一笔平撇要短小有力,两点要与撇呼应,采的捺笔变成点,避让右边的彡;彡的笔画纵向平行排列,短小舒展,间距匀称,第一撇和第二撇起笔上下对齐,最下面的撇稍长。
精的米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是青字,月的第一笔变竖。左边的点、撇要呼应,右边的横画间距均匀。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4.指导书写结、般。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结右部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般左部的第五笔是提;右边不出头,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注意几个撇的不同写法。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5.合作书写拉。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扌瘦长,右边要写得短一些,最后一横略长。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二)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喜欢的人听,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背诵。
2.把自己的彩色的梦境画下来,并配上自己写的诗句,参加班级评比。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巩固书写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书法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巩固所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内外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彩色的梦
彩色铅笔
草绿 花红 天蓝
森林 雪松 小鸟 小屋 烟囱 太阳
精灵 梦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必考多音字
-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
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
四年级语文上册23课梅兰芳蓄须读后感
-
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意义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评课稿
-
一年级人之初生字组词并造句
-
乡下人家好词好句摘抄
-
少年闰土好词好句
-
六年级下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读后感
-
童声童气看世界
-
我的老师
-
日记一则(护士节)
-
足球的启示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反思
-
五金机电创意广告宣传文案36句
-
传媒公司取名字高端大气455个
-
可爱小仙女网名40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