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1、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晰,主要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浓郁悠远的意韵。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此,上课伊始,我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请学生分享描写白鹭的诗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出课题《白鹭》。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对对诗,谁来来分享分享有关白鹭的诗句呢?根据之前所学和课文积累,预设学生会答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
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清楚了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在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解决本课生字词,并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后请学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并不难,学生们读完全文,稍加归纳就能够知道,文章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色素、身段)和生活习性(觅食、栖息、飞行)两个方面。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认识,这将为深入分析文章做好铺垫。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为此我将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深入分析。为了将学生的目光牵引到重点内容上,我将抛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美从哪里可以体现出?身段美哪里可以体现出?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此处写出了白鹭的色素和谐,用对比凸显了白鹭身段匀称,就像一首精巧的诗。接着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至此已经完成第一个重点内容,体会白鹭的静态美。
此时用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68段,并重点研读,圈画出描写白鹭的动词和形容词,批注阅读感受。抓住钓鱼悠然不安稳清澄等词体会白鹭的动态美;利用给68段描绘的三幅图画起名字这一个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白鹭的悠然灵动美。此时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最后请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这一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完成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环节四:品读课文、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描写,写清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语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安排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加深理解。
环节五:夯实基础,布置作业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我将结合本课内容给学生布置两个小作业:
背诵课文。
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50字)
板书设计(略)
2、一年级上册课文4四季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4四季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一、欣赏图片,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图片。师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秋天后是冬天,冬天过后是春天,春天过后是夏天,夏天过后又是秋天,像这样四个季节循环反复,叫四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第四课
书写课题《四季》
二梯度朗读,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学分小节:
1、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这篇课文共有几小节呢?
2、瞧。这篇课文,配有四幅图,每幅图旁边就是一小节,这是第1节。这是第2节。(课件演示)你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给每小节标上序号吗?
3、这首诗有几小节啊?(四小节)
【点评:这是一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诗这种文学体裁,将诗字单独出示认一认、读一读,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用课件将全文出示,由老师先扶后放带着学生给小节标上序号,扎实教会孩子给诗歌分小节。】
(二)指导朗读
1.老师一边读,你一边看着字宝宝,老师读到哪儿,你就看着哪儿,心里要跟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自由指读。
像老师这样用小手指着读,自己读给自己听。速度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借助拼音宝宝,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3.学生配合轮读。
请四个小朋友轮着读,做到不多字、不少字。
4、齐读
注意集体读书时要整齐,用上最自然的声音。【点评:指导读书这个环节设计了四种读法:范读、自由读、轮流读、齐读。】
5、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说话训练:连起来说:我最喜欢( )因为( )。
【点评:练习生活实际,训练学生说话,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三、识字读文,延展四季
(一)学文第一节诗。
1、大家一起读读这一小节(全体读)
理解:尖,这样的形状就叫尖【贴字:尖】尖字上面就是一个小、下面一个 大。特别的尖就叫尖尖。
2、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尖尖的啊?
说话训练:(图钉尖尖、嘴巴尖尖,钉子尖尖)
3、草芽钻出地面,到底想对小鸟说什么呢?你能从诗中找出来吗?
请你把笔和尺子拿出来,把草芽说的话画出来,注意借助尺子画直线。
4、 我们一起来做一颗勇敢的小草芽吧!(全班一起表演背诵)
第一节仿编诗歌:
1、其实啊!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的小使者可不仅仅是小草芽。大家看还有谁?谁会编一节春天的小诗?
2、迎春花黄黄,它会对谁说?春天会有什么小动物?
3、春天除了迎春花会说,那还有谁会说?
4、瞧:春天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条呢!绿绿的柳树、弯弯柳条、嫩嫩的柳芽,真是太美啦!你会编一节诗吗?
【点评:这个环节就是语用训练,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春天,也用和诗歌中一样的叠词,一样的句式去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观察图片,指导朗读;
能用朗读让老师感受到荷叶圆圆吗?齐读荷叶圆圆 。
2、荷叶说了一句什么话来报告夏天来了?你也用尺子和笔把这句话画出来吧!
3、青蛙的青是后鼻音,要读准。青蛙。它会帮农民伯伯捉虫吃,所以青蛙的蛙是一个虫字旁。【板贴:虫字旁】
4、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荷叶这么好玩,肯定还会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大家在一起才开心呢!
说句练习: 荷叶-----,他对-----说:我是夏天。
5.(夏天)识字:夏天的夏字下面有一个新偏旁,叫折文。这个名字有点难,我们做一个动作帮我们记住它。(折文,折 文,就像把文件折起来,就叫折文。)
(三)、自学、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3、4小节,从哪些景物中知道秋天来了?用铅笔圈画出来。出示冬天图片,结合学生汇报,感受雪人顽皮可爱;从什么景物中知道冬天来了呢?雪人有个动作你会做吗?感受到雪人的顽皮可爱。
四、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识字。摘苹果识字。强气球识字。
2、生字宝宝要和你们玩一个拼图游戏。如果你认识字,大声读出来,就能拼好一块图呢!
3、蝴蝶仙子要和你们玩我说你猜的识字游戏呢!五秒钟,把语文书往桌子上边推。再把生字卡片取出来,认一个,摆一个。还有不认识的就问问同桌。最后把字宝宝排成一排。听明白了吗? 小朋友听老师说意思,举图片(发展思维)
(1)这个字啊,和语言有关,和我们语文的语字是同一个偏旁的。(说)
(2)这个字啊上面小下面大。(尖)
(3)这是一个季节,这个季节啊!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春)
(4)它可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哪!(找一个字不行,把它完整的名字举起来)
(5)下面这个字啊是一种季节,这个季节啊!老师可喜欢啦!可以吃冰淇淋、可以痛快的游泳。(夏)
(6)、三人跨日(春)
4、我们一起来扮演春夏秋冬天的使者,来向大家报告好消息吧!跟着老师配上动作表演吗?
五、结束语:
同学们,愿大家多走出户外去,亲近大自然,让你的眼睛看到更多的美景,听到更多美妙的声音,愿你们的生活更加色彩斑斓。四季的景色很美,你们想把他们永远的留住吗?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一起守护美丽的大自然!
六、作业:
1、回家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下来。
3、二年级上册课文22狐假虎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2狐假虎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更喜欢读故事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出示课题,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2、那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总结
4、过渡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猜出了大概意思,那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老虎和狐狸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当中找答案吧
二、自学: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学:
过渡:同学们已经自学完了,生字词认识了吗?(认识了)老师考考你!
1.(电脑出示)带拼音生字词
a 、我们先开火车读 (读得不错)
b、谁来读?(一生读)(读错纠正)(声音大一点会更好!)
c、一齐读!( 读得真熟练!)
过渡: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电脑出示)不带拼音生词:(谁来读?)
a. 一生读(读错纠正后齐读)(这么短时间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
b.(不按顺序)我们抢读(大家读得真准确!)(老师真佩服你们!)
c.咱们一齐读!
过渡:词语读的很好,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3.开火车读课文。
谁来读?大家都想读!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读书真认真)
师问:谁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说,谁、干什么?)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师:狐狸被吃掉了吗?谁来补充?)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骗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
(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你说得真具体)
板书:生说后师相机板书狐狸图、老虎图。
过渡:狐狸用什么办法骗过老虎的?我们看故事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狐狸被老虎捉住了。)师:(在什么情况下捉住的狐狸?)
(生:老虎很饿)
(生:老虎找食物,说明很饿,狐狸被老虎捉住了。―――)(你说得真全面)
师:是啊,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慌不择路的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猛扑过去,逮住了狐狸。这时的狐狸处境怎么样?(生:非常危险)
过渡: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
2.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狐狸说的话。
谁来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一生读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2)师述: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都转转试试!我看你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你在想什么?
(我不能让虎吃我,想办法逃走)
(这只遇到危险的狐狸真会想办法)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师:你真爱动脑筋!
(3)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
a自己扯着嗓子读读
b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
c师范读(瞪着眼睛攥着拳威胁)
d谁再来扯着嗓子喊(一生加动作精彩:大拇指指向自己)(你不但读得好,而且动作加得恰当!)(师: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e大家一起读!
(4)师述: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
过渡:这时的狐狸更威风,更自信,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或狐狸接着又怎么说?)
(5)你来读!(读完后电脑出示第二句话)(读慢一点更好了);
(6)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生说不出来,师指导)
(生:狐狸用老天爷吓唬老虎。师:老虎怕谁?生:老天爷)
(7)师问: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
师结:狐狸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把老天爷都搬出来了。
(8)(一生读)你刚才快吓住了,现在怎么不厉害了(假的?)就凭你这气势,不被吃掉才怪,谁能把老虎镇住,让老虎相信是真的。
(9)(一生读)(可以加动作)师:语气上镇住它了,表情上也镇住它了。
(10)谁能读得更好?(一生读)(一手叉腰,手指指点点)
师结:你有大王威风(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11)这时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出示5自然段)蒙住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被蒙住的老虎会怎么想呢?
(我还真不能吃它了呢?吃了它老天爷会怪罪我的)(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吗?唉!到口的美餐会吃不着了!唉!)
(12)师: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摇了摇尾巴,又会怎么想?
a.(狐狸抖抖毛,挺了挺胸,晃了晃身子):瞧!我几句话就把它蒙住了。
b.这只凶恶的老虎上了我的当。
c.它相信了,我得让它心服口服,证明给它看,我领它走一遭!
(13)(想的好的,读)你给老虎说:不信威风。
(或师述:瞧,这只凶恶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你对老虎说:不信。)
(注意:不信和怕不怕这两个词)你再读一遍!
(14)师: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生:进一步用事实证明它说的话是对的)
a下面四人小组分角色读2至5自然段。(32人)
(小组长组织:一人读狐狸的话, 一人读老虎说的话,一人读叙述,一人当评委,评评谁读得好)
b找一组分角色读2至5自然段(你们小组分角色读)
(师:这小组读得真好,课下同学们继续分角色读)
五、表演67自然段
过渡: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1.谁来读课文6、7自然段(一生读)(读慢点就好了)
2.同学们自由读,边读边加动作。
3.谁想演狐狸?(选小个子演狐狸,大个子演老虎)老师从一边看着孩子表情表演。
①你走几步?你们笑什么?(演得不像)应该怎么演?(生说)书上怎么写的?(齐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生补充)
师:把头抬起来,挺胸,表情:美滋滋
②你再走几步,像不像?(像)不像再读读狐狸那句,再做一做,老师也可做一做(这时的狐狸可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③你们现在就是森林中的小动物,这时什么表情?(纳闷儿)(注意你的表情!)纳闷什么?(与往常不一样)今天什么样子?(生:大摇大摆,很威风的样子)
4.谁来演老虎?走几步看看?老虎像不像?(不像)
读读写老虎的句子(齐读: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想想是什么样?(一生:东张西望)表情呢?(疑惑)这只老虎满意吗?(不满意)哪里不满意?(生指导)虎做动作,直到满意。
5.凶恶的老虎走进了森林,你们这些小动物怎么表现?(摆胳膊)
6.好!现在演出正式开始!谁来读叙述?(一生感情读)
小动物们注意:纳闷儿处作纳闷儿状 (路线:从东往西走,从后面绕过来)(别走快)
呀!(倒抽一口凉气)一只大老虎!(注意叹号,读出害怕、惊讶、惊恐)(停短)(撒腿就跑)(读快)
7.师:老虎,你这次心服口服了吧!
(生:我心服口服了,我真不能吃它了,我应该听他的指挥)
师:狐狸大王,你现在怎么处理它?
(生:吃了它,弄死它,师(掩嘴):你真把自己当大王了,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走!师做走的手势)
狐狸:赶快走,别让我看到你!(师指导:你拿出点大王气势来怎么说?)
师:老虎,还不赶快走!
师弄弄狐狸:狡猾的大王,快逃吧!
8.采访:你这只小动物害怕谁?(我害怕老虎)
你呢?(我怕老虎)大家呢?(都害怕老虎)
师:现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了把!(几生)(板书:借,威风,吓跑百兽)师:是呀!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
9.(电脑出示)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大家齐读一遍!
师:如果把加点的词去掉好不好?
(电脑出示)野兽吓得撒腿就跑(一点大大小小的、都就跑了)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看不出有许多动物在跑)(因为看不出有许多动物都害怕老虎)
师总结:对,加上这些词语就能说明所有动物都怕老虎。
10.师: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师:聪明在哪?
生:狐狸能够想办法救出自己。
(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师:怎么狡猾了?
(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善意的欺骗,也可以看出它很机智、有智慧、聪明)
如果它借着老虎的威风欺负其它小动物,你认为这只狐狸怎样?(我认为这是可恶的,是坏狐狸、坏家伙)
师:生活中有没有借别人的势力欺负人的人?(请同学们课下收集)
过渡:有一天,狐狸和老虎在森林里又见面了,会发生什么呢?(出示续编)(老师读)
六、续编: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狸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师结:请同学们课下编写故事,比一比谁编的精彩。
板书:
狐假虎威
狐狸 借 老虎威风吓百兽
4、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生字新词时,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识字,注重识用结合。由读词到学字,再把生字送到课文中读文,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字较多、较难读的句子,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进行适当的提示,降低概括难度,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合理想象。我把教学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由初读入情到读中生情再到想中悟情。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我引导学生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体会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的快乐;想象小白兔家着火时的危险情况,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情景,体会雪孩子的勇敢。通过想象,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提供多样表达机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雪孩子的无私感动着小白兔,美好的童话故事感动着我们。在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创设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摘抄喜欢的词句,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了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理念。
5、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本分析:
本文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利于学生理解。《雪孩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献、分离。课文第1~4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乐而温情。第5~8自然段写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它焦急的语言、急切的动作让人敬佩,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第9~14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可将课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9个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2.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旺、浑、轻、赶、候6个字。
2.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识字、写字;学习默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了,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还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来,随着音乐,我们去感受下雪后的快乐吧。
1.出示课件。(音频、图片)
播放歌曲《雪绒花》,展示雪景和冬天里学生们快乐活动的图片,请学生说说下雪后最想做的事。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这里有一个可爱的雪孩子。(贴雪孩子的图片)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多读几遍,再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同桌开火车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教师随机指导。
2.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卡,指名给彩色字注音,再指名读下面的词语。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导重点生字的认读。
(1)读准字音。
①归类识字:添、渐、浑、淋是前鼻音,柴、烧、终是翘舌音,旺、烫、终是后鼻音,三点水旁的字有添、渐、浑、淋、激。
②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
(2)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近义词识字。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渐渐逐渐、慢慢浑身全身、周身等。
②字理识字。课件出示柴、烫、灭的字理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识记。柴本义是小木散材,现在泛指烧火用的草木;烫字上部是汤、热水的意思,下部是火在烧;灭上的一表示物品覆盖在火上,意思是消灭、灭亡。
③生活识字和语境识字。旺表示火烧得很大,可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火势旺的场景。冒字可结合课文语句模拟动作来理解。终于在文中表示雪孩子找了很久才找到小白兔,突出了雪孩子的勇敢和急切的心情,可通过朗读来体会。
④猜谜语识字。烫火上煮汤碰不得;柴此木常用来烧火。
4.玩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巩固识字。
小白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个蘑菇上都有一个生字,准确读出蘑菇上的生字,才能帮小白兔采到蘑菇。比一比谁帮小白兔采的蘑菇多。(课件出示情境图)
5.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理解词意。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识记生字旺。
加一加:日+王=旺
出示生活中包装带旺字的食品,引导学生识记旺;出示火烧得旺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烧得旺旺的。
②给渐渐找近义词,用渐渐造句。
近义词:渐渐慢慢造句:天色已晚,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
(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①识记生字冒。
减一减:帽-巾=冒组词:火冒三丈、顶风冒雪、感冒、冒烟、冒号
②识记生字终。
加一加:纟+冬=终指导:通过读找哇找哇,体会终于的意思。
6.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这个故事较长,每朗读一遍要花很长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不出声、速度快的阅读方法默读。
预设:默读方法指导:
第一步,明确默读的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教师读第1~4自然段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内容,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课文。
第二步,请学生试着默读第5~8自然段雪孩子勇救小白兔的内容,教师观察后强调不出声的要领: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不能用手指点着读。
第三步,默读第9~14自然段雪孩子变成了白云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表扬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课件出示)下雪啦!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漂亮的 来陪小白兔, 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 , 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 。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出示唱、旺、浑、轻、候5个字。
(1)观察字形,说说这五个字的共同特点和注意事项。
(2)教师归纳小结:左窄右宽,两边靠拢。
(3)教师范写唱、旺、浑、轻、候,学生书空。
2.出示赶字。
(1)观察字形说结构:赶字是半包围结构,走的捺要写得长些,托住干。
(2)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含有走之的字先写走,干的第二横要与走的第二、三横穿插。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示范点评,学生自我修正。
4.投影讲评。
(1)班中讲评:挑选学生作业,评议。
(2)同桌互评:书写正确,奖一颗星;结构端正,奖一颗星;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四、再读课文,了解由来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2.出示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对话,练习朗读。
(1)指名读,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小白兔的话,要读出急切的心情,语速可稍快;兔妈妈的话,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第3自然段。
(1)指导多音字读音:空在这里读knɡ,可组词空闲、空白,另一个读音是kōnɡ,可组词天空、空间。
(2)思考:这里的小伙伴指谁?(雪孩子。)
(3)指导朗读:小白兔把雪孩子当成自己的小伙伴,说明他非常喜欢雪孩子。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最后两句话。
小结:兔妈妈为了留下小白兔,在门外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陪伴他,这就是雪孩子的由来。
五、巩固练习,作业设计
1.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给其他小伙伴听,并开展口头组词比赛。
2.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师提示学生读时注意读好文中各个角色的话,还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参与阅读、
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你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跟同学说一说。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巩固生字新词,会写旁、谁、汽3个字。
2.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同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小组推荐代表比赛认读。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雪孩子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回忆第1~3自然段的内容。
导语: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是怎么玩耍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孩子》。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默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句子,体会小白兔的心情。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1)指导朗读:看着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跳起了舞,唱起了歌。来,读出小白兔的高兴劲儿!
(2)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还能怎样玩?如果你是雪孩子,小白兔给你跳舞、唱歌,你会怎么想呢?
3.出示小白兔自言自语的话和木柴图片。
思考: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把柴,而这时他是打算去睡觉的,这存在安全隐患吗?同桌之间展开讨论。
(二)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危境。
过渡:屋子里真冷,小白兔添了柴,一会儿就睡着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默读第5、6自然段,之后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比较以下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理解渐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
屋子里暖和了。 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②出示小树苗、夕阳等图片,用渐渐说话。如:小树苗渐渐长高了。(或:夕阳渐渐下山了。)
(2)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①朗读指导:用着急、担心的语气读这两句话,语速稍快。提示着在此处应读zho。
②男女生比赛读,其他学生评价。
③引导学生说几个像越烧越旺这样的词语。
越(写)越(好) 越(跑)越(快)
越(爬)越(高) 越(听)越(有趣)
④引读:现在情况紧急,真是太危险了!所以这里有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小白兔这紧急的情况吧!学生齐读。
2.分男女生朗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语调的变化。
(三)学习第7~9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过渡:可是小白兔睡得正香,对眼前的危险一点儿也不知道。请同学们默读第7~9自然段,思考:看到自己的朋友小白兔有危险,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着急。)
抓住语言体会着急。(用横线画出描写雪孩子语言的句子)
预设1: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1)雪孩子怎么知道小白兔家着火了?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词语卡冒出黑烟,认读,用冒组词。
(2)课件出示小白兔家着火的图片,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雪孩子,看着那冒出的黑烟,蹿出的火苗,你会怎样喊?读一读雪孩子的呼喊吧!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声音急促、响亮些,就能把雪孩子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3)朗读训练: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预设2: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1)雪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当时小白兔的家里已经全是呛人的烟、烫人的火,雪孩子能不急吗?出示词语卡烫人的火,认读,再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觉得烫的东西。
(3)教师引读,指名朗读。男女生再读句子,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
(4)教师提问:如果你就是雪孩子,当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抓住动作体会着急。(用波浪线画出雪孩子动作的句子)
预设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预设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出示词语卡奔去,开火车读,学生做动作理解词义。
(2)把写雪孩子动作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奔、冲、冒、找哇找哇、抱、跑),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他着急的心情。
(3)雪孩子找了好久,才把小白兔找到,课文有个词语表示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学习词语终于。
感受善良、勇敢。
(1)观看动画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
(2)出示句子: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朗读指导:前半句用比较轻松的语气朗读,后半句要读出难过、伤心的语气。
小结:当小白兔发生危险时,雪孩子完全不顾自己,冲进火海,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四)学习第10~14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消失。
1.学习第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你能体会兔妈妈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激动。)
(2)指导朗读,读好感叹句,读出兔妈妈的感激之情。
2.学习第12自然段。
(1)交流:这段话里,哪些是小动物说的话?哪些是提示语?
(2)指导朗读:前半部分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后半部分读出小动物们的感激之情。
教师范读第14自然段。
(1)雪孩子最后变成了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
(2)课件演示:雪遇高温化成水水经太阳晒变成水汽水汽升到空中集成云。鼓励学生据此分组画简笔图,看谁画得最生动。
(3)课件出示下列两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哪个好?为什么?
第一组: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第二组: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明确:每组的第二个句子更好。第一组第二句突出了水汽很轻,第二组第二句强调了白云的美。
指导:很轻很轻的水汽要用伤心的语气来读,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被火烤化了,小白兔感到很伤心。一朵美丽的白云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觉得很高兴。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表达的好处。
想象: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小白兔会想些什么呢?
5.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陪小白兔一起玩耍,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多么无私的雪孩子啊,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化成了水,变成了云。让我们带着对雪孩子的喜爱、敬佩之情自读课文,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旁边、是谁、水汽。读准字音,熟读词语。
(1)学生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熟悉字的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示范指导书写。
2.指导书写旁、谁、汽三个生字。
[旁]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第一笔点和第七笔点都要写在竖中线上,方的横在横中线下侧,撇尖与上部左端垂直对齐。
[谁]左窄右宽。亻的竖长,要写在竖中线上;隹的四个横写得稍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最长。
[汽] 左窄右宽。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要注意第七笔横斜钩的写法。
(1)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小组之间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它们摘抄在本子上。
2.再读课文,合作探讨。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喜欢雪孩子吗?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雪孩子还会再回来吗?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重点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朗读,感悟主题(教学重点)
师:面对滚滚浓烟,熊熊大火,想到好朋友就在大火中,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
(播放视频: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一段)
生:雪孩子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小白兔。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白兔的。
师:老师再让大家看一遍视频,想一想: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再次播放视频:雪孩子救小白兔一段,有的学生眼里闪着泪光)
生1:(声音哽咽)雪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撞门,这个地方最使我感动。因为雪孩子明明知道自己是雪做的,一用力撞门,说不定就会把自己撞得粉碎。但是为了救自己的好朋友,他还是顾不上自己了。
生2:最令我感动的是雪孩子从大火中跑出来,靠在门边喘气的情景。当时,雪孩子全身被大火烧得不住地往下滴水,还累得不停地喘气。但他为了救小白兔,又一次冲进大火中,找来一块布扑火,结果布也烧着了。但雪孩子并没有丢掉布,还是不停地扑呀、打呀
生3:最令我感动的是雪孩子已经发现了小白兔,不时有带火的木棒从房顶上掉下来,随时都可能打着雪孩子,但雪孩子不顾这些,冲到小白兔身边,抱起小白兔就向屋外跑去。
师: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他全然不顾。终于,他找到了小白兔,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读读第8、9自然段吧!
(生齐读课文)
师:由于雪孩子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雪孩子呢?(播放视频:雪孩子融化成水一段)
生:(用手擦眼泪)雪孩子融化了。
师:当雪孩子抱起小白兔冲出屋时,他的身体在不住地融化,可他仍然紧紧地抱着小白兔,摇晃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声音越来越低沉)他想坚持把小白兔抱到最安全的地方,但他已经没力气了,最后,雪孩子化成了一地的水。(停顿)现在,我们一齐有感情地读读第10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
师: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呢?
生1:小白兔心里很难受。
生2:小白兔会捧起地上的水,大声地哭起来。他会一边哭一边说:雪孩子,雪孩子,你去哪儿了?你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
师:多好的雪孩子啊,难道他真的就这样离小白兔而去,离我们而去了吗?不,他不会离开我们的,你们看,他不是还在吗?(播放视频:雪孩子变成白云一段)
赏析: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理想的语文思维培育课,它结合了施教对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围绕语文思维培育的核心问题,采取了斯腾伯格所提倡的对话策略,通过视频和教师渲染描述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引发、呵护和发展。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让学生关注雪孩子身上的宝贵精神,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板书设计(略)
6、二年级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寒号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书写却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板书词条,图画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号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寒号鸟)指名读,齐读。
2.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大家刚才读得很准确,在本课他读ho,他还有另一个读音,谁知道他读什么?
3.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一类字和二类字。
(二)创设情境,朗读品味
1.词语读得这么准确,课文内容也一定难不倒你们,你知道这个故事里都有谁?瞧!他们来了,打个招呼吧!
2.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吗?谁能帮助他们回家?(板贴喜鹊和寒号鸟)我们一起去看看喜鹊和寒号鸟的家吧!(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配乐,齐读)
过渡: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此时,喜鹊和寒号鸟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吧!(指名读,齐读)
3.小喜鹊是什么时候飞出去的?
4.小喜鹊起得可真早啊!天刚刚亮,小喜鹊就飞出去寻找做窝的枯草。它可能会飞到哪里找枯草?
过渡:为了寻找枯草,小喜鹊飞到了田野,森林,学校,高山,它到处寻找,这就叫做东寻西找。
5.我们的小喜鹊早早起来,到处寻找做窝的枯草,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喜鹊?(板贴勤劳)
过渡:在小喜鹊忙着做窝的时候,寒号鸟在干什么呢?
6.看到这样的寒号鸟,喜鹊跑来劝他了。它会对寒号鸟说什么?而寒号鸟又是怎么回应它的?
出示自读要求:自读3-4自然段,划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课件出示对话内容。
7.这真是是一只什么样的寒号鸟?(板贴懒惰)
8.懒惰和勤劳正好是一对反义词,在这里将喜鹊和寒号鸟做窝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贴对比)
9.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天气越来越冷。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配乐)
10.引读: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11.句型练习:冻得直打哆嗦,冬天这么冷,还有可能冻得直( )。夏天特别热,我们就说热得直冒汗。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你看到有人吃着甜甜的雪糕,你会馋得直( )。
12.寒号鸟说明天就做窝,寒号鸟做窝了吗?(没有)
过渡: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第二次劝说寒号鸟。喜鹊说了什么?寒号鸟说了什么?
出示要求:自读67自然段,用划出喜鹊说的话,用~划出寒号鸟说的话。
13.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话。
(1)解释得过且过并适时指导朗读。
(2)同桌合作表演读。
14.师生合作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天气更冷了。(配乐并出示视频)
15.课件出示内容。
句式练习:冷得像冰窖。当天气非常非常热得时候,我们就会说热得像蒸笼。有人跑步非常快,快得(),慢得像( )
16.小结:像这样的得字短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话中去,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
17.对比两次寒号鸟说的话。
第一次,它说到明天就做窝,明天他做窝了吗?
第二次,它又说到明天就做窝,他每一次都说明天做窝,但最后行动了吗?(没有)因为他把事情永远放到明天,今天只用来(睡觉和玩耍)
过渡:所以寒号鸟的结果是可以想到的,齐读最后一段。
18.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19.说话练习: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寒号鸟一样的人,你想对像寒号鸟一样的人说什么?
过渡:有一首古诗词也告诫像寒号鸟一样懒惰,得过且过的人,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否则就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出示:古诗《明日歌》
过渡:这样的道理还在我们的歌曲里。(课文内容编入歌曲)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石崖缝做窝 它叫寒号鸟 勤劳衔枯草 喜鹊不骄傲
声声苦劝告 懒惰不动摇 寒冬风狂嚎 崖缝像冰窖
哆啰哆啰啰 反复苦哀号 太阳出来了 枝头空呼喊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设计意图】通过引读导入课文学习,为学生创设了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文对照,让学生对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呈现各自的特点。细致的朗读指导,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人物形象的特点。此外课文内容编入儿歌,在课堂中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科整合。激发学习兴趣。
(三)总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7、二年级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家好,我是______,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坐井观天》(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说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
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
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
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架云梯,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一)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学会 7 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的能力: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
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
(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学生。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
心)
三、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
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
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教法如下:
1. 动画激趣法。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帮
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实验法。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
揭示寓意。
3. 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
演读,分角色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
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可以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学
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
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
好习惯。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课标理念和教材内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
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引导学生说说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个别读、齐读、小组读、
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3)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
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坐井观天
小鸟 天 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青蛙 天 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以上,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
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8、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二、说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具有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说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四、说教学
这堂课的教学,应抓住奇字,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体会到了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读课题后,我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我用课件出示奇的几个义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其他的奇石的样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时,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黄山的奇。
五、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课堂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其实有些地方让学生读可能比讲更好些。
9、三年级上册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说教材
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是3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的具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想象力丰富,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会读凑喵孵等生字词,会写蜘蛛、暴晒、墙等生字词。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文中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分析老屋的形象。根据故事结尾发挥想象,进行猜想。
教学难点:学习老屋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培养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
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朗读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小组讨论法,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多媒体教学法能够结合学生学情,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课堂学习。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说教学过程
这样整体感知就为接下来的深入分析课文做好了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是在课文整体内容把握的基础上,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在此环节,我将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我请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老屋和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都发生了有趣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说说喜欢的理由。我会边巡视边倾听学生的讨论进度,讨论时间到,我会请每个组派代表进行课堂分享。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能较轻松地回答出:课文主要是老屋帮助小猫躲雨、老屋帮助老母鸡孵小鸡、老屋帮助小蜘蛛找食物这三件事。
接着,我会依据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提问:根据以上的讨论,文中的老屋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由于之前的分析很细致了,所以学生也能够说出,老屋是一个慈祥、善良、耐心、乐于助人的人。
然后,我会以问题来请学生思考,如果分角色朗读课文,那么文中的老屋、小猫、小蜘蛛、老母鸡,应如何读出他们的特色呢?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学生进行短暂的同桌讨论,在课堂上分享,接着我会总结:老屋是苍老的、慈祥的,朗读速度应该缓慢,语气低沉。小猫、小蜘蛛是可爱的、调皮的,朗读速度较急,声音洪亮。老母鸡是年老的、稳重的,朗读速度适中。此外,小猫、小蜘蛛、老母鸡都是请老屋帮忙,所以语气要诚恳。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在班级里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到此,我的重点得以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说板书设计(略)
10、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程理念,突出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坚持以读为本,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的临时应变能力不足
由于之前上过一次,学生对教学流程很熟悉,导致教学进度加快,教学任务完成了,但还剩余5分钟,我的心里发懵了:我该怎么过这5分钟呢?我采取了让学生说一说列宁和男孩身上的品质,对于学生重复性的回答,没有适时指出。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地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不仅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而且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
2. 基础知识的再学习
虽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字词和课文的初读,但这并不是说字词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就可以不设计了。相反,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
3.评价语过于单一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基本是好、很好、不错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过于单一、笼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从这样的评价中很难找到答案,更无法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进一步打开思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4.忽视语言的迁移运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几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思,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重视了课文内容的讲解,没有重视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多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没有关注到课堂教学的小细节
人们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对于整节课,我还有一些小细节处理得不是很好,如在板书的时候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对于孩子的读书姿势没有及时纠正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多关注教学细节,用眼观察,用心倾听,用情去感受,及时捕捉与提炼,并科学地加以利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艺术,提升教学品质。
整节课下来,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很多。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一定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11、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看图交流,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几幅图片
2.小组交流,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1)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
二、围绕小事,组织交流。
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可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是一个没责任心的人。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噎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里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3)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 随地大小便 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 在墙上涂丫 乱闯红绿灯 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 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语言不文明 毁坏公共设施 浪费水、电、粮食 踩踏禁行绿地 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 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 留下遗憾)
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4)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 帮助有困难的人 随手关掉水龙头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 语言文明 爱护小动物 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 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板书:令人温暖的行为)
(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以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会发现不论在学校、在家里、或是在其它地方能做的好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2、三年级上册23课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三年级上册23课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课前解析】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了解父亲对鸟的喜爱。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很多地方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还有的还采用了修饰语连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丰富感情。本课重点一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二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形象。
关注朗读: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所以借助对话,读懂对话,寻找到课文记叙的线索,才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读好对话,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情感、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3个,字数较多,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蒙、鼻横画较多而且容易写错,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形再书写,注意横画间要写得紧凑,蒙字下半部分横不要少写,鼻上边部分是自不是白。在指导雾、蒙、吸、翅时,可结合语文园地书写提示中,把撇和捺写舒展的要求,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撇画和捺画。会认5个生字,相对较少,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关注词语: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语言的感受。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多个修饰语连用,教学时既可以关注词语的表达形式,学习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幽深的雾蒙蒙的凝神静气树一般兀立的 苦苦的等这些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感受这些词语是如何表达情意的,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父亲的形象。
关注语言积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学习语言。本课有不少优美的语言值得学习、积累并内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动的语句,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摘抄积累,为今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难点】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教学策略】
识字板块可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教学。写字板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阅读理解板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好读懂对话、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感受课文表达的效果和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预设1:喜欢,我喜欢麻雀。
预设2:喜欢,我喜欢啄木鸟。
教师追问:平常在哪里能看到它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父亲和树林小鸟的故事。
2.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23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小鸟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小鸟和树林的欲望,进而引出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了解作者。
教师过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吧,同学们齐读图片上的文字。
教师提问: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个题目和其他题目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这个题目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其他题目是由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语构成。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发现了题目的秘密。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吧。
2.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清楚要求,朗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标记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③标注好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过渡:同学们圈画了哪些生字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1)课件出示词语。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组: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读,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读。
教法指导: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小组一起读,读准确,读整齐。
(3)教师提问:我们该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谁能想到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预设1:凝、猎可以用加一加的方式得到。凝神静气的凝,去掉偏旁就是疑问的疑。
预设2:舒畅的畅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得到,把申换成土是广场的场。
教师总结: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全面,老师再补充一下。
①刚才同学们说了畅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得到,那舒畅的意思是什么呢?舒畅指内心豁然开朗,他还有几个近义词:舒适、舒服。
②瞬间的瞬是目字旁的,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系,一瞬间就指一眨眼的功夫,表示时间很短。
(4)教师提问:去掉拼音的这些词,你们还会读吗?出示刚才的词语和词语表中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PK读等多种方式来纠正字音,识记字形。
(5)全班齐读词语。
(6)指读要求会认的红色字体生字,识字游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并交流认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生字,自读生词,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新词,提高识字的识字能力,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题目解疑。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题目和以往的有所不同,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这篇课文讲了父亲、树林和鸟之间的关系。
预设1:这篇课文讲了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的故事。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过渡:生字宝宝藏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课文过程中找出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
教师提问:看谁是小侦探,找到了答案。
预设1:时间是春天的黎明。
预设2:地点在树林里。
预设3:人物有我和父亲。
教师追问: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总结的很到位。地点能说的再具体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父亲和我在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里观察鸟。
课件出示答案,学生做笔记。
3.品味语言,感受人物
(1)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勾画出父亲喜欢鸟的语句,并交流品味语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注意体会其中的生动语句。
(2)研读3-5自然段。
预设1:课文当中第三到第四自然段表示父亲喜欢鸟。父亲观察得很仔细。
教师追问:里面有一句是,父亲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看去。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给人什么感觉呢?
预设2:说明树很茂密,而且雾气很大,看不清。
教师引导追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父亲是怎样观察鸟的?
预设3: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说明父亲对鸟非常熟悉。
(3)研读6自然段。
预设1: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表明父亲爱鸟,已经和树融为一体。
教师追问:这一个自然段当中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你找到了吗?
预设2: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喻成了树。
预设3:我是茫茫然地,而父亲是凝神静气的这里把我和父亲进行了对比。
教师总结:我是迷茫的,而父亲呢是专注的,通过我和父亲的对比,也表明了父亲对鸟的喜爱和了解。
教师追问:父亲在望着鸟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
预设4:是一种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
教师总结: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一下。凝神静气和像树一样兀立,两个修饰语连用,突出了父亲的专注。
(4)研读7-11自然段。
预设1:第八到第十一自然段也表现了父亲了解鸟喜欢鸟。父亲能够准确地发现鸟还能闻到鸟的鸟味,说明父亲爱鸟。
教师追问:为什么说这几个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爱鸟呢?
预设2:也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写的。我找不到动弹的叶子而父亲可以观察得到;我没有闻到鸟味道,父亲闻到了鸟味,还生怕惊动鸟。这两处可以体现出父亲的爱鸟。
教师继续追问:我闻到的气味是浓浓的苦苦的,从这两个连续修饰词中,你读到了什么呢?
预设3:我感受到的只是草木的气味,有一股苦苦的味道,但是父亲能在这样的味道当中还能闻到鸟的味道,说明父亲非常了解鸟,喜爱鸟。
(5)研读12-22自然段。
教师补充课文当中剩余的能体现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教师过渡:正是因为父亲喜爱鸟,所以才这么了解鸟。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找到了这么多父亲爱鸟的句子,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从文中寻找父亲喜爱鸟的句子,交流阅读的感受,体会语言的丰富和生动,感受父亲的形象。)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田字格中生字,指名认读、领读并组词,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再进行分类。
2.学写生字 鼻、蒙。(注意:易错字的教学指导。)
出示田字格中的鼻、蒙。
教师引导思考:观察一下这两个易错字,谁能来提醒大家哪里容易出错?
预设1:鼻的上方是自不是白,不要少些一横。
预设2:鼻的最后两个笔画不出头。
预设3:蒙第六笔是短横,不要忘记写,下面和家很像。
教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得真好,大家一定要注意每个字的小细节,不要写错。
教师板书范写:(鼻 蒙),学生观察并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后展示、评价。
3.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生字书写,小组内展示,选出书写小明星。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掌握识字规律,提高识字效果。重点指导笔画、结构,突破写字难点。通过展示、评价,激发学生写字动力。)
五、课堂训练
1.判断对错。
猎人(ni) ( )
瞬间(shn) ( )
黎明(n) ( )
潮湿(s ) ( )
2.给下面词语加上恰当的修饰语。
( )的( )的树林
( )的( )的草木气息
( )的( )的父亲
参考答案:
1.
2.幽深 雾蒙蒙 浓浓 苦苦 凝神静气 像树一般兀立
六、板书设计
23 父亲、树林和鸟
鼻 蒙
13、三年级上册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仅、麻等8个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3】 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2.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读不完的大书)
二、简介作者。【4】
朱维之(1905-1999)浙江苍南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30年赴日本中央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学习、进修,回国后在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曾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等职,并当选为天津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天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朱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园,著作等身,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随机指导。
(1)学生试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3)【7、8】 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行含有会认字的,第二行含有会写字的新词):
不仅 麻雀 盘旋 敬佩 春笋 几寸 秋高气爽 一副
读不完 昆虫 蚂蚁 梨树 温柔 池塘 画册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笋、寸、册为平舌音,爽、柔为翘舌音;
前鼻音仅、旋、昆,后鼻音爽、塘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4)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9】
理解词语的方法:
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10】
① 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或旋绕飞行。( )
②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 )
③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 )
④ 悠远地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指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 ( )
⑤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
(5)生字我会写
(11、12 :生字田字格课件)
读 昆 麻 蚂 蚁 梨 寸 柔 塘 册
①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13】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副、蚂、蚁、梨、塘。
加一加:讠+卖=读日+比=昆广+林=麻。
②说说本单元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14】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写时要上宽下窄。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15】
读、蚂、蚁、塘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柔、册,学生练写。
柔上面是矛,不要少写一撇。
册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横,长,横穿整个字,左右露头。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16】
③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认读、识写。
⑤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四、再读感知,理清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17】 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学生阅读后讨论完成预设:
(飞鸟、花草、鲜花、蚂蚁、果树、竹林、棕榈树)
2.指名说一说段落意思。【18】
第一自然段:写从小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第二自然段:大自然中的飞鸟非常好玩。
第三自然段:大自然中花、草非常美。
第四自然段:我家院子里的果树结的果子味道鲜美。
第五自然段:介绍我家屋后的竹子和棕榈树。
第六自然段:总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五、课堂总结,再读课文【19】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
2.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朗读情况。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大自然哪些好玩的东西?【24】
(板书:飞鸟、花草、鲜花、蚂蚁、果树、竹林、棕榈树)
3.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快到书中去看看吧。
二、读中感悟,体验新知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
【25】课件出示思考题:
(1)这本书指的是什么?
(2)你是从哪知道的?(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大自然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好玩的、好看的)
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一)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作者又觉得大自然哪好看,哪好玩呢?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 【26-30:第2~5自然段】
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飞鸟、花草、鲜花、蚂蚁、果树、竹林、棕榈树)
2.选择一处或几处你喜欢的景物,小组内学。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31】
预设: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3.选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A.【32】: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1)大自然中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B.【33】: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浮现怎样的美好的景象?
【34】预设:辽阔的天空,浮云朵朵飞鸟翱翔,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沁人的芳香,满山的果树,竹林生机勃勃,高大的棕榈树
(2)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大自然太美了如诗如画。
【35】(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预设1: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运用了拟人是手法,展现了竹林的美丽温柔。
【36】预设2:我从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这句话中,挺拔、超凡脱俗读出棕榈树的高大威武,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非常生动。
4.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二)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37: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38】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9】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2.拓展延伸【40】
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板书内容
读不完的大书
动物:飞鸟、蚂蚁
花:花草、鲜花、
树:果树、竹林、棕榈树
14、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 ...号考生,今天,我为大家试讲的题目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美丽的名山大川,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万里长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曲径通幽,巧夺天工,使人叹为观止的苏州园林。
师:今天,老师同样是要给大家介绍一处景点,它就是洞庭湖,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刘禹锡的《望洞庭》。(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望洞庭,刘禹锡是怎样望洞庭的?在望的过程中他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这首诗,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标记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注意朗读的节奏。
师:好,老师开始了。
师:望洞庭 刘禹锡
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好,老师读完了,现在,我们先找一位同学读一读多媒体上的生字词。
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
师:大家说,她读得怎么样?
师:声音洪亮,非常的有气势。
师:现在,我们将大家分为两组,女生为一组,男生为一组。我们比赛读一读,看看哪一组读的更好。
师:好,女生先来,嗯,声音柔美,老师仿佛都感受到洞庭湖的美景了。
师:男生再来,哦,丝毫都不逊色,特别的有气势。
师:那解决了朗读的问题,现在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刘禹锡呢。
师: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就你吧。
师:嗯,你说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看来你的课前预习做的很充分,老师给你点个赞。
师:现在,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找一找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
师:哦,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你们觉得这里描绘了湖光与秋月和谐一致的美丽景色。
师:哦,你说你好奇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镜子呀,说的是我们古代的镜子。大家都知道古人用的是铜镜。如果不经打磨的话,是无法照人的。那这里说无风的潭面是未打磨过的镜子,是为了说明?
师:嗯,洞庭湖的平静,还有吗?非常好,朦胧美。
师:想象一下,每当清晨或是黄昏的时候,洞庭湖的水面上就会笼罩着一层水气,那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啊!
师:第二组同学也有想说的。你们最喜欢的是?
师:哦,你们说诗歌的后两句是诗人远眺的场景,他不仅看到了翠绿的洞庭山水,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洞庭山水相映的美景。
师:你们分析的可真到位,一看就是认真进行了讨论。
师:那这里,老师也有一个疑问了,作者说遥望洞庭山水翠,意思很明显就是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都是翠绿的。
师:那既然是绿色的,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遥望洞庭山水绿呢?
师:你的头啊,都快摇成拨浪鼓了,快来说说你的理由吧。
师:嗯,他说翠除了有绿的意思,还说明君山非常的美丽,更能体现诗人对洞庭山水的喜爱之情。
师:哦,你说,你仿佛眼前都出现了一幅君山倒映在水中的美丽场景。
师:那现在,老师就来给大家出示一幅图片,这就是诗中的君山,这就是美丽的洞庭湖,怎么样?
师:是不是就像诗人的比喻一样,远远地望去,就像在白银盘里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师:那通过简短的四句,你们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师:嗯,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师:嗯,诗人也一定像我们一样陶醉在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之中。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与赞美之情,再来齐读一遍整首诗。
师:望洞庭,1、2,起。
师:嗯,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都不一样了。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理解了诗意,了解诗人介绍,同时体会了诗人对于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其实,诗歌的魅力远不止如此,课下就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这首诗,并尝试进行背诵。
师:同时,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可以是阳光下的洞庭湖,也可以是四季中的洞庭湖。
师:好,同学们,下课。
15、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二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二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16、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纸质预测单。
2.熟记故事的结尾。
学生准备:找一个同学不熟悉的故事,朗读预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总结提炼
1.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两篇课文,我们是怎样一边读课文一边预测的?
2.学生回顾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预测的依据借助题目、插图、故事情节,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3.播放小动物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4.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猜一猜一只不会叫的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
5.板书课题。齐读。
6.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吗?
预设:不会叫的狗会去学叫,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被别人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叫。不会叫的狗拜了很多师父。
设计意图:通过听动物叫声,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叫声的独特性。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阅读故事,练习猜想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读读生字表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故事内容。用上前两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地写在预测单上。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中弹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成果,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4.本课多音字较多:吗、担、压、中、弹。
课件出示由文中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读,并补充这个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读自己的预测单。
(2)互相交流课文与大家的预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6.请一个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所预测到的内容,是怎样预测到的。
要关注预测的依据。
7.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比如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预测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设计意图:本课中的预测策略从整体切入,学生尝试自主预测,留足预测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与交流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复习预测的方法,提高学生预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三、读懂课文,预测结局
1.读到这儿,你知道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你能抓住这几个主要人物说一说吗?(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它喔喔叫时差点儿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它咕咕叫时却差点儿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相机板书:学小公鸡 喔喔喔 学杜鹃 咕咕咕)
4.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然后听老师读故事的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四人小组交流。
(1)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理由。
图片 表述预测的内容时要大胆,还要会倾听他人的预测。
(2)注意听同学的预测,思考是否有道理。
(3)互相说一说自己认为同学预测得有道理的内容。
6.你喜欢故事的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
7.小狗学叫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 (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板书:做事不能盲从,做真正的自己)
8.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会了预测,还懂得了道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帮助学生把长长的故事讲简洁,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清晰学习步骤与要求,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四人小组练习。
(1)把自己找到的其他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拿出来,轮流读给组员听。朗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把故事讲完。
(2)听同学把故事讲完,想想自己的预测与故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3)四人交流完后,在组内评出最准预测达人及最佳故事朗读者。
2.各组汇报评比结果。
3.布置作业:课后多读童话故事,练习预测本领。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新的评比要求,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朗读、预测童话故事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喜爱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小狗学叫
学小公鸡 喔喔喔 狐狸嘲笑
学杜鹃 咕咕咕 猎人开枪
做事不能盲从 要动脑思考 做真正的自己
17、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安排在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中,它是结合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请教这一主题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侧重请教的要领,让学生经历不同的活动,从而 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请教时的礼貌、倾听、表达与应对。通过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在实际交往情景中的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学情分析】
本节课贴近生活,趣味性较强,可以比较容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要清楚明白的表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使学生易于表达的平台,要适当地引导启发学生,在已有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请教时把问题说清楚,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时安排】
1 课时
【预习要求】
回顾自己生活中向人请教的情景,选择一事例准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请教
教师通过课前谈话引入话题。
播放动画片《熊熊乐园》中,光头强请教啄木鸟老师的片段, 提问:光头强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问题,向别人请教会是 个好办法。(板书课题)(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该环节由谈话和动画导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强烈愿望,把学生引入乐学的氛围。
二、示例引路,明请教
(一)请教前看时机、分场合、选对象
1.请教要看时机 课件出示:场景一 师:看完这个场景,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要看时机。所谓的时机,就是要在对方方便的情况下向别人请教。 板书:看时机
2.请教要分场合 课件出示:场景二 你读懂了什么? 请教也要分场合。 板书:分场合
3.请教要选对象 课件出示:假设小明要请教一个数学难题,教室里同时有这样的 三位同学都在,一位是平时顽皮、活泼、爱运动小刚,一位是正在做 值日的小强,一位是正在做作业的班长小红。那么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最合适?小明要请教别人一个数学难题,教室里同时有这样的三位同学都在。一位是平时顽皮活泼爱运动的小刚,一位是正在做值日的小 强,一位是正在做作业的班长小红。请问那么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最合适? 请教也要选对象。板书:选对象
小结:请教前,看时机、分场合、选对象,你可别小看请教这件事,当我们向他人请教的时候,原来还要讲求这三个字。
(二)请教时说清楚、问明白
(三)请教后要感谢、有礼貌 总结请教别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请同学们把课本 110 页这部分的内容齐读一遍。师PPT展示,生齐读。
(2)在请教别人时,一定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说,要有礼貌, 还把问题讲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要追问。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几组不同场景的展示,探讨请教的问题,在请教中总结请教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自学探讨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交际积极性,使口语交际不断向纵深发展, 以承接下面的交际环节。
三、小试牛刀,初请教
1.从课本材料丢三落四和借东西不还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同桌合作,进行尝试。
2.挑选代表展示,大家评议。(重点关注请教要领是否落实)(这个部分一共展示了五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口语表达准确而且有趣)
【设计意图】
初步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再来尝试如何请教,进一步总结请教的注意事项,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探索者。
四、入境演练,多请教
1.搜集问题,进入真实情境。
导入:在生活中,谁都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也来想一想,有 什么需要请教的问题?
2.倾诉问题
(1)组内请教,有请教卡进行评价。
(2)全班展示。了解组内请教中的问题是否解决,请教是否成功。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
将课堂交际与学生生活交际两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做到人人参与。让学生跳 出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中, 扩大交际的面和量,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在动态的口语交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深化延伸,小结请教。
1.在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首《请教歌》,(课件展示)(生齐读)
2.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请教的好习惯,因为请教不仅会帮你解决问题,还会让你养成勤学好问的好品质。
【设计意图】
将课内引向课外,将课内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把课内 学习与课外实践、生活实际融合起来,小课堂变成大天地,从而凸显口语交际的生活性和实效性。
六、 板书 请教
有方法 有礼貌
看时机 分场合
选对象 说清楚
问明白
18、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第一节教学《一个粗瓷大碗》,为了巩固《灰雀》的生词,课堂前五分钟进行了听写,因此本堂课较赶,后面部分没有上充分。
教学流程:介绍背景导入教授生字词理解第一段,粗知倒叙梳理谁+干什么,完成《课堂》第二题鱼骨头品析赵一曼人物形象,笔记特点
课后反思:
1.目前我对略读课文的想法是:略读课文多数是叙事,所以教学重点放在梳理故事脉络和品析人物形象,朗读可以放低要求,因为这些文章本身较难朗读,且语句并不会很美。
2. ian连起来读yan,lian。
3. 课堂前5分钟抽学生上台听写,效果不错,较高效。昨天教授的生字,第二天及时巩固,即及时复习。
4. 期末复习阶段要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适用于整个学期的任何一个时期)
5.生字的学习,要带入词语、句子当中练习,这样效果更好。(还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19、四年级上册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四年级上册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设计说明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老先生的作品。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扮演一只老虎最后失败并遭到同学们哄笑的故事。基于文本,教学中可以以人物的心情变化作为切入点,架构整个教学流程,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现当时的场景,并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辨性的阅读,体悟文中蕴含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默读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和同学交流。在开展思辨性的阅读的同时,注重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实践点,发掘语文元素,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从一味关注内容理解,走向既关注内容理解,又关注语言的表达,充分发挥文本言语样式的例子功能,实现语言知识的迁移和内化。通过这样的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板书大老虎,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三个字,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2.同学们心目中的大老虎是多么的威风凛凛、凶猛强壮!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囊的读音,再说说自己对窝囊的理解:(1)指因受委屈而烦闷;(2)指无能,怯懦。这里是第二种意思。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心中有什么疑问?(如:大老虎为什么会窝囊呢?这只大老虎窝囊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分步出示课题,先确立老虎威武的印象,再让学生理解窝囊的意思,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激发阅读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学。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包含生字的词语。
(2)准确认读生字,与同桌交流生字的书写注意点。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习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识字。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窝囊 露脸 羡慕 角色 殷切 豁虎跳 撇嘴 啊呜啊呜 霉糨糊 亏得 哄堂大笑 笨拙 唉声叹气 砸锅
①指名朗读。
②指导多音字的读音:露脸的露读lu;角色的角读ju;啊呜啊呜的啊读ā;哄堂大笑的哄读hōnɡ;唉声叹气的唉读āi。
(2)说说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或者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①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课文中作者羡慕什么?你有羡慕的东西吗?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②通情达理:形容很懂道理,言行合乎情理。文中讲谁通情达理?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她通情达理?
③砸锅:比喻办事失败。
(3)依托砸锅这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词语,相机出示词语:窝囊、比画、露露脸、将就。 图片
要引导学生借助语境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①这篇课文中像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还有很多,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比画:用手或拿着东西做出姿势来帮助说话或代替说话。(请学生或教师演示理解)
露露脸:本课是指通过上台表演,让大家认识。
将就: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本课中指谁将就?为什么事而将就?
②启发学生再说几个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
白相:玩;玩耍;玩弄。
呱呱叫:形容极好。
下海:原来是指到海中去,现在也形容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穿帮:露出破绽;被揭穿。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1)识记方法。
露豁撇霉哄等字都可以用部件相加法来识记。教师可以适当讲解偏旁的表音功能或表意功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和理解字义。
羡可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理解(也可以用部件相加法来识记):
图片
羡字上面是一个羊字,下面是一个次字,即一个人在流口水。合起来就是对羊肉垂涎的意思,本意就是喜爱或者贪慕得到。
图片砸可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理解:(因为它是形声字,也可以用部件相加法来识记)石表意,右边的匝表音。用石头去砸,被砸之物满身破裂,本义是用力捶打。
(2)书写注意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
①裤左边是衤,不是礻。
②挖最后一笔横折弯钩的弯钩要写得圆转,底要平,力求与全字相协调。
(3)进行生字书写练习并组织反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同时进行了生字、词语教学,注重结合课文来理解词语,体现词不离文的理解原则。在识字过程中,注重将字义和字形巧妙结合起来,利于学生交流识记和理解。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朗读挑战:选择一个你觉得最难读或者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师生共同评议。
课文篇幅较长,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来归纳课文内容。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图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十分羡慕同学们上台表演,期待也能登台露脸。有一次老师让他上台扮演一只老虎,可惜他不会豁虎跳,将戏演砸了。作者最后一直在寻求原因。)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讲了这一次表演经历?(第3~19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1、2自然段写我期待参加演出;第20、21自然段写事情过去后,我寻找失败的原因。)
(3)作者是怎么写这一次表演经历的?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分派任务,排练节目,表演失败。)
设计意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很长,是训练学生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学中提出了相应的默读要求,并要求学生圈画生字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总结课堂: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写字写得漂亮,而且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课后,请同学们把记不牢的生字多练几遍,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作业布置:抄写由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设计意图:夯实识写基础,根据不同学情进行针对性巩固。
20、四年级上册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五、教法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老师就问: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如: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的作业是:以《我发现-----的秘密》写片段。
21、四年级上册8课蝴蝶的家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8课蝴蝶的家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在这炎热的夏季,想必大家和我一样,对这样的天气不陌生吧:天低云黑、电闪雷鸣、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每当此时,您一定会担心还没回家的亲人,一定会留恋家带给我们的温馨吧!不知您想过没有:此时此刻,就连蜜蜂、麻雀、青蛙、蚂蚁这些动物都要躲避起来,蝴蝶该怎么办呢?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4课《蝴蝶的家》就从关爱弱小生命的视角,展开了探究与思索。
纵观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构思独特、情感强烈,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全文,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其中,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体验情感,激发学生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善于思考、长于观察的良好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断探索的精神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渲染气氛,引发疑惑之情
播放蝴蝶的美丽图片,欣赏着熟悉而温馨的场景,学生心是暖暖的,图片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了生灵的家,蜜蜂有蜜蜂的家,小鸟有小鸟的家,那么蝴蝶的家在哪儿呢?此时,学生带着疑问兴趣盎然地走进了文本。
二、围绕主线,品读急切之情
在文章的处理上,我以作者为蝴蝶担心的急切心情为主线,引导学生品读全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后,再次走入文本,根据阅读提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心的急切心情,抓住文中具体词句互动反馈、品析感悟。
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和着音乐诵读,文中喧嚷、黑压压、水淋淋等词形象地描绘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环境,不得不让人恐惧。对蝴蝶的刻画轻盈、素洁、柔弱再加上拟人手法的使用载不动一个水点让蝴蝶的形象鲜活起来,不得不让人担忧。恶劣的天气与美丽柔弱的蝴蝶进行强烈对比,更激发了学生对弱小生灵、无助生命的关爱之心。想到这里此时,孩子们已感到着急了。麦苗摇曳、花儿抖动、水珠滚坠、树叶翻转,屋宇、树林、麦田、石桥都不是蝴蝶的家,一遍遍的设问、一个个的猜想、一次次的否定,蝴蝶的家究竟在哪儿?这份神秘来自于孩子们对蝴蝶的关爱,正是这种关爱使他们又增加了一份忧虑与着急,同学们在读中想、读中悟、反复诵读,渐渐地,他们的神情激动起来,一个个小脸儿通红,双眉紧蹙,眼睛里流露的是焦急与担忧,他们的心已深深地被蝴蝶牵引了,不由自主地焦急的问着。一定藏在一定美丽而香甜一定是这样的配着阳光下的蝴蝶图,和着动听的音乐,课堂上洋溢的是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他们激情荡漾,将自己的着急之情转化为一份纯真的祝福,此时,他们已完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之中
22、四年级上册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夜间飞行的秘密》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作者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是按照先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来解答,讲清一个道理的方式来叙述的。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运用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了蝙蝠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简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估计,以及针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本课的教学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让学生会认7个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弄懂人们是怎样从蝙蝠的飞行受到启发,发明雷达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作为教者的我将帮助学生建构直观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因此,我确立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教学难点是:抓住重点词句,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并安排两课时,即80分钟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教法与学法
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对象时十一、二岁的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虽然已经学习了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但孩子的知识面比较窄,对仿生学、蝙蝠、雷达的了解并不多,甚至不知道。
鉴于这种情况,我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电教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运用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先读后悟,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画句子、圈重点词、画示意图等方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大板块:
(一)导入
(二)初读
(三)品读
(四)拓展
(五)总结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导入板块
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谜底是:蝙蝠。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了让学生猜谜的方法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猜谜语活动能引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初步认识和了解蝙蝠。揭示谜底后,我会借机介绍蝙蝠这种动物,并板书课题。力图体现课未始,已成基调的教学节奏。
(二)初读板块
在初读板块,我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教者帮助他扫清阅读障碍。我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
在字音方面:要注意蝙(biān)不要读成(biǎn),荧(ynɡ)不要读成yn,在字形方面:蝙蝠蛾蚊(注意偏旁都是虫),揭里面不要多写一竖。
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敏锐超声波障碍物模仿荧光屏等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就让学生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的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路的梳理,感知侧重点,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板块
★这样子,我的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我主要采用具体步骤化的方式,分以下四步来完成教学:
第一步:由疑导入,学习课文13自然段。首先我让学生齐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地飞行呢?(知道学生读出好奇多思的语调)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恍然大悟的语气)
2蝙蝠在夜里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你是从哪些此句中看出来的?(画一画)(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
3.用什么语气来朗读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
不解,疑问的语气再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第二步:体验探究,学习第46自然段,这一部分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这一部分,我紧紧围绕三次不同试验,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我出示以下问题和表格,和学生一起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学习。通过课件播放三次不同的动画,直观教学,让学生探究三次试验的不同结果,并完成表格。
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学习,充分思考。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
1.做了几次实验?
2.用了什么方法?
3.结果怎样?
4.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认真观看动画,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顺序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学习过程:
第一步:默读课文。
第二步:观看动画。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并完成表格。
第四步: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总结:三次不同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步:自主学习。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我先请全班男生齐读第7自然段,全班同学通过画句子、圈重点词的方式找出蝙蝠夜里是怎样配合嘴和耳朵飞行的?并画出简图。接着教师请学生上黑板画出简图,并结合课文做简单叙述,最后整理得到下图。第四步:总结延伸,学习第8自然段。这是课文的教学难点。
首先,学生用学习第7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8自然段,并画出下列简图。
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让学生对比蝙蝠飞行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下面填空题: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就这样,我完成了第三板块的教学,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我紧紧围绕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充分展示学习的过程,让这一过程呈现板块状、步骤化,给学生呈现直观的教学。在学生自我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教者适时地作出点拨、指导,从而让学生对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四)拓展板块
★接着我就进入到第四板块的教学,拓展延伸。
这一板块,我分为以下三部分来完成教学:
1、引出仿生学:小小的蝙蝠,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它却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从它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课后的资料袋就向我们介绍了仿生学的有关知识,打开资料袋自己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2、分享资料: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还不少呢?教师出示课件。你还了解到人类的哪些发明是从动物或植物上得到的启示,把你收集的资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3、小小发明家:了解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呢?课下想一想,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要生活化,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本环节展示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因此,让语文课堂学习由课外促进课内,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件的使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五)总结板块
★最后,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这时候我这样做全课的总结: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我们发现原来飞机在夜空中不能安全飞行,科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然后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终于发明创造了雷达,解决了这个难题。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设计意图)这样结束课文,既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说这课的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6.夜间飞行的秘密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就是文章教学重难点的缩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教育而言,疾声厉色的批评,就是槌的打击,他不会使教育的目标这枚鹅卵石更趋完美。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像水一样的载歌载舞。因为水是坚韧的,是宽容,是等待,是爱心,是信任。
23、四年级上册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01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编排,是继三年级预测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本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五颗一起长大的豌豆,各自奔向自己理想的未来,其中一颗在一座小楼窗台的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给一位长期卧病在床的小姑娘带来生机,给她信心和勇气,战胜病魔的故事。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提问策略,学会筛选有价值问题。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好起来的原因,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体会小豌豆美好的心灵。
(四)教学难点
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不同目的提出不同方面问题。
(五)教学准备
1.在第一课时中带领学生疏通字词,理清文意,梳理五粒豆子的不同命运。
2.布置学生根据文章来提问,教师在课前收集并整理。
02说学情
学生对安徒生的童话非常喜爱,也读过很多他的童话故事,对本课的学习和体会人物的情感有很好的帮助。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虽然能够能提出问题,但是学生的发问大多缺乏质疑精神,不能针对整体提问。例如:随意发问,问题只是指向文本内容,不知如何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等等。因此在提问策略方面教师应给予引导。
03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采取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点拔启示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然后仿照课后第二题问题清单,小组成员合作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提问角度的认识,尝试针对全文提出问题。采取质疑问难法、交流讨论法、圈点勾画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04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成熟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粒豌豆带着不同的心愿飞到更广大的世界中去,开始了各自的奇幻旅行,那么他们迎来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上节课,我们随着安徒生的讲述体验了五粒豆子的梦想与期待,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各自的经历吧。那粒渴望飞向更广大的世界里的豌豆,最后的结局是被吃掉了。还有一粒豌豆想直接飞到太阳里去,最终掉进脏水沟里,涨得大大的;第三粒和第四粒豌豆一
致认为自己一定能飞得最远,结果被鸽子吃掉了。第五粒豌豆总是说着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它后来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梳理问题
同样的身世,最终确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相信学生在关注豌豆们命运的时候,脑子里一定出现了一串串的小问号。而第二单元也提出了这样的学习任务: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1.复习提问方法:既可以结合文章的某个部分来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来提问,还可以是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问。
2.出示学生提出频率较高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1)豌豆们开始为什么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2)那粒掉在水沟里的豌豆会不会发出豆芽呢?
(3)哪一粒豌豆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为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小女孩洋溢着微笑,小女孩在想什么?
(5)小豌豆给小女孩带来了哪些变化?
(6)为什么小女孩认为这一天简直像个节日?
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哪些是针对部分内容提问的?哪些是针对全文来提问的?
3.引导学生关注疑问词的不同,来体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含义。
4.出示同一个学生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判断哪个问题更有价值。
小女孩会好起来吗?
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好了呢?
明确: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能帮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三)朗读感悟
1.出示问题: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提示:练习豌豆生存环境及生长过程的语句来思考。
2.找出豌豆生存环境的句子。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1)指导学生如何将长句读好: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断句。
(2)比较豌豆和小女孩生活环境的共同点:恶劣。
3.找出豌豆生长过程的语句。
句子一: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1) 提示学生根据标点符号学生体会人物心情。
(2)引导学生用惊喜、疑惑、难以置信的语气来朗读对话。
句子二: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引导学生重读的确和每天,体会豌豆顽强的生命力。
4.分析豌豆开花的句子。
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女孩对豌豆花的珍爱。
(2)将美丽的豌豆花与恢复健康的小女孩进行对比,从而明确这是一个用生命照亮生命,用爱心唤醒奇迹的故事。
(四)妙笔生花
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写在小本子上)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朗诵袁枚的苔,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中梁俊带领孩子们一起用歌声唱响《苔》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青苔身上那种蓬勃的生命力量与生命意志。
2.总结:未来的我们,无论是一株平凡的豌豆苗,还是华美的牡丹花,只要心中怀着对世界的温柔与热爱,每一个平凡而尊贵的生命最终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就像刚才歌曲中唱到的: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
05 说板书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飞向世界 吃掉了
第二粒:飞进太阳 落到脏水沟里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 吃掉了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爱
24、四年级上册26课西门豹治邺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26课西门豹治邺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课前解析】
关注内容:本文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办理邺地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官绅的奸诈。
关注西门豹的办法:1.将计就计,救下姑娘。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假戏真做,震慑帮凶。4.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
关注插图: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场景。画面上的人物表情生动,西门豹正气凛然,巫婆垂死挣扎,官绅胆战心惊,百姓半信半疑,便于学生进入情境理解历史故事,充分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重点】
1.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26西门豹治邺)
齐读课题,提问:题目中的治是什么意思呢?
1.教师提问: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题目中的治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出示选项:治病救治治理治疗
预设:治理
2.教师指导识记豹字:说说书写豹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豹的撇画较多,要注意每个撇画的长短与角度,上面的两个撇写得略平一些,弯钩要写出弧度,勺的横画要穿插在豸的第二个撇画下。
3.教师出示西门豹资料:西门豹,复姓西门,叫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他到邺这个地方后,经过细致调查,发现了此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兴利除弊,很快使此地民富兵强,深受百姓爱戴。
教师:提问:同学们,预习完课文,你能简单地说一说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学生交流初步阅读的印象。
相机板书。(预设:机智,有智慧,有计谋,惩恶扬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生字词。(2)想一想: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词语:
西门豹娶媳妇巫婆官绅干旱徒弟
提心吊胆磕头淌血开凿灌溉
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齐读,交流识记方法。
(预设:娶媳妇三个字都有女,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溉有氵,与水有关,结合课文庄稼得到灌溉一句可以知道,灌溉就是用水浇地;旱上面是日下面是干,其意思是长时间没有降水获降水很少。)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领读。
指导书写生字派、娶、饶。
师生自由交流书写要点,相机指导:派的横画较多,要写出不同的长短与角度,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略往上扬。
娶:上紧下松,基本等宽。耳的最后一横变成提,与又的横撇相互穿插,女字底的长横要写舒展。
饶:右下的兀字,横要写得短,撇画穿插在饣的竖提下方。
3.梳理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1)教师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鍀主要人物都有谁?
(2)指名说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3)教师板书整理:西门豹、老大爷、巫婆和官绅、老百姓。
(4)回顾课文,想一想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预设1:西门豹找老大爷了解邺县田地荒芜人间稀少的原因。
预设2:西门豹惩罚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使老百姓受到了教育。
预设3: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开凿水渠,灌溉庄稼。
(5)出示课后第一题,教师引导:课后第一题对怎样概括第三件事做了示范。你能像这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两件事吗?
学生自主练习,在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教师相机引导:根据文中讲述的关键事件,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调查情况,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教师提问:您能将几个部分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讲述,再在全班展示。
预设:西门豹在治理邺县时,发现巫婆和官绅以给河神娶媳妇为由,骗取老百姓钱财。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并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灌溉田地。
三、聚焦故事重点,感受人物智慧
1.再次评价西门豹。
教师提问:开始上课时,我们交流了对西门豹的初步评价。现在,我们又读了课文,从这个事件中,还可以感受到西门豹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交流。
预设1:调查情况中,西门豹说要去送新娘,其实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罚坏人,可以看出他是足智多谋的一个人。
预设2:从惩治巫婆和官神这件事,可以看出西门豹做事计划十分周密。
教师过渡:读着读着,我们对人物的认识更深入了。课文把西门豹惩治恶人的过程写得很详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他的办法好在哪里。
2.小组合作,整理西门豹实施计划的过程。
(1)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学习步骤及学习单。
学习任务:分小组合作学习第十至十四自然段,理清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过程。
学习步骤:
①自读:以较快的速度默读第十至十四自然段,照样子提取关键词,把学习单填写完整。
②合作:小组内展开讨论,
学习单
实施步骤怎么说怎么做
救下姑娘新娘不漂亮留下
惩治巫婆重选,麻烦巫婆去说一声
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催巫婆和官绅头子,河神把他们留下了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观察学习情况,引导做好展示准备。
(3)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做到每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
(4)指名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3.深入感受西门豹计策的巧妙之处。
(1)引导学生探究救下姑娘这一部分。
教师出示课件: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学生揣摩西门豹此时会想些什么,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句子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西门豹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西门豹在摸清底细的同时,惩治恶人的计划就已经形成了,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他的整个计策安排得多周密。
(2)学生自主交流其余的惩治恶人部分,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漳河,说话的时候用了麻烦,表面上很客气,其实是他看穿了他们的鬼把戏,要让他们也尝一尝被淹死的滋味。
预设2:这些坏人干了那么多的坏事,最后恶果也落到了他们自己头上,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理解西门豹以事实教育老百姓
教师提问:西门豹这样做,除了要惩治恶人,还有什么目的?学生自读第15自然段,交流(预设:还为了教育老百姓)。
教师引导: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老百姓真相?这样做有何巧妙之处?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西门豹要让老百姓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
四、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了西门豹的智慧,下课后抄写本课词语,将课文多读几遍,再次熟悉故事内容。
板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机智,有智慧,有计谋,惩恶扬善)
调查惩治开凿
情况水渠
老大爷巫婆和官神老百姓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适当省略其他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2.编写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书写练习
1.教师出示词语:徒弟、扔下、求饶、骗钱、灌溉,指名读准字音,交流哪些字容易写错。
2.教师重点指导灌溉的书写,强调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灌字左上的+和中间的两个口要适当收缩,为下面的隹字留足位置。
3.学生练写。
二、方法建构,练习简要复述
1.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导入:这个故事很长,如果讲给别人听,怎样才能做到既简洁,又能让别人感受到西门豹的智慧呢?我们先来看看交流平台中的方法建议。
(2)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方法一一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简要复述。
2.感受兴修水利部分的简洁,学习适当省略。
(1)教师引导:在原文中,兴修水利这一部分还有其余内容,根据原文改编的现代文是这样的(出示文段)
西门豹就征发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都得到灌溉。在开凿河渠时,老百姓开渠多少是有些劳苦的,不很愿意干。西门豹说: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不可以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现在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是百年以后,希望让父老子弟们再想想我所说的话。直到现在,那里都得到河水的利益,百姓因此富裕起来。
(2)学生快速读文段,与课文兴修水利部分进行比较,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课文这一部分只讲述了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开凿水渠以及这样做的结果。
(3)小结:课文保留的是西门豹管理邺县的业绩,也就是他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农田。老百姓的不理解,以及西门豹对老百姓说的话,与此关联不大,可以省略。(板书:省略无关内容)
3.学习适当删减,练习复述调査情况
(1)教师过渡:调查情况也不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挺多,我们怎样适当删减呢?先来看看老大爷对西门豹的四次回答。
(2)教师提问:老大爷四次回答包含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教师整理、板书:年年给河神娶媳妇;巫婆官绅硬逼老百姓出钱;送新娘的情景;人们外逃;年年旱灾。
(3)教师提问:联系全文想一想,简要复述这部分,为了让别人听得明白,哪些信息不能省略,哪些信息可以删减?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巫婆和官绅借给河神娶媳妇骗取钱财人们外逃不能省略;
预设2:把姑娘放进水里要保留,因为后面西门豹用这个方法惩治了坏人
预设3:新娘顺着河水漂的过程与西门豹想要的事实真相关联不大,可以删减。
(4)教师创设任务情境:西门豹听了老大爷的话,想考考他的卫士,他说:老大爷的话太多了,你能把造成邺县人烟稀少的真实原因说简洁一点吗?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扮演这名卫士,将老大爷的话报告给西门豹。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全班展示。
预设:巫婆和官绅每年都通着老百姓给河神娶娘妇,不仅要出钱,有女孩的人家还要出女孩。每个女孩都沉入了漳河。很多人家逃往外地,这地方越来越穷,还年年干旱。
(5)完整讲述调査情况。
布置任务:加上这部分的开头和结尾,将调查情况讲完整,做到语言简洁。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复述,全班展示。
(6)小结:简要复述时,不是故事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删掉,或者适当省略。(板书:适当删减不重要内容)
4.复述惩治巫婆和官绅。
(1)教师提问: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复述时要讲得详细些,还记得三年级学过的复述方法吗?
预设1:要说清楚事情的整个经过。
预设2:要说清楚主要人物的表现。
(2)创设任务情境:河神娶媳妇那天,你正好在现场目睹了西门豹怎样惩治恶人。请你转告给那些未到现场的老百姓,让大家都了解事情的经过。
学生分小组练习,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3)小结:简要复述时,可以把故事最重要的部分复述得详细一些,让别人听清楚故事的经过,对人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5.学生练习简要复述全文。
(1)教师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提炼出的简要复述的方法。
(2)在小组内练习简要复述全文。
(3)请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编写课本剧(如果课上没有时间,可放在第三课时或者课下完成)
1.课件出示剧本片段。
西门豹:(双手背在身后,大声地)来呀,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两个女徒弟搀新娘出场,新娘低声哭泣,用手抹泪。)
西门豹:(看看姑娘,皱着眉头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好看!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就说我要选一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对卫士)来呀,送巫婆上路!
卫士甲、乙:(上前,大声地)遵命,大人!(分别抓住巫婆的左右手臂)
巫婆:(满脸惊慌,身子往下沉,绝望地)不不要啊,西门大人饶命哪!
西门豹:(一挥衣袖)休得多言,快快去通报河神!
(卫士拖巫婆下场,远处传来巫婆凄厉的叫声、落水声)
(老百姓低声议声。众官绅吓得浑身哆嗦,低头不敢言语)
(1)教师提问:请大家快速读一读大屏幕上的内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1:这是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情景,但是和课文的方式不一样。
预设2:课文中只写了西门豹怎么说,这里每个人说的话都写出来了。
预设3:还写了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动作。
(3)教师相机引导:现在我们看到的阅读材料叫剧本。剧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后面的选做题。
2.学生自读选做题和阅读链接。
(1)教师提问:阅读了书上的内容,再看看大屏幕上的片段,你们觉得剧本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预设:剧本要把人物的对话写清楚;要设计人物的动作、神态......
3.分解任务
(1)教师谈话引导:大家还记得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吗?学生再次回顾:救下姑娘;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威慑官绅。
(2)学生讨论:为了把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整个过程表演完整,大家认为还要加上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来到漳河边,老百姓明白真相......
(3)出示任务及步骤。
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至两个片段,改编成课本剧,并演一演。(可在课后完成)
步骤:
①讨论:对话的人物有哪些;怎么对话(对话的内容、神态、动作)。
②编写: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剧本,一人执笔,相互补充。
③排练:课后进行排练,可以只排练小组选取的片段,也可以和其他小组合作,表演整个过程。
4.学生练习编写课本剧,教师巡视,进行指导。课上未完成,课后继续完成,加强过程管理。
四、总结全文,布置任务
1.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课后任务。
(1)将故事简要复述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提提建议。
(2)继续编写课本剧,在小组内排练,并演一演。
五、板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
适当删减不重要内容
抓住主要内容
省略无关内容
25、五年级上册6课将相和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6课将相和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将相和》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说教材
首先,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将相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第十册第五组第一课的内容。《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这篇课文以战国时期为大背景,以蔺相如的言行活动为主要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有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告诫人们以和为贵的道理。
说学情
其次我谈一下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了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加上这篇课文写作年代相比学生较为久远,学生容易与文本产生一定的时空距离。所以学生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可能很到位,朗读的情感更是欠缺,需要我在教学中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理解课文。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几点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文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感,品悟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体验以和为贵的深刻道理。
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根据历史故事改写而成的,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通过反复阅读,着重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
2.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其情境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形象。
3.合作探究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而达到自己提出问题,组内交流解决的效果。
在学法上,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边学、边悟、边总结、边创造,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课题《将相和》,随即提问:文中的将是谁?相又是谁?和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通过谈话,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如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老师讲。
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三个小故事的情节,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议一议:这篇文章应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能用什么词语概括,段落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清楚地说出来,既理清文章脉络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图片和片段,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迫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块撞在这柱子上 时,用多媒体展示蔺相如举璧欲撞的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不仅将学生们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完璧归赵这个词语,体验蔺相如的聪明过人。当读到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出示廉颇背背荆条的图片,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负荆请罪这个词语,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廉颇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的画面,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向文中的两位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做人的高贵品质。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
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一想:蔺相如、廉颇各有什么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在学完课文后,我设置了让孩子看生活中爱国的图片,如运动员为国争光等,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作为小学生应如何爱国。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本节课计划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专用小笔记本上;
作业2:写一写: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先在黑板上写上将和相, 再在对应写上廉颇和蔺相如,用一根横线将二位人物连起来,写上一个和。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表现课文的大体脉络,简单明了。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识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我力争在以后做得更好。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6、五年级上册5课搭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5课搭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搭石》,我想从以下六个方面说一说我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课文通过对摆搭石、修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了家乡人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我们有效地展开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离我们有点儿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三、说目标。
1.认识间、谴2个生字,会写汛、挽等7个生字,理解无名、汛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把对作者情感的流露以及文章的写作方法作为重点、难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受到熏陶。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通过让学生理解景色美人性美等方面,从而受到熏陶。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点。以这篇文章为依托,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观察生活,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发现美。
五、说教学过程。
1.搭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我通过课题直接引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我采用初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两种方式。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我不仅布置了巩固课堂知识的题目,还布置了运用所学让学生付诸实践的题目,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图的形式,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我让学生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明白,美不仅存在于景物中,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默默奉献中。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我让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能力。
27、五年级上册课文2落花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课文2落花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课文《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课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由此升华到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收吃议四个部分,详略安排得当,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 教学目标
小学的学生们已经学习和积累了大量的字词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对生活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思想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基于对教材和学生们特点的的认知,根据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方面:
1、 知识和能力
了解作者居然一词的感情并会造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分清课文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 教学重难点
依据本单元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从花生的生长过程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上的详略分明,以及如何通过花生的品格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 教法学法
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而科学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每个学生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生活经验都不尽相同,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三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为了让每个学生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获得学习能力和情感认知,我将本课的学法定为质疑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五、 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们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定为两个课时,今天,我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四个步骤:
1、复习检查,探究新知
首先我会提问:为什么课文中用了居然一词?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习过,很容易可以归纳为:1: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2:丰收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知道了居然一词的意思,而且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然后我会随机挑选两名同学用居然一词造句。对于上节课留下的另外一个作业自己观察花生的生长过程,我会出示幻灯片,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实践结果与图片进行比较,总结出花生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的特性,由此激发学生们探究新知的兴趣,这样一来,也不会使课堂显得过于沉闷,引出了课文《落花生》一课。
2、朗读课文,体会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们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在学生们与文本进行了充分的接触之后,会有所感悟,同时会有所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所以在自由读课文之后,小组之间进行读书交流,再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学生们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比如有些同学可能回答是按照种收吃议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有的也可能回答是按照从种到吃的时间顺序来写的等等。(板书:课文结构:种收吃议)作为老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们多种答案的出现,同时要对学生们的一些答案进行肯定和鼓励。
接下来可采用计时法来看本文的详略由老师朗读,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种收吃议四个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的时间上进行直接感受。
课文略写的是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详写的是议花生。再通过小组讨论,从文本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等方面理解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直观、形象、而且学生们乐于接受。在学生们易理解、乐接受的基础上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3、延伸课文,探究品性
分小组选代表,以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落花生》一课有感情地读出来,再通过朗读代表我的心的游戏进行本课重点的品读,即通过小组齐读、男女生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中父亲所说的话,然后挑选一名学生们把自己觉得父亲的话中最能表现出花生品质的话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猜猜这位同学想突出哪个词,谁猜对了,就有机会谈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读书的兴趣,而且给学生们一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由此一来,本课的重点也就凸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父亲把花生与桃子、苹果、石榴进行对比,能够体现出花生的什么品质?学生们由此问题通过对比和讨论来加深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进行点拨。结合本课,再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然后由学生们讲此类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此类写作手法的好处。(板书:写作手法:详略得当,借物喻人)整个过程中要求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允许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们的教学改革思维,实现文本开放,同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4、 读中辩论,升华主题
道理越辩越明,我会采用电视《实话实说》栏目的方法进行辩论,要求学生们说实话,辩论的内容为在当今社会中,你是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
学生们在进行小型辩论赛中,第一轮讲述各自的优点,第二轮讲述对方的缺点。 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板书:中心思想: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让本篇课文带有时代的印记,教出新意,更有利于对学生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六、 板书设计
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一面镜子,是再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本课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落花生
课文结构:种收吃议
写作手法:详略得当,借物喻人
中心思想: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
默奉献的人
将板书设计如此,更好的突出了本堂课的精华。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领导、评委老师的指导!
28、五年级上册19课父爱之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9课父爱之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父爱之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几个场景,表达父亲了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感情深沉而浓烈,从小事中发掘伟大的情感,感人至深。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会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同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体验生活中父亲的爱。这样既解决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根据文本,选择合适的教法。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课件和点拨的方法来理解文本。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自读、自悟,以读促悟,使学生形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进行导入。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我还设置了精读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把握重点句子,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来达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4.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我设置了以小见大写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本课的写法写一写现实生活中的父亲,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和统一。
5.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父爱之舟第二部分: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深沉、令人
感动的父爱
第三部分: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第一个场
第二个场景
场景描第三个场以小见大
第四个场景
第五个场景
板书设计采用结构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清楚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而深沉,从小事中展现伟大的爱。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引导,让他们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效果良好。
29、五年级上册18课慈母情深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8课慈母情深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大海,深情而广阔,母爱是高山,高大而挺拔,母爱是阳光,明媚而温暖。我说课的题目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我解说的流程是:
一、 总览全局说教材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与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都通过具体的事例,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二、依托要素定目标
本单元的核心素养有两个:一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二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两个素养一个是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一个指向对文本语言表达方式的体悟,并学以致用。
依据单元核心素养的要求,本课的语文素养具体细化就是,一抓住母亲工作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母亲的不易,体会慈母情深,二是汲取作者的表达方式,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自我表达,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对课程标准、单元核心素养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的理解课文,体悟慈母情深。(难点)
3、体会本文的写法。(重点)
三、立足课标说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我采用以情为经,以言为纬,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紧扣文本语言,引领学生入情、悟情、融情,走进文本,从情节的高空潜入语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让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和谐共生中感悟慈母情深。
四、优化环节看流程
本课教学,共分四个板块,具体实施如下:
(一)揭示课题,激发深情。
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家梁晓声,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因为这篇文章写于五六十年以前,与孩子的生活相距较远,出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接下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读课题,质疑,慈母的情深在何处?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重点词眼,领会看课题,抓文眼学习方法。
(二)整体感知,感悟深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三)研读课文,品味深情。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场景让我鼻子一酸,让我们感受到慈母情深呢?请用笔恭恭敬敬地画下来,作简要批注。
2.在学生充分交流过程中,对以下句段进行重点指导感悟:
A.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B.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C.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D.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E、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析,对课题慈母情深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然后让学生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课题,使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再一次产生共鸣。
(四)补白练笔,体验情深
创设写话情境,进行补白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独白写到练习纸上,可以写自己的悔恨、自责、激动、也可以自己的决心和懂事此处的练笔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达到学语言,用语言之目的。
五、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有机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融在一起,紧扣课题中的慈母情深中的一个深字,通过品悟结合,多重朗读,读写结合,适度拓展的方式,体会作者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言意结合的过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30、五年级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选编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集中组元,语文阅读要素的训练点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圆明园的毁灭》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慨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查阅、交流资料,对这段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比较难把握文中爱与恨的情感,尤其是难以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以及学情,我将本课时的目标设计如下:
1.结合文字、图片等资料,抓关键词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将结合相关资料,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作为重点,将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本节课,我将结合相关媒体资料,融入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文本,让学生反复读文,读中悟,悟后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填词回顾,名言导入
首先,通过让学生填四字词语的方式,谈自己对圆明园的印象,学生既回顾了旧知,又积累了词汇;然后,通过两则名言引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研读收藏,凸显珍贵
我通过抓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一过渡句来进入本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最珍贵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价值的不可估量,并结合资料: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让学生的感受更具体。通过抓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一句,引导学生从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自下至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历史悠久,从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种类繁多,也正是因此,圆明园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文物资料,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由衷地热爱,并照应文章开头,作者开篇就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指导学生带着自豪和赞叹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第三环节:聚焦毁灭,铭记历史
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曾经的万园之园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一片灰烬了。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上的冲击,奠定恨的基调。接着,我引导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三个字:掠毁烧。
我抓住这三个关键字继续追问:①能掠走的怎么办?抓住 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再交流一下手中的资料,那些强盗都掠了什么?②实在运不走的呢?那就毁,就任意毁坏,抓住关键词任意理解,那是想怎样就怎样啊,这是何等野蛮与暴力!③为了销毁罪证就烧。同学们,你们想想,大火连烧三天,烧掉了什么啊?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统统都没有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此环节,通过抓关键字句,反复揣摩。将阅读与想象结合起来,文本与课外资料结合起来。再通过看视频资料,直观感受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接着引导学生读,读出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化为灰烬的圆明园的惋惜。此时,那段屈辱的历史已铭记在心了。
第四环节:领悟写法,总结升华。
课文的学习不仅仅要关注字词的精妙,意蕴的深刻,还要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题目《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昔日的辉煌,为什么?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再引用鲁迅名言,引导感悟对比写法的妙处。圆明园越美好,越有价值,它的毁灭就越让人痛心,让人愤怒。
痛定思痛。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不信,你看
播放视频《辉煌中国》,并配文字介绍: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凭着勤劳和智慧,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技术、高铁、动车、跨海大桥、航空母舰无不昭示着新中国的崛起!
可以想象,此时学生的情绪必定高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最后以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片段作结,教学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氛围中结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练习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情,尤其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宽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设计如下两道作业。
1.读阅读链接《七子之歌》《和平宣言》,引导学生群文阅读,体会其与本课表达感情相似之处。
2.推荐观看电影《圆明园》,铭记历史教训,激发当代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其实也就是个微型教案。这样的设计既展现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又展现了侵略者将其毁灭的过程,同时又体现了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这样的板书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文章的整体脉络,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14.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布局之美
建筑宏伟 举世闻名 爱
文物珍贵
侵入 闯进
化为灰烬 恨
掠 毁 烧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31、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分工合作,自学自悟。
4、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5、读、想、写结合,寻找情感共鸣。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调]
2、了解作者及背景
①[资料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感受诗人人格精神打下基础]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有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4、过渡。陆游的诗有不少是专门写给儿孙辈的。在诗中,他告诫儿孙如何读书,如何做人,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今天,他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诗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降低难度,给所有的学生学习的和参与的机会]
三、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份遗嘱。你同意吗?(理解家祭无忘告乃翁祭是什么意思)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说明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在这首诗中,你是向儿孙交代身后之事啊)
②既然是遗嘱,85岁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了,他肯定有许多话要叮嘱儿孙,肯定有许多事让他牵肠挂肚,有许多美好事物让他恋恋不舍,是这样的吗?(只牵挂一件事,只叮嘱一件事,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
③伤别离,作者满心的悲伤缘何而生?(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能力,老师的点播,引导,是为了引领学生透过文字,探索诗中深刻的内涵]
④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放一段背景音乐)师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这是怎样的泪呀,这是老人失去孩子的泪,是妻子失去丈夫的泪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这是人民的血泪,陆游也在望也在盼.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已68岁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85岁己到垂暮。还在南望王师!他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吗?没有(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啊,从中原沦陷起,人们在苦苦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可是,多少个日子过去了,中原沦陷,九州破碎,陆游等不到祖国统一这一天了。同心是如何的悲痛。
2、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孩子们,请你们再读诗句,你能读出一个什么字?(悲!)为什么悲?(为国土沦丧而悲,为苦难百姓而悲)
[设计意图:把两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遣民的痛,诗人的悲,拉近孩子们与诗人的距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感,把学生的感悟,体验引向深入]
3、出示《题临安邸》,追求:王师的军队到底在哪?寻些权贵、皇帝在哪?他们究竟在干什么?(读)你们此时有什么感受?(气愤)北方已沦陷,南方还歌舞不休,权贵们已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遣民的痛苦之上。你能体会到陆游一颗怎样的心?(焦急、祈盼、同情、悲愤)陆游52岁那处竭力主张抗金,结果被罢官,他忧愤成疾,大病数十日,他曾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而令,生命垂危的他是临终未敢忘忧国。再有感情地读诗。
[设计意图:引出两首古诗,与《示儿》互文解诗,使学生从对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通过对比,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家祭无忘告翁,虽然痛彻心扉,虽然死不瞑目,虽然万念俱灰,但是诗人还渴望有一天祖国统一。希望有一天,儿孙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想象一下,在病榻上,他如何地嘱咐自己的儿孙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说些什么?试着写下来。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想象情境,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让他们与诗人的心灵作一次近距离的对话,把读、想写相结合起来,加深感悟,使这首诗,这位伟人的诗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32、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交际方法
1.练习讲故事议方法。
讲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讲得好,因为讲的人丰富了故事的细节,像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说了什么,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等细节都讲清楚了。
讲故事时模仿织女被王母带走时的情形,给人物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所以讲织女被王母带走的讲得好。
2.读书讨论明晰要求。
(1)讲清楚故事的细节,如添加人物对话,描绘人物形象。
(2)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3.选定故事。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印象深的民间故事。
4.交际分享。
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讲清楚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细节是否清楚,是否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从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33、五年级上册9课猎人海力布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9课猎人海力布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重点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教师点拨法、组织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倒长城、梁祝化蝶、花木兰代父从军等),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
形近字僵和疆;叮嘱(叮咛、嘱咐、千叮咛万嘱咐)
2.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四件事:①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②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颗宝石,从此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③他把利用宝石听到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④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
(二)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人。从得知可怕消息后海力布的神态(大吃一惊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动作(急忙跑回家催促大家)和语言(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中,可以看出。
2.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
因为海力布平时就是一个热心助人、会为他人着想的人,所以,当他知道只有把事情说清楚,大家才会相信,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乡亲们的平安时,他决定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这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环节三:巩固提升
1.现场模拟
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模拟乡亲们的口吻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海力布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救了乡亲们,他是勇敢的、伟大的。他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世代传颂。我们要将他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环节四:作业设计
1.回家后简要地向父母复述这个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4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猎人海力布
一、热心助人
二、舍己为人
34、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把握。在品读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内容,从而达到对整个段落的理解。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希望下次改进。
35、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多给学生一个问题,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让学生体验能学习,会学习的成功喜悦。
2、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要紧扣文本进行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深入品味、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美,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3、以月为明线索,以感知美;欣赏美;探究美;抒写美为暗线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课文内容,体会童心童趣,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围绕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感受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课文内容;围绕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感受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出示课件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
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板书:月迹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生汇报学习成果
课文共分三部分:
板书:(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三、 细读,寻月之迹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出示课件5)
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生总结,归纳: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
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生总结,归纳(出示课件6)
板书: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 品读,赏月之美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看到镜中月。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出示课件7)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出示课件9)
明确:(1)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
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出示课件11)
(2)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 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月亮是那么惹人怜惜。
五、 再读,探月之喻(出示课件12)
1.精读,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
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
2.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向往齐读文章最后两节。
3.找出文中对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六、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七、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略)
36、六年级上册17课盼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7课盼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说教材
《盼》这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画特点,选取了得到雨衣、盼望下雨、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几个事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筒、篷、缩等14个生字,理解新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
3.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
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的。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于是,她就盼呀盼呀。(板书:16.盼)
3.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现了吗?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文章语言富于儿童化和生活化,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我得到了新雨衣
1.我怎么得到了新雨衣,喜欢吗?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什么心情。
3.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4.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雨衣确实很漂亮,如果你们都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老天快点下雨。
五、教学第三自然段
1.读一遍这段课文,画出中心句。(我开始盼着变天。)
2.从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
(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天,都观察天空。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的,夜晚是满天星斗。)(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埋怨老天总是晴天)
六、教学417自然段,体会盼
(一)抓重点句子,体会蕾蕾的心情。
1. 路旁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嘻嘻地笑是蕾蕾心里认为的,和埋怨老天的时候心情不同。这一次,她的心情十分高兴,因为要变天了。)
2. 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雨点打在头上,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这才是最美的事情。)
3. 蕾蕾看见下雨了,兴奋地跑进了楼门。她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没有,因为蕾蕾找了好几个借口,都被妈妈否定了。)
4. 场景表演。老师当妈妈的角色,指名同学当蕾蕾的角色,表演对话一部分。
(学生评价谈体会,说说蕾蕾的心情。)
5. 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尽管我很不情愿,可是没办法。因为蕾蕾找不出一个十分合理的理由。)
6.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鼓点好吸引人,把雨点比喻成鼓点说明雨点对我的吸引力之大,我在急切地盼)
7. 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看着看着雨后的景色,蕾蕾又想起了穿雨衣的事情。她太盼了。)
七、课堂小结,做好过度
1. 蕾蕾拥有了那么好看的一件雨衣,所以她一直想穿上它,到大街上去享受雨中的美景。好不容易下雨了,可妈妈又不让出去。蕾蕾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雨点往地上落,不知不觉,她又想象起雨点落在雨衣上的情景。
2. 她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他就这样一直盼着,盼到什么时候才能盼到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
(1)正确读出下面词语
斗篷 浸湿 喧闹 厚墩墩 满满当当 逗引 腥味 理直气壮
筒 缩 疯 甩 酱 唇 蹦
2.看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蕾蕾穿上雨衣后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她的心情怎样。
二、学习最后1821自然段
1.课文哪里描写了图上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2.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讨论探究
(一)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
(提示: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汇报 这篇课文围绕 选取了多件事例,使我们看见了一个 的儿童形象。)
(二)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
(学生自由说,班内指名汇报,师生点评)
(三)你看出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语言浅显易懂,很具生活化和儿童化。2.心理刻画生动逼真)
四、学以致用
1.请同学们以下面一句话为中心,写两件事例。
(1)爸爸读书十分专心。
(2)叔叔开车的技术真高!
2.交流,评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教师小结: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来写,还要注意重点突出。
五、布置作业
假如你有一件新衣服,你很想穿上它到外面去走一走,可是妈妈却不同意,你会怎样想,把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37、六年级上册14课穷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4课穷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说教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了解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4.练习续编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进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环境、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 课件
说学情
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互助,互相激励,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较高。学生的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较强。并能通过上网及阅读有关的课外书,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学生具备从关键字词句中体会句子含义,感悟作者情感。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了 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 的学习思路,利用问题、情境等要素,让学生不断领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在教学时,我还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紧扣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学法:通过拼读、开火车读词语等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与新词。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谈感受: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
2.生活中处处有爱心,处处见真情。穷人有爱心吗?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增长知识,从中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检测字词:我会读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三段(12-27自然段):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设计意图】预习成果的展示,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桑娜、渔夫、西蒙)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用标出有关句子。
2.分组学习,讨论问题
3.交流 (屋内装饰、吃穿、忙碌、劳动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教学时,我紧扣质疑析疑解疑进行设计,勾画理解词句,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
四、自主探究直奔中心
1.有人说课文中的桑娜和渔夫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们支持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用划出有关的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品析句子体会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渔夫高尚的品质。明确学习的任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
课件出示:
1.描写环境的句子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①从室内外的环境的描写体会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重点理解温暖、舒适。
②有感情地朗读。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
( 体会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进一步感受穷人的善良。)
(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 通过环境的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勤劳。)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① 体会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设计意图】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②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③ 指导朗读。(师范读、指名读赛读)
(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体会桑娜决心要收养两个孩子,指导用非不可说话。)
(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3.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课件出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让学生从熬及渔夫 严肃、忧虑的神色来体会收养孩子的决定使经过渔夫的认真的考虑,同时也说明了他们的生活使非常的窘困。
②指导朗读。
(读出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决心。)
(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4.质疑: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重点理解两个沉默的含义)
(第一次,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师结:其实他们是最富有的人。
5.出示当堂检测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在写作中我们也应学习通过环境、心理和语言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品质。
2.课外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作业设计
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个故事
说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38、六年级上册13课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3课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第()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桥》。因为面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所以我主要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以下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爆发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后说体会,这节课就在学生对山洪的恐慌、害怕中拉开了帷幕,接着我直接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所以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方式自学,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词,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感知全文。鉴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又通过刚才的自由读文,学生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写下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汇报,老师适时指导梳理并加以鼓励。
三、抓住重点,走近老汉
这里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在旁边做好批注,以体悟老汉的高贵品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在一旁引导,让学生随机汇报句子谈想法。如:
学生汇报课文15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老汉的动作描写冲、揪、吼,及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老师范读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悟老汉不徇私情的高贵品质。小学生正处于爱模仿的年龄,老师范读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学生汇报课文第8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感悟,从哪里能看出他像一座山?学生能找到不说话、盯着,我趁势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们表现的句子,对比老汉的表现与人们的表现。这里我会让学生找出描写人们的关键词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与老汉的表现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不说话盯着、沙哑的喊话来对比,并且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其进行一对一的相互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两者间的反差。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老汉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精神。
四、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从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它的内心,所以此时我引导学生聚焦课题,并质疑课题:文章主要写的是老汉,描写桥的内容并不多,为什么作者会以桥作为本课题目呢?当学生想不到时,老师适时引导:这桥通向的是哪,意味着什么?这时,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座生命桥,又是一座连接党员和百姓的亲民桥。
2、为了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将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个小练笔:山洪过后,老汉的坟前跪了一排又一排的村民,想一想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能促使学生回顾课文,又能在练笔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
39、六年级上册8课灯光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8课灯光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
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生4: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师: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生5:我还有一个问题:文章几次写了多好啊作用是什么?谁能帮我解答?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
生5:多好啊出现了3次。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起我的回忆。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憧憬着自己也能用上电灯。第三次: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师:你真是我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回答问题具体全面。
师小结:刚才老师听到了你们精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了你们思维的碰撞,你们太厉害了。
三、品读体会,感悟灯光之内涵: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灯光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
教师质疑:结合课文体会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法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课文,把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2.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讨论;
3.班级展示。
(1)用有感情的朗诵展示画出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体会。
交流过程:
1.展示的小组学生朗读: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组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朗读高手,读得如此投入。通过读你还能了解什么?(我们知道了这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热爱读书)(板书:热爱读书)
带着感受集体读一读这段话。(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对读书的热爱)
2.出示,学生齐读。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
3.生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生1: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郝副营长不怕牺牲的精神。(板书:不怕牺牲)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描写方法,而且说出了人物的品质。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展示我们知道了一位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不怕牺牲的郝副营长。正是因为有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我们才有了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
四、抒写内心,提升灯光 之境界:
教师激趣: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为了无数的同胞,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一位又一位英雄前赴后继英勇就义。
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如今,我们每天晚上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看到这灯光,你会想到什么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
1.学生构思,动笔,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展示。
3.学生评价。
五、作业超市,延伸灯光 之外延:
1.讲一讲:把本课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演一演: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表演本篇课文;
3.写一写: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灯光的故事写下来。
(任选一题完成)
六、板书设计:
灯光
热爱读书
郝副营长 热爱生活
热爱孩子
英勇善战
不怕牺牲
40、五年级下摔跤教学说课稿课案
五年级下摔跤教学说课稿课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积累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我们结识了作家笔下的哪些人物?
2、怎样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3、揭题,板书。(板书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汇报预习情况:
1、文章有关背景
2、检查词语,分两组出示。
课件出示:
精神抖擞推拉拽顶扳
塌着腰合了裆破绽别住
胖墩儿单褂儿虎势儿猴儿牛劲儿
开火车读,齐读。
开火车读,提示:儿化音要读得活泼、有趣。齐读。
3、故事的主要内容小嘎子和胖墩儿为什么比赛摔跤
三、初读课文说说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
1、这一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画下来,圈出关键词,边读边想: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怎样的胖墩儿呢?
2、交流
3、学习比赛结果部分。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①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学生接着齐读?他求胜心切,使用了最后一招(板书:钩)却被胖墩儿别住了。(板书:别)
②这一钩,钩掉了什么?
5、回顾全文,感受写法。
课件出示填空:精彩的摔跤比赛开始了,俩人各自虎势儿一(),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胖墩儿()着腰,()了裆,()着眼珠子。两个人揪在一起,嘎子(),硬是()不动他。小嘎子用脚去()他的脚,结果被胖墩儿一(),摔了个仰面朝天。
齐读,填上合适的动词。
小结。
四、猜测后文,仿写运用
1、小嘎子摔跤输了,他会对胖墩儿说什么呢?
2、播放视频,欣赏原版的第二次摔跤。
3、把你想像中的第二次比赛写出来或完成小练笔的内容。
五、课外阅读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41、五年级下手指教学说课稿课案
五年级下手指教学说课稿课案
《手指》说课稿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
故事
、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手指》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说教材
我说的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手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特别关注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带有拼音的生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而且语言也较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采用从重点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 这是什么?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接着,我又说: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学生叫后,我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指,说说有什么发现。请几个学生说后,我再导出课题:我们的丰子恺爷爷也把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手指》。(板书:手指)这样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以下的学习。
第二步:感知全文,了解内容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课件出示以下自读要求:
1、边读边划出带拼音的生词,读正确。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的读的效果是有目的读的效果的三分之一。基于这点,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明确学习任务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自学完后,再检查自学情况,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及容易读错的词让学生读一读,重点指导:搔、憎、窈窕的读音 。读后完成以下填空: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五个手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填空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自学课文的第三个要求的检查。学生在说告诉我们什么的时候,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我就用:如果这个地方叫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你会用哪一句呢,赶快到文中去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这一步我又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大拇指的特点。
先指名学生读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大拇指特点的句子。然后,引导他们抓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这几个词来重点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除了课文中写的,还有哪些事情也需要大拇指吃苦受累呢?这里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拇指的优点,学生体会起来会更加深刻。接着,让学生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大拇指,把文中的他换成我再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大拇指的优缺点。最后,引导他们总结出大拇指有所长,也有所短的。(板书:所长 所短)
接着,我用:大拇指有自己的优点,又有自己的缺点,那其他几个手指是不是也像大拇指一样呢?这句话过渡到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环节,自学35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最肯吃苦
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叫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词句划出来,说说剩下四个手指的优点及缺点,在说的过程中,结合理解: 窈窕、堂皇、养尊处优、附庸的意思,并指导感情朗读,引导他们总结出每个手指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板书:各有 各有) 再引导他们联系到我们人是不是也各自有优缺点,谈谈假如自己就是这五个手指中的一个,你觉得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手指呢?这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道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文本中的道理与实践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接着再分角色读一读25自然段,体会各个手指的不同特点。
第三环节,找出总起句,读一读,我先说:同学们,其实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写出了五个手指的特点,赶快找到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读后再引导他们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方法。
第四环节,理解中心句。是啊,我们人就像这五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让我们再来读读丰子恺爷爷的这句话。(课件出示中心句齐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结,相机板书:团结、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深化认识。为了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积累到课外的知识,丰富、深化他们的理性认识,我又出示两句课外的关于团结的名言以及一篇写文具争功的童话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阅读《文具争功》这篇文章也是为学生完成作业题中的第三题作铺垫的。
第六环节,课外作业布置(课件出示以下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积累关于团结的名言警句。
3、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篇对话式的童话,
并演一演。
一二两题作业是学生积累课内外词句的练习。语文新课标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积累,提到有厚积才能薄发。确实,语文学习永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步,多阅读,多积累。而第三题则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说板书设计
手指 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人人有用 人人力量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好的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既体现文章的重点内容,又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我这样将手指和人对比起来设计板书,力求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及教学的难点,使学生看一看板书就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简洁又富有意义。
42、五年级下清贫教学说课稿课案
五年级下清贫教学说课稿课案
预设点二:第2段国民政府士兵搜身的情景。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课标中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摸、捏等动词进行品读体会。同时不着痕迹地渗透写作方法,体会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到的作用。
预设三:方志敏与士兵的对话内容以及国民政府士兵的情绪变化。
在解决方志敏为什么会如此清贫这一问题时,如果理解不透,就会对清贫的意义认识不深刻。所以我在倾听学生汇报到这一段时,抓住文中这样一句话突破难点:
我不比你们国民政府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们革命不是为发财!首先让学生明白这是对比的写作方法。
然后马上追问:国民政府与共产党有怎样的区别?这样,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无产阶级的本质清贫,洁白,朴素。
同时可补充方志敏在《死》中的话,让学生明白方志敏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连同生命都融入了为了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了党的事业的成功中去了。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还有什么不能舍弃,还有什么不能付出,还有什么可感到畏惧的呢?设计上收放自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实现有效教学。
(四)、深化主题拓展读
对《清贫》的主题挖掘,仅仅满足于对方志敏的清贫形象的内涵把握上,让人感觉从课文的故事情节,感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似乎存在着中间地带。于是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展示课前搜集的方志敏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阅读、思索中了解到为了民族长处而舍生忘去世、勇于献身的开阔情怀。贫苦是共产党员自发的生活态度,是植根于革命者心底的不屈不挠的精力气力。使《贫苦》的精力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命。
(五)、走出文本,结合生活,让语文知识与生活接洽起来。
学生对贫苦意义有所了解,但老师应该具备多角度对待题目标本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题目。以是我在本课的最后,引导学生讨论:
1、有人说方志敏义士贫苦而不富有,你同意吗?
2、如今人们的生活比较富饶了,那么人们还必要连结贫苦的品格吗?然后以读后感的情势,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在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加深学生在文本与情绪上的积淀,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
本节课的最后,以《贫苦颂》这首歌曲为配景音乐,把俭以养德,富而不奢这句话送给学生,学生把念书的感觉与劳绩,在歌声和语言的熏陶中孕育发生情绪共鸣,再一次领会念书的快乐。
五、教学设计特色
1、预设充实突出重点
课文学习的重点便是领会方志敏甘于贫苦的革命精力,我没有抛出题目后完全放手让学生办理。由于我思量到,其一,学生大概分析题目不敷全面,对文章人物了解浮于外貌;其二,学生分析题目抓不住重点,情势的感悟八门五花,使文章重点内容的明白得不到突出。
2、展示资料弥补空缺
课标中夸大受到良好作品的熏染和鼓励,向往和寻求优美的抱负。本课便是要教育学生放弃奢华的物质生活,养成不怕贫苦,寻求贫苦的生活地步。但是学生间隔谁人年月很迢遥,恐怕不可能很透彻地明白。我发动学生课前搜集方志敏的资料在课上展示,使《贫苦》的精力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命,从而突破难点。
43、五年级下梅花魂教学说课稿课案
五年级下梅花魂教学说课稿课案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这篇课文围绕一幅梅花图写了我和外祖父的几件事,展现了一位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中的外祖父特别珍惜梅花图,他认为梅花代表了中国人最美好的品质,在外孙女回国之前,他将梅花图交给了外孙女,这也寄寓了老人对后辈深沉的希望,即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课文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葬、腮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难点: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意。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本课课前有默读要求,要继续锻炼学生通过默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多次提到梅花,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梅花所代表的意像,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寄寓的爱国情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内主要是正确了解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课文的主旨。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一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课件展示赞美梅花的诗句)。她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的秉性,深受古今中国人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珍爱梅花的老人。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快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生字:葬 腮 虬 玷 郑 秉 飕 码 撩 胧 绢 侨 眷
2.课文写了外祖父哪些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教外孙女读诗词落泪;爱惜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将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赠送梅花手绢。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第二段(2-15)对外祖父的回忆;第三段(16)点明主题
4.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讨论交流,体会情感
1.外祖父为何读到诗句落泪,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外祖父爱惜墨梅图?(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3.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惜墨梅图?(第13自然段)
举例中华民族中有气节的人物,体会外祖父深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4.外祖父赠送墨梅图和手绢的原因。
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带回祖国。
四、升华情感
1.课文写了几次外祖父落泪,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个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强烈希望归国却无法回国、刻苦铭心的憾事。
2.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这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爱国心,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海外赤子的一片爱国之心
3.感情朗读。
五、课文小结
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由于历史原因,有许多像文中的外祖父那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在异国,血管里却始终流动着中国人的血,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
44、五年级下军神教学说课稿课案
五年级下军神教学说课稿课案
一、说教材:
《军神》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体现了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的革命意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教学本组课文的重点,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军神》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通过记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以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为线索,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
这篇课文的选编意图是:l、继续训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内容、课型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生字13个,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年龄、勉强、从容镇定等词语。
2、理解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及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教学中我将落实以下基本理念:
(1)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乐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学习是我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而良好的教学氛围则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对话才能够畅通,孩子们才能够积极探究,个性才能够得以张扬。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力求通过平等的对话、亲切的指导、愉快的合作、真诚的激励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本课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全文语言简洁、朴实,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对话、神态等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加强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渗透学习方法这一策略,提高学牛阅读能力。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批注法是我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学习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以阅读批注一交流品味为主要学习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课文,学习刘伯承那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另外,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是小学五、六年级应培养的一种能力,学习本课时,将充分利用师生所搜集的一些课外资源更深刻地了解刘伯承这一人物。
三、说教学过程:
在学生课前认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探究、感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个课时,以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进行交流。为了体现设计的整体性,我把两课时的教学流程放在一起来说。
(一)谈话入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
1、同学们,战争年代,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像狼牙山五壮士、雨来这样的英雄,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位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人们的敬佩。
(联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导入,体现单元的整体性。)
2、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军神指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词句,理解感悟
l、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赞叹?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旁批。
(1)集体交流、研读、感悟。流程预设:朗读谈感受交流品悟感情朗读。
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感受疼痛、坚强
a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理解)
b 七十二刀
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数刀数的?
师:一刀、两刀、三刀、四刀足足七十二刀,手术经历了三个多小时。三个多小时,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来说该是多么漫长!七十二刀,刀刀连心啊,这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该是何等的疼痛!但是,刘伯承始终怎样?(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怎么理解?
学生反复朗读沃克称赞刘伯承的话。 感受伟大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a这是一次怎样的手术?
(摘除右眼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b面对如此大的手术,是什么力量让他拒绝麻药?
(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爱国情怀是刘伯承成为军神的动力。)
2、找出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
(引导学生抓住冷冷惊疑柔和愣住惊呆慈祥肃然起敬谈感受)
3、播放《青年刘伯承》片断,学生再一次入情入境地感受刘伯承的坚强、伟大。
4、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读悟情升华情感
l、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及作者为什么以军神为题?
再一次齐读沃克赞扬刘伯承的话。
(五)专题交流资源共享(第二课时)
以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45、五年级下景阳冈教学说课稿课案
五年级下景阳冈教学说课稿课案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4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景阳冈》,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景阳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它们都是古典名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到最后下冈的故事。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武松打虎的有勇有谋。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乐于交流,但是由于古典名著距离我们较远,部分文字晦涩难懂,学习这一章节的文章对于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真正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踉踉跄跄、霹雳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有勇有谋,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要讲究分散重点,冲破难点,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发展教学过程的必要步骤。
我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武松打虎的过程。
我的教学难点为: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有勇有谋。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思贝尔斯也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此,我主要采用了自学法、情境法、朗读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会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抓住学生的兴趣也就取得了课堂的成功。
因此,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视频导入,播放《武松打虎》的视频,引导学生猜一猜,并配合着慷慨激昂的《好汉歌》,引发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兴趣,走近水浒的世界。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的确定了全课的基调。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提倡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提倡学生在读中学。
首先,我会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地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学习,我会适当的进行指导。
首先在字词方面,我会指导易错字踉踉跄跄的读音,和霹雳的意思,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记忆这个词语。
解决完生字词后,我会提问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师生的共同补充下,归纳出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到最后下冈的故事。
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初读之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在析读部分,我会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以下问题,那就是:你最喜欢这个故事当中的哪一个部分?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内容:
内容一:武松打虎以守为攻
对于这一部分,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从哪些句子能够感受到老虎的凶猛,并请学生说说大虫抓人有哪三般,简单的问题能够容易地从课本中得出答案,增强学生的信心后顺势提问学生,面对这只身手敏捷,兽性大发的恶虎,武松用了哪一招来应对?待学生回答后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用闪字,能否把它换成躲,在师生互动补充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闪字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字显得十分被动,不能体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内容二:武松打虎转守为攻
这里我会先提问学生武松是怎样转守为攻,成功打死老虎的?学生找出具体句子后请学生画出其中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并提问学生从中体会到什么?因为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环境,难以想象出武松打虎的画面,因此我会通过播放武松打虎电影片段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学生上台表演的方式加深他们的理解。这时,学生就能够清晰的得到答案,文中用了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动作,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最后,我会请学生谈谈从这一片段中能够感受到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武松的有勇有谋。
环节四:重点品读,领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会提问学生你认为武松景阳冈打虎与现在保护野生动物相矛盾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加深学生的认识。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请学生自主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交流学习心得,我会顺势对其内容进行补充,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课外阅读水浒传,缩写《景阳冈》,或者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既体现了课文重点内容,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相关文章
-
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上册课文11一块奶酪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5课搭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年级上册课文2花的学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五年级上册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推荐文章
-
沙滩上的童话 根据开头编故事,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
-
4.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
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生字组词
-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时间说明
-
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
四年级上册第7课生字组词
-
六年级上册13课桥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
纸船和风筝的多音字近义词怎么写
-
雨点儿全部的生字拼音词语怎么写
-
五年级下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优缺点
-
四年级下册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课文解析笔记
-
熊宝宝不哭(语言)
-
孕后期营养食谱
-
望洋兴叹
-
托班保育工作计划
-
长方体的认识(三)
-
中班律动《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教案说课稿反思
-
服饰鞋帽品牌朋友圈文案33句
-
审计工作朋友圈文案35句
-
个性情侣昵称设计319个
-
原创个性微信网名发布中心448个
-
古风文艺范的非主流网名精选461个
-
QQ炫舞四个字名字简单4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