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小鱼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鱼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1、小班语言活动《小鱼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鱼找朋友》这是一个相对拟人化,生活化的儿歌。我们每个人都会结交朋友,与朋友在一起。儿歌通过小鱼在水里找朋友的事件,让孩子们知道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提升了孩子情感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词:孤孤单单。
2.熟练掌握儿歌,能自己表演儿歌。
3.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小鱼手饰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一片孤独的海洋里,有一条孤独的小胖鱼。没有其它小鱼和她交朋友,也没有小鱼和他做游戏,它感觉自己孤孤单单的。只有吐出来的泡泡,陪着她每天都在发愁。这一天小胖鱼突然发现海洋里搬来了一个小邻居彩虹鱼。两条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它们一起摇摇尾巴在一起点点头,开心的做起了游戏。不一会儿他们就发现在它们不远处,竟然还有一条美丽的灯泡鱼,三条鱼一起聊天,一起讲故事,变成了最最要好的好朋友。(跟随故事出示教具鱼)
二.欣赏儿歌《小金鱼》师: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儿歌吧!
1、教师朗诵
一条小鱼水中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水中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2.幼儿朗诵儿歌。师:让我们请出我的好朋友优优来为我们做一次吧。(幼儿表演)
3.加深记忆。师:小朋友们,我们和优优一起再做一次吧!
三.教师小结。
1.师:小朋友,你们看,许多小金鱼在一起多快乐呀,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爸爸、有妈妈,亲亲热热到在一起,好幸福呀!
2.师:小朋友,这首儿歌你学会了吗?
【儿歌内容】:《三条小鱼游》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鱼,水里游,摆摆尾巴点点头。 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微课教案反思
《小鱼找朋友》这是一个相对拟人化,生活化的儿歌。我们每个人都会结交朋友,与朋友在一起。儿歌通过小鱼在水里找朋友的事件,让孩子们知道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提升了孩子情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发现幼儿对儿歌的记忆都不是很深。所以我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的内容是讲故事,从而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并且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从老师初次示范儿歌时就加上了儿歌的动作,让幼儿在初听儿歌的时候也在视觉上得到感知。再一次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再次运用这样的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2、小班语言教案《鼠宝宝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鼠宝宝找朋友》的故事,理解体验有好朋友的快乐。
2、理解故事,会用故事里的短句回答问题,初步学习并运用句式:会...又会...。
3、知道鸭子、青蛙、花猫、老鼠的基本特征。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老鼠卡片
2、教学课件《鼠宝宝找朋友》;教学音带《鼠宝宝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出示"鼠宝宝"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边说边出示鼠宝宝:吱吱吱吱……听!谁在叫?他会说什么?
(2)教师模仿鼠宝宝:我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提问:鼠宝宝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怎样才算会跑又会跳?
(3)幼儿动作体验(跑跑、跳跳),初步理解会跑又会跳的含义。
(4)引出故事名称《鼠宝宝找朋友》并请幼儿猜测:猜一猜,鼠宝宝会找谁做朋友?为什么?
2、欣赏故事,初步感受故事的有趣。
(1)播放教学音带《鼠宝宝找朋友》最后一小节不放
(2)提问:鼠宝宝到底找了谁做朋友?
3、播放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并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鼠宝宝首先找到谁?它找到布娃娃,为什么说:不要,不要?(请幼儿说出布娃娃的特征并模仿布娃娃和鼠宝宝)
(2)鼠宝宝接着找到谁?它找到小鸭子,为什么说:不要,不要?(请幼儿请幼儿说出小鸭子的特征并模仿小鸭子和鼠宝宝)
(3)鼠宝宝又找到了谁?它找到小青蛙,为什么说:不要,不要?(请幼儿请幼儿说出小青蛙的特征并模仿小青蛙和鼠宝宝)
(4)幼儿学说短句并做动作体验后继续提问:小花猫会跑又会跳,鼠宝宝为什么要赶快逃?(请幼儿请幼儿说出小花猫的特征并模仿小花猫和鼠宝宝)
4、教师与幼儿表演故事,熟悉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把故事讲出来)教师扮演旁白和鼠宝宝,幼儿扮演布娃娃、小鸭子、小青蛙和小花猫并用故事中的语言讲出来。(自己表演一次)
5、出示阅读材料2《鼠宝宝找朋友》,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师:故事还没有结束,你们猜一猜,鼠宝宝能不能找到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为什么?
师:有的小朋友说找到了,有的小朋友说没找到,那我们自己去书里面找找答案吧。
出示阅读材料2《鼠宝宝》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阅读,强调正确的阅读方式。
教师指导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6、揭晓答案,把故事讲完,巩固句式:会…又会师:鼠宝宝找到会跑又会跳的朋友了吗?找到了谁呢?
教师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结束鼠宝宝找朋友找的辛苦吧?我们身边这么多朋友开不开心啊?
鼠宝宝会跑又会跳,老师会唱歌又会跳舞,你们会什么又会什么?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清晰,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达到活动预设的目标。首先,在导入部分我先是让孩子玩《找朋友》游戏,这样不仅能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能很好的引入主题,知道鼠宝宝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
其次,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是通过背景图、教具来分段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边讲边问的同时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小鸭会跑不会跳、青蛙会跳不会跑、小猫会跑也会跳”的走路特征,同时引导他们运用故事里的短句来回答。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再通过让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故事中的对话,这样,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轻松愉快的巩固故事中的对话,同时也让孩子们体会找朋友的快乐和找到朋友的愉悦。
但活动下来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可以再放开些,该给予幼儿充分表达想象的机会,老师讲述的内容太多,感觉在整个过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孩子的主体性体现的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一点。
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丰富相应词汇:孤单、蹦蹦跳跳。
2、能大胆运用有礼貌的语言拒绝别人。
3、活动中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立体动物图片:小鸭、小兔、小猫、青蛙。 指偶:鸡、猪、狗、猴、鸭、青蛙、乌龟、牛等。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学习动物之间的对话
1、讲述故事理解词:孤单
2、分别出示小兔、小猫,讨论:小鸭请它们到池塘里玩,它们该怎么说? 学习词:蹦蹦跳跳
3、出示小青蛙,讨论:青蛙会和小鸭在池塘里玩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为什么?
4、小结:小兔小猫因为不会游泳,不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但是他们能有礼貌的拒绝小鸭。
二、迁移运用,学习有礼貌的拒绝别人
1、扩展故事,引导幼儿对话
青蛙和小鸭玩了一会去捉害虫了,小鸭子又是一个人在池塘里游呀游:“哎,好孤单,真没劲。”谁来了?它会和小鸭一起在池塘里玩吗?
2、引导幼儿戴上指偶,与小鸭对话 请小朋友看看,想想,你的动物朋友能和小鸭在池塘里游泳吗?怎么对小鸭说。
3、交流:刚才没有到池塘里和小鸭一起游泳的是谁?怎么跟小鸭说的?
4、小结:小鸭找到了很多有礼貌的朋友,心里非常快乐。
三、游戏活动,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你想和别的动物做朋友吗?
引导幼儿与别的小朋友有礼貌的相互交换指偶。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不能答应别人的时候,也要用有礼貌的话告诉他,这样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不能答应别人时,要有礼貌的拒绝。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动画很感兴趣,故将此活动的内容设计成Flash动画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开始,我先将一幅不高兴的小鸭子图片呈现在幼儿面前,果不其然,幼儿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了过来,顺势让幼儿想一想小鸭子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找不到妈妈了.""小鸭子迷路了.""小鸭子想到不高兴的事情了……"孩子们的答案总是让我眼前一亮。听完孩子的答案后,引入活动主体部分,继续和孩子一起欣赏Flash动画。我先后播放了故事中的小动物——小兔子、小猫、小青蛙,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掌握住故事内容,我将故事分段来进行播放,边播放课件边进行讲述,讲述过程中及时引导幼儿说出重要的句子,最后完整地欣赏故事。为小班幼儿最大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运用了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通过故事内容,让孩子们知道有了朋友的快乐,并懂得了与朋友相处要礼貌相待。整个活动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4、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熊不刷牙》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从不爱刷牙到爱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3.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绘本《小熊不刷牙》、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幻灯片,根据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1. 播放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封面和封底一图,提问幼儿故事里讲了谁?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
2. 播放幻灯片小熊跟“牙膏牙刷兵”决斗的一图,提问幼儿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在干嘛?从它们的决斗还有小老鼠医生的出现来看,你觉得这只小熊它爱不爱刷牙?
3. 引出绘本的名字,请幼儿大胆猜测小熊为什么不刷牙?不刷牙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4. 播放幻灯片小熊躲在浴室里打开水龙头的一图,提问幼儿小熊在做什么?猜猜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5. 播放幻灯片晚上小熊睡觉的一图,提问幼儿小熊怎么了?小熊睡着了做了一个梦,猜猜小熊会梦见谁?梦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幼儿妈妈叫小熊刷牙后,小熊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它这样做对不对?
2.晚上小熊做梦,梦到自己的牙齿怎么了?它一开始心情怎么样?
3.梦里,小熊遇到了谁?他们对小熊说了些什么?
4.小熊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回到家看到桌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可是没有牙齿它什么也咬不动,他的心情怎么样?
5.听了猫头鹰的话,后来小熊怎么样了?爸爸妈妈是怎么称赞它的?
三、小结。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刷牙重不重要呀?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打算?要不要每天都刷牙呢?小朋友们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坚持每天刷牙,这样就不会长蛀牙,也不会疼,牙齿才会健健康康的。我们要从小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2.游戏:刷牙。
绘本中夹着一只可爱的大牙刷,这是一个很好的道具,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用大牙刷表现刷牙的正确动作,其他幼儿可一起用手比划。
四、延伸活动。
开展绘画活动《我的牙刷》。
《小熊不刷牙》教学反思
《小熊不刷牙》这个绘本故事讲述了小熊哈利每天都不愿意刷牙,直到有一天,它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牙齿全都掉光了,起先它很高兴,因为不用刷牙了。可后来它发现没有牙齿很不方便,不能吃东西,还很难看。它很伤心。当它醒来发现自己的牙齿还在的时候,终于知道了刷牙的重要性,从此再也不会忘记刷牙了。这个看起来平平常常的故事,其针对性、实用性和教育性,通过幻想的情节巧妙、生动的呈现。它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逃避刷牙的一幕展示在绘本中,非常贴近生活,从侧面培养孩子讲卫生、勤刷牙的好习惯。通过故事告诉孩子牙齿的重要性,并且要爱护牙齿。
刚拿到绘本的时候,看到这个故事比较长,画面也多,所以在制作PPT时,我没有把所有的图片都放进去,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了部分图片,通过观察图片,发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先出示一张“哈利”的图片,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观察他在干什么?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熊?从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神秘感。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训练 “因为……所以……”“有的……有的……还有的” ,注重让学生观察图画,将图中隐藏的故事内容说出来。但我留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自己有时急于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
总之。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不应该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应注重引导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画面,发现故事中没有叙述出的细节,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连贯地讲述哈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并且尊重每个孩子不同的感受,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中,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可以让孩子将自己想象成小熊哈利,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以“哈利”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把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哈利”会怎么想,这样也许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哈利的内心情感变化。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改进这些不足之处,争取做的更好。
5、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红砖墙》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大都在三岁以上,在朗读方面发音已经趋于完整。对于颜色、动植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辨识能力,基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特设计本活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巩固幼儿已有经验!此活动儿歌内容简单,形象生动,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儿歌首尾呼应,文字和画面也做到了很好的结合对应,容易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本活动,发展幼儿的朗读记忆能力和观察理解能力。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认识图中的事物。
2、幼儿学会念儿歌并感受儿歌首尾呼应的特点。
3、初步理解图文对应,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与文字对应的图片,儿歌伴奏
活动过程:
一、利用情境引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认识图中事物。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适合去郊游,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小朋友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坐着老师的飞天魔毯一起去郊游啦!
(打开电子图片)小朋友们轻轻的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到了哪里?郊外都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都是什么颜色?
我们来和这些小草蝴蝶打个招呼吧!接下来我们一起坐在草地上欣赏音乐吧(假装坐在草地上)!
二、播放儿歌,老师和幼儿一起倾听,感受儿歌的旋律和意境。
教师:小朋友们在儿歌中都听到了什么?在图画中能找到吗?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去认识一下吧!老师边介绍边带领幼儿一起一句一句读。
三、用插图玩儿歌与图片对应的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插图儿歌对对碰”的游戏。看看谁的反应最迅速!老师手指一张插图,小朋友们来说出它在儿歌中的名字。接下来准备好啦。
游戏开始,小朋友一一说出插图的名字。
小结:小朋友们,通过游戏大家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了吗?每一句话的最后一句和第二句的开头都是在说相同的东西,比如第一句最后是“绿草地”,第二句的开头也是“绿草地”,后面的每句儿歌都有相同的事物出现,这个就叫做首尾呼应,让小朋友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四、总结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伴随音乐朗读儿歌,加深幼儿的记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念儿歌吧。
红砖墙,绿草地,
绿草地,开黄花,
黄花黄,蝴蝶白,
飞呀飞过红砖墙。
当游戏进行到幼儿差不多都掌握时,带着小朋友们学习像蝴蝶一样飞出教室。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懂事的小蝴蝶,有秩序的飞出教室喽,挥舞着你的小翅膀和大家说再见吧。
《红砖墙》活动反思:
在组织幼儿进行儿歌《红砖墙》的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很多孩子们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孩子们通过情境导入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符合了小班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在音乐律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加的高涨,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更让幼儿印象深刻。图文对应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了儿歌内容,朗读儿歌也更加容易。整个活动动静交替,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朗读儿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本次活动的组织是在孩子们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结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与不足,对于小班孩子而言,知识点的渗透是否太多,孩子们的参与性很强,兴趣也很高,但能力的提升是否能得到体现,还有待思考......
6、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新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认识新朋友》图片2张。
材料准备:海报纸、笔。
环境准备:请一名其他班的老师作为客人朋友。
活动过程
一、阅读《认识新朋友》图片,了解有哪些交朋友的好方法。
——班上来了位新同学,我主动和她打招呼。
——如果要你们自我介绍,要怎么说呢?
大家好,我叫×××,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遇到困难,我要帮助她。如果新朋友不知道厕所在哪里,你会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正准备和同学玩游戏,你会邀请新朋友一起玩吗?怎么邀请呢?
二、请其他班的老师扮演新朋友,让幼儿用学到的方法来交朋友吧。
——今天,班级来了一位新朋友,请大家和她交朋友吧。
三、组织幼儿分组自由讨论其他交新朋友的方法,教师把幼儿讨论出的方法记录下来。
——你还知道有哪些交朋友的新方法吗?
温馨提示
1.本活动可以分两次开展,因为“和新来的朋友交朋友”和“到一个新环境中和其他人交朋友”是两个角度。第一次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班上新来的朋友做朋友,即图片1的内容;第二次活动重点讨论如果自己新到一个班上,怎么和班里的人交朋友,即图片2的内容。
2.如果班上恰好有新来的幼儿,教师可以尝试让老同学和新同学示范交朋友的方法,教师做指导和提示。
3.活动结束后,把图彩印出来布置在墙上。经常鼓励幼儿用本活动中提到的方法和其他人交朋友。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7、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汤姆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汤姆上幼儿园》这本故事书整个故事情节,和小班幼儿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动形象的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汤姆从不了解幼儿园生活,不愿意去幼儿园,到期待上幼儿园的完整过程。故事描述注意把握人物心理和表情的变化,突出细节,在讲述中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结合小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回忆自己上幼儿园的心理变化,通过学习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喜欢来幼儿园, 感受来幼儿园的快乐!同时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原有经历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活动开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书、故事的内容 PPT、音乐《第一天上幼儿园》、背景音乐、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 PPT,出示图书的封面请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在书的封面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是在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他们在做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
2.教师播放 PPT,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内容。
3.教师依据故事内容 PPT 对幼儿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爸爸妈妈要送汤姆到哪里?(幼儿园) 汤姆愿意去幼儿园吗?(不愿意去)
汤姆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他不知道去幼儿园要做什么)
(2)在去幼儿园之前,妈妈为汤姆买了哪些东西?(铅笔、橡皮和彩笔,注意量词的使用)
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这些东西吗?(喜欢)
你从哪里看出来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书包?(用鼻子闻书包的味道)
(3)晚上要睡觉了,汤姆找了一个什么理由不想去幼儿园?(生病了,不舒服)
(4)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汤姆是什么心情?(难受)
但是汤姆哭了没有?为什么?(没有)(说明汤姆非常的坚强)
(5)妈妈把汤姆送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给了汤姆一个什么东西?(手绢)
妈妈为什么要给汤姆一块手绢?
当你来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6)汤姆用妈妈给他的手绢做了什么?(帮助同桌路路擦眼泪去安慰她)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7)汤姆第一天来幼儿园,他在幼儿园做了哪些事情呢?(画画剪纸和唱歌)
(8)第一天幼儿园生活结束,妈妈来接汤姆,他为什么很高兴?
3.结合实际生活对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快乐吗? 在幼儿园里你为什么快乐呢?(引导幼儿谈一谈来幼儿的收
获)
4.小结:教师:“《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讲完了,从故事中我们了解了汤姆上幼儿园后的变化,从中也能看出汤姆是一个很勇敢坚强的孩子;他在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认识很多新朋友,每天都很快乐。那么,让我们在歌曲中也回忆一下我们来幼儿园的变化吧!”弹唱歌曲《第一天上幼儿园》
活动总结
整个故事的学习中幼儿是在安静有序的情景下积极配合教 师完成教学目标的;PPT 的使用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内容的兴趣形式新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根据教师提问的逐步延伸,动脑思考回答问题。由于做了前期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流畅顺利。孩子们通过学习故事内容,了解了汤姆来幼儿园后的变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非常贴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我也感受到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语言对于如何展开活动,如果挖掘故事的自身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改进教师语言的设计,多去用心感悟绘本图书的精髓所在,多指导孩子阅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附:故事内容
《汤姆上幼儿园》
故事内容:
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幼儿园我会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可是, 他们并不认识我的老师啊!明天,是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想我在幼儿园里能干些什么呢?我一点都不高兴。妈妈给我买了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盒水彩笔。还有一个漂亮的双肩书包。我特别喜欢用鼻子闻书包,新书包的味道真好闻!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准备好我上幼儿园的东西。“妈妈我觉得我好像生病了,不能上幼儿园了。”妈妈给我量了量体温,对我说,我根本没有生病。我越来越不想明天就上幼儿园了。现在,我要和爸爸说晚安了。“上幼儿园,多好啊!”爸爸对我说,“你会学到很多又新奇又好玩的东西。”躺在床上,我对妈妈说,能不能让幼儿园的老师带着班上所有的同学来我家,到我的房间?、、、、、而妈妈只是微笑的看着我,什么也没说,还使劲地亲了我一下。我睡不着, 就坐在床上看月亮,我真害怕明天上幼儿园。“起床,该起床了! 妈妈轻轻地对我说。啊,已经到早上了!我好像刚刚睡着。吃早饭的时候,我心里挺难受的。但是,我要勇敢,我不能哭。大街上,有许多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由父母陪着,他们都忍住不哭。但是,在幼儿园门口,真是太难和妈妈分开了、、、、、、“拿着这个。”妈妈给我一块手绢,“在你伤心的时候,就看着手绢,想象妈妈。”老师来接我们了,她看上去很和善。走进大楼的时候, 我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绢。我们走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老师说,这是我们的教室。我看了看玩具和墙上的画,我真喜欢。我的同桌叫路路。他好像不高兴待在这里,因为他不停地哭。我想安慰他,就把妈妈的手绢给他,让他擦了擦眼泪。上午,老师教我们画画和剪纸,还唱歌。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同路路一起玩扔皮球,真开心啊!午睡后老师用手偶给我们讲故事。铃声响了 幼儿园的一天结束了。这么快!都没有感觉到。放学了,妈妈在幼儿园门口等我。见到妈妈,我很高兴。我盼着明天快点到来, 我要和路路一起玩,还要画完我的画。
8、小班语言活动《鱼儿多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清楚地描述鱼的外形,如颜色、大小、花纹等。
2、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鱼儿多多》课件:各种鱼儿的图片、音乐等
材料准备:1.请幼儿每人带来一张鱼的彩色图片。(家长提前帮忙把鱼的轮廓剪出来)
2.教师在大海报纸上绘制蓝色海洋的背景图。3.胶棒。
活动过程
1、播放鱼儿图片,引导幼儿从鱼的颜色、大小、花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鱼的样子。
一一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它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外形特征等角度进行讲述。)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
3、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粘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4、全班幼儿一起分享海洋背景图上的鱼,引导幼儿讨论关于鱼的一些问题,如鱼生活在哪里,鱼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图上有这么多鱼,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
——真正的鱼儿生活在哪里?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鱼?(鱼缸、河里、小溪、池塘、海里……)
——鱼的家里有什么?(水草、鹅卵石等)
9、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棒棒糖》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重点)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难点)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甜甜的棒棒糖》故事图片PPT
实物准备:玻璃杯一个,棒棒糖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2、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六、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课后反思】
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
不足之处:
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
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以后改进方面:
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10、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车子来帮忙》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些特种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在扮演游戏中感受特种车的用途。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车子来帮忙》课件:《车子来帮忙》,道路清障车、救护车、警车的图片等。
材料准备:三种玩具车:道路清障车、救护车、警车。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图片《车子来帮忙》,并了解这些车的用途。
——马路上发生了车祸,绿色的小轿车被撞了,看一看它被什么、车拖走了?
——这辆红色的车是怎么拖绿色的车的?
——这辆白色的车是什么车?
——救护车的车顶上有什么?(红色鸣笛)它发出什么声音?
一一救护车上有什么?(担架)
一一救护车要拉着受伤的人去哪里?
——警车上有哪些东西?
二、教师出示救护车、警车、清障车的图片,请幼儿逐一选择自己认识的车。
——小朋友们,请指出你认识的车,说说它叫什么名字?
三、教师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幼儿开出相应的玩具车(救护车、警车、道路清障车)。
一一小朋友们,我们要来玩“车子来帮忙”的游戏。这里有病人需要抢救,我们要开什么车?
一一我们赶快把病人送到医院。
11、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
2.学习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找朋友》图片、歌曲音频、伴奏音频。
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一、一边欣赏歌曲《找朋友》,一边看图片《找朋友》。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找朋友的快乐。
──小鸡和谁找朋友?小方和谁找朋友呀?
──他们找到了好朋友后开心吗?发出了什么声音呢?
二、学唱歌曲《找朋友》。
三、教师向幼儿示范使用铃鼓的方法,并发放给每位幼儿一个铃鼓,让幼儿感受铃鼓的声音。
──这是铃鼓,圆圆的上面有铁片。
──看老师摇一摇,它就有好听的声音。
──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你们要用右手4个手指握住铃鼓的里圈,用大拇指顶在边上,这样可以稳稳地拿住,不容易掉。
四、教师示范跟随歌曲节奏拍打或晃动铃鼓,请幼儿模仿教师跟着歌曲节奏晃动铃鼓。
温馨提示
1.铃鼓有两种,一种只有鼓圈,另一种蒙有鼓皮。本活动中使用只有鼓圈的铃鼓即可。铃鼓的演奏方式也很多样,可以握在手中摇晃发出铃声,也可以轻击鼓面来打击节奏。但是第二种方式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双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因此建议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只用第一种演奏方式即可。教师也可以根据铃鼓类型和本班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掌握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演奏方式。
2.打击节奏可以简单一些,用2/4节奏即可。
3.幼儿在跟随歌曲节奏摇动铃鼓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教师一方面可以多次播放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幼儿多次尝试跟着节奏摇动铃鼓。
4.在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后,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启发幼儿仿编歌曲,如:“小猫小狗找朋友,喵喵汪汪”,让幼儿感觉其中的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12、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神奇水果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2.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活动准备:
《神奇水果屋》故事图片4张、故事分段音频、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丰收的快乐。
·根据颜色猜水果。
──熊妈妈的果园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的,你们知道
都有哪些水果吗?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1幅,倾听故事第一段。
──谁来摘水果了?熊妈妈和熊宝宝是怎么运水果的?
──谁能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丰收的烦恼。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2幅,倾听故事第二段。
──发生了什么事?它们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欣赏故事第三段。
──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熊妈妈和熊宝宝?
丰收的庆祝。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3幅,说说水果屋的样子。
──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水果屋是怎么做成的?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4幅,欣赏故事第五段。
──熊妈妈和熊宝宝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动物们是怎么庆祝的?
·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你喜欢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水果屋吗?喜欢水果屋的哪些方面?
──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庆祝熊妈妈和熊宝宝的丰收。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利用道具、头饰自由进行故事表演。
打印故事图片投放语言区,一边看一边讲述故事。
活动提示:
教师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画面中解读故事内容和角色的心理变化。鼓励幼儿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神奇水果屋
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梨子,绿色的西瓜,紫色的葡萄。
一天清晨,熊妈妈和熊宝宝高高兴兴地来到果园里摘水果。他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满满一车子,熊妈妈在前面拉车,小熊在后面推,“嗨哟嗨哟”把水果运回了家。
水果太多了,把屋子塞得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晚上,天好黑,好冷!熊妈妈和熊宝宝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水果盖间大屋子。熊妈妈和熊宝宝用西瓜做墙,用苹果做屋顶,用梨子、萄萄做门窗……美丽的水果屋盖好了。
瞧,屋里的桌椅也是水果做的。熊妈妈和熊宝室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小动物们都来,他们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更直观的“看”这个故事。刚开始时,我用熊宝宝咧嘴笑的图片引出故事人物,幼儿很感兴趣。接着由熊宝宝为什么笑来引出故事的图片,幼儿看的都很认真专注,也能根据教师的问题来说一说,做一做,但是此处幼儿的完整表达还是欠佳,我的问题也并未点到点上,问题对于幼儿来说过于复杂,比较难以回答,下次课时可做适量更改。
本节课我着重教授了“摘、推、拉”这3个动词。当熊宝宝摘水果时、熊宝宝推车子时、熊妈妈拉车子时,我分别要求幼儿来学一学,加深体会这些动词的使用和动感,增加趣味性。但对于这篇故事的趣味性,幼儿不是体会的很深,原因有可能是对于小班孩子完整表达语句的水平还较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对于为什么要搭水果屋、水果屋搭成后小动物们的喜悦,幼儿表现的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的定位,我还是有些错误,对于完整句子的表达和发散性思维,小班的孩子还是处于一个较弱的阶段,不能在问题中出现过于复杂的话语,动作要更加有趣一些,让幼儿更感兴趣
1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聪明的小鸭子》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中与老师沟通时不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基本 的想法和要求,我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幼儿活动区例如:音乐区幼儿爱带小鸭子头饰,并结合音乐区墙饰,鸭妈妈带领鸭宝宝们唱吧跳吧的主题,制定的这节活动。引导幼儿看图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讲述故事内容,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达。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讲述故事内容,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活动难点: 幼儿模仿图片上的动作找妈妈,并大胆的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动画故事、ppt 、画有不同颜色、动作的鸭子卡片若干份,青蛙毛绒玩具一个,小鸭子头饰三个。
经验准备:能够听懂简单的语言故事并尝试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故事
1.故事叫什么名字?(聪明的小鸭子)
2.故事中都有谁?下面咱们再一起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观看 ppt ( 通过观看 ppt、提问方式帮助幼儿疏理故事情节)
(1)小鸭子说多好的天气啊!我要去玩玩。小鸭子去哪了?(小河里) {把话说完整}
(2)小鸭子在小河里都跟谁玩了啊!(跟鲤鱼比赛游泳、和青蛙捉迷藏){把话说完整}
(3)天黑了小鸭子要回家了,可是在村口遇到了谁呀?(狐狸){把话说完整}
(4)小鸭子害怕了吗?(没有)
(5)小鸭子想了什么好办法逃出来的啊!(小鸭子和大猎狗是好朋友,大猎 狗的耳朵灵,大猎狗听到小鸭子和狐狸的叫声,就会马上来救小鸭子的)
(6)最后小鸭子和大猎狗两个好朋友一起说说笑笑的回到了村子里。下面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啊!
三、出示图片,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引导幼儿看图学说:“黄鸭子在河里游泳。” 引导幼儿看图学说:“花鸭子在草地上走路。”
引导幼儿看图学说:“白鸭子在河里嘎嘎的叫。”
引导幼儿看图学说:“黄鸭子和小青蛙在河里捉迷藏。”
(教师引导幼儿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游戏:找妈妈
1.幼儿每人一张小图片(和教师出示的范例一样)
2.请愿意看图说一句完整话的幼儿说说(请一到两名幼儿,重点强调一句完整话)
游戏规则:教师带头饰扮演鸭妈妈,幼儿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小鸭子就是自己的妈妈。妈妈看是自己的孩子把小图片收走,如果不是教师不收图片,请鸭宝宝再去找自己的妈妈。
3.请幼儿模仿图片上的动作找妈妈例如:嘎嘎叫、游泳
4.分三组讨论,小鸭子除了游泳,走路等还能做什么。教师来回换角色照顾到全体幼儿(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探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活动总结
首先请幼儿观看故事,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认真看和相应的理解能力。通过看ppt,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初步讲述故事内容。我还准备了和故事内容相应的四幅 画,通过看图引导幼儿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四幅图的排列顺序我也是由句子的长短来制定的,达到了由浅入深的效果。我发给幼儿由他们自己涂色的小图片,以看图学说一句完整话做铺垫,在下面的游戏中我又加深了难度。
请幼儿分别扮演三种颜色不同的小鸭子,我和配课老师扮演鸭妈妈,请鸭宝宝来找自己的妈妈, 鸭宝宝找对了,妈妈把图片收下,引导幼儿说一说除了图片上画的,小鸭子还能干什么!鸭妈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探索,鼓励鸭宝宝大胆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游戏中我和配课老师交换角色,照顾到了全体幼儿,营造了一个平等对话,人人 参与的氛围。并在看图学说一句完整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升。在活动中通过我 的组织引导,也由浅慢慢逐步到深,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难点也得以突破了。
14、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老鼠阿姨送礼物》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能清楚地表达图片内容。
2.感受送礼物和收礼物的快乐。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猪等动物。
材料准备:小礼物人手一份。
课件准备:《老鼠阿姨送礼物》故事图片2张。
活动指导:
展示《老鼠阿姨送礼物》的图片,引出讲述的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在美丽的树林中,有一座小房子,是谁从房子里面走出来了?她手上端着什么呢?大家来看看图片,讲讲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2.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想一想。
——老鼠阿姨端着什么?礼物是要送给谁的?老鼠阿姨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她可能会说什么?
小结:老鼠阿姨手上端着一盘礼物,她笑呵呵地说:“谁想要礼物?快点来拿吧!”
继续展示下一张《老鼠阿姨送礼物》的图片,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都有谁来拿礼物了?
2.请幼儿描述时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
3.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动物们都是怎么跑来拿礼物的呢?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
4.鼓励幼儿模仿动物们跑的动作和表情,并丰富词语“飞跑”。
小结:动物们听到了老鼠阿姨的声音,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还有小猪,它们都飞跑了过来,边迈着大步边说“我们来了!”。
出示图片,鼓励个别幼儿来表演图片中的内容,并请幼儿完整地讲述。
——老师里演老鼠阿姨,要再请四个小朋友来演小动物,我们一起把图片的内容表演出来,其他小朋友帮我们配音,来说说图片上发生的事情,好吗?
教师分发小礼物给幼儿,让幼儿体验收到礼物的快乐心情,并分享给同伴。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完整,幼儿掌握情况很好。通过活动发现教学挂图太小了,不适合集体人数较多的集中教育活动使用,幼儿观察起来有点困难。而本人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达到让幼儿完整掌握图片内容,要求幼儿讲述了4次图片的内容,感觉有点重复了。又想在活动中能展现个体差异,让幼儿尝试了个人的讲述,对幼儿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与其他老师的讲评小结,发现其他教师给的在幼儿能完整讲述之后,可以让幼儿来表演整个讲述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讲述的内容,让我的这个活动可以有一个亮点。
15、小班语言诗歌《小草醒来了》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学习诗歌中的动作以及对话。
2.想象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喜欢春天。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诗歌中小草醒来时的动作以及相互问好的对话。
难点:欣赏诗歌中小草变绿的意境,感受春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
《小草醒来了》课件:散文配图、配音,打雷音效,打雷图片等。
活动过程:
播放课件音频,听打雷声,感受春天的到来。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打雷。)
——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可能会把谁吵醒呢。
播放课件图片,分段欣赏散文《小草醒来了》。
欣赏散文诗第一部分,学学小草醒来的动作。
——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谁的梦?
——小草醒来时,做了什么动作?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草醒来时的动作,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
欣赏散文诗第二部分,练练向小草问好的对话。
——都有谁向小草问好?它们是怎么问好的?
——我们请3个小朋友来扮演春雨、春风和太阳,和小草相互问好。
——你猜,小草睁大了眼睛,会看到什么呢?
欣赏散文诗第三部分,找找小草绿色的伙伴。
——小草变成了什么颜色?
——还有谁也变成了绿色?
——它们都在什么季节变成了绿色?
除了小草还有谁醒来了?
——春天里,除了小草醒了、变绿了,在生活中,你们还有看到谁也醒来了?它们有什么变化?
——春天到了,小草变绿了,小花都开了,柳树也发芽了。
——它们又会怎样和春雨、春风、太阳问好呢?
通过问好游戏,巩固散文对话。
——每一个小组里面有春雨、春风、太阳、小草和其他小伙伴的胸牌,你可以选择一个贴在身上,然后与其他小朋友练习互相打招呼“你好,××”,并抱一抱。
温馨提示:
活动前期尽可能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小草,与小草亲密接触。
在欣赏散文诗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小草醒来时的动作,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引导幼儿通过扮演春风、春雨、小花、太阳、小草,进行对话练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延伸:
到户外观察小草,感受春天的美景。
在语言区完整欣赏诗歌,学习春雨、春风、太阳、小草之间的对话。
打印纸质教具:场景图、小花与小草。引导幼儿完成美工,将小花、小草剪下贴在场景图上,提醒幼儿尽量将轮廓剪得光滑、细致,粘贴时注意草和草之间不要重叠,小花可以分散贴。
附【故事】
小草醒来了
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响雷惊醒了小草甜甜的梦。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雨。”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风!”太阳笑眯眯地看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太阳!”小草睁大好奇的眼睛,东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绿的衣服,多美啊!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特别的声音、形象的画面,这种视听觉的刺激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雷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倾听中幼儿对雨声、雷声和风声有了进一步的辨别和区分,同时孩子们还用上了“呼呼”、“哗哗”、“轰隆隆”等拟声词,丰富了词汇。同时在倾听雷声中也进一步体验到了小草被惊醒的心理感受:害怕、着急、心烦、惊喜等等,为后面进一步表演散文积累了经验。
中班的幼儿对于睡醒起床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对于生活经验的讲述也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在运用“肢体语言”环节,孩子们积极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不仅说出了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而且还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这说明孩子们已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筛选、提炼并清楚的表达出来。有了模仿的经验、有了动作的提示,为后面表演散文做了准备。
游戏表演也是孩子们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在“快乐表演”中,小朋友自选头饰合作游戏,表演中不仅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注意了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深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学习后,幼儿的兴趣浓厚,在早读活动和户外活动时自发地仿编起了散文……
16、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爱吃水果的牛》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初步理解爱吃水果身体好。
3.感受挤牛奶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故事图片《爱吃水果的牛》,故事分段音频、完整音频,空腹的奶牛图片,水果图片,水果牛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奶牛图片,引导幼儿自由猜想
——小朋友,你们见过奶牛吗?你们知道奶牛吃什么吗?(爱吃草)
——我们班今天来了一只奶牛,跟你们平常见到的奶牛可不一样,它是一只爱吃水果的牛。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吃什么水果?(幼儿自由猜想:苹果、香蕉、葡萄、西瓜……)
二、教师播放第一段故事音频
——它喜欢吃什么水果?(引导幼儿完整的说出一句话:它喜欢吃香蕉……西瓜、木瓜、苹果等。)
小结:它喜欢吃各种各样的水果。
——你喜欢吃水果吗?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三、教师播放第二段故事音频
——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主人和邻居怎么了?
——为什么所有人都生病了,牛没有生病呢?(原来水果很有营养,所以牛吃了很 多水果才不会生病)
四、教师播放第三段故事音频
——爱吃水果的牛对主人说了什么?
——主人是喝了什么身体变好的?(喝了很多的水果牛奶)
——你们知道水果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吗?(牛身上挤出来了。原来是一只神奇的奶牛,吃了草莓就可以挤出香香甜甜的草莓牛奶)
——你们喜欢爱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
五、播放完整故事视频,欣赏故事
六、操作课件内容,引导幼儿将水果放进奶牛肚子
1.出示奶牛空腹图片,请幼儿将水果放在奶牛肚子里。
——奶牛挤了很多水果牛奶给主人喝,它现在肚子很饿,我们来请他吃水果吧。
2.教师引导幼儿伸出双手一起来做挤牛奶的动作。
——奶牛说它吃饱了,现在又可以挤出很多的水果牛奶。我们一起来挤水果牛奶吧。
3.教师出示“挤”出的水果牛奶图片。
——奶牛说要把这么多的水果牛奶送给小朋友们喝呢,它希望你们喝了水果牛奶就不会生病了。
课后反思:
问题设计具有趣味性。阅读活动提问设计的巧妙,会激发幼儿继续往下看书的兴趣,引发幼儿扩散性思维。
如:《爱吃水果的牛》中,老师的提问设计不仅激发幼儿兴趣,更让幼儿主动思考、发现奶牛的故事。“爱吃水果的牛和它的主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为什么爱吃水果的牛不会生病?”等等,幼儿在老师的启发式提问中,与老师呼应,在师生互动中推动着活动的进程。
巧妙地激发幼儿情感。阅读活动中幼儿情感的激发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如何通过故事内容激发幼儿情感,也是老师提问设计的关键。
如:活动《爱吃水果的牛》中,老师以奶牛帮助人们的方式引发幼儿喜欢喝牛奶的情感,从而了解多吃水果的益处,进一步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要爱吃各种各样的水果,这样才有益身体健康。同时,也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在活动后仍意犹未尽地继续翻阅着图画书。
17、小班语言活动《妈妈抱抱我》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依恋情结很重,特别需要安全感。小班的宝宝们希望大人抱抱她亲亲她,他们需要爱的支持。孩子有了被爱的经历,才会学会爱别人、爱社会,友好的与人相处。爱是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纲要》中教育内容与要求对语言领域的要点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此次活动中,我希望营造的即是一种暖暖的美好而深情的氛围。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对绘本故事《妈妈抱抱我》的解读,从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爱的亲密动作,让孩子感受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幼儿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情感和拥抱的温暖。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在尊重、宽容接纳的氛围当中,积极踊跃的表达。
活动目标:
(一)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并引导幼儿说出“* * 妈妈用 * *抱他的宝宝”。
(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和PPT课件
背景音乐
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老师 — 小朋友,你爱你的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幼儿 — 妈妈爱我们。
老师 — 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
幼儿 — 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样爱他们的宝宝的?我们来听听故事。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可以说说小鸡的妈妈是母鸡,而公鸡是小鸡的爸爸)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呢?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用翅膀抱她的孩子。
2、感受狗妈妈的爱
—那小朋友你来看看,这又是谁呢?它是怎样爱宝宝的呢?
—(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他的孩子。狗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呢?
—(出示第五张图片)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
3、了解鸟妈妈的爱
—接下来小朋友猜猜谁又来了呢?猜谜语: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玩耍,爱在树上睡觉。
—(出示第六张图片)是鸟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呀。他们在蓝天中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鸟妈妈在干什么呢?原来鸟妈妈用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
4、了解大象妈妈的爱
—(观察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
—(出示第九张图片)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
情景表演,教师和幼儿边表演边述说。(播放背景音乐)
表演完了,故事还没有完,故事(讲述第十、十一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的抱在一起。
—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
四、讨论其他动物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用肢体表现。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吗?(幼儿讨论)
小结:除了抱妈妈,还有好多时候,好多事情都可以知道你很爱他,记得要说出来,做出来哦!
宝贝们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爱宝宝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音乐律动游戏)
教学反思:
我之所以选择绘本《妈妈抱抱我》进行教育,一是因为抱抱是爱的表现,是最直接、最自然地情感交流,本故事抓住了幼儿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爱和对小动物的新奇,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题材看似简单,却十分贴近幼儿生活,角色分明,能够用眼用心感受到图像所传递的讯息,满足孩子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从鸡妈妈用翅膀抱他的孩子,狗妈妈用舌头舔他的孩子,鸟妈妈用嘴巴轻轻地亲孩子,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整个故事表达了浓浓的爱意, 真诚的情感表露震撼人心。
整个活动,气氛温馨轻松自然,我始终注意语气轻重缓急,注重情感表达,师幼互动亲切,情感交流真切自然,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去掉让孩子拓展生活中寻找爱的这一部分,在时间和完整度上就会更一筹,这个可以作为课后的活动延伸。但总体来说整堂课还是不错的,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18、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知识方面: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季节名称、吃法等。
2、技能方面: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情感方面:乐意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幼儿能够分辨各种水果,和季节的名称
难点:让幼儿敢于表现,能热情,大方地与人交往,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熟悉歌曲,能辨水果的颜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知道常见的水果
2、物质准备:火车声音、火车大背景、各种水果的图片、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情景导入,教师通过播放火车的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听一段声音(播放火车声音)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孩子们猜一猜西瓜爷爷的火车上坐了那些水果宝宝?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
(请个别孩子伸手到西瓜爷爷的火车里触摸水果, 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水果的名称。)
(二)活动展开
1、教师通过让幼儿上来摸西瓜爷爷火车里的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摸到的是什
么形状?什么感觉?猜猜是什么水果?激发孩子大胆发言,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看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
你猜是什么?咦!小朋友们认识吗?(通过从颜色、生长环境、哪个季节、吃法方面来认识)
如摸出的是苹果:
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幼儿说:苹果红红的;
师:苹果什么季节?
幼:苹果是黄黄的秋季;
师:苹果什么味道?
幼:苹果甜甜的……分别请出菠萝、草莓、桃子。
(此环节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可以老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
在幼儿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2、教师鼓励幼儿用甜甜的、红红的、绿绿的…词语来形容自己喜欢的水果。师:原来西瓜爷爷的火车上坐了这么多的水果宝宝,那小朋友们最喜欢那种水
果呢?它们是什么味道的?知不知道它是那个季节的?
引导幼儿说:我最喜欢的水果是红红的草莓因为它是甜甜的,它生长在绿绿的春天。
(三)活动结束
1、教师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送给西瓜爷爷。(把喜欢的水果图片粘在西瓜
爷爷的火车上)
2、欣赏音乐《水果宝宝去旅行》
师:西瓜爷爷请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兴了,它一高兴就给我们唱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他的名字叫《水果宝宝去旅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草莓草莓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桃子桃子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水果宝宝去旅行。
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和这些水果宝宝成了好朋友,可你们知道吗,这些水果宝宝不仅样子可爱,而且还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呢。老师真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吃些水果,健康快乐的成长。
19、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兔乖乖》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小兔子对付大灰狼的办法。
2.学说故事中兔妈妈、大灰狼与小兔的经典对话,尝试跟随歌曲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3.知道牢记大人的嘱咐,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1.《小兔乖乖》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小兔子的家,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小兔子在家里为什么要把门关得紧紧的。
2.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段,引导幼儿理解兔妈妈是怎么叮嘱小兔子们的。提问:兔妈妈要去什么?(答:拔萝卜)拔萝卜给谁吃?免妈妈出门前是怎样叮嘱小兔子们的?小兔子们听到妈妈的声音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兔妈妈出门了,小兔子们牢记妈妈的话,把门关得紧紧的,真是听妈妈话的好孩子。
(2)讲述故事第2段,引导幼儿了解小兔子们对付大灰狼的办法,体现兔子们的机智勇敢提问:妈妈走后,谁来了?大灰狼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大灰狼唱歌,小兔子们上当了吗?它们用了什么办法打败大灰狼?大灰狼最后怎样?
小结:小兔子们发现门外是大灰狼时,小兔子们没有害怕,而是想办法对付大灰狼.这说明小兔子们勇敢又聪明。
(3)讲述故事第3段,让幼儿进一步学说兔妈妈和小兔子们之间的对话,体会小兔子们战胜大灰狼的自豪感 提问:兔妈妈回家了,它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一边敲门一边学兔妈妈唱歌。兔妈妈是怎么夸奖小兔子们的?
3.播放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小兔子们打败大灰狼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大灰狼和兔妈妈唱一样的歌,小兔子们还是不给它开门?这是3只怎样的小兔子,小朋友来夸夸它们。
小结:小兔子们能听出大灰狼的声音与妈妈的不同,说明小兔们细心又机智还听妈妈话。小朋友自己在家里也要向小兔子一样把门关的紧紧地不让陌生人进门。
现在让我们到外面表演一下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吧。
课后反思
《小兔乖乖》这个故事,简单幽默,语言性强,又富有很强的教育性,小朋友很喜欢听。这个故事相对比较长,在第一遮讲述的时候我是分段讲述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在讲述的过程中穿插问题提问幼儿,帮助记忆故事情节,听完第一遍以后孩子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内容。第二遍我就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完整讲述故事,这个时候故事中有的对话孩子已经能跟着说,特别是在小兔妈妈和大灰狼唱歌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喜欢,知道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演唱.让幼儿在讲述的时候又进一步的熟悉故事的内容,也能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也带动了幼儿讲故事的能力。
小班幼儿模仿能力比较强,故事表演既有语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动作的模仿,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这个情景当中。
本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愿意去表演和讲述,不足的是如果能够准备头饰,创设情境会更好。
20、幼儿园小班语言绘本活动《妈妈抱抱我》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依恋情结很重,特别需要安全感。小班的宝宝们希望大人抱抱她亲亲她,他们需要爱的支持。孩子有了被爱的经历,才会学会爱别人、爱社会,友好的与人相处。爱是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纲要》中教育内容与要求对语言领域的要点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此次活动中,我希望营造的即是一种暖暖的美好而深情的氛围。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对绘本故事《妈妈抱抱我》的解读,从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爱的亲密动作,让孩子感受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幼儿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情感和拥抱的温暖。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在尊重、宽容接纳的氛围当中,积极踊跃的表达。
活动目标:
(一)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并引导幼儿说出“* * 妈妈用 * *抱他的宝宝”。
(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三)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和PPT课件
背景音乐
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老师 — 小朋友,你爱你的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幼儿 — 妈妈爱我们。
老师 — 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
幼儿 — 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样爱他们的宝宝的?我们来听听故事。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可以说说小鸡的妈妈是母鸡,而公鸡是小鸡的爸爸)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呢?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用翅膀抱她的孩子。
2、感受狗妈妈的爱
—那小朋友你来看看,这又是谁呢?它是怎样爱宝宝的呢?
—(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他的孩子。狗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呢?
—(出示第五张图片)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
3、了解鸟妈妈的爱
—接下来小朋友猜猜谁又来了呢?猜谜语: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玩耍,爱在树上睡觉。
—(出示第六张图片)是鸟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呀。他们在蓝天中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鸟妈妈在干什么呢?原来鸟妈妈用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
4、了解大象妈妈的爱
—(观察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
—(出示第九张图片)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
情景表演,教师和幼儿边表演边述说。(播放背景音乐)
表演完了,故事还没有完,故事(讲述第十、十一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的抱在一起。
—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
四、讨论其他动物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用肢体表现。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吗?(幼儿讨论)
小结:除了抱妈妈,还有好多时候,好多事情都可以知道你很爱他,记得要说出来,做出来哦!
宝贝们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爱宝宝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音乐律动游戏)
活动反思:
绘本阅读是深受广大幼儿和教师青睐的读物,从绘画的色彩到故事内容不但精彩得让人爱不释手,而且从故事题目到每一页的故事内容都新颖独特。在此次赛讲中,我也首次把绘本教学带到了我的教学活动中。
我选择了《妈妈抱抱我》这个绘本,故事以简单的语句为主,从始至终贯穿的“妈妈的爱”这个话题,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进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意。
“妈妈的爱”是小班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有恋母情结,喜欢妈妈的抱抱,亲亲,孩子的感情非常细腻,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才能学会去爱别人。
整节活动过程中,我使用PPT课件教学,孩子们首次接触PPT课件的教学形式,都兴奋的叫着:“看电影喽,看电影喽。”我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继续播放课件,出示第一张图片,从一个小女孩儿看到的情景进入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由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图片,养成良好的观察、阅读习惯,继续出示第二张图片,让孩子们先和自己的好朋友大胆探索鸡妈妈是怎么样抱动物宝宝的,通过体验激幼儿的兴趣,再出示第二张图片,让孩子们了解鸡妈妈是用翅膀抱抱她的孩子。这样依次了解狗妈妈、鸟妈妈、大象妈妈对宝宝抱的方式,进而理解故事内容。
本节活动我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通过对绘本的解读,了解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让幼儿明白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爱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观察与体验活动,我自己也完全融入了故事中去,感受到孩子与妈妈之间浓浓的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与老师妈妈抱抱时,我播放了《妈妈宝贝》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青青的草地蓝蓝天,多美丽的世界,大手拉小手带我走,我是妈妈的宝贝……”此时我与孩子们紧紧抱在一起,我从心里感受到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我自己也感动的流泪了,我非常感谢我的孩子们带给我无限的爱,我也会像妈妈一样爱孩子们的。本绘本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觉得绘本阅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我在图书区中也投放了许多绘本,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健康的学习,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本节活动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更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活动中,个别幼儿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我觉得是由于我的活动中游戏部分比较少,我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更加注重游戏活动的运用,使得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21、小班语言活动《鼠宝宝找朋友》示范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在找找、学学、说说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
2.会用故事里的短句回答问题,初步理解句式:会跑又会跳。
3.帮助幼儿巩固对各动物特征的认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鼠宝宝一个。
2.其余动物如;鸭子、小鸡、青蛙、小猫等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出示“鼠宝宝”,引起幼儿兴趣。
(1)听!吱吱吱吱……是谁呀?(边说边出示鼠宝宝)。
(2)哦!原来是小老鼠,鼠宝宝,咦?它来干什么呀?让我们一起来问问鼠宝宝吧。(鼠宝宝,你来干什么呀?)小朋友们好!我是来找朋友的,我想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好朋友。
(3)鼠宝宝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会跑又会跳的朋友)怎样才算会跑又会跳?(请大家一起来做一做会跑又会跳。)
2.帮助“鼠宝宝”找朋友,理解故事内容。
(1)鼠宝宝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可找来找去找不到,一直找到我们班来了,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找那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
(2)幼儿寻找。
(3)谁来告诉鼠宝宝你找到了谁?它是鼠宝宝要找的会跑又会跳的朋友吗?(幼儿说说自己找的小动物,从不会跑不会跳——会跑不会跳——会跳不会跑——不能做好朋友——找到好朋友。并学学动作来理解小动物的各种特征。)
(4)你找到了谁呀?(小花猫),是呀!小花猫又会跑又会跳,鼠宝宝肯定喜欢小花猫做它的好朋友,你们说是吗?(在说的过程中将会跑会跳的放在一边,将没有这两样本领的放在另一边。)
3.培养感情。
(1)鼠宝宝终于找到了好朋友,它可高兴了,小朋友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鼠宝宝找朋友》这个故事吧!
(2)鼠宝宝终于找到了好朋友,你们想做鼠宝宝的朋友吗?想想看你们有没有鼠宝宝要找的会跑又会跳这两个本领呀。让我们和鼠宝宝一起去玩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注意力也很集中,而且在学本课中的重点句式时,孩子们大多都能边说边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了,由此可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本科的重点。通过《朋友你好》的游戏,孩子们都能说出找到朋友后觉得很开心、快乐、高兴,他们都初步体会到了找到朋友后的那种愉悦的情绪,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伏笔。结尾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不仅使本次活动很自然的结束,而且又一次回答了“猫会跑又会跳”鼠宝宝不找它做朋友的原因。
但活动下来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可以再放开些,该给予幼儿充分表达想象的机会,老师讲述的内容太多,感觉在整个过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孩子的主体性体现的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一点。
22、小班语言《游戏捉迷藏》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语言游戏: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运用方位词:里外、上下。
2、能大胆地讲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愉快情感。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兔妈妈家(房子、树、小桥、草地)
2、各种玩具小动物、请一幼儿扮演兔妈妈。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去兔妈妈家做客,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今天兔妈妈家请客,很多小动物都去了,你们想去吗?
二、带领幼儿参观兔妈妈家。
1、向兔妈妈问好。
2、师:兔妈妈家真美呀,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吧。在音乐伴随下,师生共同认识各种场景。
三、学习运用方位词。
师:小动物们已经到了,有谁呢?他们在哪?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如小狗在椅子下面。
四、游戏:捉迷藏。
1、小动物藏,幼儿找。(教师将玩具藏在各个角落)找到后说说: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谁。
2、幼儿藏,教师和兔妈妈找。兔妈妈:我一个也没有找到,你们能告诉我刚才你们藏在哪儿了吗?(幼儿介绍:我藏在了……)
3、一半幼儿藏,一半幼儿找。幼儿介绍:我在ⅩⅩ地方找到了谁或我藏在了ⅩⅩ地方。
4、交换游戏。
五、和兔妈妈再见。
活动延伸:到室外玩“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23、小班语言《脸红的番茄》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词语中的音韵节奏。
2、推测果子变色的原因。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 儿歌:《番茄红了》
2、了解番茄的吃法。
活动过程:
1、事先把番茄包在手帕里,一边展示它圆圆的外形,一边念儿歌《番茄红了》(第一句中的番茄先用果子代替)。念完后。请幼儿猜猜手帕里的果子是什么颜色的?
2、问幼儿,绿绿的番茄为什么会变成红色?
3、翻开幼儿用书中的儿歌图页,与幼儿一起欣赏,请幼儿描述他看到了什么。
4、教师有感情地再念一次《番茄红了》给幼儿听让幼儿感受语词中的音韵节奏与“番茄急得脸都红了”的关系。
5、请幼儿念一念,用声调表现“番茄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的情形。
6、与幼儿分享水果——番茄。
活动延伸:
展示其他会变颜色的水果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喜欢户外活动,因为在户外,他们没有任何压力,他们的行动可以自由自在,不受约束,而且在户外活动,可以让他们的想象力处于兴奋状态,可以随意想象。
再者,本次活动内容是认识番茄,如果教师把番茄课前摘好带之班级里进行活动,就缺乏了活动的形象性,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会造成活动不生动。所以我选择在户外的种植园地里进行认识番茄的活动,这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愿望,并且同时分享了自然环境带来的舒适感觉。
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积极,虽然他们的经验有些来自家人,有的来自自己的想象,但是这些都说明孩子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了,较好地实现了
活动目标要求。
但在活动最后有些缺憾的是,教师怕他们把种植园地的其他蔬菜破坏,所以没有让他们亲自摘番茄,而是由教师采摘了一些熟了的番茄,带回班级。所以有机会一定也要让孩子们尝试着采摘,我想,那时孩子们的兴趣会达到另一个高潮。
24、小班语言《谁最羞》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诗歌:谁最羞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有朗诵诗歌的兴趣。
2.学习动词:游、跳、走。
3.初步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知道小朋友长大了要自己走。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1. 将活动室铺上绿色的皱纹纸条,布置成草地。小鸡、小鸭和小兔子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份: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二)基本部份:学习诗歌,能和大家一起愉快地朗诵诗歌。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了解诗歌内容。
出示图片小鸡:“看,谁来了?”幼儿回答:小鸡。“ 小鸡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可以用完整的话来说‘小鸡,跟着妈妈。走走走’”
“小鸭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学习词:游(辅以动作)。它除了可以游来,还可以怎么来?”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用完整的话说说‘小鸭,跟着妈妈。游游游’”
“小兔子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 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用完整的话说说‘小兔,跟着妈妈。跳跳跳”
“小袋鼠在哪里呢?它要妈妈抱,真难为情!”学习词:羞。‘小袋鼠,它要妈妈抱。羞羞羞!’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适时地朗诵一句诗歌。“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叫《谁最羞》”
2.欣赏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名字,学念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
①、了解诗歌的名字。“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叫《谁最羞》”
②、教师朗诵诗歌,注意节奏要明快。
③、学念诗歌。
a.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念诗歌,注意咬字清楚、节奏明确,熟悉后加快节奏。
b.师生对念,老师念小动物的名称,幼儿接念后半段,同时做动作。
3.教育幼儿要和小鸡、小鸭和小兔一样自己走,并帮助小袋鼠改正缺点。“小鸡、小鸭它们真能干,它们会自己走路、自己游水,我们小朋友呢?”(也会自己走,不要妈妈抱)
“小袋鼠真难为情,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改正缺点,学会自己走路,好吗?”(幼儿模仿)
(三)结束部份:出活动室,巩固幼儿对诗歌的掌握。
小袋鼠改正缺点了,它们说要回家了。我们和它们说再见吧。教师一一地送动物回家并念儿歌。
附诗歌:
谁最羞
小鸡,
跟着妈妈,
走!走!走!
小鸭,
跟着妈妈,
游!游!游!
小兔子,
跟着妈妈,
跳!跳!跳!
小袋鼠,
它要妈妈抱,
羞!羞!羞!
教学反思:
孩子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地来表现,大胆地来说,也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关系,在这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大肌肉也得到了发展。
25、小班语言《动物学唱歌》教学设计反思
学习活动:动物学唱歌
活动目标:
1. 学习儿歌“鹅大哥”,模仿鹅走路的样子。
2. 感受动物学唱歌的情感。
3. 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 指偶白鹅。
2. 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儿歌。
1. 看指偶表演,念儿歌“鹅大哥”。
2. 教师自制指偶白鹅边念儿歌边表演,
3. 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模仿鹅走路的样子。
二. 动物的叫声。
1. 听听公鸡、母鸡、小鸡的叫声。
2. 幼儿模仿叫声与它们的动作。
3. 按自己的想法说说动物们在说些什么。
三. 游戏“谁在叫”。
1. 教室四周摆放好各种动物的头像。
2. 教师和幼儿在小动物头像四周走动,教师双臂在胸前边绕圈转动边说:“咕噜咕噜锤!唧唧叫的是谁?”大家跑到小鸡的头像前,说:“咕噜咕噜锤,唧唧叫的是小鸡。”
3. 反复多次玩以后,将不同小动物的叫声编入儿歌。
《小动物学唱歌》反思:
成功之处:活动体现了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客人老师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26、小班语言《我有好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享受有朋友的快乐,愿意过集体生活。
2、在游戏中,能用简单的动作与朋友交流。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准备材料:玩具数筐
重点难点:能够以行动将玩具与好朋友分享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你有几个好朋友?
2、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
如幼儿可以互相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手拉手或者拥抱等。
3、和好朋友一起唱和做游戏《找朋友》。
4、请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种玩具,共同游戏。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在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27、小班语言《圆圈圈宝宝》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圆圈圈宝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1.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2.结合挂图欣赏第二遍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答案。
理解(1)我要去找小朋友玩,小朋友拍一下,我跳一下。
理解(2)圆圈圈弟弟一蹦蹦上了天,急得直冒汗,一点一点……
三.学当小魔术师,尝试在圆形上添画。
四.大胆表达自己画的内容。
1.请小朋友告诉圆圈圈妈妈,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2.幼儿学说:“我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五.展示作品
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综和活动《圆圈圈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小班幼儿已认识圆形,对圆圈圈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能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宝宝们变成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去想象,并用完整话说出圆圈圈还会变成什么,最后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差的特点,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变魔术”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是在玩“变魔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中我有几点感想:
1、活动前,我与幼儿一同认识了许多圆形物品,帮助他们
积累知识经验,而今天的这个活动则是幼儿经验的一种 再现和提升。因为有了认知经验,他们乐于说,并在说的基础上想象、添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替升。
2、请幼儿将作品与客人老师一同欣赏,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一种不怕生,乐意与人交往的情感与态度。
不足之处: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注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对策及感想:
在本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整合,但活动的定位应在语言领域上,因此,在语言方面还须增强。如:要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在讲完故事时,可先请幼儿一起说:圆圈变太阳,圆圈变气球……最后请幼儿说出圆圈变成了什么?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时,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完整话。
28、小班语言《小猪盖房子》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语言的提示下快速躲闪跑。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做模仿操,能协调地做动作。
3、学习合作搬运物体造房子。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6、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7、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大型积木(可拼插、围合成房子)。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模仿操《猪小弟》。
猪小弟呀猪小弟,清早起来做游戏。(做起床模仿动作。)走一走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走一走。(踏步走。)蹲一蹲呀蹲一蹲,蹲一蹲呀蹲一蹲。(做向下蹲。)摇头摆尾吃饼干,摇头摆尾吃饼干。(一只手臂在身体前面弯曲做嘴巴,一只手在身体后面做尾巴,做下蹲动作的同时身体从左晃到右。)吃过饭后喜洋洋,挺着肚子来散步。(挺着肚子朝前走。)跑一跑呀跑一跑,跑一跑呀跑一跑。(做跑的动作。)跳一跳呀跳一跳,跳一跳呀跳一跳。(做拍手的动作。)
2、共同建房子。
“春天来了,我可爱的猪宝宝们都长大了,妈妈想为你们建一座更大更漂亮的房子,你们愿意和妈妈一起建房子吗?”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搬运积木,运用拼插、围合等方式建造一座房子。
3、创设情境,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一位教师扮大灰狼:小猪小猪,我要吃掉你们。“其他教师和幼儿一起回答:“我们不怕你,我们有房子。”大家一起躲到房子里。
“大灰狼”边撞房子边说:“我用力吹,我用力推,我用力踢。”
房子坏了,“大灰狼”追赶“小猪”,教师带幼儿四散躲闪跑。
以“大灰狼”跑不动了结束游戏。
4、再玩一次游戏,提醒幼儿听教师的提示,不要乱跑。最后以齐心合力战胜“大灰狼”结束。
5、放松整理:小猪洗澡。
小猪们,我们一起洗澡啦!一二三四,擦肥皂(小手放在胸前做画圈状);二二三四,搓一搓(双手对搓);三二三四,挠一挠(小手分别在身体两侧做挠痒状);四二三四,冲一冲(边转圈边扭一扭)。香香小猪洗好了!
教学反思:
这活动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29、小班语言《太阳感冒了》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太阳感冒了》
目标
1、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不能多吃冷饮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准备
1、背景图一幅、太阳、东东、冰激凌活动图片各一
2、水粉颜料、水粉笔、抹布等
过程
一、 谈话引题(阴天)
1、这两天太阳公公都没有出来,它怎么了?
2、太阳公公怎么会生病的?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
2、提问
1)太阳公公究竟是怎么生病的啊?
2)太阳公公病好了以后还敢吃冰激凌吗?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你喜欢吃冰激凌吗?你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给太阳公公打电话
1、太阳公公生病了,你想说句什么话问候他?
2、给太阳公公打电话
反思:
《太阳感冒了》这个故事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又符合近段时间的天气(上周天气很热,本周一直是阴雨)。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有话可讲。运用谈天似的口吻引题,让幼儿猜猜太阳哪去了?怎么会生病的?自然地过度到故事内容。用夸张的语言讲述故事,抓住了孩子的听觉,结合孩子的特点,设计了能活动的教具(太阳吃冰激凌),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视线,整个活动孩子都处于轻松、愉快又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让他们有话说,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充分调动他们的说话欲望和积极性,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故事内容的学习讨论,知道不能多吃冷饮。最后让幼儿打电话问候太阳公公,进行关心他人的情感教育。整个活动效果教好,但是在个别地方还可以组织的更好一些。首先在引题环节中,可以更紧凑一些,教师的语调平缓,状态可以更好一点;其次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可以借助电话机,让幼儿给太阳公公打电话。借助教具,幼儿的兴趣能普遍提高。
附故事《太阳感冒了》
今天的天气可真热啊,太阳公公热的的脸通红通红的。它想要是能喝低那冰水该多好啊,或者吃个冰激凌也好啊。小朋友们有都热坏了,东东正和小朋友一起吃冰激凌,太阳公公看见了,好谗啊,口水都快掉下来了,东东看见太阳公公热成这样,就大声的问太阳“太阳公公,你要吃冰激凌吗?”太阳公公点点头,东东大声的对小朋友说“太阳公公要吃冰激凌!”“我家有冰棍!”“我家有冰汽水!”“我去拿棒冰!”小朋友一下子拿来了很多的好东西。太阳公公把嘴巴张大,舌头一卷,冰激凌、冰汽水都跑到了太阳公公的嘴巴里。突然,小朋友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呀,打雷了!”东东抬头一看,原来是太阳公公打了一个喷嚏,“啊嚏”。“哈哈太阳公公感冒了!”“太阳公公吃冰激凌感冒了!”太阳公公难为情的低下了头。
太阳公公只好回家休息去了。它说以后再也不能一下子吃那么多的冷饮了。
30、小班语言《蚂蚁拔刺》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语言:蚂蚁拔刺
活动目标:
1、 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思。
2、 通过替换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象,理解为什么小狗、小猫找不到刺,而蚂蚁找到刺。
3、 知道小小的动物也有自己的长处的。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1、 幼儿看图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名字叫《蚂蚁拔刺》。大家听听故事里有谁,它们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教师使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1)。故事里有谁?(2)。宝宝被花盆怎么样了?谁帮助他拔刺?为什么蚂蚁能找到刺?
2、 幼儿再次倾听故事,尝试替换故事中的小动物。
教师使用实物投影仪讲故事,提问:大家猜猜,还有什么动物可以找到宝宝手上的刺呢?为什么呢?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根据形象的大小,迁移故事中的情节大胆讲述。
3、 学说故事中小蚂蚁的话。
教师:小蚂蚁看见刺,它说了什么呀?我们一起学学。(幼儿与教师共同说说小蚂蚁的话)
教师:小蚂蚁最后是怎么样把刺拔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说说。(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一遍故事,教师注意在小蚂蚁说话的时候停顿,让幼儿说出小蚂蚁的话)
4、知道任何动物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长处。
&nb
sp; 教师:蚂蚁那么小,他有用吗?你知道他会做什么吗?小狗会做什么?小猫会做什么?还有许多动物他们会做什么呢?他们有什么长处呢?
教师小结:不管动物多大多小,他们总是有自己的长处的,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虽然小但是也是会许多本领,也有很多长处!
活动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蚂蚁拔刺》,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讲述习惯。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所以我充分运用直观性的课件,引领孩子观察、讨论,同时将教学活动生活化,童话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静态的内容变成了动态的情境,孩子们喜欢看,喜欢说,愿意说,为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1、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背景:
每年新生入园这段时间,是孩子、家长、教师们最难熬的日子。特别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讲,更是一种挑战!如何使这些幼儿尽快消除焦虑和不安,让幼儿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使其对家长或亲人的依恋顺利转向幼儿园、教师和同伴,是小班教师上学期工作的重头戏。幼儿初入园时,情绪还不太稳定,对幼儿园的常规生活也不太熟悉,教师预计的游戏和常规训练活动,既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里的新生活,又能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和认识到,幼儿园时可以玩好多游戏的地方,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它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对上学可能产生的怕生焦虑,还可以引发我们与幼儿丰富的对话,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幼儿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观察图书中三只小猪的行为变化。
3、联系自己的经验,喜欢上幼儿园。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图书
2、小猪手偶
3、相关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初步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感受,营造故事情景,展示小猪手偶,通过小猪这个卡通形象向幼儿讲述《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故事。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向幼儿提问关于故事中的问题。
1)、师:“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呢?
3)、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了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的呢?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呢?
4)、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啊?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呀?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
三、联系生活实际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将自己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情景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其他小朋友展示出来。
故事: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花花、木木和嗡嗡出生了。三只小猪每天都在牧场里跑来跑去,调皮捣蛋,三只小猪也想帮忙做家务事,但是你看,就是这样子!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道:“送孩子们到幼儿园去吧,怎么样?”“恩——”猪爸爸说:“那样也好!”第二天早上,花花、木木和嗡嗡就跟着妈妈到小猪幼儿园去。“哇,这么多小猪呀!”三只小猪吓了一跳。来,大家先来打个招呼。“老师早!小朋友早!”忽然,木木大声哭起来:“妈妈不见啦!”于是,花花和嗡嗡也跟着哭叫:“妈妈——妈妈——”小朋友们很开心地做体操了,三只小猪却一直向着牧场那边看。“嘟——”老师吹起了哨子。花花、木木和嗡嗡,来!跟大家一起来赛跑,要摸一下白杨树,才能跑回来哦!看看谁能跑第一!”“来,站在我旁边。”“排在这里。”“这儿有空位呢!”小猪们排好了队。“预备——跑!”真快,真快!三只小猪都跑得好快。大家都休息了,三只小猪精神抖擞地又跑了一圈。放学了,妈妈来接三只小猪啦。“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三只小猪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明天我们还来玩,我们喜欢上幼儿园了。花花、木木和嗡嗡,三只小猪一路赛跑回牧场去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2、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桃花瓣儿》春天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用动作表现故事人物。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故事图片、故事音频。
纸面教具:打印桃树教具。
活动过程:
教师手撒粉色纸剪的桃花瓣,引导幼儿感受。
——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它们的妈妈是谁?
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图片1,引出故事《桃花瓣儿》。
——是的,这是桃树妈妈的桃花瓣儿,桃花瓣离开了妈妈会去哪儿呢?我们来听听故事是怎么说的。
2.配合故事图片播放故事音频,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请幼儿说一说故事内容。
——谁捡了桃花瓣?它们用桃花瓣做成什么?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桃花送给好朋友?
再次播放音频,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用动作表现故事角色。
——小蚂蚁乘凉的动作可以怎么表现?
——小甲壳虫怎么摇动小船?
——小兔做花环可以用什么动作?
鼓励幼儿大胆的说一说桃花瓣还可以做什么,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如果你捡到了桃树妈妈的花瓣,想用它来做什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纸面教具《桃树》,引导幼儿用绘画、撕贴、吹画、手指点画等方法给树添桃花。
附【故事】
桃花瓣儿
桃树妈妈开了花,真美丽。风儿轻轻吹过,桃树妈妈让粉红色的花瓣飘呀飘,飘落在草地上。
小蚂蚁捡了一片花瓣,在洞口搭了一个凉棚。粉红色的凉棚真漂亮!
小甲壳虫捡了一片花瓣当作小船,摇啊摇,粉红色的小船真美丽!
小兔捡了许多花瓣,做了两个花环,一个送刺猬,另一个送给松鼠。
“桃树妈妈,你没花瓣儿,怎么办呢?”
桃树妈妈说:“不要紧,不要紧。”桃树妈妈没了花瓣,结了许多的桃子。红红的桃子咬一口,真甜呀!
教学反思:
刚开始借助语言和动作带领幼儿感受桃花的优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带领幼儿做了一遍桃花飘落的动作。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创编动作的时候可以让个别幼儿上前示范,但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毕竟还要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散文的欣赏。
33、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小脚的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2.学习穿脱鞋袜。
3.愿意和小脚一起玩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脚印人手一对、玩具铺成的小路、爬行垫、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跟着孙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吧。在音乐《郊游》的
伴奏下进入场地。
二、学习脱掉小袜子
1.认一认(脱鞋袜,认小脚)
师:小朋友和孙老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我们的小脚也想出
来做游戏,请小朋友脱下我们的小鞋子(提醒幼儿,两个鞋子是好朋友,要让他们亲亲热热在一起)”
脱袜子:师:“请小朋友一块脱下我们的小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拉长小鼻子,弯起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2.看一看(观察小脚)
(1)师:“看一看你的脚上有什么?数一数一只脚上有几只脚趾?另一只呢?”
(2)引导幼儿闯一闻小脚,小朋友之间挠一挠脚底,体验和小脚玩的乐趣。
(3)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呢?(走路、跑步、跳绳、踢球)
三、光脚走一走
教师带领幼儿光着脚在地面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觉?(凉),然后再带领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凸起的积木雪花片上走走,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刺脚)
教师总结:原来光着小脚走路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伤,那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引导幼儿说出穿上鞋子和袜子、每天洗脚、勤剪脚趾甲)
四、听故事
师“可是有一个淘气的小脚丫丫就是想要光着小脚到外面走一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小脚丫丫的好朋友是谁?小脚丫丫离开好朋友之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鞋子、袜子是小脚的朋友?
五、学习穿袜子
师:“摸模我们的小脚有什么感觉?(凉)怎么办呢?给小脚了找朋友吧。”
穿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拉长鼻子,穿好小袜子。”(在幼儿穿袜子的过程中,要提醒幼儿特别注意脚后跟,避免穿反了)穿鞋子
(穿完后与地上的脚印对照,检查是否穿对)
六、穿着鞋袜在地而上再次体验,感知并比较(舒服)。
活动延伸:
现在请小脚了带我们去洗手间洗洗我们的小手吧,出发!
课后反思:
《小脚的朋友》这一活动就是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具体感受的活动,我把其定位为健康领域,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学习穿脱鞋子和袜子,知道鞋子和袜子能保护自己的小脚。并愿意喜欢穿袜子。午睡时,经常发现有的小用友好奇地脱下袜子,好像很感兴趣似的玩着小脚,也经常听家长们抱怨孩子一回家就脱下鞋袜,光着脚在地板上走。另外,现在的孩子在家长们的百般宠爱下成长,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妈,样样事都替孩子做了,孩子都没有自己尝试的机会,使得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很差,自我保护意识也就相应地差了,该如何让幼儿正确认识鞋子和袜子呢。我利用了《小脚的朋友》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认识小脚的用友是鞋子和袜子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穿脱鞋袜。
活动的导入,我创设了一个游玩的情景,老师和孩子们在《郊游》音乐的伴奏下,来到了草地上,我请小朋友们脱下鞋子,一起来到垫子上,和小脚一起玩游戏,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接着,我让孩子们先脱下一只袜子,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比如:用力拉袜尖部分,怎么也拉不下来(活动中没有发现这一个问题,因此在讨论时我没有及时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我感觉是一个失误),或是脱下袜子时,袜子是反着的等。并和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避免出现这些现象,并在儿歌的引导下边说儿歌边教幼儿学会正确地脱袜子,并脱下另一只袜子。
幼儿在脱下袜子后,我就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脚有几个脚趾头,在数一数,间一间,相互挠一挠中体验和小脚玩游戏的快乐。
当问到“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呢?”孩子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都能说出走、跑步、踢球、骑自行车等等,并让孩子们站起来模仿一下,又一次调动了孩子们的愉快的课堂氛围。光脚走一走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光着脚,分别在地面上和玩具铺成的“五彩小路”上走一走,让小脚感受到地面的“凉”和玩具“刺脚”的感觉,教师并及时小结:光着小脚在地上走有点冷,走在积木上还会痛。原来光着小脚走路很不舒服,容易着凉、受伤。因此展开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孩子们可以自由讲述,大胆说出穿上鞋子和袜子,但是对“勤剪脚趾甲”,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说出。
接下来,我利用了故事《小脚的朋友》,既培养了孩子安静地倾听故事的能力,让孩子知道了鞋子和袜子是小脚的好朋友,能保护小脚。
在学习穿林子的过程中,我仍然先让小朋友先尝试自己穿一只袜子,老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特意模仿穿错的现象给孩子们看,比如:脚后跟穿脚背上了或是穿到侧面了,我仍然运用了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正确地穿上另一只袜子。
穿好袜子后让幼儿帮小脚找到另一个好朋友“鞋子”,并穿上,提醒幼儿穿好后对照一下是否穿对,有没有穿反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再一次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他们用自已的小手让三个好用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最后,我提醒小朋友先洗洗小手,再到户外活动场地上走一走小石头,再一次体验、比较,加深理解鞋子和袜子是小脚的朋友,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脚。
相关文章
-
中班语言活动《小鱼找朋友》示范课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新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科学活动《图形宝宝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鼠宝宝找朋友》示范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蝴蝶找花》 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艺术活动《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小草醒来了》春天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桃花瓣儿》春天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春来了》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健康活动《小脚的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过桥》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大灰狼娶新娘》教学设计反思
推荐文章
-
幼儿园教案:听雨(语言)
-
小班语言:小雨点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太阳宝宝真可爱
-
幼儿园小班教案:橡皮高小熊(语言)
-
幼儿园表演游戏教案:歌表演
-
小班语言《怕冷的小恐龙》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动物学唱歌》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的旅行反思
-
教案小班语言《抱抱》反思
-
教学设计小班语言《小草醒来了》附故事反思
-
小班语言活动《绿草路上的小板凳》故事脚本
-
Froggy went a Courtin
-
环保清洁鸟
-
“JBS”太空城
-
白血病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
有趣的新型电影
-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的节日》反思
-
大班社会教案《秋天的风景》反思
-
小班教案《小蜗牛找家》
-
电影节朋友圈文案34句
-
医专开学迎新朋友圈文案38句
-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