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初步探析
关于农村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初步探析
小学教育是培养一个人创新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校环境、教材内容、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等都将影响这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质,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发明、创造的生活学习环境。而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比城市的孩子缺少进行创新熏陶的环境,更需要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上进行一番思索。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1.创造教育应该尽早进行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可以决定的只是一个人在创造中可能达到的层次与深度,培养创新素质并不完全在于已经具备了多少知识。这也正是培养创新素质可以从小抓起的理论依据。小学生正处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年龄段,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
2.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对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直接后果就是知识的老化且更新速度的加快,同时,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内容方法带来了巨大变化,教师若不及时更新知识,还继续“三一式”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根教鞭),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见解和开拓能力的人。教师必须接受培训、再教育、再提高,不断进行“充电”、“补氧”。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要以教师的知识更新为起点了。
3.开发创新能力,增强民族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当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在科技发展上再创辉煌,让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加大开发创新能力的力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培养创新素质的措施
1.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过去教师总是站在高高德讲台上,面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课堂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观众。在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出题学生做题,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更谈不上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潜力的估计不足,教师包办代替多,讲得多,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自学尝试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随着教师精心设问去思考,由已知到未知,虽然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知识而不走弯路,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太小,束缚了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奴性”。因此,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作用,转换角色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认识数学。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某些教育规范,解放学生,让他敢想、敢说、敢干。方法之一就是赞扬——如果你想要学生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好品质,你就应在某一方面赞扬他,将他的优点放大、升华,让他的缺点在优点的发扬中克服掉,让他充满自尊地健康成长。
2.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创新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机制。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要面临无数次考试,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迫使学生一切依照标准答案而不能有任何创造性发挥。结果学生得到的大多是一些未经消化的、不理解的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目中有人,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到的,决不代替,凡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提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此,我们应当改革升学考试制度,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做到“四个转变”,建立创新机制。
(1)变化升学率为核心的评价目标为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目标。
(2)变化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为全面调查、综合测评、多元评优的评价方式。
(3)变化以绝对性、终结性、结果性为主的评价形式为相对性、诊断性、形成性和过程性等多种评价形式。
(4)变化以课程考试的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为以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任务以及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多元和特色评价标准。
3.注重个性培养,营造创新氛围
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小学生个性特长,应做到“三个结合”。
(1)普及与提高结合:一方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有发展特长学生。
(2)共性与个性结合:一方面要保证全体学生形成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基本的学习能力,同时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性,开发差异资源,实施因材施教。
(3)规范与选择结合:一方面要求向学生灌输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统一要求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发展自己的优势,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分析事物,形成辩证的思维方法。
4.开发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
人们的思维有一种习惯方式的定势倾向。这种定势倾向愈强烈,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愈单调、刻板,在新的问题面前,就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巧于引导,改变学生原有的思路,使他们从思路阻塞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转化,那么,教学就一定会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所谓情商或情感智力,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因素能起到启发、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情感智力也要通过教育来开发和提高,开发情感智力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做法和忽视做人教育的状况,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要帮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最终形成良好的创新素质。
(1)保护和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创新动机。
(2)培养创造信心。通过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开展创造性小制作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增强创造信心。
(3)培养勤学好问和善于发现问题的品质。知识广博是创造的基础,只有勤学好问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同时,好问是发现问题的心理基础,而发现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必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4)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发散性思维品质。敏锐的观察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求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流畅,变通和独特性。
(5)培养百折不挠的创造意志。创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应十分重视学生意志的磨练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生活和专门设计的活动中培养不怕失败和水滴石穿的品格。
3.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我们进行了以下两项探索:
(1)创造性教学。首先采用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开放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多种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遇到问题后,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开研讨会,自由结伴,自行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其次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进行了三类训练:
第一,发散性思维训练。如“大脑风暴法”: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我禁止批评性意见,让学生踊跃发言,提出多种答案,多多益善,并鼓励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第二,直觉思维训练。直觉思维训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应注重直觉思维示范,提高学生对直觉的敏感性,教给学生捕捉直觉的方法。如及时记下一些偶然出现的新念头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合理想象。
第三,形象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创造思维密切相关,我在教学中既注重形象教学,又注重想象力训练。如自编自创动作、自编故事、联想训练等来发展形象思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勇气,才能以自己出色的才智参与世界的发展进步。让我们用创新教育的火种去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吧!这才是农村孩子的希望所在,这才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之光!
相关文章
-
关于小学创新精神的论文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
关于信息素养的论文 学生的信息素养需从小培养
-
关于小学教学强化操作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
在情境中激发创新—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兼及案例评析
-
关于培养小学生九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
关于小学作文的论文 小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研究
-
关于阅读创新的论文 阅读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
关于新课标的探索 初尝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
-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论文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大学生手抄报新农村新方向 关于新农村的手抄报
-
关于幼儿早期科学素质培养的几点构想
-
农村幼儿创造力素质的培养与指导方法的实验研究(方案)
-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案:小狐狸
-
农村幼儿园在教学中巧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推荐文章
-
潜心科研发展教学
-
校长要当好课程改革的带头人
-
学校办学“活”校务公开“实”
-
关于课堂教学的活动的经验
-
教小学教师如何上好随堂课
-
师德培养: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
特殊情况教学随笔:停了电的电脑课
-
关于怎样提高学数学的兴趣的反思和随笔
-
教学随笔:数学课堂的板演
-
小学生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初探
-
问下小学教师:你拥有教学机智吗?
-
小学教师课堂记录:没播种的角落,也能泛出绿意
-
健康怀孕:怀孕前的中医调养对策(下)
-
小小水车转的快(大班)
-
糖尿病人最好别穿全棉袜
-
烦恼的句子133句
-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祖国各地特产》反思
-
小班体育教案《欢乐蹦蹦跳》反思
-
中班美术教案《向日葵向太阳》反思
-
成熟稳重优雅的网名女4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