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学教学论文

首页 - 其它小学教学论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解读

时间:2008-11-23 03:35:23 A+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从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 准”和“实施建议”。其中“内容标准”是第三部分。

一、“内容标准”的内涵和作用

内涵

1.“内容标准”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 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2.“内容标准”规定了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对其水平要求的有效限定。

3.“内容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要求既是学习 的内容,也是为达到结果而组织活动的线索。

例如,“健康、安全地生活”方面第6条:“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 照顾自己。”这条内容要求是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道 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 真实的道德体验,而且提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 展的。该条内容及目的无疑是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这条内容提 出了学生要学习有关四季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初步知识,而重点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水平 要求是达到“学会照顾自己”,并以此提示围绕这一内容的线索开展活动,以使学生达到预 期的行为结果。

作用

1. 它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

因为课程目标、理念等都是相对原则的、宏观的,而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具体的依据是“内容标准”。它是科学的、具体的、明确的,可分解、可操作,因而在规范和指导教材 编写及教学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课程目标,减少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因为“内容标准”的各条内容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每条内容都是尽力将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依此编写教材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就 是利用这个平台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起到减少落差的保证作用。

3. 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起宏观导向和具体指导作用。

因为“内容标准”在对学习内容进行表述时,不仅阐明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且明确反映其方向,即目的性,对编写教材、实施教学,都会起到宏观导向作用。而且每一 条都针对基本要求提供了可把握、可操作、可检测的具体标准,这对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来 说,既是规范又是指导。

因此,对“内容标准”的学习历来都受到重视,今天,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的指导下 ,在“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更应如此。

二、“内容标准”选定的原则

课标组成员在研制过程中选定每一条内容的时候,都经常这样扪心自问:“我们的公民 是否需要这样的素质?”“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吗?”“低年级学生能接受吗?”“这 样提是否是最基本的标准,难不难?深不深?”……渐渐地形成了选取的几项原则,或者说 是选定内容时的指导思想,即围绕什么选择这样的内容,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也许是“画外 音”,但了解它有助于对“内容标准”的理解。

以儿童生活为轴心来选择

鲁洁教授在2001827日课标组会上曾提出:“以往无论什么课程都要努力建构一种 科学体系,这种体系是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的,是严密的。但在科学上站得住脚的体系,却经常与儿童的生活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生活中是感受不到的,儿童找不到感觉,体验不到 ,也用不到。这样的内容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虽有一定意义,但对其人格的发展是意义不大的。如果学习没有意义,学生就会产生厌倦。”这段精辟的论述明确了我们选择内容要从儿童的生活情境出发,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是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

按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的基本框架来选择

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它承担国家赋予的任务,并将之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内容标准 ”既然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它的选择就要体现课程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的有效落实,就要 按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组织内容。这也渗透着逻辑。

当然,如何将生活与逻辑相统一,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有待更加深入研究而不断完善的问题。

要符合本年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生活是广泛的,题材是无限的,我们以生活为轴心,但又不能将方方面面全部纳入本课 程。因为儿童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选定内容时,要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 本年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不仅要注意与幼儿园课程及三至六年级课程的衔接 ,准确反映本年段的层次要求,而且,还要注意年段内的不同水平要求。

要充分考虑普适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基本适应各类地域和学校,课程目标要使绝大多数学持经 过努力能够达到。要强调基础性,即选择“做人最基本的”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同时强调发展性,适度超前,时代性强。

对综合进来的原有学科内容适当兼顾,有机整合

《品德与生活》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在新课标形成后,内容已不是原有各科内容的简单相加 或拼盘,在选定过程中要考虑适当兼顾,使整合后的新内容能在各科原有基础上有所加强。 

如:“会正确使用简单工具”就兼顾原有《劳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内容。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就兼顾原有《常识》课 的内容。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是《生活》课的重要内容。

“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是原来《思想品德》课低年级的重要内容,等等。

研制过程中尽量考虑周全。整合之后,以新的表述方式,放在课程框架的不同方面中, 赋予不同的目的,对儿童来说已不是单科的知识,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考虑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提倡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就要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机会和指导,如果我们确定的内容 非常便于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将加速这种转变。

如:“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 的兴趣”“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等。这些内容的选择和表述 ,会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起很好的引导作用。

要考虑分量适中,相对均衡

虽然在具体课时上是有弹性的,但由于课时总量还是有限的,儿童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还要给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开发、创新留有时空,因而分量要适中,不宜过满。另外,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大体均衡(现在每块大约有911条)。

三、目前形成的“内容标准”的几个特点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经过精心研制,形成目前的“内容标准”,总体讲有如下特点: 

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表现在:

突出了学生生活的特点。做到从儿童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贴近儿童生活。

突出了综合的特点。不仅将多科内容较好地进行了整合,而且也较好地将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生硬,不割裂。

突出了实践活动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参与。

突出了积极引导发展的特点。对内容要求的表述方向性明确,体现用正确价值观引导, 等等。

如:“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这里既有“生活”,又有“ 常识”,也有“品德”,综合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到知识,也有情感投入,同时也反 映在活动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初步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结构上有创新

不少教师反映,“内容标准”与以往不同,好看好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结构 创新予以肯定。

具体讲这次“内容标准”是以这样的结构呈现的:以三条轴线为内在线索;以四个方向 为外显形式;各方面中的小标题为教育内容归类和教育目的导向;简明的条文呈现学习内容 和水平要求;关键词语强调层次。如:“知道、了解、认识、熟悉、懂得;喜欢、愿意、亲 近、欣赏;学用、会用、能用、能用以解决问题;在成人帮助下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 主动尝试、经常做、养成习惯”等等。

表述方式基本是“组织活动的线索”

本“内容标准”部分的表述方式,不是学科式的知识点,也不单纯是教育点,它是从所 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行为结果相结合的角度,提示组织活动的线索。

比较好操作、好检测

因为本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因而学习内容 及方式就要有利于“动”。目前“内容标准”是用了比较清晰的行为动词和目的指向,增强 了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例如:“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这里三个行为动词:“收集”、“整理”、“应用”,动令清楚而且动感强,“多种办 法”、“简单”两处也把水平要求表述得十分明确。这样操作和检测都比较方便,容易到位

整体看比较原则、比较概括,简明扼要,眉目清晰,提高了规范效力。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内容部分都十分详细,力图规范得具体一些。但有些 地方过于详细,反而死板,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加强针对性,也限制了创新。现在相对概括, 也简明(基本上一条一行,文字不回行),反倒留有自行调整的余地和创造性使用的可能。 事实也证明这有助于教材的不同版本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对各项内容条文的具体理解和提示

(注:这部分需要教师按“内容标准”逐条学习和理解。限于篇幅,在这里只能概括提示。)

健康、安全地生活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设这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儿童从小懂 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 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这部分共11条内容,分别用3个小标题显示内容归类和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其他三个部 分中,小标题作用均同于此)。

15条,讲的是各种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作息习惯、做事习惯、饮食习惯、个人卫生 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这里值得提示的是第3条“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要求比原来分科教 学时有所提高,目的是培养劳动习惯,行为结果要求形成能力——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虽说这种能力并不要求太高,但它的指向很清楚,要在经常的活动中、实践中锻炼,在做中形 成能力。第4条“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这里除渗透爱劳动、家庭责任感、社会公德 心的教育之外,更强调的是生活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清洁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第5 条“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这里提及的“健康常识”有较大 的伸缩性,各地可酌情而定。后半句是要强调的一个重点,使儿童从小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保障健康。

69条讲的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培养。如能根据天气、季节变化而照顾自己 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外出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对坏人、对险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 保护能力的培养,等等。

这里值得提示的是条文中对增强意识的要求是潜在的,不言而喻的,而且这里涉及的自 我保护意识、自我照顾的意识、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健康意识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在“能力”的培养和要求上有较大的弹性和层次性。如第7条,字面是“了解卫生保健设 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实际上对保健设施的了解和利用的潜台词、指向性是 强调健康意识,强调积极锻炼的生活态度,这是具有普适性的。行为结果是强调在成人指导 下“利用”,这里当然是强调“利用”,但要求并不高,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有较大的 弹性。而作为社会公益性设施的利用,作为社区生活资源共享,作为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追 求,它有一定的超前性、时代性。

1011条主要是讲在学校生活环境中如何使学生身心健康,增加安全感。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对 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这里值得提示的是此部分内容整体上更加强调情感投入,强调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 验,发展儿童健康心理,形成愉快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而也就更强调实践性、活动 性,只有在活动中,在儿童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才能有所体验和感受。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 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 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

这里值得提示的是这部分内容较好地体现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儿童发展。3个小标 题下10条内容分别从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的角度,贯穿了对儿童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渗透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对社会、 对祖国都有责任感方面的教育。要对同学伙伴、对父母长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对动植 物,都要有爱心。另外,此部分涉及了一些内涵较多的条文,如第4条、第5条等在细化时需 要注意程度、层次和分量。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设这方面的内容,旨在发展儿童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这里值得提示的是此部分更能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比如第一条,“有好奇 心,喜欢提问”,众所周知,儿童都有好奇心,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儿童将其保留并发展。“喜欢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这里,儿童所提问题的质量和意义并不 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提问”的过程,儿童有这个过程,就能在过程中体验乐趣 ,保持和发展好奇心。这是得以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启蒙。

另外,此部分许多条内容涉及转变学习方法和培养能力,更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的特点,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和引导。多数条目内容会在实际教学中与其他内容配合 使用,有机结合,有的可能还会反复使用。

五、对学习和使用“内容标准”部分的几点建议

要把“内容标准”放到整个课程标准中去学习理解

防止教学实用主义,认为这部分与教学有直接关系,其他部分学不学没关系;

防止孤立研究“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了解全貌才能更好理 解它。

要正确理解“综合”和新课型的建构

防止按“拼盘”思想来理解综合,在条目中寻找哪儿是生活,哪儿是品德……;

有的条文表面看与原来分科内容相似,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条文,要用整合的观点理解。

对“内容标准”几个方面不要割裂地学习和使用

四个方面本身没有先后顺序,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都不可能按四方面内容和顺序, 组成单元,分别施教,而会“打乱”统一考虑,取其中的一条或几条为主,以儿童生活所需 重组专题,形成单元。有些条文内涵十分丰富,还会反复分解或使用。

力图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整合

目前的“内容标准”应当说是精心制作的,但事物是发展的,因而课程内容也不要僵死 ,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的建构和开发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有机融合。

在“细化”过程中,注意把握程度

由于“内容标准”比较概括,各地在教材编写或教学实施中肯定会有“细化”的过程, 这里有加强针对性或时代性的问题,有各自的创新问题,注意在“细化”的过程中把握潜在 层次,体现不同重点,不要过量、过难、过深,否则会违背初衷。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