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1、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2、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
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
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幼儿分组检查)
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
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3、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4、大班教案《5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 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 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习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
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
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
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
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
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大班教案《2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 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6、大班教案《9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观察和分类能力。
2、培养运算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逆向思维。
3、学习9的加减法,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列式计算8+1=9或1+8=9。
2、教学难点:运用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应用题
活动准备
1、大的红花 2、小的红花 3、小的紫花 4、小的蓝花 5、蛋形剪纸 6、心形剪纸7、圆形剪纸8、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教师口述8的加减法式子,如:“小朋友,7+1=?”幼儿个别或集体回答:“7+1=8。”如此反复练习。
“同学们都学会8的加减法,非常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9的加减法,好不好?”
二、学习9的的加减法。
1、学习8+1=9和1+8=9。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图中有几朵花,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大的红花 大的红花 大的红花 大的红花 大的红花
小的红花
小的紫花 小的紫花
小的蓝花
(以上各种花均在小朋友手中或多媒体中展示)
(2)教师提问:“蓝色的花有几朵?不是蓝色的花有几朵?”(幼儿回答,教师明确后表扬)
(3)教师说应用题:“老师有8朵不是蓝色的花,有1朵蓝色的花,老师一共有几朵花?”(幼儿思考)
(4)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怎么算?”请幼儿用数卡和符号卡列式计算。
师幼交流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1=9,让幼儿运用加法交换律计算出1+8=9。
2、学习9-1=8和9-8=1。
(1)教师说应用题:“老师有9朵花,其中有1
朵蓝色的花,不是蓝色的花有几朵?”(幼儿思考)
(2)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怎么算?”请幼儿用数卡和符号卡列式计算。
师幼交流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9-1=8,让幼儿计算9-8=?
三、请幼儿做练习,巩固对9的的加减法的认识。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蛋
8 + 1 = ?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
?+ ? = 9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9 - 1 = ?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圆
9 - 8 = ?
(注:以上蛋、心、圆在教学中均用实物图形代替)
四、小结。
五、作业。
指导幼儿完成《科学乐园》第33页的练习。
教学反思
1、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唱歌、拍手、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辨别、叠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戏中把握知识,学到知识。
还有,提几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现鲜艳、美丽的花朵,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图画直观、多样,幼儿观察、辨认、思考,符合幼儿认知、智力发展的特点。
4、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策略安排得当,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一步步实现目标。
5、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7、大班数学教案《20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 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8、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 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9、大班教案《五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习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
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
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
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
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
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10、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1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活动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12、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复习2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意图:
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以灵活、丰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 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13、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14、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生日》
设计意图:
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生活中。大班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幼儿期向少儿期的过渡阶段,面临着幼升小的重要挑战。为了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引导幼儿学习等分。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小熊过生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促使孩子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发展。
活动目标:
1、对形状、容量、数量进行四等分,了解同一物品等分的不同方法。
2、把自己的方法大胆的介绍给同伴。
3、运用数学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食物(糖果、鱼柳丝、饮料、熟肉片)。
2、正方形与圆形纸片、剪刀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积累生活经验。
活动难点:
了解一物等分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小熊要过生日,它邀请了小猫、小猪、小兔、长颈鹿四个小动物来做客。帮助小熊来平分4份好吃的。
二、分纸片——积累等分经验。
1、尝试对正方形的纸片进行四等分
用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东西分成4份?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对分的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2、分享交流(幼儿演示)
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四份是否一样大?
有哪些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将正方形的三种分法摆给幼儿看,然后请幼儿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等分出来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三、分食物——分享等分的方法
1、对食物进行四等分
小熊还准备了其他的食物,可是他也不会分,你们还愿意帮他吗?
颗粒、条状、液体食物的四等分。
2、你刚才分了什么?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条状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分,一颗一颗的糖果我们可以数着分,液体的饮料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我们也叫做目测进行四等分。
活动结束:
1、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明年再来过生日。
延伸活动:
小熊还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那要怎么分呢?隐含有厚度食物四等分的方法。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此次活动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活动当中,幼儿能够通过动手操作,个体演示,学会对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对同一物体进行不同分法等分时幼儿做得不够全面,但幼儿能够去尝试已是很不容易了。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把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动生动形象。用实物来进行教育活动,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不足之处:
语言不够生动,表情也缺少亲和力。
1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老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老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16、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测量远近》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物体的远近,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感受测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大图纸和记录表,记号笔。
2. 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操作纸,一支笔。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围棋子、方积木、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里谁赢了?”
教师:“兔子不服气,今天约了乌龟进行三项全能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目测远近。
第一场:游泳比赛。
比赛规则:一分钟,谁游得远,谁就获胜。!.快思.教案网出处!
教师:“谁游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谁远谁近,这种测量方法叫目测。”
现学现用。
第一局:乌龟获胜。
三、第一次操作:比较远近。
第二场:跑步比赛。
1.介绍跑道及跑步规则。
2.教师:“一分钟到了,谁跑得远?你为什么这么猜?”
教师:“弯道中,目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怎么准备知道跑了多远?”
“可以用什么量?”
介绍尺子。
介绍棋子测量。
3.幼儿操作。
4.交流。
教师:“谁远?为什么?”
教师小结:“比较远近时,要用同一种工具进行测量,测得的数字大,说明这段距离远;测得的数字小,说明这段距离近。”
第二局:兔子获胜。
四、第二次操作:同一距离不同工具。
第三场:跳远比赛。
1.教师:“用三种工具记录兔子的成绩。”
2.幼儿操作。
3.交流操作结果。
教师:“为什么测得的数字不一样?”
教师总结:“测量同一段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工具越短,需要数量越多;工具越长,需要数量越少。”
教师:“乌龟因不会跳远放弃比赛。”
第三局:兔子获胜。
五、结束。
三局两胜,兔子赢得比赛。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使用的这些工具,还有很多其他工具,我们的小脚、小手也能用来测量!我们下楼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地。
(1)彤彤电影院的大牌子
(2)四排小椅子
2、材料:
(1)数字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奖励牌若干。
(2)分别1——10只不同的小动物。
(3)座位排号: 1排1~10号、2排1~10号、3排1~10号(排是红色,号是蓝色。)
(4)大电影票、小电影票上面印着几排几号,号数同座位排号一样。
(5)雪花片若干。
(6)音乐《找朋友》,《晶码战士》视频。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 让幼儿边唱歌边找好朋友。(教师强调一个人只好找一个好朋友)
二、认识单数、双数(出示黑板如图)
1、黑板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只小动物,谁会用数字 来表示(请幼儿放上相应的数字)。
2、小动物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小动物两个两个 手拉手,排好队,(教师示范两、两排列1~5,幼儿操作6~10)
3、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后,没有单的就叫双数。
三、幼儿操作
1、摆雪花片:教师出题如:请你摆出5。(幼儿就摆出5块雪花片),请给这5块雪花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队。排好之后,看一看,它们排出来的队伍是怎样的,这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同上方法出示数字8。
四、巩固单双数――游戏“抱双,躲单”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把头埋在膝盖上,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
五、介绍电影票的作用。
1、师:看电影要买什么?“电影票”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大电影票。)
2、出示小电影票。
师:贝贝电影院的电影票上有什么?(个别幼儿说:2排6号。这时,还有很多小朋友不认识排和号的汉字,教师强调的指读。)
3、师:这2排6号有什么用?(有幼儿答:好找座位。)
4、师:你发现了什么?(排是红色的,号是蓝色的。这为不识字的幼儿降低了难度。)
5、教师小结:对了,我们看电影院的时候要按小电影票上的号码对号入座。
六、看电影《晶码战士》。
1、教师发电影票并交代要求:
小朋友们拿好电影票,并仔细看一看你的电影票号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的去单数座位,双数的去双数座位,如果做错了位置,检票员会把你请出电影院的,你就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电影了,另外每个幼儿两张电影票邀请一位喜欢的客人并给客人找到座位,再找自己座位。<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请客人看电影时你应该说什么?表情怎么样?
2、幼儿实践。
幼儿都坐下后教师便为幼儿播放《晶码战士》的动画片。
活动反思:
今天给孩子上的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小动物磁铁的两两排队,让幼儿感知单、双数的主要特征。难点是自己操作对比,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老师先演示,幼儿发现规律,教师总结,幼儿再操作加深感知的方法。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感知操作环节中,通过动手动脑,幼儿能自己总结归纳出1~10的单双数.培养了幼儿不断探究知识的 欲望.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感知数学,在操作中理解数学,在游戏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很活跃,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也还不错。 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有好的留下自然会有不足的存在。有不足,才会让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18、大班数学详案教案《1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19、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 发展表象思维。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活动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2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按图意找减法算式题配对的活动,使幼儿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减法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并学习5以内减法算式题的较迅速的口算能力。
2.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喝饮料卡、车到站卡、开窗卡及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若干。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写有减法算式题涂色用的动物图及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图找算式题配对并讲述算式题所表达的意思
(1)教师出示喝饮料卡和车到站卡,请幼儿在桌上寻找可以与图片做朋友的算式题卡。
1)读一读找到的卡片上的算式题。
2)讲讲算式题所表达的图片的意思。
小结:我们看懂了图片的意思,找到了可以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知道要从原有的饮料里去掉喝掉的几杯,从原来乘车的人里去掉下车的人。要算算还剩下多少时,都可以用减法算式题表示并算出结果。
3)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关于吃的、用的、玩的、发生的事中是否也能用3-1=2或5-2=3来表示。
(2)出示开窗卡,请幼儿仔细看看、想想,在这一张图片中能找出哪些不同的减法算式题来表示图片的意思?"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小结:有的图片只能表示一种意思,也就只能找一道算式题来和它做朋友;有的图片能表示几种意思,那就可以找几道不同的算式题和它做朋友。以后看图片要更仔细,尽量把能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全部找出来。
2.玩送信的游戏
(1)出示游戏材料――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3.算算涂涂
出示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算算减法算式题,按答数涂色。答数是1的涂自己喜欢的颜色,答数不是1的不能涂色。
步骤三:自由编题。
教师不提供任何编题的条件,让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编题。这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编题形式,同时,自编应用题能唤起幼儿头脑中有关加减情景的表象,起到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从而促进幼儿抽象能力的提高。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1、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
2、能用分合式、算式等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购物的过程。
3、能灵活、多角度地思考和解答购物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算式题,礼品商店图(见教学挂图2)。
2、算式接龙卡、笔每人1份,幼儿用书第40页(看图列算式2)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
1、教师出示算式题,幼儿快速说出火车几点开(即算式)的答案。
2、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练习。
二、教师出示礼品商店图,引导幼儿进行购物猜测,复习10以内的加减。
1、教师介绍购物的情况,引导幼儿猜测。如我用10元钱在礼品超市买了1件礼品,还剩下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为什么?
2、请幼儿列式说明理由。(10-8=2或8+2=10)
师:谁愿意把自己猜的结果告诉大家?你能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吗?
3、请1名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让同伴猜测。
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后,请全班幼儿猜测并列出算式,再请几名有着不同猜测结果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猜测过程。
三、根据所提供的购物条件,(快思 www.banzhuren.cn)引导幼儿进行推理练习。
1、师:买两件相同的礼物,花了6元钱,猜猜买了什么(如玩具狗)?为什么?(因为玩具狗3元钱1个,3和3合起来是6)
请幼儿列出算式进行解答。(3+3=6)
2、师:买了玩具狗和另外1件礼物,用了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为什么?(因为3和5合起来是8,8减去3等于5)
请幼儿列出算式进行解答。(3+5=8或8-3=5)
3、师:买两件相同的礼物,花了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如XX)?为什么?(因为XX4元钱1个,4和4合起来是8)
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1、提供幼儿用书第40页(看图列算式2)的操作材料,指导幼儿按要求完成“看图列算式”的练习。
2、卡片归类。
请幼儿将接龙卡片按得数进行归类,分别放在分类盒里。
活动延伸:
开展“礼品商店”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10以内的加减练习。
22、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含反思
一、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二、 活动目标
1.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 发展表象思维。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三、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四、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五、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23、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认识十以内的单双数》是选自大班上学期教材,单数和双数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是新知识。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并且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因此,我将通过游戏的方式,使教师与幼儿和幼儿互相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的进行交流,引导幼儿进行单双数的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会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体会数学的乐趣,并爱上数学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雪糕棍每人10支。
2.记录卡每人一张。
3.小沙包55个。
活动过程
一、 师幼互相问好。
二、 导入:
师:在森林王国里,老虎大王要建一座新的宫殿,于是老虎大王请来了一支建筑施工队,老虎大王告诉建筑师说:“我的宫殿一共要10间房间,并且要一间比一间大。”建筑师想了一想说:“没问题,老虎大王,包在我身上。”于是,建筑师们开始搬运建造房子最重要的材料——木材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当老虎大王新宫殿的建筑师吗?我们一起去建造新宫殿吧。
三、幼儿将“木材”——雪糕棍进行分配。
1、幼儿进行桌面材料的操作。
师:第一个房间需要1根木材,后面的每个比之前的多一根木材。但是,每个建筑师每次最多拿两根木材,并且,需要到木材领取处做好记录,现在,请小朋友们操作你桌面上的材料,并做好记录,将能两根两根拿完的做圆形标记,不能两根两根拿完的做三角形标记,记录在你的记录卡上。
2、讨论交流,分享记录表。
师:请问,有圆形标记的是哪些房间?
生:2、4、6、8、10。
师:请问,有三角形标记的是哪些房间?
生:1、3、5、7、9。
师:我们将带有圆形标记的,能两个两个在一起并且没有剩余的数称为双数。将带有三角形标记的,两个两个在一起有剩余的数称为单数。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双数有哪些?单数有哪些?
生:双数有2、4、6、8、10,单数有1、3、5、7、9。
四、教师总结:
双数是能两个在一起且没有剩余的数,例如:2、4、6、8、10,单数是两个两个在一起且有剩余的数,例如:1、3、5、7、9。
活动延伸:请幼儿在生活中找一找常见的单双数,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单带回幼儿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数学区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分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还是比较的困难。幼儿在生活中有着感知事物成对出现的经验 ,所以幼儿在游戏环节中,找到成对的非常的快,兴趣度也非常的高。因此,在幼儿进行本次活动时,是让幼儿对于生活中感受到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幼儿通过在游戏中学会知识。
24、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邮票邮票游戏加减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复习邮票游戏加减法,进一步学习用邮票游戏做加减混合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3.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邮票分享》蛇形卡片,邮票游戏组,筹码,绿蓝两种颜色的笔,纸,工作毯。
学具准备:邮票游戏组,筹码,绿,蓝两种颜色的笔,纸。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蛇形加减法”的游戏。
游戏玩法;教师出示蛇形卡片,引导幼儿读上面的加减题目。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题目蛇,请小朋友们读一读。”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邮票分享》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自己原来有面值多少的邮票?”
“玲玲给了皮皮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皮皮给了月月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皮皮最后还剩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列式子。
(1)教师出示面值为 13 的邮票,并将数字 13 写在黑板上。教师:“皮皮一共有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2)教师取面值为 5 的邮票,并在黑板上写 13+5。教师:“玲玲又送给皮皮面值多少的邮票。”
“我们要在添上 5.添上就是加?”
(3)教师从所有的邮票中拿走 6,并在黑板上写 13+5-6。教师:“皮皮从里面拿走了面值多少的邮票送给月月。”
“那么就要拿走 6.拿到就是减去。”
2.教师引导幼儿用邮票游戏计算出结果。
(1)教师向幼儿介绍加减法的概念。
教师:“13+5-6,就是在 13 里面添上 5,在拿走 6。”
(2)教师引导幼儿用筹码定位。
〖1〗教师将绿色筹码放在工作毯的右方表示个位, 教师:“这是绿色的,绿色代表个位。”
〖2〗教师用同样的方法以蓝色的代表十位。
(3)教师引导幼儿取邮票。
〖1〗教师第一次取面值为 13 的邮票,依次摆在相对应颜色的筹码下方,要边取边数,
〖2〗教师第二次取面值为 5 的邮票,摆在个位下面。
(4)教师把第二个数和第一个数合起来,将个位上的邮票向上推。
(5)教师从总数中拿到面值为 6 的邮票。
(6)教师引导幼儿计算出得数.并用相应颜色的笔将结果记录在纸上,并检查结果是否与邮票的数量吻合。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用邮票游戏练习不进位加减法的题目。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真实的邮票,尝试用邮票进行运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邮票游戏尝试百的认识,
(3)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并用邮票游戏进行运算,
(4)园内完成《操作册》第 15.16 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带幼儿能够熟悉运用邮票游戏多加减法时,还要不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式子的含义,并引导幼儿用实物操作的方式进行计算。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 15.16 页
25、大班数学《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数学《10 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理解 10 以内单双数的含义,区分物品数量的单双,了解单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2,感受 10 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初步尝试辨别简单两位数的单双数。
3,能愉快、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 10 以内单双数的含义,了解单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感受单双数的排列规律,初步尝试辨别简单两位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超市代币券操作卡,超市物品图片若干,彩笔(同幼儿数),标有价格的超市物品(同幼儿数),单、双标识卡,货物架。
活动过程:
一、创设 2 元超市购物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 2 元超市货架,引起幼儿兴趣,了解 2 元超市的特点。
2.出示 5 元代币券,引导幼儿尝试“怎样在 2 元超市购物”。
二、幼儿在操作中,初步体验、感受 10 以内的单双数。
1.幼儿操作代币券在 2 元超市购物,初步了解单双数的不同。
教师与幼儿个别交流后,请幼儿说一说:
哪些代币券有剩余钱币?哪些代币券没有剩余?
2.出示红、蓝房子,帮数字找家,区分 10 以内的单双数。
幼儿操作:将单、双数代币券分别归类到红(单数)、绿(双数)的房子里。
(幼儿操作白板课件)
总结规律:2 个 2 个数,都有好朋友,就是双数。2 个 2 个数,剩下 1个孤孤单单的就是单数。
3.通过寻找自己身体上的单、双数,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
三、了解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出示 1-10 数字,初步发现单、双数的间隔排列规律。
小结:一个单数,一个双数,单双单双,永远都是好朋友,交替排列。
四、“超市理货员”游戏,加深巩固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区分。初步掌握简单两位数单双数的区分。
1.就“超市理货员”游戏进行评析:“是否按照价格是单数还是双数摆放的物品”?
2.引导幼儿观察 1 和 11,2 和 12,寻找其规律。
小结:10 以上的数字,不论大小,只要看这个数字的尾数,就能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尾数是单数,这个数就是单数;尾数是双数,这个数就是双数。
3.请幼儿对“13、14”进行单双数的区分
引导幼儿用“尾数是什么数这个数就是什么数”的规律来区分、验证单双数。
五、拓展幼儿经验,感受生活中的单双数。
引导说一说生活中用到的单双数,进一步拓展幼儿对生活中单双数运用的认识。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继续找一找生活中的单双数,了解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够初步建立单双数概念,学习区分 10 以内的单双数。单双数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只靠说教给幼儿很难区分。我以《逛超市》的游戏情境贯穿于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中轻松掌握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 10 以内的单双数。
1.生活化、游戏化情境,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通过幼儿已有的“购物”生活经验引入主题,再进一步尝试“2 元购物”这一特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紧扣活动目标,有效设置活动环节。
从学习“如何使用 5 元代币券到 2 元超市购物”到“我们也到 2 元超市”;从“你的代币券剩下了吗?”到“相同的是买到了一样多的东西,不同的是 3 元代币券剩下 1 个,4 元代币券没有剩下”这些有效环节的设置,使幼儿对单双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更具象、容易。
3.准确把握教学语言,形成了有效的师生互动。
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以及材料之间的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知识。通过操作、比较、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理解掌握单双数的概念。
4.定位准确的拔高拓展。
在幼儿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对简单的两位数(11-14)进行单双数的区分。此过程既对幼儿掌握概念后的应用进行了验证,又避免过度拔高,小学化倾向的出现。
26、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加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活动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27、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 发展表象思维。
3. 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 活动流程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2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减法》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按图意找减法算式题配对的活动,使幼儿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减法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并学习5以内减法算式题的较迅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及积极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喝饮料卡、车到站卡、开窗卡及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若干。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写有减法算式题涂色用的动物图及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图找算式题配对并讲述算式题所表达的意思
(1)教师出示喝饮料卡和车到站卡,请幼儿在桌上寻找可以与图片做朋友的算式题卡。
1)读一读找到的卡片上的算式题。
2)讲讲算式题所表达的图片的意思。
小结:我们看懂了图片的意思,找到了可以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知道要从原有的饮料里去掉喝掉的几杯,从原来乘车的人里去掉下车的人。要算算还剩下多少时,都可以用减法算式题表示并算出结果。
3)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关于吃的、用的、玩的、发生的事中是否也能用3-1=2或5-2=3来表示。
(2)出示开窗卡,请幼儿仔细看看、想想,在这一张图片中能找出哪些不同的减法算式题来表示图片的意思?
小结:有的图片只能表示一种意思,也就只能找一道算式题来和它做朋友;有的图片能表示几种意思,那就可以找几道不同的算式题和它做朋友。以后看图片要更仔细,尽量把能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全部找出来。
2.玩送信的游戏
(1)出示游戏材料――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3.算算涂涂
出示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算算减法算式题,按答数涂色。答数是1的涂自己喜欢的颜色,答数不是1的不能涂色。
步骤三:自由编题。
教师不提供任何编题的条件,让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编题。这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编题形式,同时,自编应用题能唤起幼儿头脑中有关加减情景的表象,起到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从而促进幼儿抽象能力的提高。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9、幼儿园5以内的加减法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①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
②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3个减去一个,又是多少?
③引导幼儿说出加减法的含义以及3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二、复习5的组成
①让幼儿回忆5可以分成几和几
②幼儿边说教师边往黑板上写
三、出示直观教具
1、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3个狮子(出示1个狮子图片) 过了一会又来了2头狮子(出示4个狮子图片)
问;①3头狮子再添上2头狮子是几头?
②为什么3+2=5?写出算式3+2=5
③可是开舞会的时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还剩几只?
为什么5-2=3?写算式5-2=3?
④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马表示加减法算式(方法同上)
五、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1.教师举例,讲清口述加减法应用题的要求
2.让幼儿任意选一道5的加减法进行口述应用题
3.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六、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减法)
2.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七、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减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八、教师进行小结
反思: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自然地进入包含着数学知识的情景中,能让幼儿在感受数学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跃跃欲试,同时,我为幼儿准备了多种操作实物,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于5以内加法的知识。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发现,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0、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关系。
2.学会看整点、半点。
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1.设“钟表店”。
2.时钟一组一个,纸制时钟人手一个。
3.圆舞板、碰铃各18个。
教学过程:
1.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这些钟表什么地方时相同的?
2.通过观察比较钟表上都有时针、分针,共有十二的数字及数字位置的排列规律。
(1)师:每个时钟上都有什么?(时针、分针、1---12个数字)
(2)师:比一比、看一看,分针和时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
(3)钟面上数字的排列位置是怎样的?
3.幼儿尝试活动。
师:分针对准12走一圈,时针会怎样?时针走一格,分针会怎样?请幼儿拨动时钟试一试,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格,分针走一圈;相反,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格。)
4.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1)教师边拨钟边告诉幼儿分针指在12字上,时针指在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时针拨在1 上,分针拨在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在1和2之间,分针拨到6。
师:两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通过比较,幼儿认识半点,并掌握整点、半点之间的规律:整点时,时针指在每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
5.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整点、半点。
(1)游戏《打开收音机》
师:谁听过收音机里是怎样报时的?让我们来听听收音机里是怎样报时的?(播放报时录音)
师:我们开始玩游戏,教师拨时间到几点整,圆舞板组模仿收音机里的声音,发出“嘟,嘟,嘟…”5声,碰铃组“叮”的一声,响声停止后说“北京时间几点整”。大家试一试,5点整,7点整……
如教师拨到几点半,圆舞板和碰铃组一起:“叮”的一声,响声停止后说北京时间几点半。大家试一试,1点半,2点半……
(2)我们再玩个游戏:看谁拨得快又准。
(幼儿人手一个纸制时针,教师说几点,幼儿用纸制时针拨出,看谁拨得快又准)
6.教师小结结束。
31、大班数学活动:《分苹果》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二、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 、15个梨 、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三、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教:那你们喜欢什么水果呢?
教:那么多,,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 (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幼:好看。
教:想要吗?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 (1、2、3、4、5、6、...)
教:小朋友有多少苹果个呀?谁来回答。
教:恩,对了,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 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
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教案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通过师生、生生的伸手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32、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类统计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大班幼儿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将图形与分类统计结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四、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3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类统计
一、活动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大班幼儿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将图形与分类统计结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四、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34、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35、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汇报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性综合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用途,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类时钟、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符)、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师生共同进入活动状态。
2、谈话激趣,自然引入本活动主题--时钟。
3、分散幼儿思维,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和回忆的空间。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并把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5、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6、师生共同小结。总结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7、教育幼儿要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反思:
时钟会让人想到时间,所以我根据我班的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制定了教学目标,活动过程幼儿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设计的课程知识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这对幼儿认识时钟和学习生活有巨大的帮助。2、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3、通过幼儿的亲手拨钟实践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6、大班数学优质课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老师需要创造条件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体验自由排序,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专注操作。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演示教具一套,幼儿操作教具人手一份,挂图等材料若干;
2、经验准备:有简单的排序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1:彩色小圆片的排序游戏:请小朋友将手中的彩色小圆片按一定颜色顺序进行排序。幼儿操作后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展示,自我评价奖励小红旗。
(二) 游戏2:找异同。老师出示一幅图,请幼儿认真观察,找到规律并在图示收起后,按要求将所有小圆片放入蛋糕盘。
(三)游戏3:全面看图找规律。请幼儿认真读图,找到几何图形的排列规律后根据记忆进行操作。
(四)游戏4:听题送几何图形回家。题目要求:横排同颜色,竖排同形状。
(五)活动小结:
1、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面红旗,为自己加油。
2、找找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序。出示有规律排序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在哪些地方有这些排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线,通过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和自己操作的排列规律,让他们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其次,在环节的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本次活动在组织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自身语言的表述能力要加强提高。
2.在组织第二个环节:幼儿给图形排序时,我当时想让每个幼儿都来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序的,而没有把握住时间,致使后面活动的时间有些仓促了,若是让每组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会更好些。
37、幼儿园大班数学交流课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38、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糖果
一、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
2、在记录中观察发现5的分解规律。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5颗糖果、3个动物布偶。每位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5的分解。
活动难点:发现5的分解规律。
四、活动过程
1、每位有5颗糖果(可用别的东西代换),两个动物布偶,一张记录纸和笔。老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朋友吃,请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方法,并请小朋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表扬积极参与的小朋友。
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作为老师应充分地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去探索、思考、并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急于告诉幼儿答案。大胆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实物时,在操作过程中他们逐渐体会到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
反思:在介绍分法过程中,幼儿通过表过加深数分解含义,可以减少老师的讲解演示。
3、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
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种)
5人分解怎么排列才更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顺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幼儿充分的思考空间,了解两组数的互换与互补规律关系,让幼儿自己知道这样的分法即有序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请小朋友按照这个顺序自己将记录纸上5的分解重新排列。
反思:记录将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认识。
4、与幼儿重温3、4、5的分解方法。
反思:老师可以要求幼儿运用新的规律重温知识,促进幼儿知识迁移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5、请幼儿观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3有2种分法,4有3种分法,5有4种分法。)
39、大班数学活动示范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5的减法》
活动目的:
1、学习5的减法,学会正确计算5的四组减法。
2、幼儿通过操作,理解加法的计算过程,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的减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学习5的减法。难点:在操作中掌握5的减法运算。
反思:幼儿知道1个实物和4个实物合起是5个实物,从5个实物中拿走1个大家也知道剩下4个,但幼儿比较难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操作幼儿能掌握5的减法。
活动准备: 5的组成列式若干,5以内的运算列式若干,背景图一幅,1—5数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鸟五只、小鸭五只)
反思:幼儿对抽象的减法运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兴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实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儿能运用表象进行减法运算,因此准备了以上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奥尔夫音乐《火车快飞》幼儿“开火车”进场。
反思:用歌曲与数、形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律动进来,提高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开火车”复习5的组成。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中答对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开动火车。
“开火车”游戏——老师“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5的组成列式);幼儿“嘿嘿,我们的火车××点开”
请部分积极发言幼儿上来玩“开火车”(配合音乐)教师:火车要开,请你上来。
游戏重复玩两次,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鲁斯卡娅说过:“游戏对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数概念,从而提高对5组成的复习的兴趣。在玩开火车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回答问题,通过幼儿自己努力终于坐上长长的火车。
2、出示背景图
1、老师:我们开火车来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树有花好漂亮,小朋友们看看,大树上来了几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数字几来表示?(5)这时走了几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数字几来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还剩下几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一号)我们用算式来表示:5—1=4
2、草地上的热闹声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们看谁来了?(教师表演蝴蝶)我们数一数有几只蝴蝶飞来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两只蝴蝶飞走了,(以下过程同上)
3、过了一会,小鸟也飞来玩游戏,小朋友看有几只小鸟飞来了?又飞走了几只小鸟?(以下过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谁来了,(教师表演鸭子)有几只小鸭来游泳?过了一会,又有几只小鸭游走了?(以下过程同上下文)
反思: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5的减法,适当的讲解演示,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引导思路,使幼儿获得科学的,系的知识和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中,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在原来基础上,走了,含有减的意思”。反复讲解操作,本次活动的重点也在此得到解决。实物加情景出来,也容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3、、出示操作材料,老师交代要求,幼儿做题并讲解
反思:在讲解中发现有些幼儿开始没有理解减法,但通过自己数实物可以慢慢体会到“原来有5个气球飞走了1只,现在剩下多少只?”题中含有减少之意,应用减法进行运算。
4、:游戏“放鞭炮”
教师:小朋友过年时最喜欢玩什么?(放鞭炮)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放鞭炮的游戏。
放鞭炮游戏——玩法1( 出示刚刚学过的5的减法或4以内加减运算列式)老师“过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响几声”老师答对了幼儿一起说“嘭”,老师答错了幼儿一起说“唏”。玩法2(请几个幼儿上来,头一人当导火线,)出示刚刚学过的5的加法或4以内加减运算列式,老师“过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响几声”,下面的幼儿当裁判,答对了幼儿一起说“嘭” ,台上的幼儿鞭炮爆炸,答错了幼儿一起说“唏”。(可以再给幼儿纠正的机会)
反思:数学游戏是塑造幼儿认识结构的有力杠杆,“放鞭炮”游戏内容完全依从本次教学,促进幼儿对5的减法认识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直学习,并喜欢数学。
三、结束部分
歌曲游戏《新年真热闹》结束活动。
40、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的小动物(10以内的加法)
活动目标:
复习10以内的加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事先把《救救地球》幼儿用书第12页的树木、花朵、蜜蜂、小鸟、松鼠和蜗牛等图片制成头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树木、花朵、蜜蜂、小鸟、松鼠和蜗牛,想象大家正一起在公园里玩。
2、扮演树木和花朵的幼儿,听到音乐便慢慢站起来,踮起脚尖,尽量伸展身体,长成树或花。
3、当老师说:“树木和花朵能使空气清新,有一只蜜蜂飞到红色的花朵上面采蜜。”一只“蜜蜂”便要飞到红色的“花朵”旁边,当老师说:“有另外5只蜜蜂飞到黄色的花朵上采蜜。”另外的5只“蜜蜂”便要飞到黄色的“花朵”旁边。
2、请幼儿说出分别在两朵花旁的“蜜蜂”数量,老师在白板写上:1口5=口。
3、向幼儿提问:
公园里共有多少只蜜蜂?
怎样计算出来?
4、请一位幼儿在方格里写上符号和数字,请其他幼儿看一看答案是否正确。
5、活动依此类推,让幼儿运算10以内的加法。
6、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第12页加法练习。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开头是用故事和小动物开始进入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很积极的配合和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数小动物的数量都数的很对,多少只加多少只都回答的很快,个别幼儿在算的时候是对的,但是说出来是错的,但这个别的是小问题,经过提示修改都能改正过来,但是主要的问题出在让孩子自己算的方面的上就不是很理想,在做算数题的时候,我是每个孩子发十个瓶盖当辅助教具,部分孩子就能很快的把算数结果写出来,但是个别的呢经过老师的引导都会算对结果,个别的孩子几乎不知道如何下手,都知道把瓶盖分两批拿出来,但是一合起来结果就错了。所以在这个孩子自己的算数上要多多练习。
41、大班数学活动优质课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超市游戏》
游戏目标:
1、能按物体的大小、多少、粗细等进行排序和分类,能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
2、增强对数学游戏的兴趣,对金钱的社会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游戏准备:
1、不同大小、多少、粗细、长短的农作物若干。
2、每人一套数字卡片作为代用人民币。
3、把桌子按超市柜台的大致结构摆放。
游戏过程:
1、讨论: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有哪些农作物?
2、教师提议办超市,让幼儿按粮食、水果、干果讲行分类摆放。
3、带领幼儿检查分类是否正确。
4、让幼儿选择一种农作物,按它们的大小或多少或粗细依次摆放,布置柜台。
5、请幼儿合理标价。
6、请配班老师扮顾客买东西,学习10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
7、把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进行游戏或者请听课的老师扮客人买东西。
8、教师以经理身份结束“一天的工作”,问幼儿挣了多少钱,并组织幼儿讨论用这些钱做什么。
游戏分析:
为了让孩子们熟悉钱的换算和运用,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组织安排了这次游戏,并在设定角色游戏时,以适当的角色进入他们的活动,让幼儿来购买物品,清点客人的人数,或分配礼物,把10以内数的学习,贯穿在游戏当中,逐步渗透,个别引导.既让幼儿感知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复习分类、排序、合理标价,加减运算,熟悉了人民币的兑换和运用。
下面是游戏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一段对话:
顾客(听课老师):我想要标价l元的茄子1个、标价5元的茄子1个。
售货员(幼儿):一共需要6元钱。
顾客:给你10元钱,你该找我几元钱呀?
售货员:应该找您4元钱,这个柿子很甜的,你想要点儿吗?
顾客:那你再给我称5元钱的柿子吧。
售货员:那你还得给我钱。
顾客:我给你10元钱了,还要给你钱?(顾客拿了6元钱的茄子和5元钱的柿子就要走)
售货员:(一把夺过茄子和柿子)不够啦,你不能拿走!
顾客:我给你那么多钱了,为什么不能拿走?
售货员:不对,反正不对,不能拿走!
顾客:你看这两根茄子一共6元,对吗?
售货员:对。
顾客:我给你10元,你该找我多少?
售货员:4元。
顾客:我没用你找钱,再买5元的柿子。
售货员:你应该买这个4元的柿子。
顾客:我就不喜欢这个4元钱的柿子,我想买这个5元钱的柿子。
售货员:5元比4元多l元。
顾客:那你找l元钱给我不就行了?
售货员:不对,我欠你4元,你欠我5元,你欠的比我的多。
顾客:多多少呀?
售货员:多l元,是你应该给我1元。
活动反思:
从以上对话和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清醒的角色意识和认真的游戏行为,还有精确的计算头脑。游戏过后,扮演顾客的老师对孩子的表现赞不绝口。
另外,孩子在开始的排序活动中,自行选择某种农作物,并按不同的标准进行排序,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按大小、多少或高矮进行排序。有一个孩子带了一棵白菜,我问他怎样排序,他不慌不忙的摘下每一片白菜叶,把最大的菜叶整齐摆放,较小的菜叶,最小的菜叶分别重叠。我问他“谁教给你的?”“我帮妈妈择菜了!”原来劳动的时候也能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这些给了我新的启示。
通过游戏活动,孩子们还对钱的社会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了钱不仅能满足个人、家人、朋友的物质需求,还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实现人生的部分价值。“我要买很多的东西给我爷爷奶奶!”“我要开个方便面工厂,生产味道最好、营养最全面的方便面!”“我要开个希望小学,给那些没钱上学的小朋友读书!”……
42、大班数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简单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简单规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
2、养成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3、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各一(○□○□○□;○□□○□□○□□;○□△○□△○□△);“奇妙的书”教育挂图(封面是彩虹,从第一页到第七页依次是一颗红色的草莓、两个橙色的橘子、三根黄色的香蕉、四个绿色的西瓜、五株青色的奈果、六颗蓝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图片几组(从儿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从树芽到小树再到大树;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等等)。
2、学具准备:操作纸、记号笔、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请幼儿读一读每张范例条上的图形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范例条○□○□○□,提问:有哪些图形宝宝在排队呀?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它们的队伍后面还可以怎么排呢?它们的队伍排列得很整齐,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圆形,用B表示正方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 AB A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的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2)出示范例条○□□○□□○□□,提问:看看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它们的队伍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B ABB AB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3)同样,出示范例条○□△○□△○□△,引导幼儿小结ABC ABC ABC排列的规律。
2、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找出书中的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从封面到第三页。
封面是彩虹,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页上是一颗红草莓;第二页上是两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页上是三根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照页码猜水果的个数,按照彩虹的颜色来猜水果的颜色。)教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再引导幼儿完整地阅读大书,发现书中的规律。(水果的个数跟书页数一样都是从少到多;水果的颜色跟彩虹颜色排列的规律一样,都是从红色到紫色。)
(2)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出示图片)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植物也是这样(出示图片),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3、幼儿操作活动(自由选择操作材料)。
(1)看图形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2)按照排列规律画出图形。
(3)按照动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幼儿展示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4、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高,教育活动的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生活中,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精干简练,突出重点。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练习,并运用到生活中。
4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幼儿在圈一圈、分一分、转一转、扔一扔等活动中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44、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黑白棋大赛》
活动目的: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记。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五、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六、延伸
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7,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教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6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5、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猫钓鱼》
活动名称:小猫钓鱼(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理解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连减题。
2.看图编述连减算式的应用题,初步感知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道10以内的加减算式。
2.苹果10个。
3.教学情境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拍手问答。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师:小朋友小朋友我问你,8-2等于几?
幼儿:老师老师告诉你,8-2等于6。 ……
(二)游戏:正话反做。
幼儿听教师口令做相反动作,如教师说“起立”,幼儿坐下。
(三)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画面。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画面内容:天气真好啊!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都在干什么?(请幼儿讲述)
2.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学习10以内数的连减。
(1)教师示范编应用题。如:河里原来一共有10条鱼,被小猫钓上来3条,现在小猫又钓到了一条,河里还剩下几条鱼呢?
(2)请幼儿列算式10-3-1=6。
教师:10减3再减1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出等于6的?
(3)幼儿继续看图,根据小鸟图来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完成练习。(8-2-1=5)
(4)复习巩固连减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第3个数。
(四)幼儿编述连减情境并列算式。
1.教师写出连减算式,请幼儿编述连减的应用题。
2.教师出示10个苹果,请个别幼儿用动作表演一个连减算式的情境,其他幼儿列出算式并报出得数。
3.幼儿相互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减算式来表示。
(五)游戏:对卡片。
教师: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道算式。老师编一道应用题,请你看一看,是不是你卡片上的列式,然后算出得数。
课后反思:
本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连减算式的意义,编述连减算式的应用题,列算式并计算得数。
46、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相关文章
-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的小动物(10以内的加法)
-
大班数学交流课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加减法》教案反思
-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数学加减法》教案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反思
-
大班数学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法的运算》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法》反思
-
大班数学课教案《学习口编10以内加法》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复习20以内加减法》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口编10以内加法应用题》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反思
-
小学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案 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文章
-
复习8的组成的数学教案
-
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的教案
-
数学活动——长短、宽窄、厚薄排序
-
教孩子学习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
帮孩子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的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骄傲吗:学会去掉多余的部分
-
激发幼儿数学兴趣的大班主题教案:我会编加法应用题
-
幼儿园小班动物数学:兔妈妈的萝卜
-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组成》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9的分合》反思
-
大班数学课教案《6的分解和组成》反思
-
大班数学课教案《自然测量》反思
-
中班--快乐的长颈鹿
-
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活动:小动物过冬
-
辅食中特别需要补充的营养
-
大班健康领域《身体的支架》教案反思
-
防水推销语34句
-
商业综合体广告宣传文案35句
-
白酒展示朋友圈文案3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