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论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论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业或活动的成功,必须使其思想和行为都适合于客观的规律。对大多数儿童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是枯燥的 ,我们知道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着一只饥饿的老鼠,一根控制杆连系着食物箱。老鼠在箱子里活动,每压一次控制杆就能得到一颗食物。这样,老鼠不断地压控制杆,不断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学会”了这种取食方法。在这里,取到食物就是对老鼠操动控制杆的一种强化。随后,斯金纳重复对鸽子、猫等动物进行类似的实验,都证明,及时地给予报酬、强化、是促进动物学习的主要因素。
由动物而推断人,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强化”在他的教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通过操作性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的行为单位可以被学会,或者一个现存的行为单位可以被精炼。而要使教学或者训练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很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操纵这个过程的技术――建立一个特定的强化列联。也就是根据学习的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不断地给予强化,促使学习者向着学习目标迈进。
根据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一位教师要实施让幼儿养成某一习惯,必须考虑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教学内容最终是要通过幼儿的学习行为的获得来表示的。其次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化物。这种强化物包括两种:一种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操纵的材料具有强烈的兴趣性;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奖励,譬如教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赞语,一个五角星,一件奖品等等。第三,强化的最有效的安排,即教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作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都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次数能提高到最大限度。因为兴趣是学好每一样东西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点已经得到教育学家的肯定。
下面结合其理论谈谈具体如何做?
1.兴趣能调动一个人内在的积极性。学习心理学指出,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依赖于对学习的兴趣。越是有趣的事物或活动,越能激发人的行动和大脑活动的积极性,这个积极性的具体标志,就是注意力。可以说,幼儿对某一事物一旦产生了兴趣,对学好这就有了一半的保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也认为:“人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通过操作性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行为单位可以被学会。”这个操作性强化,就是运用多种生动形式,对某一确定的内容进行反复教育,使形式的魅力转化为对所学内容的魅力,即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学习者向着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