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实验”之于师幼关系
时间:2022-10-11 17:14:57
A+
“破窗实验”之于师幼关系
破窗实验――心理学家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心理学家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过多久,这辆汽车的其他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又过没多久,这辆汽车被人偷走了。
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的破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的更换或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其实,不仅窗户玻璃被打破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而且其他方面的东西被打破也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东西。
这个实验带给我一个启示:孩子一有问题行为就应该制止,不然事情就会越来越糟糕!
于是在实际面对孩子的时候,我试图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引导指正。比如做早操时,范范蹲下玩,用手勾画方砖间隙的泥沙,我就提醒他站好队。他不听,我就跟他讲做操应该怎样做,站队应当如何站,老师喜欢你认真做操的样子,云云。可是他就是不买帐。更糟糕的是,别的孩子也模仿他的样子,好象做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似的,上劲地玩起来。说了这个,那个蹲下,此起彼伏,象是捉迷藏。再比如上课时,CC突然站起来做个鬼脸,搞得大家哈哈大笑。自然我要教育一番,提醒她注意常规要求,遵守活动纪律。照理说应该好了吧?结果更晕了,他居然躺在地上装睡,可乱套了。
事后我跟范范交流。我问他来幼儿园高兴吗?他说不高兴。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我老批评他。我懵了。我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原则,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有错必纠,这有什么错?再说我并没有经常批评他呀!我反思自己的言行,才恍然大悟:好像只有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之间才有互动-――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做的好的时候我毫不吝惜表扬,可是经常做不好,自然批评也就多。孩子的感受就成了这样!!
CC妈妈说,多表扬我的孩子,她可勇敢了!在头皮上打针,只要一表扬,就一点儿也不哭!吃药不论中药西药,从不皱眉头。说心里话我挺佩服她的,我象她这么大的时候最怕打针,一打针就哇哇的哭。不过上课搞鬼,又实在不想表扬她!只有从她的上课表现来分析:她有病,来园时间少,与孩子交往合作的活动少,所以经常搞个出格的来吸引别人的眼球。看来是我关注她的优点少,一味批评教育,没给她足够的表现机会。
鉴于此我认为,有错必纠对于幼儿是不合适的,不符合《纲要》中所提倡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的要求。老盯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破窗”,就防不胜防,孩子就难以建立起自己内在的纪律。不如换一个角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严重错误都可以忽略,只要是闪光点都可以放大影响。后来我改变了评价策略:好事情能表扬的,我就尽量表扬,越是当着家长越表扬;不好的我能假装看不见的就假装看不见,我不接你的招,非批评不可的我就私低下提醒提醒。后来两个孩子都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表现越来越好。
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的破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的更换或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其实,不仅窗户玻璃被打破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而且其他方面的东西被打破也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东西。
这个实验带给我一个启示:孩子一有问题行为就应该制止,不然事情就会越来越糟糕!
于是在实际面对孩子的时候,我试图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引导指正。比如做早操时,范范蹲下玩,用手勾画方砖间隙的泥沙,我就提醒他站好队。他不听,我就跟他讲做操应该怎样做,站队应当如何站,老师喜欢你认真做操的样子,云云。可是他就是不买帐。更糟糕的是,别的孩子也模仿他的样子,好象做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似的,上劲地玩起来。说了这个,那个蹲下,此起彼伏,象是捉迷藏。再比如上课时,CC突然站起来做个鬼脸,搞得大家哈哈大笑。自然我要教育一番,提醒她注意常规要求,遵守活动纪律。照理说应该好了吧?结果更晕了,他居然躺在地上装睡,可乱套了。
事后我跟范范交流。我问他来幼儿园高兴吗?他说不高兴。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我老批评他。我懵了。我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原则,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有错必纠,这有什么错?再说我并没有经常批评他呀!我反思自己的言行,才恍然大悟:好像只有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之间才有互动-――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做的好的时候我毫不吝惜表扬,可是经常做不好,自然批评也就多。孩子的感受就成了这样!!
CC妈妈说,多表扬我的孩子,她可勇敢了!在头皮上打针,只要一表扬,就一点儿也不哭!吃药不论中药西药,从不皱眉头。说心里话我挺佩服她的,我象她这么大的时候最怕打针,一打针就哇哇的哭。不过上课搞鬼,又实在不想表扬她!只有从她的上课表现来分析:她有病,来园时间少,与孩子交往合作的活动少,所以经常搞个出格的来吸引别人的眼球。看来是我关注她的优点少,一味批评教育,没给她足够的表现机会。
鉴于此我认为,有错必纠对于幼儿是不合适的,不符合《纲要》中所提倡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的要求。老盯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破窗”,就防不胜防,孩子就难以建立起自己内在的纪律。不如换一个角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严重错误都可以忽略,只要是闪光点都可以放大影响。后来我改变了评价策略:好事情能表扬的,我就尽量表扬,越是当着家长越表扬;不好的我能假装看不见的就假装看不见,我不接你的招,非批评不可的我就私低下提醒提醒。后来两个孩子都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表现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破窗实验”之于师幼关系
-
关于教师该怎样用好激情之“法”
-
关于小学教学 “我—你”关系对教师温馨评语的解读
-
关于小半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的研究报告
-
幼师观察实录-幼师要灵活多变:学习活动“小动物冬眠”中的一个片断(原创)
-
关于幼儿园特色教育—“珠心算”的再认识
-
幼儿园安全管理: 浅谈“安全教育与幼儿成长”的关系
-
关于幼儿在园“安全隐患”的思考
-
幼儿园工作经验交流: 明确关系找准着眼点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师幼互动研究:有感于幼儿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
幼儿园教师感悟:我看“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
关于地球“变脸”之谜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
-
关于小学一堂好课的“五个实”和“六个好”
-
关于数学教学走出“题海”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