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

首页 - 儿童故事

[童话知识] 古典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存在方式

时间:2022-10-08 03:05:26 A+

[童话知识] 古典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存在方式

[童话知识] 古典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存在方式

  传统童话在类型的生成上存在着某些世界意义的共性,这一点我们不难从世界各国的传统童话中发现。但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等方面的差异,又使这些相似的固定类型表现出了某些细致的差别。比如在东方流传甚广的民间童话类型“老虎外婆型”,在西方则为家喻户晓的“小红帽型”,两者都是表现小女孩智胜猛兽。但一个以“老虎外婆”的形象来演绎故事,而一个则以“狼外婆”的形象出现。这就是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再如西方的“白雪公主型”和东方的“白鹅女型”都是表现受继母迫害的小女孩历经九死一生的磨难后,最终靠神灵的托庇而得到了幸福。然而,“白雪公主”的娇嫩、高雅和“白鹅女”的善良、纯朴又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民族不同的理想追求;还有西方的“天鹅处女型”与东方“蛇郎型”、“田螺姑娘型”都是描写仙女与凡人的结合、离异,只是由于东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因素,一个表现得比较浪漫一些,而另一个则表现得更为朴实含蓄一些;此外,像中国著名的“七兄弟型”,充分体现了东方民族提倡和睦团结,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战胜强敌;而西方则有勇敢的“小缝衣匠型”和“士兵型”,也是充分体现了西方民族的提倡依靠个人奋斗,赞美勇敢无畏精神品质的个性特点。的确,东西方相类似的童话类型还有很多,例如“灰姑娘型”、“三根金头发型”、“大拇指型”、“青蛙王子型”、“负心汉型”等等,这些形象类型东西方大体相似,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所以在童话形象上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比如王子变成了聪明英俊的英雄;公主变成了富家的女儿;和尚代替了牧师;圣母玛丽换成了幸运女神;助人的神通常换作了龙王等等。这些形象类型在细节特征上的变化,使东西方的童话类型保持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风味。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传统童话形成了如此广泛的国际性相类似的童话类型呢?有人说是因为它们同出一语系(印度或阿拉伯语系),也有人说是出于人类处在相同社会发展的阶段上,所经历了某种共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这当然可以解释一些童话类型的现象,但实际上还应当注意的是传统童话所形成和流传的共同的方式,无论东西方都是通过人们口头流传的方式一代一代加以修改完善,这种相同的说故事形式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许多特定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的套路,而人类社会某些共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极易形成某些相类似的故事演绎套路,所以东西方童话类型的相似性是不足为奇的。此外,当然也不能忽视东西方文化交流对传统童话的互相渗透和影响。西域曾经是东方通往欧洲的大门,从历代所搜集的民间童话看,维吾尔族、蒙族、藏族等西部民间童话与西欧的传统童话最为接近,童话类型也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而同时,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对民间口传的童话产生影响。这种互为渗透使民间童话的类型就更为接近和稳固。传统童话类型的演化是一种长期而缓慢的文化进程,除了数量的增加和故事情节的完善,几千年来几乎无根本性的变化。类型化的人物特征也就成为传统童话区别于现代童话的最显著的形式美学特征。

  传统童话的类型化曾经是现代文学童话模仿的榜样,也是突破的参照体。19世纪西方童话所走过的道路证实了这一点,后来,风格化的现代童话形成的突破口就在于对童话人物形象塑造的革命,由类型化的模式向个性化塑造的发展。因此,传统童话类型化对现代童话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传统童话类型创作中所体现的积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本质也对现代童话的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传统童话类型的分析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表层叙述中,传统童话用大胆的幻想,以及大量的变形人物、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充分表现自己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当然,最终它揭示的仍然是现实社会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因此,大量用变形、幻想创作的传统童话充满了社会伦理、价值观念、世态炎凉的说教,充满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气息。传统童话用自己幻想的翅膀创作出了一个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类型,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巧妙地揉和在一起。这一童话精神对现代童话创作影响极大,可以说现代童话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童话的这种精神,只不过将自己的创作向更加的个性化和风格化的方向发展,而突破类型化对作家的约束。当然,后者的突破正是建立在前者伟大的贡献上的。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