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

首页 - 知识学习

一年级下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时间:2023-04-30 12:22:10 A+

一年级下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一年级下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设计意图: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四、说话训练

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设计意图:

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2、一年级下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此,本教学设计重在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2.准备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照片。

学生准备: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学生做游戏时的照片)导入:同学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快乐吗?为什么?(生交流)

2.揭题:是啊,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文题目: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以课间游戏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情境,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都玩了哪些游戏?他们快乐吗?

2.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读顺,边读边对照生字条圈出12个会认字和1个多音字。

(2)读完诗歌后,标一标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3.指名读课文,圈画游戏的名称,读准读好这些短语,读出短语的轻重。

4.交流正音。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它在本文中读děi。读准平舌音怎和翘舌音绳。 图片 跑得快 得到 得劲儿

(2)课件出示表示游戏名称的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读好词语。

(二)识记生字。

1.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2)归类识记生字。

①出示游戏活动图片及相关词语,自由读一读:跳绳、讲故事、打排球、打篮球、打羽毛球、开运动会。

②动作模仿识记跳绳。跳字是什么偏旁?能做个跳的动作吗?( 跳与脚有关,是足字旁;绳是绞丝旁,和丝线有关。)

③哪些生字还可以利用偏旁来识记呢?(讲、排、篮、球)

④加一加,换一换识记羽、戏。(两个习加一加,认识羽;与找换偏旁,认识戏。)

⑤偏旁归类识记连、运。

2.合作朗读,发现规律。

(1)师生合作朗读游戏名称,老师说动词,学生说名词。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前面的字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跟着的是表示名称的词。)

(3)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本课要认的生字大部分在游戏名称里。教学时,教师把识字、读词语融于一体,增加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两个生字讲、许。

2.指导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各描红一个,再临写几个。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

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

以本课生字复习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二、朗读感悟,迁移运用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的意思。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4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结合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等词语。

5.完成小创作。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9.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

本文文字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理解。因此,这里并不需要过多分析,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通过小创作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不错!老师也写诗歌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诗歌。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一个人玩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保底要求,但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特点,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玩、很、当、音、行,指名认读。

2.游戏闯关:填一填,给生字找家。

玩 很 当 音 行

图片

3.课件出示这几个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

4.小组交流这几个字的横画的写法,教师及时点拨。

5.学生独立完成这几个字的书写,先描红再临写。

6.展示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经验,本课这几个生字比较容易写,所以教师重点点拨关键笔画,可放手让学生独立书写,培养了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 很好

两个人玩 很好

三个人玩 很好

许多人玩 更好

3、一年级下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做等1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觉。

2.借助插图和朗读,读懂诗歌第1、2节。

3.感受我的心情变化,体会我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从接引出题目

1.用小朋友排队理解接。

2.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3.学习生字接:小手拉在一起就是接,所以接是提手旁。

4.指导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1.自由读小诗,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

拼读多音字,并组词:觉分别读jao(睡觉)、jue( 感觉)

3.读通句子。

出示:

句子1: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句子2: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4.再一次读整首诗。

三、引导学习第2节,感受心情的变化

1.自由朗读第1节小诗,圈圈第1节共几句话。

2.学习第1句。

(1)读诗歌,想画面。让学生说说,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想象心情,在黑板上画一个笑脸。朗读句子。

3.学习第2句。

(1)借助插图,体会心情: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呢,这时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心里会想什么?

学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读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唉,我好想再多玩-会儿啊。

(2)随机学习生字再:指的是第二次,如,再见、再来等。

(3)根据学生的回答,画一张哭脸。

(4)朗读句子,指导读好唉、啊。

4.学习第3句。

(1)教师引读第3句:不.学生接读: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2)创设情境用各种各样说话。

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的梦。

小结:你们的梦有的甜蜜,有的有趣,有的可怕,有的快乐,这就是各种各样。

(3)根据体会到的心情,画一张笑脸。朗读句子。

5.回归整体读。

小结:从不开心忽然又变得开心了,文中用了不过这个词语来连接。

四、课间操:

踩什么,踩影子;

做什么,做好梦;

跳什么,跳房子;

讲什么,讲故事;

我和伙伴真快乐!

五、自由练读第2节诗,体会心情的变化

1.自由读第2小节。

2引导找出诗中明显信息。这节诗中我的心情变化与前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心情不好是因为什么?心情好了是因为什么?

3.反馈交流,结合学习词语伙伴。

4.想象心情,朗读好第2小节。

六、写字指导

1.观察过、这、各,发现书写上的注意点。

2.指导书写。

过、这:强调书写的笔顺,示范走之的写法。先练习书写走之,再写好整个字。

各: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略大。

4、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掰、扛、摘、扔、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会写往一个字。

教学重点:

1、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会写生字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猴子。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小手准备。(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小猴子下山。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3组词语

(1)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捧着

扩展:1)利用图片做动作。

2)用掰、扛、摘、扔、捧、抱、追这几个动词中的一个字说一句话。

(2)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3)蹦蹦跳跳

词语积累:又( )又( )训练。

AABB式词语训练

三、学习课文。

1、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了很多地方,那么它都去了哪里呢?你能把这些地方找到吗?(PPT填空)

玉米地 桃树下 西瓜地 树林里 空着手

2、绳结梳理课文

(1)板书绳结,贴出地点。

(2)请生贴关键字词帮助梳理课文。

3、结合插图对比情节绳四人小组复述课文

4、总结主题

现在课文讲完了,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小猴子最后为什么还是空着手回家了呢?谁来说一说?

有时候,我们小朋友就像小猴子一样,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做一件事情不喜欢了,就放弃了,这样子,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始有终。

四、写生字往

(1)观察字形。

(2)说出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主笔位置。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同桌评价。

(4)与之前学过的生字住进行比较。

五、家庭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5、一年级下树和喜鹊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树和喜鹊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多种方法反复诵读中复习生字、词语,奠定牢固的语文基础。

2、通过观察图画,结合生活实际,与小组伙伴共同交流等方法来领会课文内涵,同时获得阅读方法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有朋友才有快乐,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团结友爱会使同学的相处更加快乐。

教学难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第一个猜出来。

二、复习旧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与喜鹊》,跟着老师写课题。

1、读课题。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树和喜鹊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就让老师看看大家准备工作做好了吗?

3、考察字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领读不带拼音的字宝宝。

(2)男女同学赛读词语。

(3)挑战读含有生词的句子。

4、听故事录音。

5、自由读课文:

(1)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体会只有的意思

(相机板书: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周围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看图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4、树和喜鹊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让我们自己阅读后面的课文找出答案吧。

出示自读要求:

(1)树和喜鹊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2)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产生变化的?(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6、汇报交流结果:

7、是啊,树和喜鹊都有了朋友他们很快乐,同学们,你们快乐吗?

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快乐)

8、让我们来看看树和喜鹊与他的朋友们是怎样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9、出示第五自然段:

(1)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的什么事?

(2)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照样子说词语。

(3)体会快乐,指导朗读。

10、出示第6自然段,仿写也句。

四、总结全文

有朋友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有朋友才有快乐!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孤单)

很多树很多鸟窝很多喜鹊(快乐)

有朋友才有快乐

6、一年级下咕咚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咕咚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熟、拦等2个生字;会写吓、象等2个字。

2. 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3.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2、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回读全文。思考:

二、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1、师引出熟:小朋友们吃过木瓜吗?木瓜甜甜的,你们看,木瓜的皮金黄金黄的,这样的木瓜就是熟了的。出示熟,读准音,辨析字形,组词。

2、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掉进湖里,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咕咚。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兔子光凭耳朵听到的声音判断事情的错误。

过渡:那小动物们听到咕咚的声音,都是怎么做的呢?先看看兔子吧!小朋友们自己先来读一读。

1、 小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有什么表现?(预设:吓了一跳)

学写吓字,注意口字旁的位置。

2、 小兔子吓了一跳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预设:拔腿就跑)

仔细看看图,知道拔腿就跑是怎样跑吗?谁来做一做动作表演一下?(跑得很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贴图:兔子,板书:跑)

指导朗读(我好像看见了一只跑得特别快得小兔子。这只兔子跑得真快啊!哇!一溜烟就跑了,跑得好快!)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句.(指名读3-4,齐读)

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啊?(因为兔子吓了一跳,好害怕;咕咚可怕极了。)

3、指导朗读兔子的话: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① 请你来当当这只兔子,读一读。(我听出来了,兔子你在叫呢,真害怕!)

② 谁再来当当这只害怕的兔子,叫一叫?

③ 兔子你为什么这么害怕?你以为咕咚是什么东西呀?

(预设:妖怪、怪兽、水怪。。。。)

那兔子,现在有水怪在后面追你呢,你害怕地叫起来-------生读。

4、点拨:这是一只多么慌张的兔子啊;哇,真可怕啊!我看到了一只胆小的兔子啦;)齐读。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其它小动物们光凭别人的话,盲目跟从的错误。

1、 师:兔子这一叫吓着了哪些小动物?(预设: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

学写象字,注意笔顺和弯钩的写法。

2、(出示插图二)师生合作读。

瞧,兔子这一叫,吓着了一连串的小动物,老师想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这一段。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合作。男生读蓝色部分,女生读红色部分,黑色的部分由老师来完成。好吗?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咯!

3、引导发现,小动物们叫的句子和跑的句子。

发现了吗?红色部分的句子,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 叫。蓝色部分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 跑。

4、学习跑的句子。

咱们就先读读写他们跑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齐读。

听到别人的叫声,他们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34名。板书:小猴儿子 跟;狐狸 山羊 小鹿(大伙) 跟;大象 跟]

5、小结:像这样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的行为,老师送它一个词叫跟从。

6、学习叫的句子

小动物们都是跟着跑,那他们是怎么叫的呢?我们再去瞧瞧。

出示: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自己来读一读,自由读。

我们先来看看小猴儿和兔子的话,老师发现他们的话有一个地方不一样,我请一个人读兔子的话,一个人读小猴儿的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他们的话有什么不同。

(用一个不好了和用两个不好了有什么不同吗?)

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读得越来越快)

指导朗读:是啊!读得越来越快了,说明动物们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着急,请你来试一试。

是啊,连用两个不好了,使事情变得更可怕,更危险了!

7、分角色朗读。

看来,这话传到后来是越来越严重啊!传到大伙儿呢?(齐读大伙儿的话)

是啊!这话越传越可怕,传到大伙儿那里就变成要-------(生接说)逃命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动物们的话,看看是不是有越来越可怕的感觉。(男生读:小猴子的话,女生读兔子的话,大伙的话齐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明白道理

1、大家全被吓坏了,只有一个动物跟大家不一样,谁呀? 请大家自由读第5自然段。想想野牛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2、出示: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大象说: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大伙儿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① 自由读,思考野牛的表现跟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

② 交流反馈:

⑴ 拦住,重点学习拦

野牛为什么要拦住大伙儿呢?他拦住大伙儿干什么呢?

(预设:野牛不相信,他拦住大伙儿---问)

⑵ 问(板画:嘴巴)

他都问了谁呢?(预设:大象、大伙儿、兔子)

⑶ 情境采访

那现在老师来当野牛,采访一下这群害怕的小动物。

师(戴上头饰):大象,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生: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师:大伙儿,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

生(全班):没看见。

师:你们都没看见,(点红:都没看见)那为什么跟啊?小猴儿,你为什么跟啊?生:。。。

师:小鹿,你呢?生:。。。。

师:狐狸,你呢?生:。。。

师:原来你们都是没有亲眼看见(板画:眼睛),就跟着别人跑,跟着别人叫,这样的行为,送你们一个词叫:盲目。意思就是说,好像盲人一样,看不见了,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别人怎么说就跟着说,自己没有想法。比如说,上数学课的时候,一个人报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其他人想都不想就跟着叫,这样的行为也叫盲目。想都不想就跟着跑,就把它叫做----盲目跟从。

师:小动物们,那你们都跟着谁跑啊? 生:兔子。

师:那我来问问兔子吧!兔子啊,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生: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师:原来兔子也是没看见,而是耳朵听见的啊。(板画:耳朵)

⑷ 导出寓意。

师:好,采访结束了。现在我们再来想想,野牛与动物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你最喜欢谁?

情况一(预设:我最喜欢野牛,野牛会用嘴巴问,用眼睛看。他会思考。他会自己想。)

师:你和野牛一样,真会思考,很聪明。(板画:心)老师把这个聪字送给你。(板书:聪)

情况二(预设:我最喜欢野牛,野牛最聪明。野牛最勇敢。)

师:老师也喜欢野牛,野牛跟大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光凭听到的叫喊声就盲目地跟着跑,它能用心思考呢!(板画:心)

3、小结并板书,

师: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象,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结合教师的小结,在黑板上,将耳朵,嘴巴,眼睛,心合成一个聪字)

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个聪明的聪送给大家,希望你们遇到事情,不要盲目地听,盲目地跟,而能够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三、课外拓展(视频:小马过河)

板书设计:

20 咕咚

兔子 拔腿就跑

小猴子 跟着跑 沉着冷静

一个跟着一个 肯动脑筋

野牛 拦 问

7、一年级下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两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和横折钩1个笔画。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短语,了解意思,知道四季的景物特点。

3、通过看图、熟字比较、借助拼音等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并结合生活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字形的识记。

4、借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联系画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5、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并试着积累语言。

6、感受四季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联系画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并试着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四季童谣》。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完后,老师要考考你。

2、说说这首儿歌中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

3、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课《春夏秋冬》,看老师板书课题。

4、教读课题。

指导读好:春图片,翘舌音,前鼻音;冬图片后鼻音。

二、走进课文,感知四季

1、看图识词,随文识字

(1) 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各是什么季节?

(2)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认识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

①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②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随机纠正读得不准的读音。

③古文识字

④生字霜、风、冬变红,强调并教读,霜是翘舌音,风、冬是后鼻音。

⑤再读词语。

(3) 认识霜和雪

①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的霜、雪。

②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③认识部首雨字头

雨字头的字大都表示一种天气现象。借助字的偏旁识字,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

④用霜和雪组词。

2、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 出示动词吹、落、降、飘。

(2)将词语与动词搭配,出示词串,生试读词串。

(3)这四个场景,你最喜欢哪个,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学习生字吹、落、降、飘。

吹:吹要用嘴巴,所以是口字旁。

落:结合动作识记,雨从天上掉下来是落,用落组词。

降:认识双耳旁,他和落意思差不多,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词降落

古文识字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

师:什么落?

师:什么降?

师:什么飘?

(6) 带上动作齐读第二组词串。

3、你还知道四季还有那些特征。

4、教学第二部分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相机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①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②识记游字。交流怎样记住游字,并口头组词、说话。

③男女生比赛朗读词语,比比哪一组读的准 。

(3)学习第二组词串。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①教学生字:池入

指导读好池翘舌音。

入和人、八比较记忆辨析。

②指导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A、师教读,生跟读。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鸟/入林

B、男女生对读,一组一个。

C、师生配合拍手读

师:青草

师:红花

师:游鱼

师:飞鸟

三、巩固练习,熟记生字

1、出示文中的词语和词串,生字变红,生读词组,读准字音,感受音韵美。

2、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读得不对及时举手纠正。

3、在游戏中巩固识字摘果子的游戏认读生字。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

按照先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讲解,生书空;再描红感受字的间架结构;再在田字格里写字,最后同桌互评修改的方式进行。

春、冬、雪、花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chun

春:三横间距相等,第三横稍长,撇捺舒展,底部的日和第二横差不多宽。

dng

冬:折文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两点在竖中线上。

xue

雪:

指导写雨字头。

雪:上宽下窄,雨字头的横勾决定了字的宽度,竖稍长,3 位于雨字头中间。

hua

花:草字头扁一些,书向里斜,竖弯钩在竖中线上。

feng

风:

认识新笔画飞,教读名称横斜钩

示范写横斜钩,要领:起笔写横,略斜,顿笔后折向下写竖,慢慢向外斜,至末端顿笔向上勾。

口诀:横要平,斜要缓,滑到下面往上勾。

风:先外后里,底部平稳,里面撇点。

fei

飞:横斜钩要圆润,撇点相接像翅膀。

ru

入:先撇后捺要舒展。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3、出示常用的词语,学生读并积累

春风春花春雨

冬雪雪花白雪

入冬入林飞鸟

五、再读课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拓展儿歌《四季童谣》,说说从儿歌中了解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知道了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还认识了不少的生字宝宝,在交流中学到了一些新的识记汉字的方法。回忆一下本节课我们用到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做动作理解记忆,熟字比较记忆等。)

七、布置作业

1、将今天学习的词语及词串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爸爸妈妈说说你喜欢的一一个季节。

2、读其他的写四季的儿歌或童诗。

8、五年级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看图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矛与盾的图片,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兵器?(生猜)这是古时候的两种兵器:矛和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之相关的文言文《自相矛盾》,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看到题目谁有什麽疑问?什麽是矛、盾?谁来帮助他?你说,介绍了形状。你说,介绍了演变过程。你说,介绍了材料。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矛是用来进攻的兵器,盾是用来防守的兵器。

二、读准确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你来评价一下,听出了他读错的词语,评的也不错,看来你听的很认真。谁还想读?你们四个人读,一人一句。字音咬得真准。

3、师: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

4、听老师读,好吗?

5、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6、师:谁还想读?不错,读出这种韵味了。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读明白

1、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还要把它读明白,怎样读懂课文呢?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生:结合注释 师:好方法。

生:多读多想。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联系上下文。 师:不错。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上网。 师:不过咱们在课堂上不能用。

生:借助字典、词典。 师:这无声的教师对学习帮助挺大的。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

2、大家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楚国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究竟在干什么呢?谁先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语、哪一句话的意思?你是怎麽知道的?

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板书:盾 莫能陷)还抓住两个同音字鬻、誉(板书)来理解句意,真会学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你说。你利用以前的字来记住鬻,根据意思来记住誉。方法挺好的。

5、指导朗读: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谁来帮帮他,应该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你再来试试!有进步!谁再来试试?你可真会誉盾啊!

6、接着交流。你读懂了这句话(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抓住了这个双重否定的说法,体会到了楚人的良苦用心,你学习真认真。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你真会读书,把他的心理都读出来了。谁再来试试?尔等真会誉矛也!

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出正确的答案。说说你对(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理解。你是怎样学会的?老师听出来了,你根据注释抓住重点字词或、以、陷,何如来理解句意,很会学习。

8、师: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你说,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你真会读书,还加上了手势,真形象。

9、楚国人被这么一问,有什么反应呢?(其人弗能应也。)你来说,说说你是怎样学会这句话的?哦,你是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这句话的。

10、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四、领悟寓意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麽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楚国人回到家是百思不得其解,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样劝他改正错误呢?是啊,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看来你真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劝人实实在在。

3、听了大家的解释,老师明白了这则寓言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自相矛盾。

4、大家真厉害,轻而易举就读懂了这篇文言文。

五、配音讲故事

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大家看看表上配音的要求,跟着动画,自己试着先配一下。谁愿意来配音?大家的积极性真高,挑三位同学吧,你为楚人配音,你为买东西的人配音,你就为叙述人配音吧。

第一次配音就这么棒,下去自己好好练练,将来的配音员就非你们莫属了。

掌声送给他们,谢谢他们带我们进入这热闹的集市。

六、背诵积累

学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背诵了呢?谁来试试?真厉害,老师为你点赞。还有谁想试试?巾帼不让须眉呀!会背的请起立,不会背的可以看着课本朗读,大家一起来背诵,起

七、拓展阅读

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等,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古人写的文言文,课下,大家搜集来读读,背背,相信你一定会爱上文言文。

9、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向读者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本课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小艇的特点来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先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研读课文时,通过想象、模仿让学生去感受乘坐威尼斯小艇的惬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表格设计,让学生感悟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进而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威尼斯相关图片、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搜集威尼斯小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预习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小艇。

2.教师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与学生一同欣赏。(PPT出示图片)

3.导入:通过查找资料和看图片,我们对威尼斯有了一定的了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写过一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分享资料及多媒体展示,把异国的风光直观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异国的风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讲解重点字词以及特殊词语的词义。

(1)强调字音。

艄读shāo,不读sho。

纵是平舌音,读zng。

簇是平舌音,读c。

(2)学习多音字哗。

做拟声词,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时,读一声huā;表示人多声杂,乱吵时,读二声hu。

(3)指导写字。

艇,写时注意右边的廷要先写壬。

翘,写时注意尧右上没有一点,竖弯钩要拖长,包住羽,各部件都要写得窄一些。

帘字要注意字的平衡和整体布局。

祷的部首是礻,不是衤。

笼下边是龙,不是尤。

3.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威尼斯小艇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注意指导学生表达的语言。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铺垫。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PPT出示内容)

讨论时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尽量用文中的语言概括。

(1)说说小艇的作用。

(2)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的词语)

(3)驾驶小艇的船夫技术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找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语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指导。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自由读。(配乐)

2.指名朗读指定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默读、配乐诵读,进一步熟悉课文,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风光,体会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乘坐了小艇游览了威尼斯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马克吐温先生一起去游览威尼斯,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魅力。

二、研读课文

(一)小艇的样子。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呢?仔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直接写出小艇特点的词语,在书上标记出来。(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像独木舟新月轻快灵活水蛇)

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

3.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看看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

独木舟长、窄、深

新月船头和船艄翘起

水蛇行动轻快灵活

4.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小艇独特的样子,从作者的写法中,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

(二)坐小艇的感受。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找出文中描述坐船感受的句子。(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坐在小艇中的感受还会是什么样的呢?

(三)船夫的技术。

1.默读第4自然段,船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船多拥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遇到极窄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疾速行驶时是什么样的?

2.船夫是怎样操纵自如的呢?找出文中写船夫不一般的驾驶技术的词语。(操纵自如)

3.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就是船夫,在威尼斯的小河上,来往有很多船只,试着用动作演示船夫当时的动作。

(四)小艇的作用。

1.作者开篇就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小艇是如何为人们服务的呢?默读第5、6自然段,完成表格。

2.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人会乘坐小艇?他们要去干什么呢?试着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表达。

3.引导学生对比白天和夜晚小艇的不同。(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晚上,小艇载走了最后一批乘客,就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4.体会作者抓住描写白天和夜晚的情景的句子,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相结合的巧妙。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找出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比喻的妙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结合重点词语通过想象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三、课堂总结

1.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

2.法国作家乔治桑也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威尼斯之夜》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课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比较两篇文章写法的不同之处。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种事物。

设计意图:回顾文章内容,加深理解,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外文章拓展,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

10、五年级下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围绕作者童年时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展开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再去分析作者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通过有感情朗读,品析文中的重点语句,交流议论,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收集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资料。

2.了解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童年生活是幸福的,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那是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小小的发现。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胚胎 祸患 天赋痴迷 绞尽脑汁 嘿伊万诺夫娜 困窘

3.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4.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使我受到了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写我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行,问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几年后在生物课上,老师讲到人的起源,验证了我的发现。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

设计意图:围绕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为下节课的品读、感悟人物精神做好了铺垫。

三、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来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相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①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②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惊喜、新奇)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这涉及了生物学的知识,可告诉学生上中学后会学到,有兴趣的可课外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①朗读这段话,说说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②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会给你们讲解。

①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②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③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①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②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①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②怎样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举例说说对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布鲁诺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这段时间里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火刑柱下活活烧死。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朗读这段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设计意图: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着精神的孩子。)

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

鼓励学生要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

预设:(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4.总结: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特点,再通过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练习表达,活化语言。

11、五年级下跳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跳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跳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通过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并以此为线索来变现船长的临危不惧、力挽危局的主旨的。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艘、航、肆、桅、舱、撕、逗、钩、扭、咧、舱等生字,理解船舱、桅杆、龇牙咧嘴、放肆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讲讲这个故事。

4.辨析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解读船长的思维过程,从而深入认识船长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我们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及初步审美能力等,依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本课的内容,我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完全遵照了这一要求,并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把目标有机的融入到到了教学过程当中去,本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材重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讲讲这个故事。

【教材难点】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材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艘、航、肆、桅、舱、撕、逗、钩、扭、咧、舱等生字,理解船舱、桅杆、龇牙咧嘴、放肆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讲讲这个故事。

【教材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世界文坛浩瀚的星空里,有许多璀璨的明星,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出示图片)谁来介绍一下,出示:他生就一幅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须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髭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列夫托尔斯泰。齐读。

2.他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列夫托尔斯泰的脚步,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师)读:17 《跳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字词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文中的词语你掌握了么?

出示:肆 桅 撕 唬 龇 咧 瞄

艘 航 肆 帽 桅 撕 逗 唬 钩 扭 咧 舱 鸥 瞄

这篇课文要认的字有7个,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我们开火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师提醒易错读音)(肆、撕、龇、咧、扭、艘、舱、桅)

同学们,如果识字的时候,将它们归归类,会记得更牢。

1.出示:艘 航 舱 桅

肆 帽 撕 逗 钩 扭 龇 咧

看,老师重新调整了一下顺序,发现了什么特点吗?

预设:生1:第一行都跟船有关系。

师:第二行呢?

生2:都是跟猴子有关的,而且很多都是描写猴子动作的。

师:你们不仅会观察,而且很会思考。我们先来看看跟船有关的字,老师把他们都送到词语中了。

2.出示:一艘船 航行 船舱 桅杆

会读吗?谁还想再来试试看,你来读。(2人)

(1)我们一起来认认这艘船。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船舱,哪里是桅杆(桅杆就是船上挂帆的杆子。这艘环游世界的帆船很大,它的桅杆约有四层楼那么高呢!船舱是指甲板以下的各种空间。)课文中还有两个词,它们也是船的某个部分,你能将它们都送回家么?出示:横木、甲板。指名上台说。

(2)看,它们组成了一艘船,有时,我们也会说一条船,它们有什么区别吗?(一艘船说明船很大)。记住了么?记住了还得写好它,这个字在写得时候除了要注意左窄右宽,还有哪里需要关注的?(左边舟的一横不出头,右边一竖要出头),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

(3)齐读。

3.我们再来看看描写猴子动作的字,动词讲究搭配,你能帮它们找到好朋友吗?

(1)出示:找朋友

撕 龇 咧 钩 扭 逗

( )牙( )嘴 ( )身子 ( )孩子 ( )绳子 ( )帽子

指名回答

(2)补全龇牙咧嘴。什么是龇牙咧嘴?看,这就是一只龇牙咧嘴的猴子。这只猴子可真滑稽、顽皮。请你读读这个词,读出猴子的滑稽、顽皮。

(3)补全后面的词。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读出猴子的滑稽和顽皮。

(二)初读课文

1.字词掌握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请你来读。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说得还不错,哪些同学还想说的?

预设: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猴子很放肆,摘帽逗孩子,孩子追猴子,一直追到桅杆的最顶端面临危险,这时候船长命令他跳水,使孩子安然脱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2.说得真好,故事就是在他们之间展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故事一般都包含起因、经过和结果。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

2.谁来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出示:水手拿猴子取乐。板书:取乐、起因

3.那故事的经过呢?你也能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么?指名回答。

出示: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板书:追、逗、经过

谁来说说故事的结果?指名回答:出示: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板书:命令、结果

指导分段。这三部分内容分别对应课文的哪几自然段?指名回答(1;2-4;5-6)

总结:你们看,当我们弄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就能快速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起因:

下面,就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故事是如何发生的?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第1自然段)。

点红:取乐,什么是取乐?(开玩笑,捉弄)

水手们怎么会有心情拿猴子取乐呢?指名回答。(这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任务完成了。这一天风平浪静,天气很好。所以水手们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于是就拿猴子取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红:往回航行、风平浪静。你能将水手们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么?指名读(2人)

师引读。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点红:放肆)。什么是放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毫无顾忌。)

(二)经过:

1.猴子是如何放肆的?我们一起到课文的24小节去看一看。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猴子放肆的句子。

2.指名回答。出示:

(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2)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3)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3.猴子先是如何放肆的?指名回答(点红并板书:摘帽子)。接着他又咬帽子、撕帽子(点红并板书:撕帽子 ),最后它又把帽子挂在最高横木的一头(点红并板书:挂帽子)。

4.猴子真是一次比一次放肆(板书:放肆),你能通过朗读,将猴子的放肆表现出来么?还不够放肆,谁再来试试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面对猴子的放肆,孩子又是什么反应?

(相机板书)哭笑不得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

(师手指黑板)猴子一次比一次放肆,孩子一次比一次生气。

师:猴子就这样不断地逗孩子,孩子一次比一次生气,于是就去追猴子。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6.(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内容,男生读描写猴子的句子,要把猴子的放肆读出来,女生读描写孩子的句子,要把孩子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其余部分老师来读。

7.师:于是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这就是故事的结果。

总结:(教师指着板书)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跳水》,知道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也深入到文本中,看到猴子不断放肆地挑逗孩子,孩子的心情也随之发生变化。课后把《跳水》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一听,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在说经过时,可以抓住猴子的几次放肆和孩子的心情变化来说,故事情节就会更加惊心动魄。

四、教学生字

我们一起来写写字。肆帽都是本课的生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横画特别的多。)横画多,间距匀,长短不一要看清。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师范写肆(注意第一笔是横)、帽(上面的竖横折是表示古人戴的一种帽子,在古代,帽子可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中间两横是表示脸,帽子和脸之间有空隙,所以是不能封口的,此外,上面要写得宽一点,下面要写得窄一点)。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描一个,写一个。生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凭借相关语句认识水手们的形象,体会其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2.辨析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解读船长的思维过程,从而深入认识船长这个人物形象。

【教材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文章《跳水》。看着板书,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名学生交流)

2.师:说的不错。指着板书,教师说:正是猴子的不断放肆去挑逗孩子,逼得孩子一步一步去追赶猴子,从而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陷入险境。但是当我们把目光再聚焦到这个故事真正起因时,发现却是水手拿猴子取乐。(板书:取乐)

3.师:那么水手和孩子的跳水有没有关联?他们应不应该为孩子的跳水负责呢?(应该)

师:口说无凭,今天,老师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评判官,用你们的一双慧眼到文中去找证据,说说水手应不应该为孩子的跳水负责?

二、精读课文

(一)板块一:研读水手拿猴子取乐的语句,体会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1.出示学习要求,指名读。

A.默读课文,用 画出文中水手拿猴子取乐的语句。

B.结合具体语句同桌相互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默读、找句子。

汇报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预设:

2.师:找好了吗?谁来说?

生1:我找的句子是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生2:我找的句子是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的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生3:我找的句子是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师:找的挺准。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句子。

师:结合这些句子,谁想来交流自己的想法?指一名学生说。

A.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生:我认为水手应该负责。因为水手们拿猴子取乐,哈哈大笑,所以猴子才变得放肆起来,去逗孩子。因此水手应该为孩子的跳水负责。

师:可见水手的哈哈大笑就是导火索。也是事情的起因。谁继续交流?指生说。

B.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的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生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让孩子很没有面子,所以孩子才会去追猴子。我认为水手是有负责的。

师:谁还想说?

生2:水手大笑起来,这笑声在孩子听来就是一种嘲笑。这种嘲笑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他才会去追猴子。我也认为水手该负责人。

师:你说得真好,水手的笑声就是一种嘲笑,这种嘲笑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他才会去追猴子。继续交流,指生说。(1-2名)C.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生: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是在刺激孩子下定决定要追上猴子。所以孩子才会不管不顾地爬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拿帽子。因此,我觉得水手要为孩子的跳水负责。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水手的这三次笑声音很重要。因为这三笑,让猴子变得越来越放肆,也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水手们一次又一次的笑声更增添了孩子的难堪,让他产生不追上猴子不罢休的心理。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句话。

3.师:现在我们再去回顾一下故事的整个过程,课件出示:

师:各位评判官,现在你们有结论了吧?水手应不应该为孩子的跳水负责呢?

(预设:应该)

师:是的,因为水手们的取乐使得猴子放肆,因为猴子的放肆,导致孩子去追猴子,才产生了跳水的结果。故事情节就这样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互为因果,层层推进,也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2-4小节。老师读水手的句子,男生读描写猴子的语句,女生读描写孩子的语句。(师生分角色朗读片段。)

(二)板块二:解读船长的思维过程,辨析船长的方法好在哪里。

师: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船长出场了。(出示第五小节,齐读。)

师:他用了什么方法救了孩子。出示句子,请学生读。

师:只有跳水这一种方法吗?如果当时你们也在现场,你们会想到哪些方法救孩子?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时间3分钟)

交流(预设:用软垫接、水手们爬上桅杆救孩子、让孩子自己爬下来)

师:通过小组讨论,大家提出了这些假设,接下来我们就要去验证假设。请各位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想一想这些方法可行吗?

学生交流,预设:

A.生:我觉得用软垫接这个方法不可行。因为文章开头这样写: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但甲板上根本没有软垫。

师:你考虑到了当时的环境因素,所以这个方法不可行。(板书:环境)

B.生:我觉得爬上桅杆救孩子这个方法不可行。因为上节课说到:桅杆很高,有四层楼那么高呢。爬上去需要很长时间,而此时的孩子在横木上已经摇摇晃晃的,只要他一失足掉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师:你考虑到了时机的因素,现场情况太紧急了,孩子也等不了那么久。这个办法也不可行。(板书:时机)

C.我觉得让孩子自己爬下来这个方法也不可行。因为文中说到:孩子心惊胆战,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孩子已经很害怕了,他不可能有勇气自己爬下来。

师:你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所以这个方法也不可行。(板式:人的心理状态)

师: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分析判断,我们知道做出一个决定需要考虑环境、时机、人的心理状态等众多因素。在那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想到的方法是跳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他的方法有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呢?快速浏览课文,再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

学生交流:

预设:

生1:船长的方法考虑了环境因素:这一天风平浪静。

生2:船长的方法考虑了时机因素: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生3:船长的方法考虑了人的心理因素: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师: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船长能考虑当时的环境、时机、孩子的心理状态等众多因素做出这样的决定。(出示第5小结,齐读。)

师:在这个决定背后,你读出了什么样的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充满智慧、当机立断)

师:文字会说话,标点也如此。文中一连8个感叹号不仅渲染出当时危急的氛围,也刻画出船长的当机立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震撼人心的文字。(二读第五小节)。

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对船长说些什么呢?(船长你真了不起船长我很敬佩你)

师:把这些感情融进文字中,再去读读在危急关头船长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三读第五小节。)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理清事物间的联系和发展,更学会了要结合环境、时机、人的心理状态等因素去做出最为合适的决定。

出示名言,师: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借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齐读名言。

师: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能运用上良好的思维品质去解决问题。让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出示,齐读: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12、五年级下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初读感知,梳理内容

1、古时候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你搜集了哪些故事,咱们来交流交流?(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以弱胜强的故事《田忌赛马》,板书课题。大家注意忌字的写法,上下结构,上边是自己的己。

2、课题中关键字在赛,围绕赛字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课文主要讲了(田忌与齐威王赛,赛了两次,第一次齐威,田忌输了,第二次齐威王输了,田忌赢了。)

4、同学们真会学习,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弄懂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咱们来看看第一次比赛,他们怎么比的?谁来说说?

我请两位学生上台用准备好的教具马匹进行演示比赛过程。

5、田忌输了,三场下来,田忌都败了,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他会怎样想呢?

6、一个垂头丧气不仅让你们看到了田忌的神情,还描摩到他的内心。他把失败的原因都推到马儿头上去,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马场。)

7、齐威王获得胜利,此时在做什么事情?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的夸耀自己的马。

生活中你有得意扬扬的时候吗?

二、锁定重点,深入探究

1、就在齐威王得意洋洋之时,田忌却与他进行第二次赛马,结果反败为胜,从这不同的结果中,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想问点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解决孙膑用什么方法反败为胜。

2、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孙膑到底用的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预设:

我知道,同样的马,孙膑只调换出场序,用田忌下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输一场,用上等马齐威王中等马了,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2比1胜了。

师:你真会读书,这其实是文中描述的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咱们一起来看看。

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师:第一场比赛齐威王胜了,他一定沾沾自喜,自认为胜券在握。

3、第二场呢?(输了)齐威王(有点心慌)。

大家做做心慌的样子。他紧张啥?(有点不相信自己怎么输了。)师:第三场?(又输了)。此时齐威王:目瞪口呆。

他输得糊里糊涂。此时齐威王是云里雾里,看不分明。咱们来看看第二场比赛,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

(生:仍然是先出上等马,接着中等马,最后下等马。)

而孙膑就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使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正像文中所说

(生齐读: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师孙膑为什么就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呢?在第二次比赛之前,田忌与孙膑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我请个同学读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感受。

(生读3-9自然段。)

5、刚才咱们弄明白了他想了什么办法,现在可进一步思考,孙膑他凭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三、延伸追问,补白想像

1、孙膑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就断定自己一定能取胜?胸有成竹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形容做事非常有把握。)

2、他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刚才齐威王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怎么输了,他多么希望有双慧眼,把这糊涂看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谁借给他一双?(生:孙膑。)

3、孙膑用他的慧眼看到了什么?オ使自己这样有把握胜利?(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4、田忌失败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差;齐威王胜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强,但孙膑却认为快不了多少。什么叫快不了多少?

(就是彼此之间马都差不多。)

5、也就是田忌的中等马虽然比不过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是胜过齐威王的下等马。(生:我从第二次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出。)我们来读读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6、同等级较量,田忌只能败给齐威王,如果调换顺序就能出奇制胜,还是那句话,齐读(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师:他这样一说,田忌瞪了他一眼,生读: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师:如果再赛,田忌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字输。只有在什么情况下,オ能让他赢?生:换马。

7、此时孙膑已是(生:胸有成竹)。

可见,就在这之前,孙膑已经想好了对策,因为他那双慧眼已经看出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再读: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8、田忌看得出来吗?齐威王看得出来吗?而孙膑却看得出来,此时,你觉得孙膑怎样?

预设:孙膑非常自信。

我觉得孙膑非常细心,连那小小差距都看得出来。

9、师:孙膑真是善于观察。赛马场上是风驰电掣,这就一会儿功夫,他竟然把这细微差别,谁的马快,快多少;谁的马慢,慢多少,看得如此(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10、小练笔

课文结束时,只写了齐威王的表情,没有写田忌,田忌会是啥样神情?此时田忌最想干什么?田忌会对孙膑说什么?请大家拿起笔,简单地写一写。

交流。

预设:

你们可知道,当时田忌问了孙膑这样一句话,想知道吗?

田忌说:孙膑老兄,你怎么就知道当时齐威王不会调换顺序,如果他调换顺序,咱们不就慘了!

孙膑说:因为齐威王得意洋洋炫耀自己的马,他得意忘形了,不会调换序的。生: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他一心想,如果再比,取胜的还是他,他打心里是不会换马的。

11、总结:哦,原来这一切,都被孙膑料定了,是呀!会观察善分析,再用高超的计谋,打破常规,才能出奇制胜。

四、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史记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课下同学们不妨去读一读,读史使人明智。

13、五年级下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袱、傻等 15 个生字。会写粉刷、师傅等 17 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奇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当代著名天津籍作家冯骥才先生笔下的奇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刷子李、冯骥才)

刷子李是一个绰号,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绰号呢?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其中的奥妙。(刷子李是一个粉刷匠,他粉刷的技艺十分高超。)

拓展资料:确实如此,清末民初,天津作为港口要道,市井中三教九流藏龙卧虎,个个身怀绝技。冯骥才把他们的故事写在了这本《俗世奇人》之中。(板书:《俗世奇人》。出示相关介绍。略。)

2.师小结:可想而知,姓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叫刷子李;姓张的,捏的泥人栩栩如生,便叫泥人张;姓魏的,做风筝的手艺令人称绝,叫风筝魏;姓刘的,刻砖技艺出类拔萃,便叫刻砖刘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一齐走近刷子李这位俗世奇人。

二、初读课文,寻找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刷子李奇在何处?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概括的描写?

1.学习生字词。

蘸浆 稀溜溜 匀匀实实 天衣无缝 平平整整

第一组词语与刷子李的粉刷技艺相关。

指名读:提醒蘸、缝的读音。通过观察浆的部首理解蘸、稀溜溜。结合后三个词的词义感受刷子李技艺非凡。

派头十足 较上了劲 悠然 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组词语与刷子李艺高人胆大的个性特点有关,指名读。

半信半疑 轰然倒去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第三组词语描写的是曹小三从始至终的反应和感受。

指名读,正音。指导傻字的书写。

2.提问:刷子李奇在何处?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概括的描写?(第1自然段)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师相机点拨。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技艺奇高)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规矩奇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艺高人胆大,自信十足,个性独特。)

师小结:瞧,刷子李就是这么一位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俗世奇人。(板书:技艺奇高、规矩奇特)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4.文章中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这一传说(板书:传说)是通过谁的视角来写的呢?(徒弟曹小三。板书:曹小三。)

5.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围绕着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以曹小三的视角,讲述了他学徒头一天的所见所闻来见证传说。)

三、细读课文,感悟奇

下面我们就随着曹小三一起去见证刷子李的传说。(板书:见证传说)

默读课文第 46 自然段,用波浪线和横线分别画出曹小三眼中所见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句子。

【技艺奇高】

预设 1:屋顶尤其难刷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生自由谈体会。这样稀溜溜的粉浆,刷子李却像没有蘸浆一样(说明一滴浆也没掉,说明他蘸浆技艺与众不同。)

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说明粉刷技艺高超,效果好。为什么特别选取刷屋顶这个典型场景?(难度最大,凸显技艺高超)

预设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生自由谈体会。这句话写了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哪个词语最能形容刷子李刷墙时的动作和心情?(悠然)它体现出了什么?(动作舒展,轻松悠闲)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让人感受到什么?(极富艺术感,节奏感,已经不是在粉刷,简直是在进行艺术创作。)

指导朗读,读出刷子李悠然美妙的工作状态。

预设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生自由谈体会。(刷子李刷好的墙就像一件艺术品)

过渡:曹小三见证了刷子李粉刷技艺奇高,果然名不虚传。他还见证了刷子李哪些奇特的规矩?

【规矩奇特】

相机出示:

曲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生自由谈体会:

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说明刷子李艺高派头大,不愁没活儿干。

果然一身黑衣黑裤表现他装束奇特,不怕稀粉浆滴在身上,自信十足。果然一词表明传说非假。

一墙一歇一烟茶的奇特规矩也表现出刷子李气定神闲的高手风范。

师小结:这些奇特的规矩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读到这里,通过这些典型材料,通过曹小三对师傅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的见证奇人刷子李的形象就这样在我们面前立起来了。由此可见,为了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特点,选择典型的事例是个好方法。(板书:典型事例)

四、再读课文,验证奇

1.梳理曹小三的情感变化。师述:

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作者是通过曹小三的眼睛传递给我们的。除了直接描写刷子李的言行、装束,作者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再次默读课文第311 自然段,找出描写曹小三心理变化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来。

预设: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垬,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1)开始他是--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

(2)曹小三看到师傅干活的情形,技艺让人惊叹,可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师傅身上到底沾没沾到白点)所以借着师傅休息给他倒水点烟的机会,他用目光仔细搜索师傅全身,结果如何?(指名,课件出示)

生交流体会。居然连一个也没发现芝麻大小神圣不可侵犯此刻他对师傅的感觉是--崇敬。(板书:崇敬)

(3)当曹小三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此刻的反应是--失望、怀疑。(板书:质疑)

(4)可直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指名读第 8.9 自然段)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此刻曹小三的反应是--发怔发傻。(板书:崇敬)

经历了这一切,他对师傅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会想些什么?(师生交流)

2.体会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1)从半信半疑到崇敬,再到质疑,最后到崇敬得发怔发傻,作者把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写得这么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与刻画刷子李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关系?(师生交流讨论)

(2)师小结:正因为刷子李高超技艺的传说非常人所能达到,所以才有曹小三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和中间小插曲的质疑,而曹小三的两次崇敬也正验证了师傅的传说非假。

所以,描写人物、不仅可以直接描写外表、动作、语言、细节,具体事件中旁观者的反应也可以从侧面烘托出主要人物的特点。(板书:侧面描写)今后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和运用。

14、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本课围绕人物描写这一专题,安排了3个独立的人物描写片段。《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主要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这3个片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有的侧重写人物的外貌,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为主。可以说这3个片段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片段,可以教我们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图片、文字材料等。

学生准备:了解《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去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人物描写一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摔跤》,去认识两个很有特点的新朋友。(板书:摔跤)

2.PPT出示嘎子这个人物的特征鼓励学生猜,然后出示小兵张嘎的图片作为提示。

(1)他是谁啊?一起喊他一声小嘎子。注意嘎读ɡǎ。

(2)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小嘎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3.过渡:《小兵张嘎》是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张嘎因他的英气和嘎气已成为我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同学们,想和一个人交朋友,必须先了解他的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小兵张嘎》中的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去了解他。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强,图文音并茂的多媒体辅助引入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一个怎样的小胖墩儿。

2.指导读儿化音。

小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猴儿似的 一点儿 牛劲儿

3.解决难读字。

嘎(gǎ)子 脚腕(wn)子 扳(bān)他不动

鹐(qiān)架似(sh)的 下冷绊(bn)子 揪(jiū)

4.引导学生根据以上词语,结合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指导写字。

搂:右下女的横最长,托住上边的米。

挠:右上不要多写一点。

扳:右侧是反,第一笔是平撇,不是横。

设计意图:进入高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抽象思维能力开始逐步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但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依旧需要夯实,检查预习情况的同时,巩固字词的练习,了解语文的工具性。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过渡:初步读了课文,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然后同桌之间,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摔跤过程表演出来。

2.学生读文、表演。

3.我们请两位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过程表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观众,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摔跤的每一个动作都表演出来了。

4.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观众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注重指导: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体会动作描写是怎样突出小胖墩儿的灵活、沉稳的。

──注意跳退闪(快速转身)的动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评价。从这些动作中感受小胖墩儿的沉稳,要以实力战胜对手。

(2)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注意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评价。 从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小嘎子的机智。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①注意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从中体会小嘎子的机灵敏捷,争强好胜。

②注意小胖墩儿塌着腰(猫着腰),合了裆(掖紧了裤裆),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体会小胖墩儿沉稳、老实的性格特点。

(4)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小嘎子的争强好胜。

──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推拉拽顶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等动作表演和评价。体会小嘎子身手灵活及身处劣势仍在想办法的机智;小胖墩儿的确是以实力取胜。

(5)朗读以上重点句子。

(6)演员根据观众的评价指导再比较准确地表演一次,弥补第一次表演时的缺漏。

设计意图:运用讨论策略、协作策略和情境角色扮演策略,师生共同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桌或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融入课文的语境中,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揣摩更加深刻地感受人物形象。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过渡: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使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通过之前精彩的表演和现在的朗读,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聪明、活泼、顽皮、灵活、争强好胜等)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小胖墩儿?

5.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调皮、机智、争强好胜;小胖墩儿沉稳,憨厚,以实力取胜。只要读过这个片段,对这两个人物就会印象深刻。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6.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作者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两个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我们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课间活动时你观察到的某个人物。

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近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文节选自徐光耀先生的《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后来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设计意图:回归名著,介绍课文的出处,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交流资料

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生存能力特别强。有一个人拥有和骆驼一样旺盛的生命力,他就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他就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样硬棒。(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随机多媒体出示:

(1)《骆驼祥子》的写作背景: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通过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的苦难经历,展现了祥子劳苦终生,却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体现了旧社会城市下层贫民的悲哀。

(2)主人公祥子:

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产的青年农民,当时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员。

(3)作家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话剧剧本《茶馆》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铸(zh)成 腮(sāi) 颧(qun)骨 疤(bā)

3.指导写字。

(1)剃字左部共7笔,书写时注意笔顺。

(2)疤字里边的巴要先写短竖,后写长横,最后用竖弯钩封口。

4.交流:片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通过动作和肖像描写,体现了刚进城的祥子是一个精神、结实、硬棒的人。)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梗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想象,感受形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祥子的样子。

2.(出示课文插图)作者对祥子的动作、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体会表达的效果。

3.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达成共识。

(1)教师出示句子:看着那高等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学生反复读,思考:他可能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2)联系上下文,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祥子的结实?

出示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被驴啃了一口。反复阅读,感受祥子的结实硬棒。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师要以情促读。

(1)小组合作,互相评读,老师巡视。

(2)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

四、总结收获,体会写法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要引导学生对比得出《摔跤》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个片段的人物形象的不同。明确前者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

(1)仔细观察,抓住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课时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激趣: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导入:我们看看吴敬梓老先生是怎样描写临死时的严监生的。(板书课题)

3.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4.简介吴敬梓。

作者吴敬梓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之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及在名利驱使下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书中对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文。

3.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多音字监的读音jin在现代文中不常见,学生会读即可。

严监(jin)生  揩(kāi)揩眼泪  两茎(jīng)灯草

4.指导写字。

喉:右边是侯,不是候。

咙:右边是龙,不是尤。

5.自读课文,想一想:片段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学生自读思考。

7.交流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状态?(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2.听老师把第一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漏读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段话中有几个描写严监生的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拿出来 伸着 摇了两三摇)

5.从几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两茎灯草,竟然让临死时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把头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头可以吗?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8.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9.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出场人物

严监生的手部动作

严监生的头部动作

大侄子

伸着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越发指得紧了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

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赵氏

把手垂下

点一点头

10.从这些动作、神态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严监生焦急的程度不断加深,直至赵氏说对了,才安心咽气,可见他吝啬的程度。)

11.拓展学习。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礼貌或发自内心的喜悦;冷笑表示不怀好意或不屑;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时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面对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是不一样的。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同人物行为或语言的描写相结合,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意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体会作者对严监生神态、动作的描写,了解人物形象。利用表格理清脉络,再次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四、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死的片段。

2.阅读《儒林外史》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阅读的对比感受中外名著的差异,了解不同的写作特色。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调皮     动作、心理描写

祥子:结实      外貌描写

严监生:吝啬     神态、动作描写

15、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静谧,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荷兰的独特风情。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讲,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荷兰的相关图片、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搜集荷兰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威尼斯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走进另外一个美丽的国度荷兰。荷兰素有牧场之国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田园风光吧。(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荷兰进行介绍。

3.观看荷兰风光的图片,欣赏当地风光。

通过分享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我们看到了荷兰的风土人情,那么,作者笔下的荷兰又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交流,欣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感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

仪、眺、骏、驰、辽、绵、凳、吆、铃、铛、罐、恢、踢、牲、畜。

(2)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随机正音:

仪态 端庄 远眺 骏马 遮掩 阻挡 飞驰 辽阔 赞许 吆喝 铃铛 板凳 恢复 沉睡 牲畜 灯塔

(3)指导眺、骏、凳、吆、罐、畜等字的书写,强调骏、罐不要丢漏笔画;注意眺的笔顺;凳各部件要写得扁一些,整体不要太长。

4.指名分段接力读文,学生和老师共同点评朗读。

5.小组交流: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自由讨论,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汇报,教师指导点评。

引导学生找到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生字、生词回归到课文的方式,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同时感知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交流,学生既能够通过读来更好地感受荷兰风情,又能学得轻松愉快。

三、再读课文,体会风情

1.课件出示:

晚霞满天牛羊歇猪羊家禽享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你喜欢牧场之国的哪个方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牧场之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悠然自得、惬意舒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4.配乐朗读。学生找到的句子,感受荷兰田园风情。引导学生读出悠然自得、惬意舒畅的感觉,教师可以范读,同学之间互相赏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达情感,并针对语境的特点,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概括牧场之国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通过摘抄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感知全文

1.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牧场之国荷兰,谁能来说一说: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生概括。―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语言概括。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品读课文,体会意境

过渡: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牧场之国的四幅画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吧!

1.第一幅画卷碧绿草原牛成群。

(1)齐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成群的牛都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

文字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①引导学生想象牛群可能在思考什么?

文字2: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②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③仪态端庄的贵妇人是什么样的?无比威严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④谁能通过朗读,读出贵妇人的仪态端庄和家长的无比威严?

2.第二幅画卷骏马飞驰真自由。

(1)这里的骏马是什么样的?(膘肥体壮、自由飞驰)

(2)在辽阔无垠的原野,成群的骏马自由地飞驰,那是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

(3)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骏马飞驰的畅快。

3.第三幅画卷猪羊家禽享悠闲。

(1)除了成群的牛、飞驰的骏马,还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又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绵羊、猪、小鸡、长毛山羊)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动物们的状态?(悠然自得、安闲)

(3)谁想感受一下动物们悠然自得的快乐生活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4.第四幅画卷晚霞满天牛羊歇。

(1)白天牛群、骏马、家禽等都悠然自得地享受属于它们自己的自由王国,那到了晚上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2)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

(3)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4)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荷兰的夜晚?(宁静、祥和、静谧、美好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四幅画卷展开,以朗读为手段,以读促讲,加深理解;以读促感,通过想象情境、带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牧场之国的宁静祥和。

三、讨论交流,重点感悟

1.引发思考:文章中几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分别在哪里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在不同段落中出现,作者感叹的情境是各不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及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结构设计的理解。

四、资料延伸,拓展练笔

1.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荷兰不仅仅是牧场之国,也是水之国、花之国,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仿照作者的写法,试着写一写。

3.交流点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和转化,同时丰富了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晚霞满天牛羊歇猪羊家禽享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6、五年级下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理念:从爱哭、爱诗、爱梅体会外祖父的乡愁和坚守一生的中国魂。

一、人物介绍,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先生,洪镜湖。

简单介绍洪镜湖老先生的生平。

师:在他的外孙女眼中,洪老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梅花魂》,寻找答案吧!

二、爱哭的外祖父

师:同学们,在小莺儿眼中,洪老先生是怎样的外祖父呢?

生:爱哭的外祖父。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的外祖父哭了几次?

生:第一次是外祖父在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第二次是外祖父不能回国的时候。第三次是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时候。

师:三次落泪有何不同呢?

生:第一次落泪是默默哭泣,第二次落泪是呜呜大哭,第三次是泪眼蒙眬的哭泣。

师:请仔细品读课文,体会三次落泪的原因吧!

出示:爱哭的外祖父乡愁

三、爱诗的外祖父

出示诗歌,指导学生品读诗句。

师:同学们,诗歌总是引得外祖父伤心落泪,为什么外祖父还要读诗呢?

指导学生讨论。

师:唐诗宋词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是精神的寄托,让我们将这几句诗歌读一读吧!

出示诗歌,指导朗读。

四、爱梅的外祖父

师:同学们,想一想外祖父之所以爱哭,之所以爱诗都是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乡愁。

师:既然如此,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做《外祖父的乡愁》,却叫《梅花魂》呢?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有关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师:这梅花魂其实就是外祖父心中的中国魂呀!外祖父把无形的乡愁寄托在梅花之中!

出示陈慧瑛女士的资料。

师:陈慧瑛女士也没有辜负外祖父的教诲,梅花魂她上传承了下去,成为了她坚守一生的品格!

师:梅花魂更扎根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海外华侨同胞们也纷纷出力鼓劲。看到这些新闻,老师再一次想起洪老先生说过的两句话,同学们,请齐读!

出示: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着梅花魂,中国魂,有此气节,我们终将战胜一切磨难!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查一查我国的海外侨胞为了帮助祖国抗击疫情都做出了哪些贡献,并写成一篇小短文,读给家人听一听。

17、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能说一次学习的经历,能清楚、具体地写一篇以我学会了为话题的习作。

教学难点

准确选材,把学习的过程说具体,写具体。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了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这件事情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吧!

2.今天,我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会了做的事情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我学会了 )

二、指导选材,体验难忘。

1.指导选材

(1)【课件出示2】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一些词语和图片,如:玩玩具、弹钢琴、挤牛奶、借阅、栽花、洗碗、书法、爵士鼓、煮饭(思路可以放开阔,想的内容可以丰富一些,并在每种本领前面标上序号)

(2)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本领,你都会几种。

2.体验难忘。

学生选好之后,想一想,【课件出示3】

(1)在这些本领里面,哪一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学会了挤牛奶)

(2)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情的?(先观察别人是如何做的,再尝试去做。)

(3)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刚开始牛儿不听话,老是不配合,后来发现自己的方法和力度不正确。)

(4)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从刚开始的畏惧,到后来的应对自如,从容快乐。)

3.例文引路

【课件出示4、5】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看见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很羡慕,也很着急。终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爸爸、妈妈陪着我来到了小广场,我开始了学习骑自行车。

练习开始了,爸爸给我做了一次示范,让我仔细看清楚。然后爸爸对我说:你先坐在车上,双手握好车把,在车上坐稳,脚踩在脚踏板上,爸爸给你扶着自行车后座,你用力骑车,不要害怕。我按照爸爸的吩咐去做了,可我不是握不住车把就是忘了踏车,手脚一点也不听使唤,车总是失去平衡,可是我并不泄气,还是认认真真地练着。爸爸鼓励我:孩子,照这样练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乐滋滋的。爸爸一边扶车,一边指挥我。我认真地听着,照着做,真的见效了。我的双脚也比刚开始学的时候灵活多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突然,爸爸高兴地喊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你学会骑自行车了!我连忙把车停下,才知道,刚才爸爸不扶车了,而是在后面小跑着跟着我。听到爸爸的喝彩声,我练得更加起劲了。终于,我初步掌握了骑自行车的要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如今我已经可以轻松自在地骑着自行车了。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要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4.学生讨论:听了例文的讲述,你知道我学会了什么吗?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学会的?【课件出示6】

预设: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心里很高兴。

预设:在爸爸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不断训练,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三、词语点睛,诗句引趣。

1.同学们,大家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好词佳句。

2.出示好词: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课件出示7】

拍案叫绝 难以置信 豁然开朗 大功告成 记忆犹新

美滋滋 活蹦乱跳 目不转睛 慌慌张张 津津乐道

小结:通过读词,谈词语,把自己喜欢词语的原因写出来,更好地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3.出示佳句: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课件出示8】

①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③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小结:读句子,谈理解,要学会积累和正确运用这些诗句。 

4.读一读下面的写作歌,说一说你的理解。【课件出示9】

写作之前想具体,明确要求再动笔;

开头结尾概括写,事情经过写具体;

多问几个怎么样,事情情节描详细;

学会点题明中心,题目内容紧联系。

四、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过渡:积累了好词佳句,下面就是弄清习作要求,准备写作。【课件出示10】

1.按照学习的顺序,将文章写得有条理。

2.将重点部分写具体,让文章内容饱满。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文章有活力,有个性,打动人。

(板书:精心选材 按顺序写 详略得当)

小结:审清了题目要求,要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要有真情实感。

五、学生习作。

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下面大家开始写作。

学生习作,师巡视,发现习作效果:写得好与存在问题。

六、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过渡:同学们把习作完成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较为优秀的文章。

佳作展览,营造氛围自我欣赏,同伴交流集体会诊,集思广益。

1.佳作展览,营造氛围。

欣赏精彩词、句、段,让学生上台有感情地朗读,请同学说说读后感受。

2.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小组欣赏。请同桌同学一起交流,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再推荐一篇精彩佳作或一个优秀的片段,参加全班交流、欣赏。

3.集体会诊,集思广益。

4.出示典型习作片段。【课件出示11/12】

我学会了洗碗

我今年10岁了,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大人,我决定学习做一些家务活,再也不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了。每次把饭吃完后,我都守在妈妈旁边看她是怎么洗碗的,模仿她洗碗的动作,自认为洗碗非常简单。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吃过晚饭后,我自告奋勇要洗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看花容易绣花难。

首先,我把当天要洗的锅碗瓢盆全放在水池里,往水池里放温开水和洗洁精,然后左手拿着碗子,右手拿着洗碗布紧贴在碗上,左手慢慢旋转。可是它一点儿也不老实,老想溜掉,一不留神,它就掉了下去,我捡起一看,还好没有受伤,妈妈看见了,说:有油的碗不好洗。说完,就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只见她先把碗底抹干净,再一圈一圈往上擦。我恍然大悟,学着她的样子,笨拙地刷洗着,反复几次后,它终于肯听我使唤了,最后这些盘子和碗子在我不停地旋转下,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第一次清洗工作结束,它们身上还残留着许多的泡沫,怎么办?第二次清洗得开始了,拧开水龙头,把它们全放在下面,一个一个彻底冲洗干净。

我在厨房里甜滋滋地品尝着自己丰硕的劳动成果。这时妈妈进来了,她竖起大拇指说:真是好样的,你学会了洗碗!听了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5.请小作者上台朗读。

6.生共同评议,教师边听意见边用红笔在习作上做适当修改。总结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供小作者修改习作。

七、教师小结。

1.同学们写完后别忘了多读,多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得越多,你的进步越快。最后祝同学们的文章越写越好。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写一件事时,写清楚事情的过程,自己的经历、体会及感受,还要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

【课件出示13】

精心选材 按顺序写 详略得当

18、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我的动物朋友》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本单元习作要素为: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本次习作,是选择一个情境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纵观前面写动物的习作,二年级上册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目标是说出有趣;二年级下册七单元《我想养________》,目标是写理由,多写几条;三年级下册《国宝大熊猫》,目标是整合信息。

几次习作目标不同,但对介绍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都有指导。但本次习作,是针对不同的情境,选择动物的不同方面介绍,试着写出特点,指向的是有针对性的对材料的选择,属于偏客观的描述事物类习作。

针对情境选择写作材料,不仅是在动物序列的习作中第一次出现,也是在整个习作体系中第一次出现,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学情和学理,结合习作的年段特征,在研读教材后,进行了如下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不同情境介绍动物不同方面的特点。

2.学习通过抓典型特征介绍动物外形,从觅食、喝水、睡觉、活动等方面介绍动物生活习性。

3.尝试在介绍和写作过程中增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触发思维

1.谈话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这是一只生活中常见的宠物狗,请你来介绍一下这只小狗。

2.刚才很多同学都是从这条小狗的外形特征来介绍的,也有同学通过它的眼神还大胆猜测了它正在等待回家的主人。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是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摸底学情。二上、二下、三下分别有过介绍动物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在本次习作教学之前,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介绍动物的思维体系,从哪些方面介绍、怎样介绍,在此基础上,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二、情境导航,明晰思维

(一)寻狗启事,聚焦外形

1.揭示情境,激发欲望

这条宠物狗叫托尼,是一条走失的小狗。它的主人正在到处寻找它,正在焦急地等待它的出现。请你帮助狗主人写一则寻狗启事。

2.聚焦外形,抓外形特征

预设学生交流:

(1)千篇一律,从头到尾通说一遍。

(2)能说出狗的品种、个头大小。

(3)能抓住外形中最显眼、最典型的特征。

3.寻根功用,筛选材料

(1)功用

咱们这个寻狗启事是用来干什么的?(寻找小狗托尼)你觉得刚才哪些同学说的内容很适合?为什么?

(2)目的

让陌生人通过文字描述,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3)针对小狗托尼,哪些可以写进寻狗启事中?

预设:品种,大小,嘴部、胸前、四个趾头独特的花纹。

4.抽生再交流。

5.小结:在写寻狗启事时,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人一眼认出来,我们可以选择最显眼、最典型的外形特征进行强调。

(二)暂为喂养,聚焦习性

1.情境过渡:在寻狗启事的帮助下,主人很快找到了托尼。过了一段时间,托尼的主人要出差一周,想拜托邻居帮忙喂养。出发前,他应该给邻居交代清楚什么呢?

2.小组合作,选择内容

(1)功用、目的

拜托邻居喂养,目的是请邻居照顾好托尼;要照顾好托尼,哪些是必须要给邻居交代清楚的呢?必须要让邻居了解喂养方法。

(2)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3.预设学生汇报:从小狗托尼的饮食、喝水、睡觉、遛弯等生活习性交流。

4.小结:同样是小狗托尼,在寻狗启事中,在拜托暂为喂养时,不同的情境,我们要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介绍。

(三)请求收养,聚焦趣事

1.情境过渡:托尼的主人因为工作出色,被派往总部工作,他不能带托尼一起走,想找一个人收养。他应该给收养人讲些什么呢?

2.预设:学生仍然从饮食、喝水、睡觉、遛弯等生活习性交流。

3.长期照顾一条小狗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托尼的新主人能愿意、能坚持吗?除了让他知道怎样照顾一条小狗,还得让他感受到托尼会带给他很多的乐趣,我们还可以介绍些什么呢?

4.55页右下方的学习小伙伴给了我们提示:我要讲一讲它的趣事

5.凡事趣说。怎样才能把小动物写得有趣呢?

(1)结合56页交流平台,提炼写法明贬暗夸。

(2)回顾《猫》课后小练笔,结合57页语句段运用三,提炼写法语气助词来帮忙。

【设计意图:写作的情境不同,交流的目的就不同,材料的选择就要不同,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导入环节,是没有目的的交流,本环节的三个情境,分别针对寻狗、代养、收养,暗藏着一眼认出来了解喂养方法给人带来乐趣三个交流目的。围绕这三个目的,学生就会对大脑中已有的写作材料进行筛选,并进行客观的描述。此外,介绍动物的外形和习性在前面几次动物习作中都有指导,写动物的趣事是第一次,因此,结合《猫》课后小练笔和语文园地相关内容进行了写法指导,这个内容可以放在习作前一节课教学。】

三、图示指引,提升思维

1.利用思维流程图,方法总结

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情境,我们要交流的目的不同,介绍的方面,选择的内容就不一样。

2.根据思维流程图,操练运用

请选择55页的一个情境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借助思维流程图,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3.情境小超市

向到家里做客的伙伴炫耀你养的小仓鼠;国外的朋友从未见过国宝熊猫,请你介绍一下;社区举办宠物秀,给自家喵咪写一段竞选词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材料筛选已有一定的意识和方法。本环节,先利用思维流程图,梳理上一环节方法。在梳理时层层递进,第一次各个步骤全文呈现;第二、三次逐步放手,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己说。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情境,介绍小动物,整个过程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本环节,利用思维流程图,给学生搭建思维可视化路径,让思维有径可寻,也为客观的描述事物打下坚实基础。】

四、按标写话,外显思维

1.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自主习作

2.自评互评,借助修改符号修改

(1)结合评价标准自评,同桌交换评价。

(2)借助修改符号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不同情境中教学生如何筛选材料;再用思维图示,强化方法,学生口头表达;最后,出示评价标准,对标对表,落实到笔头。教的方法,也作为学生习作过程中说、写和评的标准,做到教学评一致。】

19、四年级下芦花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芦花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能借助小标题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 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动的情节,体会青铜勤劳善良纯朴的人物形象。

3.感受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前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预先标注小标题,准备交流。、

2.已读过《青铜葵花》整本书。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青铜葵花》,导入课题

1. 出示曹文轩照片,说说自己对这位作家的了解。

出示作者简介

2. 看《青铜葵花》封面,说说人物印象

青铜 葵花

简要说说阅读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情节。

3.看《青铜葵花》目录,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看看芦花鞋在小说中的位置。引出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搓草绳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2)指名认读,重点读好 搓 祈求 遗憾 污迹

(3)比较识记。

[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

理解屑(三个解释:碎末 细碎 认为值得)

联系语境理解:雪屑是什么。

联系生活说说,哪些词语含有屑?(木屑 纸屑 面包屑)

2.整体感知课文。

(1)芦花鞋怎么制作的?是什么样子的呢?请读文中句子,找到答案。

这双漂亮的芦花鞋子背后,你读出了什么?

(青铜一家心灵手巧,精心编制,芦花鞋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2)交流课前预习时小标题。

课文围绕着芦花鞋写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①回顾列小标题的方法(PPT出示列小标题的方法)

②全班交流课前所列小标题,师生评议。

③预设:

编芦花鞋 大雪天卖鞋 意外买掉鞋 卖掉脚上的鞋

(3)了解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同桌练习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人失望的眼神,青铜脱下脚上的鞋卖给他,赤着脚走回了家。

板块三 品味细节 体会人物形象

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

(1)师引导:芦花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

课文中青铜哪些表现最让你深受感动?请划划句子,标标关注词,写写你的感动。

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部分内容

①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为给葵花积攒上学的费用,他什么苦都不觉得苦,让人感动。(PPT批注出红字作为示范)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照样子边读边写批注。

2.交流品味,体会人物形象

预设:

②对面屋子里围火取暖的人就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  青铜却摇了摇手,坚持着守在芦花鞋旁。  

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 成团 地往下抛落。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

大雪天,青铜尽心尽职地守在芦花鞋旁边,一心只想着卖掉鞋子,纯朴负责,让人感动。

③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大喜欢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一个个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一个个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不因为雪天卖鞋少,别人喜欢他的鞋子而趁机涨价,做人诚实本份。

④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因为不能满足爱芦花鞋的人的愿望,而觉得对不起他,让人为青铜的善良而感动。

⑤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从雪地里捡起了一双芦花鞋,放在眼前看着。因为是新鞋,又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还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足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作者将青铜脱鞋子的动作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重复回放,写出天气寒冷,脱下鞋子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决心。而青铜的笑,青铜的赤足,让我们看到一颗为成全他人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

有感情地想象画面来读读这个语段。

3.总结一下,青铜的这么多表现中真正感动我们的是什么?

青铜内心里的善良与爱,不仅爱家人,也爱护陌生人的感受。

4.拓展交流

在《青铜葵花》这本书里,哪些情节还曾深深感动过你?你最想对青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板块四 走近作家,积累优美语言

1. 读一读: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岶奇亚当娜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2. 找找,文中你最喜欢那一段文字的描写,为什么?

(用词优美,表现细腻上去体会)

3. 摘录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取个优美合适的标题。

4.重温《青铜葵花》,准备一个话题,和同学一起聊聊这本书的阅读收获。

20、四年级下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情境,从人物超常与情节离奇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3.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中心句的表层含义。

教学重点

想像情境,从人物超常与情节离奇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教学难点

体会中心句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表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童话,名字是《巨人的花园》。看老师写课题,巨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板书课题)

师: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来,齐读课题。这个课题真有意思,一看就知道是篇童话,你从哪儿看出来?(生自由讨论)

师:想象过吗?巨人什么样。看,这就是巨人,和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

师:太超长了,童话中的人物呀,就是这样的奇妙(板书:奇妙)

二、初读

师:想去《巨人的花园》看一看,玩一玩吗?那就来看看,通过预习的你们,能不能夺得这打开故事大门的钥匙了,谁先来?

词语教学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说,齐读

训斥    冷酷    叱责   拆除

洋溢欢乐  增添春意  欢快喧闹  纷纷逃窜

北风呼啸  鲜花凋谢  绽出绿芽  草翠花开

师:太好了,你们每个人都拿到了走进花园的钥匙。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课文读完了,我们来交流交流,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花园?

生:是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的花园。

师: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这样的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这个花园很美丽。

师:噢,非常的美丽,非常的漂亮,是吗?

师:我们看,春天是什么样的?一起说

生:鲜花盛开。

师:夏天

生:绿树成阴

师:秋天

生:鲜果飘香。

师:冬天

生:白雪一片。

师:这样的一个花园,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难怪文中说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谁想去玩?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好像玩得不是很开心,还有谁想去?

指名读

师:欢乐一点点的上升了,真好,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大家说。

生(齐):鲜花盛开的春天

师:洋溢在

生(齐):绿树成荫的夏天

师:洋溢在

生(齐):鲜果飘香的秋天

师:洋溢在

生(齐):白雪一片的冬天

三、细读

1.细找句子

师:是啊,这么欢乐的花园,肯定装满了故事。巨人回来后,会怎样对待孩子们呢?同学们,拿起笔,我们一边默读3到8小节,一边画出描写巨人行为、语言的句子。

师:好,我们一块来交流,巨人是怎么对待那群孩子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他找到了巨人说的话,很好。

生2: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师:你关注到了巨人的行为,不错。

生3: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很好,还有吗?

生4: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2.对比句子

师:我听出来了,孩子们,你们找到了这巨人三次说的话,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5、这三次话都是巨人赶走孩子们的话。

师:对,还有吗?

生6:我发现,巨人一次比一次骂得厉害。

师:你谈了自己的理解,再比一比,这三句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7:这三句话都体现了巨人的自私,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师:你还说了自己的体会,比比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8:他们后面都写了滚出去。

师:你从说话的内容上有发现,还有吗?

生9:我发现了他们都是让那个孩子们滚出的语句。

师:看看最后的这个标点。

生10: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都是感叹号。

师:这些感叹号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11:让我体会到了巨人很自私。

师:你们真厉害,有了这些发现,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演一演,当一当巨人,看谁能把这三句话读好。不过在练习之前,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读好句子的窍门,认真听:首先联系这三句话的上下文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他在想些什么。做到这一点,就能把这几句话读好。下面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练习,看谁读得好。

3.品读句子

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谁来读第一句话,评价。

②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很生气。)请大家做做生气的样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分组读。)

③巨人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赶走孩子,巨人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们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我的绿草地,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

④大家说得真好!正因为巨人有了这种想法,所以它是怎么做的?巨人马上就──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写板书:砌墙)多自私的巨人啊!第二句话谁能为大家读读。

⑵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指名读。

②好容易是很容易吗?(不是的,是很不容易才盼来了春天。)从好容易、盼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巨人等春天等了很久,巨人很喜欢春天。)

③春天是巨人等来的吗?那是怎么来到的?(是孩子们带来的)而蒙在鼓里的巨人知道吗?他以为是自己等了很久等来的,所以他看到孩子再次来到花园,他又发脾气了。

④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同桌比赛读等)

⑶喂!你赶快滚出去!

①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大发脾气,后来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听他的训斥更加恼火了,这时,他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大声叱责)

② 叱责是什么意思?(严厉地批评)谁能大声叱责地读读这句话。(分大组读,男女生读)

师:瞧瞧,就是这样一个巨人,带上这样的体会,我们一起来当巨人演一演。

师:有一年秋天,巨人回到了自己的花园,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生: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在发脾气,这是巨人呀,孩子们都吓坏了,四处逃窜,一边跑,还一边喊(救命呀!)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里,鸟儿忘了歌唱,花儿不再开放,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已经是春天了,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一个早晨,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了进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生: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这个巨人脾气可真大呀,孩子们又吓坏了,纷纷逃窜,与此同时,花园里鲜花凋谢,树叶飘落。所有的一切都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的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还站着个小男孩,他走过去,大声斥责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同学们,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巨人?

(板书:冷酷)

再想想刚才的情景,花园里面这一幕幕变化,你又觉得这故事怎么样?

师:看来大家都读出了童话的情节,它就是这样的

生(齐):奇妙。

师:更奇妙的,还在后面呢。看,你看见什么了?

生2:我看见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欢快地玩耍。

师:孩子们都

生2: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

师:我想问,刚刚巨人还那么生气,现在巨人为什么和孩子们和好了?是谁让巨人有这个大的转变呀?

生(齐):小男孩。

师:这么自私、可怕的巨人,谁见了都会吓得纷纷逃窜,可是这个勇敢的小男孩他却没有走,他是怎么面对巨人的呢?请一个同学读第8自然段。

出示句子: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师:请坐,听出了吗?小男孩儿是怎么做的,巨人呢?

生1:小男孩是用他会说话的眼睛看着巨人,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是的,小男孩什么也没说,可是他那双凝视的眼睛,分明在告诉巨人,小男孩在告诉巨人什么呢?

师:小男孩在告诉巨人

生1: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呦,孩子,你都知道了,而我却觉得心里火辣辣的,自责呀,小男孩还分明在告诉巨人。

生2: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你都想到这一层了,巨人心里火辣辣的,他后悔呀,小男孩,还分明在说

生3:你要善待孩子,不要把孩子赶走,他会给你带来快乐。

师:多会说话的眼睛呀,巨人心里火辣辣的,他惭愧呀,这一瞬间,巨人的心里交织着各种滋味,这种感觉,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

生(齐):火辣辣。

师:小男孩,还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

生(齐):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太又意思了,想想,小男孩还可能在凋谢的鲜花上一伸手,这儿就

生1:鲜花盛开。

师:听听,用上了书上的四字成语,真好,四字词语,再看看,小男孩还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这儿又

生2:草翠花开。

师:树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

生3:绿树成荫。

师:可以,还可以说

生4:树叶飘落。

师: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这儿呢,马上就会

生5:绽出绿芽。

师:他还在覆盖的冰雪上一伸手,这儿马上就

生6:冰雪融化。

师:用书上的四字词语。

生7:草翠花开。

师:是呀,太奇妙了,看着这奇妙的一切,巨人终于明白了什么?

生: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明白了,赶走春天的是他那颗日渐冷酷的心。

师:是啊,巨人是多么感激那个小男孩啊,他不禁抱住那个孩子说,齐读

生: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要不是

生: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师: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

生:亲了一下。

师:巨人第一次感到了,齐读

生:温暖和愉快。

师:那种温暖和愉快,可是巨人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于是他就马上为孩子们做些事情。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这时的巨人是多么的开心呀!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幅图,说一说,在砌墙和拆墙后,花园有什么样的变化,巨人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PPT出示)写一写:

(砌墙后,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很孤独,不开心;拆墙后花园变得美丽,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揭示道理:快乐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快乐一起分享

师:是啊,巨人最后懂得了快乐要和大家一同去

生:分享。

师:看,巨人是多么的幸福。(播放视频)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情感,一起来读读文中的最后一小节。齐

生: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师:老师还读了这个故事的原文,特别喜欢它的结尾,你们想听听吗?

生:想听。

师:来,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生: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如今巨人变得又老又弱。他再也没有力气和孩子们一道做游戏了,只好坐在一张大安乐椅上看着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欣赏着花园里的满园春色。他常说:我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可是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师:每一篇童话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动,课后,我们还可以去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去讲、去演、去编,尽情地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21、四年级下琥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琥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吼、脂等15个生字。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4.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

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核心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助读资料:琥珀: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 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根据颜色性状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它的颜色由微黄到微褐色,半透明,容易抛光,主要用作装饰品,可作中药。

二、初读感知

1.听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和被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怒:奴要扁,女的横由重渐轻并上拉,心的斜钩呈弧形,起笔由轻到重。

餐:上下要紧凑,上边要扁小、中间人字舒展,末尾两笔撇短点要长、有力。

辣:辛字要窄、三横都稍向上提、末笔竖变为一撇,束字口扁宽、撇捺舒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科学浓厚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怒吼 挣扎 澎湃 美餐 晌午

推测 埋在 擦拭 冲刷 淹没

2.《琥珀》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品读释疑

1.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2.讨论交流:

(1)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2)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①要有松树;

②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

③形成一个松脂球;

④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3.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文中第一次出现了太阳,阳光是松脂融化的原因,也是形成琥珀的第一个条件,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4.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1)小心一词恰当地写出了蜘蛛捕食的状态,小心翼翼,慢慢地靠近猎物。

(2)文章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蜘蛛的动作?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5.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温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共有3处:①太阳暖暖的照着;

②太阳照得火热;

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照射这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是: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做铺垫。

6.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一词独具匠心,生动地写出了琥珀形成的机缘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走的一刹那,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一起包在里头,促成了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

7.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松脂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两只小虫的惋惜,甚至连老松树都留下了眼泪。

8.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9.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10.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这句话说明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形成琥珀的一个必要条件。

11.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12.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课后第2题)

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苍蝇和蜘蛛同时黏在了一块,然后又一滴滴把两只小虫子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化石。

13.讨论交流:琥珀是怎么而被发现的?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

(1)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写了琥珀的样子:透明可以看见每一根毫毛和它腿四周的黑色圆环;完整无缺好好的躺着,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想象和推测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想象的意思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4.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找到推测的依据。(课后第3题)

15.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16.讨论交流: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把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把琥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识琥珀。

三、课堂小结

科学小品文《琥珀》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让我们了解到它的科学价值,也描述了生命的突变和渐变。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板书设计:

22、四年级下白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白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

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

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

指名读每一节。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

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潇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2.学生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

1.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

2.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你读文的发现。

3.学生汇报。

(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

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      

读这一节,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

指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

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

(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

(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指导朗读时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读出这种傲寒挺立的感觉。

(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

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

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

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

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2.拓展: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板书设计

白 桦

外在    洁白

      傲然

内在    静中有动

      形态秀美

23、三年级下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 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的方法归纳。】

三、品读课文 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3.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24、三年级下燕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教学中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来到我们身边,它正在向我们报告春天的好消息呢!我们一起欢迎它吧。

2.出示燕子图片,你能描绘一下它的外形吗?

学生交流。

3.我们来看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今天我们学习《燕子》。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耳中听着熟悉的歌曲,眼中看着燕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进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燕子图片,瞧,小燕子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生字,快来认一认。

会认的字:伶、俐、翼、漾、倦、闲、散、纤、杆、痕。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呢?

(4)汇报交流,强调:

漾:右部的上边是羊少尾,按形声字的特点,这个字读ynɡ。

翼:把字拆分羽(没钩)+田+共。

散:多音字。松散(sǎn),散(sn)步。

杆:多音字。旗杆(ɡān),杠杆(ɡǎn)。

(5)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伶俐、翼尖、荡漾、飞倦、闲散、纤细、电线杆、几痕、凑成、吹拂、赶集、聚拢、形成、横掠、偶尔、沾了、纤细。

①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②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③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6)你们真了不起,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它们藏到句子里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出示句子: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借助课文中的小燕子形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交流识字,再由字到词到句,步步深入。

三、整体读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归纳段意。

2.朗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读就要有所收获。引导学生朗读全文,读懂课文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交流哪些生字的书写有难度,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强调:

聚:下部是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不要写成水。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聚凑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4.学生独立观察拂、形、掠,先描红,再练写。

5.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评议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教师要抓住难点、易错点进行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的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将课文读熟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回顾,导入新课

1.这些词语,同学们还认识吗?读一读。

伶俐、翼尖、荡漾、闲散、纤细、电线杆、凑成、吹拂、赶集、聚拢、形成、横掠、偶尔、沾了、飞倦、纤细、几痕。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带着知识记忆走进新的学习,增添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二、精读课文,分析内容

1.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分析哪部分写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哪部分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人看图。

(2)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外形)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羽毛、翅膀、尾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

(3)为什么用凑成不用组成?(突出身形灵巧,搭配合理。突出活泼可爱)

(4)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3.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这一段里写了哪些景物。(微风、细雨、柳枝、花、草、叶)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赶集时是什么景象?课文说谁赶集?在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更生动)

(3)配乐读本段,并想象画面。

(4)看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小燕子会怎么做呢?(由南方飞回来,为春光添了许多生趣)

4.学习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燕子在干什么?(飞行)哪段写了燕子的飞行?(3、4自然段)

(2)同桌读第3、4自然段,思考:燕子在飞行中有什么姿态?(斜飞、横掠)说明了什么?(燕子的轻快、敏捷)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及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4)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晕是什么意思?

(在作者的眼里,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圈那么漂亮。咱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和小圆晕的美。)

(5)指名读第3、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1)活泼的小燕子在美丽的春光里尽情地飞行,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

(2)读第5自然段,看图。

(3)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依托,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出感情。

三、美读段落,指导写字

1.把你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出来。

2.通过朗读,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活泼可爱的燕子、美丽的春景,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呢,让我们快快把它们美美地写出来吧。

3.观察生字偶、尔、沾、倦、纤、痕,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强调:

偶、沾、倦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写时注意左右的比例要协调。

倦:人(亻)做了许多卷子,累了,疲倦了。写时注意右下部不是巳。

痕:病字旁里面是艮,不是良。

5.课件演示倦、痕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6.学生独立观察偶、尔、沾、倦、纤、痕,先描红,再练写。

7.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评议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把握学生每次的写字量,使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写字指导有效结合。

四、练习背诵,总结全文

1.课文把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和美丽如画的春景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课文词句优美,让我们结合板书来尝试背诵一下第1~3自然段。(板书:活泼可爱,生机勃勃)

2.小结:课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时的情形,最后写燕子飞倦时的样子,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春天,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结构,再次激起对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2.尝试为课文配上新的插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读书,有意识地积累优美的词句。为课文配图是再次梳理文章内容,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

25、三年级下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文本解读】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选自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4个部分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特点等,用词优美生动,幽默风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两个要求是紧密相关,层层递进的。本文抓住昆虫外形特点、动作的细致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本文的语言富有情趣。尤其是对瓢虫下落过程的动作描写细致贴切,采用慢镜头的方式,使瓢虫优雅降落的形象跃然纸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铺垫。本文多处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让学生一读起来忍俊不禁,值得学生品读和仿写。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学生对昆虫充满探究欲望,饱含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昆虫的相关信息,易于被文中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想法所吸引,阅读兴趣较大。对于备忘录这个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这种文体知之甚少,所以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范例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经历很重要。教师要抓住三年级学生个性较为突出的特点,更加深入地挖掘教材并进行指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品味散文语言的内涵和优美之处。

【设计理念】

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精讲花大姐部分,重点品味课文的语言,再合作学习其他片段,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在充分品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仿写要求,水到渠成,这样既落实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又内化了语言。

【教学目标】

(一)借助图片辨析、观看视频、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黑绸衬裙严丝合缝款款等词语,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二)通过品读课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通过多个方面介绍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

(三)尝试选择一两个方面,再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来介绍最喜欢的一种昆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样子、习性等信息,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描写昆虫样子、作者感受的语句,通过借助图片、比较阅读、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习单、教学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1.出示两组学生集体活动照片:运动会入场式和六一儿童节表演。

2.请学生回忆画面,畅谈感受。

(二)了解备忘录,直接揭题

1.引出备忘录:猜一猜这些图片从哪里收集而来?(微信朋友圈)我们常常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避免遗忘,我们把它称为备忘录。(板书备忘录)

2.简介备忘录:日常学习中,我们常见的备忘录形式还有周记、日记和读书笔记等。

3.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昆虫备忘录。(板书:昆虫,完善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文学词,发现特点

1.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特点

(1)设疑: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反馈:一个大题目下面有四个小题目)

(2)师生一边圈画一边读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小标题。

2.关注解析多音字蚂:根据意思组词,区分读音。

出示:m:蚂蚱(蝗虫的俗称)

mǎ:蚂蚁

3.四个部分为我们介绍了4种可爱的昆虫,我们把它们请到黑板上。(把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1)观察后面三种小动物,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取小标题的?(板书:名字)

(2)而这个复眼并不是蜻蜓的名字,它是蜻蜓身上最突出的什么?(板书:特点)

(3)小结:我们在取小标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事物特点或它的名字来取。

4.学习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用横线画出学习要求。

(2)交流阅读要求。

(二)交流昆虫的秘密,感知主要内容

1.自主交流发现的昆虫秘密

2.学生展示交流

3.游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出示:

4.小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来判断信息。

板块三:想象画面,品味情趣

(一)自主阅读,提取信息

1.出示课前调查情况,学习学生最感兴趣的花大姐部分

2.学习活动建议:

(1)根据要求完成学习单的填写。

(2)班级交流答案,补充订正。

(3)小结:表格也是一种备忘录,我们把它称为表式备忘录。

(二)聚焦语言,感受有趣

我们了解了花大姐的主要信息,请你再读一读文字备忘录之花大姐,你对花大姐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

1.预设交流

(1)预设一:瓢虫的名字花大姐。

花大姐的另一个名字是瓢虫,你更喜欢哪个名字?请你叫叫它。(板书:名字)

(2)预设二:瓢虫飞落的动作。

出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①自读句子,集体交流,理解难词。(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②图片辨析,理解严丝合缝、硬翅、膜翅、黑绸衬裙。

③观看瓢虫下落的视频,展开想象,理解款款顺顺溜溜,直观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

④指导朗读,想象花大姐下落的慢镜头。(板书:动作)

(3)预设三:瓢虫的外形。

引导学生关注朱红的烤漆似的圆点有定数等词句,借助图片,从颜色、质地、斑点等方面感受作者生动的描写。(板书:外形)

(4)预设四:瓢虫的种类。

①出示对比片段,体会句中的童真童趣

②读句子,讨论: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种类、想法)

③再读句子,读出趣味。

④读到这样的句子,你的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汪曾祺爷爷?(幽默、可爱、有趣.......)

2.小结:这一段文字描写真是有趣极了!汪曾祺爷爷真不愧是语言大师。这一段文字为我们生动地介绍瓢虫的动作、名字、外形、种类和想法。(板书:动作、外形、种类、想法、趣)

(三)学法迁移,自主探究

1.迁移学习,品味其他3个片段

2.交流反馈,感受句子生动有趣。

预设: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我曾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要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1)读句子,说感受,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2)摘录佳句,读读背背。

3.小结:汪曾祺爷爷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蜻蜓的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还用有趣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把这四个部分结合一起,就成了一份生动的《昆虫备忘录》。

板块四:模仿课文,自主编写

(一)迁移运用,编写片段

同学们,想做一回昆虫小作家,创作昆虫备忘录吗?

出示图式备忘录,初步了解磕头虫

2.观看影像备忘录,深入了解磕头虫。

3.尝试自主改写文字备忘录。

要求:可以从动作、外形、种类、名字中选择一两项内容介绍磕头虫,并加上自己的感受。

4.展示、评价,颁发小作家徽章

梦想小作家:模仿课文,顺利完成磕头虫片段改写

创新小作家:从动作、外形、种类、名字中选择一两项内容

介绍磕头虫,并加上自己的想法。

(二)创意制作,拓展延伸

1.拓展多种备忘录形式:备忘录除了我们书中的文字备忘录,还有很多形式呢。(出示:树状式、图文结合式、思维导图式)

2.推荐阅读,拓展延伸:昆虫世界奥妙无穷,课后,你还可以读一读《昆虫记》、《奇趣昆虫》、《探秘昆虫世界》等书本继续查找资料,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试着为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做一份备忘录。

26、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意图:

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单元中,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在单元中体现着学习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

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了解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引发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专题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进行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去感受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体会自然界的奥秘。

3.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4. 培养孩子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视频播放:鲜花盛开的视频。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

2、板书课题:什么是花钟,植物学家修建花钟是利用了花的什么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

A、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问一问你的同桌,并请你的同桌帮你解答一下。同桌请你一定要记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请你再帮同桌解答词语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同桌,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近义词法、反义词法、逐字解词法、偏旁理解词语意思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法)

b、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二)认识花钟: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寻找中心句,概括段意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课文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问题来回答。

A、指名学生答。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着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话来写的。

B、像这样,在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样的句子叫做给关键句,也叫中心句。

C、能像上面一样,寻找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吗?

学生自学后汇报,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二)学习方法、体会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我写(老师在黑板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边读课文,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想,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6、合作仿写练习:你能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吗?

A、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B、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7、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的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三) 、继续追问,了解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你能举个例子吗?

3、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出示花钟图,引导学生补充新的花朵。

和学生一起赏图读文。(配乐)

5、深入探究 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五、布置作业,结束全课布置作业:

1.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在钟面上写上花朵的名字)。

2.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誊写小练笔。依据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板书:

13 花钟

     湿度 中心句

 温度 花钟 光照 不同的表达形式

   昆虫活动

27、三年级下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池子与河流》是第三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寓言诗。池子与河流对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价值,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本则寓言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联系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存价值到不同的结局,从整体去看待问题,不要拘泥于某个片面。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理解中池子与河流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对于文中池子所讲的河流的忙碌与奔腾不息也缺少了解,这会影响对文意的深入理解,课前可以布置前置学习,去探究主要河道的一些日常情景。

【教学目标】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分角色朗读诗歌,理解寓言诗的寓意。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能说出理由。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诗歌,理解寓言诗的寓意。

【教学资源】PPT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你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叫寓言诗。

2.板书课题。

(1)池子指的是什么?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寺庙中烧香的香池。

(2)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趣,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明确寓言的多种表达形式。

二、初读课文,丰富体验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

3.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4.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池子喜欢 的生活,而河流遵循 的自然规律,最后河流 ,而池子却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根据提示,借助诗歌关键语句,尝试概括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聚焦对话,深化体验

1.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2.小组讨论。

(1)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你从池子的话语中感受到怎样的生活态度?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它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

3.全班交流。

从池子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从河流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的努力、奋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悟中读,读中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理解寓意,升华体验

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设计意图】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是学习寓言的目的所在。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推荐阅读,延伸课外

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为读书交流做准备。

【设计意图】从一篇寓言带动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克雷洛夫笔下寓言的魅力,进而了解寓言文体的特征。

【板书设计】

8*.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28、六年级下依依惜别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依依惜别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育: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养:

1、了解五篇课文的内容。

2、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

三、发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五篇课文的内容。

2、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促使学生全员参与。

学法:自主活动,自己策划、主持、布置环境。

教学准备:

1、读《阅读材料》中五篇阅读文章。

2、搜集毕业留言。

3、为联欢会作好各项准备。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写临别赠言。

教学目标:会写临别赠言,并送上真情与祝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临近毕业,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你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为你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

二、读《临别赠言》,明确赠言的目的及内容是: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意。赠言的基本要求是: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

三、学生写毕业赠言。

四、交换阅读,欣赏写得好的毕业赠言,组织大家评议。

谁写的赠言最有代表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

学生作品展示:

依依惜别

--难忘母校

部分学生临别赠言

时间是一只飞鸟,轻轻悄悄的飞走了,每当翻开以前的书本时,我心里总有万般的不舍,回忆起小学生活,和同学们一起春游,秋游,军训,菊花节活动,普通话比赛,上课,玩耍,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祝愿所有楚怡的毕业生们考试顺利!

--陈晓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在这漂亮的校园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我们欢快的身影,老师的.悉心教导我永远忘不了!是老师把我从一棵小幼苗培养成了一棵健壮的小树.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给我的童年添上了美丽的色彩.我更要感谢父母,感谢他们在我一年级时带我来到了这既古老又光荣的美丽校园!

---李丹姝文

毕业考试即将来临,小学阶段即将结束,而初中阶段即将开始,考上好的中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希望。希望大家考一个好成绩,努力地学习吧!

谢谢同学们对我的关心,替我做卫生,替我喊操,拿班牌

--邓阳

一眨眼,六年的时间从我们眼前闪过。在这六年里,我们有过快乐,也有过伤心.我们的母校在这六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我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在这儿,我只想大声喊道:楚怡学校,我永远的母校! -------余智

我们离毕业考试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过了考试后就要离开母校--楚怡,我们是来自农村的一位活泼开朗、聪明能干的小男孩,在这里已经四年之久,想起和老师、同学在校园里的美好时光,我们终身难忘。我们要抓紧学习,争取考上好学校!将把母校的美好回忆永存在心中!

--杨阳

母校啊!我马上就要离开您了,谢谢您,是您教育了我六年.您就像一把伞,在我没伞时为我遮风挡雨.谢谢您,亲爱的母校,我永远忘不了您。也谢谢各位老师教我知识,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敢于发问的小学生,同时也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把字写好了.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变得文明礼貌了,还变得比以前有爱心了。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是谁给予了我们知识?那就是老师.在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就是楚怡老师.老师们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我还有许多话想说,亲爱的同学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阴,毕业考试快到了,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开始冲刺,在小学阶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向楚怡的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老师们满意, 让父母放心,让自己开心。

谢津生

小学升初中即将来临,我将从这美丽的百年母校楚怡离开,来到我盼望已久的中学。我依依不舍亲爱的母校,因为我在这儿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升初中之前我会加倍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所好中学,好高中,好大学,以后甚至当上一名硕士生,博士生。不让母校失望,十年,二十年后,我会以一名成功人士并带着自己的成果来看望我的母校。我的老师。

29、六年级下石灰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石灰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运用四步学诗法学习古诗,能凭借语言文字、背景点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3.情感态度:学习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诗词有韵(读出韵律美、节奏美)

1.教师板书、学生书空题目石灰吟,重点强调吟的读音和写法。学生齐读诗题。

2.提问:你认识石灰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吟,又怎么理解?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石灰:白白的墙壁就是用石灰刷就的。出示图片丰富了解。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生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过渡:这洁白的石灰之前可是经历过无比艰难的生活,让我们到诗中去了一看究竟。

3.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读准、尝试读出节奏。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问号标注。

4.检查自读情况:

一读,随文识字:指名板演锤焚,学生纠正,教师板演,学生介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想象生词含义,学生描红。

二读,找出韵脚,读出节奏,指名朗读,

三读,个性朗读,达到熟练,齐读。

这一环节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尊重个性差异的同时授之以渔,提供给学生一种学法,一种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法可依。不少于四次的听读和阅读,践行了以读为本的理念。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向我们讲述的是什么呢?

(二)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1.小组交流说读懂的句子,探究疑惑之处。教师巡视点拨。

过渡:圣贤教导我们默读便于思考而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批注。

2.出示默读要求:读到千锤万击,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你想到( )的画面。你感受到石灰( )。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图片)当、当、当山谷传来震耳欲聋的敲击声,让人惊心动魄,石灰石忍受着、忍受着这千锤万击的痛苦,它咬紧牙关不逃避、不屈服,再来读这句――千锤万击出深山,(语气铿锵有力)

(2)播放视频:石灰在烈火中煎熬、坚持,蜕变成洁白的颜色,这洁白的石灰石在水中沸腾,发出咕咕的响声,人若接触轻则烫伤,重则伤命。石灰粉身碎骨,化作洁白的石灰。接着读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读出高昂、坚定的语气。

4.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石灰说( )!

5.齐读: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石灰洁身自好的追求吧。

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分享收获,解决疑难。在默读中想象,想象中朗读,朗读中体味,并随时批注,较好地达到了能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的目的。尤其能很好地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意境感悟(明了意境,合三为一)

1.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2.走近诗人。学生交流于谦相关资料。教师解读背景。

3.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言为心声,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

4.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5.集体交流。教师点拨:诗言志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6.播放音乐,指名配乐朗读。小组赛读,最后诵读。

7.师生总结: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正是于谦自己人生追求、高尚人格的写照。这种借事物来表达志向的写法被称为――托物言志。

此处带领学生重温作者,解读写作背景,为学生、文本与作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诗词意境的感悟便水到渠成。最后,引导学生领悟诗作的表达方法,遵循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诗作欣赏

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有很多:

咏 煤 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的意思是: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只要能为人类造福,一切牺牲在所不辞。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五)作业

1.做一期以于谦为主题的手抄报。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背诵其中的两首。

板书设计:

石 灰 吟

颜色 志向

清白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30、六年级下回忆往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回忆往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积累相关的歌咏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过程与方法:听读、默读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情感体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到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同学们的童年有哪些乐趣,能与我们分享吗?今天,我们要跟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童年的依依往事,去一同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哪几件依依往事?

小时侯:看图画:(1)小屋里的山水画

(2)《水浒传》中的一幅幅插图

学生时代:读石印本《千家诗》

听讲课:(1)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听教辛弃疾词《南乡子》

听教田汉新诗《南归》

2、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

都与读书有关。

三、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这几件事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尽量用课文中的词句回答。

看画《水浒》:如临其境、津津有味单纯而朴素的童真童趣

读书《千家诗》: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美丽的生活花环使我贴近生活热爱生活。

听课: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这几件往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作者当年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地成长的思想情感历程。真是往事依依。依依是什么意思?留恋。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往事依依,难以忘怀?学生找文章首尾部分记忆犹新、铭刻在心。文章开头紧扣依依,结尾回应依依,中间叙事围绕依依,在追溯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中,涌动着一股情感的热流。

四、我们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可以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那就是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正像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的那样: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31、六年级下寒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寒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并不陌生,但相比于春节、元宵等节日,学生对寒食节比较陌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资料的补充,可以让学生了解寒食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初步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自然成诵。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赏析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2、六年级下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六年级下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图片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

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图片,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3)联系实物图片理解词语。

出示蟋蟀、蝎子、蝈蝈的图片,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4)我会写好字。

①重点指导学生书写脆。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月要写得窄,右边第4笔丿要伸展些,伸向左边的月。

②观察生字,发现字的结构特点。

③说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本课的生字除了恶,其他都是左右结构的,左窄右宽。蟀字笔画较多,在书写的时候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

④师讲授书写要领,并范写。

⑤生练写生字各一遍。提醒学生注意速度,想好了再写,集中注意力,尽量不涂改。

设计意图:阅读和书写是学生必要的学习用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时要注意一定的速度。因此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方法外,还要对学生提出时间限制,提高书写的质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尝试概括主要内容,并且给课文分段。

2.学生交流。

主要内容: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对父亲的表感到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小蝎子的话。

3.尝试给课文分段。

提示: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借用文中的关键句,能快速梳理文章的脉络和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父亲的表里发出了声音,我对此产生了疑问。

第三部分(第11~19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的学生要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本环节重点对学生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指导。而用文中的关键句概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抄写词语,课外熟读课文,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在交流中再次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阅读感悟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父亲。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2.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交流学习收获。

学生的点评要与句子的表情达意联系起来,不能流于形式。

4.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出示相关句子:

a.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b.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c.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d.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作者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5.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作者的特点。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好奇心强、乐于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悟作者心中充满的奇特的想法及富有童真童趣、乐于探究的美好品质。

三、体会写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小结:心理描写夹杂在叙述中,就像在与人倾心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天真、可爱。

2.写法迁移:根据提示任选一个场景进行描述,运用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进行写法迁移。

镜头一:上课铃响了,只见老师拿着一叠试卷走进了教室

镜头二:马上要上场比赛了

设计意图:我们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品读感悟,读出意境,并且感悟作者的写法。再通过写法迁移,使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了更真切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1.回顾:通过学习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练笔是为了巩固课文写法,不必按照正式习作那样一步步来写,增加学生负担。

33、二年级下小毛虫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小毛虫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纺、织、编、抽、消

5 个左右结构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小毛虫茧蝴蝶这 3 个阶段。

【教学重点】

1.认识昆、怜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纺、织、编、抽、消

5 个左右结构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小

毛虫茧蝴蝶这 3 个阶段。

【教学难点】知道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小毛虫茧蝴蝶这 3 个阶段。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识字游戏做起来

1. 游戏一:听一听,猜一猜

能读准轻声。

2.游戏二:送词语宝宝回家。

能正确读出多音字尽组成的词语。

活动二:读文游戏做起来

1. 游戏一:我先读,你接读。

2. 游戏二:我来问,你来答。

活动三:课文内容我知道

1. 游戏一:排排队

按课文内容先后顺序给图排队。

2.游戏二:图文对对碰

知道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茧,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蝴蝶。

活动四:我会认,我会写

1.游戏一好朋友,手拉手

能根据偏旁识字。

2.游戏二选一选

能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认读字读音。会写整、怎、布3 个字。

2.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清楚、完整地讲故事。

3.在读故事、讲故事中知道小毛虫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终于破茧成蝶,懂得因

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变得美好的道理。

4.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教学重点】

1.会写整、怎、布3 个字。

2.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清楚、完整地讲故事。

3.知道小毛虫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终于破茧成蝶,懂得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

待,而不断成长、变得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我会讲

1.根据书后的提示讲故事,相机提出讲好故事的要求。

2.练习讲小毛虫结茧的内容。(14 自然段)

3.练习讲破茧成蝶的内容(57 自然段)

4.能利用自己的话清楚完整地讲整篇故事。

能找出几个帮助讲好故事的词语补充提示、丰富提示。利用提示讲故事。

活动二:我会认,我会写

1. 活动一:词语火车开起来

能用整怎布组词。

2. 活动二:写好生字有高招

能写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整、怎

能写好左上包围的字布

34、二年级下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基于此理念,本次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感悟彩色的梦在小朋友的画里,小朋友的画在小朋友的心里。另外,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读文融合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想象力。同时,在说一说、写一写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插图及葱郁的森林图片)。

2.学生的彩笔想象画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小朋友的作品。瞧,(出示学生画的想象画)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及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说。

3.揭题:对呀,每一幅画其实就是小画家最美丽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题目是彩色的梦。(板书课题)

4.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5.激趣: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彩色)

(1)开火车读词语彩色。教师重点强调彩是平舌音。

(2)尝试用彩色说句话。

6.过渡:彩色的梦到底是怎样瑰丽和神奇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这首儿童诗。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想象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在读题目时要尝试抓住题眼,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用学过的方法识记。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5.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苹果般的 精灵 叮咛

(2)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教师相机指导。

囱是平舌音;坪、囱、精、叮、咛是后鼻音;聊是三拼音节。

(3)去掉拼音,小组赛读词语。

(4)理解苹果般的是什么意思。除了苹果般的太阳,你还知道什么般的太阳?

(5)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6.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

7.教师重点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模仿读。

(3)学生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对字音加以重点指导,用读准字音创造生字反复再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品读第1小节

1.导学: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读了一遍又一遍,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书的姿势也非常正确。现在,老师还想听你们读一读,谁愿意把第1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过渡:你真行!这小节可不太容易读,里面有两个生字,谁能再来读一读?

3.读着读着,我们从文字里发现这个梦是靠什么实现的?(相机板书:彩色铅笔)

4.再读这1小节,你知道关于彩色铅笔的哪些信息?

预设一: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1)学生朗读句子后简单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长、圆、硬有感情朗读。

(3)引导学生围绕一大把彩色的梦,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课件出示: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  ),有的(  ),有的(  )。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预设二: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1)出示词语铅笔盒、聊天,学生开火车领读。强调聊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盒、聊。

①盒可采用字谜识记:会上同心盛况空前;也可采用图片识记: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②聊可用加一加识记:耳+卯=聊。

(3)你能给聊天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你什么时候、和谁、在哪儿聊过天?

(5)想象一下:彩色铅笔们可能会聊些什么呢?

(6)再读这一句,你从跳蹦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猜字谜加一加等多种方法识字,教师相机结合图画、字理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使识字活动妙趣横生。同时引导学生用换一换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训练和朗读指导,将识字与学文、学文与锻炼表达能力有机结合。

四、指导书写,共同评议

1.找出生字中上下结构和品字形结构的字。(梦、森、苹、灵)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如:

美梦 梦幻 森林 阴森 苹果 青苹果 灵动 精灵

3.指导书写梦、森、苹、灵。

(1)梦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点,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木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下面的夕起笔撇穿插在两个木的底部中间。

(2)森由三个木组成,品字形结构,左下边的木因为避让,捺变成点,写的时候注意三个木的穿插,让笔画错落有致。上面木的撇、捺都要写得舒展。

(3)苹的第三个横画最长,字的重心落在竖上,竖写在竖中线上。

(4)灵上短下长,上部的倒山右边不出头,火

的撇、捺要写得舒展。

(5)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6)教师范写。

(7)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8)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找规律记字、模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学生写好生字,培养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苹果般的 精灵 叮咛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小老师领读词语。

2.指生朗读第1小节。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这首儿童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彩色的梦。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第1小节的朗读与背诵,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厚学生的积淀。

二、品读课文,逐节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梦境。

1.品读第2~4小节,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出示:第2小节。

(1)指名朗读第2小节并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草绿 花红 天蓝

(3)相机识记坪字。

①出示词语:草坪。指生开火车领读。

②谁读懂草坪的意思了?

③说说是怎么记住坪字的。

④出示草坪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4)指导学生质疑:这小节中你有没有没读懂的地方?

预设一:脚尖滑过是什么意思?

①学生提问。

②指生尝试解决。

③引导学生联系第1小节,想一想:脚尖指的是什么?

④简单感悟拟人写法:这样把彩色铅笔当成人,你喜欢吗?为什么?

⑤指导朗读脚尖滑过,感悟童趣。

预设二:蓝得透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①学生提问。

②指生尝试解决。

③指导学生对比读读A、B两个句子,说说喜欢哪个,为什么。

A.蓝得透明!

B.蓝得透明!

④指导读出对蓝天的赞美之情。

出示:第3小节。

(1)指生朗读第3小节并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森林 雪松 小鸟 小屋 烟囱 太阳

(3)相机识记郁、囱、般。

①出示词语:葱郁、烟囱、苹果般的。指生开火车领读。

②出示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A.字理识记:

囱:囱是象形字。古文像古代半地下穴居房屋坡顶上的简易窗棂形。囱的本义为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后引申为灶突。

B.字谜识记:

般:又把船下口挤走。

郁:有右耳。看图片说一说葱郁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第3小节。

出示:第4小节。

(1)指生朗读第4小节并汇报。

(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3)相机学习生字精。

①出示词语精灵,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②交流识记精的方法。

(4)指导学生联系第2、3小节说说:我的彩色铅笔为什么是大森林的精灵?带给我哪些美好和幸福?

(5)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6)指导学生朗读第二句并想一想:我的彩色梦境里都有什么?

①学生汇报。

②相机出示词语:叮咛。学生当小老师朗读词语。

③学生猜测叮咛的意思。相机指导学生看偏旁猜测意思。

④猜一猜紫葡萄会叮咛些什么。

(7)我的彩色梦境里还会有什么?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屏幕出示:我的彩色梦境,有(   ),有(     ),还有(     )

(8)指导朗读第4小节。

三、绘画练笔,拓展延伸

1.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2.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可以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一)指导书写。

1.找出本课会写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彩、拉、结、般、精)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如:

彩色 彩带 拉手 拉走 结果 结出 一般 百般 精灵 精神

3.指导书写彩、精。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彩左上爫的第一笔平撇要短小有力,两点要与撇呼应,采的捺笔变成点,避让右边的彡;彡的笔画纵向平行排列,短小舒展,间距匀称,第一撇和第二撇起笔上下对齐,最下面的撇稍长。

精的米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是青字,月的第一笔变竖。左边的点、撇要呼应,右边的横画间距均匀。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4.指导书写结、般。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结右部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般左部的第五笔是提;右边不出头,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注意几个撇的不同写法。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5.合作书写拉。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扌瘦长,右边要写得短一些,最后一横略长。

(2)播放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二)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喜欢的人听,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背诵。

2.把自己的彩色的梦境画下来,并配上自己写的诗句,参加班级评比。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巩固书写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书法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巩固所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内外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彩色的梦

彩色铅笔

草绿 花红 天蓝

森林 雪松 小鸟 小屋 烟囱 太阳

精灵   梦境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