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四单元学习园地说课教学设计
三下语文第四单元学习园地说课教学设计
1、三下语文第四单元学习园地说课教学设计
三下语文第四单元学习园地说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关键句在句子中作用,如何把关键句改成段落大意。
2.词句段运用,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并能提出问题,仿照例句写观察到的;认识对调和移动符号,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片段。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滁州西涧》,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滁州西涧》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难点】
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语言片段。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何寻找关键句,如何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呢?
1.(课件出示)
《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五自然段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有些关键句就是段意。
2.(课件出示)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把这句话改为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为什么会不同就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我知道关键句有时候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是还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符合段意。
3.(课件出示)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
关键句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如何判断是否是关键句?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课前课后。
预设:主要看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有关就是,没有关就不是。
4.教师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但是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判断关键句的关键是是否与段意有关。(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照样子写片段
(课件出示)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板书:学写观察记录)
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3.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
预设:要求把观察时的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板书: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4.思考,并写一段观察记录。(课件出示)
示例:我用手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象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一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象不敢见人似的。含羞草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不经碰呢?
(二)修改句子。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回顾上册,我们学习哪些修改符号?
(有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新的修改符号: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课件出示)
(2)下面的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课件出示)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板书: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观察一下,这两种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对调符号,是调整对调位置颠倒相邻的部分,
是移动符号,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的调整。
(4)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补充修改病句。
修改如下:第二句话,用移动符号把用一根小木棍移动到我的后面。第四句话,再用移动符号把又移到我后面。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简介:《滁州西涧》是写景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板书:《滁州西涧》)
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译文: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课件出示13)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课件出示):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板书:标有节奏的古诗)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如何找关键句及关键句在归纳段意的作用,学习了写观察记录,认识了对调和移动符号,并学会用所学修改符号修改片段,学习了古诗《滁州西涧》。
2、一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园地三《赠汪伦》全诗赏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园地三《赠汪伦》全诗赏析
赠汪伦
李白 〔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赠汪伦》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3、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教学设计说课稿
设计说明
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2.复习生字。(学生)3.几张小贴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师生共唱,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
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4)继续播放关于《夜色》的幻灯片,感受不同环境下夜晚的美好,让害怕夜晚的孩子试着爱上美丽的夜晚。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这个小男孩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复习生词1.朗读诗歌。
朗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胆小的同学读第一节轻一点,胆大的孩子把课文第二小节读响亮些)
2.学生复习生字。
(1)播放幻灯片,借助拼音,反复拼读会认会写的生字,并组词。
认识新偏旁夕和半包围结构看的部首。
(2)幻灯片出示会认的字,开火车给字组词,比一比哪组识字强,给与表扬。(手背贴花)
(3)进入摘苹果环节,看谁摘得多,摘的对,用大苹果的小贴画适时表扬。
(4)全班同学自己摘草莓,看谁摘得又多又好,摘对回家让妈妈买草莓鼓励。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
胆子、不敢、勇敢、故事、窗外、原来、从此、睡觉、散步、拉着、讲话、外面、再见。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拼读生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第一小节,画出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为什么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的语句?
(用概括的方法说出小男孩胆子小,怕黑的原因)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4)妈妈是怎样教育我不要害怕的?(讲故事)讲了又讲的含义是什么?起到大的效果了吗?(没有)勇敢的故事有哪些呢?
(5)读一读第二小节。
预设: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思考:爸爸拉我去做什么?我发现了什么?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这一句话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读出无可奈何又撒娇的语气,偏要一词要读得重一些。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当我出去时,我发现原来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这句话读出既惊讶又欣赏的语气。
从偏要一词,你体会到爸爸让我克服( )的决心和我的( )。
(7)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花草会微笑吗?这里为什么说花草微笑?
采用拟人手法,微笑一词把花草人格化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夜晚的美十分可亲,一点儿也不可怕。
(8)继续看图片,再次体验夜晚的美好。
(夜色下的花,灯光璀璨的夜晚,小树林的夜晚)
(9)我真的看见了小鸟睡觉吗?
天黑了,是不容易看见小鸟睡觉的。这是我在想象,表达了我对夜景的喜爱。
(10)我还怕黑吗?我喜欢夜景,不再怕黑。
学习了这首儿歌,我要做一个( )的孩子。
(四)播放《勇敢的小刺猬》
看完后想一想谁是勇敢的?真心夸夸它吧?
设计意图:鼓励孩子们像小刺猬一样,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板书设计
夜色
胆小勇敢
4、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说课稿
《四个太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要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四个太阳》,这篇课文的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二、说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我准备采用个性化教学,通过农远光盘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在设计中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
让学生会认 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仿照课文进行创造想象,用口语表达自己心中的太阳。
过程方法方面: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互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情感态度方面:
通过农远光盘资源的播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文,体会作者想象之美,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难点是理解多彩的季节的含义。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农远光盘资源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情感,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和感悟中轻松理解课文。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的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这节课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利用农远光盘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其次是以读代讲: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想象等引导学生读读、悟悟、说说、画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说课前准备:
课前我对农远光盘资源进行了整合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准备了生字卡片和四个太阳图片。其次让学生搜集资料,准备白纸、水彩笔、生字卡片等。
七、说光盘资源的利用:
根据本节课教学的需要,我对各种农远光盘资源进行了重新组合,让它真正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为教学服务的辅助作用。
如: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欣赏画面和音乐,感知课文,进入情境,通过画面展开想象,发展思维等,让农远光盘资源真正为教学增光添彩。
八、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第一课时,播放农远资源里的课文动画朗读,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应以识字、学词、学句为重点。
下面我着重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我准备分以下四个版块来完成:
第一个版块是认一认,复习巩固。
首先利用识字卡片组织学生分组开火车读生字。
接着利用农远光盘资源里 摘果子的形式巩固生字。这样做是为了把识字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并请学生上台张贴每个季节对应的太阳图片,激起学习兴趣,激发读书热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第二个版块是读一读,感悟文本:
这一版块我首先让学生听农远资源光盘里电视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学习电视课堂里的小朋友提读书要求。
听完课文后,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太阳美美地读。
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那一自然段,然后自由组合、小组讨论读懂了什么。我随机出示如下要求。
这样做既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学生心灵的碰撞,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觉地解决问题。
然后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诵读课文,说演结合,体会想象美。
比如:当学生说出喜欢绿色的太阳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播放下面这个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炎热,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然后又播放下面这个片段,引导学生体会绿色的太阳带来的清凉,再通过指名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来品味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说到金黄的太阳时我准备这样教学:首先让学生说出喜欢金黄的太阳的理由,然后播放秋天果子成熟的片段,插入这个片段是为了唤起想象,激发情感,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然后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并出示这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最后出示这一段让全班学生带着感受去读。总之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去感悟,去表达,调动孩子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轻松、活泼。
红红的太阳这一段我也是利用农远光盘资源播放寒风呼啸及太阳升起的片段,体会冻僵和温暖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体会小画家美好的心愿。
当学生说到彩色的太阳时我在问学生:彩色的太阳送给谁?后又让他们说说理由。然后播放这个春天的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描述春天或复习有关春天的词语、诗歌。
这样让学生联系旧知,并利用农远光盘资源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交流、赞美春天,这时学生就很自然的感受到了春天的多彩,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
最后指导他们同桌品读,再师生合作读等。
总之这个汇报的环节通过穿插农远光盘资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说、演感受课文文字之美,想象之美,意境之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学会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当学生汇报完以后,我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一起梳理全文,接着播放农远光盘里电视老师指导背诵的互动,激发学生背书的热情,通过填空法或引读法指导学生背诵。这样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 ,让学生整体回顾、深化理解课文,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为下一步的说话和写话做好铺垫。
第三个版块是说一说,拓展延伸: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告诉孩子们我有一个心愿,就是送一个快乐的太阳,希望他们每天都快快乐乐。
借此引导学生自由说说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心愿是什么?同时播放音乐《种太阳》,让他们入情入境,充分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四个版块是画一画,想象提升:
当学生说完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同时播放音乐种太阳。
然后我又播放农远资源电视课堂里孩子的精彩汇报为他们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展示作品,发表想法和意见。也真正地把美术、音乐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构建。
最后展评典型的学生作品并布置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的心愿,在课余以我心中的太阳为题,出一次墙报。这样做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九、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图文结合、简单明了,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太阳的图片以及四个重点词语,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十、说总结反思:
以上是我对《四个太阳》一课所作的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农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5、一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园地三赠汪伦诗句赏析
①作者简介: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②字词解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③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④诗文简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6、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词句复习要点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里内 造制 欢喜
热闹吵闹 锻炼训练 天天每天
反义词:
忙闲 欢悲 古今
晨暮 老幼 善恶
学教 严寒酷暑 热闹安静
词语拓展:
一只蜻蜓 蜻蜓展翅 蝌蚪游水 和风细雨 拍皮球 打球
一条蚯蚓 蝴蝶飞舞 蜘蛛结网 严寒酷暑 踢足球 拔河
一群蚂蚁 蚯蚓松土 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 丢沙包 跳高
一个足球 蚂蚁搬家 鸟语花香 锻炼身体 踢毽子 跑步
好句积累:
1.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2.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3.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4.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7、一匹出色的马二年级语文下第7课教学说课稿
一匹出色的马二年级语文下第7课教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匹出色的马》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家外出游玩时,妹妹感觉很累,爸爸拾一根枝条让她当马骑,她忘记了疲劳,比大家都先到家的故事。
课文写的非常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这些描写春景的句子自然清新,色彩明丽,从文字中想象画面为将来将画面写成文字打下了基础。
本文故事性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匹、纹等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描写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所描写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从妹妹的变化中体会兴趣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克服疲劳。
三、说教法、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课主要的识字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自己的故事,达到加深课文理解的目的。
3.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述运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不同的效果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学生开阔视野。课前,我布置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看是用什么方法怎么来消除疲劳,并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认读生字,能认识哪些字,能读好哪一段。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学习景,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画上美丽的景色,然后出示景字,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景字的印象。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能力。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五、说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预习的环节让学生寻找自己的与课文类似的生活例子,然后在课堂上充分进行交流,大家的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8、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说课稿
1.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学生乙: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知道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三、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河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温暖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⑤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神韵。
⑥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⑦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这么多美妙的画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生: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温暖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③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入诗里读出来吗?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四、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这首古诗。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属于盛唐前期诗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歌唱,赞美。咏柳,就是歌唱、赞美柳树。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家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边读边想象柳树的姿态,仿佛柳树就在自己的眼前,轻轻的,柔柔的,那么碧绿,那么美丽,要用喜爱、惊叹的语气来读。
二、释字词,明诗意
1.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1)理解词语。
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左右结构,注意女的写法。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爱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通过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不仅帮助了学生熟记字形,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字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诗的开始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条条像丝带般的柳条。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剪:上下结构。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课件展示剪刀,引导学生理解)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出的吗?就是那像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啊!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通过理解字义,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妆扮成的一样,千万轻柔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前两句诗,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柳树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万条垂丝,就像她的裙带)
2.你觉得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第一句中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第二句中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教师: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点名读,其他学生说画面)
3.那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它还能剪出什么。
示例:将小草剪成了一根根;将枫树的叶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4.总结: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1.课堂小结: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2.教师布置作业: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意。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六、备课资料
1.风筝
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907-960)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2.柳树
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树,如今已成为西湖十大景点之一。田园诗人陶渊明喜爱柳树,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龄也喜欢柳,并自号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边疆时,为了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在河西走廊新栽杨柳三千里,后人为纪念他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在古代文学中,杨柳是一个特殊意象,优美动人,情意缠绵,为诗人传诵吟咏。
9、部编版语文三下学习园地二课后习题分析
部编版语文三下学习园地二课后习题分析
1、说说下列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试着写一写
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习题分析:从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源源不断津津有味是类似于AABC的词语。无忧无虑无边无际是类似于ABAC的词语。
参考答案:AABC类型有:亭亭玉立、默默无闻、依依不舍、恋恋不舍等;ABAC类型有:十全十美、载歌载舞、一心一意、自由自在等。
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他___________:你真的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跺起了脚,生起了气;开心地跳起来
日积月累
1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教学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教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
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在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爱听故事,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预设学生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
接着,就是初读文本,我会播放名家范读,引导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为了解决生字词,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对重点生字词和文言词汇进行强调,引导学生积累。
然后,我会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于断句我会进行指导。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让自读课文,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在这一环节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能够为深入研读环节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表达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够自主地分析,我会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设置了层层深入的问题:
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学生可能会答出:
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
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
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学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
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本的,环环相扣,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为: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你能劝一劝农夫吗?
(五)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让学生谈收获,我进行总结,结束本课。作业是课堂的眼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守株
耕人{ } 一无所获
待兔
1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燕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但是孩子们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是一个难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知识目标)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能力目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四、说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
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精彩炫我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中在网上搜集的有关于燕子的图片,并简单概括一下你展示的这张图片中的燕子的形态和特点。这一环节可以刺激孩子对网上搜集资料增添兴趣,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
多媒体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视频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文章,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文章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章中标注出来。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风、雨、柔柳、花、草、叶)。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体会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吗?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设计意图: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2.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教师跟进板书。
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哪个地方可以读得更可爱?学生读得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请学生朗读的同时,根据学生朗读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地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四)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
1.学习第34小节的要求是:
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从燕子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展示问题答案的同时,教师跟进板书(飞行美:快 )。
2.学习第5小节的要求是:
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
例如: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3.再读第35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教师跟进板书(动静结合)。
(五)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六)扩展延伸,自由创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举一反三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积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优美词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积累)
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展示。(文章与感悟相结合,文即是画,画也成文)
七、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整篇文章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形式,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
12、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稿
《一次科学小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4.懂得欣赏他人文章,为他人的文章出谋划策,避免在今后在自己的文章中犯相同错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题目可供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大家自主挑选的余地比较大,在认真回忆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印象深、感兴趣的实验来写。
2.题目对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均没有任何限制。不论什么时间,也不论什么地点做过的小实验都可以做写作的材料。
3.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是本次作文的重点。写之前,有条件的话,最好把小实验重新做一遍;或仔细观察,请别人把小实验再演示一次,边看边记,记下实验的步骤: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写的时候,要分步分节写,先做的先写,后做的后写。
4.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是本次作文的难点。要注意穿插在实验的过程中分散地写。如当实验进行到十分紧要的关头,当时自己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其他人有什么反应都可以适当地写一点。
二、初改探秘
1.明确做法
2.学生初改他人习作
3.分析修改结果
(1)分析全班这次习作修改的基本情况。
(2)分析全班同学的分数及排名情况,我们先来看看排前几名的是哪几位同学?
(3)看了排名,你最想看谁的文章,我们来看看评得准不准确。
4.小结:一个人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分,存在误差。
5.修正误差:看了两篇文章评分的比较之后,同学们对你刚修改的文章有没有觉得评分不准确呢?现在把刚才修改的文章抽调回去,再把分数调整一下。
三、再改求准
1.明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改三篇别人的作文,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分,先自己评分修改,再小组合作修改,把分数打在相应的扣分栏处,最后将结果保存到二改文文件夹。
2.学生合作修改
3.分析修改结果
(1)对比前后两次精细测评结果:我们来看一看两次的结果,你发现什么了?
(2)美文欣赏:
A.展示得分最高的学生习作,由评改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评分,有什么标准?
B.你在评改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同学也写得不错,请向同学们推荐一下?
(3)出谋划策:还有的同学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请给这些同学提提建议。
(4)有问必答:现在打开自己的文章,看一看同学是怎样给你的习作修改评分的,如果发现修改或评分不合理的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你有什么收获?
13、部编版语文三下15课小虾教学设计说课大纲
部编版语文三下15课小虾教学设计说课大纲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的语句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看陈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于小虾的文章。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词语就站起来大声的读出来。
词语:大缸、漏过、空隙、甚至、青苔、钳子、撒落、一副、搏斗、猛烈、小卵
4.默读课文、谈感受
生字的障碍已经被我们大家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的小虾。请大家默读课文,遍读、遍想、遍划出你对小虾的了解,谈谈作者对他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你呢?
(此问题属于个人了解,且在上课不久,会很紧张拿不准,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注意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鼓励:不要紧啊,只要是通过读书读到的,哪怕是一点那也是很棒的!)
随机板书:样子、有趣、脾气不好
师:自己读课文能了解这么多关于小虾的特点说明你们很会读书。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 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喜欢小虾的那些方面?为什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特点到课文中细细的默读画出你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并且说明理由。
2.计划完的同学和你同位来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前要求:别人交流的时候你都应该仔细的听!如果你画的部分和这位同学一样,那么你可以随时起来补充你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刚才没有画的这一部分,也欢迎你来随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顺序进行不同的指导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A、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采取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小虾样子的可爱。
B、学习第三自然段表现小虾的脾气不好。教会它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采用比读的方式教学。
C、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呼应,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生活上的关爱。
4、 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小虾一天天的长大我捉出几只大的虾发现不久生的生命诞生了!
板书设计:
小虾
样子
喜爱 有趣
脾气不好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有趣、坏脾气的小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的写作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大家说好吗?
二、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三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围绕哪句话、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
生: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小虾真有趣来写的。
生: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小虾脾气不好来写的。
2.大家找得好,我们找出的这两句话叫中心句,那作者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呢?
生:抓住了小虾吃食的动作、生气时的动作,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3 .你们不仅读书认真,而且还善于倾听,互相合作,作者正是运用了围绕着中心句,抓住小虾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这种方法才把这群小虾刻画的栩栩如生的。
三、开卷有益,巩固方法。
阅读《荷兰猪》
1. 接下来,我们再去读一篇小短文,认识一种小动物,找找这篇文章二三段的中心句,并和同位讨论一下这篇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
生:找出中心句,画出描写荷兰猪的动作的词和表示顺序的词。
2.集体交流。
3. 老师小结:其实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同学们的习作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大家看,这是一个同学对我班窗台上养的一种小动物的描述,请你对他的描写做一评价。
出示文字:泥鳅的性格真古怪。它有时很老实,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可是要是你用细棒碰它一下,它就会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显得很生气。
生:能围绕中心句去写,但描写不够具体。
师:老师同意大家的意见,后来这位同学修改了自己的文章,出示:泥鳅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它会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任凭我们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放声歌唱。可是要是你用细棒轻轻的碰它一下,它就会暴躁的扭动身子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顿时,水花四溅,连嘴边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
师: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请你谈谈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进一步巩固所学方法。
四、妙笔生花,运用方法
1.师:你想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吗?你想写些什么?
集体交流,并告诉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写小动物。
提醒学生先为你写的内容确定一句中心句,并要把文章写具体。
2.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价。
六、总结所学。
1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钟教案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钟教案说课稿
《花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各种花开放的资料、课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钟钟面演示图。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怒、暮、燥、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自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课文找一句话说说什么叫花钟。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伴着音乐解说:那花钟里都种了哪些花呢,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
3.说说感受: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4.指导朗读:愿意读读这句话吗?(用欣赏的语气读)
5.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带上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
(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它们读准确;
(3)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
三、生字过关,感悟文意
1.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说说哪个生字识记起来有困难,大家讨论讨论)指名读。n m zo yǎ kūn bō wěn zh 怒 暮 燥 雅 昆 播 吻 致
2.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分组开火车读。(课件演示,结合课文组词) 凌晨 蔷薇 绽开 欣然怒放 暮色 昙花 干燥 灼伤 淡雅 花蕾 昆虫 传播吻合 花圃 大致
4.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5.当当小老师: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2.出示并欣赏照片,说出花的名字。
3.同桌二人合作:这么多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 读读描写花开放的句子。(第1自然段)
(2)课件出示下列句子,与教材第1自然段相应的句子进比较: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读、讨论后指名谈自己对这两组句子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相同的内容的好处。
(3)带着独特的体验有个性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写创作:你们还能用与课文不同的方式描写这些花的开放吗?学生动笔创作。【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创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文本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充分地融进自己的感性积累、独特感受。】
(5)小结: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
5.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你们还搜集了哪些花开放的时间?(黎明3:00左右蛇床花开放;上午6:00左右斑猫儿菊开放;上午8:00 左右山柳菊开放;上午9:00 左右卷耳苦苣菜闭合;上午10:00 左右欧洲稻槎菜闭合;上午11:00左右鸟乳花开放;下午1:00 左右石竹闭合;下午2:00 左右深红海绿闭合;下午4:00 左右小旋花闭合;下午5:00 左右白睡莲闭合。)
五、总结延伸
六、拓展作业
留心观察学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把它写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
2.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艳、内、梦、醒、苏。
2.学生留心观察并书写。
3.师范写醒字。
4.学生练写醒。
二、回忆引导生疑
1.复习第1自然段,引导生疑:
出示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引导学生回忆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学习了这段课文,同学们又会自然地生发出哪些问题呢?(提炼主要问题: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然后指导阅读。这样,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学习的主动性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2.顺势深入,探究解惑。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2)交流并朗读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等句子。(3)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和牵牛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3.据理推测,合理想象
(1)四人小组内交流。除课文提到的花以外,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时候开放,推测一下是什么原因。(2)全班交流。除了书上提到的原因,你还知道其他原因吗?
三、引导分析文章,动手做花钟
1.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些花不仅开花的样子不同,而且时间也不同,也知道了他们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植物学家据此制作了一个大花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2.现在,同学们就带着他的创意,两个人合作,共同修建一座花钟吧。请两名同学来黑板前修建一座花钟。
3.小结:钟里同学们种的这些花,一天之内就要陆续地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指课题)
四、课后探究,布置拓展作业
1.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有关资料:只可惜,这花钟上还有几个时刻,没有花来表示,(在空白处贴上问号)这就需要你们到书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奇思妙想吗?请你把它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交流。
15、三下语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教材分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读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三年级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有限;课文是略读课文,只能粗知大意。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资料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进入新课。
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
2.揭题质疑: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读题。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3.明晰课型: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我们今天就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专题导入新课,精练高效,既联系旧知又导出新疑,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明晰课型为自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明确学法,初步感知。
1.出示提示:读了自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阅读方法:看图读文。)
2.自由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得通顺。
3.初步感知: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根据中年级略读课文的要求,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读解决基本问题。)
三、赏画读文,交流汇报。
1.引导看图。
师:请同学看看书上的插图,画面的都有些什么?(板书:人物、街市、桥北。)默读2、3、4自然段,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2.学生汇报。
内容预设:
A、第二自然段。(人物丰富)
抓住 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等词句,愿意大声把这五百多个人物向大家做个介绍吗?感受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B、第三自然段。(街市热闹)
街市上有什么?什么最值得你来赞一赞?感受画家画技之高超。
C、第四自然段。(情景传神)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看,桥头到了(出示图片)
自己读课文,图文对照,看看课文里描写的场景,你能在图中找到吗?
小小解说员:给大家讲解这个生动的画面。
教师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3.教师小结:《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真是画中瑰宝,不愧为:读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设计意图:根据略读课文粗知大意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方法,引导全班交流讨论。在交流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中的相当段落与文本再接触。)
四、整理资料,总结课堂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资料卡。
资料卡
画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2.交流资料卡,总结。
(设计意图:浏览课文填写资料卡,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浓缩,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交流填法,进一步了解画的内容和价值,突破难点,达到粗知大意的阅读目标。)
五、全景赏画、升华情感。
1.播放《清明上河图》全景图。
2.解说诵诗: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名扬中外震国威,惊世之作传万年。
3.作业乐园。
无论是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还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还是现在我们正在沉浸其中的清明上河图,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的珍宝,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走出课堂后,让我们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瑰宝!
4.把《清明上河图》介绍给你的父母。
推荐书目:《古代神化》 《古代经典故事》
16、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说课稿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欧、洲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图表,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 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图表,说清楚纸的发
明过程。
2.结合相关语句,说清楚蔡伦改进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浸润传统文化,引入课题激兴趣
㈠ 温习旧知
背诵《古诗三首》,感受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㈡引入新课
出示四大发明,引入新课。
二、扫除字词障碍,运用图表学概括
㈠归类检查,认识词语
1.拼一拼、读一读
⑴出示
造纸术的发明,他可是功不可没。
⑵ 出示
在第4自然段中,找到便的不同读音进行圈画、拼读。
⑶ 出示
在第4自然段中找到另外两个多音字进行圈画,对比拼读。
⑷ 出示
拼拼、读读
⑸ 出示
① 随机学习欧洲
欧,笔顺跟随
洲,结合偏旁猜测意思。
②指导书写欧洲
③再读词语,发现都是地点。
⑹ 出示
都是朝代名称,也代表时间。
㈡运用图表,学习概括
1.课文中还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句,整体初读,圈画出来。
2.自主交流
⑴第2自然段,早在几千年前,这个时候就是造纸术发明以前。
⑵第3自然段,两千多年前,就是西汉时代。
⑶第4自然段,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就是 东汉时代。
大约能不能去掉,说出理由。
⑷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指的是我们的后来。
3.我们将找到的这些词语或短句放在一起读一读。
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4.出示课件
⑴ 后来下面的这句话,与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一样的,
⑵ 指导学生学习简练概括。
三、运用图表提示,说清楚造纸过程
㈠出示学习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㈡ 提取重要信息,连接成句表达
1. 交流第2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语: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连接成句,读读。
2.交流第3自然段
西汉时代,人们是用麻来造纸。
3.交流第4自然段
东汉时代,人们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来造纸。
㈢依据提示内容,说清造纸过程
四、再次运用图表,厘清传承的原因
1.观察图表,思考:纸张真正、广泛地运用起来,是在哪个时代?
2.默读课文的第2、3、4自然段,结合纸的发明过程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圈画出相关语句。
3.自主交流分享
⑴第2自然段
① 圈画:笨重、不方便
结合竹简、简、学富五车体会笨重、不方便。
② 出示
体会不方便
③ 圈画:轻便、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体会轻便的帛不能传承的原因
⑵第3自然段
圈画:粗糙,不便书写
⑶第4自然段
圈画:既轻便又好用、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
4.厘清传承原因
再次运用图表,讲清楚蔡伦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5.蔡伦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进?再读第4自然段
这样的造纸制作工艺,蔡伦是怎么想到的呢?联系前文思考。
6.思考:改进能换成创造吗?
7.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
五、必做选做结合,分层布置作业
1.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练习规范书写
2.练习填写图表
3.选做作业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准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查找相关资料,再线上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17、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园地二教案设计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园地二教案设计说课稿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
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
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
1.写话笔画多的汉字。
2.学写通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板书:了解寓言故事)
1.(课件出示)
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
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
2.(课件出示)
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2)《美丽的鹿角》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
3.(课件出示)
读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
(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运用
(课件出示)
1.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分别是什么结构?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词语是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的。
3.仿照例词写词语。
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
洋洋不睬 滔滔不绝 孜孜不倦
像第二组这样无无式词语有:
无牵无挂 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形无色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写的?(动作、神态描写)(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是分别写了小鹿的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
3.照样子,把给要求补充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
他攥起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了!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说。
(三)段落运用
(课件出示)
1.读一读这个通知。
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交流如下:
(1)通知是题目,居中写。右下角注明下通知单位和下通知的日期。
(2)正文空两格,写清楚活动具体时间,参加人,地点,事件等。
3.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四、书写提示
板块三: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板书: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比如艳三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
集下面的木的横、竖最长,上面的隹,右边的四横等距,长短不同,中间的两横稍短。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3)注意横画、竖画的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不要写得太拥挤。
五、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寓言成语。
(课件出示)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成语)(板书:寓言故事成语)
4.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杞人忧天:意思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井底之蛙: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18、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学目标
1. 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 学会按部首归类识字。
3. 体会拟声词的妙用,体会其表现的情景。
4. 感受对比手法在拟题方面的妙用。
5. 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 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复述故事,归类识字,仿写句子,学会转述,积累古诗。感受对比手法在拟题方面的作用。
第 一 课 时
1. 学习借助表格、示意图等复述故事。(重点)
2. 学会按部首归类识字。(重点)
3. 体会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拟声词写句子。( 重点)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用结合
交流平台
出示课件:
学生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学生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学生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1. 读一读,找规律。
(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阅读课件上的内容。
(2) 讨论交流:通过这三句话,概括出复述故事的方法。
预设:复述故事就是把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预设: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按顺序复述。
(3) 教师小结: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复述故事的知识。第一个同学概括了复述故事的概念。第二个同学总结了复述故事的几种常用方法:①借助表格复述;②借助示意图复述。
2. 我积累,我拓展。
相互交流,你认为还有哪些复述故事的方法?
预设:复述故事时,可以先概括每段的段意,再根据每段的段意来复述。
预设:学习课文时,我会先给课文绘制简笔画,然后给每幅画都配上文字,之后只要看着简笔画和简短的文字就能把故事复述出来了。
预设:我在复述《漏》一文时,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复述这个故事。
识字加油站
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咳(k) 嗽(su)呕(ǒu)吐(t)唠(lo)叨(dāo)嘀(d)咕
谚(yn) 语谣(yo) 言告诫(ji)辩(bin) 论
1. 读一读,找规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预设:读了这些生字,我发现第一行带口的生字表示的动作都是用嘴巴做出来的;第二行带讠的生字都与说话有关。
2. 练一练,学运用。
用下列生字组词写话。
咳唠嘀谚诫
预设:咳(咳嗽)弟弟感冒了,咳嗽了整整一夜。
唠(唠叨) 他不停地唠叨,我快烦死了。
嘀( 嘀咕) 我心里一直在嘀咕这件事。
谚( 谚语 )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
诫(告诫 ) 奶奶告诫爸爸吸烟有害健康。
3. 我积累,我拓展。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预设:带亻的字大多与人有关。例如:你、他、们、仁、仇、仨、俩、仪、伟、仔、伏、优、伐、任、伤、仰、仿、伙、体、佐等。
预设:带有刂的字, 大多与锋利、尖锐的器具及使用这些器具的动作有关。例如:割、刻、利、刺、刷、划、刮、削、刨、剃、剑、剖、剥等。
预设:带艹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例如:芒、芍、芋、苇、芳、芬、花、芦、芹、芽、苞、茅、茎、苹、苔、苗、茄、莓、莲、药、草、茬、茶、荚、莉等。
词句段运用(一)
用拟声词写句子
出示课件:
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①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②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1. 读一读,找规律。
思考:学生自主朗读句子,说说这些拟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预设:噌的一下子写出了急性子顾客听到慢性子裁缝的话的迅速反应,表现了急性子顾客性格急躁的特点。扑通一声形象地模拟了椰子落水的声音,使人如闻其声。
2. 练一练,学运用。
请在句子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拟声词,使句子更形象。
①布谷鸟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②小狗地叫了几声,似乎有人来了。
③小老鼠叫,上灯台偷油吃。
④一群蜜蜂地唱着歌来到花园里。
(1)写一写:根据语境选择与动物的叫声相对应的拟声词。
(2) 评一评:将自己所选的拟声词与同学分享,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句子,搜集写得好的句子在班内传阅。
(3)教师给出示例,引导学生品评交流。
出示示例:①咕咕 ②汪汪 ③吱吱 ④嗡嗡
3. 我拓展,我积累。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尝试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预设:那辆汽车嗖的一声开过去了。
预设:日本军官嗷嗷直叫,妇女怀里的孩子吓得哇的一声哭了。预设: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已经学过的课文,梳理和总结了复述故事的方法,如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等。识字加油站中我们学习了两组生字,分别是口字旁的字和言字旁的字,带口 的字大多与嘴巴的动作有关,带讠的字大多与说话有关。词句段运用中我们学习了怎 样用拟声词写句子,拟声词的运用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增强表达的趣味性。
第 二 课 时
1. 学会转述别人说的话,体会转述与直述的不同。(重点)
2. 体会对比的作用,学会在拟题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难点)
3. 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复述故事的方法,运用拟声词写句子。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本 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对比手法在拟题方面的妙用,学习转述别人说的 话以及古诗《大林寺桃花》。
学用结合
词句段运用(二)
在题目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出示课件:
你觉得下面的故事题目有趣吗?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
1. 读一读,找规律。
(1)自由朗读: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四个题目,分析题目的特点。
(2)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这样拟题有什么作用。
(3) 教师点拨:用表示限制性的词语,如慢性子急性子胖瘦大方小气 等,准确地表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在同一个题目中用意思相反的词语,如慢性子 和急性子,大方和小气等,表现了故事中描写对象截然相反的特点。这些题目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样拟题可以凸显主题,使题目生动鲜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 练一练,学运用。
你在课外阅读中读到过这样的题目吗?请说一说。
出示示例:
《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城里人与乡下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出示课件:
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1. 读一读,找规律。
(1)自由读句子,说说怎样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2)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预设: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教师小结:①改什么改人称和标点; ②怎么改标点符号的改动:把:改成, 把双引号去掉 ; 改人称:把我改成他或她,其他的照抄。
2. 练一练,学运用。
练 把下面两个句子改为转述句。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出示答案: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3. 我拓展,我积累。
(1)爸爸对我说:我买了礼物给你。
爸爸对我说,他买了礼物给我。
(2)爸爸对孩子们说:我买了礼物给你们。 爸爸对孩子们说,他买了礼物给孩子们
(3)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 孙膑对田忌说,他不是挖苦田忌。
日积月累
1. 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 作者简介
大林寺桃花
[ 唐 ]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 理解重点字词。
(1)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代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觅:寻找。
4. 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借助教材上的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庐山脚下在四月里百花已经凋零,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
5. 古诗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对高山上的景物气候与山下的不同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细读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有惜春的惆怅,有偶然发现的欣喜。这首诗前两句讲诗人四月里在山寺见到桃花的景象,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惊异与喜悦之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 学生练习朗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7. 延伸阅读。
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我们领悟了运用对比手法拟题的作用,掌握了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技巧。这些语言训练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日积月累中我们学习了《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通过欣赏插图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 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首诗展现的优美画面。
19、27漏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4. 能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见过漏雨吗?知道漏是什么意思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漏》这篇课文去看看吧!( 板书 漏)
初读课文
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 学生初读: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
婆(p)脊(jǐ)贼(zi)莫(m)颠(diān)胶(jiāo)旋(xun)纵(zng)
(2)会写生字,并组词。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里屋:里间。
莫非 :表示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发抖:由于害怕、生气或受到寒冷等原因而身体颤动。松手:放开手。
跟前:身边;附近。甘心:愿意。
细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老虎和贼都想得到老公公和老婆婆养的小胖驴,在偷驴时无意中听到老婆婆说害怕漏,老虎和贼因做贼心虚,都把对方当成漏最后吓昏了的故事。
2. 相互交流,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理清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惦记驴。老虎想吃小胖驴,贼想偷小胖驴。
第二部分(第 312 自然段):遭遇漏。老虎和贼遇到了漏,但他们成功甩掉了漏。
第三部分(第 1318 自然段):再遇漏。老虎和贼再一次遇到漏被吓昏了。第四部分(第 19、20 自然段):揭示漏。小胖驴安然无恙,揭示了什么是漏。
3.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提示:(1)要入情入境,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各个角色的表情、心理活动、说话时的语气等;(2)反复练习,揣摩每句话中的停顿、重音、语气和语调。
4. 老虎和贼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预设:告诉我们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害人终害己。
课后作业
1. 学习《课后积累单》本课的内容。
2. 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第 二 课 时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感受故事的情节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并学习根据提示复述故事的方法。(板书 漏)
品读释疑
1. 默读课文,选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是什么。
示例一:老虎和贼听到漏很害怕,贼脚下一滑,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好摔到虎背上, 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成了漏。
示例二:老虎和贼又一次相遇,又把对方当成漏最后被吓昏了。示例三:老婆婆和老公公说害怕漏,原来漏就是漏雨。
3.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评议并引导交流。
交流一: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1)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标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 小组交流,第 1、2 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基本信息。
(3) 教师小结。(时间:从前;地点:山下;人物:老公公、老婆婆、老虎、贼、小胖驴。起因: 老虎想吃老公公和老婆婆喂养的小胖驴,贼想偷小胖驴。)
交流二: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1) 故事发生时的天气情况怎么样?(下着蒙蒙小雨。)为什么写当时的天气情况?(为下文写漏作铺垫。)
(2) 这部分课文除了描写当时的天气情况,还描写了什么?(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语言,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动作等。)
(3)这样的天气情况老虎和贼来这里做什么?
山上住着一只老虎,山下住着一个贼。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板书起因:老虎想吃驴,贼想偷驴)
(4)老公公和老婆婆说了什么?
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板书经过 1.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
朗读指导:读出老婆婆的无奈。
(5)如果当时你就在窗外,你会以为漏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6)老虎和贼听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会怎样想呢?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朗读指导:读出老虎和贼的疑惑和胆怯。
(7)接着发生了什么?老虎和贼又是怎么想的?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 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 就往外跑。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朗读指导:读出老虎和贼的惊慌失措和狼狈,体会老虎和贼做贼心虚的心理。
交流三: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1) 教师口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 2. 老虎和贼听到后逃跑)
(2)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这时看到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和贼会想些什么呢?
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虎和贼想摆脱漏的迫切心情,体会这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交流四: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1)教师口述: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虎驮着贼,贼骑着虎,他们都想尽快摆脱漏,结果他们都摆脱漏了吗?接下来又会 发生什么事呢?
(2)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 :终于甩掉漏了 !
(一歪、一纵、蹿形象地刻画了老虎摆脱贼,贼跳到树上的动作,抓住终于一词感受 老虎和贼摆脱漏以后如释重负的心情。)
(3)老虎和贼不甘心又返回。
雨越下越大。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
(通过雨越下越大的环境描写以及老虎和贼不甘心的心理描写,理解老虎和贼又返回去的原因。)
(4)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老虎走着走着,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心想 :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 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又这么大,心想 :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赶忙赶紧感受贼和老虎又一次遇到漏以后 惊慌的心情。)
交流五:老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 :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齐读课文第 18 自然段,抓住词语惊恐感受老虎和贼当时的狼狈样子。)( 板书 3. 再相遇,
把对方当成漏而吓昏)
交流六: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1)教师范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老婆婆说的漏指漏雨,因为老虎和贼都没有弄清楚老婆婆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而把漏当成了厉害的怪物,所以非常害怕。( 板书 结果:小胖驴安然无恙,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指漏雨)
复述故事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示意图和文字提示见教材第 108 页)
提示:这个故事很有趣,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交流概括故事情节,可以借助课后的提示,也
可以以图文的形式先制作连环画再复述故事。(情节梳理:①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 虎和贼。②虎驮着贼,贼骑着虎。③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④虎 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⑤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示例: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他们养着一头小胖驴。
一个下雨天,老虎和贼都来偷小胖驴,正巧听到老婆婆说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和贼一听,都以为漏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贼心里一害怕就从房顶上跌下来,正巧掉到 老虎的背上。老虎以为是漏来了,吓得撒腿就跑。贼栽得晕头转向,又摸到毛乎乎的东西, 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于是拼命抱住老虎脖子不放。就这样,老虎驮着贼,贼 骑着老虎一路跑,老虎累得筋疲力尽。正好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 蹿到树上,老虎和贼心想:终于甩掉漏了!
雨越下越大,老虎和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都不甘心,就决定再回去偷小胖驴。老虎走到歪脖老树跟前时,贼正在下树,他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走来,心想:漏又来了。于是赶忙往树梢上爬,结果树枝断了,贼从树上掉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他们都认为对方是漏,双双吓昏了过去。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老公公和老婆婆抬头看看屋顶唉,说
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课文主旨
课文主要讲了老虎和贼都想得到小胖驴,在偷驴时无意中听到老婆婆说怕漏,老虎和贼因做贼心虚,都把对方当成漏最后吓昏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不劳而获,为了
自己的利益而害人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板书 害人害己)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一对老夫妻雨夜说漏,老虎和贼怕漏这一线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想象奇妙、情节奇特、趣味十足的民间故事。
课后作业
1. 仿照课文对老虎和贼的描写,运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2. 找一个类似的民间故事,读一读,体会做贼心虚的含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在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边读边
画出关键词句。对故事内容的交流讨论,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复述故事作准备。
不足之处: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对主人公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学习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特点的作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这对学生来讲可能有点难度,需要教师引导。除了借助教材课后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 复述故事,还可以提示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复述插图对应部分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表达。
20、三下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大纲
教学目标
1. 交流平台,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并学会运用。
2. 词句段运用,学会围绕开头句子写一段话;学会写寻物启事。
3. 书写提示,练习写好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字写规范、端正。
4. 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八字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积累好词好句;续写句子。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用结合
交流平台
教师口述: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好词好句。在习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
1. 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
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我积累了没精打采这个词,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他一句话也不说时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派代表发言。
预设:没精打采是他一句话也不说时的样子,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小结:有些词语可能了解得不是那么清楚,不过,根据语境,或者生活经验,能基本了解这个词语的大体意思,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就可以了。
出示课件: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后面的这句话是我仿写的句子。这两个句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预设:最明显的地方是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预设:表示时间的词语黑夜降临了和清晨到来了用得很像,都用到了我们看见和就像两个词语。
小结:读完这些句子,我们发现这位同学在平时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很注意积累,不仅能体会到词语在句子运用中的好处,还能根据自己积累的句子进行仿写,更重要的是能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练一练,学运用。
出示课件:
说说你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这些词句都好在哪里。 荷叶挨挨挤挤的 ,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为什么挨挨挤挤用在这里很合适?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好像一座彩桥悬在空中。(仿写一个比喻句)
(1) 读一读:自由朗读句子,想象这两个句子描绘的画面。
(2) 说一说:关注句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预设:第一个句子中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的多和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了荷叶的美。预设:第二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彩虹比作彩桥。我可以这样仿写:环形路上 , 一座座立交桥好像一道道彩虹。
3. 我积累,我拓展。
思考:你认为怎样积累好词好句,这些积累有什么用处?
预设:我们可以分类积累一些好词,比如描写景物的词语、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本单元《火烧云》一文中事物 + 颜色 格式的词语,如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预设:我们可以积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可以进行仿写。如: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预设:积累好词,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如《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中,可以积累变幻翩翩起舞等。
词句段运用(一)
出示课件: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 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你是否听说过
1. 读一读,找规律。
(1)自由朗读,找来《海底世界》 相关片段读一读,想象画面。
(2)小组交流,说说这些开头句的特点。
预设:都是问句,开篇以问句起笔,容易引起读者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关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3)自由写作,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把句子补充完整,从中体会问句开头的妙处。
预设: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有的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 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还有的什么也不像, 黑乎乎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预设:你是否听说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无边无际的草原一片翠绿,随着阵阵的晨风,幽幽的草香迎面扑来,红艳艳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了一层金色。草叶上的 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草丛中夹杂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
是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
2. 练一练,学运用。
请你也用这样的开头说一段话。
你可知道,夏日夜晚的乡村有多美吗? 你可知道,雨后的西湖有多美吗?
(1) 读一读:自由朗读句子,想象画面。
(2) 评一评:将自己所写的句子与同学分享,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句子,搜集写得好的句子在班内传阅。
预设:你可知道,夏日夜晚的乡村有多美吗?月光像流水一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静静地泻在农舍上。田里的蛙声、地里的虫鸣声如潮,呱呱声、唧唧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远处传来几声狗叫,牛脖子下的铃铛丁零丁零作响,一首独一无二的生物交响曲正在演奏。预设:你可知道,雨后的西湖有多美吗?空气中泛着甜润的味道,一层薄薄的水汽笼罩在平静的湖面上,犹如柔顺的面纱遮住国色天香的容颜。夕阳准备回家了,只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倒映在夕阳照射下的湖水里。婀娜的垂柳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如梦一般。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积累好词好句。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围绕开头句写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丰富语言积累。
第 二 课 时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积累好词好句和如何围绕开头句写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用结合
词句段运用(二)
出示课件:
读读下面的寻物启事,注意格式,照样子写一写。
1. 读一读,找规律。
(1) 自由朗读:读一读上面的寻物启事。
(2) 讨论交流:说说寻物启事的格式是怎样的。
预设:①标题寻物启事写在首行的正中间。②右下角注明写启事的人的班级、姓名等,发文的日期另起一行也写在右下角。③正文首行空两格再写,写清楚丢失的物品,丢失的时间, 丢失的地方。
(3)读一读这则寻物启事,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我体会到了写寻物启事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和格式的正确性。
小结:寻物启事的内容要注意:①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②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 络方式等。③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丢失物的,故文中除了写一些表谢意的话,如果物品很
重要或非常贵重的话还可以写明给予拾到者以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寻物启事的格式要注意:
①标题寻物启事要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②正文首行空两格再写,落款靠右要署上发文人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并署上发文的日期。
2. 练一练,学运用。
根据提供的材料学写寻物启事。
三年级(2)班的李明于 2021 年 4 月 13 日上午在操场活动时丢失了一支红色的钢笔。请你替李明写一则寻物启事。
(1)自主练习: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寻物启事的写作。
(2)教师给出示例,引导学生学习。
出示示例:
寻物启事
我今天上午在操场活动时丢失了一支红色的钢笔。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2)班 李明2021 年 4 月 13 日
书写提示
出示课件:
教材第 96 页书写提示中的内容。
1.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止、内、术、斗都是笔画较少的字,露、醒、慧、蘑都是笔画较多的字。书写时一定要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占格位置。
2. 学生自由练习写这 8 个字,教师巡视,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并进行个别指导。
提示:注意这些字的笔画,有的字笔画较少,要把笔画写开一些,有的字笔画较多,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比如术,撇捺要写得舒展,竖在竖中线上,整个字在田字格的正中央。露笔画较多,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一些,才不至于出田字格。
3. 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提示: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 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注意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笔画较多的字不要写得太拥挤。
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
兵来将挡 , 水来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 读一读,找规律。
自主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这些词,理解它们的意思。
词语
释义
兵来将挡 , 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
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亲眼看到的是真实的,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形容不要轻信传闻, 看到的才是事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教师点拨:这些词语都是八个字的,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词语。积累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背诵这些词语,并尝试在写作中正确运用。
2.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
(1) 由于和流氓混久了 , 他也变得流里流气的 , 真是。
(2) 这样做是有些冒险 , 但, 不去冒险又怎能尝到胜利的果实呢!
(3) 依我看这事不用发愁,, 到时候自有应对的办法。
(4) ,哪怕是亲戚朋友说得天花乱坠 , 也不如亲眼见到更让人信服。
出示答案: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 (3)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4)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3. 我拓展,我积累。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积累了哪些?
道高一尺 , 魔高一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学会围绕开头句写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的基础上,学会了写寻物启事。书写提示的内容告诉我们写笔画较少的字和笔画较多的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日积月累中我们又掌握了四个八字词语的意思。这些读写训练,一定会让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2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考前测试题目答案
一、读一读,连一连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嗽 su 咳嗽 寒嗽 嘀 d 嘀咕 嘀哒
吐 t 呕吐 吐血 叨 dāo 唠叨 叨叨
唠 lo 唠叨 唠唠叨叨 货 huo
负 f 负责 负担 艺 y 艺术 花艺
漏 lu 漏水 漏风 架 ji 木架 衣架
厉 l 厉害 严厉 务 w 服务 义务
三、加部首成新字,再组词
生 性 性子 性格 寸 衬 衬衫 衬托
交 胶 胶水 白胶 扁 偏 偏心 偏旁
半 胖 胖子 肥胖 户 驴 公驴 驴鞭
良 狼 狼狗 饿狼 占 粘 粘贴 粘胶
包 抱 怀抱 拥抱 相 箱 箱子 纸箱
四、选字填空
辨 辩 辨 辫 膜 莫 模 模
五、比一比,再组词
谣 歌谣 童谣 诫 告诫 劝诫
遥 遥远 遥望 戒 戒备 警戒
谚 谚语 谚文 呕 呕吐 干呕
颜 颜色 颜料 欧 欧洲 欧美
咳 咳嗽 止咳 喂 喂食 喂饭
核 核心 核桃 畏 畏惧 畏怯
2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考前测试题目
一、读一读,连一连
谣 诫 谚 呕 咳 喂 爹 脊
yn jǐ k yo ǒu ji diē wi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嗽( )( )( ) 嘀( )( )( )
吐( )( )( ) 叨( )( )( )
唠( )( )( ) 货( )( )( )
负( )( )( ) 艺( )( )( )
漏( )( )( ) 架( )( )( )
厉( )( )( ) 务( )( )( )
三、加部首成新字,再组词
生( )( )( ) 寸( )( )( )
交( )( )( ) 扁( )( )( )
半( )( )( ) 户( )( )( )
良( )( )( ) 占( )( )( )
包( )( )( ) 相( )( )( )
四、选字填空
辩 辨 辫
分( ) ( )解 ( )别 发( )
莫 模 膜
薄( ) ( )非 ( )样 ( )块
五、比一比,再组词
谣( )( ) 诫( )( )
遥( )( ) 戒( )( )
谚( )( ) 呕( )( )
颜( )( ) 欧( )( )
咳( )( ) 喂( )( )
核( )( ) 畏( )( )
2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乐园,写出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自己的乐园的美好,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思。
3.互相评价习作,提出修改建议,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自己乐园的样子,以及带给自己的快乐。
教学难点
能描绘出自己乐园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体验游戏。
出示动物乐园图片,看,动物们在自己的乐园里,生活的多么快乐呀!我们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欢乐,你的乐园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乐园》(板书:我的乐园)
二、掌握技巧,写好作文
1.课本上已经给你们提供了一些题目,任由你选择,你要选择哪一个?你想怎样写呢?
(1)满是玩具的房间
(2)班级图书角
(3)自己家的院子
(4)村头小河边的草地
(5)我的乐园
(6)学校的篮球
(7)爷爷的菜地
2.欣赏经典,感悟写法。
我的乐园
我家的院子是我的乐园。
我家的院子非常美丽。我最喜欢的两棵树,在院子的西南方。一棵是玉兰树,一棵是樱花树。三月是它们最美时的季节。樱花开了,粉若云霞;玉兰抽叶了,碧绿如翡翠。它们的枝条互相交织在一起,大概在院子里相对得久了,成了好朋友,惺惺相惜吧?从远处看,就像两朵巨大的棉花糖。
过了几天,樱花落了,与之前的玉兰花瓣混杂在一起,像铺上了一层花色地毯,走上去沙沙响,很好听。院子的东南角是个大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底下铺着一层细沙和一些小石头。对了,池底还有几块砖。它们向来是微生物的乐园。掀开砖一看,上面有些不知名的小蠕虫在爬动。一条金鱼和几条鲫鱼在池子里无忧无虑地游动,从来不管今夕是何夕。它们互相追逐玩耍,吐着泡泡,一副不问人间俗世的模样。池子里还曾养过一只大河蚌呢!它是棕黑色的,闪着蓝光。对于它的到来,我曾经非常欣喜,天天来看它。可它太娇气,不久就一命呜呼了。为此,我还伤心了很久呢!院子的西北边有一棵枇杷树。它每年大约四月会结果。每到四月时,爸爸经常爬上梯子,剪下果子递给我,而我把它放入妈妈拎的小篮子里。有时候嘴馋了,我还会趁着空档儿,剥开外皮塞进嘴里,酸酸甜甜,满嘴生津,自己家种的果树果然好吃。院子的东北边,就是关狗的地方了。两只金毛犬正在换毛期,狗毛四处乱飞,让人不胜其扰。这里还有一个破布袋,是我扔给它们当玩具的。结果那个袋子的碎片被它们拖来拖去,整个院子里随处可见碎片,真是太不讲卫生了。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两只二货还乱咬花草,妈妈辛辛苦苦种下的花草大部分都难逃他们的魔爪!妈妈恨恨地责骂它们,想把它们送人,被我苦苦哀求后才勉为其难地留下了这两只狗狗。
正值春天,经常能看到蝴蝶在院子里飞。有一种种蝴蝶的颜色是淡紫色,又有点儿蓝。当它们把翅膀闭和上时,就仿佛出现了一只大眼睛。还有一种蝴蝶,是黄色的,带着金粉,在阳光下极为耀眼。蛐蛐快活地叫,蝴蝶随意地飞,鱼儿欢快地游,狗狗悠闲地走。怎么样?我家的这个院子美吗?偷偷地告诉你,我家有个巧手妈妈,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亲手布置的哦!
我家的院子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快乐,你喜欢我家的院子吗?
3.结合例文讲解写作技巧。出示:
《我的乐园》作文写作技巧
乐园是什么样子的。
在乐园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写出真情实感。
(板书:乐园的样子 做些什么 给我的快乐)
4.理清自己作文的思路:首先要选择作文的题目,再合理进行选材,确定文章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板书:我的乐园)
写之前仿照课本上的例子,填表格写一下简单的提纲。
比如上文的提纲如下:
村头小河边的草地
草地上有绿草、野花、昆虫鹅群放风筝、看天空变化的晚霞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真快乐!
我家的院子
院子里有玉兰树和樱花树,有池塘,里面有鱼儿、蠕虫、河蚌。院子里有一条金毛犬。看蝴蝶飞,鱼儿游,狗狗走院子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快乐,喜欢自己的院子。
5.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看学生的作文情况,记下典型的不同类型学生)
三、习作交流,用心修改
1.大家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自己听,读给同座同学听吧!(板书:读)
2.我还想请几个同学大胆起来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其余的同学注意听,提出自己的建议。
指名朗读自己的作文。(师听学生作文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3.用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领悟写法,课堂小结。
想一想,怎样写好景物一类的习作?
1.预设:写出景物的内容,抓住重点景物写,写出在景物里做些什么,带给自己怎样的快乐,写出自己对景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小结:今天的作文课上我看到了同学们愉快的笑容,大家在作文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懂得了写作的一些技巧。其实,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把自己听见的、看见的、想到的进行合理的整理,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就行了。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我想大家也都会喜欢上作文的。
24、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回顾
1.《琥珀》一文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揭示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2.《飞向蓝天的恐龙》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过程,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唤起人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纳米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展示了纳米技术的神奇,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4.《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高度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5、7猴王出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紧扣文本析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猴王出世》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这一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对于古典名著有一定了解,对章回体小说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对学习古典名著积累了一些方法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学完这节课,对学生今后进一步阅读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五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对孙悟空形象并不陌生,考虑到本文作为一篇古代白话文,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所困难,因此我把学习的重难点放在对文本的理解上,通过复述石猴出世成为猴王的过程,体会课文中的石猴(猴王)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单元学习要求及学生实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2.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鲜明个性,品味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鲜明个性,品味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所以我将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基于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为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我将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鲜明个性,品味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依据课标用教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所以,我采用讨论法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运用讲授法、读中感悟法,引导学生理清情节线索,品味文章语言,感知猴王形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阅读兴趣,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因为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运用合作交流法、迁移学习法,让他们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有所感悟和生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环环相扣道流程
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探究步骤:
(一)谈话导入,字词过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巨大推动力。通过课前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起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奠定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接着板书课题,进入预习反馈环节。用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认读词语,重点关注难理解的词语,如拖男挈女、瞑目蹲身等,启发学生运用前面精读课文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猜读的方法来理解词语。把方法的运用融合在理解当中。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这两个过程的相关语句,同时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过程。因为课文为古代白话文,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所以在预习反馈时已经解决了部分难理解的词语。在复述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把事情复述完整,如在成为猴王的过程中,众猴的约定这个前提不可漏掉。学生理清线索后明确,石猴出世的过程为:仙石---仙胞---石卵石猴。成为猴王的过程为:众猴约定--发现水帘洞告诉水帘洞---入住水帘洞 ---拜为美猴王。然后教师用小标题的形式总结并板书:出世仙石迸裂,成王跳水寻源。最后再次小结石猴出世成为猴王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的了解。通过播放石猴出世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石猴出身神奇。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提倡有目的的阅读,所以我设计全课由课前导读中的两个问题切入,即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重视了课前导读作为课文的一部分,与插图、注释、课后思考题一样,对于整节课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默读时画出相关语句,筛选提取相关信息,理清思路。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点拨提示,课文的情节线索已然清晰。到这里,整个教学流程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通过播放石猴出世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石猴出身神奇,为后文的教学埋下伏笔。
(三)聚焦文本,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在学生理清课文的情节线索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脑海中猴王的形象,顺势引导学生研读文本。
1.再读石猴出世,感受石猴神性,品味语言诗性
学生通过自读石猴出世的相关文段,找出能感受石猴神奇之处,接着通过指名读、带着感受读的读书方式,品味经典语言。同时,我启发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形式、内容、节奏上的规律,通过反复品读词句,学生自然走进文本,感受到石猴活泼可爱的个性、出身神奇的神性体现。
2.研读成为猴王,感受猴王人性
课文中成为猴王的部分,是猴王敢作敢为、有领导力的个性集中体现。所以在这里,我抛出问题石猴为什么被大家称为美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让学生快速浏览相关语段,并在课文旁做批注。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配上动作表演朗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猴王的勇敢机智、敢作敢为的形象深入人心。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时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自读、对经典语句的品读、带着感受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更加密切。阅读小说的方法有两个:理清情节线索与分析人物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抓重点句子,如:感悟花果山的天造地设、感悟石猴出世的非比寻常等,运用朗读、感受、批注、交流的学习方法了解石猴(猴王)的鲜明个性,感受他集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奇妙之处,同时渗透课文中有特点的语言规律,在精读品味中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语言之精妙。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语文味更加浓厚。
(四)拓展延伸,交流奇趣
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出示原著书本的图片,教师介绍《西游记》小说内容及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学生交流《西游记》中的奇人奇事,在总结时再次回顾了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理清线索、分析人物,碰到难理解的词句可以结合上下文猜读、跳读。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原著中去寻找能表现石猴(猴王)神通广大、活泼可爱、勇敢机智等鲜明个性的故事,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布置课后作业为选择《西游记》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尝试写读后感,与本单元习作相衔接,体现了统编教材的三位一体阅读体制,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让学生从阅读文本走向体会文本。
四、画龙点睛说板书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紧扣目标,突出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猴王活泼可爱是猴性的表现,勇敢机智又呈现出人性的一面,仙石迸裂而出又是他出身神奇之处。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自然神采飞扬,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回归本位谈反思
本节课后,我有以下思考:
1.避免拔高,以能读为主。在推进学生名著阅读方面,温儒敏教授曾提出了三点建议:完整阅读、自由阅读、自主阅读。首先,完整阅读要引导学生从单篇阅读到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几本书。其次,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阅读。名著导读的功夫在课外,课内只是激发兴趣,提供建议方法,或者排除一些难点。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阅读兴趣,也谈不上阅读习惯,更谈不上阅读的生活方式。第三是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读写结合是好的,但是处处都指向写作的阅读,也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耐性。所以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只在最后留下一个尝试写读后感的作业,与本单元的习作衔接起来,不在课堂上对学生做读写结合的训练,避免拔高,让学生失去兴趣。
2.形式多样,以兴趣为核心。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古典名著,这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轻易达到的。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教学之初就可以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活动来渗透古典名著的魅力所在,依托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版块,通过讲故事、演课本剧、开读书会等读书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力求让学生达到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迁移运用。课堂小天地,阅读大课程。我们以《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为例,以篇带本,持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收获阅读的幸福与快乐。
26、下册语文五年级第6课景阳冈教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文章写人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而武松只是闪、躲闪和躲的意思相近,但内涵有些不同。闪是闪避,即迅速侧转身子躲避,它表现了武松动作敏捷、武艺高强。武松在遭到老虎的突然袭击,闪 是本能反应,说明武松动作之敏捷;躲是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躲是有意为之。闪和躲,同时说明了武松既有优秀的本能又有沉着冷静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文中写武松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哨棒。作者写到哨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而每一处所用的动词均不一样。这些动词,用得无一不是恰到好处。请看:靠、提、拖、插、拿、抡、劈、丢,这些动词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看,经过一场恶斗,打死了老虎之后,武松的精力已经耗尽,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一个挨字,可以说比用任何一个表示走的意思的动词更合适不过了。它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疏软、筋疲力尽的状态。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并能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同时,在阅读中积累阅读名著的方法。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简要的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3.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三、说学情:
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是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之一。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或生活当中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影视节目在多次滚动播放。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表达方法。并通过片段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自读、自悟、自得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阅读方法。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2.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阅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读中发现,引导学生积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会读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激发探索,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交流小说,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交流激趣。
由欣赏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入手,引出对《水浒传》的探讨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创作背景、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初步了解《水浒传》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洗练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无形中拉近了欣赏与《水浒传》的距离。
(2)导入课题。
在拉近了学生与《水浒传》距离的基础上,导入课题,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景阳冈的有关信息,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本课生字新词数量多,很多词语都遵照原文,未加改动,与现在的用法差距很大,因此学生理解词语难度大,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在交流环节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解古典名著中词语的方法。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也就是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这样,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入状况,融入文章,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对文章的线索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总揽全文,并整理线索,这样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有了总体上的把握,这就为下一步作进一步的细致的局部分析作了充分准备。
4.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喝酒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语言方面的特点。我先让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内容,并标注出人物对话,特别是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分角色朗读中感受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
(2)武松上冈这一部分,作者着重从心理描写入手。教学中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有关内容,画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体会,并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通过体会武松心理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向学生渗透侧面烘托这一表现人物形象方法。
5.打虎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动作方面的特点。教学这部分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探讨和交流。引导学生从抡、劈、揪、按、踢、提、打等词语感受武松虎虎生风,感受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感受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从武松三次闪感受武松的机智或机敏。
6.下冈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动作和心理活动方面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感受他的机敏;引导学生探究挨字,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
7.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受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并在理清课文顺序的基础上继续生如感受人物形象。
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中许许多多人物都有表现自己特点的绰号,并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比较熟悉人物的绰号,感受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教师在讲评环节对各种看法都予以肯定,目的是向学生渗透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要辩证的、发展的看待问题,评价事物。
七、说作业设计:
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在阅读中检验自己掌握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巩固自己学会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八、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了人物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景阳冈
喝酒豪放、倔强
上冈倔强、固执和无畏
打虎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机敏
27、五下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中示例: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明确:①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②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
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题。
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
出示习作题:他 _____了
3.(出示相关要求)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
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
2.读课文,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
(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
(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
(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
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的样子。
三、选材立意,刻画细节。
1.补充完题目以后,我们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先梳理清楚,再把这件事写下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比如:他说了什么话(语言)、他做了什么(动作)、他的表情怎么样(神态)等,这些描写要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2.片段示例:
场景再现: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很多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在最后一刻,王辰走上讲台,三下五除二写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得出正确答案,此时他
示例:一想到刚刚答对了那么难的题目,王辰就激动不已,眼里闪着胜利的喜悦,笑容布满了他涨得通红的脸。他高兴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手舞足蹈高声喊着:耶!我做对了!
3.佳作共享。
出示《他陶醉了》例文,学生赏析。
明确:这篇作文写一个小学生来到阅览室读书并陶醉于故事之中的事。文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内容完整,叙事有条理。文章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从正面表现他读书时入迷的样子,同时又描写了同学和老师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他的认真和陶醉,生动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四、练习写作,指导讲评。
1.学生确定题目,开始写作,师巡视指导。
2.挑选优秀作品展示,问题作品讲评。
3.学生再次做修改。
五、小结。
生活中,每天总能遇到新鲜事,如何把写人和写事融合到一起再进行细致刻画,是一种技巧。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勤于练笔,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内容更具体,描写更到位。
他 _____了
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细节:语言、动作、神态
28、六下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辩论教学设计大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辩论的有关知识,掌握辩论的流程。
2.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学会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掌握辩论技巧,学会辩论。
2.通过演练,体会辩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辩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辩论应用到日常学习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掌握辩论技巧,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个人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看过诸葛亮舌战群儒?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的,就是他雄辩的口才,他舌战江东群儒,战场骂死王朗不可谓不精彩。那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来讨论和学习辩论原则、注意事项以及基本技巧。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也能练就一番好口才。
二、交际指导
1.分组展开辩论,合理分配辩论小组。
2.用简洁的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阐明自己的理由。
3.辩论要紧扣以下原则: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4.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又要耐心听取别人的发言。
5.可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疑,但应把握提出质疑的时机,注意质疑时的语气。
6.意见不一致时,争论双方应互相尊重,礼貌地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
三、交际示例 从下面提供的辩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辩论实战练习。
【辩题一】
正方:逆境有利于成长
反方:逆境不利于成长
正方观点:逆境有利于成长
我方认为,逆境、顺境都可以让人成长,但相比而言,逆境更有利于人成长!理由有二:
1.逆境可以有效激发一个人的身体潜能,变得更高更快更强,实现华丽的成长转变。
2.为何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挫折教育。即使是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六个大人独宠一个小孩的现象使顺境中成长的弊端显露无遗。据人民网调查数据显示,在逆境中成长,能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孩子在逆境中让心灵接受磨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的成长不是更难能可贵吗?
反方观点:逆境不利于成长
1.逆境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勇气,失去斗志,迷失自己的方向。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一个心怀理想,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可是在黑暗的旧社会,祥子的梦想一次次破灭,祥子不甘失败,也挣扎过,也努力过。可是在当时那样的逆境中,祥子的计划就是不断被破坏。最终祥子成为了一个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成了逆境这把刀下的牺牲者。请问对方辩友,这不是证明了逆境带给人更多的是毁灭而不是重生吗?
2.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太多的阻碍与挫折,造成了心理扭曲和病变。马加爵家境贫寒,衣服都是同学捐赠的。虽为当地的高考状元,但他为了节省开支,选择了花费较小的云南大学,家境的贫寒,同学的嘲笑,表白被拒的挫折,使他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遭遇了重重逆境,但逆境最终有使他成长吗?没有!逆境反而使他的心理产生病变,最终沦为杀害舍友的魔鬼。
【辩题二】
正方: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反方: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正方观点: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1.分工的细化,体现了更精细地呈现世界的真实,现代社会表现出的是多样性、复杂性、意志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分工需要专才。社会发展简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呈螺旋状上升,而社会分工是呈树冠状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需要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直接要求的就是专才。
2.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也要求整合。难道专才就做不到整合吗?我们说分工不等于分裂。分工要求的是更加有效的合作,大家说到整合,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合作,而与谁合作更有效率?当然是专才!所以说,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反方观点: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不同分工之间需要有沟通,不同学科之间需要融合。那么,具有广阔知识平台、丰富知识储备的通才和只具有单项技能、单项知识的专才相比,谁更能在不同分工之间实现沟通?谁更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完全融合?是通才!因此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通才!
【辩题三】
正方: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接近真相
反方:自媒体时代不容易接近真相
正方观点: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接近真相
自媒体打破了地域限制、专业限制,将话语权交付到更广大的群众手中,其优势有利于我们接近真相。主要理由如下:
1.自媒体能够承载更多信息,人们能接触到的事件越来越多,想要隐藏某些事实在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
2.越来越多人参与互动,增加了观点,受众的思维不会被一个声音领导,而是从各种观点中进行选择,有利于人们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接近真相。
3.网民的数目不断上升,网络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大,来自各地区、各行业的自媒体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个平台进行交流,会让忽悠者越来越少。
所以说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接近真相。
反方观点:自媒体时代不容易接近真相
自媒体时代具有平民化、私人化的特点,信息的发出者良莠不齐,且为了追求利益去争夺信息的时效性,缺乏考证,再加上事后监管不到位的原因,自媒体时代下,平台上发布的接近真相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绝大部分自媒体并不需要用户实名,这就代表着,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随意发言,因而出现了言论不负责的现象。
在自媒体简单快捷的传播中,人们想要传递一个信息非常轻松,因而往往缺少思考。人们只是因为新闻的趣味性就选择转发,无心对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思考,因而一个虚假新闻只要够有爆点,往往就能被迅速传播。《新闻记者》每年都会评选中国十大假新闻,据其报导,假新闻的来源大多是自媒体平台。
因此,自媒体时代不容易接近真相。
四、针对训练
1.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多学。
(1)班里要举办一次辩论会,请你为正反两方拟出观点。
正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反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示例:
正方:知识源于书本,学问在于勤奋。
反方:知识源于实践,学问在于探索。
(2)你的观点是什么?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结果一事无成的人。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话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完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示例:真正的学习,要把读书做学问同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只读书,不思考,物我便不能合二为一;只读书,不实践,便是书的奴隶,易被错误思想所左右。
(3)请给你的观点补充一个论据。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示例:
示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书上读到的、学来的放到实践中去检验,经过辨别和筛选,才会得到有利于工作、学习乃至社会发展的可靠的经验。
示例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也深知读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才肯听唐僧的话吗?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该用什么样的话来有力地回击反方呢?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示例:
(1)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
(2)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3)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29、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课文回顾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课文回顾
1.《搭船的鸟》以儿童口吻,记叙了我通过留心观察,认识了会搭船的翠鸟;继而细致观察,发现了翠鸟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写了两件事:(1)与兄弟在草坪上玩耍,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2)发现了草地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对蒲公英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文章不光告诉我们草地有趣,还告诉我们要想把景物写好,就得认真观察。
30、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近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近反义词
近义词:美丽漂亮 难道莫非 玩耍游戏
盛开绽放 合拢聚拢 喜爱喜欢
埋怨抱怨 在乎在意 吮吸吸取
柔软松软 甜津津甜滋滋
反义词:吞吐 输赢 有趣无聊
喜爱讨厌 盛开凋谢 静悄悄闹哄哄
31、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读写提示
奏(zu zhu) 栽树(zāi zi) 静气凝神(nn nng)
瞬间(sn shn) 抖动(dǒu du) 敲敲打打(qāo qiāo)
琴:共12画,下半部分是今。 诉:共7画,右半部分是斥。
击:共5画,第四画是竖折。 短:共12画,第五笔是点。
鸣:部首是口,右半部分是鸟。
32、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形近字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形近字
未 未来 未免 孤 孤独 孤单 饮 饮食 引用
末 期末 末尾 狐 狐狸 狐假虎威 砍 砍柴 砍断
淡 冷淡 淡红 渔 渔民 渔船 亚 亚洲 亚军
谈 谈天 谈话 鱼 鲤鱼 鲫鱼 严 严肃 严实
线 视线 天线 镜 镜子 镜面 洁 洁白 整洁
浅 深浅 浅色 境 环境 处境 结 结果 结尾
梢 树梢 末梢 材 材料 木材 踩 踩住 踩踏
稍 稍微 稍后 村 村落 村庄 睬 理睬 不理不睬
33、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近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近反义词
近义词:瑰丽美丽 茂密茂盛 喧闹热闹
整洁洁净 理睬搭理 融化消融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密密层层密密麻麻
反义词:富饶贫瘠 寂寞热闹 喧闹安静
整洁杂乱 名贵低廉 巨大渺小
34、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多音字
抹 mā 抹布 磨 m 磨难 参 cān 参加
mǒ 涂抹 m 磨坊 shēn 人参
臂 bei 胳臂 兴 xīnɡ 兴奋 舍 shě 舍弃
b 手臂 xnɡ 高兴 sh 宿舍
35、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多音字
tiāo 挑选 pū 铺满 qū 曲折
挑 铺 曲
tiǎo 挑战 p 店铺 qǔ 戏曲
36、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读写提示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课堂笔记读写提示
石径(jn jng) 赠送(zēng zng) 蟋蟀(shuāi shui)
凌乱(ln lng) 增添(zēng zng) 橙子(cng chng)
缤纷(bīn bīng) 挖洞(tng dng) 棕色(zōng zhōng)
送:第六笔是点,第九笔是捺。 盖:上半部分竖不能出头。
印:共五画,部首是卩。 君:第一笔是横折,第二笔横的两边出头。
院:部首是阝。
37、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多音字
大 d 大小 斗 dǒu 斗胆 调 dio 调换
di 大夫 du 战斗 tio 调节
落 lo 落枕 lu 降落 l 丢三落四
相关文章
-
语文课文 第七单元特产的教学设计 课后习题答案
-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课堂小结
-
关于风向和风速的教案 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下
-
语文课文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教学设计 课后习题答案
-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题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第三单元 关于快乐的少先队员的教案 教学设计
-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四单元 火热的季节》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探访鱼儿的教案 教学设计—大象版四年级上册
-
关于天气的教案 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上
-
关于水的教案 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上
-
关于蚯蚓的教学设计 关于蚂蚁的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下
-
英语课文 Unit1Hello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pep1
-
英语课文 Unit1Hello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pep1
-
英语课文 unit2Lookatme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pep1
推荐文章
-
一年级语文下册14课要下雨了生字注音专项训练答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生字注音考前训练答案
-
大青树下的小学佳句有哪些
-
四年级语文上册23课梅兰芳蓄须读后感
-
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
-
太阳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
五年级十八课威尼斯的小艇近义词反义词
-
(1)10月比9月节约用水百分之几?
-
六年级上册13课桥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生字组词造句
-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
六年级下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读后感
-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
贪财好色
-
读《桃花心木》后有感
-
18《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三
-
不可忽视孩子的问候
-
大班科学教案《眼睛变魔术》反思
-
中班教案《小动物怎样过冬》活动反思
-
宣传地板语35句
-
雷克萨斯4S店理念朋友圈文案38句
-
竞价采购平台朋友圈文案35句
-
班组安全朋友圈文案34句
-
重庆九龙坡旅游朋友圈文案3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