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1、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帆船这两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风娃娃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一个省略号也点明了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内容,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风娃娃巧妙地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风娃娃的求助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合作探究,在充分研读感悟、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和风娃娃对话,帮助风娃娃。最后通过风娃娃的表扬信,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猜谜激趣: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孩子们,猜猜看,他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导入: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学生读题)大家想更多地了解风娃娃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讲述、形象的板画,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风娃娃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
二、小组探究,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
学生提的要求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理解字词方面的。 图片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智慧果开心地跳入。
(2)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形声字识记哗、秧;熟字比较识记位拉,戴栽,青责;做动作识记使劲一词中的两个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助和秧;编字谜识记责。
(4)课件出示:带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每个词语都写在树叶上,树叶随风缓缓飘入。
(5)小组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好使劲秧苗表示责怪等词语。
(6)课件先后出示带有使劲、表示、责怪等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巩固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读课文的要求,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明确初读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关风娃娃的情境,使原本枯燥的生字词认读变得有趣味,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文,说一说:风娃娃都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
2.学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后交流。
3.你是从哪里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的呢?你最想读课文的哪一部分?相机指名读第2、3、5、6、7自然段,指导读通顺。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学生的初读效果,也为精读课文打好了基础。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学生口头填空,课件展示填入的词语:秧苗。
3.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秧左窄右宽。禾的捺变点;央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起笔。
苗上宽下窄。田字稍扁,横折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这两个生字。
5.小组内合作,书写车、路两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图片 车是独体字,注意观察横笔长短的变化。
车首笔横较短,第二笔撇折的折段写在横中线上,长短比第一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路左窄右宽。足字旁的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各的横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上。
6.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特殊的语境中开展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情境: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教师引导学生想:风娃娃高兴极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谁的功劳呢?请学生当小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会说什么。
3.拓展训练,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小小秧苗,表达对风娃娃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此时风娃娃高兴的心情,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出示信函,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求助信,配童音朗读: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啦,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呢?我好委屈呀,呜呜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2日
2.质疑:咦,风娃娃遇上什么烦心事啦?(学生交流)
3.过渡: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帮他吧!可我们怎么帮他呢?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对,要想帮风娃娃,我们就得认真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封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学生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1.过渡: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自由读,想一想:在田野里,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人们喜欢风娃娃,因为他吹动了风车,让水飞快地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3)课件出示句1: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①引导学生品读:风娃娃是怎样吹动风车的?
②演一演:指导学生做一做深深地吸使劲吹的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
(4)课件出示句2: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①引导学生品读:秧苗为什么笑着不住地点头?
②师生合演。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秧苗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3.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
6.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交流:在河边,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理由。
(2)课件播放船工拉纤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船工们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3)边看视频,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要在读中体会。
(4)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7.指导学生默读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在第5~7自然段中,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想一想:如果你就是伤心的孩子、来收衣服的人、那棵折断的小树,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5~7自然段。
设计意图:围绕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先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三、讨论交流,感悟明理
1.引导学生交流: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情境对话。
(1)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及风娃娃的图片。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齐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说风娃娃该怎么做。 图片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他真伤心,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帮风娃娃,和风娃娃对话,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交流中初步感悟事理。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分
类的规律。
1.出示得、汗、场、伤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得左窄右宽。右边多横等距,但长短不同,竖钩从短横处起笔。
汗左窄右宽。右边的干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场左窄右宽。土最后一横变提;右边第一笔为横折折折钩,第一撇略短,第二撇稍长,两撇基本平行。
伤左窄右宽。右下部力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下侧。
3.小组内合作,书写这四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开展交流书写感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感谢信函,全课总结
1.过渡: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你们表示感谢来了。
2.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和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你们真是充满智慧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道理,争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娃娃!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3日
3.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从风娃娃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板书设计
图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哲理性很强。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紧扣一个读字,通过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紧抓一个说字,引导学生读中见悟,表达认识;巧用一个演字,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验角色,从而引领学生一步步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认识。
2、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本课为看图识字,配有8幅插图,右下角分别写出了古代的象形字,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素材,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本课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据此,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图片了解字义并组词、说句子。(重点)
2.认识新笔画:横折点,了解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和先中间后两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日、田、禾、火。(重点)
3.看图识字,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难点)。因为这是一群刚入学才一个多月的孩子,本课使他们第二次接触汉字,对于他们来说把横写平,竖写直都很困难,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日和月。
二、学情分析:
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面临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字枯燥的。无趣的,而天性好动的性情又使他们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了很难持久,基于此,我会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课堂始终,用自然的提示语,表扬话,手势动作牢牢地吸引孩子的眼睛,注意力始终保持。
三、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组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图画,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1. 图画导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而上课伊始,我将贴出笑眯眯,暖融融,孩子非常喜欢的太阳公公,来认识太阳这个词,这个词并不是本科教学之内,但这是孩子每天都见到的一定非常想认识。所以信手拈来,既不费力气,又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2. 听故事,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生硬的讲解这个字第一笔什么,第二笔什么,你应该怎样怎样写,无疑使孩子感到学汉字是枯燥的,没有意思的。如果让刚学汉字的六七岁孩子在生动的故事, 美丽的图画中学习汉字,无疑是激发学习汉字的好方法。所以,我以日字为例,安排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描画太阳,讲一讲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个字的,为孩子架起与古人对话的桥梁,让孩子亲身体会古人造字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使汉字不仅仅是方块字,而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更加生动。也为下面的自学打下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于是我安排了为形声字配图,再与现代字相对应的找朋友游戏,让他们自己学习汉字极大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找,叫名字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音、形的记忆。
3、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认识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具体策略如下:
1.情境中识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喜羊羊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2.游戏中记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课始我便抓住典型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学习,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块写有口、耳、目、手、足五个字的龟甲,并讲述由5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此处将本课要求的5个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接着我让学生猜测甲骨文对应的现代字,进而演示这六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再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反复出示本课的生字,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就识字而言,当今社会多渠道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已不再是白纸一张,许多学生都能认一定数量的汉字了。因此,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给同桌听,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起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三)举一字例,图字对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先出示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进而出示象形字的口,与口图比较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学习象形字的方法。这一设计充分利用课件的形象性和动态效果,以图片来揭示字义,以字与事物的重叠来揭示象形字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初步领悟认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看到字,联想到这一事物,通过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课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频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习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剩余的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练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一种新笔画竖和十一个字。
因为一年级学生写字刚刚起步,学生容易笔画颠倒。所以,在教写生字时,告诉学生写字中的规律先横后竖之后,再进行教师板演,学生说笔顺,多书空。用最捷径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少走弯路。
(五)总结: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和我一样聪明可爱!哈哈哈!以后,大家还要多在生活中识字,用各种方法识字。为这堂课的总结。
六、说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家庭作业: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我设计这两个作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想把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动手制作卡片和找朋友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有利于一目了然地了解汉字演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后一行的汉字是通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补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
4、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影、前、后等十一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和ㄅ,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观察图画与联系生活,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力,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音节自读课文,感受自主读书的乐趣。
2.通过看、听、读、议、练、编,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儿歌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会认影、前、后等十一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和ㄅ,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理解、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呢?学生说出自己朋友的名字。
师:我也有一个好朋友。(课件出示谜语)
有个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
晴天里有他,阴天里没他。我和他说话,他呀不开口。
你们猜,我的好朋友他是谁?
2.学生回答后随机板书课题,读准音yǐnɡ zi,识记影。
(二)实践活动,了解影子
1.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2.设计影子游戏,交流我的发现。
(1)你们也有这样一位朋友吧?你在哪儿见过他?现在能马上找到他吗?
(2)找到了你的朋友,和它一起玩吧,一边玩一边观察,它是什么样的?你也可以回忆你是怎么样在操场上跟影子赛跑、踩影子的。
(3)影子跟我们形影不离,跟随着我们,陪着我们;影子变化无穷,前后左右位置会变,高矮胖瘦形状也会变。
(三)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读儿歌,看看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吧!
1.学生小声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把蓝线中要求我会认的字在文中圈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自己学完生字之后,同桌的学习小伙伴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如果小伙伴都认对了,请你夸夸他。
3.认识新的偏旁犭和宀。
4.检查自学:老师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形式让学生读生字和带有拼音的词语。
(2)男女生对读去掉拼音的词语。(强调影、常、朋是后鼻音,前是三拼音节,着是轻声)
(3)比赛形式考查会认的字。
5.指导书写:飞、马、鸟。
(1)认识新笔画和ㄅ。
(2)重点强调:飞的不要写成乙。马的第一笔是横折,鸟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而且不要把鸟写成乌鸦的乌。
(3)学生跟着红色的笔顺跟随描字,再照着范字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4)展示学生的生字书写,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再改进。
(5)生字朋友都认识了,再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正确。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影子可真调皮,它和太阳捉迷藏玩呢!它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呢?请两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2.看!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3.同学们看得认真,你发现了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可结合课文点拨。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原来,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可真调皮,你能读出它的顽皮可爱吗?你可以边表演边朗读。
5.现在要考考你们了,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6.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句。
(1)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小朋友在前面拼命地跑,影子在后面拼命地追。小朋友回过头来一看,看见了什么?
(2)影子像什么呢?理解小黑狗。
(3)真有趣!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后评议,再齐读。
7.学习第二小节,指导读句。
(1)看,影子又在动了。影子跑来跑去的,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它是谁?
(2)指名读后评议,理解好朋友。
(3)学生自由读体会,再指名读并配上动作。
8.朗读全文。
9.指导背诵。
(1)出示课件,进行背诵。
(2)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诵。
(五)快乐体验,发展语言
1.教师激趣:大家背得真好!看,这是什么?(老师在有投影的屏幕上做小鸟飞的动作)
提问:你们想做吗?(指名表演)
2.师评价:刚才你们的表演真精彩,很有创意,想象也丰富。在生活中除了太阳下能看到影子,你还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找找你的周围有影子吗?
3.小结:刚才我看到了有的同学找了很多影子。是啊,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找到影子。
四、板书设计(略)
5、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注重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课设计力求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和识字能力的培养,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夯实识字基础。通过反复诵读儿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学习用品,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生字卡片;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揭题: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书包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书字。图片 揭题时,只识字即可,不必指导书写。
拆分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数笔画书字由四笔组成,横折、横折钩、竖、点。
(3)观察包字,相机学习包字的偏旁图片包字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句、勺等)
(4)自由交流:你喜欢什么书?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可以说书的种类,也可以说书的名字。
(5)课件出示皮包、挎包、钱包、书包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包的名称,并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包?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音、形、义的组合,使学生不但记得牢,还能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六个词语(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已经认识的字,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领读这六个词语。其余同学要认真倾听小老师的领读,准确跟读。
3.课件出示书、包、尺、作、业、本、笔、刀,组织学生从自己的字卡中取出这8个生字,并展开小组识字活动:
一读:大声读出你认识的生字,并将这些字卡放在一边。
二学:拿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卡,请小组同学为你讲解字音和记住这个生字的好方法。
三议:将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生字或自己识记困难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集体交流识记方法。
4.集体交流:怎样能帮助同学准确记住这几个难字?先动脑想一想,再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1)笔:竹字头是竹字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
(2)尺:翘舌音,可以和尸进行对比,尺比尸多了一捺。
(3)作:平舌音,亻叫作单人旁。
5.巩固识字:
(1)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
(2)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
图片图片(3)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
(4)扩词练习:尺、本、刀扩词。
6.做课间操《上学歌》。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教师在导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并有创造性地进行部件组合、猜谜等游戏,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本领来制造学习的乐趣,在乐趣中识记生字。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1.过渡: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自己试着整理书包。)
2.表达: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是教学的立足点,学生自主识字、流利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本环节充分利用了教材课后习题的导学作用,将课后习题中单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语言,说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顺序,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1.学习书写刀字。
(1)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2.学习书写尺字。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右边。捺要写得舒展、圆满。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3.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注意最后一笔短横不要碰到撇和捺。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展示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了3个生字。现在让我们和我们新认识的好朋友道别。(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2.布置作业。
今天学过的字回家读3遍。预习课文里的小诗歌。自己整理书包。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导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早上,它陪我们上学。傍晚,它陪我们回家。离开它,作业本、语文书、笔袋保准无处安家,它就是我们的书包。(板书课文题目)
2.出示生词卡片: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指名朗读后齐读。
3.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或两个词语,练习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
1.朗读小韵文:
(1)教师范读韵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学生自由练读韵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韵文,针对不足之处相互示范。
(4)指名朗读韵文,集体进行评议交流。
(5)齐声朗读韵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通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展开韵文学习:
(1)学习第一句话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①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样的事物被称为宝贝?(我是妈妈的宝贝,紫砂茶壶是爷爷的宝贝)
②小结:值得珍惜的物品就叫宝贝。
(2)学习第二句话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①小组交流:小韵文里的宝贝指的是什么?先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宝贝的名字,想一想它们的作用,再填写学生活动卡,最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活动卡。
②集体交流:带着对这些宝贝的喜爱之情朗读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朗读时可以适当突出真不少等词语,根据老师的提示再试一试。
(3)学习第三句话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①指生朗读,重点认读课字。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是静悄悄的?(夜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静悄悄。)
③朗读全句,说一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上课时不要玩文具,下课后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④这样的好习惯我们一定要养成,带着自信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①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②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
③指导朗读。
图片4.齐读韵文。
5.做课间操。图片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实现教学目标。
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
1.激趣: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
2.说一说怎样削铅笔。引导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话。
3.小组合作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方位词。我把( )放在( )的( )边。
4.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
设计意图:创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和语言文字的使用者。
四、指导写字,认真细致
1.学习书写早字。
(1)引导学生观察早字的字形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日略扁,十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竖。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2.学习书写书字。
(1)引导学生观察书字的字形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字的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左边略低,右边略高,竖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讲解书写规则:从上到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讲解起笔、收笔的位置和笔画的轻重、长短及占格等情况,这样,学生的第一印象会比较深刻。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结合起来,才会写出美观大方的字来。
五、课堂巩固,课外拓展
1.读两遍课文。新学的生字读3遍。
2.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自己的书桌桌面。和家长介绍自己是怎样摆放桌上的物品的。
设计意图: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理、自主的能力,让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的快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教学反思
为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人,成为语言文字的使用者,本节课,我重点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尝试:
1.情境中趣味训练。情境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的有效媒介。在本节课中,我先后创设了借助学习用品读词、整理小书包、联系生活体验静悄悄等多种情境,促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增强对字词及韵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2.活动中趣味训练。活动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在本节课,我多次创设这样的体验活动,例如,一边读词语,一边从书包里掏出物品,一边介绍这些宝贝的名称,并说清这些物品被称作宝贝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了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
6、一年级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等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会写少、小等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3.在朗读中初步感知个只等量词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大小多少)
(1)学习生字 小。
大这个字我们学过了,跟老师一起写。(指名
上台)让我们用身体摆个大字。
在你们的心中,什么又是小的呢?(指名答)一颗颗的沙粒就非常的小。(板书:小)写的时候要先写中间的竖钩,后写两边的点。看看小字,在这个字中,你还能找到小沙子吗?(指名答)
(2)学习生字多少。
多这个字很好玩,上下两个 夕搭在了一起,你知道这搭在一起的是什么吗?(出示肉多图。指名读。)这个字最早表示肉很多,都堆起来了。
少和小很像,看老师写,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指名答,注意第一笔不能带钩。)
2.指名读课题《大小多少》,注意词连读。再看看这四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反义词)
3.(出示开心农场地图)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好玩的开心农场游玩,看看这里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又什么少呢。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感性形象地识字,感受汉字的情趣,不要割裂汉字的音形义,将汉字作为抽象的符号死记硬背。要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信心,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
2.指名读儿歌,注意相机正音。
3.谁来说一说,你通过读儿歌知道开心农场里有什么吗?(生交流)
4.开心农场里有可爱的动物,还有好多的水果,真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们快走进去看一看吧。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走进开心农场,这里的动物可真多。(出示第一、二句话)读一读,圈出动物的名字。
2.指名读,师相机在课件上圈出。
3.我们来认一认它们的名字。(出示词卡:黄牛、猫、鸭子、鸟)指名读,相机正音,黄是后鼻音韵母,鸭子的子是轻声。
4.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给它们起这样的名字呢?
(1)(出示黄牛图)这就是牛。瞧一瞧,牛的头上有什么?(指名答)牛这个字里面也有牛角呢,(出示牛头图、牛的古字和牛字)你发现了吗?牛这个字就是根据牛头的样子造出来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个字。
(师指黄牛图)黄牛可是农民伯伯种田的好帮手。它的兄弟姐妹也都个个棒棒的。(出示其他牛的图片)这些你都认识吗?和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生交流)
这是水牛、奶牛、牦牛。(相机出示它们的名字,一起读一读。)这些牛都很能干,我们对很能干的人也会说:你真牛!
(2)教学犭。(出示犭和一只小狗的图片及犬字)反犬旁就是一只站起来的小狗的样子,数一数,小狗有几条腿?(出示猫图)再看看小猫呢?很多像小狗一样有四条腿的哺乳动物,名字里都有反犬旁。
(出示汉字猫)我们再把右边的苗连起来读三遍。你发现了什么?(像猫叫)
(出示其他带有犭的动物名字:狼、猪、猴生认读。)
(3)(出示小鸟图和汉字鸟)看小鸟的图片,再看鸟字,你能在汉字中找到小鸟的眼睛和爪子吗?(指名答)一点就是小鸟的眼睛,一横就是小鸟的爪子,鸟这个字就是根据小鸟的样子造出来的。
(4)(出示鸭子图和汉字鸭)鸭子的名字里面怎么也有一只鸟呢?让我们仔细看一看它的样子,再摸一摸它。(指名答)鸭子和鸟一样有翅膀有羽毛,所以是鸟字旁。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字左边是甲,古音gɑ。按照古时候的音念三遍,嘎嘎嘎。这一次,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甲和叫声有关)
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根据它们的样子和特点造出来的,我们再读读它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关注汉字的构字思维去教学牛犭鸟和形声字鸭,引导学生探寻识字的逻辑线索,学会思考和分析,科学地识记字形,发现规律,举一反三,自主识记。这样引导学生识字,不是只关注眼前的一个字,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思维,促使学生对识字序列性和规律性的感知与掌握。)
5.黄牛和猫谁大谁小呢?看一看它们的样子,比一比,请你们上来贴生字字卡大和小。
像小猫一样小小的,我们说(一只。出示词卡,认读),像牛一样的大个子,我们就说(一头。出示词卡,认读)。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它们不同的样子。
6. (播放动画歌曲《数鸭子》)看鸭子游过来了(贴图),快来数一数吧,你数了多少只鸭子?(生自由发言)
这么多的鸭子在一起就叫(一群。出示词卡,认读。)
这里又有几只鸟儿呢?(点红一只)(出示第二句和图)我们一起读一读。鸭子和鸟儿谁多谁少呢?(指名生上台贴词卡多和少)
7.小结:我们通过比一比,开心农场中动物的大小多少就弄明白了。
8.齐读第一、二句话。
四、学习第二部分
1.开心农场里有很多的果树呢,我们今天来得正好,果子大丰收了,老师把它们都装在这个袋子里了。它们的名字都写在了你们桌上的信封里,请你们和同座位小朋友拿出来认一认,选出你最想吃的,准备来点餐。(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卡片)
2.你想吃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出来哪一个,想吃的人就举起它的名字。(依次贴卡片:苹果、枣子、桃子)少了什么?画出杏子。
3.再读读它们的名字,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里都有木),都是长在树上(出示苹果树、枣子树、杏树、桃树图片)
4.我们也来帮它们比一比大小多少吧。(出示第二部分课文,指名读。)
5.像小枣子这样圆圆的,我们就用(一颗)。
杏子会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师生一起动手)真像高高的小土堆啊!所以堆字左边有个土。
6.我们也来比一比,你会用上 大小多少来说吗?
苹果大,枣子小,你能把苹果大变成苹果小吗?学生自由想办法。(出示图片:西瓜大,苹果小)瞧,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要看它和谁比了。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识用结合。这里没有用教师为主的讲解汉字和机械地重复抄写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发现和实践运用,提高识字的效率。)
五、齐读全文
齐读。分男女生读。
六、书写生字
1.练手腕。下雨了,沙沙沙,小朋友,转圈圈。滑到左,滑到右,遇见朋友,点点头。
2.师范写,指导书写牛和鸟。
7、一年级上册课文1秋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1秋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所以说课稿本身没有太多要求,更多的是对说课者在口述过程中的思路要求比较更多一些。
一、说教材
1、单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属于关注自然单元,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本单元选取了《春》、《济南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的预设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3、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依据以上两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说教法
1、教学的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所以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诗歌,适于朗读,所以讲析文章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绘的自然美。
2、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节课,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3、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品秋)、讨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4、说学法
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5、反馈调控措施
根据我所授课班级学生底子薄、认知水平低、自觉性差的现状,我估计学生可能会在品秋写秋环节中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就出现困难的环节,以对话的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拉进师生距离,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秋诵秋品秋写秋进行教学的。其中我把教学重点突出在诵秋环节;在品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引秋(2分钟)
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由此创设情景导入。(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 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3、 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4、 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节朗读,也可找出你认为诗中用得好的词语,做适当的批注,并与同学交流。教师也可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词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秋(20分钟)
在此环节中,学生组成小组,主要围绕教师给出的三个问题讨论、质疑,探究全诗。
①找出每节诗的点睛之句。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板书。)
③这首诗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归结出诗文的特点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请学生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写秋(15分钟)
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态度两方面的语文素养。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并给大家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根据阅读最近发展区的原理,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习惯。也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观念。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2、请同学们一起歌唱秋天(试背)
设计意图:教师可在学生试背过程中,在此出示与诗文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回忆诗文,进行背诵。这可以使学生智力素质中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3、布置作业:①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设计意图: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筛选、查找资料的能力。
②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比较《秋天》与《秋景》,说说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本课所学知识的验收以及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拓展与延伸。
(五)、板书
在这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能够摈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分析、讲授诗歌意境为主的做法,积极尝试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设校本实例及校本意境,尽量使课堂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孩子,积极努力尝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以突出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我认为这也体现了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让孩子们通过读诗来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的品味诗意,领悟意境,我认为这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为孩子营造了一个 大语文的氛围。
此说课稿,是采用口头表达的方面进行书写的方式,大家可以从中进行精简分析,按照另一种树状的方式写出来,无论如何,说课稿没有特别规范的文稿,只要你能说的很有条理即可!
8、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o ou iu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o ou iu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⒉学习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及其四声。
2、能区分复韵母iu和ui。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卡片出示六个单韵母,请生看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玩摘苹果游戏复习复韵母ai ei ui。(课件出示)
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板书课题)
二、 教学复韵母ao ou iu。
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奥运五环)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儿举行吗?
(2)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3)ao怎么读呢?
教师示范读ao,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和发音,(指导: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自己试读、让好的学生领读、齐读、指名读。
(4)现在老师要为ao戴上四顶声调帽子,想一想我该把帽子戴在谁的上面?老师这里有一个口诀可以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标调歌,后课件出示ao的四声)
凹凸āo āoāo 熬药o o o 棉袄ǎo ǎo ǎo 骄傲 o o o
(5)ao,很喜欢交朋友,瞧他和声母手拉手组成了音节,你会拼吗?
zao sao shao yao
2、教学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示范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帽子又该怎么戴呢?(出示课件)
海鸥海鸥ōu ōu ōu uuu,真奇怪 莲藕莲藕ǒu ǒu ǒu怄气怄气u u u
(5)同样的我们的ou也很喜欢和声母交朋友,(课件出示)拼读lou zou zhou you
3、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水池里游泳。)游泳的you含有iu的音。出示:iu。你会读吗? (发音时,先摆好i的口形,然后向u过渡,形由扁到圆就发出iu的音。)指名读,齐读。
(2)你会给iu标调吗?请学生上台标声调。
(3)(课件出示)课间操,拍手歌,四声练习:
iū, iū, 什么iū, 努力学习要得优。
i ,i , 什么i ,鱼儿鱼儿水里游。
iǔ, iǔ, 什么iǔ, 你是我的好朋友。
i ,i , 什么i ,上下楼梯要靠右。
(4)iu和ui的比较
我们该怎么去区别他们俩呢?(指导游戏,师分别拿着i、u的卡片,交换位置,让学生来认。)
(5)老师今天也请来了iu的几个好朋友,快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拼读:jiu niu liu 。
三、指导书写ao ou iu
我们已经认识了ao ou iu,会念他们的名字了,现在我们把他们送回四线格家里好不好?
1、(课件出示),边观察边想一想在四线格中书写ao ou iu要注意些什么呢?
2、师范写,生书空练习。
3、生练习在拼音格中书写。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带领学生说顺口溜:a和o在一起,ao ao ao,o和u在一起,ou ou ou,i和u在一起,iu iu iu。
2、今天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我们认识了三个复韵母朋友:ao、ou、iu,让我们再一起念一念他们的名字吧。
五、作业设计
1、把今天认识的三个朋友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2、ao ou iu 各写一行。
9、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i ei ui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i ei ui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
2. 学会拼音标调规律,会正确读出ai ei ui的四声调。
3. 会看图,会拼读ai ei ui与声母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ai、ei、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复韵母的标调和拼读。
一、 复习检查导入
1.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韵母家族,和韵母家族的小伙伴们交朋友了,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六位,还记得吗?
a、o、e、i、u、v
我们把这六个韵母成为---单韵母
2.介绍复韵母。
看看我们的单韵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动画将单韵母结合成复韵母ai、ei、ui,说说发现了什么?
介绍复韵母:在韵母家族里有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我们把它称为复韵母。
二、 学习复韵母ai、ei、ui的发音
1. 师示范发a、ai的读音,学生说说你听到了、看到了什么不同?
ai的发音是从a到i,a的音要长一些i的音要短一些,而且还有口形的变化。
师引导读,分别点人读,同时纠正。开火车检测读。
2. 根据拼读规则,学生试着读复韵母ei也ui。
老师边纠音,边让学生领读。
3. 点兵点将测试ai、ei、ui的读音。
4. 书写复韵母ai、ei、ui。
学生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他们是一个韵母,写的时候要挨得近一些。
师示范,学生临写,写字姿势提醒,选有代表性的进行展评,学习。
三、 图片中的ai、ei、ui
有这么一副温馨的场面,(出示课本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老奶奶在给小朋友讲故事。
师:不仅是这样,这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韵母呢,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ai:小朋友一个挨着一个坐着;老奶奶挨着大树坐着;最左边的小朋友听得累了,好像发出了哎的声音。
ei:桌子上放着一个杯子;有几个小朋友背着书包。
ui:这个院子围着栅栏;老奶奶围着围巾;小朋友们把老奶奶包围了。
四、学习ai、ei、ui的四声调,学习标调歌
1.出示三个复韵母的四个声调,学生带着手势来读。
师:大家看看每个复韵母只有一顶帽子,可是他们都想戴,如果分配不好,那就会引起矛盾,请你们看看,他们是怎么戴的呢?
2.学习标调歌。
有a给a标
没a找o、e。
iu两个同出现,
谁在后面给谁标。
师引导解释,带领学生理解记忆。
3.检测学生对标调的掌握情况。
出示四组正确与错误的音节,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五、 学习ai、ei、ui的音节拼读
Ti kǎi bēi pi duī zuǐ
学生边拼读边组词。
六、 作业
请你再找一找,ɑi ei ui 还可以和哪些声母相拼,将组成的音节口头组词,并写在练习本上。
10、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z c s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z c s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Z、C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 C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zi、ci, 会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的音、形、书写。
2.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三个声母的字形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和拼音王国的很多字母宝宝交上了朋友,不知你们是否已经能快速的叫出它们的名字了?出示卡片让学生读。
2、真厉害啊,看来你们真的是好朋友了。拼音王国的国王知道我们104班的小朋友很热情好客,跟拼音宝宝交上了好朋友,他也很高兴,昨晚他跟我说他很想教我们小朋友一种本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变魔术) 你们想学吗?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每个小朋友必须先认识几个拼音王国的几个新的拼音宝宝,才能开始玩变魔术的游戏。
(二)、学习z、c、zi、ci
1、 学习声母z
(1)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了啊,谁能来说说?引出声母z。
小姑娘在干什么呢?谁能来把写字这个词语说好。
她在写什么字呢?
对了,我们要认识第一个拼音宝宝就是它, 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啊?
谁能来跟它打个招呼啊?讲解发音的方法。组织学生同桌练一练。
(2)拼读音节:声母都很喜欢交朋友,谁知道它都喜欢跟哪些韵母交朋友呢?
学生说,师板书。
谁能用我们以前的方法拼读这些音节呢?待会看谁读得最好就让他来当小老师。组织学生练习拼读。
谁能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那谁能给它们加上声调读一读呢?
课中操:拍手游戏。
(3)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z的双胞胎来了,它们长的像极了,而且名字也很象,你们听听老师怎么跟它们打招呼,你们认真听,看看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自己练练。
2、学习c
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学学。方法同上。
三、变魔术
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宝宝了,现在就可以来玩变魔术的本领了。
你们可要看清楚了,老师用这根绳子变出了什么?你们学会了吗?那么你们同桌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
现在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玩啊。师说z、c、zi、 ci让学生变魔术。
四、书写z、zi、c、ci
1、拼音宝宝跟我们玩了那么久了,现在它要休息了,你能帮忙找找它们休息的地方吗?学生说老师范写。
2、组织学生练习写。
五、巩固
1、 我们要和拼音宝宝说再见了,谁能再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呢?指名认读。
2、鼓励学生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玩变魔术的游戏。
11、一年级上册课文13乌鸦喝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13乌鸦喝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问对于学生来说何等重要。大语文观,倡导问题教学。本课基于这一理念尝试从:学有所惑,学有所获,学有所豁,三个层面解读文本,让学生把握小乌鸦 想喝水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这个脉络,并最终学以致用,能够自己创作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本的生字词,读通课文。
2.理解重难点词语,会用渐渐许多等词语说话
3.明白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的道理,并学以致 用。
【教学过程】
一、学有所惑机灵小不懂
1.读课题,提问题
2.互讨论,解难题
3.齐挑战, 大任务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提问,并自主解答,再到完成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读通课文,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
二、学有所获语文小博士
(一)读之获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掌握疑问语气
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
3.再次深读,探寻办法
通过再次深读,我引导孩子慢慢了解乌鸦想办法的过程。
(二)做之获
我拿出准备好的石子瓶子等道具,让他们模仿小乌鸦亲手操作一下,体会水渐渐升高的样子。与学生一起操作之后,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形象的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亲眼看一看比动嘴读一读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我再相机指导孩子
用渐渐说话
花渐渐
雨渐渐
我们渐渐
完成对课本语言点的训练。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加深理解。】
三、学有所豁最强大脑挑战赛
让学生亲自操作完之后,我顺势突破教学难点同学们,小乌鸦厉害吧,自己想办法喝到了瓶里的水。
1.帮乌鸦 想办法
2.理清文脉 创作故事
起因乌鸦口渴了
经过想办法扔石子
结果喝到水了
看图创编鼠小弟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结升华:启发学生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主动出击,认真思考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王国维先生在《人家词话》里说读书的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学有所惑、学有所获两个大环节之后,孩子将前面的语言积累致以所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丰富语言表达,让学生获得极大成就感的同时,切实地提升一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12、一年级上册课文11项链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年级上册课文11项链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借助生活体验构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文本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在此基础上,践行大课程理念,将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相整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使文本主题得以升华。
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课文朗读动漫和歌曲《童年》。
学生准备:1.搜集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
2.准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频导入,感受美
1.课件播放海浪声,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鼓励自由交流: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搜集到的好词佳句来描绘一下。
3.课件再次出现海浪声,接着出现孩子们的笑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去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就构建了想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学生年龄小、爱玩儿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后续的学习自然轻松愉快。
二、初读课文,领略美
1.课件播放本课朗读动漫,引导学生一边观察画面,一边倾听课文朗读。
图片 注意圈画出的生字哟!
2.过渡: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把课前预习中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4.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分段读一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5.课件再次播放去掉声音的朗读动漫,每个小组朗读一个自然段,为动漫配音。
设计意图: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形成语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产生自信。本小节,我采用描画面、想意境、分段读、配乐读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扫障碍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2.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1)大声读出黑板上的生字,再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2)把你记住的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告诉同桌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3.集体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字介绍给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果有更好的识记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
形声字:笑、和。
数笔画:又、向、金。图片 一字可用多种方法识记。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蓝(篮)。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做动作:挂。
比较:蓝和男,金和惊的读音。
4.开火车检测生字的认读情况。
5.指导书写。
(1)白: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教师范写,第一笔撇画要短小。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2)和:认识禾字旁。学生观察禾和禾字旁,找出二者的区别,并强调禾字作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3)学生自由练写,利用投影仪展示,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多元化识字,让学生在开启识字思维的同时积累了识字经验。
四、课后延伸,来实践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推荐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延伸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意激励
1.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检测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2.学生小组内轮读生字卡片,每读一个生字,就组一个词语,尽量不要重复。
3.导入:生字宝宝格外感谢同学们,因为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它们正准备带大家去欣赏大海呢!
设计意图:巩固字音,扩词运用,夯实了学生的识字基础。
二、细读文本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交流: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大海很美。)
3.合作学习: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大海很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用 画一画,并相互说一说各自的体会。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5.板书:蓝蓝的 黄黄的 小小的
(1)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海螺和贝壳小小的。)
(2)谁能再说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 )( )的 ( )( )的
(3)谁能用这样优美的叠词来夸夸大海,夸夸海滩?
( )( )的大海 ( )( )的海滩
(4)你喜欢蓝蓝的大海吗?我们再来读读第1自然段,注意叠词的读法,读出你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吧!
6.板书: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1)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大海又宽又远。沙滩又长又软。)
(2)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7.板书:雪白雪白
(1)雪白雪白是什么样的词语?(认识ABAB式词语)
(2)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3)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如果能用它们分别说一个句子就更好了。
8.板书:哗哗地
(1)哗哗地是形容声音的词,叫作拟声词。
(2)哗哗地可以形容哪些声音?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
(3)哗哗地笑着里面有两个轻声,我们找一找,读一读。
(4)你们读得既准确又动听,你们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 )( )地( )着
(5)多媒体出示短语,指名读。(静静地躺着、呆呆地望着、轻轻地说着。)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交流: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快乐)
图片 从哪儿感受到了小娃娃的快乐?
3.小娃娃在沙滩做什么?读一读第1句话,同桌合作: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和同桌做一做这些动作。
4.学生汇报:笑 迎 捡 穿 挂
5.表演诵读:学生一边做出上面的动作,一边朗读第1句话,读出快乐之情。
6.大海给小娃娃带来了快乐,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大海送给小娃娃礼物由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小娃娃喜欢这个礼物吗?(喜欢。)
7.过渡: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因为它也收到了礼物,是小娃娃送给它的。你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1)读第2句话。(由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2)这句话中也有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落、穿、挂。)
8.导读: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运用抓字词句的方法,圈画、交流、朗读相结合,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更深层次。
三、情感升华欣赏美
1.导读:多美呀,让我们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导背:大家读得太好了!还想再读读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
1.又:先观察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横撇中撇的走势,捺画的起笔位置在横略下,撇尖和捺角齐平。 图片 开脚不宜过大,不要写得太扁。
2.的:对比白字,区别白字和的字,强调白字作偏旁的时候,横折的横段宜短。认识横折钩,勺字撇画长。整个字左窄右宽。
3.学生自由练写,利用投影仪展示,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发现了白字与的字的区别,强调了学生书写时结构的错误。教师示范板书的字的笔顺,带领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下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五、快乐表达畅谈美
1.过渡: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些事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说一说吧!
2.小组合作,自由交流。
3.过渡: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
4.播放歌曲《童年》,学生可以一边倾听,一边回想自己童年的快乐。
5.布置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再给家人讲一讲为什么这样画。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表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课上引领学生介绍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再充分运用音乐、美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
板书设计
项 链
(美丽) 大海:蓝蓝的 又宽又远
沙滩:黄黄的 又长又软
浪花:雪白雪白 哗哗地 涌 撒
(快乐) 小娃娃:笑 迎 捡 穿 挂
快活的脚印:落 穿 挂
教学反思
1.注重对学生基本阅读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
2.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本课教学,我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13、一年级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有时候很大和有时候很小的比较,使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
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歌曲《快快长大》的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出示字卡大,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并提问:你知道它的反义词吗?
2.出示字卡小,请学生小声地读这个字。
3.教师讲解: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大,下课在走廊里说话的声音要小。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4.自由交流:请你也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大,什么时候用小?
5.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呢?
6.导入: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板书课题)
7.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8.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清字音。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课件出示词语)
sh hou ju de z jǐ hěn kui chuān yī fu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快 穿 衣 服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①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穿 衣 服 快
②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说说你记住它的办法。
③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加一加:日+寸=时。
比一比:自白、己已、得很。
认识偏旁:彳,双人旁。比较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不同:亻彳。
换一换:快块。图片 忄的笔顺是:图片。
认识偏旁:忄,它是心字的变形,叫竖心旁。
猜一猜:洞穴里长颗牙。(穿)
数一数:衣的笔顺为点、横、撇、竖提、撇、捺。
3.教师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4.学生齐声朗读所有生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特别注意趣味性和方法性,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集体交流的形式集中识字。巩固了比一比换一换猜一猜数一数等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记生字的经验,提高了学生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指导写字,正确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和己。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再集体交流。
3.教师示范书写并讲解书写规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随着老师书空。
自:独体字。书写时要横平竖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己:独体字。整个字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圆转,注意竖弯钩起笔不要出头。
4.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指导至关重要。本环节在写字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发现独体字的书写规律。自和己都是独体字,己笔画较少。教师在指导书写中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二:
(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着课前提出的问题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寻找答案。
2.看插图,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你弄懂了哪些问题?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自己穿衣服和自己系鞋带的时候。)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够不到按钮和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
3.男女生对读。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成功的价值体验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
五、再次质疑,布置作业
1.小结:我为什么一会儿觉得自己很大?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很小?我到底是大还是小?这几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这几个问题。 图片 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这几句话。
2.布置作业:回家之后再仔细朗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是学生的,应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质疑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时候 觉得 自己 很快 穿衣服
(1)指名认读词语,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比赛读词语,看看哪组读得最准确。
2.朗读全文,边读边完成学习提示。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____画出来。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 画出来。
(板书:觉得自己很大 觉得自己很小)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再现中复习并准确掌握已学的生字。分别用____ 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二、精读感悟,解决疑惑
1.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问题一: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1)学生交流: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板书:自己穿衣服 自己系鞋带)
(2)学生讨论: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3)拓展交流:你有过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吗?
(4)指导朗读:当你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5)男女生赛读。
问题二: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1)学生交流: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板书:够不到按钮 怕雷声)
(2)学生讨论: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有很多事情做不到,胆子小。)
(3)拓展交流:你有过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吗?
2.过渡:我们弄懂了上节课提出的几个问题,大家都是会提问、会思考的好学生。不过,我们上节课结束的时候,还留下了两个问题,是什么呢?
3.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问题三:我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问题四:我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4.讨论交流: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你什么时候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5.集体交流: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图片 有时候有时候是表示事物的两个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哟!
预设:希望永远在爸爸妈妈身边,所以不要长大。但希望能帮爸爸妈妈分担重担,所以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板书: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6.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小作者希望自己大和小时的不同心情。
图片 要指导学生读出内心成长的矛盾和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
三、观察模仿,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衣。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记住这个生字?
预设:衣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法记忆,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2.学生认真观察衣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和同桌相互交流。
3.教师示范书写,并指导书写要点:
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三角形;强调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
4.学生观察,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笔顺,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描红,仿写练习,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四、自由交流,拓展延伸
1.讨论:怎样才能让自己大的时候多呢?
2.视频播放歌曲《快快长大》,学生自由哼唱。
3.布置作业:回家帮助家人做几件事,证明自己大了。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大还是小
觉得自己很大 觉得自己很小
自己穿衣服 够不到按钮
自己系鞋带 怕雷声
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让学生朗读了课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更有表演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分别用____ 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同时利用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4、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本课设计侧重两个方面组织教学:一是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为正确、流利读文扫清障碍。二是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是教材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如,如果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离得很远,它们会怎样说话?引导、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喜欢阅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准备歌曲《小雨沙沙》的音、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
(3)大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常见?(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习普通话时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列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以及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图片 词语中的生字最好突出显示。
shǔ b qīnɡ yn cai bn kōnɡ wn d do nǎr d fɑnɡ
数 不 清 云 彩 半 空 问 答 到哪儿 地 方
mi yǒu ɡnɡ hǎo lǜ s zhǎnɡ chū
没 有 更 好 绿 色 长 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学习第1自然段,识记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并用文中的话回答。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②拼读数,体会数的意思是清点数目。
③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④指导学生学习数的另外一个读音sh,组词:数学。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出示词语云彩,齐读。
②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彩这个字。
③出示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彩色照片,通过对比,理解彩的意思。
④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⑤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有哪些带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哇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找出这一部分中的几个生字,并交流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图片+工=空。相机认识新偏旁图片(穴宝盖),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对比区分问、闪、闲。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立刀)。
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词。(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结合句子花红了花更红了,在对比中体会更的意思。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6)学习生字长,指导学生掌握长的两个读音,学习用这两个音分别组词。本课中长的意思是生长。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与读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文、学词、学字,会使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有趣。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快乐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小朋友们,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
3.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增强了识字效果,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会写字:问、有、半、从、你。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结构和占格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横钩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
(2)学习新笔画横钩。图片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设计意图:你是本课书写的难点,笔画较多,又含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所以在书写时要重点指导。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努力地去识字。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复习生字
1.导入:上节课我们结交了雨点儿这个新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跟它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要成为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们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们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复习: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们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5.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文本,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6.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小松鼠从( )跳下来。( )从( )下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可爱的小雨点儿。大雨点儿看见小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小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了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间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图片
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重点指导。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7.(课件出示一盆小花)引导学生说一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
8.交流明确: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而小雨点儿适合滋润花草,就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哪!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雨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1)为什么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哪,盼哪,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导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7.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要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要去哪儿?
8.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过渡: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啊?(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呼唤它们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知。
四、指导示范,强化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问、半、有、从的书写动漫。
2.先同桌间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再独立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图片要强调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问:外面的框稍写大些,为口留出空间。
半: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要直。
有: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舒展。
从: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左边第二画点的下方。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美观地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1.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
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2.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3.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15、一年级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先生的一首儿童诗,轻松、活泼,充满着童真童趣。诗中有雨点儿、青蛙、蝌蚪、水泡、荷叶、水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荷塘夏雨的美丽图画。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这美丽的景物用青蛙的歌唱串联起来了:青蛙的鸣唱,那是他在朗诵自己的诗歌!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纷纷前来帮忙,给他的诗歌加上标点符号,多么有爱的情景啊!这一切,在诗人的笔下,全部活起来了!
当然,这首小诗选进教材,就不再仅仅是一首小诗了,它还承载着带孩子朗读、识字、认识标点的功能,当然,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在读诗赏诗的美好氛围里无痕进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边感受诗歌带来的快乐,一边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等11个生字,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认识秃宝盖和四点底这两个偏旁。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文朗读
1.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
青蛙不仅会游泳,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就是《青蛙写诗》。
2.自由朗读:请大家自由把课文朗读三遍,不会认的字,要想办法解决。
3. 同桌互听:请大家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发现同桌朗读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帮同桌指出。
4.指名朗读: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生评议。
5.开火车读:每个小组读一小节,开火车接力朗读全文。
6.合作朗读:学生读红色部分(引号内部分),老师读蓝色部分(引号外部分)。
7.比赛朗读:全班分小组比赛朗读,老师评议。
8.尝试背诵:出示镂空课文,让学生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认识生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可谓一箭多雕。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课文朗读,一共有六次朗读、一次背诵。这个环节完成下来,学生便于课文亲密接触了10余次。所以,当学生看见镂空的课文时,轻而易举地就能背诵出来了。】
二、圈画词语
1.认读词语:师出示本课新词,请学生认读。
青蛙 写诗 雨点 游过来
一串 我们 可以
淅沥沥 沙啦啦 池塘 荷叶
小蝌蚪 水泡泡 小水珠
逗号 句号 省略号
2.圈画词语: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在文中一一圈画出新词。
3.同桌检查:
(1)按照顺序检查同桌认读。
(2)打乱顺序检查同桌认读。
4.齐读词语:
(1)全班齐读词语。
(2)分小组开火车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从课文朗读,到词语认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文朗读,是整体认知,比较模糊;词语认读,则是局部感知,渐趋精细。词语认读,是从课文朗读到生字学习的桥梁。将词语从课文的整体环境中抽离出来,有一定的挑战,但是又没有完全脱离语言环境,依然能给学生一点提示,学生认读起来不会感到特别困难。词语认读,也是在为后面的生字学习做铺垫。】
三、认读生字
1.自由认读:课文大家会背了,词语大家会读了,那么,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会认吗?
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组词。
2.同桌互认:请你把生字认给同桌听一听。如果你的同桌认字出错,请你帮帮他(她)。
3.指名认读:
(1)谁能大声读给大家听一听?
(2)这些生字分别组了词语,谁来读一读?
4.扩展理解:
(1)出示:一串( )。
指名说。
除了一串水珠,还可以说一串什么?
(2)出示:青蛙的诗写( )了。
指名说。
除了写成了,还可以怎么说?
5.认识偏旁:在这些生字中,大家看看两个红色的字,分别读什么?这两个字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秃宝盖、四点底。
请大家跟我说:秃宝盖、四点底。
秃宝盖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偏旁很像呀?
四点底是火字变化而来的,一共四笔。第一点朝左,另外三点朝右。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由句到词,由词到字,渐渐聚焦。在课文朗读、词语认读过程中,学生已经跟生字反复见面多次。现在将生字从语言环境中剥离出来,加以强化。在学生独立认读的基础上,同桌互查,有助于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认字之后,通过扩词、填空练习,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认读、识记。将生字的音、形、义三位一体地整体输入学生大脑,是保证识字效果的最佳措施。】
四、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我们把课文再次齐读一遍!
2.感受情趣:
(1)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还可以看见青蛙吗?为什么呀?
(青蛙一般生活在夏天。)
(2)夏天里,大家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
出示夏天图片,帮助学生打开感觉记忆,引导学生说说夏天的炎热。
(3)炎热难耐,大家最渴望的是什么?
(4)你听,雨真的来了!淅沥沥,沙啦啦,淅沥沥,沙啦啦你的心情怎么样?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
(5)小青蛙一高兴呀,就忍不住写了一首诗,快把他写的诗找出来读一读吧!
(6)来,小青蛙们,请你把自己写的诗朗诵给大家听一听吧!
3.认识标点
(1)同学们,这是青蛙经过修改后的诗。你们见过青蛙刚写出来的诗吗?
(2)哈哈,我可是见过!你们瞧,这就是青蛙最早的诗
课件出示: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3)小朋友们,谁来读一读青蛙最早的诗?
(4)你们为什么读出来的不一样呀?(青蛙没有使用标点符号。)
(5)可是,青蛙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呀,怎么办呢?
(6)感谢热心的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是他们帮助青蛙解决了大难题!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谢谢他们的帮助吧!
(7)小朋友们,小蝌蚪当句号可以吗?小水泡当省略号可以吗?小水珠当逗号可以吗?为什么呢?
4.模仿创作
(1)小诗人可不只是小青蛙呢!小狗也写了一首诗,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小狗的诗是什么样的?
(2)小鸽子也写了一首诗!鸽子的诗是什么样的?
(3)小花猫也写了一首诗!
(4)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他们的诗了吗?他们想说什么呀?
(5)小朋友也写了一首诗,你们猜,小朋友的诗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
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池塘里,
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
苗儿乐得向上拔。
(6)下雨了,下雨了,大诗人也写了很多诗!我们来读一读吧!
出示: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重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青蛙的喜悦,并通过朗读青蛙的诗,来表达出这种喜悦。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标点的重要,我们使用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技巧:拿出青蛙最早的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发现,缺少标点的诗很难读,很难准确表达意思,从而认识到标点的重要性。接下来,在老师的一组问题引导下,学生主动发现热心助人的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为什么分别选择做逗号、句号、省略号,这样,就将标点符号的特点与具体的事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教学效果会很好。最后的模仿创作,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更是一种语言的运用与积累。】
16、二年级上册课文6一封信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6一封信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一封信》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内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课讲述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过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一、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课上,我先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得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高涨,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理解了露西的心情,把学生带进了露西的内心世界,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利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的办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解决了本课基本的生字,为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评价及时且有针对性。课堂上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3.教学设计连贯,思路敏捷。整节课,我紧紧抓住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通过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出主人公露西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不足之处:
1.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导致学生比较盲目,没有目的性。
2.在教学生字时,我只是让个别学生起来分享他的识字方法,说完之后就一带而过了,也没有让大家一起重复,所以导致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没有加强记忆。
3.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缺少读,孩子读得少;在课堂上也没能教孩子书写,练习写字。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2.重视阅读,加强阅读,多读多悟,在读中感悟和理解。
3.重视每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生成,及时处理课堂生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17、二年级上册课文6一封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课文6一封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封信》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文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心情体验。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以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读懂内容,读出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露西的两封信。
学生准备:读课文三遍,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直入主题
1.导入:如果你的爸爸去远方工作了,你想他的时候会怎么与他取得联系呢?(打电话或者发微信)那么,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除了这些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取得联系。(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2.认读封字,明确一封是数量词,封字还可以组词为封住密封等。
3.过渡:这篇课文中的信是谁写给谁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同时也通过谈话激趣导学,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停顿。
2.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圈画出来,难读的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说说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画生字,用____画出露西第一次写的信的内容,再用 画出露西第二次写的信的内容。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明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读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读通句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对比体会,合作识字
1.指生回答: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
2.(1)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的内容。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纠正字音。
①读准削肩冷鲜的读音。
②指导学习多音字朝重结。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语。如重在本课读chnɡ,另一个读音是zhnɡ,可组词为重量。
(3)小组合作,交流识记削刮胡修冷重的方法。
(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动作识字削、刮。做一做削、刮的动作,想一想生活中和削、刮有关的词语:削皮、削铅笔,刮风、刮胡子等。
②字谜识字胡。古时明月今相见。
③生活识字修。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修理部)课件出示修理部的牌匾,仔细观察这个字,在书写时不要忘了中间的竖,学生书空练习。
④形声字识字冷。冫,表义;令,表音。组词:冷清、冷气。
⑤对比识字重与量字形相近,对比记忆。
(5)课件出示第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指生读,师生评价,然后生齐读第一封信。
3.露西的第二封信都写了些什么呢?指生回答,课件出示露西写的第二封信。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1)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
指导学生将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对比一下,确定第二封信应该用高兴、幸福的语气去读。
(2)巩固识字,集体交流, 师适时补充:
①指导学生学习期字可以用生活识字法,如:一个星期共有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另外,期与胡字形相似,两个字的偏旁相同,古和其分别代表着两个字不同的读音,虽然偏旁相同,但意思不一样,胡中的月字旁指肉,而期中的月字旁则表示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
②指导学习鲜。图片 鲜字由鱼、羊两字组成,最早表示鱼名,泛指活鱼, 后来引申为新鲜、美味的意思。
(3)指生读第二封信,师生评价。
①课件在第二封信结尾和鲜花的位置出示词语结尾和一大束鲜花,指名朗读词语。并利用课件放大结束和鲜,指名反复认读,并交流识字方法。
②字谜识字:束口字藏在木中间。
4.小结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在这两封信中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还能把这两封信读得既通顺又流利,把掌声送给自己吧!下面会写字中的朋友也着急跟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创设语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本环节,将本课的重点字集中在露西给爸爸的信中,不仅给汉字提供了反复出现的平台,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请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
2.上下结构的字:今、支、笔。
左右结构的字:封、信、珠、灯、影。
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独体字:电。
3.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
今、支中都有捺,要写得舒展。
笔和电最后一笔都是竖弯钩,要注意强调这个笔画: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5.展示生字,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把本课的生字读给家长听,口头组词,如果能将生字放入句子中读一读就更棒了。
2.将《一封信》读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适当巩固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加深印象,而与家长的合作,既复习了课堂所学,又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复习: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字,男女生读词。
2.导入:本文的主人公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信里都说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一封信》,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同时,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3~14自然段,找出露西给爸爸写的两封信。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想一想:这两封信有哪些不同?
3.学生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4.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两封信的内容。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第一封信里,露西说爸爸不在,我们很不开心。(板书:不开心)第二封信里,露西说我们过得挺好。(板书:很高兴)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2)第一封信里,露西说爸爸不在家,不能逗她玩,没有意思。第二封信里,露西说她要和妈妈去看电影。
(3)第一封信里,露西说家里的台灯坏了,修不好,很心烦。第二封信里,她问爸爸螺丝刀放在哪儿,她和妈妈要自己修理台灯。
(4)第一封信里,露西说家里很冷清。(板书:冷清)第二封信里,露西写希比希又蹦又跳,家里很热闹。(板书:热闹)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家里总是很冷清说明了爸爸在露西心里真的很重要。
(5)第二封信里,露西不仅写家里一切都很好,还写了她和妈妈很想爸爸。
6.小结并指导朗读。要从两封信中体会到露西的心情和想法的变化。第一封信里处处都是不开心,第二封信里字字洋溢着快乐的情感。
7.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这两封信,说说还有什么发现。(第二封信的结尾,露西还画了一大束鲜花。)
8.为什么露西的信前后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完成的,妈妈的一句我们过得挺好一下子就让露西开始想开心的事情了,在这样的心态下,露西的第二封信才会充满快乐的气息。)
设计意图:文中只提到了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的相关内容,没有以信的形式出现。此环节设计,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形象直观的信件再现了露西不同的心情,也为识字提供了具体语境。
三、讨论交流,深化主题
1.讨论交流: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这封信是露西带着快乐的心情写的,爸爸读了信会高兴,不用惦记家人了。)
2.思考交流: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孤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保持快乐的心情,想办法解决困难,不让爸爸妈妈操心。)
设计意图: 乐观地对待生活,这是一个生活道理。只有将这样深刻的道理融进具体的问题、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会有所领悟。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请你像露西一样给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最近的生活很快乐。
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诱发学生乐观生活的情感,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延伸。
18、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 说教材
《曹冲称象》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 说学情说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 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 说内容过程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分别是:(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了解秤是不能称大象的。所以称大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复习生字词。教师适时指导朗读。使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辅助动画,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2.播放动画,整体感受曹冲如何称象。
3.分步演示,深入理解课文。
4.按照课件的提示,复述称象过程。
5.独立叙述称象过程。
(四)总结全文,拓展积累 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事要想曹冲那样多动脑。
四、说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切入点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的整合。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故事
任何的一个历史故事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本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遥远,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所以在开课我以大家都很熟悉的秤来导入主题,进而出示大象的图片,大象是否能用秤来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化静为动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把教材比较抽象的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直接导入课题,便于学生很多接受知识。由于学生对于曹冲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出示一幅关于曹操和曹冲的图片,并且简单给孩子们介绍他们。他们生活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曹冲只有七岁。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二)多媒体游戏,复习旧知
二年级的识字是一个重点的内容,但是孩子们往往只是机械的记忆,达不到理想效果。我深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设计了游戏来复习生字,以多媒体游戏为载体,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了孩子兴趣。请看我的教学实录。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精力集中、积极发言,生怕丢掉一个生字,同学们在妙趣横生的摘苹果游戏中复习了生字,使原本枯燥的识字变得富有生命力。达到了复习生字的学习目的。同时又通过谁能赶走大象的游戏,来进行词语填空,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复习旧知。
(三)理解复述,突破难点
二年级的教学仍以朗读作为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这个环节我借助信息教育技术,让孩子们由浅入深的进行朗读学习理解。最初的朗读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直观的印象,所以将课文的重点句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图片出示大象的身子和腿都像什么,训练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重点句单独呈现反复连读语气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让同学们把疑问的语气充分读出来。学生自读第二段课文,找到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并且理解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同时知道学生读出反驳的语气。二年级的同学具有初步理解词语的能力,但是要让他们对整个故事进行复述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称象的过程,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动画来帮助大家理解课文。这样能轻松突破教学难点。首先通过学生自读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对曹冲称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抽象的理解。然后通过看动画片的方式,产生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享受,同学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聪明绝顶的曹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过程。
为帮助他们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做好铺垫。最后通过再次分步看图提示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乏味化为有声有色的一个过程。这些动画能够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乐于表达。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重点,练习从低年级开始就能有序的说一段话。让学生在一种现实感中进行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爱学习、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的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五、说评价与反思 在本课,我运用了静态图片和动态动画结合的方式,针对重难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能突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19、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互动的过程。《有趣的动物》这节口语交际课,说的要求是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说有趣;听的要求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二年级学生对有趣的动物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有较强的交流愿望。但是有以下几个难点:
1.低年级学生语言简短,词汇匮乏,表达不规范。学生觉得动物有趣,但不知道怎么把动物的特点说有趣。2.现在城市的孩子接触动物的并不多。即使养过动物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动物缺乏细致地观察。如果没有唤起生活的经验,他们也会觉得无话可说。
我觉得本课教学,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针对以上难点,我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和语言表达。
我示范介绍泰迪狗的样子,让学生猜是什么狗,并说清理由。这个过程实际上教给学生如何把动物说有趣的方法:可以说说动物有趣的地方像什么,动物好像在说些什么;可以说说这个动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情,说说动物的有趣之处。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情的,当儿童生活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表达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了,那种充满稚气、显露天真、无拘无束的表达,就有了一次次精彩的课堂生成。
低年级口语交际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最后一个环节创设了
一个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交际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游客和讲解员的角色,在反复训练中强化说提问和补充这三种能力。这些说话的习惯可以迁移运用于学生的日常交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
20、二年级上册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1、教材简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个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的词语积累。
2、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法、如等10个字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了解薄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知识的渴求。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 强调自主,鼓励参与
1、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方式中学习。
2、让举手的学生都起立读书,培养自主意识。
3、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二) 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用各种媒体、实物演示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整体感知自主识字赏读情趣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1、整体感知
在激趣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读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尝试朗读后,获得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了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2、自主识字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练读生字,然后多种方式指读,最后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了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情趣
这一环节就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理解重点。由于诗歌的第二、三、四小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因此我决定导学其中一节,其他两节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是因为低年级阅读教学还不适宜完全让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自学方法的指导和示范。所以在设计时先以学生最喜欢的一节重点指导,以此带动其他小节的自学,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自读自悟的兴趣。
对于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我主要采取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纷纷出发我先利用电脑演示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择义,水到渠成。又如带刺的铠甲,我发给学生每人一粒苍耳,让学生摸一摸。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词语。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这首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自由读、表演读、想像读、小组读、师生轮读等),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如读第二小节要突出美,苍耳妈妈的办法要读出有趣,要读出豌豆妈妈的方法更巧妙。
4、拓展延伸
在学完第五小节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分别交流在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
这一环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并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中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这一要点,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观察、探索奥秘的兴趣。
5、背诵积累
背诵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为今后写作打下基础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1、二年级上册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理解乌龟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三、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整体感知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我让学生看课件听范读课文,学生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范读,身临其境后,就能轻而易举地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三)识字教学。
我采用儿童的语言,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注重培养识字兴趣和培养好的识字习惯,循循渐进,教会学生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掌握规律,主动识字。
(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因为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所以在学这段课文前,我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在孩子们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把这段课文读好,读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再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读,边读边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
(2)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前幅图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对比图)
(3)思考:小蝌蚪怎么想起要找妈妈?
(4)分角色表演迎上去,通过亲身演绎,使得孩子们在情境中亲身去感受,就很容易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比苍白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5)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的语气)多种形式读(分角色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1)出示图,先观察图,小蝌蚪遇到了谁?再找到相应的段落自由读,画出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
(2)观察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对比图)
(3)表演追上去。
(4)指导朗读好本段,(重点读好对话)
(5)分角色朗读
4、学习后面几段
(1)出示课件(总结前两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观察图,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小蝌蚪又看到了谁?用笔画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读一读。画出青蛙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跟着妈妈去干什么了?
5、总结全文
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这个知识点再一次强化。
6、实践拓展
你还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交流。
7、课件出示课堂作业(填空)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孩子记忆。
(五)、板书设计
针对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的板书设计采用图片的形式,再现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起到了以图引趣、以趣学文的作用。
六、总结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大自然无穷的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语句浅显易懂,趣味性强。我运用了相应的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实现知识与能力、创新与实践的巧妙融合,达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22、二年级上册课文22狐假虎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2狐假虎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更喜欢读故事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出示课题,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2、那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总结
4、过渡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猜出了大概意思,那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老虎和狐狸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当中找答案吧
二、自学: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学:
过渡:同学们已经自学完了,生字词认识了吗?(认识了)老师考考你!
1.(电脑出示)带拼音生字词
a 、我们先开火车读 (读得不错)
b、谁来读?(一生读)(读错纠正)(声音大一点会更好!)
c、一齐读!( 读得真熟练!)
过渡: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电脑出示)不带拼音生词:(谁来读?)
a. 一生读(读错纠正后齐读)(这么短时间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
b.(不按顺序)我们抢读(大家读得真准确!)(老师真佩服你们!)
c.咱们一齐读!
过渡:词语读的很好,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3.开火车读课文。
谁来读?大家都想读!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读书真认真)
师问:谁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说,谁、干什么?)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师:狐狸被吃掉了吗?谁来补充?)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骗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
(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你说得真具体)
板书:生说后师相机板书狐狸图、老虎图。
过渡:狐狸用什么办法骗过老虎的?我们看故事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狐狸被老虎捉住了。)师:(在什么情况下捉住的狐狸?)
(生:老虎很饿)
(生:老虎找食物,说明很饿,狐狸被老虎捉住了。―――)(你说得真全面)
师:是啊,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慌不择路的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猛扑过去,逮住了狐狸。这时的狐狸处境怎么样?(生:非常危险)
过渡: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
2.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狐狸说的话。
谁来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一生读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2)师述: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都转转试试!我看你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你在想什么?
(我不能让虎吃我,想办法逃走)
(这只遇到危险的狐狸真会想办法)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师:你真爱动脑筋!
(3)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
a自己扯着嗓子读读
b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
c师范读(瞪着眼睛攥着拳威胁)
d谁再来扯着嗓子喊(一生加动作精彩:大拇指指向自己)(你不但读得好,而且动作加得恰当!)(师: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e大家一起读!
(4)师述: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
过渡:这时的狐狸更威风,更自信,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或狐狸接着又怎么说?)
(5)你来读!(读完后电脑出示第二句话)(读慢一点更好了);
(6)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生说不出来,师指导)
(生:狐狸用老天爷吓唬老虎。师:老虎怕谁?生:老天爷)
(7)师问: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
师结:狐狸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把老天爷都搬出来了。
(8)(一生读)你刚才快吓住了,现在怎么不厉害了(假的?)就凭你这气势,不被吃掉才怪,谁能把老虎镇住,让老虎相信是真的。
(9)(一生读)(可以加动作)师:语气上镇住它了,表情上也镇住它了。
(10)谁能读得更好?(一生读)(一手叉腰,手指指点点)
师结:你有大王威风(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11)这时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出示5自然段)蒙住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被蒙住的老虎会怎么想呢?
(我还真不能吃它了呢?吃了它老天爷会怪罪我的)(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吗?唉!到口的美餐会吃不着了!唉!)
(12)师: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摇了摇尾巴,又会怎么想?
a.(狐狸抖抖毛,挺了挺胸,晃了晃身子):瞧!我几句话就把它蒙住了。
b.这只凶恶的老虎上了我的当。
c.它相信了,我得让它心服口服,证明给它看,我领它走一遭!
(13)(想的好的,读)你给老虎说:不信威风。
(或师述:瞧,这只凶恶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你对老虎说:不信。)
(注意:不信和怕不怕这两个词)你再读一遍!
(14)师: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生:进一步用事实证明它说的话是对的)
a下面四人小组分角色读2至5自然段。(32人)
(小组长组织:一人读狐狸的话, 一人读老虎说的话,一人读叙述,一人当评委,评评谁读得好)
b找一组分角色读2至5自然段(你们小组分角色读)
(师:这小组读得真好,课下同学们继续分角色读)
五、表演67自然段
过渡: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1.谁来读课文6、7自然段(一生读)(读慢点就好了)
2.同学们自由读,边读边加动作。
3.谁想演狐狸?(选小个子演狐狸,大个子演老虎)老师从一边看着孩子表情表演。
①你走几步?你们笑什么?(演得不像)应该怎么演?(生说)书上怎么写的?(齐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生补充)
师:把头抬起来,挺胸,表情:美滋滋
②你再走几步,像不像?(像)不像再读读狐狸那句,再做一做,老师也可做一做(这时的狐狸可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③你们现在就是森林中的小动物,这时什么表情?(纳闷儿)(注意你的表情!)纳闷什么?(与往常不一样)今天什么样子?(生:大摇大摆,很威风的样子)
4.谁来演老虎?走几步看看?老虎像不像?(不像)
读读写老虎的句子(齐读: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想想是什么样?(一生:东张西望)表情呢?(疑惑)这只老虎满意吗?(不满意)哪里不满意?(生指导)虎做动作,直到满意。
5.凶恶的老虎走进了森林,你们这些小动物怎么表现?(摆胳膊)
6.好!现在演出正式开始!谁来读叙述?(一生感情读)
小动物们注意:纳闷儿处作纳闷儿状 (路线:从东往西走,从后面绕过来)(别走快)
呀!(倒抽一口凉气)一只大老虎!(注意叹号,读出害怕、惊讶、惊恐)(停短)(撒腿就跑)(读快)
7.师:老虎,你这次心服口服了吧!
(生:我心服口服了,我真不能吃它了,我应该听他的指挥)
师:狐狸大王,你现在怎么处理它?
(生:吃了它,弄死它,师(掩嘴):你真把自己当大王了,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走!师做走的手势)
狐狸:赶快走,别让我看到你!(师指导:你拿出点大王气势来怎么说?)
师:老虎,还不赶快走!
师弄弄狐狸:狡猾的大王,快逃吧!
8.采访:你这只小动物害怕谁?(我害怕老虎)
你呢?(我怕老虎)大家呢?(都害怕老虎)
师:现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了把!(几生)(板书:借,威风,吓跑百兽)师:是呀!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
9.(电脑出示)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大家齐读一遍!
师:如果把加点的词去掉好不好?
(电脑出示)野兽吓得撒腿就跑(一点大大小小的、都就跑了)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看不出有许多动物在跑)(因为看不出有许多动物都害怕老虎)
师总结:对,加上这些词语就能说明所有动物都怕老虎。
10.师: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师:聪明在哪?
生:狐狸能够想办法救出自己。
(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师:怎么狡猾了?
(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善意的欺骗,也可以看出它很机智、有智慧、聪明)
如果它借着老虎的威风欺负其它小动物,你认为这只狐狸怎样?(我认为这是可恶的,是坏狐狸、坏家伙)
师:生活中有没有借别人的势力欺负人的人?(请同学们课下收集)
过渡:有一天,狐狸和老虎在森林里又见面了,会发生什么呢?(出示续编)(老师读)
六、续编: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狸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师结:请同学们课下编写故事,比一比谁编的精彩。
板书:
狐假虎威
狐狸 借 老虎威风吓百兽
23、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说明: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眺,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丰盛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
1.学写本诗中的两个生字苍、茫,结合诗句理解穹庐、笼盖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3.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草原高远辽阔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情导入
师: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草原去游一游。(课件展示草原风光的图片)看到这美丽的风光,你想用哪些词语或句子来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快快来说一说!(师生交流)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草原,游牧民族可爱的家乡,在1600年以前,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敕勒族,他们用一首优美的诗歌赞颂着自己的家乡敕勒歌,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板书课题敕勒歌)
二、感知古诗内容,把握诗歌韵律
1.学生自读诗歌。(要求: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出示字词,纠正读音。
出示词语:笼盖 穹庐 敕勒川 见牛羊
3.师范读,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
三、品读感悟诗意,升华情感体验
师:草原那辽阔的风光,用无数的词汇也描述不尽。但在这首诗歌中,只用了27个字便描绘出了草原的景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品味这27个字,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1.品读重点句子,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拔并板书。
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蒙古包的样子,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说出自己品读后的感受。指导朗读。
⑵天苍苍,野茫茫。学生自主表达对一两个小句的感受,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相机板书。指导书写:苍 茫
⑶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你能想像一下,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碧绿的牧草是那么茁壮。一阵风儿吹来,草儿被吹得弯下了腰,你会看到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点拨:这一句让我们看到了茂盛的牧草和肥壮的牛羊,写出了草原上的勃勃生机。
2.再读古诗,体会动静交织的美。
⑴ 师:在高耸入云的阴山的映衬下,辽阔无边的敕勒川更加吸引人。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赞颂这美丽的风光
⑵ 学生齐读。
四、想象诗歌画面,进行拓展延伸。
师小结:孩子们,在诗歌的长廊中,还有很多赞美草原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秀丽的草原风景图,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无名《草原诗》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天空 四野
想象画面
草地 牛羊
24、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我将通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来破解此问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第二板块: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先让学生听读,后自由读诗,目的是为了读准字音。后出示本课的生字读音:宿、寺、危、辰、敢、恐、惊,再把这些字送入诗中读。最后,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用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如男生读、女生读、个读、齐读等。
第三板块:体会楼高,感受情感
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出自己感受到山之高,然后在诗中找相应的句子危楼高百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问题:本首诗是如何写楼高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将从以下几点做突破:
1.分析危字体会楼之高。危楼即高楼;
2.借数字百尺体会楼之高。顺带补充李白善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的创作习惯;
3.让学生做摘星辰的动作,进一步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轻松、愉悦的情感;
4.闭眼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画面,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豪放的情感。
5.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理,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可爱、率真的情感。
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明确:古诗是运用夸张和想象来写楼高的,表达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在讲解时,要将朗读的指导与字词的学习渗入进去。如字理识字危字,比较辰与晨的区别学习辰
在主问题解决后,我将通过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想象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边朗诵这首古诗,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再用配乐背,配乐唱进一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多种方式随文识字、写字符合低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而识字又与诗意的理解紧密结合。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诗歌的韵味,而诗歌的韵味应建立在品读和感悟的基础上。加动作、看图、想象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品读古诗,古诗的韵味自然溢于言表。
第四板块: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先回扣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跟着大诗人李白学古诗、读古诗,并通过想象画面,感受了山寺之高,初步感受到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然后布置课下选择作业(四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创作《新宿山寺》。格式:危楼高百尺,_____。不敢高声语,_____。
4.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四、说设计理念和教学特色
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禀承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富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
如教师的深情范读,课件的展示,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让学生扮演诗人演绎古诗的意境等。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
25、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并能联系上下图合理想象故事结尾。
2.能按图画顺序讲清楚图意,借助图画细节试着将故事讲得更清楚。
3.认真倾听,通过关键信息知道别人讲的故事所对应的图画。
【教学重难点】
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倾听,能知道别人讲的故事所对应的图画。
板块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教师出示《父与子》,询问学生是否读过以及是否喜欢。
2.教师与学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讲的要求);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听的要求)。
板块二:指导看图,讲好故事
(一)一说按顺序:讲清故事
1.学生依照图画顺序,自由交流故事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按顺序讲清楚两个关键要点进行评价。
①借助图画的序号理清顺序,帮助不漏图、不跳图。
②抓住人物以及事件,把故事讲清楚。
③在讲连续几幅图的故事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连接词,例如:然后、于是
3.教师再次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结:抓住图中主要的人物和事件,使用连接词将故事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把故事讲清楚。
4.学生自由讲故事、同桌互讲故事,并根据评价表进行同桌互评。(教师出示评价要求:按顺序、讲清楚/不插嘴、认真听)
(二)二说仔细看:讲好故事
1.教师范讲,引发质疑。
2.教师提问学生有何需要注意的事项或者补充的内容。
3.教师借助故事大王的录音,示范讲故事。
4.对比故事,小结方法:看图讲故事的时候还需要仔细观察图片,这样就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细节,帮助我们把故事讲得更清楚!
5.即时操练第一幅图,习得方法: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注意结合图画细节来讲故事。
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自由练习讲故事。
7.教师邀请5位学生按照图画顺序串讲故事。
教师小结:讲故事的时候要仔细关注故事发生的环境,抓住人物的动作,还可以适当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帮助把故事讲得更加具体、生动。
8.运用上述方法,同桌之间互讲故事,并根据评价表进行第二次评价。
9.请23位学生上台展示完整故事,并请学生进行点评。
(三)三说补结尾:补充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给漫画故事补充结尾。
2.学生自由思考,并分享自己关于结尾的想法。
教师小结:有了这样的点睛之笔,我们的故事会讲得更加有声有色!
板块三:填补标题,分享感受
1.学生为故事补充题目,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聚焦特别之处:这组漫画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父与子都不约而同地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所以故事的题目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板块四:拓展延伸,链接课外
1.分享好书:《父与子》是世界著名的连环漫画集,其作者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书中所有生动有趣的故事都是他和儿子克里斯蒂安平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图片
2.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整本漫画没有任何文字,却通俗易懂,令人捧腹大笑。课后大家可以仔细品读这本漫画书,还可以讲一讲或演一演书中的故事。
3.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父与子》,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和父母听。
26、二年级上册课文16朱德的扁担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6朱德的扁担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阅读面窄,了解的知识并不丰富。朱德及本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都离学生很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我列举了以下几点较为成功的做法:
1.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课文中人物之间的距离。首先,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再由老师出示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文中的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让学生了解当时环境的险恶,为理解下文挑粮的艰苦做了铺垫。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朱德的了解,从而为体会人物品质打下基础。
2.紧扣关键词,想象说话,体会人物品质。本文并不长,简练的语句中有一些关键词,很好地写出了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及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老师帮助,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说话,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27、二年级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寒号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书写却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板书词条,图画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号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寒号鸟)指名读,齐读。
2.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大家刚才读得很准确,在本课他读ho,他还有另一个读音,谁知道他读什么?
3.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一类字和二类字。
(二)创设情境,朗读品味
1.词语读得这么准确,课文内容也一定难不倒你们,你知道这个故事里都有谁?瞧!他们来了,打个招呼吧!
2.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吗?谁能帮助他们回家?(板贴喜鹊和寒号鸟)我们一起去看看喜鹊和寒号鸟的家吧!(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配乐,齐读)
过渡: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此时,喜鹊和寒号鸟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吧!(指名读,齐读)
3.小喜鹊是什么时候飞出去的?
4.小喜鹊起得可真早啊!天刚刚亮,小喜鹊就飞出去寻找做窝的枯草。它可能会飞到哪里找枯草?
过渡:为了寻找枯草,小喜鹊飞到了田野,森林,学校,高山,它到处寻找,这就叫做东寻西找。
5.我们的小喜鹊早早起来,到处寻找做窝的枯草,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喜鹊?(板贴勤劳)
过渡:在小喜鹊忙着做窝的时候,寒号鸟在干什么呢?
6.看到这样的寒号鸟,喜鹊跑来劝他了。它会对寒号鸟说什么?而寒号鸟又是怎么回应它的?
出示自读要求:自读3-4自然段,划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课件出示对话内容。
7.这真是是一只什么样的寒号鸟?(板贴懒惰)
8.懒惰和勤劳正好是一对反义词,在这里将喜鹊和寒号鸟做窝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贴对比)
9.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天气越来越冷。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配乐)
10.引读: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11.句型练习:冻得直打哆嗦,冬天这么冷,还有可能冻得直( )。夏天特别热,我们就说热得直冒汗。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你看到有人吃着甜甜的雪糕,你会馋得直( )。
12.寒号鸟说明天就做窝,寒号鸟做窝了吗?(没有)
过渡: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第二次劝说寒号鸟。喜鹊说了什么?寒号鸟说了什么?
出示要求:自读67自然段,用划出喜鹊说的话,用~划出寒号鸟说的话。
13.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话。
(1)解释得过且过并适时指导朗读。
(2)同桌合作表演读。
14.师生合作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天气更冷了。(配乐并出示视频)
15.课件出示内容。
句式练习:冷得像冰窖。当天气非常非常热得时候,我们就会说热得像蒸笼。有人跑步非常快,快得(),慢得像( )
16.小结:像这样的得字短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话中去,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
17.对比两次寒号鸟说的话。
第一次,它说到明天就做窝,明天他做窝了吗?
第二次,它又说到明天就做窝,他每一次都说明天做窝,但最后行动了吗?(没有)因为他把事情永远放到明天,今天只用来(睡觉和玩耍)
过渡:所以寒号鸟的结果是可以想到的,齐读最后一段。
18.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19.说话练习: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寒号鸟一样的人,你想对像寒号鸟一样的人说什么?
过渡:有一首古诗词也告诫像寒号鸟一样懒惰,得过且过的人,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否则就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出示:古诗《明日歌》
过渡:这样的道理还在我们的歌曲里。(课文内容编入歌曲)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石崖缝做窝 它叫寒号鸟 勤劳衔枯草 喜鹊不骄傲
声声苦劝告 懒惰不动摇 寒冬风狂嚎 崖缝像冰窖
哆啰哆啰啰 反复苦哀号 太阳出来了 枝头空呼喊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设计意图】通过引读导入课文学习,为学生创设了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文对照,让学生对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呈现各自的特点。细致的朗读指导,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人物形象的特点。此外课文内容编入儿歌,在课堂中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科整合。激发学习兴趣。
(三)总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28、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干悟。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3.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师在这里借助图画、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从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本环节课件录音把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学中,我借助挂图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针对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29、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提出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授课后觉得:
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励我。 等等。
二、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是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怎样更好的做到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妈妈睡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感悟文中真情。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中紧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我通过观察睡梦中的妈妈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特别在教学睡梦中的妈妈好累这一段时,适时联系孩子自己的生活提问:妈妈为什么这么累?让学生想想母亲在日常对自己的关爱,达到了教学目的。
为了能将这一课做更好的延伸,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与家长互动的作业,把自己最想说给妈妈的话,写在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另外一个作业就是为妈妈做一件事,启发学生以后该怎样回报妈妈对我们的爱。这样,通过学文,能够明理做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因为对课堂时间的把控不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时间不充足。这节课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努力,争取让每位学生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30、三年级上册课文11一块奶酪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11一块奶酪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节课时,尽管自己对教案经过了再三的修改,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成功之处:
一、关注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我帮助学生建立、感受童话和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教给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要素串联法,学生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自主识字,老师巧妙点拨的生字教学效果较好。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识字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尤其是多音字的闯关练习,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根据要表达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创设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繁琐地讲解,整节课只有两大板块:梳理主要内容和感受人物品质,创设采访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情景以读代讲,感受人物形象。课上对一些重点句子我没有像以前一样进行深入地讲解,只是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去读,通过反复朗读自然就感受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读演结合的方法,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互相评价,尽情说出表演后的感受,对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幼小的品质有了更深的体会。
四、习得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续编童话,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学生要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说话是写作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课堂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说话训练,让他们续编童话,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对本单元的习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于略读课文,该放手就放手,老师完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还是有所欠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放手不够。如果能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或不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然后全班汇报,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为个别胆怯、不善于大胆发言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小平台。今后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下足功夫,多为潜能生着想,试问每个孩子有多少收获,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31、三年级上册课文8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8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评委: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叙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本文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是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重点课文。课文可以分三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
先说说我对所教这部分教材的理解,我主要教的是课文的第一大段卖火柴,这一段内容比较散,共有四个自然段,先讲小女孩怎么会赤着脚走路;接着讲她已经在街上走了一整天;再讲她闻到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最后讲她不敢回家。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四大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标题给课文分段。
3.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4.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导言揭题。
上课开始,我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同时也自然地交代了课文所写内容发生的时代背景,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习情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检查预习并给课文分段。
这一课生字共3个,还有1个多音字,我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重点正音梗和喷,理解蹒跚的含义。再通过默读课文,安排练习,写出大意,浓缩为小标题,降低分段的难度。
第三步,学习第一段。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安排问题: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印象?找出中心句可怜的小女孩,抓住这一统摄全段的句子,展开第一段的教学,能省时。
第二环节,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找描写小女孩可怜的词句,抓住四句描写冷的句子,先重点指导第一句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后面三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尝试使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女孩的可怜的第二方面是饿,我作略处理,进而理解无人疼爱这一方面,从而使理解句子的第一层次即理解比较简单的句子的教学告一段落。
第二层次句子的理解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先学第一句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讲拖鞋大,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最后通过朗读体会,之后小结学法。授之以渔,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到另一句的学习,同时落实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努力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之理想境界。
第三环节: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首先,回顾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冷、饿、没有欢乐、无人疼爱四个方面。
其次,运用挂图进行训练,加深理解,以可怜的小女孩为开头或结尾说话。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形象,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巩固刚才所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时培养了想象能力,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最后配上风声,努力创设情境,齐读第一段,使学生再一次在整体感知第一段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出对小女孩的同情,结束第一段的教学。
总之,第一段的教学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思想,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读的训练,努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自然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一步,略学第三段,切入结局,留下悬念。
32、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静夜思》的背景图片。
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哪首诗?
2.指一名学生来背一背。
问:李白思念谁?他看到什么想起了故乡的?
3.让我们带着思念,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2.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
(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2.二读
(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
(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3.三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
(2)学生自由读诗。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
3.链接诗句:
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
(1)出示诗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一声桐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
出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再出示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
(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4)出示夜晚的梧桐树叶子。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课件演示诗人的生活情境
2.学生想象说话。
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
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
6.齐读前两句诗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三)学习三、四两句
1.课件演示一灯明。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
(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
(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4)指名说。
5.练习趣读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
4.我们一起来读。
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
6.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
7.指名背诵全诗。
六、拓展
(1)出示《枫桥夜泊》
(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
(4)张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
(5)指名读。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指名读诗。
自古以来,怀乡思亲的诗句好多好多,孩子们,课外再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梧叶
江 秋风 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
33、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第一句赞美了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第二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鼓励。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有着天生的喜爱之情,这首诗在预习过的情况下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经验,借助图片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描写秋天的词和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本首诗中的4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对朋友的鼓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回忆本单元描写秋天的词,交流后齐读
2、回忆本单元描写秋天的句子,交流并引导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说话。
3、借描写秋天的词句引到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齐读课题后给首组词并学习首的书写。
二、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一)释题
1、板书古诗题目《赠刘景文》
(注意重点字音:赠)学习刘的书写
2、师简介诗人苏轼并强调苏轼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读通古诗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纠音
2、圈出诗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诗读两遍
3、检查生字读音,抽生读,请生说说哪些字要注意读音并加以强调
4、抽生读古诗
5、师范读古诗
6、请生比较老师和同学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借机指导朗读
7、再请生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学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花?请生框出荷和菊
b、看课件夏天的荷花,请生说说夏天的荷花是怎样的?重点理解擎雨盖
c、到了深秋,荷花怎样了?荷叶怎样了?借助课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
d、同法学习菊残犹有傲霜枝
e、课件显示深秋时的荷花和菊花,展开对比,找到诗中反义词框出来,领悟菊花不怕冷的精神并指导朗读
2、学习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水果?请生框出橙和橘
b、让生看课件说橙黄就是什么,橘绿就是什么
c、橙黄橘绿的时节就是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诗人苏轼想借这句诗告诉刘景文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借此理解君指的就是刘景文。
d、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鼓励鼓励刘景文吧!
(四)感情背诵,积累古诗
1、听老师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2、男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3、女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4、全体起立,闭上眼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背诵古诗
(五)学写生字,掌握字型
1、学习枝
a、如何记忆枝?
b、师范写学生书空,提出注意点
c、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2、同法学习记
34、四年级上册课文2走月亮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课文2走月亮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的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田园和草地。山之高,水之清,村之静,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方法,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对于文中抒情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文美是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因此,把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作为教学重点,把通过重点词语体会意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作为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抓住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
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感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
(2)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一画画一议议一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兴趣
教学开始,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和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作者发现了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大家是否曾经留意过,现在我们一起要用心来读课文,体会作者是用了多么美丽的语言写出我们也许曾经有过的感受。
【】通过回忆旧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细读品味悟真情
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细微之处见精神。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
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我们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本课教学以学生诵读为主线,抓住了几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布置学生自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思考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
2.小组交流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不仅喜欢自己反复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3.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语言美及蕴含的真挚亲情。
第一句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里用了两个流着,朗读时,要注重强调。
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乐幸福的情绪,如流水连绵不绝。
还有第二个句子,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抱字形象的写出小水塘的形状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月亮、水塘和我们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第二个句子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很显然,这是一个排比句。月光映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第三个句子,学习反复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处,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三)拓展延伸说月夜
语文教学重在体悟,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美的欣赏不能缺少,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同样会感染我们,让我们深情的读一读:多美的月夜呀!
布置作业:读了课文,学生们能更一步体会到乡村月夜的美丽,乡村月夜是一种自然宁静的美丽,孩子们可以写几句广告语,向朋友介绍乡村月夜,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欣赏一下月夜的景色。
35、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晰,主要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浓郁悠远的意韵。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此,上课伊始,我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请学生分享描写白鹭的诗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出课题《白鹭》。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对对诗,谁来来分享分享有关白鹭的诗句呢?根据之前所学和课文积累,预设学生会答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
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清楚了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在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解决本课生字词,并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后请学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并不难,学生们读完全文,稍加归纳就能够知道,文章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色素、身段)和生活习性(觅食、栖息、飞行)两个方面。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认识,这将为深入分析文章做好铺垫。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为此我将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深入分析。为了将学生的目光牵引到重点内容上,我将抛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美从哪里可以体现出?身段美哪里可以体现出?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此处写出了白鹭的色素和谐,用对比凸显了白鹭身段匀称,就像一首精巧的诗。接着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至此已经完成第一个重点内容,体会白鹭的静态美。
此时用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68段,并重点研读,圈画出描写白鹭的动词和形容词,批注阅读感受。抓住钓鱼悠然不安稳清澄等词体会白鹭的动态美;利用给68段描绘的三幅图画起名字这一个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白鹭的悠然灵动美。此时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最后请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这一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完成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环节四:品读课文、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描写,写清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语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安排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加深理解。
环节五:夯实基础,布置作业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我将结合本课内容给学生布置两个小作业:
背诵课文。
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50字)
板书设计(略)
36、五年级上册16课太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6课太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难点是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2、 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 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 学生预习时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 , 体会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炼、明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一个有关太阳的神话。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这一课,去探索太阳的奥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读词
2、每个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是分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呢?
(三)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知识:
太阳的知识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表现特点的句子,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旁边作好批注。
3、出示课件,检查汇报。
(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第一部分,并把数字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使学生明白本段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达到效果:大屏幕显示课文内容的画面,不同颜色醒目的文字突出重点字词。)
4、学生用拟人手法介绍太阳,教师出示课件。
(设计这样一个让学生以太阳的身份做自我介绍的情境,使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自我介绍,自主学习,读书、想象、创造,不但读懂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的主体性也比较好的得到了发挥。
半扶半放学习第二部分: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咱们整天都要和太阳见面,那么太阳对于我们来说重要不重要呢,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怎样呢?
1、你们自己读课文的第4到8自然段,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2、课件出示太阳与人们的关系:生物、气象、杀菌
3、成立三个研究小组,学生根据意愿组合,课件出示课题研究任务。
生物组:A.有了太阳 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气象组:分别出示两组卡片。
(1)太阳 水 雨 雪 水蒸汽 小水滴 云
(2)太阳 热量多 热量少 热 冷 风
杀菌组:太阳光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明。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宗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去探究,注意发掘文本固有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生命活力与灵活性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文本启迪人,教育人的功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总的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请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 、人类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查找资料)
2 小练笔: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介绍月球
总之,本节课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进行拟人化的介绍,学习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球》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37、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反思
这节课,少了冗长单调的解词析句,但超纲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的要求,并通过吟诵表现之,同时感受到汉语的声韵之美。课堂气氛活跃,我教得很轻松,孩子们也学得轻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播放教学效果视频)
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古诗中的内容用图画展现出来也是学生对古诗形成自我理解和再创造的过程。
当然,在本设计中,有些问题还有值得思考的必要。比如,学生对渔火这一意象缺乏现实了解,所以在根据古诗作画的环节里, 体会渔火传达的思想感情有难度,以致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这启发了我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做些知识铺垫。
38、六年级上册15课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5课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下午的第15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步骤安排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入情入境的阅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本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在红军过草地时,老班长通过自制鱼钩,尽心尽力的照顾三个受伤战士,直至牺牲的故事。这个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通过学习本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也能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学生主动建设的过程,因而了解学情尤为重要。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由于本文是革命故事,学生在理解重点词句、把握文章主旨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读写鬓、熬等几个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金色鱼钩的由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文章重点词句,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品读,体会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会着重指导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
了解金色鱼钩的由来,体会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所以一个好的老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这把火。那我将会综合采用引导启发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以及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领会文章主旨,体会到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这样教法和学法能够有效的结合,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遵循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制订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会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向学生播放红军长征的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共鸣。我会这样说:同学们,这个视频是描写什么呢?对,是描写红军长征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学习长征中的感人故事吧!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直观清晰的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领会文章的主旨。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读的过程当中解决生字词。之后我会出示生字卡,鬓让学生齐读,摹写。这样能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3、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金色鱼钩的由来,创设问题、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大意。
4、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我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老师点拨等方法,品析文章重点语句,如:文章的最后为什么会说到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我会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桌4人一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出这句话看似写鱼钩,实写老班长,歌颂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军人的精神,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解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价值观,以此突破难点。
5、巩固小结。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回顾了全文,使学生感同身受,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握文章的主旨。
6、课后作业。
学生搜集爱国故事,做平常积累。
7、板书设计。(略)
39、六年级上册13课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3课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第()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桥》。因为面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所以我主要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以下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爆发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后说体会,这节课就在学生对山洪的恐慌、害怕中拉开了帷幕,接着我直接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所以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方式自学,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词,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感知全文。鉴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又通过刚才的自由读文,学生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写下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汇报,老师适时指导梳理并加以鼓励。
三、抓住重点,走近老汉
这里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在旁边做好批注,以体悟老汉的高贵品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在一旁引导,让学生随机汇报句子谈想法。如:
学生汇报课文15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老汉的动作描写冲、揪、吼,及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老师范读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悟老汉不徇私情的高贵品质。小学生正处于爱模仿的年龄,老师范读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学生汇报课文第8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感悟,从哪里能看出他像一座山?学生能找到不说话、盯着,我趁势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们表现的句子,对比老汉的表现与人们的表现。这里我会让学生找出描写人们的关键词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与老汉的表现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不说话盯着、沙哑的喊话来对比,并且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其进行一对一的相互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两者间的反差。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老汉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精神。
四、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从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它的内心,所以此时我引导学生聚焦课题,并质疑课题:文章主要写的是老汉,描写桥的内容并不多,为什么作者会以桥作为本课题目呢?当学生想不到时,老师适时引导:这桥通向的是哪,意味着什么?这时,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座生命桥,又是一座连接党员和百姓的亲民桥。
2、为了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将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个小练笔:山洪过后,老汉的坟前跪了一排又一排的村民,想一想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能促使学生回顾课文,又能在练笔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
40、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演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会写演讲稿,并学会一些演讲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方设法地从细节入手,给他们指明方向。
2.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形式。在这情境里,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担负不同的角色。其次,围绕演讲引导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演讲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便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41、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 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
(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略)
42、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会理解苍穹、旖旎、琼浆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诗一般的语言,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关于花的诗句。
2.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三首诗中都写到花。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2.书写课题:4.花之歌
3.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苍穹( qing )孕育(yn )摇曳( y)馥郁(f)赠予(yǔ)
硕大(shu)琼浆(qing )鸣啭( zhuǎn )婆娑( suō)冠冕(miǎn )
(2)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四、品读句子,展开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神秘,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儿悄悄开放的时候,有早晨的风相伴,风儿在祝贺我,为我的开放而鼓掌傍晚,太阳就要远去,我和一群群鸟儿送别太阳,很真诚地对太阳说:太阳,明日见!
师:对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读着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启迪与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儿那样乐观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张扬,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乐观地、开心的生活。
五、总结课文,拓展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并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4.花之歌
教学反思:
1.理解散文诗中的意象,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感悟生活美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并生活的珍爱。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感悟道理。比如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就表明作者的态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43、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丁香结》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它不但语言优美,而且条理清晰,意蕴丰富。这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1-3自然段对丁香花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态以及室外三棵白丁香进行了描写,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丁香的喜爱和赞美,又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丁香象征的愁怨,抒发了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篇进行阅读教学的典范文本。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但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不能全面赏析语言。学生个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都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字词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语。
2、关键能力:能够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品读关键语句基础上想象画面,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3、必备品格:豁达乐观。
4、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爱上散文,爱上阅读。
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指出,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问题驱动阅读法、点拨法、诵读法。
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圈点勾画读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丁香花图片并谈话:同学们,认识这种花吗?这是老师在龙海公园拍的丁香花。这普通的小花让许多文人喜爱,容易让人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哪到底看到丁香花想象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宗璞女士的《丁香结》。(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课堂第一槌就要敲在儿童的心灵上,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感知。让学生独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试着读出情感。2、积累描写丁香颜色的语句。3、试着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教师提问展示,指导朗读,强调纠正字音,最喜欢的句子。
(比如:缀、襟。比如: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比如:两片雪白、半树银妆、潇洒、积雪、莹白等)
教师明确:作者从丁香生长的环境、开放的姿态、气味、形状、颜色、花蕾等方面描写。(问题和任务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脚手架,学生就可以借之对文本展开学习。)
环节三:研读讨论。让学生找出描写丁香结的语句进一步研读,展开想象,对课件上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什么是丁香结?丁香结比喻什么?丁香结让作者想到了什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2、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在小组内找出喜欢的一两句,说说理解。比如,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该和微雨连在一起。观看插图,反复读这句话,想象一下画面,小组内交流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关键问题的设置,合作交流,把学生思维引入深入。)
环节四:点拨强调。在小组汇报分享基础上,明确两名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展示。教师补充、归纳并强调。
1、丁香结其实就是小花苞。想到了描写丁香的诗句、丁香象征愁怨、忧伤、不顺心。生命中需要结,否则生命太平淡了。丁香花年年有,人生常有愁怨和不顺心事,要豁达。
2、比喻写法,雨中的丁香模糊、色彩美好。
环节五:拓展练习。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在今后生活中你怎样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不顺心事?写一个100字左右小片段。
环节六:课堂小结。先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本节课阅读收获。然后教师强调:同学们,一朵朵普通的丁香花,滋润了作者的生活。一个个小小的丁香结,让作者领悟到人生要豁达。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板书:2、丁香结
赏花:颜色、气味、形状
悟花:小花苞愁怨 比喻
有结就会不平淡 豁达
44、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具体程序如下: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本组教材是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和教材的,《月光曲》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德国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作者借这个优美感人的故事,既体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怜悯和热爱,又体现了他富厚的想象力和杰出才气。课文语言优美、情感富厚、意境优雅,相宜有情感的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质料。依照本课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环境,我确定了以下的讲授目的:
1、学会茵、蜡、陌等生字
正确读准谱写、幽静、入场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3、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为:
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为:贝多芬喜遇知音,寄情乐曲,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基础。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教具准备为课件。
二、以学定教,说教法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以读代讲,读中求悟,悟后品读的教学方法。
三、因人而异,选学法
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四、人文统一,展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伊始播放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同时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引出贝多芬。进而,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贝多芬。然后总结: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课件出示)
(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一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重点指导券的读音和蜡烛中蜡的写法。
(三)、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通读文章,小组讨论文章的大意。初步感受贝多芬对贫苦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
(四)、读中求悟,悟后品读,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同学们,音乐的旋律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的,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使得心情平静的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拿起笔在书上画出相关的语句。
2、围绕第三自然段来讲解。
就是兄妹俩的谈话,我会这样引导: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有句俗语叫弹琴知音,谈话知心那么贝多芬从这段话里听出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并写上批注。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引导学生体会盲姑娘热爱音乐。我会抓住那有多好啊这五个字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家境贫寒,此时,抓住两个太子品读家境贫寒,并从课文中找出其他表现家境贫寒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
听到这里贝多芬听出了盲姑娘虽然双目失明,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向往和热爱,他的心被这穷兄妹俩触动了!(同时板书触动)
学生还可能体会出妹妹的懂事、善解人意。然后我会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盲姑娘的话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对,穷哥哥爱妹妹,盲姑娘又是多么体谅哥哥,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也同贝多芬一样被深深感动了,(板书感动)。
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深情地读读兄妹俩的对话。
究竟是什么又一次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又弹一首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
3、出示语段二: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从这段话中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盲姑娘激动、难以置信的心情以及什么叫知音,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悟朗读,我重点指导两个您的读法,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声音要拉长,第二个您表示肯定,要读出激动、肯定的语气。一曲弹完盲姑娘万分激动地说
一曲弹完盲姑娘热情飞扬地说
一曲弹完盲姑娘喜出望外地说
让学生深情的、反复的读这一句话。
有句话叫知音难求,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却遇到了懂得他音乐、懂得他情感的知音。他又何尝不是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呢?他怎能不又一次被深深打动呢?(同时板书打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让学生再一次感情朗读。
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要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的回答。
贝多芬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学生接着一齐读第八自然段。
月光普照大地,沐浴一切,却照不进盲姑娘的心田,盲姑娘爱贝多芬的音乐,懂得他的音乐中的情感,却很难欣赏到他的演奏。面对这知音,面对这如水的月光。此情此景触动了贝多芬的情思,触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这情思、这灵感、这激情由指端流露到琴键上。
让我们一起来听,课件播放音乐,老师读。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此时,贝多芬究竟在想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体会贝多芬的想法。
(五)、展开联想,学习写法。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英华的表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开导性。我的板书以贝多芬的情绪变革为主线,表现了大音乐家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45、六年级上册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文章
-
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课文2我是什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年级上册课文2花的学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课文7妈妈睡了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年级上册课文11一块奶酪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年级上册课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年级上册课文6秋天的雨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
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
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推荐文章
-
风娃娃生字组词结构笔画及造句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1.蚂蚁沿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请将它们走的路线描出来。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这样表达好处在哪里?
-
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我是个什么孩子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生字组词拼音
-
一年级金木水火土小练笔
-
五年级冀中的地道战小练笔
-
四年级下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优缺点
-
三年级灰雀小练笔参考答案
-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水果歌
-
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课文 蘑菇该奖给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高中英语作文奥运
-
小班常规要求
-
《小猴过生日》教学设计
-
littlefox英语故事beauty
-
大班德育计划
-
小班语言游戏教案《亲一亲》反思
-
巍山县旅游形象朋友圈文案37句
-
陌陌森系文艺小清新网名3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