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妈妈逛商场的案例
宝宝妈妈逛商场的案例
场景A:
宝宝奇怪极了:“不是写着60元吗?商店的阿姨怎么撒谎骗人呀?”妈妈觉得一时解释不清,就对宝宝说:“你长大后就会明白,现在别问那么多。快点回家,爸爸可能已经回来了。”说着,拉着宝宝离开了商店。宝宝抱着玩具,一直疑惑不解……
场景B:
“妈妈,那个阿姨算错了!应该是60元。”宝宝对妈妈嚷道。妈妈忽然想逗逗宝宝,就俯在他耳边说:“是啊,阿姨算错了,咱们快走吧。”宝宝不依,拉着妈妈的手:“可是幼儿园老师说,要诚实……”妈妈认真起来:“阿姨已经同意了。”“同意也应该诚实啊……”宝宝一个劲儿地说。妈妈不耐烦了,一把抱起宝宝,走出了商店。
场景C:
宝宝对这种交易感到奇怪。妈妈耐心地向他解释:“这是一种商业诚信,和平时妈妈与老师教你的诚实不完全相同。商业诚信也是诚实,只是卖货的人想赚最多的钱,买货的人想以最便宜的价格买下来。这怎么办呢?最后就只好讲价,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以后,你自己买东西时,也要讲价啊。”宝宝似懂非懂,但明白了一点,诚实是没错的,商店的行为可能也是一种诚实。
场景A中妈妈的做法,并不完全是错的,有些东西的确要等孩子到一定年龄时才能理解。但孩子却会一直被困扰。因为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诚实就应该是说实话,商店的标价,明显属于说假话的范畴。因此家长此时应对孩子的困惑给个大致的解释,以免他一直沉浸在怀疑之中,以至于对家长、老师的教育、引导产生怀疑。
孩子的心十分单纯,给他什么样的印象,就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场景B中妈妈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大人们说一套做一套,完全不必过于认真。而且,妈妈好似占了便宜的说法,会更让他无所适从。此场景中妈妈的教育方法,可用玩火来形容,稍有不慎,孩子对于社会的认识和看法将就此扭曲。
场景C中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三四岁的孩子的确无法正确认识商业诚信和诚实之间的异同,但这并不要紧,只要让他知道,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就行了。如此一来,孩子一方面会对身处的社会有一定了解,明白社会与幼儿园、家里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也不会对诚实的教育产生怀疑、抵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将正常地步入社会,并成长为一个健康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