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英式教育的相关资料
关于精英式教育的相关资料
“精英式教育”打造出孤傲的“公主”
胡玲32岁那年才生下女儿马小溪。当时,她与丈夫已经在美国的博士后流动站深造,马建军在一家著名实验室工作,胡玲在一所大学教书。他们的生活富足、安定。
来自农民家庭的马建军夫妇,从自身的经历深深体会到,如果从小得不到良好教育,将来要想成功,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十倍的努力。所以,他们决定对女儿实行“精英式教育”,为女儿今后的成才作好铺垫。
从马小溪牙牙学语起,马建军夫妇就开始对她实行双语训练。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他们都是一会儿说普通话,一会儿说英语:拿杯子给女儿喂水时,他们会指着杯子同时教她说普通话“杯子”和英语“cup”;抱女儿坐汽车时,他们又会告诉她“汽车”又叫“car”。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马小溪很快就适应了两种语言。
在马小溪快三岁的一天,马建军夫妇的一些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马小溪一会儿用普通话与中国朋友交谈,一会儿用英语和外国朋友对话,大家对马小溪的语言天赋惊叹不已,纷纷夸奖:“小溪,你真了不起啊!简直是语言天才。”大家的夸奖令马小溪得意极了,她更加起劲地用两种语言和大家说个不停。马建军夫妇觉得女儿很给自己争面子,朋友走后,他们特意带女儿去商店买回了她一直想要的昂贵飞机模型。
马小溪稍长大些后,马建军夫妇就开始教她学电脑。他们先让女儿在电脑上随意画画,等她感兴趣后便安装了一个可以将语言转换成文字的语音软件。他们告诉女儿,只要她对着电脑说话,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把她说的话传给国内的爷爷奶奶。马小溪觉得很好奇,整天缠着爸爸妈妈,对着电脑说个不停。
马小溪开始认字后,马建军夫妇就教她用键盘输入字母,然后告诉她怎样写邮件、怎样发邮件,还教她把自己画的画粘贴到邮件里。渐渐的,马小溪对电脑越来越痴迷,不到五岁,她就会自己收发邮件,还能在网上寻找自己喜爱的动画网页。
有一天,胡玲将女儿带到学校,马小溪在电脑上给姑姑发邮件。胡玲的一位西班牙籍女同事发现后惊呼:“天啊,她真是神童啊!这么小就会用电脑了。”办公室的同事听说后立即围过来,让马小溪给他们表演。马小溪熟练地操作着,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女儿的出色令马建军夫妇感到十分欣慰,也更坚定了他们实施“精英式教育”的决心。他们除了将女儿送到最好的幼儿园外,还有意让女儿参加一些大型活动,让女儿增长见识,培养她的气质。
马小溪上小学一年级的一天,马建军夫妇去参加一个有洛杉矶市长出席的高档酒会,他们特意将女儿也带去了。酒会的来客都是各界精英,男士西装革履,女士高贵优雅,处处让人感受到高品位。后来,马建军夫妇让女儿一起与市长等政要合影留念。回来后,他们将这张照片放大,挂在家中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有一次,一位客人谈到他与一家跨国大公司老总在一起吃饭,马小溪马上指着墙上的照片说:“那算什么?你看,我还与美国市长照过相呢!”
马小溪八岁那年,马建军夫妇决定回国发展。回国后,马建军在一所国家级科研单位做研究员,胡玲则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任教授。他们仍然没有改变对女儿实施“精英式教育”的初衷,花了几万元赞助费,将女儿送进市重点小学。
马小溪的成绩在年级从没低过第二名,她几乎包揽了学校各种竞赛的一等奖,还在市数学比赛中获得金奖。她还是运动健将,每次学校举行运动会,她的百米跑、跳高、跳远等,总是能取得好名次,为班里争得荣誉。学校里的老师特别喜欢她,总是让同学们向她学习。从小生活在人们羡慕目光中的马小溪听惯了赞扬,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
马建军夫妇很为自己的“精英式教育”感到得意。他们认为女儿之所以这么优秀,全是“精英式教育”的功劳。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他们,忽视了女儿渐渐变得孤傲的性格。
有一天,家里来了两位客人,邀请马建军外出讲课。马小溪放学回家,没有和客人打招呼,径直冲到冰箱前,从冰箱里拿出饮料自顾自地喝起来。马建军对女儿说:“小溪,叫‘叔叔’。”马小溪一扭头,看都不看客人一眼,就跑回自己的房间里。事后,马建军批评女儿没有礼貌,马小溪反击:“他们是来求你办事的,他们应该先理我才对。”
一次,胡玲开车接女儿放学。马小溪看到几个同学一边走一边吃从路边小摊买的玉米,她说:“简直像没有教养的小市民。”胡玲听见了女儿的议论,却没意识到女儿的心理已经发生变化,反而觉得女儿脱俗高雅。
自负的“公主”险些精神崩溃
2002年4月,胡玲去学校参加家长会。会后,班主任陈老师将她留下来,说要谈谈马小溪的问题。胡玲一脸惊诧:“我女儿出了什么问题?”
陈老师说:“马小溪确实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她太清高,很不合群。前几天,我让她与同学出黑板报,她却坐在那里不动。我问她为什么不去跟同学说,她却说应该同学主动找她才对,因为她的字写得好,又会配漫画,没有理由主动找同学。我觉得她这种心理对心身健康很不利。”
回到家里,胡玲把女儿叫到面前,问她为什么不愿主动和同学交往,马小溪说:“我比他们优秀,难道还需要去巴结他们吗?”胡玲虽然觉得女儿的想法很可笑,但仍然没有往心里去,认为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转眼,马小溪上小学六年级了。一天,马建军被班主任陈老师叫到学校,他看见陈老师、副校长和另外一位女老师情绪很激动地对马小溪说着什么,而马小溪却昂着头,一副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
见到马建军,陈老师生气地说:“你们做家长的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们的孩子怎么能这么不尊重老师呢?”
原来,那天上数学课时,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应用题,要求同学们一起做。当老师将答案公布时,马小溪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的方法太落后了。”老师一愣:“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马小溪一脸自信地走到黑板前,把老师写的答案全擦掉,然后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写在黑板上。老师虽然对马小溪擦掉自己的答案很不高兴,但还是按捺着没表现出来。她仔细看了马小溪的解题方法,说:“你的解题思路虽然有独到之处,但也不能算是最完美的。”马小溪显然对老师的话很反感,她挑战似的盯着老师,提高声音说:“老师,那我能不能给你出道题?如果你做不出来,你就不配做我们的老师。”马小溪的嚣张气焰令数学老师气愤极了,她指着马小溪说:“你太过分了,不要以为自己学习好就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马小溪“哼”了一声,回到座位上露出胜利者的微笑。数学老师把这件事告诉陈老师,说如果不让马小溪转班,她就不再担任这个班的数学老师。陈教师没有办法,只好向副校长反映情况。
得知女儿竟然对老师如此没有礼貌,马建军感到很吃惊。他狠狠地批评了女儿一顿,又再三向数学老师赔礼道歉,才把事情平息了。
不过,马建军虽然嘴上批评了女儿,但他内心里仍然觉得这可能是小孩子一时好胜所致,没有去深究。
2003年夏天,马小溪以全区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一所市重点中学。喜悦再次让马建军夫妇忽视了女儿心理上的缺陷。
升入初中后,马小溪成绩仍然是最拔尖的。马建军夫妇发现女儿更加孤傲了,但他们认为这是优秀学生的通病,所以不仅没有及时纠正女儿的毛病,而且认为她有个性。
2004年11月12日下午,马建军和胡玲都接到班主任王老师的电话,让他们立即赶到学校。马建军夫妇担心发生了什么事,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学校。
在教研室里,马建军夫妇看到女儿呆呆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王老师把马建军夫妇拉到门外,对他们说:“情况是这样的。今天下午班里的学生一起练习跳长绳,马小溪却一个人站在一边,后来她突然歇斯底里大叫,冲过去抢过跳绳扔在地上,一边用脚拼命地踩,一边说:‘我叫你们看我的热闹。’说完就蹲在地上哭。现在她就这样,谁也不理,神情很令人害怕。我们都担心她出问题,所以赶紧打电话把你们叫来。”
“怎么会这样?”马建军夫妇感到很不理解。
王老师说:“前几天期中考试,马小溪的数学成绩排在第四名。我发现,她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也许一直都拿第一的她认为同学们成心看她的笑话,故意不叫她一起跳绳吧。结合她过去的表现,我觉得她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希望你们家长认真找找原因。”
望着目光呆滞的女儿,马建军夫妇的心第一次受到了深深的震动。
心理治疗让花季少女重绽笑容
就在马建军夫妇一筹莫展之时,一天,马小溪竟然爬上自家10楼的窗台准备往下跳。幸亏胡玲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女儿的自杀之举令马建军夫妇焦急万分,他们这才相信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小溪的心理确实出了问题,而且相当严重。
马建军夫妇都是所在行业的精英,但他们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怎么办?马建军突然想起自己的美国导师的夫人是著名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授,于是,他马上给导师打越洋电话,把自己女儿的情况告诉他。导师和他的夫人都很热情,答应一定帮助马建军。马建军和胡玲商量后决定亲自飞到美国去当面请教。
2004年12月1日,马建军请假去了美国,他与导师夫人整整谈了两天,了解到女儿有严重的自负心理。导师夫人分析了自负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告诉他解决的办法。
从美国回来后,马建军和胡玲又请教了国内著名的心理专家尹教授。尹教授的观点与导师夫人一致,认为他们一直推崇的“精英式教育”出现了偏差,导致优秀的女儿意志脆弱,一旦面临挫折和打击,她就出现丧失理智、甚至自杀的行为。
在中美心理专家的指导下,马建军夫妇经过认真考虑,制定了挽救女儿的方案。
首先,他们从自身做起。过去,家里来了客人,客人都毕恭毕敬地称他们“教授”。现在,他们一律要求大家直呼其名。每当有客人来家里,马建军夫妇都会热情地为客人沏茶、削水果,甚至为客人递拖鞋。马小溪问父母:“那些人是来求你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们?”马建军夫妇说:“不论职位、学历高低,大家人格都是平等的。你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005年初,马小溪所在学校搞“手拉手”活动,邀请贫困地区的孩子到家里生活一周。马建军夫妇得知后马上报名,请老师安排一个学习成绩好、有礼貌的女孩子到他们家。
春节前,来自河北农村的陈小花走进了马小溪的家。对陈小花的到来,马小溪十分反感。她指着陈小花穿的衣服和梳的小辫说:“你怎么这么土气啊?”陈小花想动电脑,马小溪马上阻拦:“我的电脑不许你动,弄坏了怎么办?”陈小花帮着刷碗、扫地,马小溪也会站在一旁说:“你也只能做这些低级的事情了。”
一周后,陈小花走了。马建军夫妇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心中不免暗暗着急。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带马小溪去趟陈小花的家乡。
趁着寒假还未结束,马建军请了假与胡玲一起带着女儿去陈小花的家。
陈小花的家非常贫困,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电视还是黑白的,马小溪不禁皱起了眉头。
参观一番后,马小溪被墙上挂着的漂亮剪纸和画像吸引。过去,她曾迷过画画,可练了一段时间后见总是画不好就放弃了。她也曾对剪纸特别感兴趣,买来各种图案试着剪,但她的手被剪子伤了好几次,却一张完整的图案也没剪出来。此时,她看到墙上的剪纸和画像,不禁发出感叹。
马建军趁机问女儿:“你知道这些剪纸和画像是谁弄的吗?”马小溪摇摇头:“不知道,是买的吧?”马建军将陈小花拉到面前,说:“都是她的劳动成果。”马小溪瞪大了眼睛:“你?”陈小花点点头。见马小溪半信半疑,陈小花随手拿起剪刀利索地剪起来。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就出现在马小溪的面前。接着,陈小花又让马小溪做模特,不到半小时,就给她画了一张非常逼真的画像。这下子,让马小溪着实吃惊不小。
晚上睡觉时,马小溪辗转反侧。胡玲搂着她说:“虽然陈小花没有你那么好的条件,在有些方面也不如你,但她在剪纸和绘画方面的确比你优秀。女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你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呀。”马小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马小溪主动提出向陈小花学习剪纸。看她学得那么认真,马建军夫妇松了一口气。
2005年4月19日,马建军夫妇和女儿一起去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角是一个名叫于宇的11岁男孩儿,他不仅自学完高中课程,托福考了600多分,小提琴在国内大赛中获奖,在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而且出版了两本科幻小说。
马建军夫妇发现,女儿虽然也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但还有些不服气:“我要是考托福,一定比他成绩好。”为了让女儿彻底摆脱自负的心理,马建军夫妇请教师帮忙安排女儿与于宇进行一次较量。
首先,老师让他们用英语交谈。马小溪尽管在美国生活了八年,可是词汇量却比不过于宇。
几个回合之后,她败下阵来。
接着,老师又让他们做物理实验。马小溪以为这是她的强项,没想到于宇比她用的时间短,而且采用了独特的一套方法。这下子,马小溪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于宇了。
通过与陈小花的接触和于宇的较量,马建军夫妇发现,女儿发生了变化,她不再动不动就贬低和指责别人了,有时还主动给同学打电话。
5月底的一天,马小溪悄悄地把自己过去摆在最显眼位置的获奖证书放进抽屉里,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对父母说:“我下个月过生日的时候,一定把班里所有同学都请到家里来开Party。”
听了女儿的话,马建军夫妇激动得热泪盈眶。
好险啊,“精英式教育”险些毁了女儿!从此,马建军夫妇在重视女儿智力发展的同时,不再忽视女儿的心理健康和“情商”培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让孩子自己动动小脑筋
-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
对“圈养”孩子说“NO”
-
关于毁掉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
应该警惕特别“乖”的小孩
-
关于走出早期教育的误区
-
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
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
请勿先入为主,听孩子把话说完
-
当宝宝犯错时该如何教育的经验
-
走出“反抗期”的误区
-
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和解决方法
-
语文课文 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教学设计 课后习题答案
-
让我告诉你
-
肖小颜的烦心事
-
何时给孩子喝水
-
[童话知识] 幼儿童话特点之三: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
-
抛梁粑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家居电器朋友圈文案37句
-
货源充足朋友圈文案35句
-
时尚前卫的游戏名字455个
-
游戏情侣名字大全霸气379个
-
qq超拽网名女生有个性40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