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题

首页 - 教研课题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数学

时间:2008-11-01 12:18:57 A+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数学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儿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多才。我们应顺应社会需要,使孩子习得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以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生活化的具有童趣的方式表现教育内容,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活动中、游戏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 
  一、转变观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的内涵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也到处充满数学:早上按时上幼儿园(时间);来了几个、缺席几个孩子(数量、统计);玩什么样的玩具(形状)等等。在窗台上的自然角中,孩子们把上面的东西分为:种植区、饲养区、果实区等;在观察葱、大蒜、小白菜等植物生长情况的同时,又在不经意中比较高低、长短。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确立整合的教育观,根据孩子生成问题中的求知解惑、学习及发展等需要,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较自然地与主题、与其他教学领域、与孩子的一日生活相整合,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二、根据孩子的生成预设活动,有机地整合数经验
  大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比较强,教师应抓住孩子的生成问题、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或预设活动,使我们的数教育也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兴趣需要和他们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活动更有价值。旅游节的开幕,国庆节又将至,孩子们从花车巡游到F1赛车中国站的比赛,无不津津乐道。在逛街时,他们看到清河路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相对来说城区中心广场——博乐广场倒是有点冷清,毫无节日气氛。孩子们发现了这一问题,说“如果多放一些花花草草就好看了,心情也会舒服的”。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他们对周围事物开始关注,也能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于是我就预设了数活动《摆花盆》,整合数的排序经验和社会性情感,通过个体习得的排序经验,享用共同的经验,并加以拓展运用,同时也激发了积极的情感。这种整合是非常地自然。 
三、在数活动中激发孩子美好的情感,体现德育教育 
在《我是中国娃》主题中,一开学就碰到了许多节日,10月2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孩子们去年也参观过嘉定社会福利院,大家通过照片对此还是记忆犹新,表示我们今年还要去。 
在《纲要》第三部分中有一条内容与要求:“有同情心,乐于关心和帮助老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指南》中也要求老师拓展了孩子学习的空间,为孩子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了条件。结合我园的办园目标,《我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就这样出炉了,“注重情感的培养,并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我此次活动的目的。大家通过小组活动给礼物分类、讨论“怎么样让爷爷奶奶都得到礼物”和实践操作,自主表达、积极思索,给予他们完整的情感体验,爱心充分得到了放大,我想这对他们终生发展是有利的。 
  作为教师,我们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思考的脑袋,一颗对生活充满着美好向往的心灵,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数知识,渗透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这样,数活动的意义就更为突显了。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