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做人”
教孩子学会“做人”
教孩子学会“做人”
一、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
案例一:课堂上老师在非常生动地向幼儿教授孔融让梨的故事,还将三只大小不一的梨呈现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体会孔融是如何舍大取小的。故事结束后,老师问:“小朋友,如果家里有三个苹果,最大的给谁吃呢?”有的说给妈妈,有的说给奶奶,有的说给爸爸,总之几乎没有小朋友说给自己。但事后据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后,却为爸爸妈妈多吃了他的几片薯片而撅起小嘴,甚至还要爸爸妈妈还他的薯片。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这堂课应该是完成了教学的任务,但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或者说教学目标已经内化为孩子内心的行为准则,至少对部分孩子来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究其原因,是我们把道德的内化等同于道德的传授,从而将道德知识的学习简单等同于道德行为的习得。其实杜威在上个世纪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灌输式德育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教师重在通过课堂的道德知识的灌输,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谦让、什么是诚实等“有关道德的观念”,而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的内化了这些道德,真正形成了“道德的观念”。
如何改变这种灌输式德育的弊端?首先要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道德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他是一种价值之知,既人们对他的认同
必须有情感的渗入,一个内化的道德规范必然是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合金。为此,不少专家提倡
体验的道德教育,即脱离单纯的卡躺文本知识的传授方式,以儿童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儿童在活动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和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从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出发,让儿童在自发自觉的行为中逐步将遵守道德的感受进行体验,从而逐渐将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儿童个体的自主行为和活动。其次,要促进“知”向“行”的转化。比如讲完空融让梨的故事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字上,而要从中挖掘“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并通过幼儿在生活中的实践,如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做点事情,准备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爸爸妈妈,从中观察和体会爸爸他*的反应和心情,回到幼儿园后讲给老师和同学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活动过程,就能促进幼儿去体会,去感受,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生活中学习的方法,在生活中学习的课题研究
-
教幼儿巧用儿歌帮助握笔
-
专家教幼儿怎样发掘色彩的价值
-
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
-
让孩子长记性的好方法 “自然结果法”
-
幼儿园教案课题论文: 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优势促进儿童发展
-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幼儿园音乐课程研究论文:浅谈幼儿的音乐欣赏
-
幼儿园音乐课程研究论文:让孩子快乐舞蹈
-
幼儿园音乐课经验论文:三句半的探索与实践
-
幼儿园音乐课经验论文: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1
-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2
-
人稠物穰
-
感悟亲情
-
我是这样长大的
-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
案例分析:为什么他不肯认错?
-
做了好事不讨好的句子122句
-
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人》反思
-
辅导班暑假班招生语35句
-
关于罂粟花般的qq昵称女生霸气带符号令人上瘾106个
-
带萌字的微信网名女生网名40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