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题

首页 - 教研课题

如何对幼儿进行尊重、体谅父母教育的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时间:2008-10-05 19:40:40 A+

如何对幼儿进行尊重、体谅父母教育的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如何对幼儿进行尊重、体谅父母教育的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如何对幼儿进行尊重、体谅父母教育的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对幼儿进行尊重、体谅父母教育研究

二、课题组人员:黎洁萍

三、课题分析:
    “要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教育”这是1994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论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的,它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前进的方向。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才能使幼儿在家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好的社会风尚才会蔚然成风。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421”结构成为普遍的、典型的家庭类型。因此,孩子往往成了家庭的中心,孩子在家里比较受宠,父母的娇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过分溺爱,老人和家长围着孩子转,这种情景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少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有很多孩子讲吃穿,自私自利,心目中没有他人,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愿意帮助别人,没有礼貌,想要的东西必须买,不遂心思就大吵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这些习性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有无尊敬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孩子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尊重、体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将来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孝敬父母思想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心中有他人等思想观念的树立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孝敬父母属于家庭伦理道德的范畴,也是人类的美好的情感教育。做到了孝敬,也就是具备了基本的道德修养。反之,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不关心,不尊重,怎能指望他去关心别人,资助别人呢?又怎能做到大公无私,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报效祖国呢?
    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德育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做到孝敬父母,才能懂得尊重师长,在社会上才能尊老、敬老、爱护幼小;在家里对父母有礼貌,在公共场所才能做到礼貌待人;平时在家里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才能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平时在家里听从父母的教导,也有助于虚心听取老师,同学的意见;懂得尊重体谅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
    孝敬父母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园阶段是进行孝敬教育的基础阶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教育是从儿有意识的生活刚刚一开始进行的,也就是说,早在他们还不了解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道德文明的顶峰之前就开始进行的,我们正是在儿童幼小的时候,在他们的心灵很容易接受感情的影响作用的时候,向她们展开全人类的道德准则,把初步道德教给他们。”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也同样如此。根据幼儿的特点,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并做到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身心日趋成熟,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使尊重、体谅、孝敬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   
研究内容:
1、培养幼儿形成尊重、体谅父母良好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家庭教育与幼儿尊重、体谅父母良好习惯形成的关系。  
五、研究的目的及研究的重、难点
(一)研究目的
1、培养幼儿能用礼貌用语主动与父母打招呼,长辈回家或外出时能主动站起迎送。
2、教育幼儿在爸爸、妈妈生病时,能给予简单的照顾
3、使幼儿能预知爸爸、妈妈的一些情绪反应。
4、让幼儿知道要做一些使爸爸妈妈感到高兴的事


中国儿童教育网www.cnfirst.net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了,因为你们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o(∩_∩)o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