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音乐教学设计新疆好地方
学前班音乐教学设计新疆好地方
1、学前班音乐教学设计新疆好地方
教学目的: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2、学习节奏型:XXXXX并能为新疆歌曲打出节奏。
3、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垫步、前踏后撤、三步一抬、拍手托帽。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
1、维吾尔族服饰。
2、新疆节日欣赏VCD;音乐、音箱。
3、节奏乐谱、打击乐器:铃鼓。
4、果园布置场地。
教学重点:新疆舞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体会新疆舞的动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跟随音乐《爱我中华》配合简单的舞蹈动作进入活动场地并欣赏完歌曲。
谈话:
1、大家好,谁能唱两句《爱我中华》的歌词?
2、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3、教师介绍自己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阿拉木汗。
二、进行部分:
1、欣赏教学VCD,初步体会新疆的风俗人情,尤其是盛产的水果。
2、提问: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想去新疆做客?我们维族人能歌善舞,所以小朋友也要学些东西才可以去呢!
3、出示节奏乐谱,学习基本节奏,拍手练习。
4、运用铃鼓为音乐打出节奏。
5、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6、跳着舞蹈《阿拉木汗》登上去新疆的飞机。
7、走进果园。提问:我们新疆怎么样?
8、为幼儿送上新疆服装。
9、在音乐《新疆好》中去采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并互相说说来到新疆的感受。
10、介绍双人舞的邀请办法。
11、幼儿运用手中的道具进行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结束部分:
1、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真是好听。小朋友在进行舞蹈的时候,相互表现得非常友好、团结,所以我们跳得才更好,要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各民族之间也应怎样?
2、请幼儿邀请爸爸妈妈进果园跳舞,《达阪城的姑娘》结束活动。
2、中班教案《我们新疆好地方》含反思
活动目标
让幼儿会认,能说出新疆的物产及水果的名称。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点难点
吐字要清楚,能辨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挂图,有关儿歌中更直观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用变魔术的方法逐个出示小图片,请幼儿说出图片上是什么。
2.学习新儿歌,老师先 说出儿歌名称,然后范读一遍,请幼儿仔细听儿歌中都有什么。
3.把幼儿听到的有关儿歌中的东西说出来,再在图片中找出该图片,把其贴在黑板上。
4.老师再次朗诵儿歌一遍,请幼儿仔细听儿歌中有没有漏掉的 图片。
5.请幼儿举出右手,数一下黑板上有几张图片。
6.请幼儿跟老师有表情的边朗诵儿歌边做动作。
7.集体、分组、个别幼儿表演。
8.再次提问这节课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9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10.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幼儿自己理解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兴趣,在学儿歌时根据儿歌内容边做动作边学儿歌幼儿比较喜欢。
3、教学设计小班音乐《落叶》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静坐,聆听音乐
2.训练模仿能力,以及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
3.能静坐,聆听音乐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点难点
训练模仿能力,以及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用打击乐器和丝巾表现歌曲。
重点:模仿、律动
难点:用打击乐器和丝巾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树模型、小兔子玩偶、树叶实物若干、打击乐器
活动目标:
一、课前常规活动
1、课前准备,请你跟我一起做《小手拍拍》
2、师生问好《你好歌》
3、点名《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音乐常规
1、发声练习《doremi》2、节奏练习
三、音乐活动
1、故事引入
秋天到了,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黄色,小兔子来到树林里大风,树叶从树上纷纷地掉落下来。
(老师在讲到树叶掉下来的时候,抛洒真的树叶,让学生真正感情景。)
2、欣赏音乐,学歌谣
(1)、欣赏音乐,让孩子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2)、配合动作,讲解歌词内容。
(3)、老师用铃鼓敲出基本拍子,让小朋友们随着拍子练歌谣。
3、律动
老师带领孩子们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律动动作。
律动要领:
(1)“风儿你带什么来”时,手臂上举,左右摇摆,模仿“风”
(2)每段第一次响起“叮”的声音时,跟着“叮”的声音用手三、四。“叮”多少数多少。
(3)“X 片树叶掉下来”时,手向下摆动,模仿树叶飘落。
(4)每段第二次响起“叮”时,跺脚数数。
(5)最后一句“树叶全都掉下来”时,下蹲。
4、声势
每个乐句,分别做不同的身体拍打动作
(1)“风儿你带什么来”——拍手
(2)“一片树叶掉下来”“两片树叶掉下来”——拍腿
(3)“三片树叶……”“四片树叶……”——跺脚
(4)“树叶全都掉下来”——拍腿+跺脚
间奏部分孩子们可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5、乐器演奏
(1)、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拿丝巾,一组拿沙锤,请一位老师
(2)、当音乐唱到“风儿你带什么来?”的时候,拿丝巾的一组仿风的形态。
(3)、当音乐中“叮”的声音响起,拿碰铃的老师同时敲响碰铃
(4)、当音乐唱到“X 片树叶掉下来”的时候,拿沙锤的一组孩 “落叶”的声音。
(5)、间奏部分两组同学同时摇动手中的丝巾和沙锤。
(6)、两组交换丝巾和沙锤,再次演奏。
6、音乐游戏
游戏一:
(1)、同学们围成圈,老师站中间。
(2)、音乐响起,当音乐中响起“叮”(一片树叶)的声音时,一个孩子,该孩子做模仿“落叶”动作。
(3)、当音乐响起“叮叮”(两片树叶)的声音时,老师选中两个孩子一起模仿落叶。
(4)、当音乐响起“叮叮叮”(三片树叶)、“叮叮叮叮”(四片树点到三个和四个孩子,带领他们做模仿落叶动作。
(5)、最后一段歌词“树叶全都掉下来”,全班孩子一起模仿落
游戏二: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由地活动,抛洒树叶,让他进一步感受秋天到了,树叶掉落的情景。
四、放松活动,师生道别《再见歌》
活动总结
在教学中,加入了奥尔夫音乐的元素,通过聆听、看、说、感官课堂教学的目的,肢体协调能力、听指令的能力得到训练, 中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音乐治疗教学中,应注重把奥尔夫音乐的元素,与我们的结合,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
“多感官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包括听觉、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味、嗅、触觉,使孩子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孩子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 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通过聆听、歌唱、律动、乐器演奏等形式, 官教学的要求,而且表现得更艺术化,更轻松愉悦,更容易为孩
4、幼儿歌曲《数红包》幼小衔接音乐教学设计
本课让幼儿感觉到浓浓的过年气氛,学习歌曲《数红包》,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进行歌曲表演,探索交流合作的快乐。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进行歌曲表演,探索交流合作的快乐。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红包》音乐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鞭炮声引入过年情境。
(2)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鞭炮声)
(3)在什么日子里你们会听到这种声音?(搬迁、结婚、过年)
过年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一般会做些什么呢?(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 拜年的时候我们我们小朋友还会得到长辈送的什么?(红包)
(4)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学习一首新歌,名字就叫作“数红包”。
2.过程
(1)播放音乐《数红包》。
师:你们在这首歌当中听到了些什么?你们的小耳朵都非常的灵。 下面就跟着老师把节奏学习一下。
(2)跟着音乐拍手,熟悉节奏。(播放音乐)
(3)教师范唱歌曲。
(4)幼儿跟唱歌曲。
(5)幼儿创编恭喜、拿红包动作。
(6)幼儿进行歌曲表演。
活动拓展
幼儿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红包的规划活动。
附音乐:数红包
5、幼儿园歌曲《我和奶奶去买菜》幼小衔接音乐教学设计
教案是教师日常备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上课也就能得心应手,幼师怎样才能写好一份教案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音乐类教案。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能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活动目标
1.能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演唱歌曲。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你们和爸爸妈妈去过市场买菜吗?市场有什么菜卖?
(2)师:有位小朋友也跟奶奶去市场买菜,你们听听她去的市场有什么菜卖。
2.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
(2)师:菜市场有什么菜卖?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依次出现歌词图卡:
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4)教师朗读图片歌词部分,幼儿跟读。
(5)教师演唱图片部分歌曲,幼儿跟唱
(6)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7)幼儿分组演唱,一组唱歌词、一组唱过门、一组念白。
(8)扮演角色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活动拓展
幼儿进行歌曲创编活动。
附歌曲:买菜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6、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教学设计:捏面人音乐反思
【教材分析】
《捏面人》这一活动选自省编教材的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一些京剧中的韵味。当唱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很有特色。歌曲中加上念白部分体现了教改的开放性原则,幼儿可根据所想到的即兴创编歌词,使他们既有成功感,又不破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对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越来越陌生,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一点热爱。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延长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
3.感受歌曲的韵味以及说唱歌曲《捏面人》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
经验准备:幼儿对西游记的人物有了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出示 ppt 图片,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兴趣
(1)提问:老爷爷捏了这么多面人,把我们的眼睛都看的怎么样了?幼儿回答(眼睛都花了)
(2)小结:捏面人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它是由面粉、颜料、香油、防腐剂捏成的面人,老爷爷本领真大,我们一起来给他一个大大的赞吧!
2.引出歌曲,老师范唱第一段
(1)提问:老爷爷真厉害,老师还把他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幼儿重复歌词,老师补充
(2)最后一句,你看老师这个动作像唱什么呀?你们见过唱京剧的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段京剧,因为这位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着浓浓的北京味。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吧。
(3)提问:老爷爷捏的是什么呀?请你来听一听、说一说(幼儿回答)教师依次出示图片
小结:小朋友们听的真认真,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说第一部分歌词。
(4)师:说的部分我们要按节奏念“捏一个 xxx ︱xx ︱x–”
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打节奏,师幼一起按节奏说老爷爷捏了哪些东西。
3.创编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图片猪八戒,引出《西游记》里的人物提问:这是谁?是哪个故事中的人物?
小结:对,这是猪八戒,是西游记里的人物。提问:《西游记》里除了猪八戒,还有谁?
小结: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捏一个唐僧骑大马,孙悟空打妖怪沙和尚挑着箩,老爷爷还会捏什么,我们下次在把它唱出来吧。
活动反思:
在难点学习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戏剧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7、幼儿园中班歌曲《小鸟落落》音乐教学设计反思
教材分析
《小鸟落落》这首歌曲简短、活泼,唱起来轻松、明快。歌曲一开始,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欢迎小鸟落落,在歌曲的最后点明了“欢迎小鸟落落”的根本原因,因为“爱鸟爱在心窝”,展示了人们爱鸟、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是对幼儿进行爱鸟护鸟的好教材。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演唱时能表现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小鸟落落》音乐磁带;反映歌曲内容的图片。
活动建议
一、听音乐拍节奏,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
播放音乐《小鸟落落》的旋律,请幼儿跟音乐拍节奏,熟悉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二、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用活泼、优美地声音范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小鸟最喜欢什么地方?它们为什么喜欢这儿?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重点学习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时的唱法。
教师重点范唱第一、第二句歌词,提问:这两句歌词唱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结合拍手动作,范唱讲解两句歌词的不同之处:“小鸟”的后面有一个休止符,说明到这里不唱,要停顿一下所以不拍手,而唱到后面的“落落”有一根弧线将两个节奏连起来,说明唱的时候要连贯一点。
3.幼儿学唱歌曲。
分段学习歌曲,着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顿和连音的流畅。完整演唱歌曲一遍,鼓励幼儿做适当动作表演歌曲。
四、完整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内容
1.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请幼儿说一说这首歌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说出,我们要为小鸟提供优美的环境,还要关心爱护小鸟。
2.请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重点表现小鸟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欣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护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很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再一次巩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快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基本上每一个幼儿都参与了,动作也非常漂亮。
8、大班音乐教学设计《金蛇狂舞》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和热烈欢腾的气氛,用舞龙和敲鼓动作表现。
2、在语言节奏的帮助下,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3、在双队进行时,必须注意与本组幼儿合作,又注意与其他组协调。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音乐。
(1)幼儿朗诵儿歌,教师用钢琴轻轻地弹奏第二段音乐。
(2)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配乐朗诵。
2、欣赏第一段音乐。
(1)引导幼儿会议过新年舞龙灯的情景。
(2)幼儿分两组,自由结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
3、完整欣赏全曲。
(1)幼儿分两组,随第一段音乐做舞龙灯进行的动作。第二段音乐开始,两组幼儿一边互相对诵儿歌,一边互相敲锣打鼓。
(2)完整欣赏音乐,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9、中班艺术活动《我的老师像妈妈》音乐教学设计
通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幼儿理解歌词并知道老师像母亲一样爱孩子。让幼儿体验母亲和老师对孩子的爱。以下教案由小编整理分享,幼师教案编写学习就来!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孩子们歌曲的含义,知道老师像母亲一样爱孩子。
2.我可以和老师一起用中文背诵孩子们的歌。
3.体验母亲和老师对孩子的爱。
4.让孩子们感受这首歌的快乐节奏、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喜欢唱歌和玩。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有游戏经验“孩子们真的很喜欢玩”。
三、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出儿童歌曲
1.指南:“为什么要说妈妈好?我妈妈在家为我们做什么?
2.老师总结:妈妈帮宝宝穿衣服,喂宝宝吃饭,给宝宝讲故事,和宝宝玩游戏.
问题:谁在幼儿园帮助婴儿穿衣服,喂养婴儿吃饭,向婴儿讲故事,与婴儿玩游戏?
现在老师要读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是“我的老师就像母亲一样。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童歌曲《老师像妈妈》
1.老师慢慢清晰地朗诵孩子们的歌
2.通过提问帮助孩子理解孩子的歌曲 问:“小朋友在孩子们的歌中听到了什么?
3.指导儿童阅读儿童歌曲
老师和孩子一起玩
指南:您喜欢老师吗?愿意亲吻(拥抱)老师吗?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然后让我们玩一个名为“孩子们真的很喜欢玩”的游戏。 (强调游戏规则)
4.总结:如果您在幼儿园遇到任何困难,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我们。扩展活动:将教师融入幼儿游戏中,并与幼儿一起玩耍。
附儿歌《我的老师像妈妈》
我的老师像妈妈 像呀像妈妈
小朋友们热爱他 热呀热爱他
他教我们讲故事 写字画图画
唱歌跳舞做游戏 笑呀笑哈哈
爸爸妈妈放心吧 幼儿园就是我的家
我的老师像妈妈 像呀像妈妈
小朋友们热爱他 热呀热爱他
他教我们讲故事 写字画图画
唱歌跳舞做游戏 笑呀笑哈哈
爸爸妈妈放心吧 幼儿园就是我的家
10、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兔子音乐会》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在少数民族的很多盛会中,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这类舞蹈动作简单、易学,随时可以邀请围观的朋友加入舞蹈的行列。由此想到,组织幼儿韵律活动决不应强调舞蹈动作的难度及美观,而是应该让幼儿充分体验结伴舞蹈所带来的快乐情绪,乐于参加集体舞的韵律活动。
活动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对音乐教育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我会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业务素质,为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而努力奋斗,我会同孩子们共同成长。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3、事先请一幼儿扮兔姐姐。
活动过程: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从跳舞毯那里带来一首音乐,你们想听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师:“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是一段非常活泼、热情的音乐,听了让人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想跳舞。”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音乐说了一个故事—木偶兔子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木偶兔子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木偶兔子,起来跳舞吧。”“木偶兔子变变
变—幼儿做木偶兔造型。
幼儿创编木偶兔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师:“刚才XX小朋友的动作特别
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XXX小朋友跳舞时笑得特别甜。”幼儿跟着学。
师:“让我们有精神地、快乐地再来一次。”幼儿随音乐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参加兔子音乐会,让我们好好想想办法。”(兔姐姐跳上)
师:“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那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呢!”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会学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示范:
前 后 前前前; 1 2 3 4。
(跳 跳 跳跳跳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 后 前前前, 蹦嚓 蹦嚓 蹦嚓 蹦嚓。
(跳 跳 跳跳跳, 踢腿 踢腿 踢腿 踢腿)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BYE—BYE。”(兔姐姐下)
教师讲解师范动作难点:伸出腿,勾脚尖,另一条腿曲膝。幼儿伴乐自由练
习。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亲爱的兔子朋友们,你们来迟了,今天的舞会已经结束,请你们明晚七点钟准时来参加我们的兔子音乐会。BYEBYE—”
师:“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幼儿喝水休息。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境的快乐。
兔姐姐上:“小兔子们快醒醒,我们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啦!让我们坐上动物快乐小列车,出发吧!呜—”
幼儿双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车状,蛇行韵律成圈状。
师:“终于来到目的地,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音乐会开始吧。”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今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得最棒的木偶兔子,做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花环。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
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幼儿推选出若
干名小舞星,师为他们戴上花环,并祝贺他们。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了,我很投入地进行着这个活动,孩子们也在积极配合……活动结束后,武老师及其他老师及时为我做了点评……我用心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整节活动孩子们和老师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师的动作、表情、语言都不错……”不足的是在设计《兔子音乐会》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尽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大胆地表现和体验,从而来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是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在幼儿获得愉悦的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讲故事等方法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来大胆表现木偶兔的动作。
其次,在听完木偶兔子故事后,不应让幼儿单纯地做兔跳和蹦的动作。应让他们自由发挥,兔的动作可以很多种,不只是跳、蹦,还可以走、拍手、跺脚等。在尝试创编木偶兔子动作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仔细听,并联系音乐做即兴的肢体动作外,还可通过语言、表情来引导幼儿,让幼儿不但能听到老师所说的内容,而且还能自己创编动作。让所有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增加师生与幼儿互动的机会,来满足幼儿的期待感。
在活动中不能让幼儿一直跳或一直休息,要动静结合,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觉得累……最重要的要给每位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还要鼓励每位幼儿!通过幼儿身体动作的参与,可以促使幼儿自然地投入音乐,使教师与孩子融为一体,充分感受音乐所带给的快乐。这样,课堂的气氛便会更加的活跃起来。
在这次公开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与教训,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组织一些音乐活动,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熏陶孩子的乐感,并培养他们大胆地表现音乐!我会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多摸索、多琢磨、多用功、多动脑、多询问、多反思,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
11、中班音乐教学设计《未来的车子》
设计意图
本学期的主题是《车轮轱辘辘》由车轮延伸到汽车更深层次的探究。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特征对汽车有着浓厚兴趣,但幼儿对于汽车和对环境的影响之间的联系并不了解,从而设计以下活动,预设问题“未来的车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起观察发现、深入了解现代车子的结构,创造制作自己设计的未来车
子并从活动中感受探究的喜悦。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幼儿的奇思妙想,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起观察发现、交流经验,从动手活动中感受合作创造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知识:初步了解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
2.能力:启发幼儿通过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并自主或合作完成设计出未来的车子。
3.情感: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1.了解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2.知道从能源角度汽车可分为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氢气汽车。
3.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对未来车子的设计有自己独特的想象。
4.开动脑筋,自主或合作设计出未来的车子,通过描述和绘画的方式体现。
5.通过合作及大胆想象,利用废旧物品创造出未来的车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收集未来车子相关资料,对其有一定了解。
2.教具准备:①幼儿每人带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到幼儿园来。
②区域中投放各种废旧物品、胶水、双面胶、绳子。
活动过程
一、参观汽车博览会,引起幼儿对汽车的兴趣(3 分钟)
(利用幼儿带来的汽车,创造出一个汽车博览会现场) 幼儿带着问题参观汽车展:1.汽车外形有哪些部分组成?
2.车子都有几个轮子?
教师将幼儿带到汽车博览会,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了解汽车的主要结构。
二、谈论汽车的主要外形及性能(3 分钟) 师:汽车外形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举手回答)
师:车子都有哪些功能?
(幼儿举手回答)
三、未来车设计图(4 分钟)
师:小朋友们对汽车已经非常了解,现在请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辆未来车子的制作。
师:请小朋友推荐一名绘画水平较高的幼儿当组长,每个幼儿都可说出设计汽车的想法,由组长绘画,和小朋友一起完成未来车子设计图。
四 、 变 废 为 宝 (12 分 钟 ) 1.设计图做好,请幼儿将设想的车子寻找材料制作出来
师:未来的车子第一课时,我们讲到汽车环保,小朋友们,我们可以用什么废旧材料做车子呢?
(请幼儿讨论) 2.动手制作未来车子
师:请幼儿在班级区域中寻找各种废旧材料,根据画好的设计图,合作动
手制作出未来车子。
(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协助) 五、汇报交流(3 分钟)
请小朋友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并向大家描述你们设计的未来车子的功能。
六、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完成的未来车子非常好,认真参与活动并且敢于大胆创新,在合作过程中幼儿的配合度也很高,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七活动延伸
通过今天动手制作未来车子活动,回家以此活动为话题与爸妈分享交流,可探讨出更好的制作方法。
活动总结
幼儿的尝试与发现: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珍惜资源。
12、中班音乐教学设计《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设计意图
《头发、肩膀、膝盖、脚》这首歌曲词曲简单多重复适合中班幼儿的接受水平。我尝试引导幼儿从最感兴趣的动作开始,引导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身体的部位,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同时配以相应的动作。
2、尝试做控制性演唱,用动作代替歌词。
3、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同时配以相应的动作。难点:尝试做控制性演唱,用动作代替歌词。
活动准备
音乐、教师伴奏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教师在幼儿做动作之前要有重点提示,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有随机的指导幼儿合拍做动作
2、发声练习
1、“小朋友们好”“陈老师您好”(CDC)
2、小动物之歌
——提示幼儿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向前看
——不喊唱,但也不刻意地控制声音,唱时嘴巴要打开。
——自然的呼吸,吸气不耸肩。
3、玩游戏
教师:要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陈老师说哪个部位,你们就摸哪个部位, 要仔细听。
——教师依次说出头发、肩膀、膝盖、脚的部位名称,请幼儿用双手指出相应的部位,老师说的速度可以变化,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4、学唱歌曲
教师:陈老师会把刚才咱们玩的游戏唱到歌曲里,请你仔细听,我唱到什么了?看谁能把我唱到的身体部位按顺序说出来。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教师:你们在我的歌曲里都听见什么了?你们能按顺序说出来吗?
——教师再次范唱歌曲,鼓励幼儿老师唱哪里,你就摸到哪里。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听的特别认真,能知道陈老师唱的顺序,有的小朋友还没记太清,现在仔细听陈老师说一说这个小儿歌。
——利用图谱,幼儿跟老师一起熟悉、记忆歌词。
教师:现在中二班的小朋友和陈老师一起边看图边说一说这个儿歌
·关注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附点音符的节奏,带幼儿重点练习
——幼儿整首歌曲学唱,并添加上相应的动作教师:咱们一起来跟着琴声唱一遍吧。
——教师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把握歌曲速度
5、尝试控制性演唱
教师:现在陈老师又增加难度了,在唱肩膀的时候,咱们不出声音,在心里
唱这句话。咱们来试一试能不能做到。
·请能做到的小朋友跟大家分享好的方法。(只张嘴不出声、在心里唱) 教师:现在我又增加难度了,在唱到膝盖的时候,可以拍一拍自己的膝盖, 不唱出来。
——指导幼儿体验隐藏部分歌词
——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可以尝试隐藏两个部位
6、音乐游戏“我把小手藏起来”,提示幼儿玩法和规则教师:听音乐做动作,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的动作要有感染力,带动幼儿一起做。
8、听音乐出教室,自然结束。
活动总结
这节音乐课为了让幼儿能更清楚的记得歌词,我先让幼儿记住身体的部位, 由于歌词很简单,又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身体部位,幼儿学起来很有兴趣,注意力都很集中,很快就学会了歌曲,所以课上起来还算比较轻松,但活动难点用动作代替歌词有一部分幼儿不能掌握,会后还需要玩一些代替性的游
戏。
13、中班艺术活动《快乐演奏家》音乐教学设计
这节课主要让小朋友认识打击乐器并体验不同乐器的敲击声音,通过活动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对节奏乐兴趣。
3.知道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选择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不同材料进行打击乐器制作。
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1、各种纸盒、橡皮筋、各种瓶盖、各种饮料盒子、种子、瓶子、石子、各种种子、纸片、木块、沙等。
2、节奏卡若干、PPT课件。
四、环境创设
各种打击乐器:碰铃、串铃、铃鼓、三角铁、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沙球等。
五、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一)认识打击乐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宝贝,大家想不想看看?
2.这里面有什么?我们来看一看(一一出示打击乐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3.我们的这些宝贝是一个大家族,他们的名字叫做打击乐器,他们可以用来演奏打击乐或者打节奏。
(二)学习使用方法
1.每个小朋友上来,选你喜欢的乐器。
2.自己试一试,听听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3.听老师打几段节奏,小朋友用你们的小乐器来模仿一下。
(三)尝试分类
1.我们听过了自己的小乐器发出的声音,请你们来说说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教师总结:叮叮、笃笃、沙沙等)
2.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乐器声音排成小组。(教师指导)
3.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试试,分别来给我们的歌打打节奏,还记得我们的节拍符号吗?
(播放乐曲,让幼儿分组打节奏,分别对各种乐音有感性认识。)
(四)制作打击乐器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3、提高多种节奏表现形式让先做好的幼儿进行练习。
4、讨论活动:
a、 介绍自己做的打击乐器
b、 引导幼儿说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五)游戏:我们来做演奏家
1、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2、相交换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14、学前班科学活动《鞋子的用处大》教学设计与反思
《鞋子的用处大》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2、乐意与同伴交流,会说完整话。
3、体验积极参与探究带来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设置走平衡木和找朋友的游戏情景。
2、家长提供的各种鞋子,平衡木,四季图片等
指导要点:
1、游戏“光脚丫走平衡木”。教师创设“光脚丫走平衡木”的游戏情景,以游戏来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身体感官,体验鞋子对脚的保护作用。
2、交流分享。教师创造宽松的氛围,引导幼儿大胆交流游戏的体验。感知鞋子保护脚的作用。
3、看看说说。以“帮老师想一想”为由,引导幼儿看看说说不同鞋子的用途。
4、游戏巩固。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幼儿对鞋子的运用,懂得不同的季节该穿什么鞋子。
5、儿歌结束。引导幼儿念儿歌夸夸鞋子,活动结束。
《鞋子的用处大》实录
一、游戏引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黄老师要请大家玩“光脚丫走平衡木”的游戏,想玩吗?
幼:想。
2、请幼儿把鞋子脱下,摆在固定的地方,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脱鞋。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我是解放军》走平衡木。
4、师:穿鞋子走平衡木和光脚丫走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把鞋子穿上走走看。
5、幼儿穿上鞋子再次走平衡木。
二、分享交流
1、师:小朋友们,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吧。走完平衡木,你们的小脚丫一定有很多感受,比如光脚丫走和穿鞋子走有什么不一样?能和大家说说吗?
2、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在集体中交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幼儿A:光脚丫走的时候,我觉得小脚凉冰冰的。
师:那穿上鞋子后还会吗?
幼儿A:穿上鞋子小脚就暖和了。
幼儿B:我觉得光脚丫走脚好疼,穿上鞋子就不会了。
师:你说得真完整,真棒。
3、师:穿上鞋子脚就不疼了、不冷了,原来是鞋子在保护小脚丫,如果没有鞋子的保护,小脚丫会怎么样呢?
幼儿A:不穿鞋子小脚会被玻璃划破的。
幼儿B:不穿鞋子小脚会着凉。
幼儿C:不穿鞋子脚会脏了。
幼儿D:不穿鞋子脚踩在地上会很痛。
4、幼儿再次交流,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三、看看说说
1、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鞋子可真有本事,黄老师买了一些鞋子,可是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穿,你能帮我想想吗?
2、出示各种鞋子,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名称和用途。
幼儿A:这是雨鞋,可以在下雨的时候穿。
师:为什么雨鞋是在下雨的时候穿呢?
幼儿A:因为下雨时穿雨鞋脚不会湿。
幼儿B:这是布鞋。
师:布鞋可以在什么天气穿?
幼儿B:布鞋可以天冷的时候穿。
幼儿C:夏天穿凉鞋。
师:哪一双是凉鞋?(请幼儿指出来。)
幼儿D:还有运动鞋,我也是穿运动鞋。
…
3、师小结:我知道了,夏天穿凉鞋,雨天穿雨鞋,天气冷了可以穿布鞋、皮鞋和运动鞋。
四、游戏巩固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为了感谢你们,老师请了许多鞋子来和你们做游戏。如果老师拿出冬天的图片,小朋友们就找冬天穿的鞋子做朋友,如果老师拿出夏天的图片,小朋友们就找夏天穿的鞋子做朋友,如果老师拿出雨天的图片,小朋友们就找雨天的鞋子做朋友。找到鞋子朋友马上拿回来给大家看看。
2、教师随意出示图片,幼儿根据图片分散于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鞋子。
幼儿A:老师我找到一双凉鞋。
幼儿B:我只找到一个鞋。
3、集体
纠错,再次渗透“一只”“一双”“配对”的数学概念。
五、儿歌结束
1、师:小朋友的生活中有许多的鞋子朋友,他们的用处都很大,我们念一首儿歌来夸夸他们吧。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小鞋子,用处大,保护小脚不粗心。夏天热,穿凉鞋;雨天湿,穿雨鞋;冬天冷了也不怕,皮鞋、布鞋和棉鞋,还有帅气的运动鞋。
《鞋子的用处大》教学反思
鞋子是幼儿生活中的必需品,幼儿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幼儿们常常会和同伴谈论自己穿的鞋子怎样漂亮,是谁买的。但是,作为一中生活用品,让幼儿知道它的用途和知道该什么时候用,是更有必要的。因此,我觉得“鞋子用处大”这个主题既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可以为幼儿的增加新的生活经验,正符合了纲要中指出的:“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整个活动我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意图来开展,让活动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没有直接介入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这个知识点,而选择了先让幼儿感知鞋子保护脚的基本用途。幼儿对鞋子的熟悉已经导致他们忽略了为什么要穿鞋子了,为了让幼儿能够深有感触,我设计了“光脚丫走平衡木”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身体的体验去感知鞋子的重要性。从活动结果来看,幼儿对游戏还比较感兴趣,也达到了体验的效果。但这一环节的场地安排不够恰当,使得幼儿活动时显得太拥挤,穿、脱鞋时不方便,影响了游戏的效果。
我的第二层目标是要让幼儿在知道鞋子的基本用途后再了解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用处。鞋子的种类很多,但小班幼儿所接触较多的只有布鞋、凉鞋、运动鞋、皮鞋、雨鞋等几种生活中常用到的鞋。因此,我选择了分夏天、冬天、雨天三个气候需要穿的鞋子让幼儿了解,这样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为了巩固幼儿的实际运用,我安排了“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对游戏是感兴趣的,但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上课用的鞋子都是幼儿自己的,教师事先没有和幼儿打招呼,交代游戏时可以不要找自己的鞋子,以至于幼儿在游戏时都急着要找自己的鞋子,有的幼儿开始争抢自己的鞋子。影响了游戏的正常效果。其次,游戏之前,教师的游戏规则没有交代清楚。
从这次的活动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将深刻的吸取活动中得到的教训,以此为鉴,指导今后的教学活动。
15、大班音乐教学设计《天气歌》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歌唱和有节奏朗读相结合的方式演唱歌曲
2.能够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天气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今天是什么天气?
(2)有个小朋友会用歌声预报天气,我们一起听听。
2.学习歌曲
(1)听歌曲“天气歌”
(2)师:听到预报什么天气吗?
(3)教师清唱
(4)幼儿跟唱
(5)学习朗诵部分
3.学习对唱
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演唱歌曲,一部分朗读歌曲中朗读部分。
活动延伸
将歌曲中朗诵部分内容画出来。
附:天气歌
晴是碧空万里,太阳火辣辣
雨是风摇芭蕉,雨点滴嗒嗒
雪是漫天飞雪,大地盖棉花呀
阴是天色阴沉,心情也很差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雾是能见度低,视线不太佳
霾是废气污染,对人伤害大
多云云层很多,太阳捉迷藏
阵雨有雨有晴,还把彩虹挂
先雷后雨,雨必小
先雨后雷,雨必大
风静天热,人又闷
有风有雨不用问
旱刮东南,不下雨
涝刮东南,不晴天
燕子低飞,雨来临
蜘蛛结网,天放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在乐中学,在玩中做,增强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与天气相关的科学现象和常识;在播报天气中,幼儿进一步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前,我自制了与天气知识有关的课件和学具(天气图像卡),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丰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设计提问语并在活动中适时投放材料,有效增强了幼儿对天气预报的兴趣。他们表现得积极活跃,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关注天气情况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还能尝试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活动过程中“分组合作操作学具”的环节,促使幼儿通过分工与合作,学会搜集天气信息,看图中的气温表,用天气标志进行记录。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围也促进了幼儿谦让、坚持等良好品质的形成。
16、教学设计小班音乐《蔬菜王国里的好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跟随音乐旋律和节奏自然演唱歌曲。
2.知道蔬菜对我们的好处,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3.幼儿愿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随乐自然地演唱歌曲。
难点:幼儿在理解的歌词的基础上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蔬菜王国情境,胡萝卜、芹菜、香菇等拟人化造型和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进餐活动中见过以上真实的蔬菜,并简单芹菜、香菇等蔬菜对人的益处;有见过妈妈做菜初步了解做饭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创设蔬菜王国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蔬菜王国里的蔬菜宝宝们都成熟了,想邀请小朋友王国,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看吧?”(师幼一起开小火车)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香菇、芹菜、胡萝卜1.教师:“哎!大家快听,这是什么声音?(配班教师假装
2.教师:“小朋友,蘑菇宝宝哭了,我们赶紧问问它怎么了?呜,我是蘑菇宝宝,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总把我挑出来,都不喜欢
3.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蘑菇宝宝吗?吃了蘑菇,对我们呢?”(引导幼儿自由回答,鼓励幼儿将已有经验进行分享)
4.教师:“吃了蘑菇,我们身体更强壮,那你们愿意和蔬菜
5.教师:“我们看看蔬菜王国里还有哪些蔬菜宝宝,好吗?起开火车依次找到芹菜、胡萝卜,教师引导幼儿将芹菜和胡萝卜大胆表达出来)
(二)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随教师跟唱歌曲。
1.教师:刚才我们都去哪些蔬菜宝宝家里做客了?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跟随音乐旋律和节奏自然演唱歌曲。
2.知道蔬菜对我们的好处,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3.幼儿愿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随乐自然地演唱歌曲。
难点:幼儿在理解的歌词的基础上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蔬菜王国情境,胡萝卜、芹菜、香菇等拟人化造型和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进餐活动中见过以上真实的蔬菜,并简单芹菜、香菇等蔬菜对人的益处;有见过妈妈做菜初步了解做饭的步骤。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创设蔬菜王国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蔬菜王国里的蔬菜宝宝们都成熟了,想邀请小朋友王国,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看吧?”(师幼一起开小火车)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香菇、芹菜、胡萝卜
1.教师:“哎!大家快听,这是什么声音?(配班教师假装
2.教师:“小朋友,蘑菇宝宝哭了,我们赶紧问问它怎么了?呜,我是蘑菇宝宝,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总把我挑出来,都不喜欢
3.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蘑菇宝宝吗?吃了蘑菇,对我们呢?”(引导幼儿自由回答,鼓励幼儿将已有经验进行分享)
4.教师:“吃了蘑菇,我们身体更强壮,那你们愿意和蔬菜
5.教师:“我们看看蔬菜王国里还有哪些蔬菜宝宝,好吗?起开火车依次找到芹菜、胡萝卜,教师引导幼儿将芹菜和胡萝卜大胆表达出来)
(二)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随教师跟唱歌曲。
1.教师:刚才我们都去哪些蔬菜宝宝家里做客了?你们喜欢有一首好听的歌曲《蔬菜歌》,你们听听都唱了什么? 2.教师:“如果蔬菜宝宝变成一道菜,你们会不会把它都吃
3.教师:“你们见过妈妈做饭吗?妈妈是怎么洗蔬菜、切蔬菜
4.教师:“那我们一起唱一唱这首蔬菜歌吧。”
5.教师:“你们唱的真好听,我看见有的小朋友一边唱歌一一样的洗蔬菜、切蔬菜、炒蔬菜动作?还有谁会边做动作边唱歌
(三)音乐体验游戏:以找朋友的方式引导幼儿每次找一种真实摸一摸、看一看之后,边唱《蔬菜歌》边做动作。
1.教师:“你们都这么喜欢蔬菜宝宝,它要和你们玩游戏了蔬菜宝宝做朋友哦!”
2.教师:“找到你的蔬菜宝宝就唱《蔬菜歌》,把它变成一道宝宝进肚子里玩一玩吧!”
三、结束部分:师幼一起开火车送蔬菜宝宝到厨房。
教师:“我们一起把蔬菜宝宝送到厨房,让它变成美味的大
四、延伸部分:
幼儿中午品尝上午送到厨房的几种蔬菜大餐,鼓励把这些蔬附歌曲:
1=C2/4
蔬菜歌
53 4 丨 53 4 丨 5 55 丨 42 3 丨 42 3 丨 4 4
洗 蔬菜丨洗 蔬菜丨洗洗 洗丨切 蔬菜丨切 蔬菜丨切切31 2 丨 31 2 丨 3 33 丨 2 23 2 丨 1 —丨 X X
炒 蔬菜丨炒 蔬菜丨炒炒 炒丨把它 都吃丨掉 —丨啊呜
活动总结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又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结合以上两点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通在一定游戏规则下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尝试边做动作边唱歌。
在活动前,幼儿已经有各种蔬菜对人身体有益以及做一道菜经验。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将前期经验进行展现,目的是能引验迁移到对后面歌曲的理解,能自然流畅地做出动作。此歌曲旋在游戏情境中很快就能随乐跟唱歌曲,并能尝试边唱歌曲边做动作,我请幼儿把自己的蔬菜朋友送到厨房变成一道真实的菜,让幼儿味道,从而达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目的。
17、中班音乐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意图
元旦演出中,本班幼儿排练了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故事内容是孩子们熟悉的教育题材。四岁左右幼儿逐渐进入
“形象期”,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再现和表演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表情、动作和场面,表演时又在不断求新与创造。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鲜明有特点的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集体教育活动,每个环节中都有表达不同情绪的钢琴音乐伴奏,通过故事表演的辅助的新形势引导幼儿学习
歌曲,激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现。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深入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并学会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2.引导幼儿做事情要不怕困难、多动脑筋。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音乐游戏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学会歌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蝌蚪、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鄂鱼、青蛙妈妈、头饰各一个、钢琴伴奏
2.经验准备:幼儿演过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1.以故事背景叙述引入主题。
教师创设情境,(钢琴伴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我是青蛙妈妈生下的小宝宝,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我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我游啊游,转啊转,妈妈,妈妈在哪儿呢?于是我唱着歌找妈妈去了。
(1)教师示范表演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一遍)
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妈妈,妈妈在哪里?”你们帮我一起喊妈妈好
吗?“妈妈,妈妈在哪里?”(幼儿跟老师复述)妈妈没有听见我的声音,于是我又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二遍)
(2)教师:妈妈在哪儿呢?我找了一天又一天,你们瞧,我的后腿长出来了,我要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三遍)
(3)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你们再帮我喊喊妈妈好吗?“妈妈‘妈妈在哪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瞧,我的前腿也长出来了,我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四遍)
(4)教师:妈妈还是听不到我的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你们跟我一起唱歌找妈妈好吗?(钢琴伴奏歌曲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尝试唱)
2.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
(1)教师:妈妈在哪儿呢,会不会在池塘里呢?来,我们一起游到池塘里找妈妈吧,让妈妈听到我们的歌声。请幼儿扮演小蝌蚪,在教师带领下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幼儿一起唱)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老师带小蝌蚪上前问:您好!“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客人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鸭子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长着两只大眼睛,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钢琴伴奏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 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鲤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白白的肚皮,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 大大的嘴巴,叫起来‘呱呱呱’你们到别的地方找找吧。”
(4)(钢琴伴奏紧张、急促的音乐)鄂鱼出现,小蝌蚪游回家(坐回小椅子),听《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音乐(抒情版)边休息边等待危险过去。
3.小蝌蚪鼓起勇气,再次找妈妈。
(1)师:小蝌蚪们,鄂鱼走了,你们害怕吗?你们累吗?可妈妈还没找到, 如果再去找妈妈,我们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你们还要不要找妈妈呢? 我们的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回忆青蛙妈妈的样子)
(2)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继续找妈妈。音乐结束,青蛙出现。(配课教师扮)青蛙: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妈妈!
(3)教师带领“小蝌蚪们”观察青蛙,对照妈妈的特点(大眼睛、大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叫起来“呱呱呱”)确认是妈妈后一起叫“妈妈”。 4.结束部分:
(1)青蛙妈妈赞扬小蝌蚪们不畏重重困难,动脑筋终于找到了妈妈。
青蛙妈妈:孩子们,你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能够不怕困难、还能够动脑筋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唱首歌庆祝一下吧!青蛙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唱歌跳舞。(钢琴伴奏、教师幼儿一起唱歌曲)
(2)教师:小蝌蚪们,我们经历了各种困难终于找到了妈妈,可是我们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一点都不一样呢?青蛙妈妈:等你们在长大一点就和妈妈一样啦!教师:哦,好神奇呀!期盼我们快些长大吧!现在我们赶快去探索一下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吧!
活动延伸:
1.表演区投放故事情节中的头饰,供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后续引导幼儿进行讲故事、故事创编等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节音乐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设计本节音乐活动之前,我在考虑他们希望怎样唱歌,对幼儿来说,反反复复教唱我认为太枯燥,备课时,我对教师示范唱、幼儿学唱做了调整和修改, 以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富有兴趣地多次听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倾听歌 曲、学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中,我发现欲设的目标能较好地达成,而且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这一节活动,我总结了一下经验: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 我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
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18、中班艺术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音乐教学设计
这节音乐课是属于中班小朋友的,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从小班升中班的成长快乐,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声表达升中班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自己从小班升中班,体验成长的快乐。
2.物质准备:自制《我是中班小朋友》的图谱。
3.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一)律动《郊游》入室。
师:小朋友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我们中班的教室吧。(律动入室)
(二)练声《大猫小猫》。
师:在小班时小朋友们都学过了歌曲《大猫小猫》。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大猫小猫》。
(三)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完整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谱。
(1)师:刚才的歌曲里唱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2)师:哦,小鸟那小鸟在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师:对了,小鸟在喳喳叫。接下来又有谁?(个别幼儿回答)
(4)师:说对了,是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表情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5)师:太阳公公在咪咪笑。最后还有谁?表情是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6)师:最后是小朋友,他很高兴,那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7)师:原来呀是开学了,小朋友很高兴的去幼儿园。小鸟喳喳叫,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多高兴,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3.教师完整念一遍歌词。
(1)师:现在老师来念一遍歌词,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歌词里是不是和刚才小朋友们说的一样。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念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四)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师:现在老师来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五)幼儿学习歌曲。下我们来分组演唱歌曲,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一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接下去唱后面一句。
(1)幼儿分组接唱。
(2)师: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接下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和刚才一样的演唱方法。
4.请个别幼儿演唱。
(1)师:刚才小朋友都唱的很棒,现在我请坐的最好看的小朋友来唱这首歌。(个别幼儿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5.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遍。
师:小朋友都唱的很好听,接下来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再一起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
(六)律动出室《我是中班小朋友》出教室。师:小朋友们都会唱《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唱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19、学前班音乐活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欣赏舞蹈《牵手》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动作形象、语言来表达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对舞蹈的兴趣。
2、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3、感受残疾人的了不起。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碟片、图片、丝巾等。
2、在活动室张贴舞蹈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1、你知道我们活动室贴的是什么图片吗?(舞蹈)你们从图片中发现了什么?(女演员只有一只胳膊,男演员只有一条腿)
2、向幼儿介绍作品名称《牵手》。
3、介绍作品人物:马丽是一次车祸失去右臂,翟孝伟也是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左腿。但是他们表演的舞蹈却上了中央电视台。你们想不想欣赏他们的表演?(让小朋友感觉他们很了不起)
二、出示《牵手》的造型图片。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请幼儿讨论感知舞蹈造型美。
三、幼儿欣赏舞蹈《牵手》,引导幼儿发现造型美。
1、完整欣赏
提问:看看舞蹈中什么地方美?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片段欣赏
提问:你喜欢舞蹈中的哪个造型,它有什么特点,像什么?
3、 请你们用好听的词来夸他们,并让幼儿了解舞蹈演员都是残疾人。感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教师:你们知道吗?他们虽然都是残疾人,但他们的舞蹈表演得这么好,都上了中央电视台,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平常人更多的辛苦。他们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手和手的牵,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牵,思念的牵。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小瞧残疾人,有很多残疾人比健康的人更伟大。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要和他们做朋友。
四、创编造型。
1、你们看这么好看的造型,你们喜欢吗?那你们也来创编你喜欢的造型好吗?
2、教师与幼儿自由探讨。
五、尝试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请你们好好打扮自己,我们一起来表演造型。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使幼儿知道,少一肢胳膊少一条腿并不丑,他们同样可以创造美,同时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对舞蹈动作感兴趣,对舞蹈造型产生了很大兴趣,有几个孩子还把自己摆的舞蹈造型照成照片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看。
20、幼儿园《拉拉勾》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歌曲中情绪的变化。
2、感受朋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点:
理解歌曲内容,能有表情地演唱。
活动难点:
在演唱、表演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朋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歌曲CD碟、播放器、纸袋偶(小朋友两个,也可用其他手偶代替)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拍手做律动。
(二)熟悉歌词。
1、请幼儿观察挂图,观察并讲述图画上的内容。
师:(1)画面上有谁?他们怎么了?
(2)他们有没有和好?
2、教师用纸袋偶讲述小故事:有两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不小心碰到了一起。唉呀,好痛!我不跟你玩了!两个小朋友生气了,他们谁也不理谁了。唉!没有朋友感觉真没意思,我们还是很好吧。两个小朋友伸出小手指拉拉钩,他们又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真快乐。
3、提问: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当你生气的时候时怎么样的?你们是怎么和好的?(引导幼儿说出和好的多种方法)和好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4、教师有表情的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师:有一首歌也是唱了两个小朋友吵架后的发生的事情,请你们来听听歌词是怎么样的!
5、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朗诵歌词,可以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
(三)教唱歌曲。
1、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欣赏,尝试将学会的歌词填唱进去。
2、幼儿用集体跟唱法学唱歌曲。
(四)启发幼儿讨论演唱中的处理方法,唱出歌曲中情绪的变化。
1、想一想,说一说,唱一唱。
师:(1)怎样能唱出小朋友生气的样子?(启发幼儿用稍重、断顿的声音来唱)
(2)怎样能唱出小朋友想和好、却又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稍轻、断顿)
(3)怎样能唱出小朋友很好后快乐的心情?(连贯)
(4)引导幼儿用断顿和连贯的方法演唱两段歌曲,体验不同演唱方法表现出来的情绪。
2、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五)自由创编动作演唱。
1、请幼儿自由找伙伴两人一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协商创编动作来表演。可以两段分别进行。
2、请2至3名幼儿上前表演。
3、大家自由编配动作表演。
21、大班音乐领域活动优秀教学设计
教育意图:
这是一首改自成人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曲,里面的歌词填充的很巧妙。我班的孩子对流行音乐也比较感兴趣。每次的课间的音乐欣赏中,那些旋律欢快的歌曲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有时小声跟唱、有时还会加上动作表演。所以一直就想教一首好听的成人歌曲。后来看到《对面的兔子看过来》这个教材,觉得挺适合班上的孩子。不仅能学到一首好听的歌,而且还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 知道流行歌曲也可以改编成小朋友的歌.(知识)
2、分角色表演唱,并尝试仿编歌曲词。(技能)
3、感受角色扮演带来的快乐。(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重点:分角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愉快活泼的气氛.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仿编歌词,并表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一些适合发声练习的歌曲。已听过《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物质准备:图片、大灰狼、兔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5分钟)
1、游戏:根据谜语猜歌名,猜到了大家一起唱。
① 谜语:在一个山谷里,小朋友们说一句话就有另外一个声音也跟着说了,
引导语:这是什么歌?(山谷回音真好听)我们来唱唱吧!
② 谜语:天上星,数不清,一闪一闪两晶晶(闪烁的小星星)
二、借助故事理解歌词(15分钟)
1、倾听故事,引出歌词
(1)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晚上,我听见森林里的一只狼和一只兔子在说话,狼说‘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我是一只很好的狼,我不吃兔也不吃羊,别看我长的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我们做个朋友好吗?’。
提问:狼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2)继续讲述:“兔子回答说‘我上看下看,左看又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要想一想,我要看一看,哎!做朋友的问题还真难办。
提问:小兔子是怎样回答的?她答应和狼做好朋友了吗?我们来说一说兔子说的话!(重点学说狼和兔子的对话)
2、师幼选择角色(狼或兔子)进行对话游戏
3、倾听歌曲旋律一遍,感受歌曲活泼的气氛。
指导语:听了音乐感觉怎么样?这本是一首大人们唱的流行歌曲,但是确把我们刚才听的故事改编进去了,我们来听一听吧!(教师边唱边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师幼扮演大灰狼范唱A段:
指导语:小朋友友也来学学老师的语气来唱唱吧?(反复练习几次)
5、教师随音乐范唱B段:(反复练习几次)
指导语:这段是谁唱的?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6、幼儿熟练后,分角色演唱
7、表演:每位幼儿自选角色表演唱
22、学前班散文诗教案:《云彩和风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朵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收集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课件画面1:天空及风吹动云彩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2:一艘竖起桅杆,扬起风帆的小船在飘动,并慢慢地飘到远处看不见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3:一头躬起身子、张开大口吼叫的大狮子;被吓得到处逃散的差羊群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4:一个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跑来跑去的胖娃娃的动画画面。
4、为幼儿准备蓝色的纸和白颜料;棉花;画纸及画笔。
5、优美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参观。
1、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谈话: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去玩,到了那里,如果你们多看、多想、多说,你们变得聪明、历害。
(2)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 。
设想:玩是幼儿的天性。当幼儿听到诱导语言中“到好玩的‘云彩世界’去玩”时,幼儿就兴奋了;让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场,给幼儿自由自主,都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幼儿自由观察、交流图片中、相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吗?为什么有趣?教师个别指导。
设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的多种互动形式及教师个别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供多交流的机会。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1、提出问题:为什么云彩会变?
2、组织幼儿看课件画面1。
3、讨论:是谁使云彩会变?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三、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诗,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导语:天上的云彩这么有趣,天上的风儿这么能干,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云彩和风儿》的散文诗。
2、结合放映课件,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问题:散文诗中,风儿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这些变出来的东西怎么样了?
设想:由于,幼儿的思维是有具体形象性的,同时散文诗中词汇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抽象。所以,让幼儿欣赏散文诗应尽量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让幼儿看着具体形象的事物,在教师的启发下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四、请幼儿做能干的“风儿”,玩“会变的云彩”游戏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扩展思维。
1、分组活动:
(1) 幼儿用棉花制作不同的云彩。
(2) 幼儿用动作表现云彩。
(3) 将想像的云彩画出来。
(4) 将白色的产料泼在蓝色的纸上,用嘴吹,想象风儿把云彩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2、教师指导幼儿将自己创作的云彩编进散文诗中。(个别引导)3、集中交流。组织幼儿齐说开始和最后两句,个别幼儿模拟原作中间的结构朗读自己的创作。如:“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咩,和太阳公公捉迷藏;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只小白兔,在地上一蹦一跳,在锻炼身体;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向彩虹姐姐飘去,想和彩虹姐姐做游戏;吹呀吹,云彩变成了……”
设想:准备多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能进一步调动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大胆地创作、表现、进行想象,在这一过程中,把活动推向高潮。幼儿的思维积极活跃,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到户外继续观察云彩的变化,仿编散文诗
23、幼儿园音乐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落叶
一、活动目标:
1.感应曲式并初步轻拍出歌曲中的数目。
2.幼儿能通过肢体去感受音乐当中的强弱,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二、音乐分析:
1. 本首歌曲属于AB曲式。
2. A段为歌词旋律:风儿你带什么来?一片树叶飘下来……;
B段主要以乐器为主——三角铁;间奏则为唱名旋律:smfs efse tesfmfs smfs efse tsetd'
3.曲子听起来很优美,很舒服,用三角铁和小碰钟敲奏出落叶的声音更增加了音乐的童趣感。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大胆的用肢体去感受音乐。
难点:能用手指点数有几片掉落的叶片。
四、解决方法:
1.重点:.幼儿通过倾听及老师的提示语形象的表现出音乐的强弱关系。
2.难点:通过用乐器、肢体、及语言的提示,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并能跟着老师一起点数落叶。
3.第一课时有两个目标,而两个目标都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及难点,所以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合作性,从而完成本课的目标。
五、队形及乐器摆放:
1.队形:幼儿盘腿围坐在老师周围.(半圆形)
2.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入托盘内,摆在幼儿身后。
六、活动准备:
乐器:钢琴、三角铁、铜碰钟。
道具:cd机、挂图、幼儿游戏书。
七、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那个小喜吗,这天啊,小喜对妈妈说:“我想去森林里走走,想感受一下秋天的气氛”,妈妈同意之后呢,他就向森林里走去了,一走进森林啊,就被那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它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树,正在小喜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一整大风吹了过来,树木们都弯着腰向小喜打招呼呢!
2、律动
树的造型(情感表达)
导语:你们知道树长什么样子吗(幼儿描述),那你们听一听老师这里的树是什么样的。
教师用钢琴弹出:弱、小调、强、慢、断奏、圆滑奏来分别表达树的各种情感:好小好小的树、好伤心的树、爱生气的树、好老的树、最爱蹦跳的树、爱随风飘摇的树。
幼儿回答并肢体表现出来,提炼经典的动作,大家模仿学习。
以此类推…………(分别用肢体表现出各种情感的树)
<本环节为本课时的重点>
3、感应曲式,点数树叶
导语:小喜越往森里里走,就越觉得不对劲,因为他发现了一件事情,小朋友你们猜猜是什么事情啊?(幼儿自由想象)那好吧,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到底小喜发现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出音乐,第一次听音乐)小朋友们告诉我,小喜发现了什么事情?(幼儿回答,引出话题)那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呢?因为秋天来了!(出示挂图,供幼儿欣赏)
(1).听辩音色次数
a. 教师提问:你们刚才听清楚掉了几片叶子吗?(幼儿回答)我也没有听清楚哦,(老师要做出无辜状)那怎么办呢?(幼儿回答,让幼儿自己说出在第一次听音乐的想法)那好吧,我们在仔细的听一遍吧……(第2次听音乐)
在本次听音乐时,老师带领学生听辩,并用手轻拍数目。
(2).感应曲式
导语:现在我们都是美丽的小树叶,跟着老师一起来跳舞吧……(第3次音乐)
前奏:手当叶子到处飘。
A段:用手臂做出树枝状画出2拍子的节拍。
B段:用手在空中拍出数目。
间奏:手当叶子到处飘。
(3).乐器
导语:有一个小伙伴想和我们一起来玩,你们猜猜它是谁!(向幼儿介绍三角铁)
①.先做乐器的探索。
②.在练习敲奏。(第四次音乐)
在用玩三角铁时,请幼儿轻轻的将三角铁放回去(在乐器的取放环节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常规)
<本环节为本课时重点>
八、结束活动
结束语:小朋友们开心吗?你们想不想出去看看秋天是什么样的呢?那我们搭着小火车出去找找秋天吧……
24、大班音乐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
2、学会相互评价。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椅子摆成半圆形。
2、材料准备:《小溪流》音乐光碟、钢琴。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
难点:学会相互评价。
四、活动过程:
1、唱歌问好。
《小溪流》进入活动室,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变成一条小溪,流到我们喜欢的地方。(找座位坐好)
2、复习歌曲。(练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小溪是怎样的?(有水、水清澈、缓缓的流着……)
小溪也和你们一样会唱歌,今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歌。
3、听音乐感受歌曲。
师:现在我们听听小溪流唱的歌。
A:欣赏第一遍、:(常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听听小溪流想去什么地方?它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找大海的?
欣赏完提问:
(1)、小朋友们听到什么?
(2)、流进了什么地方?(哪里)
(3)、小溪流的心情怎么样?
(小溪流很高兴,我们一会跟小溪流唱歌的时候也要像小溪流一样用快乐、好听的声音)
B:第二次欣赏,熟悉旋律。(拍手感受音乐)
4、熟悉歌词。
师: 现在老师把小溪流的歌词念给小朋友们听一听。(1-2遍)
5、学唱歌曲。
A:老师范唱。
B:幼儿跟唱。
6、幼儿分组表演唱。(学会从音准节拍,幼儿音乐的表现上去互相评价歌唱效果)
7、游戏:找朋友。
A:教师示范游戏,与幼儿共同讨论,熟悉游戏规则,一人(几人)当邀请人(小溪流),在音乐前半部分拍手唱歌,唱到“流进河,”及“流进江”时邀请一个小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B:按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体会找朋友的快乐。
8、活动自然结束。
说明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两点: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2、学会相互评价。 整个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所定的目标,小朋友们都陶醉在了优美、活泼的音乐中。经过老师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学习音乐、深入的感受音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孩子们的身心如鱼得水,一直都沉浸在快乐中。尤其是在游戏和唱歌比赛环节,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5、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3、感受歌曲和谐快乐的情绪,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背景图、音乐。
2、幼儿已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动物和我们人类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却急急忙忙想要离开它们的家,这是为什么呢?
2.教师出示《小动物搬家》图片,幼儿观察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环境受到了污染,所以小动物的家园遭到了破坏,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无家可归。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
1.师:小动物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了这样,心里非常难过。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2.教师用小动物的语气说歌词,并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小兔说:“请留一片绿草给我”;小鸟说:“请留一片蓝天给我”;小鱼说:“请留一片清泉给我”;大熊猫说:“请留一片森林给我”。
它们齐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3.师:听到了吗?小动物们说的多好呀!它们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啊!老师也把小动物的话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我们都是好朋友》,老师把小动物希望的家园唱到了歌曲里。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
4.师:你听到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师:老师用歌声把小动物们的家园唱出来了,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地方是谁的家呢?(教师出示绿绿的小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背景图)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然后把小动物送回它们的家园,好吗?
6.教师边弹琴边唱第二遍歌曲。
7.师:谁愿意来送小动物回家?请个别幼儿上前,集体念歌词把动物图片送到相应的位置。
8.师:刚才小朋友把小动物们送回家送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教师放音乐,幼儿集体学习歌曲。
9、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把小动物送回到自己的家园了,那它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为它们庆祝一下吧!幼儿再次集体歌唱。
10.师:真好听,小动物还想听小朋友唱这首歌呢,我们再来一遍,怎么样?幼儿集体歌唱。
11.师:我们也是动物的好朋友,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园了,那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快乐的)现在我们就用快乐的歌声把小动物的喜悦唱出来吧!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请第一组小朋友唱小兔,第二组小朋友唱小鸟,第三组小朋友唱小鱼,第四组小朋友唱大熊猫,最后两句集体唱。
(三)创编歌词,拓展思维。
1.师:在这些美丽的家园里,除了歌里唱的这些小动物,还有很多的动物朋友呢!看,又来了一群小动物!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2.师:现在我们能不能将这些小动物编到歌曲里来唱一唱呢?幼儿看图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3.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小动物,现在请小朋友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好吗?幼儿自由创编。
4.请个别幼儿上前创编歌曲。
(四)延伸:
师:在自然界中,不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有其他的,像花草呀、、树木呀、山水呀、微生物呀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们,保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居住的地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得更美好!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26、长大做什么(学前班语言互动优秀教学设计)
长大做什么(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诗歌,知道各种职业与人们的关系。
2、有长大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幼儿想像力。
4、鼓励幼儿努力学习。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6、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职业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激发幼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你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吗?他们是怎样工作
的呢?
2、请扮演各种职业的教师分别讲述自己的工作。
3、抽图片讲述。
每个幼儿抽一张图片,并讲出图片上的人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小结:你们的爸爸、妈妈有的当医生,专门为病人治病、消除痛苦;有的当老师,
4、启发幼儿说说自己长大以后干什么,鼓励幼儿现在努力学习,只有学到真本领,长大以后才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志向及原因。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实现美好的愿望。
5、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组织幼儿讨论交流:
诗歌里说小朋友长大了做什么?
当发明家做什么?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发明了什么?你想发明什么?
当技术员(清洁工、解放军……)做些什么?
幼儿学念儿歌。
6、 总结评价,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现在我们的年纪还小,不能去实现那些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激发幼儿长大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教育幼儿努力学习。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创编诗歌。
27、学前班综合活动《我换牙齿啦》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背景:
5、6岁时正是幼儿换牙的时期,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牙齿的话题,同时,龋齿问题在幼儿中也严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本班开展《我换牙啦》的主题学习活动。由于这一内容较为枯燥,因此我们着重在教学形式上下工夫,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是从孩子熟悉的事例入手,帮助幼儿体验龋齿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从而逐步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二是利用实验材料、图片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牙齿的一般常识,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
2、懂得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的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习惯。
3、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中张贴“保护牙齿的资料”,展示有关保护牙齿的图片、照片等
2、牙齿模型、牙刷、小镜子、食物(饼干)、龋齿形成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牙齿
1、谈话:(1)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请已经换过牙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过程。
(2)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幼儿以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展讨论。
反思:幼儿对于换牙己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活动中教师集中了幼儿零星的经验,使经验更完整,谈话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相关的知识。教师通过幼儿同伴之间的谈话与讨论,唤起孩子对换牙的回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探究的欲望。
2、数牙齿。
(1)把准备好的小镜子发给幼儿,请幼儿拿着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数一数自己有几颗牙?
(2)观察自己的牙齿,看看有几颗牙齿掉下来?其他的牙齿怎么样?
反思:本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吸引幼儿,淡化了说教。老师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观察与探究的时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幼儿的认识水平都得到发挥,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3、讨论:牙齿活动了怎么办?怎样保护刚刚长出的新牙?乳牙还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怎么办?
反思: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幼的交流讨论,在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在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换牙现象。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老师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保护牙齿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不经意中,幼儿的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结合学过的儿歌《刷牙歌》,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刷门牙竖刷几下,左边、右边各刷几下,向左上右上刷几下。
反思:故事、儿歌等作品的艺术形象有很强烈的榜样力量和感染力,幼儿很喜欢模仿,这些榜样对幼儿具有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通过学习一首朗朗上口的《刷牙歌》,效果会比枯燥的说教好很多。幼儿在儿歌中自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科普知识的教育。
2、学习《刷牙歌》
(1)欣赏歌曲,教师给歌曲按刷牙顺序加入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刷牙。
反思: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幼儿在意识上接受了,所以他们变得愿意刷牙,喜欢刷牙了。
三、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1、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3)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反思:本环节通过吃饼干来吸引幼儿,淡化了说教。让他们吃饼干,然后利用小镜子观察,引导他们说出,从刚才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人只要吃过东西,牙缝就会塞食物残渣。通过师幼的对话交流,纠正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在气氛热烈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幼儿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通过课前调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反思:经过课前调查和课堂上的讨论,幼儿了解了蛀牙的危害,以及几种保护牙齿的方法。并且知道了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由于许多孩子都有保护牙齿的常识,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师幼互动进行得比较顺利。】
四、活动延伸:
1、给娃娃家里的娃娃刷牙。
2、鼓励幼儿早晚刷牙,看看谁的牙齿保护得最好。
反思:本环节通过布置任务——给娃娃家里的娃娃刷牙,看看谁的牙齿保护得最好,以这样真实可行的方式,来督促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来引导他们过健康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活动反思: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我换牙啦》这一主题活动,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注重从生活中生成教学资源,像“照镜子、吃饼干、演示刷牙”等等都是在生活中生成、提炼的教学资源。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教学使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幼儿刷牙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提高。
其次,教学过程呈开放性,让幼儿充分参与活动,让孩子在有趣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使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向我们展示了乐学的可行性。
第三,这是一个开放的主题,体现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他们生活中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吸收到教学内容之中。一方面体现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的因素,从而使教育对生活进行改造,如本主题中通过早晚刷牙促使孩子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也在这类教育中突出生活的特点,如随机自然地在相应的游戏环节中开展刷牙的练习活动。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幼儿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把他们的生活经验变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这样科学活动就变得富有生活气息。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去,唤起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具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喜欢学,乐于学。
28、学前班《快乐的小松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活动背景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时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身去玩、去尝试、去探索。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
2、录音机和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开始局部:"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
(评: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
2、基本局部:
(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发明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评: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方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①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
②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协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
③"比比谁的身手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
(评: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小松鼠"采松果
启发幼儿说出冬天来了,"小松鼠"要协助妈妈一起准备很多松果,幼儿四散跳到场地两边的"树林"采松果,进一步练习跳的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
(评:这一环节,充沛利用了场地上的自然资源,以真正的树林来吸引幼儿,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4)"小松鼠"运松果回家,综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动作。
(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特设了三座不同的桥,一座又低又宽,一座又高又窄,还有一座是带斜坡的。过桥时还要求幼儿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儿确实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时,原先严肃、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绚烂的笑容,这说明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
3、结束局部: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评: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趴在羊角球上,摇来摇去,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
活动评价
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坚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中既有自由玩球的分散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采松果时,还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别性,特设了远近两条路线,注重了个体差别。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充沛提高。
3、充沛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发明性地玩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能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松鼠妈妈的身份贯穿活动,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锻炼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小伙伴的掌声、加油声,给胆怯的幼儿增加了胆量,使他们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
29、学前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在长大,了解“长大了”的含义。
2、感受长大了的喜悦。
3、欣赏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西瓜、天线宝宝、调查表、双面胶和课件
学生准备:几张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如小鞋、小帽子、小衣服)、苹果造型的硬纸片
活动过程:
一、长大了,我快乐
师:(出示一张婴儿照片)同学们,这是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瞧,多可爱、多漂亮,大家猜猜他是谁?
生:仔细观察照片,猜猜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谁。
师:(故作神秘)他到底是谁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1、2、 3” ,让他自己走出来好吗?
生:数1、2、3。
师:这位小朋友与照片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生:他长大了。
生:他长高了。
生:他长胖了
师:我们也和这位小朋友一样,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在许多人的关心、爱护下一天天成长起来。
师:请把你们搜集的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拿出来吧!
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
师:这里有三件衣服(一件婴儿时的衣服、一件上幼儿园时的衣服、一件现在的衣服)。(师指着婴儿时的衣服和上幼儿园时的衣服)你们看这两件衣服还能穿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穿了?
生:小了。
生:廋了。
师:是啊,小小的一件衣服,就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成长足迹。
师:除了衣服,还有哪些物品也能说明我们长大了?
生:我们小时候使用的物品。
师:请把你带来的小时候使用的物品在小组内介绍一下吧。
生:小组内介绍自己小时候使用的物品。
师:谁愿意把自己小时候使用的物品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这是我小时候使用的奶瓶。
师:你现在还使用奶瓶吗?
生:我现在不用奶瓶了。
师:你为什么不用奶瓶了?
生:因为我长大了。
生:这是我小时候用过的磨牙棒。
师:你现在还用磨牙棒吗?
生:我现在不用磨牙棒了。
师:你为什么不用磨牙棒了?
生:因为我长完牙了。
师:同学们展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出生证,他清楚地记录着李帅小朋友刚出生时的体重、身高,我们请小主人来读读吧.
李帅:介绍自己出生时的体重是3千克、身高是50厘米。
师:你们知道3千克有多重吗?
生:不知道。
师:捧出一个西瓜,这个西瓜正好3千克,你小时候就跟它一样重。请你的好朋友来抱抱它吧。
生:抱起西瓜。
师:那你再抱抱他,看他现在的体重怎么样?
生:吃力地把他抱起来,好重啊!
师:你为什么抱得这么辛苦呀?
生:他长大了。
师:是呀,你看,他现在都这么大了,哪能不重呢?
师:你出生时3千克,那你知道现在自己多重吗?
生:我现在16千克
师:你们知道他刚出生时有多高吗?
生:我刚出生时有50厘米。
师:大家比画一下,50厘米有多长?
(生在比画的时候,师拿出一个50厘米高的天线宝宝,立在那位同学的身边,大家看了十分惊讶)
师:那你知道自己现在多高吗?
生:我现在有120厘米。
师:(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请同学们拍着手跟老师一起来读儿歌。
鞋子小了,脚长大了;裤子短了,人长高了。
妈妈说我变样了,我高兴得拍手笑了!
师:对比小时候和现在,你有哪些变化?咱们先来填好成长表,然后在小组说一说。
生:独立填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我的成长
我的变化 小时候 现在
身体
生活
学习
其他方面
师:同学们长大了,个子长高了,身体也长壮了,而且还学会了许许多多的本领,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二、我能干、我快乐
师:有一位小朋友叫淘儿,他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我们来看他的故事吧!(多媒体演示情境故事)
生:观看情境故事
师:淘儿真了不起,不用父母接送,自己能独立上下学,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师:淘儿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帮助父母做家务,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长大了。
师:长大的你有哪些变化?
生:我自己袜子。
生:我会弹钢琴。
生:我会跆拳道。
师:对呀,在一天天的成长中,你们学会了许多本领,养成了许多好习惯,这也能说明你们在长大。
师:现在你了解自己吗?老师想考考你们,一起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小小档案卡。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都很了解,你对其他同学了解吗?
生:了解
三、别人眼中的我,我快乐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师:说明游戏规则,把自己的档案卡折一折,放到前面的盒子里,老师将其随意分给每个小组,游戏在小组内进行,一人抽出一张签读,其他人来猜他是谁。
生:做游戏。
师:你想知道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吗?现在我们就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别人。
师:采访别人时,你知道要注意什么?接受采访时又要注意什么?
生:汇报采访别人的注意事项和接受采访的注意事项
师:采访他人要有礼貌、注意倾听,并作好记录。接受采访时,要多说别人的长处,说缺点要真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生:自由采访,然后作简短汇报。
四、本领树上本领多,我快乐
师:同学们,成长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呀!我们在成长中学会许多本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梦想,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本领苹果”挂到“本领树”上吧。
(师制作一棵大树贴在黑板上,作为本领树)
师:同学们请在苹果上写下自己会做的事和未来想做的事。(多媒体播放轻快的音乐)
生:在苹果上写下自己会做的事和未来想做的事
师:请把写好本领的苹果贴到树上。
师:苹果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多,我们的本领也越来越大,把自己的心里话回去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让他们竖起大拇指来夸夸你。
五、健康成长、永远快乐
师:从今天的学习中,老师知道了你们不仅长高了、变重了,还学会了许多知识,养成了好习惯,这些也能说明你们长大了。更重要的是,你们知道要去关心他人、体贴父母了。老师衷心地希望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感谢父母,快乐成长
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加入我们的感恩系列活动中吧!我们在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的同时,更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怎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呢?把我们的成长快乐记录下来吧,课后让我们来为自己设计一本“成长相册”,记录下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把它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吧。
教学反思:
1、本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了解自己,使他们充满自信。“长大了,我快乐”,真实地体会自己在长大;“我能干,我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别人眼中的我,我快乐”,让学生加深彼此的了解,并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本领本上本领多,多快乐”,让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强自信心。处处贯穿“成长快乐”这一主线,结尾处更升华了情感,感谢父母,学会感恩!
2、在课上,自始至终都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为此请学生猜一猜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谁,看一看这个小朋友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成长的历程和成长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了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3、我认为自己还重视与学生的对话,注重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在课上,努力做到将自己融入孩子们当中,谈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中的乐事。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调整上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发言面不广,有好多学生是想说而不敢说,因此,课堂“冷场”的局面还是发生了。本是一节轻松快乐的思品课,而因为这样的原因出现了遗憾!还有,在板书设计上,还应该追求新的思路,不能光顾及了多媒体而忽略了板书的作用!
30、学前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
2、能大胆地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和表达。懂得运动能使身体暖和,冬天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加体育锻炼的经验。
2、故事图片,小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1、 老师:“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不怕冷的大衣》。请小朋友先猜一猜,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样的大衣呢?”请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2、 老师:“你们想得都很棒!让我们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看看故事里的不怕冷的大衣和你们想得一样不一样。”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 教师边出示图边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在故事结尾时提出:“猜猜姥姥会说什么?”请小朋友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地猜想,并请幼儿说一说理由。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姥姥对陶陶说:“你浑身冒汗,不就像穿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吗?陶陶拍了拍脑袋说:哦,我明白了,原来妈妈说的不怕冷的大衣就是让我多做运动啊!”。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奶奶、妈妈说运动是不怕冷的大衣?”可请幼儿说说自己运动后的感受,使其理解运动能使身体出汗,变暖和,感受奶奶、妈妈想法的有趣独特。
4、老师:“小朋友们,刚开始时你们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吗?这个结尾真有意思,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
(三)、看图分段讲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老师生动讲述前两幅图后提问:“小兔子为什么不肯起床?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2、讲第3幅图:“小伙伴们为什么笑啊?”
3、讲第4幅图:“在去姥姥家的路上,陶陶做了什么?他滑了一会儿雪后,感觉怎么样?他做什么了?”
4、讲第5幅图。
(四)、集体讲述故事。
1、 教师和幼儿一起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2、小白兔:“小朋友,你们讲得真好!我给你们带来一本书,书里面有故事《不怕冷的大衣》,你们可以边看图边讲,也可以给好朋友讲一讲。”
3、幼儿自由讲述。
反思:
勇敢,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存在于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表现中。4--5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和意志力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有害怕黑暗,害怕疼痛,害怕寒冷与困难等表现。主题“勇敢的我”当中有一活动内容《不怕冷的大衣》其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运动能让自己暖和起来。 2. 初步运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儿歌内容。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抛给了孩子一个问题“天气冷吗?这么冷的天气里你会做什么事?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自己暖和起来?”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他们想的办法基本上是借助现代技术产物了来保暖。之后我又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什么是不怕冷的大衣?”请幼儿之间可以共同的讨论,并随着小兔子的想得到不怕冷的大衣而跑去奶奶那里去过程发现到底什么才是不怕冷的大衣。这期间引导孩观察小兔子的身体变化。从而使孩子知道运动能使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加体验运动的好处,活动后我带小朋友一起到户外活动。鼓励幼儿在寒冷的季节里要勇敢的战胜寒冷。
31、学前班音乐活动教案设计《小兔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可乐瓶若干,塑料圈人手一个,斜坡一个,杂物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运动:兔子舞
师戴头饰: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音乐起)
2、基本动作:游戏《狼来了》
师:这儿真美,我们在这儿安家吧!(取下圈,放在地上当家)我们还有很多粮食没搬,得把它们搬到仓库里。(指定一个地点为仓库)示范:走到场地一侧,取一件物品,用双腿夹住,跳到仓库处放下,再继续。(请个别幼儿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在搬时一定要用夹物跳的方法。)当大灰狼出现时,小兔要立即在塑料圈中蹲下,大灰狼走了,再继续搬东西。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练习两次。
3、游戏:小兔搬家
师:大灰狼真讨厌,经常欺负我们,我们还是搬家吧。
讨论:怎样把这么多的东西都搬走?引出夹物跳。
(1)造新家
兔妈妈介绍路线,与几只小兔示范夹物跳的搬家方法:背着圈跳过小树林(可乐瓶搭成),褡个新家,将粮食放在指定位置,再冲上山坡,跳下,返回原地。
(2)搬家
(音乐起)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沿路线搬家。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为小兔鼓励、加油。
4、整理活动:
师:哈,终于搬完了,这里很安全,大灰狼再也不会欺负我们了!(幼儿做高兴状:耶!)
真累呀,让我们放松一下吧!(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天快黑了,妈妈给你们讲个《小兔搬家》的故事吧!(幼儿边听故事边作休息状结束)
32、学前班音乐游戏教案设计与反思《快乐的小矮人》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的重音和延长音,想像并用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乐曲内容。
2、喜欢参与音乐游戏,尝试用幽默、诙谐的动作表现乐曲内容,并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乐曲、 图谱、 利用废就材料制作小矮人的劳动工具、 幼儿熟悉白雪公主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题,(教师扮演白雪,幼儿扮演小矮人。)
白雪:“狠毒的皇后太可怕了,今天我不想一个人在家,我能跟你们一起上山劳动吗?”
小矮人:(幼:“好吧!”)
白雪:“太好了,那我们出发吧!”(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出发了)
唱: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人,许多小
矮上山劳动,多么快乐呀!(歌曲《印第安人》改编)
二、欣赏乐曲,想像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乐曲中的“重音”和“延长音”。
(一)感知乐曲中的“重音”。
1、听音乐找“重音”。
白雪:“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干活了,知道我们一会儿拿着工具要干什么吗?”(幼儿看过白雪公主的vcd故事知道小矮人在挖水晶或挖宝石。)
白雪:“水晶埋在很深的岩石里,我们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挖出来,听听音乐中哪些声音特别象小矮人用力在挖水晶的声音?”(完整欣赏乐曲。)
白雪:“谁能模仿小矮人挖水晶的声音?小矮人每次找到水晶都挖了几下?”
2、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重音”节奏
(1)介绍重音:
白雪:“你的小耳朵真灵,很快就听出了特别重的小矮人挖水晶‘咚咚咚’的声音。在乐曲中象这样特别重的声音叫‘重音’
(2)请个别小朋友创造性来表现重音
(3)集体表现
白雪:“现在我们也来挖水晶,我们可要认真听,听到特别重的声音时就有节奏地挖水晶,可别挖错了让别人给挖走了。”
(二)感知乐曲中的延长音。
1、听音乐找延长音。
白雪:“小矮人挖了很多的水晶,会用什么工具把水晶运进山洞呢?”( 幼:“用小推车把水晶运进山洞。”)
白雪:“谁的力气大?请你来表演推很重的小推车。”
白雪:“我们来听听音乐中哪个音特别象是在推很重的小推车?”(听音乐)
白雪:“谁听到了推很重小推车的声音,请你来模仿推车的声音?”
白雪: 你们为什么觉得这个音像是小矮人在推车呢?(幼:“因为这个音拉得很长”。)
2、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延长音”节奏
(1)介绍延长音:
白雪:“象这样特别长的声音叫‘延长音’
(2)创造表现:个别、两两合作表现
(3)集体表现:
白雪:“瞧,刚才我们挖了这么多的水晶,我们先用小推车把水晶运进山洞吧!”(听音乐打节拍,进行到“重音”和“延长音”。时用节奏动作表现)
四、引导幼儿理解图谱。
(一)教师一边指图一边读图,引导幼儿模仿小矮人有节奏地走路。
白雪: “瞧,这张图谱中也藏着小矮人劳动时故事的。图谱上的脚印表示什么?”(幼:“小矮人在走路”)“一个脚印表示走一步。我们也来试试吧!”(幼儿在座位上模仿。)
二)根据乐曲结构合作认识图谱。
白雪:还看到了什么记号,这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
(三)引导幼儿读图谱。
1、教师指图,放慢速度哼唱乐曲旋律,引导幼儿读完整的图谱。
白雪:“一天,小矮人快乐地上山挖水晶。准备——出发了......”
2、教师指图,听音乐引导幼儿读完整的图谱。
白雪:“现在小矮人要跟着音乐出发,速度会变得更快。准备——出发......”
( 四)引导幼儿看图谱,发现图谱中每一乐段 “延长音”记号“逐一增多”的规律
白雪:“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小矮人每一次挖到水晶时推车的次数都不一样,你们发现这里面的规律了吗?”
白雪:“为什么延长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个呢?”(幼:“因为水晶越来越多,需要的车也越来越多。所以延长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个”。或车上的水晶越来越重,所以延长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个。”)
五、游戏:幼儿用肢体语言有节奏地表现想像中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一)教师读图谱,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想像中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白雪:“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中的小矮人一起去挖水晶去吧!”
二)拓展幼儿想像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动作、表情的表现力。
1、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工具用相应的动作表现使用工具。
白雪:“其实小矮人挖水晶的方法有很多,劳动工具也有很多,”(依次出示小矮人不同的劳动工具。如:扫把、锤子、铲子、镐子等。)
1) 听哼唱旋律,请几位幼儿集体表演用扫把——扫、用锤子——锤、铲子——铲、镐子——挖等动作,(如白雪:“我发现前面<后、左、右、上、下>岩石缝里有水晶,我们选择一把好用的工具把它挖出来呢?比比谁的动作更搞笑、有创意。”)
2) 听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模仿并加以提升。
白雪:“你们喜欢谁的动作,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动作的创意、夸张、表情来评价。)“我们一起来学学。”
2、引导幼儿尝试用幽默、诙谐的动作表现小矮人不同的走路和推车动作。白雪:“小矮人很可爱、干活时很开心。不仅是挖水晶,就连走路和推车动作也是很搞笑的。比比谁的动作最滑稽哦。”(教师哼唱,请几个幼儿来表演)
三)幼儿手持劳动工具,尝试用幽默、诙谐的动作完整表现小矮人的劳动情景。
白雪:拿上工具我们继续挖水晶吧!
六、劳动结束。
白雪:“今天我们挖的水晶真多,晚上我给你们做苹果派吃,快收拾好东
西我们回家吧!”(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回家了)唱:“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人,许多小矮人劳动回家,多么快乐呀!”
七、活动延伸:(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表演音乐中所表现的不同情景。
听音乐:请四个幼儿来表演小矮人推车的情景,(第一乐句请一人推车,第二乐句时加一人帮忙推,依次类推)其他幼儿表演小矮人走路和挖水晶的情景。按音乐的发展,一组在表演时另一组保持造型不动。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特点是创设游戏情景,通过声势训练感知、理解、表现音乐内容和特点,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本活动《快乐的小矮人》是原大一班泽宏老师续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之后生成的,与奥尔夫音乐游戏相结合的活动,活动时所用的小矮人劳动工具是原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成的,孩子们很是喜欢,我觉得这个活动的动机和选题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于是在我班讲述了故事《白雪公主》,孩子们对其中小矮人可爱、滑稽的形象和性格特别感兴趣,便丰富了小矮人的歌曲律动进场。音乐游戏《快乐的小矮人》就是小矮人上山挖水晶时的劳动场景,孩子们应该会特别喜爱。同时音乐是奥尔夫音感训练曲之一,该曲主要是让孩子感知“重音”和“延长音”,该曲节奏感强,曲调欢快、幽默,其音乐结构特点非常符合小矮人挖水晶劳动时的场景特点。如:用“重音”表现小矮人挖水晶时发出的声音。用“延长音”表现小矮人推小车的声音。特别是每一乐段的“延长音”都比前一乐段多一个,巧妙的表现了小矮人水晶越挖越多需要的小车也越来越多或小矮人水晶越挖越多小车越来越重的情景,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
1、感受乐曲中的重音和延长音,想像并用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喜欢参与音乐游戏,尝试用幽默、诙谐的动作表现乐曲内容,并在此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
快乐学习是《纲要》中提出,并大力提倡我们要做的。而技能的目标也贴近我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预教中中一班目标比较快地完成,但两个班的层次我没有考虑到,我班的小朋友听音的能力还比较弱,之前应该丰富孩子听的能力,我觉得在自己班上目标完成得还不够好,孩子注意到了游戏的快乐,忽视了听的能力,我想如果放到大班开展这个活动,孩子们会表现得更出色。
33、学前班语言活动《好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2.感受好朋友见面时的快乐心情,尝试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3.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 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活动准备:
1.挂图;小朋友的书。
2.小狗、小鸭的头饰若干。
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回忆与好朋友见面的情景。
你有好朋友吗?见到好朋友时,你的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好朋友见面时都会有不同的问好方式,有的握握手、有的抱一抱、有的会鞠躬说“你好!”
你见到好朋友时,会怎么问好?
2.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挂图,告诉幼儿小动物见到好朋友时也很高兴和它们是怎么问好的。
教师朗诵儿歌两遍,告诉幼儿儿歌名称。
教师再次朗诵儿歌,提问:
两只小狗见了面,怎样问好?为什么它们要互相亲亲鼻
幼儿学念儿歌数遍。
3.听儿歌录音,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说说什么动物见面了,再根据动物的特征创编互相问好的方式。(如:两只小象见了面,伸出鼻子勾一勾)
5.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说儿歌边表演找朋友。
课后反思:
1.这个活动很切合幼儿入园时开展,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可是到了幼儿园,孩子要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针对这一现象,我选择《好朋友》对孩子进行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幼儿对本活动很感兴趣,活动游戏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
3.在创编儿歌的环节中,由于幼儿年龄偏小,想象还不够丰富。
34、学前班音乐游戏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复习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学会游戏方法,复习踵趾小跑步。
3、复习模仿小动物走路。
4、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懂得对人要有礼貌。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6、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磁带《多快乐》、《拍手歌》《找朋友》
2、木偶鸭,由专人表演
3、小鸭、小兔、小乌龟图片各一张。
4、小花小星同幼儿人数。
(二)知识准备:
幼儿熟悉游戏的歌曲《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多快乐》挥动小花、小星愉快的跑进活动室。
2、复习律动《拍手歌》
(二)基本部分
1、木偶表演,引出课题
2、请幼儿听游戏歌曲《找朋友》来熟悉歌词,听后提问
(1)歌曲(游戏)的名字叫什么?
(2)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歌词。
4、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复习踵趾小跑步。
5、请几名幼儿和教师一起做示范。
6、幼儿和教师一起游戏。
7、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模仿图片上的小动物走路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教育幼儿对人有礼貌
2、幼儿随音乐《多快乐》拍手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找朋友》是幼儿园教材小班音乐教本中的一个邀请舞。《找朋友》这首歌曲可以说是一首流传广泛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刚入园,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并不是十分强烈,而对游戏却十分偏爱的特点,将《找朋友》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中增强节奏感,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引起幼儿对游戏的浓厚兴趣,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设计了两种游戏方法,一种是以舞蹈动作走路找朋友,一种则是以模仿几种小动物如小鸭、小兔走路找朋友,并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另外我还设计了与台下老师握手,请台下老师一起游戏这一环节,烘托课堂气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整节活动幼儿兴趣浓厚,笑声不断,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35、中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春雨沙沙
活动名称:音乐——春雨沙沙沙(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
2、学会看节奏谱。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节奏谱、钢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大雨小雨》、《母鸭带小鸭》、《笑一个吧!》。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鞋匠舞》、《学做解放军》、《母鸭带小鸭》
二、基础部分
1、出示节奏谱,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你们知道上面的这些XX表示什么意思?(介绍节奏)你会拍吗?请你们看老师拍打一次节奏,(教师示范)。
3、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一起拍打节奏。(师幼一起拍打节奏)
4、老师示范的把节奏合着拍子范唱一遍。
3、老师和幼儿一起来把这首节奏普一起唱一遍。
三、学唱歌曲。
1、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那你们知道春天这个季节经常会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下雨)
3、你们知道下雨是什么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
4、雨水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都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幼儿说出雨水的作用)
5、雨水还会唱歌呢?它会唱一首名叫“春雨沙沙”的歌。你们想听吗?(教师范唱)
6、那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哦!听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
7、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8、春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沙沙沙)
9、那我们一起跟着节奏谱来说说吧!
10、种子在干什么?(在说话)
11、它怎么说?(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12、你们说得可真好,那你们会唱吗?我们来试试看好吗?
13、真不错,春雨又开始在下了,这回它又是怎么说的呢?(哎哟哟,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13、那我们也试着把它唱出来吧!
三、学唱部分
1、老师先边弹边唱,让幼儿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2、老师清唱一遍。
3、那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一遍好吗?看看谁唱的最好听了。
四、总结部分。
表扬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能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声。
效果分析:
在本次音乐活动里,首先在上这堂课之前,利用散步的时候带幼儿进行观察春天的万物生长,以及春天的天气变化,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树木与花草在春天这季节里有什么特征。有了之前的铺垫,在活动里,小朋友们都能够把我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出来。有了节奏谱小朋友们对节奏也掌握的很快,歌词很有意思他们也一下子就记住了,但是很多小朋友会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歌词唱反。
36、小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猫捉老鼠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2、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老鼠的胸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老鼠》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2、大猫来了
(1)听辩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老鼠的?(再次听辩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游戏:猫捉老鼠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老鼠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活动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色彩鲜艳的树木、花丛等道具布置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在巩固歌词、熟悉歌曲最后一个音为抓、逃信号的规则后,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教师通过变化玩法,不断添加新的刺激与挑战,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们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个个跃跃令人令人欲试,热情高涨。
37、学前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与反思《锅碗瓢盆交响曲》
设计思路: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乐音,节奏与生活具有形式上的同构。通过通感可以感受和了解生活中所蕴含的音乐。我们将美术、音乐、表演、创作等形式加以融合,用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熟悉的形象、动作,启发其艺术灵性,为幼儿开辟一种艺术感受和表现的创作空间,运用不同的形式把感受到的节奏表现出来。我们发现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以及动手操作的过程里,所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态度、真实的情绪和情感。通过活动,幼儿们不仅感受到生活艺术而且也得到了快乐的体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使幼儿感受厨房的工作以及厨房的节奏。
2、通过音乐,启发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动作和声音。感受节奏的美。
3、通过运用厨房用具,创作表演厨房的工作,表现生活中的节奏,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4、安全教育——使用厨房的用具,要注意安全。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6、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厨具和餐具:不同材质的锅碗瓢盆(铝锅、塑料盆等)、筷子、碗、盘、勺、瓢、菜板、擀面杖、捣蒜器、打蛋器。
2、道具:背景图、录制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服装:厨师的围裙以及帽子
活动过程:
一、感受与体验:厨房序曲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厨房,了解厨房的叔叔阿姨都做些什么。)使幼儿初步了解厨房的工作,激发幼儿对厨房中的兴趣。(记忆训练)
1、教师请幼儿回忆厨房的情景,并进行系列提问:
(1)叔叔阿姨工作的地方叫什么?
(2)叔叔、阿姨在厨房里是怎样工作的?
(3)你看到了什么?
(4)说一说厨房用具的名称。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最好可以一边学动作,一边发出相应的声音)
二、神奇的韵律
(通过播放音乐听一遍,启发幼儿感受厨房的节奏和生活中的节奏,发现节奏的生命力。)
1、教师引领幼儿倾听不同节奏的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每段的音乐节奏像在厨房里做什么?并随音乐作出动作。(让幼儿联想生活里还有什么动作也是这样的动作)
2、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自由表现自己。
三、厨房交响曲
(在桌子上放各种家庭中的厨具)
1、教师将幼儿带到已经布置好的厨房场景中,那里有很多真的厨房用具,让幼儿说出其名称,这个用具可以做什么。有一些危险的用具应提示幼儿注意安全。(播放音乐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具,分别模仿出使用各种用具的动作。)
2、教师随机提问幼儿在做什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工作不同,一起随音乐演奏厨房交响曲。
教学反思:
“锅碗瓢盆交响曲”属于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形式贴近幼儿情趣。将音乐的节奏与生活中厨房的情景相联系,将艺术教育形式回归生活。尤其是活动由浅入深,从感受到体验,从生活再现到音乐表现。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认知事物的规律。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突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
38、中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太阳喜欢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
2.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教学准备:
1.图片。
2.已有观察秋景的经验。
3.音乐《太阳喜欢》,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次我们去秋游,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
走过水果摊位时,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二、学唱歌曲
1.欣赏第一遍
老师把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歌曲里面的相应歌词。
2.原来太阳喜欢谁,就会送给它漂亮的颜色(出示图片)
3.听老师来唱一遍
你觉得你一句唱的最特别,一起练一练。
4.我们也来唱一唱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
5.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提醒幼儿用抒情的愉悦的声音来唱
三、创编歌词
1.除了歌中唱的,太阳还会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呢?
幼儿说到的,教师就在白纸上简笔记录下来
2.再集体唱一唱
3.请个别幼儿自己创编,并且尝试自己唱出来
创编4句为一组,集体完整的唱一遍
4.给歌曲取一个好听的适合的名字,师幼集体讨论得出“太阳喜欢”。
四、活动延伸:刚才是老师帮忙记录了小朋友创编的句子,接下来小朋友自己去座位旁用勾线笔在白纸上画下太阳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然后拿着图谱去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课程中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了解到孩子对各类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把目标定位第一条是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第二条是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同时这第二条也是本次的重点,鼓励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曲式,并大胆的进行创编新歌词,从个别幼儿创编集体演唱逐步提升到个别幼儿能独立用歌曲的旋律演唱新歌词。通过这有趣的编一编、唱一唱活动,加深孩子对水果和蔬菜的认识,喜欢上音乐活动。
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顺畅的过渡每个环节,保证孩子轻松愉快的活动着,掩去了教授的痕迹。第一环节老师帮助他们回忆秋游的情节,孩子能很快说出那天的所见所闻,重点说了看到的许多水果和田野中的蔬菜,这环节是为下面第三环节自编歌词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在欣赏老师按见闻编的新歌,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这不露痕迹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学会的新歌。
第三环节考虑到中班孩子记忆能力的特点,我借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创编的新歌词,这样相对降低了自编自唱的难度。孩子在想到新歌词后,尝试唱时,能够凭借图形帮助,直接演唱整首歌曲,而不需要一边唱一边回想自己刚才创编的歌词。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轻松体验到自己创编新歌的乐趣,在愉快的活动中把老师预设的重点自然掌握,减轻孩子学的压力。
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后来在孩子都争抢着创编新歌词的高涨热情中结束本次活动,并顺畅的把孩子的热情延续到下面的延伸活动中。最后延伸活动中孩子能很快的画出自己想到的新歌词,高兴的轮流唱给老师听,主动去唱给好朋友听。
39、学前班音乐教学设计《你的眼里有个我》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和跳跃,在互相对视中唱出眼睛中的“你,我,她”。
2、喜欢歌表演,能用眼神和动作自然地表现。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你好!你好!xx老师你好!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弹奏歌曲,幼儿自由结对互相看对方的眼睛,并说说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 ——幼儿说:我看到了我自己……
——教师小结:xx小朋友的眼睛可以看到xx 小朋友,也可以在xx小朋友的眼睛里看到别的东西,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
2、现在请小朋友来听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教师用歌声告诉幼儿:“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
3、幼儿面对面坐,幼儿根据歌曲内容手指着自己和对方,跟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4、小朋友现在会唱这首歌了,那我们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教师小结:老师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就叫它《你的眼里有个我》吧!
5、那请小朋友再来唱一遍这首《你的眼里有个我》的歌吧!
三、创编歌表演。
1、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用动作来表示这首歌,你们会怎么做呢?
2、教师弹奏歌曲,教师示范。幼儿再结对进行歌表演,前面两句互相看眼睛,最后两句面对面拍手击掌,中间两句可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3、幼儿分组创编歌表演,引导幼儿以睁大双眼、眯着眼、眼睛一开一闭等方式,表现诙谐和幽默的情趣。
4、幼儿每进行一遍歌表演,便选择一位同伴结伴表演。
5、请愿意表演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与大家交流。
四、歌曲创编
1、引导幼儿换一个角度,看看眼睛里有什么,把看到的东西唱到歌曲中去,教师举例如:“我的眼睛里有呀有棵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只鸟”等。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上画,鸟……
2、现在请幼儿创编,幼儿创编时,教师将幼儿说的东西画在黑板上。
3、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词代到歌曲中唱一次
40、学前班语言教案儿歌《八只小狗抬花轿》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学习并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2、利用不同的节奏学习朗诵童谣,激发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
3、理解词:山腰、抛。
4、在积极、友好地与同伴合作做中,尝试用动作、表情表现儿歌内容。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6、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并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理解词:山腰、抛。
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
2、音乐磁带:《抬花轿》;
3、道具:两顶花轿;小狗头饰若干,老虎头饰若干,扇子2把。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音乐,学一学抬花轿的动作,稳定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电脑演示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童谣内容。
⑴“这是什么?”(花轿)“这么一顶漂亮的花轿是谁坐里面的呢?”(老虎)
⑵“是谁来抬花轿的?”(小狗)“有几只小狗啊?”(八只,请幼儿数一数)
引出儿歌内容:“八只小狗抬花轿”。
⑶“老虎坐在轿子里干嘛呢?”(摇扇子)“老虎坐轿把扇摇”。
⑷“你们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狗摔了一跤)“几只小狗啊?”(1只)“哦,一只小狗摔一跤”
⑸“那老虎怎么样啊?”(老虎对它踢一脚)
⑹“你们说这只老虎可恶吗?”“小狗怎么样呢?”(“小狗气得汪汪叫”)“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气的时候怎么叫 的?”
⑺“看看老虎这个时候在干什么?”
⑻“小狗抬轿到了哪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⑼“小狗齐心协力想了个什么办法?”(“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2、完整学习并理解童谣内容。
(1)放课件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儿歌的内容。
(2)幼儿边看动画片,边集体说出儿歌的内容,教师提示幼儿。
(3)集体完整地念一遍诗歌,教师用动作提示。
学习词语“山腰、抛”
3、用各种节奏学习朗诵童谣,要求幼儿能够准确的记忆儿歌的主要内容。
4、根据儿歌内容表演。请小朋友分别扮演“一只老虎”和“八只小狗”其他人念儿歌。
5、幼儿自由组合、分成两组来表演儿歌内容《八只小狗抬花轿》。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活动的效果,教育幼儿要关心同伴,不欺负弱小。
2、幼儿听音乐做抬花轿的动作出活动室休息。
附:儿歌:
八只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摔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教学反思
在上课过程中,我设计肢体语言:抬,坐轿摇扇,题,睡觉,想办法,嘘,抛,摔,大笑等一系列动作,果然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我生动的读完童谣时,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开心的笑着,他们一边学着某一句话,一边学着动作,积极性特别高。这样带着动作学习,孩子们学习不仅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学习的速度明显有了提高。
由此我觉得,肢体语言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适时,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及时发现,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会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但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们虽然很喜欢,但是局限在积累不多,动作的表现力还不够,很多地方要暗示火直接的演示孩子们才会表达,自己的创新能力还较弱。
41、学前班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诗歌《大自然的话》教案反思
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大自然景象教学挂图、诗歌图谱各一幅。
4、拍摄的大自然景象图一套。
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
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语言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学挂图,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花、草、树木、白云、太阳、荷花、小河┉)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2、欣赏诗歌。
a、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师: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b、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c、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d、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师: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⑶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师:《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揭开诗歌外的形象图谱)
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
e、组织幼儿看图谱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幼儿尝试仿编诗歌2—4段内容。
a、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大自然的话。
师: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发现感受到大自然的话?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b、幼儿进行仿编。
师:我用诗歌的形式把我发现的大自然的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来用诗歌的形式说说你发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好吗?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小朋友才能听动大自然的话,课后你们可以把你们观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三)结束部分
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你们可以去了解了解,再来告诉我,好吗?
这首诗歌科学知识趣味性很强,可以借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在课前利用了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大自然有规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四季的变化特征,动植物的变化,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教学反思:
教学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通过本次语言教学活动,我班孩子对大自然的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也从中学会了一些创编诗歌的技巧,并知道只要爱学习肯动脑筋,细心观察,勤于积累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话。
42、学前班音乐教学设计:新疆好地方
教学目的: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2、学习节奏型:XXXXX并能为新疆歌曲打出节奏。
3、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垫步、前踏后撤、三步一抬、拍手托帽。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
1、维吾尔族服饰。
2、新疆节日欣赏VCD;音乐、音箱。
3、节奏乐谱、打击乐器:铃鼓。
4、果园布置场地。
教学重点:新疆舞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体会新疆舞的动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跟随音乐《爱我中华》配合简单的舞蹈动作进入活动场地并欣赏完歌曲。
谈话:
1、大家好,谁能唱两句《爱我中华》的歌词?
2、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3、教师介绍自己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阿拉木汗。
二、进行部分:
1、欣赏教学VCD,初步体会新疆的风俗人情,尤其是盛产的水果。
2、提问: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想去新疆做客?我们维族人能歌善舞,所以小朋友也要学些东西才可以去呢!
3、出示节奏乐谱,学习基本节奏,拍手练习。
4、运用铃鼓为音乐打出节奏。
5、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6、跳着舞蹈《阿拉木汗》登上去新疆的飞机。
7、走进果园。提问:我们新疆怎么样?
8、为幼儿送上新疆服装。
9、在音乐《新疆好》中去采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并互相说说来到新疆的感受。
10、介绍双人舞的邀请办法。
11、幼儿运用手中的道具进行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结束部分:
1、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真是好听。小朋友在进行舞蹈的时候,相互表现得非常友好、团结,所以我们跳得才更好,要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各民族之间也应怎样?
2、请幼儿邀请爸爸妈妈进果园跳舞,《达阪城的姑娘》结束活动。
43、学前班语文教学设计:认识b和p
教学目标
1、学会b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p分别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声调拼读音节及bp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初步了解如何读轻声。
5、认识“爸、妈、我”三个生字,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区别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练习带调认读音节。
课时安排:
一、复习
1、“韵母树”认读6个单韵母。
2、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3、听音抽取自制的拼音卡片。
二、导入新课
拼音王国里面不光有韵母家族还有声母家族,我们已经学习了单韵母就是为了跟声母相拼。在拼音王国里面声母总在韵母的前面带队,韵母跟在声母的后面,而且拼音王国里面还有一个规定,就是不能给声母带小帽子,只有韵母可以带。也就是说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能拼出一个音节。如果我们学会了声母和韵母,掌握了拼音方法,那么我们自己就能认识很多很多的汉字。今天,我们要学会2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拼音的方法。我们先来看看老师这里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1、能够根据图上bá、pá两幅挂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2、初步学会bp两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及口型。
3、初步学会bp与单韵母的拼音。能够知道一口呼的拼法。
三、学习声母b、p
(一)学习声母b
教学声母b。
1、看投影说话,引出b: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学生练说:“小朋友正在认真地听广播”或“拉出天线听广播”
师小结引出,小朋友听得可认真啦!广播的“播”声母是b。在拼音格中板书:b
2、教学b的发音,记清形。
声母发音时,要注意:学声母,看口形,听清音,记住形。
(1)教师范读,讲解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突然张开,读得轻又短。
(2)记字形:覆盖b在收音机上。“b”像什么?(b像一个大肚子,b像个6,等等发散思维的训练)教顺口溜加强记忆:右下半圆bbb,小朋友们听广播。
(3)书写:b是一笔写成,先竖再弯。结合四线三格的位置讲解。老师做动作,看着就是b,像不像?请小朋友一起做。
教学声母p。
声母b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长得和他有一点像,b是个大肚子我们都知道了,他的这个朋友啊,有个大脑门儿,大家看啊,(边说边写),并做动作,像不像?他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二个声母p
(1)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看。讲解发音要领:发音时,双唇紧闭,突然张开,把很强的气送出,用小手感觉一下。发出p的声音,要轻而短。
(2)请学生读,开小火车。
(3)bp对比读。看老师读bp时有什么不一样?(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对比体会b、p哪一个读起来有一股气送出。)
(4)记住形:想象p还像什么?(p像一只气球。p像停车的记号。p像个反写的“9”。)教顺口溜加强记忆:右上半圆ppp,是谁过节把水泼。
(5)指导书写,并抄写。p的笔顺是一笔写成。
(二)教学p和a的拼音。
1、看图说话,引出pá。
2、教学音节,谁能说说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第几声?标声的小帽子为什么只在á的头上?p却没有?
3、半扶半放:pá发音时,我们应该先→摆好声母p的口形,然后→很快把韵母á连上去。一口气读出,就是pá。组词读:爬山的“爬”。
4、举一反三,拼读卡片。p—ā→pā趴着的趴p—á→pá爬树的爬p—à→pà害怕的怕
4、区别b和p的发音
(1)老师示范,启发学生注意:老师发b的音时纸会怎样?发p的音时纸会怎样?
(2)学生自己练习发音。
5、启发学生记忆字形。
(三)教学b和a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请你连贯起来说一说。
2、仔细看图,小朋友拔了一只怎样的萝卜?(小朋友用力地拔出一只大大的红萝卜。)
3、卡片演示,两音相碰。b—á→bá
拼音的时候,前面的声母要念得轻短,后面的韵母要带调读,读得响亮。声母和韵母很快地连起来读,就成一个音节了。拼音的口诀是什么?小朋友一起说: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四声练习:b—ǎ→bǎ
(四)课中操。念儿歌:
小白兔,小白兔,
两只耳朵高高竖,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44、学前班音乐优秀教案:新疆好地方
教学目的: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2、学习节奏型:XXXXX并能为新疆歌曲打出节奏。
3、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垫步、前踏后撤、三步一抬、拍手托帽。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准备:
1、维吾尔族服饰。
2、新疆节日欣赏VCD;音乐、音箱。
3、节奏乐谱、打击乐器:铃鼓。
4、果园安排场地。
教学重点:新疆舞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体会新疆舞的动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跟随音乐《爱我中华》配合简单的舞蹈动作进入活动场地并欣赏完歌曲。
谈话:
1、大家好,谁能唱两句《爱我中华》的歌词?
2、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3、教师介绍自身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阿拉木汗。
二、进行局部:
1、欣赏教学VCD,初步体会新疆的风俗人情,尤其是盛产的水果。
2、提问: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想去新疆做客?我们维族人能歌善舞,所以小朋友也要学些东西才可以去呢!
3、出示节奏乐谱,学习基本节奏,拍手练习。
4、运用铃鼓为音乐打出节奏。
5、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6、跳着舞蹈《阿拉木汗》登上去新疆的飞机。
7、走进果园。提问:我们新疆怎么样?
8、为幼儿送上新疆服装。
9、在音乐《新疆好》中去采摘自身喜欢的水果并互相说说来到新疆的感受。
10、介绍双人舞的邀请方法。
11、幼儿运用手中的道具进行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结束局部:
1、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真是好听。小朋友在进行舞蹈的时候,相互表示得非常友好、团结,所以我们跳得才更好,要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各民族之间也应怎样?
2、请幼儿邀请爸爸妈妈进果园跳舞,《达阪城的姑娘》结束活动。
45、小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小牙刷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词与间奏的交替,初步学唱歌曲。
2、探索牙刷敲击的方式和声音效果,体验敲击牙刷所带来的乐趣。
3、有控制地使用牙刷来进行扮演。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刷牙的经验。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把牙刷,一只茶杯。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早上起来先干什么?用什么刷牙?怎样刷牙?”请一幼儿上来拿着牙刷刷牙,教师演唱歌曲。
(二)、倾听歌曲,感知歌曲旋律。
1、幼儿模仿着刷牙,一边倾听老师的演唱。
2、欣赏教师的边演边唱,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
(三)、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借助教师的提问,幼儿跟说歌词。
2、尝试随音乐伴奏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3、幼儿边模仿刷牙边学唱歌曲。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让幼儿手拿牙刷来表示歌曲(在间奏处用牙刷刷牙、拍手等)。
(四)、探索牙刷敲击物体的方式和声响,体验敲击牙刷所带来的快乐
1、幼儿尝试用“牙刷婴幼儿”敲击不同地方发出的声响来表示。教师注意在歌曲的歌词和间奏处用动作提醒幼儿,幼儿在间奏处进行敲击。
2、幼儿取出“茶杯”探索用牙刷、茶杯相互敲击发出的声响来表示歌曲的间奏。
(五)、完整扮演歌曲。
46、中班音乐教学设计《青蛙学唱歌》小蝌蚪找妈妈主题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大“荷叶”一片、钢琴、虫子一串、青蛙指偶两个(老青蛙、小青蛙)。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荷叶,激发幼儿表现音乐的兴趣。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师: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吧!
2.幼儿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
(1)感受微风中,荷叶带来的感觉。
提问:风吹来了,你们感觉这是什么样的风?轻轻的风吹过来,荷叶怎么动?
小结:微风吹来,荷叶轻轻地摆动。我们可以我们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来表示微风。
(2)感受强风中,荷叶又带来怎样的感觉。
提问:这是什么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和微风中的荷叶有什么不同? 小结:强风吹来,音乐变快,声音变高,荷叶动的很快。
3.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区别青蛙妈妈、小青蛙声音的变化。
(1)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狂风过后,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唱歌,你们听!这只青蛙唱得真好听,还有节奏呢!
××▕××▕你好!你好!×××▕×××▕真高兴!真高兴!
(2)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青蛙妈妈、小青蛙。
播放音乐,你们猜一猜哪个是小青蛙唱的歌,那个是青蛙妈妈唱的歌?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是轻轻细细的,青蛙妈妈的声音是粗粗的。
4.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完整演唱歌曲。
(1)幼儿尝试完整演唱,表达小青蛙对妈妈的的感激之情。
提问:小青蛙感谢谁?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
(2)幼儿再次演唱歌曲,表现青蛙妈妈快乐飞翔。
4.边模仿边游戏,引导幼儿在合作游戏中演唱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提问:刚才小青蛙到了谁的家里?她是怎样做的?
(2)幼儿在传递游戏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提问:小青蛙又出发了,传到你的手里,你会怎样做呢?
小结:快乐的小青蛙,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捉害虫,让我们一起去学一学吧!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课件的运用上,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更加深了孩子对亲情的感受。
47、大班音乐教学设计《小树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小树叶、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教师播放《小树叶》音乐,带领幼儿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2.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幼儿,歌曲讲的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师演唱歌曲
(4)幼儿跟唱
(5)幼儿学习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①分组对唱
②男女对唱
③领唱
④歌表演
活动延伸
制作树叶书签
附:歌曲:小树叶
48、小班音乐教学设计:池塘边的小水鸭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歌词谱,学唱歌曲《池塘边的小水鸭》 。
2.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和旋律,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重点难点
理解歌词谱内容,能根据提示用较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鸭子的叫声及习性。
物质准备:环境创设,歌词谱,音乐《池塘边的小水鸭》,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故事导入——《池塘边的小水鸭》。
1. 听故事,认识歌曲中的主人公,提炼歌词内容。
师:清晨,太阳缓缓升起,一只小水鸭溜溜达达来到了池塘边, 饿了,肚子咕噜噜得叫起来了,怎么办呀?(鼓励幼儿帮小水鸭师:池塘里游上来一只大河虾小水鸭一瞧,嘻嘻嘻......
高兴坏了,啊呜一口咬住虾,咕嘎咕嘎咕咕嘎,真好吃呀。
提问:(1)故事中是谁出来玩了?(小水鸭)小水鸭是怎样叫的
(2)小水鸭来到了哪里?(池塘边)它来池塘边干什么呢?(
(3)小水鸭肚子饿的时候看到了什么?(看到一只大河虾) 它对大河虾做了什么?(张开嘴巴咬住虾)
(4)吃到了大河虾小水鸭发出了怎样的叫声?(咕嘎咕嘎咕咕过渡:这池塘边发生的一切,被树上的小鸟看到了,小鸟
把它看到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一)借助歌词谱提示,学念歌词。
1.熟悉歌词谱内容,幼儿根据提示跟读。
(1)小水鸭,叫嘎嘎,池塘边,来玩耍。
(2)看见一只大河虾,张开嘴巴咬住虾。
(3)咕嘎咕嘎咕咕嘎,咕嘎咕嘎咕咕嘎。
(4)咕嘎咕嘎咕咕嘎,咕嘎咕嘎咕咕嘎。
小结:乐曲中最后一句有两条黑线两个小黑点,这个叫做重复词要重复演唱。
2.幼儿尝试借助歌词谱提示念儿歌,记歌词。指导要点:
如幼儿无法独自念出歌词,教师可适时提醒或重复带读一遍。过渡:这么有趣的歌词,小鸟还给它配了好听的旋律,变成了一水鸭》,一起来欣赏。
(二)闻乐静听,学唱。
1.欣赏。
2.结合歌词谱提示,练习跟唱。
(1)集体演唱。
(2)分组演唱。提示:
绿色歌词部分为绿队,黄色歌词为黄队,轮到哪个队哪个队在一起代表黄队绿队一起唱。
(3)交换组演唱。
过渡:这么有趣的歌,只是听听唱唱就太可惜了,我们来试一试把歌曲玩起来。
(三)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1.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跟唱并学做动作。
(1)小水鸭,叫嘎嘎,池塘边,来玩耍。(左臂向内平折,右胳起,手部虎口张开模拟鸭子嘴巴。)
(2)看见一只大河虾,张开嘴巴咬住虾。(双手握拳置于眼睛上下伸出食指代表一只虾,右手虎口开合夹住左手食指。)
(3)咕嘎咕嘎咕咕嘎,咕嘎咕嘎咕咕嘎。(左右手掌跟相对开合
(4)咕嘎咕嘎咕咕嘎,咕嘎咕嘎咕咕嘎。(动作同上)
过渡:小朋友们学的可真快,一只鸭子自己玩可没有意思。不如友,和他一起玩吧。
3. 合作演唱,游戏。
(1)幼儿自己找朋友与朋友合作进行演唱及游戏。
过渡:小三班的小可爱可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玩了吃饱了也玩好了,它想下个蛋,谁想知道答案?拉手围圈最快坐诉他。)
三、结束部分
(一)游戏:鸭子下蛋,完整表演。
玩法:幼儿围圈坐,两腿伸直,将沙蛋放置在大腿中间,边演唱唱全部结束听到“咚咚咚”三声结束音时,分开双腿将沙蛋漏下活动延伸:在音乐区进行乐器表演。
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我以讲故事的方式作为导入,小朋友们听的非由于提问时是连续性提问,导致幼儿出现了对故事模糊不清的状事时可以间断性讲述故事并提问或者做一些手势引导幼儿回忆故
相关文章
-
学前班音乐教案新疆好地方
-
大班音乐律动《摘果子》(新疆舞)教学设计反思
-
大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中班音乐《新年游》教学设计反思
-
教学设计小班音乐《蔬菜王国里的好朋友》反思
-
小班音乐游戏《好玩的长短音》教学设计反思
-
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活动《过新年》反思
-
学前班音乐游戏教案设计与反思《快乐的小矮人》
-
学前班音乐教学设计《你的眼里有个我》教案
-
学前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与反思《锅碗瓢盆交响曲》
-
学前班音乐教案设计《小兔子》
-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
大班音乐课歌曲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大班音乐《电影的好搭档》反思
-
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高效地学习――《好事情》教学设计简介
推荐文章
-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青蛙回家
-
感受民歌的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采茶扑蝶
-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习惯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音乐教案:小鸟爱妈妈
-
感受音乐的旋律的教学方案:木偶
-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的音乐活动教案:有趣的五线谱
-
让孩子学习遵守游戏规则的音乐教案:机器人
-
音乐活动《炒米粉》大班教案
-
大班音乐教案《小蜜蜂》反思
-
大班音乐课教案《小小兵》反思
-
大班音乐教案《熊与石头人》
-
多动不等于多动症
-
校园行黑板报
-
亲近你的职业
-
讽刺老公对自己不好的句子251句
-
全国家长学校教案 数学活动设计趣味接龙反思
-
教学设计小班社会跳跳糖反思
-
肛肠病医院形象朋友圈文案36句
-
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朋友圈文案40句
-
简单有意义的公司名称1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