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

首页 - 大班主题教案

大班教案《我会看时钟》设计与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29 10:42:01 A+

大班教案《我会看时钟》设计与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我会看时钟》设计与教学反思

1、大班教案《我会看时钟》设计与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 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反思:第一环节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第二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三环节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第四环节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2、大班教案《我会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身体动作的多样变化和特征。

  2、画出属于自己的不同姿势。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 、人形图片若干,范画一张。

  2 、活动手册美术第一页、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对身体的了解

  1、你们的双手双脚能怎样?身体能做出那些动作呢?

  2、说说看法,将动作用身体表现出来。

  二、我会变

  1、肯定幼儿动作。

  2、请一幼儿用身体摆出各种姿势,师幼共同在黑板上画出该动作。

  3、在幼儿想象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范画图案加以引导。

  4、鼓励幼儿想出更多不同动作,以记录的方式在黑板上做标记。

  5、结合已知动作,感知手脚的多变。

  6、将想出的动作画下来,看看谁的动作“变”得最多,与别人的不一样。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绘画要求:应运用圆形(表示头)、长方形(表示手和脚)进行作画。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静交替,层层递进。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致比较高,较好的实现了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将自己动作一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

3、大班教案《我会交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能使用文明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与同伴交往,并成为好朋友。

  2.尝试用询问、记录的方法,了解和获取朋友的信息。

  3.体验与朋友一起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布偶:狐狸布偶一个

  2.事先排练好布偶剧《狐狸贝贝找朋友》

  3.记录表、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布偶表演《狐狸贝贝找朋友》引出课题。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狐狸贝贝吗?为什么?最后他为什么没有交到朋友?

  总结:因为他是一只没有礼貌的小狐狸,它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不会友好地与别人交往,不会等待,所以他最后没有交到好朋友。

  2.回忆交朋友的经验。

  提问: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

  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请几位幼儿说说好朋友的名字。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好朋友的名字的? (询问)

  你是怎样和他成为好朋友的?

  3.尝试用询问、记录的方法收集好朋友的信息。

  (1)学习礼貌的交往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交往。

  师:今天呀,坐在这儿的除了大(7)班的小朋友,还有许多其它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互相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吗?要想成为好朋友,必须先要知道对方的姓名(出示表格指出姓名栏)、班级(指班级栏)、电话号码(指电话号码烂)、爱好即他(她)喜欢些什么?(指爱好栏)这样你才方便和他交朋友。

  师:那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呢?(询问)

  像小狐狸贝贝那样询问吗?(师示范小狐狸贝贝无礼的样子调节气氛)

  那应该怎样做呢?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请两对幼儿上来表演)重点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注:如幼儿出现微笑、点头、友好地牵对方的手等肢体动作及时表扬(如:XXX小朋友还用了XX动作,如果是我我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

  幼儿集体学习“请”、“你愿意吗”等礼貌交往语言以及礼貌的肢体动作。

  (2)学习用询问记录的方法记住朋友的信息。

  师出示表格,讲解表格的用途及记录方法

  师:那等会儿,我们就用这些友好的方法来交朋友。瞧,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支笔和两张表格(再带领幼儿认识一下表格的内容)。好,现在就请小朋友带上你的表格和笔去找朋友吧,记住要把小朋友的信息记录下来哦。

  提醒幼儿可以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如有幼儿主动去找,师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孩子也去找,如:XXX小朋友他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呢,真棒!

  (3)介绍自己交到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相关信息。

  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小朋友?请你介绍一下你今天交到了几位朋友,把你的好朋友一起请过来吧。(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游戏:套圈

  我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就跟好朋友一起手拉手,来玩“套圈”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我从这几方面来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个活动过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个、记录表、铅笔若干。教具虽简单,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

  2. 教育对象的选择:活动的主题是“我会交朋友”,为了拓宽孩子的交友范围,我选择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忧孩子们会不会去与其他班的幼儿交往,后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交往非常雀跃,这让我深悟:教学要敢于尝试。

  3.游戏的选择:选择“套圈”游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戏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巩固刚刚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时游戏有一个角色的分配,这又让幼儿学会了协商和合作,并且体验了与朋友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主动交朋友的情感。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特别是在交友和游戏这两个环节,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孩子还主动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做到大胆询问、主动邀请、合作协商,不因对方是老师而拘谨。

  本次活动由一位幼儿的一句问话:“老师,什么是爱好?”让我看到了活动的不足之处,“爱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太书面化了,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我也有稍作解释,但还不够详细具体,以后在教学中考虑问题还要再全面些,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4、大班教案《我会自己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了解黑夜,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 通过故事和体验,了解黑夜并不可怕,逐渐适应并喜欢黑夜。

  3. 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材料准备:

  PPT、音乐、调查表、有学号标注的笑脸人手两个、记号笔、大拇指;事先了解班级孩子一个人睡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这是什么时候?——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

  2.大家怎么了?——关灯、睡觉了

  小结:睡觉是件舒服的事,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身体得到休息。

  二、调查交流

  1.出示调查表,调查幼儿独立睡觉情况

  2.交流:那你们为什么不敢一个人睡呢?到底怕什么?

  三、故事迁移

  有一只小老鼠也和你们一样。这是它第一次一个人睡,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它害怕黑漆漆的夜,总觉得那边的墙角有一个黑黑的大怪物,一想到这儿,他就吓得浑身发抖。

  小结:解决了小老鼠的问题,再来看看我们害怕的事!

  四、黑夜探寻

  教师边朗诵边播放夜景图(从森林——乡村——城市——小朋友的窗前,层层靠近)

  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黑夜!黑夜怎么样?

  五、再次选择

活动延伸:

  我们来一个约定,谁能每天都坚持一个睡,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把它张贴在班级的墙上。下次陈老师再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们有没有做到!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于这个活动的兴趣是很充足的,孩子们能够从头到尾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感受对于黑夜的害怕,体验从害怕到不害怕的情感迁移。当然,这只是大多数孩子一个思想上的转变,对于个别孩子的真正的不害怕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因此,我认为,在平常就可以多多跟孩子交涉此类问题,让孩子知道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一个人睡觉不害怕了,成为勇敢的孩子了。只有这样,孩子的进步才能够直接凸显出来。

5、大班教案《我是服装设计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运用绘画法是设计简单的服装,如:坎肩、裙子等。

  2、 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拼接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3、 知道废物利用,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各种废旧材料如:报纸、挂历纸、包装袋、塑料袋等;剪子、胶水双面胶、订书机;时装表演的录音磁带。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阅读幼儿用书4册第7页。

  3、 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3件。

  4、 时装表演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明星时装队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时装表演。”

  (播放音乐,幼儿模特队上场)

  2、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装的样式、装饰方法

  (1)师:“他们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这几件衣服一模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样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细观察。

  (2)探索装饰方法。

  师:“这些服装漂亮吗?怎样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儿自由回答)以魔术的方式把服装表的更漂亮。

  师:“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想象)

  3、 开拓幼儿思维,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节引入主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时装表演大会 ,小动物们小青我们去参加……。我们就来当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你们想为自己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服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收集的废旧物品,幼儿讨论想象)

  师:拿到一个塑料袋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服装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师:“先要怎么样?”(撕领口)教师示范。

  师:“然后呢?”(幼儿自由交流想象)。

  4、幼儿制作服装,教师适时指导。

  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

  师:“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看谁的想法最新颖,谁就是我们班的设计大师哦!

  5、幼儿穿上服装,自由评价。

  师:“你做得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呢?讲讲大家听一听?

  “你最喜欢谁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师幼共同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只有将幼儿生成的内容与教师的预设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动态中不断地调整,才能使活动更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幼儿自主选择废旧材料,运用剪、折、撕、画、贴等技能,充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炒作能力和想象力,大胆自由表现,设计出各自的服装。教师在活动中作了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者无疑增添了友谊,培养了互相帮忙的美德。

6、大班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知道时间的宝贵,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认整点。

  教学难点:能与同伴商量协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过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 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7、大班活动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为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准备。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认识时钟。

  2、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的认识时间,并区分整点和半点。

  活动准备

  1、时钟模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理解什么是时钟?

  1、开始时老师先唱一首时钟歌,听一听时钟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当当当,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出示时钟模型,看,我们认识它吗?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时钟?

  二、 认识时钟

  1、 认识钟面,看时钟上面有什么?

  有1—12个数字,两颗针,长针和短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这两颗针都是顺时针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

  2、 认识整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指着1点、9点、12点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的针。

  3、 认识半点,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点半。(指着1点半、9点半、12点半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半的针。

  4,幼儿都到钟面上进行练习,试着拨针认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学习时间,上学放学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8、大班教案《黑猫警长看粮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游戏中学习钻的动作,按游戏规则较迅速的躲闪及快速跑。

  2、活动中幼儿能灵活的钻与躲闪,有一定的灵敏性、协调性。

  3、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丰富对粮食的认知。

  物质准备:配课教师扮“黑猫警长”;热身、放松的背景音乐;皮筋围成围栏、黑猫警长头饰三个、沙包数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情境进行热身活动,引发幼儿活动兴趣,为钻、躲闪跑做动作准备。

  1、教师介绍游戏角色“鼠妈妈”和“鼠宝宝”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健身活动。

  幼儿四散做热身操,行进中融入走、变换方向跑、躲闪跑、钻山洞等动作。

  二、游戏“黑猫警长看粮仓”, 学习钻的动作,按游戏规则较迅速的躲闪及快速跑。

  1、带领鼠宝宝借粮并侦察黑猫警长的粮仓,自由探索钻的动作,掌握钻的要领。

  提问:你是怎么去侦察黑猫警长粮仓里有没有粮食的?那个动作最快?请你做一做. 教师示范与组织幼儿练习各种不同钻的动作。

  2、引导幼儿总结怎样钻得快并进行反复练习,初步掌握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

  3、以“鼠宝宝拿粮食-黑猫警长看粮仓”展开游戏情节,引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和躲闪跑,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第一遍游戏:围栏高度不变,练习钻和躲闪动作。

  第二遍游戏:降低围栏高度,增加游戏难度。重点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侧面钻“伸腿、弯腰、移重心,快速跑”的动作要领

  第三遍游戏:增加猫的数量,提高速度,遵守游戏规则,进一步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游戏规则:“鼠宝宝悄悄从围栏的四周钻进去,每次只能拿一袋粮食快速跑回家,注意快速躲闪,跑动的时候不要碰撞。 ”

  教师提示与总结:幼儿躲闪的情况、遵守规则情况和幼儿游戏时的安全问题。

  三、小老鼠与黑猫警长“和解”,进行动作放松。

  1、 游戏情境“黑猫警长饿肚子”,“鼠妈妈”引导“小老鼠”思考:“自己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使幼儿懂得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

  2、老鼠与黑猫警长和解,进行放松游戏,放松胳膊、腹部、大腿、小腿,后背等。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的效果是比较成功的,在整个活动中,以游戏情节发展为主线,丰富了活动内涵,黑猫警长是幼儿比较喜欢看的一个动画片,幼儿扮演着喜爱的白猫警士,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活动中教师扮演的黑猫警长,不仅从角色中能符合活动的情景,同时黑猫警长的角色位置能够较好的控制整个活动。

9、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活动反思:

  《指南》明确提到:我们要观察孩子的需要,解读幼儿,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我们关注的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做事拖拉,时间观念淡薄,同时,我们与家长沟通中也发现这些问题,我想这也是城里和乡下孩子共性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幼儿的时间和责任意识,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下乡。

  我发现《指南》在各领域的教育建议中,都非常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生活的同时实现学习和发展,本次活动除了对时钟结构及运转规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标2的制定与落实。

  通过《指南》的学习,在准备过程中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往我们一般通过集中活动之后,再让幼儿在分区活动中继续玩、继续巩固。这种方式我们一线老师都会发现幼儿的兴趣不长久,甚至老师精心准备的材料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现在,我们是大胆在活动之前与幼儿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闹钟并投放下去,这些形状各异又是自己喜欢和熟悉的闹钟能吸引幼儿充分去感知,自己去发现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关系,从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经验或需要,我们就有针对性帮助幼儿梳理,渐渐地幼儿就学会怎么去观察和怎么去解决问题,突出他们的主动性。活动课件的图片,采用他们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活动环节照片,这些是他们生活的再现,是他们熟悉的画面,所以,幼儿互动得非常好,能准确表述时间与生活环节之间的联系,。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思路,我是先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后,幼儿发现问题,然后我们老师帮助梳理的这么一个理念。在活动引入的设计,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进行。以一种很自然的生活对话,引出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抛给幼儿的是简单的“时钟有是什么用?”幼儿可能会出现一时的不解,引发不了幼儿的兴趣,换成通俗易懂的提问,不仅拉近了幼儿,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他们就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老师过多的语言解释。

  感性经验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幼儿有了这些感性的经验后,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游戏的方式认识时钟的结构和运转规律,如:找相同、比赛跑等等。紧紧抓住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联系时钟的整点,建立时间概念,突出活动的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促使幼儿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

  对时钟结构的认识幼儿还很兴趣,如:在“找相同”的环节中,每个时钟的分针、时针、秒针的运转规律是一样的等等,还需要他们继续观察、发现。时间的概念会在幼儿的不断操作和生活体验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儿通过这些活动能学会看点钟做事情,做到上学不迟到,做事不拖拉,做一个守时好孩子。

10、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时钟)

  二、认识钟面

  (一)观察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小钟?边玩边看边说,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说给同桌听,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观察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字;格子;针;(学生可能回答:有针、有数字格子等)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一短一长,一粗一细)

  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请你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3)请你试试拨动钟后面的齿轮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拨动钟面上的齿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都从1到12的顺序转的。

  三、认识整时

  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识,请看钟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3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

  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

  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都指到12)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

  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表扬)

  3、认整时

  师快速拔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学生回答。

  4、拔整时

  在钟面上拔出老师或学生所说的整时。

  四、整时的表示方法

  (一)认识电子表

  叮叮叮,闹钟响了,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该起床了,我们去叫醒她吧。打开书91页,看看豆豆的闹钟几时了。(7时)

  在她的床头有什么?(电子表)是几时?(7时)

  钟表上的时刻除了用文字来表示,还可以用电子表的方法来表示。

  (二)电子表的写法

  1、电子表中间有两个点,小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时,右边的数字表示分,当小点的右边是两个0时,就表示整时。

  2、书写的时候,写7,表示7时,再在右边竖着写两个小点,后边写两个0,就表示7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钟面的时间吗?

  (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订正

  五、两种表示方法的练习

  聪聪是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打开书92页,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边看边说,然后照着书上的样子,用文字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将钟面上的时间写在横线上。

  评讲,请一人上台介绍,聪聪几点钟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过或是差几时的情况

  出示六时的钟面,聪聪接到小明的电话: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过一时到我家来玩,请问聪聪几时去小明家?你是怎样想的?(6+1=7)

  吃过晚饭后聪聪回家了,回到家时还差一时到九时,请问是几时?(9-1=8)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用文字和电子表的方法表示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八、游戏巩固

  (一)看钟表说时间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品(拿出可爱的钟表图)喜欢吗?如果你正确说出上钟面

  上的时间,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师出示钟表图,生根据上面表示的时间说一说。)

  (二)找朋友

  1、接着第一个游戏,当学生说对后,教师再请学生为这些可爱的钟表找到与它时间相同的好朋友。

  2、这时,拿钟表图的孩子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着两种写法卡片的孩子上台,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对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综合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还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十、作业

  请你回家将今天学到的东西说给家长听,边说边拔钟面,出题考考家长。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1、大班数学课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3.增强时间观念,体验游戏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对认识时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课件,大钟、幼儿每人一个小时钟,实物投影仪,幼儿分组操作材料,大灰狼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课件,认识时钟

  引导语:如果我们要把圆变成时钟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小结:钟面上有1-12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这就是一小时。

  二、操作学习,认识整点与半点

  1.观察课件,认识整点

  小结:原来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

  a看时拨钟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

  c对应时间插卡d时间时钟对对碰

  3.观察课件,认识半点

  小结:当分针都指向6的时候,时针指向两个相邻的数字中间,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点半。

  4.观看课件“我的幼儿园半日生活”

  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三、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请小羊说出时间。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创作感悟: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知道时间的珍贵,懂得爱惜时间,特别是对于马上就要跨入小学大门的大班幼儿,开展此类活动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本次活动中,教师注意结合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增进幼儿对时钟的进一步了解,取得较好的效果。

  1.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阐明科学教学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幼儿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作为认识时钟的载体,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对学习、生活的很大帮助,真实体会到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从而激起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究新知。

  2.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共同合作完成,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给幼儿有一个交流表达机会,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主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教师是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不仅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而且在幼儿原由的知识层面上作了提升,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观。

  3.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不难看出,教师在活动中运用幽默、简洁的语言,留足时间反问,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分组练习则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了欢乐,让幼儿在玩中学的同时也巩固了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12、大班主题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朋友好动和喜欢表达、好奇心很强、喜欢动手操作的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课程,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2、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整时

  2、难点:认识半时

活动准备

  小闹钟、幼儿用的时钟模型6个、大的挂钟(去掉钟面和秒针) 、标有1、2、3……时间的手绘时钟

活动过程

  上课了,这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原来是邮递员送来了小咕咚送给小朋友的小礼物。(教师手拿礼物问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呢?请一个小朋友把礼物放到耳朵边听一听,然后让幼儿模仿听到的声音让小朋友猜是什么东西。——回答是闹钟)。闹钟是来干什么的?幼儿回答看时间、提醒我们该干什么了。

  对了,小朋友说得很棒,那你们想不想学习怎么来认识时间呢?——想

  教师将大挂钟挂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钟面,然后请幼儿回答他们看见什么?

  幼儿争先恐后的回答:有两根小棒、有些小点、小棒一个长一个短……

  教师总结:两根小棒分别叫分针和时针,分针长而细时针短而粗,钟面上还有12个小点,把钟面分成12个小格。

  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用呢?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然后请幼儿回答

  教师在挂钟上拔动分针跑一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教师反复操作几次,让幼儿能慢慢体会。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看见了什么。

  教师总结:时钟跳动一格表示过了一个小时,分针跳动一个表示跳动5分钟。分针跑一圈时钟跳动一格。

  教师将标有1、2、3……时间的手绘时钟挂在黑板上,讲解时针指到那里是几点。反复教幼儿认读,请小朋友认读。

  收回手绘时钟,利用挂钟让幼儿认读整时。

  请幼儿利用每个小组分得的时钟模型一个小朋友拔时间,其余小朋友认读。

  幼儿掌握了后,开始讲解半时的认读。

  将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点。拔分针到钟面的一半(即刻度6),让幼儿观察时针的变化。

  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当分针走到钟面的一半,时针也将走的两个点的中间。比如1点半分针指到6,时针走到12和1之间。多举几个例子让幼儿体会。

  教师随意拔一个时间(如2:30、3:30、5:30……),请幼儿认读。

  教师报一个时间,幼儿动手在时钟上拔时间,教师巡察。对每组的情况有个了解,再针对此练习。

  我们会认时间了,那知道了时间有什么用呢。(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那下面我们来学时间操好不好?(双手模仿时针和分针)

  小朋友起立,伸出双手。

  教师说:早上7点了(左手正向上代表分针,右手在大概7点的位置代表时针),小朋友该起床了。

  早上7点半了(左手指向6点的位置,右手指向大概7点和8点之间的位置),小朋友该吃早餐了。

  早上8点了,小朋友该上学了

  早上8点半了,小朋友该做早操了。(除了模仿时钟外,还要有做操的动作,伸伸腿、伸伸腰)

  晚上8点了,小星睡着了、小猫咪睡着了、小朋友也该睡觉了。(睡觉的动作)(此灵感来自于智慧树中的时间操)提高幼儿学习时间的兴趣和认识时间对人的规范作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

  时间到了10点30了(做完操后,教师看看时间说),我们的这节课也该结束了。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课后在户外游戏的时候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教师扮演老狼,有意识的模仿时钟报时,然后分组玩这个游戏,请幼儿来扮演老狼,将课堂中所学应用到游戏中,在游戏的同时加深幼儿对时间的认识。)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注意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本节课即有教师的讲解也的操作。更注重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动手探究的欲望,也让他们从中获得了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兴志很高,给了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允许他们出错,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本节课基本上做到了幼儿为主导,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感。在教学过程师幼儿的互动做得很好,幼儿的参与感获得了满足。

  由于本节课属于幼儿自己的时间较多,幼儿的自律性不是很高,有的孩子活泼得有点过头了,导致整堂课看起来纪律不是很好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得更好。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想需要的是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找幼儿的兴奋点,提起他们的注意。

  利用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喜欢表扬,在课堂上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小的粘贴或小红旗。分组比赛,在黑板上画一个台子,那个小组得到表扬就前进一格,看谁先到达顶点,这样即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又达到的教师的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多准备一些时间模型,让每个幼儿人手一个(利用幼儿美术用书上的《制作时钟》在课前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一个时钟)这样就让他们更多的参与进这课节。让每一个幼儿有事可做,那么这节课的课堂组织纪律将不用教师操心了。

13、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分钟有多长,在1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幼儿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在家及时提醒督促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14、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八、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2、懂得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钟面四个(7:008:009:0010:00)模型钟一个幼儿每人一只纸钟面、一日生活图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小明的秋游》,引导幼儿看时钟的兴趣

  二、和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游了吗?怎么没去成?

  2、他应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

  4、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讨论时教师及时出示四个钟面

  三、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正确辨认整点

  1、单独指一个钟面,认识分针、时针

  提问:钟面上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长的细的是分针,粗的短的是时针

  教师逐一指四个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幼儿辨认

  2、找一找四个钟面上的共同点,藏着什么秘密

  师:故事里提到的时间7点8点9点10点都是整点时间,你们发现在整点色时候,分针都是指着谁?

  小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钟

  3、教师指钟面,请幼儿说出整点时间

  四、教师拨时钟,幼儿指出错误

  教师先说出整点时间,然后将分针或时针拨错,然后请幼儿指出错误在哪儿

  五、教出示大钟,拨出整点时间,辨认整点时间

  1、教师将时钟藏于身后,先拨出时间,再出示

  2、请个别幼儿拨时钟,大家说一说是几点钟

  六、幼儿在纸钟面上尝试拨时间

  1、教师讲述自己起床、上班、下班、睡觉时间,请幼儿在纸钟面上拨出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一日生活时间,其余幼儿在纸钟面上拨出

  3、教师渗透早睡早起,有序生活教育内容

  七、看图画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1、教师出示幼儿生活情景图,并示范在钟面上画出整点时间,强调时针画短些、分针画长些。

  2、幼儿进行看图画指针活动。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6、大班社会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 、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个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四、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五、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老师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

  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六、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七、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八、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17、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我会看时间》含反思

  目标:

  1. 了解时钟的钟面等点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 学会看整点并能正确拨出,读出整点。

  3. 初步形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准备:

  实物钟2个,若干个钟面,若干个圆,若干个勾线笔,挂图。

  过程:

  1. 时钟的分类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的声音)我们听见闹钟的声音会做什么事?(起床)有几只小动物一起约好在7点的时候去逛商店,听见闹钟的声音都起床了,都到他们约好的地方集合了,约好的时间到了,可是小猪没来,你们说要不要等它呀!(要等)他们等了好久,小猪还没来,小动物只好走了,小动物们一起去逛商店了,他们来到了时钟店,看了很多种,也不知道买什么种,我们也来看看有什么钟。(banzhuren.cn)(欣赏图片)你们看过这些钟吗?

  小结:有小动物的是卡通钟,能挂在墙上的是挂钟,放在桌面上的是座钟,放在地上的是落地钟。

  2. 观察并认识时钟,分针及了解他们的运行关系和运行规律。

  师:刚刚我们一起看了这些钟,你们发现这些钟有哪些一样的地方?(上面有数字,有两根针)这两根针他们都有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分针,时钟)小结:钟的上面有两根针,一根短,一根长,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上面还有数字1-12,数字是怎么排列的?(小结:数字从向右方向从小到大绕一圈排的?

  师:出示时钟,你们看看时钟里的指针朝哪个方向转的?(向右)顺着指针的方向我们叫它的顺时针。看看老师把分针转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分针转一圈走12格,时针则走一格,就一小时,分针要走一圈才是一小时。

  3. 认识整点师:出示图,谁能告诉我图片上的钟几点了?分别出示12个不同时间的钟面,让幼儿说出整点和怎样写整点。

  师:小动物买好了钟都是回家,可是小猪还没来,它到底干什么了?我们去看看它在干什么?出示图片(睡觉)看看几点钟了(10点)小猪是一个不守时的小猪,我们不要学小猪,我们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早睡早起,就不会迟到了,我们学会珍惜时间,因为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

  4. 学拨整点森林里其他小动物看见他们买的钟都很羡慕,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看时间,小朋友帮帮小动物,好吗?老师拨时间,你们说,然后请小朋友来拨时间。

  5. 练习画钟面、时钟、分针6. 活动延伸做"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因为代表烟台市特级教师向全市教师展示的教学活动,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级试讲。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18、大班主题详案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

  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知道时间的宝贵,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认整点。

  教学难点:能与同伴商量协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过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仔细听:滴嗒滴嗒, 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

19、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过程:

  一、 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屈,老师.教,案,网"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20、大班优质数学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分钟有多长,在1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幼儿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在家及时提醒督促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活动反思】

21、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22、幼儿园大班健康《我会配餐》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我们大(一)班的幼儿自从听了一个与饮食有关的故事《胖国王与瘦皇后》后,对食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当看到班里有小朋友在进餐时仍有不爱吃某种食物的情况时,小朋友们常会学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教育同伴,如“不吃胡萝卜可不行,会像瘦皇后一样瘦的!”或是“不吃香菇,你就长不高了!”等。我发现小朋友们对食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认识只是片面地停留在不能对某种食物挑食、偏食的水平上,并没有从饮食结构上形成每种食物都要吃、营养均衡才会健康的饮食观念。针对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兴趣与实际发展水平及《纲要》中健康领域中的发展目标,这个健康活动就由此生成了。

  活动目标

  1、能将食物按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鱼.禽.肉.蛋类、豆类、薯类进行分类并统计在《我的营养中餐》配餐记录表上。

  2、尝试合理配餐,知道均衡的营养搭配对身体有益。

  3、体验自己配餐的乐趣。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将食物在配餐记录表上的分类、统计与讨论,并参考营师的“一餐食量推荐表”,知道均衡的营养搭配对身体有益。

  难点:在初步了解食物应合理搭配的营养知识基础上,将配餐记录表做相应地调整,从而学会合理、均衡地配餐。

  活动准备

  1、各类食物图片(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鱼.禽.肉.蛋类、豆类、薯类)

  2、《营养歌》、《健康歌》音乐;3、食物种类卡一套;4、托盘、水彩笔;5、《我的营养中餐》配餐记录表(每人一份);6、营养推荐表一份;7、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和幼儿做律动《健康歌》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将食物分类摆放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美食街”,请幼儿将食物按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鱼.禽.肉.蛋类、豆类、薯类分类摆放。

  2、教师与幼儿检验分类是否正确。

  (二)、幼儿为自己搭配一份营养中餐并按种类数量填入记录表

  1、介绍《我的营养中餐》配餐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2、请幼儿自由选择食物,为自己配一份营养的中餐,并将食物按种类统计在配餐记录表上。

  (三)、分享记录表,了解合理均衡的配餐

  1、分组讨论本组成员的配餐结果,并推选出配餐比较合理营养的一名幼儿与其他各组分享交流。

  2、出示营养师的《一餐食量推荐表》,结合幼儿的选择进行逐一讨论,了解合理配餐的营养知识。

  3、小结:通过营养师的推荐,我们知道了要让身体得到均衡的营养,吃得健康,每一餐每一类的食物都要吃,但不能吃得太多或太少,否则都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应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在了解食物应合理搭配后,请幼儿参考推荐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刚才搭配的中餐,哪些地方不合理,需调整。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重新配餐并填写在配餐记录表上。(教师放《营养歌》的背景音乐)

  2、配好餐点的幼儿将餐盘送到配餐间,请厨师做出营养美味的中餐。

  活动总结

  一节生动、有趣、的健康活动在小朋友们的积极参与互动中结束了,现做如下反思:

  在目标制定与达成方面,活动中我发现幼儿能将食物较准确的分类摆放,也能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讨论及对营养师推荐表的学习认识,知道均衡的营养搭配对身体有益。在尝试合理配餐上,通过记录表我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够自主地去调整自己餐盘中取多的食物或补充自己刚才没有选到的食物,因此 从活动的整体效果上来看目标的达成基本实现。

  在活动策略的达成运用方面,由于有了前期对食物名称及种类的的介绍、认识,因此,幼儿能较准确地将食物按种类分类摆放,也能根据自己的配餐情况,将食物按种类准确地统计数量并记录在配餐表上,同时,还能根据《一餐食量推荐表》对自己的配餐记录表做出相应的调整,活动效果较好。

2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时钟在说话》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在与家长交流时,听到家长担心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幼儿在5—6岁时就要开始帮助他们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指南》明确提到:我们要观察孩子的需要,解读幼儿,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我特设计活动《时钟在说话》,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孩子们对时间的关注,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与其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本节活动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诱.如把早起床、早餐、晚上睡觉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PPT和动画方式将1—12个整点都设计在本节活动中,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各环节观察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到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赋予枯燥乏味的科学领域教学“生命”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时间。

  2、能将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用处。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PPT、学具闹钟

  四、活动重难点: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猜迷语:一张大圆脸,没腿也没嘴。没腿会走路,没嘴能报时。(谜底:闹钟)

  2、教师出示钟表图片或实物钟,引导幼儿观察钟表。

  (二)、操作探索:

  1、认识钟面

  问:请幼儿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有数字,有指针)

  问:有多少个数字?数字是怎么排列的?(有12个数字,数字1~12是

  按顺序排列成一圈。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

  问:有几根指针?它们有什么不同?(两根指针,一根又细又长,是分针;一根又粗又短,是时针。

  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转规律,教师转动时钟,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

  交流小结: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圆,时针才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小时。

  2、认识整点

  将实物钟上的分针拨到“10”上和时针拨到“12”上,然后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几次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一个数字。

  介绍时间的两种书写形式,如1时和1:00都表示1时整或1点钟;4时和4:00都表示4时整或4点钟。

  3、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运用

  讨论: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如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晚上几点睡觉等。教师一边请幼儿说,一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帮助幼儿梳理一天中的几个重点时段。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一人扮演老狼,其他人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当出现整点的钟面图片时,请小朋友快速报时,当钟面上出现12点整时,小朋友快速报时并藏起来。

  活动反思:

  《时钟在说话》这节活动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整点,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为了提高幼儿对本节活动的兴趣,我采用PPT、演示法、讲解法和视频教学法,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活动目的。整节活动幼儿学得主动,活动氛围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了活动主题,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索的良好习惯。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6这两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数字1~12是按顺序排列成一圈。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圆,时针才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小时。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PPT中基本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书写形式,帮幼儿将它与生活中的整点链接,鼓励他们寻找生活中的时间。最后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赋予枯燥乏味的科学领域教学“生命”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示范讲解为手段,让幼儿从观察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辅助,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法、游戏法、演示法、讲解法和视频教学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24、大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宣传手册的成就感。

  2.能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示保护牙齿的方法。

  3.能自主与同伴分工、规划宣传手册内容并共同完成宣传手册。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保护的牙齿的方法。

  课件准备:“保护牙齿”组图;“宣传手册”图片。

  纸面教具:《护牙小卫士》。

  材料准备:彩色笔、黑色勾线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组图请幼儿说说保护牙齿的方法

  ——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作用?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

  二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宣传手册的内容与作用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2.出示图片“宣传手册”,引导幼儿了解宣传手册的内容与作用。

  三

  引导幼儿讨论宣传手册内容/表现方式并分工

  1.将幼儿分组,4-5名幼儿为一组。

  2.鼓励幼儿讨论宣传手册上的内容与表现方式并自主分工。

  四

  发放教具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合作完成宣传手册

  1.幼儿合作完成宣传手册,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介绍、交流小组作品。

  活动反思:

  《保护牙齿》这一课的教学主要要帮助学生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爱牙,护齿的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漱口,勤刷牙的良好习惯。了解保护牙齿的小常识,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牙齿。

25、大班歌曲游戏《大蛀牙》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感应特定节奏。

  2、积极参加角色扮演,感受快乐。

  3、初步认识钢琴键盘,加强黑键位置的辨认。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二、教学准备:

  1、鼓、琴槌、放大镜、打棒、娃娃、琴键垫、琴键卡

  2、故事挂图、VCD

  三、教学队形

  坐时半圆,游戏时散开。

  四、活动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

  1、老师敲奏鼓面,幼儿用各种步伐感应拍子。

  老师:现在我们要玩手和脚的游戏。请小朋友听着鼓声,用脚走出各种步伐。考一考你们能走几种步伐。

  2、老师敲奏鼓面,幼儿用流动的拍手感应拍数。

  老师:现在我们玩手的游戏。请小朋友听鼓声,听一听我敲了几次,你们用手拍出来(引导幼儿拍出流动的拍子)。

  (反思:在暖身活动中将本节课所要教给孩子们的特定节奏包含在里面,幼儿通过玩手和脚的游戏初步感应特定节奏,为下个环节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另外,经过暖身游戏能够有效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二)故事引导

  森林里的河马医生可出名了,他的诊所里总是挤满了病人。每一次河马医生都拿出秘密武器为病人治病。看,谁来看病了?(小花猫)它哪里不舒服了?(引导幼儿看故事挂图,互动讲故事)河马医生拿出他的秘密武器,唱起歌来,听一听,他唱了什么?

  (反思: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图片,创编故事,知道讲卫生、爱清洁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从而引出主题音乐,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三)歌曲游戏

  第一遍歌曲:请幼儿听歌曲讲了什么?

  第二遍歌曲:请幼儿听一听小花猫长了几颗大蛀牙。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手指表示每句蛀牙的次数。

  老师:请小朋友小声跟唱歌曲,唱到有大蛀牙的地方我们用手拍出来。

  第三遍歌曲:幼儿边听音乐大声唱歌边用琴槌敲出每句蛀牙的次数。

  (反思:幼儿分三遍听辨、欣赏乐曲,有利于幼儿更好的熟悉音乐的语词、熟悉音乐中的特定音效。老师通过让幼儿从:听——说——再听——拍出特定节奏——跟唱——琴锤敲出特定节奏,使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困难的学习本首音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间,愉快的学到了老师所要赋予的东西。)

  (四)角色扮演

  1、放大镜游戏

  老师:看看这是什么?我们用放大镜照照身体,发现了什么?

  老师:请你往放大镜上呵呵气,在放大镜上点一点。

  老师清唱,幼儿玩游戏。

  第四遍歌曲:幼儿呵气感应次数。

  (反思:幼儿在呵气感应次数的时候,能变唱边游戏,已经很好的熟悉了音乐的语词,以及特定节奏出现的次数,已经能够进一步的进行牙防所的游戏。)

  2、牙防所游戏。

  老师:我们来玩牙防所的游戏,牙防所需要哪些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医生、护士、病人的道具。请你们分成三组,轻轻地拿好自己的道具。

  老师和幼儿一边清唱一边练习游戏。

  第五遍歌曲:玩牙防所游戏。

  第六遍歌曲:换角色再玩一次。

  (反思:孩子们三人为一组进行游戏,第一遍音乐的时候在游戏进行时,孩子们专注于角色的扮演,并一心想着,音乐到什么地方我要敲下娃娃的蛀牙,而忘了唱歌,经过老师的提醒以及要求,在第二遍音乐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大声唱歌,按照角色进行游戏。游戏结束了,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一直要求老师再玩一遍。)

  (五)认识键盘。

  老师出示第一张小丑,引导幼儿: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有几颗大蛀牙?(两颗、三颗)

  老师:你们觉得小朋友的蛀牙像哪种乐器?

  老师介绍键盘:这个是钢琴键盘,有黑有白。白的叫白键,黑的叫黑键。你们看看黑键在钢琴上是怎样排列的?(两个黑键、三个黑键、两个黑键、三个黑键排列)

  老师:你能在琴键游戏垫上找出两个黑键吗?(幼儿依老师指令找出黑键组)

  老师: 现在听老师唱的歌词,请你在钢琴上用手指弹出黑键。听到“有两颗大蛀牙”时,你们用2、3指弹,“有三颗大蛀牙”时,你们用2、3、4指弹。

  幼儿练习手指感应黑键。

  (反思:钢琴一直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乐器,钢琴拟人化的长了蛀牙,孩子们感到新奇又好玩,他们都争着给钢琴宝宝找蛀牙,老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边找出黑键边让他们用手指弹出大蛀牙的特定节奏。)

26、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关系。

  2.学会看整点、半点。

  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1.设“钟表店”。

  2.时钟一组一个,纸制时钟人手一个。

  3.圆舞板、碰铃各18个。

  教学过程:

  1.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这些钟表什么地方时相同的?

  2.通过观察比较钟表上都有时针、分针,共有十二的数字及数字位置的排列规律。

  (1)师:每个时钟上都有什么?(时针、分针、1---12个数字)

  (2)师:比一比、看一看,分针和时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

  (3)钟面上数字的排列位置是怎样的?

  3.幼儿尝试活动。

  师:分针对准12走一圈,时针会怎样?时针走一格,分针会怎样?请幼儿拨动时钟试一试,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格,分针走一圈;相反,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格。)

  4.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1)教师边拨钟边告诉幼儿分针指在12字上,时针指在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时针拨在1 上,分针拨在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在1和2之间,分针拨到6。

  师:两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通过比较,幼儿认识半点,并掌握整点、半点之间的规律:整点时,时针指在每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

  5.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整点、半点。

  (1)游戏《打开收音机》

  师:谁听过收音机里是怎样报时的?让我们来听听收音机里是怎样报时的?(播放报时录音)

  师:我们开始玩游戏,教师拨时间到几点整,圆舞板组模仿收音机里的声音,发出“嘟,嘟,嘟…”5声,碰铃组“叮”的一声,响声停止后说“北京时间几点整”。大家试一试,5点整,7点整……

  如教师拨到几点半,圆舞板和碰铃组一起:“叮”的一声,响声停止后说北京时间几点半。大家试一试,1点半,2点半……

  (2)我们再玩个游戏:看谁拨得快又准。

  (幼儿人手一个纸制时针,教师说几点,幼儿用纸制时针拨出,看谁拨得快又准)

  6.教师小结结束。

27、大班美术活动《恐龙》教案与教学反思

  目标:

  1、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以绘画方式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

  2、幼儿能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大胆表现,提高想象力。

  3、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恐龙玩具、水彩笔、蜡笔、恐龙的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

  教师:“这是什么?他们生活在哪里?”

  “你们知道这些恐龙有些什么特殊的本领?”

  2、交流讨论

  (1)“你喜欢那种恐龙?”

  (2)引导幼儿说说各种恐龙不同的特征。

  (3)观看有关恐龙的视频,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恐龙不同的特征。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①引导幼儿根据恐龙的自身特征来作画。

  ②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4、作品评价、展示。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

  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课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抓住幼儿喜爱恐龙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塑造不同的恐龙形象,在绘画、讲述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活动开始先引出恐龙玩具来吸引幼儿,让幼儿能大胆联想,能够根据自己了解恐龙的知识,接着采用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恐龙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动态,即帮助幼儿发现恐龙的品种多,进一步的帮助幼儿建构了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绘画活动做准备。

  因此,活动设计《恐龙》是一个较综合性的活动,它将美术总体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恐龙的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1、由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恐龙的特征画出来。

  2、由于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色彩夸张地表现。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一、配色不够鲜明等。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平时注重对幼儿线条练习及色彩搭配的指导。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感受力和表现力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28、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汇报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性综合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用途,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类时钟、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符)、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师生共同进入活动状态。

  2、谈话激趣,自然引入本活动主题--时钟。

  3、分散幼儿思维,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和回忆的空间。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并把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钟,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5、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6、师生共同小结。总结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7、教育幼儿要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反思:

  时钟会让人想到时间,所以我根据我班的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制定了教学目标,活动过程幼儿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设计的课程知识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这对幼儿认识时钟和学习生活有巨大的帮助。2、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3、通过幼儿的亲手拨钟实践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9、大班优秀教案《颠倒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2、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忆歌词。

  3、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 物质准备:录好的歌曲伴奏、幼儿操作板块、笔、纸等。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感受滑稽、可笑的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师演唱后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情?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听得不太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呀,小耳朵可要竖起来听好哦!“听了这个歌曲,有什么感受?”

  二、 学唱歌曲

  1 、跟音乐练说唱

  你们平时是这样穿的吗?你们是怎么做的?(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颠倒’),那我们一起来学吧!我们先跟着音乐来轻轻地说唱歌词!

  2 、听音乐轻声哼唱。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不错,我们来轻声唱唱看!”“下面,老师要把音乐放大一点了,你们也要大声唱出来哦!”

  3 、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下面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试着表演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 创编歌曲。

  1、 启发幼儿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颠倒着说出来。

  “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 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歌词

  “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3、 引导幼儿四人合作,创编歌曲

  “小朋友们编唱得真不错,你们现在可都是小小创作家哦!汤老师有件事要麻烦你们,请你们4 个好朋友为一组、将自己想到的一句颠倒的话或一件颠倒的事情画下来,贴到一块板上,编一首完整的曲子,小组看图演唱。

  四、 活动延伸

  师生共享创编的歌曲与快乐。

  各小组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互学。

  教学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结合“动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运用日常活动中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具有特色的童谣——《颠倒歌》。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是引出主题,激发兴趣。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狮、大象)接着播放FLASH课件,你们要仔细地听才能听出特别在那儿”来吸引幼儿,每个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认真地听《颠倒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锻炼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不合事理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小老师称大王”“大狮子很害怕”“蚂蚁扛树”“大象没力气......“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么都是颠倒的。”反思: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二是学念学唱儿歌,感受韵律。当我出示图谱边念儿歌边贴出儿歌中相应的事物时,就让幼儿为我拍节奏,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拍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幼儿学念时采取了多种方式:集体念、个别念等,念时边引导有节奏地拍手念歌词。反思: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这些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适时出示下节奏图谱方便弱的幼儿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幼儿巩固。

  三是重点的创编的环节,出示了小鱼儿、天空、海洋、小鸟、公鸡还有母鸡等图组,让幼儿根据颠倒国的世界来创编。小鱼儿原来是生活在哪里的?在颠倒国它又该呆在哪里呢?

  反思:

  部分幼儿由于在中班老教材中接触过这个歌曲,一下子就说出了小鸟儿游泳在海洋里,小鱼儿飞在蓝天里。而其他的幼儿也能都感受并理解颠倒国的世界中的颠倒。并学着把歌词填进去。

  总之,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与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小鱼飞在蓝天中;小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口中的颠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个个都是创造美的天使,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30、大班健康活动示范课教案《怎么办》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园生成了《安全你我他》主题系列活动。

  在主题推进中,我们发现,处于身体迅速发展阶段的大班孩子,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活动欲望,随着他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发生危险。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会受伤;在书写时,细细的笔尖不小心就会刺伤眼睛;在交流时,不经意地对着耳朵大声说话就会伤及耳膜等等。《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除了积极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活动环境,避免危险事件发生外,更要关注幼儿的日常行为,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学习相关的自我保护方法。健康活动《怎么办》就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所生成的活动之一。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本活动主体部分讨论的三个事件和生活录像中的片断都是幼儿生活中所常见的,而这些事件中所隐含的不安全因素又常常是幼儿所忽视的,通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去发现问题,梳理提升原有经验,并将所获得的自我保护常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幼儿的安全、健康起到了奠基作用。

  [教学特色]

  (一)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研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系列问题情景,通过不断抛出问题, “小虫飞进了耳朵,怎么办?”“积木塞进了鼻子,怎么办?”“沙子弄进眼睛,怎么办?”“录像中哪些行为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在问题中引发原有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中促进同伴间思维碰撞,在碰撞中寻找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有效地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在问题中学习、探究、成长!

  (二)层层推进教学,提升自护能力。

  《纲要》指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教育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时,才能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本活动先通过游戏 “猜猜猜”,让幼儿体验耳朵、鼻子、眼睛的作用,自然地激发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欲望。再设置问题情景,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最后,将真实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录象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让他们在判断他人行为和发自肺腑的告诫声中,内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游戏体验、情景创设、行为判断层层推进,寓安全教育于真实的情景之中,十分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切实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 保持积极互动,提高参与实效。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辨证统一,突出了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在教学中,我灵活变化教学形式,引导幼儿自始至终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保持积极有效的互动。

  一是游戏化的体验。《猜猜猜》游戏简单有趣,师幼互动气氛热烈,幼儿在富有韵味的对话中既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体验了眼睛、耳朵、鼻子的重要作用。并自然地引出了主题,为怎么办的讨论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是互动式的讨论。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与材料(课件、图片)互动,同伴间互动,师幼间互动,在不同环节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形式,提高了互动的实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结合:

  1、个体交流与录像呈现正确方法相结合。“小虫飞进耳朵”如何正确处理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讨论中,首先是通过个体交流呈现原有经验,然后通过集体观看课件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2、小组讨论与集体验证相结合。在事件“积木塞进鼻子”的讨论中,则采用先分成小组自由交流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那么如何让幼儿得到其中的正确方法,则通过让幼儿集体验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教师只是把幼儿的讨论结果加以梳理,将幼儿个人经验(安全的、正确的)推广为集体经验。

  3、判断选择与说理分析相结合。如事件“沙子进了眼睛”,通过让幼儿判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进行双方的观点碰撞和说理分析,在辩论中形成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4、观察寻找与情景表达相结合。在观看录像寻找错误行为的环节中,所创设的氛围更为宽松自由,当幼儿观察到问题时即可自主表达,使交流更为积极主动。

  三是适时性的练习。适时练习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巩固自我保护的知识。出现在活动过程中的三次行为练习:擤积木、看书、做保健操,既强化了正确行为,又调节了气氛。

  [教学方案]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处理方法。

  3、会正确判断日常行为,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实物:七巧板拼图、醋、铃铛。

  2、多媒体课件

  3、标记图若干张、展示黑板一块

  三、活动过程

  (一)体验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戏活动“猜猜猜”,用耳、鼻、眼进行判断。

  师:猜--猜--,猜一猜,我们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问你

  (1)什么乐器在歌唱?唱着什么歌?(铃铛x xxx x)

  (2)什么气味飘过来?(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图形来?(汽车、金鱼、手枪)

  2、教师小结:哇,原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这么大啊!

  (二)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虫子飞进耳朵里

  1、观看录像1(内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虫飞进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难受。)

  问:哎呀,发生什么事了?小虫飞进了兰兰的耳朵里,这可怎么办?(相互讨论)

  2、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观看课件:妈妈用手电筒照兰兰的耳朵,小虫飞出来了)

  问:兰兰找到了谁呀?会发生什么事? 小虫为什么会从耳朵里飞出来?

  教师小结:如果以后遇到小虫飞进耳朵里,我们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用手电筒试一试,不行时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二:积木塞进鼻子里。

  1、 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教师:我们的鼻子有时也会生病,那会怎样?鼻子塞住会有什么感觉?(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2、观看录像2(内容:吃完午饭,玲玲在区角里玩积木,不小心把积木塞进了鼻子里,气也透不过来。)

  (1)分组讨论: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

  (2)小组汇报,取出积木的方法。

  教师用图标展示:用棉签、镊子等工具取出来;用手挖、擤鼻涕、打喷嚏取出来;请医生、老师、长辈等大人帮忙解决。

  (3)集体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哪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为什么?

  (4)集体模仿擤出异物的正确方法: 按住没有积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结:遇到这种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试一试,如果不行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观看录像3(内容:户外活动时,东东在沙池边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睁不开了。)

  2、幼儿选择处理方法

  第一种:东东用手揉;第二种:请大人帮忙。

  2、两队说出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伤,请大人帮忙才是最安全的。

  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时不小心也会发生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我们怎么办?

  总结:当我们遇到危险的事情时,应该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试一试,不行再马上请大人帮忙解决。

  (三)判断日常行为。

  1、观看录像4(三段内容:对着耳朵喊、用铅笔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车里看书)

  问:你发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有什么危害?

  2、观看录像5(五段内容:口含筷子去盛饭、倒滑滑梯、躺着看书、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绿色植物)

  问:请你用一句话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轻轻捏捏小鼻子,再来深深吸吸气,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轻轻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3456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轻轻揉揉小耳朵,从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31、大班优秀教案《我会看时钟》设计与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 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反思:第一环节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第二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三环节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第四环节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32、大班科学活动优质课教案《奇妙的杯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杯子的共同特点,感知不同材料杯子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2、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动手活动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重点:知道杯子的共同特点,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及应用。

  活动难点:培养观察、发现、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杯子与少量瓶子混放在活动室内。

  2、同样大小的塑料杯、纸杯、搪瓷杯、不锈钢杯、瓷杯、玻璃杯若干组。

  3、较淡的颜色水及热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给杯子和瓶子分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杯子与瓶子的不同点:(杯子口较大,有无盖都行,一般用来盛装液体;瓶子口较瓶身小,有盖密封,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盛装)。

  2、请幼儿自由选取杯子,向同伴介绍“我喜欢的杯子”,并相互讨论总结杯子的共同特征及用途。

  3、请幼儿随意摆弄各种各样的杯子,比较发现杯子的不同点,并请幼儿根据杯子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活动。

  4、操作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

  (1)请幼儿捏一捏、压一压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反复感知归纳出:(塑料杯、纸杯较软;玻璃杯、不锈钢杯、瓷杯很硬)。

  (2)请幼儿掂一掂、比一比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知归纳出:(瓷杯、玻璃杯重;纸杯、塑料杯轻;搪瓷杯、不锈钢杯比较轻)。

  (3)请幼儿看一看倒上颜色水的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归纳出:(玻璃杯很透明;塑料杯比较透明;纸杯、搪瓷杯、不锈钢杯不透明)。

  (4)请幼儿摸一摸、试一试倒上热水的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归纳出:(瓷杯热、瓷杯传热最快;玻璃杯、不锈钢杯、纸杯、塑料杯比较热,他们传热比较快)。

  (5)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哪种材料的杯子易摔坏?让幼儿知道玻璃杯、瓷杯易摔坏;搪瓷杯易摔坏外瓷,铁身易锈蚀变坏,不如不锈钢杯结实光滑;纸杯、塑料杯不易摔坏,但纸杯不如塑料杯结实耐用。

  5、请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见过的杯子。

  6、请幼儿联想、实验,比较几种特殊杯子的不同。

  (1)一次性纸杯与塑料杯:纸杯易腐烂,无污染;塑料杯不易腐烂,易造成白色污染。

  (2)烧杯和一般的玻璃杯:烧杯可以加热,不易破裂;玻璃杯加热易破裂。

  7、请幼儿讨论在下列情况时应选择什么样的杯子:

  (1)外出旅游。(结实轻便有提手不易摔坏的杯子)

  (2)给病人送热奶。(保温带盖有提系的杯子)

  (3)给客人冲茶水。(保温带盖有把的杯子)

  8、请幼儿观察杯子的外部细微特征,讨论杯子上的“小秘密”:

  (1)高脚杯上的细长腿。(美观、方便)

  (2)杯身上的“凹”部。(拿握方便)

  (3)杯身上的平行纹。(拿握防滑)

  (4)杯子上的杯把。(方便、不烫手)

  (5)杯提手。(方便省力)

  (6)折叠伸缩杯。(少占空间)

  (7)杯子盖儿。(卫生、保温)

  (8)烧杯上的“尖凸小口”。(倒物方便,不洒物)

  (9)杯身罩套。(隔热、防滑、美观)

  9、出示实物,向幼儿介绍几种新产品,开阔幼儿眼界,萌发幼儿科技发明意识。

  (1)山东无棣的贝瓷杯:贝瓷杯是利用贝类硬壳作原料加工制成的杯子。贝瓷杯细腻、轻便、美观,且以“废物”作原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深受大家喜爱。

  (2)中国广州佳洁士塑料刷牙杯: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3)向幼儿介绍诺亚口杯的发明者“著名青年发明家卢恩光教授”。

  活动延伸

  1、绘画、讲述活动“我想发明的杯子”。

  2、纸杯或塑料杯制作活动“土电话”“飞碟”。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幼儿非常熟悉而又经常使用的日用品,因此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杯子的种类、材料、用途、细微特征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的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致于在“我想发明的杯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的发展。

33、大班语言教案《七色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帮助别人的居心快乐。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每片花瓣均可拆卸)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色花。

  1.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各是什么颜色。

  2.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

  想象拥有七色花。

  三、想象拥有七色花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飞哟,飞哟,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3.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敲敲背锤锤腿》

  幼儿分组进行歌表演,敲敲背锤锤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语言类故事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幼儿听,一张图片一张嘴,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也难以很好的完成语言教学的任务。

  本教案力求这方面有所突破。《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教学中,一开始我会出示教具:神奇的“七色花”,可以让小朋友们直观的认识七色花的样子,数数花瓣有多少,都有些什么颜色,然后引出故事内容,小珍妮的花瓣是不是非常神奇呢,带着好奇心的孩子一下子就激发了情绪,趁着这种好奇心的热度我让孩子把故事完整的欣赏了一遍,虽然故事内容很长,但幼儿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很好,每次提问幼儿都能把故事内容完整的说完,甚至是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都能完整的说出来,看来幼儿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

  活动中,我通过引导、讨论,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模仿表演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七色花”的每片花瓣神奇的作用和不同情景中人物语言的变化,这一环节又把幼儿带入了故事的情景中,幼儿的兴趣也非常的高。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个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喜欢这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在充分掌握故事内容之后,我就让孩子们来说说:“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并让孩子用故事中珍妮的语气说,活动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与别人分享。有的说:“飞哟!飞哟!小花瓣,我想买一件漂亮的衣服。”“飞哟!飞哟!小花瓣,我想买一辆小自行车。”......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加深孩子的印象,没能把最后帮助小男孩恢复健康的那一片花瓣很好的体现,在这里我也要做一下深刻的反思。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特此准备了一个歌表演活动,让孩子们相互敲背锤腿。

  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笑容和帮助别人时的眼神都是那么的无暇,我还要继续的学习,反思,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好好充实,争取做到更好。

34、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案《猪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计意图: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种大环境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对电脑这个信息工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孩子都会上网。可网络是个复杂的虚拟社会,有许多不利孩子健康发展的东西在其中。但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渐渐变的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学会“辨别和选择”,正确的应用网络。

  《猪之歌》是一首网络流行歌曲,受到许多“网民”的喜爱,常常被翻唱,被制作成各种FLASH。由于其歌词生动形象,曲风诙谐有趣加上演唱者在演唱时模仿“猪”酣酣的声音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更加有趣。而歌词内容以描写“猪”的形态和生活习惯为主,较为健康。于是我想利用这首歌曲来引导幼儿学会辨别好坏,从一个侧面慢慢的引导幼儿健康进入认识网络世界。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和诙谐有趣的曲风,并能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2、能判断他人的优缺点,明白要学习他人的优点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三、 活动准备:

  下载歌曲《猪之歌》,和FLASH动画。

  四、活动过程:

  一、题:说出各种能听到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2、“有一种歌曲是在网络上听的,这种歌曲叫做网络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网络歌曲——《猪之歌》。”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网络歌曲。

  (幼儿说出多种听歌曲的途径。有广播,MP3,三用机,CD……)

  二、欣赏歌曲:

  第一次欣赏:

  师:1、“你喜欢这首歌么?为什么?”

  2、“歌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滑稽的曲风。

  (歌曲欢快幽默的曲风,很快就让幼儿体会到了歌曲的滑稽有趣,特别是开头都会先唱“猪”这个字,听起来象是一个人在对一只猪说话,每位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都忍不住开心的笑起来。对歌曲的鲜明形象及其内容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第二次欣赏:

  师:“请你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里唱了猪的那些地方?他是怎么唱的?”利用FLASH动画让幼儿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歌曲。

  (有趣的动画直观再现歌词中对猪的生动描写,如:有一句歌词是“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动画中就出现了夸张特写的猪鼻子和猪流鼻涕的滑稽摸样。有趣的画面在使幼儿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其了解了歌词。)

  第三次欣赏:

  师:“这首歌这么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找找《猪之歌》中,

  师1、“你们喜欢音乐吗?”“你们在那里可以听到音乐呢?”启发幼儿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优点,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缺点,并有手势表现出来。”

  师:“歌里的小猪有优点也有缺点,你想学他的那些地方呢?”

  “在每个小朋友身上也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借助动画,幼儿联系对猪的认识经验,所以很快幼儿就寻找到了唱“猪”优、缺点的地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判断。如:唱到“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时许多幼儿或用手画出或做出打“叉”的手势,或用打枪的手势,表示坏习惯;而唱到“从来不挑食的乖娃娃”时有的幼儿点头,有的则伸出大拇指,表示这是好习惯。在讨论想学猪哪些地方时,一个平时不爱吃饭的女生笑着说:“我要学它不挑食,这样身体才会好。”)

  三、表演歌曲

  “这首歌这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表演吧!看谁表演的动作最像,最有趣。”师幼进行表演。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愿望,每位幼儿都很投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来表现歌曲,并能想出好多有趣的动作。比如:用手把鼻头向上压,拉耳朵,厥嘴,半蹲着扭屁股等等。)

  四、观察反思:

  观察反思:

  这次活动生动有趣,很好的让幼儿感受了歌曲的诙谐有趣的独特风格。有趣的FLASH动画激发了孩子们表演的愿望。歌曲中对“猪”的优缺点的鲜明表述,让孩子能很清楚的判断出来,并能从中得到启示。表演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快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那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中请孩子用手势来表示“小猪”的优点与缺点让幼儿明确的感受到歌曲中“猪”的特点,并且让幼儿自己有喜欢的动作来表示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在表演的过程中一些幼儿抓住了“猪”的外型特点把嘴巴厥起来像及了一只可爱的小猪。但由于歌曲演唱的速度较快,孩子们不能很好的听清楚歌词,多数是靠动画来理解的。如果在活动时教师能清唱一次,能让幼儿听清楚歌词,有助于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35、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把声音找回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把声音找回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并模仿常见的象声词在游戏中练习并巩固。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9个小动物卡片、课件、挂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请你猜猜我是谁》

  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摸一个孩子的头,这个孩子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其余孩子猜出名字。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幼儿答:听声音猜出来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声音,听!教师拍手、教师撕纸,幼儿在次猜一猜。

  3、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可爱极了,农场里可热闹了,咱们去看一看吧!

  4、出示挂图: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幼儿答②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幼儿答

  5、教师讲:有一天农场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小动物被巫婆施魔法,声音一下子消失了,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把声音找回来。

  6、幼儿猜想多种办法。

  7、出示课件:仙女姐姐的办法:只要会学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声音便可以找回来了

  8、布置任务,并出示课题《把声音找回来》

  9、 课件依次出示:

  小猫小狗小鸭子小鸟羊

  喵—喵汪、汪、汪嘎嘎嘎喳喳喳咩咩

  青蛙母鸡公鸡奶牛

  呱呱呱咕咕咕喔喔喔哞——哞

  ①出示图片,让幼儿学动物叫,再出示象声词卡。

  ②学公鸡叫时,孩子学的是生活中的口语,告诉孩子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采用字典公公的读法:喔喔喔

  ③小动物解救了,他们说:“谢谢咱们班的小朋友。”你们高兴吗?

  ④归纳总结:象声词的含义,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就是象声词。

  ⑤举例子说明象声词。如风儿呼呼的吹,雨沙沙的下等。

  10、指名仿编故事。

  11、游戏《点兵点将》

  游戏规则:每人发一张动物卡片,电脑当裁判,停止时,显示的是哪个小动物,拿这个小动物卡片的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口令: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是……

  三、延伸活动

  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

  教后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特点,设立两个游戏,开头的游戏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课后的游戏延伸兴趣,课堂上孩子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仿编活动进行较好。

36、学前班健康优秀教案《我会洗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要求: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教学准备:一条脏毛巾

  教学过程: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活动反思: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37、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调皮的七彩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经历了小班、中班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更强了,他们不但对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喜爱,而且还对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由自然界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地等景象的观察及认识引发出更深一步的思索:那就是大千世界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这些颜色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而《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就可以将幼儿带入他们急欲探究的天地,帮助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感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2.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结合已有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活动。

  2.Flash课件。

  3.多棱镜若干,废旧CD光盘若干

  4.自然风光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带领幼儿来到活动室外,教师导语:“今天,太阳公公可着急了,因为太阳公公的七个调皮的光线宝宝现在突然失踪了,太阳公公怎么也找不到他们,所以现在我们来帮帮太阳公公,好吗?”

  幼儿选择多棱镜或CD光盘观察,教师注意倾听。(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围着老师席地而坐,教师提问刚才幼儿观察的景象,引入课题,欣赏故事)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展示课件,理解故事。

  2.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太阳公公有几个光线宝宝?他们是什么颜色的,调皮的七彩光到地面上哪些地方玩,做了哪些事情呢?(教师要观察幼儿的状态)。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调皮的七彩光》一遍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幼儿回答。

  四、启发幼儿讨论光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调皮的光线宝宝有哪几种颜色?

  它们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看不见)光会怎么样?(教师小结)我们的小草、花儿都离不开光线宝宝,因为光线给了它们美丽的颜色,我们可爱的小动物们也离不开光线宝宝,因为光线宝宝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我们大家也离不开光线宝宝,有了光线宝宝,我们才会变得更健康、更漂亮。

  五、续编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光线宝宝到了这么多地方玩,明天他们将还要到地上来玩。你们猜一猜,明天,他们还会到哪里去玩?会去找谁玩呢?幼儿分组讨论,然后教师指一至二个幼儿续编故事。

  六、活动结束,教师评价

  小朋友编的故事真好听,待会请小朋友把你们编好的故事讲给客人老师好不好!现在,光线宝宝玩累了,太阳公公要他们回家了,在他们跑过的地方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漂亮极了)。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外面去和光线宝宝们做游戏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到语言角自由编七彩光的故事,到科学角探索光的七种颜色,到美工角画彩虹,或制作彩虹,体验探索和语言交流的乐趣。

  教学反思

  《纲要》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应当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帮助孩子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此次活动的设计是从生活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与天气相结合,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相结合,充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产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活动紧扣目标,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标的落实。

  一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点的突破中,我们教师扮演的是一个支持者的角色。从精神上尊重幼儿肯定幼儿每一步的探究和发现。从物质上为孩子精心设计课件,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如活动开始时,教师是在室外进行,以情境教学吸引孩子,在孩子观看课件时,大阳公公、光线宝宝生动有趣的拟人化卡通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使幼儿能清晰的观察到光线宝宝的七种颜色,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口语表达做充分的准备,孩子们积极地参加活动,看动画、听故事,逐步解决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如何调动幼儿对光、对自然界的已有认知经验,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进而鼓励幼儿创编。在这里,我们教师扮演的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引导幼儿把凌乱的经验梳理清楚,并使之系统化,让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使幼儿已有经验得以提升,为幼儿下一步的创编作好知识储备。例如我们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幼儿讨论“调皮的七彩光宝宝有几种颜色?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假如我们生活中没有了光会怎么样?”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幼儿自由大胆的表述,让幼儿的经验、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符合《纲要》要求,即“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通过动作、语言来表达情感,理解和想象”,老师对每个孩子表现的关注,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孩子都获得了发展。

  三是如何使活动最终成为幼儿所喜爱,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这里,我们教师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如“明天,调皮的光线宝宝还会到地上来玩,他们会到哪些地方和谁一起玩?”匀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自然风光照及生活照片,幼儿争先恐后、七嘴八舌进行讨论、续编,教师进行适时指导,让幼儿得到很大支持感和信任感,他们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们都知道,大班幼儿虽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已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又要以幼儿的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活动既要有序、有组织,又要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主动建构学习的环境、教学的意图、内容、形式有机地交织,教师能灵活运用观察、讨论、提问、幼儿尝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教师与孩子互动,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孩子一同发现观察,经验交流,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

  当然,我们这活动也有局限性,那就是活动最好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否则效果会逊色一点。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在活动中本着“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幼儿就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