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

首页 - 大班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大鱼和小鱼》

时间:2023-02-17 14:33:11 A+

大班音乐教案《大鱼和小鱼》

大班音乐教案《大鱼和小鱼》

1、大班音乐教案《大鱼和小鱼》

教学目标:

  1.倾听音乐,分辨乐曲的AB结构。

  2.根据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创编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能协调的和同伴分配角色,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4.知道在离开座位进行游戏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分辨乐曲的AB结构,能跟随音乐做律动。

  会听音乐,根据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一架,配套教学图一套,教学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出示小鱼图片,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大海里的小鱼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怎样游得?今天我们来学习韵律《大鱼和小鱼》。

  二、基本部分

  1.完整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和结构。,分辨音乐的AB结构,听后提问。

  提问:

  (1)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歌曲是几拍子的?

  (3)听一听音乐有几段?

  2.让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再次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了解A段音乐的结构。

  (1)看看图谱,说说那幅图上的大鱼在干什么?

  (2)大于吹了几次泡泡?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手画泡泡,画完后说说你们听到了几段音乐?

  (3)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大鱼游泳和吹泡泡的动作。

  (4)教师指导幼儿独立完成A段的练习,教师适当的给与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戏的动作,表现乐曲得B段。

  (1)看看图谱,说说图上的小鱼在干什么?

  (2)教师带领一位幼儿做大鱼,让其他幼儿做小鱼,随音乐B段进行游戏,在最后一笑,用语言提示幼儿大鱼和小鱼要告别回家。

  4.播放A段音乐,教幼儿学做娃娃步。

  (1)教师扮照镜子的人,幼儿扮镜子。

  (2)1-4小结教师做动作,幼儿等待。

  (3)5-8小结幼儿学做教师刚才的动作。

  5.引导幼儿听乐曲并完整的游戏,教师指导。

  6.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下课休息。

2、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

  2、律动:《挤奶》、《苹果丰收》、《淘米洗菜》。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告诉我这首是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节日,而这首铃儿响叮当正是西方人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经常唱的歌曲。后来圣诞节就传到了很多国家,同样也传到了中国。铃儿响叮当这首歌也跟着传到了中国,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2、师: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请幼儿边拍手边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果幼儿说不出,再欣赏歌曲。同时老师可配上简单的动作。)

  2、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个铃儿是哪里的呢?(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驯鹿上。)

  师:它是怎么响的?(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3、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圣诞老人坐在雪橇上,奔跑过田野,马儿铃儿响叮当……。教师完整的朗诵歌词内容。

  4、师:现在请你们当小喇叭,老师当大喇叭。我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念一遍吧!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四、完整练习歌曲。

  1、教师:你们想学这首好听的儿歌吗?请你们和老师配上音乐完整的唱一遍。

  2、鼓励幼儿加入表情进行初步的表演。进行分组轮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教师小结:圣诞老人说听到了你们的歌声,但这么好听的歌曲如果加上很美的表情唱我想就更精彩了。你们也觉得吗?

  五、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2、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铃儿响叮当)

3、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活动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4、让大家共同欣赏仿编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附:歌曲

  小鱼的梦

  35556 53 1 65 1 2 3 3 22 — —

  鱼儿 玩 呀玩了一天 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 5 5 656 5 3 165 1 2 3 3 21 — —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 来为他 盖床 珍珠被

  535 —3 13 —2 2251 2 2 —

  唔 … …唔 … …风儿 唱着摇篮 曲

  55351 22 —3 5 6 556 5 3 1 6

  轻 轻 吹 呀慢慢 吹鱼儿 梦中梦中 看见了

  5 1 2 3 3 21 — —5 35 —3 1 3 —

  妈妈在亲他的嘴唔 … …唔 … …

  5 1 2 333 21—

  妈妈 在 等他的 嘴

活动反思:

  1、歌曲的分析

  《小鱼的梦》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宁静、柔美,歌词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体现了朋友间的温暖与甜蜜。这首歌曲把小鱼、星星、风儿、池塘都拟人化了,打开了儿童想象的大门,但整首歌曲的歌词比较书面化,对于大班幼儿在学唱中对歌词的记忆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2、对原教案的理解

  环节一:以故事情景导入,引出歌曲主角“小鱼”,引起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猜测小鱼和朋友们在夜晚的池塘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氛围,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环节二: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宁静柔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反复倾听、想象,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熟悉。环节三:学习歌曲歌词,了解歌词内容和特点,感受歌曲温暖甜蜜的意境。在此环节中通过倾听教师的范唱,逐步了解歌曲里所提到的朋友并感受朋友间照顾、陪伴的温暖的感觉,用四句图谱来帮助幼儿梳理歌词出现的顺序。环节四:完整欣赏歌曲,并尝试用自然、优美、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进一步发现歌词和旋律的特点。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完整演唱来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在演唱中对声音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要求。环节五:幼儿变化演唱方式,倾听和调整声音,适当加入动作表演,表现歌曲的轻柔温暖甜蜜的感觉。大班幼儿对不同方式的演唱有一定的经验,在活动最后让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并选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进行歌曲表演,使歌唱活动更为丰富。

  3、 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根据这首歌曲宁静、柔美的特点,在活动中我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为幼儿创设一个美的意境和氛围,让幼儿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美的意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还是能较好的感受到歌曲带给人的这种柔美、温暖的感觉。根据歌词比较书面化的特点,我以教具的不同呈现方式来帮助幼儿的理解,层层递进,从天空、池塘的背景图了解有哪些朋友,到出示四句图谱每个朋友分别是从哪一句时出现的,因此幼儿在演唱歌曲时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比较顺利,也能完整演唱。

  这首歌曲是F调,在活动前还应关注到歌曲的调子是否适合大班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范唱时的声音没有放出来,导致幼儿在演唱时也唱不上,可以将歌曲降为D调,更适合大班幼儿的演唱。在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关注还应更多,应该及时捕捉幼儿的回答并做出有效的回应。在幼儿演唱前应对孩子提出演唱要求,如坐姿端正,声音唱出来等,幼儿在唱完后做出相应的评价,或请幼儿自己说一说唱的怎么样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等。

4、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鱼和鲨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

  活动难点:分辨小鱼和鲨鱼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活动准备:

  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鱼怎么游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D.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E.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F.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G.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A.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B.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D.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XXX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XXX,快来看看幼儿园XXX教案吧。

5、大班教案《大鱼吃小鱼》

活动目标:

  1、知道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动植物图片若干(如青蛙、田鼠、小鱼、大鱼、虾米、麦子、麻雀、老鹰等)

  2、食物链底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都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我们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人类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怎样活动的呢?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鱼吃小鱼》。

  二、让幼儿知道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导出课题:大鱼吃小鱼。

  2、出示动植物图片。

  (1)师:看一看我们的图片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说动植物的名称。)

  (2)师:小朋友都知道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吗?(让个别幼儿将图片进行动植物的分类)

  (3)讨论、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师:你知道这些动物平时是靠吃什么生存的吗?(幼儿先自由发现结伴交流、再进行集体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动物会认小动物为食有的动物认草类为食。)

  (4)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的食物链。

  师:大鱼生存要吃什么?小鱼生存又要吃什么呢?(引导幼儿了解大鱼通常会吃小鱼、小鱼会吃水里的海藻或者浮游生物)

  (5)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讨论食物链的排序方法,理解食物链概念。

  师:老师这里有张底板,小朋友想看看老师的底板上有什么吗?(教师把大鱼放在最右边的方格里,运用手势引导幼儿理解食物排序的操作方法。)

  师:大鱼吃小鱼我们就把小鱼放在第二个方格里,第三个格子是应该是放什么呢?为什么?(海藻)

  师小结: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的现象,这种关系串起来叫食物链。

  三、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1、桌上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图片请小朋友挑选一组食物链图片在底板上排序。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世界上的动物、植物是有一种食物链关系,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的同时,还应该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生态平衡。

  四、请小朋友把草地上的食物链补全。

6、大班音乐教案《青蛙最伟大》

  教学目标

  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教学准备

  青蛙的图片。

  一架电子琴。

  《青蛙最伟大》视频。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来看看这都是谁的照片啊?你们认识它吗?

  2、对,它就是青蛙,那小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

  3、青蛙都有什么本领啊?知道的小朋友来说说吧!

  4、青蛙能抓害虫,能帮助农民伯伯除害虫,青蛙助人为乐,伟大不伟大啊?

  5、我是这就有关于青蛙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学啊?

  6、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青蛙最伟大》。

  7、我们来一起看视频,来欣赏这首美妙的音乐吧!

  8、听完了《青蛙最伟大》,小朋友有什么想说的吗?

  9、我们学会了唱《青蛙最伟大》,才能学习这首歌的舞蹈对不对啊?

  10、我们先来熟悉熟悉这首歌的歌词,我们先来一起读几遍歌词。

  11、我们把歌词熟悉记了,才能很快的学会,更能流利的唱出来。

  12、那现在老师边弹边唱一句,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句句的多唱几遍。

  13、唱的变数越多,才能让小朋友们学会唱的更快,正确的纠正孩子的音调。

  14、小朋友们学会唱以后,给以带领孩子举起小手,有节奏的拍手,打着节拍唱着歌。

  15、锻炼小朋友们一起共同的合唱出来。

  16、请小朋友们说说歌词里都唱了什么?

  教学结束

7、大班教案《小鱼和大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2、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3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一起牵手下楼以后,大家一起靠墙站好,然后老师告诉他们今天的玩的游戏是大鱼和小鱼,简单的讲一下游戏规则。

  2、让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然后在圈内放置3个小皮球,当做小鱼们的食物,再从中选出两条小鱼和3条大鱼。小鱼在圈内,大鱼在圈外。小鱼们要保护自己的“食物”,即皮球不被大鱼们抢走。小鱼不能手抱球,不能和大鱼触碰。

  3、 先让小朋友们试玩一下,熟悉游戏规则。然后正式开始,过断时间后,换一批大鱼和小鱼,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其中。

活动反思:

  情景描述:在游戏过程中,现场很容易混乱,玩到后来常常不遵循规则。拉圈的小朋友容易产生倦怠。另外,由于多数小朋友争当小鱼和大鱼,很难调节好。

  分析:现场易产生混乱主要是拉成圈的小朋友不能每一个都参与之中,时间一长容易倦怠,失去耐心。

反思调整:

  1、首先,游戏规则应该在小朋友们围好圈以后边示范边讲解。

  2、游戏中出现规则模糊时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们讲明规则。

  3、小鱼和大鱼的游戏中,最好事先安排好组来轮流充当大鱼和小鱼,这样就不会出现角色的混乱和重复,保证每个小朋友的参与。

8、大班音乐教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玩具洋娃娃和小熊 歌曲音频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流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二、用洋娃娃和小熊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新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客人,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出示洋娃娃:(嗨!小朋友,我是可爱的洋娃娃,我的舞跳的可棒啦!

  大家喜欢我吗?)出示小熊:(你们好!小朋友,我是小熊,别看我长的笨头笨脑的,我的舞跳的也不错哦!大家欢迎我吗?)出示洋娃娃:(我舞跳的好,我还会唱歌呢?请听--)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播放歌曲)我们来听听洋娃娃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个别交流:洋娃娃唱的好吗?你听后有什么感觉?(很活泼、、、、这段快乐的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的怎样唱的?

  幼儿泛讲歌词内容,教师用歌曲里的句子总结幼儿回答。

  3、"现在让我们跟着电子琴把歌词念一遍吧!"教师带领幼儿按音乐节奏、节拍速度念歌词。

  4、这其实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的名字叫〈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现在我们跟着洋娃娃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吧!

  (让小熊评价)集体跟着琴来演唱一遍。

  出示小熊:恩,唱的不错,不过能不能唱的再好点呢?

  师:小熊鼓励我们再唱的好一点,大家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一定要让小熊满意哦!(再次演唱)

  四、想象创编

  1、洋娃娃和小熊跳什么舞?你会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教师进行引导,提示。

  3、个别交流:教师请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4、请全体幼儿来表演。

  五、跳圆圈舞

  1、师:我们用刚才编好的动作,重新再来跳一遍好吗?

  2、请好的幼儿来表演跳圆圈舞,其余幼儿观看、模仿(先个别再集体)

  3、集体表演圆圈舞,教师加入其中。

  六、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选自教材人音版版二年级上学期。歌曲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这堂歌曲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情绪活跃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乐观活泼的气氛,并能与伙伴载歌载舞;并通过歌唱表演,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音乐课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实践,所以我在音乐课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自由发挥,解决歌曲学习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在创编环节中,学生自由讨论创编、舞蹈排练、合作表演、创编歌词等方法,主动参与课堂音乐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富有童话色彩的儿童歌曲,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边表演边歌唱。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舞会”为主线,让“洋娃娃”和“小熊”来跳舞,增加了舞蹈表演等内容,形式活泼,引导学生加深对歌曲的认识,并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种舞会的情景。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感受音乐的美。针对儿童乐于探究、喜欢玩游戏等年龄特点,本节课我还采用了模仿小动物、师生接龙读词、师生共同表演等活动,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但仍有一些地方差强人意,下面我再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做一下总结:

  在舞蹈创编的环节,学生在演的过程当中,场面有一些混乱,也有一些边缘学生没有融入到舞蹈创编的环境中来,以后应更加周密的教学设计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学生的创编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运用到评价模式。上来表演的同学没有及时做点评,表演的好的同学没有进行表扬,表演的不好的同学也没有及时做纠正。以至于下面的同学一味的模仿一些不太好的动作,创编效果不太理想。

  还有一点是老师的语速过快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很多时候学生没能够听懂老师的语言,只是盲目的猜测老师的意思,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应多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次上课,让我更加清楚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也更加明白自己的不足。以后一定努力专研,弥补自己的不足,上更多孩子们喜欢的课。

9、大班音乐教案《对歌》

活动目标:

  1、了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广西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习对歌,体验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视频快乐颂 山歌 对歌

活动过程:

  一、相互问好,以歌舞《快乐颂》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好!你们快乐吗?--哦,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样嘛。那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是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拥有一个快乐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拥有一个快乐心情吧。(播放快乐颂,快乐歌唱、舞蹈激起幼儿兴趣!)

  二、欣赏视频,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

  (一)回忆平时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独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们你快乐吗?你喜欢唱歌吗?那,我们平时都是怎样唱歌的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么?(合唱)小组几个人,几个人的唱叫什么?(小组唱)一个人唱呢?(独唱)。。。不错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一样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知道吗?在中国有个美丽地方叫广西,那里的壮族民人也很喜欢唱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唱歌吧?请仔细的欣赏哦!

  (二)播放视频山歌,幼儿欣赏。感知领唱,齐唱的歌唱形式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他们唱歌和我们一样吗?怎样唱的呢?(一个人领其他人跟唱) 一个人在前面领着唱叫什么?(领唱)那后面很多人一起整齐的唱呢叫什么?(齐唱)

  2、教师小结:原来(除了合唱,小组唱,独唱,领唱),齐唱也是唱歌的一种的形式。

  (三)播放视频对歌,幼儿欣赏。感受壮族的"对歌"这个特殊的风俗

  1、欣赏视频:广西的壮族人,不但喜欢唱歌还把唱歌当成话来讲哦,一起去听听吧,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播放视频)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这次他们是在领唱,齐唱吗?--那他们是怎么唱的呢?一个问一个答,能用简单的两个字来说吗?他们一个问一个答的对着唱叫什么?对唱!在视频里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广西。在哪里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行"歌会",家家户户都来唱歌。很多的问答他们都能用唱歌来表示呢。我们再一起看看他们都问了些什么吧

  三、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学习对歌

  (一)欣赏"对歌"感受对歌形式,熟悉旋律

  (二)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三)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四、结束部分幼儿用绸带,围裙扮演壮族娃娃对唱,充分感受对山歌的乐趣。

10、大班音乐教案《母鸡和狐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由慢到快,由神秘到热烈的音乐情绪。

  2、借助图谱、故事展开想象,并用动作、语言表达音乐的变化。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动漫、图谱、头饰。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随音乐进行猜想。

  导语:老师这儿有一首好听的乐曲,请你听一听、想一想,这段音乐中会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听音乐。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2、讲故事,再次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结构。

  (1)讲故事,帮助理解音乐。(播放动漫)

  听故事《母鸡和狐狸》。启发语:到底讲的是什么事情呢?

  故事:今天,母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地跟在了母鸡的后面,只听“啪”的一声,狐狸被钉耙打到了头,狐狸好疼啊,可是它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噗咚”一声,狐狸掉进了池塘里。母鸡走上了山坡,狐狸也跟着走上了山坡,一不小心,这只倒霉的狐狸被钉子扎了脚。这时母鸡发现了狐狸,赶紧钻过小篱笆,淌过小水塘回到了家。狐狸在母鸡的家门口,敲呀,敲呀,门怎么也敲不开,气得狐狸直跺脚,最后瘫倒在了地上。

  (2)再次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结构。

  师:我们再听一次音乐,请你仔细听,并想一想在这首乐曲当中什么地方表现的是母鸡前面走,狐狸悄悄的跟在后面?什么地方表现得是母鸡跑,狐狸追呢?听音乐,教师画图谱。

  提问:你认为音乐当中什么地方表现得是母鸡前面跑,狐狸偷偷跟着呢?哪儿表现的是母鸡跑,狐狸追呢?

  (3)听听音乐里面母鸡与狐狸发生的事情。

  边听音乐,教师边放母鸡与狐狸的卡片,边语言提示。

  3、创编动作

  (1)导语:母鸡在前面走,狐狸偷偷的跟在了后面,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被钉耙打了头)

  狐狸被钉耙打了头是什么样子?学一学。

  第二次,狐狸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掉进了池塘里)

  狐狸掉到池塘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表演。

  最后,这只倒霉的狐狸又发生了什么事?(钉子扎了脚)

  钉子扎了脚以后,狐狸是什么样子啊?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2)听音乐表演狐狸遇到的倒霉事情。

  4、完整地表演

  (1)老师当鸡妈妈,幼儿当狐狸,完整地表演一次。

  (2)请几名幼儿当鸡妈妈,其他幼儿当狐狸,完整表演。

【活动反思】

  在重新对幼儿渲染萝丝母鸡在散步中感到有谁跟着它时的越来越紧张的气氛,请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补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接着我会让幼儿听一听音乐,让他们说一说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气氛,如果让他们吧这个故事拍成一个动画片会是什么样的,狐狸和萝丝母鸡会是怎样的表现。让幼儿们自己说出故事情节,而不是老师问一个环节,他们答一个环节。

11、大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在《蝴蝶找花》乐曲中进教室。

  2、复习儿歌《十二生肖歌》。

  -齐唱歌曲,注意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集体歌表演。结合歌中的动物形象,边唱边做动作,生动地表现它们的不同神态。

  3、学习歌表演-教师范唱歌曲《熊和石头人》。

  -幼儿说出歌曲中的歌词内容。

  -熟悉歌词-教师放慢弹奏速度,幼儿跟琴学唱歌曲。

  -教师与幼儿讨论歌曲的感情处理。

  "小朋友和小动物在树林里快乐的玩,怎样唱?""如果大熊来了,大家别乱跑,该怎样唱?"-即兴歌表演。根据幼儿动作予以综合完善,并与幼儿一起练习。

  4、随乐即兴舞蹈并学做石头人。

  在舞蹈过程中,乐曲突然停止,幼儿必须保持一个动作姿态不动,既变为石头人了。

  5、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6、完整游戏

活动反思:

  《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造”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本次活动中,我预设了一定的游戏《熊和石头》的玩法,孩子们在刚刚开始听我讲完规则以后,他们都纷纷说:“熊很大,孙老师,谁来扮演大熊啊?”在得到小朋友的一致意见以后,我第一次扮演大熊,孩子们随着音乐先唱歌,接着在音乐结束以后,他们都停下来不动扮演了石头人。一次表演以后,我发现孩子们只是在歌词的地方简单的做做动作,而在最后才进入游戏的环节,缺少一些表演的性质。于是我便问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心的动作,我们来学!”及时地退位,让幼儿自己去想想还可以有什么游戏的玩法和创新。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这次的活动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结尾处增加了“成功”或“失败”的音效,提升了游戏的可变性和游戏性。所以在让幼儿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时候,要多多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可以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幼儿自己来学,主动去学,切忌桎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孩子更乐于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学习。

  当然本次活动中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环节没有照顾到全体幼儿,对有些幼儿关注的还不够;对孩子引导性的语言还不够;孩子们在表演空间的设置上有一定的问题,他们常常拥挤在一起,不会分散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下次活动活动思考改进的地方。

12、大班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梦想”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讲的是一条小鱼,玩了一天水,累得睡在池塘妈妈怀里。大家都很关心它,星星为它盖被,风儿为它唱起催眠曲,波浪轻轻推着摇篮,小鱼非常舒服,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意境很美。

  我在本课教学时,首先抓住“趣”字做文章,从认识“梦”这个字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做过的好玩、有趣的梦,让学生进入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贴近了生活,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字是一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趣”字。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让生字一遍一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课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集中识字这一教学环节,我先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带好朋友来了,再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贴了七条卡通小鱼,小鱼遮住的是从课文中提炼的词,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我让他们猜小鱼后面躲着谁?想不想和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举手,大声读词,最后还带他们一起玩举生字卡片的游戏。这一环节,在课的后半段学生有些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再次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既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又从文到词再到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低年级段课文是为识字服务的。因此,读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识字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如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比赛读。在读中巧搭台阶,如先教师范读,感受意境,再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进而精读,读喜欢的句子,读懂些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每个台阶都有一个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拓展思维这一部分,我的启发不够到位,孩子们说得不太好,还没有完全理解“甜甜的”的含义,我应该立足于“甜甜的”让学生想象小鱼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另外,在板书方面,应该加上“池塘 睡”,这样,就和“星星 盖,风儿 唱,波浪 推,”形成整体,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3、大班音乐教案《超级音乐会》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地进行创编。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出示《超级歌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最近都听了什么歌?

  二、初步欣赏歌曲①播放说唱的音乐,让幼儿欣赏。

  提问:

  这首歌曲的我们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说唱的形式)过渡:

  今天我们就用说唱的形式来演唱。

  ②出示一条鱼的形象,让孩子们起名?(小鱼游)放音乐,老师示范说唱:小鱼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哟哟,在发愁。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让孩子们根据节奏自己演唱。

  ③出示图片,两条鱼提问:两条鱼在一起会唱什么?会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小组进行创编,小组展示。

  三、创编第三段出示许多鱼的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鱼(许多),那么许多鱼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小组自己创编。

  要求:

  1.歌词要和前面的不一样。

  2.歌词不仅要加的好还要整齐。

  看哪一组编的最好,PK我们超级歌会的冠军PK★★★★★★星的多少代表快慢。

活动延伸:

  速度再次加速,有能力的孩子可继续挑战。

反思:

  前段时间在外出学习时对音乐活动《超级歌会》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在自己的课堂试试,借这次调研的机会,我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修改,呈现出了今天的课堂。活动中我首先以近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的娱乐性节目“我是歌手”引入主题,让孩子们又角色感,争相表现自己,为接下来的课堂注入的活跃的气氛。接着,通过形象的“一条鱼”动画和明快的节奏,说唱了第一段歌词,孩子们对这样的新鲜的长发很感兴趣,在听听唱唱中便学会了说唱第一段,接着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创编歌词欲望,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主动探索尝试中进行。最后一终极PK的形式,让孩子们以竞赛的方式结束,活动又长生了一个小高潮。孩子对本次活动感兴趣,除了学会了说唱这种形式,同时对节奏的练习和把握也有所提高。

  活动结束后,我最大的感受、最兴奋的就是孩子那高涨的热情和氏族的兴趣,我对“趣味课堂”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其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入的理解

14、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音乐》含反思

设计意图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快乐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感受乐曲节奏的欢快、热情。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能将这种感受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音乐CD

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节奏的欢快、热情。

活动过程:

  一、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非常快乐的事情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的快乐?

  a) 谈谈日常生活中快乐的节奏。

  b) 欣赏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c) 再次倾听,并介绍音乐背景。

  d) 第三遍欣赏音乐,仔细分辨。

  二、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你听了以后感觉怎么样?

  三、这首曲子什么地方强劲有力些?什么地方又优美柔和些?

  四、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相关信息

  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

不足之处: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多巩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活动不单单是一节音乐,更多的是在音乐活动中渗透了教师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15、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16、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

  小鱼的梦

  1=F3/4

  3555︱65316︱512332︱2——︱

  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2565︱65316︱512332︱1——︱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

  535—︱313—︱2225︱122—︱

  呜——呜——风儿唱支摇篮曲,

  5635︱122—︱35565︱65316︱

  轻轻吹呀,慢慢吹,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

  512332︱1——︱535—︱313—︱

  妈妈在亲它的嘴。呜——呜——

  51233︱321—‖

  妈妈在亲它的嘴。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课开始,我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梦,渗透识字教学;我用亲身经验说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个梦,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顿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都特别感兴趣。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本课的生字量多,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由整体感知课文,再抽出词,最后才是生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

  3、坚持以读为本,落实语感训练。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比如听录音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同桌读等,展示了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这一部分地教学我充分体现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生生对比读的方式充分朗读,从量中读出质来,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突破难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和“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很愿意在同学中展示自己。

  4、坚持激励。在课堂上我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成长。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使学生们兴致昂然。

  5、我在引导学生想象“小鱼会梦见什么?”这一问题时,播放了《摇篮曲》,既与课文内容相关,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铺垫了整个课堂的气氛。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美,也尽情表达着美。可以这样说:“课堂不仅流动着美,也流动着真情。”

不足之处:

  1、作为教者,自己本身要读懂教材,要深挖教材,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针对本篇课文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应考虑可否将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的时间调整一下,让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时间更多一些。

  3、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运用课堂40分钟。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

17、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大鱼和小鱼》

教学目标:

  1.倾听音乐,分辨乐曲的AB结构。

  2.根据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创编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能协调的和同伴分配角色,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4.知道在离开座位进行游戏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分辨乐曲的AB结构,能跟随音乐做律动。

  会听音乐,根据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一架,配套教学图一套,教学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出示小鱼图片,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大海里的小鱼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怎样游得?今天我们来学习韵律《大鱼和小鱼》。

  二、基本部分

  1.完整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和结构。,分辨音乐的AB结构,听后提问。

  提问:

  (1)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歌曲是几拍子的?

  (3)听一听音乐有几段?

  2.让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再次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了解A段音乐的结构。

  (1)看看图谱,说说那幅图上的大鱼在干什么?

  (2)大于吹了几次泡泡?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手画泡泡,画完后说说你们听到了几段音乐?

  (3)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大鱼游泳和吹泡泡的动作。

  (4)教师指导幼儿独立完成A段的练习,教师适当的给与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戏的动作,表现乐曲得B段。

  (1)看看图谱,说说图上的小鱼在干什么?

  (2)教师带领一位幼儿做大鱼,让其他幼儿做小鱼,随音乐B段进行游戏,在最后一笑,用语言提示幼儿大鱼和小鱼要告别回家。

  4.播放A段音乐,教幼儿学做娃娃步。

  (1)教师扮照镜子的人,幼儿扮镜子。

  (2)1-4小结教师做动作,幼儿等待。

  (3)5-8小结幼儿学做教师刚才的动作。

  5.引导幼儿听乐曲并完整的游戏,教师指导。

  6.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下课休息。

18、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鱼和水草》含反思

目标:

  1、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2、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

  3、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准备:

  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

过程:

  1、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jiefangjun的威武气势。

  2、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

  3、看图谱欣赏乐曲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欣赏乐曲。

  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

  (3)再次欣赏

  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

  4、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

  (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

  5、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

反思《小鱼和水草》: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19、大班音乐教案《竹乐飘飘》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认识各种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2、幼儿尝试自由组建乐队,并能用竹乐器给乐曲伴奏。

  3、幼儿喜欢竹乐器,体验用竹乐器演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竹乐器:双响筒、竹筒、快板;竹子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乐器标记、节奏谱、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熟悉竹子的一家,知道竹子能做成很多有用的东西。

  1、幼儿观察竹子的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说说竹子能做成哪些有用的东西。

  3、小结:竹子不但能做成各种生活用品,还能做成竹玩具,更能做成竹乐器。

  (二)幼儿认识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演奏方法。

  1幼儿去看看、说说、玩玩各种竹乐器。

  2、提问:你玩得是什么竹乐器?你是怎样玩的?它发出了什么好听的声音?

  (三)出示图谱,感知节奏。

  1、竹乐器发出的声音可真好听,水果娃娃听了也忍不住想跳舞了呢!

  2、根据图谱感知练习三种水果娃娃代表的不同的三种节奏型。

  3、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拍出节奏。

  (四)组建乐队,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标记,组建乐队。

  2、分乐队听音乐徒手练习。

  3、分乐队用竹乐器完整演奏音乐。

  4、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延伸:

  1、除了双响筒、竹筒、快板这些竹乐器,生活中还有哪些竹乐器?

  2、鼓励幼儿和大人一起收集寻找。

20、大班音乐教案《水草和小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优美柔和、活泼轻快)的理解和感受,学习水草和小鱼的舞蹈动作。

  2、在与同伴共同表现的过程中,体验韵律活动的愉悦,乐意参加韵律活动。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及背景道具(可做演示的幕布架一个、长的幕布一大块)、各种袜子数双。乐曲。椅子背的布套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初赏乐曲、感知情节,引导创造、学习动作

  1、欣赏水草表演,感受、表现水草优美、柔和的动作。(3分钟)

  出示背景图。操作教具。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们想想看怎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

  我们一起来学学水草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让水草变的更漂亮一点。(全体幼儿一个手套上绿袜24再次表演。)(播放水草音乐)

  2、欣赏小鱼表演,感受、表现小鱼活泼、轻快的动作。(3分钟)

  问:你们猜在海底里,谁会跟水草一起玩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鱼音乐)

  问: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鱼呢?你觉得小鱼是怎么游的?

  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我们刚才听得音乐有什么不同?

  3、欣赏小鱼和水草玩的情景,学习自我合作表现。(4分钟)

  (播放小鱼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个手做水草,一个手做小鱼,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二、再赏乐曲,拓展想象,分步提升、小组合作。

  1、两两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3分钟)

  师:现在我们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水草,另一个小朋友做小鱼,请把一个小手藏起来。

  2、小组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4分钟)

  要求:现在请大家分组坐成三个圆圈。我们要两个手变成水草或是小鱼,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下袜子。

  三、激励创造、完整表现,深入要求、集体演绎。

  除了用手表现外,还可以用灵活的身体来表现水草和小鱼.

  1、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播放水草乐曲)(4分钟)

  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用身体怎样表现水草呢?

  可不可以两个人合在一起表现水草呢?

  2、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播放小鱼乐曲)(4分钟)

  问:用身体做小鱼的动作应该怎样表现?小鱼应该怎么游动?

  小鱼轻快灵活的跟水草有什么不一样?

  3、分角色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和小鱼。(4分)

  (播放水草鲨鱼小鱼音乐)

  师:听!这是谁来了?等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出来玩了。

  四、激发拓展、经验迁移,引领再创、体验愉悦。(2分钟)

  1、迁移替换水草柔美动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优美的音乐编出许多水草扭动的动作,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上象水草这样优美的动作呢?

  2、启发替换角色表现乐曲。

  师:如果我们现在要来表现柳树和小鸟呢?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动作编进去,回去后请大家再编一编。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21、大班音乐教案《七彩光和果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感受歌曲友好、快乐的情绪。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带邻幼儿参观水果店,重点观察水果颜色的丰富多彩。

  2.音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观赏课件,形象理解歌曲内容

  (1)观看课件欣赏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与哪个故事有关。

  (2)请幼儿说说歌曲中有哪些果娃娃?

  (3)带领幼儿随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4)重点学念歌曲念白部分。

  (5)再次欣赏教学课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趣味性。

  2.学唱歌曲

  (1)师幼一同学唱歌曲,帮助幼儿感受并练习歌曲乐句中的附点音符及休止符。

  (2)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其中念白处让幼儿插入,提高幼儿兴趣。

  (3)请幼儿分角色领唱、表演歌曲。

  (4)启发幼儿替换水果名字,创编念白,演唱创编歌曲。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活动重点定位于“学唱歌曲”,以及一些音乐技能的掌握:附点、休止符。在活动中,幼儿在练习念白的时候,由于有动作的指示,幼儿能够注意到休止符,并把它唱出来,但是在完整歌唱的时候,幼儿经常忘记唱出休止符。

  在理解歌词的时候,发现幼儿难以理解“溜”和“染”两个字,虽然在活动中我使用提问的形式来理解,但是幼儿能够理解“染”字,但对于“溜”这个字比较形象,理解的不够透彻。同时这两个字的发音也比较难,在活动中发现幼儿一部分幼儿不能够准确的发音。

  在活动中也有精彩的部分:

  让幼儿较快地掌握歌曲节奏,而且还能够帮助幼儿记住歌词。在按节奏朗诵歌词环节,我首先让幼儿通过练习掌握图谱节奏,特别是最后的休止符号,让幼儿第一次感受后注意到休止符,讨论怎样打出空拍。

  创编歌词。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以创编歌词为目的,而是要让孩子在学习歌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本身的旋律美、节奏美、情趣美,来调动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再用声音、表情、身体语言来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从整个活动过程中来看,幼儿兴趣很好,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热情,孩子的学习比较主动、积极,享受着参与活动的快乐。

22、大班音乐教案《狐狸和乌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特点区分狐狸和乌鸦两种角色,并做出相应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探索乌鸦保护食物的方法。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寻找和保护食物带紧张感和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食物。

【活动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旋律特点学会游戏玩法;能想出办法让自己扮演的角色取得胜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动物吗?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

  在动物世界里什么动物最聪明?

  二、教师讲故事引出游戏内容。

  师:你们知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

  故事大意:森林里有一只狐狸肚子特别饿它要出去找食物,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到处到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没找到食物,休息一下。这时候有只乌鸦飞过来,而且嘴里还叼着一块肉,狐狸闻到香味就醒来了,它特别想吃,就想办法要得到那块肉。于是它就过去给乌鸦说:小乌鸦,你好!乌鸦只是点点头,没说话。狐狸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说:你是森里面唱歌最好听的,你能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张开嘴:啊!的一声,肉怎么样了?对,肉掉下来了,狐狸捡到肉,一口吃到嘴里就跑走了。你们说狐狸聪明吗?

  三、感受音乐,学玩游戏。

  1、倾听音乐,区分狐狸和乌鸦的角色;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玩狐狸和乌鸦的游戏,我们现在先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完之后你们说说有几段音乐,哪一段像狐狸,哪一段像乌鸦?

  2、分段听音乐;

  先听第一段,你们觉得像什么?(狐狸)我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到处到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什么也没有,休息一下)你们都是聪明的小狐狸。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像谁啊?(乌鸦)我们现在一起来当乌鸦。我们小乌鸦们都很能干找到了食物,(出示肉)现在我们要飞回家,但是呢,肉放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先请一个幼儿尝试,教师同时抓挠幼儿)这回我来当狐狸,我要想办法让这块肉掉下来,咱俩来试一试。最后我们每只小乌鸦都来试试,你们的方法真多,都是聪明的小乌鸦。

  3、分角色进行游戏;

  (1)教师当狐狸,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我来当狐狸,我请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当乌鸦。(总结:狐狸没得到肉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那乌鸦呢?那如果狐狸得到了肉,是怎样的心情?

  (2)3到5名幼儿当狐狸,其他幼儿当乌鸦;

  这次我想请几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当狐狸?

  (3)一半幼儿当狐狸,一半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半小朋友当狐狸,另一半小朋友当乌鸦,我们来一起玩。

  (4)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这次,我们来换一下角色,刚才当乌鸦的小朋友这次当狐狸,互换一下。(我们小朋友都是最聪明的小狐狸和小乌鸦)

  四、全体幼儿随音乐跳舞,自然结束。

  师:我们都喜欢小动物,小动物们在一起也要友好,那我们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应该和大家怎么样?(一起分享)好,今天我们玩了这么有意思的游戏,让我们找更多的小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活动反思】

  因为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3、大班音乐教案《你最牛》

活动目标:

  1、理解记忆歌曲,尝试用rap的语感和体态动作说唱歌曲,初步感受rap的说唱风格。

  2、欣赏了解歌曲,尝试创编夸张幽默的动作来表现歌曲中诙谐的歌词,在师幼合作表演中感受流行曲风的热情奔放。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rap的说唱风格,学说rap

  2、难点: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出歌曲《牛》

  活动身体,让我们先来热身吧!(音乐啊牛的你最牛)师:哇!你们一个比一个牛!小朋友,这个你最牛是什么意思?

  幼:最棒,奶牛。。。

  二、欣赏音乐《你最牛》学习A段,会用rap的说唱方式,唱出歌曲中牛的名称及相关话语。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你最牛》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幼:欢快,活泼,动感。。。

  师:在这首有动感的音乐中,你还听到了什么?

  幼:有人在说。有点象绕口令师:那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是怎么样的呢?

  幼:都是唱的。

  师小结:告诉你们,这种像说话一样的歌曲,现在可流行啦!大家都叫它rap。因为是从国外引进到我们中国的,所以rap是它的英文名,它的中文名字叫说唱乐。

  师:那在这首rap《你最牛》歌曲里面,你都听到了些什么牛呢?

  幼:奶牛,黄牛。。。

  师:到底有哪些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这是什么牛?

  幼:牦牛师:哇!这牦牛生长在高原地区,身体可强壮了!就想歌曲里些的一样健健康康像头牦牛。

  幼儿学说第一句(3遍)师:接下来是什么牛?奶牛,奶牛是怎样的?快快乐乐像头奶牛。

  师:下面有是谁呢?

  幼:黄牛师:黄牛在一直在田里工作,拉犁可勤恳啦!所以我们可以说勤勤恳恳像头黄牛。

  师:那最后一个是谁呀?

  幼:蜗牛师:虽然它不是牛,但是它的名字里也有一个牛字。那蜗牛是怎么样的呢?

  幼:蜗牛身上有一个贝壳,走起路来慢吞吞的。

  师:所以我们要快块做事别像蜗牛。

  师:你们喜欢rap吗?那让我们一起把它连起来说一遍吧!

  幼儿集体说唱第一遍师带领,第二遍幼儿自己说,女分开来说师:其实rap还可以一边跳一边说唱呢!你们想不想来跟我一起跳一跳?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

  师:你们太厉害了!学一遍就会了!那让我们再来一遍,这一遍我不带你们说唱了。

  现在我们来进行PK你们指导什么PK吗?PK就是比赛的意思。

  幼儿分组PK哇!谁最牛?

  师:那我们再来一遍比比看到底谁最牛!

  师:这样吧!我们大家都牛!那牛的小朋友我们把第一段连起来跳一遍!

  三、学说B段,感受各种牛师:你们喜欢rap吗?老师这里还有一段rap,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你们都听了些什么牛?

  幼:吹牛,红牛。。。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牛?(出示课件)师:看第一只牛在干嘛?斗牛。(谁来做动作表示斗牛)我们小朋友之间也会出现斗牛的现象,所我们要心平气和不要斗牛。(幼儿一起说唱)加上动作师:还有什么牛?吹牛你们有没有吹过牛?加上动作说吹牛师:哈哈!吹牛可不好,所以小朋友我们还是认真做事不要吹牛。我们要怎样?幼儿一起说。

  师:接下来是什么牛?肥牛师:谁来用动作表示肥牛?和老师比一比谁更肥?哇!你真肥!所以我们要怎样才能不做肥牛?

  幼:要经常锻炼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经常锻炼不做肥牛师:最后一句是什么牛呢?

  幼:红牛师:什么是红牛?你们喝过红红牛吗?

  师:喝了红牛会劲头十足,那些熬夜加班的人就会喝点红牛。

  师:就像歌词里写的尽头十足像喝了红牛。我们能不能用动作表示?

  幼儿加上动作说唱最后一句。

  师:这段歌词呀比较难,让我们再快来听一遍。

  师:现在我们来练一练。说唱几遍。

  师幼表演师:我们把两段连起来说一说

  四、结束

  师:现在让我们转过身问问客人老师我们唱的好吗?那我们来表演给她们看看

  师:好!现在让我们加上身体动作用rap的形式和老师们说再见吧!

24、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音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二、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C—F 3/4拍1— 2︱3—4︱5—6︱5——║5—4︱3—2︱1—3︱1——║小 朋 友 们 你 们 好! 小 鱼 小 鱼 你 们 好!

  三、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四、学唱歌曲。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鱼说,这首好听的音乐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故事:小鱼的梦。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师;小鱼唱了些什么呀?让我们跟着小鱼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回答并跟着朗诵歌词。

  3、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五、创编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六、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小鱼的梦带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25、大班音乐教案《两小无猜》

游戏目的: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增进男女间亲密的情感。

  2、倾听音乐,感受AB两段旋律、节奏的不同。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

  3、引导幼儿探索在双圈上如何交换玩伴的方法,创编二人游戏的不同玩法,增强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游戏:

  VCD,音乐选自《伙伴舞》,碟机,人手一个手腕花

游戏过程: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声势律动,熟悉音乐ABABAB的结构。

  2、交代新游戏名称,让幼儿理解什么是"两小无猜"-------解释一男一女从小在一起玩耍,两人十分要好,非常亲密。

  3、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及规则。

  游戏规则:A段音乐第2乐句停一定要找到朋友。B段音乐一男一女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玩游戏,音乐结束游戏停止。马上接着去找下一个朋友,游戏反复进行。

  介绍老师小时侯玩的几种游戏:《斗鸡》: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以脚落地为输。《掰手腕》:两人同时单腿跪立,右手相握放在各自的右腿上,可用左手托右下肘,比臂探索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推手平衡》: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推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跳马》:一个人弓着腰,另一个人借助双手臂的支撑力量从上面跳过去。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观看欣赏切勿模仿。

  4、师生一起探讨如何在圈上找朋友。

  5、随音乐,幼儿尝试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前半部分主要是表演游戏,幼儿会把注意力放在听音乐的变化和模仿老师的动作上,但是音乐变化很明显,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慢慢他们的兴趣点会随着他们的熟悉程度而逐渐减低,因此增加的游戏难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和兴奋点,游戏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双圈上找到合适的同伴,这样的游戏难度幼儿通过尝试是可以达成的,而且有变化的空间,比如当孩子达成了很顺利地找到同伴这一层面的要求时,教师可以将活动难点放在和同伴创造性二人玩的方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拓展游戏:

  1、幼儿创编游戏的新玩法。

  两人一组,讨论后并展示两人创造的新玩法:如:炒黄豆、拔河、两人两足、蹬车、你推我挤、钻山洞、背靠背背人、迷迷转锤子剪刀布、摔跤、仰卧起坐,扫腿也说扫荡腿(用一只腿猛力横扫以绊倒对方。)

  2、按孩子们创造的新玩法进行游戏。

  3、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不在圈上随意找个玩伴随兴玩游戏。

  温馨提示:后续游戏可以分别尝试游戏新玩法。不一定一次性进行。对孩子间的胜负不做评价,只重视游戏中快乐的体验,不强调游戏的结果。

26、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歌词的理解上,我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反复倾听的基础上讲述和理解歌词,通过幼儿对珍珠被及摇篮曲的描述中,不仅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记忆、歌词的理解,也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了歌曲宁静、优美的意境。

27、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设计意图:

  梦是夜晚入睡时出现的现象,有时幼儿也会做梦。结合最近幼儿学习的儿歌《找梦》小朋友们时常在谈话中会说到自己的梦,引起了幼儿对梦的好奇和兴趣,如何顺应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呢?于是我决定利用小鱼的梦开展教学活动。《小鱼的梦》歌曲旋律优美婉转,词曲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便于幼儿想象与理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在歌曲的学习中,我更多的考虑幼儿的发展,顺应幼儿的需求,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我以游戏《网小鱼》导入活动,然后从歌词入手,课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听、讲讲、画画等多种方式来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同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最后又以游戏角色扮演来表现歌曲,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在歌曲的学习中关注幼儿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更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迁移与创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4、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电视机,图谱,音乐《小鱼的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网小鱼》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玩一个《网小鱼》的游戏吧!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渔网,一部分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在池塘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等待穿越。

  游戏开始,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游?“,扮做小鱼的幼儿边游边答:小鱼小鱼水里游。扮演渔网的幼儿边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去?“扮做小鱼的幼儿答:”我想出去玩游戏。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说:”你呀别想逃出去,大大渔网捉住你。“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扮渔网的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师:小鱼们玩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幼儿围成半圆形做休息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很快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模仿小鱼游,此外为下一环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引出了课题。

  二、引出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 师:小鱼们休息的好舒服呀,刚才还有一条小鱼游过来告诉我他做了一个美美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

  幼: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小鱼的梦》吧!

  2. 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

  幼儿听完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幼1:小鱼在水里玩。

  幼2:小鱼睡觉了。

  幼3:风呼呼吹。

  幼4:妈妈和小鱼亲嘴巴。

  师:鱼儿玩了一天,在池塘妈妈怀里睡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条珍珠被。风儿唱着摇篮曲,鱼儿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他的嘴。(边小结边播放课件资料)

  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幼:小鱼的梦。

  3. 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师: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拍手—拍腿—拍腿、拍肩—拍腿—拍腿)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现歌曲内容,幼儿根据自己在课件中获得的经验,尝试学唱歌曲。

  三、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你看到了什么?

  幼1:有小鱼,池塘,好多小星星,小鱼妈妈。

  幼2:还有字“太阳”。

  幼3:还有小嘴巴。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图谱和刚才什么有关?

  幼:和刚才的歌曲有关。

  师:这幅图说的就是刚才的歌曲,我们一起指着图唱一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空白的地方慢

  师:刚才我们指着图谱唱是你发现了什么?

  幼:有的地方没有图。

  师:没图的的地方应该画什么?

  幼:池塘妈妈?星星?风儿?唔唔?

  教师慢唱提醒幼儿,“池塘妈妈”,“天上星星落下来”,“梦中看见了“,一边绘画一边说歌词。(依次画出空白的地方)

  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谱边完整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空白处画什么,要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在聆听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引导幼儿尝试替换角色,创编歌词。

  1.师:小鱼做了那么甜美的梦,还有谁也在做梦呢?

  幼:小鸟。

  师:小鸟睡在哪里?

  幼:大树妈妈怀里。

  师幼轻轻哼唱创编歌曲:小鸟小鸟玩了一天,大树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落下来……妈妈在亲他的嘴。

  五、自由选择小动物表演歌曲。

  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他们也会做梦,你愿意扮演什么小动物就请你带上头饰表演《小动物的梦》吧!

  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鱼妈妈,池塘,风儿,或者创编的角色。在表演中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将歌曲演唱转化为歌曲表演,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不仅让幼儿体验音韵的美,而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此游戏表演环节不仅落实了音乐领域的目标,也融入了情感发展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28、大班音乐教案《森林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听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

  2、根据音乐的结构及图谱的变化,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看指挥进行演奏。

  3、在活动中保持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集体合作打击乐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乐器若干。幼儿经验准备:幼儿进行过打击乐活动。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很多小动物都想来参加,那到底哪些小动物来了呢?我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听看,你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

  (播放音乐)

  师: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4~5个)

  二、观察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那究竟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flash小动物动画)

  师: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啊?(教师指着小动物,孩子一起说:青蛙、小鸭、孔雀)

  师:第一个为我们表演的师大嘴巴青蛙,看青蛙表演的是什么?(幼:唱歌)

  师:看!这是青蛙的节目单,那看看这个节目单,谁能用拍手的方式来告诉我青蛙唱歌的节奏师怎么样的?谁愿意来试一试的,胆子大点,站在位置上就好了。(教师只会节奏,一个幼儿试拍 【能力强起示范作用的幼儿】)

  师:拍的真好,大拇指送给你!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预备,起!(教师指挥,全班幼儿跟拍)

  师:第二个表演的是小鸭,小鸭表演的是舞蹈,看!小鸭跳舞的节奏,很简单吧,那我们直接来拍一拍把!我对你们有信心!预备,起!(教师指挥,全班幼儿跟拍)

  师:最后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表演了什么呀?(开屏)谁能用一个动作来学学孔雀开屏?(你来试试)

  师:他/她表演的好看吗?(好看)我们跟他一起来学一学吧!开屏咯~孔~雀~开~屏~

  师:看!果然孔雀也是这样开屏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开屏吧!

  (开屏咯~孔~雀~开~屏~)

  三、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哇!这是音乐会的完整节目单,你们有没有哪里看不明白?(嘘,是表示不说话,箭头表示向下准备,大青蛙表示抓)

  师:我们来试试准备抓到大青蛙(嘘嘘嘘,准备!抓!)

  师:抓到了吗?(抓到了)

  师:现在小朋友愿意用拍手的方式给这些小动物伴奏吗?(愿意)

  (音乐起,前奏可以点头准备)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看清楚指挥,有些演奏顺序有问题(视课堂实际问题而说)我们再来一次!这次有没有信心完美的演奏!(有!)

  师:好的,这次大家拍的都很卖力,(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可是我们的小手声音实在太小了,而且拍的好疼,那怎样才能使伴奏更好听呢?用什么?(乐器)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乐器,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双响筒,这是手摇铃,这是我们见的最多的铃鼓)

  师:看看这些小动物分别选择了什么乐器伴奏?

  (青蛙——双响筒 小鸭——串铃 孔雀——铃鼓)

  师:那该怎么用呢?谁来试试用双响筒为青蛙伴奏(1个幼儿示范)教师指挥

  小鸭(谁来试试)

  孔雀呢?(抖动起来)

  师:好,现在我们都会用了吗?(会了)好,现在听我指挥了,现在,从你们的凳子后面轻轻的拿出乐器,注意不要发出声音,然后放在你的小腿上,马上把手背到椅子后面!我看看,谁最听指挥!

  师:你们都很棒,看看这一组凳子后面是什么乐器?(双响筒)那它们代表什么小动物?(青蛙)对了,你们是小青蛙,你们是小鸭,你们是孔雀,看看哪个小动物最棒!

  师:好!那请小青蛙拿起你们的乐器,跟着指挥,准备试敲一下,准备。(音乐起)

  师:好,小青蛙的乐器放回腿上,手背后。

  师:小鸭准备好拿起乐器。准备。(音乐起)

  师:孔雀准备好拿起乐器。准备。(音乐起)

  师: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进行第一次彩排。(音乐起,全体演奏)

  师:现在,演出正式开始,请演员准备。(音乐起)

  四、结束今天的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小演员们谢幕!

  师:森林音乐会顺利结束了!(结束,谢幕,一起向后转,鞠躬,请坐)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和后面的客人老师再见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29、大班健康教案《小鱼和大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2、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3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一起牵手下楼以后,大家一起靠墙站好,然后老师告诉他们今天的玩的游戏是大鱼和小鱼,简单的讲一下游戏规则。

  2、让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然后在圈内放置3个小皮球,当做小鱼们的食物,再从中选出两条小鱼和3条大鱼。(.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鱼在圈内,大鱼在圈外。小鱼们要保护自己的“食物”,即皮球不被大鱼们抢走。小鱼不能手抱球,不能和大鱼触碰。

  3、 先让小朋友们试玩一下,熟悉游戏规则。然后正式开始,过断时间后,换一批大鱼和小鱼,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其中。

  活动反思:

  情景描述:在游戏过程中,现场很容易混乱,玩到后来常常不遵循规则。拉圈的小朋友容易产生倦怠。另外,由于多数小朋友争当小鱼和大鱼,很难调节好。

  分析:现场易产生混乱主要是拉成圈的小朋友不能每一个都参与之中,时间一长容易倦怠,失去耐心。

  反思调整:

  1、首先,游戏规则应该在小朋友们围好圈以后边示范边讲解。

  2、游戏中出现规则模糊时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们讲明规则。

  3、小鱼和大鱼的游戏中,最好事先安排好组来轮流充当大鱼和小鱼,这样就不会出现角色的混乱和重复,保证每个小朋友的参与。

30、幼儿大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区分串铃、大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使用串铃,并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大鼓、蛙鸣筒各一个,串铃每人一个。

  2.《大象和小蚊子》语言CD

  活动过程

  1.教师敲大鼓“咚——咚——咚——”,请幼儿闭上眼睛听,猜猜是什么动物走来了,引出《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幼儿欣赏故事,师幼交流。

  (1)大象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听到了那些声音?

  3.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和打击乐器的配合。

  (1)认识几种乐器,玩一玩,听听它们的声音。

  (2)教师讲述故事,在有声响的地方暂停,请幼儿选择一种合适的乐器配音。

  (3)教师分别用三种乐器为故事配音,(www.banzhuren.cn)请幼儿感受三种乐器的不同特点: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连续刮蛙鸣筒表示大象赶蚊子,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脚。

  4.请幼儿为故事配器。

  (1)请幼儿人手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在飞。

  (2)教师用故事情节提示幼儿,再合适的地方为故事配器。

  5.教师和幼儿共同用越骑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6.活动延伸。

  (1) 请幼儿玩玩乐器,说说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还像什么。

  (2)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说说自己还认识什么乐器。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31、大班音乐教案《小小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小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表现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小舞台。

  2、幼儿自制的各类乐器。

  3、幼儿熟悉的节奏乐曲。

  活动过程:

  1、教师充当音乐会主持人,请幼儿自由结合组成小乐队(每队最少5人),并给自己的乐队起上好听的名称。

  2、先请每个小乐队分别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适当地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请每个乐队的幼儿依次上台表演。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说说每个乐队的演奏情况,大家共同选出最好的乐队,给予表扬、奖励。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会》这个活动,如果放在小班或者中班,我的选择是会让孩子们表演学校里学过的舞蹈或歌曲,以来幼儿对这些节目比较的熟悉,二来幼儿对于自己能够表演什么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如果随意的话,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没有准备好的状态。而现在是已经面临毕业的大班孩子们,他们表现欲望强烈,且都在课外有一些额外的学习经历,他们有自己的心思,想要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来接触一些全新的节目。所以,我将活动的目标做出了调整和修改,让幼儿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32、大班科学教案《大鱼吃小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动植物图片若干(如青蛙、田鼠、小鱼、大鱼、虾米、麦子、麻雀、老鹰等)

  2、食物链底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都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我们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人类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怎样活动的呢?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鱼吃小鱼》。

  二、让幼儿知道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导出课题:大鱼吃小鱼。

  2、出示动植物图片。

  (1)师:看一看我们的图片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说动植物的名称。)

  (2)师:小朋友都知道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吗?(让个别幼儿将图片进行动植物的分类)

  (3)讨论、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师:你知道这些动物平时是靠吃什么生存的吗?(幼儿先自由发现结伴交流、再进行集体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动物会认小动物为食有的动物认草类为食。)

  (4)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的食物链。

  师:大鱼生存要吃什么?小鱼生存又要吃什么呢?(引导幼儿了解大鱼通常会吃小鱼、小鱼会吃水里的海藻或者浮游生物)

  (5)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讨论食物链的排序方法,理解食物链概念。

  师:老师这里有张底板,小朋友想看看老师的底板上有什么吗?(教师把大鱼放在最右边的方格里,运用手势引导幼儿理解食物排序的操作方法。)

  师:大鱼吃小鱼我们就把小鱼放在第二个方格里,第三个格子是应该是放什么呢?为什么?(海藻)

  师小结: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的现象,这种关系串起来叫食物链。

  三、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1、桌上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图片请小朋友挑选一组食物链图片在底板上排序。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世界上的动物、植物是有一种食物链关系,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的同时,还应该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生态平衡。

  四、请小朋友把草地上的食物链补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33、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鱼和鲨鱼》含反思

  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

  难点:

  分辨小鱼和鲨鱼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

  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鱼怎么游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D.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E.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F.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G.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A.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B.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D.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A.老师做鲨鱼,小朋友做小鱼,小鱼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鱼游动作参加游戏。

  B.听到小鱼逃跑的乐句,才能逃跑。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做鲨鱼再次游戏。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34、大班音乐教案《兔子和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并说说歌词的内容。

  2、通过倾听乐曲,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调,能根据曲调、歌词学习仿编歌曲。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已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狼头饰一只,钢琴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猜我梦到了谁?(兔子、狼)

  它们俩在一起会说什么?

  二、熟悉歌词

  1、狼说:“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按节奏说歌词)

  兔子说:“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 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还真难办。”

  2、幼儿重复说说歌词。

  三、熟悉乐曲

  1、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游戏。歌词就在故事里,曲子在哪儿?请你们听琴声,你听过这首曲子吗?"屈,老师.教,案,网"(老师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乐曲)

  2、 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是谁唱过的?(任贤齐唱的流行歌曲)

  3、 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们也来编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吗?

  4、老师编出第一句:“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

  幼儿编唱:“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老师提示:兔子怎么说的,也编编看?)幼儿接着编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5、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自己编的歌曲。(讨论:最后一句歌词可不可以用说唱的形式说出来?“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四、游戏活动

  1、老师戴上狼头饰问:“我是一只改好的狼,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请用歌声告诉我!(老师唱狼说的话,唱完后小朋友接唱兔子说的话)

  2、唱完整首歌曲,问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做朋友?(老师假装把自己的尖牙齿拔掉,再和幼儿对唱一边歌曲。)问:你们现在愿意和我做朋友了吗?

  3、和听课的客人老师玩对唱的游戏。

  问:客人老师,我们今天真高兴,你愿意和我们玩兔子和狼的游戏吗?你想扮演什么?(和客人老师对唱几遍,在最后一遍时,客人老师答应做朋友,歌词最后一句改唱为“做朋友的事真好办。”

  五、随机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点,要给机会让别人改过,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好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最后的反思环节中,兔子和狼都在诉说着他们的快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价值实现。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表达,仿佛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说别人的事。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幼儿用自我卷入的方式参加反思,幼儿的反思是在他们自己感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而且,这种感动来源于幼儿的亲身体验与经历。

3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钓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A:老师来扮演大猫,小鱼们该怎么办?(启发幼儿大胆尝试合作表演)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36、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鱼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单单。会用量词:条。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三只金鱼缸(分别放一、二、许多金鱼)

  2.音乐《找朋友》及配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作神秘)

  师:咦?是什么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下来倾听。老师好像听到了“唉、唉”叹息声。

  2.师:是谁发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一条金鱼)师:是谁呀?哦,原来是小条金鱼啊?它为什么叹气呢?有谁知道吗?请你们来猜猜(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词:孤孤单单)

  师:那小金鱼为什么叹息呢,原来是小金鱼觉得水里只有他一条小鱼孤孤单单地游着,所以很难过,才发出了叹息声。

  3.师看看小鱼多可怜啊,你想帮帮她吗?让小金鱼快乐起来!怎样帮助它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 哦,原来啊,小金鱼想要我们给它找朋友呢!(出示两条小金鱼)师:瞧!老师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呀?想想看,它们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教师小结:是啊,它们在一起玩的可开心了,一会摇摇尾巴,一会点点头。

  5.师:我想啊,要是我们多帮小金鱼找更多的好朋友来它们肯定会更开心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还想帮它们找朋友吗?

  (出示许多小金鱼)师:瞧!这里有几条小金鱼呀?(许多)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教师小结:许多小金鱼会在一起玩游戏、捉迷藏、做好朋友。

  二、欣赏儿歌《小鱼游》

  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配乐)

  师: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也来读一读刚才自己编的好听的儿歌,好吗?(幼儿边看实物边进行朗诵儿歌)

  3.小朋友念得好极了,能再念一遍吗?

  4.根据儿歌进行表演。(加以动作,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

  1.师:小朋友,你们看,许多小金鱼在一起多快乐呀,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爸爸、有妈妈,亲亲热热到在一起,好幸福呀!我们也要向小鱼学习,要和家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起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生活。

  2.师:你们想不想也变成小金鱼呀?和他们一起去玩耍,做好朋友呢?(请小朋友挂上金鱼胸饰,在音乐《找朋友》中游戏。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37、大班音乐教案《杂技表演》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探索用不同身体部位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三段不同的节奏型。

  2.学会借助图谱理解表现音乐,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图谱1张,节奏型3张;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

  2.《巡逻兵进行曲》音乐CD、杂技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借助图谱,运用杂技表演的情节,探索《巡逻兵进行曲》中三种不同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1)乐曲A段:节奏型X X | X X | X X | X 0 |,对应图谱“抛绣球”请幼儿探索节奏型的打击方法,并能说出共有几个乐句。

  (2)乐曲B段:转呼啦圈,X X | X 0 | X X | X 0 |。

  (3)乐曲C段:顶酒杯,XX X | XX X | XX X | XX X |。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熟练A、B、C段的三个节奏型。

  3.引导幼儿探索三种杂技可以分别用什么身体动作表示,并随音乐表演。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各个节目的身体动作并集体表演。(banzhuren)(可用拍腿、捻指、弹舌、跺脚等)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打击乐表现乐曲。

  4.教师出示三种打击乐器,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并尝试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组织讨论:每一个杂技表演节目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为什么?

  (2)教师当指挥,请幼儿看图谱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提醒幼儿看指挥、听好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3)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交换时幼儿交换位置,乐器不动位置。

  (4)请一名幼儿当指挥,其他幼儿起立完整地演奏一遍打击乐。

  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看真正杂技表演的视频,了解相关项目。

38、大班音乐教案《过春节》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谣的内容、初步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朗读这首歌谣。

  2.感受歌谣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热闹喜庆的音乐和鞭炮声的录音;配乐儿歌朗诵;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2.经验准备:了解我国民间过春节时的一些传统习俗。

  3.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感受歌遥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倾听、观察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四、活动过程

  1、听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远处传来热闹喜庆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教师小结: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准备过什么节日?有哪些动物在迎接春节?它们是怎样迎接的?

  (2)欣赏歌谣。

  (1)老师以开心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来进行示范朗读提问:歌谣的名称叫做什么?听了这首儿歌,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逐一出示儿歌中的动物角色,与幼儿一起说说、学学小动物所做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3.学习朗读儿歌

  (1)引导幼儿看着动物角色练习朗读儿歌,

  (2)边读边模仿角色的动作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

  (3)模仿用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小动物们过年时开心的感觉读出来呢?(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并请一些幼儿进行朗读。)教师以两种不同的对比明显的朗读方法让幼儿判断,找出最适合这首歌谣风格的朗读方法。

  (3)在喜庆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幼儿练习朗读,充分感受歌谣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4)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并组织幼儿从朗读时的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朗读评价。

  4、集体完整朗诵儿歌。

  五、评价要素 幼儿是否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是否感受到过年的热闹和喜庆。是否能以愉悦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六、活动建议

  1.可将幼儿的朗读进行录音,既可提高朗读时的趣味性,又可在倾听自己朗读录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提高朗读的技巧。

  2.可引导幼儿将儿歌的内容绘画出来制作成小书:《过新年》

  附歌谣:过春节

  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39、大班音乐教案《清明》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40、小班教案《大鱼来小鱼来》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感受传统儿歌的“一字韵”特点。

  2、会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蓝色海洋背景图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纸3、轻柔音乐。活动流程:师幼谈话:你们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儿说)我听说咱小X班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里都表现特别棒!对吗?(对)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让老师来看一看,请幼儿坐下。唉!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张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对了,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面,看(出示课件海洋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海)你喜欢大海吗?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边说边表演)

  小结:对了,大海里有大鱼、有小鱼、大龙虾、螃蟹,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

  二、回顾儿歌:

  咦。。。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说到:“小鱼不来大鱼来”教师同时从口袋里出示大鱼、小鱼。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用纸折出来的)什么颜色的是大鱼?什么颜色的是小鱼(夸奖幼儿)

  三、(教师把小鱼贴在黑板上)指着大鱼提问:“这是鱼的什么?(眼睛)这是鱼的(尾巴)这是鱼的(身体)

  2、那怎么样我们才能把这只大鱼折出来呢?首先,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出示纸)提问:“这四个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平平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边)师:“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在孩子身边游一游)你也来试试吧?现在请你轻轻的坐到桌子旁边

  3、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彩笔、纸)现在请你拿一张大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大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小结:现在大鱼有了许多的好朋友,那小鱼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在给小鱼找个好朋友吧?(幼儿做回座位上)

  4、现在请你拿一张小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小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两角向上变小鱼,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小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四、总结:师幼一起评价幼儿作品。师:“这个小鱼是谁折的?这个呢。。。。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大鱼和小鱼都找到了好朋友,他们可高兴了,那我们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动结束。(单位:文家街道西城幼儿园 姓名:张志平)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现。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大胆的表现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形成和发展。

41、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儿歌的“一字韵”特点。

  2、会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蓝色海洋背景图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纸

  3.轻柔音乐

活动流程:

  师幼谈话:你们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儿说)我听说咱小X班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里都表现特别棒!对吗?(对)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让老师来看一看,请幼儿坐下。唉!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张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

  一、导入部分:

  对了,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面,看(出示课件海洋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海)你喜欢大海吗?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边说边表演)

  小结:对了,大海里有大鱼、有小鱼、大龙虾、螃蟹,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

  二、回顾儿歌:

  咦?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说到:“小鱼不来大鱼来”教师同时从口袋里出示大鱼、小鱼。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用纸折出来的)什么颜色的是大鱼?什么颜色的是小鱼(夸奖幼儿)

  三、(教师把小鱼贴在黑板上)指着大鱼提问:“这是鱼的什么?(眼睛)这是鱼的(尾巴)这是鱼的(身体)

  1.那怎么样我们才能把这只大鱼折出来呢?首先,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出示纸)提问:“这四个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平平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边)师:“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在孩子身边游一游)你也来试试吧?现在请你轻轻的坐到桌子旁边

  2.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彩笔、纸)现在请你拿一张大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大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小结:现在大鱼有了许多的好朋友,那小鱼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在给小鱼找个好朋友吧?(幼儿做回座位上)

  3.现在请你拿一张小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小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两角向上变小鱼,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小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四、总结:师幼一起评价幼儿作品。师:“这个小鱼是谁折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大鱼和小鱼都找到了好朋友,他们可高兴了,那我们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现。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大胆的表现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形成和发展。

42、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鱼和小鱼》含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们探索水里动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在班内开展的“小舞台”问答活动中,孩子们提出许多充满童趣的问题,如:海豚为什么要救人?章鱼为什么要吐墨汁?小鲨鱼是怎么长大的?等等。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结合我园的园本课程,尽可能挖掘其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为此,在本次活动中,通过了解鱼类世界中大鱼照顾小鱼的不同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在了解鱼类生活习性的同时,感受动物世界中的关爱情感,并引发孩子情感迁移,去了解现实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鱼类动物中一些大鱼照顾小鱼的不同方式,感知动物世界的关爱。

  2、激发幼儿有兴趣去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鱼儿头饰一个。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2、多媒体制作图片三幅。

  3、调查表人手一份。

  4、事先布置任务:找找大鱼照顾小鱼的资料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大鱼和小鱼》。

  2、问题讨论:当遇到敌人来欺负小鱼,鱼爸爸和鱼妈妈会不会保护自己的孩子?你觉得会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3、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语言:大鱼和小鱼4、观看多媒体:向幼儿介绍几种鱼的照顾方式。如:罗非鱼会将孩子含在嘴里、鲨鱼会将敌人赶开等。

  5、游戏体验:幼儿扮演鱼爸爸、鱼妈妈做保护小鱼的游戏。

  6、活动延伸:提出问题:那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象鱼爸爸、鱼妈妈那样爱我们呢?

  鼓励每个孩子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并要求爸爸妈妈将关心照顾你的事情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感人的故事。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3、大班音乐教案《春雨弹琵琶》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有象声词的歌曲,唱准象声词的部分。

  2.感受歌曲旋律的轻快、优美。

  3.愿意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察雨的经验。

  课件准备:“春雨”音效及图片;“动作示范图”图片;《春雨弹琵琶》歌曲音频及伴奏;“春雨弹琵琶”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效及图片“春雨”,激发活动兴趣

  二

  出示动作示范图,鼓励幼儿模仿动作

  ——你们观察过春雨吗?它是怎么下的?

  ——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下雨的样子吧!

  三

  播放歌曲及图片,令幼儿感受春雨动听的声音

  ——歌里春雨是怎样弹琵琶的?谁来唱一唱?

  四

  播放歌曲音频及伴奏,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教师哼唱。

  2.用语言接龙的方式帮助幼儿记歌词。

  3.鼓励幼儿用今天学到的动作,边唱边跳。

44、教案大班音乐详案《小鱼和鲨鱼》反思

  这是一篇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开火车引导幼儿进入情景,到海边,并请幼儿欣赏音乐,小鱼和鲨鱼的不同,并想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鱼和鲨鱼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鱼怎么游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D.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E.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F.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G.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A.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B.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D.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A.老师做鲨鱼,小朋友做小鱼,小鱼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鱼游动作参加游戏。

  B.听到小鱼逃跑的乐句,才能逃跑。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做鲨鱼再次游戏。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45、大班科学活动《大鱼吃小鱼》食物链的关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食物链操作底板三张,麦苗、小羊、老鹰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分类。(动物类、植物类)

  (1)观察动植物图片,认识动植物。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吗?认真想想它们的名字。

  (2)将动植物进行分类。

  2、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思考、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教师:动物平时吃什么来生存?

  (2)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的食物链。

  教师:大鱼生存要吃什么?小鱼呢?

  (3)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总结:像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就是一组动植物生存的食物链。

  3、尝试食物链排序。

  观察微课出示的三组底板,幼儿自己的操作材料拿出将动物图片按照自己所想的贴在相应的底板中。

  教师引导幼儿,待幼儿完成后揭示三组食物链的排序。

  4、引导幼儿指导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食肉动物会怎样?(吃草的动物越来越多,导致土地没有了草,慢慢的土地就变成了沙漠,人也无法生存。)激发幼儿思考,食肉动物缺失后带来的后果。

  引导幼儿想到食物链上的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生态平衡。

  5、总结食物链的定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就是一组动植物生存的食物链。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