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大象浇花》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大象浇花》反思
1、大班音乐教案《大象浇花》反思
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班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展开了,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自我介绍,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狂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
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难点:
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动物朋友来看花
1. 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 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 大象园丁真勤劳
1. 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了,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就是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哟,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 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欢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呜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浇花,他真是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再次欣赏第一段。老师演唱,有伴奏。
4)孩子试着演唱第一段。钢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声音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粗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幼儿集体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3. 学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哟,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3)我是大象,我来浇花了,谁愿意当我的花宝宝?我一边浇花,小花朵喝饱了,也慢慢地长高了,然后要开出最美的花哟。你好美,你是什么花?你真香,你是什么花?你最漂亮,你又是什么花?
4)大象辛勤地工作着,花儿也越开越美,咦,大象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很快乐。所以他一边浇花一边唱歌,我们来唱唱看,呜啦啦啦啦。(钢琴伴奏第二段)我看到了一群快乐劳动的大象们,唱得真不错,这次我们站起来唱一唱,把大象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吧。(钢琴伴奏第二段)
4、完整歌唱
1)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音乐)这首歌曲了唱到了谁?对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象和花》。
2)幼儿完整演唱(钢琴伴奏)
3)演唱第二遍刚才你们唱得真好听,真像一群大象在歌唱,这次想不想跟着音乐来唱?音乐速度有点快,能跟得上吗?我们来试一试,听好音乐的节奏。(音乐)
(三)大象浇花花儿笑
1)观看媒体,商量规则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象和花》,我们先仔细看看大屏幕,找找这游戏里面有什么规则?(播放课件)
2)幼儿尝试游戏提问:花朵们站成了什么形状?(圆形)大象什么时候就要走到花朵身边?一只找到一朵花。花朵是在什么时候长高的?
3)幼儿游戏
(四)大象大象串一串
1)大象先生带着他的太太和孩子到花园里来散步了,他们用什么方法串成一串呢?
2)孩子们串成一串离场。
大象浇花1=F5 6 7 1 | 2 3 4 | 3 1 3 1 | 7 1 2 | 5 6 7 1 | 2 3 4 | 3 1 2 7 | 1— |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5 5 | 4 3 2 | 4 4 | 3 2 1 | 5 5 | 4 3 2 | 3 1 2 7 | 1— ||呜 啦 啦啦啦, 呜 啦 啦啦啦,呜 啦 啦啦啦,快 开 吧!
活动反思:
《小星星》是一首我们班小朋友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在课间、散步、吃饭前我们都会让孩子们来唱唱,那么在第二课时我们应该把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还是重复的让幼儿集体来演唱这首歌曲,不仅孩子们会觉得很无趣,也不能使他们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纲要》中也提到:“幼儿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由于托班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因此他们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因一些小的问题和矛盾而发生争执。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决定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幼儿初步学会用轮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2、幼儿在歌唱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乐趣,初步建立合作的意识。轮唱是指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从轮唱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演唱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唱的部分,当别人在唱的时候又能不受影响,而托班的孩子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运用轮唱的方式不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来说也同样存在着困难。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们清楚的知道这一段该我唱,那一部分又不需要我来演唱。由于具体形象思维是托班幼儿主要的思维特点,所以我考虑怎样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让他们学会此种演唱方式,于是图片小星星便印入了我的眼帘。我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星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星星贴在小手上,同时让拥有同一种颜色星星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这样孩子们自然地就分成了两组,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知道:当老师出示的星星跟你一样时,就开始唱,当我出示另外一种颜色的星星时,就不需要唱。
2、大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运用大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学玩音乐游戏;
2、通过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大象与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3、通过使用打击乐器,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音乐《拍蚊子》、《大象和小蚊子》、《蚊子的叫声》;大象头饰一个,蚊子头饰两个;白纸;马克笔;图谱;打击乐器:大鼓,串铃,蛙鸣筒,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游戏拍蚊子入场--刚才我看到你们都在拍蚊子,那你们拍到了吗?
哦~有的还没有拍到。蚊子真讨厌,一直叫个不停,(播放蚊子叫音效) 有一只小动物也遇到了烦人的蚊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拍蚊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完整故事,师幼表演。
2.分段放音乐,回忆故事,做出相应的模仿。
(1)是谁遇到了小蚊子?(幼:大象)你认为大象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小朋友模仿,教师给伴鼓声)那刚才你们看到的大象是怎样散步的呢?哦~,是这样散步的。
如果你是大象,你会用怎样的动作散步呢?(幼儿模仿)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散步吧...(播放第一段音乐)这时候一群小蚊子飞来了,嗡--,我看一看你们是怎么飞的?(教师边做边说,幼儿模仿)哦~有这样飞的,还有这样飞的...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出自己飞的动作...(播放第二段音乐)那小蚊子们,你们会怎样叮大象呢?(幼儿模仿)有小朋友这样叮(看见了叮...)还有这样叮的(看见了叮...)我们一起来叮 大 象(播放第三段音乐)"看见了叮,看见了叮"哎呀!大象发现了,它怎么赶蚊子呢?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一下。我赶,我赶,我赶 赶 赶 (幼儿模仿)哦~有用耳朵赶的(我赶,我赶,我赶 赶 赶),还有用鼻子赶的(我赶 我赶 我 赶 赶 赶)我们一起把蚊子赶跑(播放第四段音乐)我赶,我赶,我赶 赶 赶哇,真厉害!蚊子全被你们赶跑了!
可是,大象又睡着了,蚊子又飞来了(播放第五段段音乐)嗡...嗡... ...看见了叮,看见了叮... .... 嗡...嗡...
哼~,蚊子真讨厌,还在大象的身边飞来飞去,大象要生气了!(播放第六段音乐)我(手叉腰皱眉)!要(手叉腰皱眉)!生(手叉腰皱眉)!气(手叉腰皱眉)!了(手叉腰皱眉)!(跺脚3下...)教师装出蚊子死的样子......(幼儿装出各种"死"的样子)哇~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形象。
3.分角色表演
(1)老师扮演大象,小朋友们扮演小蚊子(播放《大象和小蚊子》)
(2)男生扮演大象,女生扮演小蚊子(播放《大象和小蚊子》)
4.出示图谱,用打击乐器演奏《大象和小蚊子》
小朋友们表演的非常棒!老师还想带你们做一次演奏家!可是想要做好演奏家,我们需要先认识图谱。(出示图谱)第一部分是大象在散步,我们用圆舞板演奏,这一部分是蚊子飞来了,我们用串铃演奏,这是蚊子叮大象的部分,我们用铃鼓演奏;还有大象赶蚊子时,用蛙鸣筒演奏;最后大象生气了用大鼓演奏!
我们在演奏的时候不仅要用耳朵去听音乐,还要用小眼睛仔细看图谱,到了你的乐器,你才可以让乐器发出声音哟。(教师给手势,示意幼儿拿乐器)点头示意 播放音乐《大象和小蚊子》
5.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1)小朋友们表现特别棒,今天老师给你们做指挥家,你们来做演奏家!准备好了吗?(教师给手势)示意(播放音乐《大象和小蚊子》)
(2)老师也想当一次演奏家,你们谁愿意做指挥家呢?
(请幼儿做指挥家,教师打鼓)
(三)、结束部分:
教师示意所有幼儿起立,鞠躬,退场。
故事: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走~ 走~ 跳!跳!跳! 走~ 走~ 跳!跳!跳!"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小蚊子"嗡--嗡--嗡--"飞来了,它们发现了正在睡觉的大象,就去叮它。"看见了叮,看见了叮"。哎呀!大象发现了,就用尾巴来赶蚊子,"我赶,我赶,我赶赶赶"。小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
大象刚睡着,小蚊子又飞回来了,"嗡--嗡--嗡--",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我赶,我赶,我赶赶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我!要!生!气!了!""咚--咚--咚"这一次,所有的小蚊子都被震得晕死过去了!
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孩子们很开心,活动后孩子们都给我说,老师我们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听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3、大班音乐教案《羞答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学习唱出两句"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2、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学习用不同的姿态、神情表现羞答答的样子。
3、体验并表现好奇、害羞的情绪。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玩过"眼睛藏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理解"羞答答"的意思。
1、猜测游戏:你的眼睛里藏着什么?
和你的好朋友面对面坐好,仔细地看看他眼睛里藏着什么?大家一起说出"朋友的眼睛里藏着我,我的眼睛里藏着朋友"。
2、幼儿与老师表演"羞答答"。
"当我看着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不看我的眼睛了?"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如果别人一直盯着看我,我会不好意思,会害羞"。
不好意思、害羞还可以用"羞答答"词语表示,请小朋友与同伴进行对视,体验"羞答答"情绪。
二、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讲述歌词,幼儿熟悉。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2-3遍,注意唱准"藏"的发音以及唱出"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羞答答"的动作和神态,如:捂着脸、低着头、玩弄手指头、扭头、摆手等动作。
2、幼儿迁移游戏中对看时好奇的样子和相对时的配合,创编第一、第二句的动作。
3、引导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第一、第二句时做好奇的动作,在唱到"看得我呀羞答答"时,自由地做害羞的动作。
四、幼儿表演唱歌曲,并与同伴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害羞的情绪。
五、音乐表演:拉拉钩。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害羞不好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和好朋友拉拉钩做一个大方的好朋友好吗?幼儿结伴游戏。
活动反思:
“羞答答”这个词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如果老师一直盯着你看,你的心理会觉得怎样?”从难为情引出还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羞答答”来说,“你会用动作来做做羞答答的样子吗?”幼儿很兴奋的做出各种羞答答的动作,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理解了羞答答的含义。“哎呀呀哎呀”我采用了幼儿结伴表演的方式,用双手遮住脸从指缝中看好朋友和双手移开偷看好朋友的方式表演,把羞答答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用个别示范与结伴表演的方式,巩固歌曲。
在幼儿学习歌曲之后,我先请个别幼儿结伴进行表演,在此基础上请其他幼儿模仿表演的动作。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歌唱的兴趣,并巩固了幼儿对歌曲的掌握。
4、大班音乐教案《捏面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与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让幼儿能在即兴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听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 各种捏好的面人造型图片(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和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等)、多媒体课件。
3、空白纸四张、笔。
【活动过程】:
1、观看各种面人造型图片ppt,引出歌曲。
1)播放《西游记》片尾曲的音乐,导入活动
教师:徒弟们,跟师傅一起去西天取经哦(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活动室,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找到座位坐好)
2)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各种各样的面人,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你们见过捏面人吗?说说看你们都见过什么面人?
教师:你们见到的这些面人是谁捏出来的呢?
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的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都捏了些什么?(播放课件)
教师:老爷爷捏了哪些面人呢?(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慢羊羊、灰太狼、红太狼、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教师:老爷爷捏出来的面人太多了,我们都看不过来了!
教师边做动作边引出歌词: “老爷爷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随后按歌曲节奏念:“老爷爷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引导幼儿跟教师学念这句歌词。
2、熟悉歌曲《捏面人》旋律与主要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在“捏一个xx x|x x |x -”部分时,只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中的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形象,并不唱。
2)请幼儿猜猜:“爷爷都捏了什么?”“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
幼儿先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猜出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部分歌词。教师再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出现的先后顺序。
3)幼儿看图片随伴奏按节奏边做动作边念“捏一个xx x |x x |x -”部分的歌词。
4)教师和幼儿随着钢琴的伴奏按节奏完整的边做动作边念整首歌词。
5)完整学唱歌曲《捏面人》。
�8�5 师生相互扮演老爷爷与面人,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用动作提示幼儿各部分的歌词内容。
�8�5 教师逐步退出动作引导,让幼儿逐步学唱歌曲2~3遍。
3、按故事主题创编部分歌词。
1)师幼讨论故事主题。“老爷爷捏的是什么故事?(《西游记》的故事)那你想编一个什么故事呢?”(歌曲音乐持续不断地轻声伴奏。幼儿与同伴热烈地讨论,教师即兴参加讨论 )
2)教师选取幼儿讨论的某一主题,尝试对“捏一个xx x |x x |x -”部分歌词进行替换创编。教师将幼儿的创编简化成图,画在空白纸上,并按序排好在黑板上。
3)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4)教师鼓励幼儿加快速度演唱歌曲。
5) 教师逐一抽去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学会演唱。
6) 在没有图片的提示下,幼儿完整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4、表演歌曲。
一部分幼儿扮演老爷爷,另一部分幼儿扮演面人进行“捏面人”活动。表演老爷爷的幼儿可随意的把表演面人的幼儿“捏”成任意造型。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角色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在本节活动的难点部分创编歌曲的念白部分,在这一环节我通过幼儿喜爱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幼儿提供素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培养了幼儿的创编能力以及大胆表现的能力。活动中幼儿创编出了“捏一个喜羊羊在跑步;捏一个美羊羊在化妆;捏一个懒羊羊在睡觉;捏一个沸羊羊在举重……活动中通过图片帮助和加快速度、拿掉部分图片和脱离图片,逐层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学会了创编。但在活动中我发现也存在着不足:歌曲由“唱”和“说”两部分组成的,在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说”的部分和“创编”的部分而忽略了“唱”的部分,“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这句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在活动中我将难点前置,但发现在学习中幼儿对于这句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揪出来帮助幼儿解决。活动结束后我又利用下午活动的时间巩固练习了这首歌曲,幼儿能完整、正确的唱出整首歌曲。
5、大班音乐教案《粉刷匠》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猫咪》《粉刷匠》、《再见歌》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活动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 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 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 认识语词节奏, ×× ××︱×× ×︱×× ××︱×-‖
“今天我们就把这首好听的小儿歌配上音乐唱出来。”
学习歌曲(清唱、伴奏)
“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墙壁啊?”(手)
学唱后表演:配有(舞蹈)丝巾、帽子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5、 再见歌结束活动。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活动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幼儿歌曲,并且孩子们也很喜欢。在引题部分,我利用幼儿用书,让他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让孩子们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在欣赏歌曲环节中,孩子们听得可仔细认真了,有些小朋友还随音乐跟唱起来,足见这首歌曲的魅力。所以在之后理解歌曲中,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不等我开口提问孩子们就能回答。在上这节课时非常开心,因为难得孩子们学得这么认真、唱的那么卖力、还争着上台表演给大家看,我很开心。但在开心的同时,我又在想是不是我上每一节课孩子们都会有这么的激情,怎么才能保持每一次上课孩子们都能有这样表现呢?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反思,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6、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乐曲的结构,感受音乐的欢快和幽默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符号、动作、表情及嗓音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体验、参与和表演创造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的准备:音乐,PPT课件,蚂蚁和蝈蝈的图片、蚂蚁和蝈蝈的头饰若干张,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乐趣,
1.以律动《郊游》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坐好。
2.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内容
1.完整欣赏音乐,欣赏完了以后向幼儿发出启发性的提问:"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2.对孩子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引出活动课题"你们真聪明,小耳朵真灵",这首音乐的名称就叫《欢乐颂》,它里头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3.结合课件,有表情的像幼儿讲述故事(讲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树成熟了,住在树下的三只蝈蝈可高兴坏了……)从而激起幼儿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赏音乐,采用图谱教学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对乐曲的经验。
1.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儿感知乐曲结构,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小朋友,听完音乐你们知道这个音乐有几段吗?
2.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AB乐段的不同,提问"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样的,B段是怎样的""你认为那一段是蚂蚁,那一段是蝈蝈"
3.教师引导幼儿用声势或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我们用拍腿拍手表现蝈蝈号还是表现蚂蚁好呢?"
四、尝试游戏表演,加深对音乐的记忆
1.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愿担当角色表演,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戏的过程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对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予以帮助
2.熟悉游戏以后,把幼儿分成2――3组同时游戏活动结束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活动延伸:
1.学习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2.在角色扮演区分角色表演
3.在歌唱活动中学唱这首歌曲的歌词版
活动反思:
整堂课有两个知识目标,但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合理。其中在知识目标(1)——体会歌曲情感,正确演绎歌曲中。整堂课的音乐出现的频率还是少了点,时间还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译方面,情感处理的还不够详细。如果能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多去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让学生的情感随音乐进入平等、互爱的境界。这样可能学生在最后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二是在讲旋律的进行方式乐理知识时,老师讲的稍微多了点,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之间以多参与讨论、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讲音阶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种例子,如我们可以把音阶中的每个音看成是一级一级的楼梯,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音符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强弱处理方面,老师也不需要讲得太多,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听音乐,教师可以吹奏笛子,让学生辨别强弱的地方,这样学生演绎起来更容易点。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
7、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含反思
活动一:唱歌活动
1、能欢快地歌唱这首新疆民歌。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培养幼儿乐观愉悦的情绪。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风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孩子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可能有的爸爸妈妈就在那里打工,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他们还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首新疆儿歌《娃哈哈》,一首比较快速活泼的歌曲。
(二)主体部分:
1、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听音乐,闭眼用心情去感受其中的欢快情绪。
2、熟记歌词:教师教幼儿念歌词三遍,达到比较熟悉歌词。
3、音乐教唱:
①、清唱教唱歌曲两遍;②、教师用风琴教唱两遍;③、幼儿合风琴歌唱两遍。
(三)结束部分: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入厕。
活动延伸:
回家后锻炼扭脖子,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
活动二:舞蹈活动
1、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手脚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民族舞的认识及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娃哈哈》mp3.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娃哈哈》,幼儿列队入操场。
(二)动作分解教学:
①、挽花教学;②、托帽转圈;③、扭脖子;④、移步摆手;⑤、提裙位手脚动作。教学时注意正确手形的规范,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形和动作。
(三)清唱音乐,做舞蹈动作,熟记歌词与舞蹈动作的配对。大概做三遍,教学时视情况而定。
(四)合mp3音乐舞蹈。
中间间奏可做移步摆手、托帽转圈两个动作。
活动延伸:
将学到的新疆舞回家跳给家长观赏。
活动反思:
1、对于提问,要事先精心的设计、有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得到真切感受后再作回答,这样才会真正引起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不至于迎合教师的感受。此外,还应通过教师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2、在学生学跳新疆舞这一环节时,要更大胆、放心地让他们自己实践,相信他们的能力,比如:先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新疆舞或跳跳会的新疆舞,然后再来学习几个舞蹈动作,自己编排一个新疆舞。这样既可以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状况,也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音乐学习心理,随着音乐跳一跳,把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出来,把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向深入。
3、我在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有所忽略了,学生是能用准确的节奏、活泼愉快的心情演唱,但缺少了一点点感情。
课虽已结束,但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理论上有一个更高的飞跃,来指导我的教学。
8、大班音乐教案《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3/4拍节奏,会用连贯、断顿的方式演唱歌曲。
2.能在对唱游戏中尝试即兴创编歌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观察冬天的景色、ppt。
活动过程:
一、师生节奏问好。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换个方式问好。小耳朵听好了。”(用歌曲的前两句进行问好)“你们也来试试用这样的方式和我问好。”
2.师:“有谁听出我是唱的几拍子的曲子?”
3.师:“如果请你用动作表示唱得响,你会用什么动作?唱得轻呢?”(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膝盖表示强弱规律)“原来三拍子歌曲的节奏是强弱弱”(边说边打节奏)
4.师:“现在我们来一边拍节奏一边问好,好吗?”“小朋友真能干。”
二、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冬》。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风格。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冬》,小耳朵仔细听哦。”
师:“告诉我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你们的耳朵真灵。”
3.师:“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有请王老师。”(师幼随琴演唱)
4.师:“老师发现女小朋友声音很好听,男小朋友可要加油,我们再来一次。”(师幼随琴演唱)
5.师:“这么多的雪,雪娃娃开心吗?有没有发现‘哈哈哈哈’,是怎样唱的?” (断顿)我们跟着琴声来唱唱看,注意要在‘哈哈哈哈’这里断顿哦!”
6.小领唱带唱。
师:“节奏把握的很好哦。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唱的特别好,我们请她到前面来做小老师”(幼儿随琴演唱。从节奏把握、连贯断顿等方面评价)
三、对唱游戏。
1.师幼对唱。
师:“我们来玩个对唱游戏。老师做雪花,你们是雪娃娃,最后的部分我们一起唱。”
2.男女幼儿对唱。
四、大胆创编歌曲。
1.教师扮演北风爷爷,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冬天里的动植物或小朋友,鼓励幼儿根据冬天的特征,大胆创编歌词,并能即兴地在5—8小节唱出来。
讨论:冬天到了,有什么变化呢?你想变成什么?把你想变的编到歌里去(如扮雪花,可编成“雪花雪花飘下来”、“小河里结冰了”等)。
2.教师扮北风唱前两句,边唱边学北风吹,停在哪个幼儿面前,就表示北风吹到他,该幼儿接唱自己编的歌词,最后两句全体幼儿齐唱。
五、表演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都变成漂亮的小雪花,随风起舞吧。”(幼儿表演)“小雪花飞累了,快落到地上休息吧。”
课后反思:
《冬》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曲调比较欢快、优美。因为幼儿平时很少接触三拍子歌曲,因此我决定尝试一下。在开始的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师生问好,用歌曲的前两句作为旋律,既达到了练声的效果,又让幼儿再次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和风格,同时更激发孩子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有欠缺的是今天导入的时间花得过于长。幼儿已经了解了歌曲的强弱规律,不必再重复,直接引出三拍子的节奏动作。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这首歌的内容很难用图谱体现,于是我选择用ppt图片再现歌曲的情景,让幼儿能直观形象地记忆歌词,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如果图片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出示更好。在幼儿看图片学唱歌曲时,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下雪的场景,便于幼儿能更好的体验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今天的演唱形式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有老师的清唱,幼儿的领唱,男女幼儿对唱,表演唱,能否有创新,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研究的地方。在创编环节,显得有点急促,老师给幼儿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充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够,导致整个创编环节不流畅,破坏了歌曲的整体美。活动结束后,我总感觉今天自己还是参与过多,对孩子们不够放手,今后一定要注意收放有度。不过,今天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歌唱教学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何能让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更加有趣,形式更加新颖,这正是我们要思考和研讨的。我们会坚持下去,让我们的歌唱教学更加有魅力。
9、大班音乐教案《雪绒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歌曲的柔美。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钢琴、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雪绒花图片
1、出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
2、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二、学唱歌曲:雪绒花
1、欣赏歌曲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欣赏,理解歌词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说)教师帮忙梳理歌词。
3、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4、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弱与强的对比。
5、以多种形式来唱,来进行。
三、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乐。
2、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活动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要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束缚,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中主动学习,大力合作,敢于探究和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通过《雪绒花》一课,我感触颇深,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实在,具有操作性
我上的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聆听、欣赏和演唱,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和英文演唱的风格,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之情。我认为:短短的一节课不应该负载过多的东西,而要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快乐”,这也是我在平常音乐教学中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口号。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充分运用音乐语言,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在我的这节课中,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三拍子的节拍和节奏,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得到了掌握,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小小雪绒花实际上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主线明确、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突出艺术性
教学过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一曲欢快活泼的《哆来咪》片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雪绒花》,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节拍,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原文是用英文演唱的。学生都很想听英文的演唱,他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演唱更加深情,更有风格,情不自禁地要用英文演唱。当我让学生用英文演唱后,他们的歌声是那么优美深情、那么动听,感情已完全溶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正如歌德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
三、教学过程要注重细节,富有个性化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节课中,我不仅注意了整体的设置,更注重了细节的把握,体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例如:教学语言简练;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紧密;教态亲切自然;方法准确到位等。另外,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找到精美的电影剧照和电影视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视觉享受和最优质的音乐听觉享受。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本节音乐课教学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的方面:
1、按照新课程理念,情感 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2、由于第一环节所安排内容过重,所花时间超过了预算时间,导致在后面环节时间不够用。
3、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也不是单一的学会演唱一首歌曲、欣赏一段音乐而已。所以不断努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驾御课堂的能力,是上好每一节音乐课的基础。
在今后从师的道路上,我将继续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促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
10、大班音乐教案《雷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并会用乐器为音乐演奏。
2.尝试根据语音节奏,为音乐匹配合奏的地方。
3.幼儿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控制好自己乐器的声响效果。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易拉罐、竹筒、茶杯和调羹若干,蛋糕盒两个。
2.《雷神》音乐以及图谱。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做律动进场。
幼儿在歌曲《幸福拍手歌》的旋律下,做拍手、拍肩、跺脚的律动进场。
2.根据图谱,幼儿复习《雷神》的身体动作及语音节奏。
(1)幼儿听音乐复习《雷神》身体动作及语音节奏。
(2)幼儿分组练习,并在教师的指挥下能够分组进行演奏。
3.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能用乐器为音乐演奏。
(1)教师出示易拉罐、竹筒、茶杯和调羹。
(2)请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
(3)让幼儿说出各种乐器的多种打击方法,教师归纳总结,并让幼儿按语音节奏进行有节奏的敲击练习。
(4)幼儿用乐器分声部的进行演奏。
4.幼儿交换乐器,并加上大鼓进行合奏。
(1)出示大鼓,并请幼儿想想应该把它放在音乐的什么地方。
(2)请一名幼儿上来听音乐找鼓点。
(3)大鼓与其它乐器进行合奏。
(4)幼儿交换乐器,并再次地进行合奏。
5.幼儿上台表演节目。
(1)请一名幼儿做主持人,介绍要表演的节目。
(2)幼儿进行表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定位明确,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幼儿能够用乐器为音乐演奏,并能够进行分声部的合奏。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层次清晰,步步深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
11、大班音乐教案《郊游》含反思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2、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2、大班音乐教案《秋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地歌唱。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秋天》。
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倾听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3)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空中飘荡,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2)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讲述了勇敢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4)带领幼儿用断顿、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 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采用分男、女声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反思:
《秋天》这首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动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意境。通篇诗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语言优美生动。在作者笔下的苹果姐姐会因为天气凉了,嚷着要穿红袄;葡萄妹妹要披紫袍……这首诗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学生情感,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自己去观察秋天,描绘秋天,歌唱秋天,在教学时,我将诗歌展开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抓住抒情这条线,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这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教学后,我让学生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比较古今写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写上一两小节秋天的诗或写一篇赞美秋天的小练笔,充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怀。
13、大班音乐教案《买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食物图片、背景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在节奏感训练与发声练习中熟悉旋律
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超市,好吗?汽车来了,让我们出发吧,。”放录音,在《买菜》旋律伴奏下,师生做开车动作进场:1、教师利用“停止”口令,插进师生对话来对幼儿进行节奏感训练:
师:“看到 红绿 灯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绿灯 行 呀,红灯 就要 停 ”
师:“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就让 座 ”
师:“汽车 到了 站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汽车 到了 站 呀,一个 挨一 个 ”
师“到了 超市 门 口,心情 怎么 样?
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兴”
2、进行发声练习: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很高兴,我们高兴地时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练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嗓子练开。”提出发声练习的要求,利用结尾句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
师:“平时小朋友有没有跟爸爸妈 妈一起去买菜?买过什么菜?”幼儿自由表达。出示“买菜”字卡,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图一:“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图二:“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图三:“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图四:“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
(教师借助肢体语言或形象比喻,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旋律,听听是
.哪里,说的是什么?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图上有两个相同的标记分别表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歌词“哎呀呀,哎呀呀”图谱的表示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哎呀呀”的图谱标记是一个圆点大表示强、两个圆点小表示弱的节奏特点。)
3、幼儿学唱歌曲。(1)带领幼儿按节奏把歌词读熟。(2)幼儿放慢速度、跟着琴声、看着图谱学唱。
4、玩“藏图”游戏,熟唱歌曲。
(1)教师抽掉其中一幅图,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2)“现在老师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教师遮盖2-3种菜,幼儿演唱)
(3)“现在没有菜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教师把全部拿掉,幼儿演唱)
(4)以正常的速度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达结尾句。
5、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掉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的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以后你们在学习别的本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三、复习律动,大胆创编“包饺子”的各种造型动作
老师“今天,我们在超市买了这么多的菜,好高兴,孩子们真棒,已经学会帮忙干家务活了。那买了这么多的菜,今天中午我们来包饺子。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包饺子。
1、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全体一起复习“包饺子”律动。
2、小朋友就坐,教师谈话贯穿感恩教育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饺子”熟了的造型动作,在双圆形中两两结伴进行律动。
4、小结,在欢乐的“包饺子”律动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4、大班音乐教案《静夜思》含反思
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我们不得而知。而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如欢快、悲伤等情感,于是,我选择了“快乐音符幼儿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大班《静夜思》这样一个活动,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及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又让幼儿通过卡农的形式进行了表演,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了自我的认识与想像。
作品分析
《静夜思》这首歌曲是d小调4/4拍结构,人带来一种忧伤的感觉,将作者李白思念家乡的情愫娓娓道来。全曲共8小节,乐曲的音域是dq,不超过6个音,出现的节奏型是x,xx,x—,速度控制在92~108的范围内,符合大班孩子能力发展水平,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配乐吟诵、歌唱及表演。
本曲在旋律上没有大跳,只有平滑的上行音和下行音,音程关系最大只有3~4度,连贯性较强,用来体现音乐抒情的特点。另外,旋律的起伏是按诗歌的平仄音进行的:如第一小节最后一拍到第二小节的几个音是sol~m~la,这是为“月(仄声)光(平声)”两个字特意进行的安排,s01~m是下行小三度,1a又回到了主音,正好符合仄声到平声的过渡,旋律的变化和语言的规律较为接近,孩子可以慢慢地吟诵然后自然过渡到歌唱。
采用4/4拍也是考虑到五言诗的特点。四拍子曲子比两拍子曲子速度稍慢些,并且符合五言诗的吟诵和歌唱特点。五言诗在每一句最后一个字要稍稍停顿并拖长声音,所以音乐将每一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用一个四拍子的长音表现,既规整又能够明确乐句的分割。
曲尾的结束音结束在m上,而不是结束在主音la上,使得整首歌曲给人造成还没有唱完的感觉,从而令人感到思念的情绪连绵不绝。之后弦乐委婉地承接,音乐渐慢、重复、再渐慢,最后以伴奏慢慢消失来结束,增强了情绪表现的张力。
重难点分析
幼儿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难的,他们往往能流利地背诵出古诗词,却讲不出诗歌里面表达的是什么事情,更无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在进行教学前,我发现我班绝大多数的
小朋友都能背诵这首诗歌,但他们对诗中描绘的意境及所传达的情感一无所知。于是,我首先让孩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会其中的情绪;另外,通过运用图画和配乐讲故事的方式将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大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柯达伊的音乐教学法中有一个著名的卡农练习,体现了多声部间的协调。如何让孩子能够运用卡农进行诗词吟诵是个难题,于是我降低了难度,让孩子们只重复每一句诗的后三个字,形成二声部训练的感觉。此外,我和配班老师一起给孩子们做示范,并将幼儿分为两组,带幼儿进行分组排练后,再让幼儿来做卡农练习。多声部练习可以训练孩子的听力,帮助幼儿理解声部间的关系,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分配、持续等多方面的能力。
综合表演是整个活动的展示环节.但组织不好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们采取让幼儿自由分组的形式来解决:擅长绘画的孩子在道具组绘制表演时用的背景画;稳定拍打得准、有良好节奏感的孩子,在乐器组担当小老师,带着小朋友根据歌曲节奏使用乐器演奏;擅长表演的孩子.穿上古装扮演诗人李白。最后三个小组要同心协力地完成一个工作,就是把各个小组的成果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不仅使孩子对所选择的活动更有兴趣,而且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道具制作、表演、节奏配乐等活动,体验合作表演中的乐趣。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二)活动准备
知识与能力的准备: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会吟诵《静夜思》这首诗歌;在美工课上幼儿练习画黑夜和月亮,并且会用纸来折帽子;给孩子播放古装片,使孩子了解古代人的着装。
材料准备:《静夜思》图片,音乐,纸,颜料,小乐器,古代服饰、配饰,幼儿用书第15页放大的图片,幼儿用书,小椅子等。
(三)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静夜思》
谈话: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时候离开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通过看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教师:看了刚才的图画,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李白是怎样思念故乡的吗?
2.按节奏吟诵《静夜思》
(1)教师朗诵《静夜思》,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床前”,幼儿接“明月光”,以此类推。
(5)幼儿完整地朗诵歌词。
3.尝试用卡农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教师请配班老师一起给幼儿做示范.幼儿做稳定拍配合。
A老师:“床前明月光。”
B老师:“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重复4遍)
分组进行卡农式吟诵练习.两名老师各带一组幼儿分声部教学。
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演唱古诗词。
4共同表演
在活动室各角落设置绘画、道具、表演、配乐区。请幼儿自行选择到区域内根据古诗和音乐的意境进行绘画、制作和表演等活动。
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与古诗词。将幼儿的画作为背景,同时穿
戴自己亲手制作的简单服饰、道具,进行《静夜思》的吟诵和演唱。
活动反思
◎选择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确立教学目标
音乐作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决定着整个活动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线索的形成。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应该以本国传统的歌谣、古诗词以及儿童歌曲和游戏为生,同时兼顾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和创作音乐以及欧洲古典音乐,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儿童更好地获得文化的传承与良好的艺术熏陶。《静夜思》是吉诗词歌曲,采用民族音乐元素以及交响乐配器创作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有着优美的旋律及感染力。
本节活动的教学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体现了幼儿园课程“以儿童发震为本”的价值追求。
◎以作品分析为突破口处理教材
作品分析是处理教材过程中不可缺多的重要步骤。它是针对作品所包含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提炼,如音域节奏元素、结构、背景说明等等,既是活动目标的依据,又是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同时有助于增加教师的音乐知识,提高艺术素养。
本节活动的设计能够在教师用书提示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其中有总的概括。还有细节的元素分析,也有对儿童适应性的分析;也就是说作品分析应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每个年龄段,儿童所要发展能为和知识目标的要求,所选择的音乐作品既要符合本园的主题内容,还要符合某年龄段孩子的审美心理和接受水平。接下来再从调式、旋律、节拍以爱结束特点进行分析说明,能够由浅入深、由技法到蕴意的详细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确定也比较精准。重点、难点落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多声部卡农练习以及综合表演上。同时也设计了解决方案,如通过运用图画和配乐讲故事.,降低了难度,让孩子们只重复每一句诗的后三个字,形成二声部训练的感觉,等等。
◎帮助儿童建立音乐符号体系,培养其音乐感觉
对于幼儿来说认知音乐符号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的铺垫,目后这种抽象的音乐符号系统对他”来说可能是一门不熟悉的外语。为了让儿童了解“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本活动用乎仄音的标记,如“向下的线段”“一条水平线段”表示出“仄音”“平音”,并让孩子以此过渡到体会音调、音商的不同。儿童演唱和学习了这些声音及其相关的“符号”之后,就可以分成小组,并创作不同的吟诵、歌唱形式。无论儿童用哪一种方式,都能够轻易地过渡至正式音乐符号的认知。至少,儿童在创造过自己的音乐符号之后,会获得处理正式抽象符号的信心。
◎依据综台表演范式设计课堂结构
综合表演范式是将多种表演形式作为实现课程综合化的方式.用歌唱、律动、节奏乐以及小音乐剧表演的。、多元角度设计课程内容与实施策略。《静夜思》这个活动可分为三大部分。感受“静夜恩”,通过用图画和故事方式把诗词的创作背景、音乐与诗词大意表现出来;表现“静夜思”,用古诗的韵律重新演绎古诗词。同时将音乐的伴奏加进去;创造夜思”,把音乐当做背景音乐,让幼凡既可以用图画、语言表演歌唱表演,也可以用打击乐、肢体动作表现,还可以用道具表现。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还可采用《静夜思》这个熟悉的曲调,游戏式地轮流填词,内容是孩子表达思念的一句话等。这些练习可启发,儿童用他们自己头脑中已经积累的音乐语言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愿望。另外,教师和儿童的即兴问答练习是哭一种形式。问句和答句都要求有不同的词义和不同的旋律,他们之间不再是模仿的荚系,这就要求此童有更好的反应和对于音调句子的感觉。利用即兴的歌唱性的问答,可锻炼儿童节奏和旋律变化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创作想像力。
总的来说,《静夜思》综合表演活动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美感、充满创造力的教育情境和空间。借助美妙的音乐。儿童通过积极的感受:探索;表现与创造活动,感受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体会着审美与表达的快乐。在这里,古老的诗句又被注入了全新的气息,交织成一个更加鲜活的《静夜思》,每个孩子都在这里创造着自己的《静夜思》,他们有条理、有步骤地去感受音乐、解决问题、创造作品,他们收获着并快乐着,经厉了一次新颖独特盼音乐之旅。
15、大班音乐教案《啄木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分辨乐曲的ABC结构。知道A段乐曲节奏平稳、B段乐曲节奏跳跃、C段乐曲优美,同时学习找准弱拍起乐句的一个强拍。
2、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3、欣赏音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啄木鸟》投影图谱一幅(见幼儿用书:《啄木鸟》)。
2、音乐磁带《啄木鸟》,录音机。
3、啄木鸟指挥棒一支。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引导幼儿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出示啄木鸟指挥棒,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只勤快的鸟,它是谁呀?
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在投影图谱的帮助下欣赏音乐。
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欣赏音乐。
师:有一段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鸟医生帮苹果树治病的故事。音乐说了三件事,有三段(检查、捉虫、长出新叶)。
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指跟随啄木鸟指挥棒在图谱上移动,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指,我们跟啄木鸟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好吗?(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为苹果树作检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个跳音,第4句1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C段:第4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教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弱起部分,并找准弱拍起的乐句中第一个强拍,用拍手或其他动作表示。
师:这次我来唱乐曲,你们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开始做动作的地方。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有规律的表演动作。
师:在啄木鸟给树检查身体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啄木鸟给苹果树捉虫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果树又重新长出了树枝?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
师:谁愿意当苹果树?谁来当啄木鸟?每只啄木鸟找一棵大树和他面对面站好。
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16、大班音乐教案《采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活泼向上的欢乐情绪,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乐感、表演及自由创编能力,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让幼儿了解中国是茶的故乡,并帮助幼儿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益于健康。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制茶树 篮子 头饰 围裙
重点难点
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探究、创编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生活体验,感受采茶;
创设江南采茶场景:天蓝蓝,水清清,露珠儿闪闪绿莹莹。片片茶叶香,浓浓茶乡情;
我们今天来到了茶的故乡——美丽的江南。
小姑娘乐得舞翩翩,迎来茶山丰收景。看看采茶的小姑娘是怎样采茶的?
请小朋友拿起小篮到茶树园里采茶,体会劳动的乐趣与茶园的美景。
二、律动创编,诗画激趣;
1、提问幼儿是怎样去采茶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通过感知体验,自由创编采茶动作及采茶儿歌。
3、提取最美的动作,创编采茶律动。
4、根据所创编的动作,诗画舞谱小人:
我挎小篮 拨开树枝 我采的茶叶 上山岗 采呀采 多又多 片片茶叶香又香 茶叶 采茶娃娃 采茶忙又忙 装满筐 喜洋洋
三、动静交替,茶艺欣赏:教师表演独舞——《古丈茶歌》
1、了解茶的制作过程,知道喝茶有益于健康。
2、设计意图:使幼儿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茶的制作工艺和利用价值。
活动延伸
展示成果,活动延伸:
1、听音乐表演采茶律动,感受创作的快乐。
2、为客人老师表演,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是茶叶上市的时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乐活动让孩子感受采茶的欢快气氛,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17、大班音乐教案《荷包蛋》含反思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并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2.引导幼儿创编身体节奏动作。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熟悉音乐旋律并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环境与材料:
1.幼儿有尝试煎荷包蛋的经验。
2.铃鼓、碰铃、双响筒。
3.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引导幼儿创编身体节奏动作。
一次备课
说一说
--引导幼儿回忆并说一说煎荷包蛋的过程。
--引导幼儿创编"煎蛋"、"刺啦!冒烟了"、"看一看熟没熟"、"闻一闻香不香"、"吃荷包蛋"、"吃荷包蛋"、"吃得真高兴"等动作,表演煎蛋、吃蛋的过程。
演一演
--教师哼唱音乐旋律,引领幼儿表演煎蛋的过程。
--播放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根据乐谱表的提示,引领幼儿表演煎蛋的过程。
试一试
--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怎样用打击乐器表现煎荷包蛋的过程。
配器建议:
煎蛋--碰铃和双响筒;
刺啦!冒烟了--铃鼓连续摇奏
看一看熟没熟--碰铃
闻一闻香不香--双响筒
吃荷包蛋--铃鼓、碰铃、双响筒一起奏响。
--在教师的指挥下,全体幼儿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请幼儿做小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可是撕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似乎是很有难度,所以降低了幼儿撕纸的难度,直接在白纸上画一个小圆,让孩子们沿着这个黑线把圆形撕下来,这样蛋白的制作就方便很多啦。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撕纸活动,所以相对给幼儿的难度比较小。这样的方法似乎每个幼儿都能很好的接受,制作的荷包蛋都是非常美味的。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不足,开始部分还应设置一些情景,毕竟是小班的孩子,这样能更好地激起孩子的兴趣。
18、大班音乐教案《哆来咪》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学习用多种乐器演奏歌曲。
2、学习根据歌曲的变化自下而上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并能将身体动作变换成八种乐器进行演奏活动。
3、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温馨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动。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熟悉歌曲《哆来咪》。
2、铃鼓、串铃棒、碰铃、三角铁、圆舞板、沙锤、单响筒、大鼓等乐器若干。
3、背景图一幅、乐曲节奏图谱、八个音符的图片。
4、把座位摆成三横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生随着音乐进入“奇幻森林”。
师:奇幻森林住着音乐仙子,每天清晨,音乐仙子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和节奏,唤醒森林里的小动物。咦!小动物们都不见了,都睡着了吗?小白兔告诉我们音乐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动物们都睡着了醒不了,我们要演奏出像音乐仙子一样好听的音乐节奏才能救醒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八个音符。
(1)教师出示背景图,随音乐出示八个音符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我们“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儿指图再次认识八个音符。
师:这首乐曲里有八个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带大家再次认识这八个小音符?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下而上地创编身体动作。
(1) 教师与幼儿讨论创编身体动作。
师:小音符1~i唱起来,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呢?现在,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一架小钢琴,1~i的音可以分别弹在身体的哪里呢?
(2)教师帮助幼儿提炼梳理身体动作并带领幼儿随乐曲表演。
师:我们把身体的部位从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儿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弹在脚上,2弹在膝盖上,3弹在屁股上,4弹在腰上,5弹在胸上,6弹在肩膀上,7弹在脖子上,i弹在头上。现在我们一起跟乐曲表演一遍!
(3)教师指挥,幼儿分八个声部表演八个音符。
师:现在,请八个小朋友来分别表演这八个小音符。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将身体动作转化成八种乐器,协商统一演奏方案,并在节奏型图谱上做上乐器示意标记。
师:音乐仙子留给我们节奏图谱和八种打击乐器,我们看看分别是哪些乐器?你们觉得八个部位的身体动作分别用哪种乐器演奏?
(2)看节奏图谱分析节奏,学念节奏。
师:图谱设计好了,我们一起把节奏念一遍,念“╳”时就拍手一次,念“0”
时就止音。
(3)看节奏图谱,听音乐做乐器的声势。
师:我们一起听音乐做乐器的声势。
(4)教师按乐器节奏图谱指挥,幼儿看指挥演奏。
师:下面你们来做小小演奏家,我来做指挥。我做什么乐器的声势,就请哪种乐器来演奏。
(5)请一名幼儿当指挥,大家看指挥演奏。
师:谁愿意当小指挥家来指挥演奏呢?
4、教师即兴指挥,幼儿创造性地变化演奏方案进行演奏。
(1)分析指挥的重要性。
师:刚才小指挥带小朋友演奏乐曲的时候,为什么演奏的声音不好听呢?(小朋友的眼睛没有看指挥)指挥是非常重要的,演奏乐曲离不开指挥。
(2)教师提出即兴演奏的要求,让幼儿随教师的指挥创造性演奏。
师:这次不按照刚才乐器的演奏顺序进行即兴演奏,指挥的手指向哪一组,哪一组就演奏。演奏家们准备好了吗?
三、结束部分
与小动物共舞。
师:小动物们被我们好听的音乐节奏唤醒了,我们和小动物一起跟随音乐跳舞吧!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乐仙子吧!
活动延伸:
教师在科学活动“乐音和噪音”中,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录音片断——打击乐《哆来咪》和幼儿自由敲击各种乐器较响的声音,了解乐器正确的使用方法,知道要爱惜公用物品。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此活动选材符合幼儿的兴趣,整个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教学内容逐步推进,认识音符→用身体动作表现音符→用打击乐器演奏→创造性变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条和示范,即记歌词、掌握旋律,而以幼儿的创造和表现为主,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体验表现的快乐。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指导语过多,线索过多,控制过多。但总的来说,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19、大班音乐教案《葫芦娃》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葫芦娃》,对这个音乐活动有着天然的兴趣,《纲要》中要求, 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音乐,喜欢参加音乐活动,音乐游戏,并能大胆变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欣赏歌曲,加深对各种《葫芦娃》的了解。
2、情感目标:感受理解动画片中葫芦娃的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歌声、动作、表情表现音乐的内容。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动画片中的葫芦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葫芦娃》
各种葫芦娃的图片
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出主题。
3、让幼儿观察和讨论各种葫芦娃。
4、教师出示各种葫芦娃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观看课件,引出幼儿对《葫芦娃》歌曲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葫芦娃》
1、课件中的歌曲,请幼儿欣赏,提出问题。
2、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学习歌曲内容。
3、让幼儿跟着歌曲内容表演歌歌曲。
三、再次播放课件《葫芦兄弟》动画片片段,请幼儿欣赏。
让幼儿懂得像葫芦娃一样有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够像葫芦兄弟一样在生活中、学习中团结勇敢、不畏困难。我们都知道葫芦娃有七个兄弟。
四、戏剧表演,开展“小小戏剧家”的活动
1、分小组进行创编故事,分配角色。根据本组的人物角色进行头饰和道具的制作。教师在小组内巡回指导。
2、请幼儿分组表演创编排练的故事情节。
3、进行“小小戏剧家”的评选活动,针对每一组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最佳合作奖、最佳道具奖。
五、结束
游戏:情景表演
《帮助别人真快乐》
教学反思
本歌曲取材于童话故事,比较贴近生活,是孩子们喜欢的“葫芦娃”。生活中的内容也更易于幼儿接受,也利于幼儿主动去探究,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通过欣赏《葫芦娃》主题曲, 讨论看过的动画片《葫芦娃》或听过的歌曲,激起幼儿对已经了解的动画片《葫芦娃》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葫芦娃的团结、勇敢精神和活泼可爱的形象等, 并能从葫芦娃的性格上分析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对幼儿进行教育,每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去改正它,才能战胜困难。
20、大班音乐教案《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2、感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体验合作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重点难点:
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图谱
3、幼儿经验:
(1)熟练演唱第一声部
(2)合作朗诵两声部儿歌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钟》
1、我们已经学习演唱歌曲《钟》,你们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吗?
2、重点引导幼儿用轻巧跳跃的声音表现钟声。
二、两声部儿歌朗诵。
1、我们还学习了两声部的儿歌,你们能用响亮的、整齐的声音念出儿歌吗?
2、教师指挥幼儿朗诵。
三、尝试两声部合唱
1、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不但会唱歌曲,还会念两声部的儿歌,听到你们的好听的声音,我也忍不住想唱歌了。
2、教师范唱:要求——教师在唱歌时幼儿安静的听,听好举手回答问题。
关键提问:今天老师唱的歌曲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录音机唱的是什么?我唱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首歌曲是一首两声部合唱的歌曲,并且两声部的歌词有不一样的地方。
4、出示图谱
请你们看着图谱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这首歌曲的两个声部是一起开始的吗?两个声部唱的歌词是一样的吗?
5、跟着钢琴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看着第二声部,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第二声部。(弹琴)
6、跟着录音机配第二声部
(1)我们来给录音机配合第二声部好不好?(教师指图给予一定的提示)
(2)我们这次不看图谱,一起跟着录音机唱的第一声部来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7、幼儿尝试两声部配合演唱歌曲
(1)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像念两声部儿歌一样来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2)幼儿自主分成两大组演唱歌曲。
(3)交换声部演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幼儿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演唱,两声部的儿歌朗诵,为活动解决了难点,但是从活动过程看,难点解决之后,孩子们对两声部的歌曲演唱没有了难度,很轻松的就合唱成功。所以活动中我进行了随机调整,请幼儿进行指挥,但是孩子们对指挥比较陌生,虽然都踊跃的举手参加,但是指挥的节奏与手势都存在问题,没有开始和结尾。
1、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完善指挥的作用、指挥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指挥能力。
2、对活动的难度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估,加强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掌握。
21、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小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2) 4 2 | 4 2 0 ||(3) 5 0 i 0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活动反思:
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
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
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
22、大班音乐教案《跳绳》含反思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旋律,并会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绳》。
2、学习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3、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锻炼身体从小做起。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歌曲节奏。
2、难点:学会用画笔在画纸上涂绕线条的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琴、投影仪、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教师弹奏音乐旋律,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自由做动作。
活动一:"说跳绳"
导入:教师出示实物"跳绳"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玩过它吗?谁来说一说跳绳有什么用处呢?(学生思考回答)谁想上来试一试?(请学生上台做跳绳表演)
活动二:"唱跳绳"
1、教师:刚才小朋友知道了跳绳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那么喜欢玩跳绳,那小朋友想不想一边玩跳绳一边学跳绳的歌呀?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呢。
2、教师演示多媒体画面并播放《跳绳》的歌曲录音,引导初听一遍音乐。
听毕提问:小朋友你觉得这首歌好不好听呀?为什么好听?你知道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
又问:小朋友都说这首歌好听,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呀?现在请先认真听老师唱,然后再一起学好吗?比一比谁最注意听。
3、教师示范。(自弹自唱)
4、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按节奏读歌词2遍。
5、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歌词2遍。
6、教师弹奏歌曲旋律与学生同唱2遍。
7、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指导学生跟着音乐旋律自学2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8、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2遍)
9、请个别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唱。(即时评价)
10、学生小组表演唱。(即时评价)
活动反思:
跳绳是发展跳跃能力的传统性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难点。为此我在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中设计了一些训练游戏。如:报数比快、我是木偶兵、正反话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力。教师又在训练中赋予适时的点评、鼓励,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突破本节教学重点双手交叉跳。我在基础部分的设计中以激情引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展示他们所掌握的各种不同的跳法,从而引出本节教学重点“单脚跳”。当学生看到他们的同伴双手交叉跳得那么好,早早已跃跃欲试。再听到教师激励性的话,学生们都迫不及待的尝试起来,但绝大多数学生失败了。此时正是提示方法的有利时机。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及互动、合作学习的意识。我邀请会单脚跳的学生说出技术要领。学生们听完后又纷纷尝试起来。经过多次的尝试个别学生学会了单脚跳的动作要领,但大多数学生仍旧焦急的练习。这时的学生渴望有人能帮助他练习,看到他进步。于是我解决完在练习中学生们纷纷提出的各种问题后,针对学生不会双手交叉跳,跳过去绳摇不过来,不会连续跳等问题,为学生们创设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得快的学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但自身的优势、进步得到了展示,而且树立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收获很大,而我的收获更大。在这节课中我的优点是:1、教态自然亲切,注意了教法的运用,注意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注意了在练习中自己找寻方法与教师提示相结合。2、教学目标较清楚,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合作意识、自信心、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3、课程环节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1、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为紧迫。如:教学方法、游戏方法、训练形式等。2、在学生的训练中,如何梯进式练习,如何有针对性指导及指导方法的多样性。3、对实际教学的预测性备课经验不足。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会把反思作为突破口时刻督促自己改进、学习。
23、大班音乐教案《斗鸡》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对音乐活动有很浓的兴趣,对音乐的旋律、结构、音色、速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在表现能力方面发展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女孩子优于男孩子,孩子对韵律柔和优美的作品表现优于激烈有力的作品表现。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过于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下棋、打扑克或体育竞赛中表现出不服输的样子,这种竞争意识的萌芽,如果培养得当,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于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益。
我利用幼儿好动、好模仿和喜欢带有比赛性质游戏的特点,选择了“斗鸡”这一韵律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争强好胜、不怕失败,努力向上的品质。
此作品的音乐旋律颇具广东地方音乐特色,而且节奏鲜明,情绪激烈,可表现性强,很适合于我班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情绪、乐句的变化表现斗鸡舞蹈,并能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与同伴交流。
2、培养幼儿必胜的信念和勇于向强者挑战的竞争意识。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斗鸡的录像带和录音带。
2、白公鸡与黄公鸡的头饰及奖牌各两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在有鸡鸣的乐曲伴奏下做公鸡的动作进场。鼓励幼儿按音乐节奏、情绪饱满地做动作。
2、(1)幼儿观看录像。指导语:公鸡是怎样斗的?
(2)讨论:公鸡斗的时候嘴巴、脖子、翅膀和脚是怎样的?
(3)教师小结,强调公鸡双脚“往上蹦跳”的动作和公鸡不服输的样子,并要求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3、熟悉斗鸡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第
1、2乐句和第
5、6乐句是相同的。
4、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用动作表现斗鸡。提醒幼儿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教师适当用语言指导)
5、教师将幼儿编的动作与教师编的动作串起来,随音乐完整示范给幼儿欣赏。
6、鼓励幼儿与老师同时表演,激发幼儿敢于竞争的意识。
指导语:斗鸡是两只公鸡一起斗的,谁愿意跟我—公鸡大王一起斗?
7、幼儿跟教师学分解动作,注意难点。
(1)指导幼儿向上扑,向前攻,左右攻等动作。
(2)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编最后结束的动作。
8、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将动作连串起来,指导幼儿完整地跟音乐表演一次。
9、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与教师进行斗鸡比赛。
提示幼儿注意节奏并用眼神、表情与同伴交流。
10、幼儿结对进行“斗鸡”
活动反思:
《斗鸡》这课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民间传统娱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斗鸡对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时我让两学生拿着纸公鸡给全班同学进行表演“鸡王争霸赛”,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学习氛围。然后出示公鸡的摄影图片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里的公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与羽毛颜色——鸡冠高而大,尾部羽毛长、密、五颜六色)。最后让学生用手工形式设计制作一只漂亮的斗鸡,进而玩一玩“斗鸡”游戏。学生学得活,兴趣很浓,体验了设计应用学习活动的乐趣。
2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象浇花》
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在与朋友的合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2、难点: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班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展开了,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自我介绍,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狂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动物朋友来看花
1.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大象园丁真勤劳
1.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了,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就是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哟,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欢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呜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浇花,他真是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再次欣赏第一段。老师演唱,有伴奏。
4)孩子试着演唱第一段。钢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声音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粗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幼儿集体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3.学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哟,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25、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倾听音乐,尝试感受音乐的段落,并用A--B--A的乐曲结构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提高幼儿表达表现美的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小燕子》图谱;小燕子活动教具一份,幼儿没人一份纸和笔,没人自己制作的“鸟衣”。
3.电子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猜小燕子谜语。
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二、学习歌曲《小燕子》
1.欣赏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整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你为什么这样分?
(2)幼儿一起讨论对三段乐曲的感受。
(3) 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不同,并用自己的“符号”感受画下来。
2.展示幼儿的图谱及教师的图谱共同分享,并学唱歌曲《小燕子》
三、根据乐曲师幼共同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
四、幼儿穿上“鸟衣”,听音乐和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两周我进行了歌曲《小燕子》的教学,现把教学情况做一下总结。
第一周我先进行了歌词和歌曲节拍的教学。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歌词的记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如果歌词记不住的话,唱歌就无从说起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歌词很长的歌曲,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确实是有点难度的。《小燕子》这首歌,是一首经典儿歌,他歌词,旋律都很优美,我们的学生也很喜欢这首歌。因为学生以前也经常听到的这首儿歌,所以学生能唱出歌曲的一部分,第一段歌词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经过说唱歌词,跟唱,学生们基本都掌握了。但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问题出现了,他们在唱时,唱起第一句后,总是不自觉的拐到了第一段上,而且第二段的歌词经过一周的学习还是记不住,总是混淆。这可能与学生的智力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了演唱歌曲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节拍的训练。训练节拍也很麻烦,有韵律、节奏感的孩子训练起来比较省事,带着学生打上几遍节拍,学生就掌握的很好。但有些学生,节奏感很差,演唱歌曲基本上是不合拍,反复训练后,效果一般,这还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坚持长期的训练。
26、大班音乐教案《啵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与结构,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欢快、跳跃。
2、尝试运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体验多形式歌唱活动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结构与内容
1、倾听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师:今天何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在去年的少儿原创歌曲比赛中获得了金奖,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2、尝试用拍手、跺脚打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学习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节奏ⅩⅩⅩⅩⅩ,引导幼儿数一数拍手一边
3)简单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时爸爸妈妈在我们耳边的唠叨,都是爱我们的表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倾听录音,寻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导幼儿听见一个做一个动作,并在心里面数好。
4、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教师一边演唱一边贴节奏卡,帮助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演唱结束后也提同样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歌词图片,并按歌曲节奏摆放,重点学习爸爸、妈妈的话。
5、播放录音,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对歌曲
二、尝试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巩固对节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师提问,引出身体乐器,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标记,每次幼儿提出、出示相应标记后,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别是用嘴唇和舌头发音的作为重点练习,并提示用了这个嘴里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选择一种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选用嘴巴和舌头,可以先单独练习一句)
3、选择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儿自己探索运用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2)个别展示并带着大家我们试试
3)集体演奏(两遍)
三、尝试两人合作演奏(用一种动作、两种动作都可以)
1、幼儿两两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2、两两展示,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3、集体运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上,为了让幼儿快速理解歌曲,考虑到幼儿又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先请幼儿欣赏歌曲视频,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实践证明,观察的仔细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义,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角色。
接着请孩子分句倾听每个角色说的话,孩子们对于爸爸妈妈的话都能很快地学说,也发现了该歌曲的说唱特点。整个活动中孩子说的话是难点,孩子们听了以后说不完整,需要教师的讲解,既要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又要概括的言简意赅。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相应的节奏卡让孩子能够有节奏地说,因为难度较大,所以进行反复的听和说的练习,当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样,从拍手打节奏说——配上圆舞板打节奏说——配上琴声说。
解决难点之后,孩子看着图谱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说唱出来了,通过数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会教育话题,引导孩子联想到生活中喜欢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27、大班音乐教案《哈哈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学习两个声部的配合。
2.在演唱时能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使两个声部保持和谐一致。
3.通过玩“双簧游戏”,感受乐曲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2.学唱过歌曲《哈哈镜》
3.音乐图谱。
4.表演双簧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练声部(节奏练习)
1.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和你们在一起真高兴,你们高兴吗?
2.节奏练习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师)今天我 和你们 在一起 真高兴 (拍腿) (拍肩、跺脚…)
(幼)今天我 和老师 在一起 真高兴
二、复习歌曲,学习用两个声部合唱歌曲
1.节奏前置练习
(1)师:小朋友你们照过哈哈镜吗?哈哈镜里找出来的人和我们平时照的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回答)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提出:照一照,变X了,谁能用老师刚才说的句子来回答呢?(幼儿继续回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照一照变胖了,照一照变瘦了,照一照变高了,照一照变矮了
(3)出示节奏谱,幼儿练习X X X的节奏
师:哈哈镜真厉害,可以让我们有这么多变化呢。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节奏谱,看一看谁能把它拍出来?
(先由一名幼儿尝试,然后集体拍节奏)
(4)把说词带入到节奏中。(.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师:小朋友们拍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我们刚才说的句子也用这个节奏说出来呢。(出示图谱)先认识图谱。我们请小手来帮帮忙。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照一照 变胖了 照一照 变瘦了 照一照 变高了 照一照 变矮了
(5)加入衬词“那个”
师:小朋友真能干,程老师也要来拍一拍这个节奏了,请你们听听。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照一照(那个)变胖了 照一照(那个)变瘦了 照一照(那个)变高了 照一照(那个)变矮了
师:小朋友,刚才我唱了什么,(那个)对了,我加了衬词“那个”,如果让你们也加上衬词,你们还能用才得节奏说出来吗?试一试。
师:现在我们小手不帮忙,加上动作来试一试。
2.复习歌曲《哈哈镜》
(1)师:哈哈镜真神奇,上次我们学过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哈哈镜》,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
(2)师: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那我们用欢快的声音再来唱一遍。(幼儿演唱,教师为中间一段歌词配上节奏)
3.用节奏为第一声部和声。
(1)师:小朋友,刚才你们在唱歌的时候,发现我在干什么了?
(2)师:老师在哪些地方加上了节奏?(出示图谱)现在老师来唱,你们来拍拍看。
(4)幼儿自己边拍边唱。
4.进行两个声部的和声。
(1)师:小朋友们真棒,刚才配合的非常好,那请你们来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来唱这首歌的。(教师范唱一遍)
(2)提问:你听到哪里有了变化?
(3)师:对了,我们在前面和后面部分是一起唱的,中间呢多了说的部分,像这种又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5.完整地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
(1)(出示图谱)师幼配合唱 ,唱完后交换
师:加上了和声歌曲变得更好听了,那请你们先来演唱,我来为你们配上说的部分。
师幼交换,老师演唱,幼儿配上说的部分
(2)幼儿分组练习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和声,要注意我们是配合演唱的,所以你们在唱歌的时候要注意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声音也不能太响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保持一致,这样和声出来才更好听。
(3)交换,加入动作再次学唱。
师:现在我们边唱边加上动作再来演唱一遍。
三、双簧表演唱。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过双簧表演吗?什么是双簧?双簧是两个人表演的,在前面表演的叫前脸,在后面说的叫后背。今天我们也把歌曲里说的那个部分用双簧的形式来表演好吗?那我现在做前脸,谁愿意做我的后背,后背是要躲在后面不能被发现的。(选一名幼儿做后背,教师简单化妆)(表演)
再次提醒幼儿:后背要干什么,要不要做动作,唱歌的声音要怎样,只有后背的声音好听我才能表演的更好。
2、师:下面我们来换一下,你们一起当前脸,我来当后背。(一起表演)
3、师:你们前脸当得真好,我们又要来换了,这边后面一排的小朋友你们做后背,你们就是前脸,准备好,那这边的小朋友干什么呢?你们来帮他们配上唱的部分,可以吗?我们来试试。
4、交换表演
师:今天我们要开一个“欢乐剧场”,来表演双簧《哈哈镜》,表演之前先来化个妆。欢乐剧场第一场表演双簧《哈哈镜》开始。
交换,现在请欣赏欢乐剧场第二场表演双簧《哈哈镜》。
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制定的主题计划是《我快乐、我学习》,幼儿的乐学与他们的兴趣、需要有很大关系,学习内容富有动感、贴近幼儿生活和兴趣点是幼儿乐学的基本条件。哈哈镜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从哈哈镜里能看见自己有趣的变形形象,获得快乐的情绪。每次带孩子们照哈哈镜,他们都哈哈镜非常感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因此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神奇的哈哈镜”。歌曲《哈哈镜》就是其中一个活动,它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哈哈镜是一首比较活泼的双声部歌曲,和声的歌曲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有些困难,因此我把歌曲分成了两个课时来开展,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并为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在活动中我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幼儿过于热衷滑稽动作而忽略了音乐。于是,我肯定了幼儿在动作上的创意,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倾听乐曲,并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这也是为我们第二课时的双簧表演做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进行双声部合作演唱歌曲,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通过把难点前置,孩子们在后面学习双声部的配合演唱就轻松地多了,掌握的效果也非常的好。活动后面我设计了双簧表演,这一部分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个个表演都很积极投入。活动也达成了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快乐。
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蕴涵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思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个性、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28、大班音乐教案《拍拍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拍拍乐》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手脚的协调配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五乐句
1.第1、2小节:在右边的小朋友拍手并腿跳,第一拍就要完成跳起、转身(向七点方向)、落地(膝盖微蹲)、拍手的动作。
2.第3、4小节:在左边的小朋友同右边一样的动作,<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只是落地时转向三点方向,此时两个小朋友是相对的。
3.第5、6小节:右边的小朋友原地再跳一次,不转身。
4.第7、8小节:左边的小朋友同右边的小朋友动作一样。
二、学习第六乐句
1.第1、2小节:双手在胸前击掌,膝盖微蹲。
2.第3、4小节:双腿直立时右手往前伸兵击掌,左手往旁伸。
第5、6小节:重复第1小节至第4小节,动作相反。
三、学习第七乐句
1.第1、2小节:右边的小朋友拍手、跳转向一点。
2.第3、4小节:左边的小朋友拍手、条转向一点。
3.第5、6小节:上下各拍一次。
4.第7、8小节:左右各拍两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能基本学会各个乐句的动作,但是在学的过程中,一些转向并做动作的地方掌握的比较慢,因为要跳又要拍手,难度较大,练习的次数较多。个别幼儿没有学会,要在游戏时在单独教他们练习几次,也有部分幼儿不仅动作学会了,而且在配上音乐时很有感觉。
29、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理解乐曲的结构ABA的形式,感受乐曲AB的不同。
2、理解乐曲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体验游戏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CD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生问好,引入课题。
二、组织教学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遍。
提问:仔细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播放第一遍乐曲。)
幼儿:喜洋洋。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
提问:
(1)小朋友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听完这首曲子,我想跳舞、想唱歌、敲鼓等。
(2)你知道这首有几段吗?
这首曲子有三段。
(3)你们听出这首曲子哪里是一样的吗?
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4)这两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欢快的、快快的。
(5)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抒情的、慢慢的。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听起来比较欢快,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比较抒情。
3、教师出示图谱,请幼儿欣赏第三遍音乐。
老师还给这首曲子画了一幅画呢?想看吗?
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吧!(出示图谱)
提问:
(1)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有什么?
鞭炮、小花、曲线、小河。
下面我们来看着图谱欣赏第四遍音乐。
(教师手拿小棒,指图谱欣赏音乐)
三、请幼儿给这首曲子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挑出做的好的动作请幼儿学一学。
2、组织幼儿听音乐来表演。
四、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叫《喜洋洋》,他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比较欢快,第二段比较抒情。在这首曲子里我们听到了过年的气氛,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包饺子吧!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上的不成功,主要是内容太多,我应该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图谱也不合适,应该改进。这节课我应改为韵律活动,那样这节课的活动效果就不一样了。通过这次讲课各位老师给我提的建议,下次上课一定注意,争取上一节好的优质课。
30、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大象和蚊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帮助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的理解,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难点: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鼓、沙锤各一个,小鼓若干;大象、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每人一个串铃。
经验准备:活动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听风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沙锤,(教师悄悄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声音,学一学,然后出示,认识。)
2、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种乐器的名称。
师: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啊?快点来仔细听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幼儿回答)
师:(出示沙锤)刚刚的声音就是这个沙锤发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叫什么?(沙锤)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出示鼓让幼儿认识)
师:今天小鼓要来给我们唱两首歌,但是小鼓偷偷的告诉刘老师,它今天要考考我们小朋友,那就是要我们听仔细了,听听小鼓唱的两首歌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腕上带的是什么?(小铃)。"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今天小铃、小鼓、沙锤都来到了我们班级里,我们把它们一起请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三种乐器出示,认识后,简单小结,让幼儿巩固对这三种乐器的认识并区别声音的轻重。
教师:小鼓、沙锤、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
2、看提线纸偶戏《大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
出示提线纸偶大象,伴随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头大象,长的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子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他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纸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的响声),他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来叮叮他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代表大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把蚊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大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了!(蚊子纸偶纷纷落地)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线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大象和蚊子)
师:(摇动小铃)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一群小蚊子)
师:(敲奏小鼓)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晃动沙锤)刮——刮——刮的沙锤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它)
活动反思:
过程中情境创设巧妙,幼儿身临其境,假戏真做。故事内容与乐器伴奏相匹配,是活动的一个创新点。重点体现为提线纸偶和声音特点突出的乐器交相出现,较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有了情境,幼儿进入活动的状态非常积极,很快融入活动当中。幼儿通过看、听、演的感受与体验,辨别声音强弱和快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1、大班音乐教案《让座》含反思
设计背景
一天,孩子们在区角玩时,突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有一个孩子跑过去说,一人让一点,大家互相谦让,好吗?我突然联想到让座这一主题,意在让幼儿学会谦让。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创编歌表演动作。
2、让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让幼儿学会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会主动给老人让座。
2、让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幼儿座位模拟车厢摆放、扮演老妈妈的头巾和拐杖。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拍手进入教室依次坐在位置上,观察幼儿就坐的情况(因以前音乐活动时幼儿的座位排列多是半圆形的)。
2、导入谈话;今天小朋友们发现我们就坐的位置变了,现在我们像是坐在什么地方呀?(汽车上)
3、提问;你们是怎样乘坐公共汽车的?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如何做才是文明乘车呢?
4、总结幼儿回答,让幼儿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5、学习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让幼儿简要了解雷锋叔叔是谁。
6、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歌表演动作,老师帮助整理后指导幼儿边唱边进行表演。
7、请幼儿上前扮演老妈妈,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情景表演。
活动延伸
可在区角活动中增添表演内容,如我是怎样文明乘车的?人多拥挤时要怎样做等。
教学反思
歌表演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过程是要在学习并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将教育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为活动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能充分理解歌词的教育意义。因而,在活动前期观察幼儿入座的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怎样文明乘坐公共汽车”?就为导入歌词内容作铺垫。但在老师的提问中大部分幼儿能回答出‘先上后下’‘不乱扔垃圾’、‘不把头、手伸出窗外’····等,只有几个幼儿说出要为老人让座这个主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经过进一步的谈话才明白,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与父母乘车时往往出现的是别人给自己让座,或是根本不会让座。可见,我们生活的氛围和城市中的人、事、物对于幼儿的经验积累有多大的影响呀。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歌表演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习礼让的教育培养,希望能为幼儿的文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大象》含反思
一、活动名称:
大象(命题活动--折纸)
二、年龄班:
大班
三、人 数:
30人(分成两组,15人一组)
四、活动时间:
5月中旬的第二个星期
五、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象的外部特征(认知)
2.能用正方形的A4纸这大象,并给大象画上眼睛、耳朵、和脚;(技能)
3.体验折大象的过程带来的快乐;(情感)
4.发挥想象用油画棒涂出自己心中的大象(创造)
六、活动重点:
学会用正方形的A4纸折大象。
七、活动难点:
在折大象时,掌握对角折和对边折。
八、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大象的外部特征;物质准备:教师:A4纸35份,剪刀5把,已做好的范例大象折纸,大象图片2张;准备折大象的步骤图1份;幼儿:油画棒一份
九、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谜语,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们听老师说了以后,猜猜谜语里面说的是什么动物--"鼻子长又长、眼睛大又大、耳朵大如扇子、身体重如小山,牙齿弯如月亮"师:小朋友们猜出是什么动物了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对了,是大象。(出事大象图片)小朋友们看一看是不是和刚才谜语里说的一样?
师小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大如扇子的耳朵,还有两颗弯弯的长牙齿,今天老师就要较小朋友们折大象小朋友们先看老师怎么折。
(二)师范讲解
1.通过示范讲解,让幼儿知道大象的折法
(1)首先我们要将纸折过来;(如图1)
(2)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
(3)将正方形角对折后打开;
(4)将两边的角对折在中相处;
(5)将剩余的部分再横折过来;
(6)在依中线再对折;
(7)拿住三角形的中间部分,往下拉形成一个凹槽;(如图7)
(8)把鼻子轻轻地折一下,再画上耳朵、眼睛和脚,并将与耳朵相对的方向剪去一个小的半圆形;(如图8)
(9)最后大象就完成了。
师:好了,老师的大象折完了。现在该小朋友们折大象了,小朋友们就按照老师刚才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折。
(三)布置作业现在老师将纸,剪刀发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在折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剪刀弄伤自己或其他小朋友,不要的废纸要丢在垃圾桶里,在剪大象的脚时注意不能剪得太大,鼻子不要折的太多,要根据老师出示的步骤图来折大象。
(四)巡回指导小朋友在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师教的步骤,对能力差的小朋友给予指导,只要折出大象的外形就可以了,对能力较强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给大象涂上美丽的颜色,对能力中等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做点装饰。
(五)评价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在折大象时都很认真,而且折出来的大象都很漂亮,还给大象涂上了美丽的颜色,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有几个小朋友不够积极,希望他们下一次能积极地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现在我们将折出来的大象放到展示区去,也让其他小朋友也看看我们的作品。
十、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索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堂常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引导幼儿自己看图示并动手折纸,或者是让能力强的幼儿再次示范折法;
3.在幼儿折纸地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创造舒适和谐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与活动始终,这样可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大胆尝试的兴趣;以上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我要注意改进和完善。
33、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大象浇花》含反思
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班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展开了,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自我介绍,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狂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
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难点:
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动物朋友来看花
1. 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 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 大象园丁真勤劳
1. 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了,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就是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哟,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 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欢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呜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浇花,他真是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再次欣赏第一段。老师演唱,有伴奏。
4)孩子试着演唱第一段。钢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声音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粗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幼儿集体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3. 学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哟,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3)我是大象,我来浇花了,谁愿意当我的花宝宝?我一边浇花,小花朵喝饱了,也慢慢地长高了,然后要开出最美的花哟。你好美,你是什么花?你真香,你是什么花?你最漂亮,你又是什么花?
4)大象辛勤地工作着,花儿也越开越美,咦,大象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很快乐。所以他一边浇花一边唱歌,我们来唱唱看,呜啦啦啦啦。(钢琴伴奏第二段)我看到了一群快乐劳动的大象们,唱得真不错,这次我们站起来唱一唱,把大象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吧。(钢琴伴奏第二段)
4、完整歌唱
1)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音乐)这首歌曲了唱到了谁?对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象和花》。
2)幼儿完整演唱(钢琴伴奏)
3)演唱第二遍刚才你们唱得真好听,真像一群大象在歌唱,这次想不想跟着音乐来唱?音乐速度有点快,能跟得上吗?我们来试一试,听好音乐的节奏。(音乐)
(三)大象浇花花儿笑
1)观看媒体,商量规则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象和花》,我们先仔细看看大屏幕,找找这游戏里面有什么规则?(播放课件)
2)幼儿尝试游戏提问:花朵们站成了什么形状?(圆形)大象什么时候就要走到花朵身边?一只找到一朵花。花朵是在什么时候长高的?
3)幼儿游戏
(四)大象大象串一串
1)大象先生带着他的太太和孩子到花园里来散步了,他们用什么方法串成一串呢?
2)孩子们串成一串离场。
大象浇花1=F5 6 7 1 | 2 3 4 | 3 1 3 1 | 7 1 2 | 5 6 7 1 | 2 3 4 | 3 1 2 7 | 1— |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5 5 | 4 3 2 | 4 4 | 3 2 1 | 5 5 | 4 3 2 | 3 1 2 7 | 1— ||呜 啦 啦啦啦, 呜 啦 啦啦啦,呜 啦 啦啦啦,快 开 吧!
活动反思:
《小星星》是一首我们班小朋友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在课间、散步、吃饭前我们都会让孩子们来唱唱,那么在第二课时我们应该把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还是重复的让幼儿集体来演唱这首歌曲,不仅孩子们会觉得很无趣,也不能使他们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纲要》中也提到:“幼儿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由于托班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因此他们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因一些小的问题和矛盾而发生争执。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决定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幼儿初步学会用轮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2、幼儿在歌唱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乐趣,初步建立合作的意识。轮唱是指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从轮唱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演唱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唱的部分,当别人在唱的时候又能不受影响,而托班的孩子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运用轮唱的方式不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来说也同样存在着困难。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们清楚的知道这一段该我唱,那一部分又不需要我来演唱。由于具体形象思维是托班幼儿主要的思维特点,所以我考虑怎样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让他们学会此种演唱方式,于是图片小星星便印入了我的眼帘。我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星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星星贴在小手上,同时让拥有同一种颜色星星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这样孩子们自然地就分成了两组,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知道:当老师出示的星星跟你一样时,就开始唱,当我出示另外一种颜色的星星时,就不需要唱。
34、大班主题教案《大象救兔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围绕重点讲述出大象搭桥救小兔的过程,丰富词汇“尖尖的”、“锋利的”、“高高兴兴”、“慌慌张张”等。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从“大象喊小兔”到“大象搭救小兔”这几个重点环节中进行倾听。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象救兔子”。
2、兔子“慌张”、“高兴”及老虎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图片并讲述。
(1)出示表现兔子“慌张”、“高兴”及老虎图片,排列如下:
图一 小兔慌张的样子。图二 老虎扑过来的样子。图三 小兔
高兴的样子。
① 出示图一,提问:这只兔子怎么了?<来.源快思教.案网>
② 出示图三,提问:这只兔子又怎么了?为什么兔子先是慌慌张张的,后来又是高高兴兴的,猜猜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③ 翻开图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小兔子到底遇到了谁? 它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怎样,牙齿怎样,爪子怎样?
2、分别出示挂图
(1) 引导幼儿围绕“谁救兔子,怎样救?”进行感知理解。
提问:一天傍晚,小兔到哪里去玩?玩得怎样?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谁会救它们?
(2) 幼儿自由结伴讲述大象如何救兔子。
(3)大象看见老虎在追兔子,会对小兔子说些什么呢?
(4) 大象是怎样救小兔子的?
3、请个别幼儿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
4、请幼儿与教师一同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5、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是前提。根据活动材料的特点,要允许幼儿有不同创编故事的思路,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如,在合理排图上,热情采纳幼儿的不同思路;在内容创编上,鼓励幼儿的大胆想象;在故事讲述上,努力捕捉和肯定幼儿语言的闪光点。
二.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是关键。要实现排图讲述的教学目标,教师积极而有分寸的引导极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看懂每一幅图的内容。其次,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幼儿理解图和图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图片排序这一难点作好准备。然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凝炼故事主题,确定故事发展线索,编排故事情节。
三.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根本。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贯串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在排图讲述活动中,我们以排图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设计活动环节和展开活动内容,启迪和鼓励幼儿寻求故事的不同发展线索与情节。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既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讲述故事,又启发幼儿用新鲜的词语生动地表现情节。
35、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说唱脸谱》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3.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表演歌曲。
难点:唱好最后一句,并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经验准备:
1.请幼儿收集有关京剧的脸谱、行头、服装等的相关知识,并布置成“京韵国粹”主题墙面。
2.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乐曲旋律。
物质准备:
1.供幼儿表演使用的表演区材料:盔头、服饰、脸谱、髯口等。
2.幼儿自制的“京剧宣传卡”。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教师邀请幼儿进入梨园小剧场,用京剧特有的方式亮相,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并尝试用京剧唱腔向大家问好,练习发声,提醒幼儿拖住气息。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说唱脸谱》,请幼儿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体会京剧的唱腔。
(1)提问:你觉得这首歌跟你以前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分辨京剧与歌曲不同的曲调风格。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词:歌曲中唱了几种脸谱?都是什么颜色的?脸谱人物各是谁?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不同的脸谱,帮助认识歌曲中的人物。
如: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偷偷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勇无比;黄脸的典韦很勇猛;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渣渣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三)尝试演唱体味唱腔
1.幼儿跟随教师或课件学唱歌曲,并尝试创编相应的动作。
2.利用图谱重点演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3.引导幼儿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一个乐句,并用动作表现出它们的不同。如:“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黄脸的典韦”短促;“白脸的曹操”轻巧;“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
4.创设“脸谱转盘”游戏情境,增加演唱活动的趣味性。
(四)联系生活萌生情感
1.请幼儿说一说身边的哪些人喜欢唱京剧,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萌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2.请幼儿利用表演区材料装扮起来师幼共同表演,鼓励幼儿学习和模仿简单的台步。
(五)现场互动艺术传承
请幼儿分发自制的“京剧宣传卡”,让身边的人通过扫一扫活动二维码的方式与孩子们建立互动,鼓励幼儿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实现民族艺术与时代相互融合的目标。
(六)延伸活动
幼儿在区域里继续学习其他京歌和京剧选段,如:《龟兔赛跑》、《红娘》、《红灯记》等,了解京剧的主要角色,进一步体验唱腔的优美,感受国粹艺术的伟大。
活动总结
一、教学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活动中,教师通过——欣赏京歌(体味京韵),——模仿表演(感悟内化)——交流分享(同伴共享京剧经验)——互动探究(情感升华)四大环节,与幼儿建立积极的互动,为孩子们创造充分展现的机会,满足幼儿自由表达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京剧这一艺术形式。
二、实施策略
1.尊重表现实施策略:活动中,紧紧抓住欣赏——讨论——表达三条主线,让幼儿在听听、哼哼、学学、做做的过程中,为孩子们创设自由表达的机会,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独特感受。
2.环境融合实施策略:集体表演环节中,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把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巧妙结合,让课程更具延展性,让表演更深入,让情感更升华。
3.同龄共学实施策略:交流分享,请同伴联系生活分享自己对京剧的感受和了解,建构对我国京剧艺术的浅显经验。
4.信息技术应用实施策略:活动结束部分,通过设置活动二维码的方式,用信息化手段让孩子们与身边的人建立互动,实现民族艺术与时代相互融合的目标。
36、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啄木鸟》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形象和内容。
2、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和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大叔生病的图片,引出树木的医生—啄木鸟。
2、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
(1)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幼儿倾听乐曲:有一首乐曲讲的就是啄木鸟给树治病的故事,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
(2)请幼儿完整欣赏《啄木鸟》,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3)请幼儿再次欣赏《啄木鸟》音乐,教师利用图示或肢体动作帮助理解音乐内容,感知旋律的变化,并请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啄木鸟》音乐。
(1)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幼儿表达:啄木鸟在给大树治病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来大树的病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听音乐的时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帮助幼儿梳理对音乐的感受,为三段音乐命名。
(3)请幼儿随音乐把对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
第一段:寻找。幼儿一只手做树,另一只手做鸟绕树飞的动作;
第二段:捉虫。一只手食指勾起做鸟嘴状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 第三段:高兴。一只手做大树,另一只手做鸟绕大树飞。
4、请幼儿倾听音乐并分角色扮演。
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他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37、大班音乐教案《森林寻宝》反思
这是一篇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活动,以森林寻宝的场景来吸引幼儿兴趣,在游戏中不断播放音乐,使幼儿慢慢熟悉音乐,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最终夺得宝物,发现健康是身体最重要的宝物。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游戏,体验随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了解乐曲轻快、活泼的性质特点,能找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结合宝物知道健康是身体最重要的宝物。
3.能根据音乐特点自主探索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发展幼儿随音乐反应的灵敏性。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老虎头饰一个,山洞模型一个。
2.电视机,音乐:拨弦,PPT。
3.蔬菜、水果、喝水、皮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森林寻宝的情境,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游戏音乐。
在森林里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传说在山洞里有许多宝物,大家想不想去寻宝?在寻宝之前,我们要先听一首音乐,里面有寻宝的线索,请小朋友仔细听,这首曲子给你怎样的感觉?
二、结合ppt,分析理解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特点
1.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完整欣赏,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热心的小动物给我们送来一幅寻宝图,它还告诉我要小心路上的障碍物,障碍物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我们仔细听音乐找一找。
2.通过拍击身体不同部位,熟悉节奏,感受乐曲的性质特点和重音处。
障碍物是什么?障碍物出现时音乐感觉怎样?
在障碍物出现时,我们可以拍打身体一个部位,你想怎样拍?我们试一试。
穿越森林的音乐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穿越森林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3.结合身体动作表演,感知乐句的速度变化。
快到山洞时音乐变得怎么样了?还有哪里是变快的?那在音乐变快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完整听音乐尝试。)
三、引导幼儿探讨游戏规则,体验随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1.引出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探索、讨论归纳游戏规则。
老虎也要去寻宝,它已经赶在我们前面,它耳朵很尖,每遇到障碍物就会回头仔细看,怎样才能不被发现呢?
2.师幼分角色,初步听音乐按规则进行游戏老师来扮演老虎,幼儿听音乐走走看。
3.加入道具调动幼儿情绪,能听音乐迅速作出反应这一次老虎真的来了,你还敢吗?看看谁能不被老虎发现,跟好老虎出发!
4.引导幼儿通过创编重音部分吓老虎的声音与动作,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老虎回头的时候我们想个办法吓走它好不好?老虎害怕什么?来试试,能不能吓走? (引导幼儿在创编的基础上游戏)
五、出示宝物,引导幼儿懂得健康是身体的最好宝物。
发现宝物,师:小朋友猜一猜,宝盒里面会有什么宝物呢?(幼儿想象)出示宝物,请幼儿讨论并介绍喝水、运动、多吃水果蔬菜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小结:我们今天找到的是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的宝物,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最最好的宝贝。所以每个小朋友一定要多运动、多喝水、多吃有营养的东西,才会让我们的身体长得棒棒的!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38、大班《大象浇花》音乐活动教案
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在与朋友的合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
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难点:
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班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展开了,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自我介绍,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狂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动物朋友来看花
1. 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 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 大象园丁真勤劳
1. 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了,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就是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哟,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 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欢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呜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浇花,他真是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再次欣赏第一段。老师演唱,有伴奏。
4)孩子试着演唱第一段。钢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声音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粗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幼儿集体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3. 学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哟,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3)我是大象,我来浇花了,谁愿意当我的花宝宝?我一边浇花,小花朵喝饱了,也慢慢地长高了,然后要开出最美的花哟。你好美,你是什么花?你真香,你是什么花?你最漂亮,你又是什么花?
4)大象辛勤地工作着,花儿也越开越美,咦,大象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很快乐。所以他一边浇花一边唱歌,我们来唱唱看,呜啦啦啦啦。(钢琴伴奏第二段)我看到了一群快乐劳动的大象们,唱得真不错,这次我们站起来唱一唱,把大象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吧。(钢琴伴奏第二段)
4、完整歌唱
1)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音乐)这首歌曲了唱到了谁?对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象和花》。
2)幼儿完整演唱(钢琴伴奏)
3)演唱第二遍刚才你们唱得真好听,真像一群大象在歌唱,这次想不想跟着音乐来唱?音乐速度有点快,能跟得上吗?我们来试一试,听好音乐的节奏。(音乐)
(三)大象浇花花儿笑
1)观看媒体,商量规则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象和花》,我们先仔细看看大屏幕,找找这游戏里面有什么规则?(播放课件)
2)幼儿尝试游戏提问:花朵们站成了什么形状?(圆形)大象什么时候就要走到花朵身边?一只找到一朵花。花朵是在什么时候长高的?
3)幼儿游戏
(四)大象大象串一串
1)大象先生带着他的太太和孩子到花园里来散步了,他们用什么方法串成一串呢?
2)孩子们串成一串离场。
大象浇花1=F5 6 7 1 | 2 3 4 | 3 1 3 1 | 7 1 2 | 5 6 7 1 | 2 3 4 | 3 1 2 7 | 1— |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5 5 | 4 3 2 | 4 4 | 3 2 1 | 5 5 | 4 3 2 | 3 1 2 7 | 1— ||呜 啦 啦啦啦, 呜 啦 啦啦啦,呜 啦 啦啦啦,快 开 吧!
39、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买菜》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能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说唱。
2.体验演唱儿歌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角色游戏“菜市场”,认识一些常见蔬菜。
2.材料准备:篮子、扮演老奶奶的头饰一个,音乐《买菜》。
3.环境创设:用实物或图片布置菜市场的情境。
三、活动过程
(一)以“逛菜市场”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引导语:小朋友,看!太阳升起来了,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一起去菜市场里逛一逛吧!
2.引导语:菜市场里的东西可真多啊!这些菜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图片)
(二)结合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1.根据儿歌内容分别依次出示鸡蛋、青菜、母鸡、鱼儿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
2.教师通过通过问答与引导,帮助幼儿记住歌词并小结。
(三)欣赏歌曲,学习歌词
1.引导语:红红和奶奶今天也来到菜市场买菜了,她还把买菜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播放歌曲《买菜》,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再次熟悉歌词内容。
3.引导语:歌曲听完了,歌曲中有那些菜我们刚刚没有说到呀?它们是什么?它们在歌曲中的唱法和平常的歌曲一样吗?(不一样)这种说法叫说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教师出示节奏卡,帮助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说行部分。
(四)多种方式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尝试着学唱歌曲。
2.尝试多种形式学唱儿歌(合作接唱、角色扮演演唱)。
四、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投放图谱及各种蔬菜图片、头饰若干等供幼儿自由结伴演唱并尝试创编歌曲。
五、课程实施效果
儿歌《买菜》的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但涉及的蔬菜名称比较多,幼儿记忆歌词的内容和顺序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创设了买菜的情境,通过问答的形式、图片的展示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巩固歌词内容,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结合节奏卡的呈现,辅助幼儿重点练习歌曲的说唱部分。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唱歌曲,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40、奥尔夫大班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反思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奥尔夫大班音乐教案《鸭子拌嘴》
教学目的:
1.训练节奏感
2.训练听力
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
4.器乐合奏的训练
5.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爱好
6.即兴创作能力训练
7.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8.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教材分析: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具准备:
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
教学建议:
——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
——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仿。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
——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
——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
——选择符号标示。
——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
——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问音乐中听到是什么乐器奏的,在动作中加口念“哐”(全曲均照此做)。
——用听说法学节奏填词。
——每行先学一个声部,基本掌握再学第二、三个声部,并交换声部练习。
——挂节奏谱,用声势替换词,第一声部拍手,第二声部拍腿或跺脚。
——换打击乐器,分四个声部:钹、双响筒、鼓和三角铁。
——节奏谱共六行(每行四小节),除第五、六两行外,均有反复。一行行练习,基本掌握后,交换声部,最好每人每声部都能练到。
——听音乐,看图型谱,找出所奏的节奏谱是那一段音乐(第一段)。
——选八位学生,每人一付小钹,分四组设计四段即兴(长短不限):出门、嘻戏、吵嘴、回家。
——前面学习的节奏谱作主部A。四个即兴段作插部。曲式结构为:ABACADAGA
——静听全曲。介绍作品、作者。也可讨论用了什么乐器。
教学分析:
a该课例给6一7岁儿童时,主要用律动训练听力,节奏谱和节奏填词均使用听说(奏)法。小学中年级可看谱练习。
b节奏谱使用是为了学生能亲自参与。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语汇,只要其中一段通过亲自参与获得更深体验,对其他部分音乐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通过对节奏谱的练习对这部音乐的节奏语汇,从原先初听时的一片模糊到比较清晰,甚至记忆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兴趣、理解才有了真正的基础。
c该课例主要目的是参与,故对节奏谱中个别技术难点(如第二行)不必死扣,大拍子跟上即可。若把过多时间、精力用在技术操练上,会消弱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整堂课教学结构和目的。
相关文章
-
大班音乐教案《小花猫和灰老鼠》反思
-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反思《大象与蚊子》
-
小班音乐游戏教学设计附反思《大象和蚊子》
-
大班音乐教案《花之舞》反思
-
大班音乐教案《蝴蝶花》反思
-
教学设计小班音乐游戏《大象和小蚊子》反思
-
小班音乐《大象和小蚊子》教学设计反思
-
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教案《迷路的小花鸭》设计意图反思
-
幼儿园教案小班音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教学设计反思
-
小班音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教案反思
-
幼儿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茉莉花》反思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打击乐《拔根芦柴花》(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反思
-
大班音乐活动《迷路的小花鸭》教案反思
-
大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动听的“花儿》反思
推荐文章
-
抒发爱祖国的情感的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
-
教孩子了解京剧的教学方案
-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山上的音乐家(音乐)
-
幼儿园教孩子学新疆舞的教案
-
让孩子欣赏世界名曲的教学方案:音乐接龙(音乐)
-
音乐游戏教案:大水牛和小蚊子
-
幼儿园音乐游戏 小小鸡
-
音乐活动《炒米粉》大班教案
-
幼儿园歌曲《放风筝》幼小衔接音乐教案
-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盖房子》反思
-
大班音乐教案《问候舞》反思
-
大班音乐教案《熊与石头人》
-
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细则
-
不孕症是什么?
-
按堵如故
-
彩色的雨滴(美术)
-
智力开发,美指出婴儿智力开发要抓住两点
-
天和地_小学生作文:三年级
-
大班律动音乐《超级玛丽》教案
-
幼儿园和家长收藏趣味亲子活动游戏集锦
-
童书宣传朋友圈文案3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