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阿Q的形象
时间:2009-01-31 08:00:45
A+
评阿Q的形象
《阿Q正传》中的阿Q,是鲁迅创作极成功的典型形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不能真正觉悟,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 阿Q是是旧中国未庄的一个贫苦农民.这未庄是赵太爷,钱太爷的天下,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所以被人叫着阿Q. 他勤劳,专做短工,但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负却又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他常为生计发愁,而关于妇女和婚姻,他还要"合乎圣贤经传".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无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愚昧麻木.革命了,"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得阿Q更快意."革命造反的对象是举人,老爷,造反只能使劳动者失去枷锁,不可能与一无所有的人为难,这"意见"显然是赵太爷之流愚弄阿Q的.但阿Q毕竟不堪凌辱,他想改变处境,于是"神往"革命.可是他的"土谷祠"革命理想却是:"……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 和赵太爷,还有秀才,有假洋鬼子,……王胡……也不要了.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这表现他对革命对象,革命目的等的认识都是极其模糊的,是小农经济的闭塞短浅的心态.他的革命行动是去静修庵里胡闹.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时,他恨假洋鬼子,却又恨起造反来了,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却又愚昧不觉悟的表现.阿Q形象的意义,在于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国民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革命者研究国情制订革命策略提供了极好的依据.
相关文章
-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的优秀教案:图形想象画
-
幼儿园综合教案:可爱的图形(中班想象活动)
-
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教案:图形创想(原创)
-
可爱的图形(中班想象活动)
-
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能力的中班综合活动《春天的朋友》
-
关于从绘画入手培养孩子形象思维的发展的反思
-
关于孕后期维持自己的职业形象的指导
-
“长方形面积计算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片断及评析
-
内抓管理 外树形象 促进发展――兼谈新世纪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
身体形象与自尊的发展(四): 提高自尊的小技巧
-
身体形象与自尊的发展(三):积极的态度
-
身体形象与自尊的发展(二): 塑造自尊的因素
-
一堂生动形象的生理知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