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欣赏与绘画教学设计伞世界
中班欣赏与绘画教学设计伞世界
1、中班欣赏与绘画教学设计伞世界
目标:
1.欣赏各种伞面,感受装饰图案的特点,了解中心对称、间隔排列对称、单独纹样等简单的装饰方法。
2.用各种装饰方法大胆表现。
3.体验各种伞面装饰带来的不同的色彩、图案的美感。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图案的伞及伞面图片、无图案装饰的小伞。
2.水粉颜料、调色盘、洗笔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伞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谈话:这里有很多漂亮的伞,你最喜欢哪一把?为什么?伞上有哪些图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有的是色彩间隔排列;有的是图案间隔排列;有的是中心对称,就是以伞尖为中心,周围的图案向着伞尖对称;有的只有一个大大的图案;有的只有一些小图案在伞面的边上。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如果自己是设计师,应该怎样设计。
提问:如果你们是设计师,你会用什么图案来装饰?怎样装饰?除了可以中心对称、间隔排列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
3.幼儿创作“彩绘小伞”
请你们自己设计一把漂亮的伞,可以用今天看到的伞面的装饰方法,也可以自己想一个其他的方法,看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在绘画区为幼儿提供伞面纸型及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装饰。
2.用幼儿装饰的小伞进行环境布置。
3.欣赏各种儿童伞。
2、中班美术欣赏教案《我会做伞》含反思
活动意图:
建立正确的儿童观,从幼儿的主体性出发,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幼儿学会学习,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手工技能水平和艺术综合素质,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伞的多样性及不同图案的美。
2.尝试用不同的色彩、图案、装饰、创作小纸伞。
3.乐于和同伴交流,并分享成功的快乐。
4.感受色彩对比。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雨伞、收集雨伞图片、两把自制的小伞、不同形状的蜡光纸、印章、印泥、各种图案、水彩笔、竹签、剪刀、胶水、展示板。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以猜谜等形式,引入课题,让孩子观察并相互讨论。
师:一种花,真奇怪,地上不开手上开,屋里不开屋外开,晴天不开雨天开。小朋友猜猜看,这是什么东西?
(2)说说伞的颜色、形状、图案。
师:瞧,这把伞多美呀!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颜色,伞面上有什么花纹。小朋友们也带来自己的小伞,请你们找找看,你的伞在哪里,和别人的伞一样吗?你可以把你当小伞介绍给小朋友们和老师听听。(幼儿自由讲述)
(3)参观各种类型伞的图片,扩展幼儿想象空间。
师:老师收集了好多不一样的伞的图片,有的伞很特别,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吧!
(4)幼儿自由参观,讨论,讲述对不同的伞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告诉我,你最喜欢哪把伞?喜欢他的什么地方?
(5)出示纸伞,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有规律装饰和散点式装饰的排列方法及色彩搭配。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把小伞,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来看看他是用什么做的。(纸)这两把伞的伞面,有没有相同的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
2、选择材料进行伞面装饰
(1)请幼儿自由选择圆形、方形、花边形的图画纸设计伞面。
师:这么美丽的小伞,我想送给小朋友们,可是送给谁好呢?这样吧,我们动手设计一把漂亮的小伞送给自己好吗?
(2)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图案以规律或散点的方式进行装饰。
师:桌面上有不同的材料,有水彩笔画;印章;图案;这些是设计伞面的。白乳胶,如果在做的时候小手弄脏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抹布,擦擦小手。剪刀是在我们做好伞面是时候再用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刚刚老师所说的方式进行装饰,去做一个比老师更好好看的伞面,好不好?
(3)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幼儿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看看谁的伞面最漂亮。
3、立起小伞。
师:小朋友设计的伞面都很好看,但怎样才能让你的小伞立起来呢?(出示展示台)这里有展示台分别在书包架上和地板台上,小朋友做完伞面,插在展示台上,展示台上有竹签,所以注意插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哟!也可以叫老师帮忙!
4、伞的展示
(1)请先装饰、制作好伞的幼儿给伞取名字,并展示在展示台上。
(2)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分享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我会做伞》活动是整合课程中的一个美术活动,但在设计时老师并没有把它看成是单一的美术活动,而是有机渗透各方面领域知识的整合课程。
在动手绘画之前,给予孩子们时间观察欣赏、讨论、交流。因为伞虽然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但很少有人刻意地去观察它,对孩子们来说尤其是这样。如果没有刻意的引导,孩子们也就无法积累相关的经验。
在伞面设计过程中,幼儿用色比较单一,老师及时在用色上做了一些强调和鼓励。为了孩子们能充分按自己的意愿和想像去设计,提供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材料,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不去打扰和打断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3、中班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兔采蘑菇》含反思
【活动设计】
本节课是中班上学期主题三《落叶飘飘》中的一节数学活动,此活动是在幼儿已掌握5以内数的形成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10以内数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4-5岁是幼儿数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而中班数概念发展的关键经验就是运用序的观念排出10以内的自然数列,理解数列中数的顺序和数差关系。此次活动,我引导幼儿观察两组物品数量上的不同,并通过思考和操作,帮助幼儿感知和体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4-5岁的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结合中班幼儿对数的概念的建立必须借助于具体事物和形象的特点,在活动中我创设了有趣的小兔采蘑菇情境,让幼儿在情境的交互中,在与操作材料充分接触中,动手动脑,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乐于动脑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2、能够用多种途径解决数学问题,尝试逆向思维能力。
3、学习6的形成,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能动脑、操作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学习6的形成。
【活动难点】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掌握5以内数的形成。
物质准备:情境PPT,小兔卡片、筐子卡片、蘑菇卡片每人6个,小筐、有问题小红花每人一朵。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5的组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指导语:小兔们相约一起去采蘑菇,瞧,一共来了几只小白兔啊?
PPT出示草地上4只小兔,树后面一只小兔。
(二)引导幼儿复习5的组成
小结:4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5只小兔,4添1是5。
二、初步学习6的形成,感知5添1是6
(一)迟来的小兔,初步感知5添1是6
1、指导语:正当小兔们要出发时,小蓝兔又匆匆忙忙的赶来了,那现在有几只兔子了?你怎么知道的?
2、幼儿回答。
3、师引导幼儿小结:5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6只小兔,5添1是6。
(二)小兔分筐,加深对6的形成的认识
1、指导语:小兔们要提着篮子采蘑菇去了,请你们帮他们分一分篮子吧。
2、幼儿操作。
3、指导语:小朋友们发现什么问题了?那怎么解决呐?
PPT出示6只小兔,5个篮子。
4、幼儿操作并表述。
小结:5个篮子添上1个篮子是6个篮子,就和小兔一样多了,5添1是6。
三、听音取物,进一步感知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
(一)听音取物,帮小兔分蘑菇。
指导语:许老师也帮小兔采了许多蘑菇,你们猜猜我采了几个蘑菇啊?咱们做一个听音取物的游戏,我拍了几下手就是采了几个蘑菇。
提问:我采了几个蘑菇?小兔和蘑菇一样多吗?怎么样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
(二)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小结:5个蘑菇再添上1个蘑菇是6个蘑菇,就和小兔一样多了,5添1是6,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6只小兔有1只去别的地方采蘑菇了,就和蘑菇一样多了,6去掉1是5。
情境结束:小兔们采到了蘑菇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四、自主操作,巩固5和6的关系。
(一)送红花
指导语:小朋友们真厉害,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帮小兔解决问题,小兔子送给你们每人一朵小红花。
出示有问题红花:5片红色花瓣,1片黄色花瓣。
指导语:这朵小红花有什么问题吗?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变成一朵真正的小红花呐?
(二)幼儿操作并表述。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5片红色的花瓣再添1片红色的花瓣,就变成6片红色花瓣的小红花了。5添1是6;还有的小朋友说,6片花瓣,去掉1片黄色的花瓣,就变成5片花瓣的小红花了,6去掉1是5。
五、奖励红花,自然结束活动。
指导语:小兔们采到蘑菇回家了,那我们也拿起自己的小红花回到班里去吧!跟听课的老师们说再见。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兔子形象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游戏一开始,教师和幼儿就头戴小兔头饰,畅游在“兔子舞”的节奏感强的音乐中,重点锻炼了腿部,达到运动的目的。活动中,教师用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与幼儿进行交流,增进师幼间的情感。
游戏过程中,三条不同的路线,体现出层次性。幼儿自由选择路线去练习和参与游戏,第二次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换一条路线,鼓励的更快、更远的小兔子挑战加难度的路线,使幼儿每条路线都有所尝试,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游戏中,教师始终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幼儿更好的按规则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时的放松运动,重点放松了腿部,与开始的热身运动相呼应,达到放松的目的。
这节户外活动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在其他户外活动中,也常看到“小兔子向侧跳”的身影,说明幼儿很喜欢在这个活动,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
4、幼儿园中班音乐《马兰花》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利用肢体动作模仿马兰花盛开的样子,并能根据口令进行游戏。
2.感受愉快的情绪,体验集体游戏带来的快乐。
3.能自由结伴游戏,发展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4.熟悉《马兰花》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会两两结伴找朋友玩游戏。
2.马兰花的图片、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播放课件画面,认识歌曲名字。
2.“猜猜勤劳的人对马兰花说了什么?
3.欣赏歌曲,了解歌词
4.熟悉(开几朵花)内容
二、学习游戏内容
1.师幼尝试合作游戏。
2.创编开花的动作。
3.练习开一朵花。
三、表演游戏
1.去小溪,练习开两朵花,幼儿自由结伴做开花动作。
2.去山上,听音乐表演第2遍。幼儿做蹲下动作,与老师互动。
3.去沙漠,练习开三朵花的动作。
4.去草地,教师做动作,幼儿做开花造型。
四、尝试演唱歌曲,和客人老师互动。
五、结束活动:宝宝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种种马兰花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本着开放性的原则,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提问,鼓励幼儿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回答,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想法,开放性的接纳他们的意见。快乐的原则。我在活动中应本着让幼儿在活动感受快乐的宗旨,所以整个活动设计都是比较轻松愉悦的,营造快乐至上教学氛围。
但在活动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首先是,在幼儿作品呈现效果来看,幼儿点画,点分布较散,目标中“色与色交融”没有很好的完成,所以在幼儿示范环节,教师应该拓展幼儿经验,给幼儿“重叠”的知识经验,“花瓣飘下来,会不会两片重叠在一起?有的花瓣飘啊飘,孤零零落在角落。”还有就是,操作前规则要求讲述不够明确,幼儿一开始画到了另一面墙。
5、中班音乐欣赏教案《小鲤鱼跃龙门》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小鲤鱼跃龙门本是一节音乐律动活动,本次我将音乐律动改变为音乐欣赏,将重难点都放在了感受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方向,设计了本节音乐活动:《小鲤鱼跃龙门》。本来我在手工方面就小有兴趣,日常也会喜欢做一些简单易懂的教具帮助幼儿更好的代入活动当中,于是就制作了一些鲤鱼,龙门,包括海浪的剪影,想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音乐中,更多的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结合绘本故事,感受 A 段悠闲、B 段紧张的对比性音乐特征。
2.基于情节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轻松与激烈。
3.在与同伴一起经历小鲤鱼跳龙门的过程中,表现出勇敢、坚持的品质, 体现成功后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区分 AB 段音乐,感受 A 段悠闲、B 段紧张的对比性音乐特征。
难点:能区分乐段,并根据音乐节奏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轻松与激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听过《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幕布、灯、剪影图。
活动过程
一、感受与表现 A 段音乐
1.直接播放 A 段音乐,开始剪影剧,教师拿着鲤鱼剪影随音乐节奏“游动”,
幼儿感受 A 段音乐。
(A) 2.讨论 A 段音乐的节奏氛围:
师:小鲤鱼的心情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快乐,欢乐)
3.请幼儿用手模仿鲤鱼随音乐游动,感受音乐的欢快曲调。
师:那现在我们小手变成小鲤鱼,用你自己的方式跟随音乐节奏,快乐的游泳吧!(A)
4.请幼儿分享游动方式,鼓励大胆创想,强调乐曲节奏
师:你们是怎样游动表达小鲤鱼的快乐心情呢?要跟随音乐的节奏哦~(幼儿分享时跟随一个八拍 A 段音乐进行展示)(A 段乐一八拍)
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鱼有的时候表情并不快乐,快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5.小结几种不同的游动方式,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A)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了很多种方法,有双手游,单手游......那么这一次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跟随音乐的节奏快乐的游泳。
二、勇闯龙门,感受与表现 B 段音乐1.引出情景跃龙门
师:鲤鱼奶奶告诉小鲤鱼一个秘密,传说有一道龙门,小鲤鱼只要越过这道龙门就能变成神龙。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经历许多困难,小鲤鱼决定要带我们去试试,你们准备好了吗?
2.再次出示小鲤鱼皮影剧,随音乐节奏游动,幼儿感受 B 段音乐(B)
3.讨论 B 段音乐节奏氛围,引导幼儿感受到环境的危险:
①师:通过听音乐,你感觉小鲤鱼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危险、害怕) 会有哪些危险,遇到危险该怎么游?(赶紧游、用力游、使劲游)
②师:小鲤鱼的心情听起来是怎么样的?(紧张)
③师:这时勇敢不怕艰难的小鲤鱼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幼儿表现) 师:小鲤鱼在游向龙门的过程中,环境很危险,小鲤鱼的心情很紧张,音
乐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要跟随音乐的节奏渐渐加快速度。(教师再次跟音乐示范,体现音乐的强弱变化)(B)
4.清晰音乐,知道要做几次跳龙门动作。
师:跳龙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先来仔细听音乐,鲤鱼跃了几次龙门?(播放跳龙门部分音乐,小结:鲤鱼一共跳了 7 次龙门(跳)
5.师幼合乐表现 B 段
师:最后一跳我们要卯足干劲,往上跳!危险来临时一定要使劲游,千万别被浪冲走了(B)
三、齐跃龙门,完整表现音乐
1.情感升华,幼儿体验成功跃龙门的喜悦和勇敢、坚持的品质。
师:耶!我们都成功变成了神龙,小鲤鱼们不畏艰辛,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为你们的勇敢点赞!
2. 以帮助鲤鱼弟弟妹妹为情景完整合乐
师:家乡的池塘里还有许多小鲤鱼也想成为神龙呢,我们回去帮它们一起跃龙门吧(ABA)
四、延伸活动:
备好的幕布灯光和景与鲤鱼的剪影,可让幼儿体验跟随音乐表演“皮影戏”。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通过皮影剧的方式结合音乐,为幼儿对音乐的解读做一个基础的铺垫,同时起到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作用。因为是音乐欣赏,所以重难点都放在了感受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方向,尽可能的利用情景将幼儿带入到 A 段欢乐和 B 段紧张的氛围和情绪中。
整节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幼儿,尽可能的“退出来”,做孩子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节活动多数的即兴创造环节,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大胆创想, 比如:小鱼怎样游会更加欢乐,孩子们大胆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我们可能都想不到的动作。又如: B 段音乐危险的氛围下,所有危机都是幼儿想象的,在自己想象的危险中突破危机,会加强孩子们的成就感和喜悦情绪。孩子们设想小鲤鱼被浪冲走、被鲨鱼追、被章鱼缠住、被雷打到等等各种各样精彩的剧情,都是我本身没有想到的,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多么的丰富!不知不觉中丰富的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
6、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减弱
2、大胆创编动作,自由表达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使用乐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1、大巨人与小矮人的音乐
2、渐强与渐弱的符号
3、小矮人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方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的生活着,这一天,小矮人准备去森林里打猎。听,小矮人唱着歌出发了。
2、教师示范唱:(啦···)教师:小朋友们,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呢?(声音逐渐变强)工作了一天,小矮人哼着歌下山回家啦。(啦···)教师:小矮人下山时唱的歌又有什么变化呢?(声音逐渐变弱)
3、师小结:像这样声音逐渐变强,我们就叫他“渐强”,声音逐渐变弱,我们就叫他“渐弱”。有谁愿意尝试唱一唱?(师幼尝试表演)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1、师:小矮人打完猎下了山,高兴地往家回,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声音越来越强,谁来了呀?(出示大巨人)。来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猜一猜小矮人会不会害怕呀?小矮人有魔法呢,他没有害怕,那我们来听一听他是怎么变魔法的?
2、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一句“我变变···变成大巨人”。师提问幼儿:魔法的咒语是怎么说的?请几位幼儿讲述。师:那咒语的声音是怎样的?(越来越强)师幼共同说咒语。此环节出示小矮人逐渐变成大巨人的图片。
3、师:看,小矮人变成了大巨人,比那个大巨人还要大,把大巨人给吓跑了。越跑越远,声音越来越弱“咚···”(渐弱)接着,我们再听一听小矮人又是怎样唱的。教师播放:“我变变····变成小矮人”。
4、教师:小矮人这次的咒语又是怎么说的?师:咒语的声音呢、怎样变化的?(声音越来越弱)师幼共同说咒语,此环节出示小矮人逐渐变化的图片。
5、师:小矮人用魔法与勇敢战胜了大巨人,你们想不想也学他们变一下魔法呢?我们一起来变魔法吧。
6、教师完整播放《大巨人与小矮人》,幼儿听音乐。师:咒语师怎么说的?我变···变成大巨人,我变···变成小矮人。然后呢?变大,变小,变大,变小。变到不见了。(教师变唱边出示图谱)
7、师:小朋友们,咒语我们会说了,那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表演一下。大巨人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幼儿创编)小矮人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那我们跟着音乐表演一下好不好?(此环节播放音乐表演2~3遍)
8、师:小朋友们表演的都很棒,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乐器,我们用乐器来变现小矮人的魔法好不好?当变成大巨人的时候,声音要渐渐变强,变成小矮人的时候声音逐渐变弱。我们先来试一下。教师边说边带领幼儿表演。
9、师:下面我们带上乐器跟着音乐一起变魔法吧!(师幼表演2~3遍)
(三)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想不想继续变魔法?下面我们带上自己的小乐器一起到户外变魔法吧!跟老师们再见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的艺术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活动选取幼儿喜欢的小矮人和大巨人,用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小矮人的兴趣,从而使活动顺利开展。在整节活动中,我以故事形式贯穿,环节流畅自然,如小矮人唱着歌上山、下山,自然地引出了渐强与渐弱的符号;大巨人的脚步声都用渐强与渐弱来唱,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中间的休止符,我用小矮人打枪的声音来表现,增强了幼儿的理解与兴趣; 在创编的环节,我用开放的提问,使幼儿有很大的创编空间,因而幼儿能大胆的创编出各种个性的动作。
最后,经验迁移,拓宽了幼儿的思路,让幼儿感受大胆创编的乐趣。这一环节也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幼儿在这次活动中很快乐,也很好的感受了美,欣赏了美。活动内容幼儿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没有不参加的幼儿。
7、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左与右》教学设计就反思
一、活动名称:
认识左右
二、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四、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4.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认识左右》教学反思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幼儿辨别空间方位要经过以自身为中心定向逐步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孩子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时方向感差。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现状与需要,本次活动选择以自身为中心开展“区别左右”教育活动。活动的重点是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感知“左右”方位;活动的难点是区分“左右”位置关系,并理解其相对性和可变性。本活动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通过猜想、操作等方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运用“看标志做动作”、“找一找”、“听口令做动作”等游戏开展小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充分体验、感知“左右”方向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交流讨论、教师梳理、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其相对性、可变性;最后通过游戏把学过的“左右”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作用,给幼儿充分互动的空间、时间与机会,达到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课中,多次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左右,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本次活动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8、幼儿园中班绘画欣赏教案《鸟儿和云彩》反思
天空的云彩变化无常,有时像座小山,有时像羽毛,有时像小猴,有时像棉花……,小鸟们看到这些情景,实在太高兴,有的张开翅膀上下飞舞,有的扭过头对小伙伴说话……。
幼儿园绘画欣赏活动教案《鸟儿和云彩》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欣赏、讨论,了解鸟的各种动态,并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动物及大自然的情感。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常见动态鸟的图片。
2、绘画工具: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绘画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一群鸟儿在天空游玩。突然,一只鸟儿说:“这里有些又大又白、到处浮动的棉花糖。”另一只鸟儿说:“不,它不是棉花糖,像是肥皂泡。”还有一些鸟儿说:“刚才看见像一座小山的东西,转眼又不见了,变成了一行行、一群群的白色东西。”……小鸟们异口同声说:“天空真好玩。”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鸟儿和云彩的特征。
——“你们猜猜,鸟儿们在天空看见的是什么?”
——“天空的云彩是怎样的?”
——“鸟儿们游玩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小结:天空的云彩变化无常,有时像座小山,有时像羽毛,有时像小猴,有时像棉花……,小鸟们看到这些情景,实在太高兴,有的张开翅膀上下飞舞,有的扭过头对小伙伴说话……。
3、幼儿按要求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画出鸟儿游玩的情景,——鼓励幼儿画出想象中的云彩。
——启发幼儿用混涂的方法给画面涂上颜色。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出不同动态的鸟和涂云彩的方法。
4、欣赏与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独特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
——“这么多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引导幼儿去留意各种动态的鸟和多变的云。
2、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自然环境中充满着奇妙有趣的现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9、幼儿园中班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高老鼠和矮老鼠》反思
设计思路:
《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加精彩:往高处看是一个样子、往低处看又是另一个样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语言、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 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当然,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的观察之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也是我在活动中设计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初衷所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3、教师利用教具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
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高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2)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门槛)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矮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三、游戏表演。
1、幼儿游戏第一遍。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会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然后呢,我会放起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高老鼠和矮老鼠就可以到这边来走一走,看一看”。
2、幼儿游戏第二遍。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四、扩展谈话:“变矮和变高”。
1、 “小朋友们,你们变高了和变矮了之后,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噢,你们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2、“变矮”。
“那么,如果你是个矮人,你还能变得更矮吗?谁来变变看?”
“请问你,变这么矮之后,你在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还有呢”?
以此类推。(大概提问3—4名幼儿)
3、“变高”。
“那如果你是高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更高?”
“请问你,在这么高的地方,你在眼前会看到的是什么?”
“那还有谁能想得比他还要高”?
以此类推。(大概提问5—6位幼儿左右)
4、变换角度。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七、八段
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
(3)游戏“变换角度的高矮老鼠”“。
“那我们下面就做一个让高老鼠低下头走路和矮老鼠抬起头走路的游戏,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
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五、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
1、“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其实这两张照片上的是同一棵树,只是一张是我从下往上拍的,就是这一张,而这一张是我从上往下拍。
2、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六、活动结束。
“好,那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变了,这次请你们自由选择变成高老鼠和矮老鼠,我们带高老鼠和矮老鼠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吧”!
活动反思:
在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中,我边操作教具边讲故事中,加深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在学习内容过程中,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如“你好,屋顶”“你好,大门”“你好,门槛”“你好,水洼”……我就让孩子一起跟着学念,这样可再次让幼儿理解词语,看到幼儿兴趣这样高,我设计了情景游戏,让幼儿挂着牌子,进行故事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表演中也更加熟悉了故事,了解各种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后来,我还让小朋友想象,高老鼠和矮老鼠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东西,还看到了什么呢?好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好多的东西,能说高老鼠看到了“蝴蝶”,矮老鼠看到了“蚂蚁”,然后我让她模仿故事中的话来说,高老鼠说:“你好,蝴蝶。”矮老鼠说:“你好,蚂蚁。”孩子们这样编的很好,高老鼠说:“你好,树叶。”矮老鼠说:“你好,小草。”等等,小朋友都很会动脑子。最后我让小朋友两两结伴,扮演高老鼠和矮老鼠,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如高老鼠说:“你好,灯笼”。(教室里挂了灯笼)矮老鼠说:“你好,鞋子”。(小朋友脚上穿的鞋子);高老鼠说:“你好,桌子”。矮老鼠说:“你好,小椅子”等。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有内容说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高,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搜索能力。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有以下的几点不足之出。
1、活动开始游戏意义并不大,只是单纯的让幼儿玩游戏,应该使游戏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以让幼儿说说学高人走看到了什么,学矮人走又看到了什么,为故事的学习打基础。
2、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小结应该由幼儿自己说出,教师不能直接说原来不同高度看到的现象不同,应该是教师引导,幼儿去认识到这一点。
3、在幼儿熟悉故事之后,可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自己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发展平衡力和控制力。
4、活动的结束部分应该出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比如大树,这样幼儿就可以一目了然,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事物,这样由幼儿熟悉的物体开始观察,使幼儿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能所获得的效果会更佳。
10、中班分享阅读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小熊生病了
活动目标:
1、感受同伴之间关怀的温馨。
2、尝试分析故事中各个环节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大书、小熊玩具。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用小熊玩具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2、初次阅读图画:今天要阅读的故事是关于小熊生病的故事,请幼儿根据画面进行预测。
1)教师提出问题:小熊躺在床上很难受的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照顾它的?怎么照顾的?它为小熊做了哪几件事情?
2)教师缓慢地翻大书,每页停留几秒钟,让幼儿安静地看,并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3)浏览一遍之后再围绕之前的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详细阅读图画。
逐页翻看大书,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进行观察,特别是注意观察其中有价值的细节,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这些细节和故事整体的关系以及作用。
4、总结分享。
回忆和总结故事,小兔在照顾小熊时做了哪几件事情,做完每件事情后小熊的反应又是如何。
反思:
每个孩子都有生病的经历,生病时的孤单和痛苦让孩子记忆忧新,这个读本能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这时伙伴的关心让病中的小熊感到特别的温暖。
11、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青蛙跳跳跳》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模仿青蛙双脚跳,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自制的圆形荷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热身运动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青蛙的动作做上肢运动。
二、基本局部:学习动作——
过渡语:这儿真美,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跳的?
2、幼儿分散到操场各处模仿青蛙跳,教师在一旁进行提醒和指导。
3、交代要求,集体练习“蹲撑跳”。讲解动作要领:在跳的时候要像青蛙一样,伸长后退往前跳,双脚连续跳,落地时膝盖要稍微弯曲。
4、第二次集体练习“蹲撑跳”。带领幼儿学习朝不同方向蹲撑跳。
5、游戏:跳到草地上
设置荷叶----幼儿分成三队,跳过荷叶----变换荷叶路线,再次跳过荷叶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游戏1至2次。教师讲评。
三、结束局部:放松运动
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蹲撑跳的动作,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动作有些不到位,应该请幼儿多演示几次,教师还应着重讲解,提过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让幼儿熟练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游戏“跳到草地上”的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同样应多提醒幼儿做好准备动作,以防幼儿肌肉拉伤。
1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左与右》反思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右手)
教师:对呀,平时我们一般都举右手,高高举起你的右手。(教师检查)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手一般做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 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
4、巩固熟悉左右
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
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
4、小猫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
5、小鸟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练说:小鸟在()的左边,在()的右边。6、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比如,举例说明。
7、练说:我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左边。
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想想,我们上下楼梯要靠()边走,那等会老师带小朋友去散步的时候,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
1、整队。
2、听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
3、换个方向,认识左边和右边。
4、走楼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靠右走。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3、中班美术《熊猫》教学设计反思
幼儿园教案怎样写?只要我们老师精心、尽心、爱心的对待孩子,我们将会收获到最满意的笑。希望这节由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熊猫》可以帮到您。
活动目标:
1.欣赏吴作人笔下的熊猫活泼、可爱的姿态。
2.尝试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熊猫的不同姿态。
3.增强对熊猫的喜爱。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作品《熊猫竹石图》、各种姿态的熊猫图片
2.材料:竹子背景图、墨水、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图导入,引起兴趣。
老师带来一只小动物请你猜猜是谁?(ppt出示熊猫的步骤图)
小结:哦,原来是熊猫。熊猫还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是我们的国宝哦!
二、欣赏名画,感受水墨。
1.了解水墨画。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来看看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中画叫水墨画,是有墨汁、水相互调和然后用毛笔画出来的画。这种画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我们称为国画。
2.欣赏《熊猫竹石图》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呀,在作品中竹子、熊猫、岩石等图形,所以这一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猫竹石图。
这两只熊猫他们长得怎样?(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间)
这两只熊猫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呀,画家爷爷用淡墨勾画了熊猫的轮廓,用浓墨画出了熊猫的四肢、耳朵、眼睛,黑白分明,熊猫胖乎乎、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3.欣赏不同姿态的熊猫。
看,我这儿还有熊猫图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这些熊猫在干什么啊?(吃竹叶)他们是怎样吃的呀?
‚这些熊猫又在干什么了呢?(玩耍、睡觉)
ƒ在这些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副?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的熊猫作品,而且都是水墨画。这些作品都是一位叫吴作人的画家画的。其实这个吴作人画家还画了许多其他的水墨画。
三、分组合作,体验水墨。
1.探索画法。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水墨画熊猫,那我们也来画一画水墨画熊猫吧。
你觉得熊猫应该先怎么画那部分呢?(先画……,再画……)
2.交代要求。
用大拇指和中指扣紧毛笔,然后蘸上墨汁并在瓶子上刮掉多余的墨汁进行绘画。
3.幼儿操作。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副有着竹林的背景图,但是上面没有可爱的熊猫,请你去把你的熊猫添画在上面吧。
四、相互欣赏,拓展思维。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2.欣赏水墨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朋友画的熊猫真可爱,还有很多喜欢水墨画的人把它们都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清画家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墨操于人,勾泼洪染之。”中国的的笔墨观,是中国画家在长期绘画实现的,它体现了中国画家伟大的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独特趣味和民族风格。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习我们中国具有特色的水墨画。
孩子对中国水墨画充分的欣赏,有来自中国名画师的不同风格的图片,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熊猫》等的水墨画动画片,孩子们对水墨画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幻想。孩子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下,能初步的了解到水墨画的特征。活动中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通过让幼儿观察了熊猫的不同动态,最后让幼儿尝试用水墨画的方式来学画熊猫,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纲要》中指出,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美术活动的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兴趣,再难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看着孩子们在我提供竹林背景图上画出一只只可爱憨厚的,不同动态的熊猫时,你无法想像这是出自孩子的手,是孩子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因为国宝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精心、尽心、爱心的对待孩子,我们将会收获到最满意的笑。
14、中班艺术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音乐教学设计
这节音乐课是属于中班小朋友的,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从小班升中班的成长快乐,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声表达升中班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自己从小班升中班,体验成长的快乐。
2.物质准备:自制《我是中班小朋友》的图谱。
3.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一)律动《郊游》入室。
师:小朋友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我们中班的教室吧。(律动入室)
(二)练声《大猫小猫》。
师:在小班时小朋友们都学过了歌曲《大猫小猫》。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大猫小猫》。
(三)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完整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谱。
(1)师:刚才的歌曲里唱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2)师:哦,小鸟那小鸟在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师:对了,小鸟在喳喳叫。接下来又有谁?(个别幼儿回答)
(4)师:说对了,是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表情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5)师:太阳公公在咪咪笑。最后还有谁?表情是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6)师:最后是小朋友,他很高兴,那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7)师:原来呀是开学了,小朋友很高兴的去幼儿园。小鸟喳喳叫,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多高兴,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3.教师完整念一遍歌词。
(1)师:现在老师来念一遍歌词,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歌词里是不是和刚才小朋友们说的一样。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念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四)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师:现在老师来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五)幼儿学习歌曲。下我们来分组演唱歌曲,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一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接下去唱后面一句。
(1)幼儿分组接唱。
(2)师: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接下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和刚才一样的演唱方法。
4.请个别幼儿演唱。
(1)师:刚才小朋友都唱的很棒,现在我请坐的最好看的小朋友来唱这首歌。(个别幼儿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5.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遍。
师:小朋友都唱的很好听,接下来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再一起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
(六)律动出室《我是中班小朋友》出教室。师:小朋友们都会唱《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唱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15、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活动《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地模仿、表现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形象。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7、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相应的形象。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鼓,老爷爷小弟弟的图片,音乐《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相机
经验准备:幼儿对快慢节奏的音乐有过欣赏经验,幼儿对老爷爷、小弟弟走路形象有所观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
1、手指变变变:“小朋友,伸出你的两根小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小兔子。”
2、“小兔跳舞”:
——出示小鼓,师:“小兔子要和小鼓一起跳舞咯,小鼓敲地慢,小兔就跳地慢,小鼓敲地快,小兔就跳地快。”
——老师敲小鼓,幼儿手指表示小兔跳的快慢。
(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对节奏快慢变化的感知,同时手指动作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表达节奏感受的空间。)
二、感知音乐:了解音乐旋律节奏、速度的变化。
1、播放音乐(A段、B段),幼儿欣赏:
—— 师:“小兔子跳舞跳得可好看啦,把老爷爷和小弟弟都吸引过来了,接下来老师放两段音乐,请你听听哪一段音乐是老爷爷走来了,哪一段音乐是小弟弟走来了?”
(此环节的重点是利用人物形象帮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变化和特点。)
2、幼儿交流感受:
——“为什么A段是老爷爷在走路?”(音乐A段比较深沉、缓慢,就像老爷爷走路一样慢慢地、缓缓地。)
——“为什么B段是小弟弟在走路?”(音乐B段比较轻快、活泼,就像小弟弟走路一样蹦蹦跳跳的。)
——师根据孩子的回答,随机播放音乐,验证孩子的感受。
(此环节的重点通过讨论、验证的方法,再次把握音乐的性质。)
3、分段欣赏,感受A、B两段音乐的节奏、速度特点。
——师:“请你再仔细听听,是不是像老爷爷(小弟弟)走路那样慢慢地(蹦蹦跳跳的)”
——师小结:“A段音乐的节奏、速度很重,很慢;B段音乐的节奏、速度很轻快。”
4、再次整段欣赏A、B段。
—— 师:“我们再来完整听一遍,想一想老爷爷和小弟弟是怎样走路的?”
(此环节的重点是通过A、B两段音乐的对比,让孩子感受旋律节奏、速度的变化,同时通过形象的人物角色,加深孩子对音乐性质的把握,将抽象的音乐感知变得丰富、生动,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在倾听、对比、验证、人物形象匹配等教学策略中,教师帮助孩子理解、分辨音乐。)
三、表现音乐:根据音乐性质,模仿表现音乐形象。
1、动作表现音乐变化
——“老爷爷老了,他走路时慢慢地,小弟弟很可爱,走路快快的,我们在座
位上学一下。”(教师引导孩子用上肢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
—— 师放音乐,幼儿在座位上表现音乐的变化。
(此环节的重点是通过动作来表现对音乐变化的理解,这也是为下面的分辨、模仿活动做准备。)
2、模仿音乐形象:
——出示角色图:老爷爷
“老爷爷是怎么走路的?我们来做做看,谁表演地最像。”
——(播放音乐A段)幼儿自由模仿,教师用相机记录幼儿的不同动作。
——利用相片,抽取精彩的动作,集体学习(拄着拐杖走;边摸胡子边走路;边敲背边走路;一摇一摆地走路等等)
(B段音乐,小弟弟的形象模仿同上,小弟弟走路:一蹦一跳的走;跨着步走;单脚走;边拍皮球边走等等。)
(此环节的重点是模仿人物的形象,这也是音乐游戏的另一个难点,通过自由模仿、照片记录、集体学习等策略,教师帮助孩子丰富对人物走路形象的认识和模仿经验。)
3、游戏:“谁来了?”
——师:“老师放音乐,请你听听谁来了,我们就变成谁。”
——师放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进行模仿。(根据孩子兴趣和表现重复几次)
(此环节通过多次的游戏,帮助孩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四、音乐游戏:看演出
游戏规则:师放《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幼儿根据音乐模仿,师敲小鼓,“老爷爷”与“小弟弟”就在座位上坐好。
(此环节通过鼓点的提示,将听信号的游戏融入到模仿游戏中,这就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降低了孩子对音乐感知的惰性。)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游戏是小朋友的基本活动,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都需要通过游戏这一方式来实现。本次活动的内容是两段对比明显的音乐,但是当我为音乐配以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并让活动围绕一个有趣的情景故事展开后,孩子们的注意力、感知力、模仿力就被调动了起来。活动中我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先听辨、后模仿,并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空间,同时利用相机整理、分享孩子的创意,这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尽情表现的机会。最后以小鼓为信号,不仅和开头起了呼应的作用,而且也增强了音乐游戏的趣味性,让活动达到了新的**。
当然,本次活动我也存在着一些疑惑:老师在音乐欣赏前,就提出了两个音乐形象,这是否会限制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局限了孩子的音乐遐想空间,倘若给孩子一个倾听、自由发表的空间后,再提出音乐形象,孩子对音乐的感知是否会更具有自我理解和,这也是尊重孩子想象、感受的一个表现吧,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也将对此进行新的尝试。
16、中班亲子综合活动教学设计《动物大联欢》
活动设计意图:
动物是孩子的好朋友,能把自己打扮成可爱漂亮的小动物与同伴一起联欢更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平时我常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小动物,孩子们对常见动物的特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孩子的需要和能力,我们让本班家长协助共同参与活动,以动物大联欢为线索,通过“猜谜找动物”、“与动物同乐”、“装饰动物服饰”、“展示服饰”、“动物大联欢”五个环节来完成整个亲子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各种常见动物的特征。
2、学习与同伴、家长互相协作制作或装饰服饰。
3、感受联欢活动的欢快。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6—12个
2、动物玩具、音乐磁带、录音机
3、各种废旧材料:桌布、盒子、方便面盒、皱纹纸、彩色标记图、
双面胶、彩色不干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大胆猜想动物设计服饰的蓝图
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联欢会,动物们知道了,心里真高兴,都忙着在家里做准备呢。大家都想让自己成为联欢会上最漂亮的动物。猜猜看,他们会怎样打扮自己呢?(幼儿自由讲述)
(他们会给自己戴上漂亮的帽子,穿上美丽的裙子)
二、猜谜,找动物
(1)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好没有?
教师来到小屋前:这里住了谁呢?咦,这里有一张纸,看看写了什么?
原来是谜语,猜对了小屋的门就会自动开了。(教师念动物的谜面)
(2)猜三种动物的谜语,猜对后另一个教师在屋子后面把门打开,幼儿和老师一起请出动物。
三、律动:《我爱小动物》
你们喜欢这些可爱漂亮的动物吗?让我们一起和它们跳个舞吧。(音乐:我爱我的**,**怎样叫)
四、装饰动物衣饰
动物们打扮的漂亮吗?马上就要出发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参加吧?
那我们一定也要给自己打扮一下。
(1)教师介绍材料:塑料袋、纸盒、皱纹纸、等等。
(2)交代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
今天为了大家能穿上漂亮的衣服,妈妈们也来帮忙了,小朋友也要自己开动小脑筋和妈妈一起动手制作美丽的服饰。
五、 展示服饰,进行自我介绍,举行动物大联欢
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吗?动物大联欢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服饰,向大家展示一下吧。
(1)每组推荐一名幼儿上来展示并进行自我介绍:我是小鸭子,我有扁扁的嘴巴,唱起歌来呷呷呷,今天我穿的是**衣服。
(2)小朋友真能干,联欢会开始了,让我们一起穿着美丽的服装和动物们听着音乐来跳舞吧。
17、中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背景:
中班小朋友对高矮已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在生活中也许会比较高矮,但不清楚在同一平面比高矮,分清最高最矮,按高矮顺序排序还需要在活动中感知体验。
活动目标:
1.体验比高矮的快乐
2.感知物体的高矮,获取高与矮关系的概念。
3.尝试按高矮给五个物体排序。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高朋友和矮朋友》。
2.桌子、椅子若干。
3.教师:四种颜色的同样高的积木若干,小太阳图片
4.每个幼儿五块高矮不同的彩色小方块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帮帮忙:拿小太阳
请一名幼儿帮忙拿小太阳,拿不着,为什么?(矮了)怎么办?(请高一点的小朋友拿就行了)
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请高一点的小朋友拿,老师邀请你们比赛搭高楼。
二. 造楼比高
1.请幼儿用小方块积木搭楼,分两组进行,一组都在桌子上搭,另一组一个在桌子上搭,一个在椅子搭,比高。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在桌子或者椅子上搭楼玩造楼房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说开始,小朋友就开始搭积木造楼,我说停止,所有小朋友都要停下来,然后,我们比一比,谁搭的高。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积木或者把两排积木并放在一起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师:谁的楼房造得最高呢?你们是怎么做比较的呢?(注意引导幼儿学说如“我搭得比你高,你搭得比我矮”“我搭得最高,你搭得最矮”)
3.讨论:如果在桌子上的积木看上去比椅子上搭的积木高,我们是不是就能判断在桌子上搭积木的小朋友胜利呢?(不能,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上)。
4.小结:比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比。小朋友们真能干,把积木整理归位,我们一起来玩抱抱团的游戏吧!
二. 和同伴比高
1.两人谁高。
教师:请起立,到老师这里来。抱抱团、抱抱团,两个小朋友抱成团,你们俩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学说“我比你高,你比我矮”)
2.三人比高。
教师:抱抱团、抱抱团,三个小朋友抱成团,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
3. 模拟游戏:高朋友和矮朋友
1.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给故事配上身体动作(见附录),在游戏中感受高和矮的区别。
三.幼儿给积木按高矮排排队
附录
故事:高朋友和矮朋友
从前有一个人长得好高、好高,(掂起脚尖,身体和双手尽量向上伸)
他有一个朋友长得好矮、好矮。(蹲下,身体紧缩成一团)
矮朋友叫高朋友:"喂!上面的高朋友,你好吗?"(两手合拢于嘴前,抬头往上叫,声调提高)
高朋友也叫矮朋友:"喂!下面的矮朋友,你好吗?"(掂起脚两手合拢于嘴前,低头向下叫,声调低沉)
矮朋友说:"再见,我的高朋友!"(蹲下往上看,挥挥手,声调提高)
高朋友也说:"再见,我的矮朋友!"(掂起脚尖往下挥挥手,声调低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8、中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树叶”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设计意图:
本学期在开展主题活动“奇妙的树叶”中,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叶子,并兴趣盎然地开展了“拾落叶”,“树叶贴画”,“我和树叶做游戏”等活动。孩子们常常随着美妙的音乐做树叶随风飘飞的动作,十分陶醉。很自然地感受着乐曲的节拍和旋律。此次音乐活动中,将孩子们喜爱的小树叶形象与节奏活动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自由而快乐地去感受不同节奏型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感受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提高了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感受2拍子节奏特点,学会看图谱打出节奏型。
2、根据2拍子节奏特点,创造不同的节奏型。
3、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产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三、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地上画好4个圆圈。
2、树叶娃娃:叶子姐姐头饰,若干树叶贴纸。
3、音乐磁带:画有小叶子的节奏图谱1份。
四、活动进程:
1、游戏导入:叶子姐姐(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随音乐飞进场,感受乐曲中2拍子节奏特点,玩“树叶飞”游戏。
2、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身势动作进行感受:
出示小树叶娃娃,与孩子互动,调动幼儿兴趣及活跃气氛。
引导孩子观察用小叶子做的图谱:
用拍手、跺脚、拍肩等不同身势动作表现图谱中的节奏型。
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打节奏,感受2拍子特点。
3、 激发幼儿创造力,在2拍子乐曲中编不同节奏型:
①与树叶娃娃的游戏:参与游戏的孩子贴上一片树叶,在音乐中自由活动,音乐一停,马上进到4个圆圈中,组合成新的节奏型,并请小朋友进行打奏。
②游戏进行若干次,幼儿创编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型,随音乐来表现。
4、分享、感受创作的快乐:音乐响起,小树叶随叶子姐姐再次飞舞快乐地唱歌,结束。
五、延伸活动:
1、用打击乐器来为乐曲伴奏;
2、创编小树叶的舞蹈。
六、活动反思:
促进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多种教育内容,多种教育形式都在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幼儿的发展。音乐教育则要尽音乐艺术所能,音乐教育之优势,都可以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为此,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时,既要把握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的结起来,使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他们喜欢在快乐、优美的音乐声中,形象、有趣的情境里去表现自己所感受的美。而通过音乐活动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在日常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由于自己个性特点的差异,常常是有表现欲,有天赋的孩子很多机会再现,而一些条件较差,内向胆小的孩子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在活动中任其自然,只固定于单一的活动形式,这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在求知过程中的引导者,需要打破以往固定的音乐活动形式,把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每位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
2、音乐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体现。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需摆正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既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性是密切相联系的。幼儿主体性的体现,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体现在如何突现儿童的主体性上。传统音乐活动中,教师教给幼儿的多,幼儿也只在老师给予的固定模式下来表演。而音乐活动最终也变了孩子在台上唱几首歌曲,跳几段舞蹈或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的形式。幼儿真正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却很少引起教师的重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在“教”的模式中限制了发展。因此,让幼儿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的体现更显重要。在音乐活动中,多样的表现形式及良好的音乐氛围是幼儿主体性得以体现的重要前提,幼儿在教师一定的主导作用下,产生积极参与,乐于创造的愿望,正是他们主动学习、探索求知的表现。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艺,但也不要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在已有的技能经验上去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像、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培养幼儿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活动中还应创设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快乐的小树叶”活动中,幼儿由学习打奏老师出示的节奏型开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发展到自创节奏型,并充分利用活动空间,由单一打奏到与小伙伴创编组合,在活动中真正调动每位幼儿的参与性、创造力,激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4、强调活动中的交往合作。
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创造和群体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性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如为了在合唱时获得和谐的声音,幼儿需要听着琴声和同伴的歌声不断调节自己的音高。又如此次活动“快乐的小树叶”中,创编节奏型,不仅需要幼儿自己动脑筋还要与同伴合作,进行组合。而当幼儿在他编过程中发现每个“圆圈”<小节>里不可能有太多的“小树叶”(音符)时,也就必须与同伴配合组成完整、合理的节奏型。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参与的幼儿都很重要,是团体的一部分。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产生了成就感时,也逐渐摆脱了自我中心,一起分享合作的喜悦。
5、对此次节奏活动“快乐的小树叶”的几点思考。
节奏活动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奏活动中不光要靠听觉去感受乐曲的节拍,还要能用一定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节拍特点,节拍是固定的每个节拍都有自己的特点,如2/4拍,3/4拍等,这当中节奏型又是灵活多变的,所谓对孩子节奏感的培养,也就是在音乐家中能让孩子准确地压拍子。以往,幼儿在进行节奏活动时往往限于跟着老师来打奏节拍,或在已有的固定图谱节奏模式中感受节拍,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性。因此,此次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节奏活动模式,让幼儿2拍子乐曲特点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幼儿自主感受,创造不同的节奏型。由于活动中一直以轻松、活泼而有趣的游戏贯穿,又有幼儿喜爱的树叶娃娃形象渲染气氛,因此,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很强。在此次创编节奏型的活动中,幼儿打奏出多种不同的节奏型,但又都符合2拍子特点,不再局限于以往认识2拍子时固定的节奏型。从而开阔了幼儿思维,也接触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节奏型,在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孩子协助孩子的角色地位中,不干预幼儿的创作,让孩子更自由地参与了活动。
19、中班数学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树叶宝宝找妈妈反思
目标:
能按大小、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颜色不一(红、黄、绿三色)、大小不一的树叶与幼儿人数相符,并散落在活动场地上;
2、红、黄、绿色的大树挂图一幅;
3、《去郊游》等欢快的旋律。
活动过程:
一、以“去郊游”为线索,让幼儿体验捡树叶的乐趣。
1、师:今天天气那么好,黄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
2、播放《去郊游》旋律,进入教室。
3、师:你们看,地上有好多漂亮的树叶,我们快把它捡起来。
4、幼儿自行把自己喜欢的叶子捡起来,并说说自己捡的是什么样的树叶。
二、将树叶按大小分类。
1、让幼儿互相比较自己手中的树叶,区分大小。
2、师:XXX捡到的是大个子的叶宝宝,XXX的是小个子的树叶宝宝,我们把叶宝宝分一分,大个子的在一边、小个子的在一边,看谁分得对!
3、播放轻快的音乐,请幼儿将手中的树叶按大小进行分类,教师在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4、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把大的树叶和小的树叶分出来了,这边的是大的叶子、这边的是小的叶子。
5、教师引出“树叶宝宝找妈妈”的原因,激发幼儿帮助树叶宝宝找到“树妈妈”的兴趣。
师:谁在哭?原来是树叶宝宝在啼哭(假意倾听树叶宝宝的哭诉)原来昨晚的大风把树叶宝宝吹到了这里,它们把妈妈给弄丢了,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帮助树叶找妈妈)那我们一切帮树叶宝宝找妈妈吧。
三、按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1、出示三棵“树妈妈”,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各自的颜色。
2、师:树叶宝宝的妈妈们在这里,我们快点把树叶宝宝送回家吧。
3、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将手中的树叶按颜色进行分类,教师在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做出小结。
四、对不同颜色的树叶宝宝进行数数。
五、游戏《大风与树叶》后结束活动。
1、师:今天我们帮树叶宝宝找到了妈妈,“树妈妈”跟树叶宝宝都非常高兴,现在它们邀请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2、进行游戏《大风与树叶》。
3、与树妈妈、树叶宝宝道别后播放《去郊游》旋律离开场地。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秋天有的树叶会落叶,能观察落叶的不同特征,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特征感兴趣。
20、中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小皮球》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与跳跃。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图谱一张、皮球一个。
2、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去欣赏一些对比性较强的旋律。
三、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听音乐,进活动室——准备活动——熟悉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皮球游戏,结束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听音乐,全体幼儿有序进场,围坐成半圆,有节奏的拍手。
(二)、准备活动
1、安静旋律
2、律动《做做,摸摸》: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三)、熟悉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呀?(出示皮球)哎!是一个皮球,那平时小朋友们经常玩皮球,今天许老师也想要来玩一下皮球,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皮球的吗?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玩球(A段:左右手来回滚球;B段:拍接球)
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玩球的?(引导幼儿模仿老师来边讲边玩球)
那刚刚除了眼睛看到老师玩球,耳朵听到了什么呀?(引出音乐)
下面呢老师再跟着这音乐来表演玩球,请你们听听看老师滚球时音乐是怎样的?(柔柔的、连贯的)
拍接球时音乐又是怎么样的?(有力的、跳跃的)
2、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师:那老师之前就欣赏了一遍这音乐旋律,老师边欣赏边把这音乐的样子画了下来,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图谱)
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图谱上看到了些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引出圆滑线和断奏点符号,引出圆滑线出表现的是滚球,而断奏点符号表现的就是拍接球)
下面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这音乐旋律边看这一图谱,看的时候注意老师的食指,会依照这一图谱做哪些动作。(幼儿边欣赏边观看图谱、食指动作)
提问:刚刚老师的食指依照这一图谱做了些什么动作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
哎!在这圆滑线时食指是划、摇来表现皮球滚动的,在断奏点符号时食指是点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那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很多的肢体部位,那还可以用什么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呢?(引导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分别表现)
引出跟着音乐选择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正式开始前可请个别幼儿演示一下等等要表现的相应肢体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可换一下肢体部位再次表现)
(四)、皮球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皮球游戏。等等请小朋友们来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师先做拍皮球的人,听音乐在前面两段圆滑线处也就是表现皮球滚动的地方请慢慢的左右摇动身体,等到音乐断奏处也就是拍接球时老师会拍某一个小朋友,那个幼儿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
2、幼儿游戏,可进行两次。第二次可请幼儿来当拍皮球的人,教师也扮演成皮球,与幼儿一起玩。
3、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对游戏规则掌握的程度,适当增加难度及趣味性,如:轻轻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律动出活动室
在音乐旋律下,带领幼儿做相应动作有序的出活动室,结束。
活动反思与评析:
选择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是因为本次欣赏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其中活动中有小游戏,幼儿也会在活动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旋律特点,幼儿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选择了本次活动。那活动一开始教师用音乐带进场,还做了一些律动,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的导入(选用了小皮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想法很不错,幼儿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顺的引入到了活动中去;在教师跟着音乐玩球时幼儿都看得很仔细;那教师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对活动流程也很熟悉,每个环节间过度的也很流畅,都会有过渡语;教师的语气语调也还可以,在游戏时教师能融入到孩子中去,跟孩子一起玩;最后在音乐当中边做动作带离活动室也与开头上下呼应,不错!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可提高的部分,听过课的老师也都给予了对课的评价,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那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活动的一些反思及老师提出的一些不足及意见:如:教师与配班老师配合的不是很好,因专门选一个老师来放音乐,这样就不用让配班老师又忙于播放音乐又要拍照,赶不来及;此外,在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与跳跃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很好理解老师的意思,说了几遍,幼儿才弄明白;但幼儿选择的肢体动作表现范围不是很广,肢体部位的动作不是很多,就只有个别幼儿选用了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其他幼儿特别在跳跃音乐时都是用整个身体跳跃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会跟着其他幼儿去做动作表现;因此,教师可积极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跳跃;最后,在进行拍皮球游戏时,由于教师没有组织、分配好,集体幼儿在蹲下游戏时会挤来挤去,有些乱,我觉得当时可让一部分幼儿在椅子后面,一部分在椅子前面,这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
当选幼儿当拍皮球的人时,可以分男、女轮流进行,不游戏的来拍节奏跟着音乐,这样就不会使他们傻乎乎的坐着了,分批进行也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挤、乱的现象;此外,感觉像是健康活动,这是因为教师让幼儿欣赏、感受的不够,都是老师在提醒幼儿做什么动作,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不过,整体来说活动目标还是基本上完成的,开展的还可以。
21、中班数学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坐火车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6以内的数量。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重点难点: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感知6 以内的数,并能进行数物匹配。
活动准备:
1、课件。
2、每组一套1~6的数字卡、实物(装有冬枣、橘子、苹果各6个的篮子)。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找座位
1、 数字宝宝藏在了火车车厢上,请小朋友找出并说出是数字几?(引导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车厢上的数字。)
2、你们想坐火车吗?坐火车卡要车票啊,现在我来送给你们每人一张车票吧!(分发给每组幼儿一套1~6的数卡,幼儿自由选择一张)
3、每一张车票上都有数字,请你们看看说说自己拿到票上是数字几,票上是数字几就代表你坐在几号座位。请幼儿说说自己坐在几号座位。
4、动物朋友们也要乘坐这辆小火车,有些谁呢?(请幼儿逐一认识)它们手里也拿着车票呢,但是他们的车票上都是小圆点,几个小圆点就代表它乘坐几号座位,我们来帮它们看看应该怎么坐吧!(引导幼儿逐一说说各个小动物手里的车票上圆点的数量,并用相应的数字来表达)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2、中班主题活动教学设计:我升中班了
一. 活动思路:
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升班对于孩子来讲,概念比较模糊,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长大了”,激发孩子们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做徒手操和器械操,带领孩子们练习“钻”及绕过障碍物向指定方向的动作“走”,培养他们意志坚定,不怕困难等,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说话,激发其用普通话围绕主题说话的愿望。
二.预设目标
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的参加各类活动。
2.学习使用筷子,安静愉快的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能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理解他人说话意思,并做积极的应答。
4.学习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5.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喜欢老师、小朋友。
6.知道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
7.亲近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了解其生长条件,懂得关心动植物。
8.鼓励幼儿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有条理的进行剪、画、贴粘等活动。
9.激发幼儿参与节日活动的兴趣,帮助其充分感知节日的欢乐气氛;初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老师的情感。
10.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1.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三.环境创设
1.围绕“我升中班啦”、“我爱。。。。。。”等主题布置教室。
2.自然角里放置螳螂等昆虫标本和秋季水果。
3.创设心情区,让幼儿有宣泄情绪的地方。
4.美工区放置纸、笔等用具。
5.科学区放置长短、高矮的图片或物品,印章,“5”以内数的实物或玩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图片,摸箱等
6.图书区提供一些图书,开展“我有图书大家看”活动。
7.开展大带小活动,建立“值日生”制度。
四.家园共育
1.多与
幼儿交谈,鼓励其讲述自己升入中班的各种快乐、有趣或有意义的事。
2. 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3.带幼儿上街观察国庆节的热闹景象,引发幼儿积极表达其所见所闻并做其热心的听众。
五.主要活动
(一) 健康
1.我不哭了
2.给娃娃送礼物
3.菌类蔬菜有营养
4.我爱探险
5.皮球真好玩
(二)语言
1.我升中班了
2.我是中班小朋友
3.传话
4.打电话
5.香蕉船
6.图书是我撕破的
7.戴红帽的小姑娘
8.我和图书交朋友
9.花花绿绿的贝壳
10.彩车来了
(三)社会
1.教师节
2.朋友真多
3.一起来洗澡
4.祖国妈妈的生日
5. 红红的国旗
6.一个星星
(四) 科学
1.我长高了
2.我会数
3.好吃的早点
4.数字宝宝“1、2、3”
5.数字宝宝“4和5”
(五)艺术
1.小娃娃跌倒了
2.哭娃和笑娃
3.好孩子要诚实
4.我们爱老师
5.鞋匠舞
23、中班欣赏与绘画教学设计:伞世界
目标:
1.欣赏各种伞面,感受装饰图案的特点,了解中心对称、间隔排列对称、单独纹样等简单的装饰方法。
2.用各种装饰方法大胆表现。
3.体验各种伞面装饰带来的不同的色彩、图案的美感。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图案的伞及伞面图片、无图案装饰的小伞。
2.水粉颜料、调色盘、洗笔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伞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谈话:这里有很多漂亮的伞,你最喜欢哪一把?为什么?伞上有哪些图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有的是色彩间隔排列;有的是图案间隔排列;有的是中心对称,就是以伞尖为中心,周围的图案向着伞尖对称;有的只有一个大大的图案;有的只有一些小图案在伞面的边上。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如果自己是设计师,应该怎样设计。
提问:如果你们是设计师,你会用什么图案来装饰?怎样装饰?除了可以中心对称、间隔排列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
3.幼儿创作“彩绘小伞”
请你们自己设计一把漂亮的伞,可以用今天看到的伞面的装饰方法,也可以自己想一个其他的方法,看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在绘画区为幼儿提供伞面纸型及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装饰。
2.用幼儿装饰的小伞进行环境布置。
3.欣赏各种儿童伞。
24、中班教学设计与反思《艺术-----来跳舞》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名称:来跳舞
设计思路:中班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喜欢和家人及同伴一起交谈。但是,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提高,孩子们都生活在封闭式的高楼里,客观上减少与限制了其与外界人群的接触与交往。本班幼儿也是如此。他们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害怕与人讲话;更多的幼儿是有交往的愿望却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根据这一情况,本学期重点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幼儿逐渐学会了交往,初步学习了与同伴的合作。但是还缺乏与人交往与合作的方法。本次活动律动部分通过幼儿自由结伴、各自想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商量、合作、统一,把共同编的动作放进音乐里,来促进幼儿协商、合作能力的发展。游戏部分就是要让幼儿在邀请别人跳舞这一游戏情景中,激发幼儿敢于与同伴及周围人交往,掌握简单的交往的方法,体验交往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对唱的基础上初步学玩音乐游戏。
2.初步培养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并能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流程:
1.律动《快乐舞》
2.让我们跳个快乐舞来欢迎客人老师吧!
3.和好朋友一起想个动作放到快乐舞里,音乐结束也想好了。
4.把你和好朋友想的动作跳一跳。(个别组合示范,集体学一学)
5.把你和好朋友想的动作跳给客人老师看。
6.练声《大雨和小雨》
冬天又干又冷,让我们下起雨来给植物喝喝水吧!(提醒幼儿小雨的声音也是有力气的)找个小指挥,幼儿分两组看指挥动作演唱(指挥动作要清晰)
音乐游戏《来跳舞》
今天真高兴,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吧。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我也想来跳舞了,你们来邀请我好吗?(学习对唱)
这次我来邀请你好吗?(练习对唱)
这次我真的来请你跳舞了!(老师示范游戏规则:找到朋友后一起再去邀请别人)
老师与幼儿一起去邀请别人,游戏反复进行,直到幼儿全部投入其中。
鼓励幼儿大胆去找客人老师来跳舞。
反思:本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童趣,充分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积极参与的幼儿也很开心,不足的是部分幼儿不能自主得进行游戏,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25、中班音乐活动公开课《躲猫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能听好音乐,合拍的模仿小老鼠晒太阳的肢体动作,尝试躲猫猫的音乐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乐趣。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图谱,"樱桃小丸子"音乐,每张小椅子上贴标记,头饰
一 律动入场。
二 创编韵律动作依次练习。
三 学看图谱完整练习。
四 引出游戏内容。
五 游戏躲猫猫。
反思:处理细节问题,应让让幼儿积极充分尝试。
26、中班音乐游戏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青蛙捉害虫》游戏的乐趣。
2、能按节奏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有趣形象。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过程设计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农田场景、害虫、青蛙头饰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2、经验准备:活动前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本领。
活动过程:
1、听歌曲初步感知游戏音乐,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小青蛙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懂得保护小青蛙,并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有趣形象。
3、引导幼儿听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有趣形象。
师:小朋友学的可真像,请小朋友听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学习小青蛙捉害虫。
4、师幼共同商讨定出游戏规则。
音乐开始,表演小青蛙的听音乐有节奏的做青蛙跳的动作。表演害虫的做吃庄稼的动作。音乐完后,当老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青蛙就去捉害虫。害虫捉完,游戏结束。
5、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听音乐有节奏地进行游戏。
6、互换角色,反复进行游戏2-3次。
师:请小朋友们互换头饰,听音乐表演游戏。
反思:
<<小青蛙捉害虫>>是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并结合<<新纲要>>的指导思想设计的一个教学活动。在活动前,我让幼儿先认识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基本生活习性。在活动开始,由教师扮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随着欢快的音乐跳入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青蛙捉害虫>>,幼儿观看,跟唱歌曲,边跳边唱,幼儿自由创编捉害虫的动作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使幼儿在做音乐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时兴趣非常大,始终充满了激情,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因而使目标的达成也很好。但在活动中,作为教师,我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是最佳,缺乏一点激情,面部表情不是很丰富,和幼儿的眼神交流做的不够好。在做游戏之前,可将歌曲编成一个律动,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律动之后再去做<<小青蛙捉害虫>>的音乐游戏。这样,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会更大,效果会更好一些.。
27、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躲猫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内容:躲猫猫
年龄段:中班
重点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躲猫猫,即为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此次活动,为了结合这个有趣的游戏,特此选用活泼、轻快的音乐为载体,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自编肢体动作,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在游戏中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趣味。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能听好音乐,合拍地模仿小老鼠晒太阳的肢体动作,尝试躲猫猫的音乐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趣味。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合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并快乐游戏。
难点:学习看图谱,听辨音乐做动作并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樱桃小丸子”的音乐
2.扮演大猫的一位老师、弹奏音乐的老师
3.每张小椅子上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师:老鼠宝宝们,来,跟我去草地上吧。(在“樱桃小丸子”的音乐中,进行简单的律动入场)
二、创编韵律的动作,依次练习
1.来,找棵大树,坐下来吧。(教师带领幼儿找座位)听着音乐休息一会儿。(一位老师完整弹奏音乐,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
2.音乐真好听,阳光也真好,我们晒晒太阳吧,你们说先晒哪里呢?(幼儿讨论音乐表演的肢体部位)
3.那我们先来晒晒我们的手吧。
4.接下来晒晒我们的肚子吧。晒小肚子可以怎么做动作呢?
5.再来晒晒我们的小屁股吧。
6.最后来晒晒我们的小脚吧。
三、学看图谱,完整练习
1.出示完整的图谱,提问:谁会看这图谱的?图谱上小手晒了几次?小肚子呢?小屁股呢?小脚呢?(都是两次)
2.那这块图谱呢?什么都没有表示什么?(没有动作)没有动作的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办呢?(这地地方我们要认真听)
3.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根据幼儿的练习,可重复1到2次)
四、引出游戏内容
1.晒完了身体,怎么还有音乐呢?这段音乐要干什么呢?仔细听。
2.听谁走过来了?(大猫)我们该怎么办?(躲起来)为什么要躲起来呀?(因为大猫会把我们都吃掉)那我们躲的时候能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要被大猫听见)
3.快快快,我们躲到大树后面。(快速跑到椅子后面)
4.大猫走了,我们继续晒太阳吧。(回到凳子上)
5.刚刚宝宝们躲起来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撞到一起)那应该怎么躲树后才能不撞到一起?
6.看到椅子上的标记了吗?这个标记提醒我们什么?
7.我们再来试一试,躲一躲,听好音乐,当我唱到“躲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躲哟。
五、游戏“躲猫猫”
1.那我们完整地来玩这个游戏吧。(将部分要求再提醒一下,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快乐游戏。(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如果幼儿游戏地好,教师可以扮演大猫,玩一玩:“这次我来扮演大猫,没有示范拉,你们是不是也能遵守游戏规则呢”。如果幼儿游戏地不好,可请一位老师来扮演大猫。最后也可以请一个幼儿做大猫,增加趣味性。)
六、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上了之后,感觉活动的环节很清晰,但是在细节上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反应进行引导。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我长时间开展音乐活动下来一直争持不下的难题。怎么样的语言既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去完成这个动作或者是目标,也能让自己觉得“赏心悦目呢”?
其次:是我没有把情绪调动起来,我在细节上的确还是没能做到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
28、幼儿园中班优质课教学设计《高老鼠和矮老鼠》与反思
设计思路:
《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加精彩:往高处看是一个样子、往低处看又是另一个样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语言、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 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当然,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的观察之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也是我在活动中设计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初衷所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3、教师利用教具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
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高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2)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门槛)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矮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三、游戏表演。
1、幼儿游戏第一遍。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会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然后呢,我会放起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高老鼠和矮老鼠就可以到这边来走一走,看一看”。
2、幼儿游戏第二遍。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四、扩展谈话:“变矮和变高”。
1、 “小朋友们,你们变高了和变矮了之后,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噢,你们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2、“变矮”。
“那么,如果你是个矮人,你还能变得更矮吗?谁来变变看?”
“请问你,变这么矮之后,你在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还有呢”?
以此类推。(大概提问3—4名幼儿)
3、“变高”。
“那如果你是高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更高?”
“请问你,在这么高的地方,你在眼前会看到的是什么?”
“那还有谁能想得比他还要高”?
以此类推。(大概提问5—6位幼儿左右)
4、变换角度。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七、八段
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
(3)游戏“变换角度的高矮老鼠”“。
“那我们下面就做一个让高老鼠低下头走路和矮老鼠抬起头走路的游戏,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
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五、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
1、“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其实这两张照片上的是同一棵树,只是一张是我从下往上拍的,就是这一张,而这一张是我从上往下拍。
2、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六、活动结束。
“好,那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变了,这次请你们自由选择变成高老鼠和矮老鼠,我们带高老鼠和矮老鼠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面对的是中班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使用“你好”这个用语,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方面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小班是孩子也会说,但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孩子会经常说,而不是和小朋友说,也会和大人说。
语言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设计忽略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如果把礼貌和语言发展相结合会更有助于幼儿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完成了课前的预定目标。但自己对教学墨守陈规,没有新的突破。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故事课上成游戏课,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礼貌用语,在玩中体会语言情境,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能力。
29、中班古诗教学设计与反思:《咏柳》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柳条及用柳条装扮成的两棵柳树。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柳树姑娘》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柳树姑娘有长长的辫子,随着春风飘动着,好美啊!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春天到了,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春天给柳树带来的变化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满身碧绿,就像绿色的玉石,柳条下垂着,就象许多绿丝带在风中飘动。这些细细的叶子,不知道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把这些叶子剪得这么漂亮。(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这首散文真的好美啊!
——古时候的有一位诗人名叫贺知章看到这么美丽的柳树,不由得做起的诗来。(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咏柳》)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
——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咏柳》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春风一吹让柳树如此的美丽,春风除了像剪刀,还像什么?又会使什么带来变化呢?(春风像手,摸了小草,小草就变绿了;春风像嘴,在树梢说了悄悄话,树儿就变绿了;春风像腿,跑去亲了亲花,花儿就开了。)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春风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幼儿一起欣赏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
——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
附: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①碧玉:形容柳色翠绿,如青绿色玉石。②妆成:打扮成。③绿丝绦:比喻柳条如绿丝线织成的带子。④裁:裁剪。
【译文】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满身碧绿,就像绿色的玉石,柳条下垂着,如同万条绿丝带在风中飘动。这些细叶,不知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二月的春风就像无形的剪刀。
【赏析】诗人通过对柳树作的精心描写和联想,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
教学后反思:
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我运用幼儿已经学会的歌曲《柳树姑娘》进行导入活动,让幼儿知道柳树的美丽。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
30、中班结构游戏教学设计:《木马》
活动目的:
1、能对动手建构的产生兴趣。
2、尝试一种材料多种砌法与用几种材料共同建砌。
3、体验建构的喜悦。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观察过木马
2、物质准备:胶粒,积木等建构材料、范例
活动要点:
1、简单导入,出示范例
指导幼儿观看教师的范例,木马的底端是弧型的,运用双孔胶粒整体连接和端点连接方法做成木马。
2、交代搭建要点
①启发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②搭建时要注意检查胶粒拼插是否牢固。
3、交代活动要求
①幼儿选取材料拼插,若积木数量不够,可与其他幼儿互相协商。
②请幼儿大胆地邀请同伴合作建构。
③搭好作品的可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
④注意提醒幼儿在活动中珍惜他人的建砌成果,不故意毁坏。
⑤听到信号后要马上收拾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①与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与喜悦,鼓励幼儿作更新的尝试。
②帮助失败的幼儿树立信心,总结失败的经验,不断地尝试。
5、评价作品
请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他评,教师总结:表扬认真拼插富有创造性的幼儿,保留用不同材料搭建的木马,让幼儿向家长介绍自己搭建的物体,与家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31、中班艺术活动教学设计与评价:红黄蓝变变
中班艺术活动:红黄蓝变变
一.活动背景
因为小朋友喜欢涂涂画画,对漂亮的颜色特别感兴趣。所以这学期我们在自主游戏区域中准备了许多广告颜料。一次活动中,燕燕小朋友不小心把装有蓝颜色的盆子打翻到了黄颜色的盘子里,燕燕又开心又兴奋地说:“变色了,变色了。”这时豪豪说:“红色和黄色会变什么颜色呢?”……针对幼儿的这一情况,我设计了美术活动《变色》。再有我班的幼儿生性活泼又喜欢音乐,对创编活动情有独钟,于是我大胆地把音乐和美术整和在一起,设计了以探索为主的整和活动——《红黄蓝变变变》。幼儿在涂涂变变的活动中享受自编活动过程结果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又大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尝试,探索三元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探索过程及结果。
3、倾听歌曲《闪烁的小星》,学习把探索的过程、结果唱到歌曲中去,体验自编自唱带来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三.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料、毛笔、调色盒人手一份。调好的颜料盆每组一份。
2、场景布置:印染厂(红、黄、蓝、绿、紫、桔等各种颜色的布布置在周围。)
3、团好的纸团若干(是人手的2~3倍)
4、录音机、磁带《郊游》、《闪烁的小星》及伴奏带。
四.活动过程实录
(一)幼儿听音乐《郊游》入活动室,参观印染厂。
1、教师介绍印染厂的颜料。
2、边走边看边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评析:导入比较自然,在边走边看边中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们没有压力。
(二)请幼儿学当小工人,亲自尝试印花布。
师:“这些布真漂亮。你们也想来印一印,染一染吗?”
评析:幼儿参观时就有印布的冲动,教师这么一说正和孩子们的口味,提高了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提供三种颜色红、黄、蓝,请幼儿自由取两种颜色进行尝试变色。
1、师:“你们能不能染出更漂亮的颜色?”
师:“你们能变出什么颜色呢?”
2、幼儿自由讨论猜测,教师认真倾听。
3.教师提出染布的要求,用其中的两种颜色进行变色,证实刚才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4.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交谈。
5.请幼儿说说变的过程。**颜色和**颜色合在一起变成**颜色。
评析: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教师不作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寻求答案既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又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尝试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大胆、自由、认真。对变出来的颜色发出感叹,原来两种颜色合在一起是那么得奇妙,说变就变,幼儿又兴奋又惊奇。
(四).合作印花布,体验自己亲自变出来的洋上颜色印花布带来的快乐。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幼儿动手操作。
评析:教师没有更多的要求,放开手脚让幼儿尽情操作,幼儿又开心又尽兴,使得平时胆小不太敢动手的幼儿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印花布中去了,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原则。
(五).创编歌曲。
1、倾听歌曲《闪烁的小星》。
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把变出来的颜色染了漂亮的布辛苦了,我们休息一下,来听听音乐吧!”
2、把变出来的过程结果创编到音乐中去。
评析:在创编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一填就对,能力弱的幼儿也能随音乐唱对歌词,唱过两边后出现了高潮,歌声齐气又响亮,是孩子们对自己操作结果的肯定,也是孩子们有自信的一种表现,很棒!
(六).活动延伸。
了解其它颜色几种的变化。
活动评价
1、师能从身边的小事发掘材料,设计大胆,把音乐和美术整和在一起。
2、教师能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变色,使每个幼儿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再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让幼儿把操作过程及结果填入熟悉的旋律中又大胆又很有创意,使幼儿的兴趣达到了高潮。
3、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去解决疑问,这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探索的情感。
32、幼儿园中班故事《大西瓜》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小老鼠的机智和勇敢。
2、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发生的问题,并大胆表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
故事《大西瓜》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谜语游戏,引起导入故事。
提问:(1)谁来猜一猜?师:这只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大西瓜。
2、看图讲故事,并播放幻灯片。
(1)、故事讲述至“还有半个留给奶奶吃吧!”
提问:①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②发现一片西瓜地,小老鼠是怎么想的?
③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为什么不吃呢?
(2)、续讲故事至“这下可凉快多了。”
提问: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
小老鼠戴上西瓜帽有趣吗?为什么要戴上西瓜帽啊?
(3)、幼儿看图,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过河。
提问:小老鼠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老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聪明的小老鼠是用什么办法过小河的呢?(故事讲至稳稳当当的过了河。)
(4)、续讲故事至“小家伙,我要吃掉你。”幼儿大胆猜想帮助小老鼠的办法。
①发生了什么事情?
②大灰狼是怎么说的?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③你要是小老鼠会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④小老鼠究竟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
老师:让我们来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么做的?(讲故事至结尾。)
3、完整的欣赏故事。(播放课件。)
讨论:你们喜欢这只小老鼠嘛?为什么喜欢它呢?
四、案例分析
在故事教学活动中,老师以幼儿为主体,课件为载体,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针对胆小的幼儿,鼓励其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次语言活动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使幼儿更加生动、直观的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能根据小老鼠遇到的困难,设身处地的为小老鼠着想,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它,并能清楚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设计也是紧扣目标,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了小老鼠的机智和勇敢。整个课堂幼儿的语言表述欲望非常强烈,兴趣也很浓厚。
五、教学反思
1、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学方案。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思维非常的活跃和开阔。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照搬方案中教师的主观设想而进行,而要根据孩子们的爱好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地运用。就如,我请幼儿为像老鼠想办法时,一心想完成教案所设计的几个环节,幼儿都不是很积极,但当我随机改变一下教育方案,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除了要运用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应从语言自身的教育特点出发,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应从幼儿亲身参与其中的生活现实出发挖掘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加以合理利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和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形成了各种思想的一个有机结合点,给幼儿以新的刺激,进而激起了幼儿开动脑筋的热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3、中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春雨沙沙
活动名称:音乐——春雨沙沙沙(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
2、学会看节奏谱。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节奏谱、钢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大雨小雨》、《母鸭带小鸭》、《笑一个吧!》。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鞋匠舞》、《学做解放军》、《母鸭带小鸭》
二、基础部分
1、出示节奏谱,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你们知道上面的这些XX表示什么意思?(介绍节奏)你会拍吗?请你们看老师拍打一次节奏,(教师示范)。
3、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一起拍打节奏。(师幼一起拍打节奏)
4、老师示范的把节奏合着拍子范唱一遍。
3、老师和幼儿一起来把这首节奏普一起唱一遍。
三、学唱歌曲。
1、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那你们知道春天这个季节经常会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下雨)
3、你们知道下雨是什么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
4、雨水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都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幼儿说出雨水的作用)
5、雨水还会唱歌呢?它会唱一首名叫“春雨沙沙”的歌。你们想听吗?(教师范唱)
6、那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哦!听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
7、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8、春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沙沙沙)
9、那我们一起跟着节奏谱来说说吧!
10、种子在干什么?(在说话)
11、它怎么说?(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12、你们说得可真好,那你们会唱吗?我们来试试看好吗?
13、真不错,春雨又开始在下了,这回它又是怎么说的呢?(哎哟哟,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13、那我们也试着把它唱出来吧!
三、学唱部分
1、老师先边弹边唱,让幼儿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2、老师清唱一遍。
3、那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一遍好吗?看看谁唱的最好听了。
四、总结部分。
表扬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能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声。
效果分析:
在本次音乐活动里,首先在上这堂课之前,利用散步的时候带幼儿进行观察春天的万物生长,以及春天的天气变化,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树木与花草在春天这季节里有什么特征。有了之前的铺垫,在活动里,小朋友们都能够把我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出来。有了节奏谱小朋友们对节奏也掌握的很快,歌词很有意思他们也一下子就记住了,但是很多小朋友会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歌词唱反。
34、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学设计附反思:在农场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将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幼儿与小动物的距离。首先在创编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农场里还有那些动物朋友没有来,我们把他们也请到《在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本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指着图片分别领唱。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
此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虽然我纠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这也许是我班幼儿语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儿一起上课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个别辅导一下,那几个幼儿一定能改过来的。不过我觉得整个活动效果还好。
35、中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太阳喜欢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
2.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教学准备:
1.图片。
2.已有观察秋景的经验。
3.音乐《太阳喜欢》,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次我们去秋游,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
走过水果摊位时,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二、学唱歌曲
1.欣赏第一遍
老师把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歌曲里面的相应歌词。
2.原来太阳喜欢谁,就会送给它漂亮的颜色(出示图片)
3.听老师来唱一遍
你觉得你一句唱的最特别,一起练一练。
4.我们也来唱一唱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
5.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提醒幼儿用抒情的愉悦的声音来唱
三、创编歌词
1.除了歌中唱的,太阳还会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呢?
幼儿说到的,教师就在白纸上简笔记录下来
2.再集体唱一唱
3.请个别幼儿自己创编,并且尝试自己唱出来
创编4句为一组,集体完整的唱一遍
4.给歌曲取一个好听的适合的名字,师幼集体讨论得出“太阳喜欢”。
四、活动延伸:刚才是老师帮忙记录了小朋友创编的句子,接下来小朋友自己去座位旁用勾线笔在白纸上画下太阳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然后拿着图谱去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课程中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了解到孩子对各类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把目标定位第一条是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第二条是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同时这第二条也是本次的重点,鼓励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曲式,并大胆的进行创编新歌词,从个别幼儿创编集体演唱逐步提升到个别幼儿能独立用歌曲的旋律演唱新歌词。通过这有趣的编一编、唱一唱活动,加深孩子对水果和蔬菜的认识,喜欢上音乐活动。
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顺畅的过渡每个环节,保证孩子轻松愉快的活动着,掩去了教授的痕迹。第一环节老师帮助他们回忆秋游的情节,孩子能很快说出那天的所见所闻,重点说了看到的许多水果和田野中的蔬菜,这环节是为下面第三环节自编歌词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在欣赏老师按见闻编的新歌,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这不露痕迹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学会的新歌。
第三环节考虑到中班孩子记忆能力的特点,我借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创编的新歌词,这样相对降低了自编自唱的难度。孩子在想到新歌词后,尝试唱时,能够凭借图形帮助,直接演唱整首歌曲,而不需要一边唱一边回想自己刚才创编的歌词。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轻松体验到自己创编新歌的乐趣,在愉快的活动中把老师预设的重点自然掌握,减轻孩子学的压力。
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后来在孩子都争抢着创编新歌词的高涨热情中结束本次活动,并顺畅的把孩子的热情延续到下面的延伸活动中。最后延伸活动中孩子能很快的画出自己想到的新歌词,高兴的轮流唱给老师听,主动去唱给好朋友听。
36、中班社会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兔的花园》反思
设计意图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期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孩子感兴趣的各种活动,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故事中小兔子的丰富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忧伤音乐《忧伤小夜曲》,快乐音乐《欢乐颂》。
2.篱笆、藤条若干,彩色花朵若干,心情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体验快乐
师看课件)小朋友,看谁来了?
幼齐:小兔子。
师: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了,我们看看小兔子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幼:小兔子很高兴。
幼:小兔子很快乐。
幼:小兔子很开心。
幼:它很开心,眼睛笑得都弯了。
师:你知道小兔子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幼儿讨论)
幼:它可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幼:有了很多好吃的,它就很高兴了。
幼:它有了很多礼物,所以很开心。
幼:遇到了开心的事情。
幼:它的妈妈给它买了很多新衣服。
师:你们说得真好,原来有这么多事都可以让小兔子高兴呀。
师:那谁会用好看的动作表示一下高兴的心情?老师数到3,请每个小朋友摆好一个姿势,看谁摆得最好!
让我给最精彩的造型拍个照吧。
师:小兔子到底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一起到它的家里去看看吧。(看课件)小兔子家里有什么?
幼:有绿绿的草地。
幼:有好多鲜花。
幼:小兔子家里有一个花园,里
面有很漂亮的花。
幼:有蓝蓝的天空。
师:你觉得这些花看上去怎么样?
幼:很漂亮。
幼:花很美丽。
幼:花很多,很好看。
师:原来小兔子家里有个又大又美丽的花园,花园里还盛开着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所以小兔子才这么高兴的!那我们一起和小兔子跳个舞吧。
师幼听音乐自由做动作。
(评:良好的情感诱导对幼儿的认知过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外界物质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我演示多媒体课件时,幼儿一下子就体验到了小兔子开心快乐的情绪。幼儿的情感反应是直接的、外露的,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摆造型、随音乐跳个舞等,正是让幼儿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外化。)
二、听听讲讲,体验忧伤
师:冬天悄悄地来了,小兔子现在的心情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
播放《忧伤小夜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情绪情感。
师:你觉得小兔子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了?
幼:伤心。
幼:小兔子现在心里很难过。
幼:小兔子现在不高兴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现在的心情到底是怎么样
呢?(看课件)
幼:小兔子很伤心。
幼:在流眼泪。
幼:小兔子心里很难
过。
师:小兔子真的好伤
心啊,那你们知道它为什
么这么伤心吗?请你和旁
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幼儿
讨论)
幼:它没有了好朋友,
就会伤心的。
幼:冬天来了。
幼: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所以才伤心。
师:我们再一起到小兔子家去看看吧。(看课件)冬天来了,小兔子家的花园里,花都枯萎了,所以小兔子很伤心。我们用一个动作来表现一下小兔子伤心的心情吧!老师数到3,小朋友摆好一个动作,看谁的动作最能表现伤心、难过的心情。
师:小兔子这么伤心,谁会来{安慰它呢?
幼:好朋友。
幼:它的妈妈。
师看课件)冬天到了,小兔子家花园里的花都枯萎了,慢慢地死掉了。小兔子和兔妈妈一起去埋这些花,它们一边走一边哭,伤心极了。妈妈安慰小兔子说:“不要伤心。也不要难过,冬天会过去的,等春天来了,小花还会回来的。”晚上回到家,小兔子看着窗外的雪说“春天快来吧。”
(评:情绪是可以感染的,心理学家凯拉斯西潘达在《儿童发展诸因素》一书中曾谈到,幼儿的情绪具有短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情感教育应在幼儿的各项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当我让幼儿欣赏《忧伤小夜曲》时,幼儿一下子从快乐开心的情感转入到忧伤低沉的情绪中了。通过与同伴交流、用动作表示等,又让幼儿猜测和表述了小兔子伤心的原因,为下一步帮助小兔子作好了铺垫。)
三、群策群力,帮助他人
师:小兔子现在开心吗?
幼齐:不开心。
师:那怎样才能让小兔子开心起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
幼:和它一起跳个舞。
幼:唱歌给它听。
幼:给它买很多好吃的东西。
幼:送一个花园给小兔子。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我想小兔子采用了你们的意见一定会开心起来的。
那我们就用XX小朋友的方法,一起来做个花园送给小兔子吧,这样它一定会开心起来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有绿色的藤条、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可以将藤条缠在篱笆上,花朵贴在篱笆上,大家一起合作,为小兔子装扮一个美丽的花园。
幼儿合作装饰花园,播放快乐音乐《欢乐颂》。
师:花园装扮好了,你觉得漂亮吗?
幼齐:漂亮。
师:(看课件)你们看,现在小兔子的心情怎么样?
幼齐:很开心,很高兴。
师:小兔子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心里真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幼齐:开心。
师:帮助别人是件开心的事。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不开心的事情?你是怎样让自己开心起来的?
幼: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抢了我的玩具,我很不开心。我和他商量了以后,大家一起玩,我就开心了。
幼:小朋友打我,我不开心。
幼:和好朋友一起玩很开心。
幼:去旅游很开心。
师: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你怎样让他开心起来呢?
幼:小朋友摔倒了,我扶他起来,他就开心了。
幼:我和好朋友一起玩,他就很开心。
幼:我们一起唱歌跳舞,我的好朋友很开心。
师:你们说得真多,想得办法真好。(出示开心娃)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开心娃,希望你们每天都开开心心,因为开心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都要做一个开心快乐的人。
(评:爱心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关键因素。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柔、亲切的体验,是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帮助别人正是一种爱的体现,通过亲手打扮花园帮助小兔子,让小兔子开心起来,幼儿很好地体验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结合名曲《欢乐颂》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了快乐的心情。)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大人对他们百般呵护,生怕照顾不周,而大人要求孩子帮助的却很少,甚至没有,孩子被大人的爱包围着,反而感觉不到这种爱了,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让幼儿感知到别人的爱,从而萌发爱他人的意识,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感受故事中小兔子高兴和伤心的情感,引发幼儿关爱他人,并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中,形象的教育手段,不断强化着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通过启发引导,孩子们有了爱他人的意识,萌发了要为别人做事的愿望。但是,中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差,往往有了好的动机,却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有目的地向幼儿讲解、传授正确的行为方式,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技能。从而感到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恩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为幼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提供动力,以此来不断强化幼儿爱他人的情感。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的老师建议不用课件,可以请配班老师扮演小兔子,这样会更有感染力。有的老师觉得在音乐方面可以渗透“五名”工程,引入名曲等。自我反思,觉得最后部分让幼儿讲述自己平时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我的举例不太适当,可从自身出发,说说自己心情不好时是怎么做的,再引导幼儿说一说。
37、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母鸡孵蛋》
设计意图: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本次歌唱活动来源于奥尔夫音乐活动《母鸡孵蛋》,乐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在本次活动中,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原歌曲的旋律,为三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产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能用不同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小鸡害羞、自信的情绪,从而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中班音乐活动《母鸡孵蛋》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鸡蛋数量的变化。
2、理解、感受不同节奏小鸡的叫声,用洪亮、轻、慢的声音来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3、学会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小鸡的形象,并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的休止。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①、教学具准备:小鸡图片、鸡蛋图片、音乐cd带,录音机、铃鼓、纱巾、小米等
②、场地准备:凳子围半圆形、铃鼓与纱巾放在凳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 导课:
①、师:今天,母鸡妈妈要孵蛋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和歌词相应的动作进入教室。
歌词:叽叽、叽叽、母鸡要孵蛋、叽叽、叽叽、孵出一个蛋;一!
叽叽、叽叽、母鸡要孵蛋、叽叽、叽叽、孵出二个蛋,一、二!
叽叽、叽叽、母鸡要孵蛋、叽叽、叽叽、孵出二个蛋,一、二、三!
②、音乐结束,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二、 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刚才母鸡妈妈孵了几个蛋?(教师给予适当的手势提醒)
---幼儿:母鸡妈妈孵了三个蛋。
---师:我们来看看,母鸡妈妈孵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随乐曲逐一出示“鸡蛋”。(鸡蛋形状从大到小,竖贴在磁性黑板上。)
---师:咦,母鸡妈妈孵了三个蛋,你们来说说看,这三个蛋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通过观察,自由回答:“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一幼儿跑到黑板前,指到上面的鸡蛋说:“它最大,”指着中间的说:“这个小点,”指着最下面的说:“这个最小。”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母鸡妈妈孵的蛋是不一样的,有大、中、小。
---师:那蛋里面会藏着什么呢?
---幼儿:“会藏着小鸡:”
---师:哦,是小鸡呀,那我们来请小鸡出来吧!
2、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教师从蛋后面拿出第一只小鸡。(第一只小鸡的形状胖胖的。)
---师:看到这只小鸡,你觉得它是怎样的小鸡呢?
---幼儿:大大的、胖胖的、黄黄的。
---师:它叫棒棒鸡,和棒棒鸡打个招呼吧!
---幼儿:棒棒鸡好!
---师:为什么棒棒鸡这么棒?它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放歌曲第一段)
(歌曲:叽叽,叽叽,我是棒棒鸡;叽叽,叽叽、我是棒棒鸡)
---师:你觉得棒棒鸡的声音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呀?
---有的幼儿:棒棒鸡的声音大,有的幼儿说:棒棒鸡的声音很有力。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因为棒棒鸡这么棒,我要把它的声音画下来。
(再放歌曲第一段)教师画图谱。
(教师随乐曲有节奏的画四个大圆圈,再次让幼儿感受棒棒鸡响亮的声音。)
---师:你们看到棒棒鸡的声音是怎样的?
---幼儿:大大的。有力的,响亮的。
小结:棒棒鸡的身体胖胖的,声音是响亮的等。
---幼儿学习唱这一段。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这一段,重点让幼儿用大的、响亮的声音唱这一段,并用有力的动作来边唱边做。
动作:双手曲肘在胸前,随节奏有力的上下动,脚也随着有力的踏。
---师:跟着音乐一起来做棒棒鸡吧!
(再放第一段)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3、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指第二只小鸡)棒棒鸡这么棒,我们来请这只小鸡出来吧!
---师:(做呼喊状)小鸡,小鸡,快出来吧!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叫的?
---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打嗝鸡。打嗝鸡形状小点。
(幼儿一听到打嗝的声音很高兴。)
---师:这只小鸡看到棒棒鸡那么棒,她也想变得棒棒的,所以吃了很多的小米,吃得太饱了,所以它打嗝了。
---师:你们吃饱了会打嗝吗?打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做打嗝游戏。幼儿非常喜欢这个打嗝的游戏,争先恐后的来做这个游戏。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只小鸡是怎样打嗝的?
(放第三段音乐)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唱声。
(歌曲:叽,叽,叽,嗝,我是打嗝鸡,叽,叽,叽,嗝,我是打嗝鸡。
---师:她是只打嗝鸡,和她打招呼吧!
---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引导幼儿学习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师:小朋友,打嗝鸡是唱几声叽,再打嗝的?
---幼儿:打嗝鸡是唱三声叽打嗝的。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吧!
(再放第三段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这段课堂气氛很热烈。
4、害羞的小鸡——用轻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请出害羞鸡。师:打嗝鸡真好玩,它还有个小妹妹呢!我们请它出来吧!
---师:咦?这只小鸡有点不想出来哟。它说它很害羞,很难为情,原来这是一只害羞鸡。
(放第三段音乐)
(音乐:叽,叽,叽,叽,我是害羞鸡;:叽,叽,叽,叽,我是害羞鸡。)
---害羞鸡的声音和刚才两只小鸡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幼儿:害羞鸡的声音更小,更慢,柔柔的。没有棒棒鸡的声音大。
---师:我把害羞鸡的声音也画下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再放第三段音乐)老师画四个小圆圈的图谱。
---师:老师画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小小的。
---师:害羞鸡的声音是小小的,柔柔的,害羞的,难为情的。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吧!
(再放第四段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唱。
6、师:母鸡妈妈今天孵了三个蛋,每个蛋里鸡宝宝
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将三段连起来)唱的过程中,提示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小鸡。
7. ---(出示铃鼓)这是什么?
---师:(拍拍铃鼓)这象是哪种鸡的声音?
---幼儿:象棒棒鸡的声音。
---师:(摇摇铃鼓)这象是哪种鸡的声音?
---幼儿:象打嗝鸡的声音。
---重点学习打嗝鸡末拍休止的动作。末拍时可以将铃鼓放在肚子上表示休止。
---(将纱巾遮住脸)这可以表示什么鸡呢?
---幼儿:纱巾遮住脸,很害羞。可以表示害羞鸡。
---(放完整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拍铃鼓表示棒棒鸡,摇铃鼓表示打嗝鸡,用纱巾遮住自己的小脸,表示害羞鸡)
---这一过程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幼儿很喜欢。
三,结束部分:
---师:母鸡妈妈孵了这么这么好玩的小鸡,她还会孵出什么蛋宝宝呢?我们到外面去找找吧!
教师和幼儿随乐曲做动作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会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音乐活动《母鸡孵蛋》旋律优美,整个课堂表现了一种活泼、轻快的气氛。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时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本节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不同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参与面广,并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学目的达到了。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师幼情绪饱满,幼儿充分地体验到了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新颖,幼儿比较感兴趣,乐于去完成老师给他们的任务。
爱唱爱跳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幼儿自己对歌曲、舞蹈和各种音乐游戏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体验。这种以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来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8、中班主题活动教学设计与反思《豆制品一家》
教案:中班主题活动《豆豆的一家》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豆子以及豆制品。
2、知道豆制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
1、各种豆子。(红豆,绿豆,赤豆,黑豆,黄豆······)
2、各种豆制品的成品
教学过程:
一、参观豆子。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豆类,认识各种豆子。
二、讨论各种豆子的特点
三、认识各种豆制品
1、请一位教师敲门,活动室内的老师问:呀,谁在敲门?答:我,豆腐朋友。
师:哦,我们这里只能豆豆的一家来做客,那么,豆腐是不是豆豆的一家?
引出豆制品
2、师:小朋友,除了豆腐是豆制品,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豆豆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豆制品,幼儿说出一种,教师就出示该豆制品,对幼儿没有说出来的,教
师可以直接拿出来向幼儿介绍。
四、讨论
教师:你们常吃豆豆一家的东西吗?好吃吗?为什么人们喜欢吃?
五、品尝豆制品
六、教师小结:豆制品营养丰富,吃了对人民的身体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多吃。
课后反思:豆制品是幼儿常见的食物,它的种类较多,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也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所以我选择了此次活动。在此活动开始前,我们与家长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请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认识豆制品,还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查找有关豆制品的常识,孩子们很感兴趣。活动开始部分我们请孩子们参观豆类展,以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为后面认识豆制品做好了铺垫,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在孩子们说说见过哪些豆制品时,有些幼儿还是回答不上来,我想可能是孩子的课前准备还不够。这是老师及时出示有关的图片,一下子唤起了幼儿的回忆,此时幼儿又活跃起来,回答问题越来越圆满。在讨论“为什们人们喜欢吃豆制品”一环节中,幼儿似乎对讨论很茫然,不会围绕中心,不会去主动调动以往经验,老师巡回指导也没多大效果。此问题值得我在以后的活动中研究探讨。总的来说由于活动选题较合理,活动准备也很充分,整个活动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39、中班语文教学设计:春天来了
中班语文教学设计:春天来了
活动设计思路:
春天是万物复苏,草木峥嵘的季节。一方面,大自然的奇异变化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变化,也使幼儿脱去了厚厚的棉衣,在风和日丽中获得了身体运动的更充沛的条件。
本次活动设计,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发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幼儿在活动中歌唱春天,扮演春天的歌曲,朗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和儿歌,并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自身对春天的赞美,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和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的:
1、萌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引导幼儿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美和语言美。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示歌曲内容,用不同的合唱方式表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教幼儿把自身感知到的春天,通过绘画形式描绘出来。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协助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激发幼儿的潜能和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幼儿自信的态度,大胆的性格,独立的精神。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6、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带、白纸、水彩笔、油画棒、钢琴、春天的图片、有关春天地范画。
活动过程:
一、激因法:
放春天的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歌扮演,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其上课的兴趣。
二、提问法:
(结合春天的图片,教幼儿学习春天的特征)
(1)春天是一年当中第几个季节?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要求讲出三种以上的季节特征)。
(2)桃花、迎春花是哪个季节的花?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把你眼中地春天讲给大家听一听。
三、教师总结性谈话: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朋友们换上了毛衣毛裤,春天也是春游、放风筝的季节……
四、诗歌朗诵法:
复习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歌和有关春天的古诗等。如:“春晓”“咏柳”“春天的秘密”等。
五、歌曲演唱法:
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并鼓励幼儿发挥自身的发明力,用好看的动作表示歌曲内容。
六、操作法:
将幼儿分成四个组,并发给幼儿白纸和绘画工具,把美好的春天描绘出来。
活动延伸:
有时间让家长带小朋友郊游,进一步观察春天大自然的特征。
40、幼儿园教学设计中班美术教学设计:想象画石头小动物
一、活动背景
生长于都市的小朋友们接触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雨雪,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溢了生命力。这时,引导他们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发明美是很重要的。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想象小动物,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发明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尝试在小石块上添画有趣小动物的活动。
2.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
3.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动物的石块。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将几块画好动物的石块画面向下放)
师:我们来玩小动物躲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猜一猜小石块上究竟有什么小动物?翻翻看,猜得准不准。
幼儿A:是一只圆圆身子的小虫子,红红的。
幼儿B:这一块上有一只长长耳朵的小兔子。
(评:通过动手翻一翻的环节,增强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向幼儿介绍石块动物的画法。
(1)师:请小朋友观察这些形状不同的小石块,动动小脑筋,它的形状像什么,适合画什么小动物?
幼儿A:我觉得那块扁扁长长的石块象小鱼,尖尖的地方是嘴巴。
幼儿B:扁圆的这块有点象开屏的孔雀。
师:每块石头的形状都不同,我们可以挑自身喜欢的石头,画上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幼儿A:我想用深色的油画棒先画出老虎的样子,再用鲜艳的颜色涂。
幼儿B:我觉得用彩色的线条画小鸟也很好看。
(评:幼儿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的想用线描的方法尝试,有的想用色块装饰。教师告诉他们这些想法都很好,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这样做既考虑到每个幼儿的能力差别,又增强了他们作画的兴趣。)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辅导。
(1)协助个别幼儿确定主题,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发明的快乐。
(2)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坚持画面干净。
(评:给幼儿积极的暗示,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新,形成良好的观念:只要是自身开动脑筋,独立完成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4.石块动物小展览,玩躲猫猫的游戏。
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将石块画面朝下放,相互竞猜。
(评:这一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三、活动评价:
在实施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能坚持极大的兴趣,通过讲一讲,想一想,动手画一画等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
首先,从选材上来看:利用天然的小石块让幼儿作画,开拓了幼儿的视野,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但能在纸、布上作画,还能在石块上画画。简便易行的方法也使幼儿从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
其次,从整个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来看:教师能综合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以促进幼儿主观能动性为主,鼓励和个别协助为辅,使幼儿坚持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从幼儿的表示来看:活动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做到独立考虑,积极讨论,相互交流,使一块块没有生命力的石头变成了可爱的、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提高了幼儿发现美、发明美的能力。
四、资料和录:
石头画照片二张
41、幼儿园教学设计中班体育教学设计:快乐的小松鼠
中班体育教学设计:快乐的小松鼠
一、活动背景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时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身去玩、去尝试、去探索。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活动准备
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
2、录音机和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开始局部:"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
(评: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
2、基本局部:
(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发明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评: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方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①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
②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协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
③"比比谁的身手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
(评: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小松鼠"采松果
启发幼儿说出冬天来了,"小松鼠"要协助妈妈一起准备很多松果,幼儿四散跳到场地两边的"树林"采松果,进一步练习跳的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
(评:这一环节,充沛利用了场地上的自然资源,以真正的树林来吸引幼儿,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4)"小松鼠"运松果回家,综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动作。
(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特设了三座不同的桥,一座又低又宽,一座又高又窄,还有一座是带斜坡的。过桥时还要求幼儿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儿确实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时,原先严肃、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绚烂的笑容,这说明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
3、结束局部: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评: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趴在羊角球上,摇来摇去,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
三、活动评价
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坚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中既有自由玩球的分散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采松果时,还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别性,特设了远近两条路线,注重了个体差别。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充沛提高。
3、充沛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发明性地玩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能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松鼠妈妈的身份贯穿活动,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锻炼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小伙伴的掌声、加油声,给胆怯的幼儿增加了胆量,使他们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
四、资料和录(另和)
1、模仿操儿歌
2、场景分布图
3、照片
42、幼儿园教学设计中班体育教学设计:小小消防队员
一、活动背景
有一次,我班开展了科学活动《认识消防车》,接着又观摩了消防队员的演习,使幼儿对消防队员的工作渐渐有了了解。他们对消防队员爬上云梯的动作印象特别深,此时,有的幼儿提出要玩"消防队员"的游戏。我考虑到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幼儿的愿望,让他们体验一下当"消防队员"的感觉。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我设计了进行爬、跑、跳、平衡等综合练习的活动--"小小消防队员"。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进行跑、跳、平衡、攀爬等综合练习,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运动能力。
2、有勇敢向上的精神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活动准备
1、皮筋2条、小椅子3把、浪木2架、梯子2架、桌子2张、垫子4个。
2、绿色小帽、动物、细水管(均与幼儿人数相同)。
3、红色皱纸、彩色皱纸(若干)。
4、自制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开始局部
师:"小队员们,我们一起上训练场吧!"
穿戴整齐的"小小消防队员"听音乐跟着教师走、跑交替进入场地后,在场地上一起做操。
(评:幼儿以消防队员的身份出场,他们一下子就沉溺在角色之中,精神丰满。)
2、基本局部
(1)师:"在训练之前,请大家把消防帽和灭火器取下摆好,然后迅速集
合。"(幼儿把取下的消防帽和灭火器摆放在指定地点)
(评:设计这一环节,一是为了使幼儿象消防队员那样听从指挥、行动迅
速,二是养成幼儿把物品摆放整齐的良好习惯。)
(2)分散活动:
①介绍活动器械并示范:
师:"这里是草丛,我们先从起点处快速跑到草丛边,然后跨跳过草丛。"(教师示范)
师:"这里有两座吊桥,过吊桥时要小心,不能从桥上掉下去,要走得又快又稳。"(个别幼儿示范)
师:"这儿是矮墙,爬矮墙的时候不要急,爬上矮墙后,要双脚并拢往下跳,轻轻落地?(个别幼儿示范)("矮墙"由梯子、桌子组成,详见和页的"场地安排图"。)
(评:幼儿的活动能力不同,因此设置高低不同的草丛和矮墙,可让幼儿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宜的高度来进行练习。另外,请幼儿来示范,可发挥典范的作用,培养幼儿相互学习的观念和习惯。)
②幼儿第一次分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幼儿存在的
共性问题,集中进行指导。
(评:在练习跳过"草丛"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幼儿助跑距离短,有的幼儿跨跳动作不够正确,有的幼儿跳不过去……,只有小局部的幼儿能较出色地完成动作。看到出现这样的情况,我马上把活动的难点转移到这儿来,首先调低了皮筋的高度,然后集中幼儿再次进行示范,提醒幼儿先练习跳过矮?quot;草丛",再跳过高的"草丛"。)
③幼儿进行第二次分散练习,以练习跳过"草丛"为主。
(评: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幼儿自身多次练习,他们渐渐掌握了这一动作的要领。一局部幼儿能顺利地跳过高的"草丛",而能力弱的幼儿都能跳过矮的"草丛"。)
(3)游戏:"消防队员救火"
播放"电话铃声"的录音,教师"接电话",然后集中幼儿,交代游戏内容和规则。
师:"刚才,队长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有一处森林着火了,需要我们赶到那儿,把火扑灭,救出森林中的动物。现在你们戴上"消防帽",背上"灭火器",然后赶快集合!"(幼儿迅速穿戴好后,集合)
师:"我们要迅速走过吊桥,爬上矮墙并双脚跳下,跨过草丛,赶到森林里,一起灭火(把绑在树枝上的红色皱纸解下)并救出森林中的动物。"(师生一起动身,开始游戏。)
(评:游戏时,幼儿的脸上都露出紧张的神色,一个个都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灾现场",行动迅速,加上音乐的陪衬和环境的设置,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分投入。)
3、结束局部
师生带着动物从森林处回到场地中间,边走边讨论。
师:"你们知道森林怎么会着火的吗?"
幼A:"是有人把香烟头扔到森林里了。"
幼B:"有人在森林里过夜,还点火取暖,第二天早上,忘记灭掉火就
走了。"
师:"我们怎样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呢?"
幼A:"禁止在森林里吸烟。"
幼B:"在森林里竖一块牌子,上面写:禁止烟火。"
师:"我们为动物们找一个新家吧。"(幼儿看到场地边有一座漂亮的组合滑梯,就跑了过去,把动物们都放在了那里。)
(评:在谈谈说说中,活动由基本局部自然转换到结束局部,幼儿的身体也由运动的紧张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恬静状态;通过谈话,还对幼儿进行了平安教育。)
三、活动评价
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活动开展之前,就表示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准备工作,纷纷从家中带来装方便面的碗,做"消防帽",还和老师一起制作"灭火器"……兴趣浓厚,盼着早些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更是充沛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个活动的每一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活动从"小小消防队员"进场操练→练习身手→灭火、救动物→为动物找家,环环紧扣,层层递进。其中,游戏"消防队员救火"这一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幼儿将在分散练习时所获得的动作技能和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在此次活动中,除了注重动作技能的培养,还通过让幼儿救出动物、为动物找新家的情节布置,对幼儿进行了爱心教育;通过与幼儿的交谈,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如何预防森林火灾的小常识,加强了对幼儿的平安教育。在《小小消防队员》的活动中,充沛体现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在活动的基本局部采用分散练习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练习的密度,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幼儿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练习身手,如有的幼儿过"吊桥"已经能做到走得又快又稳,就可以不必再练习了,可以专心练习其它身手了。老师也可以在幼儿分散练习时进行巡视,更好地观察幼儿的练习情况,和时指导。
四、资料和录
音乐磁带、录像带。
43、中班语文教学设计:国韵诵读
中班语文教学设计:国韵诵读
教学目标:
1、背诵—识字词:
(1)篇:能发音准确的背诵本课内容。
(2)词:
(a)认识“阳光、花朵、开放、万紫千红、色彩、彩蝶”6个词。
(b)能用“阳光”“花朵”分别造句说话,达到一句话主谓宾说完整。
(3)字:认识“阳、光、放、斗、红、色、香、彩、气、明、开、争”12个字。
2、人格修养:
让幼儿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3、知识传送:
对于6个词中不好理解的加以讲解。
4、看图说话:
一次发言能说2——3句话以上,能表达一个意思。
同时目标:
1、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春季的特征。
2、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保护花草树木。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用具:双字卡片、教学挂图、小贴画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调整状态、导入课堂
律动;《手指歌》
拇指最大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搓搓搓;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拍球,嘭嘭嘭;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跳舞,啦啦啦;个子最小就是我,我敲小鼓,咚咚咚。
二、整体输入
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A匀速跟老师读三遍
B男小朋友读
C女小朋友读
D小朋友跟老师竞赛读
E学老师把小魔棒拿出来点着读两次
F吹着小螺号来读
G快速读
H慢速读
J整体齐读
(3)第一次建立脑图像
三、字词分割
a)接尾巴
b)飞词尾
c)半空板指读
d)飞词头
e)第二次建立脑图像
f)空板指读
四、定位识字
a)抽认字卡(先顺抽,后混抽)
b)点字游戏
c)谁不见了
44、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动物瓶
设计意图
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自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习活动。小朋友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资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和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小朋友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资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小朋友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小朋友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小朋友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协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身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小朋友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笼统,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小朋友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习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婴幼儿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协助豆婴幼儿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婴幼儿,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婴幼儿,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婴幼儿)豆婴幼儿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小朋友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手不释卷,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小朋友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协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小朋友们从中体验到了胜利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资料投放恰当对小朋友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45、幼儿园中班自由活动体育游戏教学设计
一、好玩的皮球
材料
篮球若干与幼儿数相等
玩法与建议
1.在自主探索球的多种玩法中,进行单手拍球 、双手拍球、抛接球等动作练习。
2.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练习球的不同玩法。如:趴在球上四肢抬起练习平衡、转球、两人滚接球和传球、两人合作夹球走、用方布抛接球等。
3.鼓励幼儿合作玩球。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有趣的呼啦圈
材料
呼啦圈个与幼儿数相符。
玩法与建议
1.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练习摇、跳、滚、晃等动作。
2.提醒幼儿组合玩呼啦圈,如可将呼啦圈连起来铺在地上连续跨跳; 滚动呼啦圈进行曲线走;用呼啦圈进行投掷游戏;将呼啦圈放在手臂或腰上进行摇晃等。
3.游戏场地要宽敞。
4.可提供多种辅助材料,便于幼儿进一步创新玩法。
46、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大花伞》教学设计反思
下雨的时候幼儿都喜欢打伞,让自己设计一把伞幼儿会更感兴趣,激发幼儿的动手欲望。在活动中,尊重孩子的需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了解圆形的多种装饰方法,能运用中心对称设计对称图案,大胆想象,装饰小花伞。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的多种装饰方法,能运用中心对称设计对称图案。
2、能注意选用对比色进行着色。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提供色彩和纹样各有特点的三把伞供幼儿欣赏。
2、范画一幅。图案参考纹样若干。
3、每人一张伞面纸,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实物欣赏
——你看到过什么样子的雨伞?大;考吧.幼,师网出处你喜欢什么样子的雨伞?
——你们看看这几把雨伞用了什么方法来装饰的?
小结:这些伞的伞面上用了不一样的图案,有的是从中心向四周散开,有的是由中心花纹组成的,还有的是从中心向四周螺旋散开的。
二、范例欣赏
——你们看,我的这些花纹图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上面的颜色有什么特别?
——今天我请大家来做设计师,请你自己来选一种装饰的方法,设计出漂亮、特别的雨伞。
三、幼儿设计、教师指导
重点:
1、图案布局、设计。
2、用色方法:深浅、过度、对比色等。
四、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布森指出:知觉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因此,在活动中,我能尊重孩子的需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大胆想象,装饰小花伞。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提升,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47、幼儿园中班数学:好玩的数字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数学活动我尝试打破了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游戏活动紧密地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有趣的学习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针对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一活动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和感知数量的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巩固对 8 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 6 以内的数量关系。
3.能在游戏中快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会顺数和倒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对 8 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 6 以内的数量关系。
难点:能在游戏中快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会顺数和倒数。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数字 1-8.
物质准备:课件“好玩的数字”、幼儿每人一套 1~6 数字卡片、每组一套 6
以内数字卡片、六块数字贴板。
活动过程
一、找数字。
1.师:一群调皮的数字宝宝今天想跟我们中三的班的小朋友一起玩“智力过关”的游戏,你们愿意?
2.它们藏在了一个漂亮的房间里,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告诉大家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数字几?(引导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房间里的数字。)我们按顺序跟数字宝宝打个招呼吧!从 1 开始,1.2.3.4.5.6.7.8
3.师:还有几个调皮的数字呢?看看它们藏在哪里了?(播放课件),火车上藏着哪些数字呢?(引导幼儿逐一找出躲在火车上的数字)。
二、数字朋友和图形做游戏。
1.出示图形及数字图,请小朋友找出在长方形里的数字并把找到的数字在桌上排出相应数卡。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里住了几个数字娃娃?有哪些数字呢?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图形?三角形里住了几个数字娃娃?有哪些数字呢?
2.以同样的方式找出在三角形里和在长方形又在三角形的数字。
师:长方形和三角形手拉手做起来了好朋友,现在长方形里住了几个数字娃娃?有哪些呢?那现在绿色的三角形里住了几个数字娃娃?有哪些呢?
师:有两个数字娃娃很调皮,他们既住在长方形家里,有住在三角形家里呢?看看他们是谁?
师:三角形里有两个数字宝宝很孤单,没有找到好朋友,它们是谁呢? 三、顺数和倒数。
1.请小朋友观察出示的数字方格图,找出缺掉的数字?
师:小朋友们,数字宝宝们排好队,准备回家了,可是有两个调皮的数字宝宝迷路了娿,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234567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1,这样排列的一组数叫顺数。
师:第二队的数字宝宝也排好队了,我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排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87654321,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1,这样排列的一组数叫倒数。
2.分别说说每条队伍里的数字是按照什么办法来排队的。
四、小组竞赛填数字以竞赛的方式请小朋友在答题板上贴出相应的数字。
师:小朋友真厉害,这一关,要求小朋友们小眼睛看仔细了,小耳朵听清楚了,把答案藏在心里头,不能说出来呀,快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数卡贴在题卡的格子里。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吧:数字 2,你们找对了嘛?看,几朵向日葵? 正确的小朋友为自己鼓鼓掌;听,几声?正确;看,几只蝴蝶?同意吗?正确!听,几声?正确;你们找对了嘛?看数字几?
师:有错误的小朋友可以自己调整一下呀,我们一起跟数字娃娃们打个招呼吧:2、5、1、6、4、3
五、游戏:数字宝宝排队
1.请你们把数字卡片挂在胸前,看看自己拿的是数字几。
2.根据出示的数列顺序图,请小朋友按顺序分组排队。
3.检查小朋友站立顺序与出示的数列顺序图是否一致。
六、游戏:看数字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做出相应的反应。1 站立,2 坐下,3 椅子左边。4 椅子右边,5 围绕椅子跑一圈,6 站在椅子上。
活动延伸:
给数字的宝宝找相邻数。
活动总结
本节中班数学活动“好玩的数字”,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以及运用“闯关”的游戏贯穿整个活动:
(一)复习环节:我设计了“找数字”活动,运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课件让幼儿寻找藏在房间和火车上的数字娃娃,小朋友兴趣很浓。
(二)学习环节:我运用了“数字娃娃和图形做朋友”和“数字娃娃和我做朋友”的两个游戏环节,通过形象的 flash 课件,让幼儿直观、明了地观察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也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提供了学习探索的机会。在第二个游戏巩固的时候,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游戏中自主的活动,不但复习了 6 以内的数量,还提高了同伴间的交往合作能力。
(三)最后的游戏巩固复习环节:我通过课件让幼儿进行数物的匹配, 从而感知 6 以内的数量,鼓励幼儿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让幼儿出示数字来
表示 6 以内的数量,给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对那些善于思考的幼儿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调动了每个幼儿的上课积极性。
总之,要上好一节数学课,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48、幼儿园中班音乐《毛毛虫》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音乐,感知乐曲 ABA 结构特点。
2.能够大胆创编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等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吃树叶”、“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的图片 5 幅;
2.自制课件(音乐、视频);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旋律。
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小动物来了?它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分段赏析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1.欣赏毛毛虫“吃树叶”音乐。
提问: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吃树叶,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
2.欣赏毛毛虫“越长越大”音乐。
提问: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越长越大,可以怎样表现毛毛虫越长
越大的样子?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感受音阶逐渐升高。
3.教师表演毛毛虫“蜕皮”。
提问:猜一猜,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吃树叶”、“长大”、“蜕皮”,完整感受
A段音乐。
4.观看毛毛虫“变蛹”的视频,感受 B 段音乐的悠扬。
提问: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经过运动越长越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蛹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小的“蛹”,并跟随音乐表演毛毛虫在蛹里睡觉、做美梦的样子。
5.观看“破茧而出”、“变蝴蝶”视频,再次感受 A 段音乐的欢快。提问:毛毛虫变成了什么?毛毛虫是怎样从蛹里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毛毛虫破茧而出和变蝴蝶的样子。
三、完整欣赏音乐,结合图片理解音乐的整体结构。
1.结合图示完整欣赏音乐。
四、幼儿表现音乐,感受音乐表演的乐趣。
第一遍:师幼共同随音乐完整表演毛毛虫吃树叶变蝴蝶。
第二遍:创设“去果园吃水果”的情境,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第三遍、第四遍:创设“毛毛虫自己找食物吃”的情境,鼓励幼儿独立完成表演。
五、观看各种各样蝴蝶翩翩起舞的视频,感受蝴蝶的美。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模仿蝴蝶飞舞的样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相关文章
-
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欣赏《鸟的世界》
-
关于从世界看中国的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
中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小皮球》反思
-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中班诗歌欣赏《虫和鸟》
-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中班诗歌欣赏《虫和鸟》
-
中班语言教学设计和反思《小花籽找快乐》(童话故事欣赏)
-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龟兔赛跑》教学设计与反思
-
语言教学设计欣赏大班诗歌《画圆》 教案
-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小鲤鱼跃龙门》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
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学设计与反思
-
大班美术欣赏《年画》教学设计反思
-
大班国画欣赏与创作教案设计及活动反思藤蔓植物
-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设计--《天鹅》中班
-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设计: 小鼓手
-
数学欣赏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世界人口》教学设计与反思—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推荐文章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202626,1731,11315,,9513,11262,7115,7090,11276,7086,202935,1730) limit 12
-
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
-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
-
当今中国孩子最缺少什么?
-
10《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人人自危
-
小班教案《小花狗找太阳》
-
幼儿园秋季主题教案活动名称秋天水果多
-
关于家乡特产的朋友圈文案39句
-
最新好听大气公司名称,大气的二字公司名称3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