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有趣的0》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有趣的0》教案反思
1、中班数学《有趣的0》教案反思
大众多数字中,0看起来很不起眼,通过以下这节课,引导幼儿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关心幼师发展,专注幼儿教育,请关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0
教学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个数字。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2、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含反思
活动设计:
对幼儿的教学,首先课程的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在这节课中,可能我的重难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对幼儿来说挑战性缺少了。其次在老师介绍操作要求的时候,语言虽然说很简练,但是还需要更明确和更全面一点。这样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更有秩序了。还有一方面是,老师在请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让幼儿说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只注重了答案的对错,没有注重让幼儿把话说完整,缺少了语言的渗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是需要不断努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
(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5延伸活动: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3、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昆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②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③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4、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有趣的夹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5、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数学有趣的数字》含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而幼儿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容易接受。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有趣的数字》。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1-8这8个数字的认识,而且要引导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大小排序排列并正确感知和判断8以内的数量。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白板课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巩固对8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8以内的数量关系。
2.感知数字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游戏。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点击画面,谈话导入。
师:今天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想去吗?(想去)不过进去后可要用你们的眼睛仔细观察哦,在他的新家里藏着很多的数字朋友,看看你能找到它吗?"
二、通过展示课件"亮亮的新家",集体复习认识8以内的数字。
1.课件出示:亮亮的新家(1-8的数字隐藏在房间中)
2.观察、发现、寻找数字。
操作提示:幼儿说出一数字,教师点击相应的数字图标,使数字由原来的颜色变成黑色。
3.课件出示:亮亮的新家(黑暗的家)师:"哎呀,停电了,快快找找数字都跑到哪里去了?"(操作提示:教师用聚光灯功能,寻找数字)找到5个数字后,请幼儿从身边操作盒中找出相应的数字贴在操作板的前5格上。
师:刚才看到这个房间里都有哪些数字呢?请你把它们找出来贴在你的操作纸上。
4.课件出示:亮亮的新家。(房间内有数字3.4.5.6.8)教师进行验证。
5.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补贴少的的数字(1.2.7)师:"咦,怎么这里只有5个数字呀?还少了哪些数字?"幼儿自己操作,在操作纸的后3格贴上相应的数字。(操作提示:幼儿介绍,教师根据幼儿介绍用白板笔从我的资源里拖出已经放置好的数字1.2.7)
三、幼儿操作:为数字排队,课件验证。
1.教师语言提示,布置任务。
师:"看看这些数字的排队方法你喜欢吗?那应该怎样排才对呢?"
2.幼儿在操作纸上重新排队,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介绍操作结果。(操作提示: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用白板笔拖动数字至相应的方框中,若幼儿说得不对,则数字在拖到方框时自动弹回原位)
4.课件展示:点数匹配。
师:现在我们给这几个数字送上巧克力,它们可以拿到几个呢?
操作提示:幼儿介绍,教师点击黄色竖条,在黄色竖条内会出示相应的咖啡色圆点,并通过白板笔拖动每个咖啡色圆点,达到点数确认数量的目的。
5.通过课件的观察,引导幼儿发现数字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师:看看这一排巧克力,你发现了什么?操作提示:教师从我的资源里拖出已经放置好的大小标记。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这些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师:那么除了从小到大的排序,还可以怎样排呢?(操作提示:幼儿介绍,教师从我的资源中拖出排列好的数字从大到小)
四、在分组的竞赛游戏中,帮助幼儿巩固对数量和排序的理解。
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展板,介绍游戏规则。
1.复习对数物匹配的理解。
操作提示:寻找少了的数字,并且匹配相应的物品。
2.巩固对数字排列的认识。
操作提示:已经排列好的数字,找一找少了的数字。
3.教师进行一一验证,发奖。使每个幼儿感受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6、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蜡笔、油画棒)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解释种类
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勾线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红色的勾线笔”“黑色的铅笔”“红色的铅笔”“黑色的勾线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活动延伸,感知三维
1、师:看看制笔厂还有些不同的标志,你们看看是什么?谁知道?
2、出示几张三维的标志,让幼儿认识标志,感知三维
3、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活动反思:
整节课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到呈现,对于没有涉足过的数学活动,让我着实伤了脑筋。在设计课程开始,我一步步踏入数学的领域,分类是时常出现在我嘴边的话。
整个活动按照课的设计流程进行着,在活动中,常出现在语言活动中的话语与思考缠绕在这次活动中,环节虽清楚,但小结的话语不够到位。对于孩子的回答不能很好的去提升与点评。课后教师的点评让我收获极大,理清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时也让自己对于分类的概念上问题提升了一个层面。针对提供分类的材料上,要更细心的去挖掘孩子的想法,与材料所带来的问题,可以再第一环节的材料上进行更改,也可以换种方法给孩子出示标志进行操作,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好的去设计。
一次数学的分类,给我开启了一扇数学领域的小门,虽然课上的并不是很好,但思想上却开始被奥妙的它所吸引。相信继续去学习,大门会为我敞开。
7、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有趣的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蜡笔、油画棒)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解释种类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勾线笔、铅笔)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红色的勾线笔""黑色的铅笔""红色的铅笔""黑色的勾线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活动延伸,感知三维
1、师:看看制笔厂还有些不同的标志,你们看看是什么?谁知道?
2、出示几张三维的标志,让幼儿认识标志,感知三维
3、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4、在给孩子送笔的环节中,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8、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0》含反思
教学目标: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个数字。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 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 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 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 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9、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梯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幼儿学具:正方形、梯形图形没人一套、梯形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昨天老师去小兔家做客了,它们家有一间特别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体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房子的门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二、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个梯形的房顶(PPT)
2、幼儿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较梯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3、教师小结: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上面的短边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长边是下底,两边象滑滑梯一样斜斜的,这样组成的图形就叫梯形。
4、不过,梯形宝宝特别调皮,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他们都是梯形),
提问:只有一个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来一阵风,梯形不见了,小兔子怎么啦?(哭的PPT)请小朋友帮忙盖一间房子
三、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盖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PPT)
四、复习巩固:梯形
1、“下面哪个是梯形,请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来”(幼儿操作)
2、调皮的梯形不见了,请小朋友把它拼出来(操作)
五、幼儿操作活动:
桌子上有好多坏了的梯形,请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后添画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帮助小兔重新盖一间新房吧(幼儿拼贴与添画活动)
活动反思:
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
10、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0》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数卡、花朵图片、《找朋友》歌曲、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学具:每人一个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0”娃娃。
1.今天郦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字娃娃排队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先请出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做拍手游戏,你拍几下,相应的数字娃娃就会出来排队了。
2.讲故事:数字娃娃排队。
(故事大意:数字朋友出去玩,大家都排好队,可是0宝宝排在哪里数字朋友都说不对,请小朋友帮帮忙。)讨论:小朋友,你们说“0”娃娃应该排在哪里?它们为什么不让“0”娃娃排在那里?
二、讨论“0”娃娃的含义。
1.它们来到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真多。数字娃娃要和花儿交朋友,你们来帮帮忙好吗?
2.老师指没有花瓣的花:“它应该和哪个数字做朋友?”
3.还有什么没有可以用“0”表示?
三、讨论“0”娃娃在生活中的含义1.教师:你觉得“0”娃娃像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ppt,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电话机上的“0”表示号码中的一个数字。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四、“0”娃娃作用。
1.比较1、0和10,知道0不可缺少。
2.让小朋友操作0来让数字宝宝变大。
五、游戏“找朋友”
听音乐,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如果一样大,就拥抱一下。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1、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梯形》含反思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一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一)
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识,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3、教师再次总结。
三、游戏《寻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识设计稿里面的图形。
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石子路的设计。
3、幼儿和教师一起检测梯形石子路。
4、放音乐,踩着梯形石子路去郊游。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识开始,因为梯形的概念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识梯形,最后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也不错。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很好。
12、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0》含反思
教学目标: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准备:
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个数字。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 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 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 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 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从教案上来看,你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复杂一些,甚至于超出了你预设的教学目标。如:。“(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这些地方太复杂,太难,反而会分散孩子对你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的主要的教学目标——“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的理解。建议将说道的环节简单化,目的性更明显、突出一些!
13、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数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
2、 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 教具:0~9数字卡若干套,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我的名片”、汽车、包装袋等,水彩笔等。
3、 拍摄生活中有数字的场景录像资料:如汽车牌照、公共汽车站牌、居民住宅楼、钟楼、红绿灯、邮编。。。。。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读数字,出示数字说:“数字宝宝来我们班做客,看谁来了。”
二、找一找: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1、 数字宝宝来和我们捉迷藏,请小朋友到后面柜子上的物品上寻找它们藏在哪里?通过参观展览的形式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 相互交流:
(1) 你在哪里发现数字?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出示0-9数字)
(2)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幼儿结合具体的物品,凭借自身生活经验,互相交流、猜测这些物品上数字的用途)
师小结: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数字,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呢?
2、 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 观看录像,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师:你们还看到过这些地方的数字吗?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① 幼儿再次发现、寻找并思考:数字的用途。
② 交流:鼓励幼儿积极提问,老师和幼儿一起解答疑问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4、 小结:原来,数字的用处还真多呢!它们有的用来编号,有的用来表示时间、地址,有的用于表示商品的价格,有的说明物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重量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数字的用处还有好多呢,我们以后再去找一找,好吗?
三、玩一玩:数字组合游戏,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
1、数字组合法:数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变变变 “1、1、0”可以组合成“110”。。。。。表示特殊的电话号码。“0、1、2、5、8。。。。。”可以组合成58210285的电话号码。“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1、4、6、8”可以组合成数字1468,表示数的多少,也可以表示家庭电话号码,还可以表示你的生日呢!如2007年6月1日
2、 幼儿分组来数字组合游戏,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
(1)组合汽车车牌号
(2)给房子编号
(3)制作名片(填写电话号码)
(4)填写包装袋(重量、生产日期、)
3、交流小结自己制作的组合表示什么意思。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4、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一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三、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有趣的图形》是我们中班教研组的一次数学研课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教研组的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有一个活动目的是探索两种不同导入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中的课堂运用实效。因此,执教的两位老师在基本确定了活动过程后,对导入环节进行了重点的设计。两个活动,我们分别运用了两种导入方式:一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另一种是手指游戏变魔术导入,教师通过魔术变出三种图形,然后通过与实物的对比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不同导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两次活动,幼儿参与性都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们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种形状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 我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圆形:没有角,圆溜溜;正方形:四边一样长,四角一样大: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组的研课活动,从内容的选择确定到执教,从活动后的研课到反思,都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及时地反思,总结会给我收获更多。
15、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椭圆形、梯形的特点。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用数字来记录图形的数量。
3.提高空间知觉的敏锐性。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图形、图形拼贴的小鸡、小猪、小金鱼、 房子、 乌龟、小狗等等。
2.幼儿人手一份作业纸 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图形PPT。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图形宝宝,看看都有谁?”出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两条对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2.出示椭圆形
“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
3.出示梯形。
“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 (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二、播放图形拼贴图案PPT。
师:图形宝宝啊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他们都变成了什么?(小鸡)
小鸡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变的,他们分别有多少,快来数数,可别数落了。
小猪、小金鱼、 房子、 乌龟、小狗等等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变成的,如何记录呢?(引导幼儿可以用数字、线条、点子)
三、幼儿操作:
有趣的图形拼贴,并做好记录
四:评价,结束活动:
要求幼儿把拼贴好的图案及记录讲给爸爸妈妈或同伴听。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16、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数字》含反思
活动设计:
对幼儿的教学,首先课程的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在这节课中,可能我的重难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对幼儿来说挑战性缺少了。其次在老师介绍操作要求的时候,语言虽然说很简练,但是还需要更明确和更全面一点。这样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更有秩序了。还有一方面是,老师在请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让幼儿说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只注重了答案的对错,没有注重让幼儿把话说完整,缺少了语言的渗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是需要不断努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
(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5延伸活动: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17、中班数学《寻找七星瓢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思。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两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
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7之间。七星瓢虫占少数,其余瓢虫的总数比幼儿人数多。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出示图片说说春天的昆虫
(1)你知道哪些虫虫,认识瓢虫。
师:小朋友们,现在什么季节到了?
师:对呀,春天到了。有许多的花儿开了,谁会飞过来呢?还有什么虫子会飞过来呢?(引导说完整的话)师:哎呀,天上飞的东西好多好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昆虫飞来了,刚才你们说,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那老师也来介绍个昆虫。
师:我说瓢虫飞来喽。瓢虫认识吗?
(2)区分害虫与益虫师:我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瓢虫哦。身上有许多点子的。给你看看好不好?这是什么?
师:七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点子数出来的。
师:(介绍心里数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虫)
师:现在小树林里飞来了许多的瓢虫呢!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都飞来了。可是呀,照看小树林的老爷爷说,(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难道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活动过程 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所有的瓢虫里面,有的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不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说起瓢虫大家都要夸大拇指表扬它。可是有许多瓢虫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呀,有的瓢虫专吃我们农作物好的菜,把我们农民伯伯种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这些瓢虫是我们的——坏虫、(害虫)、敌人,我们叫它害虫。那谁是我们的朋友呢,朋友是什么虫?好的虫,书上有个名字,叫益虫。
师:那益虫是几颗星的呢?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了,身上是7个点子的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明白吗?别的书上写身上是2个点子的^_^也是我们的朋友,除此之外,身上其他点子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是害虫。
师:那老师问你了,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那六星瓢虫呢?
二、竞赛性游戏:
找七星瓢虫师:小树林里瓢虫越来越多了,老爷爷着急了,他说这里面有益虫,还有害虫啊。他要喷药水,把害虫杀死掉,消灭掉。那我来帮忙喷了啊,就这样都喷上去行吗?这里面有我们的朋友哦,也有敌人哦。
师:那怎么办呢?把益虫救出来!让益虫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把害虫放一起喷药水消灭掉,好啊?
师:这样我们来个比赛,这边是红对,这边是黄队(设小队长)。请你们轮流上来每人救一只益虫。小队长先上来,救到益虫送回各自的家,红队送到红队的家,黄队送到黄队的家。然后回去排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让第二个小朋友上来救一只益虫,明白没有?
②组: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虫。
②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一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
③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
④将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吧。
⑤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
⑥总结:用心里数的办法救益虫(七星瓢虫)。
三、活动延伸:
除害虫幼儿快速目测瓢虫身的点子,嘴里发“气气”声消灭害虫。
师:看呀,小树林里害虫都被我们消灭掉了,开心嘛?那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四、活动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孩子表现不错,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加深对目测数的能力,如果让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目测数的方法,并讨论哪种更快,让孩子交流学习相互的方法就更好了,如果在竞赛游戏时,应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来告诉孩子竞赛的一个时间及赛后两组评比的一个观念!
18、中班数学《梯形变形记》教案反思
一、基本信息
课名:梯形变形记
教师姓名:周晓丹
学科(版本):数学
年级:中班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知道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形状是梯形的。
2.能通过联系实际、观察比较和与白板互动,掌握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
3.喜欢动手动脑探索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并乐在其中。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为中班的孩子,年龄在4-5岁,他们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他们知识储备量也较多,这些孩子均对梯形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对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将梯形与其他图形混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他们在指导下能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并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结合指南与班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
解决措施:能通过联系实际、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和与白板互动,真正掌握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能与生活实际中的物体相联系,由此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1.情境展开,导入活动。 初步感知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导语:小猴子在森林里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搭了座小房子,请你看一看、说一说,它用什么图形搭了了房子的什么部分? 幼儿根据白板画面上的房子图片辨识房子的各个部分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教师导语:最后一步是盖房顶,看一看,它用了什么图形?为什么这个图形叫做梯形呢?
师幼共同小结:这个像滑滑梯一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梯形。 幼儿辨识房顶形状,联系实际,猜测此图形命名为“梯形”的原因。
幼儿通过联系实际、观看对比图片,初步感知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
2.操作练习、观察比较。 巩固对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的认知。
(1)实践操作记录。 回忆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进行判断。 教师导语:桌子上有好几张调查表,表格的内容是“什么是梯形”。
教师导语:请你看一看,每个格子里的图形是不是梯形?看过之后请你写一写,在它对应的格子里,如果是梯形,我们就画“√”,不是梯形,就画“×”。
幼儿依序观察白板画面呈现的部分,逐步认识调查表的内容以及记录的方法。
幼儿自由操作、观察比较图形,并进行判断和记录。
(2)验证记录单。
掌握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邀请幼儿与白板课件进行互动操作,师幼共同集体验证。
教师导语:小朋友对这两个图形产生了困惑,他觉得这个图形也很像滑滑梯,也是梯形。那梯形除了像滑滑梯,还有什么特点?
教师导语:我们来看一看,梯形有几条边?对着的两条边是平平的还是斜斜的?
师幼共同小结:梯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平平的,一条短短的一条长长的。 幼儿与白板课件进行互动操作,师幼共同集体验证,幼儿自己个别验证。
幼儿在教师的指引下,从几何图形的边的数量和形态,掌握梯形形态结构特征。
(3)观察比较梯形的不同姿态。 加深对梯形形态结构特征的认识。
教师导语:其实梯形特别调皮,它经常会变换样子。
教师示范梯形的变化。
教师导语:谁来让梯形变一变?它还可以怎么变?
教师导语:这些图形都是梯形吗?
师幼共同小结:梯形不管怎么变化都是梯形,只要它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平平的,一条长一条短。
幼儿观察梯形的变化。
幼儿和白板进行互动操作,展示梯形的变化。
幼儿通过观察梯形的变化,复习梯形的形态结构特征,加深对梯形形态结构特征的认识。
3.联系实际,动手操作。 体验梯形变化的乐趣。
教师导语:桌上有各种各样的图形,特别是变身之后的梯形,请你用梯形和其他图形组合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好吗?
幼儿自主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运用多种梯形组合拼搭,或是运用梯形拼出多个作品。
拼搭好的幼儿欣赏、交流自己与同伴的作品。
4.作品展示,活动延伸。 知道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形状是梯形的。
教师导语: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做的图形,梯形都藏在了里面,你找到它了吗?
教师导语: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也能看到梯形。
教师导语:我们幼儿园和班级中也有许多梯形的东西藏在里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师幼共同观看梯形拼搭的造型。
师幼共同观察生活中常见事物,并用语言表述其形状为梯形的部分。
活动反思:
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
19、幼儿园中班数学《三角形变魔术》教案反思
目标:
1.知道直角三角形可以组合成其他图形,了解三角形之间的组合与变化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进行组合。
3.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知识点:进行移动、翻转、拼接
准备:
教具准备—视频《三角形的旗子》、课件《三角形变魔术》、直角三角形卡片;
学具准备—直角三角形卡片组
过程:
一、情景“三角形的旗子”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一天,海里的小动物在一起聚会。突然,他们发现了挂着很多三角形旗子的沉船,他们会用这些三角形的旗子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知道直角三角形可以组合成其他图形,了解三角形之间的组合与变化
1.欣赏课件《三角形的旗子》,观察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的组合变化。
——小海马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
2.尝试用直角三角形进行两两构图。【重点讲组合的方法】
——小朋友们能用两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吗?试一试。【幼儿尝试品长方形】
——两面三角形的旗子还能拼出其它图形吗?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幼儿尝试用两面三角形拼其他图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你用两面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3.欣赏课件“三角形变魔术”,尝试用四个三角形进行构图。【在两个的基础上直接变化】
——如果用四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幼儿尝试】
——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都用四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形状?
——用四个三角形还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出这些形状吗,试一试。【调整结果】
——你用四个三角形变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4.欣赏课件“三角形变魔术”,尝试用六个三角形进行构图。
——用六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幼儿尝试】
——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都用六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形状?
——用六个三角形还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能用六个三角形变出这些形状吗,试一试。【调整结果】
——你用六个三角形变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三、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进行组合。【组合情景:船、房子、树】
——除了我们刚才学过的构图方法,你还想用几个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分组自由尝试】
——你用几个三角形组合成了什么图形?
——如果用所有的三角形一起组合能组合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
延伸: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看看哪些物品是有三角形组成的,比一比谁找得多。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孩子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分辨吃圆形、方形、三角形。
幼儿在课前对圆形、方形两种图形已经有认识的经验,因而分辨三种图形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在游戏环节,显然孩子体现了天性,玩得很开心,并且在游戏中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了解。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摆图形环节,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教具没有难度。教师要求幼儿用三根长度不一的棒子拼出三角形,但实际上提供的棒子长度都是一样的,这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不具难度。
2、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三角形,缺乏实物,这样孩子就不能进一步感知三角形。
3、游戏环节的顺序不合理,游戏一,是让孩子根据指令跑到相应图形的圈圈里。游戏二是让孩子找图形宝宝,游戏一的活动量很大,幼儿玩得满身大汗,游戏二幼儿耗费的体力小,需要孩子很高的注意力,因而,幼儿玩完游戏一处在很亢奋的状态,很难有心去完成游戏二。
20、中班数学《有趣的图形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像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创造性的将不同的图形组合形成新的图案。
3.愿意结合自己对图形的认知经验帮助朋友解决问题,感受图形认知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结合自己对图形的认知的经验帮助朋友解决问题并创造性的将不同的图形组合形成新的图案。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若干;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展示板若干;PPT 课件。
2.提前请家长带幼儿在家里找找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那些是长方形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鸡图片,创设“小鸡去图形王国玩”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小鸡图片,创设小鸡去图形王国里找好朋友玩,引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图形的特征。
提问:你认识那个图形宝宝?它长得什么样子?
教师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每条边是一样长的。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它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2)创设情境“帮帮鸡宝宝”,引导幼儿通过数一数、折一折等方式进一步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师:迷糊的小鸡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怎样才能分出正方形和长方形,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看看他们那里是一样的?那里是不一样的?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分享交流,教师总结提升:正方形的每条边是一样长的,每个角也是一样的大的。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长长的,左右两条边有点短短的,相邻两条边不一样长。
二、创设情境“图形宝宝捉迷藏”,引导幼儿观察环境中像正方形长方形的物品。
看一看,找一找小鸡家里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创设“图形宝宝来帮忙”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对图形的认知经验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播放课件,呈现缺少车厢的小火车、缺斜坡的滑梯和小鸡的照片。提问:小鸡也想坐火车怎么办?滑梯没有斜坡怎么办?小鸡的照片
没有相框挂不到墙上怎么办?
引导幼儿结合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请相应的宝宝来帮忙。
小结:长方形和圆形分别可以做火车的车厢和轮子:三角形可以做斜坡让小鸡玩滑梯,正方形、长方形可以做相框,把小鸡家照片挂到墙上。
四、创设“图形变变变”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受图形组合、变化的有趣。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尝试用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形组合拼摆。组织幼儿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变出的是什么,用了哪种图形?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活动区里试一试,看看这些图形还会拼出什么好看的图案吧!
课后反思:
数学活动是一个抽象、逻辑性强的教育活动,为了让幼儿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乐于进行数学活动,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接受新经验。因此在本节的《有趣的图形宝宝》活动中,针对新升中班的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但对周围现象充满好奇,爱观察解决的性格特点,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出示可爱的小鸡图片,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兴趣,随后为幼儿准备了各种颜色鲜艳的图形宝宝,图形宝宝的边和角在展示时也别出心裁,通过加强色差的效果,增加了图形变化的对比度,更加便于幼儿理解,图形的出示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鉴于孩子在生活中已经对正方形长方形比较熟悉了,因此我又设计了“帮帮小鸡宝宝”、“图形宝宝捉迷藏”“图形帮帮来帮忙”“图形宝宝变变变”等环节。好玩有趣的情境设计,帮助幼儿逐步探索,通过看一看、玩一玩、折一折等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特征,也能帮助幼儿联系实际认知经验帮助小鸡朋友解决问题,让幼儿真正达到了在快乐学习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是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说、摆等环节,以讨论交流的形式,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
从这次的活动的效果来看,小朋友已经能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了他们的基本特征,孩子们也能用各种几何图形片拼摆不同的图案,但在活动中,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孩子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如果能更好地回应提升,效果肯定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或活动中也应加强引导幼儿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21、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可能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2.幼儿操作——铺石头
(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提出几点要求:
①要把“坑”填满。
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③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开动脑筋——拼石头
(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2)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4)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四)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对几何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22、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7》教案反思
23、中班主题《有趣的门》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门,并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2.知道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幼儿对门有一定的前期探索经验,并将各自观察到的门用不同的方式记载下来;老师拍摄的照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各种不同的门。
1.呈现幼儿收集的资料,让幼儿互相交流,丰富彼此的经验。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门(门的名称、特征、开启的方式等)。
2.梳理小结各种门的不同之处,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门,不同的门也有着不同的开启方式。
二、发现一些特殊的门
1.(出示演示文稿——门)让幼儿猜猜是什么门?怎样开门关门的?
你们介绍了许多门,老师也拍来的二扇门,请大家猜一猜:我在什么地方拍的?是什么门?这门是怎么开门关门的?
2.老师播放拍摄的录像,让幼儿了解旋转门和磁卡门的开启方式。
3.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磁卡门?(说说它的优点。)
4.究竟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磁卡门呢?我们听听银行里的办公室主任是怎么说的。(播放办公室主任的一段话)
5.提升:门的设计和这房子里人、事的需要是有关系的。
三、游戏:开门关门
刚才我们介绍了许多门,下面我们来做“开门关门”的游戏好吗?等一会儿,你们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几个好朋友商量做什么门,然后用身体来表演不同门的开启方式。
1.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做门。
2.请一组幼儿表演,表演完后,请观看的幼儿猜测一下他们表演的是什么门?
3.在音乐声中分散表演各种不同的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对不同的门导入方法虽然都是利用了视频图像的手段,但是如何针对各种门的不同特点,教师设计适宜的提问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是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互动追问时、语言回应时都要注意的。
24、中班主题《有趣的树叶》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观察、比较树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给树叶分类
2、乐于探索,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前期收集的落叶、《小树叶离开妈妈了》的PPT、树叶创意画若干
活动流程:
一、幼儿探索,观察、比较树叶的多种外形
1、师:"小朋友,今天这有许多树叶宝宝,你们可以从中找出你喜欢的一片树叶宝宝。"(幼儿探索,在教师提供的树叶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片树叶)
2、说说你喜欢的树叶。
师:"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片树叶宝宝?"(幼儿自由讲述可以从颜色、形状、像什么讲述。)师小结:"原来我们的树叶宝宝的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以后我们要形容不同时可以用各种各样来表示。拓展形容词)
二、幼儿按小组将树叶进行分类师:"现在我们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好朋友,四个人一组,帮我们桌上的树叶宝宝找到朋友。"(幼儿四人一组,共四组进行树叶分类,可以从颜色、形状或数量等分类。)师:"小朋友,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么给树叶宝宝找朋友的。"(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并将幼儿分类的树叶展示出来)。
三、延伸:出示PPt《小树叶离开妈妈了》
师:"刚才,小朋友都给树叶宝宝找到朋友,那唐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有的树叶宝宝穿的是黄色的外套有的树叶宝宝要穿绿色的外套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原因,那我们来看看小树叶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教师播放PPt,让幼儿了解落叶是因为秋天到了,树叶缺少了绿叶素,缺少了水分等原因才穿上了黄色的外套,并为了大树妈妈来年能长的更好就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但最后可以小结一下:刚才我们知道了有些树叶宝宝到了秋天、冬天就要离开大树妈妈了,我们就叫他们"落叶树",但不是所有的树叶都会穿上黄外套,有些树到了秋天和冬天依然是穿绿外套,我们就叫它常青树。
活动反思:
随着《指南》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探索。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兴趣较浓,适合本班幼儿。
活动中仍有2个孩子参与不够积极,兴趣不高,原因估计有以下几个: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师投放的叶子是活动前与幼儿散步时捡回来的,并按类整理后投放,但各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层次,幼儿无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叶子。2.过于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强。活动中,当有个调皮的男孩子拿起较长的叶子当枪当剑舞动时,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务,也影响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为了体现自主,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导致场面有些混乱。
25、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蛋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积累并灵活地运用10以内的序数经验。
2.关注同伴的长处、乐于与同伴友好交往。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小星星、座位号、新楼房、方块游戏、幼儿自己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找座位,初步尝试单列序数
“请你看座位牌,找座位。”
二、谈话:我的本领大
“向大家说说你还些什么本领呢?”
三、游戏:猜本领
1.“在教室里“我来露一手”的墙面上有着许多小朋友带来的照片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本领,今天啊我这又收到了六张照片,你们知道这回是谁?他们又有什么本领吗?”
2.出示猜迷板
“请你只能说清你想看哪张照片,不能用手指,说出来大家听懂了,我们就把他打开。”
教师:我们都是从左到右数
四、游戏:朋友楼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幢朋友楼几层楼的房子?”“每层楼有几间房间呢?”
(一)猜猜住在哪里?
(二)幼儿找自己的房间
(三)贴门牌号
出示门牌号,讲解意思,幼儿贴门牌号。
(四)幼儿自己组合门牌号
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数字,你可以把数字贴在门牌上,告诉大家你是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2.幼儿操作
3.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
(五)特殊房间号
1.有一个朋友,他家住在八楼的第7个房间,他是几零几室呢?
2.这是个门牌号是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五、游戏:猜猜好朋友的家在哪里
请你们再仔细地看看,每一件房间里都住着谁哦?记住你的房间还有所有好朋友的房间,我直接报门牌号,请你们来猜猜里面住着谁!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6、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大小排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大小正逆排序三个物体。
2、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对排序的兴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
2、小熊玩具三个;礼物三盒;球三个(大小不同);玩具(大小不同)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几位小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
(出示三只熊)是谁呢,谁能告诉大家?这些熊大小一样吗?
(不一样)
二、展开
1.复习区别大小,找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1)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一看,哪只熊最大?
(请一幼儿来抱一抱最大熊)
小朋友一起说这只熊怎么样?
(这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呢?
(请一幼儿上来亲一亲最小的熊)
(手指着)这儿还有一只熊呢!它比小熊怎么样?
(大一些)它比大熊呢?(比大熊小一些)
(2)教师:小朋友看,熊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呢!
(出示礼物盒)引导幼儿观察:
哪盒礼物最大,哪盒礼物最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球)
熊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玩具球,
请一位小朋友来拍一拍最小的球?拍一拍最大的球?
2.学习大小排序
教师:熊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让我们一起说“谢谢!”
(1)三只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排排队,小朋友最爱帮助别人了,谁愿意来帮它们排队呢?
(请1——2名幼儿)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讲述:它们是怎样排的?谁排在最前面?
我从有花的这边开始排。
小熊最小,排在前面;
这只熊比小熊大一些,排在小熊后面;
这只熊最大,排在最后面。
(请个别幼儿讲述排序的结果,语句完整)
小结:最小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大,这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教师:除了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谁愿意来排一排?
(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这次它们是怎样排的?从有花的这边开始排,谁排在前面?
(最大的熊)谁排在它的后面,谁排在最后面?
小结:最大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小,这就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3)请小朋友给礼物盒、球排队,进一步学习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
重点掌握从大到小的逆排序。
(4)幼儿操作练习
小朋友,这些具大小一样吗?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请小朋友把最大的举起来;
把最小的举起来。
请小朋友给玩具排排队,从戴花的手这边开始排,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验证:谁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请举手。
谁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请举手。
3.游戏:大家一起拍拍手
小朋友,请你找一位老师一起随着幸福拍手歌玩拍手游戏好吗?
比一比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三、延伸活动
请幼儿观察比较周围环境中哪些物体相比,谁大、谁小一点、谁最小,给它们也排排队。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27、幼儿中班数学《花片排排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 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 (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 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 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 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8、幼儿园中班美术《有趣的白菜》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选自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多彩的世界》中班上册一书,《有趣的白菜》属于其中的艺术领域。
设计思路(结合《纲要》)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在艺术领域要求的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在支持幼儿创造性表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能观察出大白菜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想到的大白菜画下来。
技能目标:可以大胆创想白菜的各种造型并尝试用过渡色表现白菜的颜色。
情感目标:能够感受线条和颜色构成图画的乐趣,喜欢本次绘画白菜活动。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观察大白菜的基本结构特征,并能自主画出来。
活动难点:创想白菜的各种造型,尝试用过渡色表现白菜的颜色。
物质准备PPT课件、白纸、油画棒、白菜教具。
经验准备幼儿有见过、尝过白菜的生活经验。
活动方法谈话法、观察法、示范法、操作练习法。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平时喜欢吃的蔬菜,引出今天蔬菜王国要举办画像展的故事。1.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并聆听故事。结合实际生活,和幼儿谈话,增进师幼关系。
基本部分一、观察总结白菜的特征
(1).教师讲述蔬菜王国要举办画像展的小故事,引出活动的主题:帮白菜宝宝画肖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白菜的特征。
二、学习画白菜
(1).教师先示范,边画边说引导幼儿说步骤。
(绘画白菜小口诀:一个曲罐罐,没呀没盖盖,再添两条线,白菜肚肚圆。波浪圈,画菜叶,右一圈,左一圈,还有许多树杈杈,菜叶层次全靠它。画菜根、穿绿衣,白菜宝宝乐开怀!)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过渡色表现白菜的颜色。
(3).请小朋友按照白菜特征进行创意想象,画出白菜并涂色。
三、展示自己的画
(1).教师请画完的幼儿分别展示自己的画并把画送给白菜宝宝。
(2).教师以白菜宝宝的口吻感谢小朋友并为小朋友们展示大白菜儿歌。一、
(1).幼儿听故事明确要帮白菜宝宝画像。
(2).幼儿回忆并观察白菜的轮廓试着说出白菜的组成部分及特征。
二、
(1).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说画白菜的步骤。
(2).幼儿观察学习用过渡色给白菜上色。
(3).幼儿自己动手给白菜宝宝画创意画像并涂色。
三、
(1).幼儿互相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送给白菜宝宝。
(2).幼儿聆听儿歌并明白多吃白菜对身体好。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幼儿带着兴趣愉快地参与整个美术活动并能够大胆创意表现,激发他们对绘画活动的乐趣、丰富幼儿对绘画活动的感受与体验。
结束部分教师以白菜宝宝的口吻感谢幼儿并邀请大家去蔬菜王国参观,看看最近又发生了什么热闹事。幼儿在老师的音乐声中排好队,准备出发去蔬菜王国。再次营造机会,支持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力、想象力。
延伸活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到表演区,将蔬菜王国发生的故事创意表演出来。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表演区,发挥想象力,合理创编,把蔬菜王国发生的故事创意表演出来。延伸活动结合设计到了表演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
板书设计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要提醒幼儿明确白菜的三部分,在三部分的基础上合理展开想象并创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颜料的创作;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给予鼓励;对一些领悟能力强,创作的比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微反思
本微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绘画活动《有趣的白菜》。《有趣的白菜》选自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多彩的世界》中班上册一书,属于艺术领域里的一节简笔画课程,简笔画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化教学手段。在本节绘画活动中,首先创设了一个蔬菜王国将举办蔬菜画像展的情境,将白菜拟人化变为白菜宝宝,引导幼儿观察白菜宝宝的基本结构,激发幼儿绘画白菜的兴趣;再引导幼儿欣赏白菜宝宝日常生活照片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大胆创想白菜宝宝的各种有趣的造型;接着在教师示范绘画的同时指导幼儿创意绘画,感受线条和颜色构成图画的乐趣,让幼儿能够从心底里喜欢本次绘画白菜的活动。
个人认为,作为微型教学视频,本微课的亮点在于利用创设情境的形式,把幼儿引入蔬菜王国的故事情境中,让幼儿自主的创意绘画,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引起了幼儿讨论的巨大热情,不但激发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并且通过课件中白菜卡通图片的反复播放,帮助幼儿牢牢记住本次绘画的主要内容,也达到了启发幼儿的目的。总的来说,本次微课教学效果较好,基本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这节微课不足之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微课设计上,要更科学。作为一节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自主绘画,应先提出问题,而后讨论,最后给出解决方法。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好;二是要在制作上多学习,多下功夫,制作精美的微课,符合幼儿特点的微课;三是要注意录制微课时语言规范,注意措辞和语气,达到既传授知识技能,又“接地气”,符合教学要求;四是尝试教学不同环节微课的实践。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微反思,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29、中班数学《有趣的0》优质课教案反思
大众多数字中,0看起来很不起眼,通过以下这节课,引导幼儿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关心幼师发展,专注幼儿教育,请关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0
教学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个数字。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30、中班主题《有趣的绳子》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绳子的几种玩法,练习走、跑、跳、平衡和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综合能力。
2.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对玩绳活动产生兴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过绳子的经验。
2.猫头饰一个、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绳子、录音机及伴奏磁带、活动场所。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生扮演鸡妈妈和小鸡进入活动场地,随音乐做模仿热身运到;扇翅膀(上肢)、磨擦鸡嘴(下蹲)、理羽毛(体侧)、磨爪子(腹臂)、跳舞(跳跃和放松)等运动。
2.基本部分:
(1)取绳子。鸡妈妈带小鸡去捉虫子(绳子),要求每个幼儿捉一条虫子。
(2)玩绳子。将虫子变成绳子,展开玩绳活动。
①幼儿自由玩绳子,巩固幼儿在角区活动中创编的绳子玩法。(伴音乐)师:请小鸡们来玩一玩绳子,看谁玩的方法多,玩法与别人不一样,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②幼儿说说做做自己的玩绳方法。
师:请小鸡说说你用绳子做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③老师总结绳子各种玩法,引导幼儿再次一物多玩。鼓励幼儿尝试别人的玩绳方法,主动与他人合作游戏,提醒注意安全。
(3)游戏:战胜野猫
①另一教师扮演野猫出场,引导幼儿想出躲避野猫的方法,并进行演示。(野猫巡视一圈,没捉到小鸡到一旁休息。)
②再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利用绳子变成武器战胜野猫,如:用绳绕圈子砸、捆绑等方法。
③幼儿抛绳表现胜利后的心情,练习抛掷动作。
3、结束部分
(1)以表扬为主评价鸡宝宝的聪明和勇敢。
(2)用绳子做小车随音乐开回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绳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取材方便,玩起来花样可以不断翻新,对于大班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很适宜,通过对绳子不同用途的认识、探索,在有趣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绳子的多变性,并能将绳子的变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活动幼儿比较感兴趣,符合大班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玩耍、探索,获得了各种能力的发展,在和绳子的操作中感受到了玩绳的乐趣。
31、中班主题《有趣的冰》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北方迎来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小朋友的小手、小脸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探索冬天的热情与好奇心。《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的奇特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冰块,电炉子,小盆若干个,冰猴儿。
经验准备:幼儿对冰有过接触,如:吃过冰糕、冰块,看过冰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
找冰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找冰,找冰时教师引导幼儿在冰、雪之中区别什么是雪,什么是冰,并把冰块拣到塑料袋里带回教室。
二、基本部分:
1、玩冰
教师和幼儿把带回来的冰,用水冲干净,放到几个盆里,幼儿分成几组玩冰。幼儿可以摸一摸,看一看,用冰块相互敲一敲,在观察一下,冰在盆里的变化。
提问:
(1) 摸一摸,感觉一下,冰是怎么样的?
(2) 敲一敲,听一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3) 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在盆里有什么变化?
(4) 摸完冰,手是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玩冰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手凉时搓搓手。
2、冰不见了
教师把装有冰块的盆放在电炉子上,让幼儿观察,直到冰完全融化成水。提问:冰遇到热会怎么样?变成什么?水又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一平地,泼冰场。
四、活动延伸:
冰场冻好后,教师组织幼儿到冰场上做游戏。如:玩冰猴儿、打出溜滑儿等。
教学反思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对冰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此次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冰的主要特征。
32、中班主题《有趣的猪》教案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
猪是我们农村中常见的动物,中班幼儿对猪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在自家或邻居家看到过特征明显的猪。当参观了养猪场之后,他们更是对猪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用途等方面有了探究的欲望。经过分析,我们提出了实施开展猪的探索活动的依据:
1、幼儿对探索猪的特征,表现猪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兴趣,活动内容有助于幼儿对身边动物的关注和热爱。
2、幼儿可以直接从身边或周围生活中收集到有关猪的直接或间接资料,使探索和创造性表现具有信息来源和物质可能。
3、获取资料的成功,能使幼儿自信地参与活动,愿意表达与表现。
二、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猪的资料,认识猪的共同特性,扩大有关猪的各种经验。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认真负责,完成任务的良好态度。
3、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活动内容:参观养猪场,使幼儿对猪更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
2、活动步骤:
⑴联系养猪场,与工作人员商量有关猪场的一些注意事项。
⑵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有关猪的问题向饲养员了解一下。
⑶老师把幼儿发现的问题作记录,也参与询问饲养员,帮助幼儿一同解决。
3、活动引导:
⑴边参观边注意倾听幼儿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幼儿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探索者。
⑵教师在参观途中,可适当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设疑,引起幼儿的好感,激发他们和你共同去关注有关猪的秘密。
第二阶段:
1、活动内容:收集资料,丰富幼儿形成与活动有关的经验。
2、活动步骤:
(1)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猪的资料,包括:VCD、故事磁带、猪的图片、卡片等。
(2)动员爸爸、妈妈带领幼儿到养猪场拍摄录象或照片,有目的地拍下猪在养猪场的活动现象,了解猪的外貌特征。
(3)“猪问题”的活动。引导幼儿对收集资料中发现的有关猪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答案。
3、活动引导:
⑴教师也参与资料的收集活动,从录象带、VCD、故事磁带和资料摘录过程中,使幼儿对猪的外貌特征扩大为对猪的生活习性和与人息息相关等方面的内容。
⑵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随时作好记录。
第三阶段:
1、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布置室内环境,共同收集有关猪的资料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2、活动步骤:
(1)幼儿按意愿确定自己收集有关猪的资料(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用途等)。
(2)把孩子收集来的有关图片、照片、卡片等,布置成养猪场,猪喜欢吃什么,我看到的猪等版块。
3、活动引导:
⑴帮助幼儿成立资料收集小组,使幼儿有目的地收集,完成任务。
⑵引导幼儿与好朋友一起商量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布置。
⑶教师对整个布局进行引导和合理安排。
第四阶段:
1、活动内容:相互交流,了解有关猪的情况,迁移别人经验,进一步探究。
2、活动步骤:
⑴介绍在养猪场看到的一些有关情况。
⑵如何收集资料,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猪的趣事。
⑶看猪的录象,引发幼儿产生新的问题。
3、活动引导:
⑴关注幼儿在交流中产生的新的热点,及时予以回应。
⑵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并对有关资料进行补充。
第五阶段:
1、活动内容:活动展示。
2、活动进行:
⑴用废旧材料:做猪。
⑵蔬菜小制作:猪。
⑶故事:小猪盖房子。
⑷歌表演:小黑猪。
3、活动引导:
⑴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猪的可爱形象,引导幼儿自信、大胆。
⑵引导幼儿在展示过程中把自己的作品与同伴进行交流。
4、活动延伸:根据幼儿的需要,可继续延伸到家庭、社区,根据幼儿的兴趣还可探索。(可以个别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3、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刺猬树》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懂得关心他人。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内容了解四季特征,尝试讲述故事。
2、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比较体验兔奶奶的孤单,有主动帮助、关心老年人的意愿。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7、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借助课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四季特征,尝试讲述故事。难点是情感,体验兔奶奶孤独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上的准备: FLASH课件和摄象机。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到一间空房间体验孤单。
空间准备: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体验孤单激发情感(打开课件,点击重点理解)。
出现兔奶奶的图象。教师谈话:这是谁?兔奶奶她家里有几个人?兔奶奶一个人在家感觉怎么样?如果你是兔奶奶整天呆在那个房子里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环节:了解欣赏课件展示的四季不同的特征,激发想要帮助兔奶奶的想法。
1.幼儿自由讲述四季的画面和特征。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呈现对四季已有经验进行同伴学习)
2.看图归纳讲述四季画面和特征。(提练幼儿的讲述,规范一些书面语言)
3.谈话。
提问:你想帮助兔奶奶吗?怎样帮助兔奶奶看到想看的树叶、鲜花、果子、雪花呢?
第三个环节:欣赏故事《刺猬树》,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简单讲述故事情节。(简单让幼儿了解一个故事的完整情节,让幼儿有个完整的概念)
2. 分段欣赏课件中故事内容,幼儿自由讲述。(移植刚才积累的讲述经验,随着画面进行自由讲述)
故事后提问:哦,原来是谁呀?小刺猬是怎样帮助兔奶奶的?为什么小刺猬的身上能长满树叶、鲜花、果子、雪花。
第四环节:看课件完整复述故事。
1. 复述故事.我们一起来讲一遍故事吧!(随着录音规范了一些语言,又让幼儿有了美丽的完整的故事概念)
2..为故事取名.这么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你觉得这个故事取什么名字比较合适?
第五环节:故事表演 拓展延伸
1.表演。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子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刺猬,你会怎么帮助兔奶奶。
2.看录象讲述。刚才你是怎么帮助兔奶奶的?你帮助了兔奶奶,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学反思
中班的小朋友对四个季节特征的经验还不完整,因为生活经验还不够;对孤单的概念也不清楚,大多数的他们都是从小在爸爸妈妈浓浓的爱的包围下长大的。有的时候语言文字对于这样的孩子的力量是不够的、苍白的。那么将视、听形象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动画能不能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为此,我尝试制作了课件《《刺猬树》,在课件中创设了具有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激发幼儿听、说、体验:课件中又对故事内容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了思考点,引导幼儿体验和思维,突破重难点。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法、角色体验法和提问法。
用直观法和提问法解决活动的重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幼儿通过直接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运用提问法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提问中注重启发性:如兔奶奶是怎么发现小刺猬的啊?冬天的小刺猬扮成了雪花树,她还扮演了什么?让幼儿根据提问逐渐把故事内容深入。同时也把自己的已有的经验进行提升。
角色体验法也是本次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中班的幼儿可能对孤独的感受可能还不是特别深,活动前我进行了第一次体验,在空荡的屋子中体验孤独的感觉。当课件中出现兔奶奶孤独的形象,引导幼儿细微观察奶奶进行想象,引起幼儿对孤独而产生怜悯的感觉。欣赏故事后,幼儿肯定会对小刺猬的行为产生钦佩之情,“如果你是小刺猬,你会怎么帮助兔奶奶呢”,引导幼儿体验他人的情感表达上将帮助兔奶奶的意愿转化为行为。
不足之处,我在上课流程中有点急,锁碎的语言有点过多,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在上课和与孩子互动时,时间安排的不够妥当,在活动过程中不够自然,随意。往后,我上课还要多放轻松,时间上因安排合理,学会巧用一节课同时把一节课的活动目标都达到。
34、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分花伞》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前一段时间,一直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我班的孩子都带来了伞,并且议论着伞。我们知道,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来历,发展过程、功能等都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教育价值。因此我们根据纲要精神,及时利用这一资源,开展了主题“伞的秘密”的探索活动。果然,活动很快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探索欲望。随后,他们的兴趣点集中在伞的特征上,他们发现了伞的许多不同,如:颜色、形状、图案、大小不同,伞的布料也不同等等。我想,在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经验、需要以及现阶段非正式活动进行的分类内容,可以结合主题活动整合一些数方面的内容,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正式活动——分花伞,帮助幼儿提升归纳分类的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抽象能力。通过两次非正式活动和一次正式活动,幼儿已经初步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尽量简单,让自己和别人都看得清楚),在本次活动中将继续提高使用表征符号的能力;另外,幼儿具有了一些分类的经验,在多重分类的基础上,开始向按物体的某一明显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过渡。
其次,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幼儿自己动手去电脑操作,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其课件画面色彩美丽,又可让幼儿自己操作,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分类的知识,巩固记忆。同时通过幼儿自己介绍的方式,引导幼儿较清楚地表述,真正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学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了解伞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 继续积累分类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简单清楚地记录,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继续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简单清楚。
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小花伞》Flash课件、画板、记录纸、笔
活动流程:
看看说说——想想分分——讲讲听听——延伸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春天来了,小雨嘀嗒嘀嗒下个不停。伞店里又进了许多的伞。
1、点击画面:有多少把伞呢?(引导幼儿默数)
2、你最喜欢哪把伞?幼儿介绍,让其他幼儿猜。
二、想想分分
1、这些伞放的乱乱的,营业员阿姨把它们放放好,可是这些伞吵架了,它们说我们要一样的住一个家。阿姨很着急,我们小朋友快来帮帮忙,好吗。
2、这两只箱子是谁的家?(伞的家)我们把伞送到这两只箱子里,怎么分呢?
3、谁愿意来试试看?
4、个别幼儿电脑操作记录,师引导幼儿观察。(分出一种,如:按颜色,启发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讲)
5、师:你们还有其他的分法吗,看看谁分得又快又多?
6、幼儿操作要求:a、分法太多,要记录下来。
b、怎样记录地简单,让别人看得清楚、明白。
7、幼儿个别操作,师观察启发。
三、讲讲听听
提升幼儿经验:
1、说说自己分伞的方法和记录的结果。(对一样的分法不一样的记录或一种分法两种说法归纳)
2、引导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表述。
四、延伸
今天我们想了许多给伞分家家的办法,伞还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回去再找找。
活动反思:
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幼儿自己动手去电脑操作,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其课件画面色彩美丽,又可让幼儿自己操作,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分类的知识,巩固记忆。同时通过幼儿自己介绍的方式,引导幼儿较清楚地表述,真正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学习的能力。
35、教案中班数学《多变的图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