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首页 -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我是萝卜王》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19 13:22:10 A+

中班音乐《我是萝卜王》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我是萝卜王》教学设计

1、中班音乐《我是萝卜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l、熟悉音乐旋律,随乐表现慢慢长大、开心游戏的情景。

  2、通过观看表演、示范与模仿等,学习小萝卜与朋友互动游戏。

  3、熟悉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音乐旋律与基本动作。

  2、材料准备:音乐《玛丽波尔卡》、萝卜王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学习合乐游戏。

  教师:老爷爷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萝卜,老爷爷天天给他们浇水、施肥,小萝卜慢慢长大了,他们开心地打着招呼,玩起了快乐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是这群快乐的萝卜,一起听着音乐玩一玩吧。

  二、熟悉游戏玩法,大胆创编各种不同造型的萝卜。

  教师:刚刚你是什么样子的萝卜?可不可以变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造型尼?

  幼儿跟音乐尝试表现萝卜的不同造型。

  三、小萝卜和同伴玩碰一碰的游戏

  教师:我们可以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碰一碰尼?

  将音乐中拍肩膀合拍肚子的动作改成身体碰一碰。

  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玩一玩游戏,看看谁是最可爱、最快乐的小萝卜。

  四、增加新的游戏情节,体验与“萝卜王”一起游戏的快乐。

  1)引出萝卜王角色

  教师:菜园里有一个巨大的萝卜,就是萝卜王。(教师变身萝卜王)

  教师:现在,我就是萝卜王,我要和小萝卜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2)交换“萝卜王”角色,听音乐游戏。

  教师:谁想来当萝卜王?选出新的萝卜王,进行游戏。

  小结:强调开火车的游戏规则,加深印象。

  五、引出故事,激发游戏高潮

  教师:“当音乐停止时,火车也会停止,会上来一些爱吃萝卜的小动物,小萝卜们害不害怕,那我们该怎么办尼?跑回家就安全了,仔细听一听会是什么小动物。”

  六、邀请多名萝卜王共同游戏,增加游戏趣味性。

2、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侦探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创编不同的交通工具,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侦探社的故事。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我的侦探社,侦探社的任务是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帮助别人吗?

  幼儿:愿意。

  师:(打电话)你好。

  电话:我有五只丢了,你们能帮我找到吗?

  师:现在我们去给农场主找羊。在找羊之前,作为探长的我,你们要看我是怎么探路的。

  (老师随音乐进行表演)

  2、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小朋友们,谁能说一下我怎么探路的?

  师:走路的动作,骑马的动作,看的动作。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3、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师:考验你们观察力的时候了,刚刚我走了几步?我们一起数一数。

  师:除了走路的动作我还做了什么动作?

  4、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音乐起,再一次动作。

  A、准备出发,走走走走看

  B、骑上马,走走走走看

  师:谁发现我准备出发之前还做了什么动作?

  师:戴好帽子,背好书包。

  5、在随音乐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师:现在我们集体操练一遍,准备好哦。

  师:戴上帽子,背上书包,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骑上马,看一看。

  师:现在你们已经是合格的小侦探了,我们要去执行真正的任务了,去帮农场主找羊。你们有信心吗?

  随音乐做动作,幼儿排队随音乐走走,找小羊

  师:紧急集合,准备出发,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骑上马,看一看。

  结合PPT课件进行侦探游戏。

  6、PPT课件第一页:出示小羊声音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师:小羊在哪里?

  幼儿:在树的后面。

  师:谁能找到小羊?真的在树后面

  师:我们成功的找到了一只羊,刚刚我发现,有的小侦探在找羊的时候哈哈大笑,差点把羊吓跑了。如果我们哈哈大笑能不能找到下一只羊?所以我们要保持安静。

  B、除了骑马,我们还会用那些交通工具呢?

  师:我们还有哪些交通工具?

  幼儿:摩托车。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摩托车探长,带领幼儿进行动作。

  幼儿:紧急集合,准备出发,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开摩托车,摩托车。

  PPT课件第二页,出现羊的声音。

  幼儿:小羊在这里。

  师:我们来看看吧,真的呀,小羊在箱子里。

  C、骑自行车去找小羊

  师:我们还要换什么交通工具?

  幼儿:自行车。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自行车探长,带领幼儿进行动作。

  幼儿:紧急集合,准备出发,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骑自行车,自行车。

  PPT课件第三页,出现羊的声音。

  幼儿:小羊在这里。

  师:有几只小羊?还有几只小羊?

  D、开火车去找小羊

  师:我们还要换什么交通工具?

  幼儿:火车。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火车探长,带领幼儿进行动作。

  幼儿:紧急集合,准备出发,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开火车,看一看。

  PPT课件第四页,没有出现羊。

  幼儿:小羊没有在这里。

  E、开火车去找小羊

  师:小羊越来越难找了。你们有信心找到最后一只羊吗?

  师:我们要找一个最有纪律的探长。你有什么交通工具?

  幼儿:潜水艇,潜水艇师怎么开动的?

  师:大家跟他学一下潜水艇的开动。

  师:谁是探长?我们都听他的好不好?

  幼儿:紧急集合,准备出发,

  师:"走走走走,看一看(停),走走走走看一看”

  师:潜水艇,潜水艇。

  PPT课件第五页,没有出现羊。

  8、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继续运用自己的交通工具找羊

  小结:送小羊回家

  出示PPT第六张。

  师:我们一共找到了几只羊?

  幼儿:五只。

  师:我们送这五只羊回家好不好?你们能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呢?你们想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送小羊回家?

  用自己的交通工具送小羊回家

  活动反思: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幼儿自己探索如何去寻找小羊过程较少,希望在今后的音乐活动中可以将时间把握的更好,使幼儿得到满足。

3、获奖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小象玩水》

  《小象玩水》是一篇艺术领域教案,要怎么写一篇优秀的教案呢?尝试在“摔泥巴”的部分替换成与同伴进行身体接触游戏,详细教案免费阅读。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色彩,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出门玩水和后续故事;

  2、通过教师和幼儿的示范,尝试在“摔泥巴”的部分替换成与同伴进行身体接触游戏;

  3、在游戏的过程中,努力控制情绪与同伴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随音乐节奏进行游戏

  难点:创编“望远镜、摔泥巴”等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 、情景故事

  活动过程

  1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变成一群小象,小象它有一根常长长的鼻子,它出门玩游戏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打招呼,打招呼要说什么呀?他们说“你好”小象走着走着发现一个池塘,你们觉得它会做什么?他们用鼻子吸吸水,喷喷水,今天李老师先做这只小象看看玩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用你的眼睛仔细看哦!刚刚小象玩水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我们都是小象,一起来玩水,看看到底是不是发生了这些事情!(随乐1)根据故事进展,用动作感知音乐

  师:甩干净了吗?刚刚我们在玩水的时候伸出鼻子干什么?是向里吸还是向外喷? 吸水发出什么声音?喷水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这次还是没有甩干净,要不要再出一次门?打招呼除了说“你好”还能说什么?除了拿整体的望远镜还有什么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可以吧?试一试就知道了!这次还是没有甩干净,我们站起来试试可以吧?(站随乐2)

  幼儿重复感知,师幼一起做动作师:现在,我们一起

  师:哇,刚才我看见小象蹭的可用力了,这次我们走路去玩水喽,走一走再打招呼, 那我们转一圈“哎呀”摔在泥巴地里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摔?摔倒了以后小象赶快起来做什么?轻轻起立,仔细听音乐哦!(站随乐4)

  教师示范游戏

  师:小象发现自己一个人还是弄不干净身上的泥,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个好办法, 我要找一个好朋友,我请我的好朋友来帮忙,请大家做一个望远镜的动作让老师选一个,你们觉得我们两个打招呼用什么语言?我们摔倒后是正面比较脏还是背面比较脏?请你们的小眼睛看,我们是怎么把背面弄干净的!(洗干净喽真开心!)(站随乐5)

  二、幼儿随乐游戏

  师:现在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来一起玩水,走的时候可以打招呼,但是小心不要碰到其他小象哦,好朋友准备出去玩,仔细听!(洗干净喽真开心!)(站随乐6)幼儿交换同伴游戏

  师:接下来让我们换个换个好朋友再一起玩水!好朋友面对面,边走边打招呼哦!

  (站随乐7)

  师:摔倒的时候不一定都是背脏吧?身体的哪里还会脏?怎么办?(站随乐8) 师幼互动

  师:接下来让我们找一只大象一起玩水吧!(站随乐9)

  三、活动结束

  你们蹭干净了吗?感谢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和所有的老师再见吧!

  活动总结

  本节音乐游戏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欣赏音乐,体验用身体动作形象的表现小象玩水乐趣,考虑到幼儿在平时音乐游戏中的表现,整个活动引用故事情景层层深入,从易到难孩子接受比较快,在创编望远镜动作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比较开阔,创编出10 几种造型。跟随音乐游戏孩子们的节奏感还是比较强的,兴趣特别高。整节活动孩子的思维以及秩序都特别好,动静结合。后续会带给孩子更多的音乐活动。

4、幼儿园中班音乐《马兰花》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利用肢体动作模仿马兰花盛开的样子,并能根据口令进行游戏。

  2.感受愉快的情绪,体验集体游戏带来的快乐。

  3.能自由结伴游戏,发展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4.熟悉《马兰花》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会两两结伴找朋友玩游戏。

  2.马兰花的图片、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播放课件画面,认识歌曲名字。

  2.“猜猜勤劳的人对马兰花说了什么?

  3.欣赏歌曲,了解歌词

  4.熟悉(开几朵花)内容

  二、学习游戏内容

  1.师幼尝试合作游戏。

  2.创编开花的动作。

  3.练习开一朵花。

  三、表演游戏

  1.去小溪,练习开两朵花,幼儿自由结伴做开花动作。

  2.去山上,听音乐表演第2遍。幼儿做蹲下动作,与老师互动。

  3.去沙漠,练习开三朵花的动作。

  4.去草地,教师做动作,幼儿做开花造型。

  四、尝试演唱歌曲,和客人老师互动。

  五、结束活动:宝宝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种种马兰花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本着开放性的原则,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提问,鼓励幼儿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回答,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想法,开放性的接纳他们的意见。快乐的原则。我在活动中应本着让幼儿在活动感受快乐的宗旨,所以整个活动设计都是比较轻松愉悦的,营造快乐至上教学氛围。

  但在活动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首先是,在幼儿作品呈现效果来看,幼儿点画,点分布较散,目标中“色与色交融”没有很好的完成,所以在幼儿示范环节,教师应该拓展幼儿经验,给幼儿“重叠”的知识经验,“花瓣飘下来,会不会两片重叠在一起?有的花瓣飘啊飘,孤零零落在角落。”还有就是,操作前规则要求讲述不够明确,幼儿一开始画到了另一面墙。

5、幼儿园中班音乐《快乐的青蛙》教学设计反思

  课程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双手同时在铃鼓上随乐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过找害虫的游戏情境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能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能正确使用乐器。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课程准备

  1.栓好绳子的铃鼓20个。

  2.20名幼儿围成半圆坐。

  3.音乐。

  4.稻田图片。

  5.彩虹伞

  课程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池塘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呀!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我们跳呀跳,跳到池塘里,与妈妈玩捉迷藏吧!咦,看见一条小虫子,啊呜一口吃掉它。

  二、动作创编。

  师:小青蛙的小脚可喜欢在荷叶上跳啦!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小荷叶,你们想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跳啊?

  三、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现在你们吃到虫子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原来吃到了一条……虫子哦!

  师:我们再去找一个虫子吃吃吧!(教师再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咦?这次我们吃到一条什么虫子呢?

  师:又发现一条虫子,我们快去吃掉它!(教师第三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这次我们究竟会捉到一条什么虫子呢?

  四、乐器加入。

  1.教师出示乐器,并引导幼儿使用乐器。

  师:你知道吗?我们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叶呢!现在妈妈这里有一片小荷叶,妈妈先把小荷叶慢慢地挂起来,你看妈妈哦,我会在荷叶上跳啦!

  2.幼儿尝试使用乐器。

  师:小青蛙你们会在荷叶上跳吗?拿出你们的小荷叶挂在脖子上。(教师检查铃鼓佩戴情况。)

  五、增加新的游戏情境:稻田里捉虫子。

  (听电话铃音)师:青蛙妈妈,有好多小虫子在我的稻田里,麻烦您快带着小青蛙们来帮我捉虫子好吗?(游戏2-3遍)

  师:原来小虫子都生活在什么颜色的稻田里呀?

  六、放松。

  师:我们还有一块很大很大的五彩田地,请所有小青蛙走到田的边上,我们一起捉虫子咯!

  师:捉到虫子高兴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音乐活泼有趣,深受孩子的喜欢.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利用捉虫的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也用多种方式让幼儿体验音乐节奏,层层递进.师幼互动良好,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结合“抓虫子”“接电话”等情景,不断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选用的“铃鼓”作为教具,很便携,取材方便.教师的感染力强,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感染幼儿.整个活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存在不足与建议:

  1. 幼儿对铃鼓非常感兴趣,但是个别幼儿不够遵守游戏规则.可以在课前先让幼儿提前感受,摸一摸铃鼓,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再对幼儿提要求与规则.

  2.对于幼儿游戏规则的强调需要及时把握,层层深入.

  3.教师指导语还需要进一步提炼,需简明扼要.

  4.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课堂表现,及时抓住幼儿的表现,回应互动.

6、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律动《劳动狂想曲》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已经有能力帮助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擦桌子、收拾碗筷等。看到幼儿对劳动感兴趣,就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设计一节以劳动相关的音乐律动活动。因此就设计了中班律动《劳动狂想曲》。整个活动过程以帮助小矮人打扫卫生展开活动,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合拍的表现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动作表演来区分音乐的 ABC 段。

  2.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合拍的表现音乐。

  3.尝试合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合拍的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合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相关音乐、PPT、双面玻璃擦。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白雪公主离开小矮人后,非常想念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今天白雪公主想请我们帮她去森林里看望小矮人,你们愿意吗?”

  二、完整听赏音乐

  播放 PPT,师:“小矮人家怎么了?应该怎么办?(听音乐让幼儿探索哪些地方需要打扫?)

  三、分段练习,熟悉音乐

  1.A 段音乐,学习拖地板动作

  播放 PPT,师:“天哪,地板怎么会这么脏,用什么工具可以一次性把地板拖干净?

  请个别幼儿示范拖地动作,集体练习拖地动作,教师强调要一下一下拖才能把地板拖干净。

  集体合着音乐练习一拍一下拖地板。

  2.B 段音乐,练习刷马桶动作

  播放 PPT,出示又脏又臭的马桶图片,师:“什么东西这么臭?马桶这么臭这么办?圆圆的马桶要怎样清洁呢?

  师:“刚才马桶好像刷还不够干净,让我们再来刷一次吧!”听音乐再次练习刷马桶动作。

  3.C 段音乐,学习双面擦擦玻璃动作

  播放 PPT,出现脏脏的玻璃窗图片,师:“哎呀,窗户还没擦呢,你们知道用什么工具擦窗户又快又干净呢?”

  4.倾听音乐,完整表演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拖地、刷马桶、擦窗子,现在我们一起帮小矮人打扫卫生,先打扫卧室吧!”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教师在一边协助指导幼儿表演。

  5.合作表演,提升难度

  PPT 出现脏乱的客厅的画面,师:“现在就剩下客厅没打扫了,客厅里有一扇大大的窗,一个人没法擦,需要两个人合作擦,谁愿意来和我试一试?

  6.结束活动

  出示 PPT,师:“看,现在客厅也打扫的好干净,小矮人们一定会喜欢的,小矮人们回来了,让我们悄悄藏好听听他们说什么?”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PPT 出现小矮人动画语音,感谢小朋友帮忙打扫卫生,我们也需要做讲卫生的人。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音乐分成三段,让幼儿在情境中熟悉三段音乐,并愿意用动作表现, 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幼儿有创意地表现,教师及时给予反应,强化幼儿行为。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合音乐表现动作,幼儿有不同表现方式也可以,整个活动中,幼儿都积极大胆表现自己,能够合着音乐表现自己的理解。 通过三段音乐让幼儿表现出简单动作,并通过让幼儿帮小矮人打扫房间这个情境中,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在打扫之前引导幼儿做好准备工作,系上小围裙,带上小手套,幼儿也很喜欢这样的环节,可以跟随音乐做准备工作。让幼儿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包括准备工作。让幼儿打扫不同房间,进一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教师采用退位策略,适时引导,并注意个别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出示客厅里大大的窗户图片,一个人没法擦,需要两个人合作,引导幼儿自由结合,两个幼儿面对面站好,一起合作擦玻璃,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幼儿在自由结合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和自己的同伴在愉悦的互动中完成音乐的表现。通过出示打扫干净的房间和小矮人出场,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引导幼儿感受劳动后的快乐,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人。整个活动幼儿都在一个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表现、创作,展现自己对音乐活动的理解,从而领略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

7、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律动《有趣的节奏》详案

  设计意图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平常在班级开展的击乐活动中,使用的都是正规的乐器,这些乐器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已不再那么新奇了,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利空奶粉罐、空饼干盒来替代鼓,在易拉罐内装些绿豆制作成沙球让幼儿进行演奏的想法,

  我选择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作为本次活动的背景音乐,乐这首曲子旋律欢快,节奏型简单统一,整首乐曲的节奏型均为 XX|XX|XX|XXX||与本次活动幼儿要学习、掌握节奏型相符。

  活动目标

  1、能力方面的目标:掌握节奏类型 XX|XX|XX|XXX||并能根据简单的节奏图谱在教师的指挥下配合协作,尝试用教师自制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2、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3、知道废旧材料也能发出有趣的节奏,增强的节俭意识。

  重点难点

  感受认识辨别各种节奏,力图在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音乐的鉴赏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作出有益的探索。

  活动准备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节奏谱 2 张、空奶粉罐、饼干盒、易拉罐做的沙、每人带一本较厚的书;每组分别准备材料:塑料口袋、报纸或玻璃杯、金属勺。球。

  活动过程

  一 、小游戏:《找脚印》

  森林里有几个小动物丢失了自己的脚印,你们能帮他们找找脚印吗?这几个动物分别是:大象、大公鸡和小马,(教师出示脚印)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二、导入: 童话故事《小兔和大灰狼》

  清晨,兔妈妈对小白兔说:"乖乖,妈妈要去拔萝卜,你在家千万不要出门,听到

  ‘咚 咚咚 咚 咚咚'的敲门声就开,说明是妈妈回来了,否则就不要开门,妈妈的敲门声记住了吗?"小兔说"记住了,记住了,是这样的:咚 咚咚 咚 咚咚"。兔妈妈刚走,一只大灰狼鬼鬼祟祟从屋外的树林里钻出来,"哈哈!兔妈妈又出去了,今天我要美美的吃上一顿了!"大灰狼来到小兔家的门口,伸出爪子敲门:‘ 咚咚 咚 咚咚 咚',还尖声尖气的说"乖乖,妈妈回来了!"

  "下面的小朋友,你们也要帮助小兔!"

  小兔听到敲门声,仔细听了听又想了想"这不是妈妈的声音,不能开门!" 师:下面的小朋友,你们说小兔可以开门吗?

  师:请你们扮演猎人,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制造模仿出猎人的枪声赶走大灰狼吧! 大灰狼惊慌失措地逃跑了!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这故事里藏着好多的带节奏的声音,请你边听边把他们找出来。(板书:节奏)

  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兔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这里安家了。一天,兔妈妈要去采些蘑菇,告诉小兔:“你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听到‘咚 咚咚、咚 咚咚’的敲门声是妈妈回来了再开门,否则就别开。”兔妈妈刚走,一只大灰狼就鬼鬼祟祟的来了,边走边得意洋洋的说:“哈哈,今天我要美美的吃上一顿了。”它伸出爪子“咚咚 咚、咚咚咚”的敲门,小兔仔细听敲门声,不是妈妈敲的,不理他。大灰狼一看没开门,想了想,又伸出爪子“咚 0,咚 0”的敲门,这回小白兔会开门吗?有谁还记得妈妈的敲门声?

  师:这时,小猎人赶来了,举起猎枪,“砰—”的一声赶走大灰狼。师: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哪些节奏?(学生回答)

  (三)认识长短不同的节奏。

  师:聪明的兔妈妈巧妙地利用了有节奏的敲门声,战胜了大灰狼,保护了自己的 孩子。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哪些节奏?(学生回答)

  1.咚 咚咚︱ 咚 咚咚‖

  2.咚咚 咚 ︱ 咚咚 咚 ‖

  3.咚 0 ︱ 咚 0 ‖

  4.砰 — ︱ 砰 — ‖

  用有趣的故事导入,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节奏妙的编入故事中,用这种 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出本课的主题--节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让每个学生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里,帮助小兔想办法赶走大灰狼,使课堂充满了乐趣。

  三、结合实际,通过感受大自然、生活中各种节奏,认识各种长短不同的节奏。 师:聪明的兔妈妈巧妙地利用不同节奏的敲门声,战胜了大灰狼,保护了自己的

  孩子。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还有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千百万化 的节奏!如:我们人的呼吸、心跳、敲门等都有一定的节奏。再如: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也有不同的节奏。请小朋友分别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声音:(出示画面)

  小鸭:嘎 嘎 ︳ 嘎 嘎 ︴小猫:喵 - ︳ 喵- ︱

  小狗:汪 汪汪 ︱ 汪 汪汪 ︱

  师:你能说出这些声音里都有那些节奏吗?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贴近儿童生活,采用他们喜爱熟悉的事物情境,把枯燥的 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

  四、感受音乐中各种不同的节奏。

  师:在音乐中,也有各种长短不同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各种长短不同的节 奏组合起来就象一条神奇的线,把一个个高低不同的音符串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段段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来感受并找出音乐中各种不同的节奏。

  1、(放音乐《四小天鹅舞曲》)

  师: 请听音乐,找出音乐中出现最多的节奏有那些?为表现音乐的情绪起了什么作用?可以边听边轻轻地击拍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时值较短的 让音乐的情绪显得怎么样?

  2、(放音乐圣桑的《天鹅》)

  师:请听音乐,找出音乐中出现最多的节奏有那些?为表现音乐的情绪起了什么 作用?可以边听边轻轻地击拍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时值较长的让音乐的情绪变得怎么样?

  3、师:不同的节奏会使音乐的情绪变化。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在音乐中起重要的作用。

  五、师:请同学注意倾听,你在音乐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动画:七个小矮人在山中采矿,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

  幼儿:锤子敲打发出的清脆的‘叮叮'的声音;小矮人的脚步声。

  师:请你们用手中的材料来模拟这些声音。

  师:说说你的方法。

  儿:用勺子敲击杯子;用勺子在杯子里搅动模仿锤子敲打的声音;用手击打报 纸或塑料袋模仿脚步声。

  师:请为这两种声音设计合适的节奏。

  师:(出示画面)请为画面配音。一组模仿凿矿的声音;其余三组模仿脚步声。

  小结:在教学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启发性,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展现了教师的创造性。 六、请小朋友来做音响师!请根据画面,用手中的材料模仿创造出声音,并设计

  出一定的节奏,来为画面配音。

  (出示画面:青蛙在歌唱、大风、小雨、电闪雷鸣) 师:你听到那些声音?

  师: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来模仿出这些声音吗?

  自由地选择材料,思考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造模仿出青蛙、大风、小雨、电闪雷 鸣......的声音。

  师:你模仿的声音用了什么节奏?(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节奏)

  师:设想当雨下的越来越大,所听到的雨声会有什么变化?(声音会由弱变强) 师: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这种强弱变化的过程?

  游戏:幼儿分四组,提示:请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师:(画面)让我们来为画面配音。教师当旁白讲故事,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按节奏模仿声音。(把幼儿分成四组)

  故事:一天,一群小青蛙像往常一样在池塘里高兴地唱着歌(蛙鸣),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阵的风(风声),伴随着风声,小雨从天空中飘落了下来(风声+雨声),雨越下越大(另两组雨声逐渐加入),突然,天空中滑过一道闪电,紧接着响起了雷鸣!

  (雷鸣),小青蛙吓了一跳,纷纷大声叫着跳到了池塘里......七、结束语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奇妙的节奏,知道了节奏是音乐的灵魂, 了解了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并且当了一名音响师,给无声的画面配上了声音,你们 开心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节奏等待你们去观察、去发现,比如:妈妈切菜

  的声音等等......,希望同学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到更多更有意思的节奏!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流程,我始终注意遵循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感受节奏到徒手练 习节奏,再转换到配器乐演奏;难度也是由浅到深,从集体演奏到分声部演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看我的指挥迅速做出准确的演奏。正是在这些敲敲打打摇摇中,幼儿享受到了演 奏过程的许多乐趣,在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倾听,相互配合,使幼儿更多地学习到了合作的

  精神。从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幼儿从中发现和理解节奏,感受节奏美。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分组演奏乐器这一环节,如能请配班老师用钢

  琴为幼儿伴奏效果可能会更好,还有分声部演奏播放背景音乐时,在第一乐句有一部分 幼儿有点跟不上节奏等等。

8、教学设计小班音乐《炒萝卜》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指挥进行二声部乐器伴奏。

  2.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看指挥进行二声部乐器伴奏。难点:能够看指挥进行二声部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熟悉音乐《炒萝卜》,了解萝卜的一般做法。物质准备:

  音乐《炒萝卜》、各种萝卜的图片、十六宫格、铃鼓、

  活动过程

  一、入场:《我是一只小白兔》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趣 。

  1.提问。兔妈妈:小兔子们,我们要上山去找萝卜了, 吗?……

  环节小结: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入场活动中,并根据小兔的角色扮演,到后来上山找到各种萝卜的情绪体验,为进行铺垫。

  环节价值:暖场律动,能够带领幼儿快速进入到音乐的儿的探索学习欲望。

  2.提问。兔妈妈:刚才我们拔了这么多的萝卜,你们想吃呢?

  环节小结:幼儿能够说出萝卜的多种吃法,为后面的炒环节价值:启发幼儿对萝卜的多种吃法,符合小班兴趣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强烈愿望,乐于参与到音乐

  二、双人律动感应语词节奏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依语词节奏做情境律动游戏。

  1.引导语:请你转身,面对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来当厨师,做出你们刚才想到的各种萝卜美味。音乐来

  2.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3.评价学习

  评价语:“刚才 XX 锅子当得真可爱,左摇右摆的,XX 小很好看……

  环节小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游戏状人一起玩游戏,能够用自己的身体表现锅具和小厨师做萝乐于表现和创造。

  环节价值:利用律动游戏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即两个游戏,这样既增强了幼儿活动的游戏性,又能使幼儿更加热动中,愿意说语词,参与表演。

  三、节奏分析

  1.出示十六宫格,进行节奏分析

  引导语:十六宫格又来和大家玩游戏了,看看它上音?……

  2.两声部的肢体伴奏

  将幼儿分成两组,自愿选择拍哪里,A 组拍完 B 组的肢体伴奏

  环节小结:幼儿对于十六宫格比较熟悉,能够通过十六解这个音乐的节奏型,并大胆进行肢体的二声部节奏尝试

  环节价值:节奏分析是乐器伴奏的基础,只有对本首音

  分的节奏内容的分析,才能促进幼儿很好的为音乐配伴奏明了。

  四、乐器合奏

  引导语:今天,还来了打棒和铃鼓两种乐器朋友,它们们玩游戏。请你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乐器吧……

  1.取乐器

  取到打棒的小朋友坐这边(左边),取到铃鼓的小边)

  2.依教师指挥进行乐器伴奏。

  (1)引导语:请你看我指挥,来喽:炒萝卜,炒萝卜

  (2)音乐下的看指挥,乐器合奏

  (3)两组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引导语:你们愿意交换乐器吗?持打棒的过去交换那我们现在跟音乐……

  (4)收乐器

  听音乐收放乐器。

  环节小结:幼儿能够根据教师指挥,有节奏的给音乐环节价值:此环节是本次活动重要环节,也是落实重难

  教师通过让幼儿看指挥,以达到能够为音乐做二声部乐器伴过活动的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帮助幼儿顺利完成音乐的奏。

  五、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然退场

9、中班健康活动《我爱洗手》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洗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勤洗手,把手洗干净可以让幼儿养成爱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孩子在幼儿园必须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幼儿不会洗手,有的幼儿把手淋湿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儿洗手时不会用毛巾擦,有的幼儿不会用肥皂……在家里也存在很多父母包办替代的情况,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中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设计了健康活动《我爱洗手》,让孩子了解、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学会七步洗手法,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掌握七步洗手法,能够按照步骤洗手。

  3、喜欢洗手,愿意饭前便后洗手。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重点: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活动难点:掌握七步洗手法,能够按照步骤洗手。

  活动准备:

  1、图片

  2、七步洗手法儿歌

  3、幼儿洗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东西,所以我们的手上会有很多很多细菌,如果我们用未洗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很有可能把细菌或寄生虫卵吃到肚子里。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

  二、1、分步出示七步洗手法图片,帮助小朋友学习和了解七步洗手法。(在讲述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时总结出儿歌)

  师:那你们知道怎样才可以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净么?赶快拿出小手,和小钰老师一起学习洗手的方法吧!

  2、播放幼儿洗手儿歌视频,并逐步讲述洗手儿歌,帮助幼儿理

  解记忆七步洗手法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步骤好多呀,有点记不住呢,没关系,我们和这个小朋友一起边洗手边念儿歌吧,这样小朋友就会记住我们洗手时应该怎么做了!

  小朋友们,学会了么?

  二、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两只手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所以会沾上许多脏东西,如果手不干净,就很容易把脏东西吃进肚子里,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生病,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住饭前便后要洗手哦!

  活动反思

  该微课视频是以《七步洗手法》为核心录制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洗手作为孩子在园很重要的一项生活活动,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孩子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且在提醒下洗手方法正确。本活动关注孩子基础性的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但又容易被忽略的“洗手”活动,取材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生活中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之设计为学习活动,所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较好。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我找到了富有童趣但是又能向幼儿讲述清楚洗手步骤的图片,以及提前录制好了一个已经学会了洗手方法的小朋友的视屏,在讲解洗手步骤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活动环节设计符合中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采取图文结合,以及多媒体视频的联合讲解,帮助小朋友理解和记忆七步洗手法。活动中以图片加讲解的方式向幼儿讲述了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生动形象的让幼儿理解了手上细菌的危害,让幼儿从心里面想要洗手,喜欢上洗手,利于教师和家长在之后的生活活动中在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洗手习惯。但是在活动中仍然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时间限制,儿歌没有着重系统地讲解,幼儿一次活动过后会出现儿歌记忆不全或者记忆混乱的情况,从而导致洗手步骤的遗漏,需要在后面的生活活动中不断强调,加深幼儿的理解与记忆。

10、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反思

  设计意图

  《三只猴子》是大班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单,歌词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三只猴子》表现了3只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能更快速的引起情感共鸣。

  本次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顽皮的小猴子为音乐素材,将重点放在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这一层面上。在体会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的同时,无形中学唱歌曲。同时教育孩子养成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

  2.体会和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乐趣。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自由选择角色,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猴子头饰

  2.猴妈妈丝巾

  3.截取的音乐

  4.完整的音乐

  5.床上的地毯

  6.医院的地毯。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有个动物爱吃桃,成天嬉戏树上闹,站起来时像人样,地上行走像狗跑。(我们一起喊,小猴子,出来吧)

  二、出示PPT,依次看图片引出故事。

  1.有几只?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2.谁来了?脸上什么表情?她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听音乐第一段。然后语词说白,最后加入歌唱。

  4.还剩下几只小猴子?妈妈说,“赶快下来,别再跳。(唱)”他们有没有听妈妈的话呢?(出示图片,听音乐,加入语词说白和唱歌)

  5.他们听话了么?那还剩下几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6.“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道哪里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受伤的猴子去哪里了?(医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7.他们躺在医院里是什么样子的?我这里有张小床,你来学一学。

  8.谁还记得,第一只摔伤的猴子,什么颜色?让我们来一起来看一下。

  9.教师带领幼儿放慢速度清唱。

  三、感受音乐

  1.老师来当猴子妈妈。小朋友们来当猴宝宝。我来把你们分成三组,一组是红色的猴宝宝,一组是橙色的猴宝宝,一组是粉色的猴宝宝。

  2.受伤的猴子要去哪里啊?(医院)那你们的医院在哪里呢?(老师出示医院)一会受伤的小猴子,请你赶紧去医院。

  3.四个小朋友一组。一人当妈妈。三人当宝宝。组成一个小家庭。自己选角色。妈妈来确定受伤的猴宝宝的顺序。现在请猴妈妈来我这里取送给猴宝宝的小手偶。

  4.随音乐开始表演。

  谁是第一个受伤的猴宝宝?第二个呢?第三个呢?你们准备好了么?表演要开始啦。

  四、再见仪式

  不听妈妈的话,你们就不能及时的躲避危险,如果你们收到伤害,妈妈就会很伤心很难过,你们也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感谢那些为我们治疗的医生,以后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孩子们,让我们回家吧。

  播放《三只猴子》。(离场)

  活动反思

  1.在活动过程时,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在第四段歌词导入部分,没有完整的按照节奏把歌词说出来。以至于缺失了第四段的歌词节奏说白。

  2.本次活动我将教材上的目标略作调整,没有把重点定在解决十六分音符上面,而是放在了合作游戏上。第一遍集体游戏的时候请孩子们去后面的“医院”躺下,因为没有放上地垫,刚过去的孩子们不知道应该怎么躺,是后面的配课老师及时的指导帮助,才避免了后面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躺的局面。在后来第二遍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领悟到要领,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躺下。

  3.在四个孩子一组进行游戏的时候,有一组孩子是四个男生,这四个男生没有一个愿意做妈妈。这种情况是我没有设想到的,我一直认为怎么样也会推选出一个妈妈来,却没想到这四个孩子都这么坚决。我的第一反应是,直接任命一个男生来做妈妈,但是又一想,游戏嘛,就要让孩子们开心,于是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请孩子们来帮忙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于是马上就有两个女生走过来,表示同意进行调换,他们自由选取了一位,进行了组员的调换。这样做,也是尊重了幼儿的权利,给幼儿充分的选择自由。

  4.在妈妈的装饰上面,统一规定了要围在脖子上。这一点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应该让孩子们自由装饰,将他理想中的妈妈的样子用围巾表现出来。

11、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冬天的花》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唱歌、愿意唱歌,是每一位老师在歌唱活动中一直追求的目标,而游戏是最受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主要采用游戏教学法渗透到本节歌唱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够基本掌握歌曲中的节奏与旋律。

  3.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并愿意大胆的演唱。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图谱、课件、音乐伴奏、小雪人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一个胖娃白生生,坐在雪地不吱声,不怕冻来不怕冷,只怕红红太阳升。(打一物)

  谜底:雪人。

  2、师:雪人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呢?(冬天)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冬天的歌,名字叫《冬天的花》,听一听歌曲中唱到了冬天的什么花?

  二、学唱歌曲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歌曲《冬天的花》。

  2.引导幼儿说出歌词中有什么冬天的花?(梅花、冰花、雪花),并说出他们分别在哪里?(梅花开在树上、冰花贴在窗上、雪花天上落下)教师逐步出示相应的歌词图片,形成图谱。

  3.幼儿根据图谱,和老师一起跟着伴奏试着唱一遍歌曲。

  4.鼓励幼儿自己跟着图谱试着再唱一遍歌曲《冬天的花》。

  5.图谱捉迷藏,图谱逐步退出。

  (1)梅花藏起来了,让幼儿试着演唱;

  (2)冰花藏起来了,再让幼儿试着演唱;

  (3)雪花也藏起来了,鼓励幼儿再次进行演唱。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加深和巩固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三、游戏结束活动——击鼓传花

  1.小雪人要和小朋友一起学唱《冬天的花》,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2.出示数字1-12,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藏有一张花(冬天开的花)的图片。

  3.游戏规则:请一位小朋友带着小雪人,当音乐响起,带着小雪人的小朋友一边唱歌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唱完一句就把小雪人递到下一位小朋友的手里,以此类推,当音乐停止,小雪人在谁的手里,谁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看一看数字背后藏着的是什么冬天开的花?

  4.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发现在双数后面的花就是歌词中的梅花、冰花和雪花,在单数后面的就是冬天里开的其他的花。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冬天的花》,回家后和我们身边的人一起分享这首歌,一起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吧!

  《冬天的花》微课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中学唱”的设计思路,运用了猜谜语、图谱捉迷藏、击鼓传花等游戏与歌唱活动有机渗透、有效结合,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用无意注意感知和学唱整首歌曲,并根据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在倾听、试唱、演唱中熟悉和掌握歌曲旋律,不仅使幼儿心情愉悦,更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愿地去歌唱,大胆的表现自己,感受歌曲的韵味,恰到好处的把握游戏在歌唱活动中的作用。同时,在活动中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游戏学唱的艺术活动中渗透了科学领域,例如:认识在冬天开的各种花、巩固数学中的单双数等,真正让孩子享受由游戏中歌唱、歌唱中学习的快乐,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们“动”起来,让歌唱活动“活”起来,从而在游戏歌唱中得到充分的、综合的、全面的学习与发展。

12、幼儿园中班音乐《我是萝卜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l、熟悉音乐旋律,随乐表现慢慢长大、开心游戏的情景。

  2、通过观看表演、示范与模仿等,学习小萝卜与朋友互动游戏。

  3、熟悉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音乐旋律与基本动作。

  2、材料准备:音乐《玛丽波尔卡》、萝卜王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学习合乐游戏。

  教师:老爷爷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萝卜,老爷爷天天给他们浇水、施肥,小萝卜慢慢长大了,他们开心地打着招呼,玩起了快乐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是这群快乐的萝卜,一起听着音乐玩一玩吧。

  二、熟悉游戏玩法,大胆创编各种不同造型的萝卜。

  教师:刚刚你是什么样子的萝卜?可不可以变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造型尼?

  幼儿跟音乐尝试表现萝卜的不同造型。

  三、小萝卜和同伴玩碰一碰的游戏

  教师:我们可以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碰一碰尼?

  将音乐中拍肩膀合拍肚子的动作改成身体碰一碰。

  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玩一玩游戏,看看谁是最可爱、最快乐的小萝卜。

  四、增加新的游戏情节,体验与“萝卜王”一起游戏的快乐。

  1)引出萝卜王角色

  教师:菜园里有一个巨大的萝卜,就是萝卜王。(教师变身萝卜王)

  教师:现在,我就是萝卜王,我要和小萝卜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2)交换“萝卜王”角色,听音乐游戏。

  教师:谁想来当萝卜王?选出新的萝卜王,进行游戏。

  小结:强调开火车的游戏规则,加深印象。

  五、引出故事,激发游戏高潮

  教师:“当音乐停止时,火车也会停止,会上来一些爱吃萝卜的小动物,小萝卜们害不害怕,那我们该怎么办尼?跑回家就安全了,仔细听一听会是什么小动物。”

  六、邀请多名萝卜王共同游戏,增加游戏趣味性。

13、中班音乐《米格爷爷的鞋匠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闲聊波尔卡》是一首曲风欢快,乐感极强的音乐作品。本次活动将《米格爷爷的鞋匠铺》绘本故事与之结合设计了该音乐律动活动,希望幼儿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并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考虑到 4—5 岁的幼儿大部分有一定的节奏感并能够感受音乐的强弱,能够通过感受音乐的律动用肢体语

  言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因此选择了中班幼儿作为活动对象。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结合音乐,幼儿初步感知鞋子游戏的情境。

  二、能力目标:幼儿能够运用肢体进行大胆表现和动作创编三、情感目标:幼儿愿意参与活动并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愿意参与活动并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难点:幼儿能够运用肢体进行大胆表现和动作创编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一)音乐:闲聊波尔卡

  (二)故事 PPT《米格爷爷的鞋匠铺》

  二、经验准备:对不同类型鞋子的特征、名称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音乐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藏着一个秘密,请你们听完音乐找一找故事里有什么秘密。

  师幼互动:

  1、 故事里有谁?

  2、 故事里有什么秘密?

  3、 小鞋子偷偷跑出去做什么了?

  4、 小鞋子是几点钟跑出去的? 二、音乐倾听,幼儿感知。

  小朋友们想不想变成小鞋子唱歌跳舞做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鞋子是怎样唱歌跳舞做游戏的。

  三、教师首次示范,幼儿感知。

  如果用我们的腿做鞋柜,双手做小鞋子,应该怎么玩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幼互动:

  1、小鞋子是怎样出门的,一只一只出门还是一起出门的?

  2、小鞋子摆的造型是什么样的?

  3、小鞋子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

  4、小鞋子是怎样打招呼的? 四、教师再次示范,幼儿参与。

  小朋友们看了老师是怎样变成小鞋子做游戏的,现在请你们变成小鞋子跟着音乐一起游戏吧!

  刚刚我们的小鞋子从鞋柜里走出来做游戏啦,它们走在腿上,除了腿小鞋子还可以在身体的部位地方走一走呢?

  五、幼儿创编,集体游戏。

  (一)造型创编

  现在我们要来变小鞋子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请你们试一试吧!

  (二)集体游戏

  1、教师示范

  两只小鞋子是一只一只跑出去做游戏的,现在我要变成第一只跑出去做游戏的小鞋子,请 XX 老师变成第二只小鞋子一起游戏摆出一样的造型。2、幼儿两人一组集体游戏

  六、结束:故事结束

  天亮了,米格爷爷要醒了,小鞋子偷偷的跑回了鞋柜,下一次我们再玩吧!

  活动总结

  本次音乐活动,意图让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乐曲活泼欢快,活动十分有趣。

14、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炒鸡蛋》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愿意倾听与感受炒鸡蛋音乐活动的过程。

  2、通过听辨音乐,能用可敲击的厨房用具敲打基本节奏。

  3、体验敲打厨房用具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课程准备

  炒鸡蛋的音乐,ppt,碗、筷子、砧板、刀、锅、铲子等厨房用具每人各一份、厨房套装(厨师帽、围裙、套袖)幼儿每人一套。

  课程过程

  一、创设“快乐厨房”情境导入。

  ——小厨师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厨房)

  ——今天快乐厨房做了一份美味菜肴,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炒鸡蛋)

  ——炒鸡蛋需要用哪些东西呢?

  二、分段听辨炒鸡蛋的音乐

  1、根据幼儿自由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并创编对应动作,再根据音乐进行分段表演。

  ——那这道菜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你们可以怎样打鸡蛋呢?

  ——还可以怎样打鸡蛋?

  ——听,打鸡蛋的声音多么美妙。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一下打鸡蛋的音乐节奏吧!

  ——我请一位小厨师到前面来跟着音乐节奏来表现打鸡蛋的样子吧!

  ——如果你能跟着音乐节奏打蛋,才会把鸡蛋打的更均匀。

  ——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把鸡蛋搅拌起来吧。

  ——鸡蛋打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干什么?

  ——你们是怎样切葱的?

  ——你觉得还可以怎样切葱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切葱的快乐吧。

  ——听一听,有什么变化吗?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一下切葱的音乐节奏吧!

  ——我请一位小厨师到前面来跟着音乐节奏来表现切葱的动作吧!

  ——我看到他是跟着音乐节奏一起切葱的,相信他切出来的葱花味道会更浓更香的。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切葱花吧。

  ——葱花切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干什么呢?

  ——你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炒鸡蛋呢?

  ——还可以怎样炒?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炒鸡蛋的乐趣吧。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一下炒菜的音乐节奏吧!

  ——我请一位小厨师到前面跟着音乐节奏来表现炒鸡蛋的动作吧!

  ——你在炒鸡蛋时是完全跟着音乐节奏一起的真棒!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鸡蛋翻炒起来吧。

  ——鸡蛋炒熟了,我们要做什么呢?(端盘上菜)

  ——你会怎样把菜盛出来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盛菜的快乐节奏吧。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一下盛菜的音乐节奏吧!

  ——我请一位小厨师到前面跟着音乐节奏来表现盛菜的动作吧!

  ——盛菜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在你的脸上能不能看得到?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鸡蛋盛出来吧。

  2、播放完整炒鸡蛋的音乐。

  ——原来炒鸡蛋是件很容易又很开心的事情。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受一下炒鸡蛋的快乐过程吧。

  3、再次播放完整炒鸡蛋的音乐,幼儿通过动作进行表演。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来炒份鸡蛋吧。

  三、出示碗、筷子、砧板、刀、锅、铲子等厨房用具,幼儿分组自由尝试用厨房用具进行敲打,增加分组同伴倾听的环节。

  ——今天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厨房用具,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呢?

  ——用刀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切到手了。炒菜的锅也要拿稳喽。

  ——小厨师们,看!这些厨房用具现在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请你走到后面的桌子旁,选择一组你最喜欢的用具,然后找到和你拿一样用具的小厨师们坐在一起,敲一敲,玩一玩,听听这些用具能否发出和音乐一样好听的声音。

  1、(碗和筷子)(刀和砧板)(不锈钢材质的锅铲和锅)(木质和塑料材质的锅铲和盘子)分四组

  2、播放完整炒鸡蛋的音乐。

  ——嘘,小厨师们,炒鸡蛋的时间快要到喽!

  ——请你们把手中的用具当做一种打击乐器,仔细听,看指挥,我们来做一份炒鸡蛋吧。

  ——如果你们想把这道菜做的特别美味,需要我们每个人之间相互配合,比如打鸡蛋的时候,你们就专心的打鸡蛋,其他人来欣赏他们打鸡蛋的样子,当切葱花的时候,你们就认真的切,当炒鸡蛋的时候,你们就把鸡蛋翻炒起来,当盛菜的时候,你们就想着用什么动作把菜盛出来,只有四组配合起来,才能做出一盘香喷喷的炒鸡蛋。

  ——请你们拿起手中的乐器,跟着音乐节奏来炒鸡蛋吧。

  3、第三次播放完整炒鸡蛋的音乐。

  ——哇,好香啊!

  ——你们想用其他的乐器来演奏吗?请把你们手里的乐器放在小椅子上,再去选择一种不一样的乐器尝试一下吧!

  ——小厨师们,乐器准备好了吗?轻轻起立,厨房交响乐要开始演奏啦!

  4、第四次播放完整炒鸡蛋的音乐。

  ——你们马上都变成小演奏家啦。

  ——小厨师们,除了葱花可以炒鸡蛋,还可以用什么炒鸡蛋呢?

  5、第五次播放完整炒鸡蛋的音乐。

  ——原来炒鸡蛋有这么多的花样啊

  ——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请你们为他们做一份美味的炒鸡蛋吧。

  ——拿起你们手中的乐器,面向客人老师,选择一个舒服的地方站好,再给他们演奏一遍吧。

  四、经验拓展

  ——请你们拿好手中的乐器,让我们回去研究一下更好吃的菜吧!跟客人老师们说再见!

15、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听信号抢位子的游戏,提高自身动作的灵敏性以及速度和力量。

  2、想办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难,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

  二、导入,反应练习。

  以游戏“请你跟我做相反”的形式,导入活动。

  三、游戏:抢位子

  (一)幼儿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当听到口令和看到教师做交换位子的手势时,幼儿快速奔跑到指定地点,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当再次听到语言提示和看到交换位子的手势时,幼儿快速跑回指定地点,还原成一列横队。

  1、教师反复使用语言提示和交换位子的手势这两种信号,幼儿根据信号交换位子。(逐步加快信号的交替速度,使幼儿对两种信号的反应时间更短,奔跑的速度更快)

  2、用多种感官有效辨别各种信号。鼓励幼儿用眼睛看、耳朵听、并迅速反应。

  (1)教师喊口令一至两声、伸出两个手指等无效信号,有效信号仍是三,即当教师伸出三个手指或吹哨三声、喊“3”的数字时,幼儿必须快速反应奔跑至另一处排队。

  四、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每次换位后,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以便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师:现在我拿掉两张椅子,这次抢位子有一个要求,大家不仅要自己抢到位子坐下来,还要想办法让没有抢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不能让一个小朋友站着.

  2、尝试多名幼儿坐一张椅子。

  五、放松运动

  做放松操,幼儿互相捶背、拍拍肩。

16、中班音乐《郊游》详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打击乐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并发展节奏感。

  活动目标:

  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3、能够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难点: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图谱课件、歌曲《郊游》、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

  2、木鱼、摇铃、铃鼓按照幼儿人数各三分之一。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婷婷老师与你们一起玩一个音乐游戏,看谁能听着音乐正确的做出动作。(放《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问:刚才在歌曲里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提问后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 PPT 上,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字叫“郊游”,小朋友说一遍。(郊游)请问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师总结:对,就是出去玩。你们看(PPT2)图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 老师把这首歌曲带过来了,它的名字是——, 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唱一下吧。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谁能说出来?重点学习附点音符歌词(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的唱法。

  4、我们看(PPT4),这是一张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样)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 ABA 型。小朋友想一想,这张图谱与歌曲中的歌词会是怎样对应的呢?大家再来听一遍音乐。

  谁能说出这张图谱是怎样表达歌曲意思的?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看着这张图谱来唱歌?谁愿意上来指着图谱跟着音乐唱一下?

  5、小朋友看,这也是一张图谱(PPT4),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打出好听的节奏呢?小朋友说用什么打?怎样打?遇到这样的符号打不打?怎么办?

  听音乐,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脚一遍。

  问:你们在图谱上发现了什么(颜色不一样),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可不可以换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样打(绿色用手、红色用脚),跟着音乐打两遍。

  6、PPT6,根据你们刚才打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你们看一下这张图谱,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打节奏?怎样打?(尝试一遍)

  如果用乐器来打节奏,你们认为用什么比较合适?老师今天准备了木鱼、摇铃、铃鼓,你们认为它们分别可以代替我们的哪个动作?

  发乐器,跟着音乐打节奏(2-3 遍)

  7、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会打节奏,会唱歌不会?请轻轻的放下乐器,我们一起唱着歌区校园里玩吧。

  8、结束课堂。

  活动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

  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17、幼儿园中班歌曲《小鸟落落》音乐教学设计反思

  教材分析

  《小鸟落落》这首歌曲简短、活泼,唱起来轻松、明快。歌曲一开始,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欢迎小鸟落落,在歌曲的最后点明了“欢迎小鸟落落”的根本原因,因为“爱鸟爱在心窝”,展示了人们爱鸟、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是对幼儿进行爱鸟护鸟的好教材。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演唱时能表现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小鸟落落》音乐磁带;反映歌曲内容的图片。

  活动建议

  一、听音乐拍节奏,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

  播放音乐《小鸟落落》的旋律,请幼儿跟音乐拍节奏,熟悉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二、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用活泼、优美地声音范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小鸟最喜欢什么地方?它们为什么喜欢这儿?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重点学习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时的唱法。

  教师重点范唱第一、第二句歌词,提问:这两句歌词唱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结合拍手动作,范唱讲解两句歌词的不同之处:“小鸟”的后面有一个休止符,说明到这里不唱,要停顿一下所以不拍手,而唱到后面的“落落”有一根弧线将两个节奏连起来,说明唱的时候要连贯一点。

  3.幼儿学唱歌曲。

  分段学习歌曲,着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顿和连音的流畅。完整演唱歌曲一遍,鼓励幼儿做适当动作表演歌曲。

  四、完整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内容

  1.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请幼儿说一说这首歌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说出,我们要为小鸟提供优美的环境,还要关心爱护小鸟。

  2.请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重点表现小鸟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欣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护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很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再一次巩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快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基本上每一个幼儿都参与了,动作也非常漂亮。

18、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小闹钟大狂欢》教学设计反思

  课程目标

  1、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幼儿能创编时钟的不同造型。

  2、在游戏合作中体验音乐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课程准备

  魔法帽、魔法棒、《闹钟舞会》音乐、PPT

  课程过程

  1、魔术师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你们只知道我是曹老师,我还有一个你们不知道的身份,其实啊我是一个很神奇的魔法师。我全身都带有魔法啊,我能让魔法圈转起来,也能让它停下来。我能让它跑出去还能让它自己回来,看好喽(念咒语 滴答滴答)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我都能掌控,除了时间,我唯一做不到的就是不能让时间停止……你们看墙上的闹钟,它的指针正在一点一点前进,滴答滴答滴答……哎,小朋友们仔细听,小闹钟来了(闹钟进行曲完整2遍,老师随着音乐做时钟摆动的动作示范)

  2、游戏环节

  师:刚刚那首曲子叫“闹钟舞会”,那小闹钟在做什么呢?在动在跳舞。其实他们被魔法师唤醒之后,他们在就开始挑起了美丽的舞蹈,跳不动了怎么办?他们就上发条,结果跳着跳着就累趴下了。现在,我手里有跟魔法棒,把所有的小朋友变成小闹钟。然后被魔法师唤醒的小闹钟,要立马站起来,摆一个小闹种的造型,但是造型是不能乱动的哦。

  音乐起,游戏开始,幼儿摆出小造型。

  师:现在我要请所有小闹钟来到魔法师身边来,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继续睡觉。这次被唤醒的小闹钟,要摆一个小造型,还要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音乐起。游戏了开始。师:起床了!老师知道幼儿一起做动作。

  音乐停,小闹钟回到座位上去。

  3、启发幼儿进行思考,认识钟表,并进行游戏

  师:你们知道,闹钟里行走的都有谁吗?小闹钟里面摆动的指针。闹钟里摆动的指针都有谁?那我们来看看有谁?

  老师出示表的照片,小朋友们摆动做指针动作。

  师:小朋友们想一下,除了手可以摆动,身体还有哪些东方可以摆动?腿也是可以的呀,脚也是可以呀。音乐起来,小朋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进行摆动动作。

  音乐起,游戏开始,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

  师:小闹钟走不动的时候要拧发条,我邀请小朋友来跟我一起做游戏。老师做一个走不动的小闹钟,小朋友在背后做上发条的动作。

  师:除了拧发条,还有什么动作可以给小闹钟加油?摇头?指针摆动等等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做游戏,两个人商量下,谁做指针谁做上发条的,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发现新的加油动作,进行表扬。相互交换角色进行动作游戏。

  4、对动作进行细化,可以用手指,可以用手臂,可以用腿,可以用脚扮演指针摆动。

  师:魔法师唤醒哪个闹钟,听好魔法师的指挥,我说变手指闹钟就变手指闹钟,我说变手臂闹钟就变手臂闹钟等,还有腿部闹钟,还有脚步闹钟。

  结束游戏:做一边完整的音乐游戏,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结束语:跟魔法师完了这么久,发现时间过得很快,时间过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要珍惜时间。

  课程反思

  在本次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闹钟大狂欢》中,我选择的这首《闹钟舞会》轻快、有趣,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培养了幼儿倾听、辨识、表现音乐的兴趣,还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环节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情境引入音乐游戏,用“魔法”将幼儿变成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闹钟”。我放手让幼儿自己大胆去思考讨论尝试,去说、去做,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幼儿容易接受。“小闹钟”的动作也跟音乐结合的很好,我变身为“魔法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使原本抽象的音乐跃然纸上,更加吸引幼儿,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19、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律动《木偶畅想曲》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本次活动教育价值旨在:幼儿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的相结合进行韵律活动;激发幼儿音乐联想;音乐审美体验;创造能力规则意思训练。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结构,初步能有规律的做拍手、长鼻子、驴耳朵等动作。

  2.借助舞蹈动作、图片等的提示,感知 A 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3.感受音乐律动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结构,能有规律的听音乐做动作。难点:感知 A 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活动准备

  1.《木偶奇遇记》已知故事经验

  2.音乐《T'es pas cap pinocchio》选段

  3.教师自制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音乐律动。

  二、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听过木偶奇遇的的故事吗?里面的小木偶因为说谎结果怎么样了?

  幼儿:小木偶人说谎长出了长鼻子。

  2.教师:谁来用动作做一做长鼻子的动作?驴耳朵可以怎样做? 幼儿动作示范

  3.教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关于小木偶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评析:幼儿对语言活动《木偶奇遇记》很感兴趣,导入环节采用了故事回忆导入,幼儿自主回忆内容,回忆对故事情节,对于木偶说谎变长鼻子驴耳朵记忆较深刻并用动作表现的形式,让幼儿的思维更具体形象性,巩固认知, 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个环节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三、教师表演,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及节奏。

  1.教师:刚才音乐里面小木偶做了那些动作?这些动作代表发生了什么? 幼儿:“做了长鼻子,驴耳朵,砍木头的动作。”

  2.教师:小朋友们说到了...动作(教师出示图片)

  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到底怎样的,先做了什么动作在做了什么? 幼儿:“变出了长鼻子,驴耳朵然后去砍木头休息,变成了真的小男孩。”

  (难点:引导幼儿重点感知动作模型 abab 模式)

  4.教师完整表演,幼儿动作模仿带领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出示正确图谱。

  5.师生小结动作顺序

  (评析:整首音乐情节型旋律分明,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大多数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分别代入故事的情节当中,根据音乐或教师提示,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内容。重点在于幼儿能够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并能感知音乐 abab 的重复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语言提示幼儿故事内容与音乐融为一体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并在重复的音乐与动作表演中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重复的规律。)

  四、通过动作,图谱,感知音乐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尝试创新动作。

  1.教师:这一次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跟着音乐试一试来玩一玩小木偶变真孩子的游戏吧

  2.教师:(个别评价)有的小朋友特别棒已经学会了,有的小朋友还需努力,再来一次有信心比上一次玩的更好吗?

  3.教师:小朋友们都特别厉害,基本都会了,那现在要考考你们了,除了刚才学会的长鼻子驴耳朵的动作还有不一样的吗?(请幼儿上前动作创新示范,并请其余幼儿模仿)

  幼儿:兔子耳朵 大象鼻子 小狗耳朵 猪鼻子..... 4.教师:现在用你自己喜欢的动作来玩一次吧。

  (评析:这个环节是对本班幼儿将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内容相结合以及听力分辨并作出相应动作模仿的一个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以上环节得到的已有经验,进行模仿表演。教师根据幼儿已知顺序,用语言提示或图谱等方法加以巩固幼儿对于音乐固定模式的理解记忆。并启发幼儿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五、教师引导幼儿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规则讲述:现在请一个旁边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当ye 的时候石头剪刀布,输了的当小天使帮助赢了的小木偶变成真孩子 怎么帮助轻轻的摸摸赢了的小木偶的脑袋。一样的小朋友就握握手。(教师示范)

  2.幼儿游戏 2—3 次

  (评析:幼儿加入游戏环节后,幼儿的角色代入感增强,对于音乐韵律游戏充满了喜爱。在情节音乐背景下,游戏中加入了规则,幼儿不仅在音乐韵律活动中得感知音乐大胆表现,还在音乐游戏潜移默化遵守游戏规则,这种方式的游戏能到达很好的视、听、动统合训练效果)

  六、放松

  1.今天我们有的小朋友当了小天使帮助了小木偶变成了真的小朋友,乐于助人,还有的小朋友虽然当得小木偶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天使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每一个小朋友都很棒哦,现在我们听音乐轻轻地休息休息吧。

  活动总结

  对于 4 岁左右的幼儿来说,参与音乐活动,兴趣是首要的,因为这是促进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次活动情景导入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加入并持续参与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内容:

  1.活动采用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活动中幼儿听得专注、动得投入,气氛愉快。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音乐段落的分辨能力以及对于音乐的模式理解能力。要使幼儿对律动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同时对于音乐听觉以及对音乐的联想表达得到了提高。

  2.音乐趣味性强,环节循序渐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 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爱模仿、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让幼儿自己表达想法,不要拘束幼儿的想象空间,动静结合。

20、中班艺术活动《我的老师像妈妈》音乐教学设计

  通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幼儿理解歌词并知道老师像母亲一样爱孩子。让幼儿体验母亲和老师对孩子的爱。以下教案由小编整理分享,幼师教案编写学习就来!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孩子们歌曲的含义,知道老师像母亲一样爱孩子。

  2.我可以和老师一起用中文背诵孩子们的歌。

  3.体验母亲和老师对孩子的爱。

  4.让孩子们感受这首歌的快乐节奏、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喜欢唱歌和玩。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有游戏经验“孩子们真的很喜欢玩”。

  三、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出儿童歌曲

  1.指南:“为什么要说妈妈好?我妈妈在家为我们做什么?

  2.老师总结:妈妈帮宝宝穿衣服,喂宝宝吃饭,给宝宝讲故事,和宝宝玩游戏.

  问题:谁在幼儿园帮助婴儿穿衣服,喂养婴儿吃饭,向婴儿讲故事,与婴儿玩游戏?

  现在老师要读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是“我的老师就像母亲一样。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童歌曲《老师像妈妈》

  1.老师慢慢清晰地朗诵孩子们的歌

  2.通过提问帮助孩子理解孩子的歌曲 问:“小朋友在孩子们的歌中听到了什么?

  3.指导儿童阅读儿童歌曲

  老师和孩子一起玩

  指南:您喜欢老师吗?愿意亲吻(拥抱)老师吗?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然后让我们玩一个名为“孩子们真的很喜欢玩”的游戏。 (强调游戏规则)

  4.总结:如果您在幼儿园遇到任何困难,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我们。扩展活动:将教师融入幼儿游戏中,并与幼儿一起玩耍。

  附儿歌《我的老师像妈妈》

  我的老师像妈妈 像呀像妈妈

  小朋友们热爱他 热呀热爱他

  他教我们讲故事 写字画图画

  唱歌跳舞做游戏 笑呀笑哈哈

  爸爸妈妈放心吧 幼儿园就是我的家

  我的老师像妈妈 像呀像妈妈

  小朋友们热爱他 热呀热爱他

  他教我们讲故事 写字画图画

  唱歌跳舞做游戏 笑呀笑哈哈

  爸爸妈妈放心吧 幼儿园就是我的家

21、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我不想生气》教学设计

  本篇是幼儿园大班活动,沙包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器械,沙包较小方便携带,不受场地的限制我园的幼儿也非常喜欢,沙包的玩法也非常的多。在沙包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并将新的玩法分享给其他人。

  2、学会双脚夹包跳起前掷,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并将新的玩法分享给其他人。

  活动难点:学会双脚夹包跳起前掷,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大小沙包若干、拱形玩具两个、梯子两个、轮胎四个、小兔子头饰若干、大树道具、蚂蚁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小松鼠家玩吧,兔宝宝跟随兔妈妈一起入场。

  2、发现沙包。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看沙包是用什么做成的呀!(外面是布、里面有的是粮食有的是棉花)

  二、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

  1、幼儿探索

  小朋友们小松鼠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沙包,谁能帮老师想一想这些沙包都怎么样玩好不好?小朋友自由的探索沙包的玩法。

  教师小结:老师发现了小朋友们相出了这么多种沙包的玩法,你们真棒。沙包可以头顶着、背着、夹着跳等等

  2、朋友合作探索沙包的玩法

  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想的玩法都是自己玩的,下面小朋友们能不能想一想和你的小伙伴能怎样一起玩沙包那。

  教师小结:沙包可以两个小朋友夹着玩、相互扔着玩、丢沙包等

  三、学习双脚夹包跳起前掷

  1、老师这有一种沙包的新的玩法,双脚夹包跳起前掷。介绍动作要领:把沙包放在两脚之间,双腿弯曲向前跳,同时把沙包掷出去,两臂随之自然摆动。

  2、幼儿体验

  四、帮助小蚂蚁运粮食

  1、小蚂蚁背着粮食入场

  2、帮小蚂蚁运粮食,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先夹包走过独木桥,再背着沙包钻山洞,最后用双脚夹包跳起前掷的方法把粮食送回蚂蚁的家。同时还要躲避狐狸。

  3、幼儿游戏

  五、小结

  1、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2、放松活动

22、中班音乐教学设计《未来的车子》

  设计意图

  本学期的主题是《车轮轱辘辘》由车轮延伸到汽车更深层次的探究。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特征对汽车有着浓厚兴趣,但幼儿对于汽车和对环境的影响之间的联系并不了解,从而设计以下活动,预设问题“未来的车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起观察发现、深入了解现代车子的结构,创造制作自己设计的未来车

  子并从活动中感受探究的喜悦。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幼儿的奇思妙想,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起观察发现、交流经验,从动手活动中感受合作创造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知识:初步了解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

  2.能力:启发幼儿通过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并自主或合作完成设计出未来的车子。

  3.情感: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1.了解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2.知道从能源角度汽车可分为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氢气汽车。

  3.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对未来车子的设计有自己独特的想象。

  4.开动脑筋,自主或合作设计出未来的车子,通过描述和绘画的方式体现。

  5.通过合作及大胆想象,利用废旧物品创造出未来的车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收集未来车子相关资料,对其有一定了解。

  2.教具准备:①幼儿每人带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到幼儿园来。

  ②区域中投放各种废旧物品、胶水、双面胶、绳子。

  活动过程

  一、参观汽车博览会,引起幼儿对汽车的兴趣(3 分钟)

  (利用幼儿带来的汽车,创造出一个汽车博览会现场) 幼儿带着问题参观汽车展:1.汽车外形有哪些部分组成?

  2.车子都有几个轮子?

  教师将幼儿带到汽车博览会,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了解汽车的主要结构。

  二、谈论汽车的主要外形及性能(3 分钟) 师:汽车外形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举手回答)

  师:车子都有哪些功能?

  (幼儿举手回答)

  三、未来车设计图(4 分钟)

  师:小朋友们对汽车已经非常了解,现在请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辆未来车子的制作。

  师:请小朋友推荐一名绘画水平较高的幼儿当组长,每个幼儿都可说出设计汽车的想法,由组长绘画,和小朋友一起完成未来车子设计图。

  四 、 变 废 为 宝 (12 分 钟 ) 1.设计图做好,请幼儿将设想的车子寻找材料制作出来

  师:未来的车子第一课时,我们讲到汽车环保,小朋友们,我们可以用什么废旧材料做车子呢?

  (请幼儿讨论) 2.动手制作未来车子

  师:请幼儿在班级区域中寻找各种废旧材料,根据画好的设计图,合作动

  手制作出未来车子。

  (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协助) 五、汇报交流(3 分钟)

  请小朋友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并向大家描述你们设计的未来车子的功能。

  六、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完成的未来车子非常好,认真参与活动并且敢于大胆创新,在合作过程中幼儿的配合度也很高,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七活动延伸

  通过今天动手制作未来车子活动,回家以此活动为话题与爸妈分享交流,可探讨出更好的制作方法。

  活动总结

  幼儿的尝试与发现: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珍惜资源。

23、中班社会《我是环保小卫士》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随着垃圾分类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孩子们从乱扔垃圾到能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直到现在要进行垃圾分类,孩子们在垃圾分类这方面还比较迷茫, 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会分辨垃圾的

  种类,并尝试垃圾分类,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会分辨垃圾的种类,并尝试垃圾分类;

  2、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认识垃圾分类标志,会辨别垃圾的种类,并尝试垃圾分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环卫工人服装、四个分类垃圾箱、四类实物垃圾、四类纸质贴图垃圾箱(分类)、植物贴纸若干。

  学具准备:不同种类垃圾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导入主题

  1、(实物垃圾布置场景,教师扮演环卫工人)

  教:“哎呀!是谁又乱扔垃圾呀?把我们的环境变得这么脏!”(初次分类:有的幼儿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2、教:“谢谢小鹏友们把我们的环境变干净了。”

  3、教:“你们知道吗?每天我们的家里都会产生许多许多的垃圾,主要有废纸类(纸、卫生纸、纸箱)、塑料类(瓶子)、金属类(废铁)、玻璃类(玻璃酒瓶)、剩饭、骨头、有害垃圾(电池)等等……”

  4、教:“这么多的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呢?”(“扔进垃圾桶里”“分类扔进垃圾桶里”)

  (二)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1、教:“我就听说中十一班小朋友最棒了!不分类大量的土地会被垃圾占领,水和空气都会受到污染,地球会变成一个垃圾场,如果能被我们很好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哦!那我们快去看一看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呢?”

  2、出示 ppt 引导幼儿观看 ppt 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志。

  3、教:“我的垃圾站一共分了几类呢?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呢?”

  (蓝→可回收垃圾、绿→厨余垃圾、红→有害垃圾、黑→其他垃圾)

  (三)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意义和垃圾的种类

  1、教:“你们觉得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呢?”

  —教:“你们说的真好,但是有一点点不完整,我们来请教一下你们的王老师吧!”→播放视频小结“可回收垃圾”的意义和种类。

  2、教:“什么是厨余垃圾呢?”

  —教:“有请王老师帮我们小结一下吧!”

  →播放 ppt 视频小结“厨余垃圾”的意义和种类。

  1、教:“什么是有害垃圾呢?”

  —教:“说得真好,我们来看一看有害垃圾有哪些?”

  →播放 ppt 视频小结“有害垃圾”的意义和种类。2、教:“最后一个其他垃圾是什么呀?”

  —教:“我们一起来问问你们的王老师吧!”

  —引导幼儿互动说:“王老师其他垃圾是什么呀?(有哪些呀?)”

  →播放 ppt 视频小结“其他垃圾”的意义和种类。

  (四)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

  1、教师示范垃圾分类

  教:“原来垃圾们也有自己的家呀!那我们刚才扔的垃圾他们都回自己家了么?我们来看一看。”(取出活动最开始的垃圾引导幼儿再次分类)

  2、教:“呀!是谁给我们椅子旁边扔了垃圾?那么请我们的环保小卫士们帮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吧!但是呀,你得想一想你捡到的是什么种类的垃圾? 应该把它送进哪个垃圾桶里呢?”

  3、引导幼儿将垃圾卡片分类送进“四个纸质贴图垃圾桶里”。

  4、教师带领幼儿检查、纠错。

  (五)活动结束

  小结:谢谢中十一班的环保小卫士们帮助我把我们的环境变干净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枚环保勋章。

  在生活中有些地方只有两个垃圾桶,我们则可以把可回收的放在一起,“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些不可回收的放在一起哦!让我们把他们送去“垃圾处理中心”吧!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教师视频帮助讲解和图标巩固的形式设计了这节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积极的帮助“环卫工人” 将所有的垃圾都分类扔进了垃圾桶里面。这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本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少部分的幼儿仍会对垃圾分类进行混淆为此,在课后的延伸活动中和环境布置中要加强垃圾

  分类的模块,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

24、中班艺术活动《快乐演奏家》音乐教学设计

  这节课主要让小朋友认识打击乐器并体验不同乐器的敲击声音,通过活动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对节奏乐兴趣。

  3.知道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选择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不同材料进行打击乐器制作。

  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

  1、各种纸盒、橡皮筋、各种瓶盖、各种饮料盒子、种子、瓶子、石子、各种种子、纸片、木块、沙等。

  2、节奏卡若干、PPT课件。

  四、环境创设

  各种打击乐器:碰铃、串铃、铃鼓、三角铁、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沙球等。

  五、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一)认识打击乐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宝贝,大家想不想看看?

  2.这里面有什么?我们来看一看(一一出示打击乐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3.我们的这些宝贝是一个大家族,他们的名字叫做打击乐器,他们可以用来演奏打击乐或者打节奏。

  (二)学习使用方法

  1.每个小朋友上来,选你喜欢的乐器。

  2.自己试一试,听听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3.听老师打几段节奏,小朋友用你们的小乐器来模仿一下。

  (三)尝试分类

  1.我们听过了自己的小乐器发出的声音,请你们来说说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教师总结:叮叮、笃笃、沙沙等)

  2.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乐器声音排成小组。(教师指导)

  3.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试试,分别来给我们的歌打打节奏,还记得我们的节拍符号吗?

  (播放乐曲,让幼儿分组打节奏,分别对各种乐音有感性认识。)

  (四)制作打击乐器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3、提高多种节奏表现形式让先做好的幼儿进行练习。

  4、讨论活动:

  a、 介绍自己做的打击乐器

  b、 引导幼儿说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五)游戏:我们来做演奏家

  1、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2、相交换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25、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游戏《包饺子》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喜洋洋》的音乐,能根据三段体音乐的变化按乐句、乐段交替变换动作。

  2.迁移对包饺子的生活经验,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饺子翻腾的状态。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7.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包饺子的相关经验。

  2.《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谁知道包饺子需要哪些材料?饺子怎么包呢?

  师:你们知道饺子皮怎么做呢?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师:饺子皮擀好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怎么包饺子呢?

  二、与配课教师合作表演音乐游戏,初步理解音乐ABA三段。

  第一段:表现擀饺皮,饺子皮变大。

  第二段:表现放饺子馅,捏饺子。

  第三段:表现饺子沉到锅底,再慢慢浮上来,然后不停地翻滚,最后被冷水浇过后立即即不动。

  三、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动作。

  师:谁是饺子,谁是大厨师?

  教师:大厨师是怎么包饺子的? 饺子包好后,要干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表现饺子翻腾的状态)

  四、幼儿完整合作玩游戏,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

  A段:幼儿甲听音乐合拍地在幼儿乙身上做擀饺子皮动作,幼儿乙配合做饺皮变大的动作。

  B段:幼儿甲做包饺子的动作,放馅,捏,幼儿乙做一个大饺子皮逐步变小的动作,表现被包成饺子了。

  A段:下饺子,幼儿乙表现饺子在锅中沉,浮,翻腾,煮熟。结束处:幼儿甲做往锅里泼冷水动作,幼儿乙做造型。

  幼儿甲、幼儿乙相互交换位置与角色,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中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通过包饺子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下面谈谈活动后的一些想法:

  1.活动中孩子积极参与,喜欢表现。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中情绪高涨。

  2.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由孩子们的听而引出表演,而不是生硬地该怎么表演,该怎么做动作。每一环节,我都是由听音乐引出,根据孩子们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表演,令我高兴的是孩子们的理解都是比较正确的。

26、中班音乐教案《郊游》主题教学设计反思

  《郊游》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打击乐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并发展节奏感。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

  活动目标:

  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3、能够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难点: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图谱课件、歌曲《郊游》、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

  2、木鱼、摇铃、铃鼓按照幼儿人数各三分之一。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婷婷老师与你们一起玩一个音乐游戏,看谁能听着音乐正确的做出动作。(放《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问:刚才在歌曲里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提问后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 PPT 上,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字叫“郊游”,小朋友说一遍。(郊游)请问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师总结:对,就是出去玩。你们看(PPT2)图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 老师把这首歌曲带过来了,它的名字是——, 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唱一下吧。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谁能说出来?重点学习附点音符歌词(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的唱法。

  4、我们看(PPT4),这是一张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样)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 ABA 型。小朋友想一想,这张图谱与歌曲中的歌词会是怎样对应的呢?大家再来听一遍音乐。

  谁能说出这张图谱是怎样表达歌曲意思的?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看着这张图谱来唱歌?谁愿意上来指着图谱跟着音乐唱一下?

  5、小朋友看,这也是一张图谱(PPT4),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打出好听的节奏呢?小朋友说用什么打?怎样打?遇到这样的符号打不打?怎么办?

  听音乐,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脚一遍。

  问:你们在图谱上发现了什么(颜色不一样),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可不可以换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样打(绿色用手、红色用脚),跟着音乐打两遍。

  6、PPT6,根据你们刚才打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你们看一下这张图谱,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打节奏?怎样打?(尝试一遍)

  如果用乐器来打节奏,你们认为用什么比较合适?老师今天准备了木鱼、摇铃、铃鼓,你们认为它们分别可以代替我们的哪个动作?

  发乐器,跟着音乐打节奏(2-3 遍)

  7、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会打节奏,会唱歌不会?请轻轻的放下乐器,我们一起唱着歌区校园里玩吧。

  8、结束课堂。

  活动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27、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我们是中班小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学习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声表达升中班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通过谈话,知道自己由小班升为中班,有了更多的本领,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课件准备:《我们是中班小朋友》图谱、歌曲音频、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

  说说自己升到中班的心情,学到了那些新的本领。

  2.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旋律,熟悉歌曲内容。

  ★幼儿欣赏歌曲。

  ★提问: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重复范唱,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出示《我们是中班小朋友》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引导幼观儿察图谱的内容,进一步熟悉和理解歌词的内容。

  ★播放歌曲伴奏,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4.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适时撤下图谱,通过空指和参与式范唱,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

  5.播放歌曲伴奏,幼儿齐唱。

  ★鼓励幼儿边唱边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大胆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熟悉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自己会做的事情将后半段歌词进行改编,如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改编为“我们爱劳动,我们爱游戏”等。

  家园共育:请家长欣赏幼儿演唱,通过亲子间互动,让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反思: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8、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雨沙沙》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中班的幼儿喜欢倾听自然界中各种好听的声音,比如风声、雨声、水声等。他们也喜欢唱唱跳跳,渴望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同时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和欣赏潜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倾听,歌唱,律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更好的去欣赏、体验音乐,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大致内容,知道种子发芽离不开雨水的道理。

  2.能力目标:能活泼,亲切的演唱儿歌,用动作大胆地表现“沙沙沙”、“在说话”、“真甜”、“发芽”等歌曲内容。

  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加入简单动作。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创编并演唱。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课件、小雨滴手指偶、小雨、种子头饰各五个,儿歌图谱,音频等。

  2.经验准备:幼儿倾听过下雨的声音,见过种子发出来的小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趣味性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雨滴手指偶导入,吸引幼儿注意力。

  2.初步欣赏音乐,仔细倾听儿歌内容。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跟图谱学唱歌曲。

  1.展示图谱,幼儿熟悉。

  2.教师带领幼儿跟着图谱学唱。

  (二)加入简单动作进行演唱。

  1.幼儿跟老师共同演唱。

  2.幼儿在座位上跟老师学做动作。

  (三)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编。

  1.引导幼儿创编新动作。

  2.加入新动作,共同演唱。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趣味性结尾。

  鼓励幼儿活动后练习歌曲,创新动作。探索一下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下

  次活动一起演奏。

  活动延伸:1.回到家后,把儿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加入乐器和新的动

  作。

  2.可以在自然区,种下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附儿歌《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发芽

  中班音乐活动《小雨沙沙》活动微反思

  《小雨沙沙》这首儿歌选材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符合中班幼儿语言表达的规律和特点。本次活动。既可以让孩子知道种子生长离不开雨水的道理,又启发他们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及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由于歌词内容简单,不适合作为单独的歌唱活动来组织,因此又大活动组织过程中加入了韵律动作,可以说,本次活动是将歌唱与韵律相结合的综合性音乐活动。活动过程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去体验和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1.活动中应添加下小雨以及种子发芽的动画视频,更生动形象的为幼儿展示自然界中的场景。2.活动中,应给幼儿提供更多表达和创编的机会。3.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应加入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29、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猴子》教学设计反思

  课程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体现风趣的歌曲情感;

  2.乐于在不断增强的游戏挑战中积极探究游戏玩法;

  3.在唱唱玩玩中,感受同伴合作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课程准备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香蕉道具,树

  课程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1.教师扮演猴妈妈带领幼儿进场。(两次)

  师:小猴子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森林里玩,出发吧

  2.教师跟音乐一起做律动

  师:找个喜欢的位置轻轻的坐下

  二、了解歌曲,简单学习游戏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刚才的动作

  师:小猴子, 刚刚妈妈做了什么动作?(一边提问,一边提示性的做动作)

  幼:扭一扭

  师:那你也来扭一扭,这个小猴子会扭腰,你们还会扭哪里

  我们一起来边唱边扭吧(音乐)非常棒,你的小屁股扭得真不错,想想还可以扭哪里( 第二遍音乐)

  嗯,刚刚我们扭了扭, 还做了什么动作呢? (跳一跳)

  对了,还跳一跳了,可以怎么跳,你来试试(嗯,好的),还可以怎么跳?(非常棒)那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再 来 一 次 跳 起 来(播放音乐第二遍)

  小猴子跳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会吧!

  2.再次切入情境,出示游戏道具小香蕉

  (再唱一次疑?)小猴子在找什么呀?(香蕉,桃子,玩具等)

  都有可能哦,我们一起找一找(对了,我们今天就要找香蕉)

  三、游戏互动,学唱歌曲

  1.讲清游戏规则

  可是香蕉都藏起来了,只有唱了魔咒才能打开来,这个魔咒就是(小猴子,扭一扭 扭一扭 找一找,小猴子跳一跳跳一跳找一找),

  那让我们大声唱出魔咒 (出示音乐)

  2.层层递进游戏难度

  游戏1:将香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树上(孩子能够单独拿到的地方)

  哇,太棒了,你们找到那么多香蕉呀,一起庆祝一下吧(播放音乐结尾)

  找到香蕉藏在小椅子下面的篮子里,

  游戏2:像香蕉放在比较高,孩子们不容易拿到,需要相互合作的地方

  师:在这片森林里还很多很多香蕉等着你们去找,(暗示动作 指边上香蕉)赶紧唱魔咒吧(出示音乐)

  师:找到了么?(3孩子们庆祝)

  谁,你这个香蕉哪里发现的呀?你是怎么拿的。做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原来相互帮助,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为你们的团结友爱庆祝一下(完整音乐

  游戏3:与客人老师互动

  师:刚刚我们唱的好听的歌曲叫《小猴子》, 。瞧,森林里还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他们也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香蕉,只要你把好听的歌曲唱给他们听,就会得到香蕉,行动吧(一边走一边提醒 要大声一点哦,要做动作哦)多放几次完整音乐)

  3.游戏结束,回教室

  师:获得礼物,到妈妈身边来哦!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30、幼儿园中班音乐《我们都是乖宝宝》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淘气包和乖宝宝的各种表现,知道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

  2.能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演唱并尝试创编歌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3.乐于向乖宝宝学习,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绘本《青蛙镜子》。

  2.物质准备:图谱、青蛙镜子、ppt《青蛙镜子》。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创设情境。

  师:宝贝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看了绘本《青蛙镜子》,里面有谁呢?淘淘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呢?

  二、结合绘本,学唱歌曲。

  师:淘淘怎么不听话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吃饭挑食,乱涂乱画、到处乱扔玩具。

  师:宝贝们,让我们跟上节奏说一说。

  师:哎呀,淘淘可真调皮、不听话,真是个淘气包!(出示淘气包图谱),有个淘气包呀,从不遵守规则(出示图谱)。为什么用XX来表示呢?

  师:这个呀我们就一起说:我是个淘气包!(图谱)

  师:宝贝们,现在我们把歌曲完整地唱出来。

  师:淘淘真不听话,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三、联系生活,创编歌词。

  师:淘淘可真调皮呀,它进入了魔法镜子,来到了青蛙世界,(出示图片)他发现青蛙世界乱糟糟的,太可怕了,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淘淘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对呀,它想回家、想妈妈。

  1.谈话讨论。

  师:咦!镜子发光了,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家,现在的淘淘是一个怎样的宝贝呢?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可以叫什么呢?(乖宝宝)有个乖宝宝呀,牢牢记住规则。为什么我要给他大拇哥呢?对呀,它很听话,把规则牢牢地记在心里,所以我们要它大拇哥。

  2.自主绘画。

  师:那乖宝宝会做哪些事情呢?今天呀,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纸和笔,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把乖宝宝做的事情画一画。

  3.自由分组演唱。

  师:画好的一组把图片贴在纸板上,把乖宝宝做的事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

  师:请宝贝们用刚刚的节奏唱进歌里。

  4.展示演唱。

  师:哪一组宝贝愿意到前面来唱一唱?

  师:乖宝宝会乖乖吃饭、好好上课……让我们一起说:我们都是乖宝宝。(图谱)

  四、角色表演,升华情感。

  1.幼儿完整演唱。

  师:刚刚我们唱了几段?(第一段唱了淘气包,第二段唱了乖宝宝)没错,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淘气包和乖宝宝》,现在呀,我们要把他们连起来唱一遍,连起来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师:这次顾老师声音小一点,你们的声音大一点,我要听到每个宝贝好听的声音。

  2.速度区分。

  师:宝贝们唱得声音真响亮!现在我们要再来唱一遍,这次唱的淘气包和乖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听好了。

  师:刚刚我们唱的淘气包和乖宝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用快快的速度唱淘气包?为什么要用慢慢的速度唱乖宝宝呢?

  3.分组表演。

  师:今天呀,神奇的青蛙镜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当淘气包的宝贝站到镜子的这边,想当乖宝宝的宝贝站到镜子的这边。

  师:现在我们来交换角色,这一次你们来当淘气包,我们来当乖宝宝。

  师:你们表演得可真棒!给自己鼓鼓掌吧!宝贝们,在家里、在幼儿园里我们都要争当乖宝宝哦!现在让我们带着刚刚创编的歌曲到教室里再去唱一唱!

31、幼儿园中班音乐《毛毛虫啃苹果》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

  2、若干个苹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毛毛虫)。

  2、毛毛虫有可能在吃什么呢?(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毛毛虫到底在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播放PPT)

  4、哇,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啃苹果的?(播放音效)

  二、毛毛虫啃苹果

  (一)感知游戏学唱歌曲

  1、毛毛虫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它会啃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欣赏歌曲)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

  3、毛毛虫它啃了小小的、大大的、红红的和绿绿的苹果,那它是怎么啃的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完整欣赏歌曲)

  4、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小苹果:○ ○○○○

  大苹果:○ ○○○○

  红苹果:○○○○ ○——

  绿苹果:○○○○ ○——

  5、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快乐地歌唱)。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三、毛毛虫变蝴蝶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用身体动作模仿苹果被啃的状态时,有些节奏韵律没有表现出来。歌曲中说唱部分与节奏部分孩子们掌握不好,常常把说唱省略或是跟不上节奏。我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让孩子学习节奏部分,时间不够,孩子们还未完全掌握就开始学唱歌曲,导致这一部分的混乱。

  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就是一个有趣生动的素材,我们可以按照幼儿的年龄去改编,抓不同的重难点,让不同年段的孩子都能分享和游戏,乐在其中。

32、中班音乐《在农场里》教学设计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创造精神和能力的机会。幼儿园音乐教案怎么写?一起来看看这篇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孩子都是农牧民的孩子,家里都有动物孩子们也基本上听见过他们的叫声。《纲要 》中指出幼儿教育要本土化,利用当地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更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我选择了这个中班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育幼儿学会领唱和齐唱方法演唱歌曲。

  难点:教育幼儿创编新歌词。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能用汉语表达歌曲。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奖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幼儿与小动物的距离。首先在创编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农场里还有那些动物朋友没有来,我们把他们也请到《在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本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指着图片分别领唱。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

  此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虽然我纠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这也许是我班幼儿语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儿一起上课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个别辅导一下,那几个幼儿一定能改过来的。不过我觉得整个活动效果还好。

33、中班音乐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意图

  元旦演出中,本班幼儿排练了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故事内容是孩子们熟悉的教育题材。四岁左右幼儿逐渐进入

  “形象期”,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再现和表演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表情、动作和场面,表演时又在不断求新与创造。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鲜明有特点的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集体教育活动,每个环节中都有表达不同情绪的钢琴音乐伴奏,通过故事表演的辅助的新形势引导幼儿学习

  歌曲,激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现。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深入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并学会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2.引导幼儿做事情要不怕困难、多动脑筋。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音乐游戏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学会歌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蝌蚪、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鄂鱼、青蛙妈妈、头饰各一个、钢琴伴奏

  2.经验准备:幼儿演过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1.以故事背景叙述引入主题。

  教师创设情境,(钢琴伴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我是青蛙妈妈生下的小宝宝,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我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我游啊游,转啊转,妈妈,妈妈在哪儿呢?于是我唱着歌找妈妈去了。

  (1)教师示范表演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一遍)

  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妈妈,妈妈在哪里?”你们帮我一起喊妈妈好

  吗?“妈妈,妈妈在哪里?”(幼儿跟老师复述)妈妈没有听见我的声音,于是我又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二遍)

  (2)教师:妈妈在哪儿呢?我找了一天又一天,你们瞧,我的后腿长出来了,我要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三遍)

  (3)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你们再帮我喊喊妈妈好吗?“妈妈‘妈妈在哪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瞧,我的前腿也长出来了,我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四遍)

  (4)教师:妈妈还是听不到我的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你们跟我一起唱歌找妈妈好吗?(钢琴伴奏歌曲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尝试唱)

  2.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

  (1)教师:妈妈在哪儿呢,会不会在池塘里呢?来,我们一起游到池塘里找妈妈吧,让妈妈听到我们的歌声。请幼儿扮演小蝌蚪,在教师带领下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幼儿一起唱)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老师带小蝌蚪上前问:您好!“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客人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鸭子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长着两只大眼睛,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钢琴伴奏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 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鲤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白白的肚皮,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 大大的嘴巴,叫起来‘呱呱呱’你们到别的地方找找吧。”

  (4)(钢琴伴奏紧张、急促的音乐)鄂鱼出现,小蝌蚪游回家(坐回小椅子),听《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音乐(抒情版)边休息边等待危险过去。

  3.小蝌蚪鼓起勇气,再次找妈妈。

  (1)师:小蝌蚪们,鄂鱼走了,你们害怕吗?你们累吗?可妈妈还没找到, 如果再去找妈妈,我们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你们还要不要找妈妈呢? 我们的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回忆青蛙妈妈的样子)

  (2)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继续找妈妈。音乐结束,青蛙出现。(配课教师扮)青蛙: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妈妈!

  (3)教师带领“小蝌蚪们”观察青蛙,对照妈妈的特点(大眼睛、大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叫起来“呱呱呱”)确认是妈妈后一起叫“妈妈”。 4.结束部分:

  (1)青蛙妈妈赞扬小蝌蚪们不畏重重困难,动脑筋终于找到了妈妈。

  青蛙妈妈:孩子们,你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能够不怕困难、还能够动脑筋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唱首歌庆祝一下吧!青蛙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唱歌跳舞。(钢琴伴奏、教师幼儿一起唱歌曲)

  (2)教师:小蝌蚪们,我们经历了各种困难终于找到了妈妈,可是我们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一点都不一样呢?青蛙妈妈:等你们在长大一点就和妈妈一样啦!教师:哦,好神奇呀!期盼我们快些长大吧!现在我们赶快去探索一下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吧!

  活动延伸:

  1.表演区投放故事情节中的头饰,供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后续引导幼儿进行讲故事、故事创编等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节音乐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设计本节音乐活动之前,我在考虑他们希望怎样唱歌,对幼儿来说,反反复复教唱我认为太枯燥,备课时,我对教师示范唱、幼儿学唱做了调整和修改, 以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富有兴趣地多次听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倾听歌 曲、学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中,我发现欲设的目标能较好地达成,而且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这一节活动,我总结了一下经验: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 我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

  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34、获奖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小老鼠与泡泡糖》

  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它是一节中班韵律活动,音乐旋律活泼轻快, 形象突出,包含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准备。详细教案怎么写?免费给大家分享,欢迎阅读!

  设计意图

  音乐会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我将故事情节赋予音乐让幼儿感受、模仿、探索来表现音乐。在活动中不但学会听辨不同旋律、感受不同节奏,更让幼儿在活动中夸张、大胆的进行表现。同时鼓励幼儿勇于探索,将韵律游戏与表演融为一体,自信的展示自己,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能听辨 A、B 段的音乐,感受不同节奏。

  2.能合节拍地用各种动作进行表演。

  3.愿意大胆表现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认真倾听音乐,能听辨 A、B 段的音乐,感受不同节奏。难点:能合节拍地用各种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光盘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边听音乐《动物模仿操》边模仿小动物走路,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教师:我们开着小火车要出发到动物王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欣赏

  请幼儿倾听 A 段音乐,欣赏教师表演,感受 A 段音乐旋律。

  三、模仿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教师边说儿歌边模仿小老鼠玩耍的动作,让幼儿猜测, 请小朋友模仿小老鼠玩耍的动作,并能按照节拍模仿小老鼠走路。

  教师:谁愿意来学一学这只小老鼠啊?(教师哼唱音乐)

  2.出示图谱,感受节拍,模仿小老鼠做动作

  感受老鼠心情,按照图谱的节拍做小老鼠走、玩耍的动作,根据节奏用身体的各部位打节拍。如:拍手、拍肩膀等。

  3.听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调皮的小老鼠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学一学。

  四、再次欣赏

  播放 B 段音乐,教师表演,想象小老鼠摔跤的造型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教师:小老鼠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五、再次模仿

  1.播放 B 段音乐,模仿小老鼠脚粘到泡泡糖时拽泡泡糖及摔跤的造型,请小朋友模仿。

  2.出示图谱,感受节拍,模仿小老鼠做动作。

  按照图谱的节拍做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根据节奏打节拍。如:拍退、抬脚模仿走。

  3.听 B 段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教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帮助小老鼠拽泡泡糖吧!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

  要求结合 A、B 段音乐进行韵律表演,A 段音乐要结合节拍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B 段要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六、探索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教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七、活动结束。

  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

  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总结

  我本次展示的活动是《小老鼠和泡泡糖》,它是一节中班韵律活动,音乐旋律活泼轻快, 形象突出。韵律中小老鼠和泡泡糖都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都有吃过泡泡糖的经历,也对小老鼠的形象非常熟悉。在教具上我设计了图谱,制作图谱时我利用废旧材料,把 A、B 两段音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让幼儿感受小老鼠动作的节奏,节奏图谱浅显易懂,为孩子们感受节奏、理解节奏做好了铺垫。

  活动的环节、活动的递进性、活动的重点把握我都能基本掌握。在活动中虽然我自己 对音乐的把握的到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整个活动中,只见我在用语言动作领着孩 子们,而并没有看见孩子们领着我,说明我把让孩子们倾听音乐的习惯隐去了。韵律活动 重在音乐和动作,但是我关注到了动作,音乐这个元素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让孩子们 倾听着去表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

  发展。想来也是,不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去主动地学习。

35、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律动《五虾闹鲇》

  设计意图

  “五虾闹鲇”是荆州的一种民间彩灯舞蹈,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五虾闹鲇”表演时,锣鼓喧天,虾子满场欢蹦乱跳,鲇鱼在群虾中遨游腾跃,非常热闹。“虾子灯”由两人舞动,“鲇鱼灯” 由一人舞动,五虾一鲇共 11 人表演,极具浓郁的水乡气息和荆楚地方特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荆楚艺术特色,我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计了一节音乐游戏“五虾闹鲇”,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孩子们对家乡民俗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了解“虾子灯”、“鲇鱼灯”的动作特色,感受民俗艺术的魅力。

  2、在尝试模仿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民俗艺术的特色,并能大胆表现。

  3、萌发对民俗表演喜爱之情和作为荆州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学会“虾子灯” :“顶花”、“边花”、“转花”;“鲇鱼灯”: “跃”、

  “游”、“摆”。的基本特色动作。在尝试模仿表演的过程中,能大胆表现展示鱼虾友好嬉戏、追逐逗闹的情景,反映了人们普天同庆,众生和谐共处的追求。

  活动准备

  《五虾闹鲇》音乐及视频、虾子灯 5 个、鲇鱼灯 1 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情景。

  1、说说常见的水里的动物有哪些?

  2、播放视频,观察鲇鱼和虾在水里的动作,并尝试模仿它们在水里的动作。

  二、欣赏舞蹈《五虾闹鲇》,了解动作特色,感受民俗艺术的魅力。

  1、观看视频,了解《五虾闹鲇》的由来和角色表演特点。

  2、再次欣赏舞蹈,感受“虾子灯”、“鲇鱼灯”嬉戏的表演特点。

  三、请出助教现场表演《五虾闹鲇》的动作片段,探索“鲇鱼灯”、“虾子灯”的动作特点。

  “虾子灯”特色动作:“顶花”、“边花”、 “转花”。

  “鲇鱼灯”特色动作:“跃”、“游”、“摆”。

  四、尝试模仿《五虾闹鲇》舞蹈片段,体验表演的乐趣和成功感。1、幼儿分角色学习表演。

  2、分组欣赏幼儿表演,请助教点评。

  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文化遗产,体会民间艺术文化,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色文化的同时丰富了课外生活,还能增进他们对家

  乡挚诚热爱,可谓一举多得。

36、中班艺术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音乐教学设计

  这节音乐课是属于中班小朋友的,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从小班升中班的成长快乐,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如果您是刚踏入幼师行业的教师,如果您正需要学习教案的编写,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帮到您。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声表达升中班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自己从小班升中班,体验成长的快乐。

  2.物质准备:自制《我是中班小朋友》的图谱。

  3.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一)律动《郊游》入室。

  师:小朋友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我们中班的教室吧。(律动入室)

  (二)练声《大猫小猫》。

  师:在小班时小朋友们都学过了歌曲《大猫小猫》。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大猫小猫》。

  (三)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完整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谱。

  (1)师:刚才的歌曲里唱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2)师:哦,小鸟那小鸟在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师:对了,小鸟在喳喳叫。接下来又有谁?(个别幼儿回答)

  (4)师:说对了,是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表情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5)师:太阳公公在咪咪笑。最后还有谁?表情是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6)师:最后是小朋友,他很高兴,那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7)师:原来呀是开学了,小朋友很高兴的去幼儿园。小鸟喳喳叫,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多高兴,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3.教师完整念一遍歌词。

  (1)师:现在老师来念一遍歌词,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歌词里是不是和刚才小朋友们说的一样。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念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四)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师:现在老师来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五)幼儿学习歌曲。下我们来分组演唱歌曲,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一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接下去唱后面一句。

  (1)幼儿分组接唱。

  (2)师: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接下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和刚才一样的演唱方法。

  4.请个别幼儿演唱。

  (1)师:刚才小朋友都唱的很棒,现在我请坐的最好看的小朋友来唱这首歌。(个别幼儿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5.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遍。

  师:小朋友都唱的很好听,接下来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再一起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

  (六)律动出室《我是中班小朋友》出教室。师:小朋友们都会唱《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唱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37、教学设计中班音乐领域教案反思《龟兔赛跑》

  教学分析:

  乌龟和兔子这两个音乐片段选自史真荣创作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这是一个儿童自小就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童话故事。表现兔子的音乐用单簧管演奏,音区较高,音色较明亮,节奏欢快,表现了兔子敏捷的动作和骄傲的神态。表现乌龟的音乐用大管演奏,音区较低,音色较暗,节奏较稳健,表现了乌龟动作缓慢、谦逊和蔼、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品格。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能够运用竖笛吹奏主题音乐,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并尝试创编新结尾。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及音乐想象能力。

  3.在学习中,注意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树立自信心,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7.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音色、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头饰。

  学生:查找作品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学生随着欢快的音乐扮演各种小动物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然后师生问好。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二、新课教学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们都听过了吧,谁能把这个故事描述一遍?

  (师)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听音乐童话《龟兔赛跑》,看看音乐家怎样用音乐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屏幕上出现音乐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的字样(电脑制作。)

  (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2.作品介绍。听同学讲作品简介,检查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作品简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边听边分析作品特点?作品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再播放动画片。

  (1)分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a.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b.提出问题,引出主奏乐器大管和单簧管。

  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件乐器。

  (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和“大管”图片):一件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大管。

  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2)(师)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两个主题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乌龟和兔子的动作,分辨一下单簧管和大管的不同音色。好在下面的音乐故事中找到它们。

  4、完整的欣赏全曲。

  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喜洋洋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喜洋洋)

  师:原来是喜洋洋呀,小朋友你们喜欢喜洋洋吗?好问的喜洋洋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喜羊羊的奖品!(老师出示喜洋洋徽章)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喜洋洋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喜洋洋提出的问题吆!

  (1)、喜洋洋出现:既然乌龟和兔子之间发生了这样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当你听出兔子跑的音乐时可拍手表示,听到乌龟行走的音乐时可跺脚表示(初听全曲,边听边动)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完成了喜洋洋的第一个问题。让我们继续吧!

  (2)、喜洋洋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聪明的小朋友,故事听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如果你是兔子的朋友,你会怎么帮助它?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骄傲自大。

  (3)、喜洋洋出现:试想一下,下次比赛时会是什么结果?(生讲述各种可能)请你回去后编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5.分组表演。引导学生用别的方式表演《龟兔赛跑》。

  (学生自己组织,分绘画小组、表演小组来自由表现,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表演的能力。利用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利用他们认识音乐的规律有机地学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小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习乌龟踏踏实实的,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学习。好,让我们一起和小动物们和喜洋洋说再见! (学生在表演结束时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班有20个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有2个幼儿对于教学活动不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及时的给与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但是也要集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题材的运用。本课是欣赏课,我选用“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评价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本节课的教学以“探究”为核心,力求使每位学生都亲历探究的全过程,把自主探究权还给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即兴表演,充分体现了他们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及音乐想象的能力。教师由原来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变为实践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全过程自主学习,研究探索,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探究活动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有效进行。

38、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活动《过新年》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音乐曲调活泼、欢畅,节奏轻快。从活动的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活动中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一点一点推着进行,知道这首音乐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强、弱,并让幼儿学会看图谱进行演奏。活动中是选用了形象具体的图谱和乐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音乐中,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提升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的明确、层次分明。

39、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摇篮曲轻柔、连贯的旋律特点。

  ⒉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⒊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⒋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⒌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6.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7.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㈠发音练习:《问好歌》、《小铃铛》

  ㈡学习新歌《大树妈妈》

  ⒈ 谈话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知道小鸟的妈妈是谁吗?今天小鸟的妈妈出去找食物了,那谁来照顾小鸟呢?”

  ⒉ 结合动画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歌曲 “是谁在照顾小鸟呀?”“它是怎么照顾的呢?”

  ⒊ 引导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模仿大树妈妈晃动的样子。(一遍初步的尝试,另一遍引导幼儿合着拍子轻柔的摇)

  ⒋ 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动画。 “小鸟睡着了,可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⒌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⒍ 鼓励幼儿学唱歌曲。

  ⒎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轻柔的演唱歌曲,表现出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⒏ 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

  ㈢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幼儿扮演小鸟,根据歌曲内容表演相关的动作,当风来了,雨来了的时候,请小鸟蹲下不动,树妈妈保护好小鸟。

  活动反思:

  《大树妈妈》是一首较为经典的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的“摇篮曲”风格,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歌曲借助幼儿熟悉的大树形象,把幼儿带人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童话世界。中班幼儿已经能够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了,通过情感迁移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自然地表达歌曲所蕴含的美好情愫。

40、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活动《老鼠逗猫》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2.合拍地模仿老鼠走路,学习用不同神态和动作表现“老鼠”逗“猫”的得意样子。

  3.在“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老鼠”按乐句向不同方向躲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6.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7.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老鼠”按乐句向“猫”的相反方向躲闪。

  活动难点:能控制好自身动作,较好地表现出老鼠“躲闪”和“逗猫”时的不同动作和神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录像和图片,使幼儿认识老鼠和猫的外形及动作特征。活动前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

  2.物质准备:录音机1台,音乐磁带2盒(完整与分段的音乐各1盒)。猫的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听音乐模仿老鼠走路进入活动室。

  2.倾听教师讲述“老鼠逗猫”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情节。

  故事情节:

  老鼠出洞→找食吃→辩听猫的声音→猫捉老鼠、老鼠躲闪并戏弄和取笑猫、猫垂头丧气地走了→老鼠回家

  二、展开

  (一)随着A段音乐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老鼠外形特征和“出洞找食吃”的样子。

  1. 引子(老鼠出洞)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外形特征和“老鼠出洞”时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出洞时伸出头左右探望动静”的样子。

  2.A段(找食吃)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鬼鬼祟祟找食吃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合拍且脚步轻巧。

  3.间奏(辩听猫的声音)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猫来了,老鼠停住,仔细辩听声音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4.随A段音乐幼儿完整表演“老鼠出洞、找食吃、辩听猫的声音”的样子。

  (1)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合拍且脚步轻巧。

  (2)幼儿听音乐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和神态。

  (二)根据故事情节随着B段音乐创编表演“老鼠躲闪”及“逗猫”的动作。

  1.随教师语言提示,练习小碎步来回躲闪。

  2.在教师扮演的“猫”的带领下,听教师哼唱B段音乐,按照乐句用小碎步做躲闪动作,注意找空地方且控制速度,不与同伴碰撞。

  3.在教师扮演的“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随B段音乐,按照乐句做相反方向躲闪的动作。注意奔跑时快速轻巧且兼顾周围同伴。

  4.在教师启发下听音乐练习,相互模仿学习用不同的神态和动作表现“老鼠躲过猫”并“戏逗”、“取笑”的得意样子。

  5.随着B段音乐完整地做“躲闪”、“逗猫”的动作。

  (三)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1.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老鼠出洞找食、躲闪、逗猫、回家”等相应动作,注意动作的合乐性。

  2.在教师扮演的“猫”的提示下,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做游戏,(猫在音乐间奏时做好准备,在B段音乐每段强拍时追捉。)

  三、结束。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41、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躲猫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内容:躲猫猫

  年龄段:中班

  重点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躲猫猫,即为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此次活动,为了结合这个有趣的游戏,特此选用活泼、轻快的音乐为载体,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自编肢体动作,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在游戏中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趣味。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能听好音乐,合拍地模仿小老鼠晒太阳的肢体动作,尝试躲猫猫的音乐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趣味。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合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并快乐游戏。

  难点:学习看图谱,听辨音乐做动作并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樱桃小丸子”的音乐

  2.扮演大猫的一位老师、弹奏音乐的老师

  3.每张小椅子上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师:老鼠宝宝们,来,跟我去草地上吧。(在“樱桃小丸子”的音乐中,进行简单的律动入场)

  二、创编韵律的动作,依次练习

  1.来,找棵大树,坐下来吧。(教师带领幼儿找座位)听着音乐休息一会儿。(一位老师完整弹奏音乐,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

  2.音乐真好听,阳光也真好,我们晒晒太阳吧,你们说先晒哪里呢?(幼儿讨论音乐表演的肢体部位)

  3.那我们先来晒晒我们的手吧。

  4.接下来晒晒我们的肚子吧。晒小肚子可以怎么做动作呢?

  5.再来晒晒我们的小屁股吧。

  6.最后来晒晒我们的小脚吧。

  三、学看图谱,完整练习

  1.出示完整的图谱,提问:谁会看这图谱的?图谱上小手晒了几次?小肚子呢?小屁股呢?小脚呢?(都是两次)

  2.那这块图谱呢?什么都没有表示什么?(没有动作)没有动作的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办呢?(这地地方我们要认真听)

  3.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根据幼儿的练习,可重复1到2次)

  四、引出游戏内容

  1.晒完了身体,怎么还有音乐呢?这段音乐要干什么呢?仔细听。

  2.听谁走过来了?(大猫)我们该怎么办?(躲起来)为什么要躲起来呀?(因为大猫会把我们都吃掉)那我们躲的时候能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要被大猫听见)

  3.快快快,我们躲到大树后面。(快速跑到椅子后面)

  4.大猫走了,我们继续晒太阳吧。(回到凳子上)

  5.刚刚宝宝们躲起来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撞到一起)那应该怎么躲树后才能不撞到一起?

  6.看到椅子上的标记了吗?这个标记提醒我们什么?

  7.我们再来试一试,躲一躲,听好音乐,当我唱到“躲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躲哟。

  五、游戏“躲猫猫”

  1.那我们完整地来玩这个游戏吧。(将部分要求再提醒一下,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快乐游戏。(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如果幼儿游戏地好,教师可以扮演大猫,玩一玩:“这次我来扮演大猫,没有示范拉,你们是不是也能遵守游戏规则呢”。如果幼儿游戏地不好,可请一位老师来扮演大猫。最后也可以请一个幼儿做大猫,增加趣味性。)

  六、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上了之后,感觉活动的环节很清晰,但是在细节上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反应进行引导。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我长时间开展音乐活动下来一直争持不下的难题。怎么样的语言既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去完成这个动作或者是目标,也能让自己觉得“赏心悦目呢”?

  其次:是我没有把情绪调动起来,我在细节上的确还是没能做到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

42、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啃苹果》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 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 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贴有苹果的苹果垫4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播放PPT)

  4.哇,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它经常会一口一口啃苹果哦,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效)它是怎么啃苹果的?

  二、123变苹果

  1.毛毛虫这么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我们小朋友就变成苹果送给它。不同的小朋友变成不同的苹果!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造型。(1,2,3,变!)

  三、毛毛虫啃苹果

  (一)感知学唱游戏歌曲

  1.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动画)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并唱乐曲。

  3.再听一次,是啃了这些苹果吗?

  4.分句听辨,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小苹果:

  ○ ○ ○○○大苹果:

  ○ ○ ○○○红苹果:

  ○○○○ ○--绿苹果:

  ○○○○ ○--

  5.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快乐地歌唱)。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四、毛毛虫变蝴蝶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用身体动作模仿苹果被啃的状态时,有些节奏韵律没有表现出来。歌曲中说唱部分与节奏部分孩子们掌握不好,常常把说唱省略或是跟不上节奏。我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让孩子学习节奏部分,时间不够,孩子们还未完全掌握就开始学唱歌曲,导致这一部分的混乱。

  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就是一个有趣生动的素材,我们可以按照幼儿的年龄去改编,抓不同的重难点,让不同年段的孩子都能分享和游戏,乐在其中。

43、教学设计中班音乐《狼和小羊》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 a.b.c 结构,重点对狼出现的 b 音效做出反应。

  2.锻炼节奏感及自制力,听到 c 逃跑音乐开始时,“小羊”才能跑回家。

  3.在音乐律动游戏中感受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 a.b.c 结构的音乐律动

  难点:能根据节奏型变化进行音乐律动游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律动音乐、半圆形座位摆放、三个狼面具一个羊妈妈面具经验准备:幼儿有跟随音乐拍节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在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羊,一天他们一起出发到森林寻找食物,走吧,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听辨声音,认识音乐角色及节奏型。

  播放音乐,在听到狼的恐怖音效时停止,询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发猜想。继续播放音乐,幼儿感受音乐过程。结束后问幼儿最后发生了什么?幼儿通过猜测讨论,总结故事内容。

  一群可爱的小羊到森林寻找食物,狼偷偷的跟着她们,等待时机抓羊。最后, 聪明的小羊发现了狼,用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

  提问:狼是一出现就抓了羊吗?一共出现了几次? 三、初步感受音乐游戏玩法

  教师:小朋友们,小羊的食物又没了,你们愿意保护他们一起去森林吗?大家这次要仔细听一听看一看,狼都出现了几次!让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跟着音乐出发吧!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a 段音乐拍手,表达愉悦的心情,b 段五指张开,模仿狼的样子,c 段两手握拳相绕,表示快速逃跑。

  交流总结:小羊去森林寻找食物的路上,狼出现了四次,最后出来抓羊,羊快快跑回家!

  四、累计游戏经验

  教师当狼,幼儿当羊。要求:当狼出现,小羊不能动不能发出声音,不然就会被狼发现,必须听到 C 段音效,才能开始狼追羊跑!

  五、角色律动游戏,加深难度。

  玩法 1:教师扮演羊妈妈带领全体小羊出发到“森林”寻找食物,听音乐进行游戏。

  玩法 2:教师当狼尾随小羊们来到森林,小羊听音乐做出相应反映。

  玩法 3:请三位幼儿当狼,羊妈妈带领小羊到森林寻找食物,听音乐进行游戏。四、放松活动

  小羊们,你们的反应真灵敏,跑的真快,来,我们一起击个掌吧!现在我们有了很多美味的食物,晚上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河边”喝水吧!

  活动总结

  孩子们对狼和羊的认识较为清晰,知道羊最怕的就是狼。所以在律动音效的衬托下,小羊的紧张情绪更加真实,部分孩子听到狼来了的 b 段音效就尖叫着想逃跑。我通过羊妈妈的角色耐心的告诉小羊们,只要我们隐藏的好,不发出声音,狼是不会发现我们的,我们大家要一起找一个最适合的时机,听到 c 段音乐再逃跑。在熟悉了音乐节奏后,所有孩子都能掌握律动游戏,并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快乐。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主动尝试狼的角色。

44、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教学设计反思

  鞋子对幼儿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贴近生活选题更容易理解,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鞋子的大小,体验穿大小鞋的不同感受,使幼儿知道穿适合自己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帮鞋子配对,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及大鞋和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程序:

  一、导入

  1、"幸福拍手歌"进教室

  教师:"今天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我真是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那让我们唱起幸福拍手歌吧!"(放音乐)

  2、复习歌曲"大鞋小鞋"

  二、展开

  1、试穿大鞋和小鞋

  教师:"你有没有在家穿过爸爸的鞋呢?穿爸爸的鞋是什么感觉的?快坐下说给我听听。"

  教师:"我拿来了几双大鞋,谁来穿穿试一试?""你穿过娃娃的小鞋吗?穿的谁的?谁来试一试这几双小鞋啊?"(引导幼儿观察穿大小鞋的不同,听不同的声音)

  2、根据歌曲编前两句歌词的动作

  教师:"你想一想在穿大鞋和小鞋的时候感到有意思吗?你能用有趣的动作来表演一下吗?先用一个有趣的动作表演我穿爸爸的鞋?我穿娃娃的鞋用一个什么有趣的动作来表演呢?"

  3、引导幼儿分组创编后半部分

  教师:"大鞋和小鞋走起路来的感觉不一样,动作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一个是踢踏一个是的笃,这怎么用动作表演啊?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一下,踢踏用什么动作表现?的笃又用什么动作表演?"

  商量后提问:"谁来说说你们商量的结果?"谁还编出了不同的动作?(引导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现,不管用什么动作一定按节奏表演)

  4、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都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动作,可真棒,我也学会了,我想先给大家表演一遍,小朋友同意吗?"

  提问:"我刚才在表演的时候,有站起来的动作有坐着的动作,你看清楚了吗?哪里是站着做的?哪里是坐着做的?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为什么?"

  5、幼儿表演

  教师:"那我们小朋友都来这样试一试吧。"

  三、结束

  教师:"我们玩的真开心,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试穿我带来的大鞋和小鞋呢,还想不想穿?好我们先给老师再见,回幼儿园再做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选择幼儿生活中天天接触的物品---鞋子,作为活动的主题,是一个帮助幼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找找、穿穿、摆摆、试试、、说说、唱唱、画画,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鞋子的大小,体验穿大小鞋的不同感受,使幼儿知道穿适合自己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帮鞋子配对、学会了歌曲《大鞋和小鞋》,并设计自己喜欢的鞋底图案,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的要求用自己的亲身示范来强化并传递给幼儿,使得幼儿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健康成长。

45、教学设计中班音乐活动《小猪睡觉》反思

  设计意图

  歌声是用来表达和分享自己感受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同样,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幼儿,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纲要》及《指南》中,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幼儿园组织和开展歌唱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 体验歌曲中表达的欢快情绪。

  2、 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并能初步跟唱歌曲。

  3、 引导幼儿用手和小猪走路、睡觉、扇耳朵、摇尾巴等动作表现歌曲中小猪憨厚、可爱的形象。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重点难点

  幼儿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猪头饰一个、音乐、图谱、猪爸爸、猪哥哥、猪妹妹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做律动进入活动室。(播放音乐小松鼠进行曲)

  师:小猪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郊游啰!

  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做爬山、钻山洞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一)、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啊,真好玩!小猪宝宝们饿了吧?(饿了)

  师:那我们就在这儿把肚子吃的饱饱的!(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吃的动作)

  师:吃饱了吗? S:吃饱了。

  师:嗯,肚子已经吃饱了,妈妈呀想睡觉了,那你们跟妈妈一起睡觉吧!妈妈睡觉的时候还要打呼噜呢!猪宝宝们可要听仔细了,妈妈是怎样打呼噜的。(边睡觉边打呼噜 唱:呼噜噜噜 噜 呼噜噜噜 噜)

  师:刚才妈妈是怎样打呼噜的呀?哪个宝宝来学一学?(请几位幼儿学)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集体学几遍)

  师:真棒,宝宝们学得真像。妈妈睡的很香很香的时候还要这样打呼噜呢!(唱:呼噜 呼噜 呼噜 呼噜)谁来学一学?(请几位幼儿学)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集体学几遍)

  师:宝宝们真可爱,也会和妈妈一样打呼噜。

  (二)、看图谱,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念歌词

  妈妈还会念一首好听的儿歌呢!一起来听听好吗?(有感情地念一遍歌词,打呼噜时唱出来)

  2、看图谱说歌词

  ——这首儿歌好听吗?谁来说一说儿歌里面说了些什么?(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对应图谱),如若幼儿不能回答,教师可再念一遍。

  ——根据图谱集体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

  师:宝宝们真能干!听,这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完整)宝宝们想不想学啊?那就跟妈妈一起唱吧!(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几遍,配乐)

  (1)跟唱——教师声情并茂领唱,幼儿小声跟唱。

  (2)鼓励幼儿声音响亮的跟唱。

  (3)接唱——教师唱歌词的前半部分,幼儿唱后面“饱饱”、“睡觉”、“扇扇”,呼噜部分一起唱。

  (4)分组唱——分男女生唱。

  2、分角色演唱歌曲

  师:嘘!看,猪爸爸(猪小妹)吃饱了要睡觉了,猪爸爸(猪小妹)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粗粗的)(细细的)

  师:我们用粗粗的(细细的)声音来唱好吗?

  (四)、律动表演

  T:现在呢妈妈要宝宝用自己的小身体来表演了。下面呀妈妈来唱,宝宝们来表演,看看哪个宝宝表演得最棒。

  (五)、游戏《小猪睡觉》

  师:嗯,宝宝们表演得真好,妈妈呀真高兴!嘘!听,谁来了(播放大灰狼的音乐)

  玩法:播放小猪睡觉的音乐时,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做律动,当大灰狼音乐响起时,幼儿必须全部安静睡到彩垫上。

  规则:必须安静入睡,否则被大灰狼带走,停玩一次。

  教师在重复游戏的时候适当减少彩垫的数量。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

  师:猪宝宝们,今天玩的高兴吗?

  幼:高兴。

  师:走,咱们喝水去吧!(听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唱得累了,幼儿还是没有学会。其实,一味地让幼儿记歌词,跟唱歌曲,并没有帮助幼儿去理解歌曲的性质。没有教给幼儿唱好歌曲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机械式跟唱使幼儿学得枯燥乏味,教师又教得辛苦无奈。

  对培养幼儿的内心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歌唱活动中应更多的关注幼儿的音乐情绪,利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这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也能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的歌唱,关注幼儿的音乐情绪!

46、中班艺术活动《我是消防员》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

  2、学习用乐器进行固定节奏的敲奏,感受三拍子的节奏和旋律。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是消防员》插图、歌曲及伴奏。

  材料准备:三角铁、铃鼓、双响筒、串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猜猜歌曲的内容及演绎方式。

  —— 图画上有什么?

  —— 戴红色帽子的小朋友在扮演什么?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

  —— 你猜这首歌曲跟什么有关?

  —— 我们可以怎么演奏这首歌曲?小朋友手上都拿了哪些乐器?猜猜小朋友使用铃鼓做什么呢?

  播放儿歌,让幼儿学唱歌曲。先请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歌词,一边朗通一边用手打拍子。再请幼儿跟随儿歌一边拍手一边演唱。给幼儿发放打击乐器,带领幼儿玩“我是消防员”的游戏。教师先介绍或演示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消防车,一边唱歌一边敲打三角铁表示消防车出动的声音,其他孩子拿着不同的乐器一起三拍子有节奏敲打。教师过程中点几名幼儿当小小消防员,被点名的幼儿拿着乐器跟着老师前进。当唱到最后一句“救火忙”时,教师停在谁面前,“小小消防员”就拿出乐器快速敲打,假装灭火。被灭火的幼儿也变成小小消防员跟在队伍后面,开始下一轮的游戏。

47、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以肢体的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能听辨四段音乐表现的不同角色特点,并进行游戏。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随音乐表现各种角色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小鸟、老鹰头饰,幼儿围半圆坐好。

  2.《气球跳舞》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创设玩气球游戏情境,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用动作进行表现。

  2.引导幼儿说出听了音乐的感受。

  二 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特点

  引导幼儿说说听了音乐的感受,能初步辨别四段不同的音

  乐。

  提问:听一听音乐一共有几段?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三 分段感受音乐,并能随音乐的变化自由表现气球,小鸟

  及老鹰的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的是谁?心情是怎样的?

  可以用什么好看的动作来表现?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随音乐的节奏,能自由表现气球跳舞的优美姿态。

  小结:小气球们刚刚在天空中能随着音乐的变化自由表现了这么多好看的动作,真美。

  2.感受并欣赏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小鸟和气球快乐舞蹈的样子

  提问:气球在天空中飘呀飘,遇到了谁?他们是怎么跳舞的?

  小结:小鸟玩儿的真开心,他们听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3.自然融入到第三段音乐,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小鸟和气球正玩儿的开心的时候,听谁来了?引导幼儿自由表现模仿老鹰的样子。

  幼儿扮演老鹰,教师扮演气球,一起扮演老鹰戳破气球,气球从天上落下来的场景。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气球怎么样就会变得安全?(坐到椅子上回到家就安全了)

  四 听辨完整音乐,随音乐进行表演游戏

  1.创编游戏情境,介绍游戏规则。

  介绍规则:气球遇见小鸟和它一起跳舞。遇见老鹰要逃跑。

  如果被老鹰啄到,就做漏气状倒地。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随音乐的变换自由表现。

  2.第一遍游戏,引导幼儿能随音乐的变换,自由表现气球小鸟和老鹰。

  3.第二遍游戏,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和幼儿互评游戏,找到没有遵守规则的地方,注意改正,继续第三边游戏。

  师:你们刚才玩的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气球宝宝在躲老鹰时也要随着音乐的节奏飘回自己的位置,不然气球宝宝相互碰撞也会破的,老鹰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去追逐气球宝宝。

  五 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气球宝宝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一起随着音乐飘到外面看看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吧。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48、幼儿园中班音乐《毛毛虫》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音乐,感知乐曲 ABA 结构特点。

  2.能够大胆创编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等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吃树叶”、“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的图片 5 幅;

  2.自制课件(音乐、视频);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旋律。

  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小动物来了?它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分段赏析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1.欣赏毛毛虫“吃树叶”音乐。

  提问: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吃树叶,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

  2.欣赏毛毛虫“越长越大”音乐。

  提问: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越长越大,可以怎样表现毛毛虫越长

  越大的样子?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感受音阶逐渐升高。

  3.教师表演毛毛虫“蜕皮”。

  提问:猜一猜,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吃树叶”、“长大”、“蜕皮”,完整感受

  A段音乐。

  4.观看毛毛虫“变蛹”的视频,感受 B 段音乐的悠扬。

  提问: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经过运动越长越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蛹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小的“蛹”,并跟随音乐表演毛毛虫在蛹里睡觉、做美梦的样子。

  5.观看“破茧而出”、“变蝴蝶”视频,再次感受 A 段音乐的欢快。提问:毛毛虫变成了什么?毛毛虫是怎样从蛹里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毛毛虫破茧而出和变蝴蝶的样子。

  三、完整欣赏音乐,结合图片理解音乐的整体结构。

  1.结合图示完整欣赏音乐。

  四、幼儿表现音乐,感受音乐表演的乐趣。

  第一遍:师幼共同随音乐完整表演毛毛虫吃树叶变蝴蝶。

  第二遍:创设“去果园吃水果”的情境,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第三遍、第四遍:创设“毛毛虫自己找食物吃”的情境,鼓励幼儿独立完成表演。

  五、观看各种各样蝴蝶翩翩起舞的视频,感受蝴蝶的美。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模仿蝴蝶飞舞的样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