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会变的鹌鹑蛋教案
大班科学会变的鹌鹑蛋教案
1、大班科学会变的鹌鹑蛋教案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会变的鹌鹑蛋》这个活动依据大班幼儿极具好奇心,喜欢挑战的个性,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探索沉浮现象的侧重点放置于水的特性上,选择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物质为实验材料,增强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通过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相互交流、分享、验证,从而得知,水的密度变大,浮力也变大,鹌鹑蛋就会浮起来,水的密度变小,浮力也变小,鹌鹑蛋就会沉下去,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试验,感知浮力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浮力现象的兴趣。
2.通过实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比较观察的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水的密度变大,浮力也变大,鹌鹑蛋就会浮起来,水的密度变小,浮力也变小,鹌鹑蛋就会沉下去。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1)个人材料:玻璃杯两个,鹌鹑蛋两只,小茶杯一个,小勺一把,小棍一根。
(2)小组材料:红糖,味精,白糖,盐每组2份,盛有大半盆水的面盆一个,空桶。
2.教师操作材料:玻璃杯4个,鹌鹑蛋3只,小勺、小棍。小茶杯一个,红糖,味精,白糖,盐1份,盛有清水的面盆1个。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操作感知。
1.提问:猜一猜将鹌鹑蛋放入水杯中,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
2.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分享发现。
3.教师出示浮着的鹌鹑蛋,发出疑问:为什么我杯子里的鹌鹑蛋是浮着的?
二、实验操作,感知发现。
1.感知“水的密度变大,浮力就变大,鹌鹑蛋就会浮起来。”
(1)提问:你们有没有办法让自己杯子里的鹌鹑蛋也浮起来?
(2)幼儿操作,分享发现。
问:你是怎样让鹌鹑蛋浮起来的?为什么会浮起来?
(3)教师操作演示,并小结。(加入足够的糖或盐等,搅拌融化后,水的密度变大,浮力就变大,鹌鹑蛋就会浮起来)
(4)幼儿再次实验,验证结论。(水的密度变大,浮力就变大,鹌鹑蛋就会浮起来)
2.感知“水的密度变小,浮力也就变小,鹌鹑蛋就会沉下去。”
(1)提问:怎样让浮着的鹌鹑蛋再沉下去?(操作前提问)
(2)幼儿操作观察,分享发现。
问:你是怎样让浮着的鹌鹑蛋再沉下去?为什么会沉下去?
(3)教师操作演示,并小结。(再加入足够的水搅拌,将糖或盐等稀释后,水的密度变小,浮力也就变小,鹌鹑蛋就会沉下去)
(4)幼儿再次实验,验证结论。(水的密度变小,浮力也就变小,鹌鹑蛋就会沉下去)
三、教师小结,并迁移经验,留下悬念,引导幼儿继续探索、思考。
鹌鹑蛋真有趣,能在水里变来变去。水的密度变大时,它就会浮起来,水的密度变小时,它又会沉下去。哪还有谁也像鹌鹑蛋那样,在水里一会儿浮一会儿沉呢?他又是谁什么会在水里变来变去呢?
活动总结
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一切问题由幼儿自己想办法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嘴说,不仅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将自己的新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习得方法。
最后以“还有谁也像鹌鹑蛋那样,在水里一会儿浮一会儿沉呢?他又是谁什么会在水里变来变去呢?” 引发幼儿思考和继续探索的欲望。
2、大班教案《背着蛋壳的小鸡》
【活动目标】
1、有目标的地摆放小图片,自由构思,较完整地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了解鸡蛋孵小鸡的常识,认识乌龟、鸡蛋、小鸡和母鸡。
2、准备鸡蛋、乌龟、背着蛋壳的小鸡、小鸡和母鸡等活动小图片若干。
3、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背着蛋壳的小鸡》、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背着蛋壳的小鸡》、亲子手册《语言·背着蛋壳的小鸡》。
【活动过程】
1、在语言区中出示背景图和小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如何摆放图片,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可先交代图片的名称,让幼儿明确图片的主题,后接着讲述图片的内容。也可让幼儿自定主题,自由的摆放图片和编讲图片内容。
3、教师出示第一幅图,交代讲述的名称《背着蛋壳的小鸟》和第一幅图的主要内容。
4、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自由摆放图片和讲述图片内容。
5、教师个别知道,启发幼儿想想:图片上是什么地方?有谁?它们在说什么?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小鸡会背着蛋壳?它和乌龟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最后怎么样?
6、请幼儿将摆放好图片粘贴在背景图上,与同伴讲讲自己粘贴图片的内容。
7、请幼儿在小组里将自己的图片内容讲述给大家听。
8、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乌龟需要外壳小鸡不需要外壳?
9、家长引导幼儿摆放图片,编讲不同情节的内容。
活动延伸:将幼儿粘贴好图片装订成一本小图书,张挂在图书角。让幼儿相互观赏和讲述。
3、大班教案《多变的颜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引起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兴趣,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变成另一种颜色的秘密,了解基本的配色的方法。
2. 加深认识红.黄.蓝.紫.绿.橙等多种颜色。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料.调色板.棉签.白纸。
活动过程
1.颜色会变
(1) 给每个幼儿3根棉签,分别用来涂红.黄.蓝3种颜色。
(2) 幼儿自己配色,在纸上自由画棉签画。要求幼儿在操作时将各种线条想付交叉,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有不少新颜色出现了,激发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兴趣。)
2发现变色的秘密
(1)讨论产生新颜色的原因。(让幼儿说出自己用了那几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老什么颜色。)
(2)小实验:橙.绿.紫是怎样变成的。
让幼儿用红.黄.蓝三种颜料中任意两种配色,填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看看有些什么变化。(让幼儿感知,红和蓝在一起变紫;蓝和黄在一起变绿;红和黄在一起变橙的基本配色方法。)
3. 制作变色陀螺
(1).剪圆形硬纸片,对中心角画线,两边涂上不同的颜色。
(2).在中心插入下端尖细的小木棍,快速旋转陀螺,观察颜色的变化。
教学反思
1.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给幼儿提供透明的小瓶,将红.黄.蓝颜料水的两种
或三种倒入空瓶中摇动均匀,感知颜色的变化。还可将分量不同的两种或三种颜料水倒入空瓶,摇动均匀,看看变成了什么颜色。
2.用水瓶装上各种颜料水,用小绳串在一起,挂在自然角。启发幼儿说出见过的同种物体
3.在日常生和中,带幼儿到户外去找千变万化的色彩。
4.此活动可以分多此进行,并在活动区中复习巩固。
4、大班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使幼儿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雨、雪是由云变成的。
教学准备:
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教学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教师: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教师: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如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等。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多变性。
※教师:这幅图上的云像什么?你们见过吗?分别说说这些云像什么?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5、活动延伸: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到了大班好奇心明显增强,他们喜欢在生活中发现,在玩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在设计《多变的云》这节活动时,注重“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自然想象,用浅显易懂的实验呈现给幼儿,虽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幼儿对云的形成认识还是很模糊,但是只要通过活动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保护他们这份积极探索的热情,就已经达到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了。在活动中,我班也有几个小朋友明显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可能是我的实验设计的有些单调,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成分,今后需要提前预设活动效果,避免出现幼儿被动参与的现象。
5、大班教案《神奇的蛋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准备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较强烈的寻求问题答案的意愿,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原有的经验会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寻找合适的媒介物来成为连接幼儿原有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桥梁。在该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利用蛋壳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在蛋壳受力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原因。
操作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动中,大胆尝试,逐步深入,体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结果的快乐。
教育活动应重视活动本身对孩子的现实意义。在孩子发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并用思辨性的语言去启发孩子,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如在幼儿建造拱桥的实验中,老师问:“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实用性的分析。
应该注意的是,因为本次活动是老师预设的,所以在活动中,老师不能被预设的东西所束缚,应启发幼儿生成各种问题,并用灵活的策略给予回应,使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有机融合,让预设的目标更突出、鲜明,使活动更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6、大班教案《多变的剪纸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连续折剪纸的制作方法。
2、能通过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出连续折剪纸的图样。
3、体验剪纸活动带来的快乐,并会用剪纸装饰墙。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连续折剪纸的制作方法。
2、能通过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出连续折剪纸的图样。
活动准备
1、剪纸作品。
2、白纸、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树的剪纸,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呀?(树)好,等一下老师会一下变出四个来,想不想看?
2、师展示四课树的制作方法,问:这四棵树是怎么样的呢?(连在一起的)
幼儿认真观看
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自由探索
引导幼儿探索四个连续灯笼的制作方法——折、剪、画。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种连续图样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下面就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找找。看谁的小眼睛最亮!(师展示幻灯片)
师:孩子们眼睛可真亮,老师还找了一些连续纹样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孩子们,这些剪纸好不好看呀,喜欢吗?
2、 你们说的我也很喜欢,可是怎么才能把它们剪出来呢?老师请小朋友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就请几个小朋友到台上来试着剪一剪这种四个连着的图样。
3、 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认真观看
幼儿看图,找连续图样
幼儿观看
幼儿讨论,自由探索制作方法,并积极举手回答
抽三个幼儿上台剪纸
三、总结方法
师:孩子们都好棒,但为什么有些不是四个连着,有些又是呢?
师一边总结,一边做示范
将纸向一个方向连续折叠两次后,在纸的中间画出图形轮廓(注意:画的时候,把要连接的部分分成两份来画,画第一份的线条,要画到边缘,另一份的线条也要画到边缘,并且两部分线条一定要隔开),再用剪刀按画的轮廓剪。幼儿识记制作方法
四、幼儿操作
1、师:孩子们,你们都想剪出什么形状剪纸呢?
2、师: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想剪的剪出来吧。(师发纸并强调孩子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垃圾不要乱扔)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孩子们,老师看了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剪得真棒。那下面就请你们给剪纸涂上胶水,用这些美丽的剪纸去装饰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吧。
抽幼儿说说
幼儿操作,并用作品装饰墙壁
延 伸
回家能制作出更多的连续剪纸图样,装饰自己的“小天地”
教学反思
于我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喜欢手工课的,因此上课时个个都充满兴趣,情绪饱满,并积极参与其中。
《多变的剪纸画》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视觉上的观察,同桌之间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剪纸。而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剪纸的制作方法,且剪出了连续折剪纸纹样,并在活动中体会了剪纸的乐趣,还用剪纸装饰了教室墙壁。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我也明白自己以及这节课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选材上过于简单,孩子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没得到提高。其实这点也说明了我对孩子们的不信任,觉得他们没能力。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强制性地控制着他们,不敢真正放手让他们去思考、探索。总是担心着孩子们“调皮”,我不能控制课堂。可最后反而是让课堂更不好“控制”。而我又怕孩子不能掌握制作方法,于是把方法完完全全地讲解。但这样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手工可以说是全体孩子参与的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我没能让孩子完全参与其中。在幼儿探索阶段,我只是简单的抽取三个孩子来尝试而剩下一大批孩子无所事事。并且我对于孩子也不够关注和尊重,当孩子们还想表达想法时,我却为了进程强制掐断了他们想表达的欲望。而且在很多地方我没有注意到,比如语言够柔和、精炼,缺乏抑扬顿挫,在解词上没有落实,技能性的语言也不规范。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一味的控制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利于教师教学,可是孩子才是主体,才是最重要的。对此,我想我应该学会相信孩子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真正地对他们放手。我想这也是对我自己的“放手”。
这是我的一点体会,有不当处还请大家批评,指导。
7、大班教案《变色的房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2、体会散文诗重复变化,均衡完整的结构,能根据图一学习创编散文诗。
3、理解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等描述色彩的词语的含义,学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挂图、配乐用的音乐。
2、幼儿操作图书(关于秋天的段落)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游戏“鸟窝窝”组织幼儿坐好。
2、引入、出示小兔及其房子,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3、熟悉春天段落的内容,理解结构,感受并学习关键词语。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有关春天的段落。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内容
(2)教师朗诵第二遍以后,再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帮助幼儿理解“绿油油”“藏”等词语,并带领幼儿学习原文中的诗句。与此同时,挪动挂图,提示幼儿。
(3)教师结合挂图朗诵第三遍。
(4)师幼一起有感情地朗诵2——3遍。
4、集体创编有关夏天的诗句。
(1)交流夏天时房子发生的变化。
(2)出示有关夏天诗句的挂图,幼儿自由看图创编。
(3)结合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完整的有关夏天的段落。
(4)引导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2——3遍。
(5)配乐朗诵第二、三段,结合挂图。
5、鼓励个别幼儿创编有关秋天的段落。
(1)发给幼儿图书,幼儿仔细观看,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讲到果子的颜色时,帮助幼儿用“金灿灿”来形容)。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创编结果,师幼倾听并学习。
(3)总结幼儿创编的诗句,并引导幼儿组成完整的段落。
(4)结合挂图,师幼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不同的关于秋天段落的诗句。
6、结束活动。
(1)给诗歌取题目。
(2)欣赏散文诗最后一段。
师:小兔住在变色的房子里,日子过得真快乐。
7、延伸活动。
师:冬天,房子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小朋友们回去画一画,说一说。
活动反思:
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敢说,会说。乐于跟同伴、老师交流。《会变色的房子》故事简单有趣,通过故事贯穿全文,在游戏中轻松掌握词汇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中,由于配合音乐、游戏,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附:散文诗:变色的房子
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它把小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
春天,小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绿房子藏在绿叶里,狐狸看不见。
夏天,小苗开花了,红艳艳的。花房子藏在果子中,灰狼看不见。
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金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见……。
小兔,住在变色房子里,日子过得挺快乐
8、大班教案《百变的桌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形式桌子的玩法,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与平衡性。
2、能相互合作、克服困难,大胆勇敢的运动。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难点:
大胆参与利用桌子尝试多种玩法的活动,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
攀跃桌子,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桌子6张、毛巾若干、桌子变化图示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幼儿根据教师发出速度变化和动作变化的指令,绕桌子走、跑等,激发运动兴趣。要求:幼儿跟随教师动作、口令进行桌子间的走跑交替,提醒幼儿身体不碰桌子。
二、活动开始
游戏一:毛毛虫(桌面、桌下交替爬行)——尝试控制身体,促进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幼儿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看图片将桌子的宽边衔接,摆放成“一”字型。要求:幼儿分成两组,在桌面、桌底进行交替爬行,交汇时控制好身体,不掉下桌子。
1、向前爬行
2、倒退爬行
3、桌面向前交汇爬行
游戏二:钻山洞(桌子钻行)——体验爬与钻的不同动作,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将桌子横卧,左右交替排列。要求:幼儿分成两组,在桌子下面进行钻行,能区分爬与钻的不同之处。
游戏三:过峡谷(自由探索桌子组合,尝试各种玩法)——促进幼儿的平衡能力,提升幼儿在运动中注意合理避让的经验。
幼儿自由探索桌子组合,与教师之前摆放的形式不同,要求:幼儿能自主对桌子进行摆放,幼儿按照一定游戏规则以分腿行走、单边行走等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随机指导。
游戏四:翻小山(集体游戏:翻越桌子)——幼儿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敢的心理品质。
将桌子竖起摆放,教师用脚踩住桌脚以起到稳固作用。要求:幼儿能仔细观察,发现在翻越时所面对的问题,通过思考有效解决。
(问题一:桌子高,上不去。问题二:怎样下桌子最安全。)
三、放松运动(牵手前进)
要求:将桌子以长边衔接摆放,名幼儿一组,分站桌子两边,手拉手通过桌子障碍,行进中双手不放开,且尽量不撞桌子。鼓励幼儿伸展躯干,放松身体。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继续探索更多的桌子组合方式与玩法。
教师提示幼儿,应在教师的组织和保护下,才可玩百变桌子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公开课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健康领域。通过半年的健康课任教,自己也对幼儿园健康有了一定的认识。幼儿园健康活动的组织要点是:因地制宜地创设各种有趣的运动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易趣的活动,综合地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促使幼儿的肢体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能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尝试新的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大胆进行各种运动,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并且控制自己的动作与行为,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本次选课我本着:“低成本、高质量”的理念,选择了大班健康《百变的桌子》,桌子是幼儿园很常见的事物,更是孩子们每天接触的事物。通过利用孩子每天都能触摸到
9、大班教案《悬浮的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 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况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的变化。
2 . 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 积极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 .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 .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
能独立实验操作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准备:
烧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鸡蛋一个,记录纸一张,实物:鸡蛋、盐、碗、盆、勺子、烧杯、抹布每组若干。磁吸标志、记录表、水彩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鸡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杯水。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玻璃杯的水一样多吗?(出示内装等量盐水、淡水的两个玻璃杯,引导幼儿比较。)
2.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一个鸡蛋,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讲话)大家好,我是鸡蛋宝宝。今天我想和水玩个游戏。你们猜猜看,我到了这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呢?
3.教师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会怎样?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请你们把猜想的结果写到记录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会我们再来比比看,你们猜的和操作结果是否一样。(幼儿猜测鸡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接着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教师继续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二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再次猜测鸡蛋在盐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评析:
在活动的开始,通过鸡蛋宝宝的讲话,让幼儿很自然地进入活动。问题的设置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探索的衩极性。猜一猜,想一想,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玩一玩,比一比表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记在了记录表一上。那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好吗?(幼儿针对自己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却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悬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评析:
在实验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已做出了大胆尝试--通过嘴巴品尝发现第二杯是盐水。教师对于幼儿大胆尝试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探索悬浮秘密: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加了多少盐后才会浮上来呢?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评析: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
三、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2.师:鸡蛋宝宝除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宝宝浮起来?(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评析:
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贯彻了《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的要求。
活动延伸:
1.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放在盐水中能悬浮起来?找一找,试一试,把实验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黄瓜、苹果等。)
2.在活动区投入不同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鸡蛋在其他液体(如肥皂水、糖水等)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悬浮的鸡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紧密围绕着"悬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悬浮现象传递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此外,本次活动还注重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仍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个活动孤立起来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够多样化,更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10、大班教案《浮起的鸡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做小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会浮起来。
3.培养幼儿小心、细致学习习惯。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过程:
1.看课件:鸡妈妈买了萝卜、青菜、盐用篮子装好准备回家,发现自己刚下的蛋不见了。鸡妈妈着急的到处找,找呀找,发现鸡蛋掉进一个深深的坑里,鸡妈妈怎么也拿不出来,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想办法。
2.鸡妈妈来到127班,看见老师和小朋友把水和鸡蛋放进罐里,觉得很奇怪。小朋友要借鸡妈妈的盐来用,原来小朋友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
3.小朋友把盐放进水里,小心的搅拌,鸡蛋沉到水底还是有什么变化,是沉还是浮,谁的鸡蛋浮起来了。放盐少鸡蛋浮起来吗?有放多少?请他把这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告诉鸡妈妈有个好办法,“把盐放进坑里搅拌,鸡蛋就会浮起来了”。小朋友在小心、细致做着。并用图画、图示、方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
4.接着使用课件,“放盐→搅拌→鸡蛋浮起来”。鸡妈妈从坑里拿到了蛋,谢谢小朋友帮忙。
5.小结:小朋友整理鸡蛋的水罐,把实验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共同分享描述自己“玩中学”感受和成就感。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东西也会溶化的,如:糖、豆粉放进水中用同样的方法,看看有什么效果。
活动反思:
一个小朋友偷偷用手指点盐水,眉头一皱说很咸的。嘴巴不舒服,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赶快去漱口。孩子们在取得直接经验。蓝钧的鸡蛋浮起来了,不小心水泼了,爱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续水,鸡蛋又沉下去了,又加盐来搅拌。“做中学”、“爱玩”使他思维的“可逆性”在表现。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孩子很快实验成功,过程积极、愉快。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通过图画、图示、手工等方法进性大胆的表达和反馈,有助于个性发展。也可以准备孩子常见的可溶性物质:茶叶、肥皂、洗衣粉等做对比实验.
11、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运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抱、提、拉、钻和平衡等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运蛋,激发责任意识和呵护生命的情感。
3、懂得与同伴交流,合作并从中分享成功,体验助人的快乐。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各种搬运气球的铺助工具:塑料袋,纸板,小篮,报纸,,小桶,盘子。
一、吹好气球若干,装好水的气球"鸵鸟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气球进行热身运动,师生问好。
1、师:今天老师带了很多气球,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谁玩的方法既与众不同又能保护好自己的气球呢!(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气球)
2、师:你是怎么玩的?(用头顶,用手拍)在玩的时候你是怎么保护气球的(轻轻的)小朋友玩得开不开心呀,我也来玩一玩(老师拿鸵鸟蛋,哎呀怎么这么重呀,你来试试,怎么回事呀,里面有水呢)不对我这个可是鸵鸟蛋。
3、师:小朋友,玩的方法真多。
二、感知徒手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1、师:刚才老师接到鸵鸟妈妈的电话,请小朋友去帮它运送蛋,那我们赶紧去吧!
2、师:不过我要提醒你们,运送时要小心注意不能打碎鸵鸟妈妈的蛋(装有水的气球)现在教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我们先要经过鸵鸟家从鸵鸟家把蛋取出运到库房里,记住轻拿轻放,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吧!刚才你们把蛋宝宝安全地运到蛋库房没有破掉,真棒来介绍一下经验吧!
3、师:刚才运送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保护鸵鸟蛋的?(请个别来示范运蛋的动作,抱着蛋走,托着蛋走)
4、师:只有保持自己身体平衡了,才能将"蛋"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
三、体验器具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1、探索"护蛋"方法。
师:鸵鸟妈妈又来电话了,请我们帮忙把鸵鸟蛋送到"甜甜"食品加工厂去,运到加工厂干嘛,我们一起来看看要经过哪些地方才能顺利到达"甜甜食品加工厂"。(跳过障碍,跨过小洒,钻过山洞)
师:我们已经是第二次运蛋,如何运得又快又保护的好,不让蛋壳破损就看你们的了。
师:总结我刚才看到某某小朋友运得又快又稳,请他来介绍一下经验,我刚才看到某某小朋友运得很吃力,要保持身体平衡了,运蛋时不要幅度太大。
2、探索多种"护蛋"方法。
师:鸵鸟妈妈真高兴,对我们大(二)班小朋友非常满意,说你们太棒了,还想你们帮忙,要我们帮忙把蛋运到农村加工厂,我们一起来看看要经过哪些地方才能顺利到达农村加工厂,这次的地形比较复杂,用手"运蛋"可能有些困难了,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运蛋"的用具。(事先放旁边东西,用扳纸包住蛋,塑料袋装,用小桶捡)
师:总结这次运蛋我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用的办法都不错。(幼儿操作的内容)
四、集体合作完成运蛋的任务
1、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鸵鸟妈妈要奖励我们呢?
不过它要看看小朋友合作运蛋的本领强不强,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办法好。(必须俩个俩个的)运蛋比赛开始了,幼儿操作,哪一个比赛最快呀!
2、师:今天我们帮了鸵鸟妈妈的大忙,开心吗?(开心)今天我们小朋友用了各种方法帮鸵鸟妈妈运蛋有的小朋友用袋拎,有的小朋友用手抱,还有的小朋友两个人,三个人合作运蛋,运的又多又快又安全,今天表现的都不错,都有奖品,都要得到奖品,现在我们累不累呀!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小鸟飞,扑扑腿动作)跟客人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们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努力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关注的焦点、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注重幼儿之间的合作、想象能力、情感的激发及兴趣的培养,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活动获得主动发展。
本次健康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创新,体验运蛋的乐趣。在活动中,我觉得小朋友的参与性很强,兴趣很高。结束后,小朋友们都跟我说还想再玩,还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玩呢’,其实在活动之后,我看了一下时间,本次活动在提问问题上有些偏长了。最后的运蛋环节没有做 ,所以将活动延伸到下次的运蛋游戏中。
不足:
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在时间的把握方面还应该注意一下,探索、实践的过程很精彩,幼儿的参与性很强,就是下次要注意环节细节方面的考虑和难度的提升。
12、大班科学教案《悬浮的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 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况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的变化。
2 . 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 积极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 .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
活动难点:
能独立实验操作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准备:
烧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鸡蛋一个,记录纸一张,实物:鸡蛋、盐、碗、盆、勺子、烧杯、抹布每组若干。磁吸标志、记录表、水彩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鸡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杯水。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玻璃杯的水一样多吗?(出示内装等量盐水、淡水的两个玻璃杯,引导幼儿比较。)
2.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一个鸡蛋,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讲话)大家好,我是鸡蛋宝宝。今天我想和水玩个游戏。你们猜猜看,我到了这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呢?
3.教师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会怎样?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请你们把猜想的结果写到记录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会我们再来比比看,你们猜的和操作结果是否一样。(幼儿猜测鸡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接着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教师继续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二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再次猜测鸡蛋在盐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评析:
在活动的开始,通过鸡蛋宝宝的讲话,让幼儿很自然地进入活动。问题的设置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探索的衩极性。猜一猜,想一想,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玩一玩,比一比表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记在了记录表一上。那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好吗?(幼儿针对自己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却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悬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评析:
在实验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已做出了大胆尝试--通过嘴巴品尝发现第二杯是盐水。教师对于幼儿大胆尝试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探索悬浮秘密: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加了多少盐后才会浮上来呢?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评析: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
三、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2.师:鸡蛋宝宝除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宝宝浮起来?(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评析:
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贯彻了《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的要求。
活动延伸:
1.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放在盐水中能悬浮起来?找一找,试一试,把实验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黄瓜、苹果等。)
2.在活动区投入不同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鸡蛋在其他液体(如肥皂水、糖水等)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悬浮的鸡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紧密围绕着"悬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悬浮现象传递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此外,本次活动还注重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仍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个活动孤立起来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够多样化,更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13、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运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运蛋,激发责任意识和呵护生命的情感。
2.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各种搬运气球的辅助工具,如塑料袋、棍子、小篮、小桶、旧衣等。吹好的气球若干,装好水的气球“鸵鸟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气球进行热身运动
师:老师带了很多气球,一起找个地方玩一玩吧!看谁玩的方法既与众不同,又能保护好自己的气球。
师:你是怎么玩的?(幼儿介绍方法:抛、接、拍、打、托、垫等) 在玩的时候是怎么保护气球的?
二、感知徒手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1.师:刚才老师接到鸵鸟妈妈的电话,请小朋友去帮助它去运送蛋,那我们赶紧去吧!
师:运送时要小心,注意不要打碎妈妈的蛋(装有水的气球)。
师:刚才运送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保护鸵鸟蛋的?(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护蛋的动作,如托着蛋走,抱着蛋走。)
师小结:只有保持自己身体平衡,才能将“蛋”完好无损地运到目的地。
2.第二次运送“鸵鸟蛋”
师:鸵鸟妈妈又来电话了,请我们帮忙把鸵鸟蛋送到“甜甜”食品加工厂去,一定要小心,不要弄破,要不鸵鸟妈妈就不能多卖钱了。
幼儿第二次运蛋,教师根据孩子情况给予提醒。;.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活动后组织幼儿介绍护蛋的经验。
三.探索多种“护蛋”方法
师:刚才鸵鸟妈妈打来电话,要我们帮忙把蛋运到农村加工厂,这次路途比较远了,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一次运又多又好的蛋呢?
师:这次的地形比较复杂,用手运“蛋”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运“蛋”的用具(事先放在活动场地旁边供幼儿自选),请你们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但是要说出你的用法。(用旧衣包住蛋,用塑料袋装,用小桶拎,用小篮提,用棍子挑……)
幼儿第三次运蛋,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的基本动作,并运用不同的工具,坚持完成任务。
四、集体合作完成运蛋的任务
师:刚才鸵鸟妈妈打电话要奖励我们呢!不过它要看看小朋友集体合作运蛋的本领强不强,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办法好,集体合作完成任务快。
1.讨论安全运蛋的方法
2.练习各种运蛋的方法:
3.“运蛋”比赛
4.给每个幼儿发奖品,和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们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努力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关注的焦点、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注重幼儿之间的合作、想象能力、情感的激发及兴趣的培养,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活动获得主动发展。
本次健康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创新,体验运蛋的乐趣。在活动中,我觉得小朋友的参与性很强,兴趣很高。结束后,小朋友们都跟我说还想再玩,还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玩呢’,其实在活动之后,我看了一下时间,本次活动在提问问题上有些偏长了。最后的运蛋环节没有做 ,所以将活动延伸到下次的运蛋游戏中。
不足:
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在时间的把握方面还应该注意一下,探索、实践的过程很精彩,幼儿的参与性很强,就是下次要注意环节细节方面的考虑和难度的提升。
14、小班教案《鹌鹑蛋浮起来》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2.实验中敢于大胆猜测、想象。
3.通过探索活动,知道鹌鹑蛋在清水里沉下去,在盐水里能浮上来。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塑料杯、鹌鹑蛋、盐、水、筷子、盘子、勺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变魔术吸引幼儿的兴趣。
教师将鹌鹑蛋和两杯水都变出来,将两个鹌鹑蛋分别放入两杯水里,结果一个沉下去,另一个则浮上来,怎么回事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二、幼儿动手操作鹌鹑蛋在清水里的实验。
师:鹌鹑蛋到底在清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的,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回来告诉我答案。
三、引导出鹌鹑蛋在盐水里是浮起来的。
师:你们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有杯水里放了盐)
教师示范操作使另一杯清水变成盐水,鹌鹑蛋就浮起来了。
四、幼儿动手操作鹌鹑蛋在盐水里的实验。
幼儿操作前提好实验要求,再动手操作并观察结果。
五、活动小结。
鹌鹑蛋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盐水里能浮上来。
六、 出示两杯水,让幼儿将盐水和清水分辨出来。
七、激发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探索的欲望。
师:小朋友们,如果将水里加入糖或味精,鹌鹑蛋在里面有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回家和爸爸妈妈试一试吧!
15、小班教案《洗洗鹌鹑蛋》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醋和鹌鹑蛋这一简单的化学反应现象。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特征,在活动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蛋窝、水、白醋、盘子若干、碗若干、棉签、图片2张。
【重点难点】
1、在活动中感知醋和鹌鹑蛋有化学反应,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活动中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特征。
【活动过程】
一、比较鸡蛋和鹌鹑蛋的不同。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样东西,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蛋)
幼:鸡蛋。
师:那你们知道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吗?(出示母鸡图片)
幼:母鸡,鸡妈妈……
师:那我们一起来和鸡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一同和鸡妈妈打招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东西,你们猜猜它是谁?教师出示鹌鹑蛋。
幼:鸽子蛋,鸟蛋……
师:其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鹌鹑蛋。
幼:鹌鹑蛋。
师:那我请小朋友们来看看鸡蛋和鹌鹑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请个别幼儿回答)
总结:原来,鸡蛋大,鹌鹑蛋小;鸡蛋粉粉的,很可爱;鹌鹑蛋身上有斑点,看上去脏兮兮的。
二、洗洗鹌鹑蛋。
师:今天呀,鹌鹑妈妈也来到我们xx班,(教师出示鹌鹑妈妈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和鹌鹑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共同和鹌鹑妈妈打招呼)。鹌鹑妈妈今天有些不开心,你们知道鹌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吗?(分别请1-2名幼儿回答)
师:其实呀,鹌鹑妈妈觉得自己的宝宝看上去脏脏的,想让它变得干净、漂亮一点。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鹌鹑蛋宝宝变得干净、漂亮呀?
幼:帮鹌鹑宝宝洗澡,换身衣服……
师:是啊,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帮鹌鹑宝宝们洗个澡呀?
幼:想。
操作一:清水洗洗鹌鹑蛋
师:老师这里有盆清水,我们来给鹌鹑宝宝洗个澡吧。(出试清水,教师示范)把鹌鹑蛋轻轻的放在盆子里,然后拿棉签轻轻的给鹌鹑蛋宝宝洗澡。要注意哦,一定要轻轻的给鹌鹑宝宝洗身体,如果太用力了,鹌鹑宝宝就碎了,这样鹌鹑妈妈会伤心的!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清水,请你轻轻的走到桌子边上,不用带小椅子,你也来帮鹌鹑蛋宝宝洗个澡吧,记住一定要轻轻的洗哦!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来,宝宝们,洗了这么久了,你们的鹌鹑宝宝洗干净了吗?先让你们的鹌鹑宝宝让鹌鹑宝宝休息会吧,把鹌鹑宝宝送到小盘子里去。(分别请幼儿回答。)
幼:没有!
师: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请1-2名幼儿回答)
操作二:白醋洗洗鹌鹑蛋
师:老师想到一个好办法。(出示白醋)你猜猜这是什么?(请幼儿上来闻闻,尝尝。)闻上去是什么感觉?
幼:柠檬,白醋……
师:对啦,是醋!那你觉得用白醋能给鹌鹑宝宝洗干净吗?
幼:能,不能。
师:有的小朋友觉得能,有的觉得不能;那就请你用白醋试试看,再去给鹌鹑宝宝洗个澡,看看这次能不能帮它洗干净;要注意哦,洗的时候还是要轻轻的,别弄疼鹌鹑宝宝呦。
幼儿用白醋操作,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们,你们给鹌鹑蛋宝宝干净了吗?
幼:洗干净了!
师:请你把洗干净的鹌鹑蛋宝宝送到鹌鹑妈妈那里去吧!(幼儿分别送蛋)
师:我们来帮鹌鹑妈妈检查一下宝宝们是不是都干净啦!教师和幼儿一同检查。呀!鹌鹑蛋宝宝们被小朋友们洗的真干净呀!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真是太感谢小朋友们啦!谢谢你们!
幼:不用谢!
三、活动延伸:
师:那如果把鹌鹑蛋宝宝放在醋里面浸泡一会,它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看,然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
16、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洗洗鹌鹑蛋》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醋和鹌鹑蛋这一简单的化学反应现象。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特征,在活动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蛋窝、水、白醋、盘子若干、碗若干、棉签、图片2张。
【重点难点】
1、在活动中感知醋和鹌鹑蛋有化学反应,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活动中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特征。
【活动过程】
一、比较鸡蛋和鹌鹑蛋的不同。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样东西,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蛋)
幼:鸡蛋。
师:那你们知道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吗?(出示母鸡图片)
幼:母鸡,鸡妈妈……
师:那我们一起来和鸡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一同和鸡妈妈打招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东西,你们猜猜它是谁?教师出示鹌鹑蛋。
幼:鸽子蛋,鸟蛋……
师:其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鹌鹑蛋。
幼:鹌鹑蛋。
师:那我请小朋友们来看看鸡蛋和鹌鹑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请个别幼儿回答)
总结:原来,鸡蛋大,鹌鹑蛋小;鸡蛋粉粉的,很可爱;鹌鹑蛋身上有斑点,看上去脏兮兮的。
二、洗洗鹌鹑蛋。
师:今天呀,鹌鹑妈妈也来到我们xx班,(教师出示鹌鹑妈妈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和鹌鹑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共同和鹌鹑妈妈打招呼)。鹌鹑妈妈今天有些不开心,你们知道鹌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吗?(分别请1-2名幼儿回答)
师:其实呀,鹌鹑妈妈觉得自己的宝宝看上去脏脏的,想让它变得干净、漂亮一点。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鹌鹑蛋宝宝变得干净、漂亮呀?
幼:帮鹌鹑宝宝洗澡,换身衣服……
师:是啊,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帮鹌鹑宝宝们洗个澡呀?
幼:想。
操作一:清水洗洗鹌鹑蛋
师:老师这里有盆清水,我们来给鹌鹑宝宝洗个澡吧。(出试清水,教师示范)把鹌鹑蛋轻轻的放在盆子里,然后拿棉签轻轻的给鹌鹑蛋宝宝洗澡。要注意哦,一定要轻轻的给鹌鹑宝宝洗身体,如果太用力了,鹌鹑宝宝就碎了,这样鹌鹑妈妈会伤心的!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清水,请你轻轻的走到桌子边上,不用带小椅子,你也来帮鹌鹑蛋宝宝洗个澡吧,记住一定要轻轻的洗哦!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来,宝宝们,洗了这么久了,你们的鹌鹑宝宝洗干净了吗?先让你们的鹌鹑宝宝让鹌鹑宝宝休息会吧,把鹌鹑宝宝送到小盘子里去。(分别请幼儿回答。)
幼:没有!
师: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请1-2名幼儿回答)
操作二:白醋洗洗鹌鹑蛋
师:老师想到一个好办法。(出示白醋)你猜猜这是什么?(请幼儿上来闻闻,尝尝。)闻上去是什么感觉?
幼:柠檬,白醋……
师:对啦,是醋!那你觉得用白醋能给鹌鹑宝宝洗干净吗?
幼:能,不能。
师:有的小朋友觉得能,有的觉得不能;那就请你用白醋试试看,再去给鹌鹑宝宝洗个澡,看看这次能不能帮它洗干净;要注意哦,洗的时候还是要轻轻的,别弄疼鹌鹑宝宝呦。
幼儿用白醋操作,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们,你们给鹌鹑蛋宝宝干净了吗?(快思 www.banzhuren.cn)
幼:洗干净了!
师:请你把洗干净的鹌鹑蛋宝宝送到鹌鹑妈妈那里去吧!(幼儿分别送蛋)
师:我们来帮鹌鹑妈妈检查一下宝宝们是不是都干净啦!教师和幼儿一同检查。呀!鹌鹑蛋宝宝们被小朋友们洗的真干净呀!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真是太感谢小朋友们啦!谢谢你们!
幼:不用谢!
三、活动延伸:
师:那如果把鹌鹑蛋宝宝放在醋里面浸泡一会,它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看,然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
17、大班社会《独一无二的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感知自己的独一无二。
2.学习正确的自我评价。
3.能在集体活动中大方、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本领。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绘本《各种各样的人》、幼儿照片、不同类型的音乐、画纸、油画棒
附儿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ppt图片:各种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长相的人
(2)师: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我们看到画上的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漂亮,有的丑,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2.游戏
(1)请3位幼儿躲在挡板后面,一一讲述自己的特征,请其他幼儿通过外貌形容在幼儿照片中找到相应的幼儿。
(2)大分吹
游戏规则:
幼儿围成一圈坐定,由老师开始说大风吹,所有幼儿回应“吹什么”,老师说被“吹”的特征,比如说“吹女孩子”,女孩子站起来,要说“我是女孩子”等
2.说说自己的独一无二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吗?你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吗?
(2)幼儿找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独特之处,说说自己与好朋友的不同之处。
小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除了外貌的不同、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会的本领也不同,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活动延伸
3.幼儿绘画:自画像
4.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幼儿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活动让孩子们互相感知每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建立幼儿自信心,把赞扬的声音传递给每一个幼儿,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独特性。 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要上好一节社会活动,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考验教师课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社会教育意识。通过这节活动,收获很多,并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帮助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18、大班美术《秋天的花园》教案反思
教师简介:
曾参加市幼儿园优质课比赛以及市幼儿园教师基本功比赛,均获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园内优秀教师,多次参加送课下乡活动。
课程名称 大班美术:秋天的花园(废旧材料创意)
课程分析:
本次活动,通过不同的废旧物品,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激发幼儿多留意、关注并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纸杯、纸盘、瓶盖等废旧材料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何让这些材料变废为宝,再次利用,结合《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花园》。
课程目标:
1. 欣赏秋天的各种花卉,感受秋天的美。
2. 学习用拼一拼、卷一卷、扭一扭、绕一绕等表现手法表现美、创造美。
3. 变废为宝,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 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课程准备
1.秋天的各种花卉视频。
2.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彩色的瓶盖、吸管、台布、花布、毛线、纱巾、积木、小棒等等。
课程过程:
一、 情境导入,观看视频了解秋天的花卉,丰富相关经验。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秋天都有哪些花儿开了呢?
2.师:秋天还有哪些花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圈又一圈层层叠叠的黄色菊花、长长卷卷的彩色卷菊花、左右对称的一串红、三角形的鸡冠花、五角星形状的夜来香、小小的一簇一簇的桂花……
总结:是的,秋天的花真美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二、 引导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采用拼一拼、卷一卷、扭一扭、绕一绕等表现手法创意各种花卉布置花园。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装扮一个秋天的花园?
2.看,这些是你们平时收集的废旧材料,等一会儿,我们就用这些材料来变出这些美丽的花。
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材料?好,这四盒就是一份材料。
听好哦!我们的要求是:三人一组选一份材料,几个人一组呀?
动手之前,三个小朋友要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拼秋天的哪一种花?它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做花心,什么材料做花瓣。听明白了么?
3.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取用材料创意各种花卉。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摄幼儿的作品
1.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丰富情境。
2.幼儿操作
教师指导语:你们搭的是哪种秋天的花呀?用什么材料搭花心,用什么材料搭花瓣?一圈一圈层层包围。
3.作品欣赏,教师评价。
四、播放改编好的音乐《秋天在哪里》,幼儿在布置好的花园里边跳边唱,结束活动。
总结:小朋友真能干!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卷一卷、拼一拼、摆一摆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的花,秋天的花园真漂亮!
课程反思:
在《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中,秋天留给孩子们的是一种美,目光所触及到的,用心能感受到的一种无处不在的立体的美。我想,何不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材料的线与面的变化来表现秋天,以一种艺术的手段展示秋天花园的多姿多彩,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呢?纸杯、纸盘、瓶盖等废旧材料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于是就有了此次变废为宝之旅。
大班孩子善于观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能形象描述,对点、线、面的变化有了直观的了解。本次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竞争意识,能共同商讨,也能够各自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如拼搭五角星形状的夜来香这一组中,有的孩子组织拼搭以及对五角星形状的掌握、有的孩子默默去挑选材料、有的孩子对伙伴的鼓励加油和配合,在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想办法,最后解决困难,在完成后大家都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作为指导老师,这次我退身于后地观察,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发展了他们交往合作的能力。
活动最后,为了减少孩子的消极等待时间,我们采取了个别评价和集体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在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中感受创意之美。 孩子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合作完成这幅作品的,在创意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通过对自己活动中的总结,增强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同时,我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鼓励所有幼儿都能学会用交流合作的方式去参与美术活动。
互动的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不断演绎出课堂的精彩。教师教得活泼,学生学得快乐。这样的方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19、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多变的小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扭动身体部位可以改变小人的姿态。
2、能够通过拧,绕、组合等方式制作小人,并通过观察创编小人的动作。
3、体验制作小人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小人的方法
难点:确定小人的身体比例及拧绕小人的方法
活动准备:
扭扭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激趣导入:出示提前用扭扭棒做好的小人
教师:这是什么?用什么做成的?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用扭扭棒制作的小人。
二、基本部分
1、学习并操作
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纽纽棒制作小人的方法。
教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出这个小人的。
2、教师带幼儿一步步边演示边操作,并加以辅助
教师: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制作小人吧,首先选择两根你喜欢的颜色,沿顶端对齐,右手找到纽纽棒中间的位置,往左手方向移动一些,交叉绕处一个像弹珠大小的圆圈,这样小人的头部就做好了,这时,短的纽纽棒就是小人的身体和腿。一只手捏住头部与身体相连的位置,另一只手拉着长的扭扭棒围着短的扭扭棒向下绕,绕到短扭扭棒中间位置时,往头部方向向上绕,绕到头部位置时将两根扭扭棒分开,这样的小人的两只胳膊就做好了,再将下面两根扭扭棒分开,小人的两条腿就做好了,到这里,一个完整的小人就做好了。
3、迁移生活经验,展现多变小人
(1)请一名幼儿上前做模特,摆出简单的动作。
教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小朋友做了什么动作?这个动作有什么样的特征?
(2)幼儿通过拧一拧、扭一扭,自主探索其方法。
教师:怎么样才能让你手中的小人也做出这样的动作呢?请你们拧一拧、扭一扭小人,自己试一试。
(3)教师小结:如果想让手中的小人做出动作,就需要调整小人的胳膊和腿,拧一拧,扭一扭,比如把小人的胳膊扭成弯曲状,把小人的腿掰直,就能改变小人的姿态。
(4)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交流讨论。
教师:你想让小人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你需要改变小人的哪些部位?
4、创造多变的小人
幼儿自主操作,让小人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现在请你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我们刚才一起探索的方法,让手中的小人做出你喜欢的动作吧。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并交流
活动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进入大班,他们不再满足涂鸦的活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进行美工活动。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我在活动前做了许多准备,设计了几套方案,通过试上课,最终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集体展示作品。
1.正确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胶布等,这次他们需要使用"订书机",这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工具,所以学习正确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儿使用工具的时候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能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还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示范,并用游戏的语言来形容按订书机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
2.明确制作步骤。
制作"运动的小人"关键是了解"小人"的构成,因此,我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幼儿按流程制作,并强调订书钉的位置,以便幼儿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制作能运动的"小人"。
3.集体展示作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可见,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有美的享受。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快乐,怎样在作品展示环节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只有将作品呈现在背景图上时,幼儿才更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20、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变色茶水》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黑枸杞水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种酸碱指示剂,了解花青素变色的原理。
2.通过操作、制作,探索发现黑枸杞水遇到酸变红,遇碱变绿的现象。
3.喜欢探索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初步有环保意识。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过程:
一、魔法实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最近闵老师发现了一种特别神奇的茶水,它会变色魔法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小结:在这几个杯子里倒了同样的水,颜色却变得完全不同,有的发红,有的发绿。
二、介绍实验材料和步骤,操作实验,发现枸杞水变色的现象。
师:想不想和我一起亲手动一动,变一变?快来看看需要哪些材料吧。
首先我们需要一杯用黑枸杞泡出的紫色茶水,可以泡的久一点,让颜色更深更紫。
其次我们需要三个分别装有白醋、洗衣粉水、白开水的杯子并做好标记。
现在可以进行变色魔法啦,把茶水分别倒入各个茶杯,看看他们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吧。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小结:放白醋的杯子变成了红色,放洗衣粉水的杯子变成了蓝绿色,白开水的杯子颜色稀释后仅仅变浅。
三、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枸杞水变色的原因。
师: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因为黑枸杞水富含花青素,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遇到酸性物质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物质会变成绿色,所以会产生这样神奇的变化。
四、通过小小魔法师游戏加深对变色原理的认知。
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变色的原理,很多液体都属于酸性或碱性液体,那么当茶水滴进去的他们颜色变化也一样吗?我们准备好的白醋、洗衣粉、纯净水、苏打水、洗手液、洗洁精,还有雪碧,注意每一杯的液体一样多。
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变魔法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了,魔法水滴进每一种液体里之后,颜色都变得不一样,有的深有的浅。遇到酸性越强的东西,它的颜色就会变得越红,遇到碱性越强的东西,它就会变得越绿哦。
五、拓展关于生活中关于酸和碱的知识运用,初步有环保意识。
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酸性的白醋来做菜,用碱性的洗衣粉来洗衣服,这些都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很多时候酸跟碱性的物质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危害的,比如在干旱地区发生的一些土地盐碱化的现象,因为土地里面碱性太高了,所以使得我们的农作物没有办法种植。还有当发电厂燃烧煤炭、汽车行驶的时候,这些都会往空气中去排放出污染的气体,而这一种污染的气体会造成酸雨。酸雨是一种有腐蚀性的酸性液体,它会腐蚀建筑,破坏农田还会伤害我们的皮肤,对自然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灾害。所以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这一些自然灾害形成,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出门的时候,尽量乘坐环保的交通工具,少开汽车,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才能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你的家厨房里、卫生间里还有哪些液体,想知道它们是酸性还是碱性呢?让我们一起动起手来做实验吧,记得要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注意安全哦。
21、大班科学《熄灭的蜡烛》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熄灭的蜡烛
年龄段和领域:大班科学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知道蜡烛燃烧、熄灭的原因。
2.观察、思考用玻璃杯熄灭蜡烛的现象,探究让蜡烛熄灭的方法。
3.对蜡烛燃烧、熄灭的现象感兴趣,知道使用蜡烛时要注意什么。
4.对蜡烛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重点:
在操作中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知道蜡烛燃烧、熄灭的原因。
活动难点:
知道蜡烛熄灭的时间长短与空气的多少有关系。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小盘子、玻璃瓶(大小不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了解蜡烛的用途
1.出示图片引出蜡烛
提问:小明的书包里都会有什么?每次必须带的是什么?
小结:小明每次都会带很多东西帮助他完成探险活动,但是每次必须带的是蜡烛。
2.结合幼儿已有经验了解蜡烛的用途提问:你们都见过它吗?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呢?
小结:在生活很多地方都会见到我,我会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光明。
3.启发幼儿思考,小明探险为什么要带着蜡烛。
提问:小明为什么每次山洞探险的时候都要带着蜡烛?
小结:有的朋友说为了照明、有的小朋友觉得可以用来吓唬野生动物,蜡烛更大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跟着蜡烛一起去找找原因吧。
二、通过实验,探索让蜡烛熄灭的方法,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一)操作一:蜡烛燃烧与空气有关系1.引导幼儿初步猜想熄灭蜡烛的方法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熄灭燃烧的蜡烛?
小结:我们可以用吹、扇、和水等这么多的方法让燃烧的蜡烛熄灭。
2.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想用瓶子将蜡烛熄灭的方法提问:这是什么?用瓶子可以怎样熄灭燃烧的蜡烛呢?
小结:小朋友说可以用瓶子底部压蜡烛、用瓶子边缘拨动蜡烛、用扣的方法熄灭蜡烛。
提问:扣住蜡烛,蜡烛真的能熄灭吗?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方法实验要求:(1)玻璃瓶要轻轻的扣住蜡烛,扣住后手不能在碰蜡烛;
(2)认真观察火焰的变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体和衣服上;
(4)音乐结束,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实验结果。
4.分享交流
提问:蜡烛是怎样熄灭的?它的火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将蜡烛扣住就会熄灭?
小结:在燃烧的蜡烛上扣上玻璃瓶,蜡烛就会慢慢的熄灭。这是因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空气用完了,它也就熄灭啦!
5.利用实验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问:为什么小明每次都要带蜡烛?
小结:原来小明带蜡烛是为了看看山洞里有没有空气,没有空气就不能往里走了。
(二)操作二: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瓶子大小有关系。
1.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想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瓶子大小的关系提问:将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同时扣住燃烧的蜡烛,你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2.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要求:(1)玻璃瓶要轻轻的同时扣住燃烧的蜡烛;
(2)认真观察两个瓶子里火焰的变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体和衣服上:
(4)音乐结束,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实验结果。
3.分享交流
提问:两个瓶子同时扣住蜡烛上,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蜡烛熄灭的时间会不一样呢?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大瓶里面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就比较长,小瓶里面的空气少,蜡烛燃烧的时间就短,所以先熄灭。
三、探索让蜡烛继续燃烧的方法,进一步感受蜡烛燃烧离不开空气
1.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游戏“拯救火焰”
提问:小蜡烛跟我们玩游戏玩的真开心,它说我被瓶子扣住了,当我快要熄灭的时候谁来救救我,让我继续燃烧,不要熄灭。我们可以怎样帮助蜡烛让它继续燃烧呢?
小结:让空气流进玻璃杯内,蜡烛就会进行燃烧下去,有了空气蜡烛才能燃烧,就像我们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
四、活动延伸
今天和蜡烛玩游戏开不开心?可是,小蜡烛又给我们出难题啦!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科学探索区找找答案吧!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也有了一定的探险意识,虽然他们在家里很少能接触到火,但是他们对火的燃烧却充满好奇,为什么会产生燃烧,孩子们经常这样问。活动中我通过三个实验帮助幼儿发现燃烧的秘密。第一个实验让幼儿知道燃烧与空气有关系;第二个实验幼儿发现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的多少有关系;第三个实验再次验证燃烧与空气有关系。通过这三个实验幼儿对于打开了了解燃烧奥秘的大门,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学习。活动中发现一些亮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优点:
1.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在动手操作中和游戏中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与小蜡烛做游戏的游戏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进而通过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答案,幼儿兴趣浓厚,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发展。
2.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活动中一个个小实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于教师的提问能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答案,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任务。
3.注重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中设计了许多引发幼儿探究的问题,当幼儿出现不同答案时,教师敢于追问,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增强了幼儿自信心,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有效互动。如提问大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还是小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出你的理由。
不足:
语言不够严谨、简洁。每次幼儿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总是将答案进行补充,而且话特别繁琐,不能有效引导幼儿将想法完整表述,教师小结也不够简洁。如教师提问,瓶子扣住蜡烛,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回答,因为没有空气。教师回应,哦,原来蜡烛的燃烧与空气有关系,瓶子里的空气让蜡烛都燃烧的没有了,所以蜡烛就熄灭了。语言繁琐,不严谨。
22、幼儿园大班律动《最奇妙的蛋》音乐优质公开课教案说课稿
大班律动--最奇妙的蛋
活动目标:
1.能跟随音乐做律动,体会扮演小鸡选美时的快乐。
2.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自己所扮演的小鸡选美时的动作。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能随音乐按节奏做律动
活动难点:用身体大胆表现小鸡选美时的多种动作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音乐、小鸡图片(圆圆、琪琪、毛毛)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故事《最奇妙的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我们昨天听到的故事是《最奇妙的蛋》,在王国中有很多对蛋好奇的人,大家都想去看一看,那该怎么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第一遍音乐《最奇妙的蛋》,幼儿倾听,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并提问。
师:“刚刚小鸡做了什么动作,他们是怎么做的?”(拍手、拍身体、做造型等)
2.再次播放音乐,幼儿随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选美动作。
1)念儿歌做动作:
“走走走走,看一看。走走走走,谁最美。
走走走走,看一看。走走走走,快做好。
圆圆快来,琪琪快来,毛毛快来。”
2)请幼儿回忆儿歌里小鸡选美的动作,并用大胆表现。
3)请幼儿回忆小鸡选美的出场顺序,并出示对应图片及
123的出场编号。
师:我们都分别喊了谁来?还有谁?( 圆圆、琪琪、毛毛)
3.能随音乐进行表演,并把小鸡最美的选美动作大胆表现出来。
1)大胆表现小鸡选美时的动作。
师:圆圆最美的地方是哪里,(羽毛)琪琪和毛毛呢(腿、鸡冠)?
2)教师分别扮演圆圆、琪琪、毛毛进行表演。
3)师幼共同表演三只小鸡选美。
教师扮演圆圆,请幼儿分别扮演琪琪和毛毛。
4)集体表演
“你想扮演谁?怎么扮演?用一个动作来表现出来”
4.集体游戏《最奇妙的蛋》
1)寻找1、2、3号鸡窝,对应表演角色(1号鸡窝为圆圆,2号为琪琪,3号为毛毛)
2)替换练习,幼儿自创动作表现自己的美。
师:刚刚我们代表圆圆琪琪毛毛去比美,现在我们代表我们自己,你认识你哪里最美,就能最美的地方来比美。1号快来(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国王出现,评选最美的蛋,律动离开,自然结束。
大班律动--最奇妙的蛋---说课稿
说教材
《最奇妙的蛋》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通过故事的经验准备,让幼儿对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律动活动有很多种,较平时的音乐不同,我结合故事,特选择此首音乐,能让孩子们更直接的对小鸡和蛋有所了解。从而能轻松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鸡的动作特点。此音乐节奏感鲜明,能让幼儿更好的抓住其节奏特点和规律,从而体会到模仿小鸡的快乐。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指南》中指出,“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力创造能力,能用律动或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为依据,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并采用整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活动目标为:1.能跟随音乐做律动,体会扮演小鸡选美时的快乐2.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自己所扮演的小鸡选美时的动作。
说教学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中我的重点是所有幼儿能随音乐按节奏做律动。由于节奏比较快,我分别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尽快熟悉节奏,从而掌握节奏,最终达成目标。活动难点是用身体大胆表现小鸡选美时的多种动作,每名幼儿的性格不同,有些性格内向的幼儿不敢大胆的进行表现,通过多次练习,以及教师的启发,最终能表现出不同小鸡的动作。在掌握好动作的基础上,幼儿跟随音乐做律动,从而完成了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通过示范的法,儿歌记忆法,图片启发法。情景法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更快的掌握小鸡选美时的不同动作及特点。通过启发,孩子们能跟随教师进行表演,在全班幼儿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掌握了动作要领,成功的突破了难点,为此,我增加了替换环节的练习,启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从而表现自己的美。从表现圆圆、琪琪、毛毛到表现自己的特点,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创新。最终每名幼儿在游戏中都获得了发展,体会到了活动中的快乐!
说幼儿的发展
一次的音乐律动活动让孩子掌握了其中的节奏,变得有节奏感,为以后的多种活动会有良好的铺垫,从而让幼儿更喜欢音乐。教师的启发,让幼儿对小鸡有了更深的认知,从而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了一定的引导和知识经验的准备。结尾活动的游戏中,由情景中的小鸡过度到幼儿自己,给了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空间,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后,国王的出现,又将情景回归活动,让幼儿有续编故事的引导,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或活动的延续,奠定了好的基础。
23、大班科学《神奇的光》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喜欢拿着手电筒玩,一会儿照亮,一会儿用手挡住光,甚至用积木挡住光,看不见光。但是他们对这些现象的产生不理解,也很有兴趣很愿意通过实验来探索一些光的奥秘,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愿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接触光的穿透现象,知道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一样。(仅限手电筒的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大胆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记录下来。
3、体验探索光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重点难点
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一样。(仅限手电筒的光)
活动准备
1、课件
2、手电筒、白纸、毛巾、纸盘、积木、一次性碗、皱纹纸、电光纸、红旗、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对光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请来一个神秘的客人,但是这位客人有一个要求,要我们的教室变得黑黑的,它才出来,怎么办呢?(幼儿:把灯关上、、、、、、)
师:教室变黑了,让我们把客人请出来吧。(亮手电筒的光)
师;大家好,我是光博士,很高兴来大大七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幼:欢迎)
师:谢谢,那你们知道我是从哪来的吗?(幼回答)
师:小朋友真聪明,(师用书把光遮住)
师:咦,光怎么不见了呢?(幼儿回答)
师:光能穿过吗?(幼儿回答) 哦,光不能穿过,那光能穿过这个玻璃吗?(幼儿回答)
师:到底能不能呢?我们来看看。
师:用玻璃遮住手电筒的光,光能穿过吗?(幼儿回答)
师:刚才我们玩游戏,发现光不能穿过书,能穿过玻璃。你知道有哪些东西光不能穿过?(幼儿回答)还有哪些东西光能穿过?(幼儿回答)
师:你们动脑筋说了很多。
二、基础部分
1、幼儿探索,哪些东西光不能穿过,哪些东西光能穿过,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师:今天,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实验材料,有手电筒、白纸、毛巾、纸盘、积木、一次性碗、皱纹纸、电光纸、红旗、雪花片,这里还有一张记录纸,
通过实验,如果光不能穿过纸,就在它下面的方框里用“×”记录,如果光能穿过纸,就在它下面的方框里用“√”记录。
师:现在要请你们取一张记录纸开始实验吧。
师巡回指导。
2、交流实验结果,结果不一样的再次实验。
师:小朋友拿着你的实验结果到前面来。谁来说说你的的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光不能穿过、、、、、、光能穿过、、、、、(师记录幼儿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光不能穿过,有些东西光能穿过,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教室,你们说说太阳光是能穿透窗户,还是能穿透墙壁照进来?
师:小朋友真聪明,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大家以后还会发现更多 。
3、幼儿探索,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一样
师:刚才小朋友实验的时候,光穿过蓝色电光纸,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我们来看看。
师:光穿过蓝色电光纸,我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那光穿过一次性的碗、电光纸、皱纹纸、红旗、雪花片,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去做实验,光穿过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光的实验,知道有些东西光不能穿过,有些东西光能穿过。并且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一样 。
4、结合生活实践,加深印象
师:我们刚才做实验是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请小朋友看一看光的图片。
太阳光,萤火虫,水母,恒星
师:它们都是自己本身发光,是一些自然光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人造光源,是科学家发明的,比如有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还有哪些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你们都动脑筋想了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光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我们看了光的图片,请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没有光会是什么样子?(幼儿回答)
师: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结束:游戏“追光”
我们的好朋友光博士请你们玩追光的游戏,用小朋友手电筒的光来追老师手电筒的光。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探索,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神奇的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对光的兴趣。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记录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动态活动过程,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
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在活动中对光是否能穿过纸有争议时,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在做记录时能及时把它留下再来解决。
当时我急于解决问题,想让小朋友尽快说出光能穿过纸,最后经过几次实验,小朋友才知道光能穿过纸。经过田园长的指点,让我认识到应采取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小朋友来实验,然后老师进行引导和示范,让小朋友去比较、发现,才知道光能穿过纸。活动中应发挥记录纸的作用,拓展幼儿的经验,并写上名字在科学活动区中展示。
事实证明,应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取长补短,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4、大班语言《狐狸的陷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线索。
2.能根据画面情节大胆想象、合理创编故事结尾。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体验自编自导合作表演的乐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狐狸与母鸡是什么关系?它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狐狸是怎么想的?
③母鸡又是怎么想的?
④狐狸做了什么动作,发生了什么事情?
⑤天黑了,狐狸去哪了?看到了什么?狐狸想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讨论:母鸡知道狐狸准备吃它们吗?为什么?
3.续编故事。
(1)师:狐狸还会想什么办法吃母鸡?母鸡又会想什么办法躲避狐狸?他们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在什么地方?
(2)幼儿互相讨论,自由续编故事。
4.表演故事。
(1) 幼儿自由分组,协商分配角色
(2)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拓展:
幼儿制作续编故事绘本。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25、幼儿园大班美术《冬天的梅花》教案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教育目标要求“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力”。我根据梅花的表现形式吹、点画,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梅花,并能学习运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式来表现梅花的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而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大班的幼儿进行学习。
活动领域:艺术
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冬天的梅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墨吹出梅花的树枝和树干,用手指点、涂的方法画出梅花。
2.能创作出梅花的基本特征。
3.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吹点画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卡纸(扇状)、颜料、调色盘、墨、吸管、纸巾等
精神准备:
幼儿有吹画、点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梅花的基本特征
出示图片幼儿观察腊梅的基本特征。
腊梅是什么颜色?在哪个季节开放?
二、示范讲解创作方法
(1)滴一滴墨在纸上,用吸管吹开成树枝样,然后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
(2)手指蘸颜料,在树枝上点画梅花花瓣。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梅花花瓣和花蕾。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花瓣与花蕾大小不要一样。
三、幼儿自由创作。
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粘贴上梅花和花蕾。
提醒幼儿: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四、作品欣赏。
将幼儿作品张贴在墙上,互相欣赏。
26、大班语言教案《多变的云》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理解风儿使云朵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3、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云彩像什么?一会变成了什么?
2、收集云朵图片幻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看云:
1、组织幼儿到室外观看天空中的云彩。
2、提问:刚才我们在室外看到了,天空中许多的彩云,谁能说说云有哪些颜色?有什么形状?它离我们有多远。
说云:
1、你们知道云在哪里吗?你见到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带你们到云彩世界去玩,想去吗?
3、放幻灯:
1)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2)喜欢这些云吗?找找你最喜欢的一朵云。为什么喜欢?它象什么?
二、探索云彩变化的秘密为什么云彩会变?是谁让云彩会变?
1、请幼儿说说那些云可以预测天要下雨。
2、哪些云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
3、让幼儿学习会看简单的云图。
4、讨论:如何根据云彩图来做气象预报?
师小结:多云、少云——晴天,灰云-——阴天,乌云——雷雨天等。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4、请幼儿做能干的风,玩“会变的云彩”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扩展思维。
三、欣赏散文,感受云朵有趣的变化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听听散文里说云像什么?
2、师有感情地朗诵,问:散文里说云变成了什么?
3、你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4、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朵变成什么样子?(幼儿间相互交流)
四、延伸
把自己创作的云编进散文里付内容散文:多变的云天上的云飘着,就像魔术师在变着万花筒,在天上变出一个一个可爱的样子。有的是花开样,有的是蘑菇样,有的是彩虹样……哈哈还有的是小兔样子,好像在和小朋友在说话。一会儿云儿又在变,变成公鸡、变成天鹅、变成马,真神奇哦!
再看看,云儿被风一吹,也变了颜色,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简直是太美了。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通过主动积极的观察,充满乐趣的通过绘画再现观察与想象,自信、大胆的创造,从而轻松愉悦的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活动中幼儿自然地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活动成功的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7、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蛋宝宝换装记醋酸的作用》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动手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应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让幼儿在动手中获得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提高探究的能力。整个活动我遵循 5-6 岁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科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科学探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鹌鹑蛋是幼儿早餐经常吃的食物,一次早餐活动,一位小朋友问老师“为什么鹌鹑蛋身上有斑点,不像鸡蛋一样白净,鹌鹑蛋可以祛斑吗?”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同时进行幼儿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我利用醋的酸性腐蚀能力,可以使鹌鹑蛋上的斑点脱落的现象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白醋能去除鹌鹑蛋的斑点,了解醋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
2.尝试与同伴分工合作,对实验进行操作、记录、讲解。
3.喜欢参加科学实验活动。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白醋能去除鹌鹑蛋的斑点,了解醋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
活动难点:尝试与同伴分工合作,对实验进行操作、记录、讲解。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鹌鹑蛋、白醋、透明塑料杯、盆(水)、牙刷、毛巾、肥皂、洗衣粉、镊子等。
2.PPT 课件、幼儿实验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森林里要举行盛大的舞会,小动物们都在精心装扮自己,鹌鹑蛋宝宝也想参加。可是它身上长满了斑点,很伤心。它想,要是我把身上的斑点去掉,该有多好啊!
教师:宝贝们,你们有什么方法能帮助鹌鹑蛋宝宝把身上的斑点去掉吗?(幼儿自由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自主尝试鹌鹑蛋祛斑的方法
1.教师介绍水、毛巾、牙刷、肥皂、洗衣粉常见清洁用品,请幼儿猜想用这些清洁用品能不能去除斑点,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并说明记录表(一)的记录方法。
2.幼儿尝试用清洁用品去除鹌鹑蛋的斑点,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说明规则,幼儿进行实验。
3.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一),集体讨论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常见的清洁用品可以祛斑吗?
4.教师小结:鹌鹑蛋上的斑点牢牢粘在蛋壳上,用一般的清洁用品很难去除。
三、认识白醋,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探究“给鹌鹑蛋祛斑”实验
1.教师(播放课件):鹌鹑蛋还是很沮丧,怎么办呢?对啦,我们去找熊医生问问。熊医生说:“我给
你们一瓶神奇的水,你们去试试吧!”
教师:熊医生给我们的神奇的水是什么呢?
2.认识白醋:教师出示白醋,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
3.幼儿分工合作进行白醋祛斑实验。
教师:白醋真的能把鹌鹑蛋的斑点去掉吗?我们去实验室试一试吧!
(1)出示实验材料,说明记录表(二)的记录方法。
(2)提出实验要求:
幼儿两人一组分工合作实验,一人负责操作实验;一人负责完成记录表(二),并讲解实验结果。
(3)幼儿小组分工合作自由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实验记录表,讲解实验中的发现和结果。
教师:请讲解员将实验结果进行讲述。
4.教师小结:原来,白醋里有一种叫醋酸的东西,它能将斑点和蛋壳分离开,我们就很容易去掉鹌鹑蛋上的斑点。
四、了解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1.教师: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呢?(幼儿自由表达想法)
2.幼儿观看课件,教师总结:
醋常常用在烧菜中,去除腥味,又能产生酸酸的味道;醋可以当调料,增添美味;醋具有保健的作用;
醋可以杀菌消毒;醋酸可以去除污垢。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到班级进行陈醋、苹果醋祛斑实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成,活动中通过两次实验操作,让幼儿知道白醋能去除鹌鹑蛋的斑点;通过迁移生活经验了解醋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以此达成认知目标。活动中第三个环节认识白醋,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探究“给鹌鹑蛋祛斑”实验达成技能目标:尝试与同伴分工合作,对实验进行操作、记录、讲解。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提供给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材料,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选用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承担不同的探索职责,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在这种活动环境中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主动交流分享对方的经验,对于探索中产生的各种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教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要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幼儿与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主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方面,如:在说明实验规则环节不够清楚细致,导致有的幼儿在操作时混乱,没有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在猜想环节,应该把记录表展示出来,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还是过于把控时间。科学活动必须注重严谨性和科学性,教师的语言需要更精准、更具科学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对我有所进步,在今后的科学活动中能够积累经验,继续进步。
28、大班健康《滋润的糖水》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糖水对人体滋润的功效。
2.知道糖水有许多不同的种类。
3.对烹饪糖水感兴趣。
4.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 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糖水照片、糖水制作视频
活动过程:
1.“糖水屋”游戏导入。
师:欢迎小朋友来到糖水屋,这里有好多不同品种的糖水。看看你们吃过哪些糖水。请幼儿说出吃过的糖水,教师把图片展示出来。
2.了解糖水对人体的滋润功效。
(1)师:小朋友喜欢吃糖水吗?吃了糖水,身体有什么感觉?
(2)师:干燥的秋季,天气的变化可能会让身体出现一些小小的不适,例如皮肤干燥、容易咳嗽、排便不畅等,而经常吃一碗甜甜的糖水会让我们的身体特别舒服。
3.观看视频,学习制作莲子百合红豆沙糖水。
(1)先洗干净红豆、莲子、百合,清水泡浸两小时;
(2)煮开水,把红豆(和浸豆水)还有陈皮、莲子、百合放入锅中;
(3)煮开后用中慢火煲两小时,最后才用大火煲大概半小时;
(4)煲至红豆起沙和还有适量水份,就可以加糖调味,甜度根据各人所爱。
4.设计“美味的糖水”。
(1)糖水里面还可以放什么呢?小朋友利用当季的食物来设计一款美味的糖水吧。请小朋友把自己设计的糖水所需配料画在纸上。
(2)一起分享幼儿的想法。
活动延伸
请幼儿与妈妈一起购买食材制作糖水。
29、大班健康《特别的春节》教案反思
教学背景分析
为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研究进展,为了让幼儿了解病毒的危害并有保护自己、预防疾病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对象分析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怎么来的?”大班幼儿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
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启发教学法、多渠道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幼儿思考,如“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你还知道哪些防疫的方法呢?”等这些问题,来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序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达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2.多渠道合作法
《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明确指出:“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学一学,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多种感官的参与,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攻破本次活动目标的重难点。
3.讨论法
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共同探讨答案,幼儿主动思考答案,为幼儿提高创设表现能力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2.增强自身的预防疾病意识,做到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
3.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养成爱讲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1.视频
2.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寒期有点长呢?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寒假会延长吗?
2.原来,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我们才会延迟开学,是什么样的病毒这么可怕呀,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绘本
1.讲述故事(视频)
2.提问: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我们的眼睛看不到你们,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科学家发现你们的形状好像皇冠一样,所以称你们为冠状病毒。
3.提问: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哪里?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病毒一直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从动物身上传播到人身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有人不仅捕猎野生动物,还残忍地食用它们。
4.病毒进入人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病毒能在我们的身体内潜伏14天,生病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5.病毒是怎么进入人的身体里的?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病毒喜欢到处旅行,喜欢藏在我们的鼻涕、口水里,通过飞沫传播,跑到其他人那里玩耍;还会通过我们的小手在我们揉眼睛、擦嘴巴的时候到我们的身体里面玩耍。
三、如何预防病毒?(观看视频)
1.小朋友们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要怎样预防冠状病毒,保护自己呢?(幼儿讨论)
2.观看视频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预防冠状病毒的儿歌吧!
小朋友,要记牢。
病毒来了不小瞧。
少出门,多喝水。
勤洗手,戴口罩。
喷嚏,咳嗽,肘捂嘴。
新型肺炎不要慌。
科学防范最重要。
3.儿歌中都提到了哪些预防冠状病毒的方法呢?(幼儿讨论)
4.你还知道哪些防疫的方法呢?(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防疫方法呢,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勤洗手,保持手的卫生,赶走病毒。你们还记得洗手七步法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视频)引出下一环节内容。
四、复习七步洗手法
1.幼儿观看七步洗手法视频
2.教师分步骤讲解洗手要点
两个好朋友,手碰手。(内)
你背背我,我背背你。(外)
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夹)
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弓)
我跟螃蟹点点头,点点头。(大、立)
螃蟹和我握握手,握握手。(腕)
3.请一位幼儿进行示范如何洗手
4.结合视频,牢记洗手儿歌
我们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干净,跟着儿歌来洗手吧。
5.教师小结:
洗干净小手才能保护我们自己不受病毒的伤害,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五、结束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病毒的儿歌,他的名字叫什么呢?叫《预防病毒儿歌》,让我们做一个抗疫小战士,把我们学习到的防疫知识和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和身边更多的人,一起预防病毒,帮助大家更快地渡过困难!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欣赏绘本故事《新型冠状病毒》,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反思:
在《快乐的春节》主题中,抓住了孩子们天天盼望新年的到来,迫切想了解人们怎样欢庆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欢庆活动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了新年的快乐,进入新年欢庆的气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本次主题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的一个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及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使孩子深刻地了解了年的来历和传统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提前使孩子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
30、大班《时光的故事》社会教案
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敢于大胆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地看待自己
设计意图
每个小朋友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敢于大胆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地看待自己才能更好的成长。
活动目标
1、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2、敢于大胆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地看待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难点是能大胆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今后的目标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照片两张(一张小婴儿时的、一张现在的照片)。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小时候的用品、衣服等;请家长给幼儿讲述小时的趣闻及趣事。
活动过程
1、猜猜照片上的人是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是谁?与幼儿一起谈论,从中发现老师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看这时谁?(教师出示多啦照片),那你知道多啦有一个用来穿越时空回到以前或者未来的东西是什么吗?
幼:时光机
师:你们说的对,就是时光机,今天就有一个小朋友通过时光机来到这里,你们看这是谁?猜一猜她长的像谁?
幼:像王老师(像xx)
师:猜对了,王老师和这张照片有什么不同,哪里变了?(哦,有的说像XX有的说像XX,那我们把现在的她请出来看看到底是谁吧。教师出示现在的照片)
幼:长高了,眼睛变大了,变胖了…头发变了等
小结:这是王老师六岁时的照片,现在我26岁了,在这20年,我有了很多的变化:长高了,长胖了,眼睛变大了,头发也不一样……其实你们和你们小时候比也有了很大变化,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吗?今天好多小朋友也做时光机回到了他们还是很小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游戏:照片配对。
(1)出示“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的照片,提出问题。
师:你们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小现在的我)
幼:xx
(2)幼儿操作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对不对,那王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王老师这里有他们小时候的照片,你们每人来取一张,走到黑板面前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认为我是同一个人的贴在现在照片的下方,看看谁贴的又快又准。
师:王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说我的被贴错了,那王老师请被贴错的小朋友来纠正一下吧。
师:原来小朋友们小时候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有的眼睛变了,有的嘴巴变了,还有的甚至变的我们都不认识了。
(3)幼儿讲述两张照片的变化。
师:我请刚才连错的小朋友们说一下“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哪些不同?如头发长了,戴眼镜了等等。
幼儿:这是我刚生下来的照片,头发还没长出来。我现在头发长长了。
师:你们还发现哪里不一样吗?
小结:大家的眼睛真厉害,一下子找出这么多的不一样:长高了、变大了、手脚变大了、发型也变了。你们知道吗,每个人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是长长的头发,有的是短短的头发,但这些都是你自己。
3、幼儿自由参观“我的用品”展览,感受自己的成长。
(1)师:但是啊,我们从照片中只能看出长高长胖 手变大等外貌上的变化,还有些许多变化我们是从照片中看不出来,所以,我从多啦A梦的口袋里找出了许多你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你们去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为什么以前用的这些东西,现在都不用了?
幼:小时候的衣服太小了,现在都穿不上了;小时候需要妈妈喂饭,现在可以自己吃饭了等。
(2)共同讨论: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比较,如身高、体重、动作、自理能力、兴趣、本领等。也可请幼儿表演一下,如小婴儿时怎样哭,怎样爬等师:那你们现在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吗?对呀,现在你们吃饭不用奶瓶了自己吃饭,小时候的衣服也穿不上了,而且是自己穿衣服了,这都说明你已经长大张本领了。
4、说说自己的本领,进一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1)师:长大的你会做哪些事情?你能说一说自己学会的本领吗?
幼:我会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还会唱歌、跳舞、写自己的名字,老师表扬我值日生当得好。
师: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刚才说了这么多的本领,那有没有你想会却没有学会的事情,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需要继续努力的?谁来说一说?
幼:我想学钢琴却怎么也不会,我想学会洗自己的衣服可是没有劲等。
师:是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的有勇气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还不会的事情,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不足的地方,正确的评价自己,真值得王老师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会的事情和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评价自己,然后努力做好,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成长,变的更优秀。那谁能来正确的评价一下自己呢,技能说一下自己的优点也能说出自己的不足?
(2)游戏:大风吹
师:你们学会做家务(洗碗、扫地、擦桌子),学会才艺表演(跳舞、钢琴、画画) 还是运动小健将(踢毽子、跳绳、力气大),我把你们学会的本领编成了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风吹,你们先想好自己会做什么,然后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转圈边念“大风吹大风吹”,当我说“吹走会做家务的小朋友”,会做家务的小朋友松开手离开圆圈。如果我说吹走会才艺的小朋友,会才艺的小朋友离开,小朋友都吹走了,我们再回来进行下一轮。
小结:通过游戏,我知道你们学会了这么多本领,我们小的时候,是爸爸妈妈照顾我们,帮我们穿衣服、喂饭,现在我们长大了,还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学会了许多的才艺和本领,你们真是一个让老师和爸爸妈妈们感到自豪的孩子。
5、畅谈自己今后的目标
师:长大的你们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 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升入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了,你有什么愿望吗?我们可以互相说一说
幼儿:好……我希望自己可以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我希望我每天都起不请假,我希望自己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等。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新的目标,交朋友、完成作业等,这些都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和自豪。用自己细化的方式鼓励一下自己吧。
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孩子们都能够了解自己再生活动有很多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能大胆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今后的目标。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31、大班《调皮的风》科学教案
活动中让幼儿感受风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风对人们的利与弊。激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并喜欢探索风的秘密。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风是看不见的,它相对抽象但又能感觉得到的,而《纲要》中指出,幼儿科学活动重在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调皮的风》这节科学活动课中,我将激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并喜欢探索风的秘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作为本活动的重点。于是就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调皮的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风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风对人们的利与弊。
3.激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并喜欢探索风的秘密。
重点难点
1.尝试感知风的存在和风速。
2.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旗、报纸、扇子、桌布、塑料袋、帽子、空牛奶盒、丝巾、一次性纸碟、羽毛若干根;彩旗一条;抽纸一包;垫子若干张;《调皮的风》课件PPT一份。
2.经验准备:已经知道空气的存在;活动前在户外感受风。
活动过程
一、谈论与发现风
(一)谈话引导
1.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呀?
(二)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
教师:我们来和小旗子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不碰小旗子但又能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来让小旗子飘动起来。
(三)小结:我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动一动就会带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就会让小旗子飘动起来。
二、发现和探索风的秘密
(一)自由探索发现
教师:那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你们都用每一样材料来让小旗飘动起来。
(二)集体检验
1.教师:你选择的是什么东西?
2.教师:它是否可以让小旗飘动起来?(幼儿演示)
(三)彩旗飘飘
1.教师:请小朋友们用每一样材料让彩旗飘动起来!
2.幼儿自由探索
3.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东西只要动一动都可以造出风。
三、制造风
(一)风速
1.教师:请小朋友们利用垫子制造出不一样的风速(大风和微风)。
2.小结:
(1)造出大风:要用很大的力气,手抖动的速度要快快的。
(2)造出小风:要用很小的力气,手抖动的速度要慢慢的;
(二)游戏
1.教师:请小朋友们用不一样的风速让纸巾飘动。
2.幼儿自由探索。
3.小结:用微风的时候纸巾慢慢的轻轻的飘走了;用大风的时候纸巾到处飘。
四、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观看《调皮的风》PPT课件)
教师:风的本领很大,也很调皮,在夏天,调皮的风可以带给我们凉爽,在冬天,会让我们觉得很寒冷;调皮的风还可以可以让我们的风筝飞到天上去;它还可以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也可以帮助我们吹干衣服,调皮的风还可以发电呢。但是,当风发怒的时候,它会带来可怕的龙卷风和台风,龙卷风和台风会引发风暴潮,这些风暴潮会把我们的树木、房子全都摧毁,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让我们失去纸巾的亲人;发怒的风还会带来可怕的沙尘暴,使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
五、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是喜欢和调皮的风做好朋友还是喜欢和发怒的风做朋友呢?我们都喜欢和调皮的风做好朋友,因为调皮的风会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和帮助,所以我们都喜欢和调皮的风做朋友,那现在让我们拿着羽毛到外面去与调皮的风一起玩耍吧!
活动总结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相对抽象但又能感觉得到。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我设计这节科学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去发现风,探索风和感受风并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兴趣是幼儿的老师”,那怎样可以使幼儿感受到风呢?于是我想到了借助辅助材料,因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小旗子、塑料袋、空丝巾、一次性纸碟、羽毛等,还利用了信息技术让孩子观看有关风的PPT课件来更进一步了解风,把它"变"得与幼儿生活更近一些,加上一些欢快的、狂怒的背景音效,孩子仿佛舍身处境一般感受到了风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
32、大班《下落的秘密》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自然科学属性相比与其他各领域活动而言,更加强调幼儿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冬天来了,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幼儿最喜欢把落叶抛洒这玩,乐此不疲,他们对落叶下落的现象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基于幼儿对物体下落的探究和思考,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下落”这一现象兴趣浓厚,于是设计了《下落的秘密》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发现各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之处。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下落现象的兴趣,感知物体下落时的不同特点;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观察结果,了解不同物体下落方式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3、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同一物体下落的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观察结果,了解不同物体落方式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难点: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同一物体下落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丝带、泡沫网、纸杯、桌面玩具、塑料袋、手工纸、木夹子、树叶、羽毛、气球、毛巾、废弃的饮料瓶、乒乓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幼儿人手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演示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树叶,并演示树叶下落时的样子,激发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
2、师:今天苏老师带来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大家去试一试,观察它们下落时的样子。
二、幼儿探索、感知物体下落时的不同现象。
(一)幼儿自主观察、探索物体下落时的样子,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发现。
(二)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1、师:小朋友们,通过刚刚的观察,物体在下落时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表述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原来小朋友发现不同的材料它下落的方式不一样。
三、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观察结果,了解同一高度、同一时间,不同的物体下落的方式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1、师:刚刚我们观察了一种材料它是怎样下落的,现在我们用两种材料进行比较和观察,每个小朋友选择两种材料,同一高度,同一时间放开,请你观察这两种材料下落的方式和速度有什么不一样?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把你的发现用符号或者是线条表示出来,然后我们再来分享。
2、幼儿自主探索并记录,教师适时引导。
3、张贴和分享记录表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用的是哪两种材料,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同一高度、同一时间,不同的物体下落的方式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四、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同一物体下落的现象。
1、师:请小朋友用同样的手工纸使它下落的方式不一样。
2、幼儿自主尝试让同样的纸发生不同的下落方式。
3、交流:你用哪些方法让你的手工纸下落的方式不一样。
4、师:同样的材料,我们在改变了它的形状以后,在下落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原来物体的下落也和它的(形状有关)。
五、延伸活动: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下落的有趣的现象,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吧!小朋友视频里这些下落的方式很奇妙吧?今天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有关下落的秘密,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下落的秘密,我们接着再去发现吧!
活动总结
在一次操作活动中,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幼儿,只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和宽松的探索环境,这样有利于幼儿自由尝试,在初次尝试之后,幼儿发现物体从空中下落时的速度有的快有的慢,有的转着圈,有的左飘右飘的方式下落。第二次操作让幼儿选择两种物体同高度观察比较下落的方式和速度,并记录,孩子们的记录和分享表达也是非常丰富的。第三次通过操作同样的物体,我们将形状进行改变,小朋友发现到了物体的下落还和它的形状有关。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分享表达,创造思维放到了首位。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作用。活动延伸更升华了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
33、幼儿园大班健康《会变的绳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乐于与同伴合作玩绳子,体验创造性玩绳子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让幼儿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6.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7.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跳绳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绕着活动场地慢跑一圈。
二、幼儿自由探索:
师:“今天我们来玩绳子,但是和我们平时晨间活动的玩法不一样,要有创意地玩绳子。老师先请大家动动脑筋,看谁的想法多,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等一下请小朋友来展示。”
(每人发一根跳绳,自由玩绳,老师在旁观察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点子,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绳子不要打到其他小朋友)
三、幼儿展示玩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发明了自己的绳子新玩法,我们来请他们展示一下好不好?”
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的创意玩法,老师给予肯定和总结,并组织其他幼儿来尝试这些新的玩法。
*如幼儿与同伴合作玩绳仅仅局限于两到三个幼儿,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和更多的同伴合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相出了很多绳子的新玩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小朋友们可以和更多的同伴一起玩,看看好几根绳子能不能玩出花样来。”(老师要及时发现好的玩法,并请幼儿展示总结)
四、展示老师的新玩法:
(如与幼儿的想法相同,可不提,每种玩法只玩一遍)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棒,现在老师也有几种玩法要告诉大家。”
方式一:跳绳接力:幼儿分成两队,每队分为两小组相对而站,形式为单人跑跳,一个幼儿跑跳过去后将绳子交给下一个幼儿,先跑完的那队胜利。
方式二:三角跳:三个幼儿三根绳子,每个幼儿两手各捏住不同的绳子一端以此围成一个三角形。(也可让新老师拿绳子)其他幼儿排队,以其中某一根绳子为入口,依次跳过三条绳子,最后从入口出来。
方式三:梯度跳:八个幼儿,每两人拿一根绳子。幼儿依次将绳子放在脚踝,小腿中部,膝盖,大腿处,形成一个梯度。其余幼儿排成一列,按顺序从起点线依次跳过四根绳子。要求前三根双脚并拢跳,最后一根从绳子地下钻过去。
方式四:内外节奏跳:四个幼儿,两根绳子,每人各执一端,绳子呈平行线状。模仿少数名族的跳竹竿习俗,两绳分开时,幼儿跳进绳内,两绳并拢时,幼儿跳到绳外,双脚分开。可以四五个幼儿一起玩,其余人喊“一二一二”的节奏。
方式五:两人三足:用跳绳绑住两个幼儿相邻的两条腿。将全体幼儿分成两大组,看哪组幼儿先走到终点。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好,让老师知道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很聪明很有创造力的。其实绳子的玩法还远远不止这些呢,小朋友们课后可以接着探索,有好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们晨间活动的时候一起来玩好不好?好,那我们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在于鼓励孩子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该以孩子们自己探索为主,老师灌输为辅。教师展示新玩法的时候也可以让幼儿仔细观察并且以此为基础想出更多的玩法。要突出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幼儿体育学习能力。
34、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洗洗鹌鹑蛋》
安全但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本次科学活动围绕着洗鹌鹑蛋开。让幼儿观察鹌鹑蛋的特征在活动中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处和鹌鹑蛋这一简单的化学反应现象,在活动中愿意自己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醋和鹌鹑蛋这一简单的化学反应现象。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特征,在活动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6、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蛋窝、水、白醋、盘子若干、碗若干、棉签、图片2张。
【重点难点】
1、在活动中感知醋和鹌鹑蛋有化学反应,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活动中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特征。
【活动过程】
一、比较鸡蛋和鹌鹑蛋的不同。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样东西,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蛋)
幼:鸡蛋。
师:那你们知道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吗?(出示母鸡图片)
幼:母鸡,鸡妈妈……
师:那我们一起来和鸡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一同和鸡妈妈打招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东西,你们猜猜它是谁?教师出示鹌鹑蛋。
幼:鸽子蛋,鸟蛋……
师:其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鹌鹑蛋。
幼:鹌鹑蛋。
师:那我请小朋友们来看看鸡蛋和鹌鹑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请个别幼儿回答)
总结:原来,鸡蛋大,鹌鹑蛋小;鸡蛋粉粉的,很可爱;鹌鹑蛋身上有斑点,看上去脏兮兮的。
二、洗洗鹌鹑蛋。
师:今天呀,鹌鹑妈妈也来到我们xx班,(教师出示鹌鹑妈妈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和鹌鹑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共同和鹌鹑妈妈打招呼)。鹌鹑妈妈今天有些不开心,你们知道鹌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吗?(分别请1-2名幼儿回答)
师:其实呀,鹌鹑妈妈觉得自己的宝宝看上去脏脏的,想让它变得干净、漂亮一点。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鹌鹑蛋宝宝变得干净、漂亮呀?
幼:帮鹌鹑宝宝洗澡,换身衣服……
师:是啊,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帮鹌鹑宝宝们洗个澡呀?
幼:想。
操作一:清水洗洗鹌鹑蛋
师:老师这里有盆清水,我们来给鹌鹑宝宝洗个澡吧。(出试清水,教师示范)把鹌鹑蛋轻轻的放在盆子里,然后拿棉签轻轻的给鹌鹑蛋宝宝洗澡。要注意哦,一定要轻轻的给鹌鹑宝宝洗身体,如果太用力了,鹌鹑宝宝就碎了,这样鹌鹑妈妈会伤心的!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清水,请你轻轻的走到桌子边上,不用带小椅子,你也来帮鹌鹑蛋宝宝洗个澡吧,记住一定要轻轻的洗哦!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来,宝宝们,洗了这么久了,你们的鹌鹑宝宝洗干净了吗?先让你们的鹌鹑宝宝让鹌鹑宝宝休息会吧,把鹌鹑宝宝送到小盘子里去。(分别请幼儿回答。)
幼:没有!
师: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请1-2名幼儿回答)
操作二:白醋洗洗鹌鹑蛋
师:老师想到一个好办法。(出示白醋)你猜猜这是什么?(请幼儿上来闻闻,尝尝。)闻上去是什么感觉?
幼:柠檬,白醋……
师:对啦,是醋!那你觉得用白醋能给鹌鹑宝宝洗干净吗?
幼:能,不能。
师:有的小朋友觉得能,有的觉得不能;那就请你用白醋试试看,再去给鹌鹑宝宝洗个澡,看看这次能不能帮它洗干净;要注意哦,洗的时候还是要轻轻的,别弄疼鹌鹑宝宝呦。
幼儿用白醋操作,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们,你们给鹌鹑蛋宝宝干净了吗?
幼:洗干净了!
师:请你把洗干净的鹌鹑蛋宝宝送到鹌鹑妈妈那里去吧!(幼儿分别送蛋)
师:我们来帮鹌鹑妈妈检查一下宝宝们是不是都干净啦!教师和幼儿一同检查。呀!鹌鹑蛋宝宝们被小朋友们洗的真干净呀!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真是太感谢小朋友们啦!谢谢你们!
幼:不用谢!
三、活动延伸:
师:那如果把鹌鹑蛋宝宝放在醋里面浸泡一会,它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看,然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
小百科:鹌鹑蛋又名鹑鸟蛋、鹌鹑卵。鹌鹑蛋被认为是“动物中的人参”。宜常食为滋补食疗品。鹌鹑蛋在营养上有独特之处,故有"卵中佳品"之称。
35、幼儿园大班科学《变大门》教案反思
幼儿园变大门科学教案分享,包含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幼儿通过看懂步骤图动手尝试探索大门变大的原因,孩子最喜欢就是动手操作。特别是学会了如何看简直步骤图之后,更是对剪纸,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让幼儿去观察和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看懂步骤图动手尝试探索大门变大的原因。
2、幼儿从变大门的活动坚持尝试不气垒。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看懂步骤图变出大门
难点:交替剪变出大门
活动准备
1、步骤图
2、A4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纸,要请你们用这张纸变魔术,用这张纸剪一扇大门,变出一个大门能让老师钻过去,门你们知道吗?门框的四条边不能剪断要连起来,你们可以吗?请你们拿出纸和剪刀开始剪了,这个任务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动动脑筋哦,剪好了送上来,垃圾扔到垃圾框里,剪刀放在框里。
二、探索如何变大门
1.幼儿自己操作手中的纸。
老师在幼儿操作时巡视幼儿自己探索的作品,给未剪的小朋友提示或加以鼓励。
2.老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你们手中的大门是最大的了吗?我们挑出最大的门一起来看一看他是如何剪的。(请幼儿上台来分享经验)。
3. 我们来看看它剪得大门老师能不能钻进去,看仔细了请两名幼儿上来拉住两边,教师从大门钻进去。“哦,门太小了,钻不过去!没关系老师有办法。你们看(出示步骤图)。”
三、讲解步骤图,引导幼儿变出更大的门
1.引导幼儿看懂步骤图
(1)老师拿出三张纸演示变大门的步骤图。
(2)第一步:虚线代表什么意思?(代表折痕)箭头代表什么呢?(代表方向,对折的方向)你们看懂了吗?第二步:这次虚线又代表什么?(代表剪得痕迹)但虚线前面有箭头是什么意思?(需要沿着箭头的方向剪)把对折地方剪出一个小长方形,这两头是怎么样的?第三步:小秘密还藏着,老师没有画出来,看仔细了,发现了什么?怎么剪的?幼儿仔细观察,教师讲解每一幅步骤图。
2.再次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小纸,尝试着交替剪,剪好了,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指出剪错的原因。
3.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纸变大门。
4.验证幼儿是否剪出了大门。
(1)老师小结:哇,很多小朋友都成功了,我们让他们来说说是怎么样变的,说说是怎样变出这么大的大门的?
小结:在剪大门的时候纸剪得越细,门就会越大,剪得越宽,门就会很小。越细越大,越宽越小!
四、结束。
好了小朋友都剪好了那么现在把大门收整好,下来和好朋友一起玩钻大门的游戏吧。
请小朋友们把地上和桌面上的垃圾收捡好扔垃圾桶里,剪刀每组小组长来收。
活动总结
这堂活动还是很顺利的结束了,活动环节也是在我自己之前的预设安排中一步一步的进行着,孩子们也能积极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还能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一些细节,推动活动的开展。
36、大班健康《有趣的椅子》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信号开展抢椅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和速度。
2.在游戏中解决人多位子少的问题,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音乐、图标、活动场地布置。
2.经验准备:玩过抢椅子游戏。
三.活动过程:
1.听信号做动作。
A.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围着椅子做相应的热身动作。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反应能力,当音乐停了就马上静止不动。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需要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们合作,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四只手、头碰头、五只脚、背靠背。)
小结:小朋友真棒,反应都很快。
2.根据教师口令进行抢椅子游戏。
A.师:请小朋友们站在小椅子的后面休息一下,瞧,小椅子上面都有哪些动物啊?
师:有小猫、小熊、小兔子。那怎么用动作表现这些小动物呢?
师:那么现在请你听清楚老师的口令,当老师说开始你们就围着椅子开始跑,当老师说抢哪一个小动物时,你们就立刻坐到那个小动物的椅子上并用动作表现那个小动物,听懂了吗?
B.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开始游戏
C.师:小朋友们表现都非常好,那么现在老师将小朋友分成四组,然后一二组互相抢对方的椅子,三四组互相抢对方的椅子。听懂了吗?
D.总结。
师:小朋友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告诉老师,你是如何快速抢到椅子的?
(要耳朵仔细听,动作要快速)
3.引导幼儿探索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坐下。
A.将椅子围城一个方形,适当减少每个动物的椅子两张,请幼儿抢椅子。
师:老师啊现在将椅子拿走了几张,那肯定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没椅子。听清楚音乐和老师的口令,当音乐停时要去抢哪一个小动物的椅子哦!(进行2次游戏)
B.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师:现在我又要拿掉两张椅子,这次抢椅子有一个要求,大家不仅要自己抢到位子坐下了,还要想办法帮助没有抢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不能让一个小朋友站着,否则算全体失败。
C.师:你们是怎么帮助没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的?(可以一起坐在一张椅子上。)
四、庆祝胜利,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谢谢你们,能在椅子减少的条件下,互相帮助、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因为大家都是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遵循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吸引幼儿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由于椅子平时都是用来坐的,而没有用来玩游戏,幼儿都很好奇很感兴趣,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很高。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幼儿对椅子有了新的认识,再发展到椅子上的平衡以及比较难的跨跳等,让幼儿一步一步克服各种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执教时口令清晰,整个活动流程清晰简洁。
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环节都是围绕目标设计,环环相扣。我认为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自主探索椅子的玩法,尽可能给了幼儿自主体验的机会,没有过多限制幼儿,活动设计比较合理。不足之处是在椅子的组合运动时,教师缺乏更大的灵活性,没有让幼儿先自主探索如何通过椅子做成的障碍物,就直接示范给幼儿如何通过障碍物,对跳的示范动作也不够细致,还有教师在指导幼儿的动作时,语言不精准,还需去思考如何在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37、大班科学《蜡烛的探索》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蜡烛燃烧时的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
2、了解蜡烛燃烧于空气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6、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7、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打火机、颜料水每人一份、每人两支蜡烛、一大一小玻璃杯每人两个,清水一碗
活动过程:
一、点蜡烛。
1、(1)、师:晚上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办?(点蜡烛、打手电筒),出示蜡烛:那你们用什么办法来点蜡烛呢?(打火机、火柴)。那么等一会我们使用打火机应注意安全。教师交代点蜡烛的方法。
(2)、先把打火机点燃,然后再把蜡烛拿到打火机上点燃。
(3)、师:那么,点燃了蜡烛,请你们观察,会又什么现象产生呢?
(4)、幼儿点蜡烛,观察。
2、幼儿回到座位。
师:刚刚,蜡烛点燃,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有水流出、有烟……)。哦,有的小朋友说有水流出,那蜡烛流出来的水叫蜡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火焰会怎样呢?蜡油油什么作用呢?
教师总结:蜡烛燃烧时会油蜡油流出来,蜡油滴在桌子上可起一个固定作用,它燃烧时还会冒烟,火焰会随风舞动。
二、自制蜡烛花。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蜡烛燃烧时有蜡油滴下,那么请你观察蜡油滴到水里时怎样的,再滴到桌子上看看。
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教师总结:蜡油滴在水里时浮起来的,像荷叶一样。
三、蜡烛熄灭。
1、师:刚刚我们师怎样来熄灭蜡烛的?(用嘴吹的,用手扇的),现在,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我用一个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换一个被子,结果又怎样呢?
幼儿动手操作。
2、师:刚刚,我们做了实验,结果怎样呢?(蜡烛熄灭了)。那换一个被子,得出的结论又怎样呢?(还是灭了),为什么呢?
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被子里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空气没有了,人也就生存布下去了。
3、师:好,现在我们来点蜡烛,用一大一小的玻璃杯同时罩在上面,看看,又会又什么样的结果?幼儿实验。
小结: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后熄灭,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先熄灭。
四、水中的蜡烛。
师:刚刚,蜡烛和空气做游戏做得可高兴了,现在他要和水做游戏了,你们想看吗?
教师示范:先将点燃的蜡烛竖在盆子中间,然后罩上被子,你可以发现当蜡烛熄灭后,盘子里的水会到被子里去。
幼儿操作。
师:你们有没有做成功?为什么瓶外的水会到瓶子里去呢?你可以端着你的盘子去给客人老师看看,问问卡人老师为什么?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实验,再来讨论结果。
38、幼儿园大班音乐上大班了主题的教案设计: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教材分析】
《快乐的-天开始了》是—首 3/4 节奏型的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表现了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歌曲旋律优美且欢快活泼,尤其是其中“啦啦啦”的 衬词,生动地表达了幼儿在园的快乐心情。教师应重点指导幼儿唱出歌曲前半部 分的活泼跳跃和后半部分衬词的连贯优美,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可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充分表达对幼儿园美好生活的向 往,体验和老师、同伴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歌词内容并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唱准休止符及 3/4 拍的节奏,能边唱边表演。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能说出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的事情。
2.教师结合歌词内容自制课件(太阳眯眯笑、小鸟岐咬叫、小朋友走进幼儿 园向老师问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1.结合歌曲,引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并熟悉歌曲旋律。
提问:一天的新生活开始了,你希望是怎样的—天?谁能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一下?指导幼儿用“啦啦啦啦啦啦快乐的一天开始了”进行发声练习。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1)通过谈话活动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喜欢来幼儿园的情感。
新学期开始了,打击一个假期没有见面,今天聚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出示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提问:这是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词语形容一下?(太阳眯眯笑。)谁飞来了? 小鸟怎样叫?(鸟儿吱吱叫。)小朋友们走进幼儿园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同叫老师早 )他们来到幼儿园的心情是怎样的?
(3 )引导幼儿将课件呈现的内容编成一首小儿歌。
先请幼儿边看课件边说儿歌,然后加入歌曲的伴奏,引导幼儿按照歌曲的节 奏说歌词。
(4)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感知 3/4 拍节奏强弱弱的特点。
1、指导幼儿学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发音、节奏,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1 )教师完整、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2)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歌曲的特点。
(3)引导幼儿活泼、愉快地演唱歌曲,可采用男女分组、点兵点将等形式 反复演唱。
(4)鼓励幼儿大方自信地边唱边表演,表现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39、幼儿园大班主题活的体育教案:多变的纸箱
教材分析
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各部分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为尽量地满足幼儿创造游戏的兴趣和欲望,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 积极动脑,大胆参与,主动的探索箱子的不同玩法,在不断尝试、游戏中,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从而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对基本动作的掌握以及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活动目标
1.学习钻爬、曲线跑、助跑跨跳、平衡等动作技巧。
2.能借助箱子尝试做各种动作,积极参与活动,勇于克服困难。
3.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感受运动带来的愉快的心情。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宽阔平坦的游戏场地、纸箱、纸盒、奖牌、音乐。
活动建议
一、创设情境,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加森林运动会,在活动之 前我们要先锻炼一下身体,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 起做。”
师:“今天就用我们的身体和箱子做一做游戏,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纸箱分队站好。”
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纸箱的多种玩法,分享交流。
1.自由探索玩法。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能和小纸箱做那些运动呢?可以自己玩,也可跟同伴一起玩, 比一比谁的玩法最多。
2.请个别幼儿示范、分享。
3.教师示范讲解从箱子上走、跨跳箱子等动作要领,幼儿练习。
4.教师示范讲解跳箱子技巧,幼儿练习,增加对身体的控制力。
三、游戏:“森林运动会”
1.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站成一竖排,并立于起点之后。
2.介绍游戏规则:听到“开始”口令后,每 组的第一位小朋友出发,先走过一段石子路(小纸盒)再爬过一个山洞(黑布),最后再跳过一座座小山(纸箱)分别从两面跑回起点。第二位幼儿站在起点线后,伸出一只手准备,第一位幼儿返回后必须拍一下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位 幼儿才能出发,哪组最后一位幼儿先回到起点就 算获胜。
3.获胜组颁发奖牌。
四、创设“回家”的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的放松身体。
1.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放松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2.鼓励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休息
40、大班科学《好听的声音》教案反思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糖果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得相关的经验。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
物质准备:
1、画眉鸟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糖果盒、巧克力盒、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纸片
4、乐音和噪音两种声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画眉鸟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二、操作体验,探索声音。
1、幼儿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老师这里有糖果盒、巧克力盒、纸盒、纸杯、矿泉水瓶等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教师观察指导。
自由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共同交流:
“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纸片在跳动。
提问:小朋友们,小纸片是真个奇怪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做舞台,还要有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鼓面上跳动的小纸片,使孩子们感知振动,从而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的直观演示,引导幼儿感知鼓棍必须和鼓面发生碰撞,鼓面才会震动而且会发出鼓声,从而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3、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自主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教师小结。
三、回归生活,听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悦耳的声音,也刺耳的声音,所以我们听到刺耳的声音要把耳朵捂起来,保护我们的听力。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声音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41、大班奏乐《愤怒的小鸟》教案
动作建议: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5-12]小节:随乐双脚踏步,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或做翅膀扇动动作,共16次。
[13-20]小节:每小节第一拍双手握拳在肩膀位置上举,同时马步半蹲,第三立起,同时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共8次。
[21-25]小节:单手握拳,模仿做扔炸弹动作。
尾声音效:自由模仿愤怒小鸟特有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拟声动作。
配器说明:
[5-12]小节:圆舞板,每两拍演奏一次。
[13-20]小节:无声鼓,每小节第一拍演奏一次。
[25-36]小节:小茶叶罐自制散响乐器,每小节以投弹动作进行演奏。
尾声音效:不演奏乐器。幼儿自由模仿愤怒小鸟特有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拟声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进行曲式的风格,理解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和内容,能把身体动作表演转化为演奏动作,合乐表现。
2.能尝试选择合适的乐器为乐曲配器和演奏,倾听其音响效果。
3.能看指挥随乐合拍地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轮奏和齐奏的乐趣。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演奏图谱一张;圆舞板、无声鼓、自制散响乐器若干;串铃2对、小铃2对;表达低落和高兴情绪的音乐各一段;剪辑好的音乐( The Angry Birds Movie Score Medley)。
2.经验准备
幼儿熟悉《愤怒的小鸟》动画故事,知道故事中的胖红、炸弹黑、飞镖黄等主要角色;能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胖红”出发、塑弹弓、发射鸟弹的情节。
3.场地准备
把幼儿位置摆放成“品字形”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回顾经验。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回忆音乐故事情节,跟随教师随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2.观察图语,迁移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谐,说说图谱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把图谱符号与律动动作相联系,看图谱再次随乐用动作进行表现
3.倾听音色,尝试配器。
(1)探素胖红走路和架弹弓音乐的伴奏乐器。
教师演示圆舞版、无声鼓、自制的散响乐器,与幼儿讨论那种乐器音色适合演奏胖红出发的音乐?哪种乐器音色适合表现架弹弓音乐?哪种乐器表现鸟弹飞向城堡的音乐?
(2)探索用自制散响乐器演奏鸟弹飞向城堡的音乐的方法。
4.集体合作,完整演奏。
(1)集体看图谱随乐合奏。
借助PPT绿猪和胖红的表情图,对幼儿演奏中的不足进行提示,引发幼儿再次演奏的兴。
(2)集体看指挥完整演奏。
借助PPT,引导幼儿倾听演奏的音响效果,注意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3)添加乐器,增强音响效果进行演奏。
出示串铃、小铃,启发幼儿想想可以演奏哪一段音乐并进行尝试,感受其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
5.引发猜想,听音乐确认猜想结果,以游戏形式结東活动。
(1)播放表达高兴情绪的音乐,请幼儿猜猜胖红带领小鸟们有没有夺回蛋宝宝?说说自己的理由。
(2)再次演奏,听到结東音乐的声响效果时,自由模仿小鸟们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的拟声动作。
(3)带着乐器随乐自由演奏离开场地,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投放《愤怒的小鸟》演奏图谐、乐器、音乐在班级音乐区,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律活动或演奏活动。鼓励幼儿找找身边其它的乐器或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物品,尝试为乐曲配器和伴奏。
42、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鸟的家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6、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7、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7、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制作手工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2. 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来源? (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图片)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掩埋法,焚烧法),以及它们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激励幼儿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废旧的宣传单),小朋友想要一个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
(2)动手制作。
1、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师用废旧的纸裁好的各种图形,小朋友可以从中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 (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 教师小结:
小朋友,小灯笼漂亮吗?老师这还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作为一堂综合性课程,“变废为宝”活动的开展对老师和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开展好,教师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会取得好的效果;要如何安排活动环节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操作等等。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
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尝试,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44、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变魔术》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变魔术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一张教师示范图示、少量沙子、鸡蛋壳若干、小瓶子若干、蜡烛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前段时间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术师来中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好,那今天就请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和蛋宝宝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1、出示图示1,引导幼儿通过尝试来完成图示中的三个任务。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小药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蛋宝宝在沙子的帮助下都能变一些什么魔术呀?哦,这个魔术能不能成功吗就得看看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的本事了!那现在就请你们赶快来试试吧!”
2、幼儿演示实验过程,教师将幼儿的实验过程中沙子的变化在图示中进行记录。
“好,你们的魔术成功了吗?那请你们来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好你真能干,表演的真棒!那请你告诉我你把沙子放到蛋宝宝的什么位置魔术成功了?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成功的情况
“你们的蛋宝宝都站起来了,但他的魔术失败了,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失败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小结。
“原来蛋宝宝变的魔术是否成功和你们放的沙子有关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来只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变魔术也是很简单的哦!”
三、将蜡烛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进行实验。
1、请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前的猜想并说明原因。
“金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较少的蛋宝宝,那现在请你们再来变变魔术看,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三个魔术。”
2、出示图示2,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并自己寻找答案。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瓶子上站立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儿再次操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的原理。
“刚刚那只蛋宝宝为什么可以完成魔术,而这只蛋宝宝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术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只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宝宝只能完成横躺的魔术,而脚上有沙子的蛋宝宝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两个魔术,而这些蛋宝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儿扮演蛋宝宝,愉快的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好,现在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回不不倒翁蛋宝宝,来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活动反思:
调色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活动,如何使传统的活动有一定的新意,是我组织这个活动必须考虑的问题。班级的角落里有许多空的饮料瓶,这是我们给美工区准备的,但我经常看见幼儿把水灌在里面倒来倒去玩得非常的开心,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调色这样一个过程和瓶子结合在一起呢?让幼儿在玩瓶子的过程中调色,又在调色的过程中玩瓶……
这个活动,初步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巩固了对三原色的认识。考虑幼儿对调颜色没有丰富的经验水平,我把重点确定为调配新的颜色,并学念儿歌;难点为尝试创编儿歌,并把自己想到的事物绘画下来,并且乐意在师生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仔细分析整个活动,觉得的问题就是老师自身的预见性不够强,应该在活动前就要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在调色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变化一下调配的方式,把有红色的颜料水慢慢加入黄色的颜料水中。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想法,总想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设计走,让孩子来适应老师,这其实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是不适合孩子的。如果我当时能针对出现的意外“将计就计”:既然孩子们看见了红黄两种颜色调成的颜色不一定是橙色,可以让孩子逆向思维并敢于尝试,如何将红黄两中颜色变成橙色,那就是要在黄色中加入少许,让孩子有不断探索的机会。其实这也是活动最宝贵的教育价值。
45、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能在游戏中发现、感受、观察并记录探索过程
2.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探究结果
3.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有抛硬币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
硬币人手一个、抛硬币记录纸
个盒子(第一个智慧宝盒里面放入6个黄色的球,第二个智慧宝盒里面放入3白球3个黄球)
3。操作袋、结果卡人手一份(操作袋里装有红色雪花片及绿色雪花片)。
教学过程
故事“问凡提的硬币”阿凡提在财主巴依老爷家做长工,按约定年底阿凡提向巴依老爷讨要工钱,阿凡提得到了一袋硬币。巴依老爷心疼硬币,生出一个歹计,说:“阿凡提你必须把这袋子里的硬币往上一抛,如果落下都是正面朝上,那么你才能拿走这袋硬币。”地主老爷说什么?阿凡提能拿到工钱吗?
二、猜测验证,初步探索
(一)游戏:抛硬币,了解不确定的结果
1。猜测:这些硬币落下来都会是正面朝上吗?(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亲自验证,并记录结果。
3。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结果?
从这五次抛硬币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抛硬币的结果确定吗?
4。小结: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结果不确定,我们可以用“可能”来描述。
二)游戏:摸彩球,了解确定的结果
1。游戏体验:让我们一边做游戏一边想办法
请两名幼儿分别从智慧宝盒里任意摸出三个球,看哪个人摸出的黄球多。
2。猜测(1):为什么第一位摸出的都是黄球,第一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吗?(猜想
后老师揭开盒子)
3。交流:当盒子里都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4小结:当盒子里都是黄球时一定能摸出黄球,不可能摸出白球。结果是确定的
5。猜测(2):为什么第二位小朋友有时能摸到黄球,有时摸到的是白球?谁来猜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幼儿说出各种答案、教师揭开盒子,盒子里有白球也有黄球)
交流:当盒子里一半是黄球一半是白球时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可能会是什么颜色?
小结:当盒子里一半是黄球一半是白球的时候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可能会是白色也可能是黄色,结果不确定。那怎样装盒子里的球,才会使摸出的球一定都是黄色呢?
三、经验迁移,再次验证
游戏:换雪花片,再次验证确定的结果
1。幼儿按照结果提示卡调整袋子里的六片雪花片的颜色。
2。幼儿操作,老师帮助验证。
小结:要让摸到的雪花片一定是绿色,那袋子里都要装绿色的雪花片。要让摸到的雪花片一定都是红色,那袋子里都要装红色的雪花片。
四、巧解难题,拓展探究
巴依老爷要求阿凡提把袋中硬币往上抛,落下必须都是正面朝上,那么阿凡提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那么,阿凡提会怎么做才会两面都是正面呢?
小结(联系生活):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从出生到现在我肯定吃过食物了。时间不可能会停止,这些都是确定现象。也比如今天下雨,所以明天也下雨吗?(不确定)这就需要你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