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

首页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鹅大哥开店》反思

时间:2023-02-11 11:22:13 A+

中班数学教案《鹅大哥开店》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鹅大哥开店》反思

1、中班数学教案《鹅大哥开店》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点数、对应和连线的方式感知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

  2、学会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等因素的干扰判断5以内物体的数量,感知数的守恒。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鹅大哥:“今天鹅大哥的水产品店开张了,欢迎大家来买哦!”

  二、看标记,幼儿选物品。

  1、根据小猫篮子上的数字与标记,请幼儿选择相应的物品。

  2、看小鸭篮子上的数字与篮子中的物品,请幼儿选择还需要买多少物品。

  三、摆放水产品,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

  1、出示两排摆放不同的水产品,让幼儿感知同种物品的不同摆放方式。

  2、出示两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摆放方式。

  3、小结:水产品的大小不同、摆放的方式不同,但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四、卖水产品,请幼儿找出等量的水产品。

  1、出示五只乌龟,乌龟要买和它们一样多的水产品。

  2、出示小狗,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幼儿猜出小狗要买的是螃蟹。

  五、幼儿操作,巩固知识。

  1、给一样多的打钩、接着往下数。

  2、给水产品找朋友。

  3、看实物画点子。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两位幼儿到白板上来操作)

  六、展示幼儿作业,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利用家乡的鹅、螃蟹、鱼、螺丝等特产来创设情景展开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我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灯、拉幕、拖动等功能,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相关知识,幼儿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度较高。但在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关系时,我应多请几位幼儿来讲讲,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锻炼的机会。

2、小班教案《鹅大哥出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并表演故事。

  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活动准备:

  1.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

  2.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扮演小动物入场

  二、猜想:

  1.师出示一只大白鹅,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它是谁吗?谁来说一说大白鹅长什么样子呢?

  这只大白鹅长得很漂亮,它可神气了,可是后来有一天它却变成了一只大黑鹅?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猜想)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它是怎么样变成一只大黑鹅的呢?这个秘密藏在一个好听的故事里,小朋友想不想听呢?

  三、新授故事

  1.师讲述故事。

  2.师问: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鹅大哥出门走到了哪里?

  鹅大哥看见自己的的倒影心里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理解乐滋滋)

  “鹅大哥大步往前走,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为什么这只大白鹅变成了大黑鹅呢?出示字卡“神气”。

  谁能来学一学神气的样子。

  3.出示桌面教具,师边讲述故事《鹅大哥出门》边操作桌面教具,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

  四、分角色游戏

  让幼儿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会复述故事,在情境中体验。

  五、请幼儿戴上头饰一起上台音乐表演出场。

  六、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更锻炼了能力。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等这些问题能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3、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熟悉,知道数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数字无处不在。

  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支笔、一份记录纸

设计意图

  用"猜数字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数字的部分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重要。

  通过对数字的变形,变成有趣的动物和交通工区,体现数字的趣味性。

  通过之前几个图片的观察,让幼儿自己想象,并用数字做出有趣的画,感受数字的有趣。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师:你知道上面有几个格子吗?

  2、出示PPT2师:在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边看边猜他们分别是数字几?

  师:在猜数字宝宝之前呢,先要记住这句话,从0-9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才会发现少的数字。

  3、给数字排队师:看一下这十个数字宝宝里,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你能给这几个数字宝宝排一排队吗?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

  师: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吗?

  4、教师出示PPT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的吗?

  二、数字代表的意思1、师:这十个数字宝宝是我们平时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数字,你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呢?

  师:马路上有数字吗?家里有数字吗?

  2、出示PPT师:为什么上面有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

  师:生活中到处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意思,你回去再去找找看,下次告诉我。

  三、有趣的数字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数字3怎么了?怎么变?除了数字3还有几?

  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这又有那些数字宝宝呢,他们怎么了?

  3、出示图片魔术师师:这次的图片,老师0-9每个数字宝宝用了一次,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记住0-9一个一个的数,你就会发现不见的数字哦。

  四、游戏数字、体验有趣1、师:数字宝宝可以做成那么多好玩的东西,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动动手,动动脑筋来画一画。

  2、出示PPT师:你可以照着老师画画,你也可以自己想,要用到数字宝宝哦。

  3、教师评价欣赏。

《数字宝宝》课后反思

  在目标的设计中,我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这个活动中的体现不是很明显。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趋向小学化,二、目标达成度不够,三、操作性不强,等。

  在上好课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很热,有种莫名的热,感觉这个课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有点小学化了。对于整个活动的目标的达成度不是很好,把重点放在的了数字的组合中,应该是着重于对数字的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见到的数字有很多,我的课前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没有提前让幼儿了解家中的数字和学校中的数字等所能见到的数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儿了解数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过程中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导。比如在问道马路上有数字吗?有幼儿说汽车的牌子,我说是的,但是我没有告诉孩子说这是这辆汽车的身份证,代表就是一辆,没有第二辆的。

  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小眼睛都看着我,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我放的最显眼。在接下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中班幼儿对于0-9这十个数字的书写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我的表扬是你真棒能一口气猜那么多,但你能告诉我他们分别是在哪个颜色的格子里吗?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里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

  第一环节后面的内容趋向小学化,可以省去。

  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图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第三个环节,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图片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魔术师的图片中没有5这个数字,在准备的时候没有验证好。

  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4、中班数学教案《水果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开水果店的过程中感知"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吃水果对身体有益。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果拼图(数点对应)

  2、各类水果树、水果等

  3、货架:(分别贴上随意排列的各种图形)

  4、灯笼若干(红、黄、绿、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妈妈要开店了,猜猜要开一家什么店?

  2、拼图游戏,知道要开水果店。(要求幼儿数点对应)3、说说为什么要开水果店?

  师小结:因为夏天水果的品种非常多,而且营养又好,人人都爱吃,有利于身体的成长,所以要开水果店。

  二、买水果请幼儿买水果,说说、讲讲、数数自己买了些什么水果,它是怎样的?

  三、送货

  1、幼儿把自己买的水果送到货架上。(引导幼儿物物对应,不受颜色、形状、排列的影响,只要数量相同就送对了,了解不同方法的对应。)2、每组检查,帮助纠正。

  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尽管标记与标记排列的顺序不同,但是数量相同也能够交朋友。

  四:挂灯笼

  1、请幼儿说说新店开张怎么庆祝?(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挂灯笼(要求幼儿必须看清楚标记上的颜色、数量、数字进行对应)

  3、参观灯笼,引导幼儿发现灯笼有规律地排列。

  五、延伸活动:

  妈妈的水果店开张了,我们一起去品尝水果。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5、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活动准备:

  1、彩旗图片一张,磁性蝴蝶、小狗、小兔,红黄蓝皮球若干。

  2、雪花片若干。

  3、几何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彩旗,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彩旗吧!

  (出示彩旗图片)

  老师:这些漂亮的彩旗都有什么颜色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彩旗都是怎么排的啊?有没有谁发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呢?

  (引导幼儿观察彩旗的排列顺序,并说一说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老师:小朋友们再看看有谁来啦?它们的队伍是怎样排列的?接下去应该怎么排?

  (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老师:有小客人来了我们可以请它们玩好玩的皮球。

  (出示皮球)

  老师:这些皮球有红色黄色和蓝色,彩旗和小动物都是有规律排队的,这些皮球可以怎么排呢?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老师:小动物们玩的很高兴,现在他们要回家了,我们送一串项链给它们好吗?

  (出示画有几何图形的图纸,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接着把项链做完。)

  老师: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制作好看的项链吧,要看清楚颜色规律哦。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的作业,评价幼儿的作业,请幼儿将项链送给小动物。

  2、收拾活动材料。

  老师: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可以在数学区拿到我们的雪花片来排一排,要记得用不同颜色的雪花片排哦。

教学反思:

  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没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语言组织中,不够精炼。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6、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1.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

  2 .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

  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

  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

  (二)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

  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 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 ”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7、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一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8、中班数学教案《数花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

  2、在游戏中探索数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并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数数。

  3、愿意用恰当的方式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萌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贴有4、5、6数字的花盆各一个。呈圆形排列的图片若干。

  2、学具:自制(4、5、6、7片花瓣)的花朵人手一朵,4-7的数卡若干。作业纸人手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我喜欢的花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那你们数过花瓣吗?

  2、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花瓣,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吗?

  二、幼儿自主尝试数花瓣

  1、师提出要求:请你从桌上选一朵花,然后数一数,你拿到的花有几片花瓣?(幼儿操作,自主探索)

  2、请个别幼儿介绍:你的花有几片花瓣?你是怎么数的?

  3、师:你有跟他们不一样数的方法吗?怎么样才能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4、师小结:用一只手拿着一片花瓣,接着用另一只手从这片花瓣开始按顺序数下去。

  三、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花瓣

  1、师演示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花瓣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数花瓣:先找到一片花瓣,然后在这片花瓣上做个记号,你们想做什么记号呢?(教师演示做记号:?○↑……)然后从做记号的这片花瓣开始数,一片一片按顺序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1、2.。。。。。一共有几片花瓣,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师粘贴数字)

  2、师交代要求:你会了吗?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花瓣上做个记号,再按顺序数一数,数完想想用数字几来表示,再找到数字把把数字贴在花心里。

  3、幼儿操作:做记号、数花瓣、贴数字。

  4、个别交流:你做了什么记号?你的花有几片花瓣?用数字几来表示?

  四、送花朵回家——数字与圆点的匹配

  1、师逐一指花盆,幼儿上来根据花瓣数量送花。

  师:漂亮的花是属于花盆的,我们来送花朵回家好吗?来看看,你的花应该送到哪个花盆里(师列举4朵花瓣的花送到贴有四个圆点的花盆里)

  2、师幼共同检查、纠错。

  师:有没有小花回错家而在哭呢?下面请4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

  五、幼儿操作活动

  ——数藏在盘子、手链里的花瓣,并用竖线表示数量。

  1、展示作业纸

  师:花瓣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瞧,他们藏到了盘子里、手链里,看到花瓣宝宝了吗?请你用刚才做记号的方法数一数,盘子里的花瓣,手链里的花瓣,数出是几,然后用几根竖线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个别交流:你的盘子里藏了几片花瓣?你是怎么数的?

  你的手链里藏了几片花瓣?你做了什么记号?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这样数数的物体

  1、展示各种圆形状实物:手链、花瓶上的花纹、桔子、铃鼓等)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做记号的方法顺着一个方向数花瓣,这样数才能不重复、不漏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数呢?

  2、结束语:等一会,老师带你们去数一数大自然中的花瓣。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9、中班数学教案《认识5》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

  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小树叶都会怎么样呢?(要求幼儿完整描述小树叶的命运)对了,小树叶会离开自己的妈妈,掉到地上,你们看。老师就捡来了好多的树叶,我们来看看吧!

  2、认真仔细观察不同的树叶,学习5的形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尖尖的树叶吧!有多少片尖叶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要求幼儿完整地描述)对了,数字4可以表示4片叶子! 怎么样变成5片尖叶子呢?(引导幼儿完整描述4片树叶添上一片树叶是5片树叶)5片叶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说4添上1是5。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三片叶子的形成。

  教师小结:4添上1是5.(在说的时候,教师要同时用手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巩固数字5的形成)

  三、通过操作雪花片,复习4的形成

  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

  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的描述数字5所表示的物体)

  教师小结:数字5可以表述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0、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难点: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长短不同的筷子 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动物头饰各一套。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一个人是高还是矮?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将长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教师问: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小动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让高矮不同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动物,教师可以参与)

  将长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教师问: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活动延伸

  1、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2、带回家的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是和爷爷奶奶分别比高矮,看看谁高谁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结合《纲要》精神,将知识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特设计了拍气球,举气球,找朋友,排排队等活动,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来怕气球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来巩固这一内容知识。最后安排了给动物排队来引导儿童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比较好的是在设计上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愿意参与活动在“玩中学”。教态较自然,能够学习着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

  但因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本次活动中失误较多:首先在游戏活动《找朋友》时没有鼓励孩子动起来,使得有些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让我有了一点思想负担,以至于在后来不敢放开手脚,仅仅通过教师启发式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充当了主导的地位,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怎么比,怎么排。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没有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教师没能做好“引导者 ”的角色。在设计时虽然希望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准备的材料杯子颜色相近高矮相当,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动时忽略了将孩子操作的结果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活动思路,大胆放开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让他们自己了解高矮的比较,而不是教师给强行灌输。另外还需要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多数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不是同一颜色等情况,让幼儿有所比较和区别,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问,多学习,甩开大步向前迈进,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11、中班数学教案《蔬菜汤》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6以内书的认读基础上学习按数取物。

  2.能按指令要求进行比较和取物游戏。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图“火锅”一只、“大菜单”一份。

  2.幼儿活动教材《数学》第17页操作材料。

  3.胡萝卜、西红柿、茄子、黄瓜、包心菜、葫芦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小羊过生日,他最爱吃蔬菜汤,我们一起来煮蔬菜汤好吗?我们看看用什么菜吧。

  二、学习按数取物

  1.出示贴有蔬菜的火锅图,提问:你认识什么蔬菜?数数有几种?

  2.出示大菜单图,认一认蔬菜的数量有多少。

  3 . 教师示范1—2个按数取物的方法。

  4 .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评议结果。

  5 . 比一比,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三、 幼儿自主操作

  1 .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 幼儿按数取物并贴进火锅内,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煮的蔬菜汤真香哦!给客人老师闻闻我们一起把香喷喷的蔬菜汤送给小羊吧,祝它生日快乐!

课后反思:

  《蔬菜汤》是香香的蔬菜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经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蔬菜汤会更有营养,孩子们也会经常吃到妈妈做的美味汤,现在自己也要做汤了,虽是做做,但相信孩子在活动中还是乐此不彼的,本次活动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认识6以内的数字,感知6以内数量的多和少,符合了幼儿的数学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在生活中运用。

12、中班数学教案《拼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

  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

  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

  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

  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王志鹏说:

  “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

  (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下还不能明白,但经孩子这么一讲解,当时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欧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2)拼一个房子

  幼儿有的拼了三角形的房顶,有的拼了梯形的房顶,有的拼了长方形有房顶……有一个窗子的,有两个的窗子的;有单扇门的,有两扇门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呈现在你眼前。

  (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拼房子该用什么图形来拼,而随幼儿用什么来拼,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幼儿都好像是建筑师,造出了各式各样很美的房子,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延伸活动

  小组合作拼一个“我们的幼儿园”,拼好后各小组可进行交流。

活动后的反思:

  1、我真正体会到瑞吉欧的《其实有一百》,儿童有一百种

  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我们要给幼儿足够时间和空间,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

  2、在数学活动也应多给幼儿交往合作的机会。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操作活动,为幼儿创造了合作的机会,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如第六组的殷涛小朋友是本学期来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不会数数,各种图形的名称也搞不清,通过小组活动,其他小朋友帮他数数、认图形。

  3、数学活动中也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让

  幼儿说一说自己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孩子都会说,而且都抢着要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

  4、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拼一个小人,有的用三角形来做他的身体,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正方形……为了拼一个女孩子,有的用梯形来做裙子;有的用半圆来做辫子,而有的用圆形来做辫子……拼房子有的拼成了尖顶的,有圆顶的,有梯形顶的……

13、中班数学教案《彩色气球》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孩子在活动中能够理解对象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能够10以内点数和说出物体的数量。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理解对象与物品以及物品数量的对应关系。

  2:学习10以内点数,并能说出物品数量。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让孩子学会10以内点数,并说出数量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熊、小兔、小象)

  2:彩色气球

  3:礼物盒一个 4:雪花片(无数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 礼物盒

  导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请来了几只小动物来和咱们班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咱们看看都是谁,哦 原来是小熊、小兔和小象啊!它们来的时候还带来一个礼物盒,里面是小礼物,用你漂亮的眼睛看看是什么?啊 是气球。里面有不同颜色的气球,咱们闭上眼睛数数 数到50的时候睁开看小动物们分别带来什么颜色的气球(老师把气球分别粘到小动物的身边)

  《2》幼儿观察 自由讨论

  小熊 红色气球5个 小象 蓝色气球4个 小兔 黄色气球6个

  《3》老师提问

  1 那红色气球的是谁 有几个?

  2 小象的是什么颜色气球 有几个?

  3 谁的气球是6个 什么颜色?

  《4》幼儿点数 说出数量(知道点一个数一个)

  《5》幼儿操作(老师把雪花片分给孩子,孩子点一个数一个 并说出数量)

  《6》老师总结

  《7》结束课堂

  今天小动物和咱们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可是他们出来时间有点长想家了,咱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活动目标完成的差不多,对于内容孩子们掌握的也可以,但是在活动中老师的语速过快,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的语速放慢一些。

14、中班数学教案《朋友多》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2.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玩具,一个玩具框

  知识准备:对数有一定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分清1和许多。

  教学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区分1和许多

  1.师:“我们手里有几个玩具呀?那筐子里有多少玩具呀?”

  2.师:“我们手里有1个玩具,玩具框里有许多。”

  幼儿活动:

  1.幼儿能说出自己手里的玩具有1个,说不出框里有许多。

  2.幼儿知道框里的玩具是许多“1个玩具,许多玩具”。

  用幼儿喜欢的玩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手拿一个,知道自己手里的就是1个,框里的就是许多从而来感知数量关系。

  二、感知1和许多

  教师活动:

  1.师:“现在我们手里有1个玩具那我们要怎么把它变成许多呢?”

  2.师:“我们把我们手里的玩具送到框里是不是变成了许多玩具呀?”

  3.师:“我往玩具框里送了1个玩具。”

  4.师:“现在框里是不是有很多的玩具呀?”

  5.师:“1个1个玩具合起来就很很多。”

  幼儿活动:

  1.“再拿一些玩具”

  2.幼儿把手里的玩具送到游戏框里。

  3.幼儿一边送玩具一边说我送了1个玩具去玩具框。

  4.觉得从1变成许多很好玩。

  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游戏中来,自己把玩具从1变成许多,感受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送玩具的过程中有一个对比,知道1只有1个,许多有很多。许多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

  三、请幼儿自己操作。

  教师活动:

  1.师:“《幼儿画册》第4页上有好多的鱼缸有小鱼缸还有大鱼缸。”

  2 . 师:“但是小鱼缸里只能养1条小金鱼,大鱼缸里可以养很多。我们一起把小金鱼养到鱼缸里吧”

  幼儿活动:

  1.认真的看幼儿画册上的鱼缸,区分大鱼缸和小鱼缸。

  2.独立完成,将小金鱼贴纸贴近鱼缸里。

  让幼儿自己操作,巩固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换了一种形式,让幼儿知道灵活运用,不是只有玩具可以这样。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活动简单,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让幼儿贴金鱼的过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15、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16、中班数学教案《好玩的树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6的形成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能够按要求拿取6以内不同数量的材料,并主动思考、专心进行操作。

  3.学习6的形成,理解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不同种类的树叶卡片6张, 数字5、6卡片1套,色子1个(6个面上分别有1—6的点子)。

  2.实物树叶4片,4个圆点卡片1张,苹果卡片5张,鸭梨卡片6张。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6的形成。

  活动难点

  理解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熟悉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观察树叶和数字卡片,交流:数数有几片树叶?认识卡片上的数字吗?

  师:盘子里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请数一数有几片树叶?<.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你认识卡片上面的数字吗?

  二、游戏——比比谁做得对,复习5的形成

  教师一次出示4片实物树叶、4张圆点卡片和数字5卡片,请幼儿根据实物、圆点、符号的不同引导,操作树叶卡片,复习5以内数的形成。

  1.请取出和黑板上数量一样多的树叶卡片(4片)。

  你能把4片树叶变得和数字5这么多吗?是怎么变的?

  小结:4片树叶添上1片后变成了5片树叶,4添上1是5。

  三、引导幼儿推理、操作,学习6的形成

  1.启发幼儿思考并操作树叶卡片,配上相应的数字:想一想、试一试,如果把5片树叶变成6片树叶,应该怎样做?

  小结:5片树叶添上1片就变成了6片,5添上1是6。

  2.教师在黑板上一一对应演示5张苹果卡片和6张鸭梨卡片,引导幼儿感知、理解5、6两数多1少1的数量关系。

  数一数:苹果有几个?鸭梨有几个?分别用哪个数字表示?(教案.出自:教案网)谁的数量多?多几个?谁的数量少?少几个?

  试一试:有几种方法能让两种水果一样多?

  小结:有两种方法能让水果变得一样多。

  第一种办法是:5个苹果添上1个变成6个,6个苹果和6个鸭梨是一样多的。

  第二种办法是:6个鸭梨去掉1个变成5个,5个鸭梨和5个苹果也是一样多的。5比6少1,添上1变成6,6比5多1,去掉1可以变成6。

  四、游戏——比大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感受数学的乐趣

  请两名幼儿玩扔色子游戏,谁扔的圆点数多谁获胜,输的一方手举数字卡片,教师引导幼儿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活动延伸

  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6的物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基本能区分出大小、颜色,但有个别幼儿不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清楚。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游戏巩固幼儿根据颜色进行分类。本次活动情节性很强,环节丝丝紧扣,幼儿都非常投入,让幼儿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与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提高。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较高。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相结合的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17、中班数学教案《小青蛙请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量和形成。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体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卡片和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让幼儿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量和形成。

  活动难点:

  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数一数,认识青蛙一家

  师:小青蛙有一个幸福的家,它的家里有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发现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数一数,它们家有几口人?

  二、分段讲述故事《小青蛙请客》,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量和形成。

  1.情景一:迎接客人。

  师:小青蛙邀请了哪些动物朋友来做客,它会请来谁呢?(逐步出示小动物图片)有几个?

  师小结:今天小青蛙请来的客人真多呀,有两只小熊、三只小兔、四只小猫、五只小狗,小动物们都到齐了,小青蛙的家里可真热闹呀!

  2.情景二:购买食物。

  师:小青蛙一家去超市买了许多好吃的食物招待客人,是谁买的?买了什么?有几个?

  3.情景三:分发食物。

  ①师:小青蛙有些发愁,朋友们到底爱吃什么呢?这些食物够不够呢?我们一起动手来帮帮小青蛙吧。

  ②幼儿操作:帮助小青蛙分发食物,了解动物与食物的对应。

  ③交流操作结果:你是怎么分的?

  4. 情景四:添加食物。

  ①师:在帮小动物分食物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小青蛙准备的食物够不够?怎么办?

  ②幼儿操作:为小动物添加食物,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形成。

  师:我们一起动手为小青蛙的朋友添上好吃的食物,让每一个小动物都能吃到。一边分一边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师生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感受5以内的的数量和形成。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过白板课件的导入,让幼儿猜测小青蛙的一家都有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将人物的特征的匹配也暗含在其中,但在实施中发现孩子们对爸爸和爷爷容易混淆,白板课件我也增加了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让孩子上来演示寻找,带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述故事《小青蛙请客》,幼儿猜测点数请来的小客人,通过采用幼儿集体点数和个别幼儿点数的方式来复习5以内的点数。通过情景二、情景三的故事讲述,引出为动物朋友匹配食物的内容,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看出,孩子们在食物匹配方面掌握的情况不错。在请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时,有些孩子为小动物们分完食物,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不够吃,叫着:“老师,我的小动物们的食物都不够吃,你再给我些吧。”顺着孩子们的回答,但不急着将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反问他们,你们都发现小动物们的食物不够吃,那谁来帮小青蛙想想办法,让每一个小动物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呢?这时涂涂就说,再去超市买一些,我肯定了涂涂的想法,接着又说,那要再买多少就能两只小熊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呢?这时孩子们纷纷否说“再买一个”,原来一罐蜂蜜添上一罐蜂蜜是两罐蜂蜜正好分给两只小熊吃,然后我请幼儿再次进行操作,为小动物,并提出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要求,听过分一分、添一添、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形成。在操作中,孩子们能够较好的参与其中,体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快乐。

  在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完整讲述故事时,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讲述孩子们能够跟着老师一起来完整的讲述故事,在说说讲讲中巩固5以内数量和形成。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根据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法则应避免由教师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给他们,而是应该安排成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为幼儿设置游戏化、故事化的情景,通过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18、中班数学教案《鹅大哥开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点数、对应和连线的方式感知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

  2、学会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等因素的干扰判断5以内物体的数量,感知数的守恒。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鹅大哥:“今天鹅大哥的水产品店开张了,欢迎大家来买哦!”

  二、看标记,幼儿选物品。

  1、根据小猫篮子上的数字与标记,请幼儿选择相应的物品。

  2、看小鸭篮子上的数字与篮子中的物品,请幼儿选择还需要买多少物品。

  三、摆放水产品,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

  1、出示两排摆放不同的水产品,让幼儿感知同种物品的不同摆放方式。

  2、出示两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摆放方式。

  3、小结:水产品的大小不同、摆放的方式不同,但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四、卖水产品,请幼儿找出等量的水产品。

  1、出示五只乌龟,乌龟要买和它们一样多的水产品。

  2、出示小狗,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幼儿猜出小狗要买的是螃蟹。

  五、幼儿操作,巩固知识。

  1、给一样多的打钩、接着往下数。

  2、给水产品找朋友。

  3、看实物画点子。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两位幼儿到白板上来操作)

  六、展示幼儿作业,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利用家乡的鹅、螃蟹、鱼、螺丝等特产来创设情景展开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我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灯、拉幕、拖动等功能,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相关知识,幼儿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度较高。但在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关系时,我应多请几位幼儿来讲讲,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锻炼的机会。

19、中班数学教案《送水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并理解5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数数是多少》游戏卡中的数字卡1-5。

  2、《送水果》游戏卡。

  3、幼儿水果游戏卡。

  4、《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活动过程:

  一、排序

  1、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1-4,请幼儿为数字1-4排序。

  教师:这是数字几?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排队?为什么?

  (幼儿可从大到小排,或从小到大排)

  教师:数字4后边应该是几?

  2、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认读并辨认5的特征。

  教师: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为什么要排在数字4的后面。

  二、游戏:送礼物

  创设小熊过生日的情境,为小熊送礼物。

  教师:小熊今天过5岁生日,你们想送他什么礼物?小熊希望是用数字5来代表这个礼物的数量。

  三、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游戏卡,练习按数取物,引导幼儿寻找、点数水果。

  教师:小熊最喜欢吃水果,这有很多水果,请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种水果,数量为5个。

  2、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练习按物取数,引导幼儿互相验证"礼物"的数量。

  教师:请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对不对,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卡片,放在旁边。

  3、完成操作单《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教师带幼儿阅读操作单,在幼儿完成操作单过程中及时鼓励引导,并以大拇指粘贴作为奖励贴在幼儿的操作单上。

活动延伸:

  将操作单放入活动区,请小朋友在活动区中继续进行相互验证操作单的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幼儿探索、自主的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数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幼儿想象5像什么的环节上,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对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使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活动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后面的画圆点环节,由于借班上课,忽略了对本班幼儿这方面能力的了解,使得时间过长,可将此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放入活动区进行。将此环节运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来替代。

20、中班数学教案《变花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了解物体的多少不受排列方法的影响,感知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顺序。

  2、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专注大胆的个性,共享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快乐大转盘”导入,复习目测数群,激发活动兴趣。

  2.游戏:是不是一样多。

  ⑴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画有多少不一样或一样多物体的卡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看图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就站立抱头,如果不是一样多,则蹲下抱膝。

  ⑵幼儿游戏,慢慢加快速度,比比谁的反应最快。如有幼儿判断错误,集体或个别纠正。

  3.请你跟我拍拍拍。

  ⑴师拍手,幼儿倾听并跟拍。并数一数我们拍了几下手?

  ⑵变化节奏,再次拍手。

  小结:我们拍手的节奏不一样,但是我们拍手的次数是一样多。

  4.变花样。

  ⑴师出示三张不一样排列方法的图画纸:你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排列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小花。

  ⑵师再次出示三张排列不一的图画纸:这里又藏了什么秘密呢?

  小结:这么多不一样排队的小花,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

  5.雪花片变花样。

  每个幼儿10个雪花片,请幼儿为这些雪花片排队。

  提问:你们每个人有几个雪花片?你摆出了几个不一样的造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每一个不一样的造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雪花片呢?

  小结:不管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它们的总数不会变,都是10个。

  6.拓展活动。

  ⑴出示大小不一、排列有疏密(2张一样多、1张不一样多)的三张图画纸,提问:这些小花都是一样多吗?

  这一张一样多的小花为什么看上去一个多一个少呢?

  ⑵整理操作材料。

反思

  1、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简练有亲和力,符合数学活动的特点。

  2、能利用多种感官游戏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步骤清晰,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充分利用游戏及操作材料激发幼儿认真参与游戏,幼儿的兴趣浓厚。

21、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内容:

  《时钟》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二、分发钟表, 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 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

  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22、中班数学教案《趣味点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法点数物体,并能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

  2、增强观察能力,萌发趣味点数的兴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表格。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了解幼儿数数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二、数数游戏,发现数数的正确方法。

  1、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图上有什么?(房子,树,兔子,小花)

  房子有几幢?那我们在这张表格房子的下面写上数字2,表示有两幢房子。有几棵树?你是怎么数的?那我应该在表格的哪里填数字呢?填上数字几?

  2、师:兔子有几只表格怎么填谁来试试看小花呢?

  3、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食物并记录。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条带鱼?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5、师:这是什么有几种饼干什么叫种有几种颜色的彩虹糖?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

  6、师:这张表格你们会填吗?那现在就请你们完成这张表格,数数看有几条带鱼,有几个鸡蛋,有几种饼干,还有几种颜色的彩虹糖呢?

  三、延伸活动,关注身边事物的数量。

  师:还有一些东西我们不好数,但是我们却能一看就知道有多少。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你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少吗?

  师:其实盒子和袋子上面的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23、中班数学教案《圣诞礼物》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已掌握8以内的数字及数数,配合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送礼物的的情景主题,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能在愉快有序地操作中,体验动手数数的有趣。

  2、能在收圣诞礼物的游戏情景中运用各种方法点数8以内的物品数量,说出总数。

  3、能不受物品空间排列、颜色、形状、大小等的干扰正确进行点数和数物对应,初步建立数的“守恒”概念。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不受物品空间排列、颜色、形状、大小等的干扰正确进行点数和数物对应,初步建立数的“守恒”概念。

  活动准备

  角色扮演圣诞老人、种类不同的“圣诞礼物”、圆点卡片、实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寻找各种物品,自由数数

  1、以要过圣诞节了圣诞老人来送礼物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师幼随圣诞歌入场:

  师:宝贝们,什么节要到了?;圣诞节的时候最想见到谁啊?

  2、圣诞老人进场送礼物,先观察圣诞老人的衣服有什么不同,衣服上的各种装饰品的数量:

  师:哇,圣诞老人的衣服好特别哦,小朋友快来找找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泛答

  二、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数数,初步建立数的“守恒”概念

  1、收到圣诞老人送来两组分别数量相等但排列、大小不同的礼物。(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接受礼物)

  师:现在请宝贝们找个位置轻轻的坐下,我们来看看圣诞老人给我们送来了神秘礼物。

  2、出示第一组,大小不一数量一样的两串糖果,提出要求鼓励幼儿先轻声点数第一串鞭炮,再出示第二串幼儿大致比较哪串多哪串少?[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最后一起验证不受大小干扰一样多,同上第二组幼儿默数并比较两串雪娃娃谁哪个多,哪个少,不受排列稀疏干扰。

  三、分享圣诞礼物,幼儿点数自己所得到的礼物,并进行按数取物。

  师:哇,宝贝们,圣诞老人送了你们这么多礼物啊,请你悄悄的告诉你旁边的小伙伴你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多少。

  师以不同方式出示数量,幼儿用收到的礼物按出示的数量取物并摆放。(数字卡5、4声猫叫、直接报数、圆点卡片、实物卡片、比2多1等。)

  四、找数字相等的礼物,练习数物对应

  师:宝贝们太厉害了,现在请宝贝拿着卡片去旁边的礼物找找看那些礼物和你们的礼物是相等的。

  (有各种数量不等装饰品的圣诞树,圣诞帽、圣诞卡片、糖果串、数量不一的项链、水果、长筒袜、蝴蝶结、假糖果、超市各类食物)

  教学反思

  1、材料礼物盒的准备不够合理孩子打开时比较麻烦

  2、 个别幼儿在数物对应上经验欠缺

24、中班数学活动教案《鹅大哥开店》含反思

  活动设计

  “鹅”是我们寨桥的特产之一,孩子们对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次带孩子们到野外玩时,看到田里有许多的大白鹅,孩子们可开心了,他们学着鹅的样子大摇大摆的走着,嘴里还发出“戆戆戆”的叫声,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寨桥位于美丽的滆湖之畔,滆湖里还生活着许多的水生动物,这些水生动物也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鹅大哥开店》。

  活动目标

  1、运用点数、对应和连线的方式感知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

  2、学会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等因素的干扰判断5以内物体的数量,感知数的守恒。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鹅大哥:“今天鹅大哥的水产品店开张了,欢迎大家来买哦!”

  二、看标记,幼儿选物品。

  1、根据小猫篮子上的数字与标记,请幼儿选择相应的物品。

  2、看小鸭篮子上的数字与篮子中的物品,请幼儿选择还需要买多少物品。

  三、摆放水产品,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1、出示两排摆放不同的水产品,让幼儿感知同种物品的不同摆放方式。

  2、出示两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摆放方式。

  3、小结:水产品的大小不同、摆放的方式不同,但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四、卖水产品,请幼儿找出等量的水产品。

  1、出示五只乌龟,乌龟要买和它们一样多的水产品。

  2、出示小狗,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幼儿猜出小狗要买的是螃蟹。

  五、幼儿操作,巩固知识。

  1、给一样多的打钩、接着往下数。

  2、给水产品找朋友。

  3、看实物画点子。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两位幼儿到白板上来操作)

  六、展示幼儿作业,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利用家乡的鹅、螃蟹、鱼、螺丝等特产来创设情景展开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我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灯、拉幕、拖动等功能,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相关知识,幼儿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度较高。但在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关系时,我应多请几位幼儿来讲讲,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锻炼的机会。

25、中班数学教案《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过程。

  2、学会0-9的数字。

  3、学会点数对应,并体会打电话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电话1部、号码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

  师:小朋友们,家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孩子呢?

  幼:是/不是

  师:大多数小朋友家里就他一个孩子。那么,要是在家里的时候想找小伙伴玩了,会怎么做?!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幼:打电话/到他家里去玩/叫他来自己家里

  师:嗯,说的对。可是,要怎么才能叫他来自己家里呢?或者我们要去他家里,也要先告诉他一声吧?

  幼:对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打电话。

  师:真聪明。打电话多方便呀?现在呀,老师就要打一个电话

  拨号,老师拨打,通话,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跟谁打电话?听得出来吗?"展示拨打的电话号码

  (2)师:这里有两张电话号码卡,一张是小男孩的,一张是小女孩的。可是,卡上没有数字,只有点。你们来告诉我是几个点好吗?

  幼:好

  按点认读。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数字了,那么号码记录卡上小男孩家里电话是多少呢?把它们都写下来吧。

  幼儿看点数写数字

  (3)小女孩家里电话是多少?

  看点数写数字

  (4)师:那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呀?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画点数,并对照点数写数字

  2、幼儿交流经验:号码是多少?

  (1)小朋友交流自己家电话是多少?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拨打正确号码(用手做打电话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4、幼儿观察和记录。

  师:我们知道了家里的电话,那么爷爷奶奶家还有外公外婆家的电话号码你们都知道吗?我们回家再去记下来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

26、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我们班级的孩子是中班的孩子,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戴了一只电子手表,当我问他现在是几点的时候,他只会说出个位的数字,十位以上的连不起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正确的念出表上的时间。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念出时间。

  2.了解钟表的主要结构,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3.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全体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2、理解并运用到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1. 自制时钟一个(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钟上有一只小乌龟)

  2. 准备作息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自制钟表,然后提出问题:

  1. 它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哪些表呢?

  2. 表有什么作用呢?

  3. 想一想我们见过的表都有哪些形状呢?

  基本部分

  一、播放龟兔赛跑的课件给幼儿看,教师讲解表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内容是:兔子的腿长,跑得快,乌龟的腿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了一点点远。

  二、1.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每走一圈,短针就走一个数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2. 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是“×点钟”。(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为止,让幼儿能够正确的念出10以上的组合。

  3. 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上拨出各个时间(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来幼儿园上课,中午11吃饭,12点午睡,下午2点起床,3点吃晚饭,下午4点放学回家,晚上8点睡觉)。

  小结: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不能在路上贪玩,要和爸爸妈妈早点回家。

  三、做游戏: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请幼儿拨时钟

  讲游戏规则:找一个小朋友来拨时钟,老师悄悄的告诉小朋友几点,这位小朋友就拨几点,一半小朋友扮演小羊,一半小朋友扮演老狼,请老狼看时间,只有到了六点,就吃小羊,老狼看时间没到就不能吃小羊。

  结束: 请幼儿将钟表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根据幼儿生活中所需要的,在活动中每名幼儿都能够积极的参加到活动当中,同时也能正确的念出钟表上的时间,学会珍惜时间,也没有在出现上学迟到的现象。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把游戏更改一下,让幼儿更加有兴趣来学习,可以把表的时间认识的更加准确。

27、中班数学教案《花灯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先目测部分,再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按标记分类记录物体数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花灯:(其中4个红灯笼一组,另3个灯笼分散在旁边),图片卡。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7以内的数量

  1.元宵节真热闹,有好多好多的花灯,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多少花灯呢?(出示灯笼)

  2.你知道有几盏红灯笼?<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3.你是怎么知道有7盏灯笼的呢?

  4.那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这个好办法呢?

  二、目测练习

  1.目测一组:老师有一种又快又简单的好办法,能一下子就知道有7盏灯笼了:先看这一组有几盏灯笼,在心里记牢,然后再看看旁边的灯笼,接着往下数。

  小结:

  幼儿操作请你们看自己手上的卡片,用老师刚才的办法来说说有多少花灯?

  2.和同伴交换一下卡片,巩固目测卡片上物体的总数。

  三、幼儿操作练习分类记数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

  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有些什么?有哪些小动物?有些什么样的花灯?

  2.交代操作要求:

  强调:看标记,数一数每种灯有几盏,用线连接。

  3.幼儿操作记录。

  四、作业讲评

  1.作业评价:他在兔子灯标记的旁记录了数字几?那他记录的对不对?集体验证,和他一样的人举手。

  2.那一种灯笼是6个?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28、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跷跷板》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三个物体之间轻重关系,具有初步的轻重守恒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过物体的轻重。

  物质准备:

  教具:实物鹌鹑蛋、鸽子蛋、鸡蛋各一个,天秤一架。

  学具:《幼儿用书》(P32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可爱的蛋宝宝。

  ——教师:爸爸带宝宝出去玩,他们在小河边发现了一些可爱的蛋宝宝。你认它们吗?

  ——教师分别出示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请幼儿辨认。

  2、谁轻谁重。

  ——教师:宝宝想知道它们哪个轻哪个重,你知道吗?

  ——请幼儿猜测、比较蛋的轻重,并讲述理由。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比较鹌鹑蛋和鸽子蛋、鸽子蛋和鸡蛋的轻重,请幼儿将蛋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了解它们谁轻谁重。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鸽子蛋比鹌鹑蛋重,鸡蛋又比鸽子蛋重,那么鹌鹑和鸡蛋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启发幼儿从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三者的轻重关系上进行推理。

  3、幼儿操作活动。

  ——给重的打勾。观察画面上小动物坐跷跷板的情景,感知动物的轻重,认读字:轻、重。目测下面的三个动物,请你给最重的动物打勾。

  ——观察数字天枰,感知两边的数量,并填写二、<、>符号。

  ——观察天平称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轻重。目测旁边三个水果的重量,请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大家检查,并引导幼儿讲述理由,进一步巩固推算轻的能力。

  活动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图片跷跷板。问大家:玩过跷跷板吗?现在出了一个问题: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跷跷板,那你怎样把爸爸翘起来呢?这个问题较具有激发性,学生能够较好的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发言。有的同学说可以自己报一块大石头,或者再找一个伙伴。这个时候,我强调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东西,或者找一个同学。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只能从爸爸,自己和跷跷板身上进行找了。学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这个较为情景较为单一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的思考。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学生能够进行较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下面的解决问题:利用杠杆尺怎样能够将另一侧进行翘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纷纷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我给出的问题是在位置3处,挂3个钩码,问在另一侧挂几个钩码才能够将另一侧的钩码进行翘起。在操作的过程周中,学生在另一侧的挂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位置过一个,有的三三两两的挂。总之他们的将我提出的问题解决。但是这现象进行总结量化的时候就较为的复杂。而学生不需要进行这样的复杂的学习。至少不是全部需要这样复杂的探究。现在看来,可以在指导实验的时候,指导个别现在的同学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汇报得出结论。或者再探究之前将这个问题简化:比如在另一侧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挂钩吗,要求挂一位置,要么2位置,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明确的去操作了。然后在提出较为简单的要求,但是实际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因为学生进行进行较为长时间的操作,学生的实验跨越两节课。我想在以后的安排中,要进行更为优化的安排效果会更好的。

29、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鹅大哥开店》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

  “鹅”是我们寨桥的特产之一,孩子们对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次带孩子们到野外玩时,看到田里有许多的大白鹅,孩子们可开心了,他们学着鹅的样子大摇大摆的走着,嘴里还发出“戆戆戆”的叫声,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寨桥位于美丽的滆湖之畔,滆湖里还生活着许多的水生动物,这些水生动物也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鹅大哥开店》。

  活动目标

  1、运用点数、对应和连线的方式感知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

  2、学会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等因素的干扰判断5以内物体的数量,感知数的守恒。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鹅大哥:“今天鹅大哥的水产品店开张了,欢迎大家来买哦!”

  二、看标记,幼儿选物品。

  1、根据小猫篮子上的数字与标记,请幼儿选择相应的物品。

  2、看小鸭篮子上的数字与篮子中的物品,请幼儿选择还需要买多少物品。

  三、摆放水产品,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

  1、出示两排摆放不同的水产品,让幼儿感知同种物品的不同摆放方式。

  2、出示两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摆放方式。

  3、小结:水产品的大小不同、摆放的方式不同,但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四、卖水产品,请幼儿找出等量的水产品。

  1、出示五只乌龟,乌龟要买和它们一样多的水产品。

  2、出示小狗,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幼儿猜出小狗要买的是螃蟹。

  五、幼儿操作,巩固知识。

  1、给一样多的打钩、接着往下数。

  2、给水产品找朋友。

  3、看实物画点子。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两位幼儿到白板上来操作)

  六、展示幼儿作业,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利用家乡的鹅、螃蟹、鱼、螺丝等特产来创设情景展开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我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灯、拉幕、拖动等功能,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相关知识,幼儿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度较高。但在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关系时,我应多请几位幼儿来讲讲,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锻炼的机会。

30、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萌发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剪刀,不同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纸。

  2.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小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要讲给今天非常听话的2个小朋友(强调2个),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来用手比划来剪一下。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吧一个彩绳分成2个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

  1.圆形: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饼干分成2个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部分。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个是一样大小,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一样大小,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形状一样的2个部份就叫二等分。

  2.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长方形:

  师:长方形呢?对折后能有几种分法?也能折出相同的三角形吗?

  幼儿折出的三角形是交叉不重叠的,会犹豫长方形能不能分出2个相等的三角形。

  师:剪出三角形让孩子比对。

  3.每人一把剪刀,把长方形对角后二等分剪开变成2个三角形。

  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看2个三角形能完全重叠吗?能完全重叠的就是相同大小的2个等分。

  把其他图形也剪开试试剪下的2个图形是否能重叠?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给幼儿发操作卡师:看看老师发给你们的饼干跟操作卡上的是一样大吗?

  幼:是的。

  尝试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把他们分成二等分,把剪下的1个等分还原到操作卡上的各种图形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大于部分。

  四、在二等分的基础上,发放圆形材料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五、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六、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很厉害,学会了2等分发操作选择题,有空可以当堂完成。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31、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的加法》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3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相邻数》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房子10座,小动物形象10个(小猫、小兔、小狗、小猪、小青蛙、大象等),数字卡片1~10。

  2、《粉刷匠》儿歌视频和《找朋友》音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用儿歌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唱《粉刷匠》放松一下

  师:我们是小小粉刷匠,刷了屋顶又刷墙,看我们刷的房子漂亮吗?

  幼:漂亮

  师:那数一数我们一共刷了多少座小房子

  幼:10座

  师:现在老师给这10做小房子装上门牌号,让我们的小房子更加整齐。

  师:就在我们刚才刷房子的时候,他们的主人回来了,看看他们都是谁?

  幼:小猫、小兔、小狗、小猪、小青蛙、大象、小猴、小马、熊猫、小牛

  给小动物们找邻居

  师:小动物回到家后,看到自己的房子焕然一新,还安上了门牌号,可高兴了,都急急忙忙的进去看看。现在小朋友也来看看,你喜欢的动物和谁是邻居?

  (幼儿自由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邻居就是紧挨着他的小动物,那你喜欢的小动物房子的门牌号是多少,邻居的门牌号又是多少呢?

  (幼儿自由回答)

  讲解相邻数,和数字宝宝做游戏

  师:咱们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小动物也记住了自己和邻居的门牌号,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他们要出去买些吃的奖励我们(把小动物撤走)

  师:小动物刚走,门牌号上的数字宝宝们说话了,3号数字宝宝“你们还记得我的邻居门牌号是什么吗?”

  幼:2和4

  师:“谁在叫我”4号数字宝宝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看到3号数字宝宝说“干嘛,吵什么”“我在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看看他们还知不知道我们邻居的门牌号是什么。”数字宝宝4一听,来了精神,说“小朋友,我的邻居是谁?”

  幼:3和5

  师:“恭喜你,答对了!我的邻居就是紧挨着我的两个,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知道了吗?”

  幼:知道了

  师:刚才数字宝宝告诉我们他们的邻居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幼:相邻数

  师:嗯,刚才小朋友看样都仔细听了数字宝宝4的话。这时候,所有的数字宝宝都出来了,请小朋友帮着找找他们的相邻数是多少

  (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我们帮助每个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的相邻数,那你发现每一个数字宝宝和他的相邻数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幼儿说出多1少1的关系)

  师:小朋友说的都对,每个数字宝宝的相邻数比他自己不是多1就是少1。数字宝宝们找到自己的相邻数,为了感谢我们,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当《找朋友》音乐停止后,两个或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巧答难题,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

  师:正当我们在玩的时候,小动物们回来了,听说我们小朋友刚刚学习了相邻数,准备用他们买的东西考考我们,看看这些东西,哪些是相邻数?

  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小动物们决定请我们一起去和他们吃这些好东西,来,让我们走吧!(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相邻的数以及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效果比预期的要好。

  2、在教学活动中有个别的幼儿不能太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个别幼儿的接受能力,

  3、通过活动了解到关于相邻数的学习,如果能在活动中添加一些加减法的练习(加1和减1)来辅助相邻数的学习。

  4、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以及他们应该怎样去完成你的要求,从而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