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家长重视生活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重视生活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年轻家长的共识。
马羚老师原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幼儿教育研究室主任,退休后被聘为北京红黄蓝儿童潜能教育娱乐有限公司顾问。她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基础不在于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而在于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马羚介绍,亲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活教育,目的就是把好的方法交给家长,把好的前程送给孩子。红黄蓝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设置了不同的生活训练内容,一般一周一次,每次一个主题,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经过训练,孩子们基本都能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社交礼仪,家长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怎样使用手绢?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却是需要引导和规范的生活习惯之一。在亲子园,老师会告诉孩子手绢是用来擦手、擤鼻涕的必备物品,用完后不能随意揉成一团塞进口袋,而要讲究一定的秩序。用前,应将手绢反复折叠成方块形,再放进口袋,这样又整齐用起来又方便;每天晚上要将用脏的手绢洗干净。老师会现场示范如何叠手绢、怎样洗手绢,让孩子在情景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
大庭广众之下,经常有人忍不住打喷嚏或擤鼻涕。马羚老师说,打喷嚏和擤鼻涕是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的行为表现,其中包含着学问。在生活训练课上,老师这样教孩子:先用手绢或餐巾纸堵住自己的鼻子和嘴,然后将身体转向没有人的方向再打。擤鼻涕时,把手绢放在鼻子上面,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然后再换另一侧鼻孔。老师提醒,同时按住两个鼻孔使劲擤鼻涕,会剧烈震动鼻窦,容易引发炎症。
孩子玩玩具,经常弄得到处都是,玩完就不管了。对于这个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早期教育办公室主任原春很有办法。她教家长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孩子:“小动物们(玩具)玩累了,我们送他们回家休息一会儿吧。”听了这样的话,孩子通常会兴高采烈地帮助大人把玩具收拾好。
一位叫田玲的家长说,儿子一岁多时特别不听大人的话,上了生活教育课的最大变化就是知道自己收拾玩具了,知道把自己的东西归拢到一个抽屉里。
在孩子掌握了一些日常生活本领外,还应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人际交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老师谷晶晶说,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缺乏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机会,普遍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等性格特征。将来这些孩子能否积极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能否恰当地协调与他人甚至集体的人际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际遇,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人,取决于其婴幼儿时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的程度。
谷晶晶在递交给北京市丰台区学前教育协会的论文中写道:游戏是孩子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交往兴趣和能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游戏中,孩子通过扮演角色,生动地再现生活现实,对老师、家长的启发和诱导非常容易接受。比如设立娃娃家、医院、菜市场等场景,让孩子分别扮演家长与孩子、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等角色,在你来我往的愉快交流中,逐步认识和理解角色的义务、责任,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
此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有些家长出于种种原因拒绝孩子带其他伙伴到自己家里玩,或者对孩子的伙伴不热情,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锻炼交往能力。要让孩子顺利地融入社会,家长首先应该做出表率,多给孩子创造与伙伴接触的机会,并且做到礼貌待客。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具备交往技能。
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说过:“没有家庭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