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问题孩子”看病有点难

时间:2022-10-11 00:45:32 A+

“问题孩子”看病有点难

“问题孩子”看病有点难

  儿童精神病房首次开放

  一向大门紧闭的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病房日前举办了首次开放日活动,向社会敞开大门,展示精神疾病小患者在医院里的真实生活。不少来参观的市民发现,儿童精神病房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么神秘和难以接近。权威数字显示,由于儿童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约有20%的小病号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我国有九成以上的“问题孩子”是被误诊和错诊的。

  病房 温馨

  走进儿童精神病房就像来到了幼儿园

  “孩子们,我们今天来练习拼贴米老鼠图。来,大家看看这个漂亮的米老鼠有什么特点呢?”一向大门紧闭的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病房举办了首次开放日活动,向社会敞开大门,展示精神疾病小患者在医院里的真实生活。看着病房活动室里摆放的玩具、课桌椅,还有小病号们画的儿童画,不少来参观的市民发现,儿童精神病房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么神秘和难以接近。

  下午3点是儿童病房正式开放的时间,但是不少参观者提早按照临时指示牌,找到了位于门诊三层的儿童病房。“呦,这里很像幼儿园啊!”一位专程赶来的女士刚一踏进病房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场许多人对此都有同感:在病房走廊里挂着孩子们画的儿童画,有花裙子、猫脸、向日葵和大树等。医院还在病房区外专门设立了活动室,屋里摆着课桌椅,巨大的书柜里摆满了各式玩具,墙上贴着蓝猫卡通画,还有一张小红花评比榜,上面整齐排列着每个小病号的名字以及按照配合治疗、团结友爱、清洁卫生等项目的小红花评比。活动室旁边有一个小房间,医生介绍说是心理治疗室,主要是面对面为小病号们进行心理治疗的地方。这间小屋子陈设非常简单朴素,仅有三个沙发对立摆放。

  下午两点,小病号们在护士的带领下来到活动室。记者看到,小病号们有男有女,女孩居多,大多在十五六岁。看到病房里多了很多陌生人,不少小病号略有些不适应,走在最前面的男孩扭头就想回到病房,最后是在护士的劝解下,小病号们才慢慢走进来,安静地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好奇心强的孩子还不时地向周围人群瞟上一眼。“来,我们今天就来拼贴一下这个米老鼠图案,”在护士的指导下,孩子们自觉地分发当天的手工袋,并练习起了拼贴画。

  “为什么治疗精神心理疾病,还需要做手工?”看着病房里的布置,还有小病号们的手工课,一旁围观的参观者们围着医生们问个不停。“上这样的手工主要是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集中精神。”医生向参观者们解释。

  记者发现,来参观的市民大多是“问题儿童”家长。一位中年女士还特意带着刚上中学的儿子来了,她告诉记者,孩子最近很是反常,越来越不听话,还把双手指甲都啃掉一半,“刚刚我们也听了专家的讲座,现在就是想瞧瞧孩子们的治疗情况,下周有时间我还想带着孩子来看心理门诊。”

  家长 困惑

  子患有心理疾病却想不到看精神科

  和医院其他病房比起来,儿童病房并不算大,只有20张病床,却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问题儿童”。儿科主任梁月竹告诉记者,住进来的孩子有的是患儿童精神分裂、儿童抑郁,也有儿童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心理上的障碍,令这些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表现出了让常人难以理解的焦虑、抑郁和孤僻。

  开放日前一天刚刚办理了出院手续的小韩(化名)今年只有17岁,声音甜美、样子漂亮的她有着十多年的抽动症经历。“小韩现在是我们这些小病友们的班长呢,表现特别好,你肯定想不到她入院的时候曾经因为无法控制的抽动,几乎把自己的舌头都咬烂了。”指着小韩的病历,主管医生的介绍令人惊异。

  特意来接孩子出院的是小韩的父亲。说到孩子的病史,韩爸爸痛心非常:其实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她有问题了,总是不停眨眼、耸肩,很多时候都是不自觉的动作。但是我们看过中医西医,就是没有想到要带孩子到精神专科医院来看。直到今年春节孩子的状况严重了,我们才把她送到这里。“类似的例子太多了,都是实在捂不住,才肯来看。”看护过很多精神疾病小患者的病房护士高军说起这些“问题孩子”来总是带着遗憾的语气。

  专家忧虑

  误诊错诊高达九成

  “对待精神疾病,家属们比较忽视,一旦发现了又讳疾忌医,这就是不少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看病难、病情被延误的主要原因。”

  安定医院专家、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郑毅教授告诉记者,就诊率低一直是我国精神病人治疗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儿童精神疾病往往难以识别,“问题孩子”得到恰当治疗的比例更是远远低于国外。

  2003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有6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安定医院的一项调查也发现,有32%的北京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如此庞大的心理疾病人群,真正接受过精神专科治疗的却微乎其微。郑毅教授提供的数字显示,由于儿童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约有20%的小病号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我国有九成以上的“问题孩子”是被误诊和错诊的。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精神问题,”郑毅教授说,儿童精神疾病的初期症状包括突然间的学习下降、行为古怪、抑郁、自言自语或是眨眼、耸肩、爱说谎话、注意力不集中等。在不少家长看来,这些最初症状大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小毛病、坏习惯。实际上,这些异常状况都是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由于大多数家长和医生都缺乏心理精神疾病知识,忽视了这些异常行为,延误了治疗,还有的长年辗转于儿科、内科之间,得不到合适的治疗。

  造成就诊率低的另一原因则是家长讳疾忌医。有调查显示,约有20%的儿童青少年患有各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是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的只占其中的20%。对小韩此次治疗状况极为满意的韩爸爸就直截了当地对记者表示:“这和看骨科、外科可不一样,说真的,谁敢随便说自己的孩子在精神病医院治病?说出去孩子今后还怎么生活?这些孩子们看病实在是难啊!”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