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脏莫“负债”累累
你的心脏莫“负债”累累
不久前,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因患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导致窒息,在睡梦中不幸逝世。年仅46岁的笑星戛然而去,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与悲痛。梅艳芳、罗文、陈逸飞……名人们并不完美的句号,带给健康人群诸多生命警示与思考。
本期提及的冠心病,堪比人体内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但愿高秀敏式的悲剧,能给当下正值事业、生活巅峰期的青壮年人群以前车之鉴。珍惜生命、远离冠心病刻不容缓。
警惕四大危险因素 铲除心脏“定时炸弹”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有权威资料显示:在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冠心病患者占心脑血管总患者的15%。尽管总体发病率在全球仅次于日本,列倒数第二,但近年来,随着国民膳食结构不断变化,冠心病发病有“陡坡”上升趋势,不得不受到重视。
冠心病重在预防。数据表明,年龄在40岁的人群着手预防,冠心病发病率可减少50%;50岁人群着手预防,发病率降低40%;要是从70岁开始预防,发病率则只能降低20%。为此,拥有一颗健康心脏,必须从中青年做起。
预防冠心病,先得了解发病的危险因素。迄今为止,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冠心病早发家族史、过度肥胖、缺少运动等。若人群拥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则将来患上冠心病的概率会更高。不过,所有危险因素中除了冠心病家族史以外,其余皆可通过干预见效。
最大危险―――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一般而言,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常带有家族史,或并有吸烟、肥胖等多个危险因素。抗高血压是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再配以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的范围内,即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发病。
直接危险―――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通常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指标异常,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最重要的干预指标。血脂异常除了代谢等内在因素外,脂质摄入量更与其密切相关。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选择食用油时应避免动物脂肪,多采用菜籽油、豆油、玉米油等植物脂肪,并适当增加运动。一旦发现血脂异常,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普遍危险―――吸烟
全球公认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男性吸烟的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较非吸烟者增加1.6倍;吸烟者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性则高出2.3倍。临床上,因大量吸烟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中青年患者不胜枚举。戒烟,无疑是健康人群预防冠心病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说,戒烟一年后,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将比继续吸烟者减少一半。
潜在危险―――糖尿病
有种说法是,患上糖尿病等于得过一次心肌梗死。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因为糖尿病患者与心梗患者具有相同的死亡危险。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常会处于冠心病的高度威胁之中。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一旦诱发冠心病,发病越早则病情越重。将血压、血脂水平控制在比常人更低的水平,对冠心病的预防有益无害。
中青年冠心病防治三“准则”
冠心病的预防,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没啥两样。综合概括,即吃得讲究、运动适度与减压到位。
●饮食结构要合理
不少身为业务骨干的中青年存在高脂血症、体重超标等,究其原因大多因饮食不当。摒弃高脂饮食,合理的膳食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蛋白质适度、清淡低盐、维生素充足等。要格外强调的是,洋葱、大蒜等食物富含精油,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
●生命在于运动
规律的运动可有效降低血脂、减少冠心病发病率。中青年人群工作负荷大,业余休息时间少,但合理安排、忙中偷闲坚持适量运动非常有益。推荐做些有氧全身运动,如慢跑、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持之以恒、必有益处;
●避免超负荷运转
长时期精神紧张和情绪因素等,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激动加重心脏负担,并诱发血管痉挛突发心脏危机。中青年应学会调节生活节奏,张弛相间,控制不良情绪。此外,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等指标,确保早诊断、早治疗亦很重要。
冠心病“年轻化”:50%患者未及60岁
冠心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近来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最新统计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50%以上未及60岁、20%以上不到50岁,而少数病人仅有20岁至30岁。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冠心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极高,但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较急。专家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超过100万人,而在1998年至2008年间,国内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将较以往同期增加26.1%,女性增加19%。
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太一样,中青年冠心病的首发表现多为心肌梗死,其中10%表现为猝死。究其原因,当从冠心病的基本病变说起:即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其实,这一过程在人生早期阶段已开始,随着年岁逐渐增长,青少年时期出现的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随即诱发冠心病。但近年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高脂饮食结构渐渐普遍,加速了脂质沉积的过程,冠心病“年轻化”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