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1、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813):详细描述了老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2、四季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四季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哪几个?
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2.每个季节代表性的事物分别是什么?
春天的代表性的事物是草芽,夏天的代表性的事物荷叶,秋天的代表性的事物是谷穗,冬天的代表性的事物是雪人。
3、秋天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秋天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那些现象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天气凉了,树叶飘落,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2.秋天来了,大雁要往哪儿飞?它们又是怎样飞的呢?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用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例:1)我们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妹妹非常好动,一会儿跑,一会儿跳,没有停歇的时候。
4、升国旗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升国旗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做什么?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少先队队礼。
5、日月明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日月明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本课学习的汉字有什么特点?
1)汉字的形状:这些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的。
2)汉字的结构:这些汉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如尘;左右结构,如明、双、从、林;品字结构,如众、森。
3)汉字的笔画:笔画发生了变化,如尘上部的小,竖钩变成竖;从、双、林左边的人、又、木,捺要变成点。
4)根据字形理解汉字的意思:新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
6、小书包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小书包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我的小书包里有什么?
我的小书包里有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2.我们应当怎么对待小书包里的文具?
这些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惜和整理他们。
7、葡萄沟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葡萄沟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葡萄沟出产哪些水果?
五月有桑葚,六月有杏子、无花果,七月有葡萄。
2.文中五光十色一词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为什么?
不能。因为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葡萄的颜色多、品种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而五颜六色换成只是说明葡萄的颜色多,不能表现其品种及光泽等,所以不能换。
3.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葡萄干是在晾房里制成的。晾房四壁有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把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8、我是什么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我是什么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分别指的是什么?
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晚霞。
2.我在空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会变成了无数雨、冰雹、雪。
3.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
我对人类既作出了贡献,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害。
4.我在温和和暴躁的时候分别做了什么?
我在温和的时候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在暴躁的时候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5.我是怎么变化的?
遇热 升到空中 连成一片 遇冷
我汽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 云 雨、冰雹或雪
9、五下课文23海底世界课文笔记:课文主题及段落大纲
五下课文23海底世界课文笔记:课文主题及段落大纲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
第二部分(26):具体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10、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1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从哪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从三个比喻句水泥道像一块彩色的地毯。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的具体描写看出的。
2.说一说金色巴掌指什么?用一个词语说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给你印象?
文中金色巴掌指法国梧桐树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3.作者在水泥道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美在哪?
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到了法国梧桐树叶像金色巴掌,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美在它的颜色、柔软、发光、绵长,甚至无规则的排列。
4.本文的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首先,点明课文的主要内容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巴掌样子的落叶,给读者带来美好的享受;其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作金色巴掌,生动形象;另外,还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呢?一是秋雨后,树叶飘落;二是作者热爱生活,才会有所发现。
12、搭船的鸟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搭船的鸟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喜欢这只翠鸟的?
从翠鸟的外形美丽和捕鱼动作敏捷捕鱼技术高超两个方面来描写我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儿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
文章通过两方面描写翠鸟的美丽。第一、翠鸟的颜色鲜艳美丽。第二、它比鹦鹉还漂亮。作者抓住颜色的词语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来描写翠鸟外形的。
3.作者是怎样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的?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写翠鸟的美丽和使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现翠鸟捕鱼动作敏捷和技术高超。
4.本文为什么以《搭船的鸟》为题,而不以《翠鸟》为题?
在我的眼中,这只小鸟是乘坐我们的船来捕鱼的,所以用《搭船的鸟》作为题目更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比翠鸟这个题目更能体现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13、一块奶酪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一块奶酪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蚂蚁们为什么争先恐后的搬运粮食?
蚂蚁们听到蚂蚁队长说要和大家一起遵守规则,不搞特权,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2.蚂蚁队长为什么两次下了同样的命令?他想干什么?
蚂蚁队长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让蚂蚁们离开,自己吃了这点儿奶酪渣,因为他实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决定把这点儿奶酪渣留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从这里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具有抵制诱惑的勇气,能够以身作则,也反映了蚂蚁队长关爱弱小的品质。
3.联系全文,谈谈蚂蚁队长面对奶酷渣时的心理活动。
当奶酪渣掉在地上时,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违犯不许偷嘴的禁令。蚂蚁队长心中一时无法抉择,于是心烦地让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独自面对奶酪渣的蚂蚁队长此时偷偷吃掉便不会被发现,但是最后蚂蚁队长决定: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它。
14、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第一段(1-2):写我为蝴蝶担忧,急于想知道蝴蝶到底躱在哪里。
第二段(3-4):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我追问蝴蝶的家在哪里,为蝴蝶着急的心情跃然纸上。
第三段(5-6):写一个女孩告诉我蝴蝶是有家的,但我没见过下雨时蝴蝶到底藏在哪里。
15、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本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后的景象。
16、观潮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观潮课文重难点探究:
1.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观的意思,指潮来时的景象。
2.为什么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因为钱塘江大潮有三大特点。一是声音大。潮要来时,远处闷雷滚动,令人震撼;潮来时,如山崩地裂,令人惊心动魄。二是形态变化多。刚开始是一条白线,紧接着如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三是速度快。潮头过后,霎时向西奔腾而去。通过以上三点,可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3.你理解人声鼎沸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在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例:大型集会时。
17、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盘古的身体变成了哪些事物?
气息风和云;声音雷声;左眼太阳;右眼月亮;四肢和躯干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江河;汗毛花草树木;汗水雨露
2.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月亮、太阳、星辰是怎样来的,花鸟鱼虫是怎样出现于是,人们展开想象,创作了盘古开天地、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
18、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脚的?
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2.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不只写脚,而要先写叶子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靠脚才能够爬满墙,这满墙的叶子,正是脚的功劳,进一步突出了脚的作用之大;二是我们通常先看到的是爬山虎的叶子,仔细观察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所以先写了叶子。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是怎样变化的?
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细丝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它在墙上才贴得很紧。
19、蝴蝶的家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蝴蝶的家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以问题和思索为线索来表达。本文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见作者对蝴蝶非常关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处。
2.我真为蝴蝶着急了这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3.什么时候我才不会着急?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真的有人告诉我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时,我才不会着急,表达了我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20、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古代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一一变成了现实。如今,人们上天入地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地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文章写了20世纪的众多成就,其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3.现实生活中,哪些发明是千里眼?哪些发明是顺风耳?
例:千里眼:望远镜、视频通话;顺风耳:电话及有声通信设备。
21、麻雀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麻雀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猎狗为什么会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勇气来和自己搏斗,缺乏心理上的准备,所以退却了。还有一种解释是猎狗被老麻雀的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这与之前猎狗凶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作者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怜爱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22、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玩。
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23、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圆明园的毁灭》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慨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24、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课堂笔记课文句子修辞手法
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课堂笔记课文句子修辞手法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我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潜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就应是自我呕心沥血的创造。本文情真意切,真实可感。
修辞手法:
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快之情。(比喻)
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3、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比喻)
4、后来,我又不满足于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比喻)
5、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比喻)
6、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引用)
25、鲸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鲸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鲸》一文介绍鲸,为什么要先写象呢?
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
2.《鲸》一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例: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体重、身长、舌头的重量及口腔的宽大四个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了鲸的确非常大。
26、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11、12、13自然段。
第11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完全落空。
第12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13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27、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在红军过草地时,老班长通过自制鱼钩,尽心尽力的照顾三个受伤战士,直至牺牲的故事。这个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通过学习本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也能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段(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2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文章脉络以空行为标志,讲了六件事。第一件写追悼鲁迅,表现了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后面记叙了鲁迅生前的几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与家人欢度除夕时地慈祥亲切;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从这几件事中阐述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地原因。
第一部分(1):写人们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写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写伯父鲁迅先生和我笑谈碰壁。
第四部分(14-16):写除夕的时候,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
第六部分(26-27):写伯父关心女佣。
29、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为什么?不敢看在这里不是害怕看,而是不忍看的意思。忍不住不看是非要看不可。这一心理描写说明了我复杂、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邱少云是我的战友,烈火在吞没他活活的生命,我怎么忍心看呢?可是阶级的情、战友的爱,使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体现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
2.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才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力量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不愧为伟大的战士。
30、灯光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灯光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作者怎么会想起这件往事的?
天安门广场的夜晚,华灯齐放,衬托出祖国首都的雄伟壮丽。看到这种情景,作者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种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勾起他对往日艰苦环境的回忆。由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事情。
2.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些什么?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千万盏灯引起的。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出现,是在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所说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中。郝副营长看着书上的插图,他相信:等革命胜利了,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明亮的教室,孩子们可以专心地认真地去学习。
3.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战斗中的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精神?
后续部队在进攻中遭到了敌人炮火的阻击,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在这危急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郝副营长明知一旦点燃书本就会暴露自己,但为了战斗的胜利,他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来顾全大局,从中我们可以体会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
4.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31、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
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3.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
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
4.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
老班长不喝鲜鱼野菜汤是因为找食物非常困难,食物非常少,他把找来的食物全部给了战士们,自己不吃是为了省下来给小战士们吃,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5.你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
3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25):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第三部分(6、7):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33、为人民服务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为人民服务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部分(24):结合当前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三部分(5):写开追悼会的目的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34、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人们因为两个孩子的失踪而感到悲伤。
第二部分(2、3):两个孩子脱险归来,人们欢庆并探望孩子。
第三部分(4):汤姆向人们讲述在洞中的经历。
第四部分(515)汤姆身体恢复后探望哈克和贝奇,得知洞口被封后告诉法官印江乔埃在洞中。
35、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3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2155年的一天,托米发现了一本 很旧的纸质的书,和他们现在的书大不相同。
第二部分(425):写玛琪对现有教学方式的厌恶以及托米与玛琪谈论老式学校和现有学校的不同。
第三部分(2630):写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想象和向往,她觉得那样的上学方式很有趣。
36、六下语文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知识点
六下语文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知识点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词语扩展:
各~各~式:
各形各色 各种各样 各式各样
各色各样 各行各业 各家各户
有~有~式:
有声有光 有声有色 有模有样 有胆有识
有勇有谋 有说有笑 有钱有势 有棱有角
有理有据 有条有理 有血有肉 有情有义
有头有脑 有始有终
课内词语:
腊月 展览 风筝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必定 光景 燃放 亲戚 拜年 寺院
轿车 骆驼 元宵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句子解析: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3、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6):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7~12):写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第三部分(13):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问题归纳:
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答: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年的热闹。从味、色、声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已 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课文第3自然段写了小孩过春节要做的基建大事,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在这段日子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玩儿,作者把这些事情说成是大事,写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欢喜和对春节的期盼。
课文主题:
本文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
37、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
词句赏析: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老规矩显示出这是一种沿袭已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差不多一词虽带有时间上的模糊性,但恰好说明了人们的高涨热情。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到了严冬,不久是春天,人们当然不会减少这种热情。天气的冷与年味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个句子奠定了全文欢快的感情基调。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3.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年糕的等等。
这段话描写的是商贩的忙碌,从铺户加紧上年货、街上货摊子多和吆喝声复杂等方面,通过与平时对比,渲染出浓烈的节日氛围。
4.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第一句话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上文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准备过年的情形,又引出下文人们为过年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必须说明这是他们一定要做的事情,赶准确地说明他们整日都是忙忙碌碌,过年尤甚。他们这么做,为的是实现一个淳朴美好的愿望: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5.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这里将小年形象地说成是过春节的彩排,说明小年很热闹,也预示着过春节会更加隆重。
6.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临时不容易补充。
这段话依次写了贴对联扫房备菜,详略结合。备菜较为详细,先说备的菜多,再交代了这么做的原因(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7.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8.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与娴熟技能。
对庙会上比赛场景的叙述反映了老北京人淳朴善良、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热心一词写出了小孩游庙会的热情。
9.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10.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院校级的灯特别多。处处整条大街说明挂灯的范围之广;从几百盏灯可以看出灯的数量之多;从五个有的可以看出种类之多。
11.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课文重难点探究:
北京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写了有关春节的哪些习俗?
北京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是隆重、热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以下习俗: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二十三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祭灶王,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各种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
正月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正月十五 看花灯,小孩子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38、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段落大纲: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813):详细描述了老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39、腊八粥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腊八粥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217):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第三部分(18、19):写八儿终于幸福地吃上了腊八粥。
40、匆匆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匆匆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提出问题,春去秋来,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第二部分(24):写时间在我们身边悄悄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41、藏戏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藏戏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7):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第三部分(817):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42、表里的生物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表里的生物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①段落大纲:
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测爸爸的手表里有个生物。
第二部分(1019):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相关文章
-
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课文段落大纲概要
-
六下语文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知识点
-
语文课文《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课堂实录
-
四年级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五年级上册红楼春趣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
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六年级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六年级上册骑鹅旅行记(节选)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
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六年级上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
二年级下册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推荐文章
-
沙滩上的童话 根据开头编故事,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
-
1.填一填。 螺丝刀长几厘米,火柴长几厘米,小刀长几厘米。
-
在牛肚子里旅行评课稿
-
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
四下语文海上日出生字组词拼音加造句
-
五年级语文上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
散步评课稿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
四季之美常见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
司马光新鲜感的句子有哪些
-
大班心理卫生健康活动:我高兴我快乐
-
关于怀孕后禁用哪些化妆品
-
酒店宾馆装修合同
-
放弃“学习”
-
做笔筒
-
了解你三岁的孩子
-
虚伪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真皮包包广告促销文案3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