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向读者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本课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小艇的特点来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先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研读课文时,通过想象、模仿让学生去感受乘坐威尼斯小艇的惬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表格设计,让学生感悟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进而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威尼斯相关图片、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搜集威尼斯小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预习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小艇。
2.教师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与学生一同欣赏。(PPT出示图片)
3.导入:通过查找资料和看图片,我们对威尼斯有了一定的了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写过一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分享资料及多媒体展示,把异国的风光直观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异国的风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讲解重点字词以及特殊词语的词义。
(1)强调字音。
艄读shāo,不读sho。
纵是平舌音,读zng。
簇是平舌音,读c。
(2)学习多音字哗。
做拟声词,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时,读一声huā;表示人多声杂,乱吵时,读二声hu。
(3)指导写字。
艇,写时注意右边的廷要先写壬。
翘,写时注意尧右上没有一点,竖弯钩要拖长,包住羽,各部件都要写得窄一些。
帘字要注意字的平衡和整体布局。
祷的部首是礻,不是衤。
笼下边是龙,不是尤。
3.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威尼斯小艇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注意指导学生表达的语言。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铺垫。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PPT出示内容)
讨论时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尽量用文中的语言概括。
(1)说说小艇的作用。
(2)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的词语)
(3)驾驶小艇的船夫技术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找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语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指导。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自由读。(配乐)
2.指名朗读指定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默读、配乐诵读,进一步熟悉课文,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风光,体会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乘坐了小艇游览了威尼斯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马克吐温先生一起去游览威尼斯,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魅力。
二、研读课文
(一)小艇的样子。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呢?仔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直接写出小艇特点的词语,在书上标记出来。(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像独木舟新月轻快灵活水蛇)
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
3.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看看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
独木舟长、窄、深
新月船头和船艄翘起
水蛇行动轻快灵活
4.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小艇独特的样子,从作者的写法中,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
(二)坐小艇的感受。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找出文中描述坐船感受的句子。(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坐在小艇中的感受还会是什么样的呢?
(三)船夫的技术。
1.默读第4自然段,船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船多拥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遇到极窄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疾速行驶时是什么样的?
2.船夫是怎样操纵自如的呢?找出文中写船夫不一般的驾驶技术的词语。(操纵自如)
3.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就是船夫,在威尼斯的小河上,来往有很多船只,试着用动作演示船夫当时的动作。
(四)小艇的作用。
1.作者开篇就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小艇是如何为人们服务的呢?默读第5、6自然段,完成表格。
2.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人会乘坐小艇?他们要去干什么呢?试着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表达。
3.引导学生对比白天和夜晚小艇的不同。(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晚上,小艇载走了最后一批乘客,就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4.体会作者抓住描写白天和夜晚的情景的句子,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相结合的巧妙。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找出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比喻的妙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结合重点词语通过想象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三、课堂总结
1.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
2.法国作家乔治桑也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威尼斯之夜》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课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比较两篇文章写法的不同之处。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种事物。
设计意图:回顾文章内容,加深理解,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外文章拓展,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
2、下册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形近字词语解析
本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下册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形近字词语解析
形近字:
斯(斯文)期(日期) 艇(小艇)挺(挺立)
垫(床垫)热(热闹) 祷(祈祷)涛(海涛)
簇(簇拥)族(民族) 码(码头)妈(妈妈)
理解词语:
【船艄】船尾。
【耸立】高高地直立。
【情趣】情调趣味。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沉寂】十分寂静。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纵横交叉】横的和竖的交叉在一起。
【操纵自如】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3、一年级下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下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此,本教学设计重在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2.准备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照片。
学生准备: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学生做游戏时的照片)导入:同学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快乐吗?为什么?(生交流)
2.揭题:是啊,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文题目: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以课间游戏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情境,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都玩了哪些游戏?他们快乐吗?
2.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读顺,边读边对照生字条圈出12个会认字和1个多音字。
(2)读完诗歌后,标一标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3.指名读课文,圈画游戏的名称,读准读好这些短语,读出短语的轻重。
4.交流正音。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它在本文中读děi。读准平舌音怎和翘舌音绳。 图片 跑得快 得到 得劲儿
(2)课件出示表示游戏名称的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读好词语。
(二)识记生字。
1.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2)归类识记生字。
①出示游戏活动图片及相关词语,自由读一读:跳绳、讲故事、打排球、打篮球、打羽毛球、开运动会。
②动作模仿识记跳绳。跳字是什么偏旁?能做个跳的动作吗?( 跳与脚有关,是足字旁;绳是绞丝旁,和丝线有关。)
③哪些生字还可以利用偏旁来识记呢?(讲、排、篮、球)
④加一加,换一换识记羽、戏。(两个习加一加,认识羽;与找换偏旁,认识戏。)
⑤偏旁归类识记连、运。
2.合作朗读,发现规律。
(1)师生合作朗读游戏名称,老师说动词,学生说名词。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前面的字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跟着的是表示名称的词。)
(3)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本课要认的生字大部分在游戏名称里。教学时,教师把识字、读词语融于一体,增加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两个生字讲、许。
2.指导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各描红一个,再临写几个。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
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
以本课生字复习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二、朗读感悟,迁移运用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的意思。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4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结合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等词语。
5.完成小创作。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9.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
本文文字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理解。因此,这里并不需要过多分析,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通过小创作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不错!老师也写诗歌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诗歌。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一个人玩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保底要求,但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特点,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玩、很、当、音、行,指名认读。
2.游戏闯关:填一填,给生字找家。
玩 很 当 音 行
图片
3.课件出示这几个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
4.小组交流这几个字的横画的写法,教师及时点拨。
5.学生独立完成这几个字的书写,先描红再临写。
6.展示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经验,本课这几个生字比较容易写,所以教师重点点拨关键笔画,可放手让学生独立书写,培养了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 很好
两个人玩 很好
三个人玩 很好
许多人玩 更好
4、五年级下稚子弄冰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稚子弄冰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的朗诵古诗,会写生字晓。读准稚的读音
2.能够选择性的使用上一节课的相关策略明白诗歌意思。
3.想象诗歌画面,借助心情脉络图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画面,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教学准备: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新课,明确学习方法
1.检查预习,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复习古诗三首中《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3.ppt出示方法,提示学生借助学习单,自学古诗。
二、借助学习单,了解古诗大意
1.借助学习单,自学诗歌中难理解的词语
在学生的分享中教师相机指导
(1)如金盆的金字结合金文的形状理解其作为所有金属代称的古今异义。也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乡间的孩子是否用的其金子做的盆呢?
(2)如银钲,玉磬等古代乐器可采取ppt出示图片加深理解,如时间充足,可在课前播发一小段音乐,建立冰和乐器之间等联系,都是清脆的。
(3)如晓和稚再结合注释理解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用好这些词语,积累这些词语,为今后的古诗文学习作准备,如晓是早上的意思,可补充破晓,晓行夜宿等成语,如稚是幼小的意思。可提问幼小的荷花就是稚荷,幼小的狗就是稚犬,在谈话中积累文言,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学习单,选择感兴趣的句子自主理解
3.组内合作,利用学习单,了解诗歌的意思
4.根据诗歌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的,形成初步印象。
三、抓住关键词,展开具体想象
1.复习《四时田园杂兴》中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的方法
(1)选择有趣的画面(2)抓住关键词想象(3)可以从儿童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出发。
2.自主选择诗句中能够体现儿童幼稚,有趣的的关键词
3.组合分句画面,形成总体印象,朗读展示想象出的画面。
四、借助心情图,感受别样童趣
1.代入儿童角色,感知心情差异
2.绘制心情图,了解心情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感受童趣
五、方式我选择,表达诗歌情感
1.出示朗诵,绘画,诗歌配文字等方式
2.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将你感受到的童趣
5、五年级下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文体特点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通过两个具体事例,写出了一个天真可爱、好奇心强、助人为乐的孩子形象。例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文章结构完整,主题鲜明,语言简洁明快,示范了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通过批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二、编排意图
《我的朋友容容》一文,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帮助学生在巩固学习精读课文时,习得的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批注,思考例文写人的方法及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体现了阅读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后题引导学生通过关注课文内容和批注,深入感知人物特点,和表达方法,在交流中深入感知具体地表达一个人的特点的写作方法,为达成写作要素训练目标夯实基础。
三、表达特点
(一)文章
1.文章内容。例文通过容容的每天帮我取报纸和给我寄信这两件事,表现出容容忠于职守、天真可爱的特点。
2.层次清晰。文章开门见山地点明了题目,介绍了容容的特点。第14自然段写容容因为没能为我取报纸而伤心,我连忙把报纸送回,容容为能拿报纸而高兴起来,表现容容的忠于职守。5-20自然段,写的是容容为我寄叶子信,并且欠资待领,表现容容的天真可爱。
3.描写方法。
①动作描写。文章第二自然段,通过搬爬踮等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说明取报纸时间对容容来说并非轻而易举,但是她每天坚持这样做,并为此兴奋不已,把做这件事看成是自己的权利,变现容容的天真可爱、忠于职守。
②语言描写。在第一个事例中,只有一处语言描写,容容简短的语言任叔叔,报纸来啦!一个感叹句,简短的七个字,生动地刻画出容容对取报纸的重视和兴奋,体现人物因为帮助别人的愉快心情。例文第二个事例中则有多处语言描写。515自然段中任叔叔,这是什么?信是什么?那么我也可以寄信给好朋友吗?一连串五个问句,逐层深入的问话,体现了人物的好奇心理。而我面对孩子的天真问题,引用实例,一一耐心解答,也表现了我对容容的喜爱。17-19自然段中,容容用长句子向我解释,既揭开了树叶信的悬念,也与前文写信给好朋友相呼应,点明主题,凸显了容容的可爱。这些语言描写大多独立成段,语言简短、清晰明了,使文章结构清晰,利于读者了解文章内容,且能够清晰呈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神态描写。文章中共有两处神态描写:她看看我手里的报纸,忽然撅起嘴老是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这两处描写生动刻画了容容发脾气和无奈的神态,也显现出作者对人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刻画。
6.选择典型事例。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就显得有点单薄,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得明白,显得充实。文章选取了两件典型的事例,突出容容的特点。一件事是忠于职守地为我取报纸;另一件事是给我寄了一封欠资待领的树叶信。这两件事从表现人物特点的需要出发,选用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体现出容容乐于助人与天真可爱的特点。
(二)旁批
例文的四处批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批注告诉我们可以透过词句了解容容的特点。
第一处批注,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容容的动作,表现了她取报纸的不容易。这处批注,提示学生关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对容容动作的描写,搬爬等动词具体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虽然取报纸对她来说很费力,但是她乐此不疲;
第二处批注,容容一天没有取到报纸就发脾气,这个事例体现了她忠于职守,这一批注提示学生关注具体事例,从没有取到报纸这个典型事例中,抓关键词忠于职守,体会人物的特点;
第三、第四处批注提示例文如何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描写中表现出容容天真可爱、好奇心强的特点。以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学习运用例文写人的方法。
(三)课后习题
例文习题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后习题关注文章表达,指向单元阅读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文章语言文字和旁批的引导,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并深入体会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及其作用。在交流和总结中提升学生能力,搭建整体架构、有序发展的认知。
四、学习目标
(一)阅读目标
1.阅读习作例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容容的性格特点。
2.借助旁批,学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方法描写人物特点,体会其好处。
(二)写作目标
3.分析例文,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6、五年级下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人,能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2.能与同学交流习作,并根据建议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
能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图片
第一课时
一、猜猜人物,引出主题
①起初,他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他是(聪明、机灵)的小嘎子
②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 被驴啃了一口。
他是(相貌普通)的祥子
(富有生气)
③他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他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读着上面的片段,我们能很快猜出人物,那是因为片段把人物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正是我们这次习作主题喔!
二、审清题意,讨论选材
1.出示习作内容
从上面的习作要求中,你捕捉到了哪些要点?
2.选取典型事例。
(1)课本范例看一看
如果让你来写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你打算选哪几个事例?为什么?
(我们来看事例1:他读了一本故事书,就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下来。
我想问问你,你能读完一本书后记住故事中所有的细节吗?反正我是做不到。大多数人读完一本故事书后,也只是基本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至于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大概都不会记得那么清楚。你瞧,这个事例就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最后,我们来看事例4: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哇喔,叔叔竟然能画地图,而且只看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这个事例,也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这也是一个典型事例。因此,在作文中,你只有选择了事例1和事例4,才能更好地写出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
小结:选取的最典型的事例必须最能体现出人物的特点,体现不了人物特点的直接去掉。
(2)习作例文学一学
①默读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文章主要写了我的朋友容容的什么特点?
②为了突出容容这一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两件典型事例呢?
容容帮我取报纸忠于职守
容容给我寄信天真、重视友谊
(2)自己动手试一试(出示事例:妈妈特别喜欢购物)
上面的这些事例哪些才能更好体现妈妈特别喜欢购物的点,自己试着分析分析,你一定会选出典型事例喔!
比如事例1,双十一妈妈开启了疯狂购物模式,家里的角角落落都堆满了快递箱,以至于邻居以为我们家是快递站点,可以想象妈妈购物的数量可见一斑,这样事例就能很鲜明地体现人物特点,是典型事例。比如事例2,妈妈每次到菜市场买菜都会买很多。作为上班族的妈妈,不可能天天上街,上菜市场买菜买得多也在情理之中喔,这个事例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妈妈爱购物的特点。同学们,老师帮你们分析了事例1和事例2,事例3和事例4你们可以学着老师,自己试着来分析喔!最后,你会发现能突显妈妈特别喜欢购物这一特点的典型事例是事例1和事例4。
3.这次习作你想写哪个有特点的人呢?(爱唠叨的妈妈、幽默的爸爸、胆小的同桌、爱学习的弟弟、我们班的体育健将)
除了上面提到的,你还可以写写其他人。但首先想好你要写的是谁,他(她)的特点是什么?我想写哪两个典型事例?试着完成下面的写作素材卡喔。
7、五年级下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清楚、具体地表达读后感想。
教学重点:
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清楚、具体地表达读后感想。
课前准备:
自己读过的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学生共鸣。
1.交流让你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说说理由。
2.出示教材第一段,师生共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什么是读后感,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学生的共鸣,为习作选文打开思路。)
二、自主阅读,明确习作内容。
1.默读教材第二自然段,用笔勾画此次习作写哪些内容?
2.交流读后感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些内容具体,哪些内容简略?
板书 简写内容(印象、感触最深) 祥写感想(积累 经验 引用)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默读勾画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交流与板书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内容。)
3.出示习作例文片段,学生默读并思考:例文片段写了什么内容?是从哪个角度写感想的?
4.小结:阅读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可以写对人物、主题或事情的看法与评价,或从中受到的启示,感想要真实。
(设计意图:结合例文片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明确习作内容,打开习作思路。)
5.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6.交流,师生共评:感想是否具体,从哪个角度写的?
(设计意图:写出自己的感想是新的要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进行现场指导非常必要。)
三、学习拟题目,动笔写读后感。
1.出示带副标题的习作例文,思考:两个标题是怎么来的?
2.小结:正标题就是读后感中心思想的概括提炼。
3.完成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例文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哪部分是正标题,哪部分是副标题。进而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拟题 ,做到准确简练。)
板书设计:
写读后感
简:文章或书内容(印象、感触最深)
祥:感想(积累 经验 引用)
第二课时
一、自己评改习作。
1.拿出自己的习作,读一读,检查语言是否通顺,感想是否表达清楚。
2.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师巡视进行方法指导,把修改落到实处,从中选择特点突出的两篇习作,全班示范批改。)
二、教师示范批改。
1.学生自己修改时,教师选出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示范批改。
2.批改示范:好的地方用红笔画出波浪线,标出星号奖励;需要修改的地方用横线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题目是否恰当。
②书或文章内容是否简略。
③感想是否真实(能否打动人)、具体。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批改有针对性,评改要求板书提示,好的地方给予表扬,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让学生习作有提升。)
三、学生互评,再次修改习作。
1.同桌交换习作,按上述方法进行评改。
2.根据同桌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老师评改的方法互评习作,既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习作水平。)
板书设计:
写读后感
题目恰当
文本内容简略
感想真实、具体
8、五年级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解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春天,这首七律被后人称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当时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唐朝军队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此刻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的杜甫,听到这一喜讯不禁欣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饱经沧桑的杜甫的爱国精神,热情奔放的性格,也可以看出他炉火纯青的创作功力,全诗共八句,后六句对仗工整,直抒胸臆,明白自然如话,可谓水到渠成,妙手偶得之。这首诗围绕着剑外忽传收蓟北,看起来作者似乎仅仅突出一个喜字,其实作品背后还表达了作者八年来在战乱中所经受的种种苦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作者的相关诗歌作品,感受作者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体会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和渴望国泰民安的高尚情怀;同时感受到杜诗内涵的深厚广博,语言的准确凝练。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联想,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感受一代诗史的语言魅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体会诗歌中部分字、词古今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3、诵读古诗,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想象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4、拓展杜甫相关的诗作,感受诗人饱经沧桑的经历和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让学生采用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诗人杜甫,以及本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给唐代人们带来的战乱之苦,并做相应摘抄,课堂上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人释题,了解背景。
1、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杜甫。
2、走进杜甫。
(出示课件)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别号少陵,今河南省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沉郁顿挫,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解读诗题。
理解题目,朗读课题。
4、了解诗题、创作背景。
诗人写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那是什么事件吗?(出示课件)
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国家四分五裂, 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象。公元763年远在四川梓州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的情感闸门,写下了杜甫的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疏通诗意。
1、回顾学法。(说说以前都是如何学习古诗的)
2、检查读诗,要求:(1)读准字音;(2)注意诗歌的节奏。指名读,齐读。
3、理解字词,预习过程中,哪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困难呢?教师适时点拨。
4、师生互动理解字词,掌握古今异义的词。
涕泪: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衣裳(chng):上衣和下衣。古代的衣指上衣;裳是指遮蔽下身的衣服,像今天的短裤,男女都可以穿。
却看:回头看。
妻子(zǐ):妻子儿女。
白日:晴朗的日子。
青春:美好的春光。
5、借助地图(出课件),熟悉地名。
6、学生再读诗句,你读懂了哪句话?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总结:杜甫听到唐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这一大快人心的消息,他想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可以和家人过上安定的生活了,于是他极度兴奋,纵酒放歌,写下了这首最快乐的诗。
7、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9、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课文读后感
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课文读后感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同学们,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甚至美景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虽不能行万里路,却能读万卷书,从书中了解多元文化,拓展视野,陶冶身心。如果你也喜欢这篇课文,请你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吧!希望你们能徜徉书海,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心灵领域
10、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向读者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本课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小艇的特点来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先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研读课文时,通过想象、模仿让学生去感受乘坐威尼斯小艇的惬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表格设计,让学生感悟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进而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威尼斯相关图片、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搜集威尼斯小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预习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小艇。
2.教师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与学生一同欣赏。(PPT出示图片)
3.导入:通过查找资料和看图片,我们对威尼斯有了一定的了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写过一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分享资料及多媒体展示,把异国的风光直观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异国的风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讲解重点字词以及特殊词语的词义。
(1)强调字音。
艄读shāo,不读sho。
纵是平舌音,读zng。
簇是平舌音,读c。
(2)学习多音字哗。
做拟声词,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时,读一声huā;表示人多声杂,乱吵时,读二声hu。
(3)指导写字。
艇,写时注意右边的廷要先写壬。
翘,写时注意尧右上没有一点,竖弯钩要拖长,包住羽,各部件都要写得窄一些。
帘字要注意字的平衡和整体布局。
祷的部首是礻,不是衤。
笼下边是龙,不是尤。
3.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威尼斯小艇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注意指导学生表达的语言。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铺垫。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PPT出示内容)
讨论时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尽量用文中的语言概括。
(1)说说小艇的作用。
(2)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的词语)
(3)驾驶小艇的船夫技术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找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语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指导。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自由读。(配乐)
2.指名朗读指定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默读、配乐诵读,进一步熟悉课文,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风光,体会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乘坐了小艇游览了威尼斯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马克吐温先生一起去游览威尼斯,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魅力。
二、研读课文
(一)小艇的样子。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呢?仔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直接写出小艇特点的词语,在书上标记出来。(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像独木舟新月轻快灵活水蛇)
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
3.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看看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
独木舟长、窄、深
新月船头和船艄翘起
水蛇行动轻快灵活
4.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小艇独特的样子,从作者的写法中,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
(二)坐小艇的感受。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找出文中描述坐船感受的句子。(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坐在小艇中的感受还会是什么样的呢?
(三)船夫的技术。
1.默读第4自然段,船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船多拥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遇到极窄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疾速行驶时是什么样的?
2.船夫是怎样操纵自如的呢?找出文中写船夫不一般的驾驶技术的词语。(操纵自如)
3.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就是船夫,在威尼斯的小河上,来往有很多船只,试着用动作演示船夫当时的动作。
(四)小艇的作用。
1.作者开篇就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小艇是如何为人们服务的呢?默读第5、6自然段,完成表格。
2.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人会乘坐小艇?他们要去干什么呢?试着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表达。
3.引导学生对比白天和夜晚小艇的不同。(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晚上,小艇载走了最后一批乘客,就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4.体会作者抓住描写白天和夜晚的情景的句子,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相结合的巧妙。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找出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比喻的妙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结合重点词语通过想象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三、课堂总结
1.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
2.法国作家乔治桑也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威尼斯之夜》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课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比较两篇文章写法的不同之处。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种事物。
设计意图:回顾文章内容,加深理解,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外文章拓展,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
11、五年级下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围绕作者童年时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展开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再去分析作者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通过有感情朗读,品析文中的重点语句,交流议论,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收集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资料。
2.了解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童年生活是幸福的,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那是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小小的发现。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胚胎 祸患 天赋痴迷 绞尽脑汁 嘿伊万诺夫娜 困窘
3.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4.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使我受到了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写我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行,问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几年后在生物课上,老师讲到人的起源,验证了我的发现。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
设计意图:围绕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为下节课的品读、感悟人物精神做好了铺垫。
三、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来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相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①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②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惊喜、新奇)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这涉及了生物学的知识,可告诉学生上中学后会学到,有兴趣的可课外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①朗读这段话,说说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②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会给你们讲解。
①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②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③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①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②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①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②怎样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举例说说对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布鲁诺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这段时间里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火刑柱下活活烧死。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朗读这段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设计意图: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着精神的孩子。)
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
鼓励学生要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
预设:(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4.总结: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特点,再通过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练习表达,活化语言。
12、五年级下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刷子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袱、傻等 15 个生字。会写粉刷、师傅等 17 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奇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当代著名天津籍作家冯骥才先生笔下的奇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刷子李、冯骥才)
刷子李是一个绰号,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绰号呢?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其中的奥妙。(刷子李是一个粉刷匠,他粉刷的技艺十分高超。)
拓展资料:确实如此,清末民初,天津作为港口要道,市井中三教九流藏龙卧虎,个个身怀绝技。冯骥才把他们的故事写在了这本《俗世奇人》之中。(板书:《俗世奇人》。出示相关介绍。略。)
2.师小结:可想而知,姓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叫刷子李;姓张的,捏的泥人栩栩如生,便叫泥人张;姓魏的,做风筝的手艺令人称绝,叫风筝魏;姓刘的,刻砖技艺出类拔萃,便叫刻砖刘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一齐走近刷子李这位俗世奇人。
二、初读课文,寻找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刷子李奇在何处?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概括的描写?
1.学习生字词。
蘸浆 稀溜溜 匀匀实实 天衣无缝 平平整整
第一组词语与刷子李的粉刷技艺相关。
指名读:提醒蘸、缝的读音。通过观察浆的部首理解蘸、稀溜溜。结合后三个词的词义感受刷子李技艺非凡。
派头十足 较上了劲 悠然 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组词语与刷子李艺高人胆大的个性特点有关,指名读。
半信半疑 轰然倒去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第三组词语描写的是曹小三从始至终的反应和感受。
指名读,正音。指导傻字的书写。
2.提问:刷子李奇在何处?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概括的描写?(第1自然段)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师相机点拨。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技艺奇高)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规矩奇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艺高人胆大,自信十足,个性独特。)
师小结:瞧,刷子李就是这么一位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俗世奇人。(板书:技艺奇高、规矩奇特)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4.文章中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这一传说(板书:传说)是通过谁的视角来写的呢?(徒弟曹小三。板书:曹小三。)
5.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围绕着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以曹小三的视角,讲述了他学徒头一天的所见所闻来见证传说。)
三、细读课文,感悟奇
下面我们就随着曹小三一起去见证刷子李的传说。(板书:见证传说)
默读课文第 46 自然段,用波浪线和横线分别画出曹小三眼中所见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句子。
【技艺奇高】
预设 1:屋顶尤其难刷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生自由谈体会。这样稀溜溜的粉浆,刷子李却像没有蘸浆一样(说明一滴浆也没掉,说明他蘸浆技艺与众不同。)
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说明粉刷技艺高超,效果好。为什么特别选取刷屋顶这个典型场景?(难度最大,凸显技艺高超)
预设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生自由谈体会。这句话写了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哪个词语最能形容刷子李刷墙时的动作和心情?(悠然)它体现出了什么?(动作舒展,轻松悠闲)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让人感受到什么?(极富艺术感,节奏感,已经不是在粉刷,简直是在进行艺术创作。)
指导朗读,读出刷子李悠然美妙的工作状态。
预设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生自由谈体会。(刷子李刷好的墙就像一件艺术品)
过渡:曹小三见证了刷子李粉刷技艺奇高,果然名不虚传。他还见证了刷子李哪些奇特的规矩?
【规矩奇特】
相机出示:
曲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生自由谈体会:
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说明刷子李艺高派头大,不愁没活儿干。
果然一身黑衣黑裤表现他装束奇特,不怕稀粉浆滴在身上,自信十足。果然一词表明传说非假。
一墙一歇一烟茶的奇特规矩也表现出刷子李气定神闲的高手风范。
师小结:这些奇特的规矩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读到这里,通过这些典型材料,通过曹小三对师傅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的见证奇人刷子李的形象就这样在我们面前立起来了。由此可见,为了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特点,选择典型的事例是个好方法。(板书:典型事例)
四、再读课文,验证奇
1.梳理曹小三的情感变化。师述:
刷子李技艺奇高、规矩奇特的传说作者是通过曹小三的眼睛传递给我们的。除了直接描写刷子李的言行、装束,作者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再次默读课文第311 自然段,找出描写曹小三心理变化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来。
预设: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垬,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1)开始他是--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
(2)曹小三看到师傅干活的情形,技艺让人惊叹,可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师傅身上到底沾没沾到白点)所以借着师傅休息给他倒水点烟的机会,他用目光仔细搜索师傅全身,结果如何?(指名,课件出示)
生交流体会。居然连一个也没发现芝麻大小神圣不可侵犯此刻他对师傅的感觉是--崇敬。(板书:崇敬)
(3)当曹小三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此刻的反应是--失望、怀疑。(板书:质疑)
(4)可直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指名读第 8.9 自然段)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此刻曹小三的反应是--发怔发傻。(板书:崇敬)
经历了这一切,他对师傅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会想些什么?(师生交流)
2.体会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1)从半信半疑到崇敬,再到质疑,最后到崇敬得发怔发傻,作者把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写得这么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与刻画刷子李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关系?(师生交流讨论)
(2)师小结:正因为刷子李高超技艺的传说非常人所能达到,所以才有曹小三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和中间小插曲的质疑,而曹小三的两次崇敬也正验证了师傅的传说非假。
所以,描写人物、不仅可以直接描写外表、动作、语言、细节,具体事件中旁观者的反应也可以从侧面烘托出主要人物的特点。(板书:侧面描写)今后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和运用。
13、五年级下手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手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2、方法: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
1、想不想知道本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吗?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51页,同桌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字词多读几遍。
2、出示黑板检查字词。(指生读,齐读)
扳住窈窕搔痒秽物轧伤纽扣蘸药末
堂皇扶衬渺小鼻涕附庸爱憎养尊处优
3、字词读得这么准确,相信读懂课文更不在话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最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事。)
4、指名说,生补充,桌友互说。
5、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相信大家脑海里一定又产生了很多疑问,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一下吧?
6、质疑:
(1)课文写了五指的什么特点?
(2)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3)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合作质疑,互动体验
1、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但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默读课文25自然段,自学解决这些问题。
自学要求:(1)画出描写五个手指特点的'关键词语。
(2)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将五指的特点表达这么具体的?
(3)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2、交流汇报:谁找到了描写五指特点的关键词语?(指名说,生补充,师板书)那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五指特点表达具体的?(指名说,生补充)
(大拇指形状不美吃苦耐劳先概括后具体
食指姿态不美工作复杂机敏排比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曲线最美养尊处优拟人
无名指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设问)
3、谁愿意把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
4、小结:通过读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作者的笔下,五指的神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而这一切,都源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如果今后我们的写作也运用多种表达方法,相信你们的作文会越来越出色!
四、变式质疑,深入体验
1、师:丰老先生介绍完五指特点以后,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师:从这段文字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板书:团结起来力量大)
五、应用质疑,矫正体验
1、小练笔:
师:下面咱们进行一个小练笔的活动。
师:五根手指团结互助,齐心协力才能很好地为主人服务。可是突然有一天,它们几个心血来潮争起功来了。同学们想知道大拇指是怎样给自己争功吗?
大拇指首先发话,扯开嗓门道:在五指之中,我的力气最大,按钉书机、钉图钉,多重的活,都得由我上阵!说着,得意洋洋地瞟了大家一眼,再说了,比较轻巧的活有按手印、鉴定指纹等也离不开我,你们去能算数吗?然后,又不屑一顾地瞪了大家一眼,继续显耀:操作电脑键,是我;发信息,是我;按遥控键钮,是我,数人民币,是我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是我是我还是我我的功劳最最大
2、师:听了这段文字,大家有什么感受吗?老师这还积累了一些有关争吵方面的词语,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小黑板示)
不甘示弱唇枪舌战得意洋洋喋喋不休盛气凌人滔滔不绝
愤愤不平振振有词趾高气扬不屑一顾傲气十足扯开嗓门
师:同学们平时肯定也注意到争吵时还有哪些动作和神态,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平日的观察和自己积累的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来写一写其余四指是怎样为自己争功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了解了五指的特点,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次朗读丰子恺文中说的最后一段话来结束这节课。(生齐读)
七、板书设计
14、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本课围绕人物描写这一专题,安排了3个独立的人物描写片段。《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主要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这3个片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有的侧重写人物的外貌,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为主。可以说这3个片段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片段,可以教我们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图片、文字材料等。
学生准备:了解《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去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人物描写一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摔跤》,去认识两个很有特点的新朋友。(板书:摔跤)
2.PPT出示嘎子这个人物的特征鼓励学生猜,然后出示小兵张嘎的图片作为提示。
(1)他是谁啊?一起喊他一声小嘎子。注意嘎读ɡǎ。
(2)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小嘎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3.过渡:《小兵张嘎》是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张嘎因他的英气和嘎气已成为我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同学们,想和一个人交朋友,必须先了解他的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小兵张嘎》中的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去了解他。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强,图文音并茂的多媒体辅助引入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一个怎样的小胖墩儿。
2.指导读儿化音。
小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猴儿似的 一点儿 牛劲儿
3.解决难读字。
嘎(gǎ)子 脚腕(wn)子 扳(bān)他不动
鹐(qiān)架似(sh)的 下冷绊(bn)子 揪(jiū)
4.引导学生根据以上词语,结合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指导写字。
搂:右下女的横最长,托住上边的米。
挠:右上不要多写一点。
扳:右侧是反,第一笔是平撇,不是横。
设计意图:进入高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抽象思维能力开始逐步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但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依旧需要夯实,检查预习情况的同时,巩固字词的练习,了解语文的工具性。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过渡:初步读了课文,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然后同桌之间,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摔跤过程表演出来。
2.学生读文、表演。
3.我们请两位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过程表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观众,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摔跤的每一个动作都表演出来了。
4.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观众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注重指导: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体会动作描写是怎样突出小胖墩儿的灵活、沉稳的。
──注意跳退闪(快速转身)的动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评价。从这些动作中感受小胖墩儿的沉稳,要以实力战胜对手。
(2)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注意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评价。 从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小嘎子的机智。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①注意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从中体会小嘎子的机灵敏捷,争强好胜。
②注意小胖墩儿塌着腰(猫着腰),合了裆(掖紧了裤裆),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体会小胖墩儿沉稳、老实的性格特点。
(4)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小嘎子的争强好胜。
──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推拉拽顶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等动作表演和评价。体会小嘎子身手灵活及身处劣势仍在想办法的机智;小胖墩儿的确是以实力取胜。
(5)朗读以上重点句子。
(6)演员根据观众的评价指导再比较准确地表演一次,弥补第一次表演时的缺漏。
设计意图:运用讨论策略、协作策略和情境角色扮演策略,师生共同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桌或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融入课文的语境中,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揣摩更加深刻地感受人物形象。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过渡: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使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通过之前精彩的表演和现在的朗读,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聪明、活泼、顽皮、灵活、争强好胜等)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小胖墩儿?
5.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调皮、机智、争强好胜;小胖墩儿沉稳,憨厚,以实力取胜。只要读过这个片段,对这两个人物就会印象深刻。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6.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作者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两个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我们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课间活动时你观察到的某个人物。
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近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文节选自徐光耀先生的《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后来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设计意图:回归名著,介绍课文的出处,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交流资料
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生存能力特别强。有一个人拥有和骆驼一样旺盛的生命力,他就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他就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样硬棒。(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随机多媒体出示:
(1)《骆驼祥子》的写作背景: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通过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的苦难经历,展现了祥子劳苦终生,却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体现了旧社会城市下层贫民的悲哀。
(2)主人公祥子:
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产的青年农民,当时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员。
(3)作家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话剧剧本《茶馆》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铸(zh)成 腮(sāi) 颧(qun)骨 疤(bā)
3.指导写字。
(1)剃字左部共7笔,书写时注意笔顺。
(2)疤字里边的巴要先写短竖,后写长横,最后用竖弯钩封口。
4.交流:片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通过动作和肖像描写,体现了刚进城的祥子是一个精神、结实、硬棒的人。)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梗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想象,感受形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祥子的样子。
2.(出示课文插图)作者对祥子的动作、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体会表达的效果。
3.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达成共识。
(1)教师出示句子:看着那高等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学生反复读,思考:他可能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2)联系上下文,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祥子的结实?
出示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被驴啃了一口。反复阅读,感受祥子的结实硬棒。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师要以情促读。
(1)小组合作,互相评读,老师巡视。
(2)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
四、总结收获,体会写法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要引导学生对比得出《摔跤》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个片段的人物形象的不同。明确前者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
(1)仔细观察,抓住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课时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激趣: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导入:我们看看吴敬梓老先生是怎样描写临死时的严监生的。(板书课题)
3.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4.简介吴敬梓。
作者吴敬梓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之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及在名利驱使下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书中对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文。
3.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多音字监的读音jin在现代文中不常见,学生会读即可。
严监(jin)生 揩(kāi)揩眼泪 两茎(jīng)灯草
4.指导写字。
喉:右边是侯,不是候。
咙:右边是龙,不是尤。
5.自读课文,想一想:片段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学生自读思考。
7.交流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状态?(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2.听老师把第一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漏读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段话中有几个描写严监生的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拿出来 伸着 摇了两三摇)
5.从几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两茎灯草,竟然让临死时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把头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头可以吗?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8.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9.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出场人物
严监生的手部动作
严监生的头部动作
大侄子
伸着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越发指得紧了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
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赵氏
把手垂下
点一点头
10.从这些动作、神态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严监生焦急的程度不断加深,直至赵氏说对了,才安心咽气,可见他吝啬的程度。)
11.拓展学习。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礼貌或发自内心的喜悦;冷笑表示不怀好意或不屑;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时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面对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是不一样的。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同人物行为或语言的描写相结合,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意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体会作者对严监生神态、动作的描写,了解人物形象。利用表格理清脉络,再次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四、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死的片段。
2.阅读《儒林外史》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阅读的对比感受中外名著的差异,了解不同的写作特色。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调皮 动作、心理描写
祥子:结实 外貌描写
严监生:吝啬 神态、动作描写
15、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静谧,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荷兰的独特风情。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讲,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荷兰的相关图片、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搜集荷兰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威尼斯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走进另外一个美丽的国度荷兰。荷兰素有牧场之国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田园风光吧。(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荷兰进行介绍。
3.观看荷兰风光的图片,欣赏当地风光。
通过分享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我们看到了荷兰的风土人情,那么,作者笔下的荷兰又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交流,欣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感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
仪、眺、骏、驰、辽、绵、凳、吆、铃、铛、罐、恢、踢、牲、畜。
(2)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随机正音:
仪态 端庄 远眺 骏马 遮掩 阻挡 飞驰 辽阔 赞许 吆喝 铃铛 板凳 恢复 沉睡 牲畜 灯塔
(3)指导眺、骏、凳、吆、罐、畜等字的书写,强调骏、罐不要丢漏笔画;注意眺的笔顺;凳各部件要写得扁一些,整体不要太长。
4.指名分段接力读文,学生和老师共同点评朗读。
5.小组交流: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自由讨论,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汇报,教师指导点评。
引导学生找到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生字、生词回归到课文的方式,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同时感知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交流,学生既能够通过读来更好地感受荷兰风情,又能学得轻松愉快。
三、再读课文,体会风情
1.课件出示:
晚霞满天牛羊歇猪羊家禽享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你喜欢牧场之国的哪个方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牧场之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悠然自得、惬意舒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4.配乐朗读。学生找到的句子,感受荷兰田园风情。引导学生读出悠然自得、惬意舒畅的感觉,教师可以范读,同学之间互相赏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达情感,并针对语境的特点,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概括牧场之国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通过摘抄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感知全文
1.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牧场之国荷兰,谁能来说一说: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生概括。―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语言概括。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品读课文,体会意境
过渡: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牧场之国的四幅画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吧!
1.第一幅画卷碧绿草原牛成群。
(1)齐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成群的牛都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
文字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①引导学生想象牛群可能在思考什么?
文字2: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②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③仪态端庄的贵妇人是什么样的?无比威严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④谁能通过朗读,读出贵妇人的仪态端庄和家长的无比威严?
2.第二幅画卷骏马飞驰真自由。
(1)这里的骏马是什么样的?(膘肥体壮、自由飞驰)
(2)在辽阔无垠的原野,成群的骏马自由地飞驰,那是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
(3)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骏马飞驰的畅快。
3.第三幅画卷猪羊家禽享悠闲。
(1)除了成群的牛、飞驰的骏马,还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又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绵羊、猪、小鸡、长毛山羊)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动物们的状态?(悠然自得、安闲)
(3)谁想感受一下动物们悠然自得的快乐生活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4.第四幅画卷晚霞满天牛羊歇。
(1)白天牛群、骏马、家禽等都悠然自得地享受属于它们自己的自由王国,那到了晚上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2)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
(3)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4)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荷兰的夜晚?(宁静、祥和、静谧、美好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四幅画卷展开,以朗读为手段,以读促讲,加深理解;以读促感,通过想象情境、带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牧场之国的宁静祥和。
三、讨论交流,重点感悟
1.引发思考:文章中几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分别在哪里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在不同段落中出现,作者感叹的情境是各不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及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结构设计的理解。
四、资料延伸,拓展练笔
1.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荷兰不仅仅是牧场之国,也是水之国、花之国,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仿照作者的写法,试着写一写。
3.交流点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和转化,同时丰富了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晚霞满天牛羊歇猪羊家禽享悠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6、五年级下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需要向别人提出不同的问题,尝试学习追问。
2.认真倾听别人对自己提问的回答,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合理有序地安排发言内容,让发言更有条理,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能根据需要向别人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认真倾听别人对自己提问的回答,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5分钟)
1.看绘本,创情境。(绘本创设情景,让孩子们体会到大人童年与现在童年的不同。)
(1)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同学们分享一本绘本,它的名字叫《妈妈的妈妈小时候》。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跟着绘本回到40-50年代,看看那时候的童年与你们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讲述,学生倾听。
(2)那时候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
吃饭都是一个村一起吃,温馨而又幸福玩游戏没有人限制,可以玩打仗游戏晚上都是用煤油灯照明。
2.小结:活动方式不同,生活简单却很幸福。村口放映图片的老电影、晚上点的煤油灯、学校旁的小人书摊等。一个个温情的童年故事,向我们诉说着那些遥远的童年味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页,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板块二:设计问题清单,明确采访要求(10分钟)
(1)明确主要任务:请同学们默读口语交际要求,边读边画边思考课本中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提示呢?
预设:学生: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教师:你找出了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真是一个善于抓住主要核心问题的孩子。
学生: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邻居,再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教师: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邻居这些都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采访前我们还做好准备列出问题清单。
学生:要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作简要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不明白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追问。
教师:认真、耐心聆听是基本的礼貌,有效地和采访对象交流,同时还要边听边记录。
学生:交流之后,整理记录,和同学分享你了解到的情况和你的感受。
教师:整理记录,与同学分享。
(2)老师将大家发现的建议与提示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也就是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A.选择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B.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C.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根据整理老师发现,这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扮演两种角色,选择对象,交流时边听边记录是让我们扮演小记者,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就是让我们扮演分享者。
(3)当小记者设计问题清单。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学习怎么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
欢迎大家来到黎阳小学五年级二班小记者训练营,我们本次活动本着实现梦想、发现人才、公平公正的原则,向全体五二班同学招募。马上训练营总部要向大家布置第一个采访任务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如果完成总部布置任务的小记者将获得记者卡,正式成为五二的在职小记者,请问大家做好准备了么?
那我们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呢?语文书中给了我们列问题清单这样的想法。
课本中呈现了两张问题清单,请你分别读一读,说一说这两张问题清单有什么不一样呢?
预设:同学一:我发现问题清单一分别从学过的课文、最勇敢的事情、最喜欢的游戏去提问的。问题清单二是围绕玩具这一个问题去提问的。
师:恭喜这位同学,获得第一张小记者卡你正式被聘任为五二班小记者。这么善于发现的小记者,我们五二班采访局必须马上录用!问题清单一是从不同方面提问,而问题清单二是围绕一个主题。
同学二:两张问题清单都是问的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师:恭喜这位同学,获得小记者卡,没错!我们就是要围绕自己的兴趣去提问,创新地发现最美好的童年。
同学三:问题清单二是总分、问题慢慢递进的。
师:恭喜这位同学,获得金牌小记者卡,你这个小记者绝对是佼佼者,这都能看出来问题是递进的,越问越清楚的。
(如果这个说不出来,就引导孩子们观察第二张问题清单,像作文大纲一样层层递进,一层一层越来越清楚去讲述这个事物)
所以我们在写问题清单的时候就可以像语文书上一样,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提问,层层递进。
板块三:模拟交际(15分钟)
1.从不同方面进行提问。
各位实习小记者,在学习了方法后你们即将进行第一个实战演练任务:采访在场唯一一个大人!那就是!我!
请大家先运用从不同方面提问,来设计问题清单一,一会一一向老师提问。
提问要求:
(1)声音洪亮,问题清晰,有礼貌向长辈提问。
(2)场白有结束语。
开场白:xxx,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我们想聊一聊您的童年......
结束语: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您的童年有了深入地了解。谢谢您,再见!
(3)想知道的老师的童年往事。
(4)提问时,提问人与其他同学边听老师回答,边用笔记录老师话中关键词与你最感兴趣的回答。
(提问2个孩子即可,提问注意提醒孩子注意礼貌,要有结束语,你能分享自己记录的重要信息吗?或者说通过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围绕一个主题层层递进进行问题。
接下里我们尝试围绕一个主题层层递进,来设计问题清单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组我小时候各个时期的照片,并做成了童年影集,请大家欣赏一下。
欣赏完了,老师拿出我10个月时的一张照片,并设置了第一个问题:是在哪里拍摄的?如果让你围绕你感兴趣的点再往下追问你想问什么?
预设:为什么要去那里?在那里干什么?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接下来请各小组按照照片分配要求,围绕指定的这一张照片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
提问要求:
(1)组员围绕照片想出最想提问的3个问题,分别在组内表述,组长汇总决定小组最终三个问题。
(2)派一位代表向老师提问,提问时有开场白结束语,声音洪亮,问题清晰,有礼貌向长辈提问。
(3)边听老师回答,各位组员边用笔记录老师话中关键词与你最感兴趣的回答。
(注意观察孩子们是否是围绕一张照片,层层递进,提问2-3个小组即可)
板块四: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5分钟)
恭喜各位实习小记者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进行采访与记录。那么大家的第二个实践任务请各位小记者们接好!请大家回家运用今天学过的方法采访家长,设计问题清单,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按照采访小贴士回家完成问题清单并录制采访视频。
采访小贴士
(1)采访前,要了解话题,并思考可以怎样向长辈提问。
(2)采访前还要准备好纸和笔。如果需要录音或录制视频,需准备好相图片关设备。
(3)开场白:,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我们想聊一聊您的童年
(4)采访过程中,注意倾听,及时记录信息要点,以便整理。
(5)结束语: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您的童年有了深入地了解。谢谢您,再见图片!
小结:播放童年,孩子们说到童年我会把它比喻成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让我们一起回家去品味家长们的花朵,探索他们的潘多拉宝盒,尝尝清甜甘冽的葡萄,并在明天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吧!
【板书设计】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从不同方面提问
围绕一个主题层层递进提问
17、五年级下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查资料的方法,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2、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3、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探索发现汉字的起源、演变以及神奇之处。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汉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字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汉字真有趣)
二、阅读材料,整体感知
师:阅读五则材料,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
(一)字谜七则
1、阅读材料1,明确这七则谜语的谜底,以及如何解谜的。(学生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教师适当点拨或解析。)
2、这七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1)第一到四则是字谜,谜底:日、田、立、也。
(2)第五、六则谜面是画,谜底也是猜字。谜底:休、斗。
(3)第七则谜底:默。
3、猜字谜的方法。
(1)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
(2)加法将笔画相加或将某些字相加,以扣合谜底。
(3)象形法根据事物特征、汉字结构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引起联想,增加趣味。
(二)门内添活字
1、阅读材料2,指名说故事。
2、师小结:门内添活则为阔,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
(三)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
1、默读材料3和材料4,说说课文介绍了几种使用谐音的形式,材料中谐音的字词有哪些。(指名答)
2、生汇报:
(1)歇后语和笑话。
(2)旧(舅)、无(吴)、输(书)、动(冻)、言(盐)、名(鸣)、枇杷(琵琶)。
3、说说这些歇后语在谐音方面有什么特点?(指名答)
师小结: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枇杷和琵琶》就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四)有趣的形声字
1、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点评。
2、理解材料内容。
(1)阅读材料5,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指名答)
生:了解了星、凤、蜀、祭四个字的来历。
(2)你还知道其他汉字的来历吗?
(3)组织点评、总结:从这几个字的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象形和形声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三、总结拓展,激发探究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制定活动计划
1、学生自读汉字真有趣的活动建议。
2、学生汇报活动要求。
(自由分组,讨论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展示成果)
3、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拟定小组名称,选出组长,明确组员分工及职责等。
4、组织学习小组商定活动计划。例:
组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搜集或自编字谜;搜集歇后语和笑话;了解汉字的起源
活动要求:(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参加人员:
人员分工:组长、主持、搜集资料、记录等。
制订日期:
5、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评议,小结: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和内容要尽量不重复。
6、小组根据评议意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二、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制定了活动计划,请同学们课下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应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教学反思]
汉字真有趣这个版块的综合性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我先带领学生学习几则材料,让他们了解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探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完全被汉字的魅力所吸引。接下来让他们按照制定的计划去搜集资料也能很轻松地完成。整节课学生感受到了综合性学习的快乐,从中找到了方法,学生的收获很大。
18、五年级下从军行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从军行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
详见《学海导航》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x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六、重难点分析 :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答: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七、比较鉴赏:
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19、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生字组词与笔画
尼姑 僧尼
斯 12画 斯文 威尼斯
艇 12画 潜艇 游艇
纵 7画 纵线 操纵
艄 13画 船艄 艄公
翘 12画 翘臀 翘课
垫 9画 垫子 坐垫
帘 8画 窗帘 竹帘
姆 8画 保姆 姆妈
祷 11画 祷告 祈祷
雇 12画 雇工 雇用
簇 17画 簇拥 花团锦簇
哗 9画 哗然 喧哗
码 8画 码头 密码
笼 11画 笼罩 笼络人心
20、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生字组词带拼音
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生字组词带拼音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尼n:尼姑 僧尼 尼龙 尼泊尔
斯sī:斯文 斯人 威尼斯 斯文扫地
艇tǐng:潜艇 汽艇 舰艇 划艇 飞艇 游艇
纵zng:纵线 操纵 纵身 纵然 纵虎归山
艄shāo:船艄 掌艄 撑艄 艄公
翘qio:上翘 翘起 翘尾巴 翘辫子
垫din:垫子 坐垫 靠垫 垫背 垫底 垫脚石
帘lin:窗帘 竹帘 门帘 帘布 帘子 酒帘
姆mǔ:保姆 姆妈 褓姆
祷dǎo:祷告 祈祷 祷祝 祷念 盼祷
雇g:雇工 雇农 雇用 雇员 雇主
簇c:簇拥 簇生 簇新 花团锦簇 一簇鲜花
哗hu:哗然 哗笑 喧哗 哗变 哗众取宠
码mǎ:码头 页码 密码 数码 价码 编码
笼lǒng:笼罩 笼盖 笼统 笼络人心
21、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多音字:
翘qio翘着脚qio翘首
哗hu哗笑huā哗哗
散sn散步 sǎn散开
近义词:
闻名著名 交叉交错
灵活灵巧 耸立矗立
情趣趣味 庄严庄重
沉寂寂静 摇晃摇摆
反义词:
轻快沉重 灵活呆板
簇拥分散 弯曲笔直
沉寂喧闹 摇晃静止
手忙脚乱有条不紊
22、五年级下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五年级下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
2、感悟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一、开课揭题
1、直接引入,揭题,齐读课题。
2、齐读课文。
二、把握文意,了解人物
1、出示单元预习课中的作业要求,欣赏学生所写日记。
2、采访学生欣赏完日记后的评价。
3、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品读。
三、质疑问难
学生利用单元预习课中所获得的信息、材料、知识,再联系课文内容,进行释疑解疑。
四、走近名著
话题交流:
(1)除了《草船借箭》,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2)《三国演义》哪方面吸引你?
五、单元展望
六、作业
附:板书设计
23、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这篇文章生动有趣,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过程正是男子汉的成长过程。本文按照人物性格特征来组织材料,在行文过程中我们徜徉在幽默的语言中,感受着一个男孩的男子汉魅力。在一课时内,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概括,同时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勇气和敢于面对挑战的意识。教学理念既体现《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讨论等手段充分实现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目标,又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件(挂图、幻灯片等)。2.生字、多音字、新词卡片。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趣阅读
1.(板书:男子汉)你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是怎样的?
生1:顶天立地,敢做敢当。
生2:正直无私,心胸宽广。
2.看来每个人心中的男子汉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王安忆笔下的男子汉又是什么样子的吧!
3.师补全课题,生齐读。了解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是作者姐姐家的小男孩。
4.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愿意介绍一下作者?
(生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对男子汉的理解,词典中的表述较为抽象,对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应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从学生的交流中,初步掌握学生的情感起点,为下面对文本的解读做铺垫。介绍作者王安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她是上海人,以及她在文坛的地位,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为学生感受王安忆对姐姐的孩子的殷切期盼做铺垫。
二、借助标题,把握内容
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接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篇课文有三个小标题,进一步了解小标题的作用。(有小标题)
3.教师相机板书3个小标题。那么小标题的作用是什么?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小标题的文章,想一想。
4.师小结:作者运用3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小标题具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便于读者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作家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列小标题的形式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理解小标题的作用(即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了解通过列小标题来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品味语言,感受性格
(一)他对食物的兴趣。
出示:他吃饭很爽气。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
1.快速地阅读这部分,能用一个词语来形象地概括他对食物的兴趣吗?(板书:浓厚)
2.在课文中画出体现这个男子汉对食物的兴趣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对食物的兴趣很浓?
(概括三个事例并板书:耐心等 编谜语 吃拇指)
3.引读这段内容。
4.根据提示简单地说说他对食物的兴趣。
出示:他对所有的滋味都很有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示: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出示:虽然他对食物的兴趣很浓,但是________________。
6.现在就让我们回到课文中,细细地品味一下这段内容。
可以通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例。
(1)理解风靡向往。
(2)师引读。
(3)小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多么执着啊!(板书:执着)
(二)他对独立的要求。
1.自由读,找出表现男子汉独立的语句。
2.交流:不愿让人牵他的手、自己去换橘子水喝、满头大汗地等待换橘子水。
(1)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用/来划分三个阶段。
(2)自己读第一个阶段,用不要要试着概括。
3.以第一个阶段为例,用不要要试着概括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
4.用不要要连起来说说这三个阶段。
5.这三个阶段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6.圈出表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词语:胆怯紧张沮丧高涨狂热耐心。
7.理解胆怯沮丧狂热。
8.引读这一部分:把男子汉的独立的个性表现出来。
(三)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1.自由读,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2.同桌讨论:男子汉面对什么情况表现出沉着?
交流:(1)两周岁送幼儿园不哭。(2)四岁回安徽时:
①虽不愿意但觉得非回不可。
②抓住最得力的手蹿进车厢。
3.朗读这段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几个其他事例,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的方法。
四、小结拓展
1.作者所选取的材料都能体现他是一个男子汉,这些材料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2.出示: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3.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其实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勇敢、乐观地拼搏,积极地面对人生,那就是男子汉或女强人。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有称得上男子汉的壮举吗?请用生动、幽默的话语写出来。
设计意图:在对相对独立的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之后,帮助学生对全文进行梳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除了要让他们学习作者的表达外,还应在阅读学习中慢慢渗透对作者的选材与组材的关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感受一下作者所列的三个小标题顺序能否颠倒,让学生体会如何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通过教师的引读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发出的感慨是观察小男孩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之后而产生的理解和爱,更寄寓了作者对小男孩的期望和祝愿。
24、四年级下芦花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芦花鞋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能借助小标题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 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动的情节,体会青铜勤劳善良纯朴的人物形象。
3.感受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前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预先标注小标题,准备交流。、
2.已读过《青铜葵花》整本书。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青铜葵花》,导入课题
1. 出示曹文轩照片,说说自己对这位作家的了解。
出示作者简介
2. 看《青铜葵花》封面,说说人物印象
青铜 葵花
简要说说阅读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情节。
3.看《青铜葵花》目录,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看看芦花鞋在小说中的位置。引出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搓草绳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2)指名认读,重点读好 搓 祈求 遗憾 污迹
(3)比较识记。
[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
理解屑(三个解释:碎末 细碎 认为值得)
联系语境理解:雪屑是什么。
联系生活说说,哪些词语含有屑?(木屑 纸屑 面包屑)
2.整体感知课文。
(1)芦花鞋怎么制作的?是什么样子的呢?请读文中句子,找到答案。
这双漂亮的芦花鞋子背后,你读出了什么?
(青铜一家心灵手巧,精心编制,芦花鞋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2)交流课前预习时小标题。
课文围绕着芦花鞋写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①回顾列小标题的方法(PPT出示列小标题的方法)
②全班交流课前所列小标题,师生评议。
③预设:
编芦花鞋 大雪天卖鞋 意外买掉鞋 卖掉脚上的鞋
(3)了解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同桌练习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人失望的眼神,青铜脱下脚上的鞋卖给他,赤着脚走回了家。
板块三 品味细节 体会人物形象
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
(1)师引导:芦花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
课文中青铜哪些表现最让你深受感动?请划划句子,标标关注词,写写你的感动。
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部分内容
①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为给葵花积攒上学的费用,他什么苦都不觉得苦,让人感动。(PPT批注出红字作为示范)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照样子边读边写批注。
2.交流品味,体会人物形象
预设:
②对面屋子里围火取暖的人就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 青铜却摇了摇手,坚持着守在芦花鞋旁。
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 成团 地往下抛落。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
大雪天,青铜尽心尽职地守在芦花鞋旁边,一心只想着卖掉鞋子,纯朴负责,让人感动。
③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大喜欢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一个个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一个个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不因为雪天卖鞋少,别人喜欢他的鞋子而趁机涨价,做人诚实本份。
④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因为不能满足爱芦花鞋的人的愿望,而觉得对不起他,让人为青铜的善良而感动。
⑤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从雪地里捡起了一双芦花鞋,放在眼前看着。因为是新鞋,又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还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足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作者将青铜脱鞋子的动作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重复回放,写出天气寒冷,脱下鞋子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决心。而青铜的笑,青铜的赤足,让我们看到一颗为成全他人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
有感情地想象画面来读读这个语段。
3.总结一下,青铜的这么多表现中真正感动我们的是什么?
青铜内心里的善良与爱,不仅爱家人,也爱护陌生人的感受。
4.拓展交流
在《青铜葵花》这本书里,哪些情节还曾深深感动过你?你最想对青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板块四 走近作家,积累优美语言
1. 读一读: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岶奇亚当娜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2. 找找,文中你最喜欢那一段文字的描写,为什么?
(用词优美,表现细腻上去体会)
3. 摘录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取个优美合适的标题。
4.重温《青铜葵花》,准备一个话题,和同学一起聊聊这本书的阅读收获。
25、四年级下白鹅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白鹅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材分析】
《白鹅》编排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主要向我们描绘了白鹅高傲的形象特点,课文以作者手绘白鹅漫画作为插图,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并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文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语言活泼、诙谐,主要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和明贬实褒的写法,更显示出这只白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掬,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笔下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以读促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方式,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学习作者运用拟人、对比、明贬实褒等手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一个人物
1.师:孩子们今天书声琅琅,精气神十足。那老师带给大家一个挑战,你们能接受么?用1分钟快速浏览课件上的内容,凭自己的理解概括。
出示丰子恺作品的介绍: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散文作品。他的散文和漫画的风格、神韵极为相似。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那时,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鹅。养鹅,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请学生回答,归纳概括的方法。
2.师:同学们都抓住了一些关键词句介绍这位鼎鼎大名的丰子恺老先生。那我们就用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语段的方式来学习他的《白鹅》。齐读课题。
二、一只动物
1. 师:远行的朋友送给丰子恺先生一只大鸟。刚放到院子里,它便伸长头颈,左顾右盼,展示着自己的姿态。不禁让人感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生齐读)
师:回顾上节课,鹅的高傲除了体现在叫声,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拿出你的预习单,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2.检查预习单,从鹅的步态、吃相两方面任选其一,进行小组合作汇报。
(1)小组分享鹅的步态,相机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指导朗诵)
师:你知道什么是净角么?欣赏出场视频,请学生演一演。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
(2)师:鹅不仅仅是这京剧中的净角,更是我们这一带的鹅老爷。小组分享鹅的吃相。
(3)出示: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句:课件出示。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就连看家护院的狗都像个小偷一样,这位鹅老爷可真是名不虚传啊!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明贬实褒的写法)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呢?
出示: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鹅的缺点在作者眼中也是如此的惹人喜爱,叫声高傲可以看家护院,吃相高傲是一丝不苟。在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你还找到了明贬实褒的哪些句子呢?(生分享)这种用法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你能说一说吗?
三、一次比较
1.师:无独有偶,远在千里之外的俄国,也有这样一只高傲的动物。那就是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同样是写鹅,又有什么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呢?
2.小组合作学习:先自己写一写关键词,再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分享,师:两位作家的描写各有千秋,都具体生动、精炼巧妙地为我们刻画了一只高傲的鹅,真是让人不得不爱。你有喜欢的动物么?
四、一个片段
1.师:这样可爱的动物,让人不禁想记录下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几种表达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2.师:试着用上这样的方法,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
3.学生分享。
五、一份深情
师:你们习作中流露出了对动物朋友深深的喜爱。丰子恺爷爷也不例外,虽然这只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但是作者在有一天要把他的房子卖掉,把这只鹅送人的时候这样说:出示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送出的几天之内,总感觉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的留恋。
六、一本好书
师:像《白鹅》这样幽默、情感丰富的作品,丰子恺爷爷还有很多。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万般滋味,皆是生活》中读到。
26、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学生分析】
1.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7册,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6册,而人教版部编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6册。尽管文章内容是一样的,但针对不同学段孩子所设计的教学肯定要有所区别。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认知水平、人生阅历,心理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尤其三上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还不多,对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缺乏了解,各方面语文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教师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则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熟练掌握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例如将对四、五乃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提早引进三年级课堂,让学生根据文本创编等,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总而言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要过于强调超越文本。
2.《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作者反映的主题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这句话出现在原文的结尾,收录到教材中后省去了。也就是说,童话要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个道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然而,三下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理解的底限。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3.感悟文章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感悟角色
一、课前幽默谈话,让学生领会语文学习要多读书。
二、观看录像,通过猜想表情、模仿、赛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1.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没有声音)。
师:你都没听到他的声音,为什么就觉得他读得好呢?
师:既然你们讲到了表情,那你看到了课文当中描写的哪些表情?(随机巩
固字词)
师:下面,就请你们带着丰富的表情有滋有味地练读课文。
2.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有声音)。
师:他到底读得好不好呢?请你们听一听。你觉得他哪一句读得最好?为什
么?你能学一学吗?
师:既然他读得不错,那么你们就吸取他的优点,再练一练。
3.播放执教者骄傲地夸耀自己朗读水平高的录像。
(执教者在录像中说:怎么样,我的朗读水平很高吧?你们根本没法跟我比。如果你们有足够的胆量,那就跟我比一比,只要有一句读得比我好,我就认输。怎么样?你敢吗?)
师:同学们,他刚才是因为看不起我们而在奚落我们啊!你们能形容他刚才
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吗?(随机巩固字词)
师:你能读整段话和他来比一比吗?大家做裁判来评价。
(点评:曲调未成先有情,感悟角色三步曲,步步以情为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观老师的哑读中感受情;在听老师范读中体会情;在师生挑战朗读中表达情。同时,将字词教学,读正确、读通顺课文贯穿其中。实现了一举三得。)
第二部分选择角色
三、进入具体语境,在探究性阅读中体会陶罐优点,初步感悟寓意。
师:读了课文之后,你们对陶罐和铁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可以变化,
你愿意变化成陶罐,还是愿意变化成铁罐?
师:(对选择陶罐的学生)我也喜欢变化成陶罐,我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陶
罐的两个优点,你喜欢变化成陶罐,是否也是因为看到了陶罐的这两个优点呢?
理由1.陶罐可以长生不老。
原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尘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理由2.陶罐有文物价值。
原因: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师:那你是因为什么选择陶罐?你看到了陶罐身上的哪些优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由1.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答案: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虚)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能同时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友好)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善良)
(点评:引导探究,目标明确;探究的展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和本质特点。老师把重点引向了陶罐的优点探究,既把握住了文本的客观价值趋向,又导向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也是其本质内涵,展开探究做到了以言语实践为载体,通过理由和原因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相得益彰,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了人文熏陶。)
第三部分角色对话
四、师生、生生角色对话,随机补白,在言语实践深入领会课文寓意。
1、师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骄傲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再说什么?你说啊,难道你身上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难道你还敢跟我比吗?你说啊
生:再说()。
师: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把你碰成碎片!
2、生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和谦虚的铁罐)(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架)
(点评:角色对话目的是什么?该设计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诠释,那就是为了感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为了领悟语言特点和规律,促进学生言语的生成和思维的发展。)
【教学检测意见】
1.你上好课后感觉怎么样?
A 很累,很没意思,早就想着下课
B 有点累,有时候忍不住要想另外事情
C 不累,有点意思,不太想下课
2.你觉得你上完这堂课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你觉得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
B陶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他为人很谦虚。
C铁罐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他身上没什么优点。
4.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列词语吗?你能正确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吗?
陶罐懦弱争辩恼怒羞耻流逝宫殿掘朴素
(设计综评: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次有价值的突破。
该设计从学生的年段特点出发,紧扣《课标》的学段目标,抓住课文特点和难点。精选阅读切入口,优化学习方式,加强语言实践,在我的发现中发现在课文阅读中发现,注重阅读感悟,提升人文精神。
以读为本,学生在多读中认字解词,体验感悟,凸现语文的可感性和整体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使阅读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27、三年级下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第7课与第6课的相同点:
①题目相像;
②篇幅长,可以对故事清晰了解。
(一生:两课都有一个好的一个坏的。师指正:学完课文后,你会有不同观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生自读课文
2. 出示词语,生齐读
匀称 珊瑚 噘起
配不上 抱怨 撒开
不禁
3. 师领读易读错词语,重点讲解词语:
①不禁:同情不自禁,正音,多音字学习。
②撒开:撒是个动作,正音,多音字学习,区分洒。
③匀称:词语解释身材比例好,正音,多音字学习。
④强调配与噘字书写。
4. 齐读词语,师示范朗读。
三、精读课文
1. 课文中对鹿角又怎样的描写?在文中圈划?
鹿角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腿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 用关键词代表鹿角、鹿腿(尽量用文中的词)
鹿角精美别致
鹿腿太细了
3. 完整朗读第三自然段鹿说的话,强调读好提示语。
介绍珊瑚,量词、部首。
4. 完整朗读第四自然段鹿说的话。
5.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的话:读出自豪,两个感叹号,语速快些、语气重些。
指名读,齐读。
6.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的话:同样是感叹号,但语气不同,中间停顿。唉正音。
指名读,齐读。
7. 怎么配得上就是配不上,反问语气。
8. 当鹿遇到危险时,鹿角和鹿腿又怎么样呢?找句子。
归纳总结:
鹿角挂在树枝上
鹿腿把狮子甩在身后
四、总结寓意
1. 鹿角和鹿腿在遇到危险时,给鹿带来了不同情况,看了这样的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生:
①好看不重要,实用才重要。
②好看的东西未必好,外表难看的东西未必不好。
③有些东西中看不中用。
④不是每样东西都十全十美。
2. 哪个同学的收获最接近故事的寓意,为什么?第二个
(理由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分析寓意
1.上节课我们挑选了最好的寓意,另外三个为什么不好呢?
①不够严谨。
③太简单,没讲明白。
④太宽泛。
2. 读一则寓言故事,懂一个道理。
二、研读课文,交流鹿的心情并复述课文
1. 当鹿无意中看到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鹿角时开心
2. 当鹿看到自己的细腿时没精打采
3. 当狮子要袭击自己时害怕
4. 当鹿看到狮子被自己甩在身后时松了一口气
5. 刚逃脱,鹿角挂在了树枝上时紧张
6. 再次脱险后高兴
7. 师还原整个故事与鹿的心情变化
8. 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9. 脱离板书复述课文
三、课后习题讨论
1. 书后第三题,赞成哪种说法?
①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
②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 生从两方面交流选择原因反对第一种说法的原因;说清鹿腿和鹿角的缺点。
28、三年级下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会认婆、脊、贼、莫、颠、胶、旋、纵8个生字,会写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粘、胶、偏13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翻山越岭、驴圈、撒腿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复述故事。
3.体会漏的含义和老虎、贼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漏的含义和老虎、贼的心理变化。
课前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婆、脊、贼、莫、颠、胶、旋、纵8个生字,会写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粘、胶、偏13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翻山越岭、驴圈、撒腿等词语。
2.默读课文。
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猜字谜:
上海没有一点雨。
打一字:( )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咱们中国的汉字真奇特,一个小小的字里面都有学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民间故事《漏》。
三、资料分享
民间故事。
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胖驴 莫非 厉害 抱住 骨头架 粘胶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的故事。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婆:读p,不要读成bō;
脊:读jǐ,不要读成bi;
莫:读m,不要读成p;
颠:读diān,不要读成tiān;
纵:读zng,不要读成cng。
点拨:结合形近字学习胶;联系生活学习婆。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漏、喂、胖、贼、狼、抱、胶、偏 都是左边偏旁要写得窄小一点,约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
(2)厉的被包部分不要写成刀;
(3)架的下部是木,不是本。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漏、贼。
预设3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先自测一下!
1.选择正确读音或生字画上横线。
纵(zng cng)身 (颠 巅)倒
2.看拼音,写词语。
luyǔ wiyǎng pngzi molǘ
zhuōzi lng mfēi lhai
3.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安安稳稳(AABB式)
例:又湿又滑(又~又~式)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示意图,复述故事。
2.体会漏的含义和老虎、贼的心理变化。
教学环节
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二)
1.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这句话中的漏指的是什么呢?
3.课外搜集民间故事。
二、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师运用夸张的语气讲述故事戏剧化的一幕,营造了紧张、生动而又诙谐幽默的活动气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并且在笑声中顿悟漏的含义。
预设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这句话中的漏指的是什么呢?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总结。
参考答案:这句话中的漏指屋子漏雨。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
(1)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这两句话说明老虎和贼去过的地方多,见识广。
(2)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这句话点出了漏的意思。
检测环节
1.选词填空。
忽然 果然
(1)( ),老公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
(2)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 )下雨了。
2.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这句话中的动词有( )、( )、( )。
3.课文里漏指的是 。
本课小结
这篇课文中的漏是一条贯穿故事的主线,只有理解了什么是漏,才能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和其中的诙谐幽默之处。
29、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意图:
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单元中,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在单元中体现着学习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
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了解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引发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专题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进行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去感受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体会自然界的奥秘。
3.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4. 培养孩子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视频播放:鲜花盛开的视频。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
2、板书课题:什么是花钟,植物学家修建花钟是利用了花的什么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
A、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问一问你的同桌,并请你的同桌帮你解答一下。同桌请你一定要记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请你再帮同桌解答词语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同桌,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近义词法、反义词法、逐字解词法、偏旁理解词语意思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法)
b、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二)认识花钟: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寻找中心句,概括段意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课文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问题来回答。
A、指名学生答。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着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话来写的。
B、像这样,在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样的句子叫做给关键句,也叫中心句。
C、能像上面一样,寻找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吗?
学生自学后汇报,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一天之内,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二)学习方法、体会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我写(老师在黑板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边读课文,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想,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6、合作仿写练习:你能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吗?
A、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B、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7、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的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三) 、继续追问,了解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你能举个例子吗?
3、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出示花钟图,引导学生补充新的花朵。
和学生一起赏图读文。(配乐)
5、深入探究 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五、布置作业,结束全课布置作业:
1.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在钟面上写上花朵的名字)。
2.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誊写小练笔。依据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板书:
13 花钟
湿度 中心句
温度 花钟 光照 不同的表达形式
昆虫活动
30、二年级下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zǔ ānnɡ wnɡ zhāi tāo dn y
祖 啊 浓 望 摘 掏蛋忆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 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 啊浓 望 摘 掏蛋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祖先 浓绿 一望无边 摘野果 掏鸟蛋 回忆
第二课时
资料展示,引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31、二年级下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材分析
《画杨桃》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真切地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结果的确不一样。老师还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仅针对的是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课文细致描写了人物的对话、动作和神态,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让人体会到这位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如:哈哈大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从同学们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中,明显感觉到他们是在嘲笑我。好笑!嘻嘻的笑声,表现他们十分肯定地认为我画错了。
课文还采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一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对比。看到我画的杨桃,同学们是嘲笑的态度。而老师却注意观察,从我的座位上去审视杨桃。二是同学们前后的态度对比。开始看到我的画,同学们嘲笑我,后来明白自己错了,感到难为情,对比非常鲜明。三是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老师的情感随着同学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平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阐述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杨桃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作者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长相的风波呢!
(2)齐读课题:画杨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教师逐段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3.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2)交流识记生字。
①比较认识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字组成的。(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②猜谜语识记。
a. 两个王分了家班
b.太阳的方向晌
c.每日必说话诲
(3)开火车读准字音。
(4)认读词语。同桌之间互读,开火车读。
板块二 感知课文,指导写字
1.抓关键词,感知内容。
①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我)
②哈哈大笑、嘻嘻。(同学)
③审视、严肃、和颜悦色。(老师)
从上面挑选合适的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同学们见了我的画后(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坐在我的位置上(审视)了一下杨桃,神情变得(严肃)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明白了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的道理。
2.指导书写,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课 揺 哈 抢
(2)仔细观察课、摆、哈、抢、嘻5个字,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3)发现结构规律,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写生字的要领。
课字注意左窄石宽;哈、嘻都是口学旁,口部写在偏左上格的地方。
(5)教师范写嘻。右部喜中的口要写得扁些。
(6)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评议学生写的字,再修改。
第二课时
板块一 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自己画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指导朗读。
(3)小作者是坐在哪个位置画杨桃的?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
①反馈,相机学习靠边。
②谁还能用靠字组词?
③引读,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坐在前排靠边的我,认认真真地看,看到的杨桃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于是我老老实实地画了一个(五角星),而且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
2.审视体验。
(1)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2-11自然段
(2)指导朗读,教师点评。
(3)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审视。
①读准字音。
②字源识记视:见表示看,偏旁ネ表示读音,也表示观察的含义。
③语境识记视。用视组词。
④理解审视:认真地看。
(5)理解严肃。严肃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6)理解半响。
(7)为什么老师要隔很长时间才说那句话?
(8)谁来当小老师严肃地说一说?
板块二 深入文本,入情入境
1.找变化。
(1)当老师让几个同学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找出同学们前后两次说的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
不像! 不像。
像五角星! 像五五角星。
(3)同学们前后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增加了三处省略号)
(4)指导朗读。
①自由练读第12-16自然段。
②评议朗读。
③从这三个省略号中你听出了什么?(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
(5)回答一样,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标点符号真神奇。
2.抓变化对比体会。
(1)对比体会读:第一次老师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时,我被同学们嘲笑了;第二次老师问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时,同学们支支吾吾。
(2)指导朗读。
(3)体会同学们的变化。同学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5)联系生活举例子,说说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的事例。
3.感悟教诲。
(1)故事发展到这里,老师的态度有了转变吗?(由严肃到和颜悦色)
①理解和颜悦色。你能把它换成别的词语吗?(和蔼可亲、和和气气)
②为什么老师刚才还是神情严肃,现在变得和颜悦色了呢?(指名读)
③自由读,思考:为什么大家画同一个杨桃,却画成了不同的样子呢?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2)理解教诲。老师的话让我终生难忘,这样有深刻道理的话就叫教诲。
(3)形近字辨析诲、悔。
(4)听了老师的教诲,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①交流感受。
②当别人的看法、观点和自己不一致时,应该怎样做?
预设:当别人的观点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急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板块三 积累名言,拓展运用
1.联系生活,讲述理解。
(1)对于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你想说点什么?
(2)小组内交流,指名交流。
(3)教师总结:文中的老师教会我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老师的话让我一生受用。
(4)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老师讲的那段话。
2.交流体会:读后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题西林壁》《画鸡蛋》及其他名言警句,进一步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课件出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俗语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3.读一读,记一记。
板块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图、座、交、页4个字,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占位。
2.交流写好生字的要点。
3.教师范写图。
提示:图字是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里面的冬字的两点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展示评议,再练写。
32、二年级下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二年级下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 认识传、统等 15 个生字,会写贴、街等 9 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 10 个词语。
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课文。
3.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4.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节日呢?春节、端午、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每年都有
许多的节日,但各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吧。
节日源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一些流
传至今的节日习俗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都已经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的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有了很大
的发展,这为节日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逐渐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体育活动、享乐活动等,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有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初读课文
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
认读指导:传、舟、赏是翘舌音;乞巧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注意乞在语流中的变调;巷、祭二字容易误读,可以借助拼音和词语大街小巷祭扫加以巩固。
(2)会写生字,并组词。
贴(贴花) 街(街上) 舟(小舟) 艾(艾草) 敬(敬爱)
转(转眼) 团(团结) 热(热爱) 闹(热闹)
(3)识字方法。
①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如宵、饼可以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识记。
②利用熟字识记,贴、赏、宵、郎可以联系站、常、消、朗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祭、乞可以联系察、吃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
③生活识字,巷可借助地名识记,如南锣鼓巷,艾可结合物品识记,如艾灸。
(4)积累词语。
节日 春节 花灯 清明节 先人 龙舟 中秋 转眼 团圆 热闹
4. 初读感知:初读课文后,我大致了解了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
随堂测验
1. 比一比,再组词。
街(街道) 团(团结) 扫(打扫) 传(传说) 赏(赏月) 乞(乞讨)
行(行走) 困(困难) 归(归来) 转(转动) 常(经常) 气(生气)
2.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窗花 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乞巧 形容时间极短。
祭扫 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登高 (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转眼 上到高处;重阳节登山叫登高。
团圆 (景象)繁盛活跃。
热闹 旧俗,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
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第 二 课 时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这节课我们来具体看一看人们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
品读释疑
1.展示第一幅图。(出示课件:与春节相关的图片)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1)这句话介绍了春节的哪些习俗?
预设:这句话介绍了春节时贴窗花,放鞭炮的习俗。
(2)过春节时,人们还会干些什么 ?
预设: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朗读指导:重读欢笑,要读出人们过春节时无比高兴的心情。
2.展示第二幅图。(出示课件:与元宵节相关的图片)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预设: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做些什么?
预设:看花灯、吃元宵。
(3)大街小巷人如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预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街小巷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朗读指导:以热情、愉悦的语气朗读描写人们过元宵节的句子,重读看花灯、人如潮等词语。
3.展示第三幅图。(出示课件:与清明节相关的图片)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预设:清明节。
小结: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习惯在这天扫墓。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2)雨纷纷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雨纷纷 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
朗读指导:重读雨纷纷、祭扫等词语,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4.展示第四幅图。(出示课件:赛龙舟的图片)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预设:人们正在赛龙舟。端午节。
(2)这天,人们除了赛龙舟,还会做些什么?
预设:吃粽子、插艾草菖蒲。
朗读指导:以热情和稍微紧张的语气读这部分内容,表现出人们过端午的热闹景象。
5.展示第五幅图。(出示课件:与七夕相关的图片)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1)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预设:七夕。
(2)句中提到的美丽传说是什么?
预设: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是个美丽的传说,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体现了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
(3)这句话写了什么?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这句话写了七月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资料链接: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希望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些瓜果乞巧,各地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朗读指导:要读出因牛郎织女相会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6.展示第六幅图。(出示课件: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预设:中秋节。
(2)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预设:赏月、吃月饼。
朗读指导:要读出一家人团圆时热闹、祥和的气氛。
7.展示第七幅图。(出示课件:与重阳节相关的图片)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1)这句话写的是什么节日?
预设:重阳节。
(2)为什么说重阳节,要敬老?
预设:因为重阳节在传承中发展,添加了敬老等内涵,重阳节时会举行许多尊老爱老活动。
资料链接: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又称为重九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登高节。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敬老成为重阳节的一大主题。201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朗读指导:要读出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课文主旨
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我们在诵读中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学习本课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积累了语言,并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课后作业
1.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2. 你知道哪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写一写。
3. 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一年级上册四季课堂笔记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生字注音考前训练答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司马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
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
五年级下册16田忌赛马形近字与多音字组词
-
笑话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指导
-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句是什么意思
-
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生字组词
-
一年级人之初生字组词并造句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
帮孩子动起来 快乐起来
-
教会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方法
-
没查没利
-
江南冬雨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经典晚安短句145句
-
生日快乐幽默短句223句
-
酒楼朋友圈文案、宣传口号29句
-
文胸内衣朋友圈文案36句
-
码头企业文化朋友圈文案35句
-
功能性植物饮料饮料朋友圈文案39句
-
《快穿之攻略黑化反派》第三世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