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

首页 - 知识学习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时间:2023-06-03 19:53:04 A+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听课稿,分享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听课感受和记录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的起源;简要了解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和掌握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早期人类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氏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发娲娘娘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一)元谋人(板书)

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颁布图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历史地图。

教师: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占点拨: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因为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教师:考古学者在我国的哪些地方发现了哪些古人类遗址?

学生回答: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本课重点了解三个典型的人类遗址代表,即: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教师讲述元谋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过程: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后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和烧骨。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及石器、炭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里你能获取元谋人的哪些信息?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域:云南省元谋县

元谋人 生产生活状史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小结: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师问: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什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答:会不会制工具,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归纳:制作工具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比如动物园里的黑猩猩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它们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利用现存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作出任何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能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而能够制作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3)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问题思考: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

化石是古生物的痕迹,对于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古地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过去是为了将来,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点

时间:距今70万20万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北京人 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用火: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组织:群居生活

思考: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学生想象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靠采集、狩猎为生,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下来。过着群居生活。

师: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险恶的环境里,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自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不断进化、进步。

2.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比较三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识图后自由发言。(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下颌不明显,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师生归纳: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问: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征,但我们已经称之为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提示:指出人和猿/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生答: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了。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

(1)问: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石器、木棒、天然火

(2)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和木棒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用石块敲打而成;把树枝砍成木棒。

特点:简单、原始、粗糙

4.火的使用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这些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

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回答(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然生火,露天煤的自然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教师:在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繁衍下去的?

学生:当时的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

教师总结: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

1.提问: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山顶洞人。这一早期人类为什么被称为山顶洞人?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把他们叫作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时间:距今3万年

地域: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的洞穴里

特征: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 工具: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用火:人工取火

组织:氏族生活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有明显的不同有了明显的下巴,前额隆起,眉骨低平,嘴部后缩。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氏族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氏族的形成与当时的婚姻状况有关,在原始人阶段,由于刚刚由猿转化而来,因此彼此之间没有伦理观念,属于群婚生活,也就是不仅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而且没有辈分观念,即任何一对异性都可以婚配。到了山顶洞人时间,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比原来前进了一大步。尽管还属于群婚的性质,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伦理观念。

5.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相比有哪些步?

(从体质特征、生产工具、用火情况、社会组织四个方面来分析)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四.完成学案(10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2、10的加减法评课稿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采用儿歌、游戏、再加上拍手动作的形式对10的组成进行复习。

回顾小结

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8+2=10 10-2=8 10-8=2

教学反思

3、1-5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1-5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

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三个环节来进行:

1、数一数。数一数图片中的人和物,数一数手里的小木棒。2、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课件展示,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学时也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3、说一说。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和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写一写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教学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对数字的书写,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1-5这几个数字。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

4、11-20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10以内的数,现在从小到大数一数,看看谁的声音最洪亮? 0-10

从大到小数一数可以吗?10-0

(声音非常洪亮!)

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这么多物品你准备数什么呢?

你们准备怎么数呢?从哪个方向开始数呢?(从上往下)

师:可以,还可以从下往上数。

我们数数时第一:要按顺序数,第二,要点着数,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来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吧?你想数什么?好,来吧!

找几个同学来数一数!

小结:图上的物品都比10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认数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怎样能准确知道有多少根小棒呢?(数一数)

老师一边摆,你们一边数吧。(7根)

7根小棒是几个一呢?(7) 7个一是几?(7)

再添1根小棒是几个一呢?(8) 8个一是几?(8)

再添2根小棒是几个一呢?(10)(板书:10个一)10个一是几?(10)

谈话:以后遇到比10大的数,数数时通常够10根我们就把它捆成一捆,这样数数时就会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捆成一捆)

师:现在我想把这一捆小棒也放上去,但是它放不上去,怎么办呢?我就用这样的一捆来代替。数一数是不是10根?

这一捆是几?它是几个十?

(板书:一个十)

这一捆和刚才的10根一样多吗?

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学生读两遍,全班读。)

2、学习11--19的摆法

谈话:刚才我们摆了10根小棒,并且我们知道够10根就可以把它捆成一捆,用这样的一个十来表示。

现在你能摆出11根小棒吗?看谁摆的又对又快,还能让人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A:学生试着摆,教师巡视。

B:两生上台摆。(看谁摆好了?用你的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

C:反馈,肯定,对比。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两种摆法,来看看他们摆的对吗?来数一数。

他们摆的都对。

那么,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小棒呢?)

你能不能像他这样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再摆一摆呢?

(表扬:他摆的真快?用你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

请大家把摆好的11根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吧。

D:说组成。

师:这一捆小棒代表几个十?一根代表几个一?他们合起来是几?

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F:找两个学生说;同桌互说;全班说。

那么再添1根呢,是多少呢?(12)

你能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2吗?

13根怎么摆呢?

你能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3吗?

师:刚才我们摆了11,12,13,你喜欢十几?那么你喜欢十几你就摆出十几根吧!请你摆一摆!

让学生说说自己摆的几?说说()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

.........

这位同学摆的19根,老师和你摆的一样,也是19根(屏幕出示)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

教师小结:十几的数都是有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

看屏幕:

19根再添一根是多少呢?(20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呢?

学生发表想法。

师: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了,我们就又可以把它捆成一捆,

一捆小棒是一个十,现在两捆小棒是几个十?

板书:2个十是20。

学生读,全班读。

刚才学习了认数和组成,下面来看屏幕。

填一填: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2.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5.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

20里面有( )个十

20里面有( )个一

(二)学习读数。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这些数该怎么读呢?11这个数你会读吗?读作就是把我们嘴里发出的读音,用汉字记录下来。

一个十就读十,几个一就读几?

11 14 16 20

读作:十一 十四 十6 二十

边写边教学生读法。

师:学会了数的读法,请看屏幕:

读一读,我是几号运动员?

(三)学习数序

过渡语:我们学习了认数、读数,那么这些数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请看直尺图。

缺少的数字你会填出来吗? 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

1、按顺序读一读吧:按顺序从小到大读一读吧0-20 倒着读一读吧20-0

按要求读数:七数到十三

十七数到九

2、回答问题:

12后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13( )14 17( )15 ( ) 17

与1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比18少1的数是(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老师领着学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学到了10个一就是一个十;还学习了数的组成;学会了读数;又学习了20以内数的顺序。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吧!

三、巩固练习:

生活中的数

教师过渡语: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11-20这些数,比如,我们数学课本上的页码就是用数字来表示的。下面来个找页码比赛吧?看看谁找的快!如果你找到就举起来让老师看。

(一)找页码:

屏幕出示:

找出第12页

找出第 8页

找出第20页

找出第17页

师:同学们找的可真快!

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11-20各数吧。

屏幕展示:生活中的数

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11-20的数吗?

教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是个学习上的有心人!老师很佩服你们!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机动题:

主题图

来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吧?你想数什么?好,来吧!

出示图片:学生数过以后提出问题:

11是由(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的?

比15多1的数是几?比15少1的数是几?

20前面的数是几?

( )个十和( )个一和起来是18.

5、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5的乘法口诀》导学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生在初步学习了乘法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课,课上借助情境图,通过数数与动手摆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依据乘法有意义列出乘法算式。通过学习,进一步为学生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是第一次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用数学 内容。虽然学生是初次接触,但对乘法意义知识的理解学生并不陌生。相对比较学生在观察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前面的乘加乘减图文应用题还简单一些。学生们感到学习困难的应该是用语言表述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但也只是通过情境图去感悟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列算式。本节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信息和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想法(思路)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孙悟空遇到很多妖怪,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吗?孙悟空突然灵机一动,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五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五个。他连续拔了四根,每根都变出五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慢)

提问: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解决呢?只要你掌握了今天的本领,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加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新知讲解

(一)编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出了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等很多漂亮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把漂亮的小伞.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是怎么摆的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1)哪位小朋友起来数一数,告诉大家摆这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5根)出示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板书5

2、那是几个5?我们用乘法算式该怎样表示?(15 =5 51=5)出示

得出两个乘法算式15 =5 或者51=5,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得5, 5乘1也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齐读一遍)

一五得五就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板书:一五得五

3、观察你和同桌一共摆了几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5?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25 =10 或者52=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5加5等于10,或有的同学用口诀)板书5+5=10

同学在计算乘法的时候,都是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在积的位置上。

25=10或者52=10表示什么意思?(2个5相加是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

4、如果再添一般小伞,也就是三把小伞是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来的呢?是几个5?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35 =15 53=15)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5的?

35=15或53=15表示什么意思?(3个5连加是15)。这两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5连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诀想想,这一句口诀该怎样说?(三五十五)

5、小组讨论:那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每句差5,也就说第一个因数是5,第二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一,积也一个比一个多一。)

6、那根据我们找出的规律,摆四把这样的小伞要用多少根小棒?(20根小棒)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你能编出口诀么?(四五二十)

7、那5把小伞呢,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你能编出他们的口诀吗?(五五二十五)

现在我们把5的乘法口诀学完了,要注意:①在编口诀时,如果积不满十,要在积的前面加一个得字。②口诀要用汉字书写。

(二)、记口诀

1、刚才我们得出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2、跟老师对口令。(教材52页第三题。)

一五( ) 三五( ) 五五( )

四五( ) 二五( )

3、根据第2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4、看乘法算式说口诀。

(1)53=15 (2) 15=5 (3) 52=10

(4)45=20 (5)55=25

从上面的题目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都会又对又快了。

三、巩固练习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完成做一做。

你能从图看出什么信息?果盘里面装有西红柿,每一盘有几个,那有几盘呢?如何用乘法表示?口诀呢?

从这到题目可以看出生活中有5的乘法口诀。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呢?如一周上几天课,那三周上几天课?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两面国旗就有10颗星星等等。

2、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首大家已经学过的古诗《春晓》,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读一遍?你能计算出这首诗有多少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你是怎样计算的?(每一行有5个字,共有4行,所以有20个)

同学们学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3、游戏:

现在伸出你的小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你的小手表示:5、10。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老师念口诀,大家来表示。

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15用两只手表示够吗?不够,怎么办?小组合作呀。下面就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一起合作用手指表示:5、10、15、20、25。一会儿来黑板前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提问:你们是怎么表示这些数字的?谁愿意给我们大家汇报一下。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1、学了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①在编口诀时,如果积不满十,要在积的前面加一个得字。

②口诀要用汉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1、5的乘法口诀抄写一遍,并熟记。

2、 第7题。

选作题: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走2大格代表几分钟,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诀吗?

六、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实物 5 15=5 一五得五 51=5

10 25=10 二五一十 52=10

1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20 45=20 四五二十 54=20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6、2-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2-6的乘法口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一、教材

1、 教学内容:

《2-6的乘法口诀》

2、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教学目标:

① 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

   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7、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xx老师的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那儿童般的语言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环节设计。本节课的亮点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导入阶段,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

  2、在新知的教学中能突出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乘法的来历,在教学时,施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当学生列出了几个加法算式后,教师出示了4+4+4+4+4=?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然后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乘法的来历就很明了了。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施老师设计的练习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尤其是后面的第4题,每竖行合作写算式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活跃的去做题。而老师在学生的反馈中也引导学生注意先想想是几个几,然后再列式,第六小题的判断题中,涉及到了有加数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了不同的加数是不能用乘法计算的,只是时间关系,要是再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

  建议:1、在乘法的引入环节上。施老师引导大家列出了很多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算式,然后又出示了几个算式去观察是几个几,最后由4+4+4+4+4=?引出了可以写成一个比较短的算式,从而介绍乘法。我觉得可以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后,直接就介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再说说这是几个几,可以写成几乘几,这样会节省出后面练习的时间。

  2、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体现的不太明显。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体现。

  3、在语言上要多强调是几个几相加,不要光说是几个几。

8、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做端午节,在过端午节的时候,你们会做什么?

一条龙舟上有九人,九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9的乘法口诀,学了之后,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我们先来看看袋鼠跳格。

(二)自主探究

1、瞧,小袋鼠在数轴上是怎样跳的?(出示课本第84页的袋鼠跳格图)问:它第一步落到了9,第二步落到了18,你们能发现袋鼠跳格的规律吗?按照这样的规律袋鼠第三步应跳到几呢?你是怎样想的?你们能帮助袋鼠跳完格吗?打开书84页,填在书上。(学生自己算)师:我请一名学生汇报:9,袋鼠跳了几格?是几个9?(1个9)18,袋鼠跳了几格?是几个9? 27,袋鼠跳了几格?是几个9

师:写完后,师生一起观察: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27是3个9相加的和,36是4个9相加的和学生齐回答。

2、编制口诀:谈话:这些得数就是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得数来编9的乘法口诀。

(1)师:根据1个9是9,编一句口诀:一九得九(板书)2个9相加是18,谁来编?(板书:二九十八)

师:同学们会编吗?打开书第84页,将编制的口诀填到书上。(学生填书)

(2)学生汇报,教师同步板书。提问:五九四十五

(3)全班读口诀,读两遍。

3、探索9的口诀的规律

小组里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充分的交流,指名汇报,教师小结规律。

4、记忆口诀:

谈话:其实9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身上,你想知道藏在哪吗?就藏在我们灵巧的十个手指上。教师边演示边指导:

①双手手心朝上,平放在桌子上;

②从左起依次弯曲每个手指,弯曲第几个手指就代表几个9;

③弯曲左起第一个手指,代表1个9,弯曲手指的右边,数一数有几个手指?(9个)这就是得数;口诀:一九得九。

④弯曲左起第二个手指,代表2个9,弯曲手指的左边代表十位;右边代表个位,得数是多少?(18)口诀:二九十八。

尝试练习: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己试一试其他的口诀。

5、背诵口诀

齐背,小组背,男女生背,指名背,各种形式背诵比赛

(三)课堂检测

1、大转盘,抢答,巩固9的口诀

2、补充口诀

3、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四)多向吸取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提出问题并解决

(五)拓展思路

写出积是18和36的乘法算式,比比谁写得多?

(六)鉴赏评价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最欣赏谁的表现?为什么?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91=9      一九得九

92=18     二九十八

93=27     三九二十七

94=36     四九三十六

95=45     五九四十五

96=54     六九五十四

97=63     七九六十三

98=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9、8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8的乘法口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8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几到几的乘法口诀了?

预设:1-7。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1-7的乘法口诀。(背诵)

看来大家都背得很流利了,那老师就要跟大家对对口诀,看你们反应速度怎么样?

三六?五七?三四?一六?二七?五五?

很棒,大家都回答得很快!那么今天,我们就要继续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看这张图,小狗从左往右跳,第一次它从0跳到了8,第二次从8跳到16,那谁来说说小狗第三次跳到了多少?

预设:24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小狗第一次跳了8,第二次8到16页跳了8,那么第三次就是从16跳到24.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很棒,他很聪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8,第二次从8跳到16,都是一次跳了8,也就是他每跳一次都加多少?(生答:8)对了!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跳完第一次就是几个8?(生答:1个8,板书:1个8)跳完第二次就是几个8?(生答:2个8,板书2个8),那跳完第三次就是几个8?(生答:3个8,板书3个8)所以3个8是多少?(生答:24)再跳一次是几个8?(生答:4个8,板书4个8)是多少?(32)再跳一次是几个8?.....跳完最后一次是几个8?(生答:8个8,板书8个8)是多少?(64)

大家看黑板上这些内容,谁能把这些几个8的句子编成关于8的乘法口诀?

预设:举手的学生很多。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怎么编,谁来第一句?(指名学生编)

预设:1个8的乘法口诀是一八得八。

师:它的乘法算式是什么?

预设:18=8或者81=8

师:很好,他说的很棒,谁来试试第二句?

预设:2个8的乘法口诀是二八十六,乘法算式是28=16或者82=16

.

.

.

.

.

.

师:好的,还有最后一句,谁来试试看?

预设:8个8的乘法口诀是八八六十四,它的乘法算式是88=64

师:真棒,大家成功的把8的乘法口诀编了出来,现在大家一起连一起读一遍,一八得八,预备,起......

学会了8的乘法口诀,我们就要试着使用它。大家看这张图(课件出示乐队图),你们能任选一句口诀,边指着主题图,边用口诀表示你们想表示的人数吗?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老师想表示其中一列的人数,那老师用口诀表示就是一八得八,表示这是一列,一列有8个人,就是2个8,总共有18=8个人。

下面大家先同桌之间像老师一样互相说一说,一个说一个听,如果听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同桌说得很好,就给他竖个大拇指,然后再换过来,听的说,说的听。等会儿老师请几位同学站起来说说看......时间到了,得到了同桌大拇指表扬的同学举起手来看看?这么多啊,看来大家都说的很好,那谁来站起来说说看?

预设:我想表示其中2列的人数,用口诀是二八十六,表示这是2列,每列8个人,就是2个8,总共有28=16个人。

师:他说的对不对?(对)很好,请坐,谁再来说说看?

预设:我想表示其中6列的人数,用口诀是六八四十八,表示这是6列,每列8个人,就是6个8,总共有68=48个人;

师:他说的好不好?(好)最后一次机会,谁来说?

预设:我想表示全部的认识,用口诀是八八六十四,表示这是8列,每列8个人,就是8个8,总共有88=64个人;

......

师:非常棒,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给自己鼓鼓掌!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师:看来大家都把8的乘法口诀掌握得很熟悉了,那我们就来做做练习题。

大家看屏幕,第一题很简单,填口诀,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来,大家一起响亮的回答老师,答案是什么?(六八四十八)

下面翻开书本,第75页,做一做第一题,填口诀,大家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完成后放下笔坐好,第二题不要做。

老师看大家都端正的坐好了,下面大家一起来按顺序回答

师生同步:五八四十、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

师:真棒,下面继续看屏幕,第二题,问我们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大家想一想......谁来回答?要说出你是怎么答出来的?

预设:有32个,它每个小圈里有4个蘑菇,一共有8个圈,48=32个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它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大家一起来回答(四八三十二)

很好,下面我们继续翻到书本,75页做一做第二题,算乘法算式,而且它还要你说说每一题用的是哪句口诀?我们不说,直接把口诀写在每个乘法算式的边上,写好了就坐端正。

大家都写好了,那我们就来对一对答案。第一个式子,83=?(24)它是哪句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第二个48=?(32)......

大家都做对了吗?全对的举手。

下一题,看屏幕,哪个乘法算式的积与花上的数相等,请写在括号里,老师给大家一个提醒,乘法算式是不止一个的。谁知道?

预设:46=24、64=24、38=24、83=24

28=16、82=16、44=16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是的,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大家还记得之前我们编过的青蛙的儿歌吗?今天,我们再来遍一首儿歌,今天我们编的是螃蟹的儿歌,大家把书翻到第76页,第六题,我们给螃蟹的腿的数量编儿歌。

预设: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8只螃蟹64条腿。

四、课堂小结

师:最后,我们进行一下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预设:8的乘法口诀。

师:那我们最后再一起来背一遍8的乘法口诀。

师生同步: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

师: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五、板书

8的乘法口诀

1个8 18=8 一八得八 81=8

2个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个8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个8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个8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个8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个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个8 88=64 八八六十四

10、7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 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 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3.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1).学编口诀

师:拼一条鱼用了几块拼板?是几个几?

生:1个7

师:1个7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生:17 =7 71=7

师:你能试着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生:一七得七,齐读一遍。

师:想一想:表示2个7,3个7,7个7的乘法算式大家会写吗?每填一道乘法算式就想一想,可以编出什么口诀?请自己试着编写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并思考:7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每句口诀中的积依次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指出:在7的乘法口诀中,后一句的得数是前一句得数加7得到的,所以后一句口诀的积比前一句多7。

3)、学生说,教师板书,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4)、导出课题:7的乘法口诀。

引导观察,一句口诀可以列几道乘法算式?哪一句口诀只可以列一道乘法算式?为什么?(因数相同)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编制口诀,在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

4、发现规律,记忆口诀

1)读口诀。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咱们编出了7的全部乘法口诀,那就赶快读一读吧。然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句容易记?为什么?

2)、课件出示动画片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联想记忆口诀。

师: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

3)、观察口诀,谈发现。

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

生: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

4)、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闭上眼睛一起背一背。之后进行对口令的游戏。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现规律,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三、巩固口诀,灵活运用

我们已经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下面就用这些口诀来解决一些问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口算比赛

要求看算式,说得数,再说出口诀。

3、计算天数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听清要求:

师说要求。(一个同学提问,全班回答,然后第二个同学接着提问,全班回答,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提问)。

问题是: 一个星期有多少天?

4对口令比赛,男女生对比,师生对答

4、编儿歌,七个小矮人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多种练习(如对口令、口算、计算天数编儿歌等游戏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活动中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同时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的乘法口诀?大家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请小朋友说一说。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11、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师:指名反馈,做对的小朋友朝老师挥挥手。

师:恩,不错,师指着表格让全班学生轻声齐读1个6是6、2个6是12 6个6是36,3个6是18、5个6是30、4个6是24。

参考上面的统计表,写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师:1个6是6,写成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写?还可以怎么写?谁能给它编一句乘法口诀?(16=6 一六得六 61=6 )

师:2个6是12,写成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写?还可以怎么写?口诀呢?( 26=12 二六十二 62=12 )

师:那么3个6、4个6、5个6、6个6写成乘法算式又该怎么写,乘法口诀又分别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P61,把这些算式和口诀填写完整。

师:指名上台展示,其他小朋友评价订正。

师:学生看屏幕轻声齐读,师输入.对的小朋友向老师点点头。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谁能给它取个题目:指着课题学生齐读:6的乘法口诀。

三、记忆6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口诀我们是编出来了,但怎样才能又对又快的记住它们呢?

师:请你们当一回小数学家,仔细观察这些乘法口诀;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观察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的规律。

生:(1)6的乘法口诀有6句。

(2)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口诀第一个字表示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得数比前一句多6。

师: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 ),你能不能

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生: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师:根据这些规律自由记忆乘法口诀。

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开火车背。

(3)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四、巩固练习、反馈应用。

1、课件中的同步练习和拓展练习。

2、帮小白兔解决蘑菇的问题。

A、一只小白兔采6个蘑菇;

B、5只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30个),你是怎么算的,用了哪句乘法口决?5 6= 30,五六三十;

C、兔妈妈和小白兔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36个) 你是怎么算的,用了哪句乘法口决?6 6= 36,六六三十六。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 小白兔很高兴,它们还想听听,咱们在这节课中都学到哪些本领,请你们告诉它们好吗?

生:我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

生:我知道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6句。

生:我知道一句乘法口决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生:我学会了怎么又对又快记住口诀。

生:我觉得乘法口决的作用可真大。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正确、熟练地应用它们。在课后仔细体会,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6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共同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你最喜欢哪一句?看到这句口诀,你能编出什么乘法算式?

师:学完今天的内容,如果你是小老师的话,会出什么题目考考大家呢?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书62页的第1--3题:

2、复习学习过的口诀。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12、金色的草地评课稿

《金色的草地》评课稿

今天听了《金色的草地》一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得好:

一.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导入。老师刚开课,就检查学生对文中三个容易写错的生字词的书写情况,发现学生写得漂亮,并奖励神秘的礼物蒲公英,让他们尽情吹蒲公英感受快乐。接着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文中写的兄弟俩玩蒲公英也很快乐,让我们学习这一课和他们俩分享快乐。这样设计非常巧妙,既能进行识字教学,又很自然地过渡本课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产生喜欢之情,又能点燃学文的欲望。

二. 以读为经,以读代讲。课堂里书声琅琅。比如,在精读文中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找文中写兄弟俩玩蒲公英快乐的语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形式多样化,如指名读,男女比赛读,分角色读,通过朗读,感悟到兄弟俩的活泼,淘气,蒲公英的有趣。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教师也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品味,理解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三.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交流,课堂简直成为学生的快乐驿站。教师让学生无拘无束的交谈自己的见解。这是给学生很好的语言实践机会,训练学生理解,概括,表达能力。但是,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一些遗憾,也给了我对有效教学的思考有了很多启发。

1.有效教学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金色的草地》写俩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吹蒲公英玩。在讲授课文时,老师只让学生读,要读出有趣的感觉,但再这样读,学生似乎没很好体会到有趣。我发现,其实课文中就画了这件事,老师如果让学生看插图尽情想象,兄弟俩在草地上如何吹蒲公英玩耍的情景,再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就如临其境,更亲自体验到快乐。

2.有效教学需要老师点拨。看得出来,老师非常注重以生为本,在课堂上让学生读,自己说。学生读得不够好,说得不够通顺,简练,教师没有相机引导点拨

3.有效教学需要合作。新课标中,明文提倡合作学习。我认为采用合作探究形式,还是不能忽略。

金色的草地评课稿第二篇:

《金色的草地》

【教材理解】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了我(弟弟)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课文在课后第二题,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兄弟俩对于蒲公英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准备稿纸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生字词的预习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你平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 黄色;傍晚 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拓展练习

1.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日葵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六、 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 傍晚 绿色

【教学反思】

1.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件重要的工作,本课中在理解一本正经一词的意思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理解的方法:读句子,想意思。

2.文中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蒲公英颜色的变化一段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学生理解时较为抽象,如果能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就好了。

3.在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玩耍的乐趣时直接让孩子去写,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孩子们先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兄弟俩一样快乐玩耍的时候,你和小伙伴是怎么玩的,再让孩子动笔写,可能就激发的孩子写作的欲望,写起来就更能得心应手。

13、去年的树评课稿

《去年的树》评课稿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整篇童话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全文无华丽的词句,只用白描的手法叙事,以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金老师的这节课条理清晰,主线十分明朗。整个课堂,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认识,有统揽全局的大气,也有精雕细刻的细腻。老师引领孩子们通过回旋品味、真情朗读、想象画面,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鲜活的童话世界,让他们领略了童话的至美与至善,获得了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升华、精神的享受。而这一切,都源于金老师对文本的深挖细掘,多元解读。

从金老师的这一节课中,我就收获这么多,真可谓: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

下面重点谈一谈金老师多层次、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

一、在字词间体味情感

一堂课的呈现体现了一个老师一个阶段的教学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堂课,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上法,同样一堂课,一百个老师听了可能有一百种解读。 下面,我听了我校程老师讲的《去年的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读中感悟,程老师在开头用得很好,也情由心生,学生很容易进入当时友好的情谊之中收起了学生心里的共鸣。为此,也能体会当时鸟与大树的情感。体会小鸟的真情,当最后剩下树根,有何感想?这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护树的环何意识。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以及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让学生自已去猜想,说出对友谊的看法,以及自己是怎样对待友谊的,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在教学中,老师紧扣目标,突出重点。例如小鸟的三个问句:当它只见到树根时,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这是鸟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读鸟向门先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它的内心越来越忧伤,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在此,她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二、读想写有机结合,升华课文的主题。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祝老师先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渐渐的,孩子们了解到课文中的小鸟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朗读的感情基调。又如教学最后三个自然段时,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老师让学生读,让学生变成小鸟读,在读中感悟,

整堂课中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适当引导,又安排了一个练笔的环节。这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又使听说读写得到很好的结合。

去年的树评课稿第二篇:

本文虽然浅显易懂,然而许多词句细细品味,却回味无穷:如天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这样的朋友吗?体味到鸟与树的真挚情谊。如两飞离别时的慢慢飞,边飞边回头,一飞一徘徊,体味到鸟的难受与难舍难分。而为相见时的飞,体味到鸟儿为实践诺言的坚定决心。再如两看从第一个看,解读出了鸟儿的大吃一惊、疑惑不解,甚至绝望伤感;第二个看,是一种不舍和理解,为树的归宿而难过悲伤。

师生对文本的解读使静态的文本灵动起来,学生于平静之中见波澜,在平淡之处悟深意,倾听了文本发出的最细微最动人的声响。

二、在空白点演绎画面

本文大量的空白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新空间。金老师,拓展学生的想象,演绎丰富的画面,于是,几处精彩画面仍历历在目:①鸟儿与树幸福相处;②鸟依依不舍地飞去;③鸟儿焦急万分地寻找树;④鸟与树的真情告白。

最为巧妙的是鸟与树的真情告白这个环节, 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一年之后,你满怀期待回来寻找自己的老朋友,可是一切都不一样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想对谁说些什么?此处的留白真的太精彩了,我不禁要感叹作家的伟大,真的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言有尽而意无穷。每每读到这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然而年幼的学生能体会到小鸟复杂的心情吗?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鸟儿的那一双瞪大的眼睛中,实在蕴涵着太多太多的话语。这个画面是情感的爆发点,鸟与树互诉衷肠,再配上唯美的音乐,学生情动而辞发,将鸟与树的真挚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一个个用语言描述的精彩画面,给了孩子们一次难忘的情感经历,一份温暖的人文关怀,一种崇高的精神享受。

三、在情感中涵养精神

这篇文章的主旨,单单理解成鸟和树的真挚情谊,鸟实践诺言的决心,或者是环保,我觉得都有些许的狭隘。管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解读出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解读出了对人性美的讴歌,解读出了对生命价值的感悟等等。在这种多元解读中,学生自由独立的思想得到发展,实现了和文本、作者间的心智交流、心灵碰撞,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境界学生不一定能达到,不一定能体味得这样深刻,这样挖掘是否拔苗助长。然而我想说得是:《去年的树》不是一个唯美的童话,读起来有淡淡的忧伤,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这个简单的故事种在儿童心灵深处,就算一下子读不懂,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结出执着、勇敢、敬意的果实。

无论是我们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童话,而童话所放飞、所畅想、所追求的,永远比天空更广大,比天空更自由

吹毛求疵,对于这节课,也留给了我几点思考:

1、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语文课堂上浓浓的情是学生读出来的,而这种感情朗读需要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管老师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情境引读、静思默读等多种读书方式,去感悟了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教师的指导有很明显的层次,但学生的读却没有明显的变化,情感没有呈阶梯式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的朗读需要我们平时下足功夫细细指导。

2、本课最后的画面是鸟和灯火的凝视。老师光让学生说鸟对灯火的话,然后写树对鸟的话,这本是课堂最高潮,能将两者的内心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可是,分成两个阶段,我总感觉不够流畅,不够直白,只是自言自语。我想,如果在出示最后三段时就打开音乐,把两个环节合成一个环节鸟和灯火的直接对话,情感渲泄可能会更直接、更感人、更催人泪下。

3、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而这节课语文工具性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一节课,学生们都沉浸在这浓浓的童话故事中,或悲伤,或感动,也是千言万语,难以道尽。童话的语言是美的,我们为何不抓住这些美来进行字词句的积累和训练呢?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景色之极致,工具共人文一色,意韵兼得,情文共振,则是语文教学理想之境界。要让语文课堂全面达于此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

同时我个人也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这样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着孩子们走进童话的王国,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实现心灵的成长。

语文阅读是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各位语文老师,让我们共同创造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让我们的语文如美丽的童话一般,永远芬芳在孩子们的生命之中吧!

14、掌声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听课稿,分享掌声听课感受和记录

掌声评课稿第一篇:

《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瞿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他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一、 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瞿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1、紧扣关键点,突出内涵

所谓关键点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关键部位,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本文的关键点是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瞿老师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同学们的两次掌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给小英的鼓励和赞扬,给小英带来的信心,由此突破口切入,突出掌声的内涵。

2、转换角色情,领悟内涵

当学生阅读文本时,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体会不到真切的情感。瞿老师就发掘学生善良天性,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如果你是小英,你听到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变成文中的人物,产生联想或幻想,激发出情感,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就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掌声给小英变化,领悟掌声的内涵。

3、抓住掌声义,延伸内涵。

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鼓励、赞赏,给了她生活的信心,掌声的内涵就是给人的尊重、鼓励和关爱。瞿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停止在对掌声内涵的理解,而是接着问:你想给同学或朋友送去勇气和自信,除了给他掌声之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延伸了掌声的内涵,可以直接说,可以写纸条,可以竖起大拇指等等,都对别人的鼓励和关爱。

4、出示《掌声》诗,升华内涵。

读完最后一节,瞿老师出示了一首小诗《掌声》,掌声的内涵都融化在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中,一连串的比喻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地升华了掌声的内涵,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鼓励就是阳光、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这就是一份真爱。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品读着这首小诗,会再次被感动,升华内心的体验,并将这暖暖爱意融人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

二、评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1、教学思路清晰严谨

《掌声》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四步进行:

(1)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课文写的两次掌声。

(2)品读小英上台演讲前的表现,体会两次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

(3)结合小英演讲后变化,进而理解掌声的内涵。

(4)拓展阅读小诗,升华掌声的内涵。

这一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文章的脉络,围绕掌声的内涵设计教学环节,自然而合理。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仅定位在知识与能力上,更多的表现为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升华,价值取向的引领。

2、教学语言优美工整

最后瞿老师出示的是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可以看出瞿老师的语言功底优美而工整。在整堂中我们可以听到瞿老师优美工整的过渡语与小结语: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这是期待的掌声、这是安慰的掌声,这是鼓励的掌声!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此时,千言万语都汇成了热烈、持久的掌声,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支持、理解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是掌声给了她自信的微笑。掌声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在生活中,我们的要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除了鼓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

3、教学细节扎实有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朗读的指导。因为,我们现在的朗读指导趋于一种虚化,目标也不明确,好像练读的目标就是读好这一段,而瞿老师的朗读指导扎实有效。学习第二到四自然段时,瞿老师让学生找出演讲前小英的三处表现,在练读这三处表现时,不只是从朗读技巧上读好,更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读是为了促进悟,悟是为了提升读,朗读与感悟相结合。如:练读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来。这段话。

师:读读这句话,体会她的心情,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

师:你认为这样读比较好。

指名读

师:上一堂课我们知道小英是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平时,总是默默地走向那个角落,她不愿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她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而这时全班同学把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谁再来读。

指名读

师:此时的小英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不想让别人看我走路的样子,别人还逼我。

生:别人会说我很可怜的。

生:别人会笑话我的。

师:此时的小英胆小、害怕,把她的心里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怎么读?

再次指名读

这已是第四次读了,但四次朗读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小英演讲前的胆小、忧郁,也为后面理解掌声对她的重要奠定基础。

三、一点看法

1、课文5-6小节的学习不够深入,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而这次演讲之后小英的变化,更能体现别人鼓励、关爱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2、最后一小节是文章的中心,它告诉大家两点:(1)珍惜别人的掌声。(2)献给别人掌声。而瞿老师只是让学生齐读了一遍,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

但这只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掌声评课稿第二篇:

今天我要评的是xx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在评课之前,我想送给xx老师一些掌声,我觉得我不是在评这堂课,而是我在向xx老师学习这堂课,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让学生学的愉快,听课老师听得轻松。

这篇课文生动的叙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姑娘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变得开朗自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要我们体会到:人人需要掌声,特别是在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这个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读起来十分感人。

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英子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都是由掌声引起的,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掌声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整节课中,梅老师抓住这一重点,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段朗读体会,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亮点:

一、识字扎实有效

二、正确把握重点,优化课堂结构

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由难到易,环环相扣,语文课要求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环节,不做无用功,这样学生听起来才有所侧重。这堂课梅老师没有循规蹈矩的按照事情的发展按部就班,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比如梅老师在执教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出以前的英子是忧郁的。接下来梅老师又再让学生体会后来的英子是活泼、开朗、自信的,通过前后对比,老师不用刻意比较,学生自己就能在心里产生两次情感的巨大差异。然后老师在让学生说一说英子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就说出来了,是两次掌声让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这样一个隐形的对比中,梅老师轻轻松松就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三、关注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三年级正是学生从字词句向段篇过度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至关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读书方法,他才会读书,爱读书。梅老师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从识字开始,就启发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到理解感悟课文时,梅老师更是注重了对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方法指导,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情感。在学生有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后,梅老师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下了,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梅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从昨天开始,我就在思考:如果由我来执教这一课,我会怎样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流程?今天又听了梅老师的课,我发现我们两个人在设计上,有一点是不同的,下面我说说我的设计:当孩子们说出是掌声让英子从忧郁自卑变得开朗自信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然后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说一说这两次掌声的意义相同吗?学生练习上下文,很快就能感悟出这两次掌声是不同的,第一次掌声同学们为英子送去的是鼓励,第二次掌声同学们为英子送去的是赞赏。

最后,为xx老师提一个小建议:在老师配乐朗读时,音乐的声音太大,掩盖了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希望以后讲课的老师们注意这样的细节问题。

15、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听课稿,分享带刺的朋友听课感受和记录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第一篇:

《带刺的朋友》高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应该说,基础部分是抓得很牢的。如后鼻音径多音字 兴、散,象声词噼里啪啦、呜呜、扑等。环节设计用心。如:引领中心时反复串读了第九节,体味钦佩一词中作者所包含的情感。整堂课,学生走进了文本,体味了刺猬的鬼和聪明可爱之处,理解了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要是能通过学生更多的朗读体现出来了就会更精彩。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好。

高老师针对学情确定字词,教得十分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字词为推进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一般,环环相扣。这与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重点部分是刺猬偷枣,老师对这一部分肯下功夫,重锤出击,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高老师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2)圈出表示刺猬动作的词。(3)用简要 语言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整个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理念。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高老师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概括事情主要内容方面,这也是本课及本单元要训练的重点。高老师的教学,力图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学会理解概括课文的的方法,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整节课有放有收旋律和谐。但回味一下总感觉本节课好像还缺点什么,课堂气氛略显沉闷,仔细想想个人认为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读课文读的不够扎实不够充分,语文课堂有些东西是要多读方能体现其中韵味儿来的,老师指导朗读也是至关重要的。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第二篇:

《带刺的朋友》是作家宗介华写的,他写了家乡院子里的一窝刺猬,这群不束之客的到来给宗介华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四年级语文书中截取了其中的两个故事刺猬偷枣以及刺猬击退大黑狗,让学生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

叶老师在教学时做了很大的尝试: 一、抓住关键词归纳《带刺的朋友》写了主要写了刺猬偷枣与刺猬击退大黑狗两件事,叶老师在让学生有侧重的学习本文的新字新词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本文写了带刺的朋友的哪两个事,分别是用了哪几小节来写的?由于文章的脉络比较清晰,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文章写的两件事分别是:刺猬偷枣,与刺猬大黑狗,老师在学生反馈后,进行直观的板书,并在学生的反馈后写上这两件事分别是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

教师教学生进行归纳,还体现在教师让学生找出刺猬偷枣的语段,在这些语段中找出相关的动词,在进一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步骤,这位学生后面的复述提供了很好的拐杖??

教师在教学生提取关键的词语进行归纳后,还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运用,在教授刺猬击退大黑狗时教师试着让学生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己找句子,找关键词(动词)归纳小标题。

由此,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真真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归纳主要意思。

二、结束神来之笔

叶老师对本文本的研究是很到位的,这篇课文是宗介华写的,原文篇幅比较长,四年级语文课本只截取其中的两个故事,如果没有了解宗介华写的全文的话,题目《带刺的朋友》就很突兀,刺猬偷枣,刺猬击退大黑狗这两件事根本无法与朋友相提并论,为什么作者对刺猬这么宽容,这么喜爱甚至敬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教师也无从下手进行解答。

叶老师在课的最后配上舒缓的音乐,深情地朗读了原文,让学生知道原来刺猬偷枣是因为她生了一窝刺猬,她要抚养自己的孩子,不惜冒着被抓的危险,以及受伤的危险上树偷枣等等。刺猬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也理解了作者对她喜爱的原委。这样的处理比简单的说教有效得多。 三、思考

语文到底是文学性重要还是功能性重要?这一问题在我听了该课后总是萦绕在脑海里。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字里行间还隐含着许多生活的小情趣,但是由于把它作为工具使用所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机会少了,体会文本的情感少了,学生朗读得也少了,这样的语文课该如何评价?

16、分数的简单计算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交流、演示等数学活动,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通过对比观察、知识迁移、自主操作等探究方式,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课前准备:学习卡、圆形纸片、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铺垫引入

1、5/9里面有( )个1/9。

2、4/7里面有4个( )。

3、3个1/5是( )。

4、1里面有( )个 1/4,有( )个 1/8 。

二、操作演示,理解算理

1、情境呈现:一个西瓜,哥哥吃了2/8,弟弟吃了1/8。

2、提出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预设:(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操作交流:

(1)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

(2)涂一涂,填一填,完成学习卡第1题。

(3)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理解算理:学生展示操作过程,清晰表达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5、强化算理: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表述,强化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6、数形结合:结合图形,借助算理,计算得数。

三、自我发现,掌握算法

1、迁移类推:

(1)尝试解决减法问题,表达各自想法。

(2)学生尝试表述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

(3)课件演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对比观察:从这些分数加减法计算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3、归纳算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自主探究:

(1)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剪一剪,完成1-3/8。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折怎么剪的?为什么这样做?

(3)独立思考:题中的1应该看成几分之几?

四、分层训练,拓展升华

1、看图计算:2/8+3/8 5/6-2/6 1-2/5

2、口答得数:(略)

3、解决问题:练习二十一第4题。

4、拓展练习:动脑想一想,你能想出几种答案?

( )/7+( )/7=5/7

( )/9-( )/( )=2/( )

五、梳理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17、吨的认识评课稿

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学会估计物体的质量以及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问: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 学生答:(克,千克)。

  2、猜一猜老师的体重。

  你们知道老师有多重吗?你们猜老师体重的时候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3、讲故事。

  李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李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千克还要大的单位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师生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吨。

  出示课件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李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质量)

  (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

  出示课件: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

  (板书:1吨=1000千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体会1吨的质量。)

  (2)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

  (3)出示课件做一做: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建筑用的钢筋、水泥、沙子、砖的质量等。)

  出示课件做一做: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量恰好是1吨。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感知,产生联想,获得丰富的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吨与千克的换算。

  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吨,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那你们能不能换算他们之间的关系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板书例8: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1、2题(教科书34页图)

  2、完成练习七的3题

  7吨=( )千克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90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

  3、当堂训练 达标测评

  4吨=( )千克 2吨680千克=( )千克

  3吨=( )千克 6吨20千克=( )千克

  2000千克=( )吨 2450千克=( )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7010千克=( )吨( )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推理,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四、拓展延伸

  第35页练习七,第8题。

  (设计意图:提高了学生日常的事物现象用数学的经验,思想与方法进行观察、推测、尝试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4吨=(4000)千克

  3000千克=( 3 )吨

18、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巨人的花园》评课

听了梁老师上的《巨人的花园》后,我收获很多,这篇课文以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为主轴展开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她能利用学案从美丽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园入手,让学生从中感受花园的美丽,为之后花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做好伏笔。在引导学生找出主线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后进入课文的主导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以及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学生通过对比,反复的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巨人的花园冬天时的寒冷与冷清,巨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孤独,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孩子加入花园后的春景。然后以原来四季交替正常、景色美丽的花园,为什么巨人的加入会使花园产生如此大的变化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找出巨人的所作所为。通过想象巨人发火时的神态动作引导学生从生气、训斥、叱责的意思中感受巨人这三次发火是一浪高过一浪,指导读出语气,加深理解。再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最后揭示巨人终于明白的道理,让同学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一起进入这美丽的花园。

  梁老师在揭示课文的道理之后能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发现童话语言上的特点,让同学体会到童话可以带领我们去到现实不可能去的地方,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童话中也可以通过奇妙的语言展现在大家面前,从中进一步感受童话带来的无穷魅力。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我觉得对于读的部分读得不是很透彻,尤其是描写有孩子与没孩子时花园的情景变化的内容,读得不够透,不够深刻。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第二篇: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听了xx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也一直不停地学习思考她的教学方法,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下面是我对本堂课的几点感受:

一、她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品味课文生动、形象,语言准确。

二、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多媒体课件制作恰到好处,一开始,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同学们就喜欢上童话故事,一份想象快餐油然而生,能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那些色彩绚丽、想象丰富的画面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将他们带入到情境中,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正因为有了课件的引导,孩子们的想象之门被打开了,陈老师又及时引导孩子们想象(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深入的探讨花园里所发生的一切。

三、激励指导,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享受快乐。

很欣赏陈老师的评价语。每个孩子讲述完,陈老师都有精彩的点评。如你真是个善思的孩子,多有爱心啊,我替巨人谢谢你了。看似信手捏来,却给予孩子们莫大的鼓舞,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19、给予是快乐的评课稿

《给予是快乐的》评课稿

我有幸聆听了xx老师执教的《给予是快乐的》这节课。现在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下我肤浅看法:

《给予是快乐的》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课文的选编意图非常明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的情感。

xx老师的教学设计也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规律。如:初读课文时xx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文章的主要人物、事物这就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然后再从重点句子入手,通过反复评读,在读中感知人物的心理上。

一、以学生的收获大小为准定位略读课文的学习。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的编排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迁移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因此在略读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明确这样的教学要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着力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鲍老师就本着这一理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并且抓住重点句段和词语,解读文本,训练学生的阅读。

二、情境如蜜,粘住学生

xx老师重点抓住保罗的两次出乎意料来进行情景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深情地融进情景。

情景一:当保罗告诉小男孩新车是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时,小男孩吃惊得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希望什么呢?保罗是这样揣度小男孩的心理的: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可以白白送给他一辆新车。保罗错了!小男孩不是 而是 ,让学生体会出小男孩希望的是将来也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能送给自己的弟弟一辆新车。小男孩的话语让保罗吃惊,也让读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物欲横流、利益当先的今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自己获取了什么,并不是给予了什么。小男孩用他不是期待获取而是准备给予的言行教育着我们,也触动着我们人性中最柔软、最美好的一部分,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给予也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这快乐是那样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

情景二: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保罗以为小男孩想炫耀一下。然而,小男孩只是背出腿有残疾的小弟弟,告诉他:弟弟,看那新车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

保罗又一次错了!小男孩不是 而是 ,让学生填出小男孩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关爱。小男孩的弟弟看起来是不幸的,因为他腿有残疾。但,他却比谁都幸福,他有一个时时想着他,时时给予他关爱的哥哥。残缺的生命因为爱而倍感完美。这个富有爱心的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和保罗一样感到震惊、感到意外、感到惭愧,他的一言一行中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芬芳,飘逸在我们心中,荡涤着我们因尘世的忙碌而积满浮尘的爱心。面对小男孩对亲情的给予,我们体会到的难道不是久离我们的,让生命产生奇妙感觉的深层次的快乐吗?

总之,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用大家风范诠释了一种别样的快乐给予。

给予是快乐的评课稿第二篇:

《给予是快乐的》是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这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代老师的课堂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代老师巧妙的抓住课文的重点,轻松的突破了难点。高段的语文课堂重在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而我认为,如果是纯粹的朗读,那么一个孩子也许会很成功,但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亮点所在,还应该是孩子会自己去解读文本,会有自己的思想。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的朗读,孩子的想法也是千千万万的。在本堂课上,代老师点拨孩子保罗为什么一错再错,都是因为那辆车,同时,出示图片,让孩子有一个想象的凭借,并围绕这辆车展开想象,小男孩想当一个这样的哥哥,体会给予的快乐。孩子们说的都很不错,我也想拥有这样的车,这车太漂亮了,真的是你哥哥送的吗,孩子不停地说,从视觉感官上去产生给予是快乐的刺激。

在后边代老师设计了,当保罗知道了真相以后,带着这兄弟俩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代老师生动的补白并播放美丽的圣诞节图片,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效果很好。这份给予的快乐,孩子们渐渐地悟出来了。再者,教师优美的声音如同播音员一样,把美丽的文本传递给孩子们,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的拓展,教师别出心裁:小组讨论小男孩为什么没有名字?由此引申到我们每个人身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0、商的变化规律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上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虽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使是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本节课从乘法变化规律入手,利用乘除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到: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变化规律?它们可能是什么?从而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但只有猜测是不够的,要想证明猜测是否正确,就必须予以事实证明,通过对三次验证过程不同角度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数学研究过程,尝试大胆合理猜测、举例加以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页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一般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利用迁移、大胆猜测。

  师: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谁还记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生2: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印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师: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发现了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

  师:对呀,我也有这样的疑惑。那么我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如果有会是什么规律呢?

  生1:我觉着除法中肯定有规律,因为乘除法个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2:我同意。而且我觉着如果被除数扩大了,除数不变,商也会跟着扩大。

  生3:我觉着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也跟着缩小,除数扩大、商也跟着扩大。

  生4:我猜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生5:我不同意。我觉着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会扩大,除数扩大、商会缩小。

  (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板书)

  (评析:简简单单的复习提问,不经意间将乘、除法之间挂起钩来,打通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巧妙的运用了正迁移,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猜测入手启动整个教学活动。)

  二、验证猜测、研究规律。

  (一)、验证第一个猜测: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师:合理大胆的猜测是我们研究问题的重要的第一步,但仅仅停留在猜测上还不行,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生:验证。

  师:你们打算怎样来验证?

  生:可以列算式来试一试。

  师:举例实验的方法,确实是个好方法,那么我们就来逐个的验证。先来验证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是否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呢?同学们可以小组合作,把你们所举得算式和结论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1: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102=5,如果2不变,10扩大2倍,商就会变成10,也扩大了2倍,所以我们小组的结论是: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生2:我们小组举了3个例子进行验证,42=2,808=10,305=6,每个例子都让除数不变,让被除数扩大、缩小,看商的变化,我们利用了计算器帮助演算,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师:对这两个小组的汇报大家有什么意见?

  生1:我们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生2:我觉着第2组举了3个例子,更全面一些。

  师:举例验证的方法确实应尽可能的多举例,这样才能更全面、正确率才更高,如果我们把全班的例子合在一起就更能说明问题。

  (评析:猜测、验证是基本的数学研究方法之一,教师将这一研究思想作为整节课的核心贯穿始终,可见用心良苦。同时借助第一个层次的验证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列举法的应用要考虑它的全面性,仅靠一个例子是不能得结论的。)

  (二)验证第二个猜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会随之缩小或扩大吗?

  师:通过举例验证的方法,我们发现刚才的第一个猜想是正确地的!再来看第二个猜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真的会随之缩小或扩大吗?请大家继续验证。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汇报:

  生1:我们小组找了2个例子,并用计算器进行了验证:

  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生2:我们小组也发现刚才的猜测不对,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是不一样的。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学生茫然)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大家所发现的规律,比如:有一个蛋糕,如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只吃它的,是一小块,如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它的,是一大块,如果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就会吃它的,更大的一块;这就像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就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的道理是一样的。

  (评析: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与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学生最难理解的,这与乘法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教师巧妙的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变抽象为形象,突破了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通过验证我们发现刚才的猜测不对,正确的结论应该是: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板书)。

  (三)验证第三个猜测: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同学们,咱们还有一个猜测呢,怎么办?继续验证。

  (学生小作合作,继续验证。)

  汇报:

  生1:我们小组发现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个猜测也是错误的。比如:2010=2,如果变成405商是8,不是2。

  我们又按照另一种方法去实验:2010=2,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变成40,要想让商不变还是2,除数只能是20,也就是说也扩大了2倍。所以我们认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才不会变。

  生2:我们小组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我们组又举了几个例子验证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是正确的。

  师:这两个小组的研究思路真好,当他们小组发现有些猜测不正确时,能迅速做出合理的调整,而且还能主动地对新的调整再进行实验验证,这种研究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能像他们一样,决不轻言放弃,及时调整思路,继续深入研究。

  师总结:我要忠心的祝贺大家:通过合理的猜测、反复的验证,成功地发现了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大家真了不起!

  (评析:教师借助这个层次,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不断的修正、反复的实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练习1:

  师:这些规律在平时的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呢?能不能对计算有帮助呢?我们来看这样一组题,(出示):

  342057=60 76800240=320

  3420057= 7680024=

  34257= 768002400=

  (学生迅速口答出得数,教师记录答案。)

  师:这么大的数,大家怎么做得这么快?

  生:运用了刚才发现的规律

  师:到底算得对不对呢?规律在这里用的合理不合理呢?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学生运用计算器来验证。)

  学生汇报:通过验证,发现正确。

  练习2:(独立完成)

  240 30 =8

  (240 4)(30 ?)=8

  (2406)(30? 6 )=8

  (240 ??  )(305)=8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通过大胆合理猜测、举例加以验证的方法,研究发现了除法中的三条变化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猜测验证结论,这也是科学家们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总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而有价值的数学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数学包括: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必要的运用数学以解决问题的技能;隐性的数学包括:集中反映为具有元认知作用的各种思想意识,具有智能价值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具有人格建构作用的各种数学品质。这两者的培养同等重要,尤其是后者,更是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将这一原则较好的体现了出来。

  一 准确把握起点,合理的运用知识迁移,奠定了整节课的研究基调

  本节课的变化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前边在第三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为这节课的教学打好了知识基础。教师巧妙地抓住并利用了这一知识基础: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学生很自然的由乘法中的变化规律类推出了除法中的变化规律,既准确地找到了新知的切入点,合理的运用了知识的正迁移,又为后边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个探索研究的基调这些大胆的猜测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验证。这就将整节课的落脚点定位在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非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上。

  二 经历探索研究的全过程,借助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全课共有三次验证过程,看似有些重复,但细品起来,每次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第一次是使学生知道例举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使用此方法时应尽可能多的举例,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偶然性,提高正确率;第二次是让学生有意识的经历挫折,我们的猜测不总是正确的,可以通过实验来修正猜测,得出正确结论;第三次是提醒学生当研究思路出现偏差时,应学会及时调整,积极寻找新的思路继续研究,直至得出结论。三个侧重点层层递进,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展开。

  在这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是最终目标(其实学生在这种积极主动地研究状态下、在经历做的过程中,自然理解掌握了被除数、除数、商这三者的变化规律,且会印象深刻),而引领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践、科学严谨、不轻言放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数学素养,是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理念:使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发展。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牢牢地抓住了两点:一是利用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的迁移,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激情,提出猜测,展开教学;二是不仅仅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在三个规律上,而是落脚到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上,将这种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法深入到每个学生之中,真正让学生成为一名数学知识的猜测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21、积的变化规律评课稿

x10

X10

10

10

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长x宽=绿地的面积

( )x8 =560(平方米)

( ) x24=(1680)(平方米)

方法1:248=3 3x560=1680(平方米)

方法2:5608=70(米)

70x24=16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为1680平方米

题3、拓展题:

这个长方形绿地要栽种苹果,如果每4平方米可以产苹果9千克,那么560平方米可以产苹果多少千克?,扩建后的果园可以产苹果多少千克?

(每平方米的产量 )X(有几平方米)=产苹果的量

( )x 4 = 9

扩建前:( )x 560= ( )(千克)

5604=140(平方米) 140x9=1260(千克)

扩建后:( )x 1680=( )(千克)

16804=420(平方米) 420x9=3780(千克) 答:......

小明和小伙伴们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那就是他们一路上的重重考验。因为困难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六、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零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零除外)。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七、作业布置:P59

1. 3. 4

八、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62=

620=

620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1824=

(182)(242)=

(182)(242)=

两 数 相 乘,一 个 因 数 乘(或 除 以)几,另一个 因 数 除 以 (或 乘 )几,它 们 的 乘 积 不 变。

▲.这节课教学要注意的一些内容:

1、注重组织好合作交流活动。

对于这类刚刚尝试探索规律的问题,广泛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

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

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

地进行探索与交流。教师把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

2、学与练有机穿插,练习的设计体现了阶梯性。

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亦学亦练,注重了知识的生成与巩固,学与练相得益彰。

最后练习题的设计,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最后的拓展题则是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情况,不对全体学生做统一的要求。

22、难忘的一课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听课稿,分享难忘的一课听课感受和记录

难忘的一课评课稿第一篇: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认为李老师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清晰有条理,语言简练有感染力,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的方法,也称得上是精彩的难忘的一课。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不管偏离了谁,都会使语文失去了语文味。我认为李老师记得这节课就和好的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简约有效和美丽转身。

在我们平时讲公开课时,好多老师一直不明白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讲,让学生读书的度该如何把握。归根到底,是对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所以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略而不略,把略读课上成了精读课;一是教而不教,没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前者是因为老师觉得略读课文中有好多值得仔细品味的语句,不舍得放手,于是像精读课一样细细品味。后者是因为老师觉得既然是略读课,就让学生读读课前导语,然后自学去吧。其实,略读教学是充分利用课例,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具体教学要求主要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粗知文章大意;向课外延伸。在《难忘的一课》一课的教学中,这些教学目标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课前交流中,教师就让学生各自谈谈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做一简单的总结与指导。。揭示课题后,指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靠同学们自己读懂课文。接着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我们还可以带着问题读书,把书读薄。这些引导,都体现了略读教学的特点。在进入读书环节后,老师让学生先进行第一遍读,思考,那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出反复出现的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教给学生抓住主线脉络,把书读薄的方法。紧接着教师抓住重点环节,把目光放在写这一环节。让小组同学用横线画出台湾老师、作者、孩子们读书的情形的句子,认真品读所画句子,写体会、作批注。又一次交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等语句来体会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这里作者是抓住他在台湾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感受最深的事来叙述,从而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光复一词是这一环节中的情感处理难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词却是全文情感的基调,没有了这个基调,所有的体验和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可喜的是李老师很好的解读了文本,抓住了这个情感点,从光复资料的推荐,朗读,语言引领上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之笔。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的课堂智慧。

把书读薄之后,教师又通过反复朗读,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还让我们的学生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这样就做到了把书读厚。这厚重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不仅是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凝聚在这一课,我们听课者也被这一课深深地感动了。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是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体验。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既有语文知识的生成,学习技能的掌握,又有情感的体验和升华,实现了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融合。

难忘的一课评课稿第二篇:

《难忘的一课》评课稿

《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 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 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 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 我觉得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 , 联系时代背景 ,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 既是教学的重点 , 又是教学的难点。

今天听了贾宁老师的教学,贾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贾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设计有条理,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使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浓浓的爱国情意。2、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注重创设情境,通过歌曲、图片、诗歌等营造氛围,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运用情境教学法,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3、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初读课文后,她说,找出贯穿全文的一句话是不是可以了呢?我们还要认真地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受,并把我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4、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平和,表现在首先她以引领者的身份出现,其次在课堂上始终亲切地称呼孩子们,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她善于及时地表扬鼓励学生,而评价语言极其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一个学生读正确词语之后,她是这样评价的:你真是口齿清楚,字正腔圆哪!我想学生听到这句评价语一定学得更认真了。

但是,在品读感悟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教师牵得太紧,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完全是一问一答地进行的,我觉得这样不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在找到这些句子之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者疑问。比如教师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对我的到来为什么不感到意外?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来提出,并组织讨论。对第二部分参观小礼堂的教学,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感悟到伟人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这是在用日本的民族精神来毁灭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非常残酷的精神统治,因为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他们就只能沦为亡国奴。我觉得老师还没有引领到位。

23、积的近似数评课稿

《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积的近似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积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则是 :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而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三、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景创设法、观察发现法、活动探究法等教法学法。

四、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多层训练,深化知识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课堂开始,我会播放动画片《警犬卡尔》的片段。

2、在学生欣赏完好看的动画片后,提出问题:看过动画片,你觉得卡尔为什么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呢?

3、孩子们思考后,会自然的回答出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

师:是呀,正因为狗的嗅觉非常灵敏,所以才能够帮着警察屡次破案。

(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欢的动画情境导入,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活动。

一、回顾旧知,理解积的近似数

1、首先我出示这张图片

接着向孩子们提问:根据这个信息你能够求出狗的嗅觉细胞大约有多少个吗?

让他们试着在下面列出算式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我会把交流出来的算式:0.04945板书到黑板上。

接着启发他们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后,我进行归纳并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然后让孩子们回顾旧知:我们原来学习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谁能说一下方法?

学生思考后交流,我会根据孩子们说的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总结。

二、探究新知探索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出示例题6图片

请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解决的时候,我会进行巡视,观察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然后在学生交流做法的时候,我会板书整个算式

接着提出问题:你能说一下结果为什么是2.2亿个吗?(这个地方要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说明,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我会根据他们说的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

接下来,向孩子们提问:谁能说一下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看好要求,也就是看问题中让我们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要求保留位数:看第几位。

3、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位数

4、计算的结果要正确

学生总结的注意事项,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与鼓励和表扬。

然后教师小结

这一环节中我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第二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自行解决新知识。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弱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良好的指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练习题组设计如下:(出示幻灯)(首先我设计了一组基本练:包括填空和判断题。练习题B是一组计算题。练习题C是三道实际应用题。)

(通过这样各种形式的的习题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两个问题:

(1) 你有什么收获?

(2)你有什么感想?

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孩子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中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也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积的近似数》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可能会有一些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批评指正。

24、 比的意义评课稿

联系 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 值 一种关系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师:请尝试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 。

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15:10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15比10。

师:足球比赛中的比分3:0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引导学生理解: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理顺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了什么内容,反思自己知识掌握情况。】

(三)课时作业

1.P49做一做第1题。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①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②小敏和小亮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③小敏所花的钱数和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④小亮所花的钱数和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思考:这几个比的量是同类量吗?比值表示什么意思?

答案:① 6∶8 , 或0.75 ② 1.8∶∶2.4, 或0.75

③ 1.8∶6,0.3 ④ 2.4∶8,0.3

解析: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和比值的求法,为以后学习比例打下基础。反馈交流时引导学生明确比的前项、后项是有顺序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量与数据之间必须一一对应;后两个题目请学生说说比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表示两个量的比在此不用化简,如果学生化简也是可以的;比值的结果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或整数。【考查目标1】

2.P49做一做第2题。

3∶( )=24 ( )∶8=0.5

答案: ; 4

解析: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求出未知的前项或后项,归纳一般方法:前项=比值后项;后项=前项比值。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目标1、2】

3.小杰爸爸的身高是175cm,他的身高是1m,小杰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175,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答案:不对。100∶175或4∶7

解析:两个同类量相比,单位必须统一。本题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先统一单位,再表示比。通过这个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对比的意义理解和运用更熟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目标1】

25、六年级上册10课竹节人评课稿评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10课竹节人评课稿评课笔记

专家点评: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学习有目的的阅读。

1.本堂课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多次提问要完成这项任务,你准备怎么读。(改变教课文的痼疾。我们是要教方法,不是教课文。)

2.循学而导,做得较好。(站在学生的角度,带着学生读)

先让学生做(思考、表达)师生思考、交流师提炼、小结学生再学。(第一次讲评指南后,让学生再修改,反馈调整的意识很好,但是这个反馈调整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3.面向全体学生。很多时候老师不仅仅是与对话的学生对话,而是与全体学生交流。(小组学习时老师的巡堂指导,也是与学生对话。还有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时,问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别人讲过的,不用再讲。)

4.老师的教学体现了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特点,就是指向运用。

5.三个阅读任务,每个任务开始都有引导,结束都有小结。不管是引导和小结都指向阅读策略。注重方法指导的推进。

6.谈到好老师和好学生的问题。张老师上课,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心中有目标,方法有变化,前后有照应,不做假把式。

三点建议:

1.修改指南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不能走过场。

2.学生阅读时,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计算器,让学生心中有数。

3.如果讲故事给题目,可以早点给,比如学生在准备时就可以出示,还有故事的引语给的似乎不太合适。

26、动荡的春秋时期评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听课稿,分享动荡的春秋时期听课感受和记录

动荡的春秋时期评课稿: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区分西周与东周、春秋与战国的时间分期。

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三大方面的表现;王室衰微的三大方面的表现、以及诸侯争霸的原因、口号、五霸、影响等基本史实。理解春秋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变化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认识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归纳知识要点,理解重点,难点。

多媒体展示,讲述历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寓乐寓教寓学。

提出典型问题,引导思考,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相结合,攻克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春秋 时期是上承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下启战国由分裂迈向统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有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剧烈的变化,整个国家出现了割据纷争的局面。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内容是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诸侯争霸。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引起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变化;分封制的瓦解。

四、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少,历史思维也欠缺,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能力强,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启发式教学法

3. 讨论归纳法

4. 阅读讲解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对回顾之前学的西周的建立与灭亡以及对西周之后东周历史分期的介绍导入新课

(二)新授新课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归纳: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从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找并划出

之后并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考试引导划出要点并做好笔记

刚才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的经济,掌握春秋时期的状况还需要了解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春秋的政治吧老师总结过渡。

2、王室衰微

阅读这三段从每一段中分别找出王室衰微的表现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信息,由因朔果,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崛起。

3、诸侯争霸

老师指导学生默读本部分。

请同学起来回答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口号和春秋五霸是什么?

老师给学生分析尊王攘夷并明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口号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0页并小组讨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三)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进行知识梳理式归纳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重大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史实是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的突出表现。

(四)作业

第六课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学功能和立足初一学生学情,夯实基础,立足课本,分析理清每个知识点。

通过引导学生,启发式教学找出归纳重点,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材料和历史学习、思维能力。

通过讨论法、提问法,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原则,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7、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听课稿,分享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听课感受和记录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评课稿: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的起源;简要了解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和掌握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早期人类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氏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发娲娘娘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一)元谋人(板书)

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颁布图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历史地图。

教师: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占点拨: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因为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教师:考古学者在我国的哪些地方发现了哪些古人类遗址?

学生回答: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本课重点了解三个典型的人类遗址代表,即: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教师讲述元谋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过程: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后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和烧骨。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及石器、炭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里你能获取元谋人的哪些信息?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域:云南省元谋县

元谋人 生产生活状史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小结: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师问: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什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答:会不会制工具,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归纳:制作工具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比如动物园里的黑猩猩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它们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利用现存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作出任何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能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而能够制作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3)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问题思考: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

化石是古生物的痕迹,对于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古地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过去是为了将来,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点

时间:距今70万20万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北京人 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用火: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组织:群居生活

思考: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学生想象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靠采集、狩猎为生,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下来。过着群居生活。

师: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险恶的环境里,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自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不断进化、进步。

2.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比较三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识图后自由发言。(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下颌不明显,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师生归纳: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问: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征,但我们已经称之为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提示:指出人和猿/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生答: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了。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

(1)问: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石器、木棒、天然火

(2)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和木棒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用石块敲打而成;把树枝砍成木棒。

特点:简单、原始、粗糙

4.火的使用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这些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

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回答(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然生火,露天煤的自然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教师:在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繁衍下去的?

学生:当时的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

教师总结: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

1.提问: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山顶洞人。这一早期人类为什么被称为山顶洞人?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把他们叫作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时间:距今3万年

地域: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的洞穴里

特征: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 工具: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用火:人工取火

组织:氏族生活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有明显的不同有了明显的下巴,前额隆起,眉骨低平,嘴部后缩。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氏族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氏族的形成与当时的婚姻状况有关,在原始人阶段,由于刚刚由猿转化而来,因此彼此之间没有伦理观念,属于群婚生活,也就是不仅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而且没有辈分观念,即任何一对异性都可以婚配。到了山顶洞人时间,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比原来前进了一大步。尽管还属于群婚的性质,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伦理观念。

5.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相比有哪些步?

(从体质特征、生产工具、用火情况、社会组织四个方面来分析)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四.完成学案(10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28、细胞的生活评课稿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听课稿,分享细胞的生活听课感受和记录

细胞的生活评课稿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细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十大主题之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二级主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本节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和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如具有叶绿体和细胞壁),以进行生命活动。并能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  

《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新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本节内容主要阐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分析资料等多种形式使细胞中的物质的教学具体化。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教学。例如,葡萄被晾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葡萄干时会感到酸甜可口,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然后再展开讲述。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细胞通过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能量的转变。可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做功的事例(如汽车行驶需要汽油燃烧提供能量),然后教师指出:细胞中物质的转变、物质的移动、细胞的成长、细胞内有序状态的维持等,都是做功。然后综合教科书的素材,还可参考背景资料,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通俗地解释细胞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了能量的转变。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2)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教师可从分析克隆羊的资料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可分组),让学生发表看法,引导学生从多莉羊的性状几乎与提供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现象,得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推论。进而依次介绍:细胞核、DNA、遗传信息。最后用比喻、举例的方法总结出:在生活的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的;而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变。  

4、通过分析教材的插图和相关资料,了解生物体中能量转换是通过

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的。  

5、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能力目标:

1、通过问题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4、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的图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主要由哪些结构构成?动物细胞呢?两种细胞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时什么?  

2 、在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什么结构?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么,细胞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物质和能量呢?这些物质和能量分别来自哪里呢?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与之相关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以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达到我要学,我想学,为以下新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创设良好的求知氛围。)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1、细胞内的物质  

活动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  

资料1:某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在细铁丝上,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发现种子先变黑,然后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白色的灰。  

资料2:小明和小刚是同班同学,他们都是生物课外小组的成员,对一些生物现象非常感兴趣。今天,他们在一起探讨构成生物细胞的物质有哪些。小明说:我们吃的肉类非常香,水果酸甜可口,馒头和面包在细细咀嚼后感觉有甜味。这说明构成细胞的物质有脂肪、糖类、水等成分。小刚说:我在有关资料上发现,生物的细胞中还含有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  

问题  

(1)、资料1中,种子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什么?  

(2)、通过资料2中两位同学的提示你认为生物细胞内含有哪些物质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内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种子能燃烧是因为种子中含有有机物,这种物质一般含有碳,能燃烧。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灰是无机盐。  

2、知道细胞中含有水分、无机盐、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  

教师进一步强调:  

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氧等。另外,细胞在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通过小明与小刚的叙述,让学生明确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使学

生具有了独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欲望)   

2、物质的构成  

活动三:  

演示1:蔗糖在水中溶解  

把一块由蔗糖压缩的方糖放进水里,不一会蔗糖在似乎在水中消失了,舀一勺水尝一下,水有了甜味。  

演示2:将一滴红墨水滴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内,红墨水慢慢扩散到清水中,最后清水变成浅红色。  

问题 :   

(1)将蔗糖放在水中,蔗糖不见了,它真的消失了吗?  

(2)将红墨水滴在清水中,清水为什么变成了浅红色?  

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实验加深我要学的欲望。并通过分析、猜测、推理,使学生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资料1,尝试总结。  

有机物的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而无机物的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  

学习目标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教师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教师引导:夏天,为了防止晚上休息的时候被蚊子咬,而在床上设置蚊帐,这样蚊子不能进去,而人们需要的空气能够进去。那么,在细胞的结构中,那个结构相当蚊帐的作用,挡住有害的物质,而细胞需要的物质能够进入呢?  

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它可以挡住细胞外的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内,并将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是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理解。)  

学习目标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活动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指导学生分析,并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  

资料1:能量的形式有多种。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热能。  

资料2:当蜡烛燃烧时,蜡烛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  

资料3: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问题:  

(1)、生物的生活中都需要能量,它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哪里?  

(2)、绿色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什么?  

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最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并在班内展示。  

(1)、生物生活的能量主要来自它们摄取的食物。而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食物来自植物。其实,这些能量归根结底来自这些生物体的细胞。细胞中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因为,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有些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物的食物,一些小动物又可以被其他动物取食,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到这种动物体内。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光的光能。  

(2)、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  

(通过知识陈述,并结合陈述的知识,提出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 、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五: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示。  

(1)、线粒体存在于哪些细胞中?  

(2)、线粒体如何对能量进行转化?  

学生对照教材,分析图示,思考上面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  

(1)、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2)、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有机物需要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的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综合利用教学资源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和知识总结能力。)  

学生质疑1:  

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线粒体、有机物分别相当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有机物相当于燃料。)  

学生质疑2:  

小刚患重感冒,在医院住院期间,每天都要注射葡萄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静脉注射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赖消化系统。病人的细胞中的线粒体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  

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以,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目标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1、遗传信息  

活动六:  

教师创设情境:当你想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时,可以收看天气预报;当你想外出旅游时,首先通过一定的媒体查看旅游的线路和旅游区各景点的介绍。  

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可以获得有关天气的信息,通过媒体可以获得旅游线路和各景点的相关信息。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信息进行指导,那么这种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学生通过教材和相关资料尝试回答:受精卵内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遗传信息。  

(设计意图:铺垫,类比,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迁移能力。)  

2、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活动七: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羊多莉的身世,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教师手书融合过程)  

问题:  

1、与多莉的身世有关的绵羊有哪些?  

2、多莉与哪只绵羊最相似?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1与多莉身世有关的绵羊油 3只,即A绵羊提供去核卵细胞,B绵羊提供乳腺细胞核,C绵羊孕育胚胎。2多莉虽然是C绵羊生出的,但是长相却一点都不像C羊,而是与B羊十分相像。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和对照,以及小组讨论和补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关系图理清知识脉络,明确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细胞核中有存储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活动八:  

教师创设情境  

我们每天需要通过媒体获得信息,例如:通过读报可以了解最新的时政要闻,通过看天气预报可以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这些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给人们。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螺旋DNA结构图片,细胞核中有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它的结构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DNA的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小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人的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人的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有的片段决定人的眼睛是黑色还是褐色,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什么结构上?(细胞核DNA上)  

2、 DNA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  

教师进一步强调: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因为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小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上)  

教师提问: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是如何理解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这句话的含义的?(学生回顾这几节课的学习,尝试进行总结)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生活提供动力。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教师进一步强调: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加深概念的生成。使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堂小结:  

活动九:  

教师: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学生分别谈收获。最后教师简单小结。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有些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只能通过一定的习题加以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以后再慢慢消化理解。

29、地形图的判读评课稿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听课稿,分享地形图的判读听课感受和记录

地形图的判读评课稿第一篇: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 .能够运用地形图上分辨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②

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

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

激趣导入

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郊外的一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你觉得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的物品有什么?(地图)

还记得我们做过的题目野外旅行一般用什么地图?(地形图)很好,人们最常用的两种地形图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图。那这两种地图怎么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阅读地形图。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预习定标

情景创设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郊外的一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因为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一幅南京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呢?

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

合作达标

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表示高度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书本P24,帮我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注意: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的都是海拔。

闯关题(一):

甲山的海拔为 米,丁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A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

第二关:绘制等高线

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

动画:P16图1.28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

学生交流感悟心得(教师可以用切土豆演示)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注意: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

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度相同。

高度不同的两条等高线 (会,不会)交叉。

如果绘的是等深线,图中由内向外高度 。

闯关题(二):(见上右图)

那么地形坡与等高线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 坡度陡缓

设疑:有一老一少要爬山(出示图片),请你为二人安排一下各自的登山路线,并说说原因。

提问:你能把你的原因用这座山的等高线图加以解释吗?(出示等高线图,学生解释,教师引导归纳)

闯关题(三):(电脑出示)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第四关:判读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

读图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P16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

(1)认识山体素描图上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

(2)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

教师精讲点拨:用电脑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相关图进行分析对比。

演示:用拳头演示

第五关: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疑: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读课本P2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教师点拨)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闯关题(五):找找图中的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互动展示

闯关题(四):

(1)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

A C

D E

F

(2)读左下图,找出图中的山顶、鞍部、山谷和山脊。

(到屏幕前指出来)

交流反馈

见课堂作业。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学会了地形图的判读,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大家更好的运用地形图,我给大家了总结了一段歌谣: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

结束语:我已经基本弄懂了等高线地形图,要出发去爬山了。

课余大家可以搜集几幅地形图来读读试试,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方法做一个等高线模型或者沙盘。有很多知识等着你们去学习呢,大家努力啊~

地形图的判读评课稿第二篇: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不同形态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3、情感目标:  

  通过运用课件展示、地形模型,小组之间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2、了解等高线概念,明确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图上识别主要地形类型  

2、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态。  

【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课件、等高线地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 几种地形类型的图片)  

导言: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引发动力。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活跃,在这里用地理学科特有的魅力设疑导思吸引着他们。  

板书:地形图的判读  

二、指导学习,探究创新:  

学生自读课本,结合第31页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学案第1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学以致用:  

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 8844.13米 ,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 珠穆朗玛峰高 8844.13米 指的是什么高度? (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  

【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本文字自学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看学法提示相近的概念,要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比较,这样记忆得才牢固。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然后延伸与实际相联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珠穆朗玛峰的两个高度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的能力。

(活动)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课件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关表格。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欣赏图片,分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既能让学生以轻松完成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知道取长补短的重要性,相信集体的力量大。 

(过渡)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读课本找出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板书):  

1、什么又是等高线呢?学生自读课本完成学案第2题,什么是等高线?  

【设计意图】  

在这里又提升到理论层次等高线就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如等深线、等温线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的理解等高线的含义,而且为今后学习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打下基础。  

师问:学生那么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2、(课件演示:等高线示意图的制作) 学生通过观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小组共同探讨学案第3题,等高线有哪些基本特征?  

该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第四个特点等高线的疏密状况与地面坡度的陡缓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利用了自制的等高线模型,并举例:爬山比赛,请你选择路线并说明理由。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在山地,各部位都有各自的名称。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上出示的各部位局部图,小组合作试着在模型准确指出山地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部位。  

                                                  4、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地不同部位如何区分?  

运用地形模型与课本中的图文相结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逐个了解山地各部位的名称及分析各部位等高线的表示形态特点,完成学案第4题。学生快速巩固记忆之后,到黑板抢答自己最熟悉的部位名称。(利用支你一招提醒学生要观察不同部位等高线的海拔变化规律及其弯曲方向与高度变化的关系来辩认属于哪个部位。)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新闻直通车潭獐峡大峡谷洪水事件让学生思考  

①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本次事故的原因 。  

②如果你是潭獐峡景区的导游,你会对游客们提出哪些警示: 。  

进而又提出开放性问题:请看等高线模型图你还能发现哪些生活常识?   

【设计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图的基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利用自制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实践探究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用教法:即运用等高线地形模型,结合课件演示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和判读方法。对于山地不同部位名称,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去观察、分析,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其观察能力。  

哪里容易形成河流?在山区下大雨时能不能往山谷部位跑?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过渡)同学们,请看课件同一地区的两种不同的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地形图上,按不同的高度或深度,着上不同的颜色,能够使得地表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清晰可见,这是什么地形图呢?它是用什么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请大家看课本第35页图 。(生答: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  

课件展示某地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出我们最常见的五种地形类型。这五类地形判读时一般借助颜色进行,比如蓝色的代表海洋,绿色的代表平原,黄色代表山地、高原、丘陵;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根据该地区的地形素描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学案第5题。分析一下各种地形类型的地表特征。师用坐标折线图让学生辨别分别表示哪种地形类型。  

【设计意图】  

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颜色来判断高度的,每一种颜色的海拔都是指一个区间。然后用地形素描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相结合,感知几种地形类型的地表起伏景观,让概念有了素材依据。小组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用坐标折线图让学生对比辨别平原与高原、丘陵与山地地形类型的区别。同时又为下一步学习地形剖面图自然过渡。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学到的两种地形图都属于从上空观察到的俯视图。如果想要像这幅坐标折线图这样更直观的了解地表沿某一方向上的地形起伏状况,我们需要借助于什么地图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5页。  

(三)地形剖面图(板书):  

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看看地形剖面图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课件展示制作过程)  

同学们,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自己试着制作一下。  

【设计意图】  

用实体模型形象直观的教具,表达难以理解的概念。  

三、知识小结:  

师: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三种基本的地形图,每种地形图都有着不同的判读方法,比如:等高线地形图我们要借助等高线上标注的海拔高度及其排列特点来判断,这类地形图这种地图一般用于小范围的军事、勘探、野外实习等。分层设色地形图则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一目了然的辨认是哪种地形。而要直观的看出某地在某一方向上的地表起伏状况,则用地形剖面图最好,可以说这三种地图一个比一个更加形象直观。  

学生依照学案熟练巩固所学知识。  

熟读本节课的知识小结: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归纳与总结能力,及时梳理本节知识结构,不断反思自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内化知识,拓展延伸  

1、时下流行的蹦极运动在( )部位进行。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D、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3、能力大挑战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王红的村子东西都是山谷,南北都是山顶;刘明的村子在河流沿岸且海拔最低;赵建的  

村子与刘明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300多米。  

假如他们的朋友来访,你能帮他引路吗?  

王红 张村,地处 部位  

刘明 李村,地处 部位  

赵建 王村,地处 部位  

五、课堂小结:  

畅谈收获与不足         

【设计意图】  

练习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机械回顾,而是设计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习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思维想象力,提高学习能力。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发言七嘴八舌话收获。  

2、老师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地形图的判读,其中的奥妙还有很多,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来为社会、为人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设计意图】  

并及时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动力。  

   

附板书提纲: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坡度疏密:坡陡线密  

坡缓线疏  

2、部位: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三、地形剖面图

【教学反思】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地形图的判读》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立体空间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本节课没有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感性思维仍起主导作用的特点,用问题导入,通过探险队探宝这一形式引入,多次富含趣味性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一些相关生动、直观的课件,动手操作模型、画等高线图直观性、形象性比较强的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效果较好。

但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课件还不能较为细致的表达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势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理解程度降低;课件没有完备的交互功能,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课件的操作演示当中去,对学生动手实践缺乏的有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把握等。今后要加强课件制作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结构,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30、地球的运动评课稿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期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北半球获得的热量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建立知识思维结构导图,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课堂检测: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旋转中心: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旋转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设计了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通过身边的例子,尽量知识的难度,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活动中,通过问题探究学生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动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思考题:

1.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和现象还有哪些?

2.假设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太阳是不是能从西边起来?

31、穿井得一人评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穿井得一人听课稿,分享穿井得一人听课感受和记录

《穿井得一人》评课稿第一篇: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

2.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3.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教学准备

文本准备:《苏东坡传》、《弟子规》。课件准备:PPT。

资料准备:借助网络、小写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解题入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吕不韦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诵读,释义

(1)分角色朗读:叙述、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

(2)朗读者说说三句的意思: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再朗读

(二)抓起因,明晓文脉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他们家为什幺挖井?溉汲、居。

(三)小结:丁家打了一口井,不必像以前那样专门有一个人去打水了,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三、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一)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

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1.学生板书:

丁氏:

真相:

闻而传之者:

宋君:

2.教师总结: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 表述不清。知错能改。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④ 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二)依文解言:哪些关键词能体现他们的责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重点词:告、闻而道、对、国、使。

(三)学生提出其他疑难,师生合作解答。

四、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1.激发引导:有人说: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世界了。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说说你听的传闻,最后证实是谣言。

学生能说出一两个即可!

3.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练就一双慧眼。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绝对正确!智者不会轻信传言,更不会传播谣言。但是,天下智者何其少!如果寄希望于智者,那是无济于事的。辟谣的重要法宝,是让事实说话!

五、巩固训练,布置作业。

(一)课堂训练

一词多义:有闻而传之者 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

古今异义:国人道之

常见易错:宋君令人问诸丁氏

(二)布置作业:以谣言为写作内容,学写一篇寓言,或写一篇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① 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

② 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③ 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

④ 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谣言止于智者

七、教学反思:

在起始年级重视习惯的培养,包括使用字典、课前经典诵读等。整节课设计力求新颖、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在整体感知环节切入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整体了解;注重寓言的教育功能,教人向善,引导正确价值观。抓住小组合作,用恰当的活动引导学生课堂互动!

遗憾很多,有两条格外值得记取:过于重视文意和与现代生活的链接,依靠文意梳理,文言词汇未得到有效落实。写的环节,没能充分完成,延伸拓展部分应当删去,留下时间开展写作训练。

穿井得一人评课稿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2.理解课文,积累溉、汲、居、及、国、道、于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课件 ppt

课时 1

一、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

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二、新知探究

1.泛读课文,理解文意。(自学十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标注课文

溉汲:浇灌。溉,洗涤。汲,从下往上打水。

居:居住

及:到

国:国都。

道:议论

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向、对。宋君:宋国国君。21cnjy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于:在

穿井: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之:国人道之(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有闻而传之者(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闻之于宋君,问之于丁氏(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④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2.翻译课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3.课文探究(质疑)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

明确: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4)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5)这个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三、课堂检测

①及其家穿井(    ) 

②不若无闻也(    ) 

③问之于丁氏(    ) 

④有闻而传之者(    )

(2)翻译: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

四、本课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五、布置作业:优化设计P88页

32、秋天的怀念评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听课稿,分享秋天的怀念听课感受和记录

秋天的怀念评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材

课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选自S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12课。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以及课后联系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身体发烧,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牵肠挂肚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使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

《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教学目标: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呢?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操作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三是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3、情感目标:一是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体悟母爱。

教学难点: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二、 教法学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阅读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话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通过抓细节之美,品言语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

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剖析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 导读

教师先简介史铁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欢树》中怀念母亲的句子:

(幻灯片 《合欢树》片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这一教学设计的思想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走进文本对史铁生的作品、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初步但印象深刻的感知。

从这一段话引伸到本文的学习,教师板书课题。

(板书:12 秋天的怀念)

(二)初读

检查学生的读书预习情况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准备。首先检查学生对文中四个生词的认读理解

(幻灯片 词语:(1) 瘫痪 整宿整宿

(2) 诀别 好好儿活),

再指名分段初读课文,最后教师进行全文的范读。在这里教师一开始就范读全文是想为后面文本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也为学生的朗读、理解做好一个方向指引。

(三)品读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品析来体会母爱的伟大。首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幻灯片 学法指导)

(1)我们要读懂一个人,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大家从这三方面认真去思考,就能读懂。请同学们默读1、3、5节哪些是写母亲行动的?哪些是写母亲的话?哪些是写母亲的神色的?边读边做好记号,圈出重点的词、句。

(2)好好体会你所画的词、句的意思。边读边想,从画的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白母爱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这里教师顺势进行学习的引导过渡到后面的学习。

(幻灯片 学习引导)

母爱就是一个行动、一句话语、一个神色。概括地讲母爱是一堆细节,一堆不起眼的细节。如果把母爱比做大海,那细节就是一滴水,一滴水汇成了大海,一堆细节聚成了母爱。

史铁生通过一个个细节描写了母爱,细节往往是不起眼。我们来好好品位细节,想想母爱究竟是什么?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谈感受,通过感知母爱是一个个细节这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重要环节的学习,教师的引导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主体地位。

然后再让学生读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交流、讨论、对话等多种学习方法好好地品悟这些细节,如文中的挡、躲、扑、抓、笑、悄悄地等字词,来感受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从而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新课标指出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是朴实的、真切的。如何让学生从真切的话语中感受到母爱,读出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伟大母爱,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精当点拨,让学生目透纸背读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这个过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心灵。

(板书:

   12 秋天的怀念

   爱 (细节)

母亲     我

怀 念

(四) 悟读

这一部分主要透过作者对最后一段中菊花的描写来领悟好好活的意义,明白生命的真谛。首先让学生明白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就是希望兄妹俩好好活。如何体会这个好好活是怎样的活?教师布置学习活动:

(幻灯片 学习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他俩去看菊花的这段话,结合平时学习、理解的方法来体会文中菊花描写所隐喻的话语,讨论究竟该怎么活才是好好活。

学生讨论、交流懂得好好活三个字既是母亲临终前的无尽嘱托,又是作者对生命存在终极意义的探询思考,更是对我们所有活于世上之人的告戒。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既有开放性又有创设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价值意义,无论学生怎么回答,只要其人生观是正确的就是可取的,并且是值得称赞的。就如新课标所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板书:

   12 秋天的怀念

爱(细节)

母亲   好 好 活! 我

 怀 念

(五) 回读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全文、全课的学习,对文本的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情感得到升华。

首先教师郑重的向学生推荐史铁生的几部作品

(幻灯片 作品)

史铁生作品 《我与地坛》《病隙随笔》《务虚笔记》

告诉学生当史铁生用笔在他那残疾的身体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时候,他终于好好活了用他的笔在书写着好好活。这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询,更是对好好活三个字的诠释。

接着让学生回顾全文、全课说出自己的理解:这秋天的怀念到底是怀念什么呢?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最后教师总结

从史铁生的身上我们受到了启发,世界上有看得见的残疾也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这辈子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灵。为此,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作为站着的活着的我们必须好好活!

四、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是本着简练、直观、大方的原则来设计的。板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其中母爱是通过细节来表现的,而怀念也更是在这些细节中一步步加深体现。第二层次好好活三个字是本文的精神主旨,无论是母爱还是怀念都是好好活的延伸这三个字也是作者要告诉世人,世人要向作者学习的一种宝贵的人生态度。同时这则板书也将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明白易懂。

板书:

12 秋天的怀念

    爱(细节)

母亲   好 好 活! 我

 怀 念

五、课后练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语文学习,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课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三项练习,力求让学生在说、读、写三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1、表达练习: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及今天你在课堂上的所学,把这篇课文讲述给你的父母听,一定要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2、写作练习:回顾母亲爱你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写一篇习作,体裁不限但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阅读练习:在课余时间,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文章

秋天的怀念评课稿第二篇:

可以从若干个亮点中提取四个字来谈谈感受:

1.抓住一个情字,连动全课

这篇课文融入了浓浓的亲情,教学这篇课文,我们也必须带着真情。赵老师这节课,从头到尾始终扣住一个情字。她的教学设计也体现了这个思路,课堂设计分为五个步骤:1.自由朗读,感知情;2.走近文本,理解情;3.品读细节,体验情;4.沐浴菊花,深思情;5.升华心灵,表达情。情情相扣,把史铁生母亲的爱子之情、史铁生的感激之情充分地挖掘出来。难得可贵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也带着真情和深情,带着学生品读文本,将学生的感情也调动起来了。所以我感觉这是一堂用浓浓深情营造的魅力课堂,文本的情、教师的情和学生的情相互交织,融入了整个课堂,在情的渲染之下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

2.落实一个导字,渐入佳境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教师怎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文本,深入探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在备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赵老师在这节课上以几个主问题贯穿全文,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而且这种导是顺势而导,步步深入,不露痕迹。赵老师的课堂中有两个细节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当学生自由朗读文本之后,老师问:从这篇文章里,你读到了什么?当第三个学生说我觉得文中的史铁生太不幸了,赵老师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出第二环节,即走进史铁生,画出能够体现作者当时身体和精神状况的语句,体会作者心情。也许学生谈读到什么可能还没有完全达到老师所预设的目标,譬如还应读出史铁生对母亲的歉疚、理解和感激,但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的回答面面俱到,而是顺着学生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努力寻找教学的切入点,抓住学生认知的生长点,同化与顺应,建构一个有生命成长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赵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科学施教,而且这个环节的转换非常自然,不留痕迹,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机智。再如后来品读母爱的时候,赵老师也处理得很巧妙,她问:六年之后作者才写下这篇文章,他写这篇文章又是怎样的生活态度?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学生回答是因为母爱。老师就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研读课文,关注细节,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情深意浓、真挚美好的母爱的。我觉得赵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而不牵,非常自然,如行云流水,这是我们很多老师需要修炼的。

3.扣住一个品字,研读文本

很多老师上《秋天的怀念》,可能会上成一堂感谢母亲的班会课,缺少语文味。语文老师怎样上出语文课的味道,关键在于欣赏语言,研读文本。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我始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认真研读文本,从文本出发,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赵老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就是通过无痕的课堂教学语言引起学生共鸣,启发学生思索,促使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比如,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母爱的环节里,学生从若干个细节、若干个动词挖掘母爱,如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里的扑和抓;赶紧准备准备里的赶紧;听说北海的花开了,母亲总是这么说里的总是。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让我吃惊,有人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作品当中也不是没有这些表情达意的字和词,可是我们很多学生,甚或我们的一些老师都没有那么敏感的能够找到,而赵老师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字词,去感受、感悟,从字里行间读出母爱。再如学生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感悟、品味、分析好后,赵老师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用丰富多彩、发自肺腑的语言给学生更多的情感铺垫和熏陶,她这样品评:是的,母亲无声的离开,是想让儿子发泄心中的怒火;母亲无言的守候,是担心她儿子对生活绝望啊;母亲无语的相望,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悲伤啊!这里,老师用三个排比句式富有情感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感情的真挚,以情唤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在老师情感的感染之下进入作者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达的情感相通。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评价语言也应当是随机而发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中,领悟作家情感的脉搏,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4.体现一个 放字,突出主体

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能不能放得开,首先取决于教者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我们有些老师一开始上课,就抛出一个很高深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愣住了,课堂很容易出现冷场。赵老师在这节课上设计的几个主问题,能让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回答。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她问:从这篇文章里,你读到什么?学生能从若干个不同角度,深的浅的、高的低的,都可以回答。再到后面品读母爱环节,赵老师就提出了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研读课文,关注细节,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情深意浓、真挚美好的母爱的?学生可以从关键词、想象画面、母亲的情感、作者的心理、句式标点、上下文结合等方面去阅读品悟。这种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在沐浴菊花,深思情环节里,老师问:面对这一丛蓬蓬勃勃的菊花,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在放松的状态里自由自在地学,畅所欲言地说,收获着母爱和生命的哲思。

赵老师的放还体现在学生的发言在老师巧妙地点拨中形成了发言群。当有一个学生发言说:第二节的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此时最悲痛不是作者本人了,而是在他背后默默伤心的母亲,母亲伤心的不是儿子的瘫痪,而是儿子对生活消极的态度,所以更加体现了母亲的难过以及对儿子的爱。老师评价:分析得有深度。有没有谁再对这个问题作补充?此时,其他学生立刻补充,一个学生说:这里还有两个悄悄地和一个偷偷地,这就写出了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她周到细心,尽可能的不去打扰儿子,想让儿子自己平静下来。第二个学生说悄悄地躲出去是无声的离开,突出了母亲的小心谨慎,怕自己的存在增添儿子的痛苦。体现了她对儿子的理解。第三个学生补充说,一个躲字写出了母亲的小心翼翼,她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难过,她不想让儿子因为看到自己而更加地感到心痛和绝望,她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在家呆着,所以她只能躲起来,悄悄关注着儿子,可以看出母亲是细心的。此类学生发言群在课堂上时时出现,使问题的讨论更加全面深入。

3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评课稿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听课稿,分享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感受和记录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评课稿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一、课题: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学生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本节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益处,让学生学会辩证性地认识细菌和真菌,并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此外,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言,乐于对各种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我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主动思考获得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多项活动中,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辩证看待细菌和真菌的两面,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食品的保存方法以及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上的作用。

八、教学难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上的应用。

九、教具

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发现法、练习法、探究教学法等;

学法:探究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思考学习法等。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内容从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讲起,首先分析日常生活中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然后又分析了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密切关系。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人类的吃有关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升认知。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发酵现象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课堂检测课堂小结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其中一些细菌、真菌会寄生在人体引起各种疾病,这是细菌和真菌有害的一面,但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好处呢?

学生活动:现在请大家阅读一段同学的作文,找出文中可能与细菌、真菌有关的地方。

周末,妈妈在厨房准备着晚餐,正在柴、米、油、盐、酱、醋手来手往之间,不小心却切到了手,于是拿了些消炎杀菌的药膏涂抹后继续炒菜,炒完菜后,妈妈又开始做起了面包,当做明天的早点。爸爸此时却愁眉苦脸,因为他的脚气又犯了。我在房间一边写作业,一边喝着酸奶,而姐姐的扁桃体正在发炎,所以只能躺在自己的房间休息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文中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方面:使人体患病(脚气和扁桃体发炎);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制作食物和治疗疾病。

因此,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了解人们是如何让细菌和真菌为我们生活来服务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思考生活中哪些方面与细菌、真菌有关。

(二)推进新课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帮助制作食物呢?不得不提的,就是细菌和真菌的发酵作用了。

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发酵现象

看完后,引导学生思考:

(1)实验中,使气球鼓起的气体是什么?

(2)如何证明该气体?

(3)酵母菌为何会产生这种气体?

(4)实验中,为何将锥形瓶放入40-42℃的环境中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能够将有机物分解。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物也会有所不同。

有氧条件

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

无氧条件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

人们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制作出了各种美味的食物。

1、酵母菌

例如,人类利用酵母菌的发酵来制作馒头和面包、蛋糕等。

学生活动:

思考;制作馒头时,馒头中的许多小孔是怎么形成的呢?

(提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

想一想:制作馒头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发酵吗?

(提示:制作馒头时,面团内部并无氧气,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发酵。)

想一想:馒头为什么没有酒味?

面团中的酒精会在蒸烤过程中挥发。

除了制作面食,酵母菌还被用来酿酒。

思考:酿酒时,酵母菌又需要什么特殊的发酵条件呢?

(提示: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发酵才会产生酒精。)

联系生活:如果同学们要在家中自己酿制葡萄酒,一定要注意密封容器。

(板书:酵母菌馒头、酿酒)

2、乳酸菌:制作酸奶和泡菜。(图)

引发学生思考:

想一想:这些食物都是酸味的原因?

(提示:因为乳酸菌在发酵时产生了乳酸。)

想一想:做泡菜时,为什么泡菜坛子要加盖且要加圈水密封坛口?(图)

(提示: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因此,我们需为乳酸菌的发酵提供无氧的环境。

3、醋酸菌:制作醋(图片)

霉菌:制酱油、豆腐乳、臭豆腐(图片)

连一连:

可以看到,由于细菌、真菌的存在,我们人类制造出了许多风味独特的食物,其实除了帮助制作食物,细菌和真菌也与食品保存的问题密切相关。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中的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实验现象寻找内在的原理。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困扰:

一到夏天,天气越来越热,食物也容易腐坏变质,我们该怎样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呢?

设疑:食品腐坏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学生根据经验会说出:食品腐败是由 细菌 和 真菌 引起的)为什么是细菌和真菌?

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一个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真菌不仅会分解枯枝败叶,当然也能够分解食物了。

小任务: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

1、直接杀死细菌、真菌

①巴氏消毒法(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发明的,本质为高温灭菌)(图片:牛奶、啤酒)鲜牛奶、干啤。

②防腐剂法绝大多数加工食品(图片:各种加工食品)

这些加工食品的背面食物成分表中的苯丙酸钾、山梨酸钠等就是防腐剂,可用来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想一想:对于不适用巴氏消毒法和防腐剂法灭菌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果、粮食,我们又该如何保存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提示:细菌、真菌也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

2、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①脱水法(图片:木耳、香菇,脱水蔬菜、水果)木耳,香菇等

学生回答:使细菌、真菌缺乏水分无法生存。

②渗透保存法(图片)

原理:用高糖除去鲜果中的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果脯、蜜饯

学生回答:使细菌、真菌缺乏水分无法生存。

③腌制法(图)咸鱼、腊肉

晒制和烟熏法(图)熏肉

原理:用高盐、日晒、烟熏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学生回答:使细菌、真菌缺乏水分无法生存。

④真空包装法(图:粮食、肉类)肉类、粮食等

学生回答:使大多数细菌、真菌缺乏氧气无法生存。

⑤冷藏法、冷冻法(图:冰箱),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防腐方法

3、直接杀死细菌、真菌同时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罐藏法(图)罐头类食品

学生回答:高温灭菌并密封保存,使细菌、真菌缺乏氧气。

总结:食品保存的原理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食品腐坏的原因引导学生回忆起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再引导学生去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去杀死细菌、真菌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去注意生活中对知识的应用各种食品保存的方法。

小结:人类通过研究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制作出了各种风味独特的食物,还找到了各种保存食物的方法,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人类还研制出了各种药物来治疗疾病,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青霉素了。

学生阅读: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弗莱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教师提问:青霉素有什么作用,它是由谁产生的?(学生回答)

青霉素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种物质。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1、不仅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致病细菌,红霉素(链霉菌产生)等药物也能对致病细菌起作用,因此,我们将有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称作抗生素。

想一想:现在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可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损害人体器官;

打破体内菌群的平衡等。

2、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

科学家将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以治疗糖尿病。(图:胰岛素生产车间、胰岛素注射液)

除了研制药品,人类还利用了细菌的分解作用开发出了清洁能源。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青霉素的发现史,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并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通过设疑使学生思考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并注意在就医时不应主动要求去服用抗生素。虽然某些细菌或真菌会导致疾病,但人们却可以利用其特点去研制药物反过来服务人类,使学生学会客观、辩证的去看待问题,明白凡是事物均有两面性。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1、例如,甲烷菌能将农作物秸秆、人粪尿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并产生清洁能源甲烷。(图:沼气池)沼气可以用于家庭照明和供暖,且燃烧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2、一些细菌能够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图:污水处理厂)

设计意图:进一步说明细菌、真菌和人类的关系中有益的一面,使学生注意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我们该如何看待细菌、真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不好的一面:细菌、真菌会使食品腐坏、还有些细菌、真菌能使人或动植物患病,是对人类有害的。

好的一面:人们利用细菌、真菌制作食品,保存食物,防治疾病,治理环境,因此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因此,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弊但也有利!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内容,客观辩证的去看待细菌、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十二、作业布置

(一)课堂检测作业

1.利用酵母菌酿酒和制作面包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共同产物是 。

2.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

3.牛奶的保鲜一般选用的方法是 。

4.从青霉菌培养液里提取的一种医药上常用的抗生素是 。

5.在无氧条件下,一些细菌将水稻秆、粪便、污水等其中的有机物通过发酵分解产生一种可用于家庭照明和供暖等用的气体,该气体是 。

设计意图: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更正确地评价自己

(二)实践作业

现在酿酒可以用酒曲,做馒头和面包可以用干酵母,这两种材料市场上都能买到,请同学们尝试亲自动手制作米酒和馒头。

(三)课后作业

完成《生物课堂练习册》本节内容

十三、板书设计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与食品制作发酵

二、与食品保存防腐的方法、原理

三、与疾病防治抗生素;转基因技术

四、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沼气池;污水净化

34、农业评课稿

运量 运费 运速

较大 较低 较快

较小 较高 较快

最大 最低 最慢

最小 最高 最快

农业部门 分析差异原因

种植业、林业、渔业 气候(热)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畜牧业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旱田 一年一熟

小麦、花生

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水田 一年两熟

水稻、油菜

甘蔗、棉花

(3)分析原因:气候(气温、降水)、地形

第二课时

板书: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4.活动四: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南方结出又大又甜的橘子,生长在北方却结出又苦又涩的枳子呢?(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畅所欲言。)

教师活动:水土异也也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南北方气候、地形、土壤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我们能照搬其它地区的生产模式吗?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南北方地区是如何根据气候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

播放视频:南、北方农业发展差异

展示四幅景观图片:A 皖南山区的茶园、B呼伦贝尔的牧场、C渤海的水产养殖场、D东北平原农场,回答每幅图片的农业生产部门各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问题:

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地___,适宜发展____业。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我们还要知道,发展农业生产还要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

板书: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1.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我国科技兴农的典型案例,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指导学生完成P99页的活动题。

课后作业:完成书本上的活动题。

35、疆域评课稿

八年级地理上册疆域听课稿,分享疆域听课感受和记录

疆域评课稿: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运用地图查阅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和读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难点

能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以图释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3. 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大中国》,多媒体展示天安门、长白山天池、乐山大佛、桂林山水等的图片。

(引导)伴随着一首慷慨激昂的祖国赞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优美的景观。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都热爱这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中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学习第一节《疆域》。

二、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带着目标学习,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 、我找我家中国的地理位置

(过渡)同学们,初一我们学过可以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呢?读图结合课本第三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东、西)。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_______跨纬度广,北回归线穿过我国____部,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东临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夸我家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知道(过渡)那我国的位置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四页图文,完成合作探究题。

1.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第1组解决

2.比较我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第2组解决

3.议一议,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填表)

中国位置的优越性

(提升)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分析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回忆前面的知识,讨论得出:从所在半球、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小结。

(过渡)学习完中国的地理位置,我们下列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赞我家辽阔的国土

每天,当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的时候,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

每年农历立春前后,我国北方的松嫩平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节,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

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那么的差异。

展示我国疆域和领土四至点.

分成两个小组:

小组1填写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和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计算相隔纬度(大约49)

小组2填写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和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计算相隔经度(大约62)

(过渡)我国辽阔的疆域周围有许多陆地邻国和海洋,下面就一起认识我国的邻国和海洋

我赞我家填我国土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接壤。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隔海相望。

2.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______海,以及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______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岛,其东面直接濒临______洋;我国第二大岛是______岛。

我赞我家欢乐旅行

开展祖国边境游的活动进行比赛。小组1沿着陆地边界走,小组2沿海海岸线走,都从中国和朝鲜的交界处开始,分别汇报沿途的见闻。

小组1:沿途能够见到的国家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4个国家。

小组2:沿途经过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洋,看到了隔海相望的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还看到了我国最大的台湾岛和第二大岛屿海南岛

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材料分析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我国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军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领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允许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

1.从材料中议一议美机的行为。

2.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怎么做?

以我的收获为题,组织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忆和总结。教师适当补充。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总结,然后采用个人发言的形式进行我的收获活动让学生总结内容,能使学生养成回忆整理知识的习惯

课堂小结

本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不是很大,其关键是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学习。还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重点,要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观念。

36、分式的运算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运算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分式的运算》教学

本节共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式的乘除、加减、整数指数幂,可分为三个课时完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建议采用以类比法为主,并与发现法、归纳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具体建议如下:

1.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通过类比总结归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多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展示自我.在学习中,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分式的运算;掌握整数指数幂.体会分式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教法

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由小学所学过的分数的相关运算逐渐推导出分式的运算,由幂的相关知识逐渐推导出整数指数幂,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体会分式运算,宜用类比法,并用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互相补充;让学生主动探索出相关的运算法则,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来源,了解数学的归纳思想.

3.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1分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分式的约分紧密相连.

2.分式的加减:主要用到最简公分母、分式的约分,最后结果要化到最简.

3. 整数指数幂:以前所学的幂的相关知识.

4.分式的运算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分式的乘除、加减、整数指数幂,注意法则的准确性,关键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另外在文字叙述时注意语言的严谨规范.

37、整式的乘法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掌握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 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整式的乘法运算。

3. 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乘法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5. 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法、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教学过程:

1. 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m、n均为正整数)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m、n均为正整数)

(3)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的乘方之积。即: (m为正整数)

注:①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首先要看是否同底,底不同,就不能用。只有底数相同,才能指数相加。

如: 中底数a相同,指数2和3才能相加。

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要注意指数是相加,而不是相乘,不能与幂的乘方法则中的指数相乘混淆。

③同底数幂乘法法则中,底数不一定只是一个数或一个字母,可以是一个式子,如:单项式、多项式等。

如: ,其中 是一个多项式。

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中,幂的个数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数。

如:

⑤要善于逆用积的乘方法则,有时可得不错结果,可使计算简便。

如:

⑥在计算中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如: 与 的符号有区别。

⑦在进行幂的乘方时,要分清底数、指数,然后用法则。

2. 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单项相乘,只要将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注:在进行单项式乘法时,可分别按系数各单项式中都含有的字母进行计算,有乘方的要先算乘方。

如: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只要将单项式分别乘以多项式的各项,再将所得积相加,用式子表示如下:

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关键是转化,即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计算时要注意符号。

如: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式子表示如下:

注:a. 进行多项式乘法的关键是两次转化:第一次是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看作一项,运用分配律将多项式乘法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第二次是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法。

b. 多项式乘法计算时注意不能漏项。

c. 多项式乘法计算时要注意符号,是同类项的一定要合并,最后对结果按某个指定的字母进行升(降)幂排列。

3.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即两数和与它们的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注:a. 运用平方差公式的关键是正确识别两数(或式),即看是哪两个数(或式)的和与差的积。

如: 可以写成

b. 在平方差公式 中,字母a、b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负数)、字母、单项式,也可以表示一个多项式,只要式子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或变形后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如:

(2)完全平方公式: ,即两数的和(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

注:a.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符号与项数,不要漏掉中间的乘积项。

b. 三项式的平方,也可以写成两项和与第三项和的完全平方。

如:

c. 在综合运用公式时,要分清不同的公式的结构特征和不同的计算结果。

4.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就是因式分解。

(2)公因式: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公共因式。

注:找公因式方法:a. 系数部分要提出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

b. 字母部分要找出相同字母。

c. 指数部分要找出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如: 中公因式为 。

(3)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如:

注:a. 当多项式的首项系数为负数,提公因式时要将负号提出,使括号内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且要注意括号内其他各项的变号。如: 。

b. 当公因式是多项式时,引入整体概念,只要把这个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字母,按照提字母公因式一样提出即可。如: 。

c. 有时需要对多项式的项进行适当的变形之后才能提公因式,这时要注意各项的符号变化。

如:

(4)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注:a. 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时,关键是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

b. 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难点:一般情况下是先考虑是否可提公因式,然后,再运用公式法,要求分解时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分解之后,有时要合并同类项,即一提,二套,三化简。如: 。

另外补充两种因式分解方法:

(1)十字相乘法:

(2)分组分解法:四项式:二二分组或三一分组,分组后能提公因式继续分解,或分组后用公式,最终达到将四项式最后写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

如:

38、中国石拱桥评课稿

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比如、据说)

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数词基数、百分数、比例、概数等)(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套路: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 特点 。

(3)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也、相对于、较)

套路: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和进行对比,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4)打比方: 用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所说明的复杂抽象的事物。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像、如、仿佛)

套路: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四、延伸: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欣赏一些古桥。(展示图片)

五、教师总结:我们在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时,更要佩服现代这些桥梁设计师买的才华。当然,桥梁的发展不会中断,热爱桥梁的同学们,说不定将来就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大桥出自于你的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啊?

六、布置作业

选择一座自己熟悉的桥(或其它建筑物也可),仿照课文的写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评课稿第二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感说明文文体特征,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学生筛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了解几种常见说明方法和作用。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塔导入文体

出示学生习作:

游东塔

五一节,我们一家吃过早饭,就乘着爸爸的车,来到了东塔公园。

站在山脚向上望,高高在上的东塔显得很小,像一个小小的玩具塔。走上一级级台阶,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凉亭。这是一个六角凉亭,六根柱子上都刻着对联。站在亭里,我有朗读的冲动,就拿出随身带着的《老子》朗诵起来。

这时,爸爸突然来了兴致,对我说:你当导游,来给游客讲解东塔的情况,我用手机给你拍一段录像。我稍做准备就开始讲了: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高高的宝塔就是乐清有名的东塔,它共有七层我边说爸爸边录,录制完毕,姐姐、妈妈都挤在一起看录象,看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以为爸爸没做好准备,就一直在问开始了没有 ?开始了没有?

倚在东塔旁俯视乐成,右边老城区的一座座房子就像一个个蜂窝,白白的,密密麻麻的,连路也看不清;而左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彩色气球随风飘荡,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

迎面吹来的微风很快就把我们送到了山脚。直到中午十二点,我们才恋恋不舍得离开了东塔。

师:阅读完本文,大家对东塔了解深吗?

师:其实啊,我真想在省略号那里添加这样的文字:

出示:

东塔,位于乐成镇东皋山。宋熙宁间,因九牛山石塔被雷击毁,邑令葛逢迁建于此。此塔为单壁空间楼阁式砖塔,六面七级,通高十九米 ,虽经历代多次维修,其主体部分仍保持宋代建筑风格,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皋山挺拔高峻,东塔耸立山巅,为登高眺望之佳处,已成为乐清市一大标志。 [ 东塔云烟 ] 自古为乐成八景之一,元代文学家李孝光著有《东塔云烟》一诗: [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消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 ] 现之东塔于 1992 年重新修缮,周围辟有东塔公园。

师: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东塔的那些知识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介绍事物有关知识的文章,这类文章叫说明文。

出示: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2、导语: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看我们从中获得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知识!

二.整体感知,初括特征

快读文章,用 的中国石拱桥概括其特征。

要求:找出文章中相关的短语作答

师:中国石拱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和历史悠久等特点,作者是怎么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具有这样的特点呢?引出典型赵州桥和卢沟桥

三.精读赵州桥和卢沟桥,研读如何抓特征

1、细读赵州桥和卢沟桥,找相应语句

代表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赵州桥

最古、距今1300年年

形状像弓,拱上加拱结构匀称、古朴美观

保持雄姿

卢沟桥

 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河堤冲毁桥无恙

第一步:齐读赵州桥部分,找体现桥特征的相关语句

第二步:自读卢沟桥部分,找体现桥热症的相关语句

师:通过找句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事物,但老师更想明白是这些语句为什么能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鲜明的呢?

2、研读课文,探究说明方法的作用

出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师:这两句,运用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两座桥的规模。其实这就是说明文为了更好的说明事物的特征而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起的效果。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下定义、引用、摹状貌等。

跳读课文,请学生找出运用相关说明方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方法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7)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师:对于说明文,为了更好的抓住事物的特征,除了正确运用说明方法以外,其实还有很多的注意点,这些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说明文学习中加以发现,探究和理会。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根据提供的图片和信息,抓住大桥的特征,采用相关的说明方法,介绍温州大桥。

例文:

世纪长虹温州大桥

温州大桥是国务院批准兴建的黑龙江省同江至海南省三亚的沿海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宁(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上跨越瓯江的重要控制工程。整个项目由北航道桥、七都岛高架桥、南航道桥、龙湾互通立交桥和接线组成,全长17.1公里,总投资达12亿多。其中桥长6977米,是一座兼具长、大、高、深、新的现代化桥梁,它是当时我国最长的公路桥,也是温州市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它气如长虹横贯温州市的乐清、永嘉、龙湾、瓯海4个县(市、区),宛如美丽的彩虹跨越瓯江两岸。它那雄伟的气魄、复杂的结构、浩大的工程,创下了奇迹。

2、

出示: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中国桥梁专家 茅以升

师:从历史悠久的赵州桥到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从古到今,桥梁事业蓬勃发展,一代代建设者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谱写了美丽的篇章,希望我们同学发奋学习,发扬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用我们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中国的60岁生日!

39、昆明的雨评课稿

导入

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比如有潇潇暮雨、寒雨连江的悲情与愁苦,也有润物无声、空山新雨的喜悦和希望。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汪曾祺先生一起走进《昆明的雨》,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二、作者简介及生活背景

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受戒》《大淖纪事》等。曾经在昆明求学、工作生活了7年 ,对昆明怀有深刻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段号(楷体字引文部分,不单独成段),不明白,不认识字词的画出来,一起解决。(2)思考作者对昆明的雨有怎样的感情?

2、正字音:重点词语 菌(jn)子 择(zhi )净

3、回顾问题,作者对昆明的雨有怎样的感情?找出原文中的句子。

明确:我想念昆明的雨。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同桌或者小组合作,思考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

明确:出现了二次,在文章的开始和结尾。内容上:突出强调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至深。结构上:做到了前后呼应。

2、既然是前后呼应,按理说文章应该是完整的了,为什么作者还要在第一段写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都是有关雨季的事物,仙人掌,菌子,花,突出昆明的雨之多;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具体描述;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昆明的雨与别的地方的雨到底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的念念不忘?请同学们读一读35段,用一句话来表达?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4、昆明的雨为什么明亮的,为什么是丰满的?怎样才能读出它们的特点?

明确: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草木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朗读指导:能表现事物特点或者情感的词语要重读。

5、文中都具体写了哪些有关昆明的雨的事物,让作者有如此的感受?选一个或者几个你印象深刻的分析一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选择其一或者二分析:并指导朗读。

A仙人掌:有什么特点,倒挂也能开花说明了什么?

明确:肥大,倒挂也能开花;昆明雨水之多。

B菌子;有哪些种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味道怎样,表达作者什么感情,能读出菌子的美味吗?

明确: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除了鸡油菌之外都非常美味。表达了对昆明的雨的喜欢和怀念之情。

C杨梅:有什么特点,写味道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个头大,颜色黑红。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火炭梅的味道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D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是怎样的女孩,用两个字概括,从哪里看出来?读一读。

明确: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E缅桂花和木香花: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明确:共同的特点:茂盛。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喜爱和赞美。

6、文中除了通过回忆具体的人和物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外,雨有时还会引起作者的什么思绪?

明确:淡淡的乡愁

7、请同学们概括文章的最10段描写怎样的场景?

明确:我和德熙在小酒店喝酒的场景。

8、这里的乡愁具体指什么?与昆明的生活场景有什么关系?

补充背景资料:作者曾经在昆明求学、工作生活了7年 ,对昆明怀有深刻的感情,将昆明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明确:淡淡的乡愁是作者对昆明的怀念,是对昆明当年宁静、恬然的生活的怀念。并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五、主题升华

回味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句话,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我们该怀着怎样的感情去读这句话?

明确: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想念、赞美;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热爱;

指导朗读:明亮 ,丰满用轻松愉悦的语调,动情要重读,拖长音。

六、艺术特色和语言艺术

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后,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和语言来描绘饱含如此深情的昆明的雨的?

明确:以小见大;语言简单、平淡、自然、朴实。

七、小结: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滋味,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淡自然的生活中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八、作业

模仿汪曾祺先生的笔法来描绘一下我们章丘的雨。

九、板书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明亮

怀念 丰满 生活

动情

小 大

昆明的雨评课稿第二篇:

《昆明的雨》

了解汪曾祺,源于大学时候赵老师现代文学史课上不厌其烦反复念叨的四个字--寻根文学,知道汪曾祺先生却是极为久远的事情,九零后应该都学过一篇名为《端午的鸭蛋》的文章,那个时候的课堂,读到汪老先生的这样一篇文章,我想,除了我之外,其余人也一定在心里构思了无数遍自己手捧高邮鸭蛋,一嘴一个,吃完不舍得舔着流油的鸭蛋壳的场景,也许正是因为这篇文章,高邮鸭蛋至今为咸鸭蛋的翘楚,地位无人能撼动。

正因了汪老先生描写高邮端午吃鸭蛋的经典场面,对《昆明的雨》同样抱有极大地期待,这篇文章,极大的吸引了作为吃货的我。里面所描写的各种野生菌子,犹如乒乓球大小的杨梅,更是刺激了我的味蕾。当然,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里面对于吃的描写,更多的,是随作者,闻着缅桂花的清香,雨中漫步昆明街头,看倒挂着的一人高的火红的仙人掌开满千家万户的惬意。

《昆明的雨》是一篇非常随意的写景记物类回忆性散文,读完文章,心灵仿佛被那细细绵绵的雨滴浸润的舒适熨帖,在昆明的雨季,感受到无限的诗情画意。作者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样的昆明情结,让作者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对于昆明的描绘,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的那篇土地,不是故乡,却胜过故乡,把他全部的真情与爱都倾注在那里。汪老出身在书香世家,从小接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写诗作赋的才华极高,在文中,他的诗文才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如诗一样的文句信手拈来,镶嵌在普通的文字里,熠熠生辉,如在第三段描写春城雨季的特点时,用了城春草木深, 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的诗句,描绘了昆明雨季雨水茂盛植被繁茂的情景,而文末作诗一首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更具古典情怀,是作者怀念四十年前在雨中喝酒而作,用诗句寄托情思,这份闲情雅致,只能是有深厚古典情韵的汪老先生才能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文中对昆明雨季的木香花、缅桂花等的描述,也能感受到汪老先生的人文情怀,这里不做一一陈述。

许老师上《昆明的雨》,让我感受到如缅桂花一般的清香,是的,我想用清香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堂课,不仅仅是许老师不紧不慢的语言表达,还是对课文的解析,都透着一股清香味。她的设计第一部分为风行水止,自然成纹,朗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昆明雨的情感;浏览全文,勾画文中描绘昆明特色的物、事、景,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概括总结各类物、事、景的特点,简洁明了的让学生把握情感的同时分解课文,掌握内容。第二部分的设计是一个情感的升华-----嘤嘤成韵,情深似海,赏析雨中的花儿、果儿等昆明雨中的小景物,提出问题: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通过阅读,能快速得知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自然而然引出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慢慢走,细欣赏,全班齐读老师之前准备好的文字,情延课外,结束这一堂有着清香味的课堂。

在评课环节,谢老师的评讲让我眼前一亮。他评价:1、课文分解细碎,不应用手术刀去肢解这一篇文采优美浅显易懂的散文。2、教学前应注重文前文末的阅读提示,可以用美文美读来赏析课文。听到美字的时候,我立马又回忆起《昆明的雨》中的美丽来:细密绵长的雨,比人还高挂满红花的仙人掌,色黑红个大味美的杨梅,新鲜味美的各色菌子......也许,根据课后阅读提示,着眼文本,着眼于文中所描绘的美,用美的角度赏析美好事物,效果会更好。

如果是我来上这篇课文,我会如何上呢,尤其是在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班级。听完许老师的课,结合组上老师的评课,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教学设想。下一篇文章中做具体阐述。

40、美丽的颜色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颜色听课稿,分享美丽的颜色听课感受和记录

美丽的颜色评课稿第一篇: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2、预习要点

(1)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层次。

3、达标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燥热 窒息 沥青 吹嘘 筋疲力竭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问题展示

(1)了解居里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结构层次划分

(3)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请品析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居里夫人的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堂总结。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美国政府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巨额财产毫不动心,体现了她不羡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4、拓展交流

学习了本文后,对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理想。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 zo zh l xū jīn

问题展示:

(1)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贫寒,189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妻。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新元素外,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人通过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的答辩,奠定了在放射形研究方面的基础。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血症而去世。

(2)第一部分(第一段1):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领起全文。第二部分(2-14):具体描写玛丽居里在小木屋里提炼镭那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第三部分(15-25):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以事业的成功为乐。

(3)【答案】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4)【答案】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

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

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

时也设置了悬念。

(5)【答案】运用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6)【答案】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7)【答案】

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8)【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9)【答案】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答案】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11)【答案】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居里夫人这段话揭示了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的一个原因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表达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宁静、专注生活的热爱,以及她执着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12)【答案】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进而衬托出了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13)【答案】文章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夫人的记录,使叙述更真实更深刻,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有时候我整天

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这些充分展示了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对科学热爱、痴迷,对工作充满热情、献身科学的精神。

拓展交流 (略)

美丽的颜色评课稿第二篇: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屏显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的照片。)

师:知道这是谁吗?

生(齐):居里夫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中。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师:课文都读过了吧?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生标注。)

生:一共出现了三次。

师:我们先一起把这部分朗读一下。

(屏显相关语段。生齐读。)

师: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

(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

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

师:那么皮埃尔,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回应爱人的呢?

生: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

师:为什么感觉很温暖呢?

生(害羞):感觉好像是在和我谈论谈论即将出生的孩子长得怎么样。这里的它加了个引号,就是说它是有生命的。

师:你关注到了标点。很好!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谁来读读第二次?老师来读前面的句子。

(师读第 20 节,营造说话时神秘、宁静的氛围。生读第 21 节。)

师:你读到了什么?

(师指导生揣摩居里夫妇当时的心情。)

师:居里夫妇当时的心情大致就是这样。现在我

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朗读一下。

(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重读了不仅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是哪三个阶段?

生: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以及情不自禁的惊喜。

师:是的,居里夫妇的宝宝终于降生了,还有美丽的色彩。它是谁?

生(齐):镭。

(师再次屏显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的照片。)

师:原来,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

(师板书镭。)

三、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一)学会概括叙事性文章的内容

师: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

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前半部分又在写些什么?同学们概括一下。

生:写的是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和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生: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过程。

师:概括记叙性文章的内容必须把握主要事件。谁还能概括得更好一点?

生: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过程。

师:不错,加上了艰苦,突出了事件的中心。

但是,仅仅是艰苦的过程吗?

(生不能回答。)

师:同学们把第 1 段朗读一下,会有新的发现。

(生齐读第 1 段。)

生:应该是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而又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这是一个艰苦,但却又充满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二)品读词句,体会艰苦

师: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我感觉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非常?

生:差不多才能,说明非常寒冷。

师:能从一些修饰词语的角度去品读,很好!还有吗?

生:完全一点儿立刻就这些词语也能说明天气寒冷。

生:寒带也能说明天气冷到了极点。

师:这些都是从修饰词语的角度来品读的,还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读一读呢?

生:即使也说明炉子再热也没用,冷到了极点。

师:很好!还能从关联词的角度去品读。

生: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一般工厂人都是很多的,但是这里玛丽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说明人手缺乏。

师:工作负荷大。大家还有没有发现,这一段落只有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单句成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强调,看起来醒目,印象深刻。

师:嗯,工作环境差、工作负荷大,还有吗?

生: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用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说明沥青铀矿残渣中镭的含量特别低,从侧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师:好的,镭的神秘使得它难以被发现,这位同学既从词语的角度,又从修辞的角度进行了品析。

生: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从而且、三个没有中可以看出他们条件简陋,工作艰难。

师:关注了关联词而且和三个没有,还关注了句式,强调一无所有,但他们却创造出了奇迹,文中用了一个词,叫什么?

生(齐):由无中创出有来。

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从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和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可以看出工作条件艰苦。

师: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这个细节能不能说明条件艰苦?

生:能,说明风大,因为是在院子里。前面说到如果不在院子里,在棚屋里的话,也要打开窗子,否则就会被烟窒息。

生: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提炼镭越来越困难,但是他们对镭的探究却坚持不懈。

师:能不能改成过了一年或两年?

生:不能,我觉得改了后就看不出时间的漫长和工作的艰难了。

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探索镭的艰苦,工作条件差,工作负荷大,镭的神秘难以发现,这些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苦字。

(师板书苦。)

(三)品读词句,体会快乐

师:但这样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

生(齐):最美好而且最快乐。

(师板书乐。)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好与快乐?

生: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像是在梦里一样说明他们的日子很愉悦。

师:我们为什么愉悦呢?关键是哪个词?

生:专心,没有干扰,能够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美好而快乐的。

师:嗯。还有其他词让你觉得他们快乐吗?

(生不能回答。)

师:看一下大屏幕。

(屏显课文第 1 段。)

师:哪一个人称代词特别多?

生:我们!

师:我们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们很相爱,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做事是美好而快乐的事情。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再苦也是快乐的。

师:为什么说居里夫妇的快乐是微妙的呢?

生:因为他们的快乐来之不易。

生:因为他们的快乐是两个人的快乐。

生:因为他们的快乐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

师:是的,这种快乐只属于居里夫妇。因为

生:居里夫妇有相亲相爱的美德。

生:居里夫妇有乐观奉献的精神。

生:居里夫妇有坚韧顽强的探索精神。

师:一句话,因为居里夫妇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艰难,在艰难中表现出高贵的人格,所以才能体会到别人无法体会的快乐。所以美丽的颜色还指

生:居里夫妇美好的人格。

师:这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师板书人格。)

四、比较体会,读懂美丽这一篇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部分里,写传记的人好像有点偷懒,文章中大段地抄袭了居里夫人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段落可否删去?

生:不能,这些是真实的写照。

师:为什么是真实的写照?

生: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母亲自己的话,更真实。

生:母亲的话也证明作者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师:哦,相互印证,能否举个例子?

生:比如,第 13 节中作者写道: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而下面第 14 节中居里夫人自己也说被吸引住了,也写了对科学的热情和互相扶持。

师:好的,我们把这两节连起来读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生齐读。)

师:我们再把第 13 节这个部分改成作者的叙述来读读看。

(生读,将他们改成我们)。

师:面对玛丽的诉说,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在读的时候,就在想作者怎么什么都知道,感觉还是让玛丽自己说更真实可信。

师:是啊,让居里夫人的女儿来说毕竟隔了一层。

(师板书真实性。)

师:老师把后半部分改了。

(屏显。)

玛丽后来写道:那天晚上,我们又去实验室了,打开门,看到了镭在发光,我们终于找到了。

(生朗读比较。)

生:不行,这样我们就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对话细节了。

生:原文的描写更具体生动。

师:也就是说,这些具体的细节能让我们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幸福与快乐。是吗?

(师板书生动性。)

生:是的。

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生:传记。

(师板书传记。)

师:传记不像小说都是虚构的,那为什么还吸引人呢?

生(齐):因为真实又生动。

师:同学们,这就是传记的美丽和魅力!

五、再次朗读,升华美丽人格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的颜色,体会其中的幸福快乐。

(生齐读。)

师: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下课!

41、水的组成评课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1

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影片。①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②水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它是由哪一些元素组成的?本节要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研究 质疑 回答问题

4

【讲解】1大气压下,纯水的凝固点(冰点)为__,沸点为__ , ___时水的密度最大(1克/立方厘米),因此冰比水轻。水结冰后会出现体积膨胀现象。研究水的组成,首先要进行化学实验。 【提问】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3

介绍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及电路连接。

倾听

展示通电后水变化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5

【演示】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引导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及产生气体的体积,气体少的一管产生约10毫升气体的停止实验。 【展示】介绍霍夫曼电解器及电解液  

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与正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负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提问】 回答问题

【演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少的气体。使体积较多气体通过干燥管,在玻璃尖嘴处点燃。

观察气体的检验操作和现象、思考。

5

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问】     【练习】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分析讨论回答

4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纵使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验证了上一章学过的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讲解】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请同学阅读课本及图示讨论回答

阅读课文、两两讨论,看图示并分析回答,相互补充。

5

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氢气、氧气是同种元素组成,显然它们属于不同类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 质疑 阅读书本P47,得出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的定义 5

1、能够由电解水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是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③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④水的化学式为H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①   2、水是( )                      

5

1.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2、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分析:物质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小结】

讨论、归纳

3

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 B ;

(2)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3)C试管中为 气,D试管中产生的是 气;两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 ,分子个数比为 。

七、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燃烧

通电    

水(H2O)- 氧气(O2)  + 氢气(H2)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O2、H2、N2

2.化合物:H2O、CO2、Fe3O4、Al2O3、P2O5

42、水的净化评课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净化听课稿,分享水的净化听课感受和记录

水的净化评课稿:

水的净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纯净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2)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

净化,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及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探究、讨论归纳等活动,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浑浊水进行净化的实验探究,认识净化水的各种方法。

3、情感价值观

(1)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受水的净化不容易,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了操作的原理和实验。

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讲授】引入新课

展示展示鲁滨逊在荒岛提取饮用水的图片,同事展示一瓶河水和一瓶纯净水,让学生比较并说出他们的区别。

学生:河水比较浑浊,纯净水较澄清透明。

教师:纯净水虽然较澄清、透明,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我们能不能将比较浑浊的河水变成澄清的水呢?

学生:能

教师:我们如何将比较浑浊的水变成比较澄清的水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水的净化问题。

活动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74页,完成导学案上的1、2、3题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阅,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活动2、活动与探究

学生动手完成实验4-1:向小烧杯中倒入半杯浑浊的泥水,再加入3药匙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

教师:同学们,从这个实验当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烧杯底部有些固体颗粒,上层水更清了,下层水较浑浊。

教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将杯底的固体颗粒除去呢?

学生回答:静止一段时间,再过滤。

(引导过度到过滤操作)

活动3、合作探究

1、教师:演示过滤实验,学生观察。边演示便给学生讲解。

2、学生:分小组做过滤实验完成P7 4-2,每个小组实验完毕后总结出过滤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部分。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活动4、小组讨论

(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3)在生活 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

活动5、课堂检测

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除去水的异味主要是在(  )

A.沉淀池 B.过滤池

C.吸附池 D.清水池

2、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食盐和水

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配水

4、指出图中的错误:

(1) 。

(2) 。

5.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 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_,使杂质_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________。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层滤纸处。

③若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活动6、课堂小结

1、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些什么?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等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2、过滤:

原理: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

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部分。

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

②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收集滤液的烧杯不洁净。

活动7、布置作业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78页练习与应用的2、4题.

【选做题】

教材第78页练习与应用的3题.

二、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导读练习题

三、实践活动

用生活中的用品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

水的净化教案

43、我的叔叔于勒评课稿

对于于勒的称呼 对于勒的态度

坏蛋、流氓、无赖 赶于勒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盼于勒、赞于勒

小子、家伙、老流氓、贼、

躲于勒

具体要求 随堂测试 设计意图

①每组找出集中描写我和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的关键词语。

通过朗读对人物描写的段落,体会人物的性格,用下列句式表示。

1.进一步帮助学生清楚文本脉络。

具体要求 随堂测试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对人物描写的段落,体会人物的性格,用下列句式表示。

1.在学生清楚文本脉络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现场提问:

1.问题无答案,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补充不足。

引导学生以人类亲情观念、现代人的利益眼光等来打量文中于勒的亲人们的做法 用多种观念分别得出结论,引导学神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亲情观。 老师可以从旁引导,比如:出示一份对联富在千里有远亲,穷在咫尺不相认。横联:金钱至上。讨论这是否正确。

(四)、课后布置

文章题为《我的叔叔于勒》,可这个人物于勒却是条暗线。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小说直接对他的着墨不多。让学生续写他的小传,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弥补文本这一空白。

作业具体要求:假如穷困潦倒的于勒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重亲发达了,并且找到了菲利普的儿子若瑟夫,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展开想象,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文章片段。

八.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法国 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评课稿第二篇:

《我的叔叔于勒》评课稿

本课的亮点:

1. 师生互动很成功,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探求氛围之中,阅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提问、回答问题、纠正错误等处理得很棒。

2. 多媒体的运用到达了实质性利用的层次,不再是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补充,本课主要是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作者简介、一些文章中的关键词语、一个古钱币型的线索梳理、一个作业布置。占用时间较少,学生们多数时候在看课本、探讨人物形象、思考问题。

3. 难得的这是没做任何雕饰的生课,事先没有任何安排,这正体现了公开课的意义,看老师把握教材、把握学生的能力,建议以后上公开课,最好都这样上。

4. 在解读课文主题上,打破了旧教材、旧参考书的固有观点讽刺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万能的罪恶。引导学生通过博尔特、金昶伯的实例,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国家。

5. 时间的分配合理,这节课老师讲课时间并不很多,多数时候,学生们在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先进教学思路。

6. 知识熟练,例如,及时纠正学生关于花花公子及小作者不是文中的我两处,体现了老师的扎实的功力,授课语言有亲和力,但音量略小了一点儿。

对本课的几点建议:

1. 老师讲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我认为教课老师在备学生的环节上还有欠缺。经验有半年时间了,课堂上,也是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们习惯了,分组上课,讨论学习。可是老师还是运用过去的做法,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徐珊语),我认为体现出来的是老师备学生的不足。其实备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和学生充分沟通交流,一可以拉近和学生的关系,二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些教法进行修正。

2.老师注重师生互动,但一些要点,没有讲到,比方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创作背景、课前的方框中的提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主线,是否应该用几个片片展示一下为好。

3.后来评课中询问,感觉第二课时的通盘考虑是否能达到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不是很清晰。

4.老师提问覆盖不全面、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踊跃,其中一位学生被5次提问,覆盖面太窄,没有让所用的学生都动起来。

5. 多媒体运用欠熟练,学生误读于勒为于勤没有及时纠正。最后的作业布置,写一篇与金钱有关的600字作文,似乎可以安排到第二课时在布置,课文分析了于勒的人物形象之后就做这个作业,似有不当。

44、北京的春节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__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仔细研读,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__的主题。

  至此,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先给同学们拓展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体味不同的人过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在写法上的不同。再就是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或家里过春节的习俗。最后,让他们动笔依照课文或课后的阅读链接把刚才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从作文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写得是比较成功的:按时间顺序写得详略得当,较好地表现出了春节那种热闹、祥和的气氛;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无忧无虑和快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是以读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老师极少去代替。二是充分发挥了阅读链接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行了一些拓展。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三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