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与书为侣评课稿听课记录
走遍天下与书为侣评课稿听课记录
1、走遍天下与书为侣评课稿听课记录
《走遍天下书为侣》说课稿
走遍天下书为侣(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说教材与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鲁教版小学语文 四 年级 下 册的一篇 精读 课文。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来说明选择的理由,随后列举了读书的方式和方法。全文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层次鲜明,语言简练,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但理解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要求,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阅读的方法。
4.领悟作者比喻、假设的写作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是:领悟作者写作方法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本课,依据新课标精神,以 生本高效教学策略为主旨,我采用朗读感悟法: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感受文本的魅力。同时我还采用讨论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说我是如何体现生本高效,落实教学目标的。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开课之初,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行吗?假如让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在漫长的旅途中你会选择哪样东西供你娱乐呢?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说: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选择。然后我顺势揭开课题。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以学定教,对预习的检查,我将从两方面着手:落实难读词语,识记、听写难写的生字,如豫等字。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随后我抽选几位学生分段朗读,朗读完后我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之后我再进行评价,使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学生读完课文后在小组内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本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览全局,为研读打下基础。
3、精读课文,感悟语言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突破重难点。本着这一理念,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呢?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下批注,批注的内容既可以是从中体会到的思想情感,也可以是体会到的表达方法。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理由:像朋友 像家(板书)。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关注6、7段,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自读自悟,理解(中心或重点一句话)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和乐趣板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所以,我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最后一段话,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深入阅读,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书的情感对书的热爱。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出比喻、假设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这样架起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桥梁。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4、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基于此,我引导学生试着用上文中表达方法,写一个小练笔(自己组织语言)
六、说板书设计
一份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可以使重点清晰明了的展现给学生,基于此,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走遍天下书为侣
理由:像朋友 想家
方法:一遍一遍地读
总之,教师再完美的预设也无法取代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彩的生成。在教学中我会随时捕捉学生疑问、想法,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2、zh ch sh r评课稿听课记录
《zh ch sh r》说课稿
一、说教材
《zh ch sh r》一课是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根据大纲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的:
1、借助故事情景,让学生学会zh、ch、sh、r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看图能准确拼读zh、ch、sh、r 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在对比中,学会zhi、chi、shi、ri 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4、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z、c、s与zh、ch、sh的发音容易混淆,学生对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zh、ch、sh、r的发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课出现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这恰恰也是个别地区的一个发音误区,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在教学中我采用提示、设疑、讨论、对比、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生字卡片和多媒体电脑动画一套。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习本课,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篇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环节来教学本课:
一、音乐律动,导入新课
因为上节课的z、c、s与本节课教学的zh、ch、sh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采用音乐律动和复习导入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也联系了本节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在去拼音乐园中结交几位特殊的朋友,然后看看谁来迎接我们了,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 c s,问学生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强调平舌音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接着在来跟它们打招呼,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i ci si,生个别跟卡通人物zi ci si打招呼,再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及发音的要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卡通人物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以跟卡通人物打招呼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斩课打好基础。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情境.以故事引入。通过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这几个声母。
首先告诉学生在一个美丽的绿色森林里,什么升起来了,课件出示情景图,学生说一轮红日升起来了,红日的日就是r的读音,
板书r,紧接着问学生,在图中发现了那些动物?学生说发现了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狮子的狮念的轻一些就是sh,引入sh的发音及板书,接下来问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学生说出吃猴子,从而导入ch及板书ch。猴子被狮子吃了吗?为什么?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看到树上一只大猴子伸下一根树枝拉小猴,树枝的枝就出现了zh
并板书。从而总结我们今天就结交这4个声母朋友。这样故事引入后,编一首儿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救猴。最后,老师带读儿歌。
三、联系表音表形图,探究发音
1、小组学习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事实证明,凭借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欢乐,同时也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在这里我出示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单独来学这4个声母。先让学生自由练读,体会体会怎样才能读好这几个声母,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母,并想办法去学会它。其次,在4人小组互说体会。然后在学生汇报中总结发音要领。最后给学生范读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这几个声母,以各种方式自读声母。
2.游戏巩固
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使枯燥的字母富有生命,把书写看成是把声母送回家,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迷路的小朋友,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游戏一听音取卡
把自己准备好的卡片摆好,老师念音学生举卡,进一步巩固发音
游戏二找一找,送回家
课件逐一出现音节zhu che shu ru 找一找声母zh ch sh r
分别藏在哪个字里?学生自读音节,遇到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这里是练习拼读教学。
出现四线三格,把它们送回家,学生上黑板贴字母卡片。这里教学zh ch sh r 的正确书写。
游戏三看谁记得牢
它们已经送回家了,看看怎样记住,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说说,学生用各种方法认清形。
四、学习zhi chi shi ri
1. 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zh ch sh r 也交了几个特殊朋友,课件出示zhī chī sh r
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其他学生跟读,教师小结。请同学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可以自读、互读、开轮船读
2. 与汉字对照读
给它们戴上一顶帽子,让学生认,课件出示。学生自由练读,同桌检查读、汇报读。
五、巩固练习
小朋友,交上了几个新朋友,以歌声来祝贺自己,老师边配乐边教唱语境歌,学生喝着节奏跟唱。这里恰当的利用音乐课的资源,注意了学科间的整合,既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的拼音。
六、总结,课外延伸
我们该回家,师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边唱边做律动。
鼓励学生表现好,并且以今天晚上如果谁梦见了拼音乐园的朋友,明天可不要忘了给老师、同学说说新颖的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再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
3、d t n l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d t n l听课稿,分享d t n l听课感受和记录
《d t n l》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是胡熙瑶。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d t n l 》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d t n l》是启蒙拼音书上的第5课,本课中配有4幅图,这4幅图是配合教学四个声母的。可以帮助学生认读记忆声母的音和形。
(2)教学目标
1、学习d t n l 四个声母,能正确的读准音,认清形势。
2、能正确的区分 d b p m n l
(3)教学重难点
1、区分n l两个声母的发音。
2、区分d b p 音形。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直观法 3 、游戏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通过看图,游戏,运用适当的评价语等途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的知识。
三、说学法
1、观察法
本课配有4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2、自学尝试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课堂上的主人翁是学生,我只是辅助孩子。让孩子们当小老师,让孩子们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b p m f
通过送小鸟回家的游戏复习b p m f。
(二)教学d t n l
1、通过观察图画,利用学生感兴趣并且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拼音音形的记忆,创设情境,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如在学到d的时候,我会先给他们听听马蹄d d d的声音,从而引出d 及顺口溜。并且用手势有效区分d b p
3、如在学到t 的时候,我利用教室里面孩子自己的伞,作为引导,引出t及顺口溜,这样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东西,也会很感兴趣,原来我自己的伞里面藏有t。
4、如在学到n 的时候,我会利用之前学到过的声母m作为引导。之前我们学过2个门洞叫m m m。那现在一个门洞叫什么呢?这样对孩子们来说学起来比较简单。
5、如在学习l 的时候,我会出示小朋友拿着棍子打鼓的照片。让他们从中去发现我们要学习的声母l,在n 和l的读音上区分它们,n是鼻音,l是边音。让孩子们在读的时候感受它们的不一样。
6、在学习拼音过程中肯定要让学生多读。为了不使孩子们读的枯燥,我使用了很多种方法,如师范读,小老师教读,男女比赛读,小组比赛读,读给同桌的同学听,读给后面的老师听。等等。
五、复习巩固
采用游戏来复习刚学的声母d t n l 从而让孩子在课堂中学中玩,玩中学。不让孩子们那么枯燥乏味。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游戏1.《放鞭炮》 游戏2《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4、a o e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听课稿,分享a o e听课感受和记录
a o e评课稿第一篇:
《aoe》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单韵母a o e》,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单韵母a o e》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课的内容。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包含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ɑ、o、e,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啊 啊,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第二部分是ɑ、o、e的书写格式及笔顺。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小学一年级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本课时中我拟定以下2个目标:
1.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
2.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正确掌握a o e的笔顺,知道三个字母都占中格。 由于本课单韵母学习的特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了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正确书写字母;将难点定为了读准o e的音。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我将说一说我的教法和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告诉我们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对象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们知道本课的重点就在于认识并书写a o e三个单韵母。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来创设情景以鼓励观察,引导想象;直观法以及讲授法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学习aoe这三个单韵母;同时,我还准备采用儿歌的形式教学aoe的音形,引起他们对单韵母aoe学习的兴趣。
在学法上,考虑到到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及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种学习方法学习本课:1、练习法;2、合作法;3、游戏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减轻对拼音学习的恐惧,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程序
现在,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将分为四个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仔细看图,学习韵母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总结全课,课外拓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便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到拼音王国去,认识拼音朋友。拼音可有意思了,它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写话,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你们愿意学好它吗?在学生回答后,我接着讲述在拼音王国里,有三个大家庭,他们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走进韵母家庭,认识三个最可爱的单韵母朋友aoe;同时,板书:单韵母aoe
(二)仔细看图,学习韵母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看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赶快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这幅图画了什么,待会我请同学起来说一说?趁机用ppt展示小女孩在练习唱歌的图片,同时请学生模仿小女孩是怎样唱歌的小女孩是怎样唱歌的,谁来学一学?得出唱歌时啊的音发平一点,长一点就变成了a;接着,带领学生读三遍a的音,在初步读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观察发a时的口型同学们,请仔细看老师发a的时候,嘴巴是怎样的?得出张大嘴巴aaa;然后,引导学生识记a的样子同学们,咱们知道第一个单韵母拼音的名字叫a了,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来记住a的样子呢?,引出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来强化单韵母a的音形的识记;最后,创设情境单韵母a说它玩累了,想出家休息,大家一起送它回家好吗?可是,你们知道单韵母a的家在哪里吗,没关系,老师知道,老师马上带领大家去认识单韵母a的家来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四线三格以及每一格的名称,再让学生仔细观察a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是在中格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a的写法笔顺a由两笔组成,先写半圆,再写竖弯,示范一遍,指导学生用手指跟写一遍,边书写边强调同学们,要想写好单韵母a,我们必须将小女孩的脸画圆,小辫子要短一点,要写饱满、规范,然后让学生描红一个并模仿书写两个,在纠正写字姿势后,巡视指导学生书写,并展示互评,同时用红粉笔纠正学生写在黑板上的a中不到位的笔画,最后让同桌相互纠正写得不好的地方。这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发现写好单韵母a的窍门。
第二部分学习单韵母o和第三部分学习单韵母e的教学环节与学习单韵母a的教学环节一致,其学习都是由看图片引导出学习的单韵母,教师教读发音,提醒发音口型,识记单韵母的样子以及指导书写组成。其中,在发音环节重点指导单韵母o的发音口型是拢圆的,e的发音口型是嘴巴扁扁的,在指导书写环节着重指导e是一笔写成,把半圆画圆,最后不封口。
我这样安排是综合考虑aoe三个单韵母的教学特点,aoe的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我将它分为三部分分别进行教学,有利于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区分三个不同的单韵母。
(三)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遗忘是有规律的,在三个单韵母都认识了后,及时地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因此,我在此设计了看口型猜字母游戏和全班游戏记忆两个环节。在看口型猜字母游戏中,先随机抽五个同学进行此游戏,以检查三个单韵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口型,并带动全班强化发音时的口型;在全班游戏记忆环节,我先讲游戏规则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做出单韵母发音的口型,你们找出相应的字母卡,并迅速地举到头顶,找对了就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两遍,在示范一次后先抽取五个同学进行此游戏,接着就全班一起玩这个游戏,学生正确找出相应字母卡后相机指导全班朗读并识记。这样既复习了新知,又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总结全课,课外拓展
一年级小朋友是积极性,需要来自他人的鼓励,因此,在本课的结尾,我先总结本课内容同学们,今天啊,咱们一起认识了三个单韵母,它们分别是....,它们的家叫......,并且三个单韵母都住在同一间屋子...里这样的语言来总结本课,突出学习的重点,然后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这节课啊,同学们不仅认识了aoe三个单韵母朋友,而且还很积极主动地记住他们的样子,表现得非常好,大家回家把今天新认识的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吧,既复习了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又让学生消除对拼音学习的顾虑,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用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四线三格,会写单韵母aoe,加深记忆,其中用红粉笔纠正学生写在黑板上的aoe中不到位的笔画,以利于学生更规范地书写单韵母aoe,突出本课书写的重点。这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
a o e评课稿第二篇:
《a o e》说课
一、教材分析
《a o e》是汉语拼音第1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图。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情境图主要用 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单韵母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教材以活泼生动的卡通画形式将a o e三个单韵母呈现给学生,旨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住这三个字母。第二部分是单韵母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第三部分是单韵母a o e的笔顺图示及其在汉语拼音四线格中的书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改精神、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我准备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领域:学会a o e 三个单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能熟悉认读单韵母四个声调。(2)情感领域:感知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关系。(3)发展领域: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形成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
2、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能正确书写a o e。
教学难点 :
1、能正确书写3个单韵母。
2、o e读音的比较。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尝试本课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引导观察、鼓励想象、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呈现。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全体学生都成了活动的主人。
1、观察想象法。观察是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字形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图与字母相同点,寻找新的发现,而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说说什么东西的形状象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巩固字形,字母教学过程以观察想象巩固的层次性来体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图画,自己去揣摩发音方法,、自己去比较、记忆字母形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新发现,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培植。
2、表演游戏法。教过单韵母发音后,运用游戏学习按顺序、变顺序演读声调,学生在玩中学习,学得很来劲,课堂情绪高涨,个个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互相合作,获取了知识,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法指导
1、自主合作法。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字母时,通过同桌、小组交流,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合作学习,主动参与。
2、拓展思维法。在巩固练习这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让学生根据已学汉字找出相关的字母卡片,并通过扩展活动,让学生在书中、古诗中、儿歌中找到带有a o e 字母的字,这样,将不断增加识字量,使课内外互相结合,所学知识真正得到延伸。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han yu pin yin(投影出示)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汉语拼音。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拼音王国,那里有很多的拼音宝宝,认识了这些拼音宝宝,你们就能认识很多汉字,就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你们想认识这些拼音宝宝吗?让我们唱着儿歌出发吧!)
2、说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带领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
(二)情境揭题
1.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提醒学生不要重复其他小朋友说过的话。
2.小结:多么美好的早晨呀!老师把你们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 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连声叫我早上好。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母的读音
学习a 的读音
1.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韵母a(投影出示阿姨图),只要把阿姨的阿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可以了。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试着读一读?
2、师范读:(出示字母卡片)请听老师读,注意看老师的口型。请小朋友们照老师的样子自己先读一读。
3、指名读,相机点评(你的嘴巴张的真大,嘴巴不动,你的声音响、长)
4、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5、 看画面:小朋友,你发a音时就想到画面上的阿姨,这样你就容易记住a的音了。老师也编了几个小口诀送给大家 a a a,阿姨的阿( 嘴巴张大,a a a 阿姨的脸蛋,a a a)
学习o
1.读准音。小朋友,真聪明,小公鸡也来表扬你们了。o的读音就像公鸡叫,特别响亮。
2、师范读:(出示字母卡片)听老师读,看老师的口型。你们自己试一试。3、为了帮助小朋友记住这个音,老师也送个小口诀给你们:拢圆嘴巴o o o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同桌两个小朋友相互读读看,是不是小嘴巴都陇得圆圆的。
5、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学习e
1.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棒!瞧,小白鹅也来了。它一变身,就变成了拼音字母e,跟老师读e。
2.读e的时候,小朋友个个都张开了笑脸。我们再来读一读,扁扁嘴巴eee。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认识单韵母: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个拼音字母发音都是响而长,所以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单韵母,跟老师说一遍单韵母。
发现口型变化
1.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这三个韵母,看看老师的口型有什么变化呢?(老师边读边比划)小朋友自己也来读一读,比划比划。你发现了什么?(口型由大到小)
(四)巩固复习
1、游戏考考你:看口型、说发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在黑板上贴字卡:a o e,教师摆口型,不发音,请小朋友看老师口型,判断是哪个单韵母。
2、请生上台猜老师指了哪个字母:若猜对,其余学生说:对对对,就是?。若猜错,则说:错错错,请再猜。
(五)认清字母的形,指导书写。
过渡:三个字母的读音我们学会了,还要记住他们的形状。
1、认清形。我们再来看看a(出示表音表形图)它不光发音和阿姨的阿差不多,她的样子,像什么?
2、小结:a圆圆的,就像阿姨的脸,后面还拖着一条直直的小辫子呢!能记住a了吗?你觉得 a还像什么?
3、记住了它的音和形,那怎么样才能写好它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拼音宝宝的家。
4、教师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孩子认识四线格(出示四线格小黑板)这就是拼音宝宝住的楼房,数一数几条线,几层楼?拼音宝宝住的地方就叫四线格,上格、中格和下格。老师读1遍生跟读2遍四线格。
5 、下面,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合作,借助书上P6的图把拼音宝宝送回家,看清楚它们住在哪一格,是怎么写的?(引导孩子自己学会看书上的书写示例:红箭头表示笔画走向,蓝色数字表示笔画顺序,边看边书空。0
6、师范写,讲解要点。
我们先看着字母a是怎么写的?
(1)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几笔写完的?
(2)请学说一说。找到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生跟着书空。
(3)看清楚了吗?拿出小铅笔描2个写一个a。
7、同法学习单韵母o 和e的音和形。
指导书写o
(1)老师书写,请大家注意o是从哪起笔的?几笔写成的?
(2)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边写边讲:o是一笔写成的,从左上起笔,注意要写圆,生跟着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o。
指导书写e
(1)老师演示书写过程:大家注意e是怎样写的?
(2)说一说。
(3)教师过写边讲:e是一笔写成,占中格,从中格的中间起笔,先写一短横,接着连写半圆。
8、 教师注意引导孩子调整呼吸,做做手指操,摆好姿势,练习描红。
9、反馈。
5、 口耳目评课稿听课记录
《口耳目》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口耳目》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七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习的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的12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认识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结合图片,并通过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及数笔画等方法认识口、耳、目、兔、羊、鸟、6个字,掌握三种基本笔画,会正确书写十;
2、情感目标:通过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具体策略如下:
1、情境中识字
针对我班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喜羊羊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2、游戏中记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课始我便抓住兔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兔字的学习,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4个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块写有口、耳、目、羊、鸟、兔六个字的龟甲,并讲述由6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此处将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着我让学生猜测甲骨文对应的现代字,进而演示这六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再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反复出示本课的生字,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就识字而言,当今社会多渠道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已不再是白纸一张,许多学生都能认一定数量的汉字了。因此,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给同桌听,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起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三)举一字例,图字对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先出示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进而出示象形字的兔,与 兔图比较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学习象形字的方法。这一设计充分利用课件的形象性和动态效果,以图片来揭示字义,以字与事物的重叠来揭示象形字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初步领悟认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看到字,联想到这一事物,通过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课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频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习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剩余的4个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练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一种新笔画竖和十一个字。
因为一年级学生写字刚刚起步,学生容易笔画颠倒。所以,在教写生字时,告诉学生写字中的规律先横后竖之后,再进行教师板演,学生说笔顺,多书空。用最捷径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少走弯路。
(五)总结: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和我一样聪明可爱!哈哈哈!以后,大家还要多在生活中识字,用各种方法识字。为这堂课的总结。六、说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家庭作业: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我设计这两个作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想把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动手制作卡片和找朋友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有利于一目了然地了解汉字演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后一行的汉字是通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补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我的板书是:
2、口 耳 目
联想事物 (下面贴相应的图片)
甲骨文 (贴上对应的甲骨文)
象形字 口 耳 目 羊 鸟 兔
《口耳目》说课稿
城关小学 路洁欣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 ノ 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激趣法 (2)图字结合识记法 (3)合作、互助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设计及依据如下: 我采用循序浙进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由图文结合识字向形义结合识字。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学生不仅会认,并且学会书写。 具体环节如下: (1)识字游戏。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识读教师出示的前6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识字 ①将上一环节认得的字,与每个生字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联系,这是一个学生理解字,由形到义的过程。运用图片和教师讲解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 ②出示另6幅图片,观察这6幅图片所画内容,通过以上学习汉字的经验,找出与现在6幅图相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当学生学会运用形义结合,识记汉字之后,有很强烈的书写愿望。而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为学生进一步自学生字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课采用游戏合作,互助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而且还了解字议,增长了见识。
6、 金木水火土评课稿听课记录
《金木水火土》评课稿
一、识字教学。
1、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并结合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老师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 让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形成学生识字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引入金木水火土几个字时,老师利用通过图文的结合,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识字,让孩子们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特别是图演变成汉字的动画过程,,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识字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低年级识字要把识字与看图和生活认识结合起来,利用汉字的演变图,在听读中识字,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识字。
例如:在识字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脑、手等多种器官参与识字,充分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
在课中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识字,特别适合低段孩子的识字规律。如课前的摘苹果游戏,课后的小猴子过河的游戏。
识字方法很形象也很直观。例如根据太阳图引出日,月亮的形状引出月字,大山的图让学生认识山这个字。
引导学生认识了金木水火土几个字后,又让学生组词再说句子。将识字教学与词、句训练结合起来, 走入学生的生活中 。
二、写字教学。
作为低年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孩子喜欢写汉字的愿望,掌握基本笔画,按笔顺规则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老师能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写字教学, 在写字过程中,老师充分让孩子把小手笔画起来,小嘴动起来,眼睛认真看。老师在课堂中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
例如,在教孩子书写日、山、田三个字时,让学生观察视屏课件,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再看老师书写,然后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名称 , 最后,孩子动手在田字格中书写,还要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在这一过程,老师指导的很到位 。不管是笔画名称,每一个字的起笔落笔,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都指导的很明确。学生写完后教师及时评价展示。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写字的自信心 。并且让孩子充分体会到了写字的快乐。
例如:山字教学中,刚好三座山峰就是山字的三笔,老师先让学生观察那座山峰最高,书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如何正确书写。
如果,每位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做到这样细致,我想我们的孩子以后的书写基本功应该是很扎实的。
7、乌鸦喝水评课稿听课记录
《乌鸦喝水》说课稿
各位老师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乌鸦喝水》,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长期以来就是小学低段语文的必选篇目,很适合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往瓶里装,水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学习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着急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水喝着水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语调。
2、难点:
(1)理解渐渐的意思。
(2)通过朗读体会乌鸦的情感变化。
四、说教法
语文是一门培养人各方面综合能力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较弱,而且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喜欢尝试的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形近字记忆法,谜语记忆法,喝和渴是形近字,难记,采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加强记忆: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2、体验法:通过做实验,让孩子们通过乌鸦的体会情感,明白其中的道理。
3、以读带讲法: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
4、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积极探讨尝试想出另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乌鸦喝水》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孩子又重温了乌鸦对老人的孝敬。联想到乌鸦反哺这一内容,也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扮演乌鸦
通过孩子扮演介绍乌鸦,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3、然后揭示题目《乌鸦喝水》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揭示课题,引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二)复习生字词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我开展各种的读,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记忆。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指导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4.齐读生词
5.写生字石
(三)品析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二、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乌鸦怎么了?
2、小朋友们口渴过吗?口渴是什么感觉?
3、乌鸦找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4、乌鸦找了那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呢?
(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
5、乌鸦继续飞呀飞,终于找到了一瓶水,此时它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谁能高兴的嘟嘟这句话。
(引导学生读出乌鸦找到水时高兴的心情)
6、乌鸦喝着水了吗?为什么?
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让孩子们试着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并了解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7、同学们,小乌鸦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帮它吗?小乌鸦也在想怎么办呢?这时呀,乌鸦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呢?
(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乌鸦想到的办法)
三、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用横线画出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1、找到了吗?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比较句子: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3、乌鸦那么想喝水,它为什么不一下子放很多呢?
4、做实验,放石子
5、现在乌鸦能喝到水了吗?为什么?所以瓶子的旁边一定要有许多小石子。
6、看,这些小石子被乌鸦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也跟着渐渐升高了。
比较句子: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1)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2)你能也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3)乌鸦想的办法有用吗?它喝着水了吗?
(4)那谁能带着这样的一种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呢?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我抓重点词语一个一个和渐渐等重点词语,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观察、思考,多方交流,解决了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我们大家都来夸一夸它吧!
(让学生明白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
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只聪明的小乌鸦,那让我们再来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吧!
3、有谁能看着电脑上的提示试着背一背呢?
4、可是如果瓶子旁边没有许多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一下,看谁想得到好办法?
【设计意图: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借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帮乌鸦想到更多的好办法,喝到水。】
八、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的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九、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还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乌鸦喝水评课稿第二篇:
《乌鸦喝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
本文共三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认识乌、鸦等九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别人有困难时要热心帮助,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本课作者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第一自然的教学中抓住到处一词理解乌鸦口非常渴,找到水不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理解课文也就成为本课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喝与渴字,形近,音似,区分成了本课时一年级学生的难点。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体验法。通过乌鸦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1、《乌鸦喝水》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空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孩子又重温了乌鸦对老人的孝敬。联想到识字二里三字经练习册中的鸦反哺这一内容,也便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出示乌鸦问,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喝字。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的吗?
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打开了,从提问中也可看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由于这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38篇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其中有三篇还是不注音的文章。因此学生已有了许多对不认识的字,读不通课文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自学要求时,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就可以了,而在识字、认字方面学生也已懂得这个字象什么或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
自学要求: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B、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C、寻找答案,深入思考
2、在反馈中分四步走:
A、带拼音认读词语。
B、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C、认读单独的生字。
D、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认读。
3、指导书写办、法两个字,强调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三)读文感悟
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这一环节中可抓住到处这一关键词统领本段。
先可让学生做做动作,乌鸦飞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东找找,西找找的找水的?再体会心情,刚开始找不到水心情如何?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心情又怎样?集体、个别地读这两个句子体会,特别指导好到处一词的朗读。
2. 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划出来,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
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
3、让学生找找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并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的小乌鸦的聪明。
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热心关爱,帮助别人,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也为下一课时的体会乌鸦的善于观察与聪明作了铺垫。
(四)、指导朗读,背诵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孩子的朗读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还可个别、集体加上动作、表情,等多种形式朗读,并借助板书边演边背。
五、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8、比尾巴评课稿听课记录
《比尾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比尾巴》是小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拼音、识字。所以教材在每一课的编写中,大多包括拼音、识字和儿歌三个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儿歌去学习拼音、识字和发展。《比尾巴》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识字、阅读直观便捷。
2、《比尾巴》这首儿歌共有四节,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四节中一节与二节相对应,三节与四节相对应,一节问一节答。根据儿歌内容我分两课时完成。
二、说学生:
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本文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会朗读问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年级上册的识字量是400个,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疑问句对于学生是一个新知识,所以认识疑问句,朗读疑问句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在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第一步: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针对兴趣我设计了: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这个游戏使学生
紧接着我转入了正题:对啊,我们是没有尾巴,可小动物们有尾巴呀,你知道哪些有尾巴的小动物呢?抓住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与他们进行朋友似的交流,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出课题比尾巴。学生自行认读这三个生字,抽读检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步: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大屏幕展示六个小动物的名字,开始识字。识字分4个环节,1、让学生自己先拼一拼、读一读大屏幕上六个小动物的名字;2、小动物们的照片不见了,你还能认出他们的名字吗?3、拼音宝宝也走了,你还能再认出他们的名字吗?当学生把这些动物的名字认识之后,就认识了本课的一半生字了。这一环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多形式地读,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认读。这时,对学生说:动物们参加比尾巴大赛,还需要有评委,你们愿意当吗?要想当评委,还得认识这几个重要的字,可以吗?哪有孩子不愿意的,然后4、让孩子们认识剩下的几个字。这样运用课件轻松愉快地检查了生词的认读情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步: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走进了文本,对所学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他们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当评委,融入课文情境:评委们,你们知道比赛有哪些项目吗?这样设计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再一次认真地读课文。
为了突破难点,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我先把文中的前三个问句提出来,通过对比读,范读、引导读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学会问句的读法,之后,出示第二小节的内容,借助师生一问一答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同桌对读,配动作朗读等方式继续进行学生的朗读训练。后两节课文和前两节是同一类型的,所以,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实现了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自由自主的学习。在这一环节中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让学生交流喜欢的动物尾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喜爱之情。
第四步:拓展训练 积累语言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比尾巴大赛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这样一个拓展环节,先给学生展示几个动物,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尾巴,再模仿课文编一句话,这样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发散的空间,让更多的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并且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五步:做找尾巴游戏,完成课本上的画画!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依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出示形象直观的课件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兴致高,练习起来积极、主动、轻松,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的板书紧扣课题。先出示六个问句,然后出示六个答案。这样不但展示了课文内容,也为学生背诵课文提供了帮助。
板书设计:
长 ? 猴子
短 ? 兔子
谁的尾巴 像伞 ? 松鼠
弯 ? 公鸡
扁 ? 鸭子
最好看 ? 孔雀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整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兴趣为前提,游戏为载体,朗读为主线,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比尾巴评课稿第二篇:
《比尾巴》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十课《比尾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既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也是一种生活所必须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这几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
二、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所接触到的第十篇课文。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和一个识字单元,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七篇课文的学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巩固这些训练成果,如有可能适当拔高。
三、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会朗读问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比、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在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我用声音、动作、谜语等不同形式和孩子们进行游戏,让他们猜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在猜对的同时用课件出示这些小动物们。这样,刺激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此时学生已情趣盎然,我马上出示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认读有关动物的几个生字,我会问他们:你还能叫得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小组内先认一认。然后我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采用带拼音和图片读,去掉图片开火车读,最后去掉拼音读。这样分层进行教学,降低了难度。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出现,强化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紧接着我转入了正题:你们知道吗?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邀请我们当裁判,大家愿意吗?裁判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样导入势必会激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题比尾巴。学生自行认读这三个生字,抽读检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步:趣味对读,熟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走进了文本,对所学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他们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当裁判,融入课文情境:裁判们,请认真观察动物们的尾巴,呆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喔!然后让学生评动物们的尾巴。如此设计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有了上面观察和练说的基础,学生要读好课文并不难。接下来,我安排了趣味对读:请大家自由选择一个伙伴,你问我答地来读一读课文吧。让他们边读边做动作,然后男女对读、小组合作对读、配上节奏读,抽出几个生字让学生比赛读,再把生字放到句子里检查读。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同形式的读,使全体学生都处于读书训练之中,学生想读、乐读,在读中感知、理解。新课标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倡导师生的平等对话。 课件出示我能读好,由学生自主选择读,重点指导读好问句和轻声词尾巴,教师可示范读,和学生竞赛读。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第三步:做找尾巴游戏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此时,我安排了一个找尾巴的游戏。打开课件,我故作惊讶地说:你们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玩得尾巴也丢了,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聪明的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尾巴吗?屏幕上出现了尾巴错乱的动物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依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正确的选择。然后看着课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说话。通过出示形象直观的课件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兴致高,练习起来积极、主动、轻松,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第四步:知识拓展
遵循语文教学要开放的理念,适当地在课内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对科学的兴趣,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我问学生:谁知道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既拓展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步:布置作业
在作业布置方面,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任选一道:1、把学过的动物的尾巴的样子说给爸爸妈妈听。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的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板书设计
比尾巴
长 短 一把伞 弯 扁 最好看
9、小书包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听课稿,分享小书包听课感受和记录
小书包评课稿第一篇:
《小书包》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小书包》。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主要讲了与学生天天形影不离的书包和里面放的学习用品,让孩子对学习用品有一定的认识。也属于看图归类识字课,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六个词语。第二部分是关于小书包的儿歌。第三部分是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5个会写的生字。根据教材特点及民语学生实际,本课将用1个课时进行学习。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还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识字能力依然很弱,对于民语言学生来讲,学起来可能有一点点困难,进展稍微缓慢一些,更应加强识字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并应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11个生字。
难点: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书包,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五、教学准备:
书包 、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的多媒体图片和生字词卡片。
六、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电教演示法等方法。让孩子去认识了解书包及学习用具的作用。
我把观、读、说、写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与字相结合,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考虑到民语言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在此环节上可能用时稍微长点,重在会认、会读。因此在讲的时候尽可能放慢语速。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安排了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齐读、比赛读、分组读、抽读等形式)来贯穿与整堂课的学习。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首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学习用具的图片让学生来说分别都是什么,然后出示相对应的名称来读。让学生说说自己都有那些学习用具呢?
(二)自读识字,认读词语
1.老师利用课件出示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这些文具的图片,让学生说出物品的名字,再指名让学生读。之后,老师出示相对应的汉子名称,给学生领读。
2.随机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借助拼音读生词。
3.指明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不对的,让学生来纠正,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去掉拼音,学生认读。(同桌认读,指名读、齐读)
5.巧识字:比如笔为什么时竹字头呢?这时给学生出示一根毛笔,然后给他们讲解,古代人写字都是用这种笔,上面是竹子做的,小面是毛做的,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下面是毛字。还如:把合体字分成两部让学生进行拼字游戏等,通过多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因为本课是看图识字课,必须让学生达到会读,会写。
(三)指导写字:
1.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要写的生字,课件出示早、书、刀、尺、本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框情况,然后观察笔顺,同桌交流说笔顺。
2.老师给学生示范书写,边写边说笔顺,学生观察笔画顺序。
3.学生临写,边写边读笔顺,同桌间可以交流,老师巡视检查。
(四)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儿歌,学生跟读。
2.讨论:儿歌里说了什么?
3.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生诵读(如齐读、同桌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儿歌,引导学生体会儿歌抒发的情感。
4.指名读,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八、课堂总结,巩固延伸
1.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多找几名学生说,培养学生课后小结的习惯。
2.指导动手,练习书写:早、书、刀、尺、本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九、课后作业:
1.熟读儿歌。
2.书写关于学习用品的生字。
九、板书设计:依据课文内容,做到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小书包
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
以上是我讲解本篇课文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由于教学经验有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真诚欢迎各位老师,给予指导,谢谢!
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小书包评课稿第二篇:
说课稿:《小书包》
一、说教材
《小书包》是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第8课的课文,主要讲了与学生天天形影不离的书包和里面放的学些用品,让孩子对学习用品有了行的理解。
二.说目标:
熟悉、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在操作中学习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
三.说重难点
了解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和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书包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活动准备:
书包 橡皮 尺子 作业本 笔袋 铅笔 转笔刀
五.说教法
孩子上小学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背书包,那么书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玩具、零食还是书本?具体该怎么放,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不清楚的。在本节课中,我选用了实验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让孩子去认识了解书包。
六.说学法
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去选择、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来了解书包的用途,以适合的方式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装书包。这对孩子上小学是非常有帮助的。活动的形式我是让孩子操作在前,讨论在后,让孩子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书包、文具等材料的交往互动,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一种积极情感,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和一个延伸活动。
第一个环节观察、讨论小书包。在《纲要》要求我们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先通过谈话法,让学生认识知道书包有不一样的,也有一样的,再通过观察法,讨论法让学生自由地互相观察和交流书包用途、装些什么,是我们的朋友。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幼儿的视野。
第二个环节书包里的朋友。我通过用实验法让学生分散操作把桌子上的东西有选择的放进书包里。再用谈话法书包里装些什么?哪些有用哪些没用,让孩子用完整话说明理由。并知道每天上小学时必须要带的东西,如书本、纸巾、水杯等是可以带的,玩具和危险的用品是不能带到学校去的。
第三个环节整理小书包。为了让学生更加爱惜自己的东西,在这一环节,我采用整理书包这一操作活动来训练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先要去发现能干的学生,让他们向小朋友介绍整理书包的方法,从而达到人人都会按分类的步骤来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从操作中知道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检查一下要带的东西,爱护好书包里的这些东西。
10、雪孩子评课稿听课记录
《雪孩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及特点
雪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的第19课。《雪孩子》这篇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已,救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节课我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加深感悟。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课程标准中教学法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表演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感受雪地、云朵的美丽,体会雪孩子的美好心灵。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依据
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尽量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情绪,让他们在玩中学。但他们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尤其是本课课文首次以不注音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也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搜集了解雪和云的变化过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雪花生字卡片。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基于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以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低年级学生较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为此,上课伊始,我先播放课件,以故事情节做为画外音,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上来。下面就请各位领导看一下这个小故事。(播放课件)我认为以动画形式巧妙导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声情并茂的动画片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图文结合,随文识字。
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以后,我首先让学生图文对照欣赏课文,披文入情领略文章的语言美。(下面就请各位领导看一下课文内容)。我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就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所以我又让学生自由读并勾画出在生字,同时读出相关的句子,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在检查识字时我采用认读雪花生字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就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性。我还将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兔妈妈,她赶早,连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点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觉,着了火,化成灰,自己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从此变成白云美。)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3、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予肯定,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赏,因此才会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分析在读时应注意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个我教学的小片段。当老师提出让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时,有的同学提出我最喜欢 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句。老师说,是啊!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这时老师追问,其他同学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
最后,我又请三名同学读,让其他学生评一评谁读的最好,好在哪里?老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给予肯定。
在教学中,我觉的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表达出高兴、开心的心情。在此,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用一个统一而模糊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请大家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这一段,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理解用表情(满脸笑容)、动作(边读边跳)等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生心目中的高兴开心是什么样就怎么读,我觉的这样做比一味的好很好你真棒更重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中找到朗读技巧和方法。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型教师,我们不仅不能以标准答案 来恒定学生,而应该给予鼓励,加以引导。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积极地创造,发展自己的个性。
4、帮助学生解疑。
雪孩子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你们想知道雪孩子怎样变成白云的吗?(播放课件演示雪与云的变化过程)
让学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温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气,最后变成了白云。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化?有的学生可能说到:夏天里,我吃雪糕,含在嘴里雪糕一会儿就化了;我们把糖含在嘴里,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是把塑料碗放在火炉上,就烧化了,变黑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学语文。在这里我抓住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在生活中寻找化 的现象。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重点词化,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5、结合图片,进行叙述。
指导学生合作表演课本剧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借助动画,引导学生逐步模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及表演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并且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6、作业。让学生叙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设计会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像。
11、寒号鸟评课稿听课记录
寒号鸟说课稿
今天我所说可得内容为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3课《寒号鸟》第二课时内容。本文讲了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在冬天里,喜鹊勤劳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夜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劳,而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于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根据以上内容和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定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读以及观察图河课件来理解课文。
3、体会寒号鸟得过且过的最后下场,懂得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本课的重点、难点,我确定为: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根据本科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寒号鸟河喜鹊头饰,住处简笔画等。
在教学过程上,我这样设计:
(一) 谈话导入,回忆课文
根据一年级课文《树和喜鹊》引出新邻居寒号鸟,并介绍寒号鸟是鼠类的一种,因为怕冷日夜不停地号叫而称寒号鸟。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通过我的范读引出学生的思考:喜鹊和寒号鸟分别住哪?为什么?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简笔画画出出处:山脚下的牙缝中住着寒号鸟,对面大杨树上住着喜鹊。
3、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描写季节的句子。(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 通过对词语:躺在、打哆嗦、伸伸懒腰、得过且过这些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分角色读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
4、 体会寒号鸟回答喜鹊态度,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5、 从喜鹊的两次劝告与寒号鸟的态度来感知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四) 小结课文,总结填空
在《寒号鸟》这首歌中出示两组填空:喜鹊,能住在的窝里。
寒号鸟,在的夜里。
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体会懂得的道理。
(五) 拓展练笔,新编故事
在《劳动最光荣》这首欢快的儿歌中思考:寒号鸟怎么做不会死,新编故事,对课文理解更深一步。
五、在学法和教法上,我是按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图片观察法来体会寒号鸟的处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法来体会文中感情。
以上是我对《寒号鸟》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谢谢大家!
寒号鸟评课稿第二篇:
寒号鸟说课稿
今天我所说可得内容为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3课《寒号鸟》第二课时内容。本文讲了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在冬天里,喜鹊勤劳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夜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劳,而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于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根据以上内容和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定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读以及观察图河课件来理解课文。
3、体会寒号鸟得过且过的最后下场,懂得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本课的重点、难点,我确定为: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根据本科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寒号鸟河喜鹊头饰,住处简笔画等。
在教学过程上,我这样设计
(一)谈话导入,回忆课文
根据一年级课文《树和喜鹊》引出新邻居寒号鸟,并介绍寒号鸟是鼠类的一种,因为怕冷日夜不停地号叫而称寒号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我的范读引出学生的思考:喜鹊和寒号鸟分别住哪?为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简笔画画出出处:山脚下的牙缝中住着寒号鸟,对面大杨树上住着喜鹊。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描写季节的句子。(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通过对词语:躺在、打哆嗦、伸伸懒腰、得过且过这些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读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
4、体会寒号鸟回答喜鹊态度,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5、从喜鹊的两次劝告与寒号鸟的态度来感知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四)小结课文,总结填空
在《寒号鸟》这首歌中出示两组填空:喜鹊,能住在的窝里。
寒号鸟,在的夜里。
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体会懂得的道理。
(五)拓展练笔,新编故事
在《劳动最光荣》这首欢快的儿歌中思考:寒号鸟怎么做不会死,新编故事,对课文理解更深一步。
五、在学法和教法上,我是按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图片观察法来体会寒号鸟的处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法来体会文中感情。
以上是我对《寒号鸟》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谢谢大家!
12、葡萄沟评课稿听课记录
《葡萄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开场白)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知识,生活,就是流动的课堂。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文情操。据此,创设轻松、愉悦的人文氛围,以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不变的追求!因此,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依托教材文本,培养人文精神!
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塞北江南为主题的其中一篇主体课文《葡萄沟》。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六大板块对本课总体的教学处理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塞北江南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所以它也蕴含着有丰富的人文情感。课文紧紧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叙述,以四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色美味甜,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继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处于中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也是语文知识的爬坡阶段。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要求,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技能,例如,在识字方面,具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阅读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有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自觉意识和欲望;然而同时,三年级的小学生又表现出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和自控力不强等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行的教学策略,除了教授和培养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呵护孩子善未成熟的心理机制,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
1.认字12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练习概括主要段落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 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其中主要的方法有两点)
1.读悟结合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教学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如五光十色热情好客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美美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2.多媒体解惑法
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如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由于学生没见过晾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用多媒体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其次,还辅助性的用到了情景教学法和 品词赏句法,这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所体现。
五、教学流程
(一)在情境导入中走进葡萄沟
1.谈话引导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徜徉在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可以感受烟雨江南的温婉柔美,也可以领略苍凉塞北的豪迈壮丽,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进一处美丽的地方。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你能猜到我们要去哪吗(课件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老师配以舞蹈)
在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心灵松绑,还学生心灵的自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有了安全和愉悦感,才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使课堂迅速升温,为之后的教学做好坚实的铺垫,
2.课件展示新疆风景,学生看完简单谈感受
3.出示新疆特产葡萄,引出本课课题。
(二)在初读课文中了解葡萄沟
(新课标要求,对于中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注意,不宜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所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总领全文的问题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1.检查朗读情况。
任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2.学生找出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过渡语:葡萄沟可真是个好地方,那里的水果可真多呀)自然引导学生进入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概括段意:盛产水果)
葡萄沟特点一水果多
2.学习第二自然段(葡萄美,人好客!)
(你喜欢那个季节的葡萄沟,自然带入第二段)
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好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点。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自然美的挖掘,能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a.体会五光十色
b.找出比喻句(课件:绿色的凉棚)
c.热情好客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
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 (准:一定;最甜;吃个够)
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教材内容有着深刻的人文底蕴,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品格和崇高思想感情的文章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正如法国的库申在《论美》中讲到除了真正的道德之外,道德美还包括任何精神的美。在此环节上,学生顺理成章了感受到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葡萄干有名)
了解葡萄干的晾制过程
(四)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
1.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出对葡萄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在迁移训练中升华情感
1.为葡萄沟写一则宣传广告。
2.夸夸自己的家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中年级学段在每堂课中都应该渗透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此,我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的迁移模仿作业,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能达到激发学生爱家乡进而爱祖国的情感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简单明了、直观形象的方法将课文主体内容进行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力求为我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束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教师,要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光芒四溢!
葡萄沟评课稿第二篇:
《葡萄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园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目标: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 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第一段的教学中,我用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图片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从而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在第二段教学葡萄成熟的样子时,我首先播放出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画面在学生的眼前,孩子们被深深的吸引了,这样就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葡萄沟的葡萄又多又美 。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葡萄成熟时的美景,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葡萄样子的理解。此外,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指名评价,最后全班齐读,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较难理解,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说说自己是到了什么。然后我用多媒体播放阴房的
图片以及葡萄干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豁然开朗了。
3.巧用多媒体拓思,品读生悟。
整堂课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创设情境与老乡对话。亲自品尝葡萄干等形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反思: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自由的朗读、自由的想象、自由的表达中冒出的灵性的火花。而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更多是形象的画面。所以在教学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两个句子时候,出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葡萄架搭起的凉棚图片,许多成串的、各种颜色的葡萄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个性感悟葡萄长得好,枝叶茂密;葡萄多,一大串、一大串;颜色多,五光十色等。同时我不失时机地用语言描绘葡萄的美,洞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进入文本,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美丽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创能
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3、曹冲称象评课稿听课记录
《曹冲称象》评课稿
今天听了翟老师讲的《曹冲称象》一课,收益匪浅,感想颇多,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下边谈谈我听课后的感想。
一、阅读指导到位,读中感悟。在学生阅读课文时,董老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翟老师不做任何要求,让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还非常注意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所以学生学习非常投入,积极性很高。
二.、课堂结构紧凑,层次清楚。用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讨论,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课后拓展巧妙,教育深刻。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完成板书,夸夸曹冲后,本以为教学已经结束,没想到翟老师又给学生放课件《司马光砸缸》,《瓦特发明蒸汽机》两个动画故事,使课后主题升华,不仅使学生没有觉得刚才的长时间分析理解很疲劳,而是精神更加集中,情绪更加高涨。
四、培养创造思维,问题巧妙。教学中,翟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曹冲能想出这样巧妙的方法,是因为他注意观察,善于动脑。小朋友们能不能也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想出比曹冲更好的方法呢?这样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充分让学生体现了主体意识,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只,今天翟老师不仅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而且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
曹冲称象评课稿第二篇:
《课题》评课稿
授课老师:庄琪瑶
授课内容:《曹冲称象》
授课时间:9月19日
评课老师:傅海燕
评课内容:
一、从教师基本功评价
老师这节课语言具有亲和力,板书也特别工整,课件内容准备的也特别充分,具备着扎实的基本功。
二、从教学程序上评价
(1)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较清晰,重难点也有突破。特别是来头运用视频导入,比较符合低年级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间在句子比较环节,个人觉得他们这个年龄最好是让学生多读,从读书中体会句子感情的变化。
(2) 课堂结构安排
本节课老师先通过视频导入这点很好,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值得我学习接下来就是复习生字环节,在这一环节,老师运用了砸金蛋的游戏,本来是个好事,但是金蛋上字有些过小。然后就是讲解课文,这一环节琪瑶老师池里的也是比较好的,做了道具,如果图片是彩色的效果就更好了。还有在拓展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时候,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说一些生活中的事物。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学生自己动手去拼故事的情节,可以看出老师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自学能力。值得我学习。
(6)教学效果
整节课从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来说,老师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三、教学细节的感悟
从老师这节课来看,一二年级也要多多的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语问学习要接近生活,所以在学习语文上,要处处联系生活去处理问题。另外老师课堂趣味性也是比较重要。这需要以后的学习,摸索。
14、我是什么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听课稿,分享我是什么听课感受和记录
我是什么评课稿第一篇:
《我是什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是什么》第二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课。本文是一篇科普短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新颖。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二、说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快乐中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依据此教学理念及对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形态变化及其利与害,了解水还有哪些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水的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水的各种形态变化,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这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小短文。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了解相关科学常识。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及表演朗读所用的头饰。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朗读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鼓励赏识法、创设意境法。
学法:低年级的学生对水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但是用简短、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却有一定难度。我采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以及演一演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悟义,读中悟理,读中悟情,在演中巩固所学。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旧知
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为调动学生的兴趣,我用猜字迷形式导入新课,屏幕上出现富有童趣的字谜。
(二)、教学新课,指导朗读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因此,我的整个新课教学以读贯穿始终,主要采用自主读、合作读、汇报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在学生汇报读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更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情,读出味,读出个性。主要表现在:
1、我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我是谁了吗? ?(板书)对,我是水(板书),是天下最棒的魔术师,我很会变哟,你知道我会变成什么吗?我是怎样变的呢?快读读找找吧!学生通过边读边找边勾画,很快找到我会变成汽、云、雨、雪、雹(我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汇报板书)。
2、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演示水变成汽云的过程,说:孩子们快看,我不见了!我去哪儿了呢?用书中的句子读读吧!接着我又出示云的图片,说:我又变成云了,谁来读读?你喜欢我穿什么颜色衣服就读哪个句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抓住云的颜色和形态,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引导学生读出云的美丽和多变,读出自己独特的美的感受。在观看图片时,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描绘多彩的云朵,结合相关谚语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科学现象的习惯。
3、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时,我说:云朵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飘浮,在空中呆得厌倦了,想到地上来玩,它有几种方式落下来呢?这时再先让学生轻声朗读,抓住雨、雪、雹子落到地面的不同动作,让学生用手比划它们落下的样子,边做动作边体会语言的准确与形象;然后利用课件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孩子们填空,并说说: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为什么不都用落呢?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我用课件展示出雨沙沙落下,雹子大颗大颗打下来,轻盈飞舞的雪花飘下来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并完成相应的板书,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突破了难点。带着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挑战读、接龙读、比赛读这段话,就更能体会到这三个词所包含的韵味。
4、在学习水在池子、小溪、江海里的情景时,问:水有这么多的变化,可是平常它呆在哪里呢?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范读,让学生闭目想想: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接着再让学生结合图片试着通过语气、语音、语速的变化读出水在池塘悠闲,在江河、大海里活泼的样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师:我们可以用边读边想象画面方的法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来背诵课文,并让学生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轻松得以突破。
5、第四段的学习重点放在说话训练上,我过渡:孩子们,我们水娃娃的脾气实在有点怪,在课文里找找水娃娃的脾气怪在哪?学生通过朗读第四段就能找出水有时温和有时暴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水娃娃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引出水做的好事和坏事。水娃娃为人们做了这么多事情,它是什么心情?当它发脾气时又是什么样子?通过课件演示水电站、灌溉农田、洪水暴发、雪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你能读出水娃娃的脾气吗?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温和与暴躁的水娃娃角色来进行挑战读。然后提出问题进行拓展:人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管住水娃娃呢?让孩子们找找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之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明白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最后,让孩子们看着图片以水能水能水还能的句式练习说话。这样的说话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要爱护水、珍惜水。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对学生完成了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完成板书。
6、紧接着,我又安排了表演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戴上汽、云、雨、雪、雹的头饰,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低年级儿童特别爱展示自己,安排演的训练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为背诵课文打下坚实基础,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作业
先出示一篇《水的旅行》短文视屏录音,视听后教师说:小朋友们,水每天都在做着快乐的旅行,看看它们都去哪些地方旅行?快说说吧。学生交流后我出示作业:把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水的变化画下来,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到了二年级要鼓励学生写话,这样有利于向中年级过渡。
(四)、拓展延伸
呈现一则公益广告和西部土地缺水干裂的图片,教育学生认识到:其实中国是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尤其在西部地区。如果不珍惜水资源,就会出现广告上画的那样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最后让学生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和水娃娃相处,渗透节约用水的价值观。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直观、生动,能较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晒 遇冷 水珠雨(落)
?(水)汽云 硬球雹(打) 爱护 保护
花朵雪(飘)
我是什么评课稿第二篇:
《我是什么》说课稿
【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本文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
这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小短文。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了解相关科学常识。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四种教法:
1、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节课,我制作了课件,视听结合,诱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通过点评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4、以读代讲法: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配乐朗读、小组比赛读、男女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悟理。
【说学法】
低年级的学生对水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但是用简短、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却有一定难度。所以在第二课时,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各段特点,品读方法各有不同:第一段抓住云的颜色和形态,引导学生读出云的美丽和多变。在观看图片时,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描绘多彩的云朵,结合相关谚语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科学现象的习惯;
第二段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同时为他们拓展水的其他变化形态,如雾、露、霜、冰。在朗读时抓住雨、雪、雹子落到地面的不同动作,让学生用手比划它们落下的样子,边做动作边体会语言的准确与形象;
第三段篇幅短小,但文字很优美,通过教师范读、欣赏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板书、和着优美的轻音乐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背诵;
第四段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说话,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水娃娃为人们做过的好事、坏事,同时让男女生分别扮演温和、暴躁的水娃娃,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说说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复习导入
由于是第二课时,首先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为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以水娃娃给同学们变戏法的形式导入新课,屏幕上出现富有童趣的云型生字,在开火车读和齐读两个环节后,欢迎同学们这节课继续走进水娃娃奇妙的世界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首先学习第一段,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水变成云的句子,教师边范读边勾画需要理解的重点词语,划斜线提示学生注意长句的停顿和连读。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朗读中体会极小极小的感觉,比较飘浮与漂浮的不同。
欣赏白云图片,看图说话是第一段的训练重点。出示许多形态各异的云朵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好词好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用有时候有时候说句子,启发学生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演示蓝天白云、乌云密布、朝霞、晚霞四种不同景致,感悟云彩的美丽、多变。结合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更好地了解生活。通过这四幅不同颜色的图片,鼓励学生将课文中描写云的漂亮衣服的句子背下来。
2、水娃娃除了会变云,还会哪些变化呢?接下来第二段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到水的其他变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展示雾、露、霜、冰的图片,增强水会变的感性认识。
第二段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我采用选字填空的方式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先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句子,让学生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并用手比划落、打、飘的不同样子,体会轻重快慢的不同感觉。学生在小手起落之间亲自体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准确、形象,培养语感。
3、第三段言简意赅,语言优美。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入水娃娃旅行的情境中,边听边想:水娃娃去过哪些地方?接下来让学生欣赏动态的视频图片和水娃娃一起去旅游,欣赏平静的池水、缓缓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时让学生看图想象水娃娃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的样子。在想象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板书、和着优美的旋律指导背诵第三段。
学完前三段后结合板书小结:水变成云飘浮在空中,又变成雨、雹子、雪落下来。水平常存在与池子里,流进小溪,汇入江河,流入大海。所谓百川归海,形成水循环不息的概念。教师适时小结,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4、第四段主要描述水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这一段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说话,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水娃娃为人们做过的好事、坏事。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水娃娃到底是什么脾气。分别描述温和的水娃娃和暴躁的水娃娃做过哪些事情,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水电站、灌溉农田、洪水暴发、雪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谈一谈,除了这些,在生活中水还为人类做过哪些好事,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产劳动也离不开水!水娃娃为人们做了这么多事情,它是什么心情?当它发脾气时又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扮演温和与暴躁的水娃娃,通过对比朗读理解水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又带来了许多灾难,由此渗透一分为二地全面看待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拓展延伸
呈现一则公益广告和西部土地缺水干裂的图片,教育学生认识到:其实中国是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尤其在西部地区。如果不珍惜水资源,就会出现广告上画得那样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最后让学生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和水娃娃相处,渗透节约用水的价值观。
15、小蝌蚪找妈妈评课稿听课记录
小蝌蚪找妈妈评课稿第一篇:
小蝌蚪找妈妈评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有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在课堂中周老师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学。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周老师巧妙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是这样设计的:上课伊始,老师板书找,然后神秘地问学生,今天是谁丢东西了呢?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问:小蝌蚪要找什么呢?这样很自然地出示了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那么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这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他们个个拿着铅笔全神贯注地这里画画,那里圈圈,偶尔还能听到同桌之间窃窃私语地讨论。瞧!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字词教学扎实
字词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周老师在字词教学的设计中,一步步非常扎实。如:[出示: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让孩子们先自己认读这些词组,再指名读、领读。然后结合练习让孩子们连一连来进行巩固。又如:[游来游去] 先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这个词的特点,再告诉孩子们老师也找了几个这样的词飞来飞去、跳来跳去、说来说去,请他们读读,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说。最后结合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写一写。
三、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1、用激励性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
新课标提出: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切实针对孩子朗读的情况,正视孩子们水平的差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责。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我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评价语言你读得真不错,让我们觉得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觉到这些小蝌蚪是那么的着急。读得真不错,如果再稍稍响亮一些,就更完美了。这样的评价语言并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扬,而是表扬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舞台。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自然段时,孩子们就抓住了一群、甩、快活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小蝌蚪的快乐、自由。更从这里感受到了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周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带表情读、带动作读等),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读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总之,教师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去引导,孩子们一定会喜欢阅读,喜欢语文的。
小蝌蚪找妈妈评课稿第二篇:
小蝌蚪找妈妈评课稿
昨天听了田花老师上的一节《小蝌蚪找妈妈》,她亲切的教态,灿烂的笑容,投入的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师生合作学习的愉快、生生共同探讨的成功,学生主动学习的愉悦,以及获得成功的满足。而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课堂上的几个亮点带来的。
一、整体感知,以图学文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田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图画与文字相结合。通过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通过看图进行小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阿姨的对话练习;通过看图从而复述课文中的句子;通过看图理解重点词句等。田老师由图入手,从图到文,再从文到图。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舞台。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说田老师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一群、甩、快活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小蝌蚪的快乐、自由。更从这里感受到了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与此同时,田老师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如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带表情朗读、带动作朗读等),这对于聋校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读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到中年级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本节课中,田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田老师提出学习要求,比如读一读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划出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阿姨的对话,分角色朗读等等,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这就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在在巩固环节,田老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景,并对一些重点词(如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加以指导。此环节的设计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导得恰到好处,学生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让听课者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田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值得我学习的示范课。特别是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显得很有默契。这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功夫在平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稳扎稳打,力争让每一节课都变成有效课、示范课。
昨天听了田花老师上的一节《小蝌蚪找妈妈》,她亲切的教态,灿烂的笑容,投入的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师生合作学习的愉快、生生共同探讨的成功,学生主动学习的愉悦,以及获得成功的满足。而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课堂上的几个亮点带来的。
一、整体感知,以图学文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田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图画与文字相结合。通过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通过看图进行小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阿姨的对话练习;通过看图从而复述课文中的句子;通过看图理解重点词句等。田老师由图入手,从图到文,再从文到图。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舞台。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说田老师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一群、甩、快活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小蝌蚪的快乐、自由。更从这里感受到了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与此同时,田老师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如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带表情朗读、带动作朗读等),这对于聋校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读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到中年级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本节课中,田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田老师提出学习要求,比如读一读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划出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阿姨的对话,分角色朗读等等,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这就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在在巩固环节,田老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景,并对一些重点词(如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加以指导。此环节的设计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导得恰到好处,学生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让听课者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田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值得我学习的示范课。特别是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显得很有默契。这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功夫在平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稳扎稳打,力争让每一节课都变成有效课、示范课。
16、去年的树评课稿听课记录
《去年的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去年的树》。本文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和树、树根、门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间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对话通俗易懂,适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本组教材特点和课后习题,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能力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象鸟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活动。
2、学完故事,对鸟、树、伐木人等说说心里话,并试着写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2、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我打算采用提问对话法、美读法、点拨法来进行教学。
读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宜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学法上,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朗读品味法和合作探究法。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授完课。
(一)激趣导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朋友》,紧随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这个问题相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师再问: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对个别难写的字加以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读书所获。
讨论: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读懂这个故事了,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课文叫《去年的树》吗?
[这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本文对话语言较简单,但要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于是,我先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摸索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如:树和鸟离别时,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鸟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唱歌给树听,读时语气坚决、肯定;当鸟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等。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发展想象,直奔重难点
1、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
师:假如你是小鸟,那么你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的好朋友,面对着眼前日思夜想的朋友,你会有如何反应?
师:唱完了歌,你要走了,会说些什么?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达到感情的升华。]
2、畅所欲言,揭示道理。
经过上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体会的道理应该不成问题。有的学生从鸟的身上会悟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从树身上得到启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伐木人伐木悟出: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可以加以肯定。
[这一过程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完成课后小练笔。
学完课文,你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哪些人物说?
有的学生可能想对鸟说,有的想对树、对伐木人说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试着把它写下来,完成课后小练笔,达到说写相结合。]
五、说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天天形影不离
好朋友一定难舍难分
寻找诚信守诺
[好的板书设计要求能够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的灵魂,本课的设计抓住好朋友这个点,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感受大树和鸟深厚的友谊。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去年的树评课稿第二篇:
《去年的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二、说目标
根据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三、说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2、领悟课文中的情感和蕴含的道理。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秉承这样的理念,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发想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说、悟,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促进师生、自我、文本对话方式的生成。
五、说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直接揭题,简介作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倾心感悟;拓展延伸、多元对话的教学思路。
1、直接揭题,简介作者。
本课我采用直接导入新课的方法,接着简介本文的作者新美南吉,对于他,孩子们很陌生,通过对他生平的简单介绍和出示他生前说的一段话,力求拉近孩子们和这位天才作家的距离,从而让他们产生阅读文本的渴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设计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本文的写作是以对话为主的,为下面的精读课文作好铺垫。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伐的教学,不但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更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另外,我让学生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3、研读课文、倾心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教学。
比如,重点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天天体会,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小鸟与大树的深厚感情。再如,重点指导朗读小鸟和大树临别时的对话,我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知课文。让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小鸟飞向南方之前与小鸟的对话,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让他们和文本零距离接触。又如,最后三段的教学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我主要抓住两个看字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感悟鸟儿对朋友的怀念和留恋。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
童话讲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学中能展现童话的意境美,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内容,从而让学生和文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为此我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是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情境,另一个是鸟儿找到已经变成灯火的大树他们离别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悟后再读,读悟结合,从而完成师与生,生与师,生与文本的深度交流。
(3)、引发想象,激活创造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童话时学会想象,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主要抓住了稳重两个空白点引发想象。一个是引发他们想象鸟儿天天给树唱歌的情景,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从而为理解下文做好铺垫。第二个是鸟儿找到变成灯火的大树时,引发他们想象此时鸟儿心中会想些什么?第三个是引发他们想象鸟儿唱完了歌又看了灯火一眼时,他可能会对灯火说些什么?从而完成文本的补充和再创造,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鸟儿内心的伤感和对大树的眷恋。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悟真情。
读中感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想象读、同桌练读、教师引读、配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近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比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接着谈感受,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画面读,最后配乐老师引读,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深厚友谊,打开了学生走进这篇文章的大门。又如在学习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三次对话时,我通过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激起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体会小鸟满怀希望、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后再次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总之,在读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情境中,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鸟儿和大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在读中品出小鸟留下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在读中获得懂得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4、拓展延伸,多元对话。
在学完课文后,我这样说:虽然鸟儿带着伤感飞走了,她却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珍爱友情,信守诺言!课文学到这里,作为读者,你肯定会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你想对谁说呢?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含义。同时,也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文本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课本静态的呈现,这样图文并茂的设计直观性很强,用音符圈点出来本文蕴含的寓意,目的就是希望小鸟留下的友谊之歌,诚信之歌,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希望多年以后,他们想起这只小鸟和大树的友谊仍然会有温暖的感动。
17、猫评课稿听课记录
《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单元目标,结合本篇文章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并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以谜语和图片导入新课,说说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找同学上台演示各种猫的动作及声音。引出本课课题《猫》及老舍先生简介。这样的导入,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分钟)
(二)词语大闯关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新课词语。(开火车读,齐读)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自评,老师点评)。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老舍笔下的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
(孩子们大致能感受到这只猫淘气可爱,性格古怪,作者喜爱猫的特点。而这些恰好是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板书:性格古怪、满月可爱】 (3分钟)
(四)小组探究
细读课文的1-3自然段,用铅笔划出猫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 说说你的体会。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了猫及其贪玩,一玩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句话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凸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爱怜之情,担心、翘望、心疼、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写猫工作时认真负责,从非不可可以体会到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它是多么的尽职尽责
把这个句子改成肯定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运用拟人的手法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温柔可亲)和不高兴(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上填空练习,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2、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受小猫的可爱,重点体会作者爱猫之情。
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重点体会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呢?怎么理解?
【板书:更 】
在体会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之后,引入对小猫可爱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对小猫的可爱研读的兴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用词之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板书:喜爱】
最后再来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想象一下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播放课件,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五)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六)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共分享。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同时,这种训练形式就会成为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写作创新的新平台。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板书设计由师生共同完成,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
6 猫
性格古怪:既( )又( )
猫 喜爱
满月(更)可爱
18、幸福是什么评课稿听课记录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幸福是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双语班汉语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主要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②能力目标: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能力,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③情感目标: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二、说教法学法
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朗读等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说教学程序
(一)歌声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导语: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刚才同学们又是拍手,又是跺脚,很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你们是怎样理解幸福的呢?
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对于幸福,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下面,我们到《幸福是什么》这一篇童话故事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把音乐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感悟幸福,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示范朗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检查阅读效果:抢答以下问题。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三个牧童、智慧女儿)
②课文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③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④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简单梳理、把握内容的要点、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幸福。
这一环节学生默读,教师提出问题:这三个青年通过自身的劳动,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针对这一中心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和同坐讨论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重点段,思考: 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a第一个青年做了医生。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读出幸福、自豪的语气)
b第二个青年做了许多对别人有用的工作。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c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此部分,进一步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教师适时启发,最终让学生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从中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与延伸,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五)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用的事情。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幸福和快乐的!
(六)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他人听。
②收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十年前 三个牧童 挖泉水 靠劳动
治病人恢复健康
十年中 三个青年 做很多事对别人有用 尽义务
耕地养活很多人
十年后 再次相聚,畅谈幸福 做益事
19、巨人的花园评课稿听课记录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实验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五、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六、说板书设计
9、巨人 的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分享
快乐
(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0、卡罗纳评课稿听课记录
《卡罗纳》说课稿
《卡罗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卡罗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小说《爱的教育》。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四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二、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身子女,缺乏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把引导学生了解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大家是怎么做的,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目标
针对本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大家对卡罗纳的关怀,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重难点)。
四、说教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老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引导,运用自主、合作、研究的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自悟,真正做到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学时以爱为主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最后超越文本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景导入,烘托气氛课前检测,了解字词深入课文,感受真爱课堂检测,加深理解根据年龄,推荐好书这一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烘托气氛
在导入《卡罗纳》这课时我让学生猜谜语引出妈妈,然后课件出示有关母爱的图片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深沉与博大,为理解卡罗纳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做好铺垫。
(二)课前检测,了解字词
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字词进行认读。
(三)深入课文,感受真爱
1.整体把握
根据自学提示一,学生初读课文,读通句子,大体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然后进行一一回答。
2.深入课文
根据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然后点名进行回答。
根据自学提示三:(小组合作讨论)文中的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也是幸福的,用画出大家是用什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通过讨论感受人间处处都是爱。
(四)课堂检测,加深理解
设计了与文章有关的习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根据年龄,推荐好书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
六、说作业
通过小练笔,自己成了卡罗纳,晚上回到家,提起笔,想起老师和同学们所做的,于是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21、搭石评课稿听课记录
《搭石》评课稿
《搭石》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六组的课文,捧读文本,我们会感受到一种乡间的清新与一份乡民纯朴的情感,作者刘章用质朴感性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浓郁的乡间生活美景,通过展现摆搭石走搭石 等寻常生活情景,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的情感。本节课,盛杰老师从课文的整体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采用了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分享表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文,体验文本的价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以下几点体会深刻: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1、教学朴实,提高实效。
上课伊始,盛老师没有追求什么所谓精彩的导入,而是直接对上节课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听写要求掌握的词语和对搭石的认识。方法虽简单却有效,学生很快能静下心来进入到新课的学习状态。接下来,和学生共同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围绕这一句展开自主学习找到自己能感受到的美。盛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引导他们圈点勾画甚至是批注,既让孩子们掌握了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也为接下来的分享表达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课堂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孩子们心无旁骛地自主学习着,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理想而有效的学习状态。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本节课的教学,我们看到盛老师很大胆地整体在放。我们说这不是随性地放,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放,这种放能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积累。放时间给学生自学,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看到盛老师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放时间让学生分享表达,无论是小组还是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表达,我们都能看到盛老师能认真倾听,并从倾听中捕捉信息,恰当地评论、点拨,引发学生深度地思考。而阅读又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文本是怎么理解的就会怎么表达,他可能不会按照我们原先预设的方案来,课堂上,我们看到盛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进行文本内容的学习,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也认为这也体现了盛老师夯实的教学功底和较为灵活的教学机智。
3、方法灵活,课堂灵动。
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之上,盛老师创设了恰当的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搭石上的美。她紧紧抓住 一群人走搭石,两个人走搭石以及摆搭石三幅画面,将读懂词句、体验画面、感悟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搭石在家乡的人们心中为什么是一道风景。比如:谈到一群人走搭石的时候,盛老师抓住协调有序这个关键词,通过手势演绎抬脚和紧跟动作,在手势加快和语速加快的过程中,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美。再如谈到年轻人遇到老年人怎样走搭石的内容时,盛老师则以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的方式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抓住伏和理所当然这两个关键词语,从品伏这个词再到理所当然的过渡,盛老师创设了很多情境,激发学生想象,从而感受到理所当然的人性之美。诸如此类,就不一一列举。除了对词语独具匠心的品学外,我们也感受到盛老师指导朗读方面的别出心裁。比如:在指导朗读一行人走搭石这部分内容时,盛老师除了用手势演绎协调有序帮助学生读出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的节奏感之外,她还根据学生的感受,将课文改为诗歌形式,配以音乐引导学生诵读诗歌,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那有着浓浓乡情的搭石边,学生便用朗读将这美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参与面较广,分享表达较有质量。
二、德育渗透,润物无声。
这篇课文洋溢着人性之美,而这种美贯穿了课堂的始终,我们看到整节课学生在研读与交流中对美 的理解和体验愈加深刻。比如:在学习一行人走搭石时,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说到群体生活时,人们之间的理解与配合,从而感受到和谐之美的温暖;再如:学习两人走搭石这一部分时,文字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再加上盛老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体会到谦让之美敬老之美的高尚除此之外,课堂结尾老师播放了芜湖市制作的《三德歌》的视频,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正能量。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到心灵美其实每天都有,每个人身边都有!从而激发孩子们寻找身边的动人风景,领略身边的美,并付诸行动从自我做起将爱延续!
本节课,老师和孩子一起通过欣赏能看得见的风景,品读有魅力的语言,感受温暖人心的心灵美。教师既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要义,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训练,又加强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使情感得到了升华。
搭石评课稿第二篇:
博尔德从普通巨石发现的文本找到了美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声音的图片。表现的人的无私奉献,一个为了别人,友好和互利的美德。
范教师这一课将描述的图片作为突破,紧密美观,设计问题,文字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图画?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与问题,发现在阅读美国,在交换美国的感情,在老师的指点,简单清晰的小标题形成一个总结美国,澄清本课的内容,全面掌握教学任务的文本内容,同时培养学生阅读一般能力。
二,本课的介绍也很有特色,范老师通过一块石头把自然景观画成,让学生在同一时间享受风景,初步了解塔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然后质问塔楼,再次激发学生的脑细胞,动员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第三,教学一词,理解各种形式词汇的方式,值得学习:如剪影拍照和检查词典组合,让学生欣赏图片同时理解词汇的意义。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时候练习 在文本中的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要理解。明白清晰的波浪杨杨允许学生对杨阳和波纹做比较。
然而,教室的美丽会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够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更加明白和更准确。
22、四年级乌塔评课稿听课记录
《乌塔说课稿》
《乌塔》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专题中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由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我觉得教学重点、难点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学法:在阅读中感悟,在交流中升华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说过,学生不是一个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把这篇课文作为一个引子,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燃起他们的讨论热情,进而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我期待每一个孩子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三、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
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阅读课前导读,了解阅读的初步目的:出示幻灯片(1)。
⑴认真默读课文,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⑶想一想:乌塔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三)、整体入手,把握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读完这篇课文,一定感触很深,那么课文讲了什么事呢?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讲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总结时老师引导:乌塔14岁,我们十一、二岁,她可以说是我们的小姐姐了。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乌塔之间的距离,进入情境,同时便于学生将自己与乌塔进行比较。)
你认为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
2、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她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出示幻灯欧洲地图)
四、领悟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
1、师:大家说说看她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国旅游了?她还做了哪些准备?同学们再一次读课文,并画出乌塔为了出国旅游,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句子。
2师: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
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
师: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
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师小结:乌塔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无准备之仗哦。
3、从这些准备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⑴自理能力强,能照顾好自己。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很容易交到朋友。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4、师:假如是我们,我们敢独自一人出国去旅游吗?不敢。为什么不敢呢?是啊,这就是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请大家一起填空填空。(出示幻灯)
★中外父母爱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中国父母是百般呵护,孩子一般没有机会独立锻炼;
外国父母是给孩子自由,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异:
中国孩子靠父母养活、资助;
外国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挣钱;
★认识世界的途径不同:
中国孩子不出家门;
外国孩子走出家门;
★中外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
五、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啊,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也决定了中外孩子的能力的差异,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讨论:(出示幻灯)
⑴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⑵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⑶你赞同中国父母谨慎小心的教育方式,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
⑷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六、教师总结
是啊,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精髓。
七、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身上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分析中外小学生在计算机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四、板书设计:
乌 塔
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
自立自强
正确认识
23、走遍天下与书为侣评课稿听课记录
《走遍天下书为侣》说课稿
走遍天下书为侣(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说教材与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鲁教版小学语文 四 年级 下 册的一篇 精读 课文。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来说明选择的理由,随后列举了读书的方式和方法。全文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层次鲜明,语言简练,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但理解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要求,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阅读的方法。
4.领悟作者比喻、假设的写作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是:领悟作者写作方法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本课,依据新课标精神,以 生本高效教学策略为主旨,我采用朗读感悟法: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感受文本的魅力。同时我还采用讨论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说我是如何体现生本高效,落实教学目标的。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开课之初,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行吗?假如让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在漫长的旅途中你会选择哪样东西供你娱乐呢?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说: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选择。然后我顺势揭开课题。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以学定教,对预习的检查,我将从两方面着手:落实难读词语,识记、听写难写的生字,如豫等字。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随后我抽选几位学生分段朗读,朗读完后我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之后我再进行评价,使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学生读完课文后在小组内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本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览全局,为研读打下基础。
3、精读课文,感悟语言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突破重难点。本着这一理念,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呢?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下批注,批注的内容既可以是从中体会到的思想情感,也可以是体会到的表达方法。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理由:像朋友 像家(板书)。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关注6、7段,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自读自悟,理解(中心或重点一句话)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和乐趣板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所以,我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最后一段话,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深入阅读,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书的情感对书的热爱。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出比喻、假设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这样架起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桥梁。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4、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基于此,我引导学生试着用上文中表达方法,写一个小练笔(自己组织语言)
六、说板书设计
一份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可以使重点清晰明了的展现给学生,基于此,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走遍天下书为侣
理由:像朋友 想家
方法:一遍一遍地读
总之,教师再完美的预设也无法取代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彩的生成。在教学中我会随时捕捉学生疑问、想法,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24、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评课稿听课记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二、说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说教法
1.本文作为略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所以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
2.本文是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在反复自读把握主要内容后,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模拟采访。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文中有许多多音字,如《水浒传(zhun)》、绿(l)林好汉、一百单八将(jinɡ)、《济公传(zhun)》等要注意读准确。还要注意对话是口语化的,如跟前儿偏科起码这些北京方言,更是透着亲切,所以要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
3.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的问题后,可以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然后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应有的启发,如,要加大课外阅读,才能促进写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发展;加强古诗文积累,增强文化底蕴等。
苗苗与季老的对话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如,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在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可行吗;苗苗的爸爸打她对吗;学生偏科与任课教师有关系吗;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们能成为三贯通的人才吗
4.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还有在访谈中如何有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学习一些采访的技巧,用于指导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本文还可做一些拓展,如,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等。
5.在读书、讨论、交流后,可以品味题目的寓意: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25、假如没有灰尘评课稿听课记录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使天空颜色起变化 做假设
调节气候
做假设
八、说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思路清晰,说明有序,加上前面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学习方法,教师也从课文的特点出发,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性。因此,学生探究的兴趣很浓。然而,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科学的专业名词,如:光源、散射、三色光、日晕等词语,学生很难理解,因为那需要物理知识作铺垫,学生初读比较困难。因此,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根据不理解的词语来查找工具书,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6、新型玻璃评课稿听课记录
《新型玻璃》说课
《新型玻璃》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3课《新型玻璃》。我将分以下四大板块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五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的发展的状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3、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5、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同时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教学难点为能正确区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文的内容特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主要从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来体现,我将创设一个让学生推销新型玻璃的情景,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问题教学法,教师针对本课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理解课文,最终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更加深入的理解本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中,会重点体现这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去学习本课。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确定学生的学法有: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阅读法,培养学生爱学语文的兴趣,进一步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自学过程中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说电教媒体的使用
通过制作媒体课件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本课件是由PowerPoint制作,用于展示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使课文中所讲的东西不再只是凭学生想象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能亲眼看到,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中将有所体现。
四、说教学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构建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玻璃。再引出新型玻璃。(这个过程教师运用了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要了解这些新型玻璃,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学习方法)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3、我在这一部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情况,让学生想帮老师的家里选择一种新型玻璃。(这里教师运用了问题教学法)
(四)发挥潜能,创造设计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你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对于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突出教学模式,体现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五、说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是采用了表格的形式,简洁明了,概括性强,把本课所涉及的几个新型玻璃都列举出来了,由新型玻璃出发,进而放射的推出其他类型的玻璃,更便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记忆。
在这次说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是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27、松鼠评课稿听课记录
《松鼠》说课稿
《松鼠》说课稿
字词积累【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词语,并读准字音】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圈划重点,完成表格】
从几方面说明
作者把小松鼠写得生动而形象,请你找出这样子句子,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寻找,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处活动
它们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敢下水。松鼠过水的时候
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扥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准确严密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找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句子的优美之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在辨析句子中个别词语的运用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生动,训练了学生品读说明文语言的能力。
(四)、质疑探究
对照目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完成的,好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还有什么什么独特的感受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五)小结归纳:
这篇科学小品文,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运用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六)当堂检测: 选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以它的名字作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要求:仔细观察,准确表达,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运用准确严密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六、说板书设计
松 鼠 说明事物
一、总说特征:漂亮、驯良、乖巧。 【1、抓住事物特点】
外形漂亮 【2、言之有序(总分)】。
二、分说特征 习性驯良 【3、语言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
性格乖巧 【4、仔细观察说明对象】
三、补充其它特征
28、鲸评课稿听课记录
《鲸》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鲸》。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鲸》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文通过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外形,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知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本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二、说学情
陶行知说过:你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不知道学生的需要,那么你就不可能教好学生。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
本文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是,由于学生阅读的说明文较少,在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时会有点难度,因此,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鳍等三个生字,会写哺,鲸等13个生字,正确 哺乳,上颚等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了解课文介绍了鲸的外形,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特点,学习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文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了解课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特点。
难点为:学习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文的特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3、问答法(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学法,正如培根所说方法是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我国也有这么一句古话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1、课前预习法2、圈点勾画法(学生标记出课文中重点或难点的词句,以便课堂上一一进行教学)3、自主、合作、探究法(以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首先,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提问学生:同学们,您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之后,我请几名学生来说一说,并适时地以 说的真好讲得真多来表扬学生,然后我在出示大象、河马、鲸等图案。从而引入今天所学的课文《鲸》。
(这样的导入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和整体把握能力,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受,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将这一环节分为以下两个步骤:一,扫清字词障碍。我在PPT上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请学生进行认读,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比一比哪组读得又快又好,然后分别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我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PPT上出示问题:课文介绍了鲸的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用〇圈出重点词来,之后,我请几名学生来说一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如找的真仔细速度真快等表扬形式,然后我在一一板书外形、进化历程、种类、生活习性接着,我出示鲸的外形的句子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请学生边读边想,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同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外形特点的。然后,我再请学生以我是小画家的形式来画一画鲸,从而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鲸的外形特点。最后,我又提问学生: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使用了说明方法,请用划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通过男生读、女生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方法的好处。
(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表扬来激励学生,解决为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这一环节我出示句子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重点标记出主要、必须、总是一词并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些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我在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自主探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这一环节,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并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第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我播放许多动物被残害的图片,并激发学生说说观后的感受,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然后,我与学生一同进行课文内容的小结,以便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促进教师的教学。
最后,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提醒学生运用到今天所学的说明方法,把动物的特点写清楚。
(这样不仅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让学生产生了想写、乐写的冲动,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能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七、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接来请评委老师允许我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呈现我的板书)
画鲸 外形,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我的板书内容是 ,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聆听!
鲸评课稿第二篇:
《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鲸》,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了解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
鲸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学习说明文,而鲸做为本单元第一篇学习的文章,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明白什么是说明文,为接下来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多种说明方法这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针对本文特点,结合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①学习本文的生字词,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②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本篇课文,通过学习本课能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③认识到作者抓事物特点进行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分别设定为: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需要重点花时间攻克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作者抓事物特点的说明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学生的要求,要打算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大致内容。
2.情境教学法。由于本篇课文学习的鲸,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我打算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鲸的视频,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3.写作练习法。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所以打算采用写作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针对这一说明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这说明方法的认识。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同时我认为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阅读的能力,但是缺乏对文章具体细节的把握,所以结合以上这两点,我打算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该学段的学生应该具有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所以采用该方法,给予学生阅读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出鲸鱼的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要着重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一共涉及了四个环节:
1.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
这一环节,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首先播放关于鲸鱼的视频,接着向学生说一个小故事,讲一讲海底举行鱼类运动会,为什么鲸鱼不能参加,让学生带着问题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鲸》,看看作者笔下的鲸是怎样的一个动物。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鉴赏文章的前提,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初读解决生字词,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基于以上的观点,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先用工具书自学字词,然后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向提出问题:每个自然段都介绍了鲸鱼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读一读,及时纠正读错的音,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该注意?如:鲸是后鼻音要读到位等,接着让学生开火车读、赛读、齐读巩固字音。
在学生达到都准音的目的之后,再指导学生书写难写、易错的字。因为,中年级课标指出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肺这个字,指出这个字的笔画,以及容易写错的地方,右边部分不是市,教师边说边范写,需要注意的笔画用红粉笔写出,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学生练习书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正确写字姿势,把字写工整、清楚,教师巡视指导。
在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以后,再来让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先列出鲸鱼的各个特点,再由教师对每特点进行详解,其中当学习到鲸的进食情况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他们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当学习鲸睡觉时的样子时,我让学生感情朗读,其余同学闭目想象,然后将鲸睡觉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这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去大胆创作。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鲸的各个特点有所了解,从而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 仔细品味
在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重点段落,深入研读文本。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我觉得在了解完本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先向学生介绍文章中存在的几种说明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把说明方法的特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中存在的四种说明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4.总结本课 布置作业
在学生了解完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文章中的说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就告于段落了,但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更好的理解,向学生提问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鲸鱼不能参加鱼类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引出答案鲸鱼是哺乳动物,借此再问问同学鲸鱼还有什么特点?借此起到回顾文章的作用。
同时为了让学生对下节课关于说明手法的学习有更好的掌握,我会布置学生回家之后再次朗读全文,找出课文中的这些说明方法在哪?将它画下来。从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这些说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因此我采用列提纲的方式,突出重点,根据文章中鲸鱼的特点进行书写,同时列举出文章主要的说明手法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
鲸
体型 进化 ║ 举例子 做比较
种类 进食 ║ 列数字 打比方
呼吸 睡觉 生长 ║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各位老师辛苦了,谢谢。
29、小桥流水人家评课稿听课记录
《小桥流水人家》说课
8.《小桥流水人家》说课稿
知识目标:读准潺潺、干涸、婀娜、粼粼四个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由爱家乡到赞家乡,由咱家乡到思家乡的情感。
知识目标在课前由学生根据导学提示中的学习要求已经分组合作学习,并汇报交流了。情感目标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重点。因此,这节课我把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作为难点来突破。因为整篇文章都是以爱字贯穿全文。作者的思乡情,怀乡意蕴藏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细细去品味。
三.说教学、学法。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使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既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特有的优美景色,又不失语文学科的性质,让学生学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出本课的教法学法。教法有三个:1、直观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教法对学生的学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学法上,我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通过读找品悟的学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首先是揭题导入。上课伊始,我请学生介绍课下搜集的资料。当学生介绍到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时,我引导学生读诗悟情。然后用词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导入本课,揭示课题。这样用学生找到的古诗导入,既引导学生体会到诗的感情,又让学生明白课文题目的出处。这为学习课文奠定了感情基础。而且课文的题目从学生动手搜集的资料中找出也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的体验。接着我让学生回顾学案中准备的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用幻灯片出示天净沙秋思的古诗,潺潺流淌的小溪的图片。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唤起学生记忆,激发再次阅读的兴趣。接着组与组,互换检查课文朗读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小组成员汇报交流后,我又相机引导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作者对家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孩子们很快回答作者对家乡的美景、趣事久久不能忘怀。继而我又引出导学案中的第二个问题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从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出来呢?组内交流预习所得。全班汇报。接着让学生结合幻灯片说一说:此刻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或用笔画出来。小组派出代表到前面汇报,这样做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所得,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 接下来为了深入理解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我用幻灯片出示了三组句子一组是写景的。如: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在作者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清风是美的,小溪小桥是美的,杨柳也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写,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第二组是叙事的。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儿时的趣事,仍记忆犹新,对家乡太有感情了。作者回忆往事,来表达思念之情。)
还有一组是直接表达感情的: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作者出生的平房虽然矮小潮湿,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爱老家,不须任何理由,爱它没商量。这里直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爱和思念之情。)
这些句子我分组让学生读。采取对读、自读、齐读、配乐读等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品味。然后说说作者分别是通过什么表达思乡爱乡情的。 为了巩固所得,我设计了拓展延伸,实践环节。记得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句话: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以作业的形式来拓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巩固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我又选了几篇文章如《外婆桥》、《家乡的枣树》为例子,让学生读,然后组内交流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课下以可爱的家乡为题目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 这节课从学情、教法的考虑到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具体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运用的教学理念。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文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和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领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以及表达感情的方法。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老师、学生、文本、作者、生活多向对话互动,使学生的自读自悟有一个质的提升,润物细无声地把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指导学法、领悟学法等融于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揉合。
【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景美:小桥、流水、柳树、野花、
事欢:捉鱼、虾、螃蟹
爱、怀念:扔野花、摘菜叶、赏野花
这一板书,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指导背诵,又恰如其分地落实了教学的重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0、桂花雨评课稿听课记录
《桂花雨》说课稿
桂花雨说课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三单元一篇课文《桂花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桂花雨》选自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体会泉城、九寨沟、荷兰美丽的风光,领悟其特点,体验我儿时摇桂花的快乐,品味泉城的活力之美,九寨沟的神奇之美,荷兰的闲静之美以及阵阵桂花雨所透露的乡情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培育爱美情趣。本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文章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本文的思乡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作者与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课设计与研究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研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的识字阅读要求,我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格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插图,课件和音乐渲染的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感受摇花乐,注重探究式学习,体会思乡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体会思乡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九年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直观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启发诱导法、情境教学法展开我的教学:
1、直观教学法:由于人们对桂花的了解不一定熟悉,所以,带领学生寻找校园内的桂花树,让学生了解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直观了解和感受,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的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学生自读、指定读、听读、演读帮助学生体会桂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
3、启发诱导法:通过激发语、教学媒体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悟
4、情境教学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
素质教育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探索。因此在叫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可以围绕作者更喜欢桂花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提问,然后抓住重点词摇花乐、桂花香,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
2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根据的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五、说课时
按照教学设计,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看PPT上老师展示的这些花漂亮吗,这是什么花?(相机板书桂花),桂花已经开了。那说到桂花描写桂花的诗句也不少,我们来读一读吧!
桂子花开,香飘十里;金秋十月,桂子飘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 维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韩 愈
2、那由桂花的香味你又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词语或成语呢?(老师这里也有一组词语是形容桂花的香味:)
注:芳香扑鼻、浓郁、迷人、陶醉、沁人心脾
3、 是呀,同学们都很喜欢桂花。台湾有位女作家叫琦君,她一生漂泊,11岁离开家乡,32岁去了台湾,60岁又移居美国,84岁重回故乡。可是,无论她身在何处,让她最难以忘怀的就是故乡的桂花和她童年时代摇落的那一场桂花雨(板书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回到童年,去感受那一场桂花雨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一)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1)、让我们先来解决学好课文的拦路虎生字词吧,有信心吗?
(2)、出示生字词(生字分别用绿、红色显示;生字词分三排写)
zhuō cuō tn lǔ
笨笨拙拙 撮一点 檀香 桂花卤
左右 谢落 尤其 拣去 都是
新鲜 吩咐 帮助 糕饼
、指名分别读第一排词语。
◆笨笨拙拙 拙就是笨 再来读,读出叠词的感觉,尾音轻一点。你觉得此时作者还是在说笨吗?
撮是怎样地拿?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撮一点桂花。学生做动作。
桂花卤老师带来了,是用又香又甜,课前已经给同学们闻过了,可以泡茶、也可以煮桂花粥、做桂花糕。
全班再连起来读第一排生字词。
4、指名读左右一词。
(1)、促思:从词的结构上来说,左和右组成的这个词两者构成什么关系?(反义关系)
(2)、能不能说几个类似的有反义关系的词?(开关、昼夜、生死、没有)
5、指名分别读谢落、尤其、拣去(拣全家人会怎样地拣桂花?(强调笔画横折钩,并让学生书空。)、都是这几个生词,(强调前鼻音,多音字 形近字辨析等)全班再连起来读第二排生字词。
6、分别指名读第三排生字词。
(1)、吩咐一词都是什么偏旁,说明和什么有关系?那吩咐是什么意思?
(2)、能不能给吩咐找个意思相近的词?(嘱咐)相机指导嘱的写法,分别齐读吩咐与嘱咐。
7、齐读第三排词语。
(1)、促思: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三排的词语,并听老师再读一读,看看与左右一词的构词关系有什么不一样?(近义关系)
(2)、能否说几个类似近义关系的词。(叫喊、缓慢、弯曲、沉浸)
8、你看,小小的一个词,这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学问,看来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啊!
二、播放课文录音,并画出你所认为写的好的段落。
三、介绍文体知识,文本特色。
四、课堂练习
1、写习字册上的本课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并组词
2、搜集一些关于桂花的诗句,下节课进行赛诗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知桂花香
(课前欣赏桂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交流咏桂诗,渲染氛围)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桂花雨》这篇优美的课文(生:读题),刚才我们也交流了有关描写桂花的古诗,真是让人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去看一看美丽的桂花吧!
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不像梅花那么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谁能来读好这一段的?(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2、是呀,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迷人的香味儿,它不与繁华斗艳,更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 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一起享受那花雨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精读品味,体会摇花乐
1、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用直线把有关句子划出来。对于那些你感受较深的词语也可以圈圈点点,简要写写你的感受。 (学生自读感悟)
2、组织讨论交流:(学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和联系上下文来谈体会。)
A. 相机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喜欢摇桂花的?
(2)谁也对这句话感受深刻的,来谈谈你的想法。
a、老是缠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那么喜欢摇桂花,盼着摇桂花。
b、注意这句话后面的! ,体会作者心情的急切。
c、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提示:急更衬托出乐 )
(3)提示:同学们,这里是件大事,你是怎么想的呢?在生活中怎样的事情你认为是大事呢? ( 比如:过生日、过年、中秋节 )
师:是啊,是件大事可见摇桂花对我的意义非同一般,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4)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5)师评价:你的体会真好,能把你的体会带进去读一读吗?
(6)师读母亲的话: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作者这么急切地想摇桂花,可是还不到时候,多么失望啊!
过渡:师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哎呀,不好,天要下雨了,乌云密布,云脚长毛了。孩子们,我们提前摇桂花啦!
听到这个消息,我怎么样?(生读句子)
B. 相机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师:读了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从连续的两个帮着读出了什么?(忙得不亦乐乎)从使劲你感受到了什么?(高兴劲、兴奋)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读)
摇啊摇,怎样摇?(提示学生:脸上?心里?想象作者摇桂花的动作和表情,体会摇花乐。)
师:看看书上的图,看看这桂花雨,来,闭上眼睛,我们也来使劲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快乐、忙碌的景象读出来,读出那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画面。)
C. 相机出示: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师:读这个句子,你感觉到那纷纷飘落的桂花像什么?为什么说桂花像下雨呢?它们像在哪里呢?
(2)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假如是你,你也会这样情不自禁地喊吗?你来喊一喊。(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喊出的是一份陶醉,一份快乐,一份惊喜)
(4)现在,老师建议我们拿出各自带来的桂花,一起闻一闻,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我们每个人都读出了自己的一份美美的收获。这桂花雨多香啊!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香香的桂花雨吧!(齐读句子)
过渡:摇桂花,摇出了香,摇出了乐,还摇出了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出:摇出父亲的诗句。)
相机出示诗句: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1)生自由读一读,指名读一读,再齐读。
(2)师:你从父亲的诗中读出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3)桂花在你心里满满的了。好美的梦,好甜的梦,入梦甜我们再一起吟诵:(再读父亲的诗句)
(4)引导背诵:摇桂花,摇出香,摇出乐,摇的花雨缤纷,摇的好梦连连。在这桂花雨里让我们来尽情享受这快乐!(一起来背诵父亲的诗)
过渡:摇桂花,摇出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摇出了什么?(快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交流。(学生可能会说摇出桂花糕、桂花茶)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
(2)相机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呢?
(提示引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实际就是指长时间沉浸在这份摇桂花之中,沉浸在这份摇花情之中。)
(4)引读:原来勤劳能干的家乡人在摇落桂花以后,全家动员,先
然后 ,再 。桂花晒干了就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可以 ,过年时还可以 。
3、师小结:摇桂花能摇出这么多的乐趣,难怪摇花乐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记忆中。(板书:忆 摇花乐)
三、读写交流,感悟思乡情
作者十二岁时就和母亲离开了老家,也离开了这给他带来童年快乐的桂花树,每次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说
1、相机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吗?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思 故乡情)
2、师: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的珍爱。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出示)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啊!母亲一定会说:
3、请选择一句写一写,再交流。
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难怪作者每到这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学生接读下去)
4、古诗词交流
正如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诗中说的那样: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你还知道其他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吗? (学生交流)
5、师:听了你们的朗诵,我更能体会到母亲那浓浓的思乡情了。让我们再来读读母亲的话吧。(生再次齐读母亲的话)
31、梅花魂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听课稿,分享梅花魂听课感受和记录
梅花魂评课稿第一篇: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表达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的爱国之情。本单元重点训练的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与前一组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紧密联系。但是本单元又侧重于从训练作文的角度提出,因此,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还要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注意应用。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文章讲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华侨老人,他十分喜爱墨梅图,在回国之迹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的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单元目标及要求,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并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四)说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学生都比较喜欢提问,老师则要多鼓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梅花的品格是什么?魂又是什么?标题的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发学生讨论,自由发挥,使他们对学习此文有良好的兴趣。
2.品读法:这篇课文情感渲染的高潮是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我在这里会让学生们采用齐读,默读,品赏这三次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了解梅花的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提升阅读的乐趣。
(二)说学法
我所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朗,课堂活跃,比较喜欢抢答问题,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学习此课。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梅花魂》是一篇叙事散文,结合文章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我借鉴了记叙文的引导发现模式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检查预习
在这里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魂,分外,抹净低头折节,然后分别让他们标出魂,分,抹,折的音
魂(hn) 分(fn)外 抹(mā)净 低头折(zh)节
设计意图:为文章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字词的积累。
(二)导语设计
梅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赞颂对象,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优美的词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想一想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标题魂又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提出所学重点,考察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程度,为进入下文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默读了解全文,提出问题,使学生默读时有重点的把握了解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事件。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四)深入理解
1.在这个环节,我会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祖父一向是和蔼可亲的,可是有一次他却大发脾气,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为什么害怕了?学生朗读课文在交流中体会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时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拉下脸来训斥妈妈。老师追问,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喜爱呢?学生会抓住惟独,分外,轻轻,慢慢,抹净等词语来体会。并且我会让同学们分析这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学生分析是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当交流的生气的原因是一幅墨梅图时,向同学们提出就是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好生气的啊?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义。了解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积累,并为下一题做铺垫。其中我在这个环节中运用了讨论法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由老师范读临别赠梅一段,找出在哪几句体现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品格又是什么?学生们回答后,提出魂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范读中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品格的回答使学生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层含义,理解魂字的含义,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导语相照应。
(五)品味赏析
1.外祖父赞美梅花顶天立地,坚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却时刻寄托着他的情愫,每当想起就不禁怅然泪下。读全文,找到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共有三处。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是什么?
2.第一次是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的流泪,此刻祖父想到了什么?由此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并且在这里我会指导同学朗读,读出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
3.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就要回国的消息时,外祖父竟然呜呜的大哭起来,从开始看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想想此时我会想的什么?
4.第三次在送别之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做了特写,让学生读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到回国的心愿,但他的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5.听歌曲感受外祖父的爱国心,并且有感情的伴随音乐朗读这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旅居海外的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有恒古不变的爱国情。老师紧紧扣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让学生感悟游子的爱国心。作者在描写这三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学生感悟时也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外两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第一处是读中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品读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思想感情。
6.读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六)扩展延伸
1.体会老人的爱国心,说说古今中外都有哪些爱国人士?
设计意图:了解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深入了解梅花魂的含义。复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七)总结全文
《梅花魂》是一篇华侨来人体现爱国心的文章,文章采用叙事的手法,写了老人与我的五件事,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通过读悟理解分析而感受学习。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四、说板书设计
6、梅花魂
梅花魂民族精神
珍爱梅图
赠送梅图 中国心
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本文由珍爱梅图赠送梅图三次落泪的过程讲起,并且在讲解这三个过程时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华侨老人的中国心。并且指出魂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课堂所讲重点,使学生一看即懂,看到板书就能够明白所讲内容及文章重点。
梅花魂评课稿第二篇:
今天,我要试讲的题目是《梅花魂》。(板书课题)
你们认识梅花吗?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说的都不错,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大屏幕中的梅花。这些梅花美不美啊,你看他们在漫天白雪中,有的淡雅,有的怒放,千姿百态,在万物沉睡的季节里傲寒独自盛开。
那么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梅花魂》。
各位同学,你们看到这个课题,心中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你来说。嗯,回答的真棒。还有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呢?好,你来说。同学们觉得他说的好不好啊,我们一起给他鼓个掌吧!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魂就是精神的意思,梅花魂也就是梅花的精神,那么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关于梅花魂的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XXX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读书的时候,要记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并把词语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同学们,课文读完了,大家都读得非常的好,真不错!那么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具体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来,翻到课后的生字,一起读一遍。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你们还会不会读呢?这次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展示,开火车读词语,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火车开到第1组,你先来,下一位同学继续,跟上,这个词语到底怎么读呢,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帮助他呢?嗯,他读得对不对啊,你再来一遍,这样就对了,下一位继续。大部分同学表现都非常棒,在课后一定要把不大熟练的字词多读几遍。
现在,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再次通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响亮最流利,预备,起。
同学们现在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印象,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这位同学最先举手,你来说,回答的不错,但是不是很全面,还有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呢?好,这样就完整了。
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分段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来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呢?围绕这几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家都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试试来概括这几件事情?来,第二组,同学们觉得他们概括的准确吗?
还有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答案呢?(板书)
同学们都做的非常的不错,课文从这五件事情上来表现了祖父浓浓的思乡之情,梅花也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请同学们再次的默读课文,在课本中画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是如何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的。试一试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一读。
同学们都读的很认真,很有感情,老师听见这位同学读的最好,我们来请他读一下他找出来的句子吧,恩,读的真不错,句子也找的很全面。还有谁觉得自己读的比他还要好,更有感情呢,请举手,不错,那你来试一试。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好不好啊?我们一起为他鼓个掌。
这些句子写的都很美,但是到底是如何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欣赏一下这些句子,----------这位同学回答的真积极,就是这样。。。(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大家表现的不错,看来同学们都真正的融入课文中了,体会到了外公的赤字之心,这些语句都饱含这深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也让整篇课文更加的真实感人,外公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那么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你觉得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呢?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同学们都想好了吗?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见解,你来,你来、
同学们说的很好,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通过几件关于梅花的事情,将爱国思乡之情贯穿这始终,充分表达了这美好的情感。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以后自己该怎样来写叙事抒情类文章,知道自己使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使自己的文章增色吗?
那么,我们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这些句子为什么会让你感动,下节课,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
本堂课结束,谢谢。
32、古诗词三首评课稿听课记录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古诗词三首》。本组课文通过一件件小事,突显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而本片课文更是通过三首古诗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泊船瓜洲》是一首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秋思》则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描写,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诗。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不难把握诗的节奏,不难理解诗的含义,但是对于怎样联系作者情况和诗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来理解诗的意蕴、以及明白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可以通过回顾以前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新诗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以下4个教学目标:
1. 会写4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3.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诗的大意。(难点)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重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朗读感悟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使学生对古诗有更多地了解,课前搜集资料成为教学习惯。
本次说课,安排4大教学环节。
(一)从《泊船瓜洲》导入
1. 背诵《泊船瓜洲》
2.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读诗文看注释明诗意悟诗情吟诵默
3. 揭示课题
我通过简单的回味,引出学习古诗词的大致方法,这样为学习《秋思》奠定了情感和方法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交流资料
自由朗读课文,师生交流
(三)明确诗意,感悟诗情
1.学习边读、边批、边悟、边说,了解诗句意思。
2.同桌之间交流。
3.全班性交流。
本环节,教师重点指导最后一句。
自主学习体会,合作学习感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中,同时老师的点拨也是不可缺少的,有利于将学生零碎的东西串起来,以达到整体把握诗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背诵《秋思》
1.背诵《秋思》。
2.把《秋思》改编成一篇短文。
33、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听课记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这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
编者意图: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承受着他们的点点滴滴的爱,父母之爱滋养我们成长。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在品读文本中,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3、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父亲的动作、神态、外貌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三、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很能催人泪下的文章。但是学生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脱离生活的经历,对文本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对此,学生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品读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四、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教学时注重:
1、以读代讲法。
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体会,读中悟情。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
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本,读中品情悟情。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
1、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
2、入情入境感悟父子情深
在教学时,力求创设情境,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五、教学思路:
通过一个中心词,两个板块、一条主线,使教学脉络更为清晰
首先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进入学习,以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后从父亲的了不起与儿子的了不起两个板块来体会感受,清晰明了;始终以一条主线,即父亲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阅读。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杭州接坠楼女孩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例)
2.揭示课题。
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时,父爱又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呢?1994年,当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一篇报道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概括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学生在预习中已经解决,这也是对预习的一个检测。)
三、再读课文,直指终点
1、再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了不起)
(意图:语文课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或句子,这样课堂能顺水推舟一样很好开展。另外,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能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
(意图: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文本的突破口。)
3、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意图: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引向自发的学习、主动地探究,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
4、学生初步交流各自的看法。
(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没有深入细致的阅读,但是学生一定对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也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整体感知。
四、抓住重点,合作研究
读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帮助学生解疑,我利用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为什么感动?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它。
2、用 __ 划出父亲了不起的句子。用~~~~划出儿子了不起的句子。细细品读,看看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班级交流。
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引导学生读中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指名读,评议,齐读。
①引导学生转换时间单位来体会36小时是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父亲只在做一件事,不断地(板书)挖。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读出时间的漫长。
②如果是你这么长时间疯狂地挖,你会感到怎样?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继续启发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让学生想象父亲遇到的困难,理解挖掘的艰难。用不论总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让学生把父亲的形象读出来。
③为了让父亲了不起的高大形象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又通过创设情境,(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看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30多个小时,顾不上喝水、吃饭,更顾不上睡觉,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帮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他满脸血迹,还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让学生用心去读书,感受伟大的父爱,此时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我随即追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连续不断地进行挖掘?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父亲是这样承诺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回扣中心句)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师: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父亲在废墟里找了36小时,而儿子也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对于儿子来说,这是怎样的36小时呀?
1、小练笔:请展开想象: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感悟废墟里的艰险、儿子的坚强,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
2、由学生的回答,品读两个重点句:
①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
②不! 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指名读,评议,齐读。(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为了进一步凸显文章主线,创设情境:
在废墟下,不停劝说和鼓励同学时,阿曼达想到是这句话 _______
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等待父亲来解救的38 小时里,阿曼达充满信心和希望的还是那句话 ________
3、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么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次回扣中心句。
(意图:课文中描写父子了不起的句子就是那些有关父子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学生从中能感受到父亲那深沉的爱,也能感受到父子之间的信赖。从而理解父子为什么了不起?解决了难点。)
五、升华情感,加深体验
1、(出示课件)在父亲永不放弃的努力下,(接读)这位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究竟是什么让这对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信任;父子深沉而伟大的爱)板书:爱
3、夸夸这对父与子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把你的感动、你的心情,你想对父亲和儿子说的话,静静的想一想通过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
4、为了使文章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情感基调达到高潮,以一首现代诗作为感情的烘托。
(意图:学生回答一般都是围绕信任爱这些字眼,这就表明,学生知道文文中要彰显的是父子亲情,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是对学生文章内容理解的一个考察,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考察,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夸这对父与子,这表明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理解了。)
六、作业设计
1、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边阅读边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积累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从中习得语言,悟得学法,为单元作文打基础。)
2、父母对我们的爱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形容的,你们想过要怎样报答父母吗?(围绕单元主题,让学生懂得感恩,以爱促爱。)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了不起是文中的关键词,简明扼要,爱字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附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爱
34、珍珠鸟评课稿听课记录
《珍珠鸟》说课稿
《珍珠鸟》说课稿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文本,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体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含义。
2、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的变化过程,并探寻其变化的原因。
2、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句子含义。
四、说教法
在教法上,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提问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配以图文对照、以读带讲、品词斟句等教学手段,巧妙抓住珍珠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的情感变化为切入口,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探究。
五、说学法
在学法上,让学生采用朗读法、讨论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习抓住关键词联系实际去揣摩、品味, 并有所感悟,培养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整堂课我设计了四大板块。
一、复习导入,亲近文本:
在揭题并齐读课题后,直接提出在你的印象中,珍珠鸟是怎样的一种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回顾中,由鸟鸣声激发学生的欲望,增强第二课时学习的亲近感。
二、细读文字,体会可爱:
你们想看看这只小家伙吗?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一找小珍珠鸟长什么样。出示图文: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指名读)
细读句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珍珠鸟的外形的?(媒体:嘴、脚、毛、后背、身子变红色)小结:作者是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介绍这只鸟的。我们今后在写作过程中也要学习使用这种方法。(指向写作)
三、品读课文,深入了解:
多么可爱的珍珠鸟,读来让人特别想亲近,可在冯骥才先生的原文中说这是引说一种怕人的鸟。从哪儿看出来了?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圈画并作批注。交流中引导学生从探出脑袋、只在笼子周围等关键词句体会珍珠鸟怕人的模样 。是什么原因使珍珠鸟由怕人变为不怕人的呢?课件出示重点段(一)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1)指名读,谈体会。
(2)采访小鸟。
(3)师:小鸟落在柜顶上,站在书架上,撞到灯绳上(多媒体演示)这一连串举动文中用什么词连接?(课件操作:文字中的一会儿变成红色。)
(3)师:这三个一会儿让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珍珠鸟?它还会飞到哪里呢?老师给小珍珠鸟的这一活动场景起了个小标题屋里飞。
(4)师:多么顽皮可爱的小家伙,让我们也来读一读,读出珍珠鸟的淘气、不怕人。
课件出示重点段(二)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
生:从竟然这个词语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
生:从蹦、俯、瞧体会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还敢俯下身子喝作者的茶了,不过还在观察我的反应。
生:从一点点挨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是还是很小心、很谨慎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还是心存戒心。
生:从索性、啄笔尖这里,我觉得体会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完全没有了戒心。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了。
课件出示重点段(三)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生:从 居然体会到珍珠鸟能与我如此近距离接触,出乎了我的意料。
生:从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中体会珍珠鸟和我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距离了,它对我是绝对地信赖了。
3、小结:课文第4自然段抓住珍珠鸟的动作和神态来写,向我们呈现了一只活泼、机灵的鸟儿形象。那么这小家伙是一下子由怕人变为不怕人的吗?圈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4、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小鸟的变化过程。
让学生明白是作者的关爱让珍珠鸟发生了变化,由此感悟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最后通过欣赏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画面、练笔等环节总结升华。并推荐课外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
六、说板书
怕人不怕人(体现珍珠鸟的变化过程)
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揭示文章中心)
七、教后反思
课堂设计的预设与生成肯定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教师更应该在学生课堂生成进行有效教学。
35、钓鱼的启示评课稿听课记录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
一、说教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鲈鱼捕捞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情让终身受益。这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些学习方法,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钓鱼的启示》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但不一定读得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可以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处理利益和道德的关系。
三、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的余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受到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自觉抵制各种鱼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心理变化。感悟文章中做人的深刻的道理
教学难点:精读重点语句和段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五、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导入并恰当的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很快入境动情。
2、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情感。教师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其段落。
六、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七、说教学过程
《钓鱼的启示》一课,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过课件的适当穿插,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情景导入发现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幻灯片播放月夜图,伴着优美的乐曲,学生欣赏皎洁、清柔似水的月夜图画。让画面定格在一幅和课文内容吻合的幻灯片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你能找出课文中描写这种情景的句子吗?这么美的月色,谁能将这种美妙读出来?学生迅速找出了文中描写月夜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起来。给学生个性化朗读创设了一个展示平台。同样一个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朗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学生把意境美和文字美,通过自己的感情朗读充分展示出来了。同时也把学生带入月夜的故事里去了
(二)以读为本感受美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故事有了初步的理解。
2、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幻灯片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钓鱼部分),边读边想: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和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
(2)、自由朗读课文49自然段(放鱼部分),我钓到一条大鲈鱼时,父亲和我都很得意,而面对到手的这条大鲈鱼,我们面临着一个什么难题?面对这个难题,我和父亲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同桌交流。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态度。(教师也扮演角色参与其中。)
爸爸: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语气坚决肯定)
孩子:爸爸!为什么?(急切)
爸爸: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平静)
孩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大声争辩 委屈)
通过以上朗读,从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中的得字感受父亲态度的坚决,从父亲的一声孩子去感受父亲对我的温柔和深情,体会其矛盾的心理和实践道德的决心。)
3、浏览课文第39自然段,小组讨论,归纳出钓鱼放鱼时 我的心里变化过程:惊喜惊讶委屈无可奈何
(得意) (急切 )( 难受)(依依不舍)
(设计意图: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4、品析重点句(1011自然段启示部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是指什么?作者最后对父亲的行为会怀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理解诱惑人的鱼的特殊的含义:荣誉、权利、金钱、地位等吸引人的、让人追逐的利益。体会到父亲的管教让我有了抵制诱惑的能力,作者对父亲会心存感激。)
(三)、理解感悟升华美
当学生还沉浸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我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很可能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在个人利益和道德之间,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道德。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学会做人。
最后出示孟德斯鸠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此时,文字静静地定格在屏幕之上,字大而鲜明。教室里是那么的静,老师和学生一起注视着,默念着这句话。我相信道德美的丰碑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筑起。
八、说板书
钓鱼的启示
钓鱼 得意 兴奋
放鱼 着急 委屈 无可奈何 依依不舍(实践道德难)
启示 感激 (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放弃鱼的诱惑,实践道德)
36、五年级上册26课忆读书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26课忆读书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整堂课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提升明显,通过口语交际和课外资料的拓展,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不足之处有整堂课上老师的引导太多,学生放开的几率不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打开。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会引导学生积累能引导读书方法的句段,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夯实基础,还会涉及有深度的问题,或者引领孩子们进行句子比较和分析,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望在下次教学中注意。
教学反思2: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是对自己的课不满意。下课时,总有一种羞愧的感觉,我怎么上的如此差劲。与我想象的差远了,真么好的课文,我却上不精彩。
就如今天冰心的《忆读书》,每天大力提倡读书的我,应该将这篇文章上成激励孩子们读书的课。但我觉得平平淡淡,可能还是没有深挖作者的缘故。如果给她们讲讲那个年代,女子上学的不易。那时候女孩子不能上学,识字的人凤毛麟角,不得不听受命运的安排,做一个弱女子。
读书好,读书让冰心成为了大作家,不仅自食其力,还能利用自己力量改变了许许多多贫穷孩子们的命运。她写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等作品,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多读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获取人生需要的知识,进而感受读书的乐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无不吸引我们去热爱读书。
读好书,是我们不断获取幸福体验的源泉。书有好坏之分,好书好人,坏书坏人。引导同学们读好书,走上人生光明的途径!
《忆读书》,能否引导同学们爱上读书,是我这节课本想达到的目的。但我觉得自己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7、山雨评课稿听课记录
《山雨说课稿》
《山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山雨》(板书),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山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二单元训练重点是分清文章的主次。《山雨》在表达上,文章首尾呼应,重点写了山雨的声音和雨中山雨的颜色,主次分明,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点;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字字句句委婉动人,极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轻盈、奇妙、轻捷、余韵等词;
(2)能组织语言把自己对优美语句的感悟清楚地表达出来,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感悟雨声的奇妙和雨中色彩的迷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说教法
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教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拓展。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掌握双基,发展能力。
三、说学情学法
《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而且通过这几年的训练为此,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我创设了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新课开始,我这这样导入。昨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呢?
学生简单交流后,我接着说: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就一定能发现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山雨》就是作家赵丽宏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教学从已知内容入手,意在温故知新,既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已经达成一些共识: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所以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我出示一下阅读提示: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雨起、雨中、雨后)。
(三)、熟读精思,品味欣赏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课件)这一问题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两个环节:
1、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3)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3、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我会这样引导: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那么你愿意把这有声有色的雨景永远留在心中吗?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背诵。
2、这是作者眼里的雨,那么我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
夜幕降临,它那黑色的魔爪将大地笼罩。窗外的雨依然在下,那是一支不谐调的曲。昏暗的房间,潮湿的空气,使我窒息。天空容不下雨,便让它降临大地,做人间的天使,但是,它却让我迷惘撩开窗帘,本想看看缥缈的景色,可是雨水,却阻挡了我的视线,于是,我便看不到远方。雨水,是在为我哭诉吗?呼之欲出的泪水,便在此刻,倾泻。正如窗外的雨,不知何时才会结束。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同样是雨,不同的人、在不同心境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也许就是境随心生吧!但是,无论怎样心境下的景,融入了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都会使文章更精彩!
3、最后,我这样结束本课的教学:同学们,有关雨的文章、精彩片段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搜集阅读,看看作者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独特感受。
五、说板书
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由主板书与副板书两部分组成。主板书点明了文章的脉络和着重描写的句子理解,副板书是两个最容易读错的词。整个板书力争简洁明了,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38、金色的脚印评课稿听课记录
《金色的脚印》说课稿
《金色的脚印》说课
一、教学内容说明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学生很喜爱这类的文章,也有过观察和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但是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捕捉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通过分析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另外还分析了这一课的德育渗透点和美育渗透点。
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通过阅读及细节描写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3.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4.德育渗透点: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5.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析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也比较活跃,因此可以尝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逐步深入。
【说过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情况以后,为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贯穿全课。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把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回合: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对课文的大体意思有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只需让学生快速地、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解决这样二个问题:A文中的重点词语;B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线索。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速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二回合: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在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把问题又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成四个较有深度的问题:A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B正太郎为什么要帮助狐狸一家? C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D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分组讨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的探讨、教师的点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会到:动物之间也像人类一样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老狐狸对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关心和爱护。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然后我让学生总结自己学过课文后的内心感受,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再次引发学生大胆说话的欲望。
第三回合:课外拓展
以上两个回合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到此还不够,因为语文教学不仅要搞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要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前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资料,所以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的故事。这一设计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但扩大阅读量,还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同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恰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我们绝不能停止追求完美的脚步。在教育的旅途中让追逐闪耀自己的智慧的光芒,在追逐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所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让我们在为师的道路上共同成长,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共同孕育桃李芬芳。
相关文章
-
语文课文 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秋天的雨评课稿听课记录
-
五年级上册15课小岛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
用心灵去倾听评课稿听课记录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评课稿听课记录
-
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听课记录
-
六年级上册第8课灯光评课稿听课记录
-
穷人评课稿听课记录
-
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评课稿听课记录
-
六年级上册10课竹节人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听课记录
-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推荐文章
-
坐井观天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
-
红润的反义词
-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字词解释
-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必考多音字
-
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生字组词
-
五年级上册第17课生字组词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生字组词拼音
-
千人糕新鲜感的句子有哪些
-
凉州词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课文解析笔记
-
二年级找春天生字组词带拼音
-
二年级下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反思优缺点
-
我家的小鸭子
-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
-
食品的贮存(科学)
-
大班:走在大街上
-
毛细支气管炎会留下后遗症吗――唐为勇回答
-
厨房大战: 厨师和洗碗小工大战厨房
-
扬子鳄自述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小班语言课教案《我思念好朋友》反思
-
体育用品推销朋友圈文案40句
-
零食推销话语3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