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

首页 - 知识学习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时间:2023-08-18 15:22:07 A+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1、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搭船的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搭船的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导入课题。(1分30秒)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15 搭船的鸟

师:是的,真好听!看老师写课题。搭字右下部分撇窄捺收,注意笔画间的穿插。来,孩子们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嗯,读得自然一些行吗?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搭船的鸟。

生:齐读课题。

师:真好。

二、初感课文。(5分30秒)

师:孩子们看,这是课文的插图(配乐),如果此时你就坐在这样一条静静行驶的小船上,和妈妈一起到乡下外祖父家,在这趟旅途中,你会有着不平常的发现,一会儿老师为你们读课文,你们一边看课文一边做动作,如果老师读得是坐在船上的你眼睛看见的,就指指自己的眼睛;如果是耳朵听见的,就指指耳朵;假如是脑袋想的,就指指小脑袋瓜。来,我们演练演练,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棒!来,我们开船了。(师有感情读课文)

师:孩子们,这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

生:翠鸟。

师:你在船上,都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板书:听、看)谁来说说?

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坐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师:这是你的观察!好,你呢?

生:我听见了雨沙拉沙拉地响。

师:能够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真好!我们,就是在不断地修正中成长的!还有想说的呢!

生:我看见一只小鸟,坐在船头,多么美丽啊,他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你看得真仔细,孩子们看,这听和看就是我们最常用的观察方法,那么像作者那样认真地听,仔细的看就叫做?细致观察。(板书)一起说。

生:细致观察。

师:课题是搭船的鸟,你发现这5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对它的细致观察啊!都有发现,一起说说。

生:第2和第4自然段。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聚焦这两个自然段,一起去发现,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并且把观察所得写清楚地。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15分50秒)

1、品读翠鸟的特点,发现写作密码。

师:这是第2自然段,孩子们读读看,读清楚,读准确。

生:读

师:孩子们在读的时候,可以自己读自己的,这段话,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读2自然段。

师:哇,你声音真好听,第一次读就读的这么准确,一字不差。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孩子们,你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啊?一句话说一说?

生:我发现这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因为文中说它比鹦鹉还漂亮。

师:谢谢,你呢?

生:我也觉得它是一只漂亮的小鸟。

师:还有别的词儿吗?

生:它是彩色的鸟。

生:它是一只美丽的小鸟。

师:是啊,作者都观察了这只小鸟哪些部位呢,请你拿出笔,在文中圈一圈?有圈好了的,是吧?说给大家听!

生:作者观察了这只鸟的羽毛、翅膀和嘴。

师:真准啊 来我们一起看屏幕,作者一打眼,先看了这只鸟儿的羽毛,接着又看了它的翅膀,最后注意到一张长嘴,吸引了目光。孩子们看,这翠鸟的羽毛、翅膀和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哦,有一半的同学还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吧!我先问问你们,小手先放下,平常咱们最常看见,最最普通,随处可见的鸟儿是什么啊?

生:麻雀!

师:那么我们就有请麻雀出场,好吗?(出示麻雀和翠鸟的图片)请你左看看,右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你手举得最高,你是不是一个高手,请高手发言。

生:麻雀的羽毛是偏棕色的,翠鸟的羽毛肚皮好像是橙色的,羽毛是蓝色的,麻雀的嘴巴尖尖的,但是很短,特别小,翠鸟的嘴巴特别长特别尖。

师:哇,你观察得很仔细啊!你从他们不同的颜色,嘴的长短都有发现。现在我想邀请一位同学跟我合作,我来描述这只麻雀,你来读读屏幕上这段话,我们来比较比较!

(邀请一个女生上台,你一句我一句对比着读)

师:我们这一比较,大家是不是就发现了,原来翠鸟外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啊?

生:它每个部位的颜色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它身上的颜色特别?

生:鲜艳。

师:你也想说吗?

生:它的嘴与别的鸟与众不同,很长。其他鸟的嘴巴很短。

师:而且嘴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原来啊,翠鸟外貌最大的特点就像这两位同学说的一样,颜色特别的鲜艳!(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出小鸟的色彩美!(配乐)作者具体写了翠鸟身上的哪些颜色呢?

生:羽毛是:翠绿色 翅膀:蓝色 还有一张红嘴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三个颜色的词吗?

生:翠绿、蓝色 、红色

师:真准,蓝色和红色是我们常见的颜色,你知道翠绿是什么颜色吗?怎样的绿?

生:刚长出来的叶子。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翠绿是?

生:还要长上一阵子。

师:孩子们,翠绿,跟一种玉石有关!(配图)翡翠,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像翡翠一样的青绿色,我们就叫它翠绿!

师:下次,别人问你,这种小鸟为什么要叫翠鸟,你会怎样回答?

生:因为羽毛是翠绿色的,所以叫它翠鸟。

师:现在你有么有发现作者给我们送来了,观察动物的小妙招,也就是?我们要寻找动物身上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板书:寻找特点)

2、小练笔。

师:可是自然界中,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是颜色鲜艳的!瞧,这是谁啊?我能说,这蜗牛的颜色真是五彩斑斓啊!大家都笑了!看见这只小蜗牛,你会先看见它哪里?

生:我会先看见它大大的壳。再注意到它小的身躯。

师:你还会看见它哪里?

生:先观察到长长的触角。

生:注意到它很小很小的眼睛!

生:我还能看见它软软的身体。

师:是的,我们就好好地来观察这三部分,但是我们却不是随便去看。比如,我们可以?请生读?

生:是大是小?是圆是扁?是粗是细?

师:假如你胆子足够大,你还可以,摸一摸它?

生:是硬是软。

师: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两只小蜗牛,来玩一个观察对对碰的游戏。(邀请一位同学)

师:我说这蜗牛的壳硬硬的,你还可以说?

生:这蜗牛的壳像海螺一样!

师:你可以根据刚才儿歌中的角度来说一说吗?

生:蜗牛的壳是圆圆的,小小的。

师:成功,谁还想和我玩儿?这蜗牛的触角尖尖的。

生:我看这蜗牛的触角软软的,细细的。

师:我大着胆子摸了一下它,我发现它的身体肉肉的!

生:我摸到了它的身体软软的。

师:我觉得这两只蜗牛还挺有趣。

生:我觉得这两只蜗牛还挺可爱!

师:我要送你一个观察大礼包,全都由你来说!

生:我看见两只蜗牛趴在草叶上?它多么( )。它的壳( ) ,它的触角( ) ,

它的身体( )。

师:观察礼包用过了,来一个观察大礼包plus,跟同桌练一练。

我看见两只蜗牛趴在草叶上?它多么( )。它的壳( ),就像背着( ) ,它的触角( ) ,好像( ),

它的身体( )。

生:

师:它的壳和它的触角还像什么啊?

生:

师:哇你的想象,背着房车,无线续航!棒棒糖,是你吃过的糖吧。棒棒你想到乐队的指挥棒!

四:聚焦第四自然段。(21分钟)

1、 过渡。

师:假如此刻你就坐在这小小的船上,看着这样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什么呢?或者有什么问题吗?

生:它叫什么名字呢?它怎么这么美丽啊!

生:它是什么时候来这里的?

师:你对这里感兴趣了!

生:它为什么要搭船?

生:它来干什么?

生:它要去哪里?

师:你们跟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你读?

生: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静悄悄的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坐在那里作甚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去外祖父家去吗?

师:证当作者无限遐想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场景,打断了作者的联想,它看见什么了?

2、品读翠鸟动作,发现写作密码。

生:他看见翠鸟冲进水里捕鱼。这就是翠鸟捕鱼的场景,一起读读看。(板书:捕鱼)

师:你觉得翠鸟捕鱼的动作怎么样呢?

生:非常快速

生:干净利索

生:一眨眼的功夫,很快速

师:你激动得都要配上手势才能表达它的快速了。你们刚才说的快速利索还可以有个说法叫做敏捷。(板书:敏捷)把这个词儿,积累到自己的词语库里。

师:作者都写出了翠鸟哪些动作呢?拿出笔在课文里面圈一圈。有人一下子就全出两处啦?有想说的吗?

生:冲、飞、衔、站、吞

师:一下子把5个翠鸟的动作都说出来了。我们先看看第一句话,自己读读看。你想读吗?

生:读第一句。

师:假如你的手作出一个翠鸟冲进水里的姿势,会怎么冲?

生:做动作。

师:我能换成一个钻字吗?

生:冲表示动作很迅速、敏捷。钻进不知道是慢慢还是快速钻进去。

师:你感觉不到速度感。你们看,这就是翠鸟冲进水里的样子?这个小男孩嘴巴张的好大,你想说什么?

生:速度特别快。

师:它冲进水里的样子,你觉得像什么?

生:像小飞机坠落的样子。

生:离弦的箭飞快冲进水里。

师:还很带劲、还很给力呢!那刚才钻能带给大家这种感觉吗?带上手势读一读。

师:再看这一句话,有一个衔字,衔是怎样的动作呢?

生:用嘴在地上衔起一个东西。

师:怎样是衔:有个同学说叼?假如你的手指,是翠鸟又细又长的嘴,你会怎么衔起一只小鱼呢?衔起一根铅笔试一试!请这个小女生给大家看看!请翠鸟一号轻快的衔起一条小鱼。翠鸟2号 ﹍这条小鱼要跑走了,大家块紧紧衔起它。这就是衔的动作。

师:除了翠鸟的动作,你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翠鸟的利索、敏捷?

生:一口吞下去。吞。

师:吞 找过了,还有那个词?

生:一口。

师:对啦,请问一口,翠鸟有细嚼慢咽吗?有慢慢品尝。

生:没有。直接吃紧嘴里。

师:就这样一仰脖子,直接吞进去了。你还找到哪个词儿?

生:一下子,没有半点犹豫。

生:没一会,时间很短,不费功夫。

师:如果你注意到这三个词儿,你会读得更好,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带上动作读一读。同学们一起带上动作读一读。(配乐)

师:想不想亲眼看看翠鸟捕鱼的样子?(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你们俩为翠鸟鼓掌,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速度很快。

生:吞鱼很快,一下子,狼吞虎咽,没有嚼。

师:这翠鸟入水衔鱼,出水吞鱼,这样的过程大概只有四五秒而已,如果你稍不留神,只能看见最后一个动作?是哪一个动作?吞下去了。如果你头脑放空,那你就注意不到它怎么捕鱼了。你还以为翠鸟没动呢!作者是怎样吧翠鸟捕鱼的动作写得这样清楚,你发现什么小妙招了?

生:没有等一秒,一直观察。

生:眼睛没有离开翠鸟,一直盯着它,什么都不管,只盯着翠鸟。

师:作者的眼睛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紧紧盯着翠鸟,让翠鸟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所以第二个小妙招就是:看清楚一些列的动作。(板书:看清动作)

3、小练笔。

师:作者有一天看见了一直小狗和一只小刺猬之间的冲撞,他就运用这个方法进行描述!现在想不想玩儿一个火眼金睛大搜索的游戏。老师为大家读这一句,每读完一句,请你快速抢答出小动物的动作。

小狗大神吠叫,追逐刺猬,刺猬好像一只小猪翘起尖尖的嘴,喷着鼻息,竖起悲伤的刺毛,对着小狗撞过来,想要跑回深林里面去,小狗左蹦右跳,拦住刺猬的回路。

师:作者运用这个方法,把8个动作都记录了下来。想看清前后的动作,还真是要细心观察呢!你们现在心里有什么问题?

生:﹍

师:﹍你们想不想小试牛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视频,视频的主人公是一只小蜥蜴,它在一个大沙漠里,中午的太阳可毒了,快把沙子晒融化了,小蜥蜴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你认真观察,敢接着这个看眼自己记忆力、观察力的打挑战吗?(观看视频)

师:采访一下,你为什么笑啊?

生:把脚抬起来一直重复,很可笑。

生:像在跳舞,上厕所,做操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都看见了小蜥蜴的哪些部位?

生:眼睛,肚子,脚,尾巴,溜走的画面。再次观察视频,和同桌说说看,它都有哪些举动?用上合适的动词填空。

师:我们交流,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

师:这个小女生填写的,我最欣赏两个地方,一个是小蜥蜴的肚皮一鼓一鼓的,把动作活灵活现写出来了。还有一句,尾巴还高高挺挺翘着,这就把尾巴的活动写出来了。我还要表扬他,本来她写得是睁了睁眼睛,她念到这里,改成眨了眨眼,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这就是语感,语感是从大量的阅读中产生的。你们真是优秀的小小观察家,我们学习了作者的方法,也能写动态的场景了。作者并不是来专门观察这只鸟的,它只是?

五、结尾。(1分30秒)

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她有了这样的观察。所以,作者在最后写道,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如果 作者在船舱里没有向外看,没有抬头呢?

生:她就看不到翠鸟的动作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些人,低着头看手机,走路时看,吃饭是看,坐船时也看,慢慢的观察能力就退化了,甚至缺失了,真遗憾啊!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它这样说道:

生: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师: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听到美的声音的耳朵,感受美的心,你的生活一定会多一份丰富,多一份精彩。一会你走出大门,走在回家的路上,你也会有新的发现。别忘了,作者也是在不经意间认识这只搭船的鸟。

板书

搭船的鸟

颜色鲜艳,寻找特点 听 看

捕鱼敏捷,看清动作 细致观察

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文中的我观察很细致。

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的声音。

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形: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我仔细地观察了翠鸟的羽毛、翅膀和长嘴,通过写样子的这些部分,把一只美丽的翠鸟呈现在我们眼前。)

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

(翠鸟捕鱼的动作都这么快了,作者都看得这么清楚,观察得可真是够细致啊。正是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我才有这么多的发现,看来细致观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步。)

我在观察的时候,用眼近看,耳朵听,观察了翠鸟羽毛、翅膀和长嘴的颜色,写出了翠鸟美丽的样子。通过观察翠鸟捕鱼的动作,写出了翠鸟捕鱼速度的快,动作的敏捷。我们要学习作者我留心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4、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生字注音及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生字注音及组词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并且呼吁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

  搭(dā)搭配 搭车 搭台

  父(f)父亲 祖父 神父

  舱(cāng) 船舱 机舱 货舱

  沙(shā)风沙 沙滩 沙土

  啦(lā)好啦 错啦

  夫(fū)渔夫 农夫 车夫 轿夫

  翠(cu) 翠绿 翠竹 翠鸟

  漂(piāo)漂浮 漂泊 漂洗

  嘴(zuǐ)嘴巴 张嘴 多嘴

  悄(qiāo)悄然 静悄悄 悄悄话

  吞(tn)吞吐 吞咽 忍气吞声

5、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这句话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这是对翠鸟捕鱼的动态描写。一下子没一会儿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是很快,通过这两个词语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一下子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这一条小鱼吞了下去是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四个瞬间的动词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技术高超。

3.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搭 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字,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篇末点题,使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让学生领悟到人与动物相处的快乐,激发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6、三年级上册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下面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对本课的教学思想。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内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齐会战斗期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作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卫生部长恳请他离开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这篇文章虽是选读课文,但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是,一组课文配一篇主题较为接近的选的课文。而这篇课文所匹配的是这册课文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国际理解和友好。而已白求恩大夫真实事迹而编写的这篇课文最主要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分析学情:三年纪的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高尚品质。

三、基于这些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好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和语句。

3、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因为这是一篇选读课文,所以对文本中字词的要求不必特别细致。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难点是: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中包含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轴就是围绕手术台时阵地这个题目,然后主要分五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我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分别理解手术台和阵地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着题目设疑。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了解了手术台和阵地这两个概念,有不利于后面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而设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接下来,教师提出这句话是谁说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去读课文。

这样设计的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后,学生对文本由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好。

在朗读好课文,了解这话时由白求恩说的话演变而来的,适时出示白求恩的背景资料。

由于学生对白求恩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补充进去一些资料更有利于学生更加贴近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卫士,了解他高尚的品格。

再出示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请学生读一读,说说感受。

从初步的朗读和对句子基本的理解,学生可以体会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很负责。

3、抓住重点,精读感悟

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画出来默读。重点指导

A、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里布满了血丝。

B、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前。(板书:情况危急 镇定)

C、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战士们做手术(板书:更危急,坚持阵地)

D、一连几发炮弹在小庙的周围,火苗向手术台扑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坐手术。做了一个有一个。(板书:情况,十分危急 争分夺秒)

E、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课文的2,3,4段中很多语句,将白求恩的工作情况和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着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来衬托她的高尚品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共同交流,最后再进行朗读的方法来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个环节的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课中练习,区分连续,继续,陆续

我们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虽然本课对字词的要求不像精读课文一样高,但是像这样把三个学生容易混淆的词语,通过选择填空,对词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这个设计还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可谓一举两得。

4、引导争论,再次感悟

出示第三段,生读后,师针对客人提问,白求恩是不是客人,为什么他说自己不是客人,不是客人那是什么呢?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出白求恩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在上面坚守了三天三夜,这是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呀!通过之前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抽丝剥茧般的学习,从理解该句话的意思到他对工作极端认真,再到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本课最难理解的难点也被突破了,学生从这句简单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深深地体会到白求恩高尚的品质。

5、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最后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然后老师推荐有关于白求恩事迹的书籍,推荐学生课后去看。

在理解文章含义后再读课文,相信学生能够带着感受去读。同时把文本的内容拓展到课外,让阅读继续延伸下去。

结束语:

这堂课我的设计就是紧这样紧围绕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来展开的,设计了五个环节来落实,运用层层推进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浅入深的接受文章所要展示的深刻内涵。也达到了自己之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7、三年级上册23课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3课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课教学依据语文要素目标,通过哪句话说明父亲很喜欢鸟,了解树林和鸟?父亲怎样问到的鸟味父亲怎样观察鸟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在品味体会了生动的语言之后,再积累好词好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中既让学生自主学习,又组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

但在教学生字词时,指导得还不太到位,一些难写的字学生很难记,应该给学生多点时间记忆和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花点时间,重视指导学生记字的方法,给学生练字的时间。

8、三年级上册23课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三年级上册23课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课前解析】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了解父亲对鸟的喜爱。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很多地方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还有的还采用了修饰语连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丰富感情。本课重点一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二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形象。

关注朗读: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所以借助对话,读懂对话,寻找到课文记叙的线索,才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读好对话,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情感、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3个,字数较多,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蒙、鼻横画较多而且容易写错,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形再书写,注意横画间要写得紧凑,蒙字下半部分横不要少写,鼻上边部分是自不是白。在指导雾、蒙、吸、翅时,可结合语文园地书写提示中,把撇和捺写舒展的要求,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撇画和捺画。会认5个生字,相对较少,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关注词语: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语言的感受。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多个修饰语连用,教学时既可以关注词语的表达形式,学习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幽深的雾蒙蒙的凝神静气树一般兀立的 苦苦的等这些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感受这些词语是如何表达情意的,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父亲的形象。

关注语言积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学习语言。本课有不少优美的语言值得学习、积累并内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动的语句,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摘抄积累,为今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难点】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教学策略】

识字板块可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教学。写字板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阅读理解板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好读懂对话、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感受课文表达的效果和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预设1:喜欢,我喜欢麻雀。

预设2:喜欢,我喜欢啄木鸟。

教师追问:平常在哪里能看到它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父亲和树林小鸟的故事。

2.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23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小鸟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小鸟和树林的欲望,进而引出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了解作者。

教师过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吧,同学们齐读图片上的文字。

教师提问: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个题目和其他题目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这个题目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其他题目是由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语构成。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发现了题目的秘密。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吧。

2.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清楚要求,朗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标记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③标注好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过渡:同学们圈画了哪些生字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1)课件出示词语。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组: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读,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读。

教法指导: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小组一起读,读准确,读整齐。

(3)教师提问:我们该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谁能想到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预设1:凝、猎可以用加一加的方式得到。凝神静气的凝,去掉偏旁就是疑问的疑。

预设2:舒畅的畅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得到,把申换成土是广场的场。

教师总结: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全面,老师再补充一下。

①刚才同学们说了畅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得到,那舒畅的意思是什么呢?舒畅指内心豁然开朗,他还有几个近义词:舒适、舒服。

②瞬间的瞬是目字旁的,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系,一瞬间就指一眨眼的功夫,表示时间很短。

(4)教师提问:去掉拼音的这些词,你们还会读吗?出示刚才的词语和词语表中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PK读等多种方式来纠正字音,识记字形。

(5)全班齐读词语。

(6)指读要求会认的红色字体生字,识字游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并交流认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生字,自读生词,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新词,提高识字的识字能力,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题目解疑。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题目和以往的有所不同,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这篇课文讲了父亲、树林和鸟之间的关系。

预设1:这篇课文讲了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的故事。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过渡:生字宝宝藏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课文过程中找出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

教师提问:看谁是小侦探,找到了答案。

预设1:时间是春天的黎明。

预设2:地点在树林里。

预设3:人物有我和父亲。

教师追问: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总结的很到位。地点能说的再具体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父亲和我在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里观察鸟。

课件出示答案,学生做笔记。

3.品味语言,感受人物

(1)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勾画出父亲喜欢鸟的语句,并交流品味语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注意体会其中的生动语句。

(2)研读3-5自然段。

预设1:课文当中第三到第四自然段表示父亲喜欢鸟。父亲观察得很仔细。

教师追问:里面有一句是,父亲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看去。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给人什么感觉呢?

预设2:说明树很茂密,而且雾气很大,看不清。

教师引导追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父亲是怎样观察鸟的?

预设3: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说明父亲对鸟非常熟悉。

(3)研读6自然段。

预设1: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表明父亲爱鸟,已经和树融为一体。

教师追问:这一个自然段当中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你找到了吗?

预设2: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喻成了树。

预设3:我是茫茫然地,而父亲是凝神静气的这里把我和父亲进行了对比。

教师总结:我是迷茫的,而父亲呢是专注的,通过我和父亲的对比,也表明了父亲对鸟的喜爱和了解。

教师追问:父亲在望着鸟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

预设4:是一种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

教师总结: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一下。凝神静气和像树一样兀立,两个修饰语连用,突出了父亲的专注。

(4)研读7-11自然段。

预设1:第八到第十一自然段也表现了父亲了解鸟喜欢鸟。父亲能够准确地发现鸟还能闻到鸟的鸟味,说明父亲爱鸟。

教师追问:为什么说这几个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爱鸟呢?

预设2:也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写的。我找不到动弹的叶子而父亲可以观察得到;我没有闻到鸟味道,父亲闻到了鸟味,还生怕惊动鸟。这两处可以体现出父亲的爱鸟。

教师继续追问:我闻到的气味是浓浓的苦苦的,从这两个连续修饰词中,你读到了什么呢?

预设3:我感受到的只是草木的气味,有一股苦苦的味道,但是父亲能在这样的味道当中还能闻到鸟的味道,说明父亲非常了解鸟,喜爱鸟。

(5)研读12-22自然段。

教师补充课文当中剩余的能体现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教师过渡:正是因为父亲喜爱鸟,所以才这么了解鸟。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找到了这么多父亲爱鸟的句子,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从文中寻找父亲喜爱鸟的句子,交流阅读的感受,体会语言的丰富和生动,感受父亲的形象。)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田字格中生字,指名认读、领读并组词,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再进行分类。

2.学写生字 鼻、蒙。(注意:易错字的教学指导。)

出示田字格中的鼻、蒙。

教师引导思考:观察一下这两个易错字,谁能来提醒大家哪里容易出错?

预设1:鼻的上方是自不是白,不要少些一横。

预设2:鼻的最后两个笔画不出头。

预设3:蒙第六笔是短横,不要忘记写,下面和家很像。

教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得真好,大家一定要注意每个字的小细节,不要写错。

教师板书范写:(鼻 蒙),学生观察并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后展示、评价。

3.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生字书写,小组内展示,选出书写小明星。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掌握识字规律,提高识字效果。重点指导笔画、结构,突破写字难点。通过展示、评价,激发学生写字动力。)

五、课堂训练

1.判断对错。

猎人(ni) ( ) 

瞬间(shn) ( )

黎明(n) ( )

潮湿(s ) ( )

2.给下面词语加上恰当的修饰语。

( )的( )的树林

( )的( )的草木气息

( )的( )的父亲 

参考答案:

1.

2.幽深 雾蒙蒙 浓浓 苦苦 凝神静气 像树一般兀立

六、板书设计

23 父亲、树林和鸟

鼻 蒙

9、三年级上册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三年级上册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教材简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习作业。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声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鸟、小鱼等有趣的动植物,在美丽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生回答。)

2.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还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知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

(1)如果我们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你们认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

美妙 演奏 呢喃 雄伟 打击乐器 汇聚 叽叽喳喳

手风琴 温柔 感受 激动 滴滴答答 敲敲打打 虫鸣

(2)先看第一行词,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很有节奏感。)全班一起读。像敲敲打打这样的词语,我们叫它AABB式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课件展示一些AABB式的词语,全班齐读。

琴字在古代原指拨弦乐器,上面的部分表示琴弦,下面的今是后来加进去的,表示字音。来,跟老师一起写一遍(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提示笔画要点,撇捺要舒展,学生书空)。

(3)现在字音读准了,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和学生互相点评朗读情况,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

3.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美妙)

三、精读课文,感受风声

1.那么风的声音哪里美妙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话)

2.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特别喜欢在森林里演奏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

3.【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的三句话,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读看,读出美妙的感觉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感受)

4.师生交流:

预设A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生1:我从像歌手一样感受到了风翻动树叶的声音很美妙,像歌声一样。

师:把你的感觉带入朗读中,读给我们听听。(生读)

生2:我从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感受到了有许多的声音,十分有趣。

师:风果然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美妙。(齐读)

预设B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生1:我好像听到柳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梧桐树叶发出的唰唰的声音。

师:你的想象真美。

生2:春天的音乐是轻柔的,冬天的音乐是雄壮的。

师:风这个音乐家的手风琴演奏可真美妙哇!齐读这句话,表达出我们的喜爱之情吧!

预设C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生1:当微风拂过的时候十分温柔,而当狂风吹起的时候,让人害怕。

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

生2:呢喃细语,因为风好像在轻轻说话一样,很温柔。

师:你把这种感觉用朗读来让我们感受一下。(生读)

师: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哇!当狂风吹过来时,风声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树们都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呀!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狂风吹起的部分?(找一生读)

师: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全班一起读。

师: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准备好了吗?(生读)

师:风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围绕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的,我们把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总起句(课件显示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围绕着这句话,在具体地描写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叫它们分述句(课件显示分述句)。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的构段方式,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说一遍总分的构段方式)。这样写可以让我们的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

6.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读后面的分述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配乐)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奏、琴、柔、受、器五个字,引导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

利用课件演示,将五个字放大,并将字的撇捺部分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要点:(1)撇捺要舒展;(2)撇捺要放平。

3.教师边范写奏字,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发现这两条规律。

4.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这五个字,亲自感悟字的写法。

5.组织学生在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

6.引导学生针对评价改改自己的字。(在练习本上把每个字再写两遍。)

五、自主小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2.布置作业:

(1)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

(2)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10、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1、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名字。

2.对名字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里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父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大家说一说!

二、小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一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人名字的。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方,适时发问。别人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一组挑选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里蕴含的故事,说清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或希望。注意:口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生共同点评

5.评比:谁讲得最好。

五、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父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里面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并且能够了解一些名人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文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2、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纸质预测单。

2.熟记故事的结尾。

学生准备:找一个同学不熟悉的故事,朗读预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总结提炼

1.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两篇课文,我们是怎样一边读课文一边预测的?

2.学生回顾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预测的依据借助题目、插图、故事情节,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3.播放小动物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4.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猜一猜一只不会叫的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

5.板书课题。齐读。

6.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吗?

预设:不会叫的狗会去学叫,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被别人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叫。不会叫的狗拜了很多师父。

设计意图:通过听动物叫声,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叫声的独特性。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阅读故事,练习猜想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读读生字表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故事内容。用上前两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地写在预测单上。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中弹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成果,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4.本课多音字较多:吗、担、压、中、弹。

课件出示由文中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读,并补充这个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读自己的预测单。

(2)互相交流课文与大家的预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6.请一个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所预测到的内容,是怎样预测到的。

要关注预测的依据。

7.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比如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预测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设计意图:本课中的预测策略从整体切入,学生尝试自主预测,留足预测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与交流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复习预测的方法,提高学生预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三、读懂课文,预测结局

1.读到这儿,你知道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你能抓住这几个主要人物说一说吗?(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它喔喔叫时差点儿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它咕咕叫时却差点儿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相机板书:学小公鸡 喔喔喔 学杜鹃 咕咕咕)

4.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然后听老师读故事的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四人小组交流。

(1)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理由。

图片 表述预测的内容时要大胆,还要会倾听他人的预测。

(2)注意听同学的预测,思考是否有道理。

(3)互相说一说自己认为同学预测得有道理的内容。

6.你喜欢故事的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

7.小狗学叫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 (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板书:做事不能盲从,做真正的自己)

8.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会了预测,还懂得了道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帮助学生把长长的故事讲简洁,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清晰学习步骤与要求,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四人小组练习。

(1)把自己找到的其他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拿出来,轮流读给组员听。朗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把故事讲完。

(2)听同学把故事讲完,想想自己的预测与故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3)四人交流完后,在组内评出最准预测达人及最佳故事朗读者。

2.各组汇报评比结果。

3.布置作业:课后多读童话故事,练习预测本领。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新的评比要求,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朗读、预测童话故事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喜爱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小狗学叫

学小公鸡   喔喔喔   狐狸嘲笑

学杜鹃    咕咕咕   猎人开枪

做事不能盲从 要动脑思考 做真正的自己

13、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一:导入课题。(1分30秒)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15 搭船的鸟

师:是的,真好听!看老师写课题。搭字右下部分撇窄捺收,注意笔画间的穿插。来,孩子们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嗯,读得自然一些行吗?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搭船的鸟。

生:齐读课题。

师:真好。

二、初感课文。(5分30秒)

师:孩子们看,这是课文的插图(配乐),如果此时你就坐在这样一条静静行驶的小船上,和妈妈一起到乡下外祖父家,在这趟旅途中,你会有着不平常的发现,一会儿老师为你们读课文,你们一边看课文一边做动作,如果老师读得是坐在船上的你眼睛看见的,就指指自己的眼睛;如果是耳朵听见的,就指指耳朵;假如是脑袋想的,就指指小脑袋瓜。来,我们演练演练,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棒!来,我们开船了。(师有感情读课文)

师:孩子们,这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

生:翠鸟。

师:你在船上,都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板书:听、看)谁来说说?

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坐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师:这是你的观察!好,你呢?

生:我听见了雨沙拉沙拉地响。

师:能够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真好!我们,就是在不断地修正中成长的!还有想说的呢!

生:我看见一只小鸟,坐在船头,多么美丽啊,他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你看得真仔细,孩子们看,这听和看就是我们最常用的观察方法,那么像作者那样认真地听,仔细的看就叫做?细致观察。(板书)一起说。

生:细致观察。

师:课题是搭船的鸟,你发现这5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对它的细致观察啊!都有发现,一起说说。

生:第2和第4自然段。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聚焦这两个自然段,一起去发现,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并且把观察所得写清楚地。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15分50秒)

1、品读翠鸟的特点,发现写作密码。

师:这是第2自然段,孩子们读读看,读清楚,读准确。

生:读

师:孩子们在读的时候,可以自己读自己的,这段话,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读2自然段。

师:哇,你声音真好听,第一次读就读的这么准确,一字不差。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孩子们,你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啊?一句话说一说?

生:我发现这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因为文中说它比鹦鹉还漂亮。

师:谢谢,你呢?

生:我也觉得它是一只漂亮的小鸟。

师:还有别的词儿吗?

生:它是彩色的鸟。

生:它是一只美丽的小鸟。

师:是啊,作者都观察了这只小鸟哪些部位呢,请你拿出笔,在文中圈一圈?有圈好了的,是吧?说给大家听!

生:作者观察了这只鸟的羽毛、翅膀和嘴。

师:真准啊 来我们一起看屏幕,作者一打眼,先看了这只鸟儿的羽毛,接着又看了它的翅膀,最后注意到一张长嘴,吸引了目光。孩子们看,这翠鸟的羽毛、翅膀和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哦,有一半的同学还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吧!我先问问你们,小手先放下,平常咱们最常看见,最最普通,随处可见的鸟儿是什么啊?

生:麻雀!

师:那么我们就有请麻雀出场,好吗?(出示麻雀和翠鸟的图片)请你左看看,右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你手举得最高,你是不是一个高手,请高手发言。

生:麻雀的羽毛是偏棕色的,翠鸟的羽毛肚皮好像是橙色的,羽毛是蓝色的,麻雀的嘴巴尖尖的,但是很短,特别小,翠鸟的嘴巴特别长特别尖。

师:哇,你观察得很仔细啊!你从他们不同的颜色,嘴的长短都有发现。现在我想邀请一位同学跟我合作,我来描述这只麻雀,你来读读屏幕上这段话,我们来比较比较!

(邀请一个女生上台,你一句我一句对比着读)

师:我们这一比较,大家是不是就发现了,原来翠鸟外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啊?

生:它每个部位的颜色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它身上的颜色特别?

生:鲜艳。

师:你也想说吗?

生:它的嘴与别的鸟与众不同,很长。其他鸟的嘴巴很短。

师:而且嘴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原来啊,翠鸟外貌最大的特点就像这两位同学说的一样,颜色特别的鲜艳!(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出小鸟的色彩美!(配乐)作者具体写了翠鸟身上的哪些颜色呢?

生:羽毛是:翠绿色 翅膀:蓝色 还有一张红嘴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三个颜色的词吗?

生:翠绿、蓝色 、红色

师:真准,蓝色和红色是我们常见的颜色,你知道翠绿是什么颜色吗?怎样的绿?

生:刚长出来的叶子。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翠绿是?

生:还要长上一阵子。

师:孩子们,翠绿,跟一种玉石有关!(配图)翡翠,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像翡翠一样的青绿色,我们就叫它翠绿!

师:下次,别人问你,这种小鸟为什么要叫翠鸟,你会怎样回答?

生:因为羽毛是翠绿色的,所以叫它翠鸟。

师:现在你有么有发现作者给我们送来了,观察动物的小妙招,也就是?我们要寻找动物身上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板书:寻找特点)

教学反思: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字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 搭字在课题中的含义,感受题目所蕴含的深意。在这里我喊了两位学生回答搭意思,他们也都说出是顺便乘、坐的意思,但是后面从这个题目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的都是这是只可爱、聪明的小鸟。因为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没有说什么就让孩子坐下了。在这里我应该进行适当的评价,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学完课文后自己判断。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细致观察进行学习。先初步感知作者对那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留心观察了旅途中的环境,第二、四自然段作者观察了翠鸟的外形以及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接下来重点教学第二、四自然段,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在学习翠鸟的外形时 ,首先学生带着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的问题自读思考。我叫了几个学生来谈,其实应该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切实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学习真正发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再由小组代表汇报。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真正关注学生学习。我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边读第二自然段边想象画面,并出示翠鸟图片进行观察,说一说翠鸟的样子,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学习作者从整体到部分并把每一部分观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然后,出示鹦鹉图片说一说样子,给予孩子扶手进行写一写。这个地方因为太害怕孩子们写不出来,给与的提示过多,反而限制了孩子们思维。今后应该放手给学生,把更多的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给学生。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观察翠鸟的外形,在学习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时,进行了简单处理,聚焦动词,观看翠鸟捕鱼视频。继而引导学生体会观察事物不仅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一、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确想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通过抓重点词语,词语的替换,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体会作者用词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三、提出问题要全班讨论,让学习真正发生。四、课堂上要多读书,多有感情地朗读和精心的默读。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

14、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读后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读后感

读后感一:

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童心可以表现在任何年龄,下至襁褓之儿 上至耄耋老壮。童心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段中,改变宿主的一言一行。更可以使人的言行动作更加充满童心,形似游乐儿童,古往今来,无数的人经历过童年。可能会在不久后认为自己很傻,但老了,会怀念。

读后感二:

老师们常常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善于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搭船的鸟》,我觉得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

  作者和妈妈一起坐船去外祖父家,天气不好,下着雨,这该多无趣啊!但作者却在无趣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只聪明的鸟儿在搭船!这种鸟儿是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没见到过的,但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仿佛看到这只鸟儿活灵活现的就在我的眼前,它有红色的嘴,翠绿的羽毛,翅膀上还有一点蓝色。我也有和作者相同的思考,这只鸟儿是飞累了吗?它要到哪里去呢?它要干什么呢?通过作者接下来的描写,我恍然大悟,原来它在观察,一发现猎物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它又飞了出来;一口把小鱼吞了进去​,这真一只动作迅速、充满灵性的鸟儿啊!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认识到了翠鸟,这种会捕鱼,吃鱼而不是吃虫子的鸟儿。

  我的同学们看到这篇文章都是非常兴奋的,但慢慢的我就有点伤感了。作者是去外公外婆家,他的外公外婆一定给他准备好了好吃的好玩的等着他。但我从来没享受过外公外婆的爱,因为在我出生前外公外婆都去世了,每当听到别的小朋友说外公外婆又给他们买了新衣服、新玩具,外公外婆又来接他们了,我心里都是很伤心难过的,暗暗的羡慕着他们。听妈妈说,外婆在我出生前几天去世的,她生了很严重的病,但一直坚持着等我出生想看我一眼,但最后还是被无情的病魔带走了。我的妈妈由于太伤心,我也提前了一个多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经常想,如果外公外婆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也一定会每到周末就去乡下陪伴他们,他们会如何的疼爱我呢?是不是会像妈妈小时候一样,带我去捉鱼摸虾,采摘瓜果,那该多有趣啊,我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的幸福。妈妈知道我的心事,常常给我说,外公外婆虽然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在天上看着我呢,他们牵挂着我,他们对我的爱一直存在,所以我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

15、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5搭船的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5搭船的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美丽一一漂亮

反义词

美丽一一丑陋 静悄悄一一乱哄哄

16、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5搭船的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5搭船的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2.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喜欢这只翠鸟的?从翠鸟的外形美丽和捕鱼动作敏捷捕鱼技术高超两个方面来描写我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儿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文章通过两方面描写翠鸟的美丽。第一、翠鸟的颜色鲜艳美丽。第二、它比鹦鹉还漂亮。作者抓住颜色的词语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来描写翠鸟外形的。

4.作者是怎样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写翠鸟的美丽和使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现翠鸟捕鱼动作敏捷和技术高超。

5.本文为什么以《搭船的鸟》为题,而不以《翠鸟》为题?在我的眼中,这只小鸟是乘坐我们的船来捕鱼的,所以用《搭船的鸟》作为题目更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比翠鸟这个题目更能体现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17、四年级上册课文2走月亮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课文2走月亮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的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田园和草地。山之高,水之清,村之静,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方法,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对于文中抒情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文美是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因此,把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作为教学重点,把通过重点词语体会意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作为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抓住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

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感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

(2)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一画画一议议一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兴趣

教学开始,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和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作者发现了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大家是否曾经留意过,现在我们一起要用心来读课文,体会作者是用了多么美丽的语言写出我们也许曾经有过的感受。

【】通过回忆旧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细读品味悟真情

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细微之处见精神。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

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我们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本课教学以学生诵读为主线,抓住了几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布置学生自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思考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

2.小组交流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不仅喜欢自己反复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3.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语言美及蕴含的真挚亲情。

第一句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里用了两个流着,朗读时,要注重强调。

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乐幸福的情绪,如流水连绵不绝。

还有第二个句子,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抱字形象的写出小水塘的形状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月亮、水塘和我们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第二个句子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很显然,这是一个排比句。月光映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第三个句子,学习反复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处,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三)拓展延伸说月夜

语文教学重在体悟,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美的欣赏不能缺少,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同样会感染我们,让我们深情的读一读:多美的月夜呀!

布置作业:读了课文,学生们能更一步体会到乡村月夜的美丽,乡村月夜是一种自然宁静的美丽,孩子们可以写几句广告语,向朋友介绍乡村月夜,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欣赏一下月夜的景色。

18、四年级上册课文1观潮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课文1观潮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的菅娜,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观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第二课时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今年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第一次采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都知道,部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阅读、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因此,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应该尽量透过课文,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加大学生的古诗词教学。

《观潮》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奇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文章从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个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雄奇的景色。

结合小学课标要求、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 理清文章脉络,读懂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作的。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作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读懂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作的。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通过文字去想象潮汐形成的原因和文中描绘到的壮观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三、说教法和学法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离不开爱,教学情为先。我将利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钱塘江大潮壮美的景象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除了情景教学法。我还将采用想象画面法,谈话提问法等方法同时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我将采用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法和朗读品析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作为第二课时的导入,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尊重学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运用情境导入法,播放钱塘江大潮来前的纪录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充分掌握上节课所学内容,又借势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到新课潮来时上。具体我会这样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初步感知了潮来前的景象,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感受潮来时的汹涌澎湃,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钱塘江大潮吧!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感受雄奇。

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手、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我会布置这样的任务:大家要仔细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请用直线画出描写潮来时声音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潮来时样子的语句。

学生分享读后,我将学生反馈勾画的语句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把表示作者观察写作顺序的词语,读得重一些。让学生充分感受潮来之时,大潮声音和大潮形态的变化,以及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变化的叙述方法。

第三环节:精读鉴赏,细读品位。

通过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初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阔,也勾画了相关语句。为了进一步品读文中的好词佳句,我会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在组间分享自己对勾画语句的看法,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小组探讨完后,随机抽取小组代表,分享小组探讨的结果,并做相关的引导与总结。

比如这样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明确句子里的比喻修辞手法,并继续播放剪辑好的视频,图文结合,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阔。

第四环节:安排作业,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将布置两个作业。

1.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钱塘江大潮呢?试着为钱塘江大潮写一段解说词。

2. 朗读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如:刘禹锡的《浪淘沙》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核心内容的集中呈现,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反映文章的思路脉络,以便帮助学生直观的回顾课堂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声音、样子)

潮过后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法、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不管结果怎样,参与即是成功!

19、四年级上册14课普罗米修斯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4课普罗米修斯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4 课《普罗米修斯》。

【设计思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同时要引导学生研读探究,完成共同阅读目标,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材分析】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文章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因拿取了火种给人类,受到众神领袖宙斯严厉的惩罚,可他不屈不挠,最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搭救,终于重获自由。文本故事内容非常感人,人物形象也丰满逼真。但毕竟是古希腊文学作品,距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给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时空差距。因此,教师要会捕捉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借助一些直观画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指导孩子入情入境地去朗读,进而体会人物形象,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并且都比较喜欢听神话故事。文中充满神奇的想象,生动曲折的情节,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他是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典范,更是让孩子们对他情有独钟。为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课文,体会神话人物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斯、惨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脏。会写悲、惨等14个生字,会写人间、悲惨等15个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4.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难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和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安排】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与手段】

王崧舟老师说过: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语文是感性的,感性的语文必须用感性的方式去学习。所以,我选择了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整合图、文等各种资源,采用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请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古希腊神话故事及人物,优化课堂结构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创设情境,感受人物的痛苦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声色渲染,感受人物的坚定

4.合作探究法:整体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看课件上的图片,你们知道分别是哪些神话故事吗?

生1:《盘古开天辟地》

生2:《女娲补天》

生3:《精卫填海》

生4:《夸父逐日》

2.师:你们可真是一个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啊!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希腊著名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

3.师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

5.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斯。读好名字:普罗米修斯。

二、 初读课文,认识众神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找一找,普罗米修斯是什么神?在这个故事里,还写了哪几个神?把他们都圈出来。

2.认读词语,相机正音。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悲惨 盗取 惩罚 敬佩 归还 饶恕 坚定 铁环 遭受 凶恶

①指名读,正音。提示:惩,读chng,不读chěng。惨、遭是平舌音;恕是翘舌音。

②指小老师带读。

③开火车读词语。

(2)多音字学习:还在归还中读hun ,不要读成了hi。

(3)出示词语:气急败坏 愤愤不平 驱寒取暖 风吹雨淋 挽弓搭箭 

①指名读。

②齐读。

③联系上下文猜猜这些词语的意思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愤愤不平: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驱寒取暖:驱除寒冷,以取得温暖。

风吹雨淋:指人或物露天经受了风尘的吹拂和雨水浇。多用来比喻经受磨练或严峻的考验。

挽弓搭箭:拉开弓、架起箭,准备射击。

3.师:认识了生字词,我们再来圈一圈文中出现了哪些神?你们都找到了吗?

生自由汇报。

4.课件出示几位天神的图片,请生通过课前预习,查找到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这些天神的了解。

5.教师相机补充

师:课文中第一位出现的神是天神普罗米修斯,

第二位是众神的领袖宙斯。相机补充: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

第三位是火神赫淮斯托斯。相机补充:他被称为雕塑之神、工匠之神等,是宙斯的儿子

第四位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相机补充:这位大力士被称为大力神,神勇无比,是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英雄之一,是宙斯的儿子

6.请生上台拖动词条,完成天神名称和职位的匹配。

7.师:这些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名字比较拗口,我们再自由练习读一读吧。

生自由练读。

8.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提问:这篇神话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后,派小组代表回答。

9.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冒着危险,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而他自己却因此遭受了残酷的惩罚,但他没有屈服,后来被大力神所救,重获自由。

三、细读起因,感受神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要是这样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会有人喜欢听吗?那么首先要讲清楚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把故事的起因告诉人们。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3.师提问: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取火种?

4.学生交流。

(1)师相机板书:起因:悲惨情景、盗取火种。

课件出示2个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2)男女生对比朗读。引导: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说明了没火和有火的区别,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

预设2:对比这两种情境,感受到火的重要,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让人们告别了那个茹毛饮血的黑暗时代。

(3)引导:取火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受到神奇的情节是什么?

①学生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

有一天,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②抓住喷射着火焰,展开想象: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会怎样跑过去取火种?又会怎样把火种带到人间?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起因。

【设计意图】普罗米修斯取火的情节写得比较简单,抓住喷射着火焰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怎样盗火的神奇情节说具体一些,为学生创造性地讲故事打好基础。

四、指导书写,指导积累

课件出示:悲、惨、违、抗4个字

1.师:请认真观察这些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发言。

2.教师范写词语悲惨、违抗,提醒学生竖心旁的书写笔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反馈。

师小结:本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词,认识了几位重要的神话人物,也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那么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以及结果如何。

五、作业设计

1.和家人分享这篇神话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2.抄写词语:人间、悲惨、情景、危害、严厉、坚定、违抗。

【板书设计】

14 普罗米修斯

起因:悲惨情景、盗取火种

(设计意图:简洁的板书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20、四年级上册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夜间飞行的秘密》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作者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是按照先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来解答,讲清一个道理的方式来叙述的。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运用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了蝙蝠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简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估计,以及针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本课的教学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让学生会认7个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弄懂人们是怎样从蝙蝠的飞行受到启发,发明雷达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作为教者的我将帮助学生建构直观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因此,我确立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教学难点是:抓住重点词句,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并安排两课时,即80分钟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教法与学法

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对象时十一、二岁的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虽然已经学习了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但孩子的知识面比较窄,对仿生学、蝙蝠、雷达的了解并不多,甚至不知道。

鉴于这种情况,我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电教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运用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先读后悟,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画句子、圈重点词、画示意图等方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大板块:

(一)导入

(二)初读

(三)品读

(四)拓展

(五)总结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导入板块

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谜底是:蝙蝠。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了让学生猜谜的方法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猜谜语活动能引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初步认识和了解蝙蝠。揭示谜底后,我会借机介绍蝙蝠这种动物,并板书课题。力图体现课未始,已成基调的教学节奏。

(二)初读板块

在初读板块,我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教者帮助他扫清阅读障碍。我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

在字音方面:要注意蝙(biān)不要读成(biǎn),荧(ynɡ)不要读成yn,在字形方面:蝙蝠蛾蚊(注意偏旁都是虫),揭里面不要多写一竖。

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敏锐超声波障碍物模仿荧光屏等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就让学生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的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路的梳理,感知侧重点,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板块

★这样子,我的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我主要采用具体步骤化的方式,分以下四步来完成教学:

第一步:由疑导入,学习课文13自然段。首先我让学生齐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地飞行呢?(知道学生读出好奇多思的语调)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恍然大悟的语气)

2蝙蝠在夜里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你是从哪些此句中看出来的?(画一画)(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

3.用什么语气来朗读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

不解,疑问的语气再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第二步:体验探究,学习第46自然段,这一部分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这一部分,我紧紧围绕三次不同试验,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我出示以下问题和表格,和学生一起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学习。通过课件播放三次不同的动画,直观教学,让学生探究三次试验的不同结果,并完成表格。

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学习,充分思考。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

1.做了几次实验?

2.用了什么方法?

3.结果怎样?

4.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认真观看动画,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顺序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学习过程:

第一步:默读课文。

第二步:观看动画。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并完成表格。

第四步: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总结:三次不同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步:自主学习。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我先请全班男生齐读第7自然段,全班同学通过画句子、圈重点词的方式找出蝙蝠夜里是怎样配合嘴和耳朵飞行的?并画出简图。接着教师请学生上黑板画出简图,并结合课文做简单叙述,最后整理得到下图。第四步:总结延伸,学习第8自然段。这是课文的教学难点。

首先,学生用学习第7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8自然段,并画出下列简图。

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让学生对比蝙蝠飞行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下面填空题: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就这样,我完成了第三板块的教学,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我紧紧围绕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充分展示学习的过程,让这一过程呈现板块状、步骤化,给学生呈现直观的教学。在学生自我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教者适时地作出点拨、指导,从而让学生对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四)拓展板块

★接着我就进入到第四板块的教学,拓展延伸。

这一板块,我分为以下三部分来完成教学:

1、引出仿生学:小小的蝙蝠,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它却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从它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课后的资料袋就向我们介绍了仿生学的有关知识,打开资料袋自己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2、分享资料: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还不少呢?教师出示课件。你还了解到人类的哪些发明是从动物或植物上得到的启示,把你收集的资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3、小小发明家:了解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呢?课下想一想,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要生活化,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本环节展示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因此,让语文课堂学习由课外促进课内,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件的使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五)总结板块

★最后,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这时候我这样做全课的总结: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我们发现原来飞机在夜空中不能安全飞行,科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然后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终于发明创造了雷达,解决了这个难题。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设计意图)这样结束课文,既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说这课的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6.夜间飞行的秘密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就是文章教学重难点的缩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教育而言,疾声厉色的批评,就是槌的打击,他不会使教育的目标这枚鹅卵石更趋完美。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像水一样的载歌载舞。因为水是坚韧的,是宽容,是等待,是爱心,是信任。

21、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他同时谈及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

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理解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

读课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确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

2.自读完成后小组内组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具体话题,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小组内进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围绕哪个话题展开讨论。

交流内容:

1.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2.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三、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b.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生: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厂里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

生: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

生: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大气;

生:人们的生活垃圾。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生: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

四、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师引入:爱护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呢?

2.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预设: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1)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扔在垃圾桶内,不乱扔垃圾。

(2)要珍惜水资源。可以将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来浇灌树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拧紧。

(3)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在或只有几个人的话,要把电灯关上。

(4)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烧散煤,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随身携带环保袋,多使用筷子。因为一个塑料袋要200年来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垃圾桶可分为回收和不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加整洁。

(7)要多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不践踏草坪。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9)少开车,多骑车。

(10)爱护环境。家中的死鸡死鸭可以密封,然后拿到垃圾场,让清洁工人处理掉。千万不能丢到河中,因为这样会污染河水。

五、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由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组内同学做补充。

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点等方式灵活运用。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人,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教师板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1.在口语交际进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围绕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少数学生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态度还不够自然大方,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部分学生多加关注。

22、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一、读诗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课题。

说一说: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

要求: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2.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这两个句子。

3.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草地上的花牛在做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花牛、草地、剪秋罗)

(3)想象说话:( )的花牛、( )的草地、( )的剪秋罗

(从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角度想象;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也可以从花牛、剪秋罗之间的对话想象)

(4)结合自己想象,用连贯的话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二)教学第2-4段

1.小组合作:运用第一小节的读诗方法,来开展合作学习。

(1)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选择一个段落轮流读诗。

(2)勾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表格。

段落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我觉得这是一头_______的花牛。

(3)小组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压扁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等词的想象,感受到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2.指导朗读:

图片

重读动词霸占、半个天语速稍快,感受蓝天白云下的美好,滴溜溜读得稍快,表现花牛的可爱调皮,偷渡要读得轻一点,感受花牛做梦时的悠闲。

小结: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3.仿写: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段。

图片

展示交流学生作品。

四、课后延伸

《花牛歌》是一首诙谐有趣的儿童诗,课后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儿童诗金波的《林中小景》,愿同学们在诗歌花园中采撷最美的花朵。

23、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②、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法、 情境教学法、 点拨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读感悟、讨论探究 、诵读法

教 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咱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记的古诗多。

(1)谁能背出和黄河或者长江有关的诗?

(2)老师开诗头,看谁能接下去: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示课件唐代地图,介绍边塞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引出边塞诗。 

3、了解诗人及凉州词这种曲调名。

(1)简介王之涣。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边塞诗很少,对于当时的历史、地理情况了解甚少。从几首反映战争的边塞诗引入,出示唐代地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和塞外的区域划分,了解边塞地理位置和历史情况,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

3、指导仞的读音和羌的书写。

4、读诗不仅要读的字正腔圆,还要读的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来试试?

5、师生合作读古诗。

6、齐读古诗。

7、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学生自由汇报,并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8、请大家静静地默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层次、按步骤进行练读,每个环节注重落实,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读出感觉,读出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句中捕捉感受的来源,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抓诗象,入诗境,悟诗情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预设一:学生对孤的感悟

1、诗象:孤城、万仞山

(1)这座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导学生从注释中获取玉门关相关知识,师补充介绍玉门关。(出示图片 )

(2)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引导感受:a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城。

b这样的一座城,不远处就是万仞高山,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那么(渺小、孤单)这就是诗句中说的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

师抛疑:片在这可以换成什么词?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诗习惯用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孤城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像一片落叶,显得单薄。)

(4)指导朗读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 和万仞高山对比读,读出戍边城堡的孤。

引导:孤城周围除了高山,还有什么?

2、诗象:黄河

(1)读读这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回顾黄河入海流的观察角度,了解本句诗的视角:逆着黄河流向,自下而上远眺黄河。

(3)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白云中流出来的黄河像  。(想象练说,引导学生用比喻句表达)

(4)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条黄河?

(5)指导朗读:让我们读出黄河的源远流长,读出黄河奔腾万里的气势。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滚滚黄河,荒凉的地理环境,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堡的孤!仅仅是城孤孤单单吗?(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啊!

4、带着我们的感觉,自由读两句,读出古诗的意境。

预设二:学生对怨的感悟。

1、感悟杨柳的双关。

(1)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杨柳自然不会发芽。战士们是多么盼望见到春风轻拂,杨柳吐绿啊?但在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杨柳有用吗?所以作者说读后两句

(2)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折杨柳》曲子。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3)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课件出示:出示跟杨柳有关的一些诗句,让学生和老师轻声诵读。)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代无名氏《送别》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曲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

(5)指导读后两句。

2、感悟春风 的深意。

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另一种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戍边将士们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很多将士魂归关外。

3、拓展: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轻声地跟老师一起读。(配哀伤的乐曲)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4、 激情创境,配乐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初读感悟,以情为突破口,以孤城为主要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边塞的荒凉地理环境,感悟戍卒的离愁别恨。以读为依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进入古诗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以一首带动多首古诗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同时深化了古诗的内涵,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积淀了古诗的文化底蕴。】

四、情感渲染,拓展运用

1、写话练习:羌笛发出的悲切之音,让将士黯然泪下。如果他家有年迈的父母,如果他已经有了妻儿,他会对父母妻儿说些什么?请你任选一种角色,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写好后交流)

2、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将士们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声里,含泪回忆那依依惜别的情景!有感情背诵《凉州词》。

3、结课升华: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宁!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学生情之所至,定会言之有物,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深化古诗内涵,将立意提升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赋予了古诗新意。】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板书设计:

凉州词

唐王之涣

一片城 孤 万仞山

羌笛 怨 杨柳

24、四年级上册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本课篇幅较长,内容较为浅显,但蕴含的道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较难领悟。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思辨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尚不能很好地理解,如:通过这次排练,我有什么样的体会?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你对这两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但这几个问题直接指向文本主旨,因此课上做好必要的预设铺垫,让学生充分讨论,从而加深理解。

文章留给了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当然,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想象,还是想象后的表达都有一定的难度,这正说明了这是学生语言和想象能力的成长点,因此,课堂上要耐心地引导点拨,让学生获得语言和思维的双重丰收。

25、四年级上册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二

四年级上册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二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文艺 角色 羡慕 霉糨糊 比画 亏得 演技

撤换 砸锅 哄堂大笑

(1)指名朗读。

(2)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2.作者叙述了自己童年时一场特殊的表演经历。那么,这场经历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时代,一起去观看这场特殊的表演。

设计意图: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又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积累运用,促进学生运用的意识,提高运用的能力。

二、默读课文,体会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表演前后我的心情变化,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

2.交流汇报。(填写表格)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

扮老虎很简单,用不着说话,不用露脸。

紧张、狼狈

没有豁虎跳,表演笨拙,观众哄堂大笑,他们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后悔

认为因自己不会豁虎跳而使这场戏砸锅了。

设计意图:作者表演前是充满期待的,排练时充满信心,表演时是紧张、狼狈的,表演后是后悔的,以人物的心情作为切入点,架构整个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抓住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抓住心情,品悟探究

(一)学习第一部分期待表演。

1.课文是怎么写我期待登台表演的?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根据交流出示句子:

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得要死。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1)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的期待?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2)带着期待的心情读好这段话。

(二)学习第二部分表演经历。

1.默读课文第3~19自然段,画出课文中描写作者充满自信和紧张、狼狈的语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2.组织学生交流。

句段一: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她说: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记住了吗?

(1)为什么听了这段话,我就变得自信起来?(一是老师说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二是从下文知道,我当时认为老师说的表演很容易。)

(2)老师是怎样让我表演的?圈画出描写我表演老虎时的动作的词语。(爬站叫扑追躺)

表演时,引导学生关注动作的连贯性。

(3)根据老师的表述,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学着表演一下。图片

(4)朗读片段,再次想象场景,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5)小结:恰当的动作描写可以为我们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语言表达方法。

(6)过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是怎么开始排练的呢?

句段二: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1)从老师的提示中你能想象作者当时是怎样排练的吗?

(2)通过这次排练,我有什么样的体会?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抓住课文第14自然段谈体会,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简单的一场表演,却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成功等。)

(3)再次朗读,体会我当时窝囊、窘迫的状况。

句段三: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满头满脸都是汗珠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哄堂大笑是什么意思?

(2)启发想象:我怎样的出场引起了大家这种反应?又是用怎样的表演让全场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

(3)这一段文字表达上的特色是通过观众的反应来衬托表演的情况,并融入了自己的心理描写。请同学们画出描写观众的表现的句子和描写作者的心理的句子。

①出示描写观众表现的句子。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A.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观众的表现呢?

B.交流明确:通过写观众的反应更好地体现我表演的失败。

②出示描写作者的心理的句子: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A.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当时的心理?

B.交流明确:表现了作者当时心里的沮丧。

③朗读第17~19自然段,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情。

(4)你能为下面这段文字写上一段观众的表现吗?你觉得添加了观众的表现有什么好处?(课件出示)

比赛紧张极了!运动员们使出了浑身的力量,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观众们也激情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认为导致我表演砸锅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会豁虎跳,课文中多处表明了这一点:第7自然段、第15自然段、第19自然段。)

(6)过渡:那么,演老虎是不是一定要会豁虎跳呢?豁虎跳又是怎么样的呢?作者一直在寻找原因。

(三)学习第三部分寻找原因。

1.指名朗读第20、21自然段,思考:作者至今还不明白的问题是什么?

2.联系作者在动物园看到的情况,你对这两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不会豁虎跳也可以扮演老虎,因为很多老虎都没豁过什么虎跳。我不会豁虎跳惹得哄堂大笑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我演得不够熟练;二是人们的偏见,认为演老虎必须要有豁虎跳。)

3.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样开导我?

图片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创新表达,只要意思合理即可。

如:(1)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道,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变失败为成功。(2)没有豁虎跳也可以演老虎,人们笑你并不一定是你演得不好,是因为他们用豁虎跳作为了扮演老虎的评判标准。(3)只要你好好训练,将动作排练熟练了,就一定能演出成功。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整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教师抓住作者表演前后心情的变化,引导学生圈画相应的句段,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现当时的场景,并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辨性的阅读,如:通过这次排练,我有什么样的体会?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你对这两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让学生逐步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关注文本的表达,通过迁移转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拓展表达,类化体验

排练时的情形,我的印象很深刻,而表演时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1.组织学生交流,拓宽思路。

2.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读写的形式,丰富学生的写作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板书设计(略)

26、五年级上册课文2落花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课文2落花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课文《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课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由此升华到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收吃议四个部分,详略安排得当,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 教学目标

小学的学生们已经学习和积累了大量的字词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对生活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思想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基于对教材和学生们特点的的认知,根据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方面:

1、 知识和能力

了解作者居然一词的感情并会造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分清课文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 教学重难点

依据本单元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从花生的生长过程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上的详略分明,以及如何通过花生的品格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 教法学法

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而科学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每个学生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生活经验都不尽相同,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三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为了让每个学生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获得学习能力和情感认知,我将本课的学法定为质疑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五、 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们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定为两个课时,今天,我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四个步骤:

1、复习检查,探究新知

首先我会提问:为什么课文中用了居然一词?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习过,很容易可以归纳为:1: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2:丰收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知道了居然一词的意思,而且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然后我会随机挑选两名同学用居然一词造句。对于上节课留下的另外一个作业自己观察花生的生长过程,我会出示幻灯片,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实践结果与图片进行比较,总结出花生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的特性,由此激发学生们探究新知的兴趣,这样一来,也不会使课堂显得过于沉闷,引出了课文《落花生》一课。

2、朗读课文,体会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们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在学生们与文本进行了充分的接触之后,会有所感悟,同时会有所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所以在自由读课文之后,小组之间进行读书交流,再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学生们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比如有些同学可能回答是按照种收吃议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有的也可能回答是按照从种到吃的时间顺序来写的等等。(板书:课文结构:种收吃议)作为老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们多种答案的出现,同时要对学生们的一些答案进行肯定和鼓励。

接下来可采用计时法来看本文的详略由老师朗读,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种收吃议四个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的时间上进行直接感受。

课文略写的是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详写的是议花生。再通过小组讨论,从文本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等方面理解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直观、形象、而且学生们乐于接受。在学生们易理解、乐接受的基础上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3、延伸课文,探究品性

分小组选代表,以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落花生》一课有感情地读出来,再通过朗读代表我的心的游戏进行本课重点的品读,即通过小组齐读、男女生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中父亲所说的话,然后挑选一名学生们把自己觉得父亲的话中最能表现出花生品质的话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猜猜这位同学想突出哪个词,谁猜对了,就有机会谈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读书的兴趣,而且给学生们一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由此一来,本课的重点也就凸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父亲把花生与桃子、苹果、石榴进行对比,能够体现出花生的什么品质?学生们由此问题通过对比和讨论来加深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进行点拨。结合本课,再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然后由学生们讲此类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此类写作手法的好处。(板书:写作手法:详略得当,借物喻人)整个过程中要求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允许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们的教学改革思维,实现文本开放,同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4、 读中辩论,升华主题

道理越辩越明,我会采用电视《实话实说》栏目的方法进行辩论,要求学生们说实话,辩论的内容为在当今社会中,你是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

学生们在进行小型辩论赛中,第一轮讲述各自的优点,第二轮讲述对方的缺点。 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板书:中心思想: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让本篇课文带有时代的印记,教出新意,更有利于对学生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六、 板书设计

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一面镜子,是再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本课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落花生

课文结构:种收吃议

写作手法:详略得当,借物喻人

中心思想: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

默奉献的人

将板书设计如此,更好的突出了本堂课的精华。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领导、评委老师的指导!

27、五年级上册19课父爱之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9课父爱之舟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父爱之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几个场景,表达父亲了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感情深沉而浓烈,从小事中发掘伟大的情感,感人至深。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会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同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体验生活中父亲的爱。这样既解决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根据文本,选择合适的教法。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课件和点拨的方法来理解文本。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自读、自悟,以读促悟,使学生形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进行导入。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我还设置了精读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把握重点句子,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来达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4.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我设置了以小见大写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本课的写法写一写现实生活中的父亲,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和统一。

5.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父爱之舟第二部分: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深沉、令人

感动的父爱

第三部分: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第一个场

第二个场景

场景描第三个场以小见大

第四个场景

第五个场景

板书设计采用结构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清楚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而深沉,从小事中展现伟大的爱。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引导,让他们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效果良好。

28、五年级上册18课慈母情深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8课慈母情深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大海,深情而广阔,母爱是高山,高大而挺拔,母爱是阳光,明媚而温暖。我说课的题目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我解说的流程是:

一、 总览全局说教材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与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都通过具体的事例,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二、依托要素定目标

本单元的核心素养有两个:一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二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两个素养一个是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一个指向对文本语言表达方式的体悟,并学以致用。

依据单元核心素养的要求,本课的语文素养具体细化就是,一抓住母亲工作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母亲的不易,体会慈母情深,二是汲取作者的表达方式,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自我表达,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对课程标准、单元核心素养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的理解课文,体悟慈母情深。(难点)

3、体会本文的写法。(重点)

三、立足课标说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我采用以情为经,以言为纬,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紧扣文本语言,引领学生入情、悟情、融情,走进文本,从情节的高空潜入语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让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和谐共生中感悟慈母情深。

四、优化环节看流程

本课教学,共分四个板块,具体实施如下:

(一)揭示课题,激发深情。

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家梁晓声,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因为这篇文章写于五六十年以前,与孩子的生活相距较远,出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接下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读课题,质疑,慈母的情深在何处?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重点词眼,领会看课题,抓文眼学习方法。

(二)整体感知,感悟深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三)研读课文,品味深情。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场景让我鼻子一酸,让我们感受到慈母情深呢?请用笔恭恭敬敬地画下来,作简要批注。

2.在学生充分交流过程中,对以下句段进行重点指导感悟:

A.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B.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C.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D.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E、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析,对课题慈母情深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然后让学生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课题,使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再一次产生共鸣。

(四)补白练笔,体验情深

创设写话情境,进行补白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独白写到练习纸上,可以写自己的悔恨、自责、激动、也可以自己的决心和懂事此处的练笔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达到学语言,用语言之目的。

五、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有机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融在一起,紧扣课题中的慈母情深中的一个深字,通过品悟结合,多重朗读,读写结合,适度拓展的方式,体会作者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言意结合的过程中,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29、五年级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选编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集中组元,语文阅读要素的训练点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圆明园的毁灭》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慨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查阅、交流资料,对这段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比较难把握文中爱与恨的情感,尤其是难以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以及学情,我将本课时的目标设计如下:

1.结合文字、图片等资料,抓关键词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将结合相关资料,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作为重点,将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本节课,我将结合相关媒体资料,融入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文本,让学生反复读文,读中悟,悟后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填词回顾,名言导入

首先,通过让学生填四字词语的方式,谈自己对圆明园的印象,学生既回顾了旧知,又积累了词汇;然后,通过两则名言引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研读收藏,凸显珍贵

我通过抓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一过渡句来进入本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最珍贵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价值的不可估量,并结合资料: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让学生的感受更具体。通过抓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一句,引导学生从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自下至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历史悠久,从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种类繁多,也正是因此,圆明园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文物资料,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由衷地热爱,并照应文章开头,作者开篇就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指导学生带着自豪和赞叹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第三环节:聚焦毁灭,铭记历史

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曾经的万园之园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一片灰烬了。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上的冲击,奠定恨的基调。接着,我引导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三个字:掠毁烧。

我抓住这三个关键字继续追问:①能掠走的怎么办?抓住 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再交流一下手中的资料,那些强盗都掠了什么?②实在运不走的呢?那就毁,就任意毁坏,抓住关键词任意理解,那是想怎样就怎样啊,这是何等野蛮与暴力!③为了销毁罪证就烧。同学们,你们想想,大火连烧三天,烧掉了什么啊?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统统都没有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此环节,通过抓关键字句,反复揣摩。将阅读与想象结合起来,文本与课外资料结合起来。再通过看视频资料,直观感受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接着引导学生读,读出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化为灰烬的圆明园的惋惜。此时,那段屈辱的历史已铭记在心了。

第四环节:领悟写法,总结升华。

课文的学习不仅仅要关注字词的精妙,意蕴的深刻,还要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题目《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昔日的辉煌,为什么?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再引用鲁迅名言,引导感悟对比写法的妙处。圆明园越美好,越有价值,它的毁灭就越让人痛心,让人愤怒。

痛定思痛。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不信,你看

播放视频《辉煌中国》,并配文字介绍: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凭着勤劳和智慧,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技术、高铁、动车、跨海大桥、航空母舰无不昭示着新中国的崛起!

可以想象,此时学生的情绪必定高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最后以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片段作结,教学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氛围中结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练习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情,尤其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宽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设计如下两道作业。

1.读阅读链接《七子之歌》《和平宣言》,引导学生群文阅读,体会其与本课表达感情相似之处。

2.推荐观看电影《圆明园》,铭记历史教训,激发当代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其实也就是个微型教案。这样的设计既展现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又展现了侵略者将其毁灭的过程,同时又体现了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这样的板书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文章的整体脉络,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14.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布局之美

建筑宏伟 举世闻名 爱

文物珍贵

侵入 闯进

化为灰烬 恨

掠 毁 烧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30、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题临安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诗是宋代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作者先通过山、楼两个叠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彷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但是面对国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官员却不思故土,诗人的愤怒之情跃然纸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暖风一语双关,不但介绍了当时的自然春风,又指出了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在这里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最后以只把杭州作汴州结尾,讽刺了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为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更表达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古诗学习基础,对古诗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但由思悟,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质疑的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来了解一段历史,感悟一种民族情怀,带领学生充分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情感。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情景,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并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历史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一座城市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能否把印象最深的一处介绍给大家呢?

(生自由发言。)

2.下面老师也给大家推荐一个地方,请看大屏幕。

(播放杭州宣传片)

3.这是哪里?觉得怎么样呢?

(生自由发言。)

4.你们用了最简单最简约的一个词来表达对这座城的印象,其实啊,单单一个美字不足以评价这座城,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想杭州在人们心中的地方是蛮高的,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为它写下过浓浓的一笔。比如说

(出示描写杭州的名句)

5.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杭州的诗,它的名字叫《题临安邸》。

(板书课题,指导临和邸字)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谈话的方式引出杭州,并利用视频让学生感受杭州城的繁华,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为学习诗意以及领悟诗情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会一首古诗

1.大家看这个题字,我们在四年级曾经学过一首关于题字的诗。

(齐背《题西林壁》)

2.揭示诗题。

3.出示诗文,提出要求: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生读诗文)

4.谁能给大家读一下?

(生展示读,在读好停顿的基础上师指导读长短音的技巧。)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在多次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进而为后面的诗文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做好夯实的基础。】

5.师: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懂了吗,透过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关于杭州的哪些画面?

师板书山,楼,歌舞。

6.出示图片。

何为山外青山?一座连着一座,此时此刻你能否想到一句符合画面的诗句?

7.出示图片。

(1).我们再看,楼是什么样的楼?

(2).穿越到宋朝,透过这些楼,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城市?

(3).人们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干什么呢?

(4). 此城,此风,此景,此歌舞给游人怎样的感受呢?

生:暖风熏得游人醉。

8.是香风吹到我们的面颊上让我们陶醉了吗?

生:是美酒。

生:是美景。

生:是繁华的城市。

生:是美女。

生:是这种生活状态。

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能力,透过图片,文字去探索诗中更深刻的内涵。】

三、记住一段历史

1.再看这首诗,题目提到了一座城临安,诗文写了一座城杭州,貌似文不对题啊!其实这里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师讲解杭州的历史以及临安的名字由来)

(播放短片)

2.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游人仅仅只指到杭州游玩的游客吗?

(指当时居住在杭州城里的人们。指当时的朝廷里的官员们。指当朝的皇帝。)

3.那么这个醉字貌似有了另一层含义?

(指当时杭州从上到下的一种生活状态。纸醉金迷的生活风气,苟且偷生的生活风气,不思复国的生活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写作背景,了解南宋权贵们不思复国,苟且偷安,进而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情怀。】

四、认识一位诗人

1.这一切,被一个人看到了,他就是林升,也就有了这首传世千古的古诗《题临安邸》。(生齐读诗文。)

2.假如你是林升,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杭州的人们,醒醒吧,我们应该停止这种生活,要发奋图强,去收复旧山河。

3.所以说诗人写出了三个字几时休?

(师板书)

4.当林升看到杭州城里的人们沉迷于这种安于现状的生活,发出了感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当林升看到南宋小朝廷不思复国,一味的求和,用文字做出了这样的讽刺。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6.林升担心这样长此下去,这个羸弱的小朝廷又能坚持多久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诗文,达到读者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情怀。】

五、传承一种精神

1.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了五千年,那是因为我们华夏子孙有着一种气节,每当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些爱国之士站出来,宋代也如此,林升只是其中之一。

(出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是啊,盼了一年又一年,宋朝的军队怎么还不回来收复失地呢,最后等到了白发苍苍,久卧病床,将死之时带着遗憾写下了

(出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林升的担忧成了现实,苟且偷生只换来了短暂的安定,临安府后来被攻破了,南宋亡国了,爱国诗人文天祥誓死不降,临死前写下了

(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一首诗了解了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位诗人,知道了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绝对不能让历史重演。最后我们以齐诵的方式致敬林升!

(生齐诵《题临安邸》)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进一步感受诗人们的爱国情怀,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山 楼

歌 舞 几时休

权贵 醉生梦死 林升 忧国忧民

暖 风 游人醉

杭 州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题临安邸》。

2.收集描写西湖的古诗,互相交流。

31、五年级上册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二

五年级上册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二

一、研读课题,自然带入

1.板书课题:四季之美。

2.学生齐读课题,结合所学谈谈自己见过怎样的四季之美。

3.导入:我们知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研读课题,抓住关键词分析,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的题目中的哪个词值得我们探究?

预设:美。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美吧。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课时所学,初步感受作品语言的优美特色,为本课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探究文本,感悟美

1.抓四季,明顺序,学以致用。

(1)从课题中的四季一词,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预设:

①四季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②四季一词还暗示了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时间顺序。

(2)过渡:对,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其实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都藏在文章里,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3)课件依次出示段首句: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引导学生静静地读,看看这是一种怎样的构段方式。(什么季节最美是什么时候。)

①引导学生集体轻读这几句,看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

几个句子都有相同的部分最美。前一个词是表示季节的词,后面都有表示一天中的时间的词。

②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四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交流发现有什么作用。

预设:

都在自然段开头,且是中心句,能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③小结:像这样的既是段首句,又是中心句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总领句(总起句)。很多文章中都有这样的句子,这么多作者喜欢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鲜明。

(4)课件出示:晋朝诗人陶渊明的《四时》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①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主要运用刚刚学过的写法来说。(春天最美的是水,夏天最美的是峰,秋天最美的是晖,冬天最美的是岭和松。)

②鼓励同学们试试,能不能把课文中的中心句换一种说法。

     图片重点从云、萤、鸟、火四种景物上体会四季的情趣。

2.究情趣,悟意境,读中升华。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并且根据自己的读书收获填写手中的阅读卡片。在小组内和同学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2)生读书交流,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情趣?从哪句话、哪个词中体会到了这种情趣?

①抓住天空与云彩的颜色体会这是一种柔和安静之美静态美。(板书:云)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②抓住流萤体会在夏夜里流萤飞舞的美丽情景。(板书:萤)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夏季多雨,引导学生想象:下雨时有什么景观或乐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夏之情趣。(配乐)学生听后自主朗读第2自然段。

③抓住鸟儿体会秋天黄昏时的动态美。(板书:鸟)

引导学生从归鸦和雁群及风响虫鸣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男生读,读出悠闲;女生读,读出和谐;齐读,读出情趣。

④抓住火体会冬天与众不同的闲逸与和谐的情趣。(板书:火)

结合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理解生活中洋溢着暖暖的温馨。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闲适与惬意。

设计意图:从四季和情趣入手,真正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感悟到文章的语言优美与精妙,教学思路与学习思路清晰明了。

三、深入研读,提炼写法

1.过渡:作者之所以能感受这些情趣,是因为她内心有爱,爱生活、爱自然、爱生命。(板书: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板书,你发现了作者注重对景物哪两方面的描写?(静态和动态)

3.小结:写景的文章,抓住动态景物与静态景物进行描写,可以使文章充满情调而且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使用。图片 引导学生总结写法,鼓励学以致用,培养读写能力。

设计意图:在体会情趣之后提炼动静结合的写法,更容易让学生自主发现和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有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四、读写结合,升华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2.教师点拨写作方法:段首句做中心句,采用总分结构,描写一个季节的情趣。最好抓住这个季节的动态与静态进行细致描写。(板书:动静结合)

3.结合课后选做题进行读写训练。

4.学生小组内练习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结: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的柔和,夏夜的迷人,秋日的悠然,冬季的温馨都是那样的细腻真挚。细细品味,这份溢于言表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感染了你,感动了我。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去享受自然的馈赠,享受生活的情趣吧!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学习,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练笔,既是对情感的陶冶,更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

板书设计(略)

32、六年级上册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通过抓住文中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体现邱少云那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读过之后,邱少云那高大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6、7自然段心理描写的句子去品读,进一步地感悟与体会邱少云身上的优秀品质及其英雄形象。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课文先交代了这次战斗的目的和采取的方式;再讲我们连潜伏的环境、潜伏的要求及潜伏的情况;然后讲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献身的过程;最后讲战斗的胜利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六、七、八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

第七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八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伪、歼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本课是一篇较易读懂的略读课文,因此,教学本课,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可先让学生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围绕阅读提示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发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后的内心活动和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到的煎熬。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活动,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我想到有办法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但是不能那样做;二是我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烧死的痛苦心情。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真实地描述了我当时的心情。一开始,我担心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忍受不了这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那样潜伏部队就会暴露目标,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但是,邱少云既没有跳起来,也没有叫起来,他顽强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煎熬,于是,紧张的心情变为难以言喻的痛苦,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启发学生感受作者的这种心情,最好让学生设想,假如自己就潜伏在离邱少云不远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邱少云被活活烧死,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至于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到的煎熬,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大多有过偶尔被烫的经历。启发孩子们回忆一下,自己被烫时是怎样一种感受,烫了多长时间;再想象一下,自己被烫一秒、两秒就感到十分疼痛,而且可能就跳起来或叫起来,而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半个多小时却一动不动,这需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3.本课在用词上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没有涉及到,教师可不提及;如涉及到了,可顺便指点一下。如,第七自然段称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而第八自然段称邱少云为这位伟大的战士。前者是因为邱少云还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严峻的革命战斗的锻炼;后者是因为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再如,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一个比较,既说明了在这个山沟潜伏的可能性,又指出了在这里潜伏的危险性。如果不用这个词修饰,后面叙述的危险处境就无法解释。

4.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让学生从邱少云的目光和表情中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可鼓励同学在课外写一写。也可以让学生在插图旁写上一句话。

5.下列词语解释,供教师理解课文参考。

揳:这里比喻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打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山坳:山间平地。

胸墙:这里指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伤害,在掩体前面和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四、参考资料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记一等功,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邱少云的战友李元新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燃烧弹打在邱少云前面6米左右,是一米一米烧过来的。当时我伏在他身后5米左右,亲眼见到他被烧死的经过。邱少云右面3米处就有一小水沟,如果他愿意,只须一滚就可活命。

33、六年级上册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