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原文出处】家庭教育
【 作 者】潘月娟
【 正 文】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数、量、形和关系是数学的四大内容,我们介绍幼儿在数、量、形和关系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0岁~3岁 对数的认识 3岁前的幼儿对数量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当你左手拿2块糖,右手拿3块糖,让幼儿选时,2岁的孩子已知道拿较多的糖果。在成人的影响下,3岁左右的幼儿逐步学会说出个别数词,并能凭借记忆,按一定顺序背出“5”以内的数字名称。但这时幼儿只是口头上的唱数,还不能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即使他能逐一点数实物,也说不出这些实物有多少。[幼儿园教案网]
对量的认识 幼儿对物体量的认识主要靠感知,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分化、不精确。 3岁前的幼儿基本认识不到物体量的差异。
对形的认识 3岁前的幼儿可以认识简单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
对关系的认识 数学以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对象,是对事物关系的抽象。在数学中,关系到处皆是。在这里我们只谈排序和样式问题。排序和样式都是关系的体现,也是对关系的运用。排序是指事物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样式是指有规则性的图案、声音或事件等的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单位就是样式的核心,构成这一核心的各个部分称为元素。那么根据核心和元素的特点,样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重复样式,如树叶-小石头-铅笔、树叶-小石头-铅笔……和增长样式,如□○、□○○、□○○○…… 3岁以下的幼儿完全没有排序能力,但他们会找出最大的与最小的物体。
3岁~5岁 对数的认识 3岁~5岁的幼儿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这时的幼儿逐步认识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2比3小,3比2大,3是由2和1组成等。如果给幼儿提供可以操作的实物材料,幼儿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些都说明幼儿已在较低水平上形成了数概念。
对量的认识 4岁左右的幼儿一般能正确区分物体的大小差异,也能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表示相应的量,如“我抱着大娃娃”,并且感知物体大小的准确性有所提高,能判断差别不太明显的一组物体中最大的或最小的物体。但是,这一年龄的幼儿还不能认识其他量的差异,也不会用词语来表示。他们对于高矮、粗细、长短、宽窄、厚薄等量的差别,往往都笼统地说成“大”、“小”。
对形的认识 3岁~4岁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且对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具有一定的匹配能力。能根据成人提供的范例找出与之相同的图形。 4岁~5岁的幼儿能正确认识基本图形,且能逐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逐步做到图形守恒,能不受图形大小、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地辨认出图形。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加以比较,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对关系的认识 3岁~5岁幼儿的排序能力仍然较低,一般是任意排放物体。
5岁~6岁 对数的认识 5岁以后的幼儿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但这种认识局限于10以内的数。他们能够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抽象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这一阶段的儿童已在较高水平上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开始从表象向抽象的数运算过渡。
对量的认识 5岁左右的幼儿感知量的精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区分和排列不同大小的物体,能较为精确地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粗细、长短、厚薄等,并学会用相应的词语来表示。虽然此时幼儿能判断相等量,但尚缺乏对物体“量守恒”的认识。如果将等量的水倒在又高又细和又矮又粗的两个杯子里,他们很难判断两个杯子里的水是否一样多。 5岁~6岁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物体的量的各种特征。同时对量的相对性有了较好的了解。他们也逐渐能在逻辑的基础上理解量的可逆性和传递性关系。
对形的认识 5岁~6岁的幼儿基本上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复杂关系。另外,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5岁~6岁儿童可以在一定的抽象水平上概括图形之间的关系。这一阶段儿童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正确地命名。
对关系的认识 5岁~6岁幼儿虽可按长度或大小将物体排序,但却不是一种整体思考、有系统的排序,而是在尝试错误中完成排序任务。幼儿时期较为容易掌握重复类型的样式,掌握增长类型的样式相对较难。
教育建议 “数”的教育原则 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数数,了解数之间的关系。如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可以与孩子一起数过往车辆。 2.为幼儿提供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认识数。操作时,家长可做提问,如“你在这上面放了几块积木”。
“量”的教育原则 1.运用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如让幼儿认识物体的轻重,可以先出示两样形状一样、材料一样、大小不同的物体,然后出示两块材料一样、形状和大小不一样的物体,让幼儿感知和比较。 2.利用儿歌和游戏,教授幼儿一定的量词,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形”的教育原则 1.儿童认识形体是在充分感知形体,获得有关形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再配合说出词,认识图形的。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儿童看一看,摸一摸,逐步抽象出形体的基本特征,并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述。 2.设计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形体,巩固对形体的认识,如奇妙的口袋、匹配、分类等等。 3.通过分割和拼合,儿童能感知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已知形体的认识,如传统的七巧板游戏和折纸游戏。
“关系”的教育原则 1.开展排序和样式活动。幼儿的样式活动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进行,先是模仿,然后再让幼儿接着成人所提供的样式继续往下排,最后让幼儿创造自己的样式。 2.以生活情境为素材,让幼儿自然地感知并很好地理解样式与排序。 3.对于同样一个样式,不同的人可能发现不同的规律,从而给出不同的解释。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让幼儿的思路具有流畅性与扩散性。
相关文章
-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
物体分类教学与幼儿素质能力的发展
-
体育活动:双脚夹包跳 -发展幼儿双脚向上跳的能力的教案
-
发展幼儿初步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案
-
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教学方案:长凳游戏
-
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案
-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案
-
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教案:学习制作饼干(原创)
-
发展幼儿协调能力的大班体育教案:勇敢的侦察兵
-
发展幼儿表现美的能力的教案:有趣的颜色(科学)
-
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的中班教案:万物都在变(科学)
-
发展幼儿观察能力的中班教案:有趣的蜗牛(科学)
-
发展幼儿奔跑跳跃能力的体育活动教案:勇敢的小马王
-
幼儿园语言教育探讨: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
幼儿园音乐课教育方法和论文: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总结
推荐文章
-
研究情感智慧对美术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
培养幼儿创造力放入涂鸦活动
-
如何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
奇妙的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天然好老师
-
孩子太任性家长怎么办? 关于孩子任性的十种措施
-
幼儿园音乐课程研究论文:浅谈幼儿舞蹈教学的几点方法
-
幼儿园音乐课经验论文: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
幼儿园音乐课经验论文: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2
-
利用学具引导幼儿学习排序的几点尝试
-
浅谈幼儿数学操作活动材料的设计1
-
幼儿数学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
-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美丽的春天教学设计
-
英语课文《Lesson9Ontheschoolbus》教学设计
-
一组关于大便次数,腹泻、便秘问题的回答
-
老师和孩子的故事
-
赞美出水芙蓉的优美句子185句
-
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搬新家》反思
-
大班健康教案《玩彩色水瓶》反思
-
家居饰品家纺朋友圈文案38句
-
家电企业品牌起名和朋友圈文案38句
-
有内涵的餐饮公司名字,两个字的公司名字霸气4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