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改错句》
大班教案《改错句》
1、大班教案《改错句》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能察觉错句,提高对语言的判断能力。
2、初步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能够逐步将改错句的基本方法运用到游戏中去。
3、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改错句
活动过程
一、了解常识性的知识
1、课件演示: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图片
图片一
你们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夏天开什么花?
图片二
图上是什么花?这是在哪个季节开的?
冬天开梅花
图片三
小鸡的爸爸是谁?妈妈呢?公鸡生蛋还是母鸡生蛋?
图片四
金鱼生活在什么地方?
2、小结:我们通过刚才观察图片已经知道,夏天开荷花;
冬天开梅花;鸡妈妈是母鸡;鸡爸爸是公鸡;金鱼生活在水里,小鸟会在天上飞。
二、“出错”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咦?!只有一个小朋友的眼睛听着外面。
(“听”说重一点,要自然说出)
2.( 让幼儿听着感到好笑时,紧接着提出下列问题)
怎么啦?我什么地方说错了吗?那应该怎么说?
三、与幼儿共同讨论学习改错的方法。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几幅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1.课件演示
(1)“冬天来了,荷花开了”有问题吗?那怎么说?
刚才某某小朋友改的是前面的地方,还有没有其他改法?
(2)“大公鸡在草丛里下了一只鸡蛋”
(不语,故作疑问状,引导幼儿用两种方法改正)
(3)“小鸭在天上飞来飞去”,谁会用两种方法改正?
2.与幼儿讨论改错的正确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改正错句的时候都运用了两种方法,谁发现了是哪两种方法?
小结:一是可以改句子的前半部分,二是可以改正句子的后半部分。
四、改错游戏,拓宽幼儿思路。
教师:刚才我们改了很多错句,现在我又要出一些错句了,看小朋友会不会改正。
(1)我吃完饭了刚才
有没有问题?怎么改?
(2)小明在听故事书,滴答滴答下大雨了
对,大雨应该是哗哗的,滴答嘀答是小雨。
(3)她难过地哈哈大笑”
难过就不会哈哈大笑,开心才会哈哈大笑。
教师:我们教室好玩的东西可多了,有雪花积木,还有智力魔珠,
还有翻版乐,还有拼图,还有编花篮。这句话有没有问题?
这是我们小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对,还有只能用一次,
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最后一个才用还有。
五、小结:以后,我们在和别人说话时,发现别人说错了就要帮助别人改正,
改正的时候应该面对面的小声说。
2、大班教案《毕业诗》
活动目标:
1、萌发即将要做小学生的自豪感,体会成长的喜悦。
2、通过回忆对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儿园的变化,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3、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活动难点:
通过回忆对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儿园的变化,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照片,如:班集体照片、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幼儿在园活动照片(跳舞、画画、冬运会、故事大王、整理书包等)、小学生照片。
2、舒缓的背景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很快就要告别老师和同伴,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即将告别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二、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幼儿安静地欣赏。
——诗歌叫什么名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你觉得诗歌里有哪些话你还不太明白?(鼓励幼儿提问,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
2、结合相关照片,逐段理解诗歌。
(1)出示班级合照,欣赏诗歌第一段。
——“我”为什么多么欢喜?
(2)出示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欣赏诗歌第二段。
——诗歌中三年前的“我”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3)出示幼儿在园活动照片,欣赏诗歌第三段。
——三年前你是什么表现,三年后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要感谢老师?
(4)出示小学生照片,欣赏第四段。
——希望小朋友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后,还能来幼儿园看望老师。
三、学习、表演诗歌。
1、随教师一起学习《毕业诗》,尝试从轻声跟读到大声朗诵。
2、选择舒缓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附: 毕业诗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站在这里,
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们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亲爱的老师,我们有很多话想说给您:
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到这里,
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爸爸妈妈很担心,爷爷奶奶很着急。
是老师让我们停止哭闹。
是老师让我们开心一笑。
从此,我们像小船驶进安全的港湾,
我们像小鸟飞上快乐的云端。
是谁让我们品尝到成功和喜悦?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鼓励我们不断战胜困难、挑战自己,
让我们成为冬季运动会上一颗闪亮的星星!
是谁让我们变得本领多多、自信满满?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教我们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
让我们在同伴面前尽情展示自己!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们从一个只顾自己的“小霸王”
变成一个关爱朋友、乐于助人的“爱心天使”。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们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变成一个能在三十秒钟内整理好书包的“小能手”!
三年啊,
三年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三年的变化数也数不清。
亲爱的老师,我们从心底感谢您!
再见吧,老师!再见吧,幼儿园!
等我们带上红领巾,一定再来看望您,
向您报告我们的学习成绩!
3、大班教案《交通工具》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并简单了解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的名称及特点。
2.幼儿能根据声音的不同说出相应的交通工具,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3.复习词语“马车”“汽车”“火车”“飞机”。
4.探索、发现生活中交通工具的多样性及特征。
5.让幼儿懂得遵守生活中的交通规则。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并遵守生活中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的词语卡片。
2.玩具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教学光盘,请幼儿听声音,猜猜是什么,并尝试模仿这些交通工具的声音。
(二)展开部分。
1.出示马车的词语卡片。引导幼儿描述马车的特点。
2.播放汽车的开动时的录音,并出示汽车的词语卡片或模型,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特点。
3. 播放火车的开动时的录音,并出示火车的词语卡片或模型,引导幼儿描述火车的特点。
4.播放飞机的起飞时的录音,并出示飞机的词语卡片或模型,引导幼儿描述飞机的特点。
5.教师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四种交通工具的掌握。
游戏玩法:教师模仿交通工具的动作,声音,让幼儿说出这类交通工具的名称。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一名幼儿上前模仿,其他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小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说说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鼓励。
4、大班教案《拔河比赛》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图讲述感兴趣。
2、能仔细观察图片,按自己的意愿排图,编出情节合理的故事。
3、通过自由排图的方式,引导幼儿独立构思,自由地发挥想象,培养大胆讲述、创编故事的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拔河比赛图片四幅,幼儿人手一份与大图内容相同的小图。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知道什么比赛是向后拉才能赢?(可以提示是一项运动项目)教师小结:对了,是拔河。拔河是要使劲地往后拉才能赢的比赛。
今天,我们来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拔河比赛。
二、出示顺序打乱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
1、出示图片三师:图上有谁啊?它们在干什么?
大象在做什么?你觉得最后谁会赢?为什么?(右边的人多,拉的很轻松,小猪和小鸡的身体都是向前倾的等。)
2、出示图片一师:谁和谁在比赛?谁赢了?
3、出示图片二师:谁跑来啦?它跑来干什么?
这一次谁会赢呢?
4、出示图片四师:发生什么事情?绳子为什么会断?绳子断了,之后小动物们会怎么样?(摔倒了)小朋友注意到了吗?大象的旁边多了谁啊?(小鸟、小老鼠),它们来干什么?
三、幼儿自由排图,完整讲述所排图的内容。
刚才大家看的几幅图是没有固定的顺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顺序把这四幅图排一排。说一个故事。
提示幼儿: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故事里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1、幼儿自由排图讲述。(幼儿讲述,教师巡回聆听。)
2、个别幼儿示范讲述。帮助幼儿先排图,再讲述。
教师对幼儿的讲述给予简单评价。
四、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图片内容,帮助幼儿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师:我也给这四幅图编了一个故事,我是这样排的?紧接着讲述故事。
你们觉得我讲的好吗?哪里好?(故事很长、精彩,结尾有趣等。)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编故事的时候尽量把图中的内容编进你的故事里面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还有动物们之间的对话,说故事的气语调等。
五、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幼儿再次讲述故事。
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看图自己编故事的本领,可以回去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编的故事。
5、大班教案《心理健康》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准备:
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
重、难点分析: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 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 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 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 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1、 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
2、 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
3、 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
4、 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
5、 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 介绍开心枕。
2、 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 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 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6、大班教案《家乡美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乡美食。
活动准备:
有关家乡美食的PPT。(惠山油酥、无锡小笼、梅花糕、春卷、开口笑、糖炒栗子、无锡馄饨等)
活动过程: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们无锡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2、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无锡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无锡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肉面筋。(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大家尝
师:哇,我们无锡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7、大班教案《小熊过桥》
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感知儿歌的节奏和幽默感。
2、根据图片提示幼儿会念儿歌,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乐于助人的习惯,逐步养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4、理解儿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儿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图片各一个、黑板上背景图一幅。
2、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头饰若干。
3、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走过桥吗?在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走在小竹桥上,又是什么感觉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设计说明:设疑激趣,抛砖引玉。幼儿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回顾了自己走在各种桥上时的不同感受,并通过模仿过桥时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结合立体教具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师边念边有序地向幼儿出示相应的图片)
提问:儿歌里有谁呀?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说明:初步欣赏,听说结合。打破传统的先将儿歌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教学步骤,而是让幼儿通过欣赏立体教具演示来感知儿歌内容,下一个环节再结合老师提供的图片,录音,与幼儿一起学习儿歌的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欣赏配乐儿歌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
1、小熊要过的小竹桥是怎样的?小熊刚走到桥上时时怎样的?它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小熊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小桥下的流水怎么样?小熊是怎么说的?
3、谁听到了小熊的声音?它又是怎么对小熊说的?
4、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见小熊过了桥,乐得怎么样?
(幼儿在回答相关问题时,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出示相关的图片。重点练习小熊和鲤鱼的对话。)
四、教师有表情地完整地朗诵、表演儿歌,幼儿欣赏。
五、朗诵儿歌,创编动作。
(集体朗诵儿歌,加上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精彩。)
六、尝试分角色表演。
(教师与幼儿合作表演。幼儿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七、在欣赏《小熊过桥》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
附:《小熊过桥》儿歌
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立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快来呀!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高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走过桥,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8、大班教案《找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图形,颜色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指示下一个物体。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推理能力及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张2、媒体应用:PPT课件活动过程:
放音乐师有规律跺脚,并给手势说请小朋友们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师拍头、肩、肚子各四下,重复三遍,停音乐)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都拍了身体的哪些部位?拍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拍头、肩、肚子。都拍了一样的次数。都是有规律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刚才做这些动作都是有规律的。由于你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参加一个舞会,这个舞会可是在魔仙堡召开,你们愿不愿意去呀?
幼儿:愿意。
教师:但是去魔仙堡的路途中会有很多的关卡,你们一定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去闯关,才能到达魔仙堡参加舞会,否则你们就参加不了舞会见不到魔仙女王和小仙子们啦!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
幼儿:有。
教师:魔仙女王和老师说了,在闯关的时候,是有要求的,小朋友们在闯关的过程中要安静,自己思考,发现什么请举手回答,在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静,如果不遵守,魔仙女王就取消你们参加舞会的资格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幼儿:记住了。
2、教师出示课件每一关引导幼儿,进行到最后一关的时候,给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用学具创造规律,也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请几位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创造的规律。(附:找规律.PPT)3、教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小朋友们,看谁来欢迎我们了呀?(出示课件魔仙女王图片) 我们可以一起参加舞会啦!放音乐,幼儿全体起来跳舞。
4、小结: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不仅有图形、颜色、数量之间的规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什么规律,明天来了分享给大家!
9、大班教案《玉米宝宝》
目标
尝试用线条画玉米,初步体验线描画的表现特点。
发展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初步构图造型能力。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重难点
尝试用线条画玉米,初步体验线描画的表现特点。
发展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初步构图造型能力。
准备
教师范画、玉米棒、白纸、若干、记号笔。
过程
一、欣赏
《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4页“玉米”线描画的范画,了解线描画的特点,激发幼儿画线描画的兴趣。
1、师:看看这几幅画,跟我们以前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看作品的表现方式及细节刻画,发现线描画的特点)
2、小结:线描画是黑白的,用线条来表现看到的物体,这个线好像在散步一样,跟着要画的物体形状轮廓走。
二、通过画石头,把握线描画的基本方法
1、教师出示一块边缘不规则的石头,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作画,然后与教师用线描画的方法作画,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幅画的异同。
2、小结:线描画必须先找准起点,跟着物体外形的变化画线,先画外轮廓线,再画细部。
3、用手指书空的方法练习线描画线条的走势,体验画线像散步一样有趣。
三、运用经验,学习画玉米宝宝
1、每桌提供玉米棒(带包衣与须)一支,启发造型。
师:“今天我们要给玉米宝宝画个像,从哪儿开始画呢?”
启发幼儿观察玉米外形,引导幼儿画时从蒂部开始,先画轮廓,再看看里面有什么?有几列?每列有多少玉米宝宝,它们是怎么样排队的?请你仔细看了再画。
2、幼儿尝试用记号笔画玉米,教师指导要点,即时评价,启发其他幼儿。
画画时要防止幼儿看一眼,画一笔,一顿一顿地画,要求看好整体外形,画时线条流畅。幼儿第一次画,教师尽量多鼓励。
四、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反思
本次的美术学习不同于我们以前学得其它的美术课。
本次教学让幼儿有知道了画的其中一种种类——线描画。从而让幼儿知道线描画的特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较为认真。带从中我也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幼儿在画先描画:玉米,的过程中,对玉米的勾线轮廓上比较小。导致整个画面,不够充实。
问题二: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对设计的摆放上,只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所以画面看上去比较拥挤。
10、大班教案《保健茶》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常见的用以泡茶的植物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
2、 尝试有目的地为他人配制保健茶,萌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
了解一些常见保健茶的养生功效。
能有目的地为他人配制保健茶,萌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事先完成关于各种茶功效的《调查表》
2、 红枣、枸杞、菊花、胖大海、玫瑰花、绿茶6种植物;
3、 配对操作连线图片、勾线笔
4、 6个透明壶、透明杯子若干、开水瓶。
5、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 交流讨论(梳理关于保健茶的零星经验)
——出示孩子们带来的调查表
1、师:前几天请你们做了一张关于保健茶的调查表,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些保健茶。
2、师:请你介绍一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表进行介绍)(幼儿说到一种材料,教师就出示材料图及相应的功效图)。
3、交流这些材料的不同功效:
——红枣(补血)、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吃红枣?医生建议我们普通人每天吃3颗枣最好。
——枸杞(明目)、猜猜看,枸杞吃了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菊花(清火)、什么季节喝菊花茶比较适宜?
——胖大海(清音)、想想做什么职业的人经常用到嗓子,比较适合喝胖大海?
——玫瑰(养颜)、谁喝比较合适?
——绿茶(预防衰老)、猜猜这是什么茶?喝了有什么作用?
小结:这些植物都有自己的功效,饮用这些植物泡得茶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所以它们被称为——保健茶。
二、 操作配对(进一步了解保健茶的功效)
过渡语:你知道这些保健茶的功效了吗?
1、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连线游戏,上面是各种材料的图片,下面是各种功效,请你和好朋友两个人一起合作用线把两者连起来。(老师示范一个)
——请幼儿两个两个操作,
2、让孩子们自己检验是否配对正确
小结:通过连线游戏,我们都知道了这6种保健茶的不同功效。
三、 尝试配茶(有目地的为他人配制一款保健茶)
1、师:那你喜欢喝什么茶?为什么?(当场泡茶等到最后一个环节再品茶)
2、师:除了给自己配合适的茶,我还想为我妈妈配制一款保健茶,她年纪大了眼睛看不太清楚,脸上也有了皱纹,你们说我应该给她配什么保健茶呢?
3、师:那你最想为谁配茶呢?为什么?
配茶要点:第一步,先拿1个透明杯子;
第二步,注意观察一下每一份材料旁边的数字;
第三步,再用工具把材料装进杯子里;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引导。
5、师:请你介绍一下,你为谁配了一款什么茶?
小结:我们大2班的孩子真的很棒,不仅懂得了这些保健茶的功效,而且还会关心家人和老师,相信家人和老师饮用了你们配的茶,身体会越来越棒!
四、 体验品尝(尝尝保健茶的味道)
1、 师:刚才是我们为他人配制了一款保健茶,那你们自己想不想来尝尝保健茶的味道?
2、 幼儿品尝刚才配制好的保健茶。
活动延伸:
师:上次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许多其他的茶,一起来认识一下,有兴趣的可以再来品尝一下。
11、大班教案《跳绳比赛》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灵敏协调地做跳跃动作,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2、激发幼儿参加跳绳快乐的情绪,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短绳每人一根 长绳两根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队形队列练习:听口令由一路纵队走成大圆,跑走交替,停下后由圆形走成六路纵队。
2、活动身体练习:听教师的信号做相反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挺胸走、弯腰走、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跳、向右跳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分散地在场地上,用单人跳的短绳做各种跳跃动作。如双脚跳、单脚跳、左右交替跳,可原地跳,,也可行进跳。
鼓励幼儿表现各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看谁的花样多,请跳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跳绳。
指导幼儿练习用各种方法跳绳。
2、指导幼儿两人合作玩跳绳:让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两人一组分散在场地四周,教师请两个先学会的幼儿进行示范跳法,两人面对面站立,教师晃绳,幼儿和教师同步跟着跳。
请幼儿练习双人跳绳。
3、教幼儿练习长绳跳的方法:请两位幼儿摇绳,分别拉住长绳的两端,让一位幼儿站在长绳的中间,长绳摇动后,随着绳子有节奏地跳。待幼儿熟悉后,可让数位幼儿在长绳中间一齐跳。也可待绳摇动后,跑进绳中跳,一个接着一个,每人在绳中跳几下再跑出,如有失误者,应与摇绳者互换位置。
4、跳绳比赛: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在场地两端成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每队甲组的第一个幼儿边走边跳绳。跳至对面将跳绳交给乙组的第一个幼儿,自己站在乙组的队尾,乙组的第一个幼儿同样边走边跳绳向甲组前进,如此依次进行,直至跳完,最后以跳得稳和快的队为胜。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评价幼儿游戏比赛情况。表扬能够克服困难,有团队精神的幼儿。
2、放松运动: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耸耸肩、摇摇手、转手腕、扭扭腰、甩甩腿、转脚踝等等。
两两幼儿互相放松:帮同伴捏捏肩、捶捶背、甩甩手等。
3、请幼儿一起收拾用具。
4、带领幼儿排好队回教室。
12、大班教案《新疆帽》
活动目标
1. 组织幼儿观看民族服装表演,引导其观察、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感受各民族服装独具特色的艺术美。
2. 通过小制作新疆帽,幼儿学习运用画,剪,贴等方法,表现新疆民族服饰的 特点,提高手指的灵活性。
3.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新疆帽
难点:将对折的角线剪开一样的长度
活动准备
少数民族服装课件,图片,正方形纸,油画棒,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猜一猜,说一说
1. 欣赏:请幼儿观看不同民族的帽子。
提问:这些帽子美吗?
2. 简单认识不同民族的帽子。
二.基本环节
(一) 走进新疆的服装
1. 介绍新疆的服装特点。民族特色。新疆帽。
(二)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新疆帽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1. 在正方形的纸上画花边图案。
2.将对折的角线剪开一样的长度。
3.涂上胶,粘好四角。
4.一顶新疆帽就做成了。
(三)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幼儿创作。
三.结束环节
作品展评。
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新疆帽,随音乐跳舞。
四.延伸环节
在表演区投放道具,小朋友带自己制作的新疆帽继续进行“新疆舞”的表演。
13、大班教案《丹顶鹤》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和动作模仿等方式,感知丹顶鹤的优美和外形特征。
2、尝试用水粉画表现几种不同姿势的丹顶鹤在一起时快乐的情趣。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整体感受丹顶鹤的体态美。
1、 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 利用图片帮助幼儿整理经验。
师:丹顶鹤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丹顶鹤的不同姿态
师:这些丹顶鹤在干什么?脖子是什么样的?头在哪儿里?像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丹顶鹤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姿态都不一样,时而会低下头弯着脖子捕鱼,时而仰起头脖子伸的直直的对着天空高歌,时而迈着步子慢慢的散步。
三、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欣赏画家的绘画作品
2、讨论绘画方法,提出绘画要求
师:丹顶鹤怎么画?先画哪里?你想画几只呢?它们在干什么?
3、幼儿绘画,师指导。
四、展示、评价
师:你画的一群丹顶鹤,它们在干什么呢?
五、师小结,结束活动。
14、大班教案《小树叶》
活动目标:
1、理解小树叶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根据对小树叶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地歌唱。
4、在感受歌曲小树叶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秋天》。
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倾听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3)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空中飘荡,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2)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讲述了勇敢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4)带领幼儿用断顿、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 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采用分男、女声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反思:
在欣赏歌曲《小树叶》时,我引导孩子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我富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树叶飘的动人画面,使孩子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刻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与意境美。
由于之前开展“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孩子立马对“小树叶离开妈妈”该句歌词,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创编了许多树叶飘落的动作:有螺旋飞舞式、有慢悠悠飘落式、有轻盈起伏飘扬式、有狂飞乱舞式……通过创编表现叶子飘落的不同状态,孩子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很快地学会演唱。
反思本次歌唱教学,给我留下的启示:歌唱活动不应只将掌握演唱技能作为最终学习目标,通过整合社会、语言、游戏等相关课程领域内容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充实音乐活动,让音乐更具生气与活力。这样,孩子在整合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心、开口、开窍,获得情绪情感,从而快乐地学习。
15、大班教案《面条舞》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场地、录像、音乐、黑板、三幅画、厨师服具。
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活动。
1、音乐伴奏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舞蹈。
2、游戏:
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来摸摸口袋,呀!我这有一颗珠子,它会发出好看的光!(教师做神秘状,吸引幼儿的注意)咦?我的珠子越来越大(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带动幼儿一起表现)大得我都快抱不住了,珠子好像在慢慢变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把它小心地放回口袋里。
刚才我手里是不是真有那么一颗神奇的珠子?对了,当我们想象自己有这么一颗珠子时,然后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别人也相信,我们游戏起来就会很有趣的。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录像,进行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小朋友在家见过煮面条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面条是怎样变化的?(幼儿观看录像)提问:面条煮之前是什么样的?把硬硬的直直的面条放进锅里它会慢慢弯曲,慢慢变软,火越来越大,水开了,面条在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好像人的肢体缠绕,四肢波浪,(谁能来表现一下?)煮熟了以后还要注意关火,聪明。
(二)乐曲的想象和表现。
1、我这有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仔细听,边听边想,哪一段音乐表现的是直直的硬硬的面条,哪一段表现的是刚下锅的面条,哪一段是在锅中沸腾的面条。(音乐伴奏,幼儿欣赏)
2、再来感受一下(音乐伴奏,教师用画来表现)音乐结束后,教师边指画便问幼儿这是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直直的硬硬的面条,第二段表现的是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是不断翻滚、转圈的面条。
3、我们来边感受音乐,边欣赏煮面的过程。(教师将图片一一对贴在黑板上)
4、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一下没下锅时硬硬的直直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刚下锅时慢慢弯曲变软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5、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煮面的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舞蹈)6、好,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做小面条,站到锅边准备好,我来当厨师煮面喽!
(音乐伴奏,幼儿舞蹈教师指挥)注意最后强调关火,提醒幼儿关火后面条就不能动了。
教师边做捞面条的样子,边说哎呀把面条捞出来啦,快慢慢的出来到碗里来,我要撒调料了,边撒边说"各种味道的调料洒在面条上面条会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幼儿咳嗽、皱眉、伸舌头等动作。教师说,让我来品尝一下,太香!太棒了!我还想吃一碗,面条准备好了我再来下一碗,(音乐伴奏)游戏一边。
7、请幼儿当厨师下面条,教师幼儿一起表演。
8、根据时间,再请个小厨师。音乐伴奏游戏开始。
三、结束部分。
我们来请老师尝尝面条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辣还是酸还是苦的呢?你可要在表情与动作上表现出了哦,还记得刚才我教你们的只要我们想象时,然后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别人也相信,我们游戏起来就会很有趣的。嘿嘿,快去吧!问问老师们是什么味道啊?
我们去请别的小朋友也尝一尝吧!引导幼儿出活动室,跟老师说再见。
16、大班教案《交集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摆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图形的特征。
2、继续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去运算。.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空心大圆4个(分别为红、黑、各一,绿2),标记若干(如南P333图二、三、四、五、六)。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1、开展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学习按标记将图形分类。
1、出示教具(五),引导幼儿观察标记后说出这两个空心圆圈是谁的家。
2、谁来将图片按标记分别放在两个圈内。分完后再请幼儿说说两个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三、学习交集分类。
1、出示图六,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家怎么了:这两个家怎么了?有没有完全重叠,是谁的家和谁的家有部分重叠了,重叠的这一部分有谁的家。(是绿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图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想想什么图片可以住在绿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叠的地方?
3、教师和幼儿一起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放上绿色的三角形,并在重叠处的上方贴上相应的标记。
四、运用交集分类经验。
1、出示图八:请你们想一想板上的标记和两个空心圈,红心圈里放什么图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图形,他们重叠的地方又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
2、请一名幼儿分别将图形片送至红圈、黑圈和两圈重叠的地方,请其他幼儿检查他放得是否正确,并说说为什么。同时想想重叠的地方应该贴什么标记。
五、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两个相交的圆圈)每个圈上插着什么标记,想想在每个圈内应放什么图形,放好后,再想想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内应该放什么图形,将图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做的。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表现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动用具。
17、大班教案《月亮船》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学习讲述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有关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的图片。
3、故事磁带《月亮船》、音乐磁带《划船》。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现在请听儿歌,看儿歌里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
二、儿歌导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好,小朋友说儿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呢?(月亮船)对,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
三、分段播放故事录音。
四、教师设问题,请幼儿回答: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月亮船)
2、是谁帮助小蚂蚁找到家乡的?(仙女)
3、小蚂蚁的家乡在哪里?(中国)那儿有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那儿有最长的墙是什么墙?(万里长城)那儿有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五、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1、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美丽风景?(长江三峡、日月潭等)
2、请幼儿再说出我国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的名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六、教师小结: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山河秀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我们要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七、播放划船的音乐,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大班教案《月亮船》这篇文章共2189字。
18、大班教案《小侦探》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材料的探索与尝试,采取指纹,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2、了解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箕形、弓形、斗形),体验观察发现的快乐。
3、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了解指纹能够识别别人的身份。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托盘(放大镜、印泥、纸、透明胶、橡皮泥,水彩笔、颜料,生粉、玻璃、黑粉,纸杯子若干、布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指纹
入场:(事先让幼儿的手指涂上一层粉末或颜料)今天我会和你们玩个有趣的游戏,首先请你们先帮我把东西摆好(例如玩具、椅子,让幼儿在搬的过程中留下指纹。)
1、(播放警铃)这是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带领小朋友坐好。)
2、播放课件(侦探柯南)
(二)观察指纹:
1、侦探柯南是利用什么来找到坏人?原来我们的指纹有这么大的作用,还能帮警察叔叔破案,我们碰过的东西会留下我们的指纹,小朋友,想一想,刚刚我们在搬东西的时候有没有留下我们的指纹呢?我这里有一些工具(放大镜)你可以用这些工具你观察你刚刚搬过的东西,看看上面有没有指纹?
2、教师小结:
你们都很聪明,都发现了很多地方都有指纹,因为刚刚我们的手上都颜料和粉末,所以我们都能清楚看到拿过的东西有指纹,但是你手上如果是干净的,那能不能看到我们的指纹?
(引出小实验:一张白纸,在上面按个手印,再撒些黑粉,均匀抖动,就会出现指纹)现在请小朋友去看看,用什么办法能在手是不涂东西的情况下也能看到指纹。介绍材料(材料:橡皮泥、白纸、黑粉,透明胶)
3、介绍指纹:我们的指纹真的很神奇,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这些指纹和小朋友都一样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出示图片)
斗纹:为圆形,没有向外扩张的地方,一圈圈的圆圈。
箕纹(涡型纹)——特征:为圆形,有向外扩张的地方,它的中心像一个小旋涡(或是小蜗牛)。
弓型纹——特征:它的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箭;这是一种少见的类型。
(三)、采取指纹
1、师:我们认识了三种指纹了,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自己的指纹都是属于那种类型的,(出示记录表)我这里有份记录表,等一下你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别忘了印上你自己的指纹,就像写上你的名字一样。
2、提问:
(1)“你的手指头上有哪种指纹?”
(2)“有多少个相同类型的指纹”
请幼儿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3、操作过程:拓印指纹
教师鼓励他们利用这些常见的物品,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拓印指纹,指导孩子们先在白纸上试一试各种方法。(来,我们一起来观察指纹,在观察的时候,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我。)
4、教师小结: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办法采取指纹的?刚才有些小朋友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1)、手指上的颜料要均匀,不能用太多的印泥,也不能反复按,否则就会因颜料水太多而糊成一团。
(2)、力度要大但不能移动。
(3)、(再次操作)你还可以看看你和你的好朋友的指纹一样吗?
5、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关于指纹的秘密还有很多呢,小朋友回去还可以问问爸爸妈妈,还可以上网,找找资料,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四)、延伸活动:指纹画
你们真是聪明的小侦探,我送个小礼物给你们吧(出示指纹画)这些画漂亮吗?它们都是我们的指纹变出来的,可有趣了,你们想学吗?那现在我们就去把我们的指纹变成各种漂亮的画吧(活动结束)
19、大班教案《十字路口》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标志图,正确表达它们各自的作用。
2、体验游戏的快乐,乐于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有关“交通标志图”的信息图片。
2、立体的交通标志(停车标志、信号灯、左右转弯标志)。
3、自制信号灯(红色八盏、绿色八盏)。
4、“十字路口”场景布置。 活动难点:解读交通标志图。活动重点:让幼儿明白如何正确穿越“十字路口”。
活动过程:
1、“前些日子,老师请小朋友在马路上仔细寻找各类交通标志图,并画了下来,谢谢你们。今天,我们开展一个“交通标志图”的交流会,请小朋友把各自找到的标志图展示出来,并要用自己的语言完整讲述,让我们听明白这个标志图所表达的含义。”
2、幼儿自由交流,展示标志图,表达具体含义。
3、教师引导孩子设想路段的情况,以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手势,启发孩子理解标志图的作用。如某幼儿出示“禁止鸣喇叭”这个标志图后,教师引发幼儿思考:(1) 这个路段旁可能有什么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设施?(2) 假如你听到连续的喇叭声,你会感觉如何?(3) 预设的答案:可能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睡午觉;可能医院里有病人需要休息; 可能大哥哥大姐姐正在考试;(4)小结:当我们看到这个标志,在走过这个地方时,绝对不能鸣喇叭,要保持安静。
4、“现在,老师扮演交通警阿姨。你们想不想当一个小记者来采访我?”
5、教师引导孩子从交通警的职业情况、辛苦程度、交通手势等不同角度进行采访。
6、具体了解民警在指挥交通时有什么手势?这些手势告诉我们哪些交通规则?(微笑立正表示对人尊重;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体前平举表示请停下;右手臂侧举,来回移动表示前行;)
7、请幼儿学做民警阿姨指挥交通。
8、“在十字路口,设有明显的交通标志图,叫什么名称?”(信号灯,也叫红绿灯)
9、游戏:过马路要看灯 幼儿分成信号灯、行人两类角色,自由体验生活。教师引导孩子正确做好信号灯的闪亮工作。(幼儿站在小椅子,手持红、绿两种灯作准备状。处于十字路口的八盏信号灯,要有规律地轮换跳动,为确保幼儿调换红绿信号灯这一动作的整齐性,他们以倒数10——1的齐声念读为辅助手段,进行合理操作)。A、幼儿徒步行走在人行道上。B、幼儿学做开汽车状,穿梭于马路上,面对交通标志,正确识别, 认真开车,最后把车停靠在停车场,结束活动。
20、大班教案《筷子舞》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21、大班教案《羽毛球操》
活动目标:
学习用羽毛球拍当器械做操。
尝试根据羽毛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创编操节动作。
体验自己编操的乐趣。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只羽毛球拍(成人球拍)。
活动过程:
准备活动--玩羽毛球。
--教师:小朋友都喜欢玩羽毛球,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玩一玩羽毛球。幼儿自由探索活动--玩羽毛球。注意找空地方玩。
探索学习将玩羽毛球的动作转变成操节。
--幼儿简单交流打羽毛球的经验,并用动作演示给大家看。
--集体学一学、练一练比较规范的动作。
--启发幼儿将打羽毛球的动作尝试变成有节奏的动作。
--师生共同规范操节动作的顺序,按上肢--下肢--全身的动作顺序编排。
放松活动--不倒的球拍。
--玩法:五人一组顺时针围成圆站立,一人扶住立起的球拍,全体说:"不倒翁,不倒翁,是不是真正的不倒翁。"说完扶羽毛球拍的人喊小组中后一幼儿的名字,被叫的幼儿立即上前扶住立在地上的球拍,如扶住,游戏继续进行,如球拍倒下,被叫的幼儿退出游戏,其他人继续游戏。一定时间后,看那一组幼儿剩下的人数最多为胜者。
22、大班教案《灌蓝高手》
教学目标:
1、尝试对准目标投篮,提高目测力和手臂力量。
2、对篮球感兴趣,并体验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
六个篮球架、人手一个篮球、模拟篮球场地、黑板记分牌、奖牌、毛巾、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演示篮球技巧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我的好朋友。你们大伙想认识一下吗?”教师拿出篮球:“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它的名字叫篮球。我和它可好呢,不信你们看!”教师演示篮球的一些技巧吸引幼儿注意力。
2、教师与幼儿一起做热身操(和篮球做朋友)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和篮球做朋友呀?”
音乐起,师生开始热身运动。(球操)
二、自由玩球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请幼儿动动小脑筋,玩出多种不同玩法,越多越好。
2、幼儿自由探索球的一些玩法,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小结(大家玩出了不同的玩球方法,有拍球、抛球、及几个幼儿间相互传球等。大家都很棒,动了小脑筋。
三、练习投篮
1、教师示范投篮动作。
教师:“你们知道中国著名的篮球球星叫什么?”“姚明他就是一名灌篮高手,我们一起来学学姚明。
教师示范投篮动作:先拍两下球。左手扶住球,右手托住球,眼睛瞄准、然用手腕的力量把球投出去,就像在空中画一道彩虹一样。”(拍两下、手扶好、眼瞄准、画彩虹)
2、幼儿自由练习投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幼儿不规范的动作。设定起投线,幼儿把球投到篮筐里。
3、请个别幼儿演示,引发模仿。
4、游戏:投篮比赛。
(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投篮练习,接下来我们举行一次比赛!”
幼儿根据自己穿的衣服的颜色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教师在黑板上记下队名。
规则:两组幼儿每人有三次机会投篮,投进数量多的队获胜。
(2)、幼儿进行比赛
当一组幼儿进行投篮的时候,另一组幼儿为他们的对手加油鼓劲(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风格)
(3)、师生总结
教师表扬动作规范、表现认真投篮、以及能为别人加油鼓劲的孩子,能为别人的进球而感到高兴喝彩。
四、体验篮球比赛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教师当裁判员,每组选三个队员,组成一个篮球队,进行比赛时,注意相互间不冲撞、注意安全、球一旦滑出底线则重新开始。比赛时间为3分钟。进球数多的队获胜。中间可以换人。
2、幼儿轮流进行篮球赛,其余幼儿作拉拉队,给比赛队员加油鼓劲。
3、教师总结。
教师:比赛总有输赢,胜利者不能骄傲啊,输了也不要丧气,相信通过以后的练习,你们一定也会获胜的,加油!。
五、放松运动
音乐起,开展颁奖活动,为运动员挂上奖牌,运动员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退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比较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大班的孩子运动技能相对较强。他们的动作很灵活,而且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大班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因此他们喜欢挑战难度大一点的体育活动。
活动刚开始,我先演示了一些篮球技巧。幼儿立刻被我的这一举动吸引了眼球。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致也被点燃了。
活动的热身环节是我编排的热身操——“功夫篮球”。由于本次活动主要是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因此热身操中手部动作比较多。热身操有效舒展了幼儿的肌肉和关节,但是动作也相对简单,稍微欠缺了一点趣味性。
在自由探索球的玩法这一环节中,我鼓励幼儿自由大胆探索球的各种玩法。幼儿兴趣十分高涨。他们玩出了自己的一些花样,比如双脚夹球跳,换手拍球,抛球等。有些幼儿还试着模仿我刚才展示的一些动作。不足之处是幼儿之间相互配合玩球的情形比较少。我应该及时提示一下,并提供一些辅助道具使幼儿能想出更多的玩法。
接下来的投篮和投篮比赛的环节中。幼儿对投篮动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看过了我的三次示范动作后。他们自己也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刚开始他们做投篮动作的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进球命中率也不是很高。但是他们没有因此而丧失了兴趣。在我的指导下很多孩子逐渐能很好得完成这一动作,命中率也有所提高。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的投掷能力和目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我忽视了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幼儿要制定不同的要求。
最后的篮球比赛,我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说出了一些注意事项。比赛中当一队比分落后较多时,我主动加入到他们中去,这样既增加了师生活动又协调了整个比赛。
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很好得把握了每一个环节。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3、大班教案《比尾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扁、弯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
2、能根据各种关系创编新儿歌《比尾巴》。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根据获得的经验创编新儿歌。
活动准备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许多动物,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 第一场比赛:
那么,第一场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播放课件)
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1)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2)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 第二场比赛:(播放课件)
(1)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公鸡、鸭子、孔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3)(播放课件)将相应的汉字贴在动物身上。(弯、扁、最好看)
(4)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合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播放课件),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知道这是一种问答式的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 分组仿编
(1)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进行仿编。
(2)帮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找好后根据尾巴特征进行仿编。
规则:仿编时可以根据尾巴的大小、长短、粗细,像什么等进行仿编。
2. 交流各组仿编的儿歌。
活动廷伸
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动物的耳朵、嘴巴。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就引入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请幼儿猜猜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最后拓展知识仿编儿歌中,儿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在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鼠、燕子、金鱼、马、豹子),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幼儿创编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诗歌中的样式编儿歌。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24、大班教案《平衡板》
活动目标
1.探索平衡板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求异思维,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平衡板若干(平衡板上贴有各种几何图形及数字1~l O)。
2.幼儿已玩过找规律的游戏。
3.音乐及鳄鱼胸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平衡板操
幼儿手持平衡板走进场地。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有没有玩过平衡板?请你们每人找一个空位子坐下来,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
(师生随音乐自由地在平衡板上做操:坐在平衡板上勾绷脚、踢腿,站在平衡板上做腹背运动等。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做热身运动,幼儿动作较舒展,情绪较好,为开展下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自由探索平衡板的不同玩法
师:除了刚才做的动作,平衡板还可以怎么玩?请你们每人找一块空地玩一玩,看谁玩得花样多。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个别指导。
集中幼儿,交流玩法。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你们真棒!
(这一环节,幼儿想到了从平衡板上跳过去,单脚站在平衡板上,坐或趴在平衡板上摇小船,推平衡板,几个幼儿将平衡板拼起来玩等。通过幼儿主动作用于平衡板进行各种活动,对幼儿多种技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游戏:过桥
1.启发幼儿寻找规律合作搭“桥”,并自由练习。
师:请小朋友看看平衡板上有什么。
平衡台上有数字和各种图形,可按什么规律排队?
请你们帮它们找找规律,给它们排排队。
你们是怎样给它们排队的?(幼儿介绍)
(此环节与数学领域相结合,变讲授学习为探索学习,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机会。幼儿根据平衡台上的数字、图形、颜色找规律,进行拼桥并玩过桥游戏,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活动方式,在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按要求合作搭“桥”,玩“过桥”游戏。
(1)师:请你们按平衡台的颜色分成红、黄两队(幼儿分别站在红、黄线上),红队按平衡台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成“桥”,黄队按平衡台上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成“桥”,看哪队排列速度快。
(2)师:请你们把双数的平衡台抽出组合成“曲桥”(一组平衡板之间的距离小,另一组平衡板之间的距离稍远些)。幼儿自由选择并练习。集合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走得又稳又快。
(3)将抽出的平衡板还原。师:红队走单数过桥,黄队走双数过桥,过桥时如果从桥上掉下,退回重走,要求走得又稳又快。
变换过桥要求,幼儿练习过桥。
(走曲桥、走单数或双数过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组织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平衡板引发的动作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
四、游戏:大鳄鱼
集合幼儿成一路纵队。
师:老师来做大鳄鱼,小朋友从曲桥上通过,要走得又稳又快,注意安全,不要被大鳄鱼“咬”到。
幼儿游戏。
师:一点东西也没吃到,让我来抓几个。
幼儿四散跑。
(在玩大鳄鱼吃小朋友的游戏时,幼儿四散跑动,目的是为了放松幼儿紧张的情绪。此环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体现了师生互动。)
五、放松游戏:吸尘器
启发幼儿将平衡台想象成吸尘器,整理场地结束活动。
师:大鳄鱼刚才吃东西吐得地上到处是脏东西,让我们用平衡台做吸尘器,一起来打扫干净。
(体育活动与故事情节、幼儿兴趣相结合,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结束活动。)
25、大班教案《创意椅子》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椅子,理解感受这些椅子的创意理念。
2、运用各种材料,大胆的设计创意的椅子。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培养幼儿对椅子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椅子PPT、半成品椅子、各种废旧材料、手工材料、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我知道的椅子
师:椅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椅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椅子呢?
师:刚刚小朋友说出了那么多的椅子,今天杨老师带大家看的可是更神奇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椅子
1、造型:快来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张椅子?为什么?
小结:椅子可以有这么多的造型,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样的椅子吧!
2、材料:这些椅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小结:不同材料的椅子,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小朋友们知道吗椅子除了“坐”这个用途外,还有很多很多的用途呢!
3、妙用:你想先看哪一张?
三、创作特别的椅子
1、交流想法
师:熊伯伯最近新开了一家创意椅子店,想请小朋友帮忙设计一些椅子,刚刚我们看了这么多,你们想设计一个怎样的椅子呢?赶紧动动脑筋吧!
2、介绍材料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交流我设计的椅子
将做好的椅子陈列在前面,将自己的设计想法说一说!
五、活动延伸:
1、师:刚刚看了小朋友做的椅子,一位台湾的设计师他也非常的想为熊伯伯的商店设计一把特别的椅子,让我们来看一看!
2、播放“台湾设计师邱启审设计的伸缩椅”
26、大班教案《橙子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橙子的基本形状想象,培养发散性思维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2.学唱《橙子变变变》,并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大部分幼儿熟悉歌曲《桃花朵朵开》
2.ppt、音乐CD、图谱、橙子、底纸、彩笔。
活动重难点:
借助想象学唱、编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桃花朵朵开》。
设计意图:以音乐表演《桃花朵朵开》的开头音乐进行导入,比较有效地产生“唤醒”的效果,让幼儿的情绪振奋起来,精神集中起来。采用表演的方式,帮助幼儿回顾经验,加深音乐旋律的印象。体验表演的快乐,为幼儿的创编作一个铺垫。
2.出示ppt提问:带来了一张图片,它会变成什么呢? (橙子)
设计意图:介绍歌曲中的事物以猜猜看看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带着教师的问题“它会变成什么呢?”有目的地观看PPT,可以让幼儿全神贯注地去寻找到答案。
二、认识切开的橙子。
1.你们吃过橙子吗?橙子要怎么吃?(切开) ?
2.切开一半的橙子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橙子横切面、竖 (出示橙子横切面)怎么切开来是不一样的图案?
3.教师小结:因为不同的切割方向,所以切出的图案就不一样了,横着切的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扇片,竖着切的成了两个半圆形。
三、橙子变变变
1.切开的橙子想来变魔术,我们来看一看它变成了什么?(小朋友一起来说 : 橙子橙子变变变)播放ppt
2.出示横切面橙子的图片,请幼儿来猜猜变成了什么?(电风扇)
“有什么用的?它会发出什么声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以变魔术的方式,提高孩子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教师的提问,有助于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依据挂图一边打节奏一边范唱歌曲。
“咱们今天用《桃花朵朵开》这首歌的旋律,把刚才变的魔术唱出来。你听!我的橙子变成电风扇,变成电风扇哎呀忽忽转,我的橙子变成电风扇,变成电风扇哎呀好凉快。”(怎样才能记住歌词)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图谱的利用,从易到难,逐一分析,将歌曲直观化,使幼儿在一次次练习中,主动感知、获得新的教育,使幼儿主动性更加强烈。
4.幼儿尝试看图谱演唱。
“你们想唱吗?那你们跟我一起来唱吧!”幼儿随乐试唱;个别演唱;集体练习。
同以上方法,学唱第二段:我的橙子变成红太阳,变成红太阳,哎呀照过来,我的橙子变成红太阳,变成红太阳哎呀好温暖。
5.集体随音乐背景完整演唱歌曲2遍。
设计意图:将重点教、学歌曲放于前面,直接明了。教师的示范,是幼儿体验歌词的有趣性的过程,也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幼儿通过不同的演唱练习方式,教师注重幼儿相互间的学习,体现了同伴关系的生态效应。教师及时作出反馈,以鼓励进一步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发现、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学习歌唱,使孩子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获得真正的发展。
四、根据横、竖切面展开想象。
1.幼儿想象:“橙子还会变成什么呢?”请用悄悄话告诉我。
设计意图:以悄悄话的方式开始,启发幼儿进行发散思维,使幼儿的想象不受他人的影响,避免了幼儿间的答案雷同。教师对幼儿的大胆想象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表扬,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敏捷,想象有了更大的空间。拓宽了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获得情感需要的满足,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2.幼儿大胆想象在橙子上添画,尝试创编。
设计意图:将想象通过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及创编思索的时间。
3.展示:
(1)请个别幼儿唱一唱。(根据情况而定)
将幼儿的添画作品替换在图谱上,按固定的模式创编歌曲。教师可按需指导。也可以同伴间互相帮忙。
设计意图:内容在图谱上替换,有助于幼儿的创编及歌词的记忆。
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按固定的歌词范式编唱。替换物品,唱出它的用处及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提出要求是突出难点:按固定的歌词范式编唱。并能有效的解决难点。
(2)同伴交流,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在初步的尝试创编中,幼儿用“画音乐”式的创造方法突破了传统模式,使幼儿在唱时,眼、口、心一致。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去创新、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既感受音乐的趣味性也体验着创编的乐趣、成功。
五、游戏:猜猜看
1.“现在我的橙子接着变魔术了,小朋友们这回会变成什么?”
2.幼儿尝试编唱歌曲(自行车、、雨伞、小猪、向日葵)
(变成自行车)
(1)现在我的橙子接着变魔术了,小朋友们这回会变成什么?出示两个横切面橙子的图片。
(2)小朋友们说说自行车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它会发出吱吱转的声音。(3)这次是你们自己变得自行车,那小朋友们把你们变出的自行车编成歌唱出来呢?
幼儿:我的橙子变成自行车,变成自行车哎呀吱吱转,我的橙子变成花雨伞,变成花雨伞哎呀真快呀。
(变成花雨伞)
(1)出示三个横切面橙子的图片。小魔术师门:你们会把这三个橙子变成射什么呢?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变成什么?出示彩色图片:原来变成了花雨伞。 (3)提问:花雨伞会发出什么声音?你在伞下会有什么感觉?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唱。
幼儿:我的橙子变成花雨伞,变成花雨伞哎呀滴滴答,我的橙子变成花雨伞,变成花雨伞哎呀真漂亮。
方法同上,根据相应图形变化,进行创编。
设计意图:“猜猜看”的游戏,实际上是对之前的学习进行一次巩固和复习。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我能行,我一定行,我的音乐我自主”。有效地发挥着音乐的感染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用音乐的方式“再见”。
按固定的歌词范式编唱。
27、大班教案《捉兔》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都理解儿歌内容,顾爷爷在打醋和买布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2、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儿歌语言韵律美感,感受儿歌故事中诙谐有趣的意味。
3、幼儿能在图片提示下说出完整的儿歌,在老师带领下或动作提示下亦能说出完整儿歌。
4、幼儿喜欢表演儿歌的肢体动作游戏。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6、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教具:
1、图卡:老鹰抓兔子
2、瓶子一个,上面写着"醋"字
3、一卷布,可用毛巾卷成一卷然后用绳子系好
4、自制老爷爷的山羊胡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切一切,串一串,烤一烤,美味的羊肉串送给xxx小朋友。
切一切,捏一捏,美味的饺子送给xx小朋友。
活动指导用语:香喷喷的饺子可真好吃,小朋友们,吃饺子我们可以沾什么吃?醋,没错,是醋。一位老爷爷家里也吃饺子,可是没醋了,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去买醋的,闭上眼睛,顾爷爷马上要来咯~
二、儿歌游戏
游戏1:儿歌表演教师戴上胡子,把醋和布放到教室里。把鹰抓兔图片挂到黑板上、以顾爷爷语气开场,用诙谐的语气和动作表演儿歌。
指导用语:咳咳咳,顾爷爷来了。小朋友们好。我姓顾,所以别人都叫我顾爷爷。我老了,记性不好了。说的话做的事转眼就忘。别人,别人都叫我什么来着?顾爷爷,好,谢谢你们告诉我。今天我还要上街打醋,对了,还有买布做衣服。边说词语边表演。
用提问方式回忆上街过程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带幼儿将整首儿歌按顺序回忆了一遍。糟了,我忘记自己是谁了?谁能帮我想想?哦。原来我姓顾。我是顾爷爷。那么我干什么去了?哦,谢谢,上街打醋又买布。我打了醋,买了布,回头看到了什么?什么?鹰抓兔?对,回头看见鹰抓兔。然后我做了什么?瞧瞧我这记性,快帮我想一想。动作提示,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我抓到兔子了么?鹰去哪里了?兔子去哪里了?小朋友们真是太热心了,那最后再帮我想一想,我的醋和布怎么样了?现在我终于记起来了,以后啊,我再也不追鹰和兔子了。
游戏2:游戏表演一位爷爷他姓顾--右手出食指上街打醋又买布--原地踏步买了布,打了醋--出右手掌,左手掌回头看见鹰抓兔--做回头动作放下布,搁下醋--手心向下,右手左手出上前去追鹰和兔--原地小跑飞了鹰,跑了兔--挥动翅膀,做小兔子耳朵打翻醋,醋湿布--右手摊开表示醋打翻,左手摊开表示布被打湿。
28、大班教案《快乐书屋》
活动目标:
1.感知书的丰富性,知道书的种类、内容、板式是多种多样的。
2.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图书进行分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鼓励幼儿从家里带书来园,将书堆放在一起不知成6个小小的"快乐书屋。"
2.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参观"快乐书屋",展示幼儿自己带来的图书,并进行讨论。
(1)这些书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请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图书。
2.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不同的图书分类方法,并进行尝试。
全班可分为6小组进行活动。鼓励幼儿探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如大小、厚薄等。
3.交流分享不同的分类的方法,并相互提问,不断改进。
29、大班教案《漂流屋》
活动目标:
1、能领会文学作品的情感,知道美好的事物应该和大家共同分享。
2、学习边看图书边学讲故事。
3、尝试运用多种技能制作各种“小屋”,发挥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4、通过听、学、讨论等形式领会文学作品。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教师利用柚子皮、泡沫板自制漂流屋。
2、音乐录音带、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贴绒挂图(自绘)。
3、泡沫、小木片、雪糕盒、纸盒、矿泉水瓶、白乳胶、双面胶、水彩笔、蜡笔、绘画纸、剪刀、皱纹纸、及时贴、刻刀等材料。
活动过程
环节一:理解故事
1、出示水盆中的漂流屋,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小朋友快过来看看水里漂来的是什么呀?
幼:像个小房子;还有窗户呢?
幼:老师,这个小房子是谁做的?
幼:这么小,谁住得进去呀?老师,这给谁住呀?
师:小朋友有这么多的问题啊!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漂流屋》这个故事好吗?听完小朋友就知道了。
2、音乐声中,教师边演示贴绒挂图边完整讲述故事。
师:原来,这个小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漂流屋
师:漂流屋就是一种可以在水上漂来漂去的小屋子,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故事中哪些人物?为什么喜欢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教师适当指导。
3、结合小图书,幼儿学习边看图书边学讲故事。
师:小朋友翻开手中的小图书,我们一起来边看图书边学讲故事好吗?老师还有很多问题要让小朋友们来思考呢?
提问(穿插于边看边学讲故事中):是谁发现了漂流屋?青蛙有没有独占了漂流屋?河边的小动物分别用什么做屋子?小动物们在漂流屋里干什么?漂流屋原来的主人是谁?小兄妹发现漂流屋时心情怎么样?当看到漂流屋有了新主人他们心情又是怎样的?
4、组织幼儿讨论:
师:青蛙和光着脚丫的小兄妹有了美好的东西时他们是怎么做的?
幼:小兄妹把漂亮的漂流屋送给小动物们。
幼:青蛙请朋友们一起住到漂亮的漂流屋里。
师:对了,美好的事物要和大家共同分享。大家以后要怎么向他们学习呢?(教师指导幼儿讲述)
环节二:制作漂流屋
5、组织幼儿在配乐朗读的良好气氛中尝试制作漂流屋。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漂流屋送给家人,朋友或是小动物呢?
幼:老师,我想送给您;我想送给小松鼠;我想送给爸爸可以吗?……
师:大家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找朋友商量以后合作来完成,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废纸屑不乱扔,如果要使用刻刀,可以请老师帮忙。(幼儿动手制作时教师从旁指导协助完成)
6、欣赏作品,互赠作品。
活动点评:
本次活动中以柚皮制作的精美小屋出现,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幼儿听故事非常认真,积极思考。幼儿学习边看图边学讲故事中穿插的许多提问,让幼儿更易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美好的事物要和大家共同分享。
教师在活动中语言生动形象,自绘挂图精美形象。对幼儿的回答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幼儿轻松学习,寓教于乐,掌握故事寓意。
30、大班教案《乌龟跳舞》
教学目标:
1、乐意参加操作活动,有探索“乌龟”等跳舞的兴趣和好奇心。
2、能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方法和新发现,发展观察、比较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已知影子产生的条件( 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乌龟、小熊打鼓、金鱼形象的图片;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
教学重难点:
积极主动的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游戏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师: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桌子上的纸乌龟涂上胶水以后,它居然跳起了舞来!你们信吗?为什么呀?——幼儿回答。
师:有人信也有人不信,老师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请你们去尝试一下吧!
二、多次操作活动,师幼共同探讨。
为幼儿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1、第一次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究情况。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乌龟、胶水、手电筒和一张白纸(交代操作要求),请你动动小脑筋让乌龟跳起舞来吧!
师:你们的乌龟会跳舞吗?你是怎么让它跳舞的?——幼儿上来演示自己的成果。
师:其实这只乌龟自己会不会动?为什么它能够跳起舞来呢?——幼儿互相讨论后个别回答。
小结:对啦,这只纸乌龟自己是没有动,也不会跳舞。但是,乌龟背后没有全部涂上胶水,而且它的头、腿和尾巴向上翘,再用手电筒的光照着它并且移动,它就会跳舞啦!
2、第二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探索改变光线的方向产生的不同效果,并且尝试模仿乌龟跳舞的动作。
师:刚才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成功,那么接下来请你们再来玩一次,用你刚才的那只乌龟,根据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法,让小乌龟都跳起舞来吧!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动动脑筋,看看你的乌龟还会不会做其他的动作。
师:你的乌龟跳了什么舞?你是怎么照的?——帮助幼儿照乌龟,鼓励幼儿学一学乌龟的动作。
小结:光线的方向改变了,乌龟跳出来的舞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左右晃,有的可以……
3、第三次操作,探索不同的材料跳出不同的舞。
师:看到小乌龟跳舞跳的这么高兴,还有其他的小动物也想动起来呢!(出示小熊、金鱼图片)但是,它们会怎么动呢?请你开动一下小脑筋,想好了以后再动手试试看。盘子里有图片,每位小朋友都去试一试吧!
师:你们成功了吗?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吧!——幼儿个别介绍。
(小熊打鼓:上下照,金鱼游动:左右照。)
师:小熊打鼓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也可以……如果效果不明显该怎么办呀?——幼儿讨论后个别回答。
小结:我们可以把手电筒放的离平面更近一些,这样光线的位置变化了,影子也是会变的!让小动物动起来的方法是不是很神奇?
三、延伸活动。
师:老师在科学区也准备了一些有趣的材料,一会儿做游戏的时候我们一起去那里玩玩吧!
31、大班教案《运用货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可以用5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也可以用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还可以用1张20元的和3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游戏中让幼儿感知多种组合。
第四、五、六组:“开商店”游戏。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第七、八、九组:做《操作册》第61-62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32、大班教案《月光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理解月光雨中,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2.通过学习,用"月光雨,月光雨,沙啦啦地跳响在XX上,像快乐的XX"的句式来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理解散文意境,学习词语:清凉、透明。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散文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理解月光雨中,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通过学习,用"月光雨,月光雨,沙啦啦地跳响在XX上,像快乐的XX"的句式来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月光雨》课件 背景音乐,《雨景》高清视频。
2.知识准备:
3.观察过夜景,对月光下的树,小草,房子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看视频"雨"。
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图片,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是什么?
1.出示"雨滴"图片。
2.播放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原来它是雨天里一颗顽皮的小雨滴,瞧,天都黑了,它们还没回家,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月光雨"。月光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月光雨》。
(二)欣赏散文诗《月光雨》,并进行仿编。
1.教师朗诵散文诗。
提问:
(1)散文诗里讲了什么?
(2)月光雨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2.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
他们讲得对吗?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散文诗。
提问:
(1)月光雨去了哪些地方?
(2)它在树上干嘛呢?谁能用一个动作来告诉我?像什么?
(3除了小兔子喜欢跳,还有什么小动物喜欢跳呢?在哪里跳呢?
(4)把它编到散文里怎么说呢?
(5)月光雨还去了哪儿?去干嘛?
(6)月光雨还能在哪儿滑滑梯呢?幼儿仿编。
(7)哪个小朋友来学一学"咯咯地笑"是怎么笑的?除了咯咯地笑,还能怎样笑?
(三)诗歌词、句学习,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特别是里面用到的一些词和句子,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习词、句:透明、清凉、欢快地、种月光雨、金色的雨。
(四)配乐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1.提问:
(1)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有什么感觉?
(2)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语气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呢?
2.师生共同朗诵散文诗。
33、大班教案《垃圾分类》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兴趣。
6、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
4、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交流。(拿着记录表,互相说说)
(2)个幼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
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2、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
①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①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划圈的,再说不划圈的)
②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③个幼回答。
小结: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咱们刚才分的特别好,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34、大班教案《防拐骗》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启发幼儿不能单独行动。
4、懂得道理,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35、大班教案《改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能察觉错句,提高语言的判断能力。
2、学习仔细倾听,辨别错句,并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
3、能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玩:"找错"游戏,训练幼儿语句词汇的敏感性及良好的语词记忆能力。
2、场地准备:秋天的背景图、磁性板、可操作玩具小鸟、小鸡、公鸡、母鸡等;"糊涂王"头饰;录音机、磁带(录有一段错误连遍的笑话)。
活动过程:
1、以"糊涂王"带小朋友游玩律动入室,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能察觉错句,提高语言的判断能力。
(1)师扮演"糊涂王"带幼儿搭火车入室,中途要求幼儿跟着"糊涂王"模仿小动物。
如:我是一只小鱼,飞呀飞呀飞(一边念儿歌一边要求动作做小鱼飞的动作);我是一只小猫,咩呀咩呀咩(一边念儿歌一边让幼儿学小猫叫"咩咩咩")等。
我什么地方说错了吗?谁来改正?
2、出示秋天背景图,与幼儿探讨。学习仔细倾听,辨别错句,并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
(1)出示秋天背景图,让幼儿仔细倾听,找出错句。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金黄""小鸭在天上飞来飞去""公鸡妈妈和小鸡在草地上玩""母鸡爸爸在一旁喔喔啼"(引导幼儿改错时,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用语言鼓励引导,如:把"母鸡爸爸"改成"公鸡妈妈"时要边说边用正确的教具演示)。
(2)与幼儿一起讨论和改错,学习改错句的基本方法。
引导幼儿改错时,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一可以改句子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二、可以改掉不合适、不恰当的词等。
3、听录音机错句磁带,引导幼儿要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并找出错句进行改错。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十分有趣的录音带,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录音带中讲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引导幼儿提出错句,并能说出不同的改错方法。
(3)提出思考:
要找出错句,首先我们一定要做什么?(引导幼儿回答:认真倾听)。
(4)教育幼儿要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4、玩改错游戏。
玩法:幼儿自由配对后,相互出错、改错,要求出题的幼儿把句子说清楚,每一句错句只说一遍。
规则:改错的幼儿仔细倾听,清楚地说出错在哪里,尽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错。
教学反思:
经常开展改错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倾听能力,还能培养幼儿幽默感。在语言区中投放找错图,让幼儿寻找错误的地方,并相互说说改错的方法。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可不定时的与幼儿一同玩"改错"游戏,提高幼儿对语言词句的敏感力。